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学案

高二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学案

高二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学案
高二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学案

目录

第1章走进细胞

§1.1 从生物圈到细胞 (2)

§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4)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2.1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2.5 细胞中的无机物 (8)

§2.2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11)

§2.3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15)

§2.4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17)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3.1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20)

§3.2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23)

§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27)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4.1 物质跨膜的实例 (29)

§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32)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5.1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34)

§5.2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37)

§5.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39)

§5.4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42)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6.1 细胞的增殖 (46)

§6.2 细胞的分化 (49)

§6.3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 (52)

§6.4 细胞的癌变 (54)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学习目标】

☆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学习导航】

1.果酒制作的原理可以用两个方程式表示:、,基本单位。生物大分子(有/没有)生命。病毒只有依赖才能生活。2.生物的运动、繁殖、生长和发育、应激性和稳态5个方面可以说明生命运动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

3.生物圈中存在着众多的单细胞生物,它们依赖的细胞就能完成生命活动。许多植物和动物是多细胞生物,它们依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4.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是,多细胞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是,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以细胞内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5.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8个层次,其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基础过关】

1.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蛋白质B.核酸C.细胞D.器官

2.人体胚胎发育是从下列哪项开始的()A.卵巢B.输卵管C.子宫D.受精卵

3.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由小到大的顺序正确的是()A.生物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

B.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C.种群→群落→生物体→生态系统→生物圈

D.生物圈→生态系统→种群→群落→生物体

4.下列关于SARS病毒的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SARS病毒是一种冠状病毒的变异体

B.SARS病毒是一个独立的生命系统

C.SARS病毒的主要宿主细胞是肺部组织细胞

D.SARS病毒的生存、繁殖离不开活细胞

5.乳酸饮料中的一个乳酸菌属于生命系统的()A.细胞B.器官C.种群D.生态系统

6.一个池塘和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鲫鱼,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分别属于()A.生态系统和群落B.生态系统和种群

C.群落和种群D.群落和个体

7.下列属于群落范畴的是()A.一座山上所有的马尾松B.一块草地上所有的昆虫

C.一个池塘内所有的生物D.一个公园内所有的树木

8.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生物圈B.陆地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

【能力拓展】

1.下列事实中,没有支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观点的是()A.HIV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B.乙肝病毒依赖人体肝细胞生活

C.草履虫会逃避有害刺激D.父母亲通过精子和卵细胞把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2.下列关于病毒的认识中,你认为错误的是()A.没有严整的结构

B.缺乏酶系,因而无法独立地进行新陈代谢

C.必须侵入宿主细胞后才能繁殖

D.虽以核酸作为遗传物质,但只含有DNA或RNA中的一种

3.下列各项中,与“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系统→羊”的层次一致的是()A.分生区细胞→分生组织→根→茎→小麦

B.骨骼肌细胞→骨骼肌→骨骼→运动系统→牛

C.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网→水螅

D.上皮细胞→上皮组织→肺→呼吸系统→马

3.观察“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图,回答有关问题:

(1)接受火刺激的结构是,

发生缩手动作的器官是。

(2)整个过程看出,对多细胞生物来说,完成

某种生命活动,需要细胞的配合,

而不同的细胞在形态、结构上有,

在功能上有和。

4.材料:在一阴湿山洼丛中,有一堆长满葫芦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蜘蛛、老鼠等动物。请根据材料,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上试分析各自对应于哪个层次。

(1)腐木中的一个腐生细菌。

(2)这一阴湿山洼丛中的所有葫芦藓。

(3)这一阴湿山洼丛中的苔藓、蚂蚁、蜘蛛、老鼠等生物。

(4)这一阴湿山洼丛中,长满苔藓的腐木,以及聚集着蚂蚁、蜘蛛、老鼠等动物,它们共同构成。

5.取一干净的载玻片(如图所示),在左边滴一滴清水,在右边

滴一滴含草履虫的培养液,然后用玻璃棒将两液滴连通起来,

一段时间后,发现草履虫大多聚集在右边;若再在右边液滴的

边缘放几粒盐。试回答下列问题:

(1)草履虫最可能的运动方向是。这种现象的存在对生物个体生存的意义是。

(2)草履虫完成这一反应的结构基础是。

(3)如果将上述有草履虫的载玻片置于酒精灯上加热,使其死亡,再在显微镜下观察,能否看到草履虫的摄食、分裂等现象?。

(4)某同学利用显微镜作将草履虫的细胞核移出细胞,发现单独的细胞迅速死亡,去核部分也会死亡;如果将甲草履虫的细胞核移植到乙草履虫的去核的细胞中后,发现重组的草履虫仍能分裂、生长等,这一事实可以说明

第1章走进细胞

§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学习目标】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学习导航】

1.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但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和,这反映了细胞的。

2.根据细胞内有无,把细胞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类。3.真核生物由________细胞构成,原核生物由__________细胞构成。

4.细胞学说的建立:19世纪,由德国科学家和两位科学家建立了细胞学说。其主要要点有:

(1)细胞是一个,一切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

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中产生。

5.细胞学说建立的意义:

(1)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细胞学的兴起,意味着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层次进入层次,使千变万化的生物界由于具有这样的共同结构而统一起来,也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依据:凡是具有结构的生物,它们之间都存在着的亲缘关系。

(2)恩格斯把细胞学说列为,可以通过对细胞的研究进一步认识

及,极大地推进了人类对生命世界的认识,有力地促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

【基础过关】

1.光学显微镜所能分辨的最小长度单位是()A.厘米(cm)B.毫米(mm)C.微米(μm)D.纳米(nm)

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茎表皮装片的同一部位,应选择下列哪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在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A.目镜10×,物镜10×B.目镜10×,物镜20×

C.目镜10×,物镜4×D.目镜10×,物镜40×

3.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装片时,若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看到的情况是()A.细胞数目多,视野大而亮B.细胞数目少,视野小而暗

C.细胞数目多,视野大而暗D.细胞数目少,视野小而亮

4.显微镜视野中用于指示的“指针”可用头发制作,这根头发应安放在()A.物镜内B.目镜内C.镜筒内D.装片上

5.衣藻和颤藻都是藻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它们在细胞结构上存在着根本区别,主要是

