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Q1-b新原料药和制剂的光稳定性试验(中文)

Q1-b新原料药和制剂的光稳定性试验(中文)

Q1-b新原料药和制剂的光稳定性试验(中文)
Q1-b新原料药和制剂的光稳定性试验(中文)

稳定性试验:

新原料药和制剂的光稳定性试验

1.通则

新原料药和新药制剂的I01 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以下称总指导原则)指出光照试验是强

力破坏试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是总指导原则的附加说明,提出了光稳定性试验的一些 建议。

A.序言

新原料药和新药制剂应经过适当的光稳定特征考察,证明其本身的光稳定性,即光照不

能引起不可接受的变化。按照总指导原则中“批号选择”,光稳定性试验只须选做一批样品。在某些情况下如当这个产品发生变更或变化时(如处方、包装),这些研究应再重复进行。这 些研究是否必须重复进行取决于起始文件中所测定的该物质的光稳定特征及变更或变化的 类型。

本指导原则主要阐述注册申报新化合物及其制剂时所需报送的光稳定性试验资料,不包

括已发放的药物(如在使用中的)的光稳定性试验和总指导原则中未包括其用法的药物的申 报内容。如果有科学合理的其他替代方法也可采用。

光稳定性试验研究包括:

Ⅰ对原料药试验;

Ⅱ对除去内包装的制剂试验(如需要);

Ⅲ对除去外包装的制剂试验(如需要);

Ⅳ上市包装的制剂试验。

按判断图指示进行药物光稳定性试验,可根据到哪一步发生了可以接受的变化来决定试

验到哪一步即可停止,“可接受的变化”是指经申报者论证合理的限度内的变化。

光敏性药物和制剂是否要在标签上标记要求,由国家地区来定。

B.光源

以下所述的光源可用于光稳定性试验。申报者可控制合适的温度以减少局部温度变化效 应,也可在相同环境中作一暗度控制(避光对照)(除另有规定外)。对方法1 和2,药物生产者 /申报者可根据光源的光谱分布来选择。

方法1

采用任何输出相似于D65/ID65 发射标淮的光源,如具有可见紫外输出的人造日光荧

光灯、氙灯或金属卤化物灯。D65 是国际上认可的室外日光标淮[IS010977(1993)]o。ID65 相当于室内间接日光标准。若光源发射光低于320nm,应滤光除去。

方法2

对于选择方法2,相同样品应同时暴露在日光灯和近紫外灯下。

1.冷白荧光灯应具有(ISO10977) (1993)所规定的输出功率。

2.近紫外荧光灯,其光谱范围为320~400nm,在350~370nm 有最大发射能量;在

320~360nm 及360~400nm 谱带范围内紫外光应具显著的比例。

C.方法

在确认研究中,样品应暴露在总照度不低于1.2×106Lux·hr,近紫外能量不低于200w·hr /m2,直接在药物和制剂之间进行比较。

样品可与经论证过的光化强度系统并排暴露于有效的光化强度下,以确保获得指定的光

暴露,或在用经校正的测光仪/照度仪监测的条件下,持续相当的时间。附录中提供了光化 强度测定方法的例子。

若用遮光对照样品(如用铝箔包装)作为暗度控制来考察由热引起的变化对总变化的影

响,应使其与真实样品并排放置。

制剂光稳定性试验判断图

2.原料药

对原料药来说,光稳定性试验应包括两部分:强制降解试验和确认试验。

强制降解试验研究的目的是对药物的总的光敏性进行研究评价,以建立测试方法和说明

降解路径。强制降解试验对象包括药物本身和(或)它的简单的溶液服悬液,以确证分析方 法。在这些研究中,样品应盛装在化学惰性的透明容器中。强制降解研究中可能使用各种暴 露条件,这取决于药物本身的光敏性和所使用的光源强度。在建立和论证(方法)时,如发生 大量分解,即可限制暴露和中止研究。对于光稳定性物质,在适当的光暴露后即可以中止研 究。虽然采用的暴露水平是应经论证的,但试验设计可由申报者自己定。

在强制条件下,可以观察到在确认研究条件下不易生成的分解产物,这一信息对建立和

论证分析方法是有用的。如果实际证明这些降解产物在确认研究中并不会产生,就不必对它 们进一步实验。

接着进行确认研究以提供处理、包装、标签等所需要的信息(设计这些研究所需的信息,

见1.C、方法和2.A 及样品的要求)。

一般说来,在研制阶段只需测试一批样品,如果药物明显光稳定或光不稳定,可以根据

指导原则选择一批样品来确定光稳定性特征。如果确认结果不明确,应加试两个批号的样品,样品选择应符合总指导原则。

A. 样品的要求

应认真考虑受试样品的物理性质,采取措施如冷藏和/或置密闭容器中,以确保物理状

态变化如升华、蒸发、熔化所造成的影响为最小。应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使供试品光照时少受 其他因素的影响。无论与进行的试验有无关系,都应考虑并排除样品与包装材料之间可能存

在的相互反应。

固体原料药的样品,应取适量放在适宜的玻璃瓶或塑料碟中,必要时以适宜的透明盖子

保护。固体药物应分散在容器中,厚度不超过3mm。液体药物应存放在化学惰性的透明容 器中。

B.样品的分析

光照时间一到,就要检查样品是否有物理性质(如外观、溶液的颜色或澄清度)、含量和

降解物的变化。用一种经论证可以检测出光降解物质的合理方法,测定光化反应降解产生的 降解物质。

对于固体原料药,取样应确保在每一项试验中所用的样品具代表性。对于光照后可能会

不均匀的物质,取样时需考虑整个样品的均匀化。如果试验中有用于暗度控制研究的样品(可 用各种方法将样品保护起来不受光照),则应与光照过的样品同时测定。

C.结果判断

“强制降解”研究应设计成能为建立和论证“确认研究”的试验方法提供适当的信息。

这些试验方法应能分辨和检测确认研究中出现的光降解物质。在评价这些研究结果时,重要 的是应考虑到他们是组成强力破坏试验的一部分,而并不是设计成去建立这些变化的定量和 定性限度。

确认研究应提供生产和制剂处方中所必要的预防措施,是否需要避光包装。当评估确认

研究的结果以决定光照所引起的变化是否可接受时,必须同时考虑其他正式的稳定性研究结 果,以确保药物在使用期内符合合理范围。(见ICH 稳定性及杂质指导原则)

3. 制剂

通常对制剂的研究应进行一系列试验,首先制剂应完全暴露进行试验,如有必要,再以

直接包装进行试验,最后以上市包装进行试验。试验一直做到结果证明药物能完全抗光照 为止。药物制剂应按 1.C 章节中所描述的方法进行光照试验。

一般来说,在开发研究阶段,只测试二批样品,如果产品对光稳定或不稳定,则光稳定

试验应按照总指导原则所描述的方法选择一个批号进行;如确认研究结果比较含糊,应再试 验两批以上的样品。对有些制剂已证明其内包装完全避光,如铝管或铝罐,一般只需做制剂 的直接暴露试验。

