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利润计算方法

利润计算方法

利润计算方法
利润计算方法

利润计算方法

一、毛利

毛利=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

毛利率=毛利/主营业务收入*100%

二、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毛利—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流通费用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一)税金及附加

1.增值税——销售货物、进口货物、加工时应缴的税

A)一般纳税人。销售企业年度营业额在80万以上者,生产企业营业额在50万以上者

应纳税额=当期销售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当期销售税额=销售收入*适用税率(17%.13%.0%)

当期进项税额=进货价中已付且允许抵扣的增值税

B)小规模纳税人。年度营业额在80万以下或50万以下者

应纳税额=营业额*适用税率(3%)

2. 营业税——提供服务、劳务、转让无形生产等应缴的税

应纳税额=营业额*适用税率(3%—20%)

3. 消费税——应税消费品和消费行为需缴的税

从价计征消费税=应税消费品销售额*适用税率

从量计征消费税=应税消费品销售量*适用税额

4. 城建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适用税率

税率:7%、5%、1%

5. 教育税附加=(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3%

(二)流通费用

1.经营费用——运、储、捡、租、耗、促销等费用以及经营人员工资、福利、

奖金等;

2 管理费用——开发、会议、培训、招聘、招待等费用以及管理人员工资、福

利、奖金等;

3 财务费用——借、贷款利息、银行手续费、购账本及发票等

三、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四、净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等

所得税——对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应缴的税

应缴税额=利润总额*适用税率(25%.20%)

利润表计算公式

利润表计算公式 利润表的格式主要有多步式和单步式两种,以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利润”为编制依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利润表采用多步式。其步骤和内容如下:第一步,以主营业务收入为基础,计算主营业务利润。其计算公式为: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第二步,以主营业务利润为基础,计算营业利润。其计算公式为: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第三步,以营业利润为基础,计算出利润总额。其计算公式为: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第四步,以利润总额为基础,计算净利润。其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利润表的编制 我国企业的利润表采用多步式格式,分以下三个步骤编制: 第一步,以营业收入为基础,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去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和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损失),计算出营业利润; 第二步,以营业利润为基础,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计算出利润总额; 第三步,以利润总额为基础,减去所得税费用,计算出净利润(或净亏损)。 例题: 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某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发生额为1 990 000元,“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发生额为630 000元,“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发生额为500 000元,“其他业务成本”科目发生额为150 000元,“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发生额为780 000元,“销售费用”科目发生额60 000元,“管理费用”科目发生额为50 000元,“财务费用”科目发生额为170 000元,“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借方发生额为50 000元(无贷方发生额),“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为借方发生额450 000元(无贷方发生额),“投资收益”科目贷方发生额为850 000元(无借方发生额),“营业外收入”科目发生额为100 000元,“营业外支出”科目发生额为40 000元,“所得税费用”科目发生额为171 600元。 该企业2008年度利润表中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计算过程如下: 营业利润=1 990 000+500 000-630 000-150 000-780 000-60 000-50 000-170 000-50 000-450 000+850 000=1 000 000(元) 利润总额=1 000 000+100 000-40 000=1 060 000(元) 净利润=1 060 000-171 600=888 400(元)

毛利率怎么算(计算公式)

毛利率怎么算(计算公式) 毛利率怎么算(计算公式) 1.毛利率计算的基本公式是: 毛利率=(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100% 2.不含税售价=含税售价÷(1+税率) 3.不含税进价=含税进价÷(1+税率) 4.从一般纳税人购入非农产品,收购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17%进项税额,销售按17%交纳销项税额。 5.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非农产品,其从税务局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4%进税额,销售按17%交纳销项税额。 6.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非农产品,没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时按17%交纳销项税额。 7.总的来说,增值税是一种价外税,它本身并不影响毛利率,影响毛利率的是不含税的进价和售价。要正确计算毛利率,只要根据其商品的属性,按公式换算成不含税进价和售价就可以了。《毛利的计算题实例》 1、毛利计算公式? 1.毛利率=(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100% 2.毛利率=(1-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100% 2、已知某商品不含税进价13.5元,不含税售价15元。 请问该商品的毛利率是多少?(20分) 1.毛利率=(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100% 2.毛利率=(15-1 3.5)/15*100%=10% 3、已知某商品不含税进价800元,含税售价990元,增值税率10%。 请问该商品的毛利率是多少?(20分) 1.不含税售价=含税售价/(1+增值税)=990/(1+10%)=900元 2.毛利率=(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100% =(900-800)/900=11% 4、已知某商品不含税进价30元,厂商折扣5%,增值税率5%,毛利率设定为10%。 请问该商品的含税售价是多少?(20分) 1.扣除折扣,得到不含 税进价=30-30×5%=28.5元 2.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1+增值税率)/(1-毛利率) =28.5×(1+5%)/(1-10%)=33元 5、已知某商品含税进价100元,厂商折扣5%,运输费用2元/件,增值税率5%,含税售价110元。 请问该商品的毛利率是多少?(20分) 1.不含税进价=含税进价/(1+增值税)=100/(1+5%)=95元 2.扣除折扣,加运输费后,不含税进价=95-95×5%+2=92元 3.不含税售价=含税售价/(1+增值税)=110/(1+5%)=105元 4.毛利率=(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 =(105-95)/105=9.5%

