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加热换热器技术方案

电加热换热器技术方案

电加热换热器技术方案
电加热换热器技术方案

电加热换热器技术方案

1、本技术书为电加热换热器的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本文件连同订货合同/设备数据表以及相关图纸等一起构成对电加热换热器在购买、设计、制造、检验、试验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2、卖方对本技术规范的严格遵守并不意味着可以解除对电加热换热器的正确设计、选材、制造等以及满足规定的工艺技术要求的责任。卖方将进行正确的设计、选材、制造并提供一套能符合规定要求的设备和材料。

3、凡对于一个完整的可操作的系统的必备要求,而未列入本规范者也属于本规范范围。

二、制作标准及规范

1、产品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等应符合下列标准和规范以及有关的法规要求。

HG20592~20635-2009 《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

GB/T700-1988 《碳素结构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709-1988 《热轧钢板和钢带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709-1988 《热扎不锈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13306-1991 《标牌》

GB/T13927-2008 《工业阀门压力试验》

HG20592~20635-2009 《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

GB HX102-1993 《化工机械设备焊接标准》

HG JQ13.1-1998 《化工防腐标准》

JB932-1999 《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GB/T15464-1995 《仪器仪表通用包装技术要求》

GB50050-2007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HG/T20524-2006 《化工企业循环冷却水处理加药装置设计统一规定》

HG/T2160-2008 《冷却水动态模拟实验方法》

HG/T3523-2008 《冷却水化学处理标准腐蚀试片技术条件》

2、试验标准

投标方需进行下列内容的试验: (1)水压试验;(2)性能和机械运转试验;3、其他的常规检验和试验。

所有承压零、部件,按规定的压力,用清水做液压试验。液压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5 倍,保压时间至少应为30分钟。

设备的试验方法应按投标方执行的国家标准或企业标准。如有买卖双方约定的试验方法和标准则按此方法或标准执行

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报告书

——大学《化工原理》列管式换热器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时间:年月日

目录 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 (2) 二、确定设计方案............................................................................ (3) 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2.管程安排 三、确定物性数据............................................................................ (4) 四、估算传热面积............................................................................ (5) 1.热流量 2.平均传热温差 3.传热面积 4.冷却水用量 五、工艺结构尺寸............................................................................ (6) 1.管径和管内流速 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3.传热温差校平均正及壳程数 4.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 5.壳体内径 6.折流挡板 (7) 7.其他附件 8.接管 六、换热器核算............................................................................ . (8) 1.热流量核算 2.壁温计算 (10) 3.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 七、结构设计............................................................................ . (13) 1.浮头管板及钩圈法兰结构设计 2.管箱法兰和管箱侧壳体法兰设计 3.管箱结构设计 4.固定端管板结构设计 5.外头盖法兰、外头盖侧法兰设计 (14) 6.外头盖结构设计 7.垫片选择

化工原理设计:列管式换热器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班级:09化工 设计者:陈跃 学号:20907051006 设计时间:2012年5月20 指导老师:崔秀云

目录 概述 1.1.换热器设计任务书 .................................................................... - 7 - 1.2换热器的结构形式 .................................................................. - 10 - 2.蛇管式换热器 ........................................................................... - 11 - 3.套管式换热器 ........................................................................... - 11 - 1.3换热器材质的选择 .................................................................. - 11 - 1.4管板式换热器的优点 .............................................................. - 13 - 1.5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 .............................................................. - 14 - 1.6管板式换热器的类型及工作原理............................................ - 16 - 1.7确定设计方案.......................................................................... - 17 - 2.1设计参数................................................................................. - 18 - 2.2计算总传热系数...................................................................... - 19 - 2.3工艺结构尺寸.......................................................................... - 19 - 2.4换热器核算 ............................................................................. - 21 - 2.4.1.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 (21) 2.4.2.热流量核算 (22)

换热器施工方案 (1)

换热器施工方案班级:安装1101班 姓名:段洪章 学号:21 1.编制依据 [1]《石油化工换热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SH/T3532-2005 [2]《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SH3022-1999 [3]《管壳式换热器防腐涂层施工技术条件》70BJ013-2005 [4]《管壳式换热器》GB151-1999 [5]《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H3505-1999 [6]《钢制卧式容器》JB/T4731-2005 2主要工程量一览表

3技术交底 施工前,技术员必须组织施工班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未进行技术交底不准施工。技术交底必须做到交底到每个施工工人,使所有施工人员都了解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清楚施工工艺 4施工准备 熟悉图纸,编写施工技术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做好施工机具、量具、手段用料及消耗材料的准备工作。 5设备验收 1).到货设备应具备下列技术文件和资料: a.产品合格证书; b.产品技术特性表,应包括设计压力、试验压力、设计温度、工作介质、试验介质、换热面积、设备重量、设备类别及特殊要求; c.产品质量证明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1)主要受压元件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标准规定的复验项目的复验值;(2)无损检测及焊接质量的检查报告(包括超过两次返修的记录) (3)通球记录; (4)奥氏体不锈钢设备的晶间腐蚀试验报告(设计有要求时) (5)设备热处理报告(包括时间——温度记录曲线); (6)外观及几何尺寸检查报告; (7)压力试验和致密性试验报告。 d.设备制造竣工图。 2).设备开箱检验应按照装箱单和竣工图清点验收下列各项:

课程设计—列管式换热器

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列管式换热器 专业班级:应化1301班 姓名:王伟 学号: U201310289 指导老师:王华军 时间: 2016年8月

目录 1.课程设计任务书 (5) 1.1 设计题目 (5) 1.2 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5) 1.3 技术参数 (5) 2.设计方案简介 (5) 3.课程设计说明书 (6) 3.1确定设计方案 (6) 3.1.1确定自来水进出口温度 (6) 3.1.2确定换热器类型 (6) 3.1.3流程安排 (7) 3.2确定物性数据 (7) 3.3计算传热系数 (8) 3.3.1热流量 (8) 3.3.2 平均传热温度差 (8) 3.3.3 传热面积 (8) 3.3.4 冷却水用量 (8) 4.工艺结构尺寸 (9) 4.1 管径和管内流速 (9) 4.2 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9)

4.3 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 (9) 4.4 壳体内径 (10) 4.5 折流板 (10) 4.6 接管 (11) 4.6.1 壳程流体进出管时接管 (11) 4.6.2 管程流体进出管时接管 (11) 4.7 壁厚的确定和封头 (12) 4.7.1 壁厚 (12) 4.7.2 椭圆形封头 (12) 4.8 管板 (12) 4.8.1 管板的结构尺寸 (13) 4.8.2 管板尺寸 (13) 5.换热器核算 (13) 5.1热流量衡算 (13) 5.1.1壳程表面传热系数 (13) 5.1.2 管程对流传热系数 (14) 5.1.3 传热系数K (15) 5.1.4 传热面积裕度 (16) 5.2 壁温衡算 (16) 5.3 流动阻力衡算 (17) 5.3.1 管程流动阻力衡算 (17) 5.3.2 壳程流动阻力衡算 (17)

板式换热器技术方案

板式换热器技术方 案

板式换热器技术方案 京招字[ ]069号1.供货需求表 板式换热器本体及其配套零部件的供应和设备的调试及维保。具体见附表1 2.环境条件: 2.1工程位于北京市,气侯特征为:冬季干冷,夏季湿热。环境温度: 极端最高 40.6 ℃,极端最低 -27.4 ℃。 2.2介质温度≤100℃,介质重度≤1.2Kg/dm3,PH=5~9。 3、整体技术要求 3.1投标人提供的板式换热器技术参数应满足《供货需求表》要求。3.2 板式换热器生产厂家须有生产及安装同类型设备的经验,且其所生 产的设备须具有十年以上成功运行的经验。招标方在评标时有权考证。 3.3 有关设备须符合下列有关国际认可的机构/组织和中国有关政府机关 所制订的条例和规范。 3.4板式换热器的设计、制造、检验与验收应遵守GB 16409-1996《板式 换热器》和GB 151- 89的规定,同时还须遵循GB 150-89图集的要求。 3.5板式换热器为水-水热交换器。

3.6板式换热器要求板片、垫片进口,并需提供国外板片生产厂生产资 质及有关认证文件,并要求提供板片、垫片进口报关文件。并由板片原生产厂,或由板片原生产厂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合资或独资企业装配及制造。 3.7整个板式热交换器包括一个由低碳钢制成的框架,经由机械加工压 铸成人字波纹形的AISIS304或AISIS316不锈钢传热板片,承托换热片的上下导杆,固定压紧板和活动压紧板组成。 3.8板片与板片之边缘和信道周围均用三元乙丙橡胶垫片(EPDM)或丁氰 橡胶(NBR)作密封。 3.9一次及二次的出/入水管接驳口须设在板式热交换器的固定压紧 板,且面对固定压紧板。 3.10每台机组须附有详细标明厂家的名称、设备的型号和编号及有关的 技术数据等资料的标志铭牌。 3.11投标方需对照设备表详细列出各机组各项参数对比表,并提供各机 组的外型尺寸。 4.零部件技术要求 4.1换热板片须为AISIS304或ANIS316不锈钢板。 4.2密封胶垫采用三元乙丙(EPDM)或丁氰橡胶(NBR )制造,在板换预 紧状态下,承压1.6MPa。 4.3在每块换热板片的旁通口周围须提供密封垫片,用以隔绝两种换热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2013 级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 题目:列管式换热器设计 毕业时间: 2015年7月 学生姓名:陈泽功刘升衡李侠虎 指导教师:王钰 班级: 13级石化(3)班 2015 年 4月20日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2013 届各专业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