有些制剂如输液、肤用霜剂等,应做一些试验证明其使甲时的光稳定性。试验的程度取

决于使用方式,由申报者自行考虑。

所有分析方法应经合适的论证。

A. 样品的要求

应认真考虑受试样品的物理性质,采取措施加冷藏和/或置密闭容器中,以确保物理状

态变化入升华、蒸发、融化所造成的影响最小。预先应采取必要措施,使受试样品少受这些 因素的影响。无论与进行试验有无关系,都应考虑并排除样品与包装材料之间可能存在的相 互反应。

除去包装的受试样品应与原料条件相似,保证受到最大面积的光照,如片剂、胶囊剂应

分散为单层。

如果直接暴露不行(如由于药品易氧化),样品应放在合适的惰性透明容器中(如石英

容器)。

若样品需在内包装或在上市包装的条件下进行试验,样品应水平放置或横面对光源,以

保证样品得到最大均匀的光照,当试验大体积容器包装的样品时,有些试验条件应调整(如 分散包装)。

B.样品的分析

光照结束后,应检查样品的所有物理性质(如:外观、溶液的澄清度或颜色、固体制剂

如胶囊剂等的溶解度/崩解度)的变化并进行含量、降解产物测定。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应经过 论证,可证实它适合检出光化学降解过程中所生成的物质。

对于粉末状样品,取样时应确保每一份测定的供试品具有代表性。对固体口服制剂,应

取合适的量,如片剂或胶囊20 片或粒。对光照后可能不均一的样品(如霜剂、软膏、混悬剂) 也同样应考虑其采样的代表性问题,如对整个样品进行均匀化或溶解增溶。如果有暗度控制 的样品,则光照的样品应与这些保护性样品同时进行分析。

C.结果判断

根据变化的程度,可采用特殊标签或包装来限制储藏中的样品的光照。当评估光稳定性

试验结果以确定由光照引起何种程度的变化是可接受时,必须综合考虑其他正式稳定性研究 的结果,以确保药品符合货架寿命的规范。(见ICH 稳定性和杂质指导原则)

4. 附录

A.奎宁的光化强度

以下详细介绍监控暴露在近UV荧光灯(根据FDA/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下的光化强

度方法。对其他光源/光化体系,也可使用相同的方法,但个光化系统均应根据所采用的光 源作校正。

准备足量的 2%(W/V)盐酸奎宁二水合物的水溶液(必要是加热溶解)。

方法 1

将10ml 溶液置20ml 无色安瓿(见注1)密封,包铝薄避光,作为对照;将上述两安瓿

于光源中光照数小时后,在400nm 波长处,用1cm 石英池测定样品吸收度(At)和对照吸收 度(Ao),计算ΔA=At-Ao.光照时间应足够,确保ΔA 不小于0.9.

方法2

溶液充满1cm 石英池,作为样品;另将一石英池充满溶液,用铝薄包好,作为对照;将

样品和对照置光源下暴露数小时,在400nm 处测At 与 Ao,ΔA=At-Ao。光照时间应足够, 确保ΔA 不小于0.5。

如经论证可采用其他和是的包装。可是用棋他竟论证的光化线测量仪。

注1:安瓿的形状与直径[见日本工业标准(JIS)R3512(1974)中的特定安瓿]。

5. 术语

内包装指包装中直接接触原料药或制剂的包装,包括任何适当的标签。

上市包装指内包装和其他层次包装(如纸盒)的总和。

强制降解试验研究指有意地使样品降解的实验,这些研究一般在原料药处于开发阶段

时进行,用于评价药物的总光敏性,以建立测试方法和(或)说明降解途径。

确认研究指在标难化条件下确立一个光稳定性特征的实验研究;这些研究用于指导生

产工艺和处方调剂中是否应采取保护性措施,以及决定是否需采用避光包装或特殊标签来保 护药品减少光照。确认研究的样品批号选择应根据总指导原则所规定的长期和加速试验的批 号选择。

6. 参考文献

用奎宁的光化线强度测定法来校正药物稳定性试验中的紫外辐射强度。

Yoshika S.et al., Drug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Pharmacy,20 (13),2049—2062 (1994)。__

原料药稳定性试验报告

L- 腈化物稳定性试验报告 一、概述 L-腈化物是L- 肉碱生产过程中的第一步中间体(第二步中间体: L-肉碱粗品;第三步中间体:L-肉碱潮品),由于L- 肉碱生产工艺为 间歇操作,即每生产一步中间体,生产完毕并出具合格检测报告后,存 入中间体仓库,以备下一步生产投料所需。根据本公司L- 肉碱产品的 整个生产周期,L- 腈化物入库后可能存放的最长时间为4 周(约28 天)。以此周期为时间依据制定了L- 腈化物稳定性试验方案,用于验 证L-腈化物在再试验期限内的各项质量指标数据的稳定性,并且能否符 合L- 腈化物的质量标准,此次稳定性试验的整个周期为28 天,具体 的稳定性试验方案以ICH 药物稳定性指导原则为基础制定,以确保L- 腈化化物稳定性试验的可操作性。 二、验证日期 2010 年1 月13 日- 2010 年2 月10 日 三、验证方案 1)样品储存和包装: 考虑到L- 腈化物今后的贮藏、使用过程,本次用于稳定性试验的样品 批次与最终规模生产所用的L- 腈化物的包装和放置条件相同。 2)样品批次选择:此次稳定性试验共抽取三批样品,且抽取样品的批次与 最终规模生产时的合成路线和生产工艺相同

3)抽样频率和日期:从2010.1.13 起,每隔7 天取样一次,共取五次,具体日期为:2010.1.13 、2010.1.20 、2010.1.27 、 2010.2.3 、2010.2.10 ,以确保试验次数足以满足L- 腈化物的稳 定性试验的需要。。 4)检测项目:根据L- 腈化物的质量标准的规定,此次稳定性试验的检测项目共五项,分别为外观、氯含量、熔点、比旋度、干燥失重。这 些指标在L- 腈化物的储存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化,且有可能影响 其质量和有效性。 5)试样来源和抽样:L- 腈化物由公司102 车间生产,经检测合格后储存于中间体仓库,本次稳定性试验的L- 腈化物均取自于该中间体仓 库,其抽样方法和抽样量均按照L- 腈化物抽样方案进行抽样。抽 样完毕后直接进行检测分析,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登记,保存,作为稳 定性数据评估的依据。 四、稳定性试验数据变化趋势分析及评估 通过对三批L- 腈化物的稳定性试验,对其物理、化学方面稳定性资料进行评价,旨在建立未来相似情况下,大规模生产出的L- 腈化物是否适用 现有的再试验期(28天)。批号间的变化程度是否会影响未来生产的

