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微生物的营养与代谢复习题

第三章 微生物的营养与代谢复习题

第三章 微生物的营养与代谢复习题
第三章 微生物的营养与代谢复习题

第三章微生物的营养与代谢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选择培养基:是用来将某种或某类微生物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的培养基。

2.基础培养基:是含有一般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3.合成培养基:是由化学成分完全了解的物质配制而成的培养基,也称化学限定培养基。

4.化能异养微生物:以有机碳化合物为能源,碳源和供氢体也是有机碳化合物的微生物。

5.化能自养微生物:利用无机化合物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和以CO2为碳源生长的微生物。

6.光能自养微生物:利用光作为能源,以CO2为基本碳源,供氢体是还原在无机化合物的微生物。

7.光能异养微生物:以光为能源,以有机碳化合物作为碳源和供氢体营光合生长的微生物。

8.发酵:是指微生物细胞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各种不同的代谢产物。

9.呼吸作用:指从葡萄糖或其他有机基质脱下的电子(氢)经过一系列载体最终传递给外源分子氧或其他氧化型化合物并产生较多ATP的生物氧化过程。

10.有氧呼吸: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

11.无氧呼吸:以氧以外的其他氧化型化合物作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

12.异型乳酸发酵:是指发酵终生物中除了乳酸外还有一些乙醇(或乙酸)等产物的发酵。

13.生物固氮:微生物将氮还原为氨的过程称为生物固氮。

14.硝化细菌:能利用还原无机氮化合物进行自养生长的细菌称为硝化细菌。

15.光合细菌:以光为能源,利用CO2或有机碳化合物作为碳源,通过电子传递产生ATP的细菌。

16.天然培养基:天然培养基是一类利用动物体、植物体或微生物体包括用其提取物制成的培养基,其特点是成分复杂、营养丰富,但不知其确切的化学组分,价格便宜,适合多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或生产代谢产物之用。

17.组合培养基:组合培养基又称合成培养基,。是一类按微生物营养要求设计的用多种高纯化学试剂配制成的培养基。优点是成分精确、重演性高,缺点是配制麻烦、价格较贵。主要适合科学研究用。

18.难养菌:难养菌就是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微生物,如类支原体、类立克次氏体和若干寄生真菌等。

19.碳氮比(|(C/N ):碳氮比是指在某一培养基配方中,碳源与氮源含量的比例。严格地讲,应指在培养基所含的碳源中的碳原子摩尔数与氮源中氮原子摩尔数之比。

20.Ashby无氮培养基:Ashby无氮培养基是一种以甘露醇为碳源,不加任何氮源的选择性培养基,可高效分离土壤中能自生固氮的固氮菌属(Azotobacter)等细菌。

21.Martin氏培养基:Marti n氏培养基是一种对土壤中数量众多的细菌具有抑制作用,因而能高效分离土壤真菌的选择性培养基。其中含有的孟加拉红、金霉素和链霉素是细菌抑制剂。

22.鉴别性培养基:鉴别性培养基是一类在成分中加有能与目的菌的无色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而达到只需用肉眼辨别菌落颜色就能方便地从近似菌落中找出目的菌菌落的培养基。如EMB培养基。

23.单功能营养物:单功能营养物是只具有一种营养要素功能的营养物,如日光辐射能只起着单一的能源作用,C02只起着单一的碳源作用等。

24.双功能营养物:双功能营养物是可同时具有两种营养要素功能的营养物,如葡萄糖可同时起着异养微生物的碳源和能源的作用,铵盐或硝酸盐可同时起着某些化能自养微生物的能源和氮源的作用等。

25.三功能营养物:三功能营养物是可同时具有三种营养要素功能的营养物,如氨基酸和蛋白质既可作异养微生物的氮源,也可作它们的碳源和能源。

26.生长因子:生长因子是一类对调节微生物正常代谢所必需,但不能利用碳源、氮源自行合成的微量有机物,主要是维生素类和若干嘌呤、嘧啶、卟啉和甾醇等有机物,有时也包括一些氨基酸。

27.生长因子自养微生物:不需要从外界吸收任何生长因子即可正常生长繁殖的微生物,称为生长因子自养微生物。如多数真菌,各种放线菌和大肠杆菌等许多细菌。

28.生长因子异养微生物:一些需要从外界获取一种或多种生长因子才能正常生长繁殖的微生物,称为生长因子异养微生物。如各种乳酸细菌、动物致病菌、支原体和原生动物等。29. 新陈代谢:新陈代谢简称代谢。是生物体内一切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是推动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并为此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一般可分为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两部分。

30. 最初能源:最初能源指外界环境提供给微生物的有机物、日光辐射能或若干还原态无机物,它们不能直接用作微生物各种生命活动的能源,只有经过微生物的能量代谢酶系的催化,使它转化成ATP等通用能源形式后,才能被真正利用。

31.通用能源:环境中的三类最初能源(有机物、日光辐射能、某些还原态无机物)经一系列微生物能量代谢酶系催化后所形成的ATP,因它可被一切生物和一切生命活动所利用,故称通用能源。

32. EMP途径:EMP途径又称糖酵解途径或己糖二磷酸途径,是绝大多数微生物所共有的一条主流代谢途径。它以1分子葡萄糖为底物,约经10步反应,可产生2分子丙酮酸、2分子NADH2和2分子ATP。

33.HMP途径:HMP途径又称磷酸葡萄糖酸途径。特点是底物葡萄糖可不经EMP和TcA途径而直接得到彻底氧化,产生大量NADPH2形式的还原力、多种3C至7C重要中间代谢物和6分子CO2。

34.ED途径:ED途径又称KDPG途径,它是存在于某些缺乏完整EMP途径微生物中的一条EMP替代途径。特点是底物葡萄糖仅经四步反应即可快速获得由EMP途径须经十步反应才能形成的丙酮酸。本途径中KDPG醛缩酶是关键酶。每一葡萄糖分子的代谢产物为2丙酮酸、1NADH2、1NADPH2和1A TP。

35.TCA循环:TCA循环即三羧酸循环。指丙酮酸经一系列循环反应而完成彻底氧化、脱羧后,形成NADH2、C02、H2O等产物的过程。广泛存在于好氧微生物和动物、植物体内。它是各种能量代谢和合成代谢反应的枢纽。

36.细菌酒精发酵:运动发酵单胞菌等少数微好氧细菌利用ED途径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再经脱羧形成乙醛后,被NADH2还原为乙醇的过程,称为细菌酒精发酵。

37.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又称电子传递链磷酸化.指呼吸链通过递氢和受氢(氧化)过程与磷酸化过程相互偶联并产生ATP的作用。

38.发酵:在无氧等外源氢受体的条件下,产能底物在脱氢后所产生的还原力[H]未经呼吸链的传递而直接由某一内源性中间代谢物接受,从而实现底物水平磷酸化产能的一类生物氧化反应。广义的发酵也指任何利用好氧性微生物或厌氧性微生物来生产有用代谢产物或食品、饮料的一类生产方式。、

39.同型乳酸发酵:同型乳酸发酵是一个分子葡萄糖经EMP途径后仅产生两分子乳酸的发酵。

40.异型乳酸发酵:异型乳酸发酵是葡萄糖经HMP途径发酵后,除产生乳酸外,还产生乙醇、乙酸和C()2等多种发酵产物的发酵。

41.SticMand反应:Stickland反应是一种以某一氨基酸(丙氨酸等)作底物进行脱氢(作氢供体),以另一种氨基酸(如甘氨酸等)作氢受体而实现生物氧化产能的独特发酵类型。多见于厌氧的梭菌中。

42.“Park”核苷酸:“Park'’核苷酸即UDP-N-乙酰胞壁酸五肽,是细菌细胞壁肽聚糖合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代谢物。

43.细菌萜醇:细菌萜醇是存在于细菌细胞膜上的一种类脂载体,是含11个异戊二烯单位的C55类异戊二烯醇,其功能是把亲水性的“Park”核苷酸等中间代谢物变成强疏水性物质,以有利于在疏水性的细胞膜上进一步合成,然后再运送至细胞膜外,装配成肽聚糖。

44.转肽作用:在肽聚糖合成过程中,通过转肽酶的催化,使前后两条多糖链通过肽尾问的交联,形成一条甘氨酸五肽“桥”。这一反应称转肽作用。

45.休止细胞:休止细胞是指处于生长停滞状态的微生物细胞。

46.次生代谢物:某些微生物生长到稳定期前后,以结构简单、代谢途径明确、产量较大的初生代谢产物作前体,通过复杂的次生代谢途径而合成的各种结构复杂的化合物,称为次生代谢物。与初生代谢物不同,次生代谢物一般具有分子结构复杂,代谢途径独特,在生长后期合成,产量较低,生理功能不很明确,以及其合成一般受质粒控制等特点。

二、判断题(“+”表示对;“-”表示错)

1.从元素水平来看,微生物与动物和植物的要求都很接近,从营养要素的角度来看,它们之间也很相似,故存在“营养上的统一性”。(+)

2.在六大类营养要素中,碳源是微生物需求量最大的营养物。(—)

3.在整个生物界中,微生物的碳源谱是最广的。(+)

4.从经济的角度和对微生物适用性来看,“C.H.O.N”类均不是多数微生物良好的碳源。(+)

5.微生物有极广的碳源谱,它不论对整个微生物界整体或对个别微生物种来说,都是一致的。(—)

6.异养微生物是以有机碳化物作为能源和碳源的,但有的异养微生物也可利用部分CO2作碳源。(+)

7.在配制化能异养微生物培养基时,添加了碳源后就根本不必再添加能源了。(+)

8.含“C.H.O”的化合物,是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碳源兼能源,故它在培养基中的含量是除水以外最高的。(+)

9.在微生物学实验室中,蛋白质、牛肉膏和酵母膏是最常用的有机氮源。(+)

10.可制成单细胞蛋白的酿酒酵母是氨基酸自养型生物。(+)

11.大肠杆菌不是氨基酸自养型生物。(—)

12.大多数放线菌和真菌都是氨基酸自养型生物。(+)

13.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碳源就是它的能源。(+)

14.化能自养微生物的能源都是一些氧化态的无机化合物。(—)

15.化能自养微生物的种类很多,它们都属于原核微生物。(+)

16.与其它营养要素不同,对许多微生物来说,生长因子并不是其营养要素。(+)

17.微生物营养中所需要的生长因子就是维生素。(—)

18.配制各种野生型微生物培养基时,都不必加入生长因子。(—)

19.生长因子是微生物的六大营养要素之一,故配制任何微生物的培养基时,都必须加入生长因子。(—)

20.微生物的六大营养要素对配制任何微生物培养基时都是缺一不可的。(—)

21.在配制微生物培养基时,所需要的大量元素一般只要提供K2HPO4和MgSO4两种试剂即可。(+)

22.促进扩散可实现营养物从外界环境中逆浓度梯度输入到细胞内。(—)

23.基团移位是营养物从外界输入到细胞内的一种逆浓度梯度、要消耗能量并改变营养物分子基团的运送方法。(+)

24.培养基配好后,在室温下放置半天后再灭菌是不会有不良影响的。(—)

25.碳氮比是指培养基中碳源物质的重量与氮源物质重量之比。(—)

26.多数细菌和放线菌适合在pH为中性和微碱性的环境中生长。(+)

27.多数真菌适合生长在pH为中性和微酸性的环境中。(—)

28.革兰氏阳性细菌比革兰氏阴性细菌有更高的渗透压。(+)

29.厌氧菌需要生活在氧化-还原势较高的培养基中。(—)

30.刃天青是一类可指示培养基氧化-还原势的试剂。(+)

31.在配制异养微生物培养基时,实际上只要加入6种营养要素中的4-5种即可。(+)

32.蔗糖硝酸盐琼脂培养基(察氏培养基)是一种半合成培养基。(—)

33.麦芽汁培养基是一种适合培养酵母菌的天然培养基。(+)

34.淀粉硝酸盐培养基(高氏1号培养基)是适合培养霉菌的一种合成培养基。(—)

35.在厌氧条件下,富集乳酸菌可用Martin氏培养基。(—)

36.选择性培养基时一类根据某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的原理而设计的培养基。(—)

37.EMB培养基是一种用于分离大肠杆菌的选择性培养基。(—)