()A.细胞的外部形态不同B.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不同

C.前者有核膜,后者无核膜D.前者有鞭毛,后者无鞭毛

6.下列有关对池塘中出现的“水华”现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水体中有机养料含量太高,造成富营养化

B.会造成水体中溶氧量降低,水生动物等大量死亡

C.主要是蓝藻以细胞群体形式大量繁殖而导致的

D.其起因及后果与海洋中的“赤潮”现象极为相似

7.细胞具有多样性,但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即都有()A.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D.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染色体

8.对生物体结构的认识进入细胞水平作出贡献的科学家是()A.沃森和克里克B.孟德尔C.罗伯特?虎克D.达尔文

9.下列有关对细胞学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细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

C.所有的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

D.细胞对另一个个体的其他细胞的生命起作用

10.下列几种生物中,哪一种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其他三种生物的细胞有明显的区别()A.草履虫B.衣藻 C.乳酸菌D.酵母菌

11.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A.噬菌体和根霉B.细菌和草履虫

C.蓝藻和酵母菌D.衣藻和变形虫

【能力拓展】

1.将“b”字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内看到的物像是()A.b B.d C.q D.p

2.观察植物细胞装片时,在低倍镜下视野明亮,物像清晰,但换成高倍镜后,物像不见了。导致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A.没有调节反光镜B.没有移动装片,使物像在视野的中央

C.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D.没有调节细准焦螺旋

3.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A.变形虫、水绵、香菇 B.蓝藻、绿藻、褐藻

C.小麦、番茄、大豆 D.酵母菌、大肠杆菌、噬菌体

4.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分别是()A.DNA、RNA B.DNA、DNA

C.RNA、DNA D.RNA、RNA

5.下图为某人体内几种类型的细胞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这些细胞最初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细胞

B.a的结构已发生很大变化,但仍属于真核细胞

C.这些细胞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

D.这些细胞在功能上是相似的

6.细胞具有多样性,下面对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的理解有偏差的是()A.卵细胞富含营养、体积大,与早期胚胎发育相适应

B.精子具有鞭毛与其运动功能相适应

C.神经元有长的突起与其传导功能相适应

D.红细胞无细胞核与其能再生的功能相适应

7.下图是某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细胞为类细胞,判断的理由是。

(2)该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所共有的结构包括

(3)由该细胞构成的生物的基因存在于。

8.下图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如果⑤上安置的两个物镜标有40×和10×,目镜①标10×,那么根据图中物镜的安放状态,所观察到物像的(填“长度”、“面积”或“体积”)是物体的倍。

(2)某同学依次进行了下列观察操作:

a.置好装片;

b.用左眼注视目镜视野;

c.转动④调至看到物像;

d.转动⑦调至物像清晰。你认为操作程序是否正确?

如有补充请作说明:

(3)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生子叶切片时,有

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另一部分细胞则较模糊,

这是由于()

A.反光镜未调节好B.标本切得厚薄不均

C.细准焦螺旋未调节好D.显微镜物镜损坏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2.1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2.5 细胞中的无机物

【学习目标】

☆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水、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主要作用

【学习导航】

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均能找到,而细胞中各种元素的比例与无机环境的大不相同。上述事实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在元素组成上具有性和性。2.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种,其中大量元素有,微量元素有。

3.在组成人体的元素中占人体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占人体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

4.在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占鲜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占干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

5.水在细胞中以_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形式存在,其中__________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占细胞中水的绝大部分,以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

的比值与新陈代谢的速度呈正相关。

6.细胞中无机盐的主要功能包括维持,维持

7.细胞是多种元素和化合物构成的。等化学元素在细胞内含量丰富,是构成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以为骨架的

等有机化合物,构成细胞生命大厦的;提供了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水和无机盐与其他物质一道共同承担起重要功能。

【基础过关】

1.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就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肪而言,其核心的组成元素是()A.C B.H C.O D.N

2.下列对细胞内自由水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约占细胞内水分的95.5% B.与蛋白质等物质分子相结合

C.能够流动和易于蒸发D.参与化学反应

3.幼小植物体内自由水/结合水比值不断增大时,植物体内新陈代谢活跃,生长迅速;自由水/结合水比值不断减小时,植物体内新陈代谢减弱,生长缓慢。下面解释正确的是()①结合水是构成植物细胞结构的一部分②结合水参与某些代谢反应

③自由水是各种代谢活动的介质④自由水参与某些代谢反应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下列与无机盐的功能无关的是()A.是细胞中能源物质之一B.是某些重要复杂化合物的成分

C.能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D.是构成细胞的结构物质

5.人的红细胞必须生活在含有0.9%的氯化钠溶液中,医生常给脱水的病人注射0.9%的生理盐水。因为红细胞在蒸馏水中会因吸水过多而胀破,在浓盐水中会因失水过多而皱缩,从而失去输送氧的功能,这说明()A.水分子容易进出细胞B.无机盐离子容易进出细胞

C.红细胞的特性造成的D.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的作用6.某小儿患佝偻病,发烧时就会抽搐,根据所学知识,建议他平时要补充()A.新鲜水果和蔬菜B.钙片和维生素D

C.谷物种皮和胡萝卜D.蛋白质和糖类

7.无机盐的功能各不相同,一些无机盐能参与生物体内信息传递物质的重要构成。下列四种离子中与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直接相关的是()A.Fe2+B.I—C.PO43—D.Ca2+

8.刚刚收获的小麦种子经曝晒,失去了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再将晒干的种子放在试管内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壁上将出现小水珠,这些水属于_______。经曝晒的种子储存,是因为_______________减少后,细胞内生命活动的重要__________受到抑制的结果。

【能力拓展】

1.一种植物和一种哺乳动物体内细胞的某些化学元素含量(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如下表,

A.碳元素的含量说明有机物是干物质的主要成份

B.这两种生物体内所含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N、S含量说明动物组织含蛋白质较多,若该动物血钙高则会发生肌肉抽搐

D.经测定该植物中某有机物含C、H、O、N、S,此化合物可能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2.沙生植物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A.蛋白质B.脂肪C.核酸D.水