变更或增加制剂的原料药产地申报 要求

变更或增加制剂的原料药产地申报资料要求变更或增加制剂的原料药产地的补充申请,申报资料除《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要求申报的资料外,还应提供以下资料: 1、新旧产地原料药的质量标准 2、新旧产地原料药的质量对比研究资料,重点比较原料药关键理化性质(如晶型的等)和杂质是否发生变化、质量指标和检验方法是否相同。(备注:比较原料药的有关物质时要加上采用制剂的色谱条件进行比较。以证明使用不同的原料药,在制剂检测中,均可以有效检测出相关的有关物质)。 3、对变更原料药产地后药品制剂有关物质检查、含量测定等方法的适用性进行验证;对变更前后药品制剂质量对比研究,证明原料药产地并未引起制剂质量发生变化。(如片剂:变更前后制剂产品应有溶出曲线的比较(旧的1个批号同新的3个批号的对比)) 4、对新产地原料药生产的制剂进行检验。 5、对使用新产地原料药生产的3批制剂进行3~6个月加速试验及长期留样稳定性考察,并与原产地原料药生产的制剂的稳定性情况进行比较的资料。 举例:增加生产制剂的原料药产地 一、企业首次提交的资料有: 1、原辅料来源及质量标准(包括新旧两种原料药) 2、两种原料药生产的制剂(各三批)的稳定性考察(新的3个月,旧的6个月)。 3、6批制剂的检验报告。 二、上报受理后,省局老师要求补充的资料有: 1、变更前后制剂产品溶出曲线的比较(旧的1个批号同新的3个批号的对比) 2、变更前后两种原料药有关物质对比(列表对比结果) 3、变更前后两种原料药有关物质对比的补充(在提交第二点的有关物质对比后,老师认为对比研究不充分。因为两种制剂的有关物质不一致,要求再提供了有关物质检测方法,有关物质的分离度,空白辅料、溶剂等相关图谱资料。) 注:第2、3点中,检测原料药的有关物质采用制剂的色谱条件。以证明使用不同的原料药,在制剂检测中,均可以有效检测出相关的有关物质。 所以要求分析人员对研究的全面性及合理性要结合品种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

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

附录ⅩⅠⅩ C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 稳定性试验的目的是考察原料药或药物制剂在温度、湿度、光线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药品的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试验建立药品的有效期。 稳定性试验的基本要求是:(1)稳定性试验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影响因素试验用一批原料药或一批制剂进行。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要求用三批供试品进行。(2)原料药供试品应是一定规模生产的,供试品量相当于制剂稳定性试验所要求的批量,原料合成工艺路线、方法、步骤应与大生产一致。药物制剂供试品应是放大试验的产品,其处方与工艺应与大生产一致。药物制剂如片剂、胶囊剂,每批放大试验的规模,片剂至少应为10 000片,胶囊剂至少应为10 000粒。大体积包装的制剂如静脉输液等,每批放大规模的数量至少应为各项试验所需总量的10倍。特殊品种、特殊剂型所需数量,根据情况另定。(3)供试品的质量标准应与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和规模生产所使用的供试品质量标准一致。(4)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所用供试品的包装应与上市产品一致。(5)研究药物稳定性,要采用专属性强、准确、精密、灵敏的药物分析方法与有关物质(含降解产物及其他变化所生成的产物)的检查方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以保证药物稳定性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在稳定性试验中,应重视降解产物的检查。(6)由于放大试验比规模生产的数量要小,故申报者应承诺在获得批准后,从放大试验转入规模生产时,对最初通过生产验证的三批规模生产的产品仍需进行加速试验与长期稳定性试验。 本指导原则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原料药,第二部分为药物制剂。 一、原料药 原料药要进行以下试验。 (一)影响因素试验 此项试验是在比加速试验更激烈的条件下进行。其目的是探讨药物的固有稳定性、了解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及可能的降解途径与降解产物,为制剂生产工艺、包装、贮存条件和建立降解产物分析方法提供科学依据。供试品可以用一批原料药进行,将供试品置适宜的开口容器中(如称量瓶或培养皿),摊成≤5mm厚的薄层,疏松原料药摊成≤10mm厚薄层,进行以下试验。当试验结果发现降解产物有明显的变化,应考虑其潜在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第十章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考纲要点 考点精粹 一、概述 (一)稳定性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药物制剂稳定性就是指药物制剂从制备到使用期间质量发生变化的速度与程度,就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1、药物制剂稳定性研究的意义在于: ①保证药品质量,作到安全、有效、稳定; ②用于指导新药及其剂型的研制开发; ③减少损失,创造经济效益。 2、药物制剂稳定性研究的内容包括 ①考察制剂在制备与保存期间可能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 ②探讨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③寻找避免或延缓药物降解、增加药物制剂稳定性各种措施 ④预测制剂在贮存期间质量标准的最长时间,即有效期。 3、药物制剂稳定性 药物制剂稳定性一般包括化学、物理与生物学三个方面。 ⑴化学稳定性:药物由于水解、氧化等化学降解反应,使药物含量(或效价)、色泽产生变化。 ⑵物理稳定性:主要指制剂的物理性能发生变化,如混悬剂中药物颗粒结块、结晶生长,乳剂的分层、破裂,胶体制剂的老化,片剂崩解度、溶出速度的改变等。 ⑶生物学稳定性:一般指药物制剂由于受微生物的污染,而使产品变质、腐败。 (二)制剂中药物的化学降解途径 水解与氧化就是药物降解的两个主要途径,其她如异构化、聚合、脱羧等反应,在某些药物中也有发生。一种药物可同时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解途径。表10-1 总结了制剂中主要的降解途径及药物举例。 表10-1 药物的化学降解途径及典型药物

1、水解反应:属于这类降解的药物主要有酯类(含内酯)、酰胺类(含内酰胺)等。水解反应规律符合一级或伪一级反应。 ⑴酯类药物:盐酸普鲁卡因、乙酰水杨酸为代表药物。 ⑵酰胺类药物:氯霉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巴比妥类为代表药物。 2、氧化反应:药物的氧化作用与其化学结构有关,酚类、烯醇类、芳胺类、吡唑酮类、噻嗪类药物较易发生氧化反应。一般为自氧化反应(链反应过程),影响因素较多,如:光、氧、金属离子等。 ⑴酚类:肾上腺素、左旋多巴、不啡、去水不啡、水杨酸钠 ⑵烯醇类:维生素C ⑶其它类:磺胺嘧啶钠、氨基比林、安乃近、盐酸氯丙嗪 3、其她降解途径 ⑴异构化:异构化一般分光学异构化与几何异构化。通常药物异构化后,生理活性降低甚至没有活性。如肾上腺素、毛果芸香碱、维生素A等。 ⑵聚合:氨苄青霉素(聚合后易诱发过敏)。 ⑶脱羧:对氨基水杨酸钠 二、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可以分为处方因素与外界因素两个方面,如表10-2所示。 表10-2 影响药物制剂降解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