销售利润率计算公式

销售利润率计算公式 推荐阅读:销售利润率 其计算公式为: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 / 营业收入×100% 俗称销售利率率为毛利率,只是口头上的一种表述。实际上,销售利润率与销售毛利率是不同的两个指标,因为前者已剔除了期间费用,后者仍包含期间费用(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从两者公式可以看出: 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 / 营业收入×100% 销售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 而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费用。因此,可以看出销售毛利率一般大于销售利润率。 式中产品销售净收入是指扣除销售折让、销售折扣和销售退回之后的销售净额。销售利润越高,说明销售获利水平越高。在产品销售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利润的多少要受产品成本和产品结构等的影响。产品成本降低,产品结构中利润率高的产品比重上升,销售利润率就提高;反之,产品成本上升,产品结构中利润率高的产品比重下降,销售利润率就下降。分析、考核销售利润率,对改善产品结构,促进成本降低等有积极的作用。 销售利润计算公式是什么? 时间:2010-11-25 16:20 编辑:芳萍来源:世界工厂网点击数:8227 销售利润计算公式是什么?经常听到有朋友问这样的问题,为了能够有助于大家牢记销售利润的计算公式,本文对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销售利润的计算公式为: 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 / 营业收入×100% 销售利润率从口头上来讲,又可称之为毛利率,实际上,销售利润率和毛利率指的是不同的销售指标,销售利润率剔除了期间费用,而销售毛利率则包含了期间费用,比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从计算公式来看: 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 / 营业收入×100% 销售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 而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费用。 因此可以看出,销售毛利率一般大于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越高,说明销售获利水平越高。在产品销售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利润的多少要受产品成本和产品结构等的影响。产品成本降低,产品结构中利润率高的产品比重上升,销售利润率就提高;反之,产品成本上升,产品结构中利润率高的产品比重下降,销售利润率就下降。分析、考核销售利润率,对改善产品结构,促进成本降低等有积极的作用。 相关知识:企业利润率的主要形式有 ①销售利润率。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销售收入总额的比率。它表明单位销售收入获得的利润,反映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关系。 ②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销售成本总额之比。它表明单位销售成本获得的利润,反映成本与利润的关系。 ③产值利润率。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总产值之比,它表明单位产值获得的利润,反映产值与利润的关系。 ④资金利润率。一定时期的销售利润总额与资金平均占用额的比率。它表明单位资金获得的销售利润,反映企业资金的利用效果。 ⑤净利润率。一定时期的净利润(税后利润)与销售净额的比率。它表明单位销售收入获得税后利润的能力,反映销售收入与净利润的关系。 利润总额与净利润计算公式 浏览次数:4063次悬赏分:20 |解决时间:2010-6-9 18:45 |提问者:xiang2848 企业利润分配A公司(有限责任公司) 一、1997年损益类账户金额 主营业务收入790万;主营业务成本500万;营业费用40万;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60万;其他业务收入30万;其它业务支出10万;管理费用70万;财务费用20万;营业外收入50万;营业外支出30万;投资净收益60万 二、1990年至1996年利润(万元) 1990年-160;1991年-30;1992年25;1993年50;1994年35;1995年40;1996年25 三、1997年纳税调整事项

