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

【法规类别】国防科技

【发布部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已撤销)

【发布日期】199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1998年)

根据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1998〕5号),组建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工业的国务院组成部门。

一、职能调整

(一)将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承担的国防科技工业管理职能、军转民管理职能,交给新组建的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二)将原国家计划委员会承担的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军品科研任务、军转民、三线调整搬迁、国家有关专项计划管理以及核电办公室(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的职能,交给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三)将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承担的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科技小组的工作,交给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四)将核、航空、航天、船舶、兵器工业总公司承担的政府职能,交给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逐步将各总公司改组为若干企业集团。

(五)将核工业总公司承担的核电建设管理职能,交给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六)将兵器工业总公司民用爆破器材局、原国内贸易部民爆器材流通管理办公室的职能,交给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七)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不直接管理军工企业。

二、主要职责

根据以上职能调整,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研究拟定国防科技工业和军转民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国防科技工业及行业管理规章;研究国防科技工业的重大问题。

(二)组织研究和实施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组织国防科技工业的结构、布局、能力调整;指导军工企事业单位实施战略性重组、企业集团发展和企业改革工作。

(三)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的武器装备发展战略和科研规划,研究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规划,做好国防科研、生产、建

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评审奖励办法1.doc

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评审奖励 办法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军工企事业单位管理创新与进步,不断提高企业生存发展竞争能力,依据国务院颁发的《合理化建议与技术改进奖励条例》和原国防科工委颁发的《国防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国资委《关于进一步组织做好全国企业现代化创新成果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参照中国企业联合会印发的《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发布 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每年评审一次。对获奖的管理创新成果通过会议表彰、媒体宣传、典型交流、专项推广等形式,达到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第三条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是指企业在管理实践中,针对突出问题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管理模式与方法,创造性地革新企业的管理制度,创新经营理念、改进管理方式、管理组织、管理方法等,确有成效并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四条管理创新成果评审工作,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第二章标准与等级

第五条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必须符合创新性、实践性和效益性的基本条件。 (一)创新性:符合管理科学原理,体现建设创新型企业的要求,反映一定管理领域的客观规律,在企业组织、制度、模式方法等方面确有创新因素,达到或超过行业或国内先进水平。 (二)实践性: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适应国家宏观经济调整的客观要求,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可操作性。 (三)效益性:管理成果经过一年以上的实践应用,经科学测定与计算,证明该成果具 第十条评审委员会负责管理创新成果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成果的审定。评审委员会由主管机关领导、协会领导、军工集团公司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其职责是: (一)对年度管理创新成果评审重点提出指导意见。 (二)对评审委员会办公室提出的专家组成员资格进行核定。 (三)对每年一度的管理创新成果专家评审建议进行核准审定。 第十一条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协会事业发展部,负责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奖评审的组织工作。 第十二条在评审委员会下设立管理创新成果评审专家组。专家组成员具有改革管理实际经验和专业管理专长。专家成员选拔

国家国防特色学科

国家国防特色学科 近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公布了“十三五”第二批国防特色学科方向布局名单,我校申报的五个学科全部成为国家国防特色学科,涉及兵器、信息、控制、材料和机械五个领域。 国防特色学科是指支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与国防科技工业自主 创新,为国防科技工业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行业性、基础性学科,是军工特需人才培养基地。国防特色学科申报是自去年6月学校获批局省共建院校以来启动的最先行、最基础的工作,本次全国共有110个学科申报,经过资格初审、支撑材料审核、现场答辩、局长会讨论等环节,共有67个学科获批建设。 我校五个国防特色学科全部成功获批,是学校党委和行政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相关学院和职能部门全力以赴、团结合作、密切配合的结果;是学校国防科技工作取得的重大突破,说明国防特色学科的科学研究、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等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和肯定;同时拓宽了学科的发展空间,为广大教师承担国防类科技项目、取得创新成果,扩大行业影响力、提升学术知名度和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途径和高端平台;进而对我校进一步承担重大科技任务、培育重大创新成果,培养、吸引高水平创新人才,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校今后申报国家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的前提和基础。

