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最全戊二醛

最新最全戊二醛

最新最全戊二醛
最新最全戊二醛

戊二醛

戊二醛属高效消毒剂。因具有杀菌谱广、杀细菌芽孢效果可靠、杀菌作用受有机物影响较小、对金属腐蚀性小等特点,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的消毒与灭菌,尤其是内窥镜的消毒灭菌。但由于戊二醛对人体具有潜在的毒性、对皮肤黏膜具有刺激性,目前有些人正在积极寻找其替代品用于内窥镜和其他医疗器械的灭菌。

物理化学性质

戊二醛是一种饱和五碳二醛,分子式为C5H8O2,相对分子质量为100.12;纯品为无色或浅黄色油状液体,有微弱的醛气味,沸点187-189℃,易溶于水和醇。戊二醛水溶液呈酸性。

戊二醛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可长期贮存,商业出售的戊二醛通常是质量分数为2%、25%、50%的酸性溶液。消毒用的戊二醛通常为2%的碱性溶液,酸性溶液在使用之前需活化(碱性化)。碱性条件下戊二醛不稳定,易聚合成多聚体,pH≥8的溶液通常在4周内失去活性,活化的碱性戊二醛使用时间不应超过两周。

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

戊二醛杀灭微生物的机理还不清楚,可能是自由醛基与细胞表面或内部蛋白质或酶的氨基结合而引起一系列的反应,导致微生物的死亡。戊二醛与蛋白质和酶的反应速率取决于溶液的酸碱度,在pH4~9范围内,随着pH值的增加,反应速率增加。

戊二醛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2%碱性戊二醛溶液(pH7.2~8.5)作用5min可杀灭细菌繁殖体,作用10min 可杀灭各类病毒,作用30min可杀灭真菌和结核分支杆菌,杀灭细菌芽孢需要3h。但干燥细菌对化学消毒剂的抗力明显高于悬液中的细菌,戊二醛也不例外。对干燥枯草杆菌芽孢,2%碱性戊二醛在20℃时达到灭菌需要10h。2%强化酸性戊二醛溶液和2%中性戊二醛也都具有可靠的杀芽孢作用。2%戊二醛溶液浸泡口腔镜7min可使其上的HBsAg 破坏,2%中性戊二醛复方消毒剂作用10min 可使HBsAg破坏。

杀菌的影响因素

1)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影响随着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杀菌作用增强。但质量分数低于2%的戊二醛溶液,无论怎样延长杀菌时间,也不能取得可靠的杀细菌芽孢效果。因此,杀灭细菌芽孢需用质量分数大于2%的戊二醛溶液。

2) 溶液酸碱度的影响酸性戊二醛的杀菌作用明显低于碱性戊二醛,但随温度升高差异逐渐减小。在

pH4.0~ 9.0范围内,随着pH值的增加杀菌作用增强;pH7.5 ~8.5时杀菌作用最强;pH>9时,戊二醛迅速聚合,杀菌作用迅速丧失。

3) 温度的影响在较低温度下也有杀菌作用。随温度升高,戊二醛杀菌作用增强,在20 ~60℃其温度系数(Q10)为1.5 ~4.0。

4) 有机物的影响有机物使杀菌作用减弱,但有机物对戊二醛杀菌作用的影响比其他消毒剂小,20%小牛血

清和1%全血对2%戊二醛的杀菌效果基本无影响。

5)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他理化因子的增效作用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戊二醛溶液中加入0.25%聚氧乙烯脂肪醇醚配制成的强化酸碱性戊二醛,稳定性和杀菌效果都明显提高。超声波、远红外线与戊二醛有协同杀菌作用。

毒性及腐蚀性

戊二醛对人体组织有中等毒性。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和致敏作用,空气中最高允许质量浓度为1mg/m3 有人指出戊二醛有致畸、致突变作用,可能有致癌作用。

戊二醛对金属器械,如不锈钢、镀铬制品以及镜面等腐蚀作用较小,但对碳钢和铝制品有一定的腐蚀作用。

剂型及使用方法

市售戊二醛通常是质量分数为50%、20%、2%酸性戊二醛溶液。为提高稳定性并增强杀菌效果往往加有聚氧乙烯脂肪醇醚或其他表面活性剂,称为强化戊二醛。消毒灭菌时通常使用2%戊二醛溶液,常用下列三种剂型。

(1) 酸性强化戊二醛由2%戊二醛加入0.25%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而成,pH值在3.2~4.6。酸性强化戊二醛溶液具有很好的杀菌作用,但对细菌芽孢的杀灭速度低于碱性戊二醛溶液;其稳定性好,可在室温贮存18个月。2%酸性强化戊二醛可直接用于物品的消毒与杀菌。

(2) 中性戊二醛由酸性强化成戊二醛加碳酸氢钠调整溶液pH值至7.0即成中性戊二醛;其稳定性比碱性戊二醛溶液好,但不及酸性强化戊二醛,在室温下可使用3~4周。市售强化中性戊二醛和强化碱性戊二醛通常为二元包装,即碳酸氢钠和亚硝酸钠与戊二醛分开包装,用前混配。

3) 碱性戊二醛用碳酸氢钠将2%戊二醛溶液的pH值调至7.5~8.5,称碱性戊二醛。碱性戊二醛溶液对细菌芽孢的杀灭速度比酸性和中性戊二醛溶液快。碱性戊二醛溶液不稳定,室温放置2周,浓度即明显降低,杀菌作用也明显减退。

(4) 戊二醛主要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尤其是内窥镜的消毒和杀菌,通常用2%戊二醛溶液浸泡或擦拭进行消毒灭菌。我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规定:对医疗器械进行灭菌处理,需2%戊二醛溶液浸泡10h;一般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2%戊二醛溶液浸泡或擦拭10min;肝炎病毒污染表面的消毒,浸泡或擦拭30min。

(5) 对于内窥镜的消毒灭菌,美国FDA推荐使用2%戊二醛溶液,对一般细菌繁殖体污染的内窥镜进行消毒,需作用10min,结核杆菌污染,作用20min;细菌芽孢污染的灭菌需作用3h。

注意事项

(1)戊二醛对人体具有毒性作用,对环境易造成污染,不宜用于食具、皮肤黏膜及环境的消毒,一般不用其进行熏蒸消毒。

(2) 戊二醛对手术刀片等碳钢制品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先加入0.5%亚硝酸钠缓蚀剂。

(3) 戊二醛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接触浓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并应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体内。

(4) 医疗器械消毒之前应先清洗、晾干;消毒之后,需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并无菌擦干后应用。

