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会展业发展现状

浙江会展业发展现状

浙江会展业发展现状
浙江会展业发展现状

浙江会展业发展现状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浙江会展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自20世纪末期开始,在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努力下,浙江会展业正在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会展数量增加,品类增多,规模扩大,覆盖面提高,直接收入大幅增长。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省150个国际标准摊位以上的会展,由1998年不到100场次增加到2001年的180多场次,会展直接收入由1998年的2500多万元增加到2001年的近亿元。国内会展业自1997年以来以20%的速度增长,1999年全国性协会参与的会展超过1300次,其中国际展和国内展各占一半;2001年突破2000次,会展收入约40亿元。另据国际展览联盟统计,2000年全球大型国际会展4000多次,会展收入2800亿美元。

会展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功能恰如做菜用的“味精”,产业带动效应较强,间接收益大大超过直接收益。通过会展所达成的招商引资协议额、贸易成交额,由会展带来的旅游收入等相当可观。从目前来看,会展业对于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中心城市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位条件、提升城市品位,促进中小企业和个人工作室发展等,逐渐开始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历史沿革和基本现状

浙江会展业的兴起和发展,经历了若干阶段,并与经济社会发展、制度变迁紧密相关。

(一)会展活动出现较早

浙江地处东南沿海,向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的美誉。明清以来,杭嘉湖地区手工业和商业日益发达,对于推动形成中国早期资本主义萌芽阶段,起了重要的作用。进入十九世纪后半叶以后,以丝绸、纺织业为代表的近代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以茶叶、丝绸和工艺品为大宗的出口贸易也相当可观。宁波、温州、杭州相继成为对外开放口岸,外国机构和商人陆续进驻,城市建设和功能得到新的扩展,以城市为中心的人口集聚、信息汇聚、商品交易和商业服务等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在上述因素的交互作用下,零星的会展活动开始在中心城市出现。而严格意义上的会展活动,当属1929年举办的“西湖博览会”。这个由当时国民党省政府主办的西湖博览会,自6月6日至10月10日,历时128天,共设8馆2所,授奖3000余个,参观人数突破2000万。西湖博览会属国内首创,与巴拿马和巴黎博览会一起,成为当时国际上的三大博览会。西湖博览会以“振兴国货”为宗旨,在提高国货特别是浙、杭产品声誉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西湖与浙江的知名度。于1934年在杭州建立的绸业市场,则具有展示丝绸精品、便利绸商交易的功能,日成交丝绸1000—1500匹。杭州是建国前国内会展业出现最早的几个城市之一,在全国有重要影响。但从30年代末期至解放前夕,由于战乱、国民党政府腐败统治等原因,浙江会展业几乎陷于沉寂的境地。

(二)会展成为计划经济的有益补充

自1949年建国至20世纪70年代末,浙江集中在杭州、宁波、嘉兴等地兴建了一批工业项目,市区人口不断增加,市区范围逐渐扩大,杭州成为浙江会展活动的中心。为了满足一些大型活动的要求,省和杭州市兴建了大型活动场所和旅游设施,如省人民大会堂、杭州饭店、省

体育馆、浙江展览馆等。但除了一些政治性集会、政府工作会议及小规模工业成就展览外,杭州缺少象广交会那样的国际性和全国性商品展览活动。而严格的计划经济,阻碍了商品市场的发育和大规模商品交易活动的产生,会展活动缺少必要的社会条件和市场基础。少数的会展活动,则成了计划经济的补充,发挥着活跃经济的有限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在杭宁温等地,会展作为计划经济的补充,在两个层次上得到复兴。一个层次是,利用传统场馆和新建场馆举办产品与技术展览、展销会。如在浙江展览馆连续举办5届春节副食品展销会,每届展会设300多个摊位,入场人数平均3万人次。在当时大多数商品还需要票证的情况下,各种展销会既是对计划经济的有益补充,也具有冲破计划指令性计划约束的作用。随着省科技馆、省图书馆、世贸中心、黄龙体育中心、和平展览中心、杭州汽车城等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全国性和国际性产品、技术展览交易活动开始出现。

另一个层次是,由在杭国家级科研机构和高校举办的全国性、国际性会议,一部分利用高校会议场馆,一部分分散在高档旅游饭店会议场所举行。据1996年1月——1997年10月对在杭高校举办的40次国际学术会议调查统计,来杭与会者达2451人次。会议旅游和奖励旅游开始出现。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专业市场的兴起,也起到了推动会展业发展的作用。到1998年,浙江有各类产品交易市场4000个,年成交额亿元以上的市场有200家,市场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摊位23000个。专业市场集产品展示、批发和零售于一体,极大地活跃了城乡市场。与此同时,由市场、商场、百货商店等举办的大型产品展览(展销)会逐年增多,起到了汇聚人气、繁荣市场的作用。

(三)会展业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

随着会展活动与相关产业的经济关联度日益提高,会展的社会文化功能日益凸现。到21世纪初,会展成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一种综合性的交易方式,政府和民间开始将会展业作为一项重要的产业来对待,浙江也初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会展业快速发展格局。

1、依托块状经济和专业市场举办大型专业性会展

在浙江,一部分大型专业性商品展览、交易会依托块状经济和专业市场举行。如余姚和台州路桥举办的塑料制品交易会,金华举办的花卉苗木交易博览会,永康、海宁、嵊州等地举办的五金科技博览会、皮革交易会和家纺博览会、领带节等,被喻为“永不落幕的博览会”。灵活多样的各种专业性中小型会展,在特色块状经济的支持下日趋活跃。

2、中心城市积极举办综合性大型会展

中心城市利用区位优势,积极举办综合性大型会展,成为活跃当地经济的重要抓手。2000年秋季,杭州市政府在时隔71年后,成功举办了“西湖博览会”。博览会共设各类专业会展23个,各种节庆活动(如丝绸节、美食节等)9个。参展者、参会者及海内外旅游者达574万人次,贸易成交额亿元,旅游收入亿元,招商引资项目投资协议额亿元,拉动国内生产总值个

百分点。次年秋季,杭州市再次举办“西博会”,会展项目、参与人数及贸易成交额约增加一成。市政府还决定以后每年举办“西博会”,2002年“西博会”设正式项目50个。

在宁波连续举办的四届“浙洽会”,平均每届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余名客商参会。签订投资协议额,则由第一届的20多亿美元扩大到第四届的51亿多美元,2002年开始举办的首届日用消费品博览会成交额达亿美元。

在义乌举办的一年一度中国小商品博览会已有7届,2002年起由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际性博览会。前七届博览会平均每届有2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名客商参会。第七届博览会仅外贸出口订单即达亿美元。

3、会展场馆建设方兴未艾

会展经济的持续兴旺,促进了会展收入的增长和会展场馆的建设。2000年以来,浙江举办的100个展位以上的会展平均每年约160场次。仅就会展场馆出租、门票、广告、装修装饰、展品运输与保险、会议礼品等直接收入计算,估计年收入超过亿元。专业会展场馆建设在各地展开。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1年底,全省专业性会展场馆约25所,有国际标准展位约8500个。其中1万平方米以上的场馆有6所(见表1)。

正在兴建或列入规划建设的会展场馆约60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新增国际标准展位6600余个。