国防特色学科的成功获批,是学科建设工作新的起点。下一步,学校将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辽宁省政府的共同支持下,积极组织相关力量,加强国防特色学科建设,打造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人才培养高地,提升服务国防科技工业基础能力,将国防领域技术研究与辽宁地方经济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学校科研技术与人才智力优势,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为国防事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 定 【法规类别】国防科技 【发布部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已撤销) 【发布日期】199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1998年) 根据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1998〕5号),组建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工业的国务院组成部门。 一、职能调整 (一)将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承担的国防科技工业管理职能、军转民管理职能,交给新组建的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二)将原国家计划委员会承担的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军品科研任务、军转民、三线调整搬迁、国家有关专项计划管理以及核电办公室(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的职能,交给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三)将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承担的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科技小组的工作,交给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四)将核、航空、航天、船舶、兵器工业总公司承担的政府职能,交给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逐步将各总公司改组为若干企业集团。 (五)将核工业总公司承担的核电建设管理职能,交给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六)将兵器工业总公司民用爆破器材局、原国内贸易部民爆器材流通管理办公室的职能,交给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七)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不直接管理军工企业。 二、主要职责 根据以上职能调整,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 (一)研究拟定国防科技工业和军转民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国防科技工业及行业管理规章;研究国防科技工业的重大问题。 (二)组织研究和实施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组织国防科技工业的结构、布局、能力调整;指导军工企事业单位实施战略性重组、企业集团发展和企业改革工作。 (三)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的武器装备发展战略和科研规划,研究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规划,做好国防科研、生产、建

国防科技工业军用核设施质量保证规(科工法311)

国 防 科 技 工 业 军 用 核 设 施 质 量 保 证 规 定 科工法[2005]311号

目录 国防科技工业军用核设施质量保证规定 (2)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2) 第一节质量保证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2) 第二节质量保证人员的选择和培训 (2) 第三节质量保证文件构成 (3) 第三章质量控制的实施 (3) 第一节文件控制 (3) 第二节设计控制 (3) 第三节采购控制 (4) 第四节物项控制 (4) 第五节工装和测试器具控制 (4) 第六节场地与环境控制 (4) 第七节过程拉制 (5) 第八节检验、测量和试验控制 (5) 第九节不符合项控制 (5) 第十节记录和报告控制 (6) 第四章验证 (6) 第一节质量控制监督 (6) 第二节质量保证监查 (6) 第五章持续改进 (7) 第一节纠正和预防措施 (7) 第二节质量趋势分析和质量保证趋势分析 (7) 第三节内部审查 (7) 第六章法律责任 (8) 第七章附则 (8)

国防科技工业军用核设施质量保证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国防科技工业军用核设施(以下简称军用核设施)质量保证工作,保障军用核设施的安全,根据《国防科技工业军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军用核设施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实施、验证、持续改进以及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军用核设施营运单位、承(分)包单位和有关部门必须始终贯彻“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不断强化核安全文化和质量意识. 第四条营运单位和承(分)包单位应在军用核设施选址、设计、建造、调试、运行以及退役等各阶段,建立和实施质量保证体系,并进行验证和持续改进。 第五条国防科工委对军用核设施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及其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 第六条军用核设施质量保证工作应遵守国家保密法律的规定。 第二章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第一节质量保证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七条营运单位和承(分)包单位应根据所承担的任务,建立相应的、能够确保质量保证体系有效实施的质量保证组织机构,明确组织机构内部各部门及人员的职责,编制组织机构图和职责分配表。 第八条营运单位和承(分)包单位质量保证组织机构的组成人员应包括本单位法定代表人及相关负责人、质量控制人员、质量控制监督人员和质量保证监查人员等四类质量保证人员。 第九条营运单位和承(分)包单位应确定本单位内部相关部门之间,以及与外部相关单位在实施质量保证体系时所需的管理方面和技术方面内、外部接口的种类,并由内部相关部门以及与外部相关单位共同制订和实施相应的接口程序。 第二节质量保证人员的选择和培训 第十条营运单位和承(分)包单位应根据所承担的任务及其进度的需要,制订质量保证人员的选择标准和配备计划,并确保合格人员及时到位。 第十一条营运单位和承<分)包单位应制订和实施质量保证人员的培训和再培训大纲,确保经过培训的人员达到并保持足够的履行其职责所需的技术

国防科技工业产业结构的演化与发展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f3333168.html, 国防科技工业产业结构的演化与发展研究 作者:何锡陵 来源:《经济师》2009年第02期 摘要:文章首先从军品生产能力水平和结构、军民关系、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总结了 国防科技工业各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及其形成背景,分析了国防科技工业产业结构的现实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防科技工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国防科技工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寓军于民军民结合 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2-078-02 一、引言 随着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已进入全面转型时期。加快推进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是“十一五”期间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国防科技工业“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通过体制机制、建设模式、科技发展、增长方式的全面转型,推动国防科技工业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以锻造一个崭新的国防科技工业,推进国防科技工业的整体跃升。历史从哪里开始,逻辑就从哪里开始,对国防科技工业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化过程进行客观分析,是对国防科技工业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研究的逻辑起点。 二、国防科技工业产业结构的演化过程 伴随国际战略格局、国内安全环境、经济体制及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变化,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产业发展思路历经几次转换。根据发展思路的调整,可以将建国后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以提高供给能力为中心的阶段(建国至20世纪70年代末)。这一阶段,就总体而言,国际国内形势严峻,薄弱的国防科技工业基础与庞大的军品需求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提高供给能力是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主要方面。这一阶段内,我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国防科技工业也处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下,对于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这种体制对集中有限资

