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聚氨酯合成革的综述

聚氨酯合成革的综述

聚氨酯合成革的综述
聚氨酯合成革的综述

综述

一、前言

中国聚氨酯合成革生产真正意义上的开始是1983年山东烟台合成革厂(即现在的烟台万华集团)从日本引进聚氨酯合成革的生产技术及设备;而PVC人造革的生产,最早可追溯至1959年的辽源市塑料厂。但是中国人造革、合成革行业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是在改革开放后实现的,特别是最近十年,人造革、合成革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行业整体平均每年都保持15%—20%的快速增长。无论是生产线的数量还是生产量在世界范围内都处于领先地位,到目前为止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人造革、合成革的生产与使用大国。中国人造革、合成革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和山东等沿海省市,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外先进工艺设备的相继引进,行业技术状况、产品、档次都有较大提高,压延法、干法PU/PVC、湿法PU等合成革生产技术发展迅猛。

二、合成革行业概述

2.1合成革发展现状

目前全国共有人造革、合成革企业2000多家,上千条生产线,是塑料行业重点发展的产业,另外还有一些企业分布在化工、皮革、纺织等行业。规模以上其中有干法生产线516条,湿法线364条,200条左右压延线,还有30条超细纤维生产线(已建及在建)以及一些涂层、植绒以及只有压延线的生产厂家。去年人造革、合成革企业工业总产值总计达到232.59亿元、同比增长30.53%、占塑料制品行业6.12%;销售收入223.18亿元、同比增长32.64%、占塑料制品行业的6.61%;利税12.24亿元、同比增长17.04%、占塑料制品行业的5.30%。

2.2合成革产品的分类

合成革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分类方法,根据相关行业的分类办法,合成革可以按以下几种方法分类:

(1)按底基材料分类

按照规定以及国外同类产品的意义,一般可以按照革的底基层分类。即:

①人造革:以经纬交织的纺织布作底基的称人造革;实际中将较低密度的薄型无纺布革也可归于人造革中。

②合成革:以无纺布为底基的称合成革。

(2)按加工工艺和表面状况可分类

a、聚氯乙烯干法人造革、聚氯乙烯湿法人造革;

b、聚氨酯干法人造革、聚氨酯湿法人造革

c、聚氨酯干法合成革、聚氨酯湿法合成革

d、绒面合成革

e、磨砂合成革和人造革等等。

(3)按表面浸涂的树脂可以分为:

a、聚氯乙烯人造革;

b、聚氨酯干法人造革;

c、聚氨酯湿法人造革;

d、聚氨酯合成革;

e、聚氨酯超细纤维合成革。

(4)按用途可分为:

a、聚氨酯干、湿法人造革:

服装用干(湿)法聚氨酯人造革;

手套用干(湿)法聚氨酯人造革;

箱包用干(湿)法聚氨酯人造革;

家具用干(湿)法聚氨酯人造革;

鞋面用干(湿)法聚氨酯人造革等。

b 、聚氨酯合成革

鞋用聚氨酯合成革;

球用聚氨酯合成革(包括篮球、排球、足球);

轻工用聚氨酯合成革(相机罩套、腰带、箱包等);

c、超细纤维合成革

鞋用超细纤维合成革(包括光面和绒面);

球用超细纤维合成革(篮球、排球、足球);

工业用超细纤维合成革(相机罩、腰带、箱包、票夹、表带、沙发、服装等)。

(5)按装饰方法和颜色效应分:(革的前面应相应加上合成和人造之字样)压花革、移膜革(贴膜革)、双色革、变色革、擦色革、印花革等。

三、行业发展特点

人造革、合成革是塑料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各行业被广泛使用。人造革、合成革生产在国际上已有六十多年发展历史,中国自1958年开始研制生产人造革,它在中国塑料工业中是发展较早的行业。近几年来,中国人造革、合成革行业的发展不仅是生产企业装备生产线的增长、产品产量连年增长、品种花色年年增加,而且行业发展过程中有了自己的行业组织,有相当的凝聚力,从而能把中国人造革、合成革企业,包括相关行业组织在一起,发展成一个有相当实力的行业。总之,人造革、合成革发展的特点就是速度迅速,市场空间日益拓宽。

四、聚氨酯合成革概述

所谓聚氨酯(PU)合成革就是将无纺布用PU 溶液处理成合成革基布再经贴膜和压花而得的制品。聚氨酯合成革的生产是一个新兴的产业,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聚氨酯开始用于合成革的涂布材料。70年代末80年代初,聚氨酯合成革业在德、美、法、英、日等国家开始迅速发展。在我国,聚氨酯合成革的发展有30年左右,比发达国家晚了近10年。我国于1979 年在广州人造革厂建成投产了第一条PU合成皮革生产线,1984 年烟台合成革厂又从日本引进了年产为30万平方米的PU合成皮革生产线。到90年代我国PU合成革工业才逐渐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近十几年来发展迅速,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对PU合成皮革的品质、品种的要求越来越高。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聚氨酯合成革按用途分可分为下面三类:Ⅰ类用于女鞋、童鞋、箱包、带等

Ⅱ类用于各种球类

Ⅲ类用于鞋、照相机、各种仪器等外层

五、聚氨酯合成革的特性

对于聚氨酯(PU)合成革,由于其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良好的抗撕裂强度和伸长率,同时赋予PU合成革表面平坦、手感丰满、舒适、回复性良好、价格适中等特性,PU合成革不但替代了很多原来价格昂贵的天然皮制品,而且也逐渐取代低档、廉价的PVC人造革,现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消费品。尤其是湿法生产的PU合成革,具有上述优点的同时,还具有类似真皮的表面,有一定的透气和透湿性,耐低温性,耐老化和耐油性等非常好的性能。因此,聚氨酯合成革是天然皮革的最为理想的替代品,广泛应用于服装、制鞋、箱包、家具等行业。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合格的聚氨酯合成革物理机械性能如下:

六、聚氨酯合成革的制备方法

聚氨酯合成革的主要生产原料是聚氨酯树脂和基布,生产中要使用的主要有二甲基甲酰胺(DMF)、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丁酮(MEK)、甲苯(TOL)、1,4-丁二醇(BDO)、己二酸(AA)、乙二醇(EG)以及在合成革生产中的一些添加剂(如渗透剂、流平剂、填充剂、消泡剂、染色剂)等。

聚氨酯合成革的工业化生产方法主要有干法和湿法两大类。

(1)干法

把PU树脂配制成具有一定固含量、一定黏度的溶胶,涂布在作为载体的离型纸上,通过烘箱,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使溶剂挥发形成柔软并且富有弹性的膜。然后在上面涂布粘合层再与底布复合。经过干燥、固化、冷却后进行卷取,经过一段时间的熟化之后将离型纸剥离。再经过印刷处理等过程,便得到干法聚氨酯合成革。

干法生产工艺技术是聚氨酯合成革最早开发的工业生产方法,生产出的合成革强力优异,粘接牢固,但透气性能相对较差。该类合成革主要用于制造鞋业、球类、箱包、家具装饰品等。

(2)湿法

将基布直接侵渍于已经调配好的PU树脂浆料中,该浆料是一PU树脂为成膜剂,以DMF、MEK、TOL、IPA等溶剂稀释,再加入渗透剂、流平剂、消泡剂、填充剂等助剂。然后通过辊涂,经过25%的二甲基甲酰胺(DMF)的溶液进行洗涤固化,再经过热水洗涤,通过烘箱进行干燥处理后,再经过必要的后处理工序(如帖膜、喷涂、辊印),便得到湿法聚氨酯合成革。

