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七)《飞向太空港》

(十七)《飞向太空港》

(十七)《飞向太空港》
(十七)《飞向太空港》

(十七)《飞向太空港》

【作者简介】

李鸣生,1956年生于四川,现居北京,当代著名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协报告文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首席纪实作家。

他被文学界称为“中国航天文学第一人”“继徐迟之后中国第二个写科技题材的佼佼者”,还被网民称为“最有良知的作家”。其数百万言的“航天七部曲”在海内外有着广泛影响,拥有众多读者;《中国863》是国内第一部书写高科技的作品,在科技界、知识界、文学界反响强烈;《全球寻找“北京人”》传播海内外,并由此刮起一股寻找“北京猿人”的热潮;而反映汶川大地震的《震中在人心》,不仅获得鲁迅文学奖第一名,也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作品导读】

美国的卫星要上天,既不选择本国的航天飞机,也不选择法国的“阿里安”,却偏偏选择了中国的火箭;且发射地点竟在四川大凉山深处一个原始的大山沟。这本身就是一部传奇。

《飞向太空港》写的正是中国“长征三号”运载火箭首次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美国“亚洲一号”卫星的故事。书中既有中美专家在大山沟里携手合作的秘密与友情,也有中西方两种文明在发射场上交汇时的碰撞与冲突。作品节奏紧凑,张弛有致,大开大合,收放自如,充分展露了作者吞吐与消化大吨位题材的气魄与潜能。该书打破了中国几十年来写科技题材的传统的思维模式,开创了中国文学书写“空间文明”的先例,被称为中国“航天文学”的开山之作。

【写法鉴赏】

1.对一个大型事件进行了全景式的驾驭与表达;突破了事件本身的局限,力求运用一个超越事件的“高视点”对事件进行观照与思考。

2.既注重报告事件过程的完整性,又非常看重对人物不同性格、不同命运、不同科学精神和科学行为的表现。

3.情节与人物交相辉映,场面与细节相互依存,作者与作品融为一体。

4.使用鲜明的个性化语言,努力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主题透视】

《飞向太空港》通过写中国“长征三号”运载火箭首次在西昌卫星发射场发射外国卫星——美国“亚洲一号”的故事,描绘了中华民族实现飞天梦想的历史长卷,将中国研制和发射火箭、导弹、卫星、载人飞船的历史铭刻在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中,刻画了一群默默耕耘的科学家的群体形象,歌颂了他们为中华民族的荣誉与尊严勇于开拓,不畏失败,敢于承担责任的科学精神,歌颂了他们的卓越贡献,真正弘扬了中国精神。

【阅读感悟】

《飞向太空港》这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以实地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支撑,全景式地描绘了此次卫星发射的全过程,刻画了一群默默耕耘的航天人形象。作品以历史的笔法勾勒概貌,烘托背景,以文学的手法讲述故事、塑造人物、描绘细节、表达情感,可读性强,字里行间洋溢着乐观、自豪的情绪。

几十年来,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沿着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道路不断发展。几代航天人锐意创新,攻坚克难,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阅读《飞向太空港》,有助于我们具体了解这种精神的实质,也能激励我们立志奋进,砥砺前行。

《飞向太空港》名著导读和知识点

飞向太空港导读 第一章通向宇宙得门前 一、西昌:同步卫星得故乡西昌位于四川得南部,地处成昆铁路中段,就是凉山彝族自治州得首府,这里具有亚热带高原气候牲,享有“小春城”之美称,又被称为“月亮城”。重大节日就是火把节。 之所以选这里为发射基地,就是因为这里纬度低,离赤道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可利用其独特得地理优势,提高火箭得运载能力,有利于把同步通信卫星送入三万六千公里高得赤道上空。还可以避开大中城市。为火箭卫星得测试工作提供非常理想得温度、湿度与空气洁净度。 自1984年1月29日第一颗卫星从这里升起,到1990年3月,共有六颗卫星从这里升起。1986年发射基地宣布对外开放,承揽外星发射业务。1986年10月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访华。她认为月西昌发射基地已经具备发射条件。 二、发射场:原始与现代同构得神话原始与现代同在,先进与落后并存。这里得路上能同时走着汽车与老水牛,有洋人也有山里人。 发射基地从1989年起,就同时面临三大任务:一就是要抢建一座新得发射场;二就是要发射中国第五颗同步通信卫星;三就是要准备“亚洲一号”卫星得发射。可就是就在1989年9月3日凌晨,暴发了一场百年不遇得泥石流。全体将士与家属凭着顽强不屈得精神,迅速恢复了卫星发射得准备工作。 来自全国各地得优秀得火箭专家与技术员把她们毕生得精力都献给了中国得航天事业。她们中大多数人已经在这个穷山沟里熬过了五个春节。其中有四名航天专家已经先后离开了人世。一位余福良得火箭专家,既要照顾得了怪病得女儿,还要攻关火箭问题,自己肚子疼都顾不上,发现时已经就是直肠癌晚期。 三、酒吧:一个中国人与三个美国人得对话 1990年4月1日晚,我采访了三位美国得休斯卫星公司得专家。分别就是维克特、马克、弗罗里克。弗罗里克希望中国在争取人类进步时,不要丢掉了彝族文化,不要像美国人赶走印第安人后就把她们得文化废掉了。 第二章历史,从昨天得弯道走来 四、20世纪得中国与美国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与美国长期以来就是一对冤家。在相隔年22年后,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1979年,中美建立了正式得外交关系。邓小平作为新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正式访问美国得国家领导人也于这年得1月访问了美国。 五、举起火箭得大旗 1984年初,中国购买得卫星还要用美国与法国得卫星发射,但也就在这一年,中国得“长征三号”火箭在西昌把中国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送上了太空。上官世盘就是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副主任。她认为中国得航天技术打入国际市场,正就是改革开放得最好体现。中国长城工业公司得两位副总经理:乌可力与陈寿椿联名给航天部副部长宋健写了一封建议信,得到了航天部领导得大力支持。 六、序幕在戴高乐机场拉开1985年6月,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在巴黎举行。中国代表团得团长就是乌可力。在法国,一天傍晚,乌可力与王兴走进一家法籍华人得饭馆,得到了盛情款待。许多海外华侨瞧到中国得火箭走向了世界,都非常自豪。这次展览还得到李鹏总理得支持。中国向世界宣布:中国得“长征二号”与“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投入国际市场。 七、天时地得人与 1986年就是世界航天史上得“大灾年”!美国连续三次大失败,美国得“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与“大力神”火箭先后爆炸。法国得“阿里亚娜”火箭也发生爆炸。对中国得火箭打入国际市场十分有利。 八、周游列国得中国专家们1986得年4月,中国商业卫星发射服务代表团前往美国。她们得报告获得了引起了世界各国得关注,以及海外华侨得支持。但就是由于中国火箭专家

