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学基础总结

经济学基础总结

经济学基础总结
经济学基础总结

Chap1稀缺性与经济学

稀缺性:是这样一种经济事实——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可用的资源是有限的,由其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足以充分满足人们的需求。

特点相对性:既定的资源vs.无穷的欲望

绝对性:存在于所有社会所有历史阶段。

例外:苦行僧一箪食一瓢饮足矣

结果:1. 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付出代价;2.出现商品和价格;3.需要付费才能获得商品评论:欲望也推动了社会进步

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也叫生产可能性曲线,用来表示在既定资源与技术条件下能够生产出来的两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组合的曲线。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性质:

负斜率:此消彼长,体现了资源的稀缺性

凹向原点:表明不断将资源从一种商品如电脑中

转移出来去生产更多的另外一种产品如汽车时,每

增加一单位汽车的生产,需要放弃的电脑的数量越

来越多。

这是因为资源生产不同产品适用性是不同的:一些

资源适用于生产汽车,另外一些适用于生产电脑。

因此,当汽车的生产增加时,不得不把更适合生产

电脑的资源转移过来。

生产可能性边界可以用来说明:

稀缺性生产有无效率资源配置经济增长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一种选择或决策的代价——将资源用于某种用途时必须放弃的其他最好用途的价值。

关键:1. 所有资源都要考虑,时间与金钱。2.只与这些资源的现在价值有关

3. 可以做到在既定历史开支下,收益最大

4. 竞争条件下使用土地的机会成本就是其市场价值。

关于机会成本的总结:一些关键事实

1它是有“前缀的”,是指做一个事情的成本,一个决策的成本,或者是做出选择的成本。2做一个事情也就是做出选择或决策,都是要动用资源的,因此成本是指动用各种资源的价值。例如养育孩子的成本包括孩子衣食玩育上的实物开支,更包括父母的时间成本。

3成本是因为使用资源而放弃了的最好用途的价值。

4在竞争条件下,机会成本就是所用资源的市场价值。

5机会成本与资源稀缺性有关。呼吸就没有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与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是按照按机会成本理解的。

以汽车生产为例:

汽车的生产成本是生产汽车时所用各种资源的其他最好用途能带来的价值。例如,如果生产拖拉机可以获得的15亿元,而且是相对于生产卡车、火车、飞机而言的最大价值,那它就是生产汽车的成本。

竞争条件下机会成本就是市场价值。在上述例子中,那些资源可以卖到15亿元。

市场的起源:比较优势导致分工与市场的形成

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 :一个人生产产品的成本低于另外一个人;或者一个人投入同样的资源能生产出比别人更多的产品。

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 :在多种产品的生产中,相对于其他生产单位而言,如果一个生产单位在其中一个产品上的劣势更少一些,或者优势更大一些,我们就称该生产单位在生产该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生产的机会成本

创新专利研究报告

Steve Jobs 5 天或0.5份报告10天或2项专利

周小川15天或1分报告15 天或1项专利

比较优势(用机会成本解释):如果一个生产单位在生产某种产品时的机会成本比另外一个单位要低,那么我们称它在该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关于比较优势的小结:

1任何人都会有比较优势。如果一个人在所有产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那么它一定在某个产品上具有更大的绝对优势,这就是比较优势,而他在其他产品上就是比较劣势;如果一个人在所有产品上都具有绝对劣势,他也一定在某个产品上劣势相对最小,这就是他的比较优势。2比较优势可以用机会成本来说明。如果一个人生产产品的机会成本小于其他人,这就构成比较优势。在生产中,每个人都会在特定的产品中付出的机会成本比所有其他人低。因此,每个人都会有比较优势。

3绝对优势是用实际耗费的资源来定义的,而比较优势是用机会成本来定义的。

4比较优势解释了市场存在的依据,当然更奠定了国际贸易的基础。

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

1分权决策2利益驱使3价格引导4互利交换

市场经济起作用的机制:

“看不见的手”引导——价格或个人利益

人是理性的,利己的,趋利避害

市场经济的优点:

市场机制交换信息,信息传递快而准确

个人利益驱使,反应非常迅速

对市场机制的总结:

亚当·斯密,《国富论》:

“实际上,他一般并未想到要促进公共利益,也不

知道他促进了多少的公共利益……他只想着自己

的利益,但当他这样做时,一只看不见的手牵引着

他,实现了一个他并未打算实现的目的”。“通过

追求自己的利益,他总是能实现社会的利益,而且

比他有意实现社会利益更有效率。”

计划经济:中央计划机构作出集中决策又称命令经济

基本要素:

中央计划机构作出集中决策

往往和公有制或国有制相联系

可以有市场,也可以不利用市场

利益机制:名义上的公共利益

混合经济:现实中的经济体制

混合经济:市场机制与计划机制的结合市场经济与国家干预的结合

现实中的用法:市场经济指市场占主要成分;计划经济指计划占主要成分。

经济与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资本主义

当前世界经济中的混合经济:

更接近市场与资本主义:美国,香港

更接近计划经济:中国,北欧,加拿大

中国的混合经济

中国在走资本主义,美国在走社会主义

美国的开支结构

中外福利政策

打左灯朝右拐

好的资本主义和坏的资本主义:福利政策

经济学研究对象

定义: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

经济学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构成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是以微观个体为研究对象,研究个体经济决策人如居民户和厂商的经济行为,单个经济变量如供给、需求和价格如何决定,以及单个市场如何运行的理论。具体说,它研究市场中个体的决策和相互作用是如何决定各种经济变量的。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以总体经济行为和表现为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研究总产量、就业和物价是如何决定和变化的。

经济学研究问题的角度: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 是指研究经济问题的一种视角,客观研究经济现象之间的本来联系,将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客观呈现出来。是研究“(实际上)是什么”的问题,是否正确一般情况下可以验证。

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也是指研究经济问题的一种视角,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标准对经济学现象进行评判,研究“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正确与否无法客观验证。

经济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归纳与演绎理性与均衡

具体的技术:局部均衡,一般均衡,边际分析

Chap2供给、需求与市场均衡

需求:人们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构成需求的条件:购买愿望与支付能力

需求=销售,if供给充足

个人需求:个别消费者对某一个商品的需求。

厂商需求:市场所有消费者对某一个厂商所产商品的需求。

市场需求:所有消费者对所有厂商生产的某种商品的需求。

∑厂商需求=∑个人需求=市场需求

价格(自身):一般而言,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商品需求与其自身价格成反比,经济学称之为需求规律(law of demand)。如水价对用水的影响。

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品与互补品

替代品substitutes:苹果和梨,绿茶与红茶

互补品complements:手机与充电器,汽车与汽油

收入:正常商品与低档商品

正常商品(normal goods):出版物,音乐等。

低劣商品(inferior goods):大排档食物,三无产品,火车慢车硬座

影响需求的各种因素

偏好:例如人们对五谷杂粮偏好增强。

预期:收入预期,价格预期。

其他因素:广告与营销(自己与对手);天气因素

需求曲线:表示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负斜率,不必然是直线)

需求量的变化changes of quantity demanded:自身价格变化引起的商品需求数量变化。表现为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

需求的变化changes of demand:自身价格以外其他因素改变如收入或预期变化引起的商品需求数量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

供给supply:对某一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数量

条件:出售愿望+供给能力

厂商供给:某一个厂商对某种产品的供给,如中石油对汽油的供给

市场供给:所有厂商对某种产品的供给。

影响供给的因素

1自身价格:价格上升会增加企业利润,鼓励企业更多生产。

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供给往往和其自身价格同方向变化,随价格上升而增加,随价格下降而减少。经济学把这个规律叫供给规律(law of supply)。

2投入生产要素价格(成本):要素价格低会鼓励企业更多地生产和供给。在十多年以前,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因此吸引大量外资来中国办厂,造就中国世界工厂(加工厂)的地位。3相关商品价格:例如棉花价格会对粮食供给产生影响

4技术(生产效率):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导致电子产品更新换代,数量不断增加。

5预期:当企业预期到未来价格会上涨时,会增加生产,但是减少见天的供给。

供给曲线:表示商品供给量与影响其的价格之间的对

应关系的曲线。

供给量的变化changes of quantity supplied:商品自身

价格变化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化。表现为沿着

供给曲线的移动。

供给的变化changes of supply:商品自身价格以外其

他因素引起的商品供给数量变化。表现为供给曲线的

移动。

区分目的:理论分析便利——将影响商品供给的因素

分为两类:价格与非价格

价格变化导致需求量变化

(价格以外因素引起的)需求变化导致价格变化

市场均衡:供求相等时的市场状态

相对静止:影响市场的各方因素不再有单方面改变的动机

(这意味着他们已经实现最好结果。因此,可以说均衡是最

优选择的结果)