38.由于E.coli在EMB培养基平板上发酵乳糖而产酸,才使其菌落在反射光下会呈现绿色金属闪光。(+)

39.伤寒沙门氏菌和痢疾志贺氏菌因不能发酵乳糖,故在EMB培养基上会产生棕色的菌落。(—)

40.在实际效果上,鉴别性培养基也常兼有选择性培养基的特性,EMB培养基就是一例。(+)

41.葡萄糖的生物氧化从本质上来看是与化学氧化(即燃烧)相同的。(+)

42.凡异型乳酸发酵,必然是通过HMP途径完成的。(+)

43.与乳酸发酵分成同型、异型相似,微生物的酒精发酵也有同型与异型之分。(+)

44.酿酒酵母只进行同型酒精发酵,而决不存在异型酒精发酵。(+)

45.进行异型乳酸发酵的细菌,因其完全缺乏EMP酶系,故葡萄糖的利用完全依赖于HMP 途径。(+)

46.在化能自养细菌中,呼吸链除具有产能功能外,还具有产【H】的功能。(+)

47.在肽聚糖合成的各个阶段,都需要一种称作细菌萜醇的类脂载体协助其前体物质的转移。(—)

48.肽聚糖合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称作“Park”核苷酸,就是UDP-N-乙酰胞壁酸四肽。(—)

49.“Park”核苷酸是在细胞膜上合成的。(—)

50.细菌萜醇是一种类脂载体,它参与细菌多种膜外大分子物质合成中的跨膜运输。(+)

51.由于“Park”核苷酸具有强疏水性,故很易透过细胞膜并在膜上合成肽聚糖单体。(—)52在肽聚糖合成过程中,其肽尾的氨基酸残基数是恒定的。(—)

53.在肽聚糖的合成过程中,环丝氨酸只抑制肽尾末端上的D-丙氨酸-D-丙氨酸的合成。(—)

54.在肽聚糖单体合成过程中,需要借tRNA运载其五甘氨酸肽桥。(+)

55.在肽聚糖的合成过程中,甲、乙两个肽尾间的交联是由转肽酶的转肽作用完成的。(+)

56.在肽聚糖的合成过程中,各个肽聚糖单体间的交联仅靠转肽作用即可完成。(—)

57.在肽聚糖的合成过程中,N-乙酰胞壁酸与N-乙酰葡糖胺的连接发生在细胞质中。(—)

58.在肽聚糖的合成过程中,肽聚糖单体从双糖五肽尾单位转变为双糖四肽尾单位是借转肽酶完成的。(+)

59.青霉素是肽聚糖单体五肽尾末端的D-丙氨酸-L-丙氨酸的结构类似物,故可与后者相互竞

争转肽酶的活力中心。(—)

60.青霉素对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生长细胞或休止细胞都有强烈的杀死或抑制作用。(—)

三、填空题

1、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六大营养要素是、、、、

和等。

2、碳源物质为微生物提供和,碳源物质主要有、、、、等。

3、生长因子主要包括、和,其主要作用是、。

4、根据,微生物可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

5、根据,微生物可分为光能营养型和化能营养型。

6、根据,微生物可分为无机营养型和有机营养型。

7、根据碳源、能源和电子供体性质的不同,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可分为、、

和。

8、按用途划分,培养基可分为、、和等4种类型。

9、常用的培养基凝固剂有、和。

10、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有、、和。

11.微生物的营养物可为它们的正常生命活动提供、、、、

和必要的。

12.从元素水平上看,微生物营养最需要的是、、、、、六种元素,总共约需

种元素。

13.从元素水平来看,微生物的碳源谱中的有机碳为、、

和,无机碳为和。

14.从化合物水平来看,微生物碳源谱主要有、、、、、、、和等

多种。

15.从培养基原料水平来看,“C.H.O.N.X”类主要有、、等;

“C.H .O.N”类主要有等;“C.H.O”类主要有、、、_ 等;“C·H”类主要有_ 、_ 等;而“C.O”和“C.O.x”类则主要

有_ 和_ 等。

16.若以所需碳源对微生物进行分类,则能利用有机碳源者称_ ,而利用无机碳源者

则称_ .

17.从元素水平来看,微生物的有机氮源有_ 和_ 两类,无机碳源则有

_ 、_ 和_ 三类。

18.从化合物水平来看,微生物的氮源主要有_ 、_ 、_ 、

_ 、_ 、_ 和_ 等。

19._ 是单功能营养(物),NH3是兼有_ 和_ 的双功能营养物;而氨

基酸则是兼有_ 、_ 和_ 的三功能营养物。

20.狭义的生长因子一般仅指_ ,而广义的生长因子还应包括_ 、

_ 、_ 、_ 和_ 等在内。

21.生长因子自养型微生物有_ 、_ 和_ 等种类。

22.生长因子异养微生物很多,如_ 、_ 、_ 和_ 等。

23.典型的生长因子过量合成型微生物如_ 和_ 可用于生产维生素

_ 或_ 可生产维生素_ 等。

24.在配制异养微生物培养基时,常用的生长因子来源是_ 、_ 、_

或_ 等。

25.在需要加无机盐的培养基中,最重要的两种盐是_ 和_ 。

26.作为微生物营养要素之一的水,它的主要功能有_ 、_ 、_ 以及

许多优良的物理性质,如_ 、_ 、_ 和_ 等。

27.按微生物所需的能源、氢供体和碳源来划分,它们的营养类型有_ 、_ 、

_ 和_ 四种。

28.光能无机营养型微生物的能源是_ ,氢供体是_ ,基本碳源是_ ,

其代表性微生物如_ 和_ 等。

29.光能有机营养型微生物的能源是_ ,氢供体是_ ,基本碳源是_ —和_ ,这类微生物的代表如_ 等。

30.化能无机营养型微生物的能源是_ ,氢供体是_ ,基本碳源是_ ,

这类微生物的代表如_ 、_ 、_ 、_ 和_ 等。

31.化能有机营养型细菌的能源是_ ,氢供体是_ ,基本碳源是_ ,

其代表性微生物是_ 和_ 等。

32.营养物质通过渗透方式进入微生物细胞膜的方式有_ 、_ 、_ 和

_ 等四种。

33.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称为_ ,例如_ 、_ 和_ 等。

34.选用或设计培养基的四个原则是_ 、_ 、_ 和_ ;四

种方法是_ 、_ 、_ 和_ 。

35.微生物培养基中各营养要素的量有一定的比例,从含量最多的_ 开始,其他成

分的次序是_ 、_ 、_ 、_ 和_ 。

36.培养基的主要理化指标通常有_ 、_ 、_ 和_ 等数种。

37.从整体上来看,细菌适合的pH条件是_ ,放线菌为_ ,真菌为_ ,

藻类为_ ,原生动物为_ 。

38.调节培养基pH的方法有两类,一类为_ ,包括_ 和_ ;另一类

为_ 。

39.高氏1号培养基常用于培养_ ;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常用于培养_ ;牛

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常用于培养_ 。

40.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细菌的天然培养基为_ ,培养酵母菌的天然培养基为

_ ,培养放线菌的组合(合成)培养基为_ 等,培养真菌的组合培养基为_ 等。

41.固体培养基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上可用于_ 、_ 、_ 、

_ 、_ 、_ 、_ 、_ 、_ 和_ 等。

42.半固体培养基可用于_ 、_ 、_ 、_ 、_ 、_ 和_ 。

43.用于分离酵母菌的选择性培养基称为_ ,分离自生固氮菌的称为_ ,分

离土壤真菌的称为_ ,而分离乳酸菌的则称为_ 。

44.从功能上来分,EMB培养基属于_ ,它所含的两种染料分别是_ 和

_ ,其碳源为_ 。在EMB平板上,大肠杆菌产生在透射光下呈_ 色

的菌落,在反射光下呈_ 的菌落。.

45.原有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和痢疾志贺氏菌的三支斜面菌种因标签脱落而无法辨认,用_ 鉴别性培养基可解决问题,因在反射光下该培养基平板上大肠杆菌的菌落呈现_ 的

特征,产气肠杆菌呈现_ 的特征,而痢疾志贺氏菌则呈现_ 的特征。

46.现有一培养基,其成分为:①葡萄糖(50g),②KH2P04,③Na2HP04,④(NH4)2S04,⑤尿

素,⑥酵母膏,⑦MgS()4,⑧FeS()4,⑨H z0(1000m1),⑩链霉素,⑥琼脂,⑥pH=4.5;试回

答:

(1)从对其成分的了解程度来看,它属于_ 培养基;

(2)从其物理状态来看,应属于_ 培养基;,

(3)从其作用来看,应属于_ 培养基;

(4)其中的各成分分别属于何种营养要素或具有何功能?

①_ 、_ ,②_ ,③_ ,④_ ,⑤_ ,

⑥_ ,⑦_ ,⑧_ ,⑨_ ,⑩_ ,⑾_ ;

(5)这种培养基适用于选择性培养_ 而抑制_ 。

47.现有一培养脉孢菌的培养基,其成分为:NH4NO3,H3B03,Cacl2,CuSO4,FeSO4,MgSO4,

MnCl2,KH2P04,NaCl,Na2.MoO4,ZnSO4,生物素,蔗糖,酒石酸铵,pH 5.6。试回答:

(1)其中的碳源(能源)是_ 和_ ;

(2)氮源是_ 和_ ;

(3)大量矿质元素提供者是_ 、_ 、_ 和

_ ;

(4)提供生长因子的成分是_ ;

(5)含量最高的成分是_ ,其次是_ 和_ ;

(6)从对其成分了解的程度看,它属于_ 培养基;

(7)从对其物理状态来看,它属于_ 培养基。

48.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发生的一切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它包括_ 和

