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劳动经济学课件完整版

劳动经济学课件完整版

劳动经济学课件完整版
劳动经济学课件完整版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曾湘泉

劳动经济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劳动: 根据劳动经济学对“劳动”概念的实际运用情况来分析,在有些情况下,劳动是就劳动 的主体而言的,即它指的是劳动力。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他可能指的是劳动过程或一种有目的的工作或活动。 2.劳动力: 是人的劳动能力,即人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在现代劳动经济学体系中,劳动力又特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要求。愿意参加付酬性的市场性劳动的全部人口。没有就业意愿或就业要求的人口不属于劳动力范畴。 3.劳动力市场: 并非我们常规理解的产品买卖的场所,而是一种劳动力“租借”使用的市场。 4.人口经济学: 人口经济学研究的是人口的生产与再生产的经济问题。人口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发展过程 中人口与经济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人口运动和经济运动的对立统一运动,构成了人口经济运动及相应的人口经济关系,人口经济学的任务就是揭示人口经济关系 运动的规律性。人口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主要是考察人口变动对经济增长 或经济发展的影响,一般来说,人口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的范畴。 5.劳动经济学: 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 6.人力资源管理: 是依据组织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对组织中的人力这一特殊的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的机制、制度、流程、技术和方法的总和。 7.派生需求: 是由阿弗里德?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的经济概念,是指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意味着它是由对该要素参与生产的产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又称“引致需求” 对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自(派生自)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其中该生产要素对这一最 终产品会作贡献,如对轮胎的需求派生自对汽车运输的需求。 8.劳动的边际成本:使用一单位量劳动力所耗费的成本。即工资。

劳动经济学作业参考答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劳动经济学》作业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D ) A.稀缺的信息资源配置问题 B.稀缺的技术资源配置问题 D.稀缺的土地资源配置问题.稀缺的劳动资源配置问题 C2.如果两类劳动力是总替代关系,则一类劳动力的工资率上升会引起另一类劳动力( C )A.供给的增加 B.供给的下降 D .需求的下降 C.需求的增加3.引起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根本原因是( A )A.工资率 B.生产技术 D.企业的性质 C.货币资本规模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对教育、培训有较高回报的预期,因此,人力资本投资 增加,将使( A ) A.劳动供给增加 B.劳动供给减少 D.劳动需求增加C .劳动需求减少 5.在工资率和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随着工资率提高,劳动者将增加劳动供给。造成这 种现象的原因是( A ) A.收入效应 B.替代效应 D.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C.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 6.如果某种劳动力供给弹性系数等于零,则该劳动力供给弹性为( A )A.无弹性 B.单位弹性 D .富有弹性 C.缺乏弹性7.劳动力市场达到充分就业的条件是( C )A.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 B.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小于需求 C.市场工资率等于均衡工资率 D.市场工资率低于均衡工资率 ) B .下列各项培训成本中,属于培训投资机会成本的是(8.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A.雇员在接受培训期间的工资 B.接受培训的人员在培训期间对产量的影响C.租用培训场地的费用 D.培训教材费用 9.计件工资的适用范围是( C ) A.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的行业和企业 B.产品数量和质量不易准确确定的行业和企业 C.产品数量和质量能准确计算检验的行业和企业 D.产品、经营项目较多和生产条件多变的行业和企业 10.如果某劳动力市场存在地区或行业卖方垄断,则( D ) A.其他地区或行业的就业量减少 B.该地区或行业工资率低于市场均衡工资率C.该地区或行业的就业量增加 D.该地区或行业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11.下列关于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变动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A ) A.若货币工资不变,当商品价格上升,则实际工资下降 B.若货币工资不变,当商品价格上升,则实际工资上升

(完整word版)劳动经济学 曾湘泉 图表分析

补偿性工资理论分析 \

源于三个理论前提:一员工追求效用最大化,不是追求收入最大化 二员工了解对她们十分重要的工作信息, 三是员工的流动性,集员工可以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工作机会 1拥挤效应 ? 图(a )非拥挤部门的雇佣人数:由于劳动力供给比劳动力需求相对而言要少一些,因而工资率(WH )相对较高。 ? 图(b )拥挤部门的雇佣人数:由于市场过于拥挤,结果导致与劳动力需求相对应的劳动力供给过多,从而使得工资率(WL )相对较低。例如女性占主导地位的职业,工资率低。 ? 经济学家对拥挤效应的一些解释: 把某些工作鉴定为“男性工作”而把另外一些工作 鉴定为“女性工作”的过程是通过社会习俗完成的; 男性和女性之间要么是存在先天能力上的差异;要么是存在后天能力上的差异; 男性和女性对买方垄断雇主的供给曲线有所不同。