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研究

? 管理·教育·教学 ? 749 外的知识,提高了综合素质,锻炼了队伍[2]。 4.2 电话式回访的方式,患者出院后遇到难题或疑问时,随时能得到科学规范的健康指导,虽然回到家中,但能享受到在医院的医疗服务,消除了患者的疑虑,满足了病患心理和日常生活的需求[3]。4.3 通过电话回访拓展了医疗市场。经出院病员的主动宣传,带来更多的患者来院就医,增加和稳固了患者的来源渠道,医院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济收入增长了23.2%。 4.4 在回访中促进了医患双方的互动,医方主动联系患者,全面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患者随时可以与医方取得联系,及时、准确地处置健康问题,把健康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增强了医患双方信任,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4]。 4.5 通过对出院患者电话随访的开展,将健康教育延伸至社区家庭中,进一步拓宽了整体护理内容,体现了护理模式的转变,也是面对激烈市场竞争,开展新思维、新方法的结果。 4.6 护理人员通过电话回访服务的探索和实践,体会到护理职业的真谛,护理工作获得患者及家属的赞誉,科室整体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93%上升到98%以上。自开展电话回访以来未发 生过一起护理事故、投诉和纠纷。5 结 论 实施对肛肠疾病出院患者电话式回访健康教育的开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是医院健康教育延伸到社区家中的有效手段之一,对进一步促进康复和巩固疗效起了积极的指导作用,是一种经济实用且患者易于接受的健康教育方式。参考文献 [1] M arvin L,Coman.结肠与直肠外科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2:144. [2] 朱莺,吉新慧.开展电话回访搭建医患沟通的桥梁[J].护理管理杂 志,2006,6(7):47-48. [3] 罗英.电话回访在拓展医院与患者沟通中的作用[J].中国误诊学杂 志,2008,8(32):8023. [4] 槐玉昌,宋童明.医院管理中出院患者电话回访的作用[J].安徽卫 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6):9-10. 对药物制剂进行使用,其中最为基本的要求就是:安全、稳定、有效。而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就是指在体外的相应稳定性,也就是说从制备到临床使用的整个过程中,对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进行保证[1]。由于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对其自身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存在直接影响,所以对药物制剂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对保证药物制剂的质量与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 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包括[2] :①化学稳定性:药物制剂由于出现水解、氧化等化学反应,致使药剂中含有的有效物质出现变化;②物理稳定性:药物制剂的物理性态出现变化。例如:外观、气味、溶解性等出现变化;③生物学以及微生物学稳定性:由于受到微生物的污染,致使药物制剂出现变质、腐败现象。2 稳定性的影响因素2.1 处方因素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处方因素包括[3] :液体制剂自身的pH 值,对于用于酸性催化或者是特殊酸性催化的药物,对其进行水解时的速度主要是由pH 值进行决定;离子强度、赋形剂、溶剂、表面活性剂等,均可能对药物制剂的稳定性造成影响。2.2 外界因素 ①温度:以Van't Hoff 规则作为依据,当温度升高10℃,相应的反应速度就会提升2~4倍。同时Arrhenius 方程中:K=Ae-E/RT (K 表示速度常数,A 表示频率因子,E 表示活化能,R 表示气体常数,T 表示绝对温度),根据方程进行相应计算,可以看出,当温度升高时,反应速度常数就会增加。②光线:在药物制剂中部分对光较为敏感,如 维生素A 、硝普钠、氢化可的松、核黄素、叶酸、氯丙嗪等,如果这些对光敏感的药物,见光就会出现化学降解现象,对药物制剂的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③氧:氧气在水中具有一定程度的溶解,并且在容器空间内也有氧的存在,所以对药物制剂进行制备与储存的过程中,对于易氧化的药物制剂,十分容易与氧发生反应,因此,在此过程中需要尽可能的避免空气。但药物制剂发生氧化反应后,不仅降低了其自身具有的有效价值,而且其颜色会加深,或者是变色,甚至会出现沉淀,同时也许还会出现不良气味,对药物制剂的品质造成了严重影响。如水杨酸钠、肾上腺素、吗啡、左旋多巴等含有酚羟基的药物,还有维生素C 等含有烯醇类的药物,均十分容易出现氧化现象。④金属离子:金属离子对部分药物制剂发生氧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而药物制剂中出现的微量金属离子,是由于辅料、容器、溶剂,还有在制备过程中所运用的工具等带来的,会促进药物制剂的氧化,从而降低其自身的稳定性,对药物的使用造成严重影响。⑤湿度:对于固体的药物制剂来讲,湿度对其具有较为严重的影响。当固体的药物制剂对水分进行吸收后,其表面会出现一层水化膜,并且其可以发生相应的分解反应,从而对药物制剂的稳定应造成影响。⑥包装材料:通常药物制剂会在室温环境中进行储存,主要会受到温度、光照、空气、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对药物制剂的包装材料进行选取与设计的过程中,主要对防治这些因素的影响进行考虑,同时还需要对材料与药物制剂之间存在的反应进行考虑[4]。对药物制剂进行储存的过程中,一般所使用的包装材料包括:玻璃、橡胶、金属、塑料等。其中玻璃材料的理化性质较为稳定,通常不会与药物制剂发生化学反应,并且不透气,是一种最为常用的材料。但是部分玻璃材料会对碱性物质进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解决办法研究 陈宏杰 (河南省平顶山市舞钢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河南 平顶山 462500) 【摘要】药剂的稳定性就是指在制备、储存药物的过程中,药物制剂是否会出现质量变化状况。如果在制备、储存期间,药物制剂没有较高的稳定性,就很难保证患者用药的稳定与有效,所以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十分重要。因此,本文对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提升药物制剂自身的稳定性。【关键词】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因素 中图分类号:R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13)19-0749-02

《药典》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

附录ⅩⅠⅩC 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 稳定性试验的目的是考察原料药或药物制剂在温度、湿度、光线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药品的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试验建立药品的有效期。 稳定性试验的基本要求是:(1)稳定性试验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影响因素试验用一批原料药或一批制剂进行。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要求用三批供试品进行。(2)原料药供试品应是一定规模生产的,供试品量相当于制剂稳定性试验所要求的批量,原料合成工艺路线、方法、步骤应与大生产一致。药物制剂供试品应是放大试验的产品,其处方与工艺应与大生产一致。药物制剂如片剂、胶囊剂,每批放大试验的规模,片剂至少应为10 000 片,胶囊剂至少应为10 000 粒。大体积包装的制剂如静脉输液等,每批放大规模的数量至少应为各项试验所需总量的10倍。特殊品种、特殊剂型所需数量,根据情况另定。(3)供试品的质量标准应与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和规模生产所使用的供试品质量标准一致。(4)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所用供试品的包装应与上市产品一致。(5)研究药物稳定性,要采用专属性强、准确、精密、灵敏的药物分析方法与有关物质(含降解产物及其他变化所生成的产物)的检查方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以保证药物稳定性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在稳定性试验中,应重视降解产物的检查。(6)由于放大试验比规模生产的数量要小,故申报者应承诺在获得批准后,从放大试验转入规模生产时,对最初通过生产验证的三批规模生产的产品仍需进行加速试验与长期稳定性试验。 本指导原则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原料药,第二部分为药物制剂。 一、原料药 原料药要进行以下试验。 (一)影响因素试验 此项试验是在比加速试验更激烈的条件下进行。其目的是探讨药物的固有稳定性、了解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及可能的降解途径与降解产物,为制剂生产工艺、包装、贮存条件和建立降解产物分析方法提供科学依据。供试品可以用一批原料药进行,将供试品置适宜的开口容器中(如称量瓶或培养皿),摊成≤5mm厚的薄层,疏松原料药摊成≤10mm厚薄层,进行以下试验。当试验结果发现降解产物有明显的变化,应考虑其潜在的危害性,必要时应对降解产物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1)高温试验供试品开口置适宜的洁净容器中,60℃温度下放置10 天,于第5 天和第10天取样,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进行检测。若供试品含量低于规定限度则在40℃条件下同法进行试验。若60℃无明显变化,不再进行40℃试验。 (2)高湿度试验供试品开口置恒湿密闭容器中,在25℃分别于相对湿度90%±5% 条件下放置10天,于第5天和第10天取样,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要求检测,同时准确称量试验前后供试品的重量,以考察供试品的吸湿潮解性能。若吸湿增重5% 以上,则在相对湿度75%±5%条件下,同法进行试验;若吸湿增重5%以下,其他考察项目符合要求,则不再进行此项试验。恒湿条件可在密闭容器如干燥器下部放置饱和盐溶液,根据不同相对湿度的要求,可以选择NaCl饱和溶液(相对湿度75%±1%,15.5~60℃),KNO3饱和溶液(相对湿度92.5%,25℃)。 (3)强光照射试验供试品开口放在装有日光灯的光照箱或其他适宜的光照装置内,于照度为4500 lx±500 lx的条件下放置10天,于第5天和第10天取样,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进行检测,特别要注意供试品的外观变化。 关于光照装置,建议采用定型设备“可调光照箱”,也可用光橱,在箱中安装日光灯数支使达到规定照度。箱中供试品台高度可以调节,箱上方安装抽风机以排除可能产生的热量,箱上配有照度计,可随时监测箱内照度,光照箱应不受自然光的干扰,并保持照度恒定,同