如果没有处于均衡状态,市场力量会引导各方走向均衡。

均衡价格:供求相等时的价格

均衡的形成——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形成的。

供求不一致时,价格会发生变化

S>D, P down S

第一,既然供给与需求相等,价格就没有上升或下降的动力。

第二,如果价格未能保证供求相等,市场机会的作用就会导致价格发生变化。

供给、需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价格影响供给量和需求量

价格以外其他因素导致的供求变化会引起价格变化,直到供求相等。

均衡价格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形成的:

如果S>D,那么供过于求导致产品价格下降。

如果S

均衡的变动:均衡是相对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成立的。一旦其他条件发生变化,均衡价格也会受到影响而发生改变

其他条件是指影响供给,或影响需求,或同时影响供给与需求的各种因素,如消费者的收入,政府政策,企业生产技术,天气变化与自然灾害等等。

以钢铁生产为例

当冶炼技术进步,或者铁矿石价格下降时,钢铁的供给大幅增加,这表现为供给曲线右移,从而原有价格下的供给大于需求,形成过剩,这就促成价格下降。(当劳动力成本上升时,情况正好相反)。

当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时,会形成对钢铁更多的需求,其需求曲线右移,在原有均衡价格下钢铁供不应求,从而价格上升。

市场均衡的变动:由需求引起

回顾价格与需求之间的关系

价格影响需求量; 价格以外因素影响需求,然后影响价格市场均衡的变动:由供给引起

回顾价格与供给之间的关系

价格影响供给量; 价格以外因素影响供给,然后影响价格

征税与补贴的市场影响

1对生产者或销售者征税:

生产者或销售者会竭力打入价格中去,否则会减

少供给;

消费者会竭力阻止税收转嫁,否则会减少购买

结果,通常情形下,税收由双方共同负担

2 如果对消费者征税

消费者会希望供方降低价格,否则就会减少购买

供方会竭力阻止价格降低,否则就会减少供给

因此,税收仍然由双方共同负担

结论:征税的影响:

无论对供需双方的哪一方征税,税收都是双方共

同负担的

对供方征税,价格中包含了税收,因此比以前上

升,但是上升程度一般是部分税收大小。

对需方征税,税收在价格之外,因此价格相比以

前会下降,下降幅度同样也是部分税收大小。生

产者获得的价格少了,消费者负担的价格加税收

总开支比以前大了。

与此同时,市场均衡数量会减少

3假设对生产者补贴

生产者会竞相增加供给,由此导致价格下降

生产者所获得的价格与补贴之和多于以前的价格

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下降了

与此同时,市场均衡数量会增加。

4如果对消费者补贴,结果没有不同。

市场机制的作用小结:通过价格配置资源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通过供给与需求和价格的相互作用,资源被配置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如果供给大于需求,(相对)价格下降,导致产量减少,资源使用减少。

如果需求大于供给,(相对)价格上升,刺激产量增加,更多的资源进入该产品的生产中。结果,出价最高者得到物品;成本最低企业生产产品;需求最多的商品使用最多资源。

弹性理论

需求价格弹性

某商品需求量对自身价格变动的敏感性

或反应程度。它要测度,当价格变动一个

百分比时,需求量会变动多大的百分比。

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价格

变动百分比

E =(△Q / Q)/ (△P / P)

符号:

E <0 (普通商品);

E >0(吉芬商品)。

只考虑绝对值

吉芬商品:就是在其他因素不改变的情况下,当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增加,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减少

弧弹性:测度需求曲线两点之间价格变动时需求量的反应。

点弹性:测度需求曲线某点附近价格微小变动时需求量的反应。

弹性大小与需求曲线

E = 0,完全无弹性(无弹性)

E = ∞,完全弹性(无限弹性)

E = 1,单位弹性

0 <E <1 ,缺乏弹性

E >1,富有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

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性或反应程度。收入每增加1%所能引起的需求变动%。

E = 需求变动百分比/ 收入变动百分比

E >0,正常商品

E <0,低档商品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某商品需求对其他商品价格变动的敏感性或反应程度。

E >0,替代品,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

E <0,互补品,汽车与汽油

供给的价格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 供给量变化百分比/ 价格变化百分比

符号:E >0

大众汽车进入美国的策略

先低价进入,然后逐渐提价。800—1000—1200—1350—1500—1800

如果需求曲线为D1,弹性低,销售收入增加,直至A点(想想

为什么截止到A点)

初始价格低,营造口碑,

需求增加:

由A至B时,弹性再降至1一下,可以继续提价增收

为什么大众汽车的策略奏效?在弹性<1的条件下提价增加TR

TR =PQ 在P提高时

E =(△Q / Q)/ (△P / P)

>1 则TR下降

<1 则TR上升

=1 则TR不变

确定垄断程度

垄断程度的确定:交叉价格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越小则垄断程度越大。

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小,则垄断程度越大。

谷贱伤农

原因:供给弹性(短期)与需求弹性都小。

机制:丰收供给大增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价值之谜

水远比钻石有用,但是几乎没有价值,而钻石价格奇高,1

克拉5万元以上

价值与价格

价值是主观的,价格是实际存在的商品之间交换比率;但

是现代经济学很多时候也被二者等同起来。

Chap3消费者选择与需求决定

效用:经济学中的效用有两层含义:

(1)效用是指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获得的满足,是一个主观的感受。(2)效用也是测度这种满足程度的单位,如同元、千克、公里一样。效用与使用价值的区别:如饮酒和羽绒服

效用和偏好:例如三星与苹果,飞机与高铁

总效用(TU):从既定数量消费中获得的总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 MU):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消费所增加的效用;最后一单位消费带来的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在一定时期里,随着商品消费量增加,总效用也增加,但增加程度会越来越小,即边际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

基数效用论:认为可以用1、3、7、8这样的基数来准确测度满足程度,可以准确比较,可以加总求和

序数效用论:满足程度是主观感受,不能具体测度,更不能加总求和,只能排序

也可以用基数排序,但是用基数排序时,只保留其序数性质。

8>5,但是8-5≠3;8>2,但是8-2 ≠6,

A的效用可以是5,也可以是6,只要2

无差异曲线:在一个坐标系里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的各种消费组合的点的轨迹。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表明在消费者的满足或效用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用一个商品替代另一个商品的比率。边际替代率——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MRSxy

负值,但是用绝对值

意愿的交换比率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可以用边际效用之比来计算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1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代表相同的满足,不同的曲线代表不同的满足程度。离原点越远,满足越大,越被偏好

2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3 向右下方倾斜,表明当一个商品消费增加时必须相应减少另一个商品消费,才能保持曲线上所代表的满足既定不变。也就是说,边际替代率为负值(但我们一般使用其绝对值)

预算方程与预算线

如果以方程的形式将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与价格限制下能够购买到的两个商品数量组合描述出来,这就是预算方程(budget equation):

PX·X + PY·Y = M PX—X的价格;PY—Y的价格; M—收入或预算。

预算线budget line: 预算线是用来表示既定收入与价格限制下能够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最大数量组合的直线

消费者最优选择是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切点——E点。

条件满足后,无论如何改变X和Y的消费数量,效用

不会再增加

为什么存在着需求规律?在效用最大化动

机的驱动下,价格变化会通过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促使消费者改

变对商品的消费量:

替代效应(income effect):一个商品价格变化会改变相对价格,

会鼓励消费者用变得相对便宜的商品去替代相对昂贵的商品。

收入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一个商品价格变化会改变消费者

收入的购买力,促使消费者购买更多或更少的商品,以保证效用

最大化。如果是正常商品,降低价格带来的收入购买力增加会带

来需求增加;如果是低劣商品,需求会减少。

消费者选择理论的应用:产品设计

Chap4生产与成本:

市场的供给方面的物质技术规律

生产函数

用来描述投入和产出之间关系的函数,描述了产出

是如何随着投入变化而变化。

形式:Q = f ( X1, X2, X3, X4, ... )

特点:从任何一组投入所得到的最大产出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Q = A ?Kα?Lβ

Q-产量

A-技术

K-资本

L-劳动

生产的时间范围

短期----在短期中,只有一种生产投入要素可以改变而另一种生产投入要素不可改变。

Q = f ( K, L)

FIXED IN SR VARIABLE IN SR

长期----在长期中,所有的生产投入要素都可以改变。

Q=f ( K, L) , ALL factors are variable

短期生产: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既定条件下,不断把一个可变要素

投入到固定要素去时,边际产品一开始是增加的,然后到某一个

边界后,会不改变,最后随着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而减少。

普遍存在。大跃进的荒谬

技术不变为前提: 如杂交稻技术

短期的规律,但也适合长期,如果要素比例在改变的话。

并非一开始就下降,而是经过三个阶段。

一种生产投入要素变化,产出如何改变?