3.在细胞内水的主要功能是()①生命活动的良好溶剂②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③决定细胞形态④维持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4.当植物由代谢旺盛的生长期转入休眠期时,体内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通常会()A.升高B.下降C.无变化D.产生波动

5.分析下列事实,回答有关问题:

事实一:在正常人的血浆中,NaHCO3的含量约为H2CO3含量的20倍。当血浆中NaHCO3的含量减少时,会形成酸中毒;当血浆中的H2CO3含量减少时,则形成碱中毒。

事实二:在初生蝌蚪或幼小植物体内,当自由水的比例减少时,机体代谢强度降低;当自由水的比例增大时,机体代谢强度活跃。

事实三:Mg2+是叶绿素分子必须的成分;Fe2+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碳酸钙是动物和人体的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

(1)事实一表明。(2)你对事实二中的现象的全面解释是:

。(3)事实三表明。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2.2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学习目标】

☆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蛋白质的结构及决定其多样性的原因

☆蛋白质的功能

【学习导航】

1.氨基酸的种类和结构:

(1)结构通式:

(2)结构特点:

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并且它们连接在同一个上。20多种氨基酸不同的是。

(3)种类: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氨基酸约有种。根据能否在人体内合成,可将氨基酸分为(8种)和(12种)。

2.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1)脱水缩合作用:

请仿照上面的反应方程式,写出一个三肽形成的反应方程式

(2)脱水缩合作用的有关计算:

(3)构成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①;②;

③;④。

3

【基础过关】

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的肽键结构式是()A.NH—CO B.—NH—CO—C.—NH2—COOH—D.NH2—COOH 2.如图依次为丙氨酸、丝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结构式。由这三种氨基酸脱水缩合所形成的三肽中,含有的氨基、羧基和肽键的数目是()A.1、1、3

B.3、3、2

C.1、1、2

D.1、2、2

3.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 , 1分子谷氨酸含有的C、H、O、N原子数依次是()A.5、9、4、1 B.4、8、5、1

C.5、8、4、1 D.4、9、4、1

4.现有100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有1020个,羧基有1050个,则由此合成的4条肽链中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是()

A .996、1016、1046

B .996、4、 4

C .996、24、54

D .996、20、50

5

多肽E 和多肽F 中氨基酸的数目最可能是 ( )

A .199和181

B .340和281

C .58和53

D .51和49

6.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千差万别,其原因不可能是 ( )

A .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B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

C .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D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7.下列不属于植物体内蛋白质功能的是 ( )

A .供给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

B .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C .催化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酶

D .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载体

8.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B

(1)图中A 表示 ,D 表示 。

(2)该化合物是由 个氨基酸分子失去 个分子的水而形成的,这种反应叫做 。在这个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该化合物称为 。

(3)图中表示R 基的字母是 ,表示肽键的字母是 。

(4)图中有 个氨基和 个羧基。

(5)该化合物水解成氨基酸的过程需 个分子的水。

(6)该化合物是由 种氨基酸组成的。

【能力拓展】

1.能正确表示蛋白质分子由简到繁的结构层次的一组数字顺序是 ( )

①氨基酸 ②C 、H 、O 、N 等元素 ③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 ④多肽 ⑤形成一定空间结构 A C

A.①③④⑤②B.②①④③⑤

C.②①③⑤④D.②①③④⑤

2.现有100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有1020个,羧基有1050个,则由此合成的4条肽链中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是()A.996、1016、1046 B.996、4、4

C.996、24、54 D.996、20、50

3.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以下关于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②大多数抗体是蛋白质③所有的抗原都是蛋白质

④部分激素是蛋白质⑤生物膜上的载体都是蛋白质

A.①②⑤B.②③④⑤C.④⑤D.②⑤

4.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A.798、2和2 B.798、12和10 C.799、1和1 D.799、11和9

5.图1是某蛋白质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数字代表每条肽链上氨基酸的序号,图2是一条肽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蛋白质含2条肽链49个肽键

B.图中—S—S—键对蛋白质的空间

结构有较大影响

C.图2中③⑤⑦为肽键,②④⑥⑧

为侧链基团

D.图2中有5个游离的氨基,6个

游离的羧基

6.右图为某一多肽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式,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上述化合物是由种氨基酸组成,其中、为R基。(2)该化合物是由个氨基酸失去分子水形成的,该化合物称为,这样的反应叫做。水分子中的氧来自于,氢来自于。(3)现有100个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98的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后形成由6条多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 。

7.今有一化合物,其分子式是C55H70O19N10,已知将其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

(1)该多肽是肽。

(2)该多肽进行水解,需个水分子,得到个谷氨酸分子,个苯丙氨酸分子。(3)蛋白质结构复杂,经加热、X射线、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的作用,引起蛋白质变性,其主要原因是。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2.3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学习目标】

☆核酸的种类、基本组成单位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与遗传信息的关系

【学习导航】

1.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简称DNA);另一类是(简称RNA)。2.

【基础过关】

1.下列物质中都含有氮元素的是()A.核糖核酸和糖元B.核糖核酸和胰岛素

C.糖元和胰岛素D.胰岛素和淀粉

2.细胞内组成DNA的五碳糖是()A.脱氧核糖B.核糖C.麦芽糖D.葡萄糖

3.DNA分子在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A.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B.氨基酸、碱基、葡萄糖

C.脱氧核糖、碱基、磷酸D.核糖、碱基、磷酸

4.DNA分子中,能进行互补配对的碱基是()A.A和G B.A和C C.A和U D.A和T

5.下列图示中,能表示DNA空间结构的选项是

()

A.B.C.D.6.控制细胞的活动,并且决定细胞和整个生物体遗传特性的物质是()A.糖类B.蛋白质C.脂质D.核酸

7.下列叙述中,哪项不是核酸的生理功能()A.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存在于每个细胞中

B.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C.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D.对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能力拓展】

1.能正确描述脱氧核苷酸各成分连接关系的是()A.磷酸-核糖-碱基B.磷酸-脱氧核糖-碱基

C.磷酸-碱基-脱氧核糖D.脱氧核糖-磷酸-碱基

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DNA存在于()A.细胞核中B.细胞质中

C.细胞核、线粒体D.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3.下列依次作为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膜结构基本支架的化合物组合是()A.糖类、脂类B.核酸、磷脂C.糖类、核酸D.蛋白质、磷脂