2双重劳动力市场:将劳动力市场看成是被分割开的两大非竞争性部门:主要部 门和从属部门。 主要部门提供相对较高的工资率、较为稳定的就业、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发展 机会。 从属部门则只提供较低的工资率、不稳定的就业以及较差的工作条件并且根本 没有职业发展的机会。大部分弱势就业群体成员都是在从属部门中就业的,而 这导致了一种长期延续下来的对他们的歧视。 经济学家对双重劳动力市场的解释: 资本家将劳动者分离开来,以防止他们组织起来形成一种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力量。或者由于对不同类型的工人进行监督时需要付出的成本有所差别而造成的。 3与搜寻成本有关的买方独家垄断 与搜寻成本有关的买方独家垄断模型将厂商行为中的买方独家垄断模型,和歧视现象结合在一起。 前提假设:对所有的雇员来说,存在一种搜寻工作的成本。只要存在歧视性的雇主,某些雇员的工作搜寻成本就会上升。雇主会按照劳动力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原则选择雇用水平。这样,尽管具有相同的劳动生产率,搜寻成本高的员工的工资就会相对较低。 ?图形解释: ?(a)所描述的是搜寻成本相对较低的工人群体的劳动力供给曲线以及劳动力边际收益产品曲线。 ?(b)所描述的是由于歧视性雇主的存在而被迫承担较高搜寻成本的某群体(妇女或外来劳动力成员)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和劳动力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尽管 他们都具有相同的生产率,但具有较高搜寻成本的那一群体中的工人所得到 的工资却要低一些(即WF

【免费下载】劳动经济学第三章习题

第三章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分割与内部劳动力市场一.单项选择题1.劳动力市场均衡时,工资率与总的边际产值相比,( B )A .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等于后者C .前者远大于后者 D.前者小于后者2. 劳动力市场达到充分就业的条件是( C )A .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B .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小于需求C .市场工资率等于均衡工资率D .市场工资率低于均衡工资率3. 在动态均衡模型中,“收敛型蛛网”形成的前提条件是( A ) A .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B .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C .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D .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工资弹性4. 在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模型中,“发散型蛛网”模型成立的条件是( B ) A.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B.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C.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D.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工资弹性5. 在动态均衡模型中,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所形成的蛛网模型是( B ) A .收敛型 B .发散型 C .封闭型 D .直线型 6. 经济学中的均衡状态指的是( B )A .市场分析中假定各种力量都不变的状态B .经济运行中各种对立和变动的力量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C .经济运行中各种对立和变动的力量同时处于变动的状态D .运动着的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零时所处的相对静止状态7. 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通过竞争达到均衡时,将导致( A )A .充分就业 、管路敷设技术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劳动经济学第三章习题

第三章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分割与内部劳动力市场 一.单项选择题 1.劳动力市场均衡时,工资率与总的边际产值相比,( B )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等于后者 C.前者远大于后者 D.前者小于后者 2.劳动力市场达到充分就业的条件是( C ) A.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 B.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小于需求 C.市场工资率等于均衡工资率 D.市场工资率低于均衡工资率 3.在动态均衡模型中,“收敛型蛛网”形成的前提条件是( A ) A.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B.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C.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D.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工资弹性 4.在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模型中,“发散型蛛网”模型成立的条件是( B ) A.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B.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C.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D.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工资弹性 5.在动态均衡模型中,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所形成的蛛网模型是(B) A.收敛型 B.发散型 C.封闭型 D.直线型 6. 经济学中的均衡状态指的是(B) A.市场分析中假定各种力量都不变的状态 B.经济运行中各种对立和变动的力量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C.经济运行中各种对立和变动的力量同时处于变动的状态 D.运动着的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零时所处的相对静止状态 7. 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通过竞争达到均衡时,将导致(A) A.充分就业 B.劳动力供给过剩

C.劳动力供给不足 D.劳动力需求不足 8. 下列哪种情况劳动力资源能实现最优分配?(A ) A.当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的时候 B.当劳动力市场偏离均衡的时候 C.当生产效率高的行业向生产效率低的行业转移劳动力时 D.当不同行业出现不同的工资率时 9. 内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流动的前提条件是( B ) A.企业对雇员有所有权 B.企业对雇员有支配权 C.雇员对企业有所有权 D.雇员对企业有支配权 10. 在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模型中,“蛛网不稳定条件”是指( B ) A.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B.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C.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D.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边际替代率 11. 其他条件不变,劳动力供给增加时,均衡工资率会( D ) A.上升 B.不确定 C.不变 D.下降 12. 劳动力市场中,会使劳动力供给曲线右移的是( A ) A.工会组织控制劳动力供给的能力下降 B.工人的组织程度增强 C.工会的组织规模扩大 D.企业优先雇佣工会会员 二.多项选择题 13.劳动力市场是比较典型的非均衡市场,其原因是() A.工资刚性比较大 B. 工资可以灵活地上下波动 C.劳动力需求是派生需求 D.劳动力供给数量受人们主观偏好的影响 E.劳动力市场信息不足 14.内部劳动力市场有利于降低雇用调整的成本,雇用调整对策的具体形式有() A.存货调整 B.商品数量调整 C.商品价格调整 D.变更劳动关系调整 E.劳动投入量调整