1.总产量随着投入的增加而增加

2.随着投入的增加,总产量先以递增的速度增加,然后又以递减的速度增加。

3.平均产品先递增,然后不变,最后递减。

最初,MP > AP, then AP is RISING。如果你在这堂课得到的边际成绩高于你自己的平均绩点,那么你的gpa就会上升。

最后,MP < AP, then AP is FALLING。如果添加到一个团队的边际重量小于这个团队的平均重量,那么这个团队的平均重量就会下降。

中间,When MP = AP, then AP is at its MAX。如果新雇佣的工人效率和之前雇佣的工人平均效率一样好,那么平均生产力就不会变化。

长期生产: 规模报酬

我们把所有投入要素同比例变化称之为规模变化

规模报酬是指所有投入要素变化引起的产出变化

三种形式的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不变(CRS) 双倍的所有要素投入带来双倍的产出

规模报酬递增(IRS), 或叫规模经济双倍的所有要素投入带来多于双倍的产出

规模报酬递减 (DRS) ,或叫规模不经济双倍的所有要素投入带来小于双倍的产出

规模经济的原因:

1.Specialization(专业化):规模扩大后可以进行更精细地分工,实现专业化生产,从而提高效率。如果规模够大,一件衣服制作可以分成剪裁、缝纫、钉扣子、熨烫、包装等不同的工序进行流水化作业,这要比小作坊都由一个人完成效率高。

2.Indivisibility of Lumpy Equipment(设备的不可分性):很多设备具有不可分性,无论是少量生产还是大量生产,都需要一套设备,不能因为生产少就少用设备。例如炼钢炉,一旦点火就有一个最低炼钢量,要持续很长时间。一中型客机一旦执行飞行,不管乘客有200人,还是只有1人,都需要1架飞机。因此,规模大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些优势。

3.Economies in overhead(节约管理费用):规模扩大后可以更好地利用各种基础设施如厂区运输、企业综合管理、仓储服务。

4.Economies of scope (interactions among products):范围经济是指当企业生产多种产品时,多种产品可以共用一套生产设施,从而节省成本。例如发电厂可以发电和供热,苹

果公司可以生产电脑、平板、手机、电子手表。只有扩大规模才能同时生产多样化的产品,从而提高每一类产品的生产效率。

规模不经济的原因

1.管理和协调不灵活。规模扩大后,层级与部门增加,生产决策往往需要各个部门配合执行,其中管理和协调变得滞缓。

2. 生产决策从指定到执行要经过不同的层级,传递速度变慢,而且决策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真。例如,中央总部的真实意图在西部某一个具体生产企业那里不一定得到清晰理解。

3.应变能力变弱。规模扩大后,固然能够抗击各种不确定性的冲击,但是及时调整战略就难以做到。如泰坦尼克固然可以抗击风浪,但是却难以灵活转向。

规模收益的趋势

最开始规模报酬递增

然后规模报酬不变

最后规模报酬递减

成本理论

机会成本--为了获得某种收益而放弃的最高收益.

显性成本vs. 隐性成本–实际支付的价格vs. 自有资源的价值)

会计成本—实际支付的价格

沉没成本–是已经支付出去或者必须支付出去,但是不再能按原价值回收的成本。也就是机会成本为零从而不再具有价值的成本。例如,装修开支,已铺设的煤气管道等。

经济学中的生产成本归纳:

经济成本= 显性成本+ 隐性成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都由机会成本衡量

沉没成本被排除在经济成本之外在经济成本中包含了自然利润

不同可能性下的最低成本(一个技术概念)

经济学家与会计师的利润观与决策方式

利润观

会计利润= 实际收益- 已经发生的实际开支

经济利润= 实际收益- (显性成本+隐形成本)

决策方式

经济学家根据利润是正还是负决定是否营业

会计师要比较不同项目的利润

经济学家和会计师决策的结果是一样的,只是用到的工具不同

沉没成本的应用

毛泽东的豪气:穷寇勿追vs.宜将剩勇追穷寇

项羽的军事智慧: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

租车出游与自己车出游

即使只有一个乘客,也执飞航班的例子

处世哲学中的经济学智慧:

对他人——得饶人处且饶人

对自己——置于绝境

短期成本

各种短期成本

TC = FC + VC 固定& 可变成本

ATC = AFC + AVC = FC/Q + VC/Q

MC = △C/ △Q

短期成本变化规律

1.总成本随着产出而增加,它的增长率先递减再递增。

它始终大于零,即便是在产出为零处。

2随着产出增加, 单位成本, 单位可变成本和边际成本

都是先递减再递增。

3. 单位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关系: 当边际成本小于单位成本, 单位成本下降; 当边际成本大于单位成本, 单位成本上升; 当边际成本等于单位成本, 单位成本达到最小值点。

4. 单位可变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关系: 类似于单位成本和边际成本。

5. 单位可变成本和单位成本的关系: 两条曲线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小。

6. 边际成本和总成本之间的关系: 下降的边际成本对应凹的总成本曲线, 表示总成本的增加速率越来越小; 增加的边际成本对应凸的总成本曲线, 表示总成本的增加速率越来越大。

长期成本的事实

在长期中,所有的投入要素都是可变的

长期成本曲线也是U型的

长期成本曲线是短期成本曲线的包络曲线(从数学上理解)

长期成本曲线比短期成本曲线更平缓

Chap5竞争市场

市场结构的四种标杆

竞争市场

典型特征

有非常多的买家和卖家厂商之间不会

相互勾结(无串谋)

同质产品(标准化)

自由进出市场(没有市场进出门槛)

所有市场信息都是完整的

需求和(销售或生产)收益特点:

1 竞争厂商是价格接受者而不是价格制定者。

2 价格接受者导致厂商需求曲线是水平的

在竞争价格下一个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完全弹性的:既然它在市场中无足轻重,就可以按既定价格卖出任何产量而不影响其他企业。

3 边际收益= 价格: MR = P

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每增加一单位销售量或产量所增加的收益:MR = ?R/?Q

因为TR=P·Q,而且价格既定,所以有MR=P。

4 边际收益不会随销售数量变化而改变.

供给决策的原则

利润最大化条件

对所有市场:MR = MC

对竞争市场:P = MC (在竞争市场中, P = MR)

直观理解何以要满足上述条件: MR =MC----改变产出不会获得额外的利润。M R≠MC----增加或减少产出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如

MR >MC --- 增加产出可增加利润MR< MC --- 减少产出可增加利润

P=MC可以保证利润最大化,但不能保证利润为正值。π= R – C可以小于0

短期中利润的总结:会出现以下四种情形

1 如果市场需求多,从而价格大于平均总成本(P > ATC),可以获得经济利润,即超额利润。(利润= 经济利润= 额外利润正常利润被包含在成本之中)

2如果价格等于平均总成本(P=ATC), 厂商获得零经济利润,即盈亏平衡或收支相抵。此价格称为“盈亏平衡价格”,等于最小的平均总成本。

3 如果市场不景气,价格低于平均总成本,但是市场不是太糟,价格仍然高于平均可变成本(AVC

4 如果价格小于平均可变成本(P

例子:淡季机票折扣,酒店折扣,非典时期餐厅

关于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关于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P=MC 为必要条件;

如果满足如下条件就具备充分条件:

高于最小的平均可变成本(此时边际成本递增)

利润最大化不会必然导致正利润。

但如果发生损失,那么这一定是最小的损失。

例如-10>-20, 但是|-10|<|-20|。

长期中的供给行为

短期和长期均衡的区别

短期:厂商数量是固定的(规模不能从无到有);规模也不能调整。

长期:厂商可以在市场中自由进出(规模可以从有到无,从无到有)。

竞争市场中的长期均衡

法则: 零经济利润P = MC = AC

π> 0, 进入市场

π< 0, 退出市场

π= 0, 没有进入也没有退出

为什么一个厂商在获得零利润时依然保持生产?