4.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有核酸B.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C.核酸有DNA和RNA两类D.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

5.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A与T的连接是通过哪种方式()A.肽键B.—磷酸—脱氧核糖—磷酸—

C.氢键D.—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

6.烟草、SARS病毒这两种生物中,构成核酸的碱基的种类依次是()A.4、4 B.8、4 C.5、4 D.7、4

7.分析下列图表完成有关问题:

(1)图中A是,B是,D是。如果把DNA换成RNA,则A是,B是,D是。

(2)当E为DNA时,A有a、b、c、d四种类型;当E为RNA时,A有a、b、c、e四种类型。那么,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总共有种。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2.4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学习目标】

☆细胞中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学习导航】

1.糖类分子都是由、、三种元素构成的。根据糖类的结构和性质可分为:、、。糖类是物质。

2

3.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有、、,有些脂质还含有和,例如卵磷脂。常见的脂质有、和等,它们的分子结构差异很大,通常都不溶于,而溶于脂溶性有机溶剂(如、、等)。

4

5.组成多糖的单体是,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组成核酸的单体是,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单体是以为核心元素的化合物,所以生物大分子(多聚体)是以为骨架。

【基础过关】

1.下列各组糖中,全部属于植物体内特有的是()

A.葡萄糖和蔗糖B.核糖和乳糖

C.蔗糖和纤维素D.脱氧核糖和淀粉

2.动物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是()A.葡萄糖B.乳糖C.糖原D.淀粉

3.多糖(淀粉)在体内可通过什么作用转化为单糖()A.水解作用B.缩合作用C.氧化分解作用D.脱氢作用

4.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A.脂质B.糖原C.淀粉D.纤维素

5.下列物质不属于脂质的是()A.脂肪酶B.雄激素C.胆固醇D.维生素D

6.在化学组成上脂质与糖类的主要区别是()A.脂质分子中氧原子的比例高B.脂质主要有C、H、O组成

C.脂质分子中C和H原子的比例高D.有的脂质物质中含有N、P

7.下面关于磷脂的生物学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构成生物体表面的保护层B.具有生物学活性,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C.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D.是生物体的储能物质,具有保温作用

8.糖尿病病人饮食受到严格的限制,受限制的不仅仅是甜味食品,米饭和馒头等主食都定量摄取,其原因是()A.糖尿病病人的消化功能不好B.糖尿病病人的吸收功能不好

C.米饭和馒头中含有大量葡萄糖D.米饭和馒头中的淀粉等经消化也能分解成葡萄糖9.在减肥和预防肥胖的方法中,正确的是()①加强体育锻炼,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②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减肥药物

③控制油腻食物的摄入量,代以大量进食谷物和蛋白质

④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时间安排不当、长时间观看电视等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0.构成脑糖元、DNA、淀粉酶的单体依次是()A.碱基、单糖、氨基酸B.葡萄糖、碱基、氨基酸

C.乳酸、核糖核苷酸、葡萄糖D.葡萄糖、脱氧核苷酸、氨基酸

【能力拓展】

1.人体内主要储能物质和主要能源物质分别是()A.糖原和葡萄糖B.脂肪和糖类

C.蛋白质和脂肪D.蛋白质和糖类

2.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7.8级地震,四天以后,武警官兵还从倒塌的废墟中救出了生还的小孩。医务人员赶快给其点滴输入葡萄糖液,其主要目的是()A.供给能源B.供给全面营养C.供给水分D.维持细胞的渗透压3.种子萌发的需氧量与种子所贮藏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元素比例有关,在相同条件下,消耗同质量的有机物,油料作物种子(如花生)萌发时需氧量比含淀粉多的种子(如水稻)萌发时的需氧量()A.少B.多C.相等D.无规律

4.过度肥胖者的脂肪组织中,占细胞重量50%以上的物质是()A.蛋白质B.脂肪C.糖类D.水

5.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其单体分别是单糖、氨基酸、核苷酸

B.RNA是一切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

C.维生素D属于蛋白质类化合物

D.RNA的碱基组成与DNA完全不同

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3.1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4.2 流动镶嵌模型

【学习目标】

☆细胞膜的成分、结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和功能

☆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学习导航】

1.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其边界是。

2.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和,另外还有少量的。细胞膜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该成分含量最丰富的是;与细胞膜功能复杂程度有关的是的种类和数量。

3.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障了的相对稳定。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对进出细胞的物质进行严格的“检查”。

①细胞需要的物质可以进入细胞,的物质不能进入;

高中生物必修二导学案第一章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知识梳理】 一、为什么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观察图1-1,1-2,1-3,总结选用豌豆的优点) 1. 豌豆传粉(且闭花受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 自交: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 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 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 正交、反交:若甲作父本、乙做母本为正交,反之为。 2. 具有稳定遗传、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统计。 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如:豌豆茎的高矮。 相对性状是指一种_____ _的____ __性状的____ _表现类型。如:_____________ 。 设问:豌豆有多对相对性状,孟德尔做杂交实验时是同时观察的吗?他先观察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并对此进行分析。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观察图1-4) P 纯种的高茎豌豆×纯种的矮茎豌豆 ♀(♂)↓♂(♀) F1高茎豌豆 ↓自交 F2 高茎豌豆矮茎豌豆 3 :1 思考: F1为什么表现出高茎,没有表现出矮茎的性状? F2为什么又出现了矮茎?且统计是3:1的数量比?这比值是偶然的吗?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产生的F1中__________ _的性状叫显性性状。而 _______________ 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指在______ _后代中,同时显现出________ _和_________ _的现象。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孟德尔在观察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果断地摒弃了前人融合遗传的观点,通过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提出了如下假说: (1)性状是由_________ 决定的。遗传因子不融合、不消失。 显性性状: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用大写D表示) 隐性性状: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用小写d表示)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___________存在。 纯合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如:纯种高茎豌豆:DD;纯种矮茎豌豆:dd 纯合子表现出来的性状能稳定遗传,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 杂合子指_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如:F1高茎豌豆:Dd 杂合体表现出来的性状不稳定遗传,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______)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的。 2、观察遗传分析图解图1-5 思考: F1形成的雌雄配子种类、比值都相等。两种雌配子和两种雄配子结合机会______,因此F2便有了____、_____、_____三种基因组合,比例为_______ ,在性状上则近于高:矮=________。 [记忆节节清] 性状:生物体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显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不显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的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遗传因子不融合、不消失。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高中历史选修3时间表