劳动经济学案例作业

劳动经济学案例作业 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浅析 一、现状分析 30年来,在农民工数量急剧增加的同时,农民工队伍的结构特征也已经悄然发生了很多变化。流动就业的农民工已经不再是一个高度同质性的群体,从性别年龄结构到受教育水平,从流动时间到流动距离,从就业领域到社会保障需求,农民工都已经产生了明显的分化。在这些变化中,一个新生的群体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那就是第二代农民工。 近年来,研究者对第二代农民工越来越重视,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这对于更好地了解这一群体、更好地解决他们的问题、更好地针对他们的需求开展服务,无疑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1. 定义解析 新生代农民工:参考已有研究对第二代农民工的概念界定,同时根据本文所依据之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资料本身的特点,我们将第二代农民工定义为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一代农民工,他们具有以下基本特性:第一,仍然保留农村户籍而不具有城市户口;第二,大部分时间已脱离农业生产,主要在城镇务工经商以赚取工资性收入。相比之下,将1980年以前出生的农民工称为第一代农民工。(摘自《人口研究》) 2. 现状特征 研究表明,第二代农民工在生活习惯、文化习俗、就业取向、价值目标等方面更接近于市民,尽管身份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但是他们比第一代农民工更多了自主和自觉意识,具有强烈的市民化意愿。更愿意成为市民。因此,在农民工市民化的进

程中,第二代农民工是市民化意愿最强、市民化过程最为迫切,同时也是比较容易融入城市被市民化的群体(刘传江、程建林,2007)。 另外,研究表明第二代农民工有如下各项主要特征: (1) 在第二代农民工中,女性比例较高;在女性农民工中,第二代农民工所占比例较大; (2) 绝大部分第二代农民工处于未婚状态,已婚比例低; (3) 第二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较高; (4) 第二代农民工就业层次仍然较低,但在行业上更加向制造业集中; (5) 第二代农民工的职业以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为主; (6) 第二代农民工进城务工时间尚短; (7) 第二代农民工更多地跨省流动; (8) 近八成跨省流动的二代农民工流入东部地区,其中半数流入广东省; (9) 第二代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率仍然很低。 二、问题提出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第二代农民工已经占到全体农民工总数的 34. 6%。当前,城市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仍在持续增加,农民工的总规模将继续扩大。更为重要的是,第二代农民工的规模增长速度将更快,他们在全部农民工中所占份额将越来越高。而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便是对这类人群问题的聚睛。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他们,而城市能否也相应的对他们进行回馈,占了农民工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而且呈现增长趋势的新生代农民工,该何去何从, 三、问题分析 1 1. 劳动需求及供给 首先,从市场劳动需求上看,中国的城市化的进程还在前进,而城市化的过程离不开这些相对人力成本较低的劳动力。况且城市化是个很长的过程,这个过程

曾湘泉《劳动经济学》复习试题.doc

2012 年曾湘泉《劳动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卖方垄断企业:指在产品市场上是垄断者,但在劳动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的企业。 互补性生产要素:( 你涨我也涨 ) 当生产要素 A 的数量增加时,导致生产要素 B 的边际生产率上升,则称生产要素 A 与生产要素 B 是互补性生产要素。 劳动供给 :劳动供给指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其测量指标是人—小时数,指在一定时间内 一定数量的劳动者为市场提供的劳动时数。 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并能为其带来收入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劳动者 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劳动熟练程度和健康状况。具有五个特征:(1) 人力资本是一种无形 资本;⑵人力资本具有时效性;⑶人力资本具有收益递增性;⑷人力资本具有累积性;⑸人力资本具有无限的潜在创造性。 时间计算以小时、日、周或月作为单位。计时工资制:以工人所费时间作为计算工资的标准, 工作时期乘以每小时的工资额,即为所得之工资数。 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也就是完全竞争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边际收益”,通常用 VMP表示,指劳动的边际产品 MP与既定产品价格 P 的乘积 MP· P,表明的是增加使用一单位劳动所增加的收益。 劳动力参与率:是与劳动供给相关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测量的是一个国家从事经济活动的工 作年龄人口的规模。劳动力参与率可以以性别和年龄组分类计算,其公式为:劳动力参与率 = 劳动力 / 劳动年龄人口╳100%。 人力资本投资:指通过增加人的资源而影响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入的各种活动。凡是能够有利于 形成与改善劳动力素质结构、提高人力资本利用效率的费用与行为都是人力资本投资的 范畴。其类别包括:(1)各级正规教育;(2)在职培训活动;(3)健康水平的提高;( 4)对孩子的培养;( 5)寻找工作的活动;( 6)劳动力迁移。 效率工资:如果雇主从进一步提高工资中所获得的边际收益与它所导致的边际成本相等,那么这时的高于市场水平的工资就是能够使雇主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工资水平,这种工资就是的 效率工资。 特殊培训:指培训所获得的技能只对提供培训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有重要作用,而对其他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没有或很少有影响的培训。这类培训提高了员工在特定领域或岗位的技 能,对员工在该企业当中边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希克斯—马歇尔定理:即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该定理认为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条 件下,下列情况将使得某类劳动需求曲线具有很高的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第一,劳动投