湿法生产工艺技术是继干法之后发展起来的全新的合成方法,生产出的合成革具有良好的透湿、透气性能,手感柔软、丰满、轻盈,更富于天然皮革的风格

和外观。因此其市场空间巨大,发展速度惊人。

七、聚氨酯合成革工业的现状

目前PU合成皮革产业已经达到年产近2亿平方米约10 万吨的规模。据报道,我国的PU合成革市场的每年增长幅度已达15%~25%,仅温州合成革行业,已从初始的一家企业发展到如今的100多家企业,300多条干式、湿式生产线,整个行业的固定投资已达100多亿元,产量和市场份额已占全国70%以上,日产能力300多万平方米,品种发展到上千种,年产值100多亿元。因此有人说我国的PU合成革市场逐渐成为推动全球的PU皮革,甚至整个聚氨酯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目前国内的聚氨酯合成革业在生产过程中,大多数采用有机溶剂型的聚氨酯树脂作为生产各品基层和面层的基本原料,这种类型的聚氨酯树脂均通过甲苯(TOL)、二甲苯、丙酮、丁酮(MEK)、乙酸乙酯和二甲基甲酰胺(DMF)等作为主要溶剂以溶液聚合法制得。溶剂的用量大约占树脂用量的60%以上,湿法浆料DMF的用量达到70%以上。这些溶剂都是有害溶剂,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其中,甲苯等芳香烃溶剂对人体的造血系统具有危害性,在高浓度环境中长期接触,可能发生急性中毒而休克,慢性中毒将出现血小板和白血球减少,并出现相应的病症。其它溶剂如丙酮、丁酮、乙酸乙酯、二甲基甲酰胺等溶剂虽然较甲苯、二甲苯的毒性低,但长期接触也会产生较大的毒副作用,其中乙酸乙酯对眼睛和粘膜有刺激性,并有麻醉性;二甲基甲酰胺对皮肤、眼睛粘膜有较强的刺激性,吸入高浓度的蒸气时,会刺激咽部引起恶心,经常接触,经皮肤吸入,会导致肝功能障碍,且有机溶剂对女性生育问题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据统计,一条聚氨酯合成革生产线日均需消耗10t左右溶剂型PU树脂,其中占溶剂型PU树脂总用量60%以上的是溶剂,虽然湿法生产线中85%左右的溶剂被回收,但湿法生产线中仍有15%左右、干法生产线中95%的溶剂无法回收,将通过水和空气排放到周边的河流和天空中,势必会严重污染当地的环境,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公众的生命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如果以温州市300多条生产线计算,年均需要的溶剂型PU树脂用量为70多万t,每年将会有数以万吨的溶剂排放到空气和周边的河流中,造成的污染将不可想象。由于苯、甲苯等有害溶剂易

燃、易爆,极易引发火灾,造成伤残,甚至死亡,近年已屡见报道。

到目前为止,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合成革作为天然革的理想替代品,其性能越来越接近天然皮革,某些性能甚至超过天然皮革。如新开发的超细纤维PU 合成革不论从内部微观结构,还是外观质感及物理特性和人们穿着舒适性等方面,都能与高级天然皮革相媲美,且在耐化学性、质量均一性、大生产加工适应性以及防水、防霉变性等方面更超过了天然皮革。同时,合成革行业在生产工艺上,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如水性树脂技术的应用已经可以使合成革生产避免了有机废气的污染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应保持优良的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健康的身体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正确处理“保护”和“促进”的关系,减少工业生产对环境和人类本身的伤害,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持可持续性地发展经济的问题,已成为全球的共识,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美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合成革主要生产国,已逐渐淘汰溶剂型PU树脂产品,采用环保型PU树脂。我国也先后制定、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合成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保护法》、《劳动保护条例》、《职业病防治法》等等,为化工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要求,严格了规范。随着我国在世贸组织作用不断提高,国内企业逐渐参与国际竞争,客观上也要求我们生产和使用无公害的产品,彻底消除国际上“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产品的非贸易壁垒限制。

八、聚氨酯合成革的发展方向

从源头上杜绝污染,对于聚氨酯合成革行业来说已经迫在眉捷,环境保护可谓是聚氨酯合成革的首要发展方向。由于水无毒、无污染、并且节能,因此它是溶剂的理想替代品。所以,开发水性聚氨酯合成革浆料成为目前聚氨酯树脂的主攻方向。目前,国内的许多厂家和化工设计院都在进行水性聚氨酯树脂的研究,也开发出许多的水性聚氨酯树脂牌号,但规模都较小,最大规模也只有几吨左右的规模。并且应用范围比较狭窄,在性能上还不完善。

例如温州环宇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已成功开发出国内首创的环保型聚氨酯合成革树脂产品。其主攻方向为:

1、开发出适应于国内现有合成革厂家的生产工艺、条件,替代传统溶剂型的PU树脂浆料,从根本上杜绝污染。

2、以水为溶剂,替代DMF、MEK等大量有毒溶剂,且不改变薄膜的特性及功能,提高透气性、耐磨性。绝对不燃、无毒、无污染。

3、制备各种规格、不同模量的产品,以满足不同用途的客户需求。

4、合成各种档次要求的浆料:普通型、耐光型、耐磨型、耐低温型等,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要从根本上解决人造革合成革行业的污染问题,就要大力推广使用水性聚氨酯浆料。国外现在已在减少溶剂型聚氨酯浆料的使用量,而水性聚氨酯浆料的使用量则在逐渐上升,一方面是国外比较注重环保,另一方面,国外的水性PU的研究起步较早,水性PU的品种也较多,性能也较好。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人造革合成革行业推广使用水性聚氨酯是大势所趋。

后处理工艺也是聚氨酯合成革的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方向,后处理工艺种类繁多并不断地有所更新,大多采用同皮革后处理和纺织品有关加工处理相似的工艺。包括表面涂饰(包括喷涂)、印刷、压花、磨皮、干揉、湿揉、植绒等。

聚氨酯合成革的另外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就是新产品的开发,因为现阶段普通聚氨酯合成革用树脂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不同的后处理工艺,增加产品种类,尽量实现产品的差别化生产;另一方面,要加强技术创新,要特别注意新型功能性助剂、新型原材料、新型生产工艺在合成革行业的应用,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高性能多功能合成革,如抗菌防霉除臭合成革、纳米光触媒合成革,防水透湿合成革,阻燃高剥离合成革等。

例如,纳米增强聚氨酯技术则是提高聚氨酯合成革用树脂性能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纳米复合聚氨酯树脂制成革后将具有更好的回弹性、耐磨性、低温抗折性、高温热稳定性,可广泛应用于服装、箱包、鞋革等制造业。在合成革产品中,例如高档的聚氨酯变色合成革成为一种时尚新产品。PU变色合成革是采用加入了变色粉的特殊PU树脂制造的,变色粉没有弹性,当这种PU革在拉伸、弯曲、折叠等外部应力作用下,PU膜层中的变色粉会呈现其本身的白色,结果在革形变部位呈现颜色变化。外力消除后,革面颜色又会自然地恢复如初。烟台华大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研制出的两种PU变色树脂601BL 和601BH,制得的变色革