表1 浙江省1万平方米以上展馆一览

二、浙江会展业经营方式的历史性变迁

总体而言,浙江会展业以“西博会”、“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小商品博览会”等大型会展为主体,以专业性会展为基础,中小会展日趋活跃,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同时,参与会展的机构和公众日益增加,对会展场馆的建设、投资也渐次展开1[1]。从会展活动的组织、策划和经营看,大致有以下特点。

——由公益行为转向商业行为。早期的会展活动,多数带有公益性质,地方政府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前后,政府除了对一些非商业会展发挥计划体制作用外,还对一些大型工业品展览、商品贸易交易会等进行统一谋划、集中安排。据专业人士分析,1995年前,对200个展位以上的展览、展销、交易会,平均每场由政府直接投入50万元——100万元。这还不包括摊位费折让及宣传、广告费用。

市、县(市)政府对于会展的投入,主要是对参展厂商给予摊位费补贴,高的占摊位费一半,有的还出资在媒体上公布参展厂商名单。前两届“西博会”,除少数专项展览活动按市场规则操作外,主要会展项目直接费用由政府投入,总计投入达1500多万元2[2]。随着会展业日益成为一项独立发展的产业,市场规则发挥作用,政府观念开始转变。杭州市政府在作出“以西湖博览会为载体,大力发展会展业”决策之后,提出商业性会展按市场规则操作。2002年“西博会”各单项会展,基本上均由专业展览公司和机构通过竞拍自主操作。会展活动向商业行为转变,是促进会展业独立发展的一个良好开端。

——由消费性展览为主转向消费性与专业性展览并重。由于受商品短缺的影响,早期的会展活动多属于消费性展览、展销、交易会,比较典型的如年货展、副食品展销、秋冬季物资交流会等。在当时,会展组织者和参展商更多地注重市民现场零售、团体采购,扩大销售额。由于有一定的优惠,因此市民、团体现场采购相当活跃。

随着商品短缺时代的结束,以业内参展商广泛参与、新产品新技术交流、行业信息交流、市场分析与展望、获得订单等为主要目标的专业性会展风起云涌。1999年以来,专业性会展已占一半以上。消费性会展也由大众商品展转向功能性、改善生活质量的产品展,如住房展、绿色食品展、外贸产品展、工艺品展等,这类会展次数减少,但参展商和参观者大幅增加,成交额放大,影响广泛,刺激了即期消费和潜在消费。消费性展览与专业性展览并重,大大提高了浙江会展业的社会参与度。

——由地区性会展迈向全国性、国际性会展。早期的会展活动,主要在杭州市举行,除杭州地区性会展外,比较有影响的是全省性会展。省政府主办的浙江投资洽谈会、中国小商品博览会移址宁波、义乌后,活跃了宁波、义乌等城市的会展活动,同时也促使杭州在举办重大商业性会展方面拓展新路。

由于在杭国家级科研机构和高校举办全国性、国际性会议和展览,影响不断扩大,加之会展场馆的增加以及接待、服务能力的增强,在杭州举办的重大商业性会展日趋增多。1999年后,由国家级行业协会参与主办、承办的全国性、国际性会展约占一半,会展规格上升、规模扩大,重要的专业厂商越来越多地参展、参会。杭州市提出塑造“杭州女装”品牌,打造“天堂硅谷”、“休闲之都”、“爱情浪漫之都”等城市名片之后,各种专业性会展、会议旅游、

奖励旅游等吸引了国内外重要的会展商,来杭州考察、组织会展。从而丰富了杭州会展活动的内容,扩大了一些重要商业性会展的影响和知名度。

宁波除倾力办好“浙洽会”外,有意将服装博览会、日用消费品博览会办成有国际影响的会展。义乌的小商品博览会升格为国际性博览会后,其国际影响将日益扩大。温州举办的轻工博览会也开始吸引国内外重要专业厂商到会。

三、当前浙江会展业的经营特点

浙江省目前还没有成立会展协会。早期的会展活动,一般由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决定,成立组委会,专门下文,分配展位,统计汇总。随着会展的专业性日益增强,会展业开始成为独立发展的行业,原有做法得以改变。

(一)专业展览公司开始发挥主导作用

会展业具有较高利润,促进了专业展览公司发展。据业内人士分析,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会展业利润率在20%以上,部分资金和人才加入专业展览公司。除了较早建立的浙江经贸国际展览公司、浙江国际广告公司、杭州国际公共关系公司外,一批新的专业展览公司相继注册成立。据工商管理部门统计,2001年底,注册在杭的会议及展览服务公司、办事处共150家。多数实力较强的广告、策划、咨询公司也将部分人力和资金投向会展活动。上述机构是浙江会展活动的主要策划者和组织者。

从调查情况看,专业展览公司对会展活动一般采用以下做法。

一是调查、收集工商企业名录,通过筛选,建立分行业的客户资料库。加强与行业协会的联系、沟通和合作,取得行业协会的支持。除少数争取政府有关部门作为主办方外,一般由行业协会作为主办方。

二是根据气候、市场季节性特点,策划展览名称,拟定整体作业方案。签订场馆租用协议,有的展览公司预先订立春秋两季的场馆。

三是以商业信函、电话、传真、登门拜访等形式招展。重要展览辅以新闻发布会,借助媒体宣传或商业性广告,扩大影响,吸引参展商。预售会刊、场地、门票等广告资源。

四是布展、开展和撤展。发放展览服务手册及其他资料。对参展商、参会人数、现场成交额及订单、协议额等统计汇总,展览结束后进行展览总结。

(二)会展场馆实行双层经营

在浙江会展活动向会展业演进过程中,一些新建的大型会展中心(场馆)实行双层经营为主要形式的多元化经营。一个层次是场馆硬件经营,即场馆出租等业务;另一个层次是办展、招展、布展以及相关的一系列业务。不同经营层面,设置单独的运营实体,专人负责,独立核算。一些会展场馆在积极扩展会展服务功能,承接会展的同时,也参与协办专业性会展,形成了一种以双层经营为主体的多元化经营格局。这种经营格局有利于专业化分工,合理配置资源,有分散风险的积极作用。集会展场馆、写字楼、饭店和会展服务于一身的浙江世贸中心,

在活跃浙江省和杭州市会展活动,提升杭州会展业水平等,具有“龙头老大”的作用,其经营方式有一定的典型性。

浙江世贸中心系中外合资企业,总投资7800万美元。世贸中心共分写字楼、饭店、会展场馆三个功能区块,室外场地宽阔,交通便捷,建筑物定位于中高档,属杭州市标志性建筑。自建成投入使用以来,饭店、写字楼和会展场馆人气较旺。2001年,写字楼出租率为93%,饭店出租率80%,会展场馆出租210天。世贸中心以12000多平方米、750个国际标准展位的室内会展场馆,吸引了国内一些展览公司租馆举办会展,开始形成杭州重要会展活动中心的态势。

世贸中心在会展方面主要有以下做法:

一是以功能的多样性和综合性吸引会展的组织者和参展商。由于会展关联性极强,展览公司和参展商在组织和参与专业性会展时,一般需要多功能会展场所和设施,世贸中心的功能设计较好地满足了这一条件。在1998年以来举行的会展中,属于消费性展览不到1/3,其他多属于产品、设备和技术等专业性展览。