第三章劳动经济学

第三章劳动经济学 1、劳动力要素的特点有哪些? 劳动力要素的特点有四: (1)动力性,亦即主体推动性。没有主体,就没有一切。正如斯密所说:“由于勤劳,人类才能得到堪称丰富的实际必需品。” (2)自我选择性,即劳动要素作为主,在构成劳动力供给与否和劳动力供给的投入数量与方向上,具有自主决定权与选择偏好。但是这种选择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文化水平。 (3)个体差异性,即不同的劳动要素个体,在个人的知识技能条件、劳动力参与率倾向、劳动力供给方向,以及社会劳动岗位对其需求与选择方面,均有一定的差异。 (4)非经济性生产要素供给,除了追求“高收入”的经济利益外,还有非经济方面的考虑。 2、如何理解劳动者与雇主的对立关系? 如何理解在对立中的平等与不平等关系?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的对立关系,根源在于劳动者向雇主让渡自己劳动,雇主对劳动者发放与其劳动相应的报酬,双方都具有自己的权利与利益。实际上,“对立”关系既有平等性,也有不平等性。劳动者与雇主之间存在平等关系的原因有两点:其一是劳动者与雇主都是法律面前的完全平等的主体。其二是在双方的交换中,各自进行经济计算,都要趋利避害(雇主想工资付得少而产量、利润高,劳动者想工作干得少而工资、福利高),即双方在这种交换中都想获取的利益,而作为双方都接受的结果,就只平等的了。劳动者与雇主之间存在不平等性关系的原因有三点:其一是劳动者和雇主共居于同一个社会组织的高低不同层次,因为,在科层制组织中先天就有着下属与上级之间的“服从和领导”的关系。其二是雇主出于“趋利”本性,为了节约人工成本、为了获得更高产甚至会通过非人道的、乃至非法的手段进行管理,这更加剧了双方的对立,甚至会引起急诊、冲突,导致斗争。其三是由于劳动者与雇主在市场上的稀缺程度不同,这种市场环境也影响到他们在组织中的地位。就一般情况而言,劳动者是过剩的,雇主是稀缺的,因而求职者和已经就业的工处于不利的地位。但是,在劳动者具有较高的技能、经验因而成为稀缺性资源的情况下,劳动者可能处于有利的地位。

劳动经济学作业参考答案word版本

劳动经济学作业参考 答案

《劳动经济学》作业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D ) A.稀缺的信息资源配置问题B.稀缺的技术资源配置问题 C.稀缺的土地资源配置问题D.稀缺的劳动资源配置问题 2.如果两类劳动力是总替代关系,则一类劳动力的工资率上升会引起另一类劳动力( C ) A.供给的增加B.供给的下降 C.需求的增加D.需求的下降 3.引起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根本原因是( A ) A.工资率B.生产技术 C.货币资本规模D.企业的性质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对教育、培训有较高回报的预期,因此,人力资本投资 增加,将使( A ) A.劳动供给增加B.劳动供给减少 C.劳动需求增加D.劳动需求减少 5.在工资率和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随着工资率提高,劳动者将增加劳动供给。造成这 种现象的原因是( A ) A.收入效应B.替代效应 C.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D.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6.如果某种劳动力供给弹性系数等于零,则该劳动力供给弹性为( A )A.无弹性B.单位弹性 C.缺乏弹性D.富有弹性 7.劳动力市场达到充分就业的条件是( C ) A.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 B.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小于需求C.市场工资率等于均衡工资率 D.市场工资率低于均衡工资率8.下列各项培训成本中,属于培训投资机会成本的是( B ) A.雇员在接受培训期间的工资 B.接受培训的人员在培训期间对产量的影响 C.租用培训场地的费用 D.培训教材费用 9.计件工资的适用范围是( C ) A.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的行业和企业 B.产品数量和质量不易准确确定的行业和企业 C.产品数量和质量能准确计算检验的行业和企业 D.产品、经营项目较多和生产条件多变的行业和企业 10.如果某劳动力市场存在地区或行业卖方垄断,则( D ) A.其他地区或行业的就业量减少 B.该地区或行业工资率低于市场均衡工资率 C.该地区或行业的就业量增加 D.该地区或行业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11.下列关于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变动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A ) A.若货币工资不变,当商品价格上升,则实际工资下降 B.若货币工资不变,当商品价格上升,则实际工资上升