飞向太空港名著导读和知识点

飞向太空港导读 第一章通向宇宙的门前? 一、西昌:同步卫星的故乡? 西昌位于四川的南部,地处成昆铁路中段,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这里具有亚热带高原气候牲,享有“小春城”之美称,又被称为“月亮城”。重大节日是火把节。? 之所以选这里为发射基地,是因为这里纬度低,离赤道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可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有利于把同步通信卫星送入三万六千公里高的赤道上空。还可以避开大中城市。为火箭卫星的测试工作提供非常理想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洁净度。? 自1984年1月29日第一颗卫星从这里升起,到1990年3月,共有六颗卫星从这里升起。1986年发射基地宣布对外开放,承揽外星发射业务。1986年10月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访华。他认为月西昌发射基地已经具备发射条件。? ? 二、发射场:原始与现代同构的神话? 原始与现代同在,先进与落后并存。这里的路上能同时走着汽车与老水牛,有洋人也有山里人。 发射基地从1989年起,就同时面临三大任务:一是要抢建一座新的发射场;二是要发射中国第五颗同步通信卫星;三是要准备“亚洲一号”卫星的发射。可是就在1989年9月3日凌晨,暴发了一场百年不遇的泥石流。全体将士和家属凭着顽强不屈的精神,迅速恢复了卫星发射的准备工作。? 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的火箭专家和技术员把他们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他们中大多数人已经在这个穷山沟里熬过了五个春节。其中有四名航天专家已经先后离开了人世。一位余福良的火箭专家,既要照顾得了怪病的女儿,还要攻关火箭问题,自己肚子疼都顾不上,发现时已经是直肠癌晚期。? 三、酒吧:一个中国人与三个美国人的对话?? 1990年4月1日晚,我采访了三位美国的休斯卫星公司的专家。分别是维克特、马克、弗罗里克。弗罗里克希望中国在争取人类进步时,不要丢掉了彝族文化,不要像美国人赶走印第安人后就把他们的文化废掉了。? ? 第二章??历史,从昨天的弯道走来? 四、20世纪的中国与美国?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与美国长期以来是一对冤家。在相隔年22年后,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1979年,中美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邓小平作为新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正式访问美国的国家领导人也于这年的1月访问了美国。? ? 五、举起火箭的大旗? 1984年初,中国购买的卫星还要用美国和法国的卫星发射,但也就在这一年,中国的“长征三号”火箭在西昌把中国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送上了太空。? 上官世盘是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副主任。他认为中国的航天技术打入国际市场,正是改革开放的最好体现。中国长城工业公司的两位副总经理:乌可力和陈寿椿联名给航天部副部长宋健写了一封建议信,得到了航天部领导的大力支持。? ? 六、序幕在戴高乐机场拉开? 1985年6月,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在巴黎举行。中国代表团的团长是乌可力。在法国,一天傍晚,乌可力和王兴走进一家法籍华人的饭馆,得到了盛情款待。许多海外华侨看到中国的火箭走向了世界,都非常自豪。这次展览还得到李鹏总理的支持。中国向世界宣布:中国的“长征二号”和“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投入国际市场。? ?