电镜专用戊二醛固定液(2.5%)使用说明书

https://www.doczj.com/doc/2f18921702.html,/ 仅供科研使用版本号:170608 戊二醛固定液(2.5%,电镜专用) 【产品组成】 Component SBJ-0639S SBJ-0639M Store at 戊二醛固定液(2.5%,电镜专用) 100ml 500ml 4℃,避光 【保存条件】 4℃,避光 【产品概述】 固定的目的在于保存细胞和组织的原有形态结构,固定剂能阻止内源性溶酶体酶对自身组织和细胞的自溶、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固定剂通过凝固、生成添加化合物等使蛋白质内部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酶失活。固定剂对细胞核细胞外成分发生物理改变。固定液主要分为醛类固定液、汞类固定液、醇类固定液、氧化剂类固定液、苦味酸盐类固定液等,较为常用的是醛类中的福尔马林、醇类中的乙醇。戊二醛固定液会引起蛋白质α-螺旋结构变形,不利于过氧化物酶染色。戊二醛固定液固定速度快,渗透力差。 戊二醛固定液(2.5%,电镜专用)由戊二醛、磷酸盐、去离子水等组成,pH7.2~7.4,该固定液对细胞核、细胞浆的细微结构固定效果好,经常用于电镜标本的固定。 【使用方法】 1、根据实验具体要求操作。 2、取新鲜标本,立即入戊二醛固定液4℃固定1~4h,稍大标本应适当延长固定时间。 3、送检或4℃保存。 【注意事项】 1、戊二醛固定液有一定腐蚀性,请在通风较好的环境下小心操作,避免吸入。 2、组织取材的厚度不同,固定时间也不同。常规活检组织比较适合的厚度为2~4mm,一般不超过6mm。对组织恰当的选材有利于固定液的渗透。 3、固定液的容量应足够,一般固定液与组织块的体积比率应大于10:1。如果容积不够大,可以在固定期间更换1~3次固定液。 4、温度对固定的影响很明显,提高温度可以加速固定作用,但本固定液最好不要提高温度。 5、取出新鲜组织后,应及时固定。无法及时固定时,应保存于生理盐水中及时送检。 6、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干撒式发酵床消毒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干撒式发酵床消毒的方式及注意事项 在人们传统的观念里,消毒会造成大量的功能菌群死亡,使发酵床失去发酵分解的功效,也就是所谓的“死床”,所以发酵床圈舍不能消毒。其实不然,经过大量的实验证明,只要操作得当,发酵床是完全可以正常消毒的。研究表明:使用复合碘溶液、复合酚溶液、复方戊二醛和二氯异氰尿酸钠粉4中猪场常用消毒剂对发酵床垫料中活菌总数和温度均无不良影响。一般消毒后,48h内菌种数量可恢复70%,3-5天达到消毒前水平;普通消毒对30cm以下垫料的细菌数量几乎无影响,随着消毒后时间的延长,消毒剂的作用降低,细菌开始复苏。 1、干撒式发酵床消毒的方式:(1)喷洒消毒。此方法适合于发酵床的表层消毒,是应对一般性的疫情防疫及简单的疾病消毒,使用中等剂量,即可达到消毒目的(消毒之后,一般3-5天不翻动床面)。另外,垫料吸附性强,消毒药剂不宜扩散和渗透,会很快被降解,大大降低消毒对动物的影响。(2)熏蒸消毒:一般为初进动物时或空栏休床时采用的一种消毒方法,主要是达到圈舍的全面消毒。多用于鸡鸭鹅等圈舍的消毒,猪舍消毒采用此种方式的较少。(3)垫料堆积消毒。这是发酵床特有的一种消毒方式,也是最普通、最常用的一种消毒方式。主要是把空栏期的垫料进行堆积发酵,发酵产生40-60℃以上的高温,利用持续长久的高温杀死垫料里面的有害病菌和病虫卵,从而达到全面消毒的效果。研究表明,当发酵温度在55℃条件下保持3天以上,或者50℃保持5-7天,即可杀灭垫料中的病原菌、达到卫生指标合格的重要条件。(4)其他消毒。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选择其他的消毒方法。如:定点局部消毒、翻层消毒等等。 2、干撒式发酵床消毒的注意事项:(1)无毒不消。发酵床大部分时间没有必要消毒,因为在发酵床垫料中,活性强大的功能菌群占绝对优势,几乎没有病原微生物的生存空间。也就是说,干撒式发酵床自身有消毒作用。(2)适时消毒。消毒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在周围有疫情威胁时应加强消毒,但在没有疫情威胁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没有必要消毒。(3)重点消毒:发酵床消毒的重点不是发酵床本身,而是在于与外界接触的环节上,如进出的人员、车辆、物料以及大门口等。 纵观发酵床的发展历史,发酵床的消毒问题肯定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过去、在将来都将会被继续追问和解答。但无论如何,只靠化学药剂来控制发酵床上疾病传播的消毒方式肯定是不够的,在未来一定会有更加科学合理的消毒方式等着我们去研究,去发展。

戊二醛

一、产品说明:我公司生产的消毒柜加热配置是采用最新半导体发热技术,其特点:恒温熏蒸、弱电控制、定时关机、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在消毒柜里用戊二醛保持低温在53°C-54°C,在使用过程中只要备好溶液,放好消毒用品,设定好时间,就可进行自动操作了,考虑到消毒柜的优秀性能,经过技术革新做到了上层和下层分离,下层放恒温戊二醛溶剂,该产品一经推出深受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 二、戊二醛消毒的器械有:内窥镜:各种型号刚性、柔性的胃、肠镜、关节镜、支气管镜、结肠镜、胆镜、喉镜、肾镜等,通常使用的医疗器械、骨科电钻、微型仪器,各种医疗塑料制品、线筒、导管、透热缆线等。所有金属、橡胶、玻璃等器材,尤其怕高温高压、怕潮湿,怕腐蚀的器械器材。 三、关于戊二醛消毒特性效果的介绍:戊二醛分子式为C5H8O2,分子量100.13,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易溶于水和醇,水溶性成酸性(PH3—4)。1963年制备成2%碱性戊二醛开始用于消毒。戊二醛具有广谱高效杀菌作用,是高效灭菌剂。具有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等优点。主要杀菌作用机制为:1、直接破坏菌体蛋白,戊二醛的两个活泼醛基可与肽聚糖发生反应,导致肽聚糖所在细胞破裂;2使其不能繁殖,作用于细胞内的生命物质—核酸。控制DAN和RNA的合成,从而使核酸物质不能形成。3、不同浓度的戊二醛杀菌效果有明显区别,气化后高浓度戊二醛活性加强,效果更好、作用更快捷。广泛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的消毒与灭菌。(摘自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3.1.8.1)。与曾经长期占据医院各科室的甲醛消毒熏箱相比。戊二醛消毒柜更经济、更方便、效果更明显。甲醛对人体有致癌作用,受环境温度影响效果不稳定,而戊二醛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且不腐蚀金属医疗器械,因此国家卫生部在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中明确指出使用使用戊二醛代替甲醛对器械进行消毒。 四、戊二醛在消毒柜内的工作原理:当使用热力来杀灭微生物时,灭菌时间和温度的选择取决于是采用湿热还是干热方式。实际操作中,湿热比干热更有效,但需要保持恒定温度3-6小时。热气通过促使在细胞内发生化学变化,破坏细胞蛋白质来杀死微生物。在干燥环境中热传送较慢,而且芽孢含有比繁殖型细胞更少的水分,所以它们更难被杀灭。很重要的一点是让戊二醛汽体和要被杀灭的微生物保持接触,保证汽体的有效穿透和在内腔中提供湿润的杀菌条件,以有效的杀死各种微生物。 五、操作简介:将2%碱性戊二醛溶液加入溶器内。设定时间控制在180-300分钟之间(视消毒物品多少定时间长短),戊二醛溶液经雾化加热成气体上升至消毒室。使柜内戊二醛始终维持在一定的密度。当到达预定时间,系统定时器自动关机、加热停止,但此时不要开门,因为柜内的戊二醛空气摩尔密度仍处于峰值,最好再闷60分钟,然后开门排出残留的戊二醛气体。或关机后不开门,直接将消毒柜当器械储藏柜使用。消毒柜推荐使用浓度为2%碱性戊二醛溶液,气化过程不需太多戊二醛溶液,因其价格便宜,能大幅度降低消毒成本,是目前首选消毒设备。 六、配置方法: 将2%碱性戊二醛溶液加入溶器内。 七注意事项: 1、在倒入2%碱性戊二醛切不可泼出罐外,否则严重影响电热器的使用寿命和短路麻烦。 2、因为加热挥发性很快,要经常看到罐落内消耗情况勤加液体,千万不能使用罐内无液操作。