1879 德奥同盟 1882 德奥意同盟 1892 法俄协约 1904 法英协约 1907 英俄协约 1908 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1912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1913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1914.6.28 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刺杀 1914.7.28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1914.8 西线:德攻入法国东线:俄军攻入东普鲁士1914.9.5 马恩河战役 1914底西线进入相持阶段 1915 奥匈进攻俄国 1916.2 凡尔登战役 1916.5底日德兰海战 1916.6 索姆河战役 1917.2 德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1917.4 美加入协约国,对德宣战 1917.8 中国参战 1918.3 苏俄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 1918.3-7 德国发起四次大规模进攻 1918.7 协约国在西线第一次大反攻,把战线推进马恩河一 线 1918.9底-10初协约国突破兴登堡防线同盟国开始瓦解 1918.10底德国基尔港水兵兵变 1918.11.9 柏林工人起义威廉二世退位 1918.11.11 停战协议签订 1919.1.18 巴黎和会开幕 1919.4 《国联盟约》写入凡尔赛和约 1919.6.28 《凡尔赛和约》 1920.1 国联成立 1921.11.12 《四国条约》 1922.2 《五国条约》 《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附约》会外《九国公约》 1929-1933 经济危机 1931.9.18 东北九一八事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标志1932 纳粹党成为德国第一大党 1933.1 希特勒上台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标志1935 德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 1936 德占领莱茵非军事区 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

2019高考:《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高考试题汇编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高考试题汇编 1、(2011海南卷)【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回答有关基因工程的问题: (1).构建基因工程表达载体时,用不同类型的限制酶切割DNA后,可能产生粘性末端,也可能产生末端。若要在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后使其直接进行连接,则应选择能使二者产生(相同,不同)粘性末端的限制酶。 (2).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时,构建的表达载体含有人胰岛素基因及其启动子等,其中启动子的作用是提供。在用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时,常用处理大肠杆菌,以利于表达载体进入。为了检测胰岛素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可用标记的胰岛素基因片段作探针与mRNA杂交,该杂交技术称为。为了检测胰岛素基因转录的mRNA 是否翻译成,常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3).如果要将某目的基因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导入植物细胞,先要将目的基因插入农杆菌Ti质 粒的中,然后用该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通过DNA重组将目的基因插入植物细胞的上。 2、(2011全囯Ⅰ卷)【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光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回答问题: (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营养级。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所固定的。 (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和等原理。(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3、(2012海南卷)【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已知甲种农作物因受到乙种昆虫危害而减产,乙种昆虫食用某种原核生物分泌的丙种蛋白质后死亡。因此,可将丙种蛋白质基因转入到甲种农作物体内,使甲种农作物获得抗乙种昆虫危害的能力。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获得丙种蛋白质的基因,在已知丙种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基础上,推测出丙种蛋白质的序列,据此可利用方法合成目的基因。获得丙中蛋白质的基因还可用、方法。 (2).在利用上述丙中蛋白质基因和质粒载体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中,常需使用酶和酶。 (3).将含有重组质粒的农杆菌与甲种农作物的愈伤组织共培养,筛选出含有丙种蛋白质的愈伤组织,由该愈伤组织培养成的再生植株可抵抗的危害。 (4).若用含有重组质粒的农杆菌直接感染甲种农作物植株叶片伤口,则该植株的种子 (填“含有”或“不含”)丙种蛋白质基因。 4、(2012全囯Ⅰ卷)【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分子后产生的片段,其末端类型有和。(2).质粒运载体用EcoRⅠ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如下: 为使运载体与目的基因相连,含有目的基因的DNA除可用EcoRⅠ切割外,还可用另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该酶必须具有的特点是 。 (3).按其来源不同,基因工程中所使用的DNA连接酶有两类,即DNA连接酶和DNA连接酶。 (4).反转录作用的模板是,产物是。若要在体外获得大量反转录产物,常采用技术。 (5).基因工程中除质粒外,和也可作为运载体。(6).若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不能直接用未处理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

高中物理选修3-5全套教案(人教版)

16.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明确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基本思路. 2、掌握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两个物体碰撞前后的速度的测量方法. 3、掌握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完成某种规律的探究方法。 2、学习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猜测、探究、发现规律的探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并锻炼其思考的全面性、准确性与逻辑性。 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能使学生灵活地运用科学方法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意识。 3、在对实验数据的猜测过程中,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4、在对现象规律的语言阐述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体现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可引伸到各事物间的关联性,使自己溶入社会。 ★教学重点 碰撞中的不变量的探究 ★教学难点 实验数据的处理.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实验,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用具: 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完成该实验实验室提供的实验器材,如气垫导轨、滑块等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课件演示:

(1)台球由于两球碰撞而改变运动状态。 (2)微观粒子之间由于相互碰撞而改变状态,甚至使得一种粒子转化为其他粒子. 师:碰撞是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两个物体发生碰撞后,速度都发生变化. 师:两个物体的质量比例不同时,它们的速度变化也不一样. 师:物理学中研究运动过程中的守恒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节通过实验探究碰撞过程中的什么物理量保持不变(守恒). (二)进行新课 1.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 1.1 一维碰撞 师:我们只研究最简单的情况——两个物体碰撞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仍沿同一直线运动. 这种碰撞叫做一维碰撞. 课件:碰撞演示 如图所示,A 、B 是悬挂起来的钢球,把小球A 拉起使其悬线与竖直线夹一角度a ,放开后A 球运动到最低点与B 球发生碰撞,碰后B 球摆幅为β角.如两球的质量m A =m B ,碰后A 球静止,B 球摆角β=α,这说明A 、B 两球碰后交换了速度; 如果m A >m B ,碰后A 、B 两球一起向右摆动; 如果m A

高二生物学科导学案(学生版)