名著导读《飞向太空港》阅读练习(附答案)

名著导读《飞向太空港》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简介】 李鸣生,1956年生于四川,当代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三连冠得主,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协报告文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字著 作权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首席纪实作家。 李鸣生主要从事航天等高科技题材的创作,其数百万言的“航天七部曲”(《飞向太空港》《澳星风险发射》《走出地球村》《远征三万六》《中国长征号》《千古一梦》《发射将军》)等作品在海内外有着广泛影响,被文 学界称为“中国航天文学第一人”“继徐迟之后中国第二个写科技题材的 佼佼者”。除获得三届鲁迅文学奖外,他还获得过其他20多项全国、全军 文学奖,是中国获奖最多的作家之一;其多部作品收入《共和国作家文库》《中国报告文学精品文库》《中国60年报告文学精选》《21世纪中国最佳纪实文学选》等。 【作品概述】 《飞向太空港》是一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它以作者实地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支撑,全景式地描绘了1990年4月7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场,成功用“长征三号”火箭将美国休斯公司设计制造、由总部设在香港的亚 洲卫星公司购买和经营的“亚洲一号”卫星送入太空的全过程。刻画了一 群默默耕耘的航天人形象。作品以历史的笔法勾勒概貌,烘托背景,以文学 的手法讲述故事,塑造人物,描绘细节,表达情感,可读性强,字里行间洋溢 着乐观、自豪的情绪。 作品通过对此次卫星发射的描述,反映了中国航天开始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新征程,歌颂了中国航天人风雨同舟、以身许国的万丈豪情,锐意创新、攻坚克难的工作作风和不计得失、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作品还对这次航天发射过程中的中外合作进行客观真实地报道,对东西方文化、思维习惯、工作方式等各方面的差异进行了理性分析,并对中外在航天领域的成功合作进行高度评价并寄予了厚望。 作者在书写中国飞天梦的基础上,发出“我们都是地球人”这一振聋发聩的呼声,体现了作者对人类明天的生存和发展的终极关怀。 【精练导读】 第一章通向宇宙的门前 一、西昌:同步卫星的故乡 西昌位于四川的南部,地处成昆铁路中段,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这里具有亚热带高原气候牲,享有“小春城”之美称,又被称为“月亮城”。重大节日是火把节。 之所以选这里为发射基地,是因为这里纬度低,离赤道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可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有利于把同步通信卫星送入三万六千公里高的赤道上空。还可以避开大中城市。为火箭卫星的测试工作提供非常理想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洁净度。 自1984年1月29日第一颗卫星从这里升起,到1990年3月,共有六颗卫星从这里升起。1986年发射基地宣布对外开放,承揽外星发射业务。1986年10月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访华。他认为月西昌发射基地已经具备发射条件。 二、发射场:原始与现代同构的神话 原始与现代同在,先进与落后并存。这里的路上能同时走着汽车与老水牛,有洋人也有山里人。发射基地从1989年起,就同时面临三大任务:一是要抢建一座新的发射场;二是要发射中国第五颗同步通信卫星;三是要准备“亚洲一号”卫星的发射。可是就在1989年9月3日凌晨,暴发了一场百年不遇的泥石流。全体将士和家属凭着顽强不屈的精神,迅速恢复了卫星发射的准备工作。

飞向太空港测试题

《飞向太空港》漂流图书阅读测试卷 学校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 一、填空题 1.《飞向太空港》是“”中的一部,作者是 他的其他作品有、、。 2.《飞向太空港》讲述了“”火箭首次在“”卫星发射场发射“”卫星的故事。 3.《飞向太空港》的文体属于。 4.在《酒吧:一个中国人与三个美国人的对话》中,作者所采访的三位美国人分别是、、。 5.中国通信卫星工程五大系统的总总师是,“长征三号”火箭的总设计师是,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气象处处长是。 6. 年月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中国的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送上了太空。 7.在美国“挑战者号”爆炸之前,火箭是世界上唯一可与美国航天飞机抗衡的运载工具。 8.发射外国卫星,是属于性质的发射。 9. 问题,几乎成了中美之间矛盾的焦点。 10.参加“中外首脑协调会”的,中外共七方代表,中方是: 、 、、。外方、、。 二、选择题 1.由于住房压力,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官兵们被迫搬进了()。 A.协作楼 B.腾云楼 C.合作楼 D.飞天楼 2.西昌又被称为( )。 A.太阳城 B.星星城 C.月亮城 D.彩云城 3.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副主任是( )。 A.胡世样 B.上官世盘 C.乌可力 D.佟连捷 4.1985年初,吉普森仁曾预测:中国的火箭进入国际商业市场,至少需要( )年。 A.3 B.5 C.7 D.10 5.被称为“黑脸翻译”的是()。 A.王之任 B.孙家栋 C.宋健 D.许建国 6.西昌卫星基地已成功发射了( )颗卫星。 A.3 B.4 C.5 D.6 7.斯坦豪尔认为西昌发射场的不足之处是( )。 A.通信问题 B.制度问题 C.管理问题 D.交通问题 8关于4月5日这天的天气状况,胡世祥和可达先生持不同意见,最后二人打赌,赌注是( )。 A.一只烤鸭 B.十瓶啤酒 C.一只烧鸡 D.一只烧鹅 9.最终,卫星发射日定在了( )。 A.4月5日 B.4月6日 C.4月7日 D.4月9日