企业四种利润率计算公式是怎么样的

企业四种利润率计算公式是怎么样的 利润是企业经营追求的最重要目标,利润容易计算,那利润率如何计算。下面带来四种利润率计算公式,希望能帮助大家。 1、销售毛利率,是毛利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为: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它反映了企业产品销售的初始获利能力,是企业净利润的起点,没有足够高的毛利率便不能形成较大的盈利。与同行业比较,如果公司的毛利率显著高于同业水平,说明公司产品附加值高,产品定价高,或与同行比较公司存在成本上的优势,有竞争力。与历史比较,如果公司的毛利率显著提高,则可能是公司所在行业处于复苏时期,产品价格大幅上升,2003年的钢铁行业就是典型的例子。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需考虑这种价格的上升是否能持续,公司将来的盈利能力是否有保证。相反,如果公司毛利率显著降低,则可能是公司所在行业竞争激烈,在发生价格战的情况下往往是两败俱伤的结局,这时投资者就要警觉了,我国上世纪90年代的彩电业就是这样的例子。 2、销售净利率,是净利润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为: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它与净利润成正比关系,与销售收入成反比关系,企业在增加销售收入额的同时,必须相应地获得更多的净利润,才能使销售净利率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通过分析销售净利率的升降变动,可以促使企业在扩大销售的同时,注意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盈利水平。 3、营业利润率,是营业利润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为: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销售收入)×100%。它比销售净利率能更好地刻画公司主营业务对盈利的贡献情况,因为净利润是以营业利润为基础加上投资收益,补贴收入及营业外支出净额后得到的,而这些收入或损失的持续性较差,排除这些影响能更好地反映公司盈利能力变化及不同公司盈利能力的差别。 4、资产净利率,是净利润除以平均总资产的比率 计算公式为: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销售净利润率×资产周转率。资产净利率反映企业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它可分解成净利润率与资产周转率的乘积,这样可以分析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资产净利率的增加或减少。

餐饮企业毛利计算方法最新版

餐饮毛利率的计算方法 在每一个饮食企业机构中,经营者除了应该知晓怎样招徕有术,使生意能门 庭若市,生意滔滔不绝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晓得怎样从客人身上取得合理的利 润,因为利润太多或不足均会影响业务的发展。 为了避免导致“生意兴隆却还要 亏蚀”的错误预算,或被指为“宰客高手”使人望而却步起见, 经营者理应预先 拟定一套合理获取毛利的原则,以便负责营业者能有所遵 循,在写菜单及在出品 上定出合理的售价,既使客人满意,也能保障餐馆的赢利 ! 经营饮食业能赚取利润不难,可是,能够把利润控制得合理贝怀简单。赚取毛利 必须经过各部门紧密的合作,配合出品部制作,原料品质,进价高低,销售程序 和货物的处 理、储存是否妥善等因素,都需要彼此完善的配合才能达到。因此一般经营者和 富有经验的部门经理,大都能对上述各方面有极深刻的认识。 但少数新进人士或 资历较浅者,对于利润的赚取或计算的方式未必能进一步理解, 所以应该加强学 习,以便在工作时能够应付有余,在现实的社会中什么事都有其规矩和原理可循, 不能想当然 ! 目前,电脑化的饮食加工设备已闯进饮食业来了,在餐馆经营方 面,确有相当的帮助。但一般餐馆,在各项统计工作中,仍未完全摒弃轻便的计 算器或旧式的算盘,尤其是营业部则更是人手一个,成为不可或缺的财务工具。 不过,无论采用什么计算工具,计算毛利的方式则一向是沿用的固定公式。 首先 以算盘为例:通常,餐馆行内在为客人开菜单时,营业经理普遍都以整桌菜的成 本价值用算盘算出,然后按照公司所拟定的毛利率,即经过行业称谓的 “ 打加 几” 计算,方定出该菜单应售什么价钱。例如有人问: “ 这张菜单打加 几 ?” 意思即是问这桌菜有多少钱毛利。例如打加五,就等于将成本总额乘 0 . 5 , 所得之数便是毛利,按照公式计算,打加五所得的利率只是三分三厘。下面将本 行业习惯上沿用的打加几等于毛利多少钱的资料详细列出,以供参考。 例如: 将成本 X1 . 222 : 5 . 50 即毛利五分半 将成本 X1 . 500 : 6 . 00 即毛利六分 将成本 X1 . 850 : 6 . 50 即毛利六分半 将成本 X2 . 333 : 7 . 00 即毛利七分 将成本 XL0 : 7 。 5 即毛利七分半 将成本 X4 . 0 : 8 . 0 即毛利八分. 举例说明一下: 成本 100 元 X0 . 5 利率: 50 元毛利 将成本 50 元 + 成本 100 元: 150 元卖出价 ( 即本和利 ) 如将毛利50元十卖出价150元:利率33 % (即三分三毛利率) 将毛利50元十成本1130元:0 . 5(即称打加五) 卖出价 150X 利率 33 . 3 %:毛利 50 元 将成本 X0 将成本 X0 将成本 X0 将成本 X0 将成本 X0 将成本 X0 将成本 X0 将成本 X0 将成本 X0 将成本 x1 1 2 3 4 5 6 7 8 9 0 0 1 2 2 3 3 4 4 4 5 9 即毛利九厘 ( 即俗称打加一 ) 66 即毛利‘ 分六厘六 31 即毛利二分三厘一 86 即毛利二分八厘六 33 即毛利三分三厘三 75 即毛利三分七厘五 15 即毛利四分: d 厘五 44 即毛利四分四厘四 74 即毛利四分七厘四 00 即毛利五分