国防科技工业安全保密六条规定解读完整版

国防科技工业安全保密 六条规定解读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国防科技工业安全保密“六条规定”解读 第一条禁止私自在机关、单位登陆互联网私自在机关、单位登陆互联网是指: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员未经批准,在机关、单位私自利用公有或个人计算机以及其他具有联网功能的电子设备登陆互联网。互联网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网络空间,境外情报机构已经把互联网作为窃取情报的重要途径,且攻击手法日益隐蔽、日趋先进。涉密机关、单位登录互联网的IP地址,是境外情报机构窥视的重点,在未采取管理和技术防范措施的情况下,私自在机关、单位登陆互联网,一旦发生在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或设备上处理、存储、传输泄密信息,导致泄密事件发生。由于一些工作人员对访问互联网存在的安全风险缺乏了解,利用互联网处理、存储、传输涉密信息的现象屡禁不止。在军工单位近年来发生的泄密事件中,90%以上与互联网有直接关系,互联网已成为泄密的主要渠道。因此,加强对工作人员和其他人员在机关、单位登录互联网的监督控制管理,已经成为当前安全保密管理的一项紧迫任务。具体要求如下:(一)机关、单位应建立登陆互联网管理制度;(二)集中使用的连接互联网计算机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分散使用的连接互联网计算机应明确管理负责人;(三)工作人员登录互联网必须通过审批,进行实名登录,严禁将涉密载体带入登录互联网的场所;(四)采取必要的技术防护与监控措施,记录工作人员访问的互联网网址;(五)对外发送电子邮件、发布信息,须经保密审查;(六)禁止将个人具有连接互联网功能的电子设备带入机关、单位保密要害部门、部位。

美国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及其特点

美国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及其特点 2007-01-13 12:12:45| 分类:国防工业|举报|字号订阅 1947年7月2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签署国家安全法案并组建新的国防部,1950年签署国防产品法案,标志着美国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形成。美国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以国防部为主导、以私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寓军于民、军民结合、平战结合,是一个比较成熟的体系。 一、美国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美国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主要由国防工业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科研组织结构、中介服务组织、宏观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体系等部分组成。 ——产业结构体系 美国是一个军事大国,兵器工业、军用航天、航空、电子、舰船、核工业等国防工业产业门类齐全。美国又是一个军事技术先进的国家,产业结构先进程度比一般国家都要高。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以及20世纪以来几场高技术战争的刺激,美国国防工业产业结构正在不断朝着高级化的方向发展。美国组建的军工集团,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电子等高科技领域。在最大的10家军品承包商中,有6家是航空航天工业公司。伴随着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品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人工智能、定向能、微波、激光、动能等新概念武器装备不断涌现。 ——企业组织体系 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划分角度看,美国的国防工业企业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私有私营企业。私人所有和经营的国防工业企业在美国的国防工业中占绝大部分,它们同政府保持合同关系,享受国家的种种优惠政策,如政府提供生产设施、预付款、贷款担保、科研资助、低税率等。同时受到政府采办法规的制约。二是国有国营单位。二战以后美国一度出现大量各式各样国有国营国防工业单位,后来逐渐被转卖或关闭,现在的国有国营单位主要是一些军内科研实验单位和军工厂,承担军用技术开发、特殊军品研制生产和武器系统维修等业务。三是国有民营企业。国有科研生产设施除政府经营的以外,还有一部分以合同的方式交给承包商经营管理。这种企业不多,只有60多家,主要是弹药厂、武器生产厂和核武器研制生产综合体等。

国防科技工业安全生产培训规定

国防科技工业安全生产培训规定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国防科技工业安全生产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国防科技工业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工作适用本规定。 国防科技工业企事业单位(以下简称企事业单位)是指由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国防科工委)实施行业管理的核工业、航天工业、航空工业、船舶工业和兵器工业的生产、经营、科研单位。 第三条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培训,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增强预防事故、控制职业危害和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包括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 第四条国防科工委负责指导、监督国防科技工业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培训工作。 第五条企事业单位负责本单位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工作。