_ 两部分。

49.分解代谢是指通过有关酶系把_ 分解成_ 、_ 和

_ 的作用。

50.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中,[H]是指_ 或称_ 。--

51.合成代谢的功能与分解代谢相反,是指在有关酶系的催化下,由_ 、

_ 和_ 起合成_ 的进程。,

52.微生物可利用的最初能源有_ 、_ 和_ 三类,它们经生物氧化后,

可产生一种通用能源,称为_ 。

53.生物氧化的形式有_ 、_ 和_ 三种;其过程包括_ 、_ 和_ 三种;其生理功能有_ 、_ 和

_ 三种;而其类型则有_ 、_ 和_ 三种。

54.在生物氧化中,以葡萄糖为代表的四条脱氢途径是_ 、_ 、

_ 和_ 。

55.EMP途径又称_ 途径或_ 途径。

56.在EMP途径中,有一个三碳中问代谢物_ 在酶的催化下形成_ ,其间

产生本途径中第一个A TP,它是通过_ 磷酸化而实现的。

57.在有氧条件下,EMP途径可与_ 循环途径相连接,于是一个葡萄糖分子可彻底

氧化,生成_ 分子的_ 和_ 分子的_ ,最终可产生_ 个ATP分子。

58.HMP途径是一条葡萄糖不必经过_ 途径和_ 途径而得到彻底氧化的途

径,通过该途径可使细胞获得大量的_ 和_ 。

59.ED途径因最初由_ 和_ 两位学者在_ 中发现而得名。

60.一个葡萄糖分子经EMP途径后,可获得2分子_ 、2分子_ 和2分子中

间代谢物_ (其分子式是_ )。

61.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经EMP途径后形成的终产物_ 可被进一步还原成

_ ,也可先通过脱羧作用形成_ ,然后再被还原成_ 。

62.HMP途径即_ ,又称_ 途径、_ 途径或_ 途径。

63.6分子葡萄糖经HMP途径进行直接氧化和一系列复杂反应后,最终产物为_ 个_ 分子,_ 个_ 分子和6个CO2。

64.ED途径又称_ 途径,它只存在于少数EMP途径不完整的细菌,例如

_ 和_ 等细菌中。

65.在ED途径中,有一个关键的、称作_ 的六碳化合物,它经_ 酶分解后,

可产生_ 和_ 两种中间代谢物。

66.ED途径的四个主要特点_ 、_ 、_ 和_ 。

67.一个葡萄糖分子经ED途径后,可产生1分子_ 、1分子_ 、1分子_ 和2分子_ 。

68.TCA循环即_ 循环,又称_ 循环或_ 循环。

69.在真核生物中,TCA循环的酶反应在_ 内进行,在原核生物中,则在

_ 内进行,但_ 酶是一例外,它在真核生物的线粒体或原核生物细胞中都是

结合在_ 上的。

70.在黑曲霉生产柠檬酸过程中,实际产量常_ 于理论产量,原因是反应过程中伴有

_ 。

71.一个葡萄糖分子在有氧条件下,经过不同的代谢途径最终会产生不同数量的ATP,例如

经EMP途径可净产_ 个ATP,经HMP径产_ 个ATP,经ED途径产

_ 个ATP,而经EMP+TCA途径则可产_ 个A TP。

72.在生物氧化中,根据受氢过程中_ 性质的不同,可把它分成三个类型,即

_ 、_ 和_ 。

73.在有氧情况下,基质脱下的氢经_ 传递,最终以_ 作氢受体,这类生物

氧化称为_ ;在无氧条件下,氢经_ 传递,并以_ 作氢受体,这类

生物氧化称为_ ;而在无氧条件下,若氢不通过_ 传递,而直接由_ 为氢受体,则称为_ ,例如_ 和_ 等。

74.有六种发酵类型可经过EMP途径并由其终产物丙酮酸出发,即①_ ,代表菌如

_ ;②_ ,代表菌如_ ;③_ ,代表菌如_ ;④

_ ,代表菌如_ ;⑤——,代表菌如_ ;⑥_ ,代表菌如

_ 。

75.至今采用严格厌氧菌进行大规模发酵的产品只有_ 一种,其产生菌是_ 。

76.无氧呼吸又称_ ,其特点是底物按常规途径_ 后,经_ 递氢,最

后由_ 受氢,从而完成生物氧化过程。

77.在化能自养微生物中,其生命活动所需A TP是通过_ 和_ 等无机底物经_ 传递并与_ 发生偶联而获得;合成有机物所需还原力[H]则是由无机物中的氢借消耗

ATP并通过_ 的传递方式而产生的。

78.硝酸盐在微生物生命活动中具有两种作用,其一是利用它作为氮源,这就是_ ;

另一种是利用它作为呼吸链最终氢受体,这就是_ ,又称_ 或_ 。

这两个作用的共同点都需要一种含_ 的_ 酶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79.经HMP途径的发酵类型主要为_ ,它可细分为两条途径,其一为_ 途径,

葡萄糖发酵产物为_ 和_ 等,产生菌为_ 等;另一为

_ 途径,其葡萄糖发酵产物为_ 和_ ,产生菌为_ 。

80.经ED途径的酒精发酵称为_ ,其代表菌为_ 。

81.经氨基酸发酵产能的发酵类型称为_ 反应,其代表菌如_ 等。

82.由酵母菌通过EMP途径进行的酒精发酵,因1分子葡萄糖可产生2分子_ 、2

分子_ 和2分子_ ;所以又称酵母同型酒精发酵;由运动发酵单胞菌通过

ED途径进行的酒精发酵因1个葡萄糖分子可产_ 个乙醇分子,故称_ ;

由肠膜明串珠菌通过HMP途径对葡萄糖进行的产_ 个乙醇分子和

_ 个乳酸分子的发酵,则称为_ 。

83.化能自养微生物例如_ ,它们的生物氧化和产能代谢等生理活动很难研究,其客

观原因是它们的_ 效率低,_ 速率低,以及_ 得率低。

84.保持地球上整个生物圈繁荣昌盛的最重要两个生物化学反应是_ 和_ ,

前一反应主要由_ 完成,而后一个反应则主要由_ 进行。

85.从葡萄糖开始的肽聚糖生物合成过程中,最重要的4种中间代谢物是_ 、

_ 、_ 和_ 。

86.能抑制肽聚糖生物合成的抗生素有_ 、_ 、_ 和

_ 等。

87.在肽聚糖生物合成的三个阶段中,均会受到相应抗生素的抑制:在细胞质中时,

_ 可抑制L_丙氨酸消旋酶的活力;在细胞膜上时,_ 和_ 分别有一

处抑制效应;而在细胞壁上时,则_ 可抑制转肽酶的转肽反应。

88.根据肽聚糖合成在细胞中反应部位的不同,可把合成过程分三个阶段:①在

_ 部位进行,由_ 合成至_ ;②在_ 部位进行,由_ 合成至_ ;③在_ 部位进行,由_ 合成至_ 。这项研究主要

是用_ 作实验对象而获得的结果。。

89.肽聚糖合成中的类脂载体,其名称为_ ,化学成分是_ 。因它具有很强

的_ ,故可使肽聚糖合成中的中间代谢物顺利通过_ 屏障。

90.细菌细胞中有两类酶,其中有少数经常以较高浓度存在,称作_ ,而大部分则在

特殊条件下才临时合成,称为_ 。

91.微生物调节其代谢流大小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粗调”,指调节_ ,另一是“细

调”,指调节_ 。

答案

1.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水能源

2.碳素来源能源糖有机酸醇脂烃

3.维生素氨基酸嘌呤和嘧啶作为酶的辅基或辅酶合成细胞结构及组分的前体

4.碳源性质

5.能源

6.电子供体

7.光能无机自养光能有机异养化能无机自养化能有机异养

8.基础加富鉴别选择

9.琼脂明胶硅胶

10.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膜泡运输

11.结构物质,能量,代谢调节物质,生理环境

12.C,H,O,N,S,P,20

13.C·H·O·N·X,C·H·O·N,C·H·O,C·H,C·O,C·O·X

14.糖类,有机酸,氨基酸,蛋白质,醇类,脂肪,烃类,二氧化碳

15.牛肉膏,蛋白胨,花生饼粉,氨基酸,葡萄糖,蔗糖,淀粉,糖蜜,石油,天然气,二氧化碳,碳酸钙

16.异养微生物,自养微生物

17. N·C·H·O·X,N ·C·H·O,N·H,N·O,N

18.蛋白质,尿素,氨基酸,NH3,铵盐,硝酸盐,N2

19.日光辐射,氮源,能源,氮源,碳源,能源

20.维生素,碱基,卟啉及衍生物,甾醇,胺类,短链脂肪酸

21.多数真菌,多数放线菌,大肠杆菌

22.乳酸菌,动物致病菌,支原体,原生动物

23.阿舒假囊酵母,棉阿舒假囊霉,B2,丙酸杆菌,链霉菌,B12

24.酵母膏,玉米浆,肝侵液,麦芽汁

25.K2HPO4,MgSO4

26.可作为优良溶剂,维持生物大分子结构,参与某些生化反应,高比热容,高汽化热,高沸点,固态的密度小于液态

27.光能无机营养型,光能有机营养型,化能无机营养型,化能有机营养型

28.日光,无机物,二氧化碳,蓝细菌,藻类

29.光,有机物,二氧化碳,简单有机物,红螺菌科的细菌

30.无机物,有机物,二氧化碳,硝化细菌,硫化细菌,硫磺细菌,铁细菌,氢细菌

31.有机物,有机物,有机物,多数细菌,全部真核微生物

32.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转移

33.难养菌。类支原体,类立克次氏体,少数寄生真菌

34.目的明确,营养协调,理化适宜,经济节约,生态模拟,参阅文献,精心设计,试验比较

35.水,碳源,氮源,P、S,K、Mg,生长因子

36.pH值,渗透压,氧化-还原势,水活度

37.中性偏碱(7.0-7.5),偏碱(7.5-8.5),较酸(4.0-6.0),中性偏酸(6.0-7.0),近中

性(6.0-8.0)

38.内源调节,磷酸缓冲液调节,碳酸钙调节,外源调节

39.放线菌,真菌,细菌

40.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麦芽汁培养基,高氏1号培养基,察氏培养基

41.菌种分离,菌种鉴定,菌落计数,杂菌检验,选种,育种,菌种保藏,生物测定,获取大量孢子,固体培养

42.细菌动力观察,趋化性研究,厌氧菌培养,厌氧菌分离,厌氧菌计数,菌种保藏,测定噬菌体效价

43.酵母菌富集培养基,Ashby培养基,Martin培养基,酵母膏培养基

44.鉴别性培养基,伊红,美蓝,乳糖(+蔗糖),紫,绿色金属闪光

45.EMB,绿色金属闪光,菌落为棕色,菌落无色透明

46.?半组合,?固体,?选择性,

?①碳源、能源,②无机盐,③无机盐,④氮源,⑤氮源,⑥生长因子等,⑦无机盐,⑧无机盐,⑨水,⑩抑制细菌,⑾凝固剂,

?真菌,细菌

47.?蔗糖,酒石酸铵,?NH4NO3,酒石酸铵,?KH2PO4,MgSO4,NaCl,CaCl2,?生物素,?蔗糖,NH4NO3,酒石酸铵,?组合,?液体

48.分解代谢,合成代谢

49.复杂的有机物,简单分子,能量(ATP),还原力(H)

50.还原力,还原当量

51.简单小分子,ATP(能量),[H](还原力),生物体分子

52.日光能,有机物,还原态无机物,ATP

53.与氧结合,脱氢,失去电子,脱氢(电子),递氢(电子),受氢(电子),产能(ATP),还原力[H],产小分子中间代谢物,呼吸,无氧呼吸,发酵

54.EMP途径,HMP途径,ED途径,TCA循环

55.糖酵解,己糖二磷酸

56.甘油酸-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底物水平

57.TCA,10,NADH2,2,FADH2,36-38

58.EMP,TCA,NADPH2,多种重要中间代谢物

59.Entner,Doudoroff,嗜糖假单胞菌

60.NADH2,ATP,丙酮酸,CH3COCOOH

61.丙酮酸,乳酸,乙醛,乙醇

62.己糖单磷酸途径,戊糖磷酸,磷酸葡萄糖酸,WD

63.12,NADH2,5,葡萄糖-6-磷酸

64.KDPG,嗜糖假单胞菌,运动发酵单胞菌

65.KDPG,KDPG醛缩,甘油醛-3-磷酸,丙酮酸

66.葡萄糖经四步产生丙酮酸,有一KDPG酶,2分子丙酮酸来源不同,产能效率低(1ATP/1葡萄糖)

67.ATP,NADH2,NADPH2,丙酮酸

68.三羧酸,Krebs,柠檬酸

69.线粒体,细胞质,琥珀酸脱氢,膜

70.高,CO2的固定

71.8,35,7,36-38

72.氢受体,呼吸,无氧呼吸,发酵

73.呼吸链,分子氧,呼吸,呼吸链,无机氧化物,无氧呼吸,呼吸链,氧化态中间代谢物,发酵,酒精发酵,乳酸发酵

74.①同型酒精发酵,酿酒酵母,②同型乳酸发酵,德氏乳杆菌,③丙酸发酵,谢氏丙酸杆菌,④混合酸发酵,大肠杆菌等,⑤2,3-丁二醇发酵,产气肠杆菌,⑥丁酸型发酵,丁酸梭菌