戊二醛生产工艺

1、戊二醛生产工艺选择 1)吡啶法 在甲醇溶液中,用金属钠将吡啶还原为二氢吡啶,再通过羟胺处理得戊二肟,最后采用亚硝酸钠和盐酸使戊二肟分解为戊二醛。该生产工艺设备简单,转化率可达到90%,但工艺线路长,收率低,原材料消耗大,生产成本高,污染大,产品质量差。 2)吡喃法 吡喃法又称丙烯醛法,它由丙烯醛与乙烯基甲醚加成反应生成2-甲氧基-3,4-二氢吡喃,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水解得到戊二醛粗品,再经脱色、过滤、蒸馏甲醇后得戊二醛。投资少,成本低,工艺简单,收率高,产品质量好,操作方便,是目前国内外工业生产戊二醛的主要方式。 3)1,5-戊二醇法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将预热气化后的1,5-戊二醇与空气混合进入催化剂床层进行气-固相反应生成戊二醛。该法的优点是反应线路短,缺点是收率低,原料短缺,没广泛用于工业生产。 4)环戊烯氧化法 以乙烯生产过程中副产物环二戊烯为原料,加氢制得环戊烯,再在水基介质中以固体酸为催化剂,双氧水为氧化剂,一步氧化制得戊二醛。该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流程短,在反应、分解、蒸馏过程中,产品收率较吡喃法高出5~10%。 通过比较,吡喃法和以双氧水氧化环戊烯为主要生产方法,本公司自产丙烯醛和乙烯基甲醚,因此采用吡喃法生产戊二烯。 2、戊二醛生产工艺简述 丙烯醛同乙烯基甲醚按一定比例经流量计计量后进入管道反应器中,在压力6.4MPa左右、温度小于200℃条件下反应生成甲氧基二氢吡喃,甲氧基二氢吡喃及没反应完的原材料丙烯醛同乙烯基甲醚通过分离、精馏得到纯甲氧基二氢吡喃;精制后的甲氧基二氢吡喃通过泵打入水解釜中在酸性催化剂条件下进行水解,水解后的物料进入

分离塔中分离,分离后的有效成分进入精馏塔中精馏,收集不同沸点馏分,甲醇返回到乙烯基醚工序循环使用,戊二醛通过过滤除杂后得到纯净产品。将纯产品加水调配到50%水溶液包装。 CH 2=CHCHO + CH 2=CHOCH 3 O OCH 3 O OCH 3 H O H 3PO 4 OHCCH 2CH 2CH 2CHO + CH 3 OH 工艺流程图 图1 戊二醛生产工艺流程图 3、戊二醛原材料消耗 表1 戊二醛原材料消耗一览表

多聚甲醛-戊二醛固定液说明书 - Coolaber

多聚甲醛-戊二醛固定液说明书 产品编号:SL1580X 保存条件:-20℃保存,一年有效。4℃保存,一个月有效。 产品内容: 产品组成SL177X X%戊二醛固定液10mL/100mL/500mL 说明书1份 产品简介: 1.对于较大的动物要做电镜,灌注固定,选择4%多聚甲醛+(0.5-2%)戊二醛的混合固定液,这两种固定剂优缺点可以互相补充。 2.多聚甲醛与戊二醛相比,其渗透力强、固定迅速、价格低廉,它对细胞基质保存不如戊二醛,但对酶的活性保存好。如果做免疫电镜或者电镜的细胞化学,则戊二醛浓度要低一些为好。 3.而且取材后固定的时间,方法也有讲究。如果是个体较大的动物,也需要在具体试验中做一些处理,比如兔子,就可以只灌注头颈部。小白鼠,数量也不多,做常规透射电镜,也可以用4%戊二醛灌注。 固定液成分选择: 1、多聚甲醛+5%戊二醛:溶解2g多聚甲醛于25ml双蒸水中,80℃水浴,摇动使之溶化后加1-3滴1M NaOH,使溶液澄清。冷却后加10ml25%戊二醛,再加15ml0.2PB,调pH备用。此固定液中含多聚甲醛4%,戊二醛5%,属高渗液,但固定效果不错,尤其对细胞内的微管保存较好。 2、2%多聚甲醛+2%戊二醛:溶解1g多聚甲醛于25ml双蒸水中,80℃水浴,摇动使之溶化后加1-3滴1M NaOH,使溶液澄清。冷却后加4ml25%戊二醛,再加21ml0.2PB,调pH备用。常规固定选用这种配方。 3、4%多聚甲醛+0.5%戊二醛:溶解2g多聚甲醛于25ml双蒸水中,80℃水浴,摇动使之溶化后加1-3滴1M NaOH,使溶液澄清。冷却后加1ml25%戊二醛,再加24ml0.2PB,调pH备用。推荐用作免疫电镜标本固定剂,对于抗原较强的标本,可将浓度降低到2%多聚甲醛+0.25%戊二醛。 第1页共1页

复方戊二醛溶液及应用

复方戊二醛溶液及应用 本品含戊二醛(C5H802)应为14.0%-16.0%(g/ml),含烃铵盐以 C22H40ClN计应为9.0%~10.0%(g/m1)。 [性状]本品为琥珀色的澄清液体,有特臭。 [检查] 相对密度本品的相对密度(附录33页)为1.030~1.040。 酸度取本品20.0ml,加水10ml与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8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 (0.1mol/L)滴定至溶液由橙黄色变为黄色,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不得过3.0ml。 [含量测定] 戊二醛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戊二醛0.2g),。精密称定,精密加6.5%三乙醇胺溶液20ml与盐酸羟胺的中性溶液(取盐酸羟胺17.5g 加水75ml溶解,加异丙醇稀释至500ml,摇匀,加0.04%溴酚蓝乙醇溶液15ml,用6.5%三乙醇胺溶液滴定至溶液显蓝绿色)25ml,摇匀,放置l小时,用硫酸滴定液(o.25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绿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另取本品,同时测其相对密度,将供试品量换算ml数。每1ml 硫酸滴定液(0.25mol/L)相当于25.03mgC5H802。苯扎氯铵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苯扎氯铵0.5g),精密称定,置含有35ml水的250m1分液漏斗中,加0.1mol/L氢氧化钠溶液10ml与氯仿25ml,精密加入新制的5%碘化钾溶液10ml,振摇,静置使分层,水层用氯仿提取3次,每次10m1,弃去氯仿层,用水约15ml淋洗分液漏斗上部,加盐酸40ml,放冷,用碘酸钾滴定