飞向太空港

飞向太空港 作者简介: 李鸣生,当代著名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代表作有《飞向太空港》《走出地球村》《发射将军》《震中在人心》等,填历时20年写就的“航天七部曲”堪称中国航天文学通史,在海.6外有着广泛的影响。作品曾获鲁迅文学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全军文学作品特等奖等。 创作背景: 1990年4月7日,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通信卫星“亚洲一号”通过我国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发射成功,这是我国运载火箭第一次发射国外制造的商用通信卫星。“亚洲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拉开了我国卫星商业发射服务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序幕。《飞向太空港》即以此为背景,详细地描述了“亚洲一号”卫星的发射过程。 结构剖析: 第一章共三节: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介绍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第二章共九节:艰难的谈判。经过反复谈判,终于达成发射协议。 第三章共四节:运送卫星。运送“亚洲一号”卫星的过程困难重重。 第四章共四节:回顾历史。回顾历史,讲述中国火箭的诞生及发展史。 第五章共十一节:“敌人”和朋友。中美专家在大凉山深处的合作与碰撞。 第六章共九节:成功发射卫星。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发射卫星。 思想意义及价值取向: 《飞向太空港》讲述了中国航天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新征程,歌颂了中国航天人风雨同舟、-锐意创新的工作作风和不计得失、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对中外在航天领域的成功合作给予高度评价并寄予了厚望。 名著详解: 内容解读: 第一至二章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及中美谈判 基地历史→中美建交→打入市场→艰难谈判 第一章通向宇宙的门前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即将发射美国卫星。 西昌位于四川省南部,是中国同步卫星的故乡。1984年,中国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在此成功发射,使全世界知道中国有个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到1990年3月,这里已经成功发射了6颗卫星,成功率高达百分之百。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于1986 年宣布对外开放,承揽外国卫星发射业务,开始向开放型发射中心转变。1986年,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访华,邓小平邀请他参观中国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基地副司令员佟连捷带他观看了中国“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从运输、测试组装到发射成功的录像,这获得了温伯格的高度评价。 发射前夕,所有相关人员都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尽管工作环境极其恶劣,不仅发生过泥石流灾害,而且住宿条件简陋,但无论是高级领导,还是普通士兵,都凭借一股顽强不屈的精神,为卫星发射而忙碌着。 发射前一周,作者采访了三位美国火箭专家,他们对中国人民的热情与友好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且对卫星的发射持乐观态度。 ★第二章历史,从昨天的弯道走来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随后,邓小平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正式访问美国的中国国家领导人,适时地跨进了美利坚合众国的大门。

《飞向太空港》考级题目(1)

第一章通向宇宙的门前 (一)选择 1、自( A )年1月29日第一颗卫星从这里升起? A、1984 B、1986 C、1990 D、1989 2、西昌是55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的途经之地。脍炙人口的( C )将军和彝族首领 小叶丹“彝海结盟”的故事,便发生于此。 A、周恩来 B、朱德 C、刘伯承 D、彭德怀 3.由于住房压力,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官兵们被迫搬进了( A )。 A.协作楼 B.腾云楼 C.合作楼 D.飞天楼 (二)填空 1.《飞向太空港》的体裁是,这是一种介于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之间的文章样式, 是用文学手段处理新闻题材的一种文体,它的基本特征是具有性和性。2.西昌是自治州的首府,具有亚热带高原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只有十七摄 氏度,故“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季春”,享有“”之美称;又因为 一年四季,绝大部分时间都可见到硕大明亮、圆润清澈的月亮,故又被称为美丽的 “”。 1.报告文学新闻文学 2.凉山彝族小春城月亮城 3、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的火箭专家和技术员把他们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中国的航天事 业。他们中大多数人已经在这个穷山沟里熬过了五个春节。其中有四名航天专家已经先 后离开了人世。一位余福良的火箭专家,既要照顾得了怪病的女儿,还要攻关火箭问题, 自己肚子疼都顾不上,发现时已经是直肠癌晚期。 4、基地官兵们搬进了“”,大伙把他戏称为“水帘洞”。(协作楼) (三)问答 1、之所以选西昌作为发射基地的原因? ①这儿地处横断山脉南段的西缘,纬度较低,离赤道较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发射卫星时,可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有利于把同步通信卫星 送入三万六千公里高的赤道上空。②此外,火箭从这儿发射起飞后,按设计的航向飞行, 整个航程可以避开大中城市,不会危及沿途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③这里气候宜人,