75.丙酮丁醇,丙酮丁醇梭菌

76.厌氧呼吸,脱氢,呼吸链,无机氧化物

77.NH+4,NO2-,呼吸链,氧化磷酸化反应,逆呼吸链

78.同化性硝酸盐还原作用,异化性硝酸盐还原作用,硝酸盐呼吸,反硝化作用,钼,硝酸盐还原

79.异型乳酸发酵,经典,乳酸,乙醇,肠膜明串珠菌,双歧杆菌,乳酸,乙酸,双歧杆菌

80.细菌酒精发酵,运动发酵单胞菌

81.Stickland,生孢梭菌

82.乙醇,ATP,CO2,2,细菌同型酒精发酵,1,1,细菌异型酒精发酵

83.硝酸细菌,产能,生长,生长

84光合作用,生物固氮作用,绿色植物,固氮微生物

85.UDP-N-乙酰葡糖胺,UDP-N-乙酰胞壁酸,”Park”核苷酸,肽聚糖单体

86.环丝氨酸,万古霉素,杆菌肽,青霉素

87. 环丝氨酸,万古霉素,杆菌肽,青霉素

88.①细胞质,葡萄糖,”Park”核苷酸,②细胞膜,”Park”核苷酸,③细胞膜外,肽聚糖单体,肽聚糖网,金黄色葡萄球菌

89.细菌萜醇,C55类异戊二烯醇,疏水性,细胞膜

90.组成酶,诱导酶

91.酶的合成量,酶的催化活力

四、选择题

1.对多数微生物来说,最适宜的碳源是( )。

A.C .H.0.N类B.C.H.O类 C.C.H类D.C.0类

2.在C.H.O类化合物中,微生物最适宜的碳源是( )。

A。糖类B。有机酸类C醇类D.脂类

3.在谷氨酸发酵用的培养基中,生长因子的主要来源是( )。

A。牛肉膏B.蛋白胨c糖蜜D。玉米浆、

4.( )是某些化能自养微生物的双功能营养物。‘

A H2 B.CO C. NH4+D.Fe2+

5.大肠杆菌是典型的( )微生物。

A.生长因子自养型B.生长因子异养型C.生长因子过量合成型D.生长因子缺陷型

6.有一种名为( )的微生物是维生素B2的生产菌。

A.产甲烷菌B.链霉菌C.谢氏丙酸杆菌D.阿舒假囊酵母

7.一些乳酸菌是典型的生长因子异养型生物,它们需要的主要生长因子属于( )。

A.多种维生素B.多种碱基C。卟啉及其衍生物 D.C4~C6脂肪酸

8.红螺菌科的细菌(即紫色无硫细菌)的营养类型属于( )。

A.光能无机营养型B光能有机营养型 C.化能无机营养型D.化能有机营养型

9.蓝细菌属于( )微生物。

A.光能自养型B.光能异养型C.化能自养型D.化能异养型

10.葡萄糖和果糖等营养物进入原核生物细胞膜的机制是通过( )。

A_单纯扩散B促进扩散c.主动运送D.基团移位

11.类支原体和类立克次氏体等不少寄生微生物或共生微生物至今还无法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生长,故称它们为( )。

A.贫养菌B.寡养菌c。内寄生菌D.难养菌

12.在以下四种氮源营养物中,含氮量最低的是( )。

A.蛋白质B尿素c硝酸铵D.硫酸铵

13.生产PHB的细菌,需要配制碳氮比( )的培养基。

A。低B高C.等于1 I).等于O

14.放线菌一般适合生长在pH值为( )的环境中。

A.7.O~8.O B.7.5~8.5 C。4.O~6.O D.6.O~8.0

15.对厌氧微生物正常生长关系最大的物理化学条件是( )。

A.pH值B.渗透压C.氧化一还原势D.水活度

16.从蜜饯中分到一株高渗酵母菌,其水活度nw值约为( )。

A.O.95 B.O.85 C.O.75 D.O.65

17.培养大肠杆菌的合成培养基是( )。

A.葡萄糖铵盐培养基B.淀粉硝酸盐培养基

C.蔗糖硝酸盐培养基D.葡萄糖硝酸盐培养基

18.高氏1号培养基适合培养( )。

A.细菌B.放线菌C.酵母菌I).霉菌

19.要对含菌量较少的水样进行细菌计数,较好的方法是应用固体培养基中的( )法。

A.固化培养基B.非可逆性固化培养基c.滤膜固体培养基n天然固态培养基

20.要对细菌进行动力观察,最好采用( )。

A.液体培养基_B.固体培养基C。半固体培养基D.脱水培养基

21.富集土壤真菌用的常用选择性培养基是( )。

A.酵母菌富集培养基B. Ashby无氮培养基C Martin氏培养基D.含糖酵母膏培养基

22.EMB爵养基对大肠菌群有显著的鉴别力,主要是依据了( )原理。

A.发酵蔗糖产酸B发酵乳糖产酸C.伊红、美蓝分别显色D.伊红、美蓝结合后显色

23.下列物质可用作生长因子的是()。

A.葡萄糖

B.纤维素

C.NaCl

D.叶酸

24.大肠杆菌属于()型的微生物。

A.光能无机自养

B.光能有机异养

C.化能无机自养

D.化能有机异养

25.硝化细菌属于()型的微生物。

A.光能无机自养

B.光能有机异养

C.化能无机自养

D.化能有机异养

26.某种细菌可利用无机物为电子供体而有贾稀为碳源,属于()型的微生物。

A.兼养型

B.异养型

C.自养型

D.原养型

27.化能无机自养微生物可利用()为电子供体。

A.CO2

B.H2

C.O2

D.H2O

28.用来分离产胞外蛋白酶菌株的酪素培养基是一种()。

A.基础培养基

B.加富培养基

C.选择培养基

D.鉴别培养基

29.固体培养基中琼脂含量一般为()。

A.0.5%

B.1.5%

C.2.5%

D.5%

30.用来分离固氮菌的培养基中缺乏氮源,这种培养基是一种()。

A.基础培养基

B.加富培养基

C.选择培养基

D.鉴别培养基

31.水分子可通过()进入细胞。

A.主动运输

B.扩散

C.促进扩散

D.基团转位

32.被运输物质进入细胞前后物质结构发生变化的是()。

A.主动运输

B.扩散

C.促进扩散

D.基团转位

33.新陈代谢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是( )。

A.分解代谢B.合成代谢C.能量代谢D。物质代谢

34.在葡萄糖等基质脱氢并产能的四条分解代谢途径中,可产丙酮酸的途径有( )两条。

A.EMP和HMP B.HMP和ED C.EMP和TCA D.EMP和ED

35.在基质脱氢和产能的四条途径中,有C02释放的途径有( )两条。

A.EMP和HMP B。HMP和TCA

C EMP和TCA D.EMP和ED

36.在基质脱氢和产能的四条途径中,有三条存在着底物水平磷酸化产A TP反应,它们是( )。

A.EMP、ED和TCA B EMP、HMP和ED

C HMP、ED和TCA D。EMP、HMP和TCA

37.在基质脱氢和产能的四条途径中,有三条可形成还原辅酶I(NADH2),它们是( )。

A。EMP、HMP和TCA B.HMP、ED和TCA

C EMP、HMP和E

D D.EMP、ED和TCA

38.葡萄糖经以下途径产还原力和A TP,若都折算成ATP,则产能效率最高的途径是( )。

A.EMP B.HMP C.ED D.EMP+TCA

39.通过ED途径分解葡萄糖的主要特点是只须经过( )反应即可快速形成丙酮酸。

A.2步B.4步C.6步D.6步以上

40.葡萄糖经以下途径产生还原力和A TP,若都折算成ATP计,其中产能效率最低者是。( )。

A.EMP B.HMP C.ED I).EMP+TCA

41.EMP途径中的关键酶是( )。

A。己糖激酶 B.磷酸己糖异构酶C.磷酸果糖激酶 D.果糖二磷酸醛缩酶

42.营硝酸盐呼吸的细菌,都是一类( )。

A.专性好氧菌B。兼性厌氧菌c。专性厌氧菌D.耐氧性厌氧菌

43.硫酸盐还原菌都是一些( )。

A专性好氧菌B.兼性厌氧菌C.专性厌氧菌D.耐氧性厌氧菌’

44.能进行同型乳酸发酵的乳酸菌是( )。

A.肠膜状明串珠菌 B.短乳杆菌C.德氏乳杆菌D.两歧双歧杆菌

45.迄今能用严格厌氧菌进行的大规模发酵生产的工业产品只有( )。

A.乙醇B.丙酸C.乳酸D。丙酮和丁醇

46.能通过stickland反应产能的微生物,都是一些( )厌氧菌。,

A.拟杆菌属B.发酵单胞菌属c.产甲烷菌类D.梭菌属

47.凡能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都是属于( )的菌种。

A.红螺菌目B蓝细菌类C.嗜盐菌类D.硫化细菌属、

48.硫酸盐还原细菌还原硫酸盐的最终产物是( )。

A.SO32-

B.SO22-

C.S D.H2S

49.在以下四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中,不含叶绿素和菌绿素的是( )。

A.红螺菌B蓝细菌 C.衣藻D.嗜盐菌

50.由EMP途径出发的六条发酵途径,其共同的最初中间代谢物是( )。

A.葡萄糖B甘油酸一3一磷酸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D.丙酮酸

51.在肽聚糖合成过程中,为让其前体分子顺利通过疏水性的细胞膜而转移至膜外进一步合成,必须借助于( )。

A.UDP核苷酸B.细菌萜醇C.“Park”核苷酸D.类固醇甾体

52.肽聚糖合成在细胞质中仅局限在( )一步。

A.UDP—N一乙酰胞壁酸B.UDP—N一乙酰葡糖胺

C.UDP—N一乙酰胞壁酸四肽

D.“Park”核苷酸

53.青霉素对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抑菌作用机制是( )。

.A.破坏N一乙酰葡糖胺与N一乙酰胞壁酸的交联B抑制肽聚糖单体间的转肽作用

C.导致细胞壁裂解

D.抑制肽聚糖单体透过细胞膜

54.抗生素属于微生物代谢中的( )。、

A主流代谢产物 B.中间代谢产物C.次生代谢产物 D.大分子降解产物

55.微生物代谢调节的方式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 )。‘

A.调节细胞膜的透性B调节酶与底物的接触

C.调节代谢流D.调节微生物的生理活动

56.常用来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是:

A、高氏1号培养基;

B、沙保培养基;

C、肉汤培养基;

D、以上三种都不是

57.药物敏感性试验应选用哪个时期的细菌?

A、迟缓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58.常用来培养放线菌的培养基是:

A、高氏1号培养基;

B、沙保培养基;

C、肉汤培养基;

D、以上三种都不是

59.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之抑制某一类细菌,而利于另一类细菌生长的培养基为:

A、鉴别培养基;

B、选择培养基;

C、基础培养基;

D、营养培养基

60.液体培养基主要用于:

A、观察细菌的运动能力;

B、观察细菌的菌落形态;

C、观察细菌粘附能力;

D、增菌

61.杀灭包括芽胞的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作:

A、消毒;

B、抑菌;

C、灭菌;

D、防腐

62.判断彻底灭菌的依据是:

A、细菌繁殖体被完全消灭;

B、芽胞被完全消灭;

C、细菌菌毛蛋白变性;D细菌的荚膜被破坏

63.运到细胞膜外的肽聚糖单体要进一步合成肽聚糖网套,其合成的引物为

A.Park核苷酸;

B.肽聚糖;

C.细菌萜醇;

D.磷壁酸。

64.对固体、半固体和液体培养基通常采用的灭菌方法是:

A.常规加压灭菌法

B.巴氏消毒法;

C.干热灭菌法

D.加消毒剂

65.灭菌是指杀死()的方法。

A、病原微生物

B、非病原微生物

C、所有微生物

D、芽孢体

66.在无生命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微生物是()。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D、霉形体

67.“Park”核苷酸的合成部位是:

A. 细胞膜上;

B. 细胞质中;

C. 细胞膜外;

D. 细胞壁生长点处。

68.微生物运输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

①被动扩散②促进扩散③主动运输④基团转位运转

68.蓝细菌的营养类型为

①光能自养型②化能自养型③光能异养型④化能异养型

70.琼脂在培养基中的作用是

①碳源②氮源③凝固剂④生长调节剂

69.实验室常用于培养微生物的温度为

①4℃②28℃③37℃④50℃

70.在培养基的配制过程中,有如下步骤,其正确的顺序为

①溶化②调pH ③加棉塞④包扎⑤培养基的分装⑥称量

A.①②⑥⑤③④

B.⑥①②⑤③④

C.⑥①②⑤④③

D.①②⑤④⑥③

71.在细菌培养中,所制备的斜面培养基形成的斜面的长度不超过试管总长的

A.1/5

B.2/3

C.1/4

D.1/2

72.要从多种细菌中分离某种细菌,培养基要用

A.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

B.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

C.固体培养基

D.液体培养基

73.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青霉素,可抑制哪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A.酵母菌、霉菌

B.病毒、酵母菌

C.细菌、放线菌

D.大肠杆菌、青霉菌

74.关于生长因子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B.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矿质元素

C.主要包括维生素、氨基酸和碱基等

D.一般是酶和核酸的组成成分

75.不能以糖类作为碳源的细菌是()

A.假单胞菌B.乳酸菌C.甲基营养菌D.固氮菌

76.不能作为异养微生物碳源的是()

A.牛肉膏B.含碳有机物C.石油D.含碳无机物

77.根瘤菌能利用的营养物质的组别是()

A.NH3,(CH2O),NaCl B.N2,(CH2O),CaCl2

C.铵盐,CO2,NaCl D.NO2,CO2,CaCl2

78.配制培养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制作固体培养基必须加入琼脂B.加入青霉素可得到放线菌

C.培养自生固氮菌不需要氮源D.发酵工程一般用半固体培养基

79.下列属于微生物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的是()

①牛肉膏②蛋白胨③氨基酸④维生素⑤碱基⑥生物素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③④⑤⑥

80.有关自养微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NaHCO3可提供两类营养物质

B.N2在一般条件下可成为氮源

C.含C、H、O、N的物质可提供碳源、氮源和能源

D.自养微生物需五类营养物质

81.在用伊红-美蓝培养基鉴别大肠杆菌时,培养基中可以不含有()

A.碳源B.氮源C.生长因子D.水和无机盐

82.自养型微生物与异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的主要差别是()

A.碳源B.氮源C.无机盐D.生长因子

83.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微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微生物都属于原核生物

C.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D.微生物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

84.下列关于生长因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B.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矿质元素

C.主要包括维生素、氨基酸和碱基等D.一般是酶和核酸的组成成分

85.酵母菌培养液中常含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但当葡萄糖浓度过高时,反而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原因是()

A.碳源供应太充足B.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

C.改变了酵母菌的pH值D.葡萄糖不是酵母菌的原料

86.可用于微生物分离鉴定的培养基是()

A.固体、天然、选择培养基B.固体、合成、鉴别培养基

C.半固体、天然、鉴别培养基D.半固体、天然、选择培养基

87.下列营养物质中,不是同时含有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的是()

A.牛肉膏B.蛋白胨C.生物素D.酵母粉

88.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一些物质配制而成,这些物质是()

A.指示剂或化学药品B.青霉素或琼脂

C.高浓度食盐D.维生素或指示剂

五、简答题

1、能否精确地确定微生物对微量元素的需求,为什么?

