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家庄市城市空间拓展动力机制分析

石家庄市城市空间拓展动力机制分析

石家庄市城市空间拓展动力机制分析
石家庄市城市空间拓展动力机制分析

第15卷第2期2005年6月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OU RNAL OF EM CC V ol.15No.2Jun.2005

收稿日期:2005 03 27

作者简介:孙桂平(1966 ),女,1990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系,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为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

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地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文章编号:1008 813(2005)02 0031 04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石家庄市城市空间拓展动力机制分析

孙桂平,龙丽民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6)

摘 要:城市空间拓展是城市生长的需求和体现。对一个城市空间扩展状态、时空规律和动力

机制的探讨,可以正确把握其在城市化进程中所处的阶段,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1]。以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为例,回顾了其城市空间拓展的演变进程,分析了其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以及空间拓展的动力机制,提出了石家庄市未来城市空间拓展的建议。关键词:空间结构;拓展;石家庄市

The Study on Motive Mechanism of City Space Expanding of Shijiazhuang City

SUN Gui ping,LON G Li min

(Colleg 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 cience of H ebei N orm al University ,Shij iaz huang H eibei 050016)

Abstract:City spatial ex pansion is the need and embodim ent of city g row th.Peo ple can have a right view o n the stage in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can predict the developing trend by studying the state of city spatial ex pansion,time space reg ulations and mo tiv e m echanism.This paper,w hich takes Shijiazhuang as an example,no t only recalls the pr ocess of city space expansion,analyzes machanism and space str ucture features,but also puts for ward som e advices for city ex pansion in Shijiazhuang.Key words:space sr ucture;ex pansion;Shijiazhuang 城市空间是指城市占有的地域空间,即城市设施和城市人口相对集中的建成区。一个城市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总是表现为城市总体规模的扩大或缩小以及地域空间的扩展或萎缩,而这些空间上的变动又往往伴随着城市功能结构的调整[2]。就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而言,随着城市空间的迅速生长,城市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形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近20年来,石家庄市城区土地利用空前膨胀,城市规模急剧扩大。在这一背景下,研究石家庄市城市空间发展进程的演变

规律,分析其城市空间扩展的特征及影响机制,已经成为当前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得不面对的一

个重要问题。

石家庄市地处广袤辽阔的华北平原中南部,北望首都北京和港口城市天津,东临渤海和华北油田,西倚太行山脉,并与全国煤炭基地山西省毗邻,有 燕晋咽喉,南北通衢!之称,是我国交通枢纽之一,也是河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至2004年底,石家庄市已经发展成为建成区面积184km 2、人口211.1万的现代化特大城市,形成

32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6月

了一核、两环、四横、六纵、时而放射!的城市基本格局。

1 石家庄市城市空间拓展的历史演进过程

石家庄市是自上个世纪初开始随着京汉、石德、石太铁路的建设而兴起的一个新兴城市,城市空间拓展的历史演进大致经历了5个阶段,其中,发展最快的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

1.1 由乡村向城市转化的萌芽阶段

据清光绪?获鹿县志#记载,石家庄始创于明初,原为军屯。军屯制被废除后,石家庄成为隶属真定府获鹿县的一个小村庄,与当时的政治中心真定城隔滹沱河相望。19世纪末,村庄面积尚不足0.1km2,仅有200户人家,600余口人。20世纪初修建的京汉和正太两条铁路在这里交汇,促使石家庄由乡村向城市迈进。正太总机厂、大兴纱厂、平和轧棉公司、万华肥皂公司等一批近代工业企业相继兴办,大批农村人口向石家庄集中,产业工人数量迅速增加,小城镇的雏形开始形成。

1.2 近代城市化的缓慢发展阶段

石家庄铁路交通地位的迅速提高,诱发了工商业、服务业、金融业的全面兴起,进而加快了石家庄的城市化进程。到1925年,石家庄村街区面积已经达到1.8km2,成为与获鹿县城、正定县城规模相当的新兴城镇。1925年6月24日,石家庄和周围两个村庄合并,统称石门市,人口达到3.3万人。这时的石门市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市级行政区,而只是小城镇的一种称谓。直到1939年10月,石门市才因地当要冲,居京汉路中枢,正大路起点,物产集中,工商荟萃,人口虽不足三十万,而政治、经济具有特殊情形!而被正式批准设市。1941年建成通车的石德铁路,将京汉铁路与津浦铁路连接起来,石门市的交通地位进一步提高。1947年11月12日,石门市解放。同年12月26日,石门市更名为石家庄市。由于石门市当时只是一个军事重镇,又历经战火的考验,其在行政、区域管理、经济辐射和文化影响等方面还不具备中心城市的属性。

1.3 解放初期的快速发展阶段

石家庄市是全国解放最早的较大城市之一。解放初期,石家庄市市区面积大约为18km2,人口19万,有大小工厂27家,市政公用设施极为简陋,城区内道路仅有初级路面22.3km,自来水普及率不足10%。解放后,国家加大对石家庄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相继投资兴建了华北制药厂、棉纺厂、印染厂等一大批大型企业,城市用地迅速扩张,城市人口加速增长,居住、交通、市政设施等用地也随之增加,建成区面积从1947年的18km2扩展到1955年的40.7km2,年均扩展2. 8km2[3]。其中,新增用地类型主要是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和交通等基础设施用地面积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长。

1.4 第二个五年计划初年至改革开放初期的缓慢发展阶段

从第二个五年计划初年至改革开放初期20多年的时间里,由于中国经历了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等历史阶段,石家庄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迟缓,城市用地扩展缓慢,城市人口曾一度减少,出现了不正常的逆城市化现象。只是自1968年河北省省会迁入石家庄后,石家庄市城市建设才有所加快,相继兴建了省展览馆、人民商场等一大批公建基础设施,城市人口数量缓慢回升,居住、办公、商业、交通用地相应增加。但总的来看,这一阶段的城市建设发展缓慢。从1955年到1981年,石家庄市建成区面积仅增加了11.9km2,年均扩展速度仅为0.5km2。这期间,新增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工业和行政用地。

1.5 改革开放以后的飞速发展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石家庄市的城市建设获得快速发展。1982年,石家庄市重新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发展更趋理性和科学。这一时期,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1994年4月至1996年7月投资兴建了特大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二环路,稍后,又改造了主干道中山路、裕华路、和平路等。特别是近年来,石家庄市采取地产带动、招商引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等多种措施,其城市交通、环境建设都得到明显改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发展水平、人民生活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得到缓解,城市用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趋势。建成区面积从1981年的52. 6km2,增长到2004年的184km2,增加了2.5倍,年均增长5.7km2;人口也从1981年的103.1万发展到2004年的211.1万,增长了一倍多,城市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工矿、商业、居住、交通、市政、绿化等各种用地都迅速增加。与此同时,城区路网改造力度加大,逐步建立了外环内网、四横六纵八射!的市区道路交通体系,形成了东北部和南部为工业区、中间为生活居住区的城市空间格局。