已经获得了正常利润,如果离开这个市场,也不会更好。

只要会计利润低于竞争行业的利润,就是经济学上的亏损;只要会计利润高于竞争行业的利润,就是超额利润。

正常利润: 厂商能从其他产业获得的最高利润。包括在成本中。

长期中不同的市场或行业供给曲线

我们只考虑成本递增的情况: 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为什么成本上升有可能发生?

首先,资源可能短缺:铁矿,煤矿;

其次,不同的厂商有不同的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 只是边际厂商获得零利润,其他厂商可以得到超额利润

竞争市场均衡的效率

消费者和厂商都达到均衡

消费者和厂商都达到最优

总结:

竞争市场中价格由市场供给与需求共同决定

价格既定则单个厂商无法改变或影响;

厂商会在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处生产;

在短期内即使亏损厂商也可能继续经营;

在长期中,如果所有的厂商都具有相同的成本结构,那么他们都获得零利润;

在长期中,如果厂商有不同的成本,只有边际厂商不能获得任何利润,市场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买家和卖家都达到最优。

Chap6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行为

自然垄断

规模经济要求:企业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才能降低成本,

市场容量限制:需求有限,只能容纳少数企业。

结果:自然垄断------规模经济对最低规模的要求与市场容量的限制导致一个市场只能存在一家企业,这个企业就是自然垄断。

例子:长江大桥;早期与现在的电信公司;打印社

各种进入壁垒

1. 法律限制–著作权&专利权药品,软件

2.对关键资源的控制造就了市场力量. De Beers(戴比尔斯)

3.政府-授予某些特许权或者专营权,例如,有线电视,航空,殡葬服务,食盐,高速拖车,指定复印与照相

4.较高的进入成本:商标的忠诚度;大量的广告;产品的不同;设计和开发的成本

垄断企业的需求和收益

边际收益: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量或销售量所带来的收益的增加

收益如何变化?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边际收益递减

边际收益和价格(平均收益):边际收益小于价格

如何决定价格和产量(销量):

垄断企业为了获得最大利润,价格与产量(销量)应该

确定在能保证下面条件成立的水平上:MR = MC

市场力量(Market Power )的测度

垄断条件下:P>MR=MC

竞争条件下:P=MC=MR

因此(P-MC)就可以衡量(已经滥用的)垄断力量有多大

根据MR=MC 我们有

用这个公式测度市场力量,即价格中的成本加成部分在价格中占多大比重,而这个比重由需求价格弹性决定:

弹性绝对值(-E)越大,则市场力量越小;

弹性绝对值(-E)越小,则市场力量越大。

寡头

特征

公司数量: 很少的几个,因此:

必须考虑对手对自己价格和产量决策的反应,考虑对手的生产决策

寡头之间相互影响

存在着策略行为

产品: 可以是有差别的,如汽车;也可以使同质的,如水泥。

市场进入:很难进入,存在大量的障碍

共谋的寡头叫卡特尔

卡特尔:如果几个企业就有关生产与市场的关键方面如价格、产量、市场范围、研发投入、广告开支达成明文协议,这些企业就如同一个组织,我们称之为卡特尔。卡特是指它们之间的协议或者该协议维持的一个组织。如OPEC

纵向:如电器制造商与家电超市;铁矿石与钢铁公司;超星航空在南京受到狙击

横向:同类企业之间,如石油(OPEC)

可能是公开(explicit)的,也可能是暗中的(Tacit)

Tacit –往往采取价格领袖制(price leadership)

如何确定价格和数量

首先按照卡特尔集团的联合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单一的数量和价格.

其次,按某种原则在每个公司之间分配销量

卡特尔面临的问题: 不稳定性:

如通用电气, 西屋电气, 1961; 美国钢铁公司,1960s

在协议上存在作弊欺骗的动机

增长的国际贸易带来的影响

寡头之间的竞争

寡头之间竞争的特点:

如何决策:做决策时考虑对方的行为或对方可能做的反应。

竞争的均衡:纳什均衡——双方最终的决策都是以对方的决策为基础的。

市场效率:比垄断好,比竞争差

双头寡头之间的竞争:古诺均衡

厂商数量对寡头间竞争与合作行为的影响

增加产量导致:

产量效应:利润增加

价格效应:利润减少

厂商少时,价格效应大,竞争动机弱一些。

厂商数量增加一定程度,产量效应大于价格效应,竞争加强。因为厂商越来越不能影响价格,只要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就增加产量。

结论:厂商越多,越接近竞争。

推论:国内的寡头是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者。因此,国际贸易可以推动竞争结果的实现

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

博弈(game):任何涉及到两个或以上的决策者行

为相互影响、需要考虑对方决策对自己的影响、需

要考虑对方对自己决策反应的活动都可以叫做一

个博弈,或者赛局。

纳什均衡:当参与博弈的每个决策者都基于对方决

策做出了自己的最优决策,这个博弈中所有参与者

就不会再改变自己的行为,我们称这种情形为纳什

均衡。

纳什均衡的目的是对过去的现象进行解释,对未来

的可能性进行预测。

纳什均衡小结:

1.各种各样的纳什均衡:单一的;多重的;单一且有效率的,单一且无效率的

2. 某些场合下纯策略的纳什均衡可能不存在。

3. 纳什均衡的目的解释过去,预测未来。

4. 多重均衡且其中之一有效率时,该有效率的均衡就是结果。

5.多重均衡且不相上下时,如何预测?都有可能发生。

6. 如何解释实际与其不一致的情形?NE是一个“重心”,实际围绕其变化。如车站接人。

垄断竞争

特征

有非常多的买方与卖方

进入或退出市场很容易

产品是有差异的

只要当消费者察觉到一个厂商的产品和其他厂商的产品在物质上或者非物质上有所不同(包括价格),差异化就出现了。

例如: 餐馆, 不同经销商拥有的汽油站, 书店,便利店,等等.

意味着个性化

价格和产出决定

同时决定价格和产出

在MR= MC处生产

据此产量在需求曲线确定价格

短期利润情况:当P > AC时,存在经济利润;

长期利润情况:厂商在长期只能挣得正常利润,此时P=AC,同时MC=M

垄断厂商的一个重要特点:生产能力过剩,原因:

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

只能挣得零经济利润,也没有潜在的利润

需求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相切

没有在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竞争特点:广告营销竞争,产品差异竞争

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对不同的消费者尽可能按期其最高出价意愿收取不同价格的商业实践。

价格歧视存在的必要条件:

必要条件

一定程度的垄断力量:

如铁路vs. 公路货运或者客运

完全竞争的情况下, P = MC=AC,无法价格歧视

垄断条件下:P>MR=MC,因此可以价格歧视。

没有能力去套利:如机票,火车票,电影票

能够分割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并且避免倒卖的情况

消费者需求的弹性不同

有很多方式将消费者群体分割开,进行价格歧视

地理, 收入, 性别, 年龄, 时间, 种族, 语言……

案例分析: 百威啤酒的价格歧视

小支瓶装百威比大支瓶装要贵。

三级价格歧视:将一个市场分成不同的次级市场并且确定不同的价格(按照时间或者地理)。水电的工业用途与民用;国际版教科书:仅限中国大陆境内销售;软件;各种折扣券;机票折扣

批发价格(二级价格歧视):按照销量的不同定不同的价格。

一级价格歧视:每单位的销量付最高的价格。一级价格歧视的极端情况。又叫完全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的社会经济影响:提高了效率但是有失公平。

不完全竞争对效率的伤害

不完全竞争的结果

价格飞涨

产量减少

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无谓损失

垄断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而减产保价,使得消费者剩余减少,其中一部分转化成生产者剩余,形成了垄断企业的利润,而另外一部分的减少就白白浪费了,任何人都没有得到它们。达到效率的条件:

条件:P = MC

而垄断条件下,MR=MC,其中MR

政府干预:反垄断

规则:哪些不能做

串谋

掠夺性定价

市场份额过大的并购

价格管控:收益率管理。

分拆过大的企业

基本原则:市场能制约的交由市场,市场不能制约的政府介入

中国对高通,对豪车的反垄断调查

Chap7市场失灵与公共政策

消费者剩余Consumer’s Surplus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实际支付的价格