变色自然柔和,手感好,膨润变形性能好。

例如国际市场上出现的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它是采用与天然皮革中束状胶原纤维结构与性能相似的超细纤维制成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高密度无纺布, 再填充性能优异且具有开式微孔结构的聚氨酯加工处理而成,被称之为第三代人工皮革。其三维结构网络的无纺布为合成革在基材方面创造了赶超天然皮革的条件。该产品结合新研制的具有开孔结构的PU浆料浸渍、复合面层的加工技术,发挥了超细纤维巨大表面积和强烈的吸水性作用,使得超细级PU合成革具有了束状超细胶原纤维的天然皮革所固有的吸湿特性,因而不论从内部微观结构,还是外观质感及物理特性和人们穿着舒适性等方面,都能与高级天然皮革相媲美了。这种聚氨酯合成革在外观、机械强度、弹性、耐化学物质稳定性方面都与天然皮革十分相似。此外,超细纤维合成革在耐化学性、质量均一性、大生产加工适应性以及防水、防霉变性等方面更超过了天然皮革。

九、聚氨酯合成革前景展望

当今社会,合成革代替真皮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合成革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首先,日常生活中花色品种繁多的合成革制品随处可见,如室内装饰、沙发面料、汽车内饰、服装、鞋类、球类和箱包等等。并且,由于合成革具有性能优良,可大规模生产等优势,其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其次,由于国内企业不断涌现,所以生产总量将快速扩张。近几年来,我国合成革行业在生产企业数和生产设备数上得到大幅提高,产品产量连年以超过10%速度快速增长,使中国成为世界合成革第一生产大国,产量占到全球比重的20%以上。同时,出口贸易也逐年攀升。

聚氨酯合成革作为人造革、合成革中性能最为优异的品种,应用空间不断广阔,其发展前景可谓非常良好。特别是超细纤维聚氨酯合成革,将成为未来市场主导产品。不过由于新近超纤革的投资建设和异军突起,产能将持续扩大,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仍将持续,近几年内将会形成类似目前普通革的市场局面,同质现象严重,价格竞争激烈;同时,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和下游制品业的要求提高,许多应用领域内的消费需求将随着合成革档次的提高和差异化功能性的增加而越来越大,如汽车革、家具革、球革等。所以,企业必须只有不断加强技术

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竞争力。

总之,在大力发展聚氨酯合成革产业的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可和资源回收利用,这样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和经济消息都有很好的帮助。

参考文献:

聚氨酯涂料文献综述

水性聚氨酯涂料的改性及其应用进展 应化0803 李杨080105082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was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The modified methods including epoxy resin modification, silicone modification, fluorine modification, acrylate modification, nano material modification and research progress were mainly introduced. The application fields of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such as wood coatings, paper coatings, leather finishing agents, automotive coatings and so on were described. The domestic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was also pointed out. 水性聚氨酯(WPU)是一类可在水中分散溶胀的聚合物,因其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低,在工业水性漆、建筑涂料、水性胶黏剂等领域有很大的发展和应用空间[1-3]。WPU不但保留了传统的溶剂型聚氨酯优良性能,如良好的柔韧性、耐低温性和耐疲劳性等,而且还具有环保、节能、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等优点。近5年来,世界水性聚氨酯分散体(PUD)消费保持6. 3%以上的年均增速,约为全球GDP 增速的2倍,而2005年我国的PUD消费量达到4. 1万吨, 2006年达到5. 5万吨, 2007年突破7. 0万吨,近3年我国PUD消费量年均增长率超过15%。随着各国对挥发性有机物及有毒物质使用限制越来越严格,水性聚氨酯因具有环境友好的特点,将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环保型水性聚氨酯合成革浆料

环保型水性聚氨酯合成革浆料 (温州寰宇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浙江温州325000) 摘要:回顾了PU革浆料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现行工艺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我国PU革的发展前景。作者在不改变现行生产工艺的条件下,研究开发了新一代环保型水性聚氨酯浆料。研究表明,该浆料节约成本,完全能替代溶剂型浆料,性能达到甚至超过溶剂型和国外同类水性浆料。 关键词:PU革浆料;水性聚氨酯;环保 1 PU革浆料的发展与现状 在我国PU皮革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它的发展仅20年左右。由于其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良好的抗撕裂强度和伸长率,同时赋予PU皮革表面平坦、手感丰满、舒适、回复性良好、价格适中等特性,PU皮革不但替代了很多原来价格昂贵的天然皮制品,而且也逐渐取代低档、廉价的PVC人造革,现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消费品。近十几年发展迅速蓬勃。据报道,我国的PU皮革市场的每年增长幅度已达15%~25%,仅温州合成革行业,已从初始的一家企业发展到如今的100多家企业,300多条干式、湿式生产线,整个行业的固定投资已达100多亿元,产量和市场份额已占全国70%,日产能力300多万平方米,品种发展到上千种,年产值近100亿元。因此有人说我国的PU皮革市场逐渐成为推动全球的PU皮革,甚至整个聚氨酯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目前国内合成革生产过程中,均采用有机溶剂型的PU树脂作为生产革品基层和面层的基本原料,这种类型的PU树脂均通过甲苯、二甲苯、丙酮、丁酮(MEK)、乙酸乙酯和二甲基甲酰胺(DMF)等作为主要溶剂以溶剂聚合法制得。这些占整个树脂成分60%以上的有机溶剂都是有害物质,而且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其中,甲苯等芳香烃溶剂对造血器官具有危害性,在高浓度环境下长期接触,可能发生急性中毒而休克,慢性中毒将出现血小板和白血球减少,并出现相应的病症。丁醇、丁酮、丙酮、乙酸乙酯和二甲基甲酰胺等溶剂都有相当大的毒副作用,其中乙酸乙酯对眼和粘膜有刺激性,并有麻醉性;合成革生产中用量最大的二甲基甲酰胺,对皮肤、眼部粘膜有强刺激性,吸入高浓度蒸汽时,会刺激咽部引起恶心,经常接触,经皮肤侵入,会导致肝功能障碍;而且有机溶剂对女性孕育下一代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据统计,一条合成革生产线日均需消耗10t左右溶剂型PU树脂,其中占溶剂型PU树脂总用量60%以上的是溶剂,虽然湿法生产线中85%左右的溶剂被回收,但湿法生产线中仍有15%左右、干法生产线中95%的溶剂无法回收,将通过水和空气排放到周边的河流和天空中,势必会严重污染当地的环境,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公众的生命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如果以温州市300条生产线计算,年均需要的溶剂型PU树脂用量为70多万t,每年将会有数以万吨的溶剂排放到空气和周边的河流中,造成的污染将不可想象。由于苯、甲苯等有害溶剂易燃、易爆,极易引发火灾,造成伤残,甚至死亡,近年已屡见报道。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优良的环境,健康的身体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正确处理“保护”和“促进”的关系,减少工业生产对环境和人类本身的伤害,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持可持续性地发展经济的问题,已成为全球的共识,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美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合成革主要生产国,已逐渐淘汰溶剂型PU树脂产品,采用环保型PU树脂。我国也先后制定、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劳动保护条例》、《职业病防治法》等等,为化工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要求,严格了规范。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们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客观上也要求我们生产和使用无公害的产品,消除国际上“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产品的非贸易壁垒限制。 从源头上杜绝污染,对于PU革行业来讲已迫在眉睫。温州寰宇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已成功开发出国内首创的环保型聚氨酯合成革树脂产品。其主攻方向为:

人造革合成革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人造革合成革行业现状调查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5年版) 报告编号:15835AA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doczj.com/doc/2f245200.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中国人造革合成革行业现状调查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5年版)报告编号:15835AA←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75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_JiaDianJiaJu/AA/RenZaoGeHeChengGeShiChangDiaoYanYuQianJingYuCe. 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目前,世界上人造革合成革的主要产地在欧、亚两洲,欧洲主要分布在意大利、德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匈牙利等国,亚洲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台湾、日本、韩国、印度和印尼等地。虽然中国已成为人造革合成革生产和消费大国,但是以意大利、西班牙等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在合成革产品的时尚性和研发速度方面引领潮流;台湾、韩国等国家的合成革产品在表面花纹和内在功能性两方面有一定优势;日本则占据着高端合成革产品的市场,是当今国际合成革行业的领头羊。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人造革合成革行业现状调查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5年版)显示,我国人造革合成革在过去的几年里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从行业整体来看,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规模小的生产企业环保水平较差、污染重、产品附加值低、创新能力不足等。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既强调了功能性又强调了环保性,代表着合成革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在未来的发展中,企业应注重整体实力的提高,重视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改善现有的产品技术水平和行业环境,为市场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态功能性聚氨酯合成革,使我国人造革合成革行业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 中国人造革合成革行业现状调查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015年版)对我国人造革合成革行业现状、发展变化、竞争格局等情况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并对未来人造革合成革市场发展动向作了详尽阐述,还根据人造革合成革行业的发展轨迹对人造革合成革行业未来发展前景作了审慎的判断,为人造革合成革产业投资者寻找新的投资亮点。

水性聚氨酯的研究综述

水性聚氨

前言 聚氨酯( PU ) 是聚氨基甲酸酯的简称, 它是聚合物内含有相当数量的氨基甲酸酯( —NHCO— )的高分子化合物。自从1937 年德国Bayer 教授首次 合成聚氨酯以来, 聚氨酯以其软硬度可调节范围广、耐低温、柔韧性好、附着力强等优点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其弹性体、泡沫塑料、涂料及粘接剂等均已获得广泛应用。 但由于溶剂型聚氨酯含有大量有机溶剂, 严重污染环境, 特别是溶剂型双组分聚氨酯中的残留异氰酸酯单体, 毒性极高。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各国政府环保立法, 急需一种可以替代传统有机溶剂型的新型聚氨酯材料。水性聚氨酯是以水替代有机溶剂作为分散介质, 有人也称水性聚氨酯为水系聚氨酯或水基聚氨酯 , 它不仅具有溶剂型聚氨酯的一些重要性能特征。同时还具有不燃、无毒、无污染、节省能源及易贮存, 使用方便等优点。因此备受关注, 成为当今聚氨酯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

目录 一、水性聚氨酯的定义及分类 二、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原理 三、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 四、水性聚氨酯的防水性能及应用 五、水性聚氨酯的其他应用 六、展望

1水性聚氨酯的定义及分类 水性聚氨酯是指聚氨酯以水为介质, 体系中不含或含很少的有机溶剂。 以外观分, 水性聚氨酯可以分为 3 类: 聚氨酯水溶液、聚氨酯分散液、聚氨酯乳液。三者之间的区别在于聚氨酯大分子粒子在水中的分散形态的不同,并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 实际应用中我们所说的水溶性聚氨酯是指聚氨酯水分散体或聚氨酯乳液。 表 1 按外观分各类水性聚氨酯的特性 以亲水性基团的电荷性质分, 水性聚氨酯可分为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阳离子型水性聚氨酯和非离子型水性聚氨酯。其中阴离子型最为重要, 分为羧酸型和磺酸型2 大类。

水性聚氨酯树脂改性研究及应用进展1

水性聚氨酯树脂具有硬度高、附着力强、耐腐蚀、耐溶剂好、VOC 含量低等优点,符合发展涂料工业的“三前提”及“四E原则”。然而,一般的聚氨酯乳液的自增稠性差、固含量低、乳胶膜的耐水性差、光泽性较低,涂膜的综合性能较差,为了更好地提高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综合性能,扩大应用范围,需对WPU乳液进行适当的改性。目前,其改性途径大致可分为四类:改进单体和合成工艺,添加助剂,实施交联,优化复合。本文主要介绍了环氧树脂改性、聚硅氧烷改性和丙烯酸复合改性、纳米改性、植物油改性、蒙脱土改性、有机氟改性等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研究及在木器涂料、汽车涂料、建筑涂料、防腐涂料、织物涂料等方面应用进展。 1 水性聚氨酯树脂改性技术 1.1 传统三大改性方法 目前水性聚氨酯涂料最常见的三大改性方法是环氧树脂改性、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改性。近年来,这类方法已有大量报道。环氧树脂为多羟基化合物,在与聚氨酯反应中可以将支化点引入聚氨酯主链,使之形成部分网状结构而性能更为优异。通过环氧树脂和聚氨酯的接枝反应,制得环氧改性聚氨酯乳液,用其配制水性环氧改性聚氨酯涂料,可以提高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和漆膜附着力。 有机硅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含有元素硅,是属于半有机、半无机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它们兼具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特性。用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可以弥补水性聚氨酯耐水解性稍差的缺陷,使改性的水性聚氨酯涂料表现出良好的憎水性、表面富集 性、低温柔顺性和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等。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可以通过物理共混来进行,例如,利用水性聚氨酯和聚硅氧烷乳液进行物理共混改性。因此,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最常用的方法是共聚改性。通过两端带有反应性官能团的聚硅氧烷低聚物(最常见的是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或部分甲基被取代后所得聚硅氧烷)与多异氰酸酯经逐步加成,聚合而制得嵌段共聚物。 丙烯酸酯与其他合成高分子树脂相比,具有许多突出的优点。将丙烯酸和聚氨酯两类聚合物在微观状态下制备得到的丙烯酸聚氨酯杂合水分散体,可以获得优势互补性能。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可以将聚氨酯较高的拉伸强度和抗冲强度、优异的耐磨性与丙烯酸酯树脂良好的附着力、耐候性,较低的成本有机结合,制备出高固含量、低成本以及达到使用要求的水性树脂。 此外还可以将聚氨酯-丙烯酸酯-有机硅氧烷三元结合起来,制备水性涂料,它综合了丙烯酸酯、聚氨酯、有机硅三种树脂材料的优点,而且以水作分散介质符合了环保的要求。 1.2 纳米材料改性水性聚氨酯 纳米材料具有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光学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尺寸效应等特殊性质,可以使材料获得新的功能。 Hsu-Chiang Kuan等[1]合成了一种纳米碳管/水性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这种水性聚氨酯乳液储存稳定,胶膜的热稳定性提高了26℃,拉伸强度提高了370%,拉伸模量提高了170.6%。胡津昕等[2]以水性聚氨酯为基体聚合物材料,利用高分子纳米微 鲍俊杰1,周海峰1,饶喜梅1,许戈文1,2 (1.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合肥230039;2.安徽省绿色高分子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9)摘要:综述了水性聚氨酯的纳米改性、植物油改性、蒙脱土改性、有机氟改性等几种常用的改性方法,指出了不同改性技术的特点、方法以及优势。同时介绍了水性聚氨酯树脂在木器涂料、汽车涂料、建筑涂料、防腐涂料、织物涂料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树脂;改性;涂料;进展 中图分类号:TQ63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556(2006)09-0045-04 水性聚氨酯树脂 改性研究及应用进展