1.下列各组分泌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的是() (A)唾液腺、垂体、肠腺(B)肾上腺、甲状腺、胰岛 (C)睾丸、汗腺、皮脂腺(D)卵巢、胃腺、肝脏 2.关于高等动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由无导管的腺体分泌②直接进入血液③激素的化学成分都是蛋白质 ④血液里含量极少,但对动物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人的神经系统中,有些神经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合成与分泌激素。这些细胞位于垂体还是下丘脑中?() A.大脑皮层B垂体C下丘脑D脊髓 4.两只小兔作以下处理:甲兔切除甲状腺,乙兔定期注射甲状腺激素。一段时间后,两只兔子的生长情况是() A、兔生长发育正常,乙兔生长发育停止 B、兔生长发育正常,乙兔体温较低.心跳较慢 C、兔生长发育停止,乙兔食欲旺盛,但身体消瘦 D、兔生长发育停止,乙兔行动迟缓.食欲不振 5.对婴幼儿大脑的发育有重要作用的激素是?() A:生长激素。B:胰岛素。C:性激素。D:甲状腺激素 6.人体内激素分泌量过多或不足都会对机体有害,体内有一系列机制维持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相对稳定。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 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激素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体内缺乏__________元素时,将导致激素C的合成受阻,该元素进人甲状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遭遇危险而情绪紧张时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将会 ___________,这是由于激素A、B的含量_____________所致。这种生理过程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调节的。 (4)如果激素C的合成量过多时,激素A、B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___调节机制。 课后练习 1.切除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 (A)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B)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也增加 (C)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D)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 2.下列激素中,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的是() 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B性激素C甲状腺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 3.右图是高等动物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在寒冷的环境中,激素③的分泌增加,但与大脑皮层无关 (B)切除垂体后,①的分泌会增大,③的分泌会立即停止 (C)切除甲状腺后,①和②的分泌会增加,但不促进代谢 (D)给动物注射③,反馈调节使①和②的分泌会增加 4.摘除子宫的妇女() (A)不能排卵,第二性征正常(B)月经失调,第二性 征不正常 (C)正常排卵,第二性征正常(D)月经正常,第二性 征正常 5.右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

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3 战争与和平知识点梳理

高中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⒈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的背景原因及条件: ⑴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⑵列强的三大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 大战的爆发; 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⑷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⑸导火线(直因):萨拉热窝事件促使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6)第一世界大战的标志:奥匈帝国1914年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 两大阵营:三国同盟:德(核心)、奥、意(1882年)三国协约:英(核心)、法、俄(1907年)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导致帝国主义之间矛盾激化。 具体原因:两大军事团形成 客观原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科技进步成果运用与军事。 实质原因:瓜分世界,争夺霸权。 ⒉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⑴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⑵可能条件(可能性):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 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⑶现实条件(必然性):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 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3、欧陆均势政策:指英不同其他国家订立长期盟约,无需履行固定军事义务,束缚自己。 原因:(1)经济实力雄厚,军事实力强大,海上霸权。(2)地理位置岛国,为免受战争威胁,保证自己安全。(3)维持欧陆均势,便于自己插手于欧洲事务。 4、巴尔干地区为什么会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1)地理位置重要(2)奥斯曼的衰落(3)民族关系复杂(4)列强争夺与插手(主要) 5、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共4国; 协约国:英、法、俄、意、日、比等,后美、中等加入,共27 6、第一次世界战争的特点----旷日持久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演变为一场持久战?(1)交战双方没有一方具有绝对优势(2)装备的限制,防守武器优越于进攻武器(3)军队机动能力差,后勤保障能力低(4)战略战术无法应对新武器的使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展成持久战局面,对交战双方来说,更有利于哪一方?为什么? 持久战有利于协约国-(原因)---(1)协约国在面积、人口、资源均优于同盟国,还占有广阔海外殖民地,有利于长期作战。(2)同盟国则相对较弱。 战线地理范围作战双方 西线(主要战线)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法国军队-------德国军队 东线(主要战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俄军------德、奥匈军队 南线巴尔干地区塞尔维亚军队-----奥匈军队 8? 第一阶段: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重点知识点(填空)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知识点总结 专题1 基因工程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 (1)来源:主要是从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 DNA分子的某种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断开,因此具有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 和。 2.“分子缝合针”——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键。 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 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但连接平 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 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 (1)运载体具备的条件: ①。 ②。 ③具有,供。 (2)最常用的运载体是,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 ,并具有的双链。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目的基主要是指:,也可以是一些具有的因子。 2.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 法和法。 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PCR的含义: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2)目的: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 (3)原理: (4)过程:第一步:加热至90~95℃,DNA解链为; 第二步:冷却到55~60℃,与两条单链DNA结合; 第三步:加热至70~75℃,从引物起始进行的合成。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1.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并且可以, 使目的基因能够。 2.组成:++++ (1)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位于基因的,是 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最终获得所需的。 (2)终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位于基因的。 (3)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从而将 筛选出来。常用的标记基因是。

最新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1教案: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学科:高中物理 课题:选修3-1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学设计教材版本: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1 任教年级:高二年级 选修3-1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整体设计

【教材、学情分析】 本教时作为电学知识的引入和准备,在章节教学活动中有着一定的重要性。本节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使物体带电的方法。给学生渗透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想。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电荷量的概念、摩擦起电的知识在初中都已经学过,结合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具体情景,理解电荷守恒定律是本节的重点。作为章节的起始教学,重点安排在静电学基础复习和对感应起电的理解上,本节关键是做好实验,从微观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发动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讨论,教学中要通过对“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这两个现象的分析,使学生分清一些初中不实或有误的观点,使学生的思考达到电荷可能守恒的合理推测,有了使物体带电的理解,电荷守恒定律便水到渠成,从而进一步深化对电荷的认识,为整个章节做好准备工作。 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并且只存在两种电荷,知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经历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验过程,了解使物体带电的方法,能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 3.理解电荷守恒定律。 4.知道电荷量的概念及其国际单位。 5.关注存在元电荷的事实,知道元电荷的概念,知道电荷量不