二是搞活会展先造势。由于较早拥有高档写字楼和饭店,世贸中心在宣传写字楼和饭店促销中做了不少文章,如强调外资机构、重要企业、集团公司入驻,委托境外饭店管理机构管理饭店等等。继而联系省市有关部门举办大型公益性展览,给予场租优惠,如举办改革开放成就展等。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关注和参与,营造了声势,扩大了影响,为搞活会展奠定了基础。

三是场馆出租与自办会展并举。世贸中心坚持两条腿走路,在加强同各展览公司联系,订立场馆出租协议,排定展览计划的同时,自行组建专业展览公司(西湖博览会有限公司、西博广告有限公司),按照展览公司的经营规则,联系、承接国内国际会展。既提高了场馆出租率,也参与和获取会展业经营收益。

四是实行专业化分工,参与经营各类会展的配套服务。世贸中心目前下设11个机构,其中9个与会展活动密切相关。市场化经营机制使这些机构在各自专业领域内不断做强,在为客户提供配套服务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三)商业和非商业机构办展

在浙江会展活动中,一部分小型会展并非由专业展览公司和会展中心策划和组织,而由其他商业机构参与举办。比较典型的有公司、工厂、贸易代表处自行举办的看样订货会、品牌推广会、新产品发布会,保险、连锁机构举办的年度总结表彰会等等。除租用场地外,涉及会场设计布置、住宿、餐饮、交通、旅游、礼品等服务。这些会展具有较强的商业性。

另一部分会展属于非商业性会展,主要由非商业机构举办。如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举办的各类会议、文艺汇演、体育竞赛、书画摄影展览、各种公益性专题展览,大专院校举办的毕业设计展,科研部门举办的科技成就展等等。这些会展虽然不具有商业性,但客观上对会展场馆、展览设备与用具、礼品以及其他配套商业服务形成了较大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湖州举办的一年一度全国极限运动会,其影响已大大超过国内同类运动会,除形成竞赛活动直接经济效应外,还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显然,非商业性会展在组织得当的情况下,也具有较大,甚至

是很大的商业收益。一些非商业性会展由于赞助商的介入,以及成功的商业策划,其商业性收益甚至超过同规模的商业性会展。

(四)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经营理念

商品交易市场的主办者,主要是加大硬件设施投入,注意营造交易环境,宣传市场形象,提出举办“永不落幕的展览会”的经营理念。会展场馆的投资者和经营者主张,场馆出租经营与会展承办经营并举。专业展览公司的经营理念则比较分散,有的主张只经营国家级、国际性会展;有的提出大小会展一体经营,强化服务,降低费用;有的则提出追求会展及其衍生产品开发提供的全盘赢利经营战略,等等。对这些经营理念作出先进或落后的评价,显然为时过早。但确立科学、准确的经营理念,对于促进会展业的发展,提高经营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浙江会展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会展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浙江的会展活动近年来通过各方的经营,日趋活跃,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矛盾和问题:

——社会和行业需求增长与展览场馆短缺的矛盾。杭州作为七大古都之一和国际旅游城市,对举办大型会议有较强吸引力。杭州撤消萧山、余杭两市,城区面积扩大一倍多,人口增加到375万人,实施大规模老城改造,改善城区交通和机场、车站,经济上跻身于国内GDP超千亿十大城市,金融、保险、证券业发达,进一步刺激了投资、贸易和消费需求。宁波、温州、义乌等地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投入,也使这些城市的功能和形象大为改观。浙江相对发达的制造业和出口贸易,促进了对产品、设备、技术和信息的需求;城乡居民消费惯性增长也增进了对重要消费品的需求。这些因素客观上构成了对浙江消费性会展和专业性会展的内在需求和极大动力。而目前杭州场馆短缺,专业会展场馆仅有浙江展览馆和世贸中心两家,可设1000个以上国际标准展位的场馆还没有。这导致一些大型展览如旅游交易会、医疗器械展等弃杭州而去。全省还没有一座10万平方米以上的展馆。现有场馆设计上大多不能满足客户需要,装修简陋,设备落后。一些优质场馆超负荷运转。

——会展数量的增加与有影响的大型会展少的矛盾。近年来,浙江的会展项目逐年增多,但除“西博会”、“浙洽会”、“小商品博览会”外,大多属于地方性、区域性展会,有的尽管标以“国际”、“亚洲”、“全国”名义,但因缺乏特色,号召力不强,有全国、国际知名度的会展很少。

——提高会展质量要求与会展服务能力的矛盾。现代会展关联性极强(业内公认为1︰9),浙江除会展硬件不足外,在会展的策划、设计、装饰布置、规范服务以及其他衍生产品开发供应等方面,都还存在准备不足的现象。旅游、交通、商业等相关服务产业,还普遍存在着与会展业发展不协调、服务水

平不高的现象。原因主要是缺少掌握外语、精通会展设计、了解国际惯例、懂得组织策划的专业人才,与国际性展览公司有效合作偏少。

——会展业研究尚属空白。虽然出现了一些经营准则或理念,但由于缺少有影响的实力派展商,缺少资本积累,缺少实践经验积累,专业人才准备不足,知识准备不足,会展业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等的研究尚属空白。

五、促进会展业发展的若干对策

发展会展业,有利于浙江特别是杭州、宁波、温州等中心城市结构调整,增强城市功能,提升第三产业水平,建设城市文明。因此,要积极制定政策,促进会展业的发展。

——调整和完善会展业管理体制。目前,展商举办大小会展活动,仍然实行审批制,且涉及工商管理、经济贸易、外经贸等多个政府部门。应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造条件,对一般商业性会展改为备案制,对重大商业性会展实行审核制。会展的备案和审核等工作,集中于政府一个部门。政府责任部门的职责逐步转向对会展从业人员和企业的资格认定与评估,依法监督展商的市场行为,维护和改善会展业发展的环境。要依靠骨干展商,尽快建立民间性、自律性的会展业行业协会,在价格、服务标准、信用管理、行业统计与信息等方面逐步形成行规,共同提高会展业发展水平。

——规划和建设一批大型会展设施。据有关部门统计,2001年全国专业性展馆有147座,其中5万平方米以上展馆仅有10座,10万平方米以上的可谓屈指可数。浙江除充分利用义乌中国小商品城(17000个摊位)、绍兴中国轻纺城(13500个摊位)、台州路桥中国日用品商城(6200个摊位)三个上规模市场举办专业性展览活动外,在杭州、宁波、温州等中心城市建设一批大型会展场馆,在杭州还应规划建设若干座10万平方米以上的专业展馆,以适应杭州作为上海南翼重点城市,承接上海重要国际会展,自主发展会展业的需要。必须积极利用规划手段,广泛征求专家和群众的意见,科学规划会展设施建设,并以地方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与此同时,根据会展业发展的要求,改进和完善现有会展场馆,特别是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备同声翻译系统、图文传输系统、通讯网络等配套设施。