答:不能。微生物对微量元素需要量极低;微量元素常混杂在天然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学试剂、自来水、蒸馏水、普通玻璃器皿中;细胞中微量元素含量因培养基组分含量不恒定、药品生产厂家及批次、水质、容器等条件不同而变化,难以定量分析检测。

2、为什么生长因子通常是维生素、氨基酸、嘌呤和嘧啶,而葡萄糖通常不是生长因子?答:维生素、氨基酸或嘌呤(嘧啶)通常作为酶的辅基或辅酶,以及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是微生物生长所必需且需要量很小,而微生物(如营养缺陷型菌株)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以满足机体生长需要的有机化合物。而葡萄糖通常作为碳源和能源物质被微生物利用,需要量较大,而且其他一些糖类等碳源物质也可以代替葡萄糖满足微生物生长所需。

3、以伊红美蓝(EMB)培养基为例,分析鉴别培养基的作用原理。

答:EMB培养基含有伊红和美蓝两种染料作为指示剂,大肠杆菌可发酵乳糖产酸造成酸性环境时,这两种染料结合形成复合物,使大肠杆菌菌落带金属光泽的深紫色,而与其他不能发酵乳糖产酸的微生物区分开。

4、与促进扩散相比,微生物通过主动运输吸收营养物质的优点是什么?

答:主动运输与促进扩散相比的优点在于可以逆浓度运输营养物质。通过促进扩散将营养物质运输进入细胞,需要环境中营养物质浓度高于胞内,而在自然界中生长的微生物所处环境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往往很低,在这种情况下促进扩散难以发挥作用。主动运输则可以逆浓度运输,将环境中较低浓度什养物质运输进入胞内,保证微生物正常生长繁殖。

5.指出下列物品灭菌或消毒的方法及条件:

培养皿石蕊牛奶培养基饮用水种子皮肤无菌间

答:(1)培养皿:干热灭菌160~170℃1~2h

(2)石蕊牛奶培养基:巴氏消毒70℃15min

(3)饮用水:漂白粉、O3 、Cl2

(4)种子:重金属盐(HgCl2)

(5)皮肤:氧化剂(高锰酸钾)、70%酒精

(6)无菌间:紫外线辐射、福尔马林

6.简述化能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作用。

答:化能自养微生物氧化无机物而获得能量和还原力。能量的产生是通过电子传

递链的氧化磷酸化形式,电子受体通常是O2,因此,化能自养菌一般为好氧菌。电子供体是H2、NH4+、H2S和Fe2+,还原力的获得是逆呼吸链的方向进行传递,同时需要消耗能量。(1)氨的氧化。NH3和亚硝酸(NO2-)是作为能源的最普通的无机氮化合物,能被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氧化。

(2)硫的氧化。硫杆菌能够利用一种或多种还原态或部分还原态的硫化合物(包括硫化物、元素硫、硫代硫酸盐、多硫酸盐和亚硫酸盐)作能源。H2S首先被氧化成元素硫,随之被硫氧化酶和细胞色素系统氧化成亚硫酸盐,放出的电子在传递过程中可以偶联产生ATP。

(3)铁的氧化。从亚铁到高铁的生物氧化,对少数细菌来说也是一种产能反应,但这个过程只有少量的能量被利用。亚铁的氧化仅在嗜酸性的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中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在低pH环境中这种细菌能利用亚铁氧化时放出的能量生长,在该菌的呼吸链中发现了一种含铜的铁硫菌蓝蛋白(rusticyanin),它与几种Cyt c和一种Cyta,氧化酶构成电子传递链。

(4)氢的氧化。氢细菌能利用分子氢氧化产生的能量同化CO2,也能利用其他有机物生长。氢细菌的细胞膜上有泛醌、维生素K2及细胞色素等呼吸链组分。在这类细菌中,电子直接从氢传递给电子传递系统,电子在呼吸链传递过程中产生ATP。

五、论述题

1、以紫色非硫细菌为例,解释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可变性及对环境条件变化适应能力的灵活性。

答:紫色非硫细菌在没有有机物时可同化CO2进行自养生活,有有机物时利用有机物进行异养生活,在光照及厌氧条件下利用光能进行光能营养生活,在黑暗及好氧条件下利用有机物氧化产生的化学能进行化能营养生活。

2、如果要从环境中分离得到能利用苯作为碳源和能源的微生物纯培养物,你该如何设计实验?

答:(1)从苯含量较高环境中采集土样或水样;(2)配制培养基,制备平板,—种仅以苯作为唯一碳源(A),另—种不含任何碳源作为对照(B);(3)将样品适当适稀释(十倍稀释法),涂布A平饭;(4)将平板置于适当温度条件下培养,观察是否有菌落产生;(5)将A平板上的菌落编号并分别转接至B平板,置于相同温度条件下培养(在B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是可利用空气CO2的自养型微生物);(6)挑取在A平板上生长而不在B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在一个新的A 平板上划线、培养,获得单菌落,初步确定为可利用苯作为碳源和能源的微生物纯培养物;(7)将初步确定的目标菌株转接至以苯作为惟一碳源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摇瓶发酵实验,利用相应化学分析方法定量分析该菌株分解利用苯的情况。

3、某些微生物对生长因子的需求是具有较高的专一性,可利用它们通过“微生物分析”(microbiological assay)对样品中维生素或氨基酸进行定量。试设计实验利用微生物对

微生物营养试题及答案

第四章微生物营养试题 一.选择题: 40680 大多数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属于: A. 光能自养 B. 光能异养 C. 化能自养 D. 化能异养 答 :( ) 40681 蓝细菌的营养类型属于: A.光能自养 B. 光能异养 C.化能自养 D. 化能异养 答 :( ) 40682 的营养类型属于: A.光能自养 B. 光能异养 C. 化能自养 D. 化能异养 答 :( ) 40683 碳素营养物质的主要功能是: A. A.构成细胞物质 B. B.提供能量 C. C.A,B 两者 答 :( ) 40684 占微生物细胞总重量 70%-90% 以上的细胞组分是: A. A.碳素物质 B. B.氮素物质 C. C.水 答 :( ) 40685 能用分子氮作氮源的微生物有: A.酵母菌 B.蓝细菌 C.苏云金杆菌 答 :( ) 40686 腐生型微生物的特征是: A.以死的有机物作营养物质 B.以有生命活性的有机物作营养物质 ,B 两者 答 :( ) 40687 自养型微生物和异养型微生物的主要差别是: A. A.所需能源物质不同 B. B.所需碳源不同 C. C.所需氮源不同 答 :( ) 40688 基团转位和主动运输的主要差别是: A. A.运输中需要各种载体参与 B. B.需要消耗能量 C. C.改变了被运输物质的化学结构 答 :( ) 40689 单纯扩散和促进扩散的主要区别是: A. A.物质运输的浓度梯度不同 B. B.前者不需能量 , 后者需要能量

C. 前者不需要载体 , 后者需要载体 答 :( ) 40690 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生长因子 ( 生长因素 ) 是: A. A.微量元素 B. B.氨基酸和碱基 C. C.维生素 D. D.B,C 二者 答 :( ) 40691 培养基中使用酵母膏主要为微生物提供:A.生长因素 B.C 源 C. N 源 答 :( ) 40692 细菌中存在的一种主要运输方式为: A. A.单纯扩散 B. B.促进扩散 C. C.主动运输 D. D.基团转位 答 :( ) 40693 制备培养基中常用的碳源物质是: A. A.糖类物质 B. B.碳酸盐 C. C.农副产品 答 :( ) 40694 微生物细胞中的 C 素含量大约占细胞干重的: A. A.10% B. B.30% C. C.50% D. D.70% 答 :( ) 40695 用牛肉膏作培养基能为微生物提供: A. A. C 源 B. B.N 源 C. C.生长因素 D. D.A,B,C 都提供 答 :( ) 40696 协助扩散的运输方式主要存在于: A. A.细菌 B. B.放线菌 C. C.真菌 答 :( ) 40697 主动运输的运输方式主要存在于: A. A.厌氧菌 B. B.兼性厌氧菌 C. C.好氧菌 答 :( ) 40698 基团转位的运输方式主要存在于: A. A.厌氧菌 B. B.兼性厌氧菌 C. C.好氧菌 D. D. A 和 B 答 :( ) 40699 缺少合成 AA 能力的微生物称为:

高中生物六大营养物质与新陈代谢和遗传汇编

高中生物六大营养物质与新陈代谢和遗传汇编 六大营养物质 代谢通常被分为两类:分解代谢可以对大的分子进行分解以获得能量(如细胞呼吸);合成代谢则可以利用能量来合成细胞中的各个组分,如蛋白质和核酸等。以下是六大营养物质的代谢知识点,请大家学习。 名词: 1、食物的消化:一般都是结构复杂、不溶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经过消化,变成为结构简单、溶于水的小分子有机物。 2、营养物质的吸收:是指包括水分、无机盐等在内的各种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3、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 4、氨基转换作用:氨基酸的氨基转给其他化合物(如:丙酮酸),形成的新的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 5、脱氨基作用:氨基酸通过脱氨基作用被分解成为含氮部分(即氨基)和不含氮部分:氨基可以转变成为尿素而排出体外;不含氮部分可以氧化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也可以合成为糖类、脂肪。 6、非必需氨基酸: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 7、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通过食物获得的氨基酸。它们是甲硫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等8种。 8、糖尿病:当血糖含量高于160mg/dL会得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疾病由于糖的利用发生障碍,病人消瘦、虚弱无力,有多尿、多饮、多食的“三多一少”(体重减轻)症状。 9、低血糖病:长期饥饿血糖含量降低到50~80mg/dL,会出现头昏、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低血糖早期症状,喝一杯浓糖水;低于45mg/dL时出现惊厥、昏迷等晚期症状,因为脑组织供能不足必须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 新陈代谢 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自我更新过程叫做新陈代谢。以下是生物复习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知识点,请大家学习。 名词: 1、同化作用(合成代谢):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能量,这叫做同化作用。 第1页,共5页