3劳动经济学(人大三版)第三章课后参考答案 第三章

劳动经济学第三章王延博 名词解释 均衡: 古典经济学认为,在均衡状态下,相互对立中的任何一种力量在各种条件制约下不再具有改变现状的动机或能力。在均衡状态下,队里的行为主体的利益共同达到最大化。 劳动经济学最初研究的均衡是劳动力市场均衡,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1)对立的力量即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在量上处于均等状态,即变量均等;(2)决定供求的任何一种力量这事不具改变状态的动机或能力,即行为最优。同时具有以上两个放尿含义的均衡成为古典意义上的经济均衡。 现代经济学继承和发展了古典均衡理论。现在经济学所说的均衡状态是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的因素处于一种力量相当、相对稳定、不再变动的状态。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雪球相互作用,当供给等于需求时,即实现了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内部劳动力市场: 内部劳动力市场是相对于外部劳动力市场而言的,是指在一个用人机构(主要是企业)范围内,以特定的规则和习惯来调节劳动力供求的资源配置机制。内部劳动力市场是相对于外部劳动力市场而言的,是指在一个用人机构(主要是企业)范围内,以特定的规则和习惯调节劳动力供求的资源配置机制。 在内部劳动力市场中,各有关利益之体之间的资源配置是通过合作、竞争以及企业内部计划来实现的,目的是使企业资源达到最优配置。由于人力资源的效率并不是一个定值,它与产权主体的努力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在这已实施过程中,长期的激励制度是直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基础。当然,过度竞争又将造成企业资源和竞争的无序,因而企业有关规章制度又成了保障企业激励机制制度发挥作用的保证。因而,改善管理,促使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有效利用,也就成了提高企业运行效率的基本保证。 雇用调整: 雇用活动实际上是以企业组织为前提并将其技能当做媒介来开展的。雇佣活动意味着以它对企业内各个部门和环节是假影响老体现其自身和组织的调整。因此,一般可以说企业的雇佣活动就是雇佣调整。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劳动力资源就能达到最优效率的分配。在给定资源与总需求水平的前提下,社会产出亦能取得最高水平。 劳动力市场均衡,工资率等于总的边际产品价值。企业、行业把不同,其资本存量也不同,但是所有企业、行业都将劳动力雇佣到使其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等于均衡工资了的水平,由此导致所有企业、行业的边际产品价值相等。在生产技术状况不便、资本存量给定的情况下,必可保证一个经济社会的产出水平是最高的。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第二个表现是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不存在任何职业的、行业和地区的工资差别。 劳动力市场非均衡: (1)工资率(包括名义工资率和实际工资率)作为劳动刘的价格,具有相当大的刚性,因为人们的消费已达到一定水平,要退回去习惯一种更低是生活水平是很困难的。工资的刚性是价格机制往往不能在劳动力市场上发挥作用。 (2)由于劳动力需求是派生需求,所以劳动力需求的数量除受工资调节外,还要受产品市场需求的调节。

17春《劳动经济学》作业3

17春《劳动经济学》作业_3 交卷时间:2017-08-29 10:13:20 一、单选题 1. (5分)源于经济总量失衡的失业是() ? A. 摩擦性失业 ? B. 结构性失业 ? C. 周期性失业 ? D. 隐性失业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7.2 失业类型与成因,7.就业与失业 2. (5分)反映工资率和劳动力需求量的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一条什么样的曲线() ? A. 从右下向左上倾斜的曲线 ? B. 水平线 ? C. 从左下向右上倾斜的曲线 ? D. 垂直线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1.劳动力需求,1.1 劳动力与劳动力市场的概念 3. (5分)效率工资理论是劳动经济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其新的启示是() ? A. 保持适度失业率是必要的 ? B. 市场上出现了真正的“待业者” ? C. 其可以为工资刚性理论提供另一个理论解释 ? D. 以上均是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5.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生成理论,5.2 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中的工资生成理论4. (5分)集体谈判工资理论认为,工资的决定取决于什么() ? A. 劳动者的工作量 ? B. 企业的工资制度 ? C. 政府 ? D. 劳资双方在工资谈判中的力量对比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5.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生成理论,5.2 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中的工资生成理论5. (5分)工资形式是指计量劳动与支付相应报酬的具体方式和方法,指()

? A. 基本工资 ? B. 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 ? C. 福利及利润分配制度 ? D. 以上均是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5.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生成理论,5.1 工资形式与工资职能 6. (5分)劳动力市场达到均衡、实现充分就业时的失业是什么() ? A. 周期性失业 ? B. 隐性失业 ? C. 结构性失业 ? D. 摩擦性失业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7.就业与失业,7.2 失业类型与成因 7. (5分)菲利普斯曲线说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 A. 正相关 ? B. 负相关 ? C. 成正比