2005年第2期孙桂平 龙丽民 石家庄市城市空间拓展动力机制分析33

2 石家庄市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特征

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受地形因素的影响,石家庄市的空间演变一直以建成区为核心,不断占用周围耕地,蚕食郊区。石家庄市城市空间结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近似椭圆形的飞碟式!城市平面形态结构

石家庄市道路网为典型的棋盘式结构,城市空间沿铁路线分布,以火车站地道桥为界,形成桥西和桥东两大区域,两区的联系由东西向延伸的中山路、裕华路、和平路等道路来连接,形成以火车站为中心,南北向为短半轴、东西向为长半轴的近似椭圆形的城市平面形态结构,就像一只高速旋转的飞碟,不断向外扩张。

2.2 典型的单中心同心圆!城市地域空间结构

由于石家庄市地处平原地区,地形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并不成为特殊的限制性因素,石家庄市建成区基本呈现为紧凑的斑块状空间格局,其主体扩展方式表现为外延型的城市化类型,即建成区连续渐次向外推进和延伸,像摊大饼!一样形成城市地域空间的扩散。中心区内部垂直结构虽有较大发展,形成众多的高层建筑,成为全市主要的商业、贸易、金融中心,但也造成了大量的集聚不经济问题,如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基础设施落后等。

2.3 交通走廊式!的城市空间扩散

石家庄市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空间呈现交通走廊式!扩散方式。主要有:(1)沿市中心主要交通动脉如和平路、新华路、中山路、裕华路、友谊大街、维明街、平安大街、体育大街、青园街、广安大街等向外拓展。(2)沿九条射线公路如107国道、307国道、308国道等向外拓展。(3)沿石安、京石、石黄、石太等高速公路拓展。(4)沿环路拓展。建成区迅速超越一环,向二环路扩展。根据实际规划,二环外有很多土地已经成为城市的待建区,说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石家庄市的城区规模还将不断扩大。

3 石家庄市城市空间拓展的动力机制

从石家庄市城市空间拓展的历史演进过程可以看出,石家庄市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要特征与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具有很强的对应性,同时又具有其独特性。概括说来,影响石家庄市城市空间拓展的动力机制,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3.1 全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大环境

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对城市空间拓展的影响非常巨大,石家庄市也不例外。建国初期,由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迅速,石家庄市城市空间扩展的速度也比较快。但在大跃进、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等近20年的时间里,城市用地扩展几近停滞。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建设成为全党全国工作的重心,石家庄市城市建设也以空前的速度发展。

3.2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各类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大幅度增加。改革开放以来,石家庄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市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据统计,1997~2000年,石家庄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1. 96%,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则呈上升趋势,呈现出良好的产业发展态势。石家庄市作为华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承转与集散地,环渤海经济区的腹地,京津两市的资金、技术吸纳地,经济发展的步伐和城市空间的蔓延速度明显加快了。

3.3 政策的调控

为了改善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石家庄市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采取了退二进三!的政策,有意识地将污染较重的企业外迁,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城市中心形成了较为集中的商业中心。此外,石家庄市加大对城中村!改造的力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扩大。石家庄市政府于2002年提出,利用5年时间,把二环路以内45个城中村!(面积约11.2km2,建筑面积636km2,人口14.93万人)按规划改造完毕;至2010年,把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村庄基本改造完毕。由此看来,石家庄市建成区面积还将持续扩展,建成区人口还将进一步增加。

3.4 交通条件的改善

交通条件对城市扩展的影响在石家庄市城市空间拓展过程中表现十分明显。京广、石太、石德铁路,107、307、308等几条国道,京深、石太、石黄高速公路等多种类、多层次交通干线的交错布局,使石家庄市快速发展成为区域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转地,各类城市用地也沿这些交通通道向外拓展。

3.5 房地产的开发和开发区的兴建

石家庄市住房制度改革在全国开展较早,住

34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6月

房商品化普及率较高,房地产投资活跃,出现了持续的房地产热,城市用地迅速向郊区蔓延。从20世纪90年代起,石家庄市每年住宅竣工面积都在120万平方米以上,目前已达到2891万平方米。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目前区域面积18km2,形成了一区三园!格局。市区四条主干道与开发区相连接,开发区路网规划与城区路网协调一致,既有方便的对外交通,又相对比较完整。房地产的开发和开发区的兴建,进一步加快了石家庄市城市空间拓展的速度。

4 石家庄市未来城市空间拓展的几点建议

首先,适应石家庄市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长期需要,加紧制定石家庄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同时,及时修编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以满足其在房屋、工业、康乐设施及电讯、交通运输设施等方面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合理要求。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必须体现经营城市的思路,优化配置城市资源,以用地结构的调整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功能分区引导产业的合理集聚,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其次,改变石家庄市空间结构单中心蔓延的趋势,在合理的地域范围内优化功能配置,走建设组团城市的路子,有效疏散市区过密的人口以及商业、金融、信息等第三产业。构建以石家庄主城区为核心,以藁城、正定、鹿泉、栾城为重点,以东西向、南北向高速公路和铁路为纽带的1+4!组团城市发展新格局。主城区和外部组团之间以绿色空间相互隔离,并以快速便捷的交通方式联系,发挥城市的整合优势,促进石家庄市在更高层次上扩张和发展。

第三,从更大范围及更高层次上改善石家庄市的生态环境,加强各组团间的绿色走廊建设,逐步建立生态型的城市网络体系,创建舒适的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最终实现石家庄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樵利,陈建中.中国乡村 城市转型与协调发展[M].北

京:科学出版社,1998

[2]何流,崔功豪 南京城市空间扩展的特征与机制[J] 城市规

划汇刊,2000(6)

[3]肖捷颖,葛京凤 基于GIS的石家庄市城市土地利用扩展分

析[J] 地理研究,2003(6)

上海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

以防地面过快沉降

上海正在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以有效抑制地面沉降的速度,地面沉降已被列入上海今后可能面对的主要地质灾害之一。

据来自上海市供水部门的年终统计,2004年上海全市地下水开采量为8751万立方米,比上一年少开采1042万立方米,其开采压缩幅度是近年来较大的一次。全年实现回灌水量1412万立方米,比上一年增加110万立方米。

在上海城市防灾整体预案中,地面沉降被认为是上海今后可能面对的最主要地质灾害之一。防灾专家说,地面沉降由多种因素造成,城市高楼等巨型建筑物过多过密、地下空间利用量过大都在加快城市地面的下沉,而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地面沉降如果得不到有效抑制,就会对地面设施和建筑的安全形成威胁。对于上海这样的临海城市而言,地面过快沉降,会使海平面上升等环境问题的负面影响产生叠加效应。