——培养和引进会展专业人才。要提高会展业档次和水平,就必须培养和引进会展专业人才。利用区位优势和城市环境,敞开城门,以多种形式引进国内外专业人才,活跃会展业的理论研讨和实践操作。在培养人才方面,以政府资助的形式,公开选派优秀专业人员到国际会展业发达城市学习和培训。在部分大专院校增设会展专业,在相关专业中开设会展经济课程。国际展览局、国际展览联盟等是国际会展业重要组织。我国已于1993年加入国际展览局。部分展商加入了国际展览联盟。浙江要充分利用我国加入WTO、扩大对外开放时

机,加强与这些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以《国际展览会公约》为准绳,以上海申请世界博览会为契机,主动参与国际重要展览城市及知名展览商组织的系列活动,学习和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

——着力打造会展品牌。会展业的持续兴旺和效益增长,有赖于树立和维护会展品牌。总体而言,必须根据不同城市的产业基础、区位条件及举办会展实力,采取梯队策略,以专业性会展为基础,逐步形成国际级、国家级和区域性会展品牌。目前来看,要整合会展资源,进一步打造杭州的“西博会”、宁波的“浙洽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义乌的“小商品国际博览会”、温州的“轻工博览会”等主要会展品牌,赋予这些会展品牌以丰富内涵,扩大国际性影响。

从长远着想,杭州作为国际旅游城市,要打造会展品牌,还必须采取一些具体策略。主要有:

——大力宣传杭州区位优势。除了宣传社会稳定、秩序良好的共性优势外,突出宣传旅游人数众多,举办重要会展,可吸引数倍于其他城市的参观者。

——精心策划会展主题。每次国际重要会展都有一个主题。主题必须引起各国各地区关注。良好的会展主题将吸引国际重要会展青睐杭州。

——不断积累举办大型会展活动的经验,为申请国际重要会展提供举办能力依据。

参考文献:

本书编委会:《浙江工业发展五十年(1949--1999)》,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年2月版。

本书编委会:《当代中国的浙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朱光华主编:《政府经济职能和体制改革》,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11月版。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分析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1、总体看来,目前中国制造业发展异常迅速,产业基础越做越大,但总体科技含量不高,军工我不知道,就民用而言。凑合在中低端。 2、生产设备方面。机器的制造称为制造的制造,目前虽然很多设备可以国产了,但比其品质,稳定性,扩展性上看和国外相比,还有差距。像我现在搞的精密模具,要用的加工中心就是纯进口。 3、从业人员,奋斗在制造业第一线的人文化素质不高,缺少技术工人。 4、自主产品有限,很多厂就是外国世界工厂上的一点,依赖性强。 据我在工厂接触的几个外国技术人员来看,世界上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应该是标准化数字制造,即生产实现数字化控制,人只要把需要设计出东西输入电脑后,即可实现全自动生产。但这样的生产建立的前提是精加工。 所以很多外国企业把初级加工转嫁给第三世界国家,自己做精加工,然后出自主产品,赚取高额利润。

中国装备制造如何走出国门 推动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的合作,让更多中国企业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作用,可以为全球经济质量提升作出中国应有的贡献,也能够为中国化解过剩产能提供一个重要出口,为中国经济转型、提质增效创造有利条件。 国务院公布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包括加快铁路“走出去”步伐、大力开发和实施境外电力项目、加快自主品牌汽车走向国际市场等主要任务。这份文件对于推进我国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实现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处于快速发展之中,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在遭遇全球金融危机侵袭后的最近几年来,全球产业结构出现加速调整趋势,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一轮新的高潮,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视。国际市场出现的这种变化,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国门,在全球市场上占据制高点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在评估国际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前景时,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是,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组建亚投行的倡议,受到了相关国家的广泛认同。国家领导人频频出访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集中的地区,不仅使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了一个新台阶,也为中国与相关国家创造了产能与装备制造合作的良机。目前,无论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还是亚非拉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都较为薄弱,中国企业如果能够在这方面的合作中占领先机,对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基础提升将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使“一带一路”和其他一些合作构想出现突破性进展。因此,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对于我国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

国际国内会展业发展现状趋势

国际国内会展业发展现状趋势 国际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99会展业又称会展经济,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展览或展览,获得直接或间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经济行为。会展经济是客观存在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自18世纪中叶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成功举办以来,会展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目前,会展业已经发展到相当的水平。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它在贸易交流、技术交流、信息交流、经济合作和增加就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发展状况 1。欧洲会展产业发展状况 欧洲是世界会展产业的发源地。经过150多年的发展,欧洲的会展经济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实力最强。德国、意大利、法国和英国都已成为世界级的会展业强国。从世界上举办大型展览最多的25个国家的市场分布来看,最大的展览场馆大多集中在欧洲,世界上绝大多数大型和行业级展览都在欧洲举办。专业贸易展览占世界总量的60%以上。他们的展览规模、参展商数量、国外参展商比例、观众数量、贸易效应和相关服务质量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德国被称为“世界展览王国”,拥有23个大型展览中心,包括9个1000多万平方米的展览中心。德国拥有世界五大展览中心中的四个。目前,德国的总展览面积为240万平方米。在世界主要会展业国家中,德国举办的专业国际展览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效益最大。目前,德国每年举办400多场国际展览。在世界上有很大影响的210个专业国际贸

易展览会中,近三分之二(超过130个)在德国举行。德国展览机构在全球有386个办事处,并形成了一个全球展览网络。德国会展业的显著特点是许多专业展览都是在城市产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杜塞尔多夫国际印刷和包装展以及旅游城市纽伦堡的玩具展。 法国也是世界上会展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它的优势是举办综合性展览。法国每年举办1500多场展览,其中约180场为国内和国际展览,约12场以上为国际专业贸易展览。法国展览馆占地160万平方米,分布在全国80个城市。 英国会展业近年来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据英国展览报告统计,1999年英国举办了约900场展览,在1XXXX吸引了700多场展览,成为欧洲展览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意大利的主要国际展览主要在米兰、博洛尼亚、巴里和维罗纳举行。米兰国际展览中心是世界第二大展览场馆,展览面积37万平方米,会议厅面积13554平方米。 2。美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北美会展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今天,在美国举办的展览会的数量和展览业的直接收入在世界上排名第一。根据美国展览业研究中心的报告,在美国和加拿大XXXX举办的13185场展览,总展览面积为4561万平方米(其中美国占3498万平方米),843场展览,展览面积为9290平方米或以上,展览业的直接收入为104亿美元(包括90亿美元)