利润计算方法

利润计算方法 一、毛利 毛利(进销差价)=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 毛利率=毛利/主营业务收入*100% 二、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毛利—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流通费用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一)税金及附加 1.增值税——销售货物、进口货物、加工时应缴的税 A)一般纳税人。销售企业年度营业额在80万以上者,生产企业营业额在50万以上者 应纳税额=当期销售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当期销售税额=销售收入*适用税率 (17%.13%.0%) 当期进项税额=进货价中已付且允许抵扣的增 值税 B)小规模纳税人。年度营业额在80万以下或50万以下者。 应纳税额=营业额*适用税率(4%.6%) 2. 营业税——提供服务、劳务、转让无形生产

等应缴的税 应纳税额=营业额*适用税率(3%—20%) 3. 消费税——应税消费品和消费行为需缴的 税 从价计征消费税=应税消费品销售额*适用 税率 从量计征消费税=应税消费品销售量*适用 税额 4. 城建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适用税 率 税率:7%、5%、1% 5. 教育费附加=(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3% (二)流通费用 1.经营费用——运、储、检、租、耗、促销等费用 以及经营人员工资、福利、奖金等; 2 管理费用——开发、会议、培训、招聘、水电费、 招待费等以及管理人员工资、福利、奖金等; 3 财务费用——借、贷款利息、银行手续费、购账 本及发票等

三、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四、净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等 所得税——对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应缴的税 应缴税额=利润总额*适用税率(25%.20%)

餐饮利润计算公式

最佳答案你可以用以下的方法来计算利润和成本.一.成本: 1./月(即每个月固定的开支)例如;房租..税. 折旧分摊. 2. 水电.(油盐.....)细分到每份二./(每天)/月三.单位率%=售价-原料成本.四.保本(平衡)点=营业额-(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例如;当天1000元-变动成本500元=毛利率100%. 固定开支;12000元/月=400元/天. 纯利润=1000元-500元-400元=100元=10%保本=每天的营业收入必须在900元以上毛利率控制在100%才能保本.当然还要具体的细计算. 就是记流水账,也就象记事本一样,要认真详细(最好去买一个账本),要记现金收支、存货(菜、)、销售记录、设备记录等都要记。如果你不嫌麻烦而且会记账,那么建议你去买本账本(三栏式的),自制一本应收账本。一般都有卖的。这种账本很简单,而且还很容易懂。只要你在目录里写上你供应商的名字,后面是有个让你写第几页的。而且这种账本是可以拆分的。当你一页记满了你可以拆了在放一页进去。这样做就很清楚明了了。记下一个月每天的A和每天的开支B.月底盘存,看剩下的菜,米,油等等按进价值多少钱C.一个月的工人工资,水电是多少D。 计算公式如下: ?A*30天-B+C-D最简单的,每天的收入(要建银行和现金帐),减去你进货的成本(例如采购回来的菜、酒之类的),再减去你的费用(如房租等),大致等于你赚了多少,还有很多细节的东西。比如税方面的。 先分几个部分:收入(每日营业额),成本(购买菜及的支出),杂支(水电气,房租电话,还有,等等),(工人工资等),每日结账公式: 利润=收入-成本-杂支-人工。