上海市相关部门已对地面沉降问题产生警觉。除了控制巨型建筑的无序建设、科学规划地下空间的开发使用等措施之外,上海下决心严控地下水的开采。上海市水务局有关人士介绍说,上海严格控制新井开凿,用自来水置换深井用水。对暂时还无法关闭的深井,大力改善其供水管网的供水质量,严查漏失水的环节。对深井用水,实施更为严格的计划用水管理。此外,在市区回灌井因产业结构调整而减少的情况下,认真选址开凿专灌井来增加回灌量,并与有回灌余力的企业签订经济合同,让其代灌回灌水。

上海市水务局表示,2005年,上海地下水开采量将进一步压缩至8000万立方米以内,回灌量上升到1700万立方米。全年将再关闭50口深井,新开凿24口回灌井。

(摘自?环境经济#杂志2005年第4期)

开放式街区的活力空间营造—以曼哈顿为例

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之后,街区制又一次成为了热点话题,特别是城市规划圈子内,又迎来了一次关于开放式街区利弊的大讨论。开放式街区的好处是什么?对国内街区又有哪些借鉴之处?笔者带着这一问题对开放式街区的经典案例纽约曼哈顿岛进行了考察,发现曼哈顿的开放式街区除却交通层面的意义更有价值的内容在于激发了城市的活力,而这种活力的营造源于街区的三个基本特征,即街区的开放性、包容性和适应性,在此供大家参考。 曼哈顿街区的形成历史和主要特征 纽约主要由五大区域构成,主要围绕曼哈顿区域为核心展开。1609年,哈森带领荷兰人占领曼哈顿,荷兰人按照阿姆斯特丹的方式来规划曼哈顿岛,因此在岛的尖部规划了运河,整个岛由很多街坊构成,北边界做了城墙,就是现在的华尔街,后面建设了城堡。 图:17世纪的曼哈顿岛南端规划 纽约的空间扩张从美国建国后开始发展,最初扩张是在下城地区,慢慢延伸至整个曼哈顿都被网格填满,这只用了十年时间,并且这一路网格局至今无明显变化。此路网每个网格长100多米,宽60米,横向长边为住宅主朝向,这也是今天我们探讨的开放式街区的基本架构。本文主要探讨这种街区模式和城市活力的关系,这里概括为开放性、包容性和适应性三个方面。

图:18世纪的曼哈顿岛路网体系 街区的开放性 顾名思义开放式街区的重要特征就是开放,开放是街道空间具有活力的本源,而这种开放是怎样形成的呢?经过分析,我们认为这种开放式街道空间的形成受三个方面的影响,分别是街区的尺度、开放空间的布局模式以及建筑底层空间的利用。 1.街区的尺度对开放度的影响 街区的尺度意义在于同样面积的小尺度的街区提供了更多的街道周长,即增加了街道空间的长度。以纽约中央公园以东60-65街和上海杨浦区某小区做案例对比,同样面积和相似功能的情况下,曼哈顿提供的街道空间长度是上海街道空间的3倍!街区尺度的缩小会相应带来开放度的提升,这是街道和城市活力的基本面。

第九章_城市公共空间

第九章城市公共空间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城市公共空间狭义的概念是指那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使用的室外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城市公共空间的广义概念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例如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城市绿地等。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及规划设计:城市公共空间由建筑物、道路、广场、绿地与地面环境设施要素构成;城市公共空间除有功能要求外,其数量与城市性质、人口规模有密切关系;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内容多,包括总体布局和具体设计。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在本质上属于城市设计范畴,需要作城市设计,其目的是创造功能良好、城市空间有特色的环境。城市公共空间的重点是城市中心、干道、广场和公共绿地。 一城市中心区的概念Downtown:城市闹市区的俗称,通常指传统的商业中心(Uptown:城市的住宅区和非商业区) CRD:Central Retail District,以商业零售为主 二城市中心区的功能构成:商务职能;信息服务职能;生活服务职能;社会服务职能;专业市场;行政管理职能;居住职能 三城市中心与中心区的历史发展进程:古代城市:城市中心的职能变迁;近代城市:城市中心的快速发展与中心区的形成;现代城市:全球经济条件下中心区的发展 四中心区规划的相关理论:伯吉斯的同心圆模式;霍伊特的扇形模式;哈里斯与乌尔曼的多核心模式;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学说(1、伯吉斯(W.Burgess)的同心圆模式:美国社会学者伯吉斯于1923年提出了同心圆模式。伯吉斯主要是从居住人口的类型和居住区的类型来进行分析的,他认为是向心、专业化、分离、离心、向心性离心等五种力的作用使城市产生了地域分异。其间,城市各地带不断地侵入和转移,就形成了同心圆式的扩散过程。其缺陷:一是没有考虑各区之间的交叉和城市交通的作用;二是未考虑作为城市主要活力的工业活动布局及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2.霍伊特(H.Hoyt)的扇形模式1936年霍伊特对美国城市的房租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城市住宅布局九种倾向的考察,认为城市土地利用呈扇形格局。霍伊特的模式说明了三个问题:一是城市中心是CBD区;二是低级住宅区与批发、轻工业区交叉、混和;三是各等级住宅区是按区分布而非按距中心的距离分布。在其模式中,城市布局的职能区划已见雏形;而且,城市交通、特别是中心CBD的交通线以及对外交通线对城市布局有很大影响。但该模式似乎把城市工业放在很次要的地位,使城市土地利用模式的应用价值大打折扣3.哈里斯与乌尔曼(D.Harris &L.Ulman)多核心模式。奎因在40年代提出,CBD是城市主要中心,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中心,各影响一定的地域范围。哈里斯和乌尔曼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各类城市的地域结构,提出多核心模式。在多核心模式中,城市地价并非从中心到外围呈单纯递减趋势,而是出现几个峰值区:在早期落后的城市阶段,从中心到边缘,地价不断递减,而在多核心时代,除了CBD外,城市还有其他次中心,因此多核心模式更适合现代城市的特征4.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学说。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Walter Christaller)于1933年提出的“中心地学说”是现代城市地理学发展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成果。中心地学说是一种解释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理论模式,该学说认为,城市的基本功能是作为其腹地的服务中心,为其腹地提供中心性的商品和服务。由于这些中心性商品和服务依其特性可以分成若干档次,因而城市可按其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档次划分成若干等级,各城市之间构成一个有规则的层次关系。基于均质平原和经济人的假设,克氏提出了三种代表性的空间结构模式:市场原则下的空间模式——K=3体系(即高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面积是低一级市场区的面积的3倍)、交通原则下的空间模式——K=4体系(即高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面积是低一级市场区面积的4倍)、行政原则下的空间模式——K=7体系(即高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面积是低一级市场区面积的7倍)。 五城市中心区的用地结构形态:单核结构形态:中小城市;部分大城市与特大城市;多核结构形态:国际性大都市;历史古城 六城市中心区的职能发展方式:以商业中心为主的发展方式:哈罗新城市中心;商业职能与商务职能混合的发展方式:香港维多利亚湾;以CBD为主的发展方式:纽约曼哈顿岛;哈罗新城市中心;香港维多利亚湾;纽约曼哈顿岛 七城市商业中心规划:城市商业体系的空间分布;城市商业体系的等级类型;城市商业中心的构成与规模;城市商业中心的空间形态;城市商业中心的道路交通组织;城市商业中心的形体环境设计1城市商业体系的空间分布:城市商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机制。商业中心的区位的主要制约因素:商业中心区的位移;商业体系空间分布形态的变形(1)城市商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机制:单一商业中心→城市商业体系;集聚——扩散的生成机制,集聚是为了生存,扩散是为了发展,集聚形成商业中心,扩散导致商业体系的生成与发展。土地市场——政府的调控机制:城市中心土地升级使城市