杭州会展业现状及对策

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杭州会展业现状及对策 会展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无烟产业”,其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自身市场巨大,而且对国家、地区的服务、旅游、餐饮、通信、住宿、广告、交通等经济部门的发展有非常强的关联带动作用。据专家推算,国际上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举办会展本身的利润可达10%,而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利润可达90%。因此,会展业被喻为现代都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杭州作为浙江省会城市,近年来,提出把观光旅游、休闲旅游、会展旅游并称为发展旅游经济的“三驾马车”。会展业正在成为杭州都市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6年开始,杭州市每年入选中国十佳会展城市,“会展之都”SE在成为杭州的又一张城市“金名片”。 二、杭州市会展业的SWOT分析 SWOT分析即强弱机危综合分析法,是一种竞争态势分析法,通过评价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竞争市场上的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用以在制定具体发展战略前对现状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以及竞争优势的定位。 1、优势分析(Strengths) (1)良好的历史基础 杭州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也是“良渚文化”的发源地,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非凡的人文气息加上如诗画般优美的风景,为杭州发展会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杭州还是我国会展业的发祥地之一。早在1929年,杭州为“争促物产之改良,谋实业之发达”,举办了历时137天的首届西湖博览会,首开中国现代博览会先河,与历史上著名的1983年“芝加哥博览会”、1900年“巴黎博览会”和1927年“费城博览会”并称为国际性庆典。此后由于种种原因,西博会并没有被很好的传承,直到2000年,杭州决定恢复举办西博会。自此,杭州会展业发展进入了全新的时期。2006年成功举办的“第一届中国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将杭州会展业推向又一个新的高度。 (2)强大的平台支持——西博会 纵观杭州西湖博览会历史,自第一届起就对杭州会展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博会以“同聚西博,共享文明”为口号,吸引了最广泛的观众,创造了巨大的商机,成为杭州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自2000年恢复西湖博览会到2009年,杭州已成功举办了10届西博会,它不仅促进了杭州会展业的快速发展,更带动了杭州旅游、交通、餐饮、娱乐等各方面经济的全面发展。以2009年10 月举办的第十一届西博会为例,来自国内外约1290万人次直接参加了本届西博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 摘要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环节。现阶段中国制造业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创新能力差、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税负过重和成本增加、缺乏国际品牌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结合中国制造业的实际情况,从中国制造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参考国外成功的发展经验,为中国制造业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础,采取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为重点,降低税负水平和成本,打造中国制造国际品牌,使中国制造业又好又快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制造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自主品牌

The stat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bstract Manufacturing is a national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rehensive strengt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not only for the country's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Manufacturing in China at present stage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cluding the poor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rr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enterprise tax burden is overweight, and the cost increase,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international brands.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tarting from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ference of foreign successful experience, put forward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as the foundation, take the right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as the key point, reduce the tax burden level and cost, create international brand made in China, make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nice and fas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n all-round way. Keyword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self-ownsdbrand

成都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2009

成都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2009 会展业在我国被称为三大新经济产业之一,具有强大的经济集聚和扩散效应,在引导产业发展、促进生产要素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成都会展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国内经贸活动的加强、西部大开发和成渝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成都会展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同时,国际会展企业纷纷进入我国,国内各会展城市的激烈竞争,使成都会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成都发展会展业有其城市经营体系的内在要求。第一,会展业带来的聚焦效益、名片效益和宣传效应,对成都在完善产业结构、改善投资软环境、创建国内最佳旅游城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成都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远远超过了工业产业,2005年分别为49.8%和28.1%,会展活动聚集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有利于改变成都的资本和劳动力拥有状况,推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三,成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城乡经济矛盾和就业压力日益突出,会展业所带动的相关行业的发展和就业岗位的增加,使得会展业成为成都首选扶持产业之一。 目前,成都已成功举办过全国糖酒会、花博会等300多个展览会以及中国西部论坛、万国邮联等1500多场会议,展会的专业化、规范化和产业化水平日益提高,内容日趋完善,已涉及到机械、电子、建筑、花卉、食品、医疗器械、体育用品等行业,知名会展企业:中国国展集团和香港展览公司已经进入成都。中欧

历史上规模最大、欧洲企业参会企业数量最多的2006中国?欧盟投资贸易合作洽谈会于11月9日在成都开幕,极大地提升了成都市会展业的规格和档次。2005年,成都举办展会近200个,其中7个展览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办会单位的场馆收入8亿元以上,带动相关行业产值120亿元,占当年GDP的5.06%,会展规模和会展经济均居中西部首位、全国前列。糖酒会等大型专业展会的规模年递增幅度超过25%,本土展会发展态势喜人,在国内取得了一定的知名度。2005年第六届成都国际家具工业展览会的展位数从首届的400多个增加到2200多个,参展企业近400家。成都会展业现已初步形成了专业展览会、会议和节庆活动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 一、成都会展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个城市会展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经济发展状况、对外开放力度、三产发达程度、会展硬件设施水平、地理位置、交通和通讯条件、文化底蕴、生态资源等,就整体而言,成都会展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一)经济优势明显,对外开放程度高 一定的经济实力和资金投入,是进行会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举办大型国际展会的必要条件。成都经济基础条件好,产业结构合理,十五期间经济总量与其增长幅度都比较高,其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3%左右。2005年GDP增长率分别比全国、全省增速高3.6、0.9个百分

杭州市发展会展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杭州市发展会展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根据《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杭州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杭政[2005]4号)的要求,为确保杭州市发展会展业专项资金(下称专项资金)合理和有效的使用,特制定本办法。 一、专项资金来源与管理部门 (一)资金来源 根据杭政[2005]4号文件,市财政每年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500万元,作为发展会展业专项资金,用于对我市发展会展业必要的扶持和支持。 (二)管理部门 杭州市财政局是发展会展业专项资金的主管机关,负责专项资金计划的安排、拨付和监督管理。 杭州市发展会展业协调办公室(以下称“市会展办”)是市政府会展业综合协调部门,负责编报我市会展业专项资金年度使用计划和预决算以及对资金使用的管理;负责引进(申办)会展活动项目前期论证筛选和对我市会展奖励项目的考评与实施;负责我市会展业总体形象宣传及提出会展业基础性、保障性公共经费的支出安排计划。 二、专项资金主要用途 (一)表彰与奖励支出 1、优秀会展项目奖励支出。 对当年在我市成功举办,影响大、效益好、国际化程度较高的自办或引进的会展活动项目,给予举办单位一次性奖励。 已享受政府其他资金扶持与补助的项目,只安排荣誉性奖励。 2、会展业表彰活动支出。 对我市发展会展业有特殊贡献的单位、企业进行年度表彰的支出。 (二)项目的引进与扶持 1、引进(申办)工作补助。 对为我市成功申办或引进国内外各类规模大、社会效益好、能长期在我市举办的专业会展活动项目,当年的受益不足以消化引进或申办成本的,对支付引进或申办成本的有关部门和单位,给予一次性补助。补助标准视实际成本情况而定。 2、市政府确定给予扶持的特定项目。 对具有政府背景、难以完全市场化运作,同时又无其他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根据项目情况,给予一定限额的补助。 3、培育性项目的资助。 对于具有产业基础和市场基础、发展前景好、发展潜力大且尚在品牌培育期的成长性项目,经会展办组织专家评估认定,确定2-3年的品牌培育期,每年对项目的宣传、促销、包装、推广、招商给予相应的资助。资助的金额逐年递减。 (三)会展业的宣传推广 1、宣传推广活动。 用于为宣传推广我市会展业总体形象而策划实施的各类发布会、说明会、推广活动、媒体宣传和广告宣传等开支。 2、对外交流合作。 用于与国内外会展机构、行业组织开展交流、合作等支出。 3、宣传品制作。 用于制作杭州会展业宣传推广资料(包括影像资料),编印相关出版物等。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世纪90年代我国会展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此期间,会展数量不断增加、展览面积迅速增大、会展组织能力大大增强、场馆经营能力得到提升、会展公司数量在增加、实力在加强、具有竞争力的会展品牌和成功申办会展的城市越来越多。会展业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建设、提升公众生活质量、改善公民居住环境、增加就业机会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这期间,我国会展业的发展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发展混乱无序、产业化程度较低,产业综合竞争力薄弱,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会展场馆规模偏小、配套服务水平偏低、品牌展会偏少、专业人才素质偏低。未来几年是我国会展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魏景飞,2010),必须把握机遇,尽快找出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保证我国会展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经济环境分析 (一)国际经济环境发生改变,会展业发展出现新趋势 由于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冲击,大多数发达国家经济大幅度下滑,美国经济萎靡不振,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改变。危机过后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经济刺激计划,试图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欧美经济开始复苏,未来几年将逐步增长,发达国家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李智玲,2009)。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新一轮国际分工呈现出以市场为导向,以跨国公司为核心,包含经济活动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策划与管理、研究开发、生产制造、流通手段等)在内的垂直