答辩小 组评价 意见及 评分 成绩:签字(盖章)年月日 教学系 毕业实 践环节 指导小 组意见 签字(盖章)年月日 学院毕 业实践 环节指 导委员 会审核 意见 签字(盖章)年月日 一、列管式换热器计任务书 某生产过程中,需用循环冷却水将有机料液从102℃冷却至40℃。已知有机料液的流量为2.23×104 kg/h,循环冷却水入口温度为30℃,出口温度为40℃,并要求管程压降与壳程压降均不大于60kPa,试设计一台列管换热器,完成该生产任务。 已知: 有机料液在71℃下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来自生产中的实测值) 密度 定压比热容℃ 热导率℃

粘度 循环水在35℃下的物性数据: 密度 定压比热容K 热导率K 粘度 二、确定设计方案 (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2)两流体温的变化情况: 热流体进口温度102℃出口温度40℃;冷流体进口温度30℃,出口温度为40℃,该换热器用循环冷却水冷却,冬季操作时,其进口温度会降低,考虑到这一因素,估计该换热器的管壁温度和壳体温度之差较大,因此初步确定选用浮头式换热器。 (3)管程安排 从两物流的操作压力看,应使有机料液走管程,循环冷却水走壳程。但由于循环冷却水较易结垢,若其流速太低,将会加快污垢增长速度,使换热器的热流量下降,所以从总体考虑,应使循环水走管程,混和气体走壳程。 三、确定物性数据 定性温度:对于一般气体和水等低黏度流体,其定性温度可取流体进出口温度的平均值。故壳程混和气体的定性温度为 T= =71℃ 管程流体的定性温度为 t=℃ 根据定性温度,分别查取壳程和管程流体的有关物性数据。对有机料液来说,最可靠的无形数据是实测值。若不具备此条件,则应分别查取混合无辜组分的有关物性数据,然后按照相应的加和方法求出混和气体的物性数据。有机料液在71℃下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来自生产中的实测值) 密度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方案计算过程参考

根据给定的原始条件,确定各股物料的进出口温度,计算换热器所需的传热面积,设计换热器的结构和尺寸,并要求核对换热器压强降是否符合小于30 kPa的要求。各项设计均可参照国家标准或是行业标准来完成。具体项目如下:设计要求: =0.727Χ10-3Pa.s 密度ρ=994kg/m3粘度μ 2 导热系数λ=62.6Χ10-2 W/(m.K) 比热容Cpc=4.184 kJ/(kg.K) 苯的物性如下: 进口温度:80.1℃出口温度:40℃ =1.15Χ10-3Pa.s 密度ρ=880kg/m3粘度μ 2 导热系数λ=14.8Χ10-2 W/(m.K) 比热容Cpc=1.6 kJ/(kg.K) 苯处理量:1000t/day=41667kg/h=11.57kg/s 热负荷:Q=WhCph(T2-T1)=11.57×1.6×1000×(80.1-40)=7.4×105W 冷却水用量:Wc=Q/[c pc(t2-t1)]=7.4×105/[4.184×1000×(38-30)]=22.1kg/s

4、传热面积的计算。 平均温度差 确定R和P值 查阅《化工原理》上册203页得出温度校正系数为0.8,适合单壳程换热器,平均温度差为 △tm=△t’m×0.9=27.2×0.9=24.5 由《化工原理》上册表4-1估算总传热系数K(估计)为400W/(m2·℃) 估算所需要的传热面积: S0==75m2 5、换热器结构尺寸的确定,包括: (1)传热管的直径、管长及管子根数; 由于苯属于不易结垢的流体,采用常用的管子规格Φ19mm×2mm 管内流体流速暂定为0.7m/s 所需要的管子数目:,取n为123 管长:=12.9m 按商品管长系列规格,取管长L=4.5m,选用三管程 管子的排列方式及管子与管板的连接方式: 管子的排列方式,采用正三角形排列;管子与管板的连接,采用焊接法。(2)壳体直径; e取1.5d0,即e=28.5mm D i=t(n c—1)+2e=19×(—1)+2×28.5=537.0mm,按照标准尺寸进行整圆,壳体直径为600mm。此时长径比为7.5,符合6-10的范围。

钎焊板式换热器原理及使用

钎焊板式换热器(家用小型过水热):不用气不用电,热水时时刻刻来相伴。利用暖气的热量把自来水加热成30℃—65℃的生活用水。本设备串连到暖气管道上,不影响供暖的情况下,暖气的高温热水与自来水(绝对不混合)在本设备内部进行热量交换,自来水吸收热量,水温迅速提高变成热水。换句话说是利用暖气高温热水的热量将自来水加热,即开即热,不用等待。产热水多,水温高,与暖气热水温度的温差在5°C左右,暖气热水快速循环,提供源源不断的热量,故可实现全天候连续供应干净的热水。用于洗澡、洗菜、做饭、洗衣等,热水应有尽有。让您家的自来水冬天不再凉! 体积迷你,外观精致,热效率高。 涡流过水通道设计的专利技术,永不结垢,“零”阻力。 食品级不锈钢材质,永不生锈,耐腐蚀。 使用寿命长,最大承压1.6MPA。 节约能源,利于环保。 单片换热面积:0.015(m2) 产品承压等级:1.5Mpa级 设计压力:1.5Mpa 测试压力:2.5Mpa 设计温度:0℃-100℃ 水侧最大流量:6m3/h 最大组装片数:100片 板片可选材料:304 最小接管尺寸:R1/2” 最大接管尺寸:R1” 钎焊板式换热器结构类型 A、单流程结构最常规的流道结构,4个接管在同一面,不宜堵塞,适合用于热源水温度较高的情况。 B、双流程结构特殊的流道结构,4个接管不在同一面,宜于安装,适用于热源水温度不高的情况。 钎焊板式换热器使用注意事项 在换热器的热源水进水口前必须加装过滤器,预防换热器的堵塞。 建议直立安装。安装时确保热源水与冷水进入换热器为对流式流动方向。 长时间不使用时应排空换热器内部的积水,预防低温结冰或高温腐蚀现象的发生。如换热器