企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安全生产法、有关法律、法规和本规定,建立健全安全培训工作制度。 第二章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的安全生产培训 第六条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接受专门的安全生产培训,具备与所从事的岗位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取得安全生产培训证书。 其中从事船舶造修的企业和涉及放射性物质、火炸药、推进剂及其制品科研、生产、储存、销毁、处置与使用的企事业单位(以下称“从事危险作业的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培训取得安全生产培训证书后,并经考核合格取得安全生产合格证书,方可任职。 第七条企事业单位申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时,其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获得安全生产培训证书;其中从事危险作业的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获得安全生产合格证书。 第八条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是指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及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分管科研、生产、试验、技术、特种设备管理、危险品采购、储存、运输、销售、销毁等活动的负责人等;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指企事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

关于推进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

发 展 DEVELOPMENT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十七大以来我们党科学统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作出的战略部署。军民融合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和深化,是“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丰富和发展。 军民融合的意义 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军民融合的核心和实质,就是把国防现代化建设深度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在科学、技术、产业等方面,按平战结合、军民兼容、良性互动的原则,进行总体设计、统筹规划,形成统一的国家科技和工业的基础,在军民两大体系之间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双赢发展。较之过去的“军转民”、“军民结合”和“寓军于民”,“军民融合”突出强调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由过去从军到民的单向转移变为既有“军转民”,又有“民参军”的互通、互补、互动,推进军工经济和民用经济的良性互动,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互融互通,实现互利双赢;二是基于能力推进军民融合,即技术、人才、设施、产能的军用民用能力全面结合;三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顺应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走向,摈弃传统的计划管理模式,实现军工经济与民用经济全面接轨,完善军民融合技术产业链,壮大产业经济。 1.军民融合是我国国防建设发展历史的经验总结我国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对“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丰富与发展。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是实行人民战争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建设一以贯之的指导方针。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指出,“要学习两套本事,在军事工业练习民用产品的本事,在民用工业中练习军事产品本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国防科技工业要坚持“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 军”,成为我国国防建设的指导方针。江泽民同志着眼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实际,明确提出了寓军于民的思想,强调“坚持寓军于民,是一个关系国民经济和国防科技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新途径新方法,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党的十七大提出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深化了我们党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实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标志着我们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断深化对国防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 2.军民融合是世界主要国家军工发展的共同趋势西方发达国家十分注重国防科技工业与国家经济的相互融合,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组建能军能民的大型军工联合体,积极扶持民用企业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打造一体化的国家科技工业基础。从建设模式看,主要有以美、英为代表的“军民一体化”,以日、德为代表的“以民掩军”,以俄、印为代表的“先军后民”和以以色列为代表的“以军带民”四种模式。纵览美国当代的高科技发展史,从核能、航空、航天到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无不与美国的军事工业有密切联系,如著名的“曼哈顿计划”、“阿波罗计划”、“星球大战计划”、“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等。据统计,美国大约70%以上的原子能企业、60%的船舶企业、40%的电子企业、34%的机电设备企业、30%的机械制造企业和10%的钢铁与石油企业从事军品生产。以军品生产为主的企业,民品占企业总产值的比例,20世纪50年代为10%~20%,80年代后占50%~80%;全部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50%的人员从事与军事有关的研究,全部职工中,有20%的人员从事军品生产。俄罗斯和欧洲也大致如此。实践证明,军民融合是世 □ 林鲁宁 关于推进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 2010/08 军民融合MILITARY AND CIVILIAN INTEGRATION 国防科技工业 32

国防科技工业科研项目管理办法

科研项目管理办法 科工计【2009】289号 2009年3月6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国防科技工业科研项目管理,促进自主创新,规范管理行为,提高投资效益,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科研项目,是指使用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以下简称国防科工局)审批的基础科研、技术基础、民用航天、核能开发、军用技术推广、基础产品创新、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军品配套与民口整机等科研计划中所安排项目的统称。 第三条科研项目管理遵循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程序规范、决策科学、实施顺畅、监督有力、考核严密的原则。 第四条科研项目分为基础研究类、技术研究与开发类和工程研制类三类。 基础研究类项目是指探索新原理、新概念、新方法、并进行原理性验证的研究项目;支撑行业发展的技术基础项目。 技术研究与开发类项目是指运用基础研究和其他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开展单项或若干项新技术研究开发或验证,从而形成实用新技术或基础性产品的研究项目。 工程研制类项目是指集成相关技术研究成果,研制开发可直接交付使用或直接推向市场的新型号、新产品或新系统的项目。 第五条科研项目管理按阶段划分为:规划与指南、论证与审