能连续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 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能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 重点:电荷守恒定律。 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在复习摩擦起电现象和讲述静电感应现象的基础上,说明起电的过程是使物体中正负电荷分开的过程,进而说明电荷守恒定律。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演示实验为先导,引领学生在复习摩擦起电现象和讲述静电感应现象的基础上,说明起电的过程是使物理中正负电荷分开的过程,进而说明电荷守恒定律。 合作学习为主,发动学生对三种起电方式展开讨论,举例说明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课前准备

(2020年编辑)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学案

1.1 《从生物圈到细胞》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基础上 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分析生物学知识素材 3、情感目标: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教学重点: 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教学难点: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学方法] 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训练、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结构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从生物圈到细胞 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二、过程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概念:生命活动离不开,病毒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才能生活,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生物圈 ↗↑↖ 生态系统 ↗↑↖ 群落 ↗↑↖ 种群 ↗↖ 个体↑ ↗↖ 血液循环系统 ↗↑↖ 心脏 ↗↑↖心肌组织 ↗↑↖ 心肌细胞举例:神经细胞肌肉细胞概念: 种群是指___________ 群落是指___________ 系统是指___________ 记忆节节清: 习题巩固: 一、选择题: 1.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病毒不具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D、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 2.下列哪种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A、变形虫 B、酵母菌 C、衣藻 D、烟草花叶病毒 3.一定区域内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全部生物构成() A、一个群落 B、一个种群 C、三个种群 D、一个生态系统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是() A、池塘里的一只青蛙 B、青蛙的表皮细胞 C、表皮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 D、一个池塘 5.在一块草原上有8户牧民,每户牧民各养了一群羊,其中6户养的是绵羊,有2户养的是山羊,这块草原上的8群羊是() A、一个群落 B、一个种群 C、两个种群 D、八个种群 6.可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的实例是() A、树洞中久积的雨水 B、健康人的一滴血 C、一罐鲜酵母培养液 D、一瓶密封的蒸馏水 7.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要调查一个池塘中青蛙近几年的个体数量变化情况。他们研究的是生命系统的() A、个体水平 B、种群水平 C、群落水平 D、生态水平 8.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海洋中的全部鱼 B、一片草地里的跳蝻和蝗虫 C、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藓、真菌、昆虫、蜗牛等 D、一个池塘的藻类、细菌、蚌、水生昆虫等全部生物 9.潮湿的农贸市场上有鸡、鸭、鱼、青菜、蘑菇等,它们共同构成一个()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以上都不是 10.下列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研究,正确的顺序是()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种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 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种群、生物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D、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系统、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11.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

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1.改革的分类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2.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及相应目的 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4.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及认识 (1)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2)成功的改革 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思考:为什么说这些改革成功了? 外国: 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高中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2020年高考题汇总附答案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2020年高考题 1.(2020北京卷)番茄根尖经过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可以获得完整的番茄植株,有关此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此过程中发生了细胞的脱分化、再分化 B.植物激素在此过程中起调节作用 C.此过程中若发生杂菌污染则难以获得目的植株 D.根尖细胞最终发育为无叶绿体的植株 2. (2020北京卷)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获得B细胞之前需给动物注射特定的抗原 B.分离出的B细胞应与骨髓瘤细胞融合 C.需要从融合的细胞中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D.得到的所有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体均相同 3. (2020江苏卷,多选)小鼠胚胎干细胞经定向诱导可获得多种功能细胞,制备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为获得更多的囊胚,采用激素注射促进雄鼠产生更多的精子 B.细胞a和细胞b内含有的核基因不同,所以全能性高低不同 C.用胰蛋白酶将细胞a的膜蛋白消化后可获得分散的胚胎干细胞 D.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出的各种细胞都需在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4.(2020天津卷)在克隆哺乳动物过程中,通常作为核移植受体细胞的是去核的( ) A.卵原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次级卵母细胞 D.卵细胞 5.(2020浙江卷)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受体大肠杆菌含有构建重组质粒时用到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则一定有利于该重组质粒进入受体并保持结构稳定

B.抗除草剂基因转入某抗盐植物获得2个稳定遗传转基因品系,抗性鉴定为抗除草剂抗盐和抗除草剂不抗盐。表明一定是抗盐性的改变与抗除草剂基因的转入无关 C.抗除草剂基因转入某植物获得转基因植株,其DNA检测均含目的基因,抗性鉴定为抗除草剂和不抗除草剂。表明一定是前者表达了抗性蛋白而后者只表达抗性基因RNA D.已知不同分子量DNA可分开成不同条带,相同分子量的为一条带。用某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完全酶切环状质粒后,出现3条带。表明该质粒上一定至少有3个被该酶切开的位置6.(2020山东卷)两种远缘植物的细胞融合后会导致一方的染色体被排出。若其中一个细胞的染色体在融合前由于某种原因断裂,形成的染色体片段在细胞融合后可能不会被全部排出,未排出的染色体片段可以整合到另一个细胞的染色体上而留存在杂种细胞中。依据该原理,将普通小麦与耐盐性强的中间偃麦草进行体细胞杂交获得了耐盐小麦新品种,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①需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细胞 B.过程②的目的是使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断裂 C.过程③中常用灭活的病毒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D.耐盐小麦的染色体上整合了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7.(2020山东卷)经遗传改造的小鼠胚胎干细胞注入囊胚,通过胚胎工程的相关技术可以获得具有不同遗传特性的实验小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促性腺激素处理雌鼠可以获得更多的卵子 B.体外受精前要对小鼠的精子进行获能处理 C.胚胎移植前要检查胚胎质量并在囊胚或原肠胚阶段移植 D.遗传改造的小鼠胚胎干细胞可以通过转基因等技术获得 8.(2020山东卷)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目前主要有核酸检测法和抗体检测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抗体检测法利用了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 B.感染早期,会出现能检测出核酸而检测不出抗体的情况 C.患者康复后,会出现能检测出抗体而检测不出核酸的情况 D.感染该病毒但无症状者,因其体内不能产生抗体不适用抗体检测法检测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精品学案-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设计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能力目标: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尝试设计杂交实验的设计。 情感目标: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 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 3. 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假说——演绎法。 [教学过程]:遗传,俯拾皆是的生物现象,其中的奥秘却隐藏至深。人类对它的探索之路,充满着艰难曲折,又那么精彩绝伦! 让我们从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循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遗传的奥秘。 融合遗传: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介于双亲之间的形状。讨论:按照上述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为什么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观察图1-1,1-2,1-3,总结选用豌豆的优点) 1. 豌豆传粉(且闭花传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 自交: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 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