4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一、名词解释 单纯扩散;指疏水双分子层细胞膜在无载体蛋白参与下,单纯依靠物理扩散方式让许多小分子、非电离分子尤其是亲水性分子被动通过的一 种物质运送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运送的物质主要有O2、CO2、乙 醇、甘油和某些氨基酸分子。 基团移位:指一类既需特异性载体蛋白的参与,又需耗能的一种物质运送方式,其特点是溶质在运送前后还会发生分子结构的变化,因此不 同于一般的主动运送。它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中,尤其是一些兼 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主要用于运送各种糖类(葡萄糖、果糖、 甘露糖)、核苷酸、丁酸和腺嘌呤等物质。 主动运输;指一类须提供能量并通过细胞膜特异性载体蛋白构象的变化,而使膜外环境中低浓度的溶质运入膜内的一种运送方式。它可以逆 浓度运送营养物,主要有无机离子、有机离子(某些氨基酸、有 机酸)和一些糖类(葡萄糖、乳糖和核糖)。 促进扩散:指溶质在运送过程中,必需借助存在于细胞膜上的底物特异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消耗能量的一类扩散性运送方式。其载体蛋白 一般通过诱导产生,它借助自身构象的变化,在不耗能的条件下 加速把膜外高浓度的溶质扩散到膜内,而且这个过程是可逆的。 生长因子;是一类对调节微生物正常代谢所必需,但不能用简单的碳、氮源自行合成的微量有机物。广义的生长因子除了维生素外,还包括 碱基、卟啉及其衍生物、甾醇、胺类、C4-C6的分支或直链脂肪 酸,有时还包括氨基酸营养缺陷突变株所需要的氨基酸在内;而 狭义的生长因子一般仅指维生素。 鉴别性培养基;是一类在成分中加有能与目的菌的无色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 应的指示剂,从而达到只须用肉眼辨别颜色就能方便地从近 似菌落中找出目的菌菌落的培养基。最常见的鉴别性培养基 是伊红美蓝乳糖培养基(即EMB培养基)。 选择性培养基;是一类根据某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

食品营养学试题库完结

食品营养学试题库完结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食品营养学》试题库内容如下 二、填空题(共105个空格,每次任选20个空格,每空格1分,计20分) 1-1. 关于营养不良,大致有营养不足、营养素缺乏、营养过剩、营养失衡四种类型。 2-1. 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2-2. 人体消化道(管)通常包括口腔、咽、食道(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7个部分。 2-3. 消化的方式主要有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种。 2-4. 吸收机理目前主要有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两类。 2-5. 被动转运通常包括渗透、滤过、单纯扩散、易化扩散等作用。 2-6. 糖类消化产物的吸收途径主要是血液。 2-7. 脂类消化产物主要的吸收部位是十二指肠的下部和空肠的上部。 2-8. 蛋白质消化产物的吸收途径是血液。

3-1. 年龄、性别、营养及机能状况、气候是影响人体基础代谢的主要因素。 3-2. 食品所含的能量可分为可被机体消化、利用的和不能被机体消化、利用的两类。 4-1. 食品,根据其含糖量的多少可分为高糖食品、低糖食品、无糖食品。 4-2. 食品中不可被消化、吸收的多糖,通常包括纤维素、半纤维 素、木质素、果胶物质、树胶。 4-3. 食物纤维的主要作用是螯合作用、吸水作用、改变消化道的菌群。 5-1. 脂类食品中的脂肪酸,根据其所含双键的数目,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 5-2. 油脂的自动氧化过程,通常包含引发阶段、传播阶段、终止阶段三个阶段。 6-1. 食物中最主要的限制氨基酸是赖氨酸和蛋氨酸。 7-1. 维生素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食品微生物复习要点第三章

食品微生物 三、微生物的营养个代谢 名词解释 生长因子:是某些微生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微量的特殊有机营养物,这些物质在某些微生物自身不能合成,必须在培养基中加入。 简单扩散:营养物质通过分子的随机运动透过微生物细胞膜上的小孔进出细胞。其特点是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不需要消耗细胞生物能。 促进扩散:由渗透酶促进的扩散称为促进扩散。 主动运输:营养物质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进行,是逆浓度梯度地被“抽”进细胞内的,因此这个过程不仅需要渗透压,还需要代谢能量。 基因移位:在微生物对营养物质吸收的过程中,还有一种特殊的运输方式。这种方式除具有主动运输的特点外,主要是被转运的物质改变了本身的性质,有化学基团转移到被转运的营养物质上面去。 光能自养:利用光能为能源,以二氧化碳或可溶性的碳酸盐作为唯一的碳源或主要碳源。以无机化合物(水、硫化氢、硫代硫酸钠)为氢供体,还原二氧化碳,生成有机物质。 光能异养:以光能为能源,利用有机物作为供氢体,还原二氧化碳,合成细胞的有机物质。化能自养:其能源和碳源都来自于有机物,能源来自有机物的氧化分解,ATP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碳源直接取自于有机碳化合物。 培养基:是指经人为配制而成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和积累代谢产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C/N比:是指培养基中所含C院子的摩尔浓度与N院子的摩尔浓度之比。 生物氧化:是指细胞内一切代谢物所进行的氧化作用。 发酵:如果电子供体是有机化合物,而最终电子受体也是有机化合物的生物氧化过程称为发酵作用。 好氧呼吸: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道德生物氧化过程。 厌氧呼吸:以无机氧化物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生物氧化过程。 底物水平磷酸化:异化作用的中间产物高能磷酸转移给ADP,形成ATP。如下述反应 磷酸烯醇丙酮酸+ADP 丙酮酸+ATP 氧化磷酸化:利用生物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合成ATP的反应。 光合磷酸化:利用光能合成ATP的反应。 试述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及其功能 1、水分结合水细胞物质的组成成分,是微生物细胞生活的必要条件 游离水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和排泄代谢产物的溶剂及生化反应的介质 2、碳源物质被微生物用来合成各种代谢产物 3、氮源物质是微生物细胞蛋白质和核酸的重要成分 4、无机元素是微生物细胞结构物质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和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 物质。 5、生长因子某些微生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 微生物常用的碳源和氮源物质有哪些? 碳源物质有机碳源物质糖类、葡萄糖、蔗糖 无机碳源物质二氧化碳或可溶性碳酸盐 氮源物质空气中的分子态氮 无机氮化合物铵态氮、硝态氮和简单的有机氮化物 有机氮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

食品营养学试题库

食品营养学复习题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每天成年人维生素C的最大可耐受量是 A.800mg B.1200 mg C.2000 mg D.1000 mg 2.通常所称维生素B2即 A.硫胺素B.烟酸C.抗坏血酸D.核黄素 3.下列饮食习惯中,不科学的是 A.清淡少盐B.狼吞虎咽C.细嚼慢咽D.少吃零食4.有可能存在于有棉籽油中的植物性毒素为 A.龙葵素B.秋水仙碱C.毒肽D.棉酚5.下面的矿物质中与骨骼、牙齿形成无关的是 A.钙B.磷C.铁D.氟6.下列哪种物质不是食物营养素 A.水B.维生素D C.铁D.蛋白质7.单细胞蛋白是目前尚在研究的一种蛋白质资源,它包括 A.藻类蛋白,叶蛋白及微生物蛋白B.细菌蛋白,植物蛋白及酵母蛋白 C.藻类蛋白,细菌蛋白及酵母蛋白D.微生物蛋白,藻类蛋白及植物蛋白8.微量元素I是哪种重要激素的组成部分 A.肾上腺皮质激素B.甲状腺素C.生长激素D.性激素9.下述烹调方法中维生素损失最大的是 A.焖饭B.炸油条C.煮粥加碱D.炖制食物10.糖尿病人可以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为 A.果糖B.蔗糖C.葡萄糖D.白砂糖 11.FAO恩格尔系数划分贫富,据此,属于小康水平的恩格尔系数应为A.50%-59% B.40%-49% C.30%-39% D.大于50% 12.每天成年男性钙的适宜摄入量是 A.800mg B.1000 mg C.500 mg D.1200 mg 13.下列维生素中不是水溶性维生素的是 A.VD B.VC C.VB1 D.VPP 14.下列关于喝牛奶做法中,有一定科学道理的是 A.空腹喝 B.长时间加热杀菌以后喝 C.置冰箱中冷冻以后喝 D.晚上睡觉前可以适量喝15.存在于棉籽中的植物性毒素为

第三章 微生物的营养与代谢复习题

第三章微生物的营养与代谢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选择培养基:是用来将某种或某类微生物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的培养基。 2.基础培养基:是含有一般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3.合成培养基:是由化学成分完全了解的物质配制而成的培养基,也称化学限定培养基。 4.化能异养微生物:以有机碳化合物为能源,碳源和供氢体也是有机碳化合物的微生物。 5.化能自养微生物:利用无机化合物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和以CO2为碳源生长的微生物。 6.光能自养微生物:利用光作为能源,以CO2为基本碳源,供氢体是还原在无机化合物的微生物。 7.光能异养微生物:以光为能源,以有机碳化合物作为碳源和供氢体营光合生长的微生物。 8.发酵:是指微生物细胞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各种不同的代谢产物。 9.呼吸作用:指从葡萄糖或其他有机基质脱下的电子(氢)经过一系列载体最终传递给外源分子氧或其他氧化型化合物并产生较多ATP的生物氧化过程。 10.有氧呼吸: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 11.无氧呼吸:以氧以外的其他氧化型化合物作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 12.异型乳酸发酵:是指发酵终生物中除了乳酸外还有一些乙醇(或乙酸)等产物的发酵。 13.生物固氮:微生物将氮还原为氨的过程称为生物固氮。 14.硝化细菌:能利用还原无机氮化合物进行自养生长的细菌称为硝化细菌。 15.光合细菌:以光为能源,利用CO2或有机碳化合物作为碳源,通过电子传递产生ATP的细菌。 16.天然培养基:天然培养基是一类利用动物体、植物体或微生物体包括用其提取物制成的培养基,其特点是成分复杂、营养丰富,但不知其确切的化学组分,价格便宜,适合多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或生产代谢产物之用。 17.组合培养基:组合培养基又称合成培养基,。是一类按微生物营养要求设计的用多种高纯化学试剂配制成的培养基。优点是成分精确、重演性高,缺点是配制麻烦、价格较贵。主要适合科学研究用。 18.难养菌:难养菌就是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微生物,如类支原体、类立克次氏体和若干寄生真菌等。 19.碳氮比(|(C/N ):碳氮比是指在某一培养基配方中,碳源与氮源含量的比例。严格地讲,应指在培养基所含的碳源中的碳原子摩尔数与氮源中氮原子摩尔数之比。 20.Ashby无氮培养基:Ashby无氮培养基是一种以甘露醇为碳源,不加任何氮源的选择性培养基,可高效分离土壤中能自生固氮的固氮菌属(Azotobacter)等细菌。 21.Martin氏培养基:Marti n氏培养基是一种对土壤中数量众多的细菌具有抑制作用,因而能高效分离土壤真菌的选择性培养基。其中含有的孟加拉红、金霉素和链霉素是细菌抑制剂。 22.鉴别性培养基:鉴别性培养基是一类在成分中加有能与目的菌的无色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而达到只需用肉眼辨别菌落颜色就能方便地从近似菌落中找出目的菌菌落的培养基。如EMB培养基。 23.单功能营养物:单功能营养物是只具有一种营养要素功能的营养物,如日光辐射能只起着单一的能源作用,C02只起着单一的碳源作用等。

第四章 微生物营养试题及答案

第四章微生物营养试题一.选择题: 40680大多数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属于: A.光能自养 B.光能异养 C.化能自养 D.化能异养 答:( ) 40681蓝细菌的营养类型属于: A.光能自养 B.光能异养 C.化能自养 D.化能异养 答:( ) 40682E.coli的营养类型属于: A.光能自养 B.光能异养 C.化能自养 D.化能异养 答:( ) 40683碳素营养物质的主要功能是:

A.A.构成细胞物质 B.B.提供能量 C.C.A,B两者 答:( ) 40684占微生物细胞总重量70%-90%以上的细胞组分是: A.A.碳素物质 B.B.氮素物质 C.C.水 答:( ) 40685能用分子氮作氮源的微生物有: A.酵母菌 B.蓝细菌 C.苏云金杆菌 答:( ) 40686腐生型微生物的特征是: A.以死的有机物作营养物质 B.以有生命活性的有机物作营养物质 C.A,B两者 答:( ) 40687自养型微生物和异养型微生物的主要差别是:A.A.所需能源物质不同

B.B.所需碳源不同 C.C.所需氮源不同 答:( ) 40688基团转位和主动运输的主要差别是: A.A.运输中需要各种载体参与 B.B.需要消耗能量 C.C.改变了被运输物质的化学结构 答:( ) 40689单纯扩散和促进扩散的主要区别是: A.A.物质运输的浓度梯度不同 B.B.前者不需能量,后者需要能量 40690 40691 40692 40693 40694 40695 40696 40697 40698 40699C.前者不需要载体,后者需要载体