批、年度计划、组织实施、验收与后评价五个阶段。 第六条国防科工局是国防科技工业科研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科研项目规划与指南编制、科研项目审批、年度计划下达、监督组织实施、组织验收与后评价等工作。 国务院有关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中央直属企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以下简称有关部门和单位)承担本部门(单位)的科研项目管理职责,负责科研项目的论证和申报、组织实施过程管理,提出年度计划建议、协助国防科工局开展五年规划编制、组织实施情况检查和报告、验收与后评价准备等工作。 有关部门和单位所属的承担研究任务的单位(以下简称承研单位)是科研项目的责任主体,按要求负责开展具体科研工作。 第七条科研项目承研单位应具备企事业法人资格。承担有保密要求位,应具有相应资质。多个单位联合承担科研项目.应明确牵头责任单位。 第八条国防科工局鼓励和引导有资格的承研单位有序竞争科研项目,具备条件的科研项目要招标择优确定承研单位。对于技术难度特别大的科研项目,可以安排采用不同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案的承研单位分别承担。 第九条科研项目预决算和经费使用管理按照《国防科技工业科研经费管理暂行办法》(财防「2008] 11号)的规定执行。 第十条涉密科研项目按照保密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科研项目建议书模板

附件1 密级:技术基础科研项目建议书 专业类别 项目名称 (主)承研单位 (填写单位正式名称) 填报日期年月日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制

说明 1. 封面“密级”由(主)承研单位视内容按保密要求确定;“专业类别”是指标准化、 计量、科技情报、成果管理与推广、质量与可靠性、环境试验与观测等六大类别; “(主)承研单位”填写单位正式名称,与本建议书第12部分“(主)承研单位诚信承诺”所盖公章一致,每个项目只应填报一家(主)承研单位。 2. 科研项目基本信息表由(主)承研单位填写,其中“总经费”为“申请国拨经费” 与“其他来源经费”之和,“主管部门”填写(主)承研单位归口管理部门(单位)的全称,包括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中央直属企事业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 3.本建议书第1至第12部分由(主)承研单位填写;第13部分“有关部门(单位)意见”由组织本项目申报的有关部门(单位)技术基础管理部门填写,工信部直属单位和国防科工局局管单位不填写本部分;第14部分“项目评估(审)意见” 和第15部分“评估(审)组成员名单”由评估(审)组填写,当“主审”和“评估(审)组组长”为同一人时,需分别签名。 4. 若本项目包含子项目,须另附各子项目建议书,同时在本建议书第3部分“主要 研究内容”中应说明子项目数量及各子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在第4部分“主要技术指标”中应说明各子项目主要技术指标,在第11.2部分“承研单位经费匡算” 中按承研单位分别填写经费匡算,在第11.3部分“子项目经费匡算”中按子项目进行经费匡算。 5.第8部分“主要技术人员”可填写多人,项目负责人列在第1位,其他人员按承担任务量排序,项目负责人应为项目研究的主要承担人,也是项目评审或审查时的主要答辩人。 6.第9部分“联合承研单位”中所列单位应满足三方面要求:有任务,联合承研单位需承担项目中相对完整的部分研究内容;有经费,第11部分“经费匡算”中应明确联合承研单位的经费匡算;有人员,第8部分“主要技术人员”中应明确联合承研单位的人员。 7.本建议书填写要字迹工整,语言简练,内容准确;正文格式采用小4号宋体,1.5倍行距;幅面采用A4规格纸张,双面打印。

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李玮陕西省国防科工局) 国防科技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国家的安全、技术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所在。陕西国防科技工业是陕西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构成部分,是陕西工业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对陕西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功不可没,同时,陕西国防科技工业在全国国防科技工业中占重要席位。 国防科技工业是指国防工业或军事工业,国外多指直接从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一切活动(包括人员、设备、单位等)。我国一般指研制、生产武器装备(包括系统、整机、零部件等)科研生产活动的主要工业行业及配套行业。根据当代武器装备的发展状况,国防科技工业主要包括兵器科技工业、军用电子科技工业、军用航空科技工业、军用航天与导弹科技工业、军用船舶科技工业、军用核科技工业。主要产品包括导弹、卫星、火箭、飞机、飞船、坦克装甲车辆、舰艇、潜艇、枪、炮、弹药、核能利用、民用船舶和光电产品等。 国防科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产业主体,国家竞争力的主要体现,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国防科技工业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国防实力,促进国防现代化高技术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及提高工业化整体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国防科技工业与一般民用工业不同,有着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国家的高度重视性、高新技术和人才密集性、生产的非均衡性、核心技术的保密性、产品销售的专卖性及其技术的军民两用性等六方面。 国防科技工业是构成国家军事实力的基础性产业,是实施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部门,国防科学技术是衡量国防现代化水平的显著标志。国防科技工业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关系紧密,在国家事务和国防事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军事战略决定了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方向,国家的科技和经济实力决定了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我国有计划地发展国防科技工业,建立国防科研机构和设施,组织科技力量攻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国防科技工业得到很大发展;不但改进和发展了常规武器装备,而且自行研制了导弹、核武器等一系列尖端武器装备,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国家之一。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科技体制的改革,在“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方针指导下,我国国防科学技术跨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科研机构日益健全,科技队伍日益壮大,科技投入日益增长,在核、航空、电子、兵器、舰船、航天以及与之配套的化工、特种冶金、非金属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军队提供了一大批比较先进的武器装备,形成比较强大的国防科技工业基础。 一、陕西国防科技工业现状分析 (一)陕西国防科技工业的历史变迁 陕西国防科技工业起步较高,在“一五” 、“二五”及三年调整时期,国家将全部军工建设项目46项中的11项安排在西安,占全国军工项目总数的23.9 %;“二五”时期,国家又在西安安排了14项军工项目。通过“一五”、“二五”两个时期及“三线建设”,陕西建设了以航空、兵器、电