利润表计算公式

利润表计算公式 1、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 加+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营业(销售) 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期间费用-营业税金 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 1、工业企业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销售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销售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其他销售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产品销售收入=销售收入-销售返回-销售折让-销售折扣 其他销售利润=其他销售收入-其他销售成本-其他销售税金及附加 2、商业企业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汇总损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国家补贴收入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商品销售成本-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税及附加 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额(率) 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额=∑(全部商品产品实际产量×计划单位成本)-∑(全部商品产品实际产量×实际单位成本) 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率=全部商品产品成本降低额/∑(全部商品产品实际产量×计划单位成本)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可比产品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计划产量×计划单位成本)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计划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可比产品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可比产品实际产量×实际单位成本)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可比产品实际产量×上年实际单位成本)收起 所得税费用有哪些计算方法 所得税费用的计算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倒挤的: 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 另一种是直接计算的: 所得税费用=(会计利润+或-永久性差异)×25% 注意:此处有一个前提,就是不存在预期的税率变动,如果存在预期的税率变动则不能这样直接计算。 结论:暂时性差异是不影响所得税费用的金额。 因为: 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 =(会计利润+或-永久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5%+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 =(会计利润+或-永久性差异)×25%+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5%-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5%+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 =(会计利润+或-永久性差异)×25%+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

利润的计算

利润的计算 基本概念: 一件商品的利润=收入-成本(其中收入往往体现为售价) 销售总利润=总收入-总成本 =一件商品的利润×销售量(想想这个等式在什么时候成立?)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即: 很多时候,人们是根据成本和预期的利润率来确定售价(简称定价),那么根据上述关系式,你能给出定价公式吗? 定价=成本×(1+利润率) 例如,一件商品进货价是80元,售出价是100元,则这件商品的利润是100-80=20(元),利润率是20÷80×100%=25%. 例1.某商品按定价出售,每件可获利润45元,如果按定价的70%出售10件,与按定价每件减价25元出售12件所获得的利润一样多.这种商品每件定价多少元? [答疑编号5721050101] 【解答】按定价每件减价25元时,每件的利润是45-25=20(元),方案一和方案二的总利润都是:20×12=240(元), 方案一中每件可获利润为:240÷10=24(元), 1

所以定价为(45-24)÷(1-70%)=70(元). 答:这种商品每件定价70元. 例2.某商品按定价的 80%(八折)出售,仍能获得20%的利润,定价时期望的利润率是多少? [答疑编号5721050102] 【解答】设定价是“1”,实际售价是定价的 80%,就是0.8. 因为获得20%的利润,所以售价是成本的(1+20%)=1.2倍,所以成本是. 定价时期望的利润率是 答:期望的利润率是50%. 例3.某商店到苹果产地去收购苹果,收购价为每千克1.20元.从产地到商店距离400千米,运费为每吨货物每运1千米收1.50元.如果在运输及销售过程中的损耗是10%,商店要想实现25%的利润率,零售价应是每千克多少元? [答疑编号5721050103] 【解答】对于一千克苹果的成本,由收购价、运费、损耗三部分组成. 2