城市空间分析的技艺

城市空间分析的技艺 [摘要] 城市空间发展的物化体现为城市形态。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空间的研究方法林林种种,然而具体微观层面上的城市空间研究方法并不是很多。设计师在丰富城市空间、认知城市空间中,很多程度上需要大量的这些城市空间分析的技艺。 [关键词] 城市空间分析技艺 “通过何种途径进行城市空间的建造与改造?”这是世界上许多大城市曾经经历过或者要面临的问题。自人们明确的以空间的概念来分析和认知城市的实体环境和抽象以来,已经形成各种各样,各具侧重点的城市分析理论。然而仅仅从宏观上,从理论上来营造城市的空间,还是不够的。当设计师面临到一个城市空间的具体的问题时,还应当需要一些第一手的城市资料及具体的操作方法,这就要依靠一系列切实有效空间分析的技艺。空间分析的技艺构成了城市设计方法微观层面上的内容。 1 城市空间的概念框架 城市空间是广义空间的一种具体形式,与城市活动及其内涵密切相关。如果说,空间是一切外在事物得以存在的前提,同样,城市空间也是承托与容纳城市活动的载体与容器,城市空间表现为城市地域范围内,一切城市要素的分布及其相互作用,并随时间动态发展的系统或集合。 从城市规划与设计的角度,完整的城市空间概念框架应包括城市空间,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空间形态。城市空间形态在某种程度上应视为城市空间结构的孪生物,如果说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各种活动在地域上的一种抽象,则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各种活动在地域上的呈现。这两者都是在城市社会经济活动中产生,受到文化、环境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 2 城市空间分析的切入点与内容 城市空间的分析主要从3种角度切入。第一种角度是从物质实体要素(如建筑、街道、树林、河流、山林、交通设施等)与其财团的虚空间之间的交织、组合关系入手,通过对城市空间整体或某一局部的共时态空间格局与模式特征加以

城市空间分析

城市广场空间研究 1.我国城市广场建设现状及问题 时至今日,国内城市公共空间设计领域研究借鉴西方成果时出现的盲从倾向,使得个性认知的淡化成为国内广场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次设计师从第一位的主动创造者沦为了被动模仿者,很多设计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另外缺乏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使得多方矛盾得不到有效协调。 2.空间与人 事实上,广场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交流的场所,应是为人所实用、为人所体验的人性空间,应当有“空间感”和“场所感”。 2.1 人性空间的认识 人与空间存在互动关系,因此在空间的营造上,一定要考虑人的多层面、多方位的不同需要,以达到空间环境与人行为活动的有机统一。这一需要包含两个层次:一是要“宜人所用”,二是要“宜人所感”,“人性空间”的本质是“宜人”的。 2.2 城市广场与人 作为城市中最有活力、最有标志性的公共活动空间,城市广场愈来愈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方面,广场要满足人们交往、流通、休憩、娱乐等多种不同的行为活动需求,为这些活动提供理想的场所;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广场气氛、文化内涵的营造,给人以亲切、舒适、愉悦的心理感受。以下通过不同角度对广场空间形态进行研究分析。 2.2.1从城市设计角度对广场的设计进行空间形态构成研究广场处于城市空间环境中,在城市规划背景下的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空间的设计,通过对城市空间的设计,确定了城市空间范围内的广场空间形态的构成。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广场的过程中,认真分析该地区的城市设计成果,研究广场的空间形态,构成要素、手段,空间位置、规模,围合程度,该空间与周边空间的联系,包括功能的、景观的,以及在城市空间中的地位等方面。从这些分析研究结果出发,重新审视原来的城市设计成果中广场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汲取其合理的成份到广场设计中来,同时也应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且进行修正完善,最终应该是广场设计与城市