水性聚氨酯研究进展

技术进展 Technology Progre ss 水性聚氨酯研究进展  颜 俊 涂伟萍 杨卓如 陈焕钦 (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广州,510640) 提 要 介绍了国内外水性聚氨酯研究的进展。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粘合剂,涂料 聚氨酯即聚氨基甲酸酯(PU),它是分子结构中含有重复的氨基甲酸酯基(—NHC OO—)的高分子聚合物的总称。自从1937年德国Bayer教授首次合成聚氨酯以来,聚氨酯以其软硬度可调节范围广、耐低温、柔韧性好、附着力强等优点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因而,基于聚氨酯弹性体的发泡材料、涂料、胶粘剂用途越来越广。 聚氨酯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以溶剂型聚氨酯为主;第二阶段是水性聚氨酯迅速发展的阶段。水性聚氨酯迅速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有机溶剂易燃易爆,挥发性大,气味大,甚至有毒有害。所以,从安全角度,从减少大气污染和保护人民身体健康角度看,水性涂料的发展是必然的。从成本和资源角度看,也应该发展水性涂料替代溶剂型涂料。 1 国外水性聚氨酯的发展方向 早期的水性聚氨酯是单组分、线性的,在涂膜干燥后亲水性基团不减少,干燥形成的涂膜遇水易溶胀,耐溶剂性和耐热性也不好,降低了其使用性能。为了提高水性聚氨酯涂膜的耐水性、耐热性,各国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1.1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 20世纪90年代开发了双组分水性聚氨酯。制备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有几种方法。其一是利用含羧基和羟基的丙烯酸酯聚合物制取双组分水性聚氨酯[1]。但是,含羧基和羟基的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制备价格昂贵。其二是用亲水的聚醚与多异氰酸酯发生部分反应制取亲水性好的多异氰酸酯组分以加强甲、乙组分的相容性[2~4]。但是,用亲水的聚醚改性多异氰酸酯增加了成本,而且亲水聚醚会引入涂膜耐水性变差的问题。当然也可用高速剪切混合来加强两组分的相容性,但是能耗和设备费却增加了。 美国ARC O化学技术公司开发了一种新技术并于1999年9月获得专利[5],新技术的核心是使用含重复的烯丙基醇或烷氧化烯丙基醇的水分散聚合物。新技术无须使用制备含羧基和羟基的丙烯酸酯聚合物时必须的羟烷基丙烯酸单体,同时,它可使用T DI、H DI等多异氰酸酯作另一组分,也无须高速剪切混合,因而降低了成本。而且它独特的整齐重复的羟基提高了聚氨酯的光亮度、硬度和耐候性。有3个美国专利[6~8]介绍了含重复的烯丙基醇或烷氧化烯丙基醇的水分散聚合物的制取。如:先加入烯丙基醇或烷氧化烯丙基醇单体然后逐渐加入其他单体如丙烯酸酯单体,在约130~170℃下反应。逐渐加入的方式有利于生成整齐重复的羟基。残余单体由真空精馏或薄膜蒸发分离。 另一新的技术是以半交联含多羟基的聚氨酯预聚体作甲组分,甲组分含有机硅和(或)有机氟[9]。这种水性聚氨酯的热稳定性好,耐水性、耐溶剂性,耐化学试剂和耐候性都接近双组分溶剂型聚氨酯。而且,解决了传统的水性聚氨酯分子中大量存在的脲基容易使涂膜泛黄的问题。 1.2 新的单组分水性聚氨酯 在双组分水性聚氨酯迅猛发展的时候,能克服某些传统的单组分水性聚氨酯缺点的新的单组分水性聚氨酯也不断地被开发出来。Natesh通过试验发 222001年第7期 化工进展

聚氨酯合成革简介 (2)

聚氨酯合成革 原材料聚氨酯皮膜除极富弹性,十分柔软,有出色的抗拉强度耐磨损性耐溶剂性和良好的透明。 分类: 干式合成革:将溶剂型聚氨酯树脂的溶液挥发得到多层薄膜加上底布而构成一种多层结构体。 湿式合成革:将水溶性溶剂(DMF)型聚氨酯树脂利用水中成膜法得到有良好的透气性,透湿性同时还具有连续多孔层的多孔结构体。 DMF:吸湿性强,在混合液中产生微小的凝胶物在涂敷时容易引起划纹现象,或出现颜色不均等。 无纺布:用于人造革。 底布纺织布:广泛用于鞋,提包袋子或衣料。在鞋用中.T/R多用 于合成革的强度面。 编制物:作为是尼龙特里科经编物多用于质量风格面。 一般较广泛的应用起绒布。(麂皮绒、粘胶布) 湿式合成革制造方法: 1.直接涂布法:经过前处理的底布或浸渍布上,涂敷湿式加工用聚氨酯树脂混合液,这是进行湿式成膜形成多孔层的方法并按要求进行再加工,此方法多用在各种湿式合成革制造上。 2.薄膜法:是一种特殊制造法,在聚氨酯薄膜上涂敷湿式加工用聚氨酯树脂混合液,通过湿式成膜法形成多孔层,随后贴合在抵不上再加工。 3.含涂加工法:在湿式加工用聚氨酯树脂混合液中浸渍底布,以所定间隙轧液后进

行湿式成膜,形成多孔质,根据需要进行后加工。 湿式成膜助剂:在凝固浴的湿式成膜工艺中, DMF与水进行置换,从而获得表面平滑性,多孔层均匀性,丰满感出色的多孔层皮膜。 在湿式成膜工艺中,树脂面积约收缩10-20%,所以容易发生卷曲,为防止现象发生在工艺设计中,凝固槽的滚筒配置对底布增加均匀的张力。 事先掌握使用树脂的凝固时间,设定安全的加工速度,避免损失平滑性,产生表面波纹或凹凸现象。 在A点入水这同时进行凝固,而 凝固,则树脂的多孔层表面与滚筒不吻合,而导致花纹歪斜,损劣表面。 混合液树脂浓度 20 3 4/6 12/18 10 5 4/6 20/30 如果干燥温度高,会引起湿式多孔层热收缩造成卷曲,因此干燥温度为120℃以下,最好在80-120℃,这是获得良好湿式合成革的关键。 贝斯中DMF含量低于3%否则干燥时DMF会使湿式多孔层再次溶解,出现针孔。 合成革的原材料 氨基甲酸乙酯基(NHCOO基)所合成的树脂。 OCN-R1-NCO + HO ―R2―OH ―O―C―N―R1―N―C―O―R2―O―N 由于NHCOO基所具有较高的凝聚力,使分子间与氢结合形成拟结晶,从而使聚氨酯

水性聚氨酯研究(一)