从国防科技工业安全保密

以“六条规定”为纲,建立保密主动“防护网” ——谈国防科技工业涉密单位计算机、互联网使用保密保障体系的建设 摘要:以计算机、互联网为媒介的非自主泄密,已成为当前国防科技工业涉密单位最主要的泄密方式和趋势,针对于此,国防科技工业安全保密“六条规定”应势出台,强令要求和指导涉密单位如何保密,杜绝计算机、互联网泄密。本文以“六条规定”为纲要,并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延伸,从人防、技防的角度出发,研究国防科技工业涉密单位保密保障体系的建设,针对于计算机、互联网使用所造成的泄密问题,提出建立保密意识“防护墙”、规章制度“保密盾”、管理监督“加密锁”三位一体的计算机、互联网使用保密保障体系。 关键词:国防科技六条规定保密 现今,任何科学研究都离不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而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在科研领域使用的越来越深、越来越广,其也成为了高科技窃密所使用的一条主渠道,甚至称之为窃密的利器。由此造成的泄密问题快速的浮出水面,日益严重。尤其在重要、重点的,掌握高精尖技术的国防科技工业相关的涉密单位,更成为窃密分子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窃密“攻击”的重点对象。彻底抛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不现实。面对这种有着潜伏很深、随时随地存在、专攻麻痹大意特点的计算机和互联网窃密,我们所能做的、所要做的就是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强大的计算机、互联网使用保密保障体系,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以主动地保密意识、谨慎的保密行为、严格的保密管理、更高的防窃秘技术,杜绝泄密,保证秘密的安全,使窃密者无孔可钻、无计可施。 一、建立时刻具有保密警醒的自我意识“防护墙” 保密意识“防护墙”的建立,这是人防泄密的核心和关键,也是这个计算机、互联网使用保密保障体系的核心和关键,是保密的第一道关口。 存在于国防科技工业涉密单位的泄密行为,绝大多数为非主动的无意识泄密,根源之一就在于保密意识的薄弱。而保密意识“防护墙”就是针对于此最有效地、主动地泄密防卫。这层“防护墙”,主要作用就是时刻保持着对保密的警醒——在言,警觉是否涉密,出口之前,过滤掉涉密信息;在行,熟知保密工作流程,操作前后,确保无违规,无泄密。 保密意识的薄弱,没有建立起保密意识“防护墙”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两点:第一,没有进行正规、系统的保密教育,使相关人员对于保密常识、保密技术、

冀军工党字〔2011〕第 号 - 省国防科技工业局

关于开展“深入企业抓落实”活动的 实施方案 当前,创先争优活动正在全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广泛深入开展。近日,胡锦涛同志对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为主题,深入一线,深入实际,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习近平同志在《求是》上发表了《关键在于落实》文章,对抓落实提出新要求。 按照省委、省工信厅党组的要求,为了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重要指示和习近平同志重要文章精神,确保全省国防科技工业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确保全省国防科技工业“十二五”发展“98821”目标的实现,经省国防科技工业党委、省国防科技工业局研究决定,在全系统全面开展“深入企业抓落实”活动,以实现河北省国防科技工业创先争优与科学发展互促双赢。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开展“深入企业抓落实”活动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同志《关键在于落实》文章,指出:“抓落实,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展现,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重要检验。”相继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七届六次全会和全国、河北省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对今年