分工。会展业随之呈现出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服务外包化、人才化和跨业态经营等特点,国际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由于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且总体趋势不变,未来几年,环保依然是全球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所以环保产业将引领全球产业经济,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将成为产业主导,迫切需要借助会展这一平台展示新技术和新产品。 (二)国内经济环境稳定,会展业发展迎来战略机遇期 20年来,我国会展业每年以20%-30%的速度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会展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徐维东,2011)。未来在我国总体经济长期趋好、产业全面升级、以绿色发展战略为基调、国民经济寻求新的增长点的基础上,会展业将得到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将成为会展业的重大主题(崔铁岩,2010)。 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要“促进广告、会展业健康发展”,业内学者陈泽炎认为这“反映着我国会展业的成长壮大和国家给予的重视与关注”。另外“十二五”规划的相关经济与政策,特别是对服务业的总体布局的规划,都为我国会展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会展市场化水平低下 我国会展业市场化程度总体来说还不高,具体表现在: 1.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导向不足,供求机制、价格机制、行业

我国机械制造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中国机械制造业现状分析 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行业,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起步早,但发展又最令人担忧,比如现在中国的汽车工业相比机械制造业来说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效率都要高得多,当然这也是因为机械行业的特性起了决定性的因素。机械制造业如何发展,本人做以下几大现状分析: 一、“节省”意识助长了低效率 机械制造业设备是万能的,精雕细着搞出一辆坦克来也没什么惊奇,有了这种优越的条件就极尽之发挥,在加上中国人的“节省、勤劳”意识,生产辅助用具、夹具、刀具等等辅助性的生产无所不干,最后企业成了一个大杂铺。这在中国机械制造业是一个通病,表面看起来企业运转顺利,实质算一算辅助性工作人员所占的比例和产出价值就会惊人。如果站在整个行业的角度来看,这个行业就是在浪费资源。如何简化企业,剥离出非主导性的业务是未来机械制造业需重视的一个方向。 二、“机械盲”关闭了企业的大门 企业大门不打开就难以有大的发展。企业如何对外宣传?看过很多机械企业的产品宣传资料、企业网站,感觉就是个机械盲,不懂得用户到底需要什么信息?信息模糊。在这方面机械配件生产企业表现得更为突出。很多企业也很想将自己的一些零散性的任务转发出去,但不知找谁,逗逗转转还是自己干。一些零散性的生产任务在一个企业是零散,将很多企业的累积起来就成了专业。 “啊里把把”的机械配件交易版块就是一个最大的“机械盲”,如果其结构稍做一下改正就能解决好机械行业许多的问题。 三、“保守思想”守住的是无效率 “大而全”是保守的模范,同时也是一种最虚假规模的表现,其实质就是没有效率,样样上,样样不专业。 “将图纸当机密”其实质是最没技术水平缺乏自信的表现,现代企业技术水平的不断创新与经管模式的有效性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将一些机械配件的图纸转化为一种公共资源进而促进更多的产品成为半规范化的产品将能大步的提高整个行业的制造水平。

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国际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会展业,又称会展经济,是一种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展览或展销,以获取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行为。会展经济是一种客观存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自18世纪中叶首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成功举办以来,会展业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被世界各国所重视。目前,会展业已发展到相当的水平,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贸易往来、技术交流、信息沟通、经济合作及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一)发展现状 1.欧洲会展业发展现状 欧洲是世界会展业的发源地,经过150多年的发展,欧洲会展经济在国际上规模最大,整体实力最强。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都已经成为世界级的会展业大国。从世界上25个举办大型展会最多的国家市场分配情况看,最大的展览场馆大多集中在欧洲,绝大多数世界性大型和行业顶级展览会都在欧洲举办,专业贸易展览会约占世界总量的60%以上,其展出规模、参展商数量、国外参展比例、观众人数、贸易效果及相关服务质量等方面,均居世界领先地位。 德国号称“世界展览王国”,拥有23个大型展览中心,其中超过1O万平方米的展览中心就有9个。在全球前5位的展览中心中,德国就有4个。目前,德国展览总面积达240万平方米。在世界几个会展业大国中,德国举办的专业性国际展会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现在,德国每年要举办400多个国际展会,在全世界影响较大的210个专业性国际贸易展会中,几乎2/3(130多个)都是在德国举办的。德国展览机构在全世界的办事机构达386个,已形成了全球化展览网络。德国会展业鲜明特点是:许多专业性展览会都是依托城市产业而发展起来的,例如工业重镇汉诺威的工业博览会,杜塞尔多夫的国际印刷、包装展,旅游城市纽伦堡的玩具展等。 法国也是全球会展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其优势是在办综合性展览会方面。法国每年举办1500多个展览会,其中全国性国内展和国际展约为180个,具有国际性的专业贸易展有12o+左右。法国展览场馆面积160万平方米,展馆分布于全国80个城市。 英国展览业近年来进人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据《英国展览报告》统计,1999年英国共举办了约900场展览活动,吸引了1200万人。但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英国国内举办的展会规模不大,多以中、小项目为主,而且目前国内展馆规模也不大,较有名的伦敦及伯明翰展场,总面积不过20万平方米,因此英国会展业的规模、水平、影响都无法与德、意、法相比。但英国却培育了如励展集团、蒙哥马利展览公司等享誉世界的跨国展览公司,在英国本土之外举行大规模的著名展览会。 意大利有40多个展场,每年办展达700多个,是欧洲办展最多的国家之一。意大利大型国际展览会举办地主要集中在米兰、博洛尼亚、巴里和维罗纳四个主要展览城市,米兰国际展览中心是世界第二展场,展览面积达37万多平方米,会议厅面积13554平方米。 2.美洲会展业发展现状 北美的会展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如今美国举办会展的数量和会展业直接收入均居世界首位。根据美国展览业研究中心报告显示,2000年美国和加拿大举办的13185个展览的展出面积共达4561万平方米(其中美国占3498万平方米),展出面积在9290平方米以上的展览843个,会展业的直接收入为104亿美元(其中美国90亿美元)。 3.亚洲会展业发展状况