液(0.05mol/L)滴定至淡棕棕,加氯仿5ml,继续滴定并剧烈振摇至氯仿层无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另取本品同时测其相对密度,将供试品量换算成m1数。每lml的碘酸钾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35.40mg 的C22H40ClN。 [功能与主治]/[作用与用途]消毒药。主用于动物厩舍及器具消毒。 [用法与用量]/[用法与判定]1:150稀释喷洒每平方米 9ml 涂刷无孔材料表面每平方米 100ml 有孔材料表面每平方米 300ml [注意事项]避免接触皮肤和粘膜;禁与肥皂及盐类消毒药合用;不宜用于膀胱镜、眼科器械及合成橡胶制品的消毒。 [贮藏]遮光,密闭,在凉暗处保存。 复方戊二醛(畜禽) 【执行标准】《兽药地方标准上升国家标准》第一册 《进口兽药质量标准》2006年版 【主要成分】癸甲溴铵、戊二醛(也可以由戊二醛与癸甲氯铵、苯扎氯铵、苯扎溴铵、双季铵盐等产品中的一种复配) 【性状】淡黄色澄清液体,有刺激性特臭。 【药理作用】戊二醛:具有广谱、高效和速效的杀菌作用。对细菌繁殖体、芽孢、病毒、结核杆菌和真菌等均有很好的杀灭作用。烃铵盐:本品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细菌如化脓杆菌、肠道菌等有较好的杀灭能力,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杀灭能力要比革兰氏阴性菌为强。对病毒的作用较弱,对亲脂性病

戊二醛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

附件2: 戊二醛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 1.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由2.中所列原料组成的,戊二醛含量在%~%之间,加pH调节剂后~,且符合下列三元包装要求的消毒液: 第一单元:戊二醛,或戊二醛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或戊二醛加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或戊二醛加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 第二单元亚硝酸钠(防锈剂); 第三单元碳酸氢钠(pH调节剂)。 2.对原料的要求 .戊二醛:应为医用或药用级,标示含量为50%。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产品质量要求,含量≥99%。 2.3.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产品质量要求,含量≥45%。 .亚硝酸钠:应为医用级或分析纯,并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要求,含量≥98%。 .碳酸氢钠:应为食用级或分析纯,并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要求,含量≥98%。 .水:纯化水。 3.对消毒液的要求 .产品感官性状 透明液体、无沉淀物,有醛刺激性气味。 .戊二醛含量 %~%。 值 加pH调节剂前:~。 加pH调节剂后:~。 .杀灭微生物要求 3.4.1.对用于医疗器械消毒的消毒液,其实验室杀灭微生物要求如下: 3.4.1.1. 作用时间≤60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效果达消毒合格要求;

3.4.1.2. 医疗器械模拟现场试验,作用时间≤60min达到消毒要求(对人工污染芽孢杀灭率对数均值≥)。 3.4.2.对用于医疗器械灭菌的消毒液,其实验室杀灭微生物要求如下: 3.4.2.1.作用时间≤4h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效果达到灭菌合格要求; 3.4.2.2. 医疗器械模拟现场试验,作用时间≤5h内达到灭菌要求。 .稳定性要求 3.5.1.有效期:在室温避光、密封保存条件下,有效期不低于2年。在标识有效期内戊二醛有效成分含量应≥%。 3.5.2.连续使用期限:室温状态下,加入防锈剂和pH调节剂后,用于医疗器械浸泡消毒或灭菌,连续使用不得超过14天,且使用期间戊二醛含量应不得低于%。 4. 使用范围 主要用于医疗器械的浸泡消毒与灭菌。 不得用于注射针头、手术缝合线及棉线类物品的消毒或灭菌。不得用于室内物体表面的擦拭或喷雾消毒、室内空气消毒、手、皮肤粘膜消毒。 5.使用方法 .使用前加入碳酸氢钠(PH调节剂)和亚硝酸钠(防锈剂)充分混匀。 .医疗器械消毒或灭菌处理前应充分清洗干净、干燥。 .新启用的医疗器械消毒或灭菌前应先除去油污及保护膜,再用洗涤剂清洗去除油脂,干燥。 .医疗器械的浸泡消毒 将清洗后的医疗器械放入戊二醛消毒液浸泡,使其完全淹没,再将消毒容器加盖,作用60min。使用前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 .医疗器械的浸泡灭菌 将清洗后的医疗器械放入戊二醛消毒液浸泡,使其完全淹没,再将消毒容器加盖,作用10h。使用前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 .内镜消毒与灭菌处理 按《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要求进行。

戊二醛

戊二醛 戊二醛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溶于热水。用作杀菌剂,也用于皮革鞣制。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分子式:C5H8O2分子量:100.12 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 熔点(℃):-14 沸点(℃):71~72(1.33kPa) 相对密度(水=1): 1.060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4 饱和蒸气压(kPa): 2.27(20℃) 溶解性:溶于热水、乙醇、氯仿、冰醋酸、乙醚。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有害。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吸入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炎症、化学性肺炎、肺水肿等。本品可引起过敏反应。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强刺激性。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燃烧。容易自聚,聚合反应随着温度的上升而急骤加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发展历程 戊二醛被誉为继甲醛和环氧乙烷消毒之后化学消毒灭菌剂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作为生产戊二醛系列杀菌剂的原液,本品具有甲醇含量低,无致歧变、无积毒的特点,广泛用于消毒灭菌、制药等行业 戊二醛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稳定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医疗器械和耐湿忌热的精密仪器的消毒与灭菌。其灭菌浓度为2%,市售戊二醛主要有:2%碱性戊二醛和2%强化酸性戊二醛两种。碱性戊二醛常用于医疗器

械灭菌,使用前应加入适量碳酸氢钠,摇匀后,静置1小时,测定pH值。PH在7.5-8.5时,戊二醛的杀菌作用最强。戊二醛杀菌是其单体的作用,当溶液的pH达到6时,这些单体有聚合的趋势,随pH上升这种聚合作用极迅速,溶液中即可出现沉淀,形成聚合体后会失去杀菌作用。因此碱性戊二醛是一种相对不稳定的消毒液,2%强化酸性戊二醛是以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为强化剂,有增强戊二醛杀菌的作用。它的pH低于5,对细菌芽胞的杀灭作用较碱性戊二醛弱,但对病毒的灭活作用较碱性戊二醛强,稳定性较碱性戊二醛好,可连续使用28天。 (1)杀菌原理:醛类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主要依靠醛基,此类药物主要作用于菌体蛋白的疏基、羟基、羧基和氨基,可使之烷基化,引起蛋白质凝固造成细菌死亡。 (2)主要优缺点: 优点: ①戊二醛属广谱、高效消毒剂,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 ②可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的灭菌; ③戊二醛在使用浓度下,具有刺激性小、腐蚀性低、安全低毒; ④受有机物的影响小,20%的有机物对杀菌效果影响不大。 缺点: ①灭菌时间长,灭菌一般要达到10个小时; ②戊二醛有一定的毒性,可引起支气管炎及肺水肿; ③灭菌后的医疗器械需用馏水充分冲洗后才能使用。 (3)杀菌作用 碱性戊二醛属广谱、高效消毒剂,可有效杀灭各种微生物,因而可用作灭菌剂,但强化酸性戊二醛杀芽胞效果稍弱(表1) 表1 2%戊二醛对杀芽孢的杀灭效果 应用领域 ①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 2%戊二醛(碱性、酸性、中性)可用于各种不怕湿的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在常温下把清洁干燥的器械完全浸入戊二醛水溶液中,30分钟可达到消毒10小时以上可达到灭菌。 无论哪种制剂,在使用时均需先加入0.5%亚硝酸钠作为防腐剂,但一经加入防腐剂只可保存1个月,碱性戊二醛只可连续使用1-2周。 ②内窥镜的消毒与灭菌