原料药稳定性试验报告

L-腈化物稳定性试验报告 一、概述 L-腈化物是L-肉碱生产过程中的第一步中间体(第二步中间体:L-肉碱粗品;第三步中间体:L-肉碱潮品),由于L-肉碱生产工艺为间歇操作,即每生产一步中间体,生产完毕并出具合格检测报告后,存入中间体仓库,以备下一步生产投料所需。根据本公司L-肉碱产品的整个生产周期,L-腈化物入库后可能存放的最长时间为4周(约28天)。以此周期为时间依据制定了L-腈化物稳定性试验方案,用于验证L-腈化物在再试验期限内的各项质量指标数据的稳定性,并且能否符合L-腈化物的质量标准,此次稳定性试验的整个周期为28天,具体的稳定性试验方案以ICH药物稳定性指导原则为基础制定,以确保L-腈化化物稳定性试验的可操作性。 二、验证日期 2010年1月13日----2010年2月10日 三、验证方案 1)样品储存和包装: 考虑到L-腈化物今后的贮藏、使用过程,本次用于稳定性试验的样品批次与最终规模生产所用的L-腈化物的包装和放置条件相同。 2)样品批次选择:此次稳定性试验共抽取三批样品,且抽取样品的批次与最终规模生产时的合成路线和生产工艺相同

3)抽样频率和日期:从2010.1.13起,每隔7天取样一次,共取五次,具体日期为:2010.1.13、2010.1.20、2010.1.27、2010.2.3、2010.2.10,以确保 试验次数足以满足L-腈化物的稳定性试验的需要。。 4)检测项目:根据L-腈化物的质量标准的规定,此次稳定性试验的检测项目共五项,分别为外观、氯含量、熔点、比旋度、干燥失重。这些指标 在L-腈化物的储存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化,且有可能影响其质量和有效 性。 5)试样来源和抽样:L-腈化物由公司102车间生产,经检测合格后储存于中间体仓库,本次稳定性试验的L-腈化物均取自于该中间体仓库,其抽 样方法和抽样量均按照L-腈化物抽样方案进行抽样。抽样完毕后直接进 行检测分析,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登记,保存,作为稳定性数据评估的依 据。 四、稳定性试验数据变化趋势分析及评估 通过对三批L-腈化物的稳定性试验,对其物理、化学方面稳定性资料进行评价,旨在建立未来相似情况下,大规模生产出的L-腈化物是否适用现有的再试验期(28天)。批号间的变化程度是否会影响未来生产的L-腈化物在再试验期内是否仍符合其质量规范。本次试验数据以表格、图解的形式给出,从而对L-腈化物的稳定性数据进行有效的评估。

2015版药典化学药物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修订

2015版药典化学药物(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修订) 一、概述 原料药或制剂的稳定性是指其保持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特性的能力。稳定性研究是基于对原料药或制剂及其生产工艺的系统研究和理解,通过设计试验获得原料药或制剂的质量特性在各种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线照射等)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据此为药品的处方、工艺、包装、贮藏条件和有效期/复检期的确定提供支持性信息。 稳定性研究始于药品研发的初期,并贯穿于药品研发的整个过程。本指导原则为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研究的一般性原则,其主要适用于新原料药、新制剂及仿制原料药、仿制制剂的上市申请(NDA/ANDA,New Drug Application/Abbreviated New Drug Application)。其他如创新药(NCE,New Chemical Entity)的临床申请(IND,Investigational New Drug Application)、上市后变更申请(Variation Application)等的稳定性研究,应遵循药物研发的规律,参照创新药不同临床阶段质量控制研究、上市后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具体要求进行。 本指导原则是基于目前认知的考虑,其他方法如经证明合理也可采用。 二、稳定性研究的基本思路

(一)稳定性研究的内容及试验设计 稳定性研究是原料药或制剂质量控制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通过设计一系列的试验来揭示原料药和制剂的稳定性特征。稳定性试验通常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等。影响因素试验主要是考察原料药和制剂对光、湿、热、酸、碱、氧化等的稳定性,了解其对光、湿、热、酸、碱、氧化等的敏感性,主要的降解途径及降解产物,并据此为进一步验证所用分析方法的专属性、确定加速试验的放置条件及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提供参考。加速试验是考察原料药或制剂在高于长期贮藏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稳定性,为处方工艺设计、偏离实际贮藏条件其是否依旧能保持质量稳定提供依据,并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中间条件下的稳定性试验及确定长期试验的放置条件。长期试验则是考察原料药或制剂在拟定贮藏条件下的稳定性,为确认包装、贮藏条件及有效期/复检期提供数据支持。 对临用现配的制剂,或是多剂量包装开启后有一定的使用期限的制剂,还应根据其具体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配伍稳定性试验或开启后使用的稳定性试验。 稳定性试验设计应围绕相应的试验目的进行。例如,影响因素试验的光照试验是要考察原料药或制剂对光的敏感性,通常应采用去除包装的样品进行试验;如试验结果显示其过度降解,首先要排除是否因光源照射时引起的周围环境温度升高造成的降解,故可增加避光的平行样品作对照,以消除光线照射之外其他