调研报告:新常态下会展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调研报告:新常态下会展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会展业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展销,能够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其牵涉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现代服务业新的增长点,也是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绝大多数行业均将告别高速增长,我国会展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出现了与经济新常态相呼应、相一致的会展业新常态,表现为增速减缓、体制滞后、竞争加剧等变化。目前,我市会展业也一样面临着诸多问题,已经影响到其进一步发展,无法更好发挥其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中的作用。因此,亟需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认真研究与总结。 一、我市会展业发展现状 (一)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作为会展业的重要物质支撑,会展中心在我市的会展事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举办各种展览和会议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此外,XX市的交通具有海、陆、空的综合优势,全市已建成比较发达的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相互衔接配套的立体交通网络。众多酒店和宾馆经过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接待能力和水平大大提高,也将带动会展旅游业整体水平向高端发展。综上所述,我市举办会展的各种条件已经具备且日臻成熟。 (二)展会规模逐步扩大

展览总规模以年均超过20%的速度快速增长,预计到2016年会展面积将达40万平方米以上。会展中心至今累计观展人数超过700万人次,展会品牌、拉动效益明显,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三)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XX会展业持续努力打造特色会展品牌,一方面采取走出去的展会发展战略,举办4场“惠货全球行”、14场“惠货全国行”活动。另一方面扩大外延、加深内涵,至今以会展中心为平台,先后成功举办了中国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应用博览会、南国书香节暨XX书展、现代农业成果博览暨农业招商会、旅游博览会、台湾精品博览会、广电车展、鞋文化节等具有鲜明城市特色、较大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的大型会展活动。这些展会逐渐形成了知名度并常态化。此外,会展中心积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路线,坚持面向全国招展,提升会展的广度和内涵,先后引进了儿童用品展、华南工业展、服装节、购物节、茶博会、性文化节等项目,并重点打造了车展、房展、婚庆文化博览会等本地消费类展会。形式多样的会展活动在促进我市经贸和文化交流,活跃区域经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市场消费,展示和提升城市形象方面发挥了相当重要的推动、带动、辐射和促进作用。 (四)会展产业链已经形成 目前我市会展产业已初步形成上下游衔接的会展产业链。会展产业链围绕会展活动的开展而形成,相关企业以会展业为依托,积极寻求商机的同时也促进会展活动的发展。在每年举办大小林立的会展活动的促进带动下,会展广告、会展物流、展会布展、会展工程设计、会展商务服务等业务得以稳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自2009年以来,在会展中心举办各类展会累计成交金额超过60亿元,根据会展业1:9的拉动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一些权威数据分析中国制造业目前的发展现状,研究中国制造业落后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制造业今后发展的策略和方向。 引言 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工业品与生活消费品的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经济转型的基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制造业是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极大地带动中国的经济,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找出问题所在,加以重视,中国的制造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不是继续着“大而不强”。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1.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2001-2010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为10.5%,由2000年的99214.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03260.0亿元,第一产业增长4.2%,第二产业为11.5%,第三产业为11.2%。2010年工业总产值为698591亿元。1990-2003年我国制造业出口年均增长达17.5% ,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生产基地 由1980年为49.7%,1990年为74.4%,1999年为89.8%,2000年以后接近90%,2003年已上升到92.1%。 单位(亿美元) 3.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上升 (1)2003年机电产品进、出口规模均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分别达到2249.9亿美元、2274.6亿美元,占总进口和总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54.5%和51.9%,其中出口比重较上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2003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也突破了1000亿美元,达到1101.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2.7%。

广州会展业发展现状

广州会展业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展业以年均近20%的速度递增,成为国民经济的助推器。会展业具有中介有效、成本低廉、增加就业、推动经济的特点,是高效益、无污染而且对相关产业带动力极强的产业。据权威资料表明,国际会展业对相关产业如交通、商业、餐饮、旅游等具有积极的带动效应。展会在产品销售中也承担极为重要的角色,贸易展会成交额仅次于直销。根据美国展览业研究中心(CEIR)的统计,3/4的买家在贸易展会上找到新的供应商,超过1/4的买家在展会上购买产品。因此,世界一些著名“展览城”,如汉诺威、法兰克福、科隆、芝加哥、纽约、巴黎及新加坡、香港等都将会展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扶持。中国加入WTO 后,国内会展业的高速发展、国际会展中心向中国转移,为广州迎来了会展业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也带来更大的挑战。 广州毗邻香港和澳门,位于中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具经济活力的珠三角经济圈腹地,是华南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量最大的集散地区和区域中心城市。广州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性岸,对外贸易自秦汉时迄今两千余年一直繁荣兴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贸易口岸角色。改革开放后,广州为全国最大的内贸及分销中心,商品覆盖全国和东南亚,欧美等地区。早在20 世纪90 年代初,广州曾把国际化大都市作为城市的战略定位,是符合世界经济国际化发展趋势的。进入新世纪,更加务实地从实际出发,定位为区域中心城市。广州的国际化方向是历史以及未来发展的使然。因此,广州计划 3--5年,成为亚洲会展中心城市;未来10--20 年,成为世界会展中心城市。作为“中国第一展”举办地,广州在中国会展城市中享有独特的历史地位。然而,珠江三角洲乃至全国会展形式风云变幻,广州如果不能了解自身特点,提高核心竞争力,推进国际化进程的话,必然会丧失已有的优势,甚至连作为中国会展“第三城”都不保。 一、广州会展业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广交会的诞生,使广州成为当代国内会展业开始最早的城市,改革开放进一步促进了广州会展业的迅速发展,善于吸纳外来文化,敢于实践创新的广州人已经在会展业方面先行一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一)拥有两大展馆群体 广州的会展场馆形成了以流花地区中国出口商品交易展览中心、锦汉展览中心和琶洲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两大会展场馆群体为主的展馆格局(见表1)。尤其是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建筑面积达70 万平方米,有亚洲第一展馆之称的新馆建成,使广州展览场地供应量大幅增加,为广州竞争“国际会展都市”提供了硬件保证,也更加确立了广州会展中心城市的地位。 (二)涌现出一批品牌展会 珠江三角洲会展经济带是目前中国会展经济带最为繁荣的地区。广州是中国第一展“广交会”的所在地,历经几十年,每届成交额都达到150 亿美元,客商十几万,国际化影响极大(表2 )。同时,还培育了一批像留交会、美容展、家具展、建材展、医疗器械等品牌展会。 据广州市统计局统计结果显示2007 年在广州市举办的名展、大展数量均呈现增长态势,展览规模明显扩大:(1)春秋两届交易会展览面积61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41%;(2)春夏两届中国广州国际家具博览会37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1.49%;(3)春秋两届广州国际美容美发化妆用品进出口博览会14.61 万

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修订稿

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国际市场的会展业和旅游业,房地产业并称为世界三大无烟工业,会展业已是一座城的城市名片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随着文明社会建设的向前推进,人们对物质、文化交流的需求日益渐长,会展业在人文交流中发挥着枢纽作用。本文基于国内会展业发展现状,从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定位、市场机制、组织管理模式、硬件和软件建设、会展业竞争力、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我国会展业健康、持续和稳定发展。 Abstract: Exhibition industry, tourism, and real estate industry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are called the world three big smokeless industries. Exhibition industry has become the card of a city and the "booster" of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civilized society, people are having growing demand for material and cultural exchanges,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cultural exchanges. Based on the domestic exhibi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development positioning, market mechanism,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mode, hardware and softwar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exhibition industry, exhibition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informatization