第1章 换热器设计软件介绍与入门

第1章换热器设计软件介绍与入门 孙兰义 2014-11-2

主要内容 1 ASPEN EDR软件 1.1 Aspen EDR简介 1.2 Aspen EDR图形界面 1.3 Aspen EDR功能特点 1.4 Aspen EDR主要输入页面 1.5 Aspen EDR简单示例应用 2 HTRI软件 2.1 HTRI简介 2.2 HTRI图形界面 2.3 HTRI功能特点 2.4 HTRI主要输入页面 2.5 HTRI简单示例应用

Aspen Exchanger Design and Rating(Aspen EDR)是美国AspenTech 公司推出的一款传热计算工程软件套件,包含在AspenONE产品之中。 Aspen EDR能够为用户用户提供较优的换热器设计方案,AspenTech 将工艺流程模拟软件和综合工具进行整合,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提高了计算结果的可信度,有效地减少了错误操作。 Aspen7.0以后的版本已经实现了Aspen Plus、Aspen HYSYS和Aspen EDR的对接,即Aspen Plus可以在流程模拟工艺计算之后直接无缝集成转入换热器的设计计算,使Aspen Plus、Aspen HYSYS流程计算与换热器详细设计一体化,不必单独地将Aspen Plus计算的数据导出再导入给换热器计算软件,用户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数据传递并对换热器详细尺寸在流程中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

Aspen EDR的主要设计程序有: ①Aspen Shell & Tube Exchanger:能够设计、校核和模拟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过程 ②Aspen Shell & Tube Mechanical:能够为管壳式换热器和基础压力容器提供完整的机械设计和校核 ③HTFS Research Network:用于在线访问HTFS的设计报告、研究报告、用户手册和数据库 ④Aspen Air Cooled Exchanger :能够设计、校核和模拟空气冷却器 ⑤Aspen Fired Heater:能够模拟和校核包括辐射和对流的完整加热系统,排除操作故障,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或者找出潜在的炉管烧毁或过度焦化 ⑥Aspen Plate Exchanger :能够设计、校核和模拟板式换热器; ⑦Aspen Plate Fin Exchanger:能够设计、校核和模拟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

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

(封面) XXXXXXX学院 列管式换热器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院(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时间:年月日 目录

1、设计题目(任务书) (2) 2、流程示意图 (3) 3、流程及方案的说明和论证 (3) 4、换热器的设计计算及说明 (4) 5、主体设备结构图 (10) 6、设计结果概要表 (11) 7、设计评价及讨论 (12) 8、参考文献 (12) 附图:主体设备结构图和花版设计图 一.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列管式冷却器设计 (二)设计任务: 将自选物料用河水冷却或自选热源加热至生产工艺所要求的温度 (三)设计条件: 1.处理能力:G=学号最后2位×300t物料/d; 2.冷却器用河水为冷却介质,考虑广州地区可取进口水温度为20~30C;加热器用热水或水蒸气为热源,条件自选; 3.允许压降:不大于105Pa; 4.传热面积安全系数5~15% 5.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四)设计要求: 1.对确定的设计方案进行简要论述; 2.物料衡算、热量衡算; 3.确定列管壳式冷却器的主要结构尺寸; 4.计算阻力; 5.选择合宜的列管换热器并运行核算; 6.用Autocad绘制列管式冷却器的结构(3号图纸)、花板布置图(3号图纸); 7.编写设计说明书(包括:①.封面;②.目录;③.设计题目;④.流程示意图;⑤.流程及方案的说明和论证;⑥设计计算及说明;⑦主体设备结构图;⑧设计结果概要表;⑨对设计的评价及问题讨论;⑩参考文献。) (五)设计进度安排: 备注:参考文献格式: 期刊格式为:作者姓名.出版年.论文题目.刊物名称.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专著格式为:作者姓名.出版年.专著书名.出版社名.起止页码。 二.流程示意图

换热器换管施工方案

xxxxxxxx有限公司 列管式换热器 维修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施工单位(章):xxxxxx有限公司 施工项目:列管式换热器更换管束 日期:2016年10月10日