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做出了全面部署。特别是河北省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提出了“十二五”总体要求和“98821”奋斗目标,明确了今年重点要抓好的九个方面的工作任务。 当前大政方针已定,目标任务非常明确。能否实现既定目标,关键取决于深入企业抓落实。只有深入企业抓落实,才能把握主题主线,加快我省国防科技工业又好又快发展;只有深入企业抓落实,才能切实推进保军品、强能力、调结构、转方式重点工作,坚定走出一条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只有深入企业抓落实,才能更好地了解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才能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只有深入企业抓落实,才能使创先争优活动融入中心工作,促进科学发展,体现和检验创先争优活动成效;只有深入企业抓落实,才能在工作中锤炼队伍,历练本领,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做出成绩,展示风采。 二、开展“深入企业抓落实”活动的总体要求 开展“深入企业抓落实”活动的总体要求是: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企业和谐、服务职工群众为主题,以建立干部联系点制度为抓手,以保军品、强能力、调结构、转方式为重点,紧紧围绕河北省国防科技工业“十二五”发展目标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深入企业,深入实际,集中精力求突破,创新思维解难题,聚焦“六个着力”,推进全系统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实现河北省国防科技工业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关于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投资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关于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投资体制改 革的若干意见 【法规类别】国防科技 【发布部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已撤销)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关于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投资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军队武器装备发展的基础,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国防科技工业投资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政府投资的范围由向军工单位投资转为向军品能力及军工主导产业投资,资金来源由单一的政府投资扩大到多元的社会投资,项目建设初步实现了市场化。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现行的国防科技工业投资体制还存在诸多不适应,特别是政府投资的领域和重点需要进一步明确,投资全过程监管需要进一步加强,投资效益需要进一步提高,投资主体多元化需要尽快规范并有序推进。为此,在《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的基础上,现就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投资体制改革提出以下意见: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

强化基础、自主创新方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体现国防科技工业的特殊性,又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健全公正合理、规范有序的制度和机制,优化投资结构和军工能力布局,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提高投资效益,全面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的可持续发展。 (二)改革目标。进一步明确政府投资领域和投资重点,根据武器装备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需求,保证政府对国防科技工业的主导作用和对军工核心能力的有效控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扩大社会对国防科技工业投资的领域,形成开放性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格局;加强对投资全过程监管,形成规范、安全的投资和建设秩序。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使国家投资体制改革的普遍性与国防科技工业的特殊性相结合,最终建立起政府调控有效、社会资本参与、中介服务规范、监督管理有力、军民良性互动的新型投资体制。 二、改

国防科技工业社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暂行办法

国防科技工业社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投资体制改革,引导社会投资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规范国防科技工业社会投资项目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投资体制改革若干意见的批复》(国函〔2007〕9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部使用社会投资建设的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以下简称国防社会投资项目)管理。 本办法所称社会投资,是指境内各类内资法人单位出资的非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是指中央和地方财政拨付的投资。外资、港澳台投资不适用于本办法。 第三条对社会投资项目实行分类管理。对《国防科技工业社会投资领域指导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中限制类领域的国防社会投资项目实行核准制;对《目录》中放开类领域的国防社会投资项目实行备案制。 第四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以下简称国防科工局)是国防社会投资项目核准机关。 第五条国防科工局和省级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是国防社会投资项目备案机关。国务院有关部门、中央军工集团公司、其他中央企业、中央直属事业单位本级及所属单位国防社会投资项目向国防科工局备案。地方企事业单位国防社会投资项目按照属地化原则向省级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备案。

第六条国务院有关部门、省级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中央军工集团公司、其他中央企业、中央直属事业单位(以下统称项目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部门、本地区、本单位的国防社会投资项目初审和申报工作,实施项目监管。 第二章核准制项目管理 第七条项目建设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委托具备甲级工程咨询资格的机构编制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见附件1)。项目申请报告经项目主管部门初审同意后,一式5份报送国防科工局。 第八条国防科工局在收到项目申请报告10个工作日内,对项目申请报告进行初步审核。不符合规定和要求的,一次性提出处理意见并说明理由,退回项目申请报告,或者修改申请报告,或者补充相关材料,或者重新上报。 第九条对于比较复杂的项目,国防科工局视情委托中介机构或者组织专家进行评估。 第十条国防科工局应在收到符合规定和要求的项目申请报告20个工作日内,做出对项目申请报告是否核准的决定。由于特殊原因确实难以在20个工作日内做出核准决定的,经国防科工局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对同意核准的项目,国防科工局应向项目申报单位出具项目核准文件,并抄送相关部门。对不予核准的项目,应当书面说明不予核准的理由,并通知项目申报单位。 前款规定的时间不包括委托中介机构评估、专家评审、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的时间。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趋势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趋势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趋势选自《国防经济若干问题研究》,作者:张跃东,刘国庆,舒本耀,韩宪平等,国防工业出版社,2017:15-19进人21世纪,尤其是近几年来,世界各国针对国内外军事、经济、科技等因素的变化,不断调整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的路径、方式和策略等,军民融合呈现的一些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强化军民融合战略设计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是一项全局性重大战略举措,需要国家最高决策层站在国家的高度制定科学长远的发展战略,这是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走向深入的根本保证。随着军民融合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及其涉及的社会因素不断增多,强化顶层战略设计,对确保军民融合顺利发展越发重要。为此,强化战略设计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已成为世界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基本趋势之一。美国一直特别重视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战略设计。一是制定专门的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冷战刚刚结束,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美国政府就明确提出了军民一体化发展战略。为了进一步明确科技发展要兼顾经济需求和国防需求,克林顿政府紧接着又提出了提高美国经济竞争力的新科技战略。之后,美国国会技术评估局完成了研究报告《军民一体化的潜力评估》,把军民一体化作为国家长远发展规划做了国家层面上