稳定性考察检验指南

稳定性试验指南: 已有原料药和制剂产品的稳定性试验 (EPMP/QWP/122/02 rev 1) 执行日期:2004.03 1.介绍 1.1.目的: 本指南是对《新原料药和制剂产品稳定性试验指南》(CPMP/ICH/2736/99corr)的扩展,它制定了已有原料药和相关制剂产品稳定性试验的要求。本指南中,已有原料药是指欧洲共同市场通过制剂产品批准的原料药。 本指南适用于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产品、草本药物、草本药物制剂及其相关草本药品,不适用于放射性制品、生物制品和通过生物技术生产的产品。 本指南旨在例举已有原料药及其制剂产品主要稳定性资料的要求,但对实际情况中哟秋有特定的技术和具有特殊性的药品也给予了充分的灵活性。如有足够的科学依据也可使用其它方法。 1.2.范围: 本指南旨在阐述已有原料药和相关制剂产品注册申请时需提交的资料。 对于草本药物、草本制剂和草本药品,应参考《草本药品质量指南注意事项》稳定性章节(EMEA/CPMP2819/00)。 1.3.通则: 稳定性试验的目的是为原料药或制剂产品的质量因受温度、湿度、光线等不同环境条件因素影响而发生的变化提供依据,并建立原料药的复检周期、制剂产品的货架寿命和建议贮存条件。 本指南对试验条件选择的说明,参见《新原料药和制剂产品稳定性试验指南注意事项》(CPMP/ICH/2736/99现行)。 2.指南: 2.2.成品 2.2.1.通则: 制剂产品正式稳定性考察计划的制定应以对原料药和制剂剂型的作用和性质的了解为基础。 2.2.2.光稳定性试验 应对初期生产的至少一批制剂产品进行光稳定性试验。光稳定性试验的标准条件在《新原料药和药品光稳定性指南》(CPMP/ICH/279/95)中有描述。 2.2. 3.考察批次的选择: 在提交申请时,应提供相同配方和相同剂型的建议市场销售用包装批次产品的稳定性考察资料。 2种方法可供选择: a)对于传统剂型(如:即释固体制剂、溶液剂)和已知有效成份稳定的制剂产品,可提供至少2 批中试产品的稳定性考察资料。 b)对于关键剂型或已知有效成份不稳定的制剂产品,应提供3批初期生产的产品稳定性考察数据。 其中2批应至少为中试批量,第三批批量可略小些。 初期产品的的生产工艺应模拟正常生产时的工艺,且产品质量相同并符合拟上市产品的质量标准。如果有可能,应使用不同批次的原料药进行生产。 除非矩阵试验或篮状试验,应对每个规格和每种包装的产品进行稳定性考察。 可提供其他支持性数据。 2.2.4.包装容器 应对拟上市的产品包装(包括外包装和容器标签)进行稳定性考察。对于内包装容器外的产品或其

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

附件2 化学药物(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研究 技术指导原则(修订) 一、概述 原料药或制剂的稳定性是指其保持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特性的能力。稳定性研究是基于对原料药或制剂及其生产工艺的系统研究和理解,通过设计试验获得原料药或制剂的质量特性在各种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线照射等)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据此为药品的处方、工艺、包装、贮藏条件和有效期/复检期的确定提供支持性信息。 稳定性研究始于药品研发的初期,并贯穿于药品研发的整个过程。本指导原则为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研究的一般性原则,其主要适用于新原料药、新制剂及仿制原料药、仿制制剂的上市申请(NDA/ANDA,New Drug Application/Abbreviated New Drug Application)。其他如创新药(NCE,New Chemical Entity)的临床申请(IND,Investigational New Drug Application)、上市后变更申请(Variation Application)等的稳定性研究,应遵循药物研发的规律,参照创新药不同临床阶段质量控制研究、上市后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具体要求进行。

本指导原则是基于目前认知的考虑,其他方法如经证明合理也可采用。 二、稳定性研究的基本思路 (一)稳定性研究的内容及试验设计 稳定性研究是原料药或制剂质量控制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通过设计一系列的试验来揭示原料药和制剂的稳定性特征。稳定性试验通常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等。影响因素试验主要是考察原料药和制剂对光、湿、热、酸、碱、氧化等的稳定性,了解其对光、湿、热、酸、碱、氧化等的敏感性,主要的降解途径及降解产物,并据此为进一步验证所用分析方法的专属性、确定加速试验的放置条件及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提供参考。加速试验是考察原料药或制剂在高于长期贮藏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稳定性,为处方工艺设计、偏离实际贮藏条件其是否依旧能保持质量稳定提供依据,并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中间条件下的稳定性试验及确定长期试验的放置条件。长期试验则是考察原料药或制剂在拟定贮藏条件下的稳定性,为确认包装、贮藏条件及有效期/复检期提供数据支持。 对临用现配的制剂,或是多剂量包装开启后有一定的使用期限的制剂,还应根据其具体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配伍稳定性试验或开启后使用的稳定性试验。

原料药和制剂质量标准

原料药质量研究的主要容 一、性状 (一)外观聚集状态、色泽、臭、味、结晶性 是对药物感官的一般性描述,一般无法定方法检查,但仍应准确描述。 (二)溶解性 1. 溶剂的选择 应根据药物的结构和性质,考查药物在水与常用溶剂中的溶解度。应选择与药物溶解特性密切相关的溶剂,配制制剂、制备溶液和精制操作有关的溶剂,避免使用昂贵的、毒性大的、不常使用的溶剂。 2. 表述方式用极易溶解”易溶”溶解”等术语来表示(见《中国药典》凡例)。 3?试验方法按《中国药典》凡例的规定操作。25±2C,每隔5分钟强力振摇30秒钟, 观察30分钟的溶解情况。 (三)理化常数 理化常数包括:熔点,馏程,凝点,比旋度,折光率,黏度,相对密度,酸值、碘值、羟值、皂化值,吸收系数等。 测定物理常数可以鉴别药物,也可以反映药物的纯杂程度。 注意事项: 应按药典附录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测定前应按规定对仪器进行校正。 测定理化常数时应用精制品进行测定;质量标准中规定的理化常数围,用试制的药物来 测定。 固体药物:熔点、吸收系数。 液体药物:馏程、相对密度、黏度、折光率。 油脂类还需测定:酸值、碘值、羟值、皂化值。 有手性中心的药物:比旋度。 1、熔点 照《中国药典》”熔点测定法”测定。 (1)中国药典使用毛细管法测定熔点,以供试品局部液化的温度作为初熔的温度,以全部液化的温度作为全熔的温度。 Word 文档

(2)所用的传温液、毛细管、升温速度等对测定结果有影响,应按药典要求进行测定。Word 文档

Word 文档 (3) 应使用分浸型的温度计,温度计应用熔点标准品进行校正。 (4) 应用DSC 予以佐证。 2、吸收系数 (1) 测定方法 配制高、低两种不同浓度的 溶液(吸光度在 0.3~0.4和0.6~0.8之间) 各2份,或配制吸收度在0.1~0.8的系列浓度的溶液,在 5台不同型号的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测 定,按下式计算吸收系数。 要求: 应使用对照品进行测定。 测定前应对容量仪器进行校正。 测定前应对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校正。 应按干燥品计算。 以平均值作为吸收系数,RSD 应小于1.5% 3、晶型 (1) 方法 X M 线粉末衍射法(中国药典 附录IX F )。 X 射线衍射法:用一束准直的单色 X 射线照射单晶或粉末晶体时,便发生衍射现象,发 生衍射的条件符合布拉格方程: X 射线衍射图谱的横坐标一般为 2 纵坐标为衍射强度。X 射线粉末衍射法可以用来鉴 别药物,测定含量,也可以用来对晶型进行考察。 要求: 固体药物除水溶性好的外,均应作。 若不同晶型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不同,应将晶型的检查列入质量标准。 二、鉴别 鉴别试验:是使用化学的、物理化学的或生物学的方法, 来辨别药物的真伪。是对取自 有标签容器中样品的确认。 要求: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灵敏、简便。 通常采用2种以上不同类型的方法进行研究,从不同角度验证目标化合物。 d hkl n 2 sin