目录 一、编制说明—————————————————————— 3 二、编制依据—————————————————————— 3 三、容器概况——————————————————————3 四、设备维修前准备工作————————————————— 4 五、施工过程—————————————————————— 4 六、质量保证措施———————————————————— 6 七、施工组织机构与管理—————————————————8 八、施工安全注意事项——————————————————8 九、工器具、低耗一览表—————————————————8

一、编制说明 现有6台强列管式换热器,换热管因腐蚀磨损产生泄漏需要更换。根据实际情况,拟对6台强制湍流换热器进行更换管束修理工作,为保证压力容器修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特编制此方案。 二、编制依据 1.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2.GB 150.1~150.4-2011《压力容器》 3.GB/T151-2014《热交换器》 4.NB/T 47015-2011《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5.设计单位提供的维修改造图纸 6.原《压力容器产品质量证明书》、竣工图 三、容器概况 3.1压力容器产品数据表(共6台) (1)

(2) (3)

(4) (5)

(6) 四、设备维修前准备工作 在经该压力容器原设计单位或具有设计资质单位书面同意后,办理特种设备维修告知。根据施工图纸,确定维修方案。制定焊接工艺规程。 五、施工过程

标准化换热站建设方案设计

标准换热站及二次网建设方案 换热站作为供热配套设施使用的永久性建筑物,关系着供热企业的长期安全运行管理及百姓的宜居生活。为提高供热管网设计的经济可行性,便于建设施工与供热运行管理,结合供热发展现状,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对供热换热站的标准化建设制定以下统一要求: 一、换热站建设标准 1.换热站站房建设标准 1.1 换热站标准化建设的施工与验收必须严格执行CJJ28-2014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2根据建设项目供热面积,换热站位置选择以有利于供热管网合理布置为原则,尽量设在小区的中部位置。单套换热机组供热面积不超过10万平方米为最佳。高层建筑室内采暖系统分区需按现场地形和实际供热参数综合考虑,通常按10层划分,各区配套独立设备及管网进行供热。 1.3换热站的面积、净高度及相关尺寸情况需满足使用要求,分设设备间、控制间和供热服务间。设备间内单套换热机组按使用面积不小于50平方米考虑,设备间内必须干净整洁,进、出通道畅通。地面为混凝土地面,地面刷浅蓝色油漆,内墙面刷内墙涂料,机组设备悬挂功能牌,门口设置挡鼠板。控制间按使用面积不小于12平方米考虑,配电室门刷防火涂料,要张贴配电室警示标志:禁止入内(粘贴在配电室门口处,不可贴在门上);当心触电(粘贴在配电

室内配电柜下方);配电室标识(粘贴在配电室门上方)。供热服务间主要为供热管理和服务准备,根据客户服务标准要求设办公室,面积不小于80平方米,内设独立卫生间。换热站净高度不低于3.3米,站内安置两套及以上机组的净高度不低于3.6米。 1.4 换热站的建设尽量采用独立基础,框架结构。应合理预留管道基础孔洞。 1.5 换热站的供水、供电须满足负荷要求。换热站的供水(自来水)、供电接至换热站内相应位置,在换热站外两米内设水表,在箱变内设供电专用装置。换热站主电缆为三相五线铜芯国标型号,并有可靠接地。高层建筑小区必须将二次加压自来水管道接入换热站内,并预留水表。 1.6 换热站应具备完善的排水设施,排水管道与小区雨、污水管网相连,应排水畅通,保证外部积水无法进入站内。 1.7换热站应具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距离居民建筑较近的,外部应采取隔音措施,设备基础按《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采取隔声减振措施。 1.8 换热站应具备方便适用的交通通道,便于整体式换热机组的安装及检修,换热器侧面离墙不小于 0.8m,周围留有宽度不小于 0.7米的通道。 1.9 换热站应设置照明设施,生活服务间、服务办公室预设电器插座。设备间照明设施应符合安全生产要求,采用防水防尘节能灯,同时应设置应急照明。

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 |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

目录§一.列管式换热器 ! .列管式换热器简介 设计任务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内容 .操作条件 .主要设备结构图 §二.概述及设计要求 .换热器概述 .设计要求 ~ §三.设计条件及主要物理参数 . 初选换热器的类型 . 确定物性参数 .计算热流量及平均温差 壳程结构与相关计算公式 管程安排(流动空间的选择)及流速确定 计算传热系数k 计算传热面积 ^ §四.工艺设计计算 §五.换热器核算 §六.设计结果汇总 §七.设计评述 §八.工艺流程图 §九.主要符号说明 §十.参考资料