的总体设计。此后,美国国防部制定了更为详尽的战略规划。2001年度《国防报告》提出军民一体化任务:使国防采办 的变革步伐跟上工业基础军民一体化的根本转变形势,利用全球化的商业基础……改革传统武器装备的军用标准规范;尽可能地将民用技术及产品纳入新旧武器装备体系之中。在2003年颁布的5000系列文件中,美国国防部将“采购或改 进可从国内采购的民用产品、服务和技术或开发军民两用技术”放在优先次序的首位。美国还先后制定了旨在推动军民一体化的国防部两用应用计划、商务部高技术计划等战略规划。二是在重要领域的战略性文件中充分体现军民融合要求。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国防战略》《国家军事战略》《国防科 学技术战略》等文件,均将武器装备建设、经济、社会等共同发展作为重要原则和内容;《国防部网络空间行动战略》《网络空间国际战略》等,要求国防部、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通力合作,共同实施国家统一的网络电磁安全战略;美国2012年发布的《大数据研究与发展计划》明确要求要军民 协同,既要服务于武器装备建设,又要服务于经济建设。 俄罗斯也特别重视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设计。《俄联邦2020年前国家安全战略》(2009)明确提出:“需要通过制定战略性文件并颁布相关法规,统一协涮国家政府机构、国防资源、经济领域各企业,乃至网络和交通等重要基础设施的活动,以确保国家安全战略日标的实现。《俄联邦军事学说》(2010)

国防科工委就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验收办

国防科工委就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验收办法有关内容答问 问:请首先介绍一下为什么要制定这个文件? 答:大家知道,国防科技工业肩负着促进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促进祖国统一的重任。国防科技工业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这样令人瞩目的成就,是各方面积极因素凝结的结果。这其中既包含着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的努力,又与军工档案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战略性产业发展的整个进程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分不开。 新中国档案事业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中国特色的档案工作体系。国防科技工业档案始终属于这个体系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之一;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历来是保障国防科技工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依据和军工科研、生产不可缺少的基础性资源;卓有成效的项目档案工作已经为并将继续为保障国防科技工业产品研制、维护法定权益、促进科学决策、改建扩建维修、竣工审计等各个环节发挥着提供信息、锁定凭证、监控过程、验证效果、规范管理、支撑创新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基于国防科技工业档案的重要性与特殊性,根据军工档案全宗原则,我委与国家档案局共同出台了《办法》。 其次,由于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一般投资数额都比较大、建设周期比较长,且项目进行中形成档案资料的过程复杂、数量繁多、种类不一、业务性强、保密要求高,这就为建设项目档案资料归集整理和妥善保管带来了难度。如何确保项目档

案的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和安全性,是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建设部门(单位)的共同责任。这就十分有必要以支撑和保障项目竣工验收为契机,以档案专项验收为杠杆,全面检查和督促项目责任单位充分做好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档案工作。 再次,这一《办法》是对长期以来国防科技工业各军工系统档案验收实际做法的概括与总结,它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 问:能否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办法》的主要内容? 答:在《办法》中我们强调了以下几点内容:第一、首先明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验收的对象既包括了新建、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也包括技术改造项目以及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适用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设计、施工、设备仪器制造和安装调试、监理、竣工验收过程的各个单位;第二、明确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验收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否进行竣工验收的必备条件之一,在项目验收中档案验收是否通得过具有“一票否决”权。第三,在项目档案验收工作中,一定要以保证项目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安全为目标,对整个项目过程形成的档案资料实行全面验收。文件对检查质量和数量的控制要求进行了描述。第四,文件明确规定了验收主体层次、构成和验收的各项程序,这是保证验收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问:在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验收工作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答:第一,各单位的领导要高度重视项目档案验收工作,认识到这是国家有关部门实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与控制的一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