曾湘泉《劳动经济学》名词解释

○曾○湘○泉《劳动经济学》名词解释 1.【劳保版p9】实证经济学实际上是一种对人的经济学行为进行研究和分析的理论。它建立在两个 假说之上:一是稀缺性。这是经济问题存在、也是经济学研究存在的基本的原因。第二各假说是人是有理性的。即它假设人们对有利可图的事,或者说是利益反映积极;无利可图,甚至是对自己有害的是,即成本反映消极。借助于上述两种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假设,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的行为变动趋势和走向,或者按照伊兰伯格的说法,“实证经济学的目标实际上是在试图发现他们的行为倾向”。这也正是实证研究方法的价值之所在。简单说,实证经济学研究方法实际上是告诉我们某种事物“实际是什么”(也就是它的状态和趋势)的一种理论研究方法,它描述的事物本来的面貌。 2.【劳保版p11】在劳动力市场上,研究和分析劳动力市场上实际的运行是什么,只是告诉了 我们一个客观的运行状态,它并没有说明这种状态是否对或错。或者说没有告诉我们这种客观状态是否符合我们的要求。 在劳动经济领域,规范经济学严格地讲是一种价值判断的理论,或者说它是“应该是什么的”的理论。规范经济学研究方法是对实际发生的东西的价值判断,依赖于我们通常所说的规范的价值判断分析。规范经济学也有一些基本的判断尺度,从本质上讲,它的根本价值尺度是以互惠原则作为理论基础和出发点。 3.【劳保版p15】又称“引致需求”,是由阿弗里德·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的经济 概念,是指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意味着它是由对该要素参与生产的产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在劳动经济学中,对劳动力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即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是一种最终产品的需求,它实际上是对产品生产需求所派生和所导引出来的一种需求。因此,在我们研究劳动经济学问题时,不肯能摆脱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来孤立进行劳动经济的分析和研究,即所谓不能就劳动来谈劳动,就劳动力来谈劳动力。 4.【劳保版p48】由于企业工资率的提高,企业使用劳动的边际成本将上升,从而导致企业生 产更少的产量,产量的下降将会导致使用的劳动数量下降。我们将这种效应成为规模效应。 5.【劳保版p48】就是由于企业工资率的提高,企业如果仍然维持原有的产量水平上,则会采用增加 资本,减少劳动的生产方法,我们称这种效应为替代效应。 6.【劳保版p55】是指当工资率变化一个百分率所引起的劳动需求变化的百分率的比值。用以 下公式表示为:e d=-(△L/L)/(△W/W)=-(△L/△W)/(W/L)。其中e d为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L和△W分别是劳动需求数量L和工资率W的变动量。 7.【劳保版p56】该定理认为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述情况将使得某类劳动需求曲线 具有很高的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1)、劳动投入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可替代性越大;2)、对利用该类劳动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3)、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越大;4)、该类劳动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比重越大。从经验命题的角度来看,上述定理一般是正确的,并且前三条总是成立,只是最后一个命题在有些情况下不成立。 8.【劳保版p77】劳动力参与率是与劳动供给相关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测量的是一个国家从事经济活 动的工作年龄人口的规模。它是反映劳动力市场活动水平的一项总指标,它也可以以性别和年龄组分类计算,因而是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经济活动人口的分布情况。劳动力参与率的计算一般是以加入劳动力的人数占劳动年龄人口的百分比进行的。公式:劳动力参与率 = 劳动力/劳动年龄人口╳100%。作用:1)、劳动力参与率指标在研究确定一个国家人力资源规模和构成因素以及预测未来劳动力供给时居于重要的作用。2)、这一指标也可以用来了解不同类别的人口群体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行为。 9.【劳保版p95】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是一条既包含有正斜率部分又包含有负斜率部 分的劳动供给曲线,它在工资率比较低的时候有正的斜率,在工资率比较高的时候有负的斜率。这种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隐含的假定就是:在低工资下,劳动者希望额外增加收入的希望很大以至于替代效应超过了收入效应。然而,当工资率超过某一数值后,劳动者的收入足够高以至于他对更高的工资采取的反映是购买更过的闲暇而减少工作时数,即收入效应超过了替代效应。用一般的语言来说就是:当工资的提高使人们富足到一定的程度后,人们将会更加珍惜闲暇。 因此,当工资达到一定高度而又继续提高时,人们的劳动供给量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