综述嚣接2∞,.盈¨ 水性聚氨酯研究(一) 周善康林健青许一婷戴李宗+ (厦门大学材料科学系,厦门市361005) 摘要较东兢地阐述了关于水性聚氨醋研完的各个方面,包括其基本概惫,研究开发背景,制备原理、方法和工艺,产轴和涂膜的物理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应用领域等,井阐明了自乳化历程,乳液稳定机制。 . 关麓词水性聚氨精制备物理性能应用领域 SttIdy0fwater.bome一”删吐瑚e(I) 撕岫mJianq【iIlg‰Yi衄蹦【i哪 (跏p日咖瑚td删n既蛐s“∞∞《](i趼蜘uriv吲ty,xi日卫暇I36l∞5) 劬醴r砸Tkep8p峨删ie涮甲岫出砌y∞kv抽曲p呐0fk咖dy0f姗hPol舭岫七,啊哦血d?ly她即吣t蛐.枷d枞,k蜊Pel蛔mm.她枷I删d南m0f州∞aId崎rc日dh.Fm血rmm,恤R&Dback刚州,摧∞uⅫ慨pIoc∞,tllembH谢∞m岫0f峨Ⅻ=5i∞“她啊肌曲n6d由amal∞蛔hdLleed. k_啊凼wme}b呲倒”l嘲llamh砷1日ti硼珊廊alpelh瑚咐^P幽碰吼6ddB 1前言 水性聚氨酯包括聚氨酯水溶液、水分散液和水乳液3种…,是以水为介质的二元胶态体系,聚氨酯(PU)粒子分散于连续的水相中,有人也称水性PU或水基PU。水性PU虽然历史不长。但发展却非常迅速。1943年西德人P.sc】1lack首次成功地制备了水性P【I,1967年PU乳液首次实现工业化并在美国市场问世,1972年B町目公司率先将PU水乳液用作皮革涂饰剂,水性P【J开始成为重要商品。据报道,1992年至1997年间,水性PU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口』。它可以调配成不含或含有少许共溶剂的涂料和胶粘荆,虽然某些性能与溶剂型PU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具有无毒、不易燃烧、不污染环境、节能、安全可靠、不易损伤被涂饰表面、易操作和改性等优点,使得它在织物、皮革涂饰及粘合剂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逐步代替了溶剂型PU。现在,水性P【I已形成体系,并不断扩大。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溶剂价格的高涨和环保部门对有机溶剂使用和废物排放的严格限制,使水性PU取代溶剂型PU成为一个重要发展方向。2.水性聚氨南的铜备原理和方法 水性PU的制备一般包含2个主要步骤:(1)由低聚物二醇参与,形成高分子质量的PU或中高分子质量的PU预聚体;(2)在剪切力作用下于水中分散。端Nco基团的Pu预聚体在适当的外乳化剂和强剪切力下可以在水中分散或乳化,即外乳化法。然而由这种方法制得的分散液极其粗糙且很不稳定。因此在分散于水介质之前进行某种亲水性改性是必要的,通常是在Pu结构中引人离子基团或亲水链段,使其实现自乳化。 2.1外乳化法 先制成适当分子质量的Pu预聚体或其溶液,然后加入乳化剂,在强烈搅拌下强制性地将其分散于水中,制成PU乳液或分散体。预聚体的粘度愈低,愈易于乳化,加入少量可溶于水的有机溶剂也有益于乳化。其中最好的方法是在乳化剂存在下将预聚体和水混合,冷却到5℃左右,然后在均化器——啊耵疆盱面再面=丽 作者简介:周瞢康礤士,1999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工学院。现在北京宝洁公司工作。 *通讯联系人:藏李宗.博士.副教授。 ?2l?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研究进展

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我国环保法规的日趋完善合人们环保意思的不断深化,环保型化工产品的开发级应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水性聚氨脂以水为基质,具有不污染环境,节能等优点,正逐渐作为溶剂型聚氨酯的代替品在很多场合被广泛应用。通过查阅国内有关文献,阐述了水性聚氨酯的性能并对它的主要研究进展及应用,最后对这一蓬勃发展的新型高分子擦皮料做了展望。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涂料,应用,研究发展。 1 水性聚氨酯涂料的性能 聚氨酯涂料具优异的耐磨性.柔韧性.流动性.机械能级耐化学品性,同时还有光亮.附着力强等特点。水性聚氨酯涂料是以水性聚氨酯树脂为基料并以水为分散介质的一种涂料,具有不然.无毒.无环境污染.无火灾隐患的优点。因而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今后发展的方向。 2 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种类和特 水性聚氨酯树脂主要有三种,即单组份聚氨酯,双组份聚氨酯,合改性聚氨酯、水性单组份聚氨酯具有很高的断裂申率和适当的强度,并能常温干燥,但耐水性和耐溶性差,表面光泽度和鲜艳性都较低。 目前国内外很多厂家以开发了睡醒双组份聚氨酯涂料,其VOC显著降低,性能优于或等同于溶剂型双组份聚氨酯涂料。在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中水石过量的,其反应以异氰脂与羚基的反应为主。原因在于异氰基与羚基,水等得反应速度小于水的蒸发速度。在双水分聚氨酯涂料成膜以后,水的蒸发很快。 水性改性聚氨酯此案料主要有水性聚氨酯改性丙稀脂,例如,在聚氨酯乳液只能够加入适量的丙稀脂乳液,可以使其许多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另外,聚氨酯按其原料还可以分位脂肪族和芳香族聚氨酯,芳香族聚氨酯遇日光紫外线黑泛黄分解,只能用做室内才涂料,而脂肪族聚氨酯涂料防紫外线,康水解室内外均可使用。但脂肪族聚氨酯原料价格较昂贵。 芳香族水性聚氨酯脂肪族水性聚氨酯耐候性差 光稳定性差易泛黄 价格较低 佳 佳不易泛黄 较高

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研究进展

` 课程作业(论文) 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研究进展 院(系):材料与化工学院 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班级:120316 学生:侯曹健 学号:110313105 2015年10月

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研究进展 摘要:出于环保的需要,涂料水性化的趋势越来越强烈,水性聚氨酯涂料已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水性聚氨酯涂料作为性能优良的“绿色涂料”分别介绍了其分类、改性、应用,并且看到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涂料;单组分;双组分;改性;应用;前景 Abstract:The need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ater-based paint trend more and more intense, water-based polyurethane coating has been applied in many fields.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coatings 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 as "green paint" introduced its classification, modification, use, and saw its broad development prospects. Keywords:waterborne polyurethane coating; single component; two-component; modification; application; prospect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国对挥发性有机物及有毒物的限制越来越严格,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兴起“绿色革命”,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减少涂料中溶剂含量和VOC的行动,该行动对工业涂料及特种涂料行业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 世界各大涂料公司纷纷致力于节能低污染的水性涂料、粉末涂料、高固体涂料和辐射固化涂料的开发应用.水性聚氨酯替代溶剂型聚氨酯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内讨论的热门话题. 水性聚氨酯(WPU)是指以水代替有机溶剂作为分散介质,其分散液中不含或含有极少量有机溶剂的聚氨酯。涂膜具有不燃、无毒、不污染环境、节能等优点,同时具有一般聚氨酯树脂所固有的高强度、耐磨损等优异性能,使得它在织物、皮革涂饰及粘合剂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水性聚氨酯(WPU)涂料的分类 水性聚氨酯涂料是由水性聚氨酯树脂为基础,并以水为分散介质配制的涂料,具有耐磨、光亮、较强的附着力、良好的装饰性和透湿透气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木器涂料、汽车涂料、纸张涂料、皮革装饰剂等。WPU涂料按使用形式