制造业现状及建议

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税收政策思考和建议 制造业是现代经济的基石,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一国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往往能体现其经济发展程度、生产力水平和综合实力。税收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制造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制造业发展现状 1.制造业比重日益壮大。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制造业蓬勃发展,迅速崛起,规模日益壮大。统计数据显示,制造业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同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均在92%以上,且呈逐年上升态势。就业人员、资产总额、利润总额、研发经费投入等指标,也达到90%左右。制造业已成为工业经济的支柱。 2.制造业构成集中于传统产业。从行业构成上看,制造业囊括了从农副产品加工至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共30个行业。 3.制造业组织形态呈块状集群态势。 (二)制造业的困境 虽然制造业总体来说发展速度较快,行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也有了较大的成效,但在产业层次、投资结构、技术水平等方面依然存在许多不足,直接影响了浙江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 1.产业层次不高,人均附加值普遍偏低。制造业的主要产业集中在传统领域,处在较低的加工制造环节,与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人均附加值严重偏低。产业层次低下,势必影响制造业的后续发展。提升产业层次,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进度,推动产业由低技术、低附加值向高技术、高附加值化演变,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2.投资意愿不强,增长率持续回落。制造业投资对工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制造业投资增加,会带动整个生产链条新的生产活动,带动消费和需求,从而拉动经济稳定增长。然而,近年来制造业投资增长率却呈持续回落态势,政府性投资项目仍是拉动投资增长的主体,政府主导型投资还未有效带动民间投资的增长。制造业投资不足将影响整个工业增长,进而影响整个经济增长,因此,必须优化投资结构,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提高投资效率。 3.创新能力不足,技术水平相对偏低。技术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创新是企业竞争的关键推动力。浙江制造业技术基本处于模仿和引进阶段,对外依存度偏高。技术引进明显存在重硬

浙江会展业发展现状

浙江会展业发展现状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浙江会展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自20世纪末期开始,在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努力下,浙江会展业正在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会展数量增加,品类增多,规模扩大,覆盖面提高,直接收入大幅增长。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省150个国际标准摊位以上的会展,由1998年不到100场次增加到2001年的180多场次,会展直接收入由1998年的2500多万元增加到2001年的近亿元。国内会展业自1997年以来以20%的速度增长,1999年全国性协会参与的会展超过1300次,其中国际展和国内展各占一半;2001年突破2000次,会展收入约40亿元。另据国际展览联盟统计,2000年全球大型国际会展4000多次,会展收入2800亿美元。 会展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功能恰如做菜用的“味精”,产业带动效应较强,间接收益大大超过直接收益。通过会展所达成的招商引资协议额、贸易成交额,由会展带来的旅游收入等相当可观。从目前来看,会展业对于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中心城市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位条件、提升城市品位,促进中小企业和个人工作室发展等,逐渐开始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历史沿革和基本现状 浙江会展业的兴起和发展,经历了若干阶段,并与经济社会发展、制度变迁紧密相关。 (一)会展活动出现较早 浙江地处东南沿海,向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的美誉。明清以来,杭嘉湖地区手工业和商业日益发达,对于推动形成中国早期资本主义萌芽阶段,起了重要的作用。进入十九世纪后半叶以后,以丝绸、纺织业为代表的近代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以茶叶、丝绸和工艺品为大宗的出口贸易也相当可观。宁波、温州、杭州相继成为对外开放口岸,外国机构和商人陆续进驻,城市建设和功能得到新的扩展,以城市为中心的人口集聚、信息汇聚、商品交易和商业服务等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在上述因素的交互作用下,零星的会展活动开始在中心城市出现。而严格意义上的会展活动,当属1929年举办的“西湖博览会”。这个由当时国民党省政府主办的西湖博览会,自6月6日至10月10日,历时128天,共设8馆2所,授奖3000余个,参观人数突破2000万。西湖博览会属国内首创,与巴拿马和巴黎博览会一起,成为当时国际上的三大博览会。西湖博览会以“振兴国货”为宗旨,在提高国货特别是浙、杭产品声誉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西湖与浙江的知名度。于1934年在杭州建立的绸业市场,则具有展示丝绸精品、便利绸商交易的功能,日成交丝绸1000—1500匹。杭州是建国前国内会展业出现最早的几个城市之一,在全国有重要影响。但从30年代末期至解放前夕,由于战乱、国民党政府腐败统治等原因,浙江会展业几乎陷于沉寂的境地。 (二)会展成为计划经济的有益补充 自1949年建国至20世纪70年代末,浙江集中在杭州、宁波、嘉兴等地兴建了一批工业项目,市区人口不断增加,市区范围逐渐扩大,杭州成为浙江会展活动的中心。为了满足一些大型活动的要求,省和杭州市兴建了大型活动场所和旅游设施,如省人民大会堂、杭州饭店、省

加入WTO后中国会展业现状和发展对策的分析

加入WTO后中国会展业现状和发展对策的分析 摘要:近年来,中国的会展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会展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界定了会展业的内涵、作用,分析了加入WTO后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会展业;品牌化;产业化;本土优势 一、会展业的内涵、作用 会展业是会议业和展览业的总称,隶属于服务业,即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包括大型国际博览会展览会、交易会、运动会、招商会、经济研讨会等,吸引大量商务客和游客,促进产品市场的开拓、技术和信息交流、对外贸易和旅游观光,并以此带动交通、住宿、商业、餐饮、购物等多项相关产业的发展,并被称为“无烟工业”。据考证,世界上第一个样品展览会于19世纪末在德国的莱比锡举办。会展业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其形式、内容、功能和举办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会展已表现为一种经济形式,成为各国经济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会展业是高收入、高赢利的产业,其利润大约是20%至25%。而且,会展活动的开展对社会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有着巨大的作用。 〔一〕传播信息、知识、观念、促进经济贸易、沟通交流的作用。会展业属于服务业,具有服务业的共性,它作为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消费者、公众之间的一个有效的商务平台和交流中介,但同时它又不同于其它服务性行业,具有自身的个性,企业通过参加会展进行新技术、产品推广,可起到传播信息、知识、观念、促进经济贸易、沟通交流的作用,同时可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树立品牌形象,具有其他服务媒介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二〕提高主办城市知名度、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事实上一次国际会议或展览会不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带来无法估价的社会效益,这些社会效益有的是立竿见影的,而更多的是潜移默化、逐步发挥作用的。会展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主办城市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投资,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如财富论坛和APEC会议在XX的成功举办,有力地提升了XX的国际知名度,以及推广了XX作为国际金融及商贸中心的地位,带动了以XX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每一次会议或展览的举办将吸引大量的商务客和游客,即必然会带动交通、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且会展业的继续发展,将使展览、会议场馆的数量增加,从而加快对基础设施的直接投入,带动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据测算,会展业的最大带动系数为1:9,如果会展场馆的收入是1,那么所带动的相关行业的社会收入则是9。 〔四〕增加大量就业机会的作用。由于中国是一个劳动力充沛、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中,第三产业吸收了大量劳动力,创造了不少就业机会,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有会展业的发展将带动交通、旅游、餐饮、基础建设等相关产业的同步发展,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