高二历史8:选修四马克思2

第五单元第一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2)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合作 ①1844年合作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 ②1845年合作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③1846年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在工人中传播科学社会主义; 1847年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④1848年合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⑤1848年积极参加欧洲革命,创办民主派机关报《新莱茵报》,参加德国革命 【归纳】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的著作有哪些,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的革命实践活动有哪些? 三、评价: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国际无产阶级的领袖。 他们创立了,成为是指引人民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行动指南。 他们把一生的智慧和精力献给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以伟大的人格被世人铭记和颂扬。 【课后练习】1、马克思立志为全人类服务,愿为人类的解放贡献自己的力量是在 A、小学时代 B、中学时代 C、大学时代 D、步入晚年 2、马克思、恩格斯开始伟大合作是在 A、1843年之后 B、1844年之后 C、1845年之后 D、1846年之后 3、英国广播公司(BBC)进行网上投票,评选世界近1000年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结果马克思最后胜出。来自挪威的投票者科里森说:“马克思启蒙了数以千计争取自由正义人民,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这位投票者说:“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是因为马克思 A.改造空想社会主义 B.发表《共产党宣言》 C.赞扬巴黎公社革命 D.指导第一国际的工作 4、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主要在于其 A.提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提示了剩余价值规律 C.提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提示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5、分析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马克思史实中没有因果关系的一组是 A.法国启蒙思想----树立“为人类工作”的理想 B.《基督教的本质》------转向马克思主义 C.宣传革命理论多次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巴黎 D.生活习惯相同-------------与恩格斯结下毕生友谊 6、马克思指出:“工人要分别机器与机器之资本主义的使用,从而不以物质生产资料自身而以物质生产资料之社会的剥削形态为攻击目标,是还要有相当时日和经验的。”这

高二历史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选修三) : 20世纪以来,时代的变化使得战争与和平出现了新的特点: 1、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 为什么人类社会在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 2、一战后,出现了短暂的和平。二战后,出现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 3、核武器既是毁灭地球的武器,也是制约战争的因素。 4、 20世纪下半期,局部战争和地区性冲突不断 5、人类渴望和平。和平思想、和平运动,成为制约战争的重要因素。 6、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但是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霸权主义,是指强国、大国不尊重弱小国家的主权和独立,蛮横地对别国进行干涉、控制和统治,推行侵略扩张政策,谋求一个地区或世界霸主地位的行径。“强权就是真理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 第1课战云密布的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 一、列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 本目的讲授思路是:问题导学,让学生理解一战的根本原因是: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新老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而引起的。 阅读教材第一目,回答以下问题: 1、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殖民地? 资本主义自诞生起,就伴随着对市场的争夺,占领殖民地时期中的主要形式之一。 资本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也就是说,对于市场的需要、对于市场的争夺,是资本主义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为了满足资本主义经济对市场的需要,资本主义国家就在世界范围内占领殖民地,把殖民地变为他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殖民扩张和掠夺式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2、依据教材第2、3段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有哪些? (1)科学成为技术进步最重要的推动力,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1)19世纪下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在科学技术的推动和企业组织化程度提高等背景下,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阶段(帝国主义阶段),经济飞速发展。 (2)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生产过剩 (3)资本主义列强纷纷加紧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掀起掠夺、瓜分殖民地的新浪潮。 (4)到19世纪末,整个世界基本上被西方列强瓜分完毕,同时世界连成一个整体。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通过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以及武力威逼等方式建立起来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4、读教材表格,从中发现什么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由此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是什么? 现象:列强的经济实力和它占有的殖民地的多少是不相符的。 反映的实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这种现象产生了怎样的局面?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德国,同老牌殖民帝国英法战展开了争夺殖民地、重新分割世界和争夺霸权的斗争。随着帝国主义国家矛盾的加剧,最终导致一战爆发。 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本目的讲授思路:以教师的精讲为主,使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轮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是如何形成的。最好结合图示。 (一)、三国同盟 1、形成的原因 (1)在历史上,法德多次发生战争。两国是宿敌。 (2)普法战争削弱了法国,法国时刻准备复仇 (3)德国外交的首要目的是防范法国,为了防范法国、夺取欧洲及世界霸权,德国力图构筑以自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知识点整理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第一章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的概念 是狭义的遗传工程,其核心是构建重组的DNA分子,早期也称为重组DNA技术。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从细菌中分离出来。 (2)作用: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 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 DNA连接酶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 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li DNA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 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 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载体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基因工程的原理:让人们感兴趣的基因(即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和高效地表达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1)获得目的基因 有两种方法: ①目的基因的序列是已知的:用化学方法合成目的基因,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②目的基因的序列是未知的:从基因文库中提取目的基因。 (2)形成重组DNA分子 用一定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质粒,使其出现一个切口,露出粘性末端。用相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使其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将切下的目的基因片段插入质粒的切口处,再加入适量DNA连接酶,形成一个重组DNA分子(重组质粒)。 (3)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 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受体细胞有: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酵母菌和动植物细胞。 导入过程:用氯化钙处理大肠杆菌,增加大肠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使重组质粒进入大肠杆菌受体细胞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册)精品导学案汇总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册)精品导学案汇总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学习重点】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学习难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阅读教材P2-P6 预习案 自主学习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生命活动离不开___________, __________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多细胞生物依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完成一系列___________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________→组织→器官→______→个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圈 2.一定区域内, 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_______;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______ 3._______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知识梳理】 病毒:只有依赖________才能生活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单细胞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 多细胞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检测】1、下列对于细胞与生物体生命活动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是生物体遗传和变异的基础 B 、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是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 C 、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 D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无细胞结构的病毒 探 究 案 探究1:草履虫能完成哪些生命活动?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它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吗? 探究2:每个人的个体发育是从什么细胞开始的? 你和你父母之间是什么细胞充当了“桥梁”? 一个受精卵是如何发育成完整的新生儿的? 探究3:当手被烫到的时候完成缩手反射需要哪些细胞的参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