稀戊二醛溶液生产工艺规程

稀戊二醛溶液生产工艺规程 1 产品概述 1.1 产品名称 商品名 通用名:稀戊二醛溶液 汉语拼音:Xiwuerquan Rongye 1.2剂型:液体消毒剂 1.3批准文号: 1.4规格:1000ml:20g 1.5包装规格:1000ml╳12瓶/箱 2 处方和依据 2.1 处方 名称用量 浓戊二醛溶液25% 80g 饮用水加至 1000ml 共制成1000ml 2.2 处方依据:本处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一部稀戊二醛溶液项下制订。

3 生产工艺流程图

4 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4.1 称量、配液 4.1.1 车间质量监控员检查称量配液间符合规定后允许生产,车间操作人员按“批生产指令”领取物料,码放在指定区域并摆放整齐。 4.1.2 浓戊二醛溶液在使用前应再次检查外观情况,确保质量合格。称量前操作人员应先核对原料的名称、批号、规格、数量、等。确认无误后,进行称量配料。处方计算和称量过程必须由双人操作,一人称量、一人复核,并由质量监控员监督。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及时填写称量记录。 4.1.3 称好的物料置于清洁容器内,容器外应挂状态标志,注明物料名称、数量、日期、称量人和复核人。 4.1.4 在配液罐中加入配液量20%的饮用水,再投入浓戊二醛溶液。 4.1.5 开启搅拌器, 慢速搅拌10分钟至充分混匀(必要时加热),停机,加饮用水至工艺规定全量,搅拌10分钟至均匀。 4.1.6配液岗位班长填写请验单,交于中间产品化验员,检验合格后,将药液传送灌装工序。 4.1.7 操作人员应及时填写称量配液批生产记录,并将生产记录随检验合格的物料传入灌装工序。 4.2 灌装 4.1车间质量监控员到达灌装间按规定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允许生产。灌装操作人员准备好待罐装瓶,得到灌装通知后,开始准备灌装,控制装量范围为:1000~1020ml; 4.2生产操作人员每隔30分钟检查一次装量,每次检查5瓶,未盖上盖子之前检查,每瓶装量应不少于1000 ml,平均装量不少于1000ml,并做好装量检查记录。 4.3灌装好的瓶进行铝箔封口、拧盖; 4.4灌装结束后,计算物料平衡。 4.5清场并整理好灌装生产记录随物料传至包装工序。 4.3 包装 4.3.1 车间质量监控员到达包装岗位按规定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允许生产。 4.3.2 操作人员根据批包装指令领取包装箱等包装物品。包装用大箱箱签应打印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且印字清晰。 4.3.3 核对该中间产品的品名、批号、数量、规格等,按包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3.4 装箱过程中,车间质量监控员应随时抽检药品包装情况,检查合格后,将

戊二醛固定液(0.25%,电镜专用)

戊二醛固定液(0.25%,电镜专用) 简介: 固定的目的在于保存细胞和组织的原有形态结构,固定剂能阻止内源性溶酶体酶对自身组织和细胞的自溶、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固定剂通过凝固、生成添加化合物等使蛋白质内部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酶失活。固定剂对细胞核细胞外成分发生物理改变。固定液主要分为醛类固定液、汞类固定液、醇类固定液、氧化剂类固定液、苦味酸盐类固定液等,较为常用的是醛类中的福尔马林、醇类中的乙醇。戊二醛固定液会引起蛋白质α-螺旋结构变形,不利于过氧化物酶染色。戊二醛固定液固定速度快,渗透力差。 Leagene 戊二醛固定液(0.25%,电镜专用)由戊二醛、磷酸盐、去离子水等组成,pH7.2~7.4,该固定液对细胞核、细胞浆的细微结构固定效果好,经常用于电镜标本固定。组成: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根据实验具体要求操作。 2、取新鲜标本,立即入戊二醛固定液4℃固定1~4h,稍大标本应适当延长固定时间。 3、送检或4℃保存。 注意事项: 1、Leagene 戊二醛固定液有一定腐蚀性,请在通风较好的环境下小心操作,避免吸入。 2、组织取材的厚度不同,固定时间也不同。常规活检组织比较适合的厚度为2~4mm,一般不超过6mm。对组织恰当的选材有利于固定液的渗透。 3、固定液的容量应足够,一般固定液与组织块的体积比率应大于10:1。如果容积不够大,可以在固定期间更换1~3次固定液。 4、温度对固定的影响很明显,提高温度可以加速固定作用,但本固定液最好不要提高温度。 5、取出新鲜组织后,应及时固定。无法及时固定时,应保存于生理盐水中及时送检。相关:编号 名称DF0159 Storage 戊二醛固定液(0.25%,电镜专用) 100ml RT 避光使用说明书1份 编号 名称DC0032Masson 三色染色液

最新最全戊二醛

戊二醛 戊二醛属高效消毒剂。因具有杀菌谱广、杀细菌芽孢效果可靠、杀菌作用受有机物影响较小、对金属腐蚀性小等特点,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的消毒与灭菌,尤其是内窥镜的消毒灭菌。但由于戊二醛对人体具有潜在的毒性、对皮肤黏膜具有刺激性,目前有些人正在积极寻找其替代品用于内窥镜和其他医疗器械的灭菌。 物理化学性质 戊二醛是一种饱和五碳二醛,分子式为C5H8O2,相对分子质量为100.12;纯品为无色或浅黄色油状液体,有微弱的醛气味,沸点187-189℃,易溶于水和醇。戊二醛水溶液呈酸性。 戊二醛在酸性条件下稳定,可长期贮存,商业出售的戊二醛通常是质量分数为2%、25%、50%的酸性溶液。消毒用的戊二醛通常为2%的碱性溶液,酸性溶液在使用之前需活化(碱性化)。碱性条件下戊二醛不稳定,易聚合成多聚体,pH≥8的溶液通常在4周内失去活性,活化的碱性戊二醛使用时间不应超过两周。 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 戊二醛杀灭微生物的机理还不清楚,可能是自由醛基与细胞表面或内部蛋白质或酶的氨基结合而引起一系列的反应,导致微生物的死亡。戊二醛与蛋白质和酶的反应速率取决于溶液的酸碱度,在pH4~9范围内,随着pH值的增加,反应速率增加。 戊二醛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2%碱性戊二醛溶液(pH7.2~8.5)作用5min可杀灭细菌繁殖体,作用10min 可杀灭各类病毒,作用30min可杀灭真菌和结核分支杆菌,杀灭细菌芽孢需要3h。但干燥细菌对化学消毒剂的抗力明显高于悬液中的细菌,戊二醛也不例外。对干燥枯草杆菌芽孢,2%碱性戊二醛在20℃时达到灭菌需要10h。2%强化酸性戊二醛溶液和2%中性戊二醛也都具有可靠的杀芽孢作用。2%戊二醛溶液浸泡口腔镜7min可使其上的HBsAg 破坏,2%中性戊二醛复方消毒剂作用10min 可使HBsAg破坏。 杀菌的影响因素 1)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影响随着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杀菌作用增强。但质量分数低于2%的戊二醛溶液,无论怎样延长杀菌时间,也不能取得可靠的杀细菌芽孢效果。因此,杀灭细菌芽孢需用质量分数大于2%的戊二醛溶液。 2) 溶液酸碱度的影响酸性戊二醛的杀菌作用明显低于碱性戊二醛,但随温度升高差异逐渐减小。在 pH4.0~ 9.0范围内,随着pH值的增加杀菌作用增强;pH7.5 ~8.5时杀菌作用最强;pH>9时,戊二醛迅速聚合,杀菌作用迅速丧失。 3) 温度的影响在较低温度下也有杀菌作用。随温度升高,戊二醛杀菌作用增强,在20 ~60℃其温度系数(Q10)为1.5 ~4.0。 4) 有机物的影响有机物使杀菌作用减弱,但有机物对戊二醛杀菌作用的影响比其他消毒剂小,20%小牛血