毛利润计算方法

餐饮成本核算知识-毛利润计算方法 来源:餐饮管理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6日点击数:54 【字体:小大】【收藏】 盈利是每个企业的共同目的,同时也是每个企业最为头痛的问题,是否盈利就关系到企业的成本控制及利润的计算方法。企业是否盈利就是要通过利率计算来判断的。今天我们就以餐饮业为主来分享一下毛利率的计算方法。 毛料:最初进购的原料 净料:经过初加工处理的原料 净料单位成本的计算: 1、一料一档单位成本计算:一料一档是加工前是一种生料,加工后还是一种生料或半制品,且下脚料无作价价款。净料单价成本=毛料总值/净料重量。 根据上面的公式做一下这个例1:某厨房购进冬瓜50kg,进货价款为1.2元/kg。去皮后得到净冬瓜37.5kg,求净冬瓜的单位成本? 2、一料多档单位成本计算:毛料加工后还是一种原料或半制品,但是下脚料有作价价款。净料单位成本=(毛料总值-下脚料价款)/净料总量 再根据上面的公式做一下例2 :肉鸡一只,重2kg,每千克单价为11.2元,经加工得生光鸡1.4kg,下脚料头、爪子作价1.5元,鸡血0.6元,鸡内脏2.2元,废料鸡胗皮0.3元,求生光鸡的单位成本? 例3 鲤鱼一条,重2kg,每kg11.2元,下脚料鱼杂回收1.46元,全鱼经炸熟后为1.4kg,耗油200g,油价每千克10.8元,求熟鱼的单位成本? 在每一个饮食企业机构中,经营者除了应该知晓怎样招徕有术,使生意能门庭若市,生意滔滔不绝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晓得怎样从客人身上取得合理的利润,因为利润太多或不足均会影响业务的发展。为了避免导致“生意兴隆却还要亏蚀”的错误预算,或被指为“宰客高手”使人望而却步起见,经营者理应预先拟定一套合理获取毛利的原则,以便负责营业者能有所遵循,在写菜单及在出品上定出合理的售价,既使客人满意,也能保障餐馆的赢利! 经营饮食业能赚取利润不难,可是,能够把利润控制得合理贝怀简单。赚取毛利必须经过各部门紧密的合作,配合出品部制作,原料品质,进价高低,销售程序和货物的处理、储存是否妥善等因素,都需要彼此完善的配合才能达到。因此一般经营者和富有经验的部门经理,大都能对上述各方面有极深刻的认识。但少数新进人士或资历较浅者,对于利润的赚取或计算的方式未必能进一步理解,所以应该加强学习,以便在工作时能够应付有余,在现实的社会中什么事都有其规矩和原理可循,不能想当然! 目前,电脑化的饮食加工设备已闯进饮食业来了,在餐馆经营方面,确有相当的帮助。但一般餐馆,在各项统计工作中,仍未完全摒弃轻便的计算器或旧式的算盘,尤其是营业部则更是人手一个,成为不可或缺的财务工具。 不过,无论采用什么计算工具,计算毛利的方式则一向是沿用的固定公式。首先以算盘为例:通常,餐馆行内在为客人开菜单时,营业经理普遍都以整桌菜的成本价值用算盘算出,然后按照公司所拟定的毛利率,即经过行业称谓的“ 打加几” 计算,方定出该菜单应售什么价钱。例如有人问:“ 这张菜单打加几?” 意思即是问这桌菜有多少钱毛利。例如打加五,就等于将成本总额乘0 . 5 ,所得之数便是毛利,按照公式计算,打加五所得的利率只是三分三厘。下面将本行业习惯上沿用的打加几等于毛利多少钱的资料详细列出,以供参考。

各种集团公司利润的计算

各种企业利润的计算 (1)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其他业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3)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4)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

/. 入-营业外支出。 (5)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1)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其他业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3)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4)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

/. 入-营业外支出。 (5)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1)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其他业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3)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 (4)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5)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1)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其他业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3)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

/. 理费用-财务费用。 (4)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5)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1)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其他业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毛利率法的计算

毛利率法的计算 目录 毛利率法的概念 毛利率法的计算 毛利率法的适用性 毛利率法的概念 毛利率法是指根据本期销售总金额乘以上期实际(或本期计划)毛利率匡算本期销售毛利,并据以计算发出存货和期末结存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毛利率法的计算 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毛利率) 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这一方法常用于商品批发为企业计算本期商品销售成本和期末库存商品成本。商品流通企业由于商品种类多,一般来讲,其同类商品的毛利率大致相同,采用毛利率法能减轻工作量。 毛利率法的适用性 这种计算方法适用于经营品种较多,月度计算成本确有困难的企业。它是一种简化的成本计算方法,但是全部(或大类)商品的综合毛利率受影响的因素较多,计算结果往往不够精确。在采用该法时,一般只在季度的头两个月使用,季末则必须用“加权平均法”等其他成本计算方法来计算和凋整,以便在一个季度范围内使商品销售成本和期末结存商品金额符合实际。