: §一 .列管式换热器 . 列管式换热器简介 列管式换热器又称为管壳式换热器,是最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历史悠久,占据主导作用,主要有壳体、管束、管板、折流挡板和封头等组成。一种流体在关内流动,其行程称为管程;另一种流体在管外流动,其行程称为壳程。管束的壁面即为传热面。 其主要优点是单位体积所具有的传热面积大,传热效果好,结构坚固,可选用的结构材料范围宽广,操作弹性大,因此在高温、高压和大型装置上多采用列管式换热器。为提高壳程流体流速,往往在壳体内安装一定数目与管束相互垂直的折流挡板。折流挡板不仅可防止流体短路、增加流体流速,还迫使流体按规定路径多次错流通过管束,使湍流程度大为增加。 列管式换热器中,由于两流体的温度不同,使管束和壳体的温度也不相同,因此它们的热膨胀程度也有差别。若两流体温差较大(50℃以上)时,就可能由于热应力而引起设备的变形,甚至弯曲或破裂,因此必须考虑这种热膨胀的影响。 设计任务 ¥ 1.任务 处理能力:3×105t/年煤油(每年按300天计算,每天24小时运行) 设备形式:列管式换热器 2.操作条件 (1)煤油:入口温度150℃,出口温度50℃ (2)冷却介质:循环水,入口温度20℃,出口温度30℃ (3)允许压强降:不大于一个大气压。 备注:此设计任务书(包括纸板和电子版)1月15日前由学委统一收齐上交,两人一组,自由组合。延迟上交的同学将没有成绩。 [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内容 1.3.1、确定设计方案 (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2)流程安排 1.3.2、确定物性参数 (1)定性温度;(2)定性温度下的物性参数 1.3.3、估算传热面积 (1)热负荷;(2)平均传热温度差;(3)传热面积;(4)冷却水用量 % 1.3.4、工艺结构尺寸 (1)管径和管内流速;(2)管程数;(3)平均传热温度差校正及壳程数;(4)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

第一章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 1.1概述 列管式换热器是一种较早发展起来的型式,设计资料和数据比较完善,目前在许多国家中已有系列化标准。列管式换热器在换热效率,紧凑性和金属消耗量等方面不及其他新型换热器,但是它具有结构牢固,适应性大,材料范围广泛等独特优点,因而在各种换热器的竞争发展中得以继续应用下去。目前仍是化工、石油和石油化工中换热器的主要类型,在高温高压和大型换热器中,仍占绝对优势。例如在炼油厂中作为加热或冷却用的换热器、蒸馏操作中蒸馏釜(或再沸器)和冷凝器、化工厂中蒸发设备的加热室等,大都采用列管式换热器[3]。 1.2列管换热器型式的选择 列管式换热器种类很多,目前广泛使用的按其温度差补偿结构来分,主要有以下几种:(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这类换热器的结构比较简单、紧凑,造价便宜,但管外不能机械清洗。此种换热器管束连接在管板上,管板分别焊在外壳两端,并在其上连接有顶盖,顶盖和壳体装有流体进出口接管。通常在管外装置一系列垂直于管束的挡板。同时管子和管板与外壳的连接都是刚性的,而管内管外是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因此,当管壁与壳壁温度相差较大时,由于两者的热膨胀不同,产生了很大的温差应力,以致管子扭弯或使管子从管板上松脱,甚至毁坏整个换热器。 为了克服温差应力必须有温度补偿装置,一般在管壁与壳壁温度相差50℃以上时,为安全起见,换热器应有温差补偿装置。 (2)浮头换热器:换热器的一块管板用法兰与外壳相连接,另一块管板不与外壳连接,以便管子受热或冷却时可以自由伸缩,但在这块管板上来连接有一个顶盖,称之为“浮头”,所以这种换热器叫做浮头式换热器。这种型式的优点为:管束可以拉出,以便清洗;管束的膨胀不受壳体的约束,因而当两种换热介质的温差大时,不会因管束与壳体的热膨胀量的不同而产生温差应力。其缺点为结构复杂,造价高。 (3)填料函式换热器:这类换热器管束一端可以自由膨胀,结构与比浮头式简单,造价也比浮头式低。但壳程内介质有外漏的可能,壳程终不应处理易挥发、易爆、易燃和有毒的介质。 (4)U型管换热器:这类换热器只有一个管板,管程至少为两程管束可以抽出清洗,

换热器施工方案

换热器施工方案 班级:安装1101班姓名:段洪章 学号:21

1.编制依据 [1]《石油化工换热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 SH/T3532-2005 [2]《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 SH3022-1999 [3]《管壳式换热器防腐涂层施工技术条件》 70BJ013-2005 [4]《管壳式换热器》 GB151-1999 [5]《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SH3505-1999 [6]《钢制卧式容器》 JB/T4731-2005 2主要工程量一览表

3技术交底 施工前,技术员必须组织施工班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未进行技术交底不准施工。技术交底必须做到交底到每个施工工人,使所有施工人员都了解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清楚施工工艺 4施工准备 熟悉图纸,编写施工技术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做好施工机具、量具、手段用料及消耗材料的准备工作。 5设备验收 1).到货设备应具备下列技术文件和资料: a.产品合格证书; b.产品技术特性表,应包括设计压力、试验压力、设计温度、工作介质、试验介质、换热面积、设备重量、设备类别及特殊要求; c.产品质量证明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1)主要受压元件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标准规定的复验项目的复验值;(2)无损检测及焊接质量的检查报告(包括超过两次返修的记录) (3)通球记录; (4)奥氏体不锈钢设备的晶间腐蚀试验报告(设计有要求时) (5)设备热处理报告(包括时间——温度记录曲线); (6)外观及几何尺寸检查报告; (7)压力试验和致密性试验报告。 d.设备制造竣工图。