答:( ) 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生长因子(生长因素)是: A.A.微量元素 B.B.氨基酸和碱基 C.C.维生素 D.D.B,C二者 答:( ) 培养基中使用酵母膏主要为微生物提供:A.生长因素 B.C源 C. N源 答:( ) 细菌中存在的一种主要运输方式为: A.A.单纯扩散 B.B.促进扩散 C.C.主动运输 D.D.基团转位 答:( ) 制备培养基中常用的碳源物质是: A.A.糖类物质 B.B.碳酸盐

食品营养学习题及答案

食品营养学 填空题10个空,10分(全部来自习题册);选择题20个,20分(全部来自习题册);名词解释5个,10分;问答题5个,30分;综合应用题1个,30分。 一、名词解释 1、营养不良:指由于一种或一种以上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剩所造成的机体健康异常或疾病状态。 2、必需氨基酸:在人体内不能自身合成或合成速度远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3、抗生酮作用:当碳水化合物不足时,脂肪酸不能被彻底氧化分解而产生过多酮体,会产生酮症酸中毒;当碳水化合物充足时,可防止酮症酸中毒的发生,这种作用称为抗生酮作用。 4、碱性食品::指含钾、钠、钙、镁等矿物质较多的食物,在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常呈碱性,包括蔬菜、水果、豆类、牛奶及硬果中的杏仁、栗子等。 5、血糖生成指数:某种食物升高血糖效应与标准食品(通常为葡萄糖)升高血糖效应之比。GI值越高,说明这种食物升高血糖的效应越强。 6、必需脂肪酸:是指人体不可缺少而又不能自身合成,必须通过食物供给的脂肪酸。 7、限制氨基酸: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或缺乏,导致其它的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造成其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称限制氨基酸。 8、营养价值:指食品中所含热能和营养素能够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包括营养素是否种类齐全,数量是否充足和相互比例是否适宜,并且是否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 9、营养质量指数:即营养素密度(待测食品中某营养素占供给量的比)与热能密度(待测食品所含热能占供给量的比)之比,作为评价食品营养价值的指标。 10、酸性食品:指含硫、磷、氯等矿物质较多的食物,在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常呈酸性,包括肉、鱼、蛋、禽类、谷类及硬果中的花生、榛子、核桃等 11、DRIs :是在RDA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其中包括4项内容: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12、蛋白质互补作用:由于食物蛋白质中限制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各不相同,如将几种食物进行混合,能起到取长补短,使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更接近人体需要量模式,从而提高蛋白质在体内的利用率,这种作用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13、节约蛋白作用:机体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以能量为基础,当碳水化合物供能不足时,将由蛋白质、脂肪产能来弥补,即为糖类对蛋白质的保护作用。 14、混溶钙池: 在人体内,99%的钙元素以羟基磷灰石结晶的形式存在于牙齿和骨骼中,其余1%的钙元素大多存在于软组织、细胞外液血液中,这部分钙统称为混溶钙池。 15、膳食营养状况变迁:从膳食匮乏低劣和体力活动强大为主的状况,向膳食能量、脂肪过多,同时缺少运动占主导的状况转变。 16、反式脂肪酸 : 是分子中含有一个或多个反式双键的非共轭不饱和脂肪酸。 17、n-3PUFA:n-3(或w-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即从甲基端数,第一个不饱和键在第三和第四碳原子之间的各种不饱和脂肪酸。 n-6PUFA :n-6(或w-6)系列不饱和脂肪酸,从甲基端数,第一个双键在第六和第七碳之间。 18、产能营养素: 在人体摄取的营养中,只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能产生能量,营养学上称这三种营养素为“产能营养素”或“热原质”。 19、氨基酸需要量模式: 是蛋白质仲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用来反映人体蛋白质即食物蛋白质在必需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上存在的差异。 20、膳食指南:根据营养学原则,结合本国国情提出的一组以食物为基础的,知道人们合理选择与搭配食物,已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为目的的指导性意见。 21、营养调查:是通过膳食调查,实验室检测,体格检查,能量消耗观察,了解个体或群体营养状况的方法。营养调查是营养监测的基础。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习题及答案讲课讲稿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真核微生物;2.微生物多样性;3.膜边体;4.几丁质酶体;5.氢化酶体:6.蕈菌;7.生物资源;8.菌核(scleraotium);9.菌物界 二、空题 1.以下各类真核微生物的细胞壁主要成分分别是:酵母菌为,低等真菌为,高等真菌为,藻类为。 2.真核微生物所特有的鞭毛称。 3.真核生物鞭毛杆的横切面为型。 4.在真核微生物细胞质内存在着沉降系数为S的核糖体,它是由S 和S两个小亚基组成。 5.真核微生物包括,,和等几个大类。 6.藻类是含有并能的光合类型生物,藻类细胞中可贮藏碳源物质。 7.真菌被划分为纲、纲、纲、纲和菌纲。 8.真菌是不含有素、营养,以进行繁殖的真核微生物。 9.原生动物是色、无,能运动的单细胞真核生物。 三、选择题 1.在真核微生物,例如()中常常找不到细胞核。 (1)真菌菌丝的顶端细胞(2)酵母菌的芽体 (3)曲霉菌的足细胞(4)青霉菌的孢子梗细胞 2.在酵母菌细胞壁的4种成分中,赋予其机械强度的主要成分是()。 (1)几丁质(2)蛋白质(3)葡聚糖(4)甘露聚糖 3.构成真核微生物染色质的最基本单位是()。 (1)螺线管(2)核小体(3)超螺线管(4)染色体 4.在叶绿体的各结构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际部位是()。 (1)基粒(2)基质(3)类囊体(4)基质类囊体 5._______________是藻类和真菌的共生体。 (1).Mycorrhiza (2)B. Agar (3)Lichen (4)Heterocyst 6.适合所有微生物的特殊特征是_____________。 (1)它们是多细胞的(2).细胞有明显的核 (3)只有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4)可进行光合作用 7.预计在_____________的土壤中能发现真菌。 (1)富含氮化合物(2).酸性 (3)中性(4)还有细菌和原生动物

《食品营养学》习题及答案

1.第1题 下列植物性食物中( )富含优质蛋白质。 A.豆类 2.第2题 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元素为()。 A.硒 3.第3题 供给机体能量最迅速经济的来源是( )。 A.碳水化合物 4.第4题 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一种矿物质是()。 A.钙 5.第5题 ()可以促进铁的吸收。 A.维生素C 6.第6题 多数食物蛋白质含氮量为( )。 A.12% 答案:A 7.第7题 ()在谷类加工中损失最多。 D.B族维生素 8.第8题 对于举重、投掷等项目要求较大的力量,含氮物质代谢强,所以食物中()供给量应提高。 B.蛋白质 9.第9题 下列哪种不是人工合成色素() B.胡萝卜素 10.第10题 婴儿膳食中合理的钙磷比例为( )。 D.2∶1 11.第11题 UL是()的水平。 A.日常摄取高限 12.第19题 下列属于双糖的是( )。 A.蔗糖 13.第20题 下列哪项不是脂类的营养学意义() D.提供必需氨基酸 14.第21题

鱼类食品有一定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是因为含有()。 C.不饱和脂肪酸 15.第22题 氨基酸模式是指蛋白质中()。 C.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 16.第23题 RDA是为了保障居民()所提出的食物营养素供应标准。 B.保证既不患营养缺乏病又不患营养过剩性疾病 17.第24题 以下属于成碱性食品的是()。 C.茶叶 18.第25题 蛋白质的主要食物来源,以下食物中蛋白质含量表达正确的是( )。 B.豆类>禽类>奶类 19.第26题 大豆制品与米饭同时食用() A.大豆可弥补米中的赖氨酸不足 20.第27题 下列哪些食品老年人不宜多食,以免引起高胆固醇血症( )。 A.动物脑、鱼子 21.第28题 烟酸即( ),又名维生素PP、抗糙皮病维生素或抗癞皮病维生素。 C.尼克酸 22.第29题 食醋具有袪病保健功能,经常食用可以降低血压、软化血管、减少胆固醇堆积,防止( )疾病。 B.心血管 23.第30题 果糖是一种( )。 C.单糖 24.第31题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在全日总能量中所占的百分比以()为宜。A.10-15%,20-30%,55-65% 25.第32题 粮谷类食物蛋白质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 D.赖氨酸 26.第41题 以下食物中生物价最高的是()。 A.鸡蛋 27.第44题 菠菜、苋菜等蔬菜中钙、铁不易吸收是由于含有一定量的( )。 B.草酸

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试题

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 一、填空题 1、微生物的营养要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有被动扩散、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四种类型。 3、按培养基功能可分为___ 、___ 、____ 、_____。 4、按对培养基成分的了解,培养基可分为__ _ 、__ __ 、_ __ ,按其物理状态,可分为 ____ 、____ 、__ ; 5、根据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碳源、能源和电子供体性质的不同,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可分为___ 、__ _、 ____ 、______。 6、根据,微生物可分为自养型和异养型。 7、根据,微生物可分为光能营养型和化能营养型。 8、根据,微生物可分为无机营养型和有机营养型。 9、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和。 10、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有、、和。 二、选择题 1、在含有下列物质的培养基中,大肠杆菌首先利用的碳物质是() A、蔗糖; B、葡萄糖; C、半乳糖; D、淀粉 2、在工业生产中为提高土霉素产量,培养基中可采用的混合氮源是() A、蛋白胨/酵母浸膏 B、黄豆饼粉/花生饼粉 C、玉米浆/黄豆饼粉 D、玉米浆/(NH 4) 2 SO 4 3、下列物质可用作生长因子的是() A、葡萄糖 B、纤维素 C、NaCl D、叶酸 4、一般酵母菌生长最适水活度值为() A、0.95 B、O.76 C、0.60 D、0.88 5、大肠杆菌属于()型的微生物 A、光能无机自养 B、光能有机异养 C、化能无机自养 D、化能有机异养

食品营养学试题图文稿

食品营养学试题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食品营养学》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 标号写在后括号内。每题1分,共15分)A卷 营养 5.牛奶中含量最低的矿物质是以下哪一种( B ) A.钙 B.铁 C.钾 D.钠 7.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维生素是( C )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E D.叶酸 9.人体所需的一部分尼克酸可由体内哪种氨基酸转化( C )A.苏氨酸 B.赖氨酸 C.色氨酸 D.蛋氨酸 12.粮谷类食物蛋白质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 D) A.苯丙氨酸 B.蛋氨酸 C.苏氨酸 D.赖氨酸 15.维生素B2的良好来源是(D ) A.白菜 B.菠菜 C.大米 D.动物肝脏 19.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是( D ) A.马铃薯 B.梨子 C.小麦 D.动物肝脏 29.尿负荷试验可用来评价下列哪些营养素的体内营养状况( B )A.维生素E B.赖氨酸 C.维生素A D.尼克酸 35.与能量代谢无关的维生素是( B ) A.硫胺素 B.维生素A C.尼克酸 D.核黄素 多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二至五个是正确的,将其全部选出并把它们的标号写在后括号内,错选或漏选均不给分。每题2分,共18分) A卷

3.锌缺乏的临床表现为( BCD ) A.严重贫血 B.味觉下降 C.发育迟缓 D.免疫力下降 E.龋齿 4.尼克酸缺乏的典型症状有( BDE ) A.暗适应能力下降 B.皮肤炎 C.神经炎 D.腹泻 E.痴呆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E ) A.蛋类中含胆固醇高 B.蛋类中含卵磷脂低 C.大豆中含淀粉很少 D.鸡蛋中的铁吸收很差 E.牛奶是铁含量很低的食物 10.维生素D缺乏在人体的表现有( AD )A.婴幼儿发生佝偻病 B.在青年人发生骨质疏松症C.在儿童发生癞皮病在 D.在成人发生骨质软化症 E.在老年人发生痤疮 12.铁的良好来源应包括( ACDE ) A.动物血 B.菠菜 C.牛肉 D.动物肝脏 E.鱼肉 13.下列哪些不是维生素D原( ACE ) A.肝脏中的视黄醇 B.酵母细胞中的麦角固醇 C.水果中的胡萝卜素 D.动物皮下的7-脱氢胆固醇E.植物油中的生育酚 14.下列哪些不是维生素的特点( ABE )A.天然存在于食物中 B.人体每日合成的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 C.不参与机体组成 D.每克维生素可提供16.81(4kcal)热能 E.每日需要较多z 15.下列哪些不是硒的缺乏症( ABDE )A.克汀病 B.肝豆状核变性(Wilson氏病) C.克山病 D.糖尿病