《飞向太空港》读后感

读《飞向太空港》有感 延安市新区第一中学余心然 每当我仰望湛蓝的天空,看见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一种自豪之情悠然而生。我想起了中国在航天史上的种种奇迹,想起了中国人民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更想起了科学家们的艰苦付出,我为之骄傲。 寒假我阅读了著名作家李鸣生的航天七步曲之-------《飞向太空港》这本书讲述了中国“长征三号”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场发射美国“亚洲一号”卫星的故事,记录了中国航天事业继往开来的辉煌时刻。它是对人类航天和中国航天的悲壮历程所能容涵的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历史人生内容的一次顿悟,是将文学从一向表现人类自身的关系向同时表现人类与宇宙的关系迈进的一次文学远征…… 当中国的火箭首次要在西昌发射美国的卫星时,我们看到了一个年轻人以异乎寻常的勇敢、热情、智慧和毅力开辟崭新的文学天地----航天文学的令人感佩的进取精神,看到了一种吞吐时代风云、勾勒航天历史的史家与作家融为一体的胸襟、眼光、抱负和气概,看到了一种呼吁人类团结合作以开拓空间文明、探寻未来新家园的布道者的热忱。 一个民族从地球到天上沉重起飞,这个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是由无数人的心血、青春、汗水甚至是生命换来的。西昌卫星发射场上,百年不遇的泥石流爆发,房屋倒塌了,桥梁冲垮

了,铁路摧毁了,公路崩溃了,人员死伤无数,面对大自然的挑战,全体将士并未退缩半步,它们不管千辛万苦,不顾狂风暴雨,齐心协力,同大自然展开了你死我活的生死搏斗,正是这种顽强不屈的精神,西昌卫星基地全体将士度过难关,恢复了工程。 发射场不是战场,却同样有着牺牲和死亡。科学家们白天黑夜连续攻关,有的甚至重病不起,献出生命。每一次发射,都有英雄的牺牲和流血;每一次发射,都有航天人毕生的心血。航天人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下依然锲而不舍,在很差的物质条件下依然顽强斗争。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使梦想一步步走向实现。 这就是中国的航天技术人员,他们总是在一片原始贫瘠的土地上播种着现代文明;他们一方面从事着这个世界上最尖端的科学技术,一方面又不得不在很差的物质条件下和偏僻荒凉的环境里生存。几十年来他们一直在秘密的面纱下苦熬着一个个春夏秋冬,他们用心血和智慧播种光芒四射的现代文明! 久久品味《飞向太空港》,我思绪万千,爱不释手。我们的祖国多么伟大,我们的人民多识,一步一步缩短我与心中的理想之间的距离,而我们作为21世纪的少年,更应该勇担重任,坚持不懈,努力学习,学习航天精神,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将来才能报效祖国,为国争光,为祖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飞向太空港》名著导读和知识点

飞向太空港导读 第一章通向宇宙的门前 一、西昌:同步卫星的故乡西昌位于四川的南部,地处成昆铁路中段,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这里具有亚热带高原气候牲,享有“小春城”之美称,又被称为“月亮城”。重大节日是火把节。 之所以选这里为发射基地,是因为这里纬度低,离赤道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可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有利于把同步通信卫星送入三万六千公里高的赤道上空。还可以避开大中城市。为火箭卫星的测试工作提供非常理想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洁净度。 自1984年1月29日第一颗卫星从这里升起,到1990年3月,共有六颗卫星从这里升起。1986年发射基地宣布对外开放,承揽外星发射业务。1986年10月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访华。他认为月西昌发射基地已经具备发射条件。 二、发射场:原始与现代同构的神话原始与现代同在,先进与落后并存。这里的路上能同时走着汽车与老水牛,有洋人也有山里人。 发射基地从1989年起,就同时面临三大任务:一是要抢建一座新的发射场;二是要发射中国第五颗同步通信卫星;三是要准备“亚洲一号”卫星的发射。可是就在1989年9月3日凌晨,暴发了一场百年不遇的泥石流。全体将士和家属凭着顽强不屈的精神,迅速恢复了卫星发射的准备工作。 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的火箭专家和技术员把他们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他们中大多数人已经在这个穷山沟里熬过了五个春节。其中有四名航天专家已经先后离开了人世。一位余福良的火箭专家,既要照顾得了怪病的女儿,还要攻关火箭问题,自己肚子疼都顾不上,发现时已经是直肠癌晚期。 三、酒吧:一个中国人与三个美国人的对话1990年4月1日晚,我采访了三位美国的休斯卫星公司的专家。分别是维克特、马克、弗罗里克。弗罗里克希望中国在争取人类进步时,不要丢掉了彝族文化,不要像美国人赶走印第安人后就把他们的文化废掉了。 第二章历史,从昨天的弯道走来 四、20世纪的中国与美国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与美国长期以来是一对冤家。在相隔年 22年后,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1979年,中美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邓小平作为新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正式访问美国的国家领导人也于这年的1月访问了美国。 五、举起火箭的大旗1984年初,中国购买的卫星还要用美国和法国的卫星发射,但也就在这一年,中国的“长征三号”火箭在西昌把中国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送上了太空。上官世盘是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副主任。他认为中国的航天技术打入国际市场,正是改革开放的最好体现。中国长城工业公司的两位副总经理:乌可力和陈寿椿联名给航天部副部长宋健写了一封建议信,得到了航天部领导的大力支持。 六、序幕在戴高乐机场拉开1985年6月,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在巴黎举行。中国代表团的团长是乌可力。在法国,一天傍晚,乌可力和王兴走进一家法籍华人的饭馆,得到了盛情款待。许多海外华侨看到中国的火箭走向了世界,都非常自豪。这次展览还得到李鹏总理的支持。中国向世界宣布:中国的“长征二号”和“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投入国际市场。 七、天时地得人和 1986年是世界航天史上的“大灾年”!美国连续三次大失败,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和“大力神”火箭先后爆炸。法国的“阿里亚娜”火箭也发生爆炸。对中国的火箭打入国际市场十分有利。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017部编版)课外名著《飞向太空港》导读练习