劳动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曾湘泉

劳动经济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劳动: 根据劳动经济学对“劳动”概念的实际运用情况来分析,在有些情况下,劳动是就劳动的主体而言的,即它指的是劳动力。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他可能指的是劳动过程或一种有目的的工作或活动。 2.劳动力: 是人的劳动能力,即人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在现代劳动经济学体系中,劳动力又特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要求。愿意参加付酬性的市场性劳动的全部人口。没有就业意愿或就业要求的人口不属于劳动力范畴。 3.劳动力市场: 并非我们常规理解的产品买卖的场所,而是一种劳动力“租借”使用的市场。 4.人口经济学: 人口经济学研究的是人口的生产与再生产的经济问题。人口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与经济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人口运动和经济运动的对立统一运动,构成了人口经济运动及相应的人口经济关系,人口经济学的任务就是揭示人口经济关系运动的规律性。人口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主要是考察人口变动对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影响,一般来说,人口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的范畴。 5.劳动经济学: 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 6.人力资源管理: 是依据组织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对组织中的人力这一特殊的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的机制、制度、流程、技术和方法的总和。 二 7.派生需求: 是由阿弗里德·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的经济概念,是指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意味着它是由对该要素参与生产的产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又称“引致需求”。 对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自(派生自)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其中该生产要素对这一最终产品会作贡献,如对轮胎的需求派生自对汽车运输的需求。 8.劳动的边际成本:使用一单位量劳动力所耗费的成本。即工资。

《劳动经济学》作业集

《劳动经济学》作业集--

————————————————————————————————作者:————————————————————————————————日期: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 劳动经济学习题集 (试用) 康锋编写 ???????????? ??????????????? ?????????????? ?????????????? ?????????????? ???????????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劳动经济管理系 二〇〇六年九月五日编写 二〇〇七年九月五日修订 二〇一〇年九月五日修订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修订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

编写说明 1、本习题集是为了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劳动经济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版)课程的教学而编写的配套教学资料。 2、本习题集有两个用途:一是供学员作业之用,即通过本习题集的练习,达到消化课程内容,明确学习重点,保证教学效果之目的;二是为本课程的考试提供命题的基本范围和依据。 3、本习题集按教学单元顺序编写。教学中按知识单元布置作业,并按知识单元进行检查与考核。 第一章导论 1、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_________现象及________运行规律的科学。 2、劳动经济学的对象可以初步定义为研究稀缺的________配置的科学。 3、劳动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揭示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和______决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 4、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__________、_________的稀缺性,这是劳动资源闲置的根本原因。 5、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导致任何经济行为、任何经济决策都有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将稀缺的劳动资源用以满足_________需要和愿望而放弃的_______需要和愿望的满足。 6、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都有着自己的目标,个人追求的目标是_________的最大化,企业追求的目标是________的最大化。 7、我们把劳动力市场理解为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运动实现劳动资源配置的机制和形式。 8、在劳动力市场,通过劳动力供求双方的__________,按照一定的_________将劳动力配置于某种产品和劳务的生产的职业岗位上。 9、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_________的运动,同时决定一个经济社会的_________和获得的工资量。 10、劳动力具有的三个特点是什么?

劳动经济学曾湘泉版练习题及答案教学提纲

劳动经济学曾湘泉版练习题及答案

劳动经济学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是 B.向后弯曲 2. 家务劳动的存在对劳动参与(B.有负向)影响 3. 等成本线的斜率等于(C.劳动和资本的相对价格比) 4. 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比短期需求曲线的弹性和形状(B.大,平缓) 5. 下列关于边际技术替代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有(B.边际技术替代率数值为正) 6. 边际劳动产量最终都要下降,这是因为(C.资本变得相对稀缺) 7. 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对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的影响为(C.增加,减少) 8. 一般培训的成本通常由(B.员工)来支付。 9. 实际工资与物价指数(B.负相关) 10. 技术进步对(C.技工)的就业影响较大。 11.规范分析方法首先使用什么基准来解决评价问题?(B.“互惠”基准) 12.下列哪一项属于劳动力的生产间接费用?(D.社会公共支出) 13.对于等效用曲线特征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D.等效用曲线凸向原点) 14.ES>1是表示劳动力供给弹性如何?D.供给富有弹性 15.长期劳动力需求调整与短期相比幅度更大,是因为下列哪个效应也开始起作用?A.规模效应 16.下列哪个选项属于个人接受教育时的机会成本?( B )B.由于上学而放弃的收入 17.下列哪个选项的劳动力具有较高的流动性A.劳动力本身所具有的技巧能被许多企业利用 18.下列哪个选项属于延期支付?B.养老金 19.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造成劳动力市场歧视的因素?D.劳动技能 20.下列哪个选项属于垄断力量造成的市场歧视?D.二元劳动力市场 22.最先颁布《最低工资法》的国家是:C.新西兰 23.下列选项中,______不是互惠障碍。D.技术障碍 24.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C.决定就业量和工资 25.劳动力供给富有弹性时,其劳动力供给曲线B.较为平坦 26.边际劳动产量最终都要下降,这是因为C.资本变得相对稀缺 27.工资率变动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包括B.规模效应和替代效应 28.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企业,其劳动力需求弹性B.大 29.实行计件工资制,工人低生产率的风险主要由______承担。B.工人 30.收入分配完全不均等时,基尼系数等于B.1 31.下列会使企业减少对劳动力需求的政策是D.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32.下列不属于劳动者行为目标的是B.利润最大化 33.年轻型人口意味着A.未来劳动力资源丰富 34.比较工资率变化对市场劳动力需求量的影响和对企业劳动力需求量的影响B.后者更大 35.以下属于劳动力流动的货币成本的是A.迁移发生的交通费用 36.一般情况下,实际工资水平总是_______货币工资水平。A.低于 37.一般情况下,由于劳动者缺乏有关就业的信息或一时难以找到本人中意的工作而产生的失业是 B.摩擦性失业 38.根据统计性歧视模型,随着群体中成员的差别减少,使用群体资料作为甄别手段的代价将会A.降低 42.从社会角度看,没有人遭受损失的交易称为A.互惠 43.非劳动收入变动使预算约束线______移动。A.上下平行