微生物试题4

第四章病毒和亚病毒 A部分习题 一、选择题1-5. BBBBA;6-10. BCBAB;11-15. ACACC 1. 病毒的大小以()为单位量度。 A. m B.nm C.mm 2. .E.coli T4噬菌体的典型外形是:() A.球形 B.蝌蚪形 C.杆状 D.丝状 3. 类病毒是一类仅含有侵染性()的病毒。 A.蛋白质 B.RNA C.DNA D.DNA和RNA。 4.病毒壳体的组成成份是:() A.核酸 B.蛋白质 C.多糖 D.脂类 5.病毒囊膜的组成成分是:() A.脂类 B.多糖 C.蛋白质 6. 病毒含有的核酸通常是:() A.DNA和RNA B.DNA或RNA C.DNA D.RNA 7.最先发现病毒的是:() A.巴斯德 B.柯赫 C.伊万诺夫斯基 D.吕文虎克 8.CPV是() A.颗粒体病毒 B.质多角体病毒 C.核多角体病毒 9.NPV是() A.核多角体病毒 B.质多角体病毒 C.颗粒体病毒 10.GV是:() A.无包涵体病毒 B.颗粒体病毒 C.核多角体病毒 11.噬菌体是专性寄生于()的寄生物。 A.细菌 B.酵母菌 C.霉菌 12.病毒的分类目前以()为主。 A.寄主 B.形态 C.核酸 13.最先提纯的结晶病毒是:() A.烟草花叶病毒 B.痘苗病毒 C.疱疹病毒 D.流感病毒 14.在溶源细胞中,原噬菌体以()状态存在于宿主细胞中。 A.游离于细胞质中 B.缺陷噬菌体 C.插入寄主染色体 15.溶原性细菌对()具有免疫性。 A.所有噬菌体 B.部分噬菌体 C.外来同源噬菌体 D.其它噬菌体 二、是非题1-5. TTFFT; 6-10. FTFFT

食品微生物练习卷(第二章微生物的营养、第三章微生物菌种)

第二章微生物营养、第三章微生物菌种保藏练习卷 一、填空 1、….占细胞干重的96%。 2、细胞结构主要由…..6种元素组成。 3、微生物的营养来源包括……六大类 4、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包括: 5、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方式分为: 6、培养基的配制原则是: 7、按营养物质来源划分,培养基可以分为: 8、按用途来划分,培养基可以分为: 9、单细胞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分为….时期 10、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可分为: 11、微生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五种关系。 12、高温杀菌可分为…和…两大类。 13、构成DNA的四种碱基分别是: 14、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有: 二、选择 1、下列哪项属于微生物常用的无机碳源() A、有机酸 B、糖类 C、蛋白胨 D、二氧化碳 2、碳元素占微生物细胞干重的() A、70% B、50% C、30% D、25% 3、下列哪项属于化能自养型微生物()

A、酵母菌 B、蓝细菌 C、硝化细菌 D、藻类 4、下列哪一项不能通过单纯扩散方式进入微生物细胞() A、多糖 B、水分子 C、氧分子 D、二氧化碳 5、培养细菌,合适的碳氮比是() A、10:1 B、3:1 C、5:1 D、2:1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天然培养基的原料() A、牛肉膏 B、蛋白胨 C、麸皮 D、硝酸盐 7、固体培养基添加的凝固剂比例一般为() A、0.5% B、2% C、5% D10% 8、下列哪一时期最适合收获菌种() A、迟缓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9、以下哪项属于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化学因素() A、PH值 B、温度 C、水分含量 D、氧含量 10、大肠杆菌属于()微生物 A、嗜冷 B、嗜温 C、嗜热 D、嗜高热 11、哪一个波长的紫外线杀菌能力最强() A、280nm B、260nm C、200nm D、230nm 12、下列哪一种方法杀灭微生物的程度最彻底() A、防腐 B、灭菌 C、消毒 D、商业杀菌 三、判断 1、水是微生物细胞的重要组分,约占细胞重量的70~90%。 2、营养是微生物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高中生物论文三大营养物质代谢 知识梳理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密切,人体健康问题是现代人们生活的热门话题,也是高考的热点问题。高考题主要考查三大类营养物质的具体代谢过程、三大营养物质与健康卫生保健的关系,及三大类营养物质的相互转化。 一、三大营养物质代谢 1.糖代谢 2.脂质代谢 3.蛋白质代谢 特别提醒: (1)糖代谢中合成的糖元有肝糖元和肌糖元。其中肝糖元可分解成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成为血糖,肌糖元则不同,它不能分解成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成为血糖,而是在分解为后直接氧化分解供肌肉生命活动应用。所以肌糖元没有调节血糖浓度的作用。 (2)葡萄糖能转变成某些氨基酸,这里的氨基酸只能是12种非必需氨基酸,原因是糖类分解时不能产生与必需氨基酸相对应的中间产物。 (3)体内蛋白质的分解也有必需氨基酸的产生。 食物中的糖类 肝糖元 非糖物质 分解 消化吸收 转化 来源 血糖 (80~120mg/dL ) 去路 合成 肝糖元、肌糖元 脂肪、某些氨基酸 转化 氧化分解 CO 2+H 2O+能量 2C 3H 6O 3+能量 <50~60 mg/dL 低血糖早期 低血糖晚期 >130 mg/dL >160~180 mg/dL 高血糖 糖尿病 食物中的脂质 储存脂肪 其他物质 消化吸收 转化 转化 来源 脂肪 胆固醇 磷脂 去路 构成 生物膜(如磷脂) 储存 皮下、大网膜、肠系膜 合成 乳汁、皮脂、类固醇激素 分解 CO 2+H 2O+能量 食物中的蛋白质 体内蛋白质 糖类 消化吸收 肥胖、脂肪肝 分解 转氨基 来源 氨基酸 去路 合成 组织蛋白、酶、激素等 转氨基 新的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 脱氨基 含氮部分 尿素(主要在肝脏) 转化 不含氮部分 氧化分解 CO 2+H 2O+能量 合成 糖类、脂肪 <45 mg/dL

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

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 微生物的营养 (nutrition) 是微生物生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阐明营养物质在微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的生理功能以及微生物细胞从外界环境摄取营养物质的具体机制是微生物营养的主要研究内容。为了生存,微生物必须从环境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新陈代谢将这些营养物质转化成自身新的细胞物质或代谢物,并从中获取生命活动必需的能量,同时将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排除体外。那些能够满足微生物机体生长、繁殖和完成各种生理活动所需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nutrient), 而微生物获得和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称为营养。营养物质是微生物生存的物质基础,而营养是微生物维持和延续其生命形式的一种生理过程。 第一节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1.化学元素(chemical element) 构成微生物细胞的物质基础是各种化学元素。根据微生物生长时对各类化学元素需要量的大小,可将它们分为主要元素(macroelement)和微量元素(trace element),主要元素包括碳、氢、氧、氮、磷、硫、钾、镁、钙、铁等,碳、氢、氧、氮、磷、硫这六种主要元素可占细菌细胞干重的97%(表4-1)。微量元素包括锌、锰、钠、氯、钼、硒、钴、铜、钨、镍、硼等。 表4-1微生物细胞中几种主要元素的含量(干重%) 组成微生物细胞的各类化学元素的比例常因微生物种类的不同而不同,例如细菌、酵母菌和真菌的碳、氢、氧、氮、磷、硫六种元素的含量就有差别(表4-1),而硫细菌(sulfur bacteria)、铁细菌(iron bacteria)和海洋细菌(marine bacteria)相对于其他细菌则含有较多的硫、铁和钠、氯等元素, 硅藻(Diatom)需要硅酸来构建富含(SiO2)n的细胞壁。不仅如此,微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组成也常随菌龄及培养条件的不同而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幼龄的或在氮源(source of nitrogen)丰富的培养基(medium)上生长的细胞与老龄的或在氮源相对贫乏的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胞相比,前者含氮量高,后者含氮量低。

《食品营养学》试题库

《食品营养学试题库》 第一章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一、填空题 1、骨质可分为()和()。 2、胃的大部分位于(),小部分位于();可分为()、()、()和()四部。 3、大肠和盲肠的三个形态特征是具有()、()、()。 4、泌尿系统包括()、()、()和()_四部分。 5、淋巴系统由()、()和()组成。 6、神经系统由()和()两部分组成。 7、人体功能调节的三种方式是()、()和()。 8、老年人大动脉管壁弹性降低,其脉压()。 9、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基础代谢率()。 10、正常情况下,成人每昼夜尿量平均为()ml。 11、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主要是调节()、()和()。 12、幼年时生长素缺乏将导致()症,而甲状腺激素缺乏则导致()症。 13、血液中()激素高峰可作为排卵的标志。 14、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和()3部分。 15、胆总管由()和()合成,与()汇合共同开口于()。 16、肾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为()。 17、循环系统包括()和()系统。 18、毛细血管是血液与()进行()的主要场所。 19、中枢神经包括()和()。 20、脑可分为()_、()、()、()、()和()六部 21、正常人血小板数目范围为()。 22、心血管中枢最基本的部位在()。 23、胃肠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 24、甘露醇静脉注射后尿量将(),这种利尿方式称为()。 25、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主要是()、()、()和()。 26、眼能分辨两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称为(),通常以()为指标,视角越小,视力越()。 二、单项选择题 1、人体正常染色体数目为() A、44对常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 B、22对常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

《食品营养学》复习题

《食品营养学》复习指导 一、题型 1.名词解释(本题15分,每小题3分,共5小题) 2.单选题(本题20分,每小题1分,共20小题) 3.简答题(本题50-60分,每小题6-8分,约8个题) 4.计算题:营养配餐及有关计算,10-15分 二、复习参考 (一)名词解释 1.营养:人体获得食物并利用其作为生命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的过程。 2.营养素:用以维持人类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和健康生活所必需的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 3.营养价值:是指食物中营养素及能量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 4.食品营养学:主要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关系,以及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的措施的科学。 5.必需脂肪酸:不能被细胞或机体以相应需要量合成或从其膳食前体合成,而必需由膳食供给的多不饱和脂酸。 6.必需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而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包括色氨酸、苏氨酸、蛋氨酸、缬氨酸、赖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苯丙氨酸等8种。) 7.限制性氨基酸(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当某些或某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低于标准水平时, 不论其他LAA的含量与比例如何适当,其营养价值也必然大大下降,这些含量不足的必须氨基酸称为限制性氨基酸。(当蛋白质中有两种以上必需氨基酸含量不足,不足程度最高的称为第一限制氨基酸) 8.完全蛋白质(优质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彼此比例适当。不但可以维持人体健康,还可以促进生长发育。(指能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利用率高,各种氨基酸的比率符合人体蛋白质氨基酸的比率) 9.蛋白质互补作用:不同食物间相互补充其必需氨基酸不足的作用。 10.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与能量缺乏同时,称为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11.氨基酸模式:指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比例。 12.氨基酸评分:食物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与参考蛋白质或理想模式中相应的必需氨基酸的比值 13.节约蛋白质作用:当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时,可防止体内和膳食中的蛋白质转变为葡萄糖,这一现象被称为节约蛋白质作用。 14.抗生酮作用:脂肪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乙酰基需要与碳水化合物代谢产生的草酰乙酸结合完全氧化而不产生酮体的作用称为抗生酮作用。 15.食物热效应:指人体在摄食过程中,由于要对食物中的营养素进行消化、吸收、代谢、转化等生理活动,需要额外消耗能量,同时引起体温升高和能量消耗增加的现象。 16.维生素: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无热量的、食物中所含有的、微量的有机小分子化合物。 17.矿物质:除C、H、O、N 外,人体功能所必需的无机元素,称无机盐。 18.夜盲症:在暗环境下或夜晚视力很差或完全看不见东西。VA缺乏引起 19.脚气病:是维生素B1严重缺乏时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炎。 20."三D"症:缺乏烟酸时糖代谢受阻,神经细胞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使神经功能受影响,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