初二语文名著《飞向太空港》辅导材料 精要练习 1.《飞向太空港》的体裁是,这是一种介于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之间的文章样式,是用文学手段处理新闻题材的一种文体,它的基本特征是具有性和性。 2.西昌是自治州的首府,具有亚热带高原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只有十七摄氏度,故“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季春”,享有“”之美称;又因为一年四季,绝大部分时间都可见到硕大明亮、圆润清澈的月亮,故又被称为美丽的“”。 3.1984年4月8日,中国的“”运载火箭在西昌把中国的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送上了太空,震动了世界。 4.自中国宣布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起,便成为中国政府批准的经营运载火箭发射服务、卫星合作业务的唯一机构,这是一家全国性的具有法人资格、独立经营权的工贸结合、技贸结合的进出口贸易公司。 5.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将自己的火箭、卫星等高科技产品,送到了国际航展会上,是1985年6月在举行的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 6.“亚洲一号”卫星,是由美国公司设计产的一颗国际通信卫星。 7.不愿得罪十亿中国人,最终做出批准“亚洲一号”卫星出口许可证决定的是美国总统。 8“亚洲一号”卫星准备发射期间,困扰中外双方的最大的问题是,因此在发射基地最为繁忙的工作人员是。 9.1990年4月7日,西昌卫星发射场用“”火箭成功发射美国与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 10.“亚洲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是中国航大人众志成城、团结协作的结果,其中担任发射现场总指挥的是,指挥长是,副指挥长是,气象处处长是。 11.1990年在中国发射“亚洲一号”卫星之前,世界航天界发生了哪几件航天事故? 12.西昌作为理想的航天发射场在地理条件上有哪些优势? 13.为什么说1986年是世界航天史上的“大灾年”? 14.简述参加“亚洲一号”卫星发射前“中外七方协调会”的各方代表。 15简述“亚洲一号”卫星多舛的命运。

(十七)《飞向太空港》

(十七)《飞向太空港》 【作者简介】 李鸣生,1956年生于四川,现居北京,当代著名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协报告文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首席纪实作家。 他被文学界称为“中国航天文学第一人”“继徐迟之后中国第二个写科技题材的佼佼者”,还被网民称为“最有良知的作家”。其数百万言的“航天七部曲”在海内外有着广泛影响,拥有众多读者;《中国863》是国内第一部书写高科技的作品,在科技界、知识界、文学界反响强烈;《全球寻找“北京人”》传播海内外,并由此刮起一股寻找“北京猿人”的热潮;而反映汶川大地震的《震中在人心》,不仅获得鲁迅文学奖第一名,也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作品导读】 美国的卫星要上天,既不选择本国的航天飞机,也不选择法国的“阿里安”,却偏偏选择了中国的火箭;且发射地点竟在四川大凉山深处一个原始的大山沟。这本身就是一部传奇。 《飞向太空港》写的正是中国“长征三号”运载火箭首次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美国“亚洲一号”卫星的故事。书中既有中美专家在大山沟里携手合作的秘密与友情,也有中西方两种文明在发射场上交汇时的碰撞与冲突。作品节奏紧凑,张弛有致,大开大合,收放自如,充分展露了作者吞吐与消化大吨位题材的气魄与潜能。该书打破了中国几十年来写科技题材的传统的思维模式,开创了中国文学书写“空间文明”的先例,被称为中国“航天文学”的开山之作。

【写法鉴赏】 1.对一个大型事件进行了全景式的驾驭与表达;突破了事件本身的局限,力求运用一个超越事件的“高视点”对事件进行观照与思考。 2.既注重报告事件过程的完整性,又非常看重对人物不同性格、不同命运、不同科学精神和科学行为的表现。 3.情节与人物交相辉映,场面与细节相互依存,作者与作品融为一体。 4.使用鲜明的个性化语言,努力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主题透视】 《飞向太空港》通过写中国“长征三号”运载火箭首次在西昌卫星发射场发射外国卫星——美国“亚洲一号”的故事,描绘了中华民族实现飞天梦想的历史长卷,将中国研制和发射火箭、导弹、卫星、载人飞船的历史铭刻在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中,刻画了一群默默耕耘的科学家的群体形象,歌颂了他们为中华民族的荣誉与尊严勇于开拓,不畏失败,敢于承担责任的科学精神,歌颂了他们的卓越贡献,真正弘扬了中国精神。 【阅读感悟】 《飞向太空港》这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以实地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支撑,全景式地描绘了此次卫星发射的全过程,刻画了一群默默耕耘的航天人形象。作品以历史的笔法勾勒概貌,烘托背景,以文学的手法讲述故事、塑造人物、描绘细节、表达情感,可读性强,字里行间洋溢着乐观、自豪的情绪。 几十年来,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沿着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道路不断发展。几代航天人锐意创新,攻坚克难,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阅读《飞向太空港》,有助于我们具体了解这种精神的实质,也能激励我们立志奋进,砥砺前行。