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

附件2 化学药物(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研究 技术指导原则(修订) 一、概述 原料药或制剂的稳定性是指其保持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特性的能力。稳定性研究是基于对原料药或制剂及其生产工艺的系统研究和理解,通过设计试验获得原料药或制剂的质量特性在各种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线照射等)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据此为药品的处方、工艺、包装、贮藏条件和有效期/复检期的确定提供支持性信息。 稳定性研究始于药品研发的初期,并贯穿于药品研发的整个过程。本指导原则为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研究的一般性原则,其主要适用于新原料药、新制剂及仿制原料药、仿制制剂的上市申请(NDA/ANDA,New DrugApplication/Abbreviated New Drug Application)。其他如创新药(NCE,New Chem ical Entity)的临床申请(IND,Investigational NewDrug Application)、上市后变更申请(VariationApplication)等的稳定性研究,应遵循药物研发的规律,参照创新药不同临床阶段质量控制研究、上市后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具体要求进行。 本指导原则是基于目前认知的考虑,其他方法如经证明合理也可采用。 二、稳定性研究的基本思路

(一)稳定性研究的内容及试验设计 稳定性研究是原料药或制剂质量控制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通过设计一系列的试验来揭示原料药和制剂的稳定性特征。稳定性试验通常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等。影响因素试验主要是考察原料药和制剂对光、湿、热、酸、碱、氧化等的稳定性,了解其对光、湿、热、酸、碱、氧化等的敏感性,主要的降解途径及降解产物,并据此为进一步验证所用分析方法的专属性、确定加速试验的放置条件及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提供参考。加速试验是考察原料药或制剂在高于长期贮藏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稳定性,为处方工艺设计、偏离实际贮藏条件其是否依旧能保持质量稳定提供依据,并根据试验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中间条件下的稳定性试验及确定长期试验的放置条件。长期试验则是考察原料药或制剂在拟定贮藏条件下的稳定性,为确认包装、贮藏条件及有效期/复检期提供数据支持。 对临用现配的制剂,或是多剂量包装开启后有一定的使用期限的制剂,还应根据其具体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配伍稳定性试验或开启后使用的稳定性试验。 稳定性试验设计应围绕相应的试验目的进行。例如,影响因素试验的光照试验是要考察原料药或制剂对光的敏感性,通常应采用去除包装的样品进行试验;如试验结果显示其过度降解,首先要排除是否因光源照射时引起的周围环境温度升高造成的降解,故可增加避光的平行样品作对照,以消除光线照射之外其他

原料药与稳定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为考察产品的性质在温度、湿度、光线等条件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产品在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和有效期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产品安全有效。 应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的稳定性考察。 负责人:QC、QA、质量部负责人 内容: 1 质量部负责稳定性试验的全面工作,化验室负责稳定性的检验工作。 2 质量部每年年底制定下年度稳定性考察计划,内容包括:产品名称、检验方法依据、检验方法、检验项目、贮存条件、每批数量、测试时间等,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执行。新开发的产品在开发阶段应制定稳定性计划。 3 基本要求。 3.1 稳定性试验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影响因素试验用1批原料药或1批制剂进行。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用3批供试品进行。 3.2 原料药供试品应是一定规模生产的,供试品量相当于制剂稳定性实验所要求的批量,原料合成工艺路线、方法、步骤应与大生产一致。药物制剂的供试品应是放大试验的产品其处方与生产工艺应与大生产一致。药物制剂如片剂、胶囊剂、每批放大试验的规模,片剂或胶囊剂在10000片或10000粒。大体积包装的制剂如静脉输液等,每批放大规模的数量至少应为各项实验所需总量的10倍。特殊品种、特殊剂型所需数量,根据情况另定。 3.3 供试品的质量标准应与临床前研究及临床实验和规模生产所使用的供试品质量标准一致。 3.4 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所用供试品的包装应与上市产品一致。 3.5 研究药物稳定性,要采用专属性强、准确、精密、灵敏的药物分析方法与有关物质(含降解产物及其他变化所生成的产物)的检查方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以保证药物稳定性结果的可靠性。在稳定性试验中,应重视降解产物的检查。

高端原料药和制剂才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高端原料药和制剂才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国,原料药在中国医药外贸中占有近40%的比重,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更接近50%,中国医药外贸曾因原料药快速发展而持续辉煌_维持了多年的高增长。但如今,原料药风光不再,特别是大宗原料药的出口,产能过剩市场低迷,出口进入最艰难的时期。 2013年1~7月,我国原料药进出口额为184.63亿美元,同比增长3.74%。其中,出口额140.96亿美元,出口数量保持8.91%的增速,但由于出口价格同比下降了4.59%,使得出口额同比仅增长3.91%,而维生素类、抗生素和抗感染类、呼吸系统用药等原料药则分别下降10.43%、1.6%和29.21%。由此可见,当前我国大宗原料药的出口增长更多的是以“以价换量”的形式表现,而以量制胜是目前中国在全球原料药市场站稳脚 跟的基石。 特色原料药需求刚性 中国的原料药产业多年来受到高耗能、重污染和低附加值的顽疾拖累,实际上,我们所看到的国际市场主导地位这些表面光鲜的数据,是以产能扩大、劳动力成本低廉和资源消耗等来实现的。 近年来,在人工等生产成本和药品终端价格这一升一降的大背景下,环保标准升级提速无疑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影响。人民币升值也使得我国原料药出口的价格优势逐渐丧失,附加值较低的大宗原料药及中间体的出口压力增大。 而国际监管趋严将让本已步履维艰的出口企业雪上加霜,如欧盟颁布的62号指令要求,从2013年7月2日起,所有出口欧洲的API(人用活性物质)必须出具出口国监管部门的书面声明,新指令的实施已对我国 药品出口欧洲市场产生严重影响。此外,美国在2012年10月通过的<仿制药申请者付费法案>(GDUFA)中规定增加美国境外企业GMP检查的频次和收费,这就意味着出口美国的原料药企业将增加一笔额外费用,加剧了企业的负担。 面对原料药出口下滑,国际形势严峻等诸多挑战,我国原料药产业转型升级显得尤为迫切。2011~2016 年间,全球将有销售额超过2500亿美元的药物面临专利到期。品牌药专利保护的大量集中到期,推动了仿制药市场的快速发展,而仿制药市场的强劲增长带动了对特色原料药的需求。虽然我国特色原料药市场占有率还不能和大宗原料药相比,但增速已远超后者。今年上半年,我国特色原料药出口10.67亿美元,同比增长11.23%,部分产品如阿托伐他汀等甚至翻番。我国药企如能成功进行产品的转型升级,不断实现价值链的攀升,成长的潜力将无可限量。 国际形势促药企转型 在推进产品定位和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我国特色原料药企业海正药业或许可以为正在或即将转型的药 企提供一些经验和启迪。 早在2003年,海正药业年销售收入就已超过15亿元,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长153%,“明星药”正是他汀类特色原料药。当时,海正药业把握住了默沙东的降血脂药辛伐他汀在欧盟市场专利到期的机遇,拿到了欧盟药政COS对其辛伐他汀的认证,迅速占领市场,订单激增。仅这一种产品的销售就贡献了近6亿元的收入。而在之后的数年,海正药业通过美国FDA或欧盟COS认证的药品如普伐他汀、阿糖胞苷等也陆续展示出盈利能力。2012年,海正实现收入超58亿元,同比增长12.4%。原料药(主要是特色原料药)依然是公司