拓展城市空间重塑城市格局_刘园

拓展城市空间重塑城市格局 刘园 摘要:从5首都计划6中干道规划制定背景出发,探讨了中外城市规划实践和理论的影响,分析了干道规划的内外动因,通过剖析5首都计划6干道规划的特点,总结规划实施情况,进而归纳出该规划对于南京老城空间格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首都计划,干道规划,城市格局,影响 中图分类号:T U984文献标识码:A 1927年4月,国民政府宣布建都南京。1928年6月北伐战争完成后,国民政府开始着手推广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个层面的国家重建运动。同年,由孙科负责的首都建设委员会成立,下设/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0,推动国都规划建设。1929年12月,一本名为5首都计划6的都市计划报告书制定完成。 国民政府南京5首都计划6共分为28章,从整体架构上来说分为调查统计、规划编制和执行计划三部分。本文重点研究的是其中的干道规划对于南京老城空间格局产生的影响。 1干道规划制定背景 1.1西方规划思潮的影响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社会的城市规划有了很大的发展,其间也不乏具有历史意义的城市规划实践探索,比如巴黎改建、伦敦重建等,都通过城市规划手法对城市肌理进行了重构,使城市格局更加清晰,城市意象更加便于识别。而干道规划更是这个时期规划的主要特征之一。 城市规划史上的经典案例深刻影响了中国的都市计划发展。1919年,孙科发表了题为5都市规划论6的文章,这篇文章中所主张的城市规划思想,反映了当时欧美时兴的/都市计划0思潮。1.2近代中国干道规划的探索)))以广州为例 1911年,广州仅有长堤一条可以行车的马路。政府首先大举拆城墙,填平濠沟,然后是拆房筑路。拆除旧城墙约10.5km,市内平濠筑路,拆除房屋3000栋。先后在老城墙基上施工修建了万福路、泰康路、一德路、太平路、丰宁路、大德路、越秀路、文明路、长庚路等路段,建起了约26km长的水泥柏油马路,主要街道(包括人行道)拓宽了2.4m~4.6m。 2干道规划的动因 2.1城市发展对干道系统改良的需求 19世纪以后,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其所引发的世界经济体系变革所需,城市干道系统的改良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运输工具改良引发的城市街道系统规模改变。2)道路拓宽成为改良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3)通过大规模的破坏和重建来展示政府权威。 2.2南京城市扩张的内在动力 1899年,随着下关地区正式开放为商埠区,南京西北角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初期开埠区域主要位于沿江一带,清廷在下关设置了金陵关。在此因素刺激下,下关成为南京地区人口成长最为迅速的地区,同时下关地区成为了南京城主要的贸易窗口,清政府的招商局、外商的各大洋行等都在江边新建码头,下关的大马路、二马路和永宁街一带也形成了兴盛的商业区。与此同时,城西北、城东的大片区域伴随着明初的迁都和历次的战火而逐步荒废,到民国时期,城市中无屋可住的低收入市民则逐步占据了城北、城东的空地,以芦草筑成/棚屋0借以栖身。 35首都计划6干道规划 1)因地制宜的处理方法)))/旧有改良0与/完全新辟0相结合。5首都计划6中的道路系统组织原则分为/完全新辟0和/旧有改良0两种,基本以鼓楼为分界。即城中城南地区采取改良为主的规划手段,将原有街道改良为网格状;同时着手建立旧城区与西北侧浦口下关贸易区的联系,对城东城北地区的道路网进行重新规划,呈现出理想城市规划的思路。从路网设置角度来看,城西北地区依中山路方向呈网格状,仅在西侧与山体地形相接的地段辅以因地制宜的街道;城东则采用网格放射混合式,在规整的方格网形式基础上强调十字交叉的绿化主轴线。2)道路分级提高城市可识别性。5首都计划6中采用了西方城市规划中常用的道路分级方法,将城市道路划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干道(28m)、次要道路(22m~12m)、环城大道、林荫大道和内街(6m)。道路分级机制可以增加道路驾驭等级的层次,从而使具备城市轴线功能的道路意向性增强,城市的空间结构更加清晰和便于理解。3)道路节点的环形化改造。在干道交汇处的重要节点设置中心广场,形成周边环路,中心景观的布局。4)改良旧城墙为环城大道,具有创新意味。环城大道的设置利用旧有城防设施,旨在缓解城内交通、充分展示景观资源,同时在空间结构上能够进一步强化原有的环状的空间格局。 4规划实施情况 1)结构性干道基本实施。虽然首都计划没有完全实现,但其中关于城东城北地区新开辟的具有结构性的干道已经基本形成。同时,城南地区基本保留了旧有的主要干道,部分道路得到了拓宽整治。2)三大城市广场相继形成。逐步在中山大道沿线的道路节点处形成了新街口、鼓楼和山西路三个环形广场。道路广场的形成一方面解决了交通问题,同时也形成了停留的心理暗示,有利于人群向周边的辐射,这些广场逐步成为南京人心目中的城市标志地段。3)理想规划带来的实施难度。一方面城东、城北地区新规划的城市路网在/随意规划,了无障碍0的认知前提下,基本没有考虑原有的道路肌理:规划道路与现状道路都呈现45b的夹角,导致规划支路网没有形成。另一方面由于环城大道的构思过于理想化,缺乏对古城墙结构的勘测,后发现由于其年代久远,已经不能承载汽车之重量,故环城大道的规划思想最终流于形式。5规划影响解析 1)拓展城市界限,建立新区路网结构,提高交通可达性,引导城市发展重心北迁。城市路网结构变化引发城市空间北向发展。通过与明朝时期的城市路网相比较,首都计划实施后,城中、城北

城市空间的资源探索及文化活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318230685.html, 城市空间的资源探索及文化活力 作者:张博 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年第07期 摘要:城市文化活力是城市文化传播的主要动力,对城市的发展与进步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在当前时代发展背景下,需要加强对城市空间资源的探索,展现更多的城市空间文化活力。从城市空间资源的内涵与价值、城市空间资源的特点两个方面,简单论述城市空间的资源,针对城市空间的文化与文化活力进行浅析,并基于内在性思想理论的文化活力分析与基于实证性思想理论的文化活力分析两个方面,探究城市空间的资源与文化活力,以期能够促进城市文明的发展与城市进程的建设。 关键词:城市空间;资源探索;文化活力 城市化进程不但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所在。城市是人类文化的聚合体,在当前人类实践互动的过程中,承载着多元化的人类发展现状,展现出不同城市氛围、城市发展环境下的精神与气质、印象与理想,等等,展现出独具一格的城市文化空间。加强对城市空间资源的探索,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城市文化模式,展现更多的城市文化活力,构建富含魅力的城市文化,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完整而清晰的城市化格局。文章将结合城市空间的资源探索及文化活动研究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相关观点与建议,希望能够对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以及城市文化的构建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城市空间的资源 (一)城市空间资源的内涵与价值研究 城市是以空间与环境资源利用为基础,以社会发展与进步为目标的空间地域系统。城市是集人口、科学文化与经济为一体的区域体系。从城市的发展来看,城市肩负着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是实现社会分工与联系的推动性力量,如果没有城市,则各项活动难以深入开展。城市空间的利用情况则会直接影响城市经济的发展,加强对城市空间资源的相关研究,是实现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城市空间资源的开发与探索,具体指的是根据城市综合发展中的地面、高空与地下三个部分内容,对城市进行全方位的调整,提升城市的整体容量,合理挖掘城市中的空间资源,提升城市交通整体水平,改善城市环境。基于立体概念可以看出,城市系统中的各项功能均需要在地面、地下亦或是高空中实现,城市中的各项资源具有相辅相成、相互优化的作用。合理开发和利用城市资源,能够改变城市内部功能,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空间资源的特点分析

2020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训专练:城市空间结构(含解析)

2020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特训专练 城市空间结构 一、选择题 读某区域图,完成1~2题。 1、该地区聚落形态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 A.团状、河流因素 B.团状、地形因素 C.带状、气候因素 D.带状、河流因素 2、最早发展成城市的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该地区的居民点沿河流延伸布局,呈带状分布。第2题,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往往决定早期城市的选址,图中①位于干支流的交汇处,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中转。 答案:1.D 2.A 我国东部某城市积极推进紧凑型城市建设,即通过控制城市蔓

延,提高土地集约混合利用,以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连接各个社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模式。下图示意三种建筑布局类型。据此完成3~5题。 注: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例。建筑密度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与用地面积的比例。 3.为发展紧凑型城市,该市应优选( ) A.甲类型B.乙类型 C.丙类型D.以上都是 4.紧凑型城市应该( ) A.不划分功能区B.鼓励无人汽车 C.增加立体绿化D.杜绝城市扩张 5.发展紧凑型城市会( ) A.降低公共空间 B.加强钟摆式交通 C.加剧大气污染 D.保护农业用地

解析:3.A 4.C 5.D 第3题,读图可知,甲类型城市人口密度大,容积率高,建筑密度小,土地利用率高,属于发展紧凑型城市的优先选择。第4题,紧凑型城市人口集中,经济活动密集,应该增加立体绿化,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改善居住环境;紧凑型城市也应该划分功能区,杜绝城市扩张不符合实际;无人汽车与紧凑型城市关系不大。第5题,紧凑型城市土地利用率高,有利于保护农业用地;有利于增加公共空间。紧凑型城市可减少人们出行距离,减轻钟摆式交通现状;大气污染加剧是城市不合理发展的结果,不是紧凑型城市必然会带来的结果。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夜间人口密度分布图,下表为甲区昼夜人口密度变化趋势表。读图表回答6~8题。 就业人口密度白天人口密度夜间人口密度1960年100 100 100 1998年137 129 60 6.该市夜间人口分布重心向外迁移是因为( )