消费者剩余的特点

用来衡量消费者福利

是主观心理感受

需求曲线可以用来表示消费者福利

价格越低,消费者福利越大

生产者剩余Producer’s Surplus

生产者剩余= 实际收到的价格–生产的机会成本

关于生产者剩余的事实

用来衡量生产者福利

是客观存在

可用供给曲线(边际成本曲线)来计算生产者剩余

价格越高或成本越低,生产者者福利越大。

类似于利润

生产者剩余与利润的异同

概念上的区别:

生产者剩余= 价格- 机会成本

利润= 价格- 全部的成本

机会成本≤全部的成本(短期内,机会成本仅仅是可变成本)

在短期:作为机会成本的边际成本没有反应全部的成本,因此PS>利润。

在长期:机会成本反应全部的成本,因此PS=利润

效率(定义之一):如果资源配置做到让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加在一起的总剩余最大,就是有效率的。

总剩余= 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生产时耗费的机会成本

会计初级培训学校《经济法基础》学习方法及重点总结

《经济法基础》学习技巧及重点归纳|上虞上元会计初级培训班上虞上元会计初级职称培训中心|上虞会计培训学校 第一章总论 法律关系 法律事实:法律事件(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法律行为 法的形式 判决书: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不能作为法的形式 法的分类 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成文法、不成文法 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根本法、普通法 法的内容:实体法、程序法 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一般法和特别法 主体、调整对象和形式:国际法、国内法 法的运用目的:公法、私法 仲裁(书面形式订立)行政复议:书面订立、口头形式 仲裁原则:自愿原则、独立仲裁原则、一裁终局原则(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原则) 仲裁委员会:主任1人,副主任2-4人、委员7-11人,法律、经济贸易专家不得少于2/3 仲裁协议:书面形式订立(口头协议无效) 仲裁庭:1名仲裁员或3名仲裁员组成,3名组成的设首席仲裁员 仲裁开庭进行,一般不公开进行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范围:民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合同纠纷、房产纠纷、侵害名誉权纠纷);经济法、劳动法(破产、劳动合同纠纷);选民资格、宣告失踪死亡;债务;宣告票据和有关事项无效的案件

审判制度:合议制度、回避制度(证人不需回避)、公开审判制度、两审终审制度 合议庭成员:3人以上的单数 除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外,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由上一级法院进行第二审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保险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或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票据纠纷:票据支付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侵权行为: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的:事故发生地或到达地、最先降落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不动产纠纷: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港口作业纠纷:港口所在地法院管辖 继承遗产纠纷: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害时(超过20年的不予保护) 诉讼时效:普通(知道或应知道):2年 特别(知道或应知道):1年(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最长(实际发生日):20年 时效中止:诉讼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事由消除后继续进行 时效中断:诉讼时效期间的任何时候,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义务的要求或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事由消除后重新计算 两审终审:当事人不服第一审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不论案件是否公开审理,一律公开宣告判决)执行措施: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存款;扣留、提取被执行人收入;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财产;搜查被执行人财产;强制被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件制定的财物或票证;强制被执行人迁出房屋或退出土地;强制被执行人履行法律文书指定行为;要求有关单位办理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强制被执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基本概念 ①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 ②经济规律 分为三种: 1.适应于一切社会经济形态的 2.适应于几个社会经济形态的 3.适应于某一特定社会经济形态的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共同性:经济规律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在一定经济条件下产生并发挥作用。人们不能违背、制造和改造经济规律,但可以利用它。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差异性:历史性、利益性、阶级性、 基本原理 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 ·研究社会生产关系,要结合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生产力三要素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 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较为活跃,生产关系较为稳定。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但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

基本概念 ①商品 (同时满足)必须是个有用物;必须是劳动产品;满足他人或社会需要;通过有代价(经济 上的代价)的交换方式。二因素:价值、使用价值。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与体现其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②货币 当某种商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这种商品就成了货币商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 历史: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 未来:电子货币。 当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金银便成了货币。 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经济主权的象征(货币主权) ③货币职能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派生职能: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④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核心:等价交换。 既是价值决定规律,也是价值实现规律。 价值规律随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并发挥作用。 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经常背离价值并不违背价值规律: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可能永远高于或低于价值,总是受价值约束,上下波动。 商品的价格是以自身的价值为基础,进行波动的。 从短暂和个别看价格经常背离价值,但整个社会看,总价格和总价值仍是基本一致的。

(完整版)工程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1、工程经济学 定义: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运用有效的方法,对各种工程项目进行评价和选择,以确定出最佳方案,从而为实现正确的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应用性经济学科。 研究对象(P2):工程项目的经济性(一个项目具有独立的功能和明确的费用投入)出发点:企业或投资者角度,以市场价格作为参照的财务评价; 地区或国家角度,综合考虑资源配置效率的国民经济评价; 考虑到就业率、分配公平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社会评价。 研究特点(P3):边缘性:自然科学和社会经济科学之间的边缘性学科; (编英语综述)应用性: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为将要采取的行动提出决策的依据; 预测性:在问题决策之前进行的,有科学的依据才能有科学的决策; 综合性:研究处理技术经济问题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数量性:为科学准确评价方案的经济效果,工程经济学采用许多定量分析。 2、时间价值 定义:资金时间价值是指资金在扩大再生产及其循环周转过程中,随着时间变化而产生的增值。 产生增值的两个条件: (1)货币作为资本或资金参加社会周转; (2)经历一定的时间。 影响增值的因素主要包括: (1)资金数量和投入的时间; (2)资金的周转速度; (3)资金效益高低; (4)资金使用代价的计算方式及利率高低等。 现金流量(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及净现金流量的统称) 三要素:大小、流向、发生时间 六个基本公式 已知量未知量系数表达式系数计算式P F (F/P,i,n)F=P×(1+i)n F P (P/F,i,n) P=F× 1 (1+i)n A F (F/A,i,n) F=A×(1+i)n?1 i F A (A/F,i,n) A=F× i (1+i)n?1 A P (P/A,i,n) P=A×(1+i)n?1 i×(1+i)n P A (A/P,i,n) A=P×i×(1+i)n (1+i)n?1 3、投资的估算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增值形式 (1)借贷中的利息;(2)生产经营中的利润;(3)投资的收益; (4)占用资源的代价。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重点归纳绝密

第一章总论表一、法律关系 主体 (双)自然人自然人(中国人、外国人、无国籍人);自然人性质的特定主体机构、组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政党和社会团体 国家 内容 权利 义务积极、消极 客体物自然物、人造物、一般等价物非物质财富知识产品、道德产品 行为 人身 表二、法律事实 分类内容标准 事件绝对事件(自然现象)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相对事件(社会现象) 行为合法行为(等)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违法行为(等) 表三、法的形式 形式制定机关注意要点 宪法全国人大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法律全国人大——基本 法律 人大常委会——其 他法律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就有关问题作出规范性决议或者决定,与 法律具有同等地位和效力 法 规 行政法规国务院 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其 常委会 省;省会、特区、较大的市(1+3) 规章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行政规章在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仅起参照作用” 地方政府 规章 地方人民政府 政府规章除不得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外,还不得与上级 和同级地方性法规相抵触 效力排序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同级地方政府规章提示自治区法规、特别行政区法、国际条约也属于法的形式表四、法的分类

划分标准法的分类 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划分(创法成不成)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划分(那(内)三小子根本太普通)根本法和普通法根据法的内容划分(内容很诚实)实体法和程序法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划分(小三长的特别一般)一般法和特别法根据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形式划分(祖国)国际法和国内法根据法律运用的目的划分(目的是为了开公司)公法和私法【记忆口诀】“小三(根据三种效力)长的特别一般(分成一般法和特别法)”。 表五、经济仲裁 适用范围适用“平等主体”“合同纠纷”“财产权益纠纷” 不适用《仲 裁法》 劳动争议、农业承包合同纠纷 不能仲裁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人身) 原则自愿、公平、独立仲裁、一裁终局 仲裁委 员会 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无隶属关系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中的时间总结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中的时间总结 一、1日/24小时 (1)会计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不得少于24小时。 (2)吨税执照期满后24个小时不上下客货的船舶免征吨税。 二、2日/48小时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 (2)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应于2个工作日对开户银行报送的核准类账户的开户资料的合规性予以审核。 (3)备案类结算账户的变更和撤销应于2个工作日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报备。 (4)银行在收到存款人撤销银行结算账户的申请后,对于符合销户条件的,应在2个工作日办理撤销手续。 三、3日 (1)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开庭3日前请求延期开庭。 (2)存款人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自正式开立之日起3个工作日后,方可使用该账户办理付款业务。 (2)托收承付的承付期“验单”付款为3天。 (2)汇票上未记载承兑日期的,应当以收到提示承兑的汇票之日起3日的最后一日为承兑日期。 (3)失票人应当在通知挂失止付后的3日,依法向票据支付地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或者提起普通诉讼)。 (4)人民法院决定受理公示催告申请,应当同时通知付款人及代理付款人停止支付,并自立案之日起3日发出公告。 (5)存款人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自正式开立之日起3个工作日后,方可适用该账户办理付款业务。 (6)拒绝付款时,以银行为付款人的,应自收到委托收款及债务证明的次日起3日出具拒绝证明。以单位为付款人的,应在付款人接到通知日的次日起3日出具拒绝证明。 四、5日