Q1-b新原料药和制剂的光稳定性试验(中文)

稳定性试验: 新原料药和制剂的光稳定性试验 1.通则 新原料药和新药制剂的I01 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以下称总指导原则)指出光照试验是强 力破坏试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是总指导原则的附加说明,提出了光稳定性试验的一些 建议。 A.序言 新原料药和新药制剂应经过适当的光稳定特征考察,证明其本身的光稳定性,即光照不 能引起不可接受的变化。按照总指导原则中“批号选择”,光稳定性试验只须选做一批样品。在某些情况下如当这个产品发生变更或变化时(如处方、包装),这些研究应再重复进行。这 些研究是否必须重复进行取决于起始文件中所测定的该物质的光稳定特征及变更或变化的 类型。 本指导原则主要阐述注册申报新化合物及其制剂时所需报送的光稳定性试验资料,不包 括已发放的药物(如在使用中的)的光稳定性试验和总指导原则中未包括其用法的药物的申 报内容。如果有科学合理的其他替代方法也可采用。 光稳定性试验研究包括: Ⅰ对原料药试验; Ⅱ对除去内包装的制剂试验(如需要); Ⅲ对除去外包装的制剂试验(如需要); Ⅳ上市包装的制剂试验。 按判断图指示进行药物光稳定性试验,可根据到哪一步发生了可以接受的变化来决定试 验到哪一步即可停止,“可接受的变化”是指经申报者论证合理的限度内的变化。 光敏性药物和制剂是否要在标签上标记要求,由国家地区来定。 B.光源 以下所述的光源可用于光稳定性试验。申报者可控制合适的温度以减少局部温度变化效 应,也可在相同环境中作一暗度控制(避光对照)(除另有规定外)。对方法1 和2,药物生产者 /申报者可根据光源的光谱分布来选择。 方法1 采用任何输出相似于D65/ID65 发射标淮的光源,如具有可见紫外输出的人造日光荧 光灯、氙灯或金属卤化物灯。D65 是国际上认可的室外日光标淮[IS010977(1993)]o。ID65 相当于室内间接日光标准。若光源发射光低于320nm,应滤光除去。 方法2 对于选择方法2,相同样品应同时暴露在日光灯和近紫外灯下。 1.冷白荧光灯应具有(ISO10977) (1993)所规定的输出功率。 2.近紫外荧光灯,其光谱范围为320~400nm,在350~370nm 有最大发射能量;在 320~360nm 及360~400nm 谱带范围内紫外光应具显著的比例。 C.方法 在确认研究中,样品应暴露在总照度不低于1.2×106Lux·hr,近紫外能量不低于200w·hr /m2,直接在药物和制剂之间进行比较。 样品可与经论证过的光化强度系统并排暴露于有效的光化强度下,以确保获得指定的光 暴露,或在用经校正的测光仪/照度仪监测的条件下,持续相当的时间。附录中提供了光化 强度测定方法的例子。

ICH Q1B 新原料药和新制剂药物 的光稳定性测试中文版

Q1B 新原料药和新制剂药物的光稳定性测试 1.概述 ICH三方协调指导原则中包含了新原料和新制剂药物的稳定性测试,其中光稳定性测试应该是强力破坏试验的一个组成部分。该文件是总指导原则的一个补充文件,对光稳定性试验的建议 A.前言 新原料药和新制剂药物的光稳定性应当被评估和考察,以证明适当的光照不会使药品产生不可接受的改变。正常情况下,按照总指导原则文件中批次选择的原则,选择一批物料,进行光稳定性测试。在某些情况下,当产品发生了改变或变化(比如,组成或者包装)时,应该重复进行此研究。此研究是否要重复进行,取决于初期文件中所测定的光稳定性和发生改变的类型 该文件主要描述了新化合物及相关制剂药物注册申报时,所需要报送的光稳定性测试的试验资料。该指南不包括给药后的光稳定性,也不包括在总指导原则文件中没有包含的使用。如果提供了确实可信的证据,可以选择使用其他的方式代替 稳定性测试的系统的方法要进行的研究内容如下: I. 原料药光稳定性测试 II. 未进行内部包装的药物光稳定性测试 III. 进行了内部包装,但是未进行外部包装的药物光稳定性测试IV. 包装已经完毕,上市药物的光稳定性测试 药物测试的程度应该根据在药物光稳定性测试的曲线示意图中表述的,可根据到哪一步发生了可以接受的变化来决定试验到哪一步即可停止,“可接受的变化”是指经申报者论证合理的限度内的变化。光敏性药物和制剂是否要在标签上标记要求,由国家地区相关管理部门来定。 B.光源 以下描述的光源可以用于光稳定性测试。申报者应该对温度进行适当

的控制,以降低温度对该检测的影响或者是在相同的环境下进行暗度控制(避光对照)。对于选择1还是2,药剂生产者或者申报者都需要以光源的光谱分布规格为准 选择1:采用任何输出相似于D65/ID65发射标淮的光源,如具有可见紫外输出的人造日光荧光灯、氙灯或金属卤化物灯。D65 是国际上认可的室外日光标准,在1993年的ISO10977中对此进行了规定,ID65是相当于室内间接日光光照的标准。光源发射光低于320nm,应当配备适当的装置去滤除此光。 选择2 相同的样品可以暴露于冷白荧光灯和近紫外荧光灯。 1. 冷白荧光灯应具有与ISO10977中规定的输出功率 2. 近紫外荧光灯可以发射的光线在320~400nm,在350~370nm有一 个最大的能量发射;紫外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是在 320~360nm,和360~400nm的范围内 C.规程 为了进行证实试验,样品应该暴露在不少于1.2×106Lux·hr,近紫外能量不低于200w·hr,从而对药物和制剂的稳定性进行直接的比较。 样品将会并排暴露于一个经过验证的感光系统下,来保证得到了规定的光线照射,或者是在适当的时间段内,使用校正的放射计或勒克斯测量仪对条件进行了监测。附件中对光化强度测定方法进行了举例说明 如果受保护的样品(比如,包在铝铂中)被用做进行暗度控制(避光对照)来评估温度对药物发生变化的影响,应使其与真实样品并排放置 注解:Lux:流明,亮度单位,在英国叫做尺光度,在欧洲叫做lux,具体来说1流明相当于一只蜡烛从1米外投射在一平方米的表面上的光的数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