城市空间理论

城市空间理论 空间是人类进行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空间的配置是人类进行各种行为的产物,依据不同的原则可以形成不同的空间配置和不同规模等级空间相互密切的有机整体,其间必定存在着某种联系,这种配置和联系就组成了空间。 城市的发展和地理空间密不可分。地理空间是一个区域或国家的最为宝贵的资源,所以城市空间发展是地理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城镇布局是城市化的产物,城镇空间布局是区域空间布局重要内容之一。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包含两方面的重要内容,一是城镇体系的规模分布,二是城镇体系的区位分布。 要实现城镇体系可持续发展就要在不损害城镇体系生态进程的前提下,结合区域特点,促使城镇体系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作出持续性贡献的城镇体系发展模式。其旨在以区域为基础,兼顾发展和环境两个方面,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调控城镇体系的进程。 1、理论基础 1.1空间结构理论 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也称经济(产业)地域结构,即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组合关系,也即是经济地域的主要物质内容在地域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和组合形式。 空间结构一直是空间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关注的基本问题。地域空间结构实际上是个人和社会组织空间偏好与选择的结果,是经济均衡在空间维度下的集中体现,个人和社会选择的各种要素均会对地域空间结构产生实际的影响。1.1.1“田园城市”理论 “田园城市”理论是1898年由英国人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是为安排健康的生活和工业而设计的。其规模要有可能满足各种社会生活,但不能太大,被乡村带包围,全部土地归公众所有或者托人为社区代管。对霍华德来说,“田园城市”并不是他的奋斗目标,而只是实现他所追求的目标“社会城市”的一个局部试验和示范。也就是说“田园城市”只是“社会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城市”是一个全新的田园城市群体的组合。即“社会城市”是由一个中心城市和若干个名称和设计各异的田园城市组成的城市群,各城市之间依靠放射状和环

城市空间扩展方式研究

一、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制约因素和基本模式 (一)城市空间扩展的动力和制约因素 1.经济发展是城市空间扩展的根本动力。 第一,经济发展中的集聚和扩散效应是城市空间扩展的直接动力。城市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空间,优越的区位、丰富的资源、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已形成规模的工业、繁荣的商贸活动、多样便捷的服务和科技、教育、文化的发展等因素综合作用形成一个强大的引力场,吸引着各种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当这种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即不经济)时,便会引起各种生产要素向周边地区的扩散。而无论是集聚还是扩散都将对城市建设用地产生新的需求,带来城市空间的扩展。换言之,城市空间的扩展是在集聚力和扩散力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 第二,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决定了城市空间扩展速度和扩展形式的周期性变化。一方面,从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大城市不同时期的空间扩展情况看,城市空间扩展是非匀速推进的,表现出加速与减速的交替过程,直至进入稳定期。当经济高速发展时,城市建设投资增加,城市空间扩展加速,反之则放缓,使城市空间呈现出“年轮”性特征。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还影响着城市空间扩展的形式。当经济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时,城市空间扩展形式主要表现为外延式水平扩展,城市建设用地比较粗放、松散,紧凑度指数下降。当经济处于稳定增长或缓慢增长阶段时,城市空间扩展则转为内涵式垂直空间扩展,以内部填充、改造为主,建筑密度加大,紧凑度指数明显上升。 2.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居民对居住条件改善的需求是城市空间扩展的重要力量。 在城乡差距存在且政策开放的情况下,大量农村人口涌进城市,导致城市住房需求猛增。新增人口中的低收入群体通常在市区的边缘地带栖身,由于边缘区的土地价格较低、交通便利、房租较低、管理松散,同时建造商在郊区建设新屋的成本也较低,城市空间以空前的速度向外扩展。另一方面,城市中的高收入群体,不满于中心区的喧闹、拥挤和环境的日益恶化,纷纷向郊区迁移,追求更加宽敞、更接近自然的舒适居住环境,这就要求有更多的土地空间作保障。与之相适应,部分产业向这些地区的迁移以及配套服务设施的兴建,又进一步增加了对土地的占用。 3.交通网络的拓展对城市空间的扩展具有明显的引导作用。 铁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地铁、轻轨等交通设施的建设,极大地加强了城市的对内对外联系,大大提高了城市空间的扩展速度并改变着城市空间的扩展方式。由于便捷的交通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并给居民的工作、生活、出行带来方便,因此,在重要的交通站点会形成新的集散中心,并沿主要交通干线轴向扩展。发达的交通线路对各种生产生活要素具有很强的吸附力,而纵横交错、不断完善的交通网络使城市空间扩展最终呈现网结状格局。 4.技术进步对城市空间扩展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建筑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垂直扩展,在一些聚集效应较高的城区,土地供给非常紧张,人们凭借先进的技术使建筑向更高处发展,建成高楼林立的中央商务区或住宅区,从而使城市空间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不仅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水平扩展,也改变着城市的空间形态。在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网上购物、网上办公 城市空间扩展方式研究 陈玉光

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要素

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要素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现状 1.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 城市公共空间的一般概念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城市公共空间的广义概念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例如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城市绿地等”。城市公共空间可以进行交通、商业交易、表演、展览、体育竞赛、运动健身、消闲、观光游览、节日集会及 人际交往等各类活动。 2.存在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 有观点认为:在现代科技的促进下,过去需要发生在公共空间领域的一部分社会及市政功能已经转移到了私密领域(如娱乐、资讯获取以及消费过程可以依靠家庭中的电视和互联网来完成),曾经只能以集体和公共形式出现的活动也在逐步转化成为更加个人和私密的形式(例如城市中的各种缴费手续,过去必须到指定的公共场所完成,而现在则可以通过网络甚至通讯手段就可以在私密领域完成),公共空间对于城市的重要性愈趋减弱。但对于目前我国的城市现状而言,公共空间的使用仍然在城市社会生活中占主流地位,只是由于设施陈旧、设计不当以及人们的意识水平不高等原因,造成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相对低下,服务 能力有限,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3.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性 城市公共空间是体现城市风貌与特色的重要场所,是城市的魅力所在。它不但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了开放的空间环境,而且在城市的演变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 角色,记录着城市历史与文脉的积淀。 凯文·林奇(K.Linch)的“城市意象理论”、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的“城市活力分析”以及扬·盖尔(Jan Gehl)的“交往与空间”等理论,都对营建个性突出、富有活力的公共空间的意义作出了积极探讨。从本质上看,公共空间应该是一个自由的环境——人们可以随意使用它们,但也可以自主选择到其他的地方。在此,我们可以通过优化城市公共空间的要素设计,丰富人们相互交往的场所,满足公众多样化需求,提高城市公共空间质量,以此适 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要素 成功的公共空间是以富有活力为特点,并处于不断自我完善和强化的进程中的。要使空间变得富有活力,就必须在一个具有吸引力和安全的环境中提供人们需要的东西,即如何在公共空间中营建和应用“空间与尺度”、“可达性与易达性”、“混合使用与密度”、“环境质量”、“公共设施”、“街道家具”和“公共文化活动”等要素。 1.空间与尺度