飞向太空港练习题

《飞向太空港》课外练习题 1、西昌位于的南部,地处成昆铁路中段,是凉山的首府,这里具有亚热带高原气候牲,享有“”之美称,又被称为“”。重大节日是火把节。 2、之所以选这里为发射基地,是因为这里低,离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可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有利于把同步通信卫星送入高的赤道上空。还可以避开。为火箭卫星的测试工作提供非常理想的。 3、自年月日第一颗卫星从这里升起,到1990年3月,共有六颗卫星从这里升起。 4、年发射基地宣布对外开放,承揽外星发射业务。年月美国国防部长。他认为月西昌发射基地已经具备发射条件。 5、原始与现代同在,先进与落后并存。这里的路上能同时走着汽车与老水牛,有洋人也有山里人。发射基地从1989年起,就同时面临三大任务:一是;二是;三是要准备“”卫星的发射。可是就在1989年9月3日凌晨,暴发了一场。全体将士和家属凭着顽强不屈的精神,迅速恢复了卫星发射的准备工作。 6、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的火箭专家和技术员把他们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他们中大多数人已经在这个穷山沟里熬过了五个春节。其中有四名航天专家已经先后离开了人世。一位的火箭专家,既要照顾得了怪病的女儿,还要攻关火箭问题,自己肚子疼都顾不上,发现时已经是。

7、1990年4月1日晚,我采访了三位美国的休斯卫星公司的专家。分别是维克特、马克、弗罗里克。希望中国在争取人类进步时,不要丢掉了,不要像美国人赶走后就把他们的文化废掉了。 8、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与美国长期以来是一对冤家。在相隔年22年后,1972年2月21日,美国 总统正式访华。 1979年,中美建立了。作为新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正式访问美国的国家领导人也于这年的1月访问了美国。 9、1984年初,中国购买的卫星还要用美国和法国的卫星发射,但也就在这一年,中国的“”火箭在西昌把中国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送上了太空。 10、是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副主任。他认为中国的航天技术打入国际市场,正是改革开放的最好体现。中国长城工业公司的两位副总经理:联名给航天部副部长写了一封建议信,得到了航天部领导的大力支持。11、1985年6月,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在巴黎举行。中国代表团的团长是。在法国,一天傍晚,乌可力和王兴走进一家法籍华人的饭馆,得到了盛情款待。许多海外华侨看到中国的火箭走向了世界,都非常自豪。这次展览还得到总理的支持。中国向世界宣布:中国的“”和“”运载火箭将投入国际市场。 12、1986年是世界航天史上的“大灾年”!美国连续三次大失败,美国的“”航天飞机和“”火箭先后爆炸。法国的“”火箭也发生爆炸。对中国的火箭打入国际市场十分有利。 13、1986的年4月,中国商业卫星发射服务代表团前往美国。他们的报告获得了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以及海外华侨的支持。但是由于中国火箭专家首次涉

飞向太空港练习题

飞向太空港练习题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WU2669?I2896?DQ586小41988) 《飞向太空港》课外练习题

1、西昌位于—的南部,地处成昆铁路中段,是凉山_______ 的首府,这里具有亚热带高原气候牲,享有“ ______ ”之美称,又被称为“ ___ ” O重大节日是火把节。 2、之所以选这里为发射基地,是因为这里—低,离—近,地理 位置十分优越,可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有利于把同步通信卫星送入 _______________ 高的赤道上空。还可以避 开 ________ 。为火箭卫星的测试工作提供非常理想的__________ O 3、自___ 年 _月_日第一颗卫星从这里升起,到1990年3 月,共有六颗卫星从这里升起。 4、 ___ 年发射基地宣布对外开放,承揽外星发射业务。_年 月美国国防部长 _____ o他认为月西昌发射基地已经具备发射条件。 5、原始与现代同在,先进与落后并存。这里的路上能同时走着汽车与老水牛,有洋人也有山里人。发射基地从1989年起,就同时面临三大任务: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是要准备“_________ "卫星的发射。可是就在1989年9月3日凌晨,暴发了一场 ___________ o全体将士和 家属凭着顽强不屈的精神,迅速恢复了卫星发射的准备工作。 6、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的火箭专家和技术员把他们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他们中大多数人已经在这个穷山沟里熬过了五个春节。其中有四名航天专家已经先后离开了人世。一位的火箭专家,既要照顾得了怪病的女儿,还要攻关火箭问题,自己肚子疼都顾不