(1)备案类结算账户符合开户条件的,银行应办理开户手续,并于开户之日起5个工作日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备案。 (2)存款人更改名称,但不改变开户银行及账号的,应于5个工作日向开户银行提出银行结算账户的变更申请,并出具有关部门的证明文件。 (3)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住址以及其他开户资料发生变更时,应于5个工作日书面通知开户银行并提供有关证明。 (4)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5日,通知是否受理。 (5)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应当在5日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 (6)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答辩书后,应在5日将答辩书副本送达申请人。 (7)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5日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书面通知当事人。 (8)仲裁庭应当在开庭5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 (9)主管税务机关在5个工作日发给发票领购簿。 五、7日 (1)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应在转让房地产合同签订的7日,到房地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2)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自行申报纳税人每月应纳的税款,应当在次月的7日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 (3)行政复议机构应当自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之7日,将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或者行政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发送被申请人。 六、10日 (1)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10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 (2)托收承付的承付期“验货”付款为10天。 (3)支票的持票人应当自出票日起10日提示付款。 (4)商业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汇票到期日起10日。 (5)定日付款、出票后定期付款或者见票后定期付款的票据,自到期日起10日向承兑人提示付款。

世界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世界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概念 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相互融合日益紧密,逐渐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包括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与金融全球化等三个阶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世界经济运行机制的建立与规范化过程。 1.1经济全球化基本成因 (1)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 (2)微观经济行为主体追逐利润的动机是经济全球化过程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3)当代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原因 1.2经济全球化特征 (1)国际贸易是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动力。 (2)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微观主体。 (3)经济行为跨国界活动成本降低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不断深入与拓展的重要保证。 1.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阶段 (1)贸易全球化 (2)生产全球化 (3)金融全球化 1.4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贸易、就业和投资的增长。 2.经济全球化增加了世界各国经济运行风险。 3.经济全球化过程使世界各国贫富差距拉大。 4.国家经济主权逐渐弱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的直接影响。 5.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市场实现真正一体化。 6.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投机因素。 2、跨国公司:具有全球性的经营动机和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在多个国家拥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实体,并将它们置于统一的全球性经营计划之下的国际经济组织。 2.1跨国公司的特征 1.结构特征 营业规模;地理分布;股权结构 2.环境特征 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法律环境 3.经营管理特征 战略目标全球化;营运过程的国际化;组织管理的内部一体化;经营方式的多样化;生产要素转移的内部化 2.2跨国公司国外投资的参与形式 1.股权参与的形式 收购企业和股权式投资 2.非股权安排形式:不参与股权,不能凭借股权对企业进行控制和管理,而是通过对技术、管理、销售渠道等各种资源技术的控制,并通过签订一系列合同,为东道国提供各种服务,与东道国的公司建立起密切联系并从中获利。 许可证合同;管理合同;产品分成合同 2.3跨国公司的经营策略

工程经济学知识点.

工程经济学知识点.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工程经济学知识点 1、工程经济学 最早在工程领域开展经济评价工作的是美国的惠灵顿(A. M. Wellington),他用资本化的成本分析方法来选择铁路的最佳长度或路线的曲率,他在《铁路布局的经济理论》(1887年)一书中,对工程经济下了第一个简明的定义:“一门少花钱多办事的艺术”。 20世纪20年代,戈尔德曼在(O. B. Goldman)《财务工程学》中指出:“这是一种奇怪而遗憾的现象,…在工程学书籍中,没用或很少考虑…分析成本以达到真正的经济性…”。也是他提出了复利计算方法。 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家们注意到了科学技术对经济的重大影响,技术经济的研究也随之展开,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1930年格兰特(E. L. Grant)出版了《工程经济原理》,他以复利为基础讨论了投资决策的理论和方法。这本书作为教材被广为引用,他的贡献也得到了社会的承认,被誉为“工程经济学之父”。 2、技术与经济 1)技术的含义 ①狭义的技术,指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技巧,是其知识和经验的具体体现。 ②广义的技术,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它的具体内容包括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以及具有一定经验、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即生产力的三要素。 但是技术并非三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三者的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成的整体。比如,必须由掌握先进经验、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使用先进的劳动工具作用于相应的劳动对象,才能成为先进的技术,并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因此,可以说技术是指一定时期,一定范围的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经验、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的总称。 2)经济的含义 “经济”一词,在古汉语中具有“经邦济世”、“经国济民”的含义,是指治理国家,拯救庶民的意思。 我国现沿用的经济一词是在19世纪后半期,由日本学者从Economy一词翻译为汉字“经济”的,其含义与上述不同。现在通用的“经济”一词,是个多义词。 ①日常生活:一是指对生活有利的事或物。如“经济作物”等;二是指个人的生活用度。如某人的“经济条件”好坏等。 ②经济理论界 a指生产关系的总和;这是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基础,如经济制度、经济基础等词组中的“经济”的含义。 b指社会再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经济活动,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的社会经济活动。 c指一个社会或国家的国民经济的总称及其组成部分如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商业经济、运输经济等。 d指节省或节约,如经济效益、经济合理性等,就包含和强调对人力、物力、资金、自然资源、时间的合理利用和节约使用的意思。 工程经济学中“经济”的含义,主要是指“节省”或“节约”的意思,也指国民经济总体,或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等部门经济的意思。 所以,也可以说:“工程经济学是研究技术的节约问题的”,“是研究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的”。 3)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初级经济法基础各章节知识点速记

初级经济法基础》考点速记 第一章总论 一、法律基础 ( 一) 法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 二) 法的本质与特征 1. 法的本质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这是法的本质 (1) 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 (2) 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 ,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3) 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2. 法的特征 (1) 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2) 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强制性。 (3) 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利导性(利益导向性)。 (4) 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记忆口诀:说起法,找国家。国家制定或认可,国家强制来保证; 本质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 特征也为国家意志性、强制性、利益导向性、规范性。 ( 三) 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是被法律规范所调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任何法律关系都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构成法律关系。 1. 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法律关系主体又称权利主体或义务主体,是指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包括: (1) 公民(自然人) (2) 机构和组织(法人) (3) 国家 (4) 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 2. 法律关系的内容(权利与义务)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1) 法律义务包括积极义务(纳税、服兵役)和消极义务(不得毁坏公共财物、不得侵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 。 (2) 任何一方的权利都必须有另一方义务的存在,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就是说,任何一方既是权利主体,也是义务主体。 记忆口诀:权义不分家。 (3) 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都受国家法律保障。 3. 法律关系的客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法律关系客体又称权利客体或义务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 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 (1) 物,是指可为人们控制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和实物形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①自然物:土地、森林; ②人造物:机器、建筑; ③货币和有价证券。 (2) 非物质财富 ①知识产品:著作、发明; ②道德产品:荣誉称号、嘉奖表彰。 (3) 行为 ①生产经营行为; ②经济管理行为; ③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 ④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 (4) 人身 记忆口诀:法律关系三要素,主“享、承” ,内“权、义”,客“对象”,三缺一均不可。( 主“享、承”是指: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为主体; 客“对象”是指: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为客体; 内“权、义”是指:权利与义务为内容。) (四)法的形式