安格斯牛养殖技术SOP

安格斯牛养殖技术 一、形态特征 无角、体格低矮、体质结实、头小而方,颈中等长,背线平直,体躯宽深,呈圆筒状,四肢短而直,皮肤松软富有弹性,背毛具有光泽,黑安格斯牛的背毛为黑色,但大部分的牛到了春季毛色就会变成红棕色,到了秋季又会变成黑色。个别安格斯牛毛色常年为黑色。 二、生产性能 安格斯牛具有良好的肉用性能,被认为是世界上品质最优秀的肉牛之一。安格斯牛哺乳期日增重900-1000克,18月龄育肥牛日增重700-900克,胴体品质高,出肉多,屠宰率一般为60%-65%,净肉率为53.8%。肌纤维细,肉质良好,脂肪分布均匀,大理石状花纹明显。 三、繁殖性能 成年公牛平均体高为135.8cm,平均体重为800kg左右。成年母牛平均体高为116.5cm ,平均体重为550kg左右。犊牛出生重平均为18kg左右。安格斯牛早熟易肥,约在12月龄性成熟,18-20月龄可初次配种,发情周期平均为22天,发情持续期为2-3天,妊娠期平均为285天,母牛连产性好,极少难产,繁殖率高达95%。种母牛利用时间长,17-18岁时尚可产犊。 四、生长环境 安格斯牛性情温顺,耐粗饲,适应性强,耐干旱,适合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北方的华北、西北地区饲养。

五、安格斯牛养殖流程图

0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21个月24个月 3 / 12

七、养牛前的准备 八、种牛的选择 为防止近亲杂交降低品质,一般不引进种公牛,而是从种公牛站购买冻精,对种母牛进行人工受精。种母牛一般选择符合品种特征,体格健壮,母性好,乳房发育匀称,后躯发达,无遗传性疾病的母牛。 九、过渡期的饲养管理 为使刚引进的种牛更好地适应环境,需要对种牛进行一段时间的过度期的饲养。种牛经过长途运输可能脱水,需要补充一些盐和微量元素。预混料里含有这些物质,在配置精料时,把预混料的量适当提高一些就可达到要求。保持饮水池的水新鲜、清洁、充足。饮食上坚持少喂的原则,每天饲喂正常量的一半,连续喂两天,以后逐步增加次数和食量。经过7天的过渡期饲养,种母牛就可以进入日常饲养管理了。

常用消毒液的选择

常用消毒液的选择 化学消毒剂种类繁多,人们在消毒实践中,总要选择比较理想的化学消毒剂来使用。作为一个理想的化学消毒剂,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杀菌谱广;(2)使用有效浓度低;(3)杀菌作用速度快;(4)性能稳定;(5)易溶于水;(6)可在低温下使用;(7)不易受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影响;(8)对物品无腐蚀性;(9)无臭无味,无色;(10)毒性低,消毒后无残留毒害;(11)使用安全,不易燃烧;(12)价格低廉;(13)运输方便;(14)可大量生产供应。目前的化学消毒剂中,没有一种能够完全符合上述要求的。因此在使用中,只能根据被消毒物品性质、工作需要及化学消毒剂的性能来选择使用某种消毒剂。 1 戊二醛 戊二醛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稳定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医疗器械和耐湿忌热的精密仪器的消毒与灭菌。其灭菌浓度为2%,市售戊二醛主要有:2%碱性戊二醛和2%强化酸性戊二醛两种。碱性戊二醛常用于医疗器械灭菌,使用前应加入适量碳酸氢钠,摇匀后,静置1小时,测定pH值。PH在7.5-8.5时,戊二醛的杀菌作用最强。戊二醛杀菌是其单体的作用,当溶液的pH达到6时,这些单体有聚合的趋势,随pH上升这种聚合作用极迅速,溶液中即可出现沉淀,形成聚合体后会失去杀菌作用。因此碱性戊二醛是一种相对不稳定的消毒液,2%强化酸性戊二醛是以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为强化剂,有增强戊二醛杀菌的作用。它的pH低于5,对细菌芽胞的杀灭作用较碱性戊二醛弱,但对病毒的灭活作用较碱性戊二醛强,稳定性较碱性戊二醛好,可连续使用28天。 (1)杀菌原理:醛类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主要依靠醛基,此类药物主要作用于菌体蛋白的疏基、羟基、羧基和氨基,可使之烷基化,引起蛋白质凝固造成细菌死亡。 (2)主要优缺点: 优点: ①戊二醛属广谱、高效消毒剂,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 ②可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的灭菌; ③戊二醛在使用浓度下,具有刺激性小、腐蚀性低、安全低毒; ④受有机物的影响小,20%的有机物对杀菌效果影响不大。 缺点: ①灭菌时间长,灭菌一般要达到10个小时; ②戊二醛有一定的毒性,可引起支气管炎及肺水肿; ③灭菌后的医疗器械需用馏水充分冲洗后才能使用。 (3)杀菌作用 碱性戊二醛属广谱、高效消毒剂,可有效杀灭各种微生物,因而可用作灭菌剂,但强化酸性戊二醛杀芽胞效果稍弱(表1) 表1 2%戊二醛对杀芽孢的杀灭效果 (4)戊二醛的应用 ①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 2%戊二醛(碱性、酸性、中性)可用于各种不怕湿的医疗器械消毒与灭菌。在常