水性聚氨酯树脂的改性研究进展

水性聚氨酯改性的研究进展 (马宁大连工业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116034) [摘要]: 详细叙述了水性聚氨酯的各种改性技术,如交联改性,聚丙烯酸酯,环氧树脂改性,有机硅改性,纳米技术改性,天然产物改性等,并对水性聚氨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改性技术;;展望;环氧树脂;;有机硅树脂 ResearchProgressinModificationTechonologyoftheWaterbornePolyurethane Abstract: The modifications techonology of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such as the crosslinkin gpolyacrylates ,epoxyresin, organosilicon, hano-technology and natural product modifications arediscussed.The prospect of waterbome polyurethane for the future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modificationtechonologyprospect 为提高水性聚氨酯涂膜的耐水性和机械性能,可合成具有适度交联度的水性聚氨酯乳液。首先通过,如多元醇、多元胺扩链选用多官能度的合成原材料剂和多异氰酸酯交联剂等合成具有交联结构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然后添加内交联剂或外交联剂实现交,即内交联和外交联。 2.1内交联法 该法合成水性聚氨酯是在聚氨酯大分子中引入个或个以上官能团的单体,生成具有部分交含有联或者支化分子结构的聚氨酯胶束;另一种是在水性聚氨酯乳液中加入可以与乳液稳定共存的内交联剂而这些内交联剂只有在使用时由乳液体系的HLB值、温度、外部能量如紫外光辐射等因素的变化才与聚氨酯树脂中的官能团发生交联反应,生成具有网状个结构的热固性聚氨酯树脂。在大分子中引入含有3或3 个以上官能团的单体生成部分交联或支化结构,即将的聚氨酯树脂的合成一般是采用预聚体分散法交联单体如三聚体或三羟甲基丙烷等与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氨酯预聚体充分混合,在水中分散后再加入扩链剂如乙二胺进行扩链反应。这种方法合成的具有部分交联结构的水性聚氨酯相比于丙酮法制备的水,具有不消耗溶剂(丙酮)且能同时获得高固性聚氨酯含量等优点。,还可采取丙酮法制备这类除预聚体分散法以外内交联型水性聚氨酯,即在预聚体分散前就用部分三官能度的单体如三羟甲基丙烷代替双官能团的单体,用少量丙酮为溶剂解决由于预聚体扩进行扩链反应链后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引起的黏度变大的问题,在分散形成乳液后再将丙酮等低沸点溶剂减压脱去,采用这种方法制备的水性聚氨酯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结构及粒径大小可变范围易控制、反应稳定性,但最大的缺点是制备的乳液的涂膜耐溶剂好等优点特别是耐丙酮性能差且工艺复杂,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2.2外交联法 添加外交联剂的水性聚氨酯亦称为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水性聚氨酯为一组分,交联剂为另一组分。在,将两组分混合均匀,成膜过程中发生化学反使用时应,形成交联结构。消除涂膜的亲水基团,可大幅度提高涂膜的耐水性,同时也适当提高了涂膜的力学性,聚氨能。水性聚氨酯的结构决定着外交联剂的组成酯分子中带羟基、氨基时,常用的外交联剂有水分散多异氰酸酯、氮杂环丙烷化合物、氨基树脂等;聚氨酯,常用的外交联剂有多元胺、环丙分子中带有羧基时烷的化合物及某些金属化合物,如Al(OH)3,Ca(OH)2等。为了更好地改善聚氨酯的性能,可同Mg(OOCH3)2时添加内交联剂和外交联剂,通过双重作用对聚氨酯进行交联改性。聚

人造革合成革聚氨酯合成革行业分析报告文案

人造革合成革-聚氨酯合成革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一、行业管理体制 (5)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5) 2、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5) 二、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情况 (7) 1、行业的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7) (1)人造革合成革产品介绍 (7) ①PVC人造革的制备和特性 (8) ②PU合成革的制备和特性 (8) ③生态功能性合成革的特性 (10) (2)人造革合成革行业的发展及特点 (20) ①产品多样化成为行业发展的特征 (21) ②生态环保产品成为行业发展亮点 (22) ③功能性、时尚性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23) (3)国际人造革合成革生产销售情况 (24) ①国际人造革合成革生产情况 (24) ②国际人造革合成革主要消费市场及进口政策 (26) (4)中国人造革合成革生产销售情况 (28) ①中国是全球人造革合成革生产、消费大国 (28) ②我国已成为全球人造革合成革的进出口大国 (31) 2、人造革合成革市场供求变动的趋势及原因 (33) (1)人造革合成革市场需求呈现旺盛增长态势 (33) ①人造革合成革凭借其优良的性能,正在逐步取代天然皮革 (34) ②下游行业发展迅速,拉动人造革合成革市场需求 (35) ③合成革产品功能增强,下游市场不断拓展 (41) (2)生态功能性合成革已成为全球消费的发展趋势 (42) 3、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 (43)

(1)品牌和市场壁垒 (43) (2)技术壁垒 (43) (3)资金壁垒 (44) (4)管理控制经验壁垒 (45) 4、人造革合成革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原因 (45) 三、行业上下游产业简况 (46) 1、人造革合成革行业产业链 (46) (3)DMF 在聚氨酯行业中的使用 (47) (4)DMF 的回收 (47) 2、上下游对本行业的影响 (48) 四、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49) 1、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49) (1)产业政策积极支持 (49) (2)下游市场空间巨大 (50) (3)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机遇 (50) 2、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51) (1)国际贸易壁垒日益严重 (51) (2)行业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51) (3)石油价格波动幅度较大 (51) 五、行业技术水平及经营特征 (52) 1、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 (52) 2、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 (52) 3、行业的周期性和季节性特征 (53) 六、行业主要企业的简要情况 (53) 1、三芳化学工业股份(中国) (54)

水性聚氨酯性能优缺点

水性聚氨酯的优点: 聚氨酯的全名叫聚氨基甲酯。水性聚氨酯是以水代替有机溶剂作为分散介质的新型聚氨酯体系,其分子结构中含氨基甲酸酯基、脲键和离子键,内聚能高,粘结力强,且可通过改变软段长短和软硬段的比例调节聚氨酯性能。 水性聚氨酯乳液相比较与溶剂型聚氨酯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水性聚氨酯以水作分散介质,加工过程无需有机溶剂,因此对环境无污染,对操作人员无健康危害,并且水性聚氨酯气味小、不易燃烧,加工过程安全可靠。 (2)水性聚氨酯体系中不含有毒的-NCO基团,由于水性聚氨酯无有毒有机溶剂,因此产品中无有毒溶剂残留,产品安全、环保,无出口限制。 (3)水性聚氨酯产品的透湿透汽性要远远好于同类的溶剂型聚氨酯产品,因为水性聚氨酯的亲水性强,因此和水的结合能力强,所以其产品具有很好的透湿透汽性。 (4)水作连续相,使得水性聚氨酯体系粘度与聚氨酯树脂分子量无关,且比固含量相同的溶剂型聚氨酯溶液粘度低,加工方便,易操作。 (5)水性聚氨酯的水性体系可以与其它水性乳液共混或共聚共混,可降低成本或得到性能更为多样化的聚氨酯乳液,因此能带来风格和性能各异的合成革产品,满足各类消费者的需求。 并且,由于近年来溶剂价格高涨和环保部门对有机溶剂使用和废物排放的严格限制,使水性聚氨酷取代溶剂型聚氨酷成为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水性聚氨酯膜的优点: 水性聚氨酯树脂成膜好,粘接牢固,涂层耐酸、耐碱、耐寒、耐水,透气性好,耐屈挠,制成的成品手感丰满,质地柔软,舒适,具有不燃、无毒、无污染等优点。将成革的透氧气性、透湿性、低温耐曲折性、耐干湿擦性、耐老化性等,与溶剂型聚氨酯涂饰后的合成革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经水性聚氨酯涂饰的合成革的透氧量达到了4583.53mg/(em3·h),为溶剂型的1.5倍,且透水汽量达到了615.53mg/(cm3·h),约为溶剂型的8倍;低温耐曲折次数大于4万次,为溶剂型的2倍。采用水性聚氨酯替代传统的溶剂型聚氨酯完成合成革的