技术经济学知识点汇总

技术经济学 第一章 技术经济活动的四大要素:活动主体、活动目标、实施活动的环境、活动的后果。 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机会成本原理、经济效果原理、预见性原理、可比性原理、全局性原理、适用性原理。 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思路:确定目标、系统分析、穷举方案、评价方案、决策。 第二章资金的时间价值 第一节现金流量及分类 1.现金流量及定义 定义:特定经济系统在某一时点发生了使用权或所有权专一的现金或其等价物的数量。 资金的时间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 ①投资利润 ②率通货膨胀率 ③风险因素 资金时间价值的重要意义: 资金的时间价值表明,在不同时间点上对投资项目所投入的资金和获得的收益,它们的价值是不同的,为了获得经济效果的正确评价,就必须把不同时间点的资金换算成同一时点上的资金,然后在相同的时间基础上进行比较。 2.现金流量图:大小、方向、时点。 3.影响现金流量的经济活动:投资、筹资、经营。

现金流量:现金流量就是实际发生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所构成的资金运动。 现金流量=(年销售收入—销售成本)X(1—税率)+年折旧费 利息:占用资金所付出的代价(放弃使用资金所获得的补偿)。 利率:在一个计息周期内,所获得的利息额与借贷资金之比。 单利:仅以本金计算利息,所支付的利息与占用资金的时间、本金、利率成正比。 复利:用本金和前期累计利息总额之和进行计息。 第三节资金的时间价值 1.定义:利率大于0时,随时间变化而产生的增值 本质:资金作为生产要素,再生产、交换、流通和分配的过程中,随时间的变化而产生的增值。 2.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公式:

3.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在规定的最小计息周期数的计息利率。 名义利率:利息期的实际利率与计息期此说的乘积 第四节等值 资金等值有两点值得注意: ①等值是以特定的利率为前提②在利率相同的情况下, 资金等值与资金数量、资金发生时间、利率三个因素所有关。 第三章经济评价方法 第二节盈利能力分析指标

初级经济法基础重点归纳

经济法基础 第一章总论 法律关系 ◆法律事实:法律事件(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法律行为 法的形式 ◆判决书: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不能作为法的形式 法的分类 ◆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成文法、不成文法 ◆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根本法、普通法 ◆法的内容:实体法、程序法 ◆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一般法和特别法 ◆主体、调整对象和形式:国际法、国内法 ◆法的运用目的:公法、私法 仲裁(书面形式订立)行政复议:书面订立、口头形式 ◆仲裁原则:自愿原则、独立仲裁原则、一裁终局原则(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原则) ◆仲裁委员会:主任1人,副主任2-4人、委员7-11人,法律、经济贸易专家不得少于2/3 ◆仲裁协议:书面形式订立(口头协议无效) ◆仲裁庭:1名仲裁员或3名仲裁员组成,3名组成的设首席仲裁员 ◆仲裁开庭进行,一般不公开进行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范围:民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合同纠纷、房产纠纷、侵害名誉权纠纷);经济法、劳动法(破产、劳动合同 纠纷);选民资格、宣告失踪死亡;债务;宣告票据和有关事项无效的案件 ◆审判制度:合议制度、回避制度(证人不需回避)、公开审判制度、两审终审制度 ◆合议庭成员:3人以上的单数 ◆除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外,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由上一级法院 进行第二审 ◆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保险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或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票据纠纷:票据支付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侵权行为: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的:事故发生地或到达地、最先降落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不动产纠纷: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港口作业纠纷:港口所在地法院管辖 ◆继承遗产纠纷: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害时(超过20年的不予保护) 诉讼时效:普通(知道或应知道):2年 特别(知道或应知道):1年(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最长(实际发生日):20年 ◆时效中止:诉讼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事由消除后继续进行 ◆时效中断:诉讼时效期间的任何时候,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义务的要求或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事由消除后重新计算 ◆两审终审:当事人不服第一审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不论案件是否公开审理,一律 公开宣告判决) ◆执行措施: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存款;扣留、提取被执行人收入;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财产;搜查被 执行人财产;强制被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件制定的财物或票证;强制被执行人迁出房屋或退出土地;强制被执行人履行法律文书指

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一、货币 (一)货币的本质 1、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构成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价值是一切商品所共有的东西。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现出来,现实生活中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叫商品的价格。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就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它需要现实的货币。 4、金属货币与纸币 纸币是金属货币的代表,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所以,纸币被世界各国普遍使用。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或导致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时各应实行什么对策? 通货膨胀对策: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 规模,具体来说A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B提高银行贷款利率和提款准备金率,

工程经济学知识点

1、工程经济学 最早在工程领域开展经济评价工作的是美国的惠灵顿(A. M. Wellington),他用资本化的成本分析方法来选择铁路的最佳长度或路线的曲率,他在《铁路布局的经济理论》(1887年)一书中,对工程经济下了第一个简明的定义:“一门少花钱多办事的艺术”。 20世纪20年代,戈尔德曼在(O. B. Goldman)《财务工程学》中指出:“这是一种奇怪而遗憾的现象,…在工程学书籍中,没用或很少考虑…分析成本以达到真正的经济性…”。也是他提出了复利计算方法。 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家们注意到了科学技术对经济的重大影响,技术经济的研究也随之展开,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1930年格兰特(E. L. Grant)出版了《工程经济原理》,他以复利为基础讨论了投资决策的理论和方法。这本书作为教材被广为引用,他的贡献也得到了社会的承认,被誉为“工程经济学之父”。 2、技术与经济 1)技术的含义 ①狭义的技术,指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技巧,是其知识和经验的具体体现。 ②广义的技术,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它的具体内容包括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以及具有一定经验、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即生产力的三要素。 但是技术并非三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三者的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成的整体。比如,必须由掌握先进经验、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使用先进的劳动工具作用于相应的劳动对象,才能成为先进的技术,并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因此,可以说技术是指一定时期,一定范围的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经验、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的总称。 2)经济的含义 “经济”一词,在古汉语中具有“经邦济世”、“经国济民”的含义,是指治理国家,拯救庶民的意思。 我国现沿用的经济一词是在19世纪后半期,由日本学者从Economy一词翻译为汉字“经济”的,其含义与上述不同。现在通用的“经济”一词,是个多义词。 ①日常生活:一是指对生活有利的事或物。如“经济作物”等;二是指个人的生活用度。如某人的“经济条件”好坏等。 ②经济理论界 a指生产关系的总和;这是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基础,如经济制度、经济基础等词组中的“经济”的含义。 b指社会再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经济活动,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的社会经济活动。 c指一个社会或国家的国民经济的总称及其组成部分如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商业经济、运输经济等。 d指节省或节约,如经济效益、经济合理性等,就包含和强调对人力、物力、资金、自然资源、时间的合理利用和节约使用的意思。 工程经济学中“经济”的含义,主要是指“节省”或“节约”的意思,也指国民经济总体,或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等部门经济的意思。 所以,也可以说:“工程经济学是研究技术的节约问题的”,“是研究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的”。 3)技术与经济的关系 技术和经济是人类社会进行再生产活动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

初级经济法基础试题

初级经济法基础试题 初级经济法基础试题 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4小题,每小题 1.5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答案。)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民事诉讼审判制度的是( )。 A、合议制度 B、公开审判制度 C、两审终审制度 D、一审终局制度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仲裁协 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口头达成仲裁的意思表示有效 B、仲裁协议一经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 C、仲裁庭有权确认仲裁协议的效力 D、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应当在仲裁庭首次开庭 前提出 3、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下列关于行政复议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B、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不能申请行政复议 C、行政复议决定书自送达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D、申请行政复议,必须书面申请,不可以口头申请 4、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用人单位与 劳动者可以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是( )。 A、试用期用工 B、非全日制用工 C、固定期限用工 D、无固定期限用工 5、A公司为员工贾某支付培训费30000元,约定服务期为3年。2年后,贾某以劳动合同期满为由,不肯再续签合同。那么贾某 应支付违约金( )元。 A、0 B、10000 C、20000 D、30000 6、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集体合同与劳务 派遣的相关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 过 B、集体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当地人民 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

《初级经济法基础》快速记忆口诀53418

《初级经济法基础》快速记忆口诀、 需要押题题库可以找群主雨石购买押题押题押题 消费税~~~~三男三女去开车 三男:烟、酒及酒精、鞭炮焰火 三女:化妆品、护肤护发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 去开车:小汽车、摩托车、汽车轮胎、汽油柴油 记入管理费的四个税金~~~~等我们有钱了,我们就可以有房有车有地有花 有房:房产税 有车:车船使用税 有地:土地使用税 有花:印花税 可抵扣的三个不同的税率 运费:7%,废旧物资:10%,向农业生产者购入的免税农产品13% 今日好运气(7) 出门拾(10)废品 拾了13个农产品 所得税里面,关于业务招待费的扣除比例是:1500万及以下5%。,1500万以上3%。 顺口溜:下午(5%。)上山(3%。)当招待1500净收入 汇票的绝对应记载事项为:(1)表明“汇票”的字样;(2)无条件支付的委托;(3)确定的金额;(4)付款人名称;(5)收款人名称;(6)出票日期;(7)出票人签章。 在记忆过程中,我老是记错。后自己总结了一句话,再也没忘过。现贴出与大家一起分享:

出棋(出票日期)出章(出票人签章)作表样(表明“汇票”的字样);收付(收、付款人名称)金额(确定的金额)无所谓(无条件支付的委托)个人所税率中无论是九级还是五级 这样说吧,所有的税率 我就是曾经记过一次,之后再没有查过书 从不相信有天才,但是方法却是关健 很多人头疼九级,五级 但是我却从没有翻书查看过那东西 你可以用以下的方法: 你打开九级表, 虽然很多数字,却极有规律 你千万不要横着一项一项背 如果这样你肯定很费精力 你纵列来看,则极有规律 你现在开始用我的方法试一下 三分钟后你问一下自己记住没有,这个东西还难吗 现在开始了~~~~~ 你纵着来看,第一纵列这样记: 5 2 5 2 4 6 8 10 10以上 第二列,这样记: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经济学高考知识点总结 (1)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2)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是商品价值的大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价值规律的作用:①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生产部门的分配;②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③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最终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4)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根本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地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是由生产力水平、所有制结构决定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6)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7)国家的宏观调控: ①原因:由于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且市场调节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也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因此需要国家的宏观调; ②主要目标: ③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8)企业的作用、公司类型: (9)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含义: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 重要性:企业经济效益是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增强综合国力 途径:①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②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③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坚持

工程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名词解释 1、基本预备费:指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难以预料的费用,又称工程建设不可预见费。主要指 涉及变更及施工过程中可能增加工程量的费用。 2、涨价预备费:对建设工期较长的项目,在建设期内价格上涨可能引起投资增加人而预留 的费用,亦称为价格变动不可预见费。 3、固定资产: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 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4、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因磨损和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或服务中去的那部分价值。 5、静态投资回收期是指项目的净收益回收项目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 6、净现值:是指把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按照一个给定的标准折现率折算到建 设期初的现值之和。 7、盈亏平衡分析;又称损益平衡分析,它是通过盈亏平衡点分析项目的成本与收益的平衡关 系的一种方法,也是在项目的不确定性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8、价值工程也称价值分析是通过各相关领域的协作,对所研究对象的功能与成本进行系统 分析,不断创新,旨在提高对象价值的一种思想方法和管理技术。 选择填空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 建筑工程费用 静态投资安装工程费用 建设投资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基本预备费 1.项目总资金 涨价预备费 流动资金建设期贷款利息 2.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的估算 进口设备购置费=进口设备货价+进口从属费用+国内运杂费 国际运费=离岸价(FOB价)*运费率 运输保险费=(离岸价+国际运费)*国外保险费率 进口关税=(进口设备离岸价+国际运费+运输保险费)*进口关税率 增值税额=组成计税价格*增值税税率目前进口设备适用税率为17%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成价格+进口关税+消费税 外贸手续费=(进口设备离岸价(FOB价)+国际运费+运输保险费)*外贸手续费率 海关监管手续费=进口设备到岸价*海关监管手续费费率(对全额征收关税的货物不收海关监管手续费) 基本预备费=(建筑工程费+设备工器具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率 3.国内运杂费的构成:运费与装卸费;包装费;设备供销部门手续费;采购与仓库保管费 4.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应收账款+存货+现金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流动资金本年增加额=本年流动资金-上年流动资金 5.计提折旧的范围:(1)房屋及建筑物(2)在用固定资产(3)季节性停用和维修停用的固定资产(4)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5)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6.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7.总成本费用=生产成本+期间费用生产成本=直接材料费+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直接工

初级经济法基础的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最终版

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这是法的本质。(1)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2)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3)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法的特征:(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2)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强制性。(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利导性(利益导向性)。(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法律关系的主体:(1)公民(自然人)(2)机构和组织(法人)①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司法机关;②各种企业事业组织;③各政党和事业团体。(3)国家(4)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 法律关系的内容:(1)法律义务包括积极义务(纳税、服兵役)和消极义务(不得毁坏公共财物、不得侵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2)任何一方的权利都必须有另一方义务的存在,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3)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都受国家法律保障。 法律关系的客体:(1)物①自然物:土地、森林②人造物:机器、建筑③货币和有价证券(2)非物质财富①知识产品:著作、发明②道德产品:荣誉称号、嘉奖表彰(3)行为①生产经营行为;②经济管理行为;③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保管合同中的保管行为); ④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建设工程合同中承包人完成的建设项目)。(4)人身 法律事实:1、法律事件:(1)自然现象(绝对事件):水灾、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2)社会现象(相对事件):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2、法律行为 法的形式: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法律(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1)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其他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3、行政法规(次于宪法和法律,高于地方性法规):国务院4、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5、自治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6、特别行政区的法7、行政规章(1)部门规章:国务院所属部委(2)政府规章:地方人民政府8、国际条约 法的分类:1、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习惯法)2、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根本法(宪法)和普通法3、根据法的内容:实体法和程序法4、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者对人的效力:一般法和特别法5、根据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形式:国际法和国内法【解释】《税收征收管理法》属于成文法、普通法、程序法、一般法、国内法。 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1、一个国家的现行法律规范划分为若干法律部门,由这些法律部门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互相协调的统一整体即为法律体系。2、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首先是法律调整的对象,即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 仲裁的适用范围(1)属于《仲裁法》调整的争议: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纠纷(2)不属于《仲裁法》调整的争议①与人身有关的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②行政争议; ③劳动争议;④农业承包合同纠纷。 仲裁的基本原则(1)自愿原则: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2)依据事实和法律,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的原则,仲裁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在法律没有规定或者规定不完备的情况下,仲裁庭可以按照公平合理的一般原则来解决纠纷。(3)独立仲裁原则仲裁机构不依附于任何机关而独立存在,仲裁依法独立进行,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4)一裁终局制度: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仲裁委员会:(1)仲裁委员会的独立性:仲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一:西经得研究对象 1:经济资源得合理配置与充分利用问题 2:经济体制①自给自足②计划经济③市场经济④混合经济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值 第一节:微观经济学得特点 一、微经得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得具体研究对象就是个体经济单位。个体经济单位就是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与单个市场等。 产品市场与生产要素市场得循环流动图(实线——需求关系,虚线------供给关系) 第二节:需求曲线 价格:价格就是经济参与者相互之间联系与传递经济信息得机制,并且,价格机制也使经济资 源得到有效率得配置,任何商品得价格都就是由需求与供给两方面得因素共同决定得。 一、需求函数 1、定义:一种商品得需求就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得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得该商品得数量。(需求必须就是指消费者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得有效需求) 2、影响因素:一种商品得需求数量就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得,其中主要得因素有:该商品得价格、消费者得收入水平,相关商品得价格、消费者得偏好、消费者对该商品得价格预期,以及消费者得人数等。 ①关于商品得自身价格。一般来说价格越高,该商品得需求量就会越小,相反,价格越低,需求量就会越大。 ②关于消费者得收入水平。对于大多数商品来说,当消费者得收入水平提高时,就会增加对商品得需求量;相反收入下降时,就会减少需求量。 ③关于相关商品得价格。当一种商品本身得价格保持不变,而与它相关得其她商品得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本身得需求量就会发生变化。 ④关于消费者对商品得价格预期。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得价格在下一期会上升时,就会增加对该商品得现需求量;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得价格在下一期会下降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得现需求量。 ⑤关于消费者人数得变化。一个商品市场上消费人数得增减会直接影响该市场上需求数量得多少。 3、需求函数:所谓需求函数就是表示一种商品得需求数量与影响该需求数量得各种因素之间得相互关系。(影响需求数量得各个因素就是自变量,需求数量就是因变量)(价格就是决定价格得最基本因素) 二、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1、需求函数( )表示一种商品得需求量与该商品得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得关系。 2、需求表 3、需求曲线 4、线性需求曲线 5、线性需求曲线得特点 ①向右下方倾斜②斜率为负值③都表示商品得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得关系 第三节:供给曲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