2).设备开箱检验应按照装箱单和竣工图清点验收下列各项: a.清点箱数、箱号及检查包装情况; b.核对设备名称、型号及规格; c.检查接管的规格、方位及数量; d.核对设备备件、附件的规格尺寸、型号及数量; e.检查表面损伤、变形及锈蚀情况; 3) .设备开箱检验应在有关单位参加下进行,检验结果应签字认可; 6设备保管 1).设备和备件、附件及技术文件等验收后应清点登记,并妥善保管; 2).换热设备存放地点应设在地势较高、易排水、道路畅通的场所; 3).在露天存放的换热设备应用不透明的覆盖物遮盖,所有管口必须封闭; 4).不锈钢换热设备的壳体、管束及板片等不得与碳钢设备及碳钢材料接触混放; 5).采用氮封或其它惰性气体密封换热设备应保持气封的压力;脱脂后的设备应防止油脂等有机物的污染。 7设备基础中间交接 1). 设备安装前应对基础及预制构件进行中间交接,交方应提供基础标高和纵横向中心线标记; 2). 设备安装前,应对基础进行检查,并符合下列规定: a.混凝土基础的外形尺寸、坐标、位置及预埋件应符合设计图样的要求; b.混凝土基础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混凝土基础的允许偏差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水蒸气加热水)要点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 班级:食品卓越111班 设计者:张萌 学号:5603110006 设计时间:2013年5月13日~5月17日指导老师:刘蓉

目录 概述 1.1.换热器设计任务书 ......................................................................... - 7 - 1.2换热器的结构形式 ....................................................................... - 10 - 2.蛇管式换热器 ................................................................................. - 11 - 3.套管式换热器 ................................................................................. - 11 - 1.3换热器材质的选择 ....................................................................... - 11 - 1.4管板式换热器的优点 ................................................................... - 13 - 1.5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 ................................................................... - 14 - 1.6管板式换热器的类型及工作原理 ............................................... - 16 - 1.7确定设计方案 ............................................................................... - 17 - 2.1设计参数........................................................................................ - 18 - 2.2计算总传热系数 ........................................................................... - 19 - 2.3工艺结构尺寸 ............................................................................... - 20 - 2.4换热器核算.................................................................................... - 21 - 2.4.1.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 (21) 2.4.2.热流量核算 (22)

换热器计算步骤..

第2章工艺计算 2.1设计原始数据 2.2管壳式换热器传热设计基本步骤 (1)了解换热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腐蚀性能 (2)由热平衡计算的传热量的大小,并确定第二种换热流体的用量。 (3)确定流体进入的空间 (4)计算流体的定性温度,确定流体的物性数据 (5)计算有效平均温度差,一般先按逆流计算,然后再校核 (6)选取管径和管流速 (7)计算传热系数,包括管程和壳程的对流传热系数,由于壳程对流传热系数与壳径、管束等结构有关,因此,一般先假定一个壳程传热系数,以计算K,然后再校核 (8)初估传热面积,考虑安全因素和初估性质,常采用实际传热面积为计算传热面积值的1.15~1.25倍 l (9)选取管长 N (10)计算管数 T (11)校核管流速,确定管程数 D和壳程挡板形式及数量等 (12)画出排管图,确定壳径 i (13)校核壳程对流传热系数 (14)校核平均温度差 (15)校核传热面积 (16)计算流体流动阻力。若阻力超过允许值,则需调整设计。

2.3 确定物性数据 2.3.1定性温度 由《饱和水蒸气表》可知,蒸汽和水在p=7.22MPa、t>295℃情况下为蒸汽,所以在不考虑开工温度、压力不稳定的情况下,壳程物料应为蒸汽,故壳程不存在相变。 对于壳程不存在相变,其定性温度可取流体进出口温度的平均值。其壳程混合气体的平均温度为: t=420295 357.5 2 + =℃(2-1) 管程流体的定性温度: T=310330 320 2 + =℃ 根据定性温度,分别查取壳程和管程流体的有关物性数据。 2.3.2 物性参数 管程水在320℃下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参考物性数据无机表1.10.1】 表2—2 壳程蒸气在357.5下的物性数据[1]:【锅炉手册饱和水蒸气表】 表2—3