改性水性聚氨酯研究进展

改性水性聚氨酯研究进展 改性水性聚氨酯研究进展 摘要:介绍了几种水性聚氨酯化学改性研究进展,包括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有机硅烷等二元共聚改性及两种以上树脂的三元共聚改性的研究状况。展望了水性聚氨酯化学改性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改性;共聚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前言 聚氨酯(polyurethane)是聚氨基甲酸酯的简称,是在聚合物内含有相当数量氨酯键的高分子化合物。水性聚氨酯(WPU)是以水代替有机溶剂作为分散介质的二元胶态体系,它不含或含有少量有机溶剂,具有不燃、无毒无污染、节省能源、操作加工方便等优点,同时保留了传统溶剂型聚氨酯的一些优良胜能,如良好的耐磨性、柔韧性、耐低温性和耐疲劳性等。单一的聚氨酯乳液尚存在自增稠性差、固含量低、乳胶膜的耐水性差、光泽性较低、涂膜的综合性能较差等缺点。但是,PU预聚体中的-NCO基团具较强的活性,能与羟基、氨基、乙烯基等基团反应,这就为研究者通过改性来提高WPU涂料的综合性能提供了可能,促使广大的科研工作者对水性聚氨酯涂料进行各种改性研究,以扩大其应用范围。 水性聚氨酯改性的方法有物理共混和化学共聚两种形式:共混是将具有互补特性的两种或多种树脂混合在一起,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混容稳定性差;共聚是通过在体系中引入各种功能性的成分,合成具有特殊性能的复合乳液,因乳液的稳定性好而具实用性。目前,PU与羧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醋酸乙烯、丁苯橡胶、环氧树脂、聚硅氧烷和丙烯酸酯的复合乳液均有研究,其中后三类复合乳液因在功能上与水性聚氨酯具有互补性,尤其对聚氨酯涂层的耐水性及硬度、强度等力学性能的改善较为显著,因此,研究最为活跃。

人造革用碳酸钙项目简介

人造革用碳酸钙项目简介 一、项目背景 (一)项目名称 在拟投资的造纸用超细碳酸钙项目基础上,增设年产10万吨人造革用碳酸钙配套项目 (二)项目投资单位概况 福建雅府投资有限公司 (三)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碳酸钙因其稳定性好,色泽单纯,低磨耗,易加工,无毒,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成为塑料加工行业首选的无机矿物粉体材料。在人造革中加入碳酸钙不仅作为增量剂,起到降低成本,提高制品的热变型温度和尺寸稳定性与降低收缩率的作用,而且可作为人造革的消光剂,使人造革更接近于天然皮革。永安市将建成投产超过100条人造革生产线,年产人造革超过300万米人造革产品;及建成投产年产10万吨聚氨脂生产线。人造革用碳酸钙将成为我市人造革产业链配套的重要组成部分。 1.人造革使用碳酸钙情况 随着人造革制品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对产品的物理性能、外观效果、手感质感、功能性等各方面的性能,提出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的要求,科学实践告诉我们通过不断调整无机填充物材料改变产品性能,才能很容易地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处人造自诞生以来,特别是我国人造革合成革工业步入快速发展的近三十多年里,填充改性材料已成为人造革合成革加工企业开发新产品、提高经济效应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这种的需求也带动了相应填料、助剂等行业的发展,有关的研究开发也成为学术界和科

技界热闹的领域之一。以人造革合成革工业为核心的各相关行业的协同发展,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尝试上得到应用和快速发展,填充改性碳酸钙的发展已成为人造革合成革工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碳酸钙广泛应用于各塑料行业制品,其中人造革工业是应用碳酸钙技术比较成熟的领域,从材料上讲分为重钙和轻钙两种:从工艺流程讲一种是通过压延工艺将英酸钙与粉状聚氯乙烯树脂组合,另一种工艺是通过涂刮法将碳酸钙与糊状聚氯乙烯树脂组合。在八十年代初期作为早期的室内装修铺地材料―聚氯乙烯地板革等铺地材料兴旺时期,使用碳酸钙填料比重很高,至今有些桌面铺垫材料和普通地板革用量仍然是很高的比例。200 9年PVC/PU人造革年产248万吨,主要产品是汽车、沙发、箱包、地板卷材、蓬盖、灯箱广告材料、制品问题的比例已经占据了三分之一。 2.高档改性材料,改进产品结构 为满足加工聚氯乙烯压延泡沫人造革需要使用不同剂量的增塑剂、发泡剂、发泡助剂、填充剂、稳定剂以及着色剂等。填充剂的种类很多,对产品的影响也不同,常用到滑石粉、硅灰石、碳酸钙、二氧化硅、炭黑、钛白粉等填料,其中碳酸钙是聚氯乙烯人造革制造非常重要的填充料。 由于世界人造革业从上世纪80年代不断扩大应用领域,使填充料的使用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填充改性的无机碳酸钙是人造革改性的基本手段之一。在聚氯乙烯人造革工业使用轻质碳酸钙与重质碳酸钙,有重叠也有不同,既可稳定泡孔结构、提高发泡效果、又可提高物理机械性能和压延加工性能,同时还可以大幅度降低产品成本。一是可改变产品性能、结构稳定、改善空隙度,松密度等,耐磨、拉伸、断裂伸长率和制品热学性能等,另外,加入重钙可改进塑料制品的稳定性。二是提高加工性:涂刮均-2-

聚氨酯研究进展

聚氨酯树脂的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综述了聚氨酯目前研究热点,其中包括氟硅改性、水性化、非异氰酸酯聚氨酯和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指出了聚氨酯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聚氨酯;氟硅改性;水性;非异氰酸酯;纳米复合材料 Research progress of polyurethane Abstract: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current research focus of polyurethane, including fluorine-modified, water-based, non-isocyanate polyurethane and polyurethane nano-composites,demonstrating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of polyurethane. Keyword: polyurethane; fluorine-modified; non-isocyanate; nano-composites 引言 聚氨酯树脂(PU)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树脂,它具有优良的性能,如硬度范围宽、强度高、耐磨、耐油、耐臭氧性能优良,且具有良好的吸振,抗辐射和耐透气性能,具有高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良好的耐磨损性、抗挠曲性、耐溶剂性,而且容易成型加工,并具有性能可控的优点;它的产品形态多样,如泡沫塑料、弹性体、涂料、胶黏剂、纤维素、合成革等;因此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建筑、机械、家具等诸多领域。 1.氟硅改性 氟硅改性聚氨酯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氟硅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其表面能较低,因此在成膜过程中向表面富集,可赋予改性聚合物涂膜优良的耐水、耐油污、耐候、耐高低温使用性能以及良好的机械性能。常有两种: 一种方法是将含有羟基或胺基的硅氧烷树脂或单体与二异氰酸酯反应,将有机硅氧烷引到水性聚氨酯中,利用硅氧烷的水解缩合交联来改善聚氨酯的性能;另一种方法是在环氧硅氧烷作为后交联剂引入到体系中,形成环氧交联改性聚氨酯体系。Cheng(Cheng, Zhang et al. 2005)等人基于聚丙二醇(PPG),聚醚接枝聚硅氧烷(PE- PSI),2,4 -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1,4 -丁二醇(BDO)合成一个新颖的硅氧烷改性聚氨酯(PE- PSI)。Luo(Luo, Huang et al. 2010)等人基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以二端羟烷基聚[甲基-(3,3,3- 三氟丙基)]硅氧烷(PMTFPS)为软段,聚己内酯(PCL)的混合软段的基础上,合成氟-硅氧烷改性聚氨酯系列。Linlin(Linlin, Xingyuan et al. 2007)等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二端羟丁基聚二甲基硅氧烷(DHPDMS)、聚四氢呋喃醚二醇、1,4-丁二醇为主要原料合成了系列的有机硅改性聚氨酯(Si-PU)。硅烷改性聚氨酯的研究十分活跃,以聚氨酯为主链通过硅烷封端改性,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Mahdi(Mahdi, Syed Z. Rochester Hills et al. 2001)通过硅烷偶联剂改性聚氨酯,提高了聚氨酯密封胶对玻璃的粘接性,而且不用底涂剂,甚至可胶接油漆面和有机物污染的表面。Sun, DX(Sun, Miao et al. 2011)等用硅烷偶联剂(SiCA)改性功能化的纳米二氧化硅聚氨酯,提高其热稳定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