用过去的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与销售收入之比)或估计毛利率估计期末存货和本期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基于毛利率在前各期大致相同,采用毛利法关键取决于毛利率的正确与否。若影响毛利率的因素发生变化时,则应调整毛利率。这种做法简化了计工作。但用过去的毛利率计算本期销售毛利,违背了实际成本原则,其可靠性受到影响。它主要适合于如下情况:采用定期盘存制的企业,当需要编制中期报表;企业遭受火灾、水灾等意外灾害时,可借助毛利法.估计灾害损失的程度;审计人员利用毛利法估计企业的销售成本和期末存货,并与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相应数据相核对,检查其合理性;实行预算控制的企业,可利用毛利率法编制销售预算、成本预算、采购预算、现金预算等,并借助毛利法,检测、控制预算执行的情况。

利润表计算公式(必备)

利润表计算公式(必备) 利润表的格式主要有多步式和单步式两种,以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利润”为编制依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利润表采用多步式。其步骤和内容如下: 第一步,以主营业务收入为基础,计算主营业务利润。其计算公式为: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第二步,以主营业务利润为基础,计算营业利润。其计算公式为: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第三步,以营业利润为基础,计算出利润总额。其计算公式为: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第四步,以利润总额为基础,计算净利润。其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利润表的编制 我国企业的利润表采用多步式格式,分以下三个步骤编制: 第一步,以营业收入为基础,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去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和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损失),计算出营业利润; 第二步,以营业利润为基础,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计算出利润总额; 第三步,以利润总额为基础,减去所得税费用,计算出净利润(或净亏损)。 例题: 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某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科目发生额为1 990 000元,“主营业务成本”科目发生额为630 000元,“其他业务收入”科目发生额为500 000元,“其他业务成本”科目发生额为150 000元,“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发生额为780 000元,“销售费用”科目发生额60 000元,“管理费用”科目发生额为50 000元,“财务费用”科目发生额为170 000元,“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借方发生额为50 000元(无贷方发生额),“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为借方发生额450 000元(无贷方发生额),“投资收益”科目贷方发生额为850 000元(无借方发生额),“营业外收入”科目发生额为100 000元,“营业外支出”科目发生额为40 000元,“所得税费用”科目发生额为171 600元。 该企业2008年度利润表中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计算过程如下: 营业利润=1 990 000+500 000-630 000-150 000-780 000-60 000-50 000-170 000-50 000-450 000+850 000=1 000 000(元) 利润总额=1 000 000+100 000-40 000=1 060 000(元) 净利润=1 060 000-171 600=888 400(元) 本例中,企业应当根据编制利润表的多步式步骤,确定利润表各主要项目的金额,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各种企业利润的计算

各种企业利润的计算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各种企业利润的计算 (1)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其他业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3)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4)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5)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1)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其他业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3)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4)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5)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务税金及附加。 (2)其他业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3)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4)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5)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1)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其他业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3)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4)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5)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务税金及附加。 (2)其他业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3)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4)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5)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1)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其他业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3)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4)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5)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各种企业利润的计算

各种企业利润的计算(1)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其他业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3)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4)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5)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1)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其他业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3)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4)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5)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1)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

税金及附加。 (2)其他业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3)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4)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5)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1)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其他业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3)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4)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5)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1)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其他业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3)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4)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5)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1)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其他业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3)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4)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5)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1)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其他业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毛利公式详细

毛利总额=∑[销售数量×单位毛利] =∑[销售数量×(单位售价-单位成本价)] =∑[分类销售收入×对应毛利率] =销售收入总额×平均毛利率 综合毛利率计算公式 1.毛利率=(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100% 2.毛利率=(1-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100% 综合毛利率资产净利率,是净利润除以平均总资产的比率 毛利率=毛利额/主营业务收入*100%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毛利率表示每100元主营业务收入当中可得到多少毛利润,例如40%的毛利率就表示每100元主营业务收入中有40元的毛利,通过毛利率能够考查企业商品的盈利能力的强弱和该商品的市场竞争力,毛利率越高,说明该商品的盈利能力越强,越有市场竞争力。 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毛利的计算题实例 A、已知某商品不含税进价13.5元,不含税售价15元,请问该商品的毛利率是多少?