城市空间发展 相关书目

专著: 1.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12月 2.段进、比尔·希列尔等;空间研究3:空间句法与城市规划;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3.张勇强;空间研究(2城市空间发展自组织与城市规划);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4.张京祥罗震东何建颐;体制转型与中国城市空间重构;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5.杨冬辉;城市空间扩展与土地自然演进:城市发展的自然演进规划研究——中国城市规划·建筑学·园林景观博士文库;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6.陈泳;城市空间:形态、类型与意义——苏州古城结构形态演化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006年10月 7.王兴中;中国城市生活空间结构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01年1月 8.周春山;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 9.(美)刘易斯·芒福德编译者:宋俊岭倪文彦;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3月 10.王旭了;美国城市发展模式:从城市化到大都市区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 11.何念如、吴煜;中国当代城市化理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 学位论文: 1.王晓燕;银川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毕凌岚;生态城市物质空间系统结构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3.沈磊;快速城市化时期浙江沿海城市空间发展若干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熊国平;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研究[D];南京大学;2005年 黄大鹏;芜湖城市土地利用及空间形态演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曹坤梓;城市化进程中山地城市空间形态演进与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王剑锋;城市空间形态量化分析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张愚;基于可见性的空间及其构形分析[D];东南大学;2004年 徐昊;我国中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群空间形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丁小兰;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整合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07年 王国志;长春市城市化空间发展格局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杜聪;济宁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及其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崔宁;重大城市事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D];同济大学;2007年 严昕;厦门近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范少言;城市地域系统演变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李世峰;大城市边缘区的形成演变机理及发展策略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邹卓君;大城市居住空间扩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元素和特征

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元素及特征 作者简介:李曦(1975-),男,工程师,重庆钢铁集团设计院,重庆400000 李曦 摘要:通过分析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及构成,探讨了建筑、街道、广场、绿地系统等构成城市公共空间的基本要素,阐述了这些基本要素在城市空间设计中的作用以及体现出来的城市公共空间的特征。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组成元素,特征 1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界定 城市公共空间意指城市内各建筑物之间的所有公众可以任意到达的外部环境空间形式的总合,这种空间关系依照不同的规模和层次联系在一起。从早期都市狭窄的街道、集市的码头到后来的社区花园、广场、公园、步行购物中心,以至今天的城市开放空间系统(Open Space),都属于城市公共空间的范畴。例如:古罗马集会广场;巴黎塞纳河两岸(Seine River);纽约中央公园(Central Park);上海外滩(见图1)。 综上所述,城市公共空间(Urban Public Space)是指由城市中的建筑物、构筑物、树木、室外分隔墙等垂直界面和地面、水面等水平界面围合,由环境小品、使用者、使用元素等组合而成的城市空间。它们是从大自然中分隔出来的,是较小的具有一定限度性的为人们城市生活使用的空间,主要包括城市的街道、广场、公园 与绿地等。 2城市公共空间的组成元素 2.1城市空间的边缘———建筑 建筑设计及其相关空间环境的形成,不但在于成就自身的完整性,而且在于其是否能对所在地段产生积极的环境影响。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关注与周边的环境或街景一起,共同形成整体环境特色。如重庆市渝中区的CBD商务圈,解放碑周边的建筑不论是立面、顶部、体量、色彩还是裙房高度都做了相应的协调,所以整体风格看起来很一致,与其公共空间所要体现的

郑州市城市形态及空间结构分析

城市形态及空间结构分析 ——以郑州市为例 城市规划0902 祝相科200917020215 城市形态是城市建设和规划的重要依据,城市规划者的城市形态理念直接决定了城市规划的效果,以致影响城市的总体布局、城市发展的综合效果、交通组织和城镇群的合理分布,甚至关系到城市生产、生活质量、城市改造、城市合理发展方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城市空间是各种人类活动与功能组织在城市地域上的空间投影,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载体,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核心内容,城市的区域分析、定位研究以及发展目标的实现等研究最终均要落实到空间上。因此,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尤为重要。 有学者认为城市结构与城市形态互为表里,城市结构表现为城市发展中的内在的动力支撑要素,城市形态则表现为城市发展的外部显性的状态和形式。城市空间结构只是城市结构的一部分,表达的是要素在空间组合上的关系,这种关系即为城市相互作用。城市结构实际上既决定了城市形态,也最终决定了城市空间结构。也就是说,城市空间结构就是能够通过城市相互作用体现为城市形态的那部分城市结构。 其实,目前对城市形态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纵观学者们对城市形态的理解和表述,从横的方面来看,城市形态具有物质和非物质两种表现形式,物质方面主要指城市各有形要素的空间布置方式,包括街道网的结构形式,各种功能的地域分异、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和建筑环境以及中心城市和相邻城镇群组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和结构变化特征等;非物质的主要包括城市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等所形成的城市社会精神面貌和城市文化特色。从纵的方面来看,城市形态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拼贴式的,是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积淀的汇合;城市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历史的变化而产生渐进式、碎片式的变化,通过这种渐变,既可以保持城市文化的延续,又能不断地更新。不过每一个不同时期,都会有一种反映时代特色的占主体的城市形态。 郑州市城市形态演变过程: 郑州市的城市形态经历 了“块状发展一点轴延伸一组 团分散-一体两翼”的过程, 城市的内部填充主要发生于 老城区与京广铁路线之间,井 向南北方向蔓延。而近20年 则是组团分散-一体两翼的转 变。并且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 两翼“生长臂”的不断延长, 中心城区的中心功能尤其需 要不断强化才能满足两翼生 长的要求。