劳动经济学作业

四川大学 课程作业 姓 名: 丁 强 授课老师: 贾 爱 媛 课程名称: 劳 动 经 济 学 作业题目:解决未来中国老龄化社会下雇员 养老问题的房产反向抵押贷款寿险 所在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专 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学 号: 1144013026 2013 年 4 月 5 日

解决未来中国老龄化社会下雇员 养老问题的房产反向抵押贷款寿险 丁强 1144013026 一中国的老龄化 (一)老龄化社会的含义 老龄社会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定的比例的人口结构模型。 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 新标准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二)中国老龄化数据 1 从2000年到2007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由1.26亿增长到1.53亿人, 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0.2%提高到11.6%,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1.4%,相当于欧洲 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总和。 2 人口老龄化年均增长率高达3.2%,约为总人口增长速度的5倍。 3 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亿人,占总人口的17.17%;到2050年,老 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 (三)中国老龄化社会的情况: 1 老龄化速度快于全国总人口增长速度 2 我国老龄化速度快于世界老龄化速度 3 呈现“未富先老”的特征 4 经济发达地区率先进入老龄化 5 老年人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四)中国老龄化社会带来的问题:

1 老龄化速度过快、社会养老压力加大 2 城乡老人收入水平较低,增长慢 3 老人服务和养老方式面临挑战 4 医疗保险覆盖率低,农村缺医少药 (五)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对策方向: 1 老年人应分享社会发展成果 (1)目前已步入老龄阶段的人群,都是在60年代及以前参加工作的,他们 在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事业中均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长期以来在收入低、 劳动报酬没有全部到位,生活质量差的情况下,过度透支, (2)农村老人基本不享受社会保障,主要靠自己劳动和子女赡养,由于农民 整体收入水平低下,中西部贫困户还占较大比例,就决定了农村老人生活质量 更低于城镇老人

劳动经济学 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0 分,共6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D ) A.稀缺的信息资源配置问题 B.稀缺的技术资源配置问题 C.稀缺的土地资源配置问题 D.稀缺的劳动资源配置问题 2.如果两类劳动力是总替代关系,则一类劳动力的工资率上升会引起另一类劳动力() ( C ) A.供给的增加 B.供给的下降 C.需求的增加 D.需求的下降 3.引起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根本原因是() ( B ) A.工资率 B.生产技术 C.货币资本规模 D.企业的性质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对教育、培训有较高回报的预期,因此,人力资本投资增加,将使() ( B ) A.劳动供给增加 B.劳动供给减少 C.劳动需求增加 D.劳动需求减少 5.在工资率和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随着工资率提高,劳动者将增加劳动供给。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C ) A.收入效应 B.替代效应 C.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 D.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6.如果某种劳动力供给弹性系数等于零,则该劳动力供给弹性为() ( A ) A.无弹性

B.单位弹性 C.缺乏弹性 D.富有弹性 7.劳动力市场达到充分就业的条件是() ( C ) A.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 B.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小于需求 C.市场工资率等于均衡工资率 D.市场工资率低于均衡工资率 8.劳动力流动成为人力资本投资方式之一的原因在于() ( D ) A.劳动力流动费用直接形成人力资本存量 B.劳动力流动费用直接增加人力资本存量 C.劳动力流动费用直接抵消人力资本存量 D.劳动力流动是实现人力资本价值和增值的必要条件 9.下列各项培训成本中,属于培训投资机会成本的是() ( A ) A.雇员在接受培训期间的工资 B.接受培训的人员在培训期间对产量的影响 C.租用培训场地的费用 D.培训教材费用 10.在动态均衡模型中,“收敛型蛛网”形成的前提条件是() ( A ) A.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B.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C.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D.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工资弹性 11.在劳动力市场上,有利于实现劳动力资源最优分配的做法是() ( A ) A.低生产率的行业吸纳更多的劳动者 B.高生产率的行业吸纳更多的劳动者 C.高生产率的行业支付更低的工资率 D.低生产率的行业支付更高的工资率 12.人力资本投资的补偿性工资差别产生的原因是() ( C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