戊二醛

戊二醛 编辑 声明 本词条可能涉及药品内容,网上任何关于药品使用的建议都不能替代医嘱。 戊二醛,分子式为C5H8O2,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溶于热水。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可作为食品工业加工助剂,菌消毒剂、鞣革剂、木材防腐剂,药物和高分子合成原料等。目录 1基本信息 2理化特性 3危害性 4发展 5应用 6使用方法 7注意事项 1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称:戊二醛 中文别名:戊二醛,溶液;胶醛 英文名称:Glutaric dialdehyde 英文别名:Glutaraldehyde Solution BP;Pentanedial;1,5-Pentanedial;glutaraldehyde sol,F. E. M.,~50% in H2O;glutaraldehyde sol,for E. M.,~25% in H2O;glutaraldehyde grade I;glutaraldehyde 50% aqueous solution*photographic;glutaraldehyde grade I 50% aqueous*solution;glutaraldehyde grade I 70% aqueous*solution;Glutaraldehyde, 25% Aqueous Solution;Glutaraldehyde 50% solution;Glutarldehyde;Glutaraldehyde 戊二醛 CAS No.:111-30-8[1] EINECS:203-856-5 分子式:C5H8O2[2] 分子量:100.1158 2理化特性 编辑 外观与性状:略带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或微黄色的透明油状液体。 熔点:-5℃ 沸点:189°C at 760 mmHg 闪点:66°C 密度:0.947g/cm3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4 蒸汽压:0.583mmHg at 25°C 溶解性:溶于热水、乙醇、氯仿、冰醋酸、乙醚等有机溶剂。 储运特性: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与氧化剂、食品添加剂分开存放,

戊二醛的优缺点及用途介绍

优点: 戊二醛属广谱、高效消毒剂,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 可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的灭菌; 戊二醛在使用浓度下,具有刺激性小、腐蚀性低、安全低毒; 受有机物的影响小,20%的有机物对杀菌效果影响不大。 缺点: 灭菌时间长,灭菌一般要达到10个小时; 戊二醛有一定的毒性,可引起支气管炎及肺水肿; 灭菌后的医疗器械需用馏水充分冲洗后才能使用。 杀菌作用:碱性戊二醛属广谱、高效消毒剂,可有效杀灭各种微生物,因而可用作灭菌剂, 但强化酸性戊二醛杀芽胞效果稍弱。 用途介绍: 1.杀菌消毒剂、鞣革剂、木材防腐剂,药物和高分子合成原料等。 2.用作显微镜检验的固定剂 3.与铬结合鞣制牛、猪、羊服装革、手套革。宜于在低温(0℃以下)密封避光保存。本品对 眼睛和皮肤有强烈的刺激性,取用时应戴眼镜、手套等防护用具。不能与含酚类的植物鞣剂 和合成鞣剂混用。 4.戊二醛是一种低毒的化学防腐杀菌剂,我国规定可用于蔬、果的保鲜,最大使用量为 0.05g/kg,残留量不大于5mg/kg。 5.戊二醛用于消毒、制药、鞣革,用作电子显微镜及彩色显像管的坚膜剂。该品用来生产中 枢兴奋药山梗菜碱盐酸盐。戊二醛是一种速效、广谱的化学灭菌剂,在常温下低浓度的戊二 醛水溶液即可对许多微生物表现出活性,对繁殖型的细菌,病毒,分枝杆菌、致病性霉菌和 细菌芽孢有高度灭菌效果,且对人毒性很低,有人称本世纪初使用甲醛,30年代使用环氧乙 烷等化学杀菌消毒剂,目前戊二醛是第三个里程碑。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推存三 品作为B型肝炎病毒消毒剂。在已知醛中,戊二醛是一种最好的蛋白质交联剂,交联的特点 是活性高,反应快,结合量高,产物稳定,对沸水、酸、酶的抵抗能力强,因此用戊二醛鞣 制的皮革具有优异的耐汗、耐热、耐皂洗等性能。 6.戊二醛被誉为继甲醛和环氧乙烷消毒之后化学消毒灭菌剂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作为 生产戊二醛系列杀菌剂的原液,戊二醛(111-30-8)系列杀菌剂具有甲醇含量低,无致歧变、无积毒的特点,广泛用于消毒灭菌、制药等行业. 戊二醛(111-30-8)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稳定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医疗器械和耐湿忌热的精密仪器的消毒与灭菌。其灭菌浓度 为2%,市售戊二醛主要有:2%碱性戊二醛和2%强化酸性戊二醛两种。碱性戊二醛常用于 医疗器械灭菌,使用前应加入适量碳酸氢钠,摇匀后,静置1小时,测定pH值。PH在7.5-8.5时,戊二醛的杀菌作用最强。 戊二醛杀菌(111-30-8)是其单体的作用,当溶液的pH达到6时,这些单体有聚合的趋势,随pH上升这种聚合作用极迅速,溶液中即可出现沉淀,形成聚合体后会失去杀菌作用。因 此碱性戊二醛是一种相对不稳定的消毒液,2%强化酸性戊二醛是以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为强化剂,有增强戊二醛杀菌的作用。它的pH低于5,对细菌芽胞的杀灭作用较碱性戊二醛弱,但对病毒的灭活作用较碱性戊二醛强,稳定性较碱性戊二醛好,可连续使用28天。

复方戊二醛溶液生产工艺规程修改稿

复方戊二醛溶液生产工艺规程 编制人:年月日 审核人:年月日 批准人:年月日 执行日期:年月日厦门惠盈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厦门惠盈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工艺规程 1 概述 1.1 药品名称:复方戊二醛溶液 1.2 剂型:液体消毒剂 1.3 规格:100ml:戊二醛15g;苯扎氯铵10 g 1.5 质量标准:《进口兽药质量标准》2006年版 1.6 性状:本品为琥珀色的澄清液体,有特臭。 1.7 贮存条件:遮光、密闭,在凉暗处保存 2处方及工艺: 生产量:100L 2.1 依据 2.1.1 处方为100L的配方,由于配料的反应釜为500L,故实际生产以最高500L为一批。 2.1.2 本产品中戊二醛含量规格为100ml:15g,每100L中含戊二醛的理论量为15.0kg。 2.1.3 考虑生产过程的损耗,对于其中的主要成分戊二醛,按照实测有效成分含量折算 后再增加2%。 2.1.4编制依据:《进口兽药质量标准》2006年版38页中的复方戊二醛溶液的内容。

2.2工艺流程图: 3.质量标准 3.1 原辅料质量标准及依据: 3.1.1 戊二醛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5年版一部执行。 苯扎氯铵溶液按《进口兽药质量标准》2006年版29页执行。 3.1.2 饮用水按GB 5749-85生活饮用水标准执行。 3.2 半成品质量控制要点 3.2 复方戊二醛溶液成品质量标准

3.3 包装材料质量标准 3.3.1 消毒剂瓶:按消毒剂瓶和盖子企业内控质量标准执行。 3.3.2 纸箱:按纸箱企业内控质量标准执行。 4 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4.1原辅料:所使用的原料应有合格证。 4.2 环境:生产车间、设备应处于清场合格状态,无上批残留物。 4.3 称量: 4.3.1领料:按实际投料量到仓库领取原料,移至原料暂存间,检查桶上是否有合格证。原料桶外壁若有污渍、灰尘应用抹布擦净。 4.3.2称量:称量者根据投料量称取原料液体,装在自制灌装桶内。填写《称量配料记录》。 4.4稀配 4.4.1 打开配料罐打开反应罐开口,将称好的饮用水抽一部分至罐中。然后将原料抽至反应罐中,把剩下的饮用水倒到装原料的桶中,稍微搅拌后全部抽至反应釜中。关上罐口,开启搅拌。按《搪玻璃反应罐标准操作规程操作》 4.4.2 当反应罐搅拌进行30分钟以上时,关闭搅拌。 4.4.3 半成品检验由底部取样口用洁净烧杯取出不超过100ml药液,观察澄明度。通知质检部取样,做半成品检验。检验合格继续下一步操作。 4.4.4 出料半成品检验合格后,就可将反应罐内液体抽出。