电加热换热器技术方案

电加热换热器技术方案 1、本技术书为电加热换热器的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本文件连同订货合同/设备数据表以及相关图纸等一起构成对电加热换热器在购买、设计、制造、检验、试验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2、卖方对本技术规范的严格遵守并不意味着可以解除对电加热换热器的正确设计、选材、制造等以及满足规定的工艺技术要求的责任。卖方将进行正确的设计、选材、制造并提供一套能符合规定要求的设备和材料。 3、凡对于一个完整的可操作的系统的必备要求,而未列入本规范者也属于本规范范围。 二、制作标准及规范 1、产品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等应符合下列标准和规范以及有关的法规要求。 HG20592~20635-2009 《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 GB/T700-1988 《碳素结构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709-1988 《热轧钢板和钢带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709-1988 《热扎不锈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13306-1991 《标牌》 GB/T13927-2008 《工业阀门压力试验》 HG20592~20635-2009 《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 GB HX102-1993 《化工机械设备焊接标准》 HG JQ13.1-1998 《化工防腐标准》 JB932-1999 《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GB/T15464-1995 《仪器仪表通用包装技术要求》 GB50050-2007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HG/T20524-2006 《化工企业循环冷却水处理加药装置设计统一规定》 HG/T2160-2008 《冷却水动态模拟实验方法》 HG/T3523-2008 《冷却水化学处理标准腐蚀试片技术条件》 2、试验标准 投标方需进行下列内容的试验: (1)水压试验;(2)性能和机械运转试验;3、其他的常规检验和试验。 所有承压零、部件,按规定的压力,用清水做液压试验。液压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5 倍,保压时间至少应为30分钟。 设备的试验方法应按投标方执行的国家标准或企业标准。如有买卖双方约定的试验方法和标准则按此方法或标准执行

换热器的设计

换热 12万吨/年二甲苯从90℃冷却到50℃,冷却介质水从30℃到40℃。 一·确定设计方案 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两流体温度变化情况:二甲苯进口温度90℃,出口温度50℃;循环水进口温度30℃,出口温度40℃。考虑到流体温差不是太大,但冬季水温低,温差稍大。壳程压力也不是很大,所以选用带膨胀节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2.流动空间及流速的确定 由于循环冷却水较易结垢,应使其走管程,二甲苯走壳程。选φ25?2.5的碳钢管,管内流速取1.5m/s 。 物性数据的确定 定性温度:可取流体进出口的平均值。 壳程油的定性温度为:702 5090=+=T ℃ 管程流体的定性温度为:352 4030=+=T ℃ 二甲苯在70℃下相关的物性数据如下: 密度 :ρO =825.7㎏/3m 定压比热容 : po c =1.896kJ/(㎏·℃) 导热系数:λO =1.22W/(m ·℃) 粘度:μO =0.00037pa.s 循环冷却水在35℃下的物性数据: 密度 :ρO =994㎏/3m 定压比热容 : po c =4.08kJ/(㎏·℃) 导热系数:λO =0.626W/(m ·℃) 粘度:μO =0.0007225pa.s 二·热量衡算 1. 热流量 Q O =m O c PO t O =71012?/(300×24)×1.896×(90-50)=1.624×610KJ/h=351.1KW 2. 平均传热温差 Δ2 1 21,ln t t t t t m ???-?==7.3230504090ln )3050()4090(=-----℃ 3. 冷却水用量 h Kg t c Q w i pi i /9.39803) 3040(08.416240000=-?=?= 4. 总传热系数K 管程传热系数 41131000725 .09945.102.0=??==i i i i e u d R μρ

换热器试压方案

换热器试压方案

中建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信汇2013年检修及改造工程项目换热器试压专项方案 编制单位:中建安装浙江信汇项目部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印号: (盖章受控) 编制日期:2014 年1月7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简介 (4) 第二章编制依据 (4) 第三章施工准备 (4) 第四章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压力试验程序及步骤 (6) 4.1 壳程试压 (6) 4.2 管程试压 (7) 4.3 试压注意事项及要求 (8) 4.4 本次换热器压力试验一览表 (9) 第五章技术复核内容及方法 (10) 5.1 技术复核人员分工 (10) 5.2 技术复核内容及方法 (10) 5.3 技术复核要求 (11) 第六章工期安排 (11) 第七章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1) 7.1 质量保证措施 (11) 7.2 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11) 7.3 危险源分析及控制措施 (12)

第一章工程简介 本方案为浙江信汇2013年检修及改造工程项目MTBE装置新增换热器压力试验。共计3台换热器,位号分别为EA-1021、EA-1022、EA-1023,为确保所有换热器试压、吹扫合格率一次性达到100%,并投产成功,特编制此方案。 第二章编制依据 1 设计院设计的图纸、工艺设备布置图、设备制造图 2 《石油化工换热器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32-2005 3 《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H3505-2007 4 《石油化工静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61-2008 5 换热器出厂技术资料 第三章施工准备 1 各条道路畅通,施工现场路面平整,符合运输条件。施工现场水、电接通,符合换热器封头拆卸、清理、试压、吹扫条件。 2 本工程换热器打压为先打压后安装,EA-1021、EA-1023运至阀门打压厂进行打压,EA-1022在MTBE装置区进行打压。 3 换热器打压水源:采用现场消防用水进行。 4 劳动力资源准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