港口对城市空间组织影响分析

港口对城市空间组织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16-12-02T14:47:54.4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9期作者:张驰 [导读] 城市中的相关工作人员就应该与港口的区域定位进行结合来确定城市的空间组织,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港口以及港口城市获得更好地发展。 天津临港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天津市 300450 摘要:在最近的几年,我国港口的经济获得了很大的增长,由于受到港口群、高科技以及循环经济的影响,我国的港口以及港口城市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正是由于这种发展,港口城市的空间组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城市的空间布局以及发展方向受到了很大的改变。综合上面所说的内容,城市中的相关工作人员就应该与港口的区域定位进行结合来确定城市的空间组织,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港口以及港口城市获得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港口;城市空间组织;作用解析 1、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港口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带动,当前我国的港口经济已经进入到一个十分繁荣的阶段。港口经济的发展使得港口与港口城市之间存在的关系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近些年,港城矛盾日益突出,如何缓解和化解港城矛盾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问题。 2.城市空间在发展的过程中港口起到的作用 2.1港口城市发展阶段 在港口城市的产生阶段,港口为城市中的人流以及物流提供简单的运输服务外,在这个阶段当中港口与城市之间在功能上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城市的空间组织也是围绕港口进行的。 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和港口不断扩张,城市和港口在功能和地域上的矛盾日益突出。港口的运输和货物堆存等影响了城市的交通和环境,城市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也限制港口发展。为给更多的功能和产业提供发展空间,港口和城市中心在空间上逐渐分离。 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世界贸易量获得了很大的增加,海洋运输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运输方式,在这一阶段,港口要想更好的为城市的发展创造条件,就应该在功能上与城市进行互补,但是在功能互补的同时城市应该为港口的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 2.2城市空间组织与港口之间的关系 众所周知,城市空间组织就是在城市中生活的各类人群活动以及功能组织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城市空间组织额发展状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城市的发展状况,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城市与港口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通过对城市空间组织以及港口城市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能够知道,港口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城市的空间组织产生了影响。通过调查分析,影响最大的就是城市的功能分区以及布局,还有就是城市的空间发展规模以及其发展的方向,但是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注意,港口与城市空间组织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相关的工作人员不能为了提高城市的空间组织而忽视港口的发展。 3.我国港口当前存在的发展趋势 3.1世界贸易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港口的发展 当前,我国的海上运输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了一个很重要的地位,海运成为资源运输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通过对相关的内容进行调查我们能够发现,经过全球一体化的市场增长,各个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在追求低成本高效率的目标。正是由于各个公司的这种主动性,海运贸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相关的工作人员就应该对自身的经营模式以及运输系统进行改善,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港口的发展。 3.2港口在国际物流体系的地位出现了改变 当前海洋运输在发展的过程中,大型化,深水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另外其在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对生产的管理以及科技的管理,所以生产管理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还有就是相关的工作人员对生态系统的修复以及保护持一个十分积极的态度,这些发展趋势都保证了港口在全球资源配置中枢纽的地位。还有就是相关的工作人员通过对其进行改革,组织自治化,生产自动化等已经成为了一种十分普遍的趋势。随着国际贸易物流体系的不断完善,港口已经成为国际整体物流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 4.港口对城市空间组织产生的影响 4.1港口对城市空间布局以及发展方向产生的影响 通过研究分析我们能够知道,随着港口经济的发展,港口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很大的改变,之所以这么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原本位于城市中的港口正在从城市的内部向城外发展,这种发展就会导致城市的空间结构发生一定的改变,原本的港区已经逐渐被市民的活动等取代。另外,港口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慢慢的脱离的港口,相关的工作对这些地方进行改造,改造后的区域就成为了港口的扩展用地以及隔离港口与城市的绿化带。还有就是城市中的相关工作人员对旧城区进行改造以及新城区进行建设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但是城市的旧区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港口,而新城区在发展的过程中脱离了港口,进而导致城市出现了港区与新区的双中心结构。 4.2港口对城市的产业结构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港口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影响最多的就是产业特征,其模式能够对城市的空间形态产生之间的影响。但是港口城市具有的产业种类相对来说比较多,不管是直接产业还是关联产业,其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受到港口的影响。通过对其进行分析能够知道,关联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增长速度要远远的超过直接产业,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关联产业产生的作用比较大。所以说增强关联产业的发展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的作用更大,经过时间的推移,关联产业一定会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 4.3港口对城市的交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随着城市生产方式以及交通体系的改变,城市的区域与区域之间存在的关系变得更加的紧密,空间距离已经不能阻挡城市的发展。在这种条件下,为了能够使港口获得更好地发展,相关的工作人员就应该保证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满足交通运输的要求,不仅要大力的兴建公路,铁路,还应该增加船舶,航空等运输方式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城市的交通网络体系更加的发达。另外,为了能够减小港口的工业对人们居住的影响,在工业区的附近应该设置大量的绿化带,但是在设置绿化带的时候要保证其不会影响到港口正常的交通,让人

加大绿化提升力度拓展城市绿化空间

加大绿化提升力度拓展城市绿化空间 摘要:垂直绿化,又称为立体绿化,在厦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今天,垂直绿化在增加厦门市绿化面积,美化厦门环境方面具备独特作用。本文以垂直绿化为研究对象,侧重从垂直绿化的现实意义、运用及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垂直绿化;意义;运用;注意事项;探讨垂直绿化是区别于平面绿化的新形式,是通过多项园林技术,借助一些具备攀援特性的植物,依靠城市现有构筑物,如山体、天桥、挡墙、阳台等立面为植物提供生长空间的一种绿化形式。它实际上是平面绿化向空间绿化的扩展和延伸,是更深层次的绿化。 2010 年厦门市启动创建森林城市的工程,按国家森林城市测评指数,市委市政府号召全市园林绿化部门加大绿化提升力度,见缝种绿、见缝插绿,增加绿化密度,主要节点和路口实现更高层次的美化、绿化和彩化。2012 年全市绿化工作目标全市森林覆盖率42.8%,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建成区绿地率达35%,人均公共绿地10m2 ,道路绿化率80% 以上,多数市民出门平均500m 有休闲绿地,大力开展建筑物屋顶、墙面、立交桥的立体绿化。 垂直绿化工作作为创建森林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此项工作自

2006 年在厦门市全面展开后,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走在市区主 干道,进入居民小区,随处可见垂直绿化的身影,这项工作极大提 升城市的绿化景观,2011 年厦门市在巩固以往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立体绿化工作,完成200 多处垂直绿化点建设,人行天 桥、高架桥、跨线桥墩等都进行垂直绿化改造,进一步构建城市空 间多层次绿化格局。笔者就厦门城市垂直绿化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作 几点阐述。 1垂直绿化的现实意义城市发展的现状迫切要求拓展绿化空间,增加垂直绿化覆盖率。(1)伴随着厦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城市中心建筑密度越来越高,加之市区主干道厦禾路、市府大道、湖里大道拓宽改造,所有的建设工程都在不断蚕食原本就不多的绿地空间,造成城市中心区用于平地绿化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少。(2)随着厦门市经济飞速发展,岛内岛外房地产开发方兴未艾,建筑物外墙特别是沿环岛路上高层建筑的墙面,无机材料的大量使用,导致高温化壁面产生的大量热量向空气中不断的扩散,致使周边温度上升,产生热岛效应。(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设计观念的进步,许多高层建筑都设有屋顶花园或较大的裙楼露台,相当部分的商品房都设有大阳台、大窗台和大露台,甚至于近年开发的一些高档商品房每户也都设有入户花园,这些都为垂直绿化提供了可能。总之,在厦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今天,如何拓展绿化空间,增加绿量和绿化覆盖率,提升厦门市民的生活质量,已成为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传统的平面绿色空间缩小、城市用地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