1.毛利率=(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100% 2.毛利率=(15-1 3.5)/15*100%=10% B、已知某商品不含税进价800元,含税售价990元,增值税率10%,请问该商品的毛利率是多少? 1.不含税售价=含税售价/(1+增值税率)=990/(1+10%)=900元 2.毛利率=(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100%=(900-800)/900=11.11% C、已知某商品不含税进价30元,厂商折扣5%,增值税率5%,毛利率设定为10%,请问该商品的含税售价是多少? 1.扣除折扣,得到不含税进价=30-30×5%=28.5元 2.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1+增值税率)/(1-毛利率)=28.5×(1+5%)/(1-10%)=3 3.25元 总的来说:餐饮业的毛利计算,是7元的原材料,出售价是10元,3元的毛利,就是30%毛利。和零售企业的加价率不同,零售业如是7元的进价成本,按30%的加价率,售价应该是9.1元。 最后酒店行业供求关系很重要,可用客房平均收入、Gop是重要指标。酒店成本构成为30%-40%的人力、8%-18%的能源、5%-9%的物耗。6-20年为稳定收益期。有用产权分割开发的某家度假酒店毛利率连续7年能够60%以上。

各种企业利润的计算

. 各种企业利润的计算 (1)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其他业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3)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4)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 精选文本

. 入-营业外支出。 (5)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1)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其他业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3)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4)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 精选文本

. 入-营业外支出。 (5)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1)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其他业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3)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精选文本

. (4)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5)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1)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其他业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3)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营业费用-管 精选文本

. 理费用-财务费用。 (4)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5)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1)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其他业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 精选文本

利润表编制方法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一)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利润(亏损)的实际情况。 利润表中"本月数"栏反映各项目的本月实际发生数;在编报中期财务会计报告时,填列上年同期累计实际发生数;在编报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时,填列上年全年累计实际发生数,并将"本月数"栏改成"上年数"栏。如果上年度利润表与本年度利润表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不相一致,应对上年度利润表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本表"上年数"栏。在编报中期和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时,应将"本月数"栏改成"上年数"栏。 利润表"本年累计数"栏反映各项目自年初起至报告期末止的累计实际发生数。 “本期金额”/“本年累计数”按当年企业1月1日至本月末累计数填列,能够反映企业经济效益指标年初至本月末的累计总规模,并通过纵向计算揭示利润的构成情况; “上期金额”/“本月数”应当填列企业上年1月1日至上年同期期末各对应项目的累计数,“上期金额”即上年同期金额。 (二)利润表各项目的填列方法。 (如果某个损益类科目没有期初期末余额,则该损益类科目根据贷方栏数额填列。根据本期发生额的借贷双方互抵的余额填列。如果根据发生额,那么借贷都有发生额该怎么填列?——按照互抵后的余额填列) 1、"主营业务收入"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总额。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2、"主营业务成本"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发生的实际成本。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3、"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4、"其他业务利润"项目,反映企业除主营业务以外取得的收入,减去所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及附加等的支出后的净额。本项目应根据"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其他业务收入贷方余额—其他业务支出贷方余额得到的数值填列。) 5、"营业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在销售商品和商品流通企业在购入商品等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本项目应根据"营业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6、"管理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本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7、"财务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本项目应根据"财务费用"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8、"投资收益"项目,反映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本项目应根据"投资收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投资损失,以"-"号填列。 9、"补贴收入"项目,反映企业取得的各种补贴收入以及退回的增值税等。本项目应根据"补贴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0、"营业外收入"项目和"营业外支出"项目,反映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支出。这两个项目应分别根据"营业外收入"科目和"营业外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1、"利润总额"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如为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12、"所得税"项目,反映企业按规定从本期损益中减去的所得税。本项目应根据"所得税"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13、"净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如为净亏损,以"-"号填列。 1、利润表编制原理 利润表编制的原理是"收入-费用=利润"的会计平衡公式和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 在生产经营中企业不断地发生各种费用支出,同时取得各种收入,收入减去费用,剩余的部分就是企业的盈利。取得的收入和发生的相关费用的对比情况就是企业的经营成果。如果企业经营不当,发生的生产经营费用超过取得的收入,企业就发生了亏损;反之企业就能取得一定的利润。会计部门应定期(一般按月份)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并将核算结果编制成报表,这就形成了利润表。 2、利润形成步骤 计算利润时,企业应以收入为起点,计算出当期的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额。其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额的形成的计算步骤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