常用灭菌剂消毒剂使用浓度方法及监测

常用灭菌剂消毒剂使用浓度方法及监测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常用灭菌剂、消毒剂使用浓度、方法及监测 (一)、戊二醛消毒液 1、浸泡灭菌消毒常用浓度: 碱性戊二醛2.0%-3.4%, 加碳酸氢钠将pH调至7.5-8.3(1h后测定), 灭菌作用时间为10h。

消毒作用时间为30min。 戊二醛应在通风良好处使用(美国规定接触量高限为0.05ppm) 2、戊二醛使用方法: 灭菌用浸泡法:将清洗、晾干或擦干后待灭菌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2%戊二醛的容器中并加盖,浸泡10h后,无菌操作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并无菌擦干后使用。 消毒浸泡法:将清洗、晾干擦干后的待消毒处理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2%戊二醛的容器中并加盖,一般30min,取出后用灭菌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3、戊二醛使用注意事项: 戊二醛对碳钢器械、制品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先加入0.5%亚硝酸钠防锈。使用过程中应对戊二醛浓度进行检测,保证其使用有效浓度(每周用2%戊二醛浓度测试卡监测1次并记录)。 戊二醛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接触戊二醛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体内。 盛装戊二醛消毒液的容器应加盖,放于通风良好处。 4、戊二醛消毒液浓度测试纸操作规程: 1)测定1.8%-2.1%戊二醛浓度。 2)从瓶中取出一条戊二醛浓度指示卡,将指示色块完全浸没于戊二醛溶液3s内取出; 3)在瓶盖上的纸垫,去除色块上多余的液体,横置于瓶盖上; 4)注意不要将色块面朝下以免受到污染,等候5-8min观察颜色变化, 5、戊二醛浓度指示卡判断结果: 1)指示卡色块由白色变为均匀黄色,表示溶液浓度符合要求。

戊二醛(二)

戊二醛 一步氧化法 一步氧化法采用空气、过氧化氢以及酮的过氧化物作为氧化剂,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的方法最具开发前景。这是因为,过氧化氢价廉易得,且氧化过程条件温和,无需高温高压装置,工艺路线短,产物分离容易,无污染。所用催化剂通常是钼化合物、钨化合物和杂多酸。以钨酸为催化剂,叔丁醇为溶剂,在35°C下反应24h,戊二醛收率达80%;氧化催化剂有钼催化剂、钨硼共催化剂、杂多酸催化剂、钨催化剂等。 以30%或50%的过氧化氢水溶液为氧化剂,在叔丁醇存在下使CPE氧化成戊二醛,收率在55%~60%(25%的粗戊二醛水溶液)。使用该催化剂不仅突破了不能使用水基介质和低浓度双氧水的限制,而且反应条件温和,戊二醛的收率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与其他方法相比,此法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和工业价值。 以环戊烯为原料,采用钨酸催化剂合成戊二醛。以双氧水的水溶液为氧化剂,在叔丁醇溶剂中进行均相反应制得戊二醛,可以突破以往研究不能使用水基介质和低浓度双氧水的限制,同时将部分反应中间体转化成戊二醛,反应过程总收率达到65%以上。试验例如下: 在装有搅拌器、冷凝管的250mL密闭反应器中,按比例依次加入10mL环戊烯(CPE)、50mL叔丁醇(TBA)、钨酸催化剂0.5g,在38°C下,滴加与CPE化学计量比的双氧水,搅拌反应4.5h,得到戊二醛反应液。 氧化反应结束后,按一定配比加入沉淀剂反应6~7h,溶液中戊二醛质量分数为12%~14%。抽滤除崔化剂及沉淀剂,所得混合液经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同时将反应液浓缩得到质量分数为25%的戊二醛产品。

复旦大学开发的环戊二烯氧化法是用C4馏分中的环戊二烯为原料,经部分加氢生成环戊烯,然后用双氧水进行氧化、裂解得戊二醛。第一步加氢反应采用气-固或液-固相反应,环戊烯收率达90%以上。然后再在水基介质中,以固体酸为催化剂,双氧水为氧化剂一步氧化制得戊二醛。该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流程短,在戊二醛的反应、分解、蒸馏过程中,产品收率有大幅度提高,总收率达55%~60%。在从环戊二烯制备戊二醛的氧化反应中,在合适的催化剂体系和操作条件下,一步氧化制戊二醛的收率大于60%。该法对设备无特殊要求,可利用气-固相加氢装置与流动床。采用液-固相反应,也可使用传统的反应釜,仅要求密封以防止低沸点物料泄漏。利用价廉的环戊二烯制备戊二醛,投资少,效率高,且消耗定额低,如果生产厂家自产双氧水,则生产成本还可大幅度下降,为双氧水氧化环戊烯制备戊二醛的研究实现工业化带来了希望。 日本在环戊烯氧化制戊二醛时,所用的氧化催化剂有杂多酸、砷酸、过渡金属氧化物。德国和俄罗斯在解聚方面申请的专利较多。 随着乙烯生产装置的大型化,以廉价、丰富的乙烯装置副产物CPD(环戊二烯)为原料制备戊二醛,可使产品成本大辐度降低,是较为理想的合成路线。 以双氧水为氧化剂的环戊二烯一步氧化法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不久的将来必将占据主导地位。 实际用途 戊二醛在0.01%的浓度时就开始表现出杀菌活性。 戊二醛在碱性介质中杀菌效果较好,1%的戊二醛异丙醇溶液:在加碱后才表现出活性。在使用戊二醛时加入0.3%的小苏打可以提高其杀菌能力。 提高温度可以増加戊二醛的杀菌和杀孢子能力。这一特点对酸性戊二醛来说表现尤为显著。碱性戊二醛在提高温度时,由于聚合速度的增加,在某些情况下,如加热时间过长,甚至会降低其杀菌能力。 戊二醛最好在酸性pH值3~5条件下储存,也可加入稳定剂。需要在碱性条件下使用时,最好在使用之前临时调节pH值,而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pH值高于8.5。使用不完的酸性戊二醛最好在低温下储存。 戊二醛是一种快速、高效、广谱的化学灭菌剂,对繁殖型的细菌、病毒、分枝杯菌、致病性霉菌和细菌芽孢有高度杀灭效果,且对人畜的毒性很低,无致畸性,是第三代化学灭菌剂。 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存在下,戊二醛能保持杀菌性能不变,其杀菌效果与70%乙醇和含季铵盐的杀菌剂一致。 戊二醛是卫生部推荐的无毒速效杀菌消毒剂,对杀灭乙型肝炎等病毒有奇效。因而,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