飞向太空港每章概括

《飞向太空港》 第一章《西昌:同步卫星的故乡》 西昌纬度低,离赤道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可以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有利于发射火箭。西昌位于四川南部,荒无人烟,避开了大城市。从1984年1月29日开始,到1990年三月已有六颗卫星在这里发射。 1986年对外开放。 第二章《发射场:原始与现代同构的神话》 1989年9月3日凌晨,爆发了一场百年不遇的泥石流。发射基地遭 到毁坏,但全体将士凭借见顽强的毅力迅速恢复了卫星发射的准备工作。来自全国各地的火箭专家将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他们中的各大多数人已经在这个山沟中熬过了五个春节,其中四名航 天专家先后离开人世。 第三章《酒吧:一个中国人与三个美国人的对话》 1990年4月1日晚,我采访了三位美国休斯卫星公司的专家——维 克特、马克、弗罗里克。他们都非常热爱中国,对中国航天有很高的评价。弗罗里克希望中国在发展航天科技的同时不要像美国一样丢掉 了自己的民族文化。 第四章《20世纪的中国与美国》

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中国与美国从来都是一对冤家。在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总统才正式访华。1979年中国与美国建立了正式的对外关系。中国主席邓小平也于这年的1月访问了美国。 第五章《举起火箭的大旗》 1984年初,中国购买的卫星还需要美国和法国的火箭发射,也就在这一年,中国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中国第一课同步通信卫星送上了太空。上官世盘认为中国火箭已具备打入国际市场的条件,长城工业公司的副总经理给航天部副部长写了封建议信,得到领导大力支 持。 第六章《序幕在戴高乐机场拉开》 国际航空展在巴黎举行,中国代表团长乌可力一天晚上,走进一家华人的菜馆,得到盛情款待。不少海外华侨看到中国火箭走向世界,都感到非常自豪。中国对外宣布:“长征二号”“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 投入国际市场。 第七章《天时·地利·人和》 1986年是世界航天史上的“大灾年”。美国连续三次火箭发射失败,英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和“大力神”火箭先后爆炸。法国的“阿里亚娜”号火箭也发生了爆炸。种种意外都对中国打入世界航天市场 非常有利。

心得体会-读《飞向太空港》有感坚持不懈的奋斗 精品

读《飞向太空港》有感:坚持不懈的奋斗 坚持不懈的奋斗 ——读《飞向太空港》有感 广东省中山市坦洲镇林东小学六3班张晖航 当我仰望着湛蓝而一望无际的天空,看见那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一种自豪感在心中荡漾,我想起了中华民族在航天史上的种种奇迹,中国人民坚持不懈的奋斗,我为之骄傲。 ——题记 中国著名作家李鸣生先生的航天七部曲之一《飞向太空港》让我印象深刻。 这本书讲述了中国航天史上的一个奇迹,中国长征三号火箭在西昌发射场发射美国卫星亚洲一号并成功的事情,他记录了中国航天事业的一大辉煌成就,让我们中国人为之自豪。 一个民族从地球到遨游太空,这个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肯定会有无数困难和艰辛,是无数人用青春、汗水,坚持不懈的奋斗甚至生命换来的。 面对一次西昌发射场上百年一遇的泥石流爆发,房屋倒塌了,桥梁冲垮了,铁路摧毁了,公路崩溃了,人们死伤无数,但中国的技术人员面对自然的挑战,丝毫没有退缩。 他们不管千辛万苦,不管狂风暴雨,他们齐心协力战胜了大自然。 正是这种顽强不屈、英勇无畏的精神,让他们度过难关,恢复了工程。 发射场虽然不是战场,但是同样有着牺牲和死亡,技术人员和科学家不管白天黑夜废寝忘食的攻克难关。 有的却因为长时间的工作而重病卧床不起,献出生命,我相信每一次的发射都有英雄的付出,我相信每一次的发射都有航天人员的呕心沥血。 航天人艰难的条件下还依然坚强的斗争,用舍我其谁的努力和奋斗使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 这就是中国的航天技术人员,他们总是在一片荒无人烟的土地上播种着现代文明的种子,并和它们一起茁壮成长。 所以,当困难和灾难发生时,我们不要退缩,不要畏惧,不能向困难低头。 我们要相信自己,要坚持不懈的奋斗,要用自己的聪明才能和坚强的意志和

飞向太空港有感

飞向太空港有感 飞向太空港有感(共9篇) 飞向太空港有感(一)飞向太空的读后感想20字自从我读了《飞向太空的航程》后,就有许多感受从我心底萌发,从此我就有了飞天的梦想。《飞向太空的航程》一文回顾了中国人飞向太空的历程。 飞向太空港有感(二)求作文拍毕业照,再见了母校,飞向太空(想象作文),一篇读后感或观后感 要求题材新,注意一定是网上没有的!写得好的我会有附加悬赏的!“太好了,太好了,我要上天啦!”在2022年的一天中我高兴地说着.我得穿上银白色的宇航服,登上飞船去实行一个新的计划-----摘星星! 飞船快要起飞了,听宇航员数着倒计时-----三,二,一,飞船起飞.一会儿,飞船穿过大气层,完全脱离了地球引力.刹那间,飞船离我们美丽的地球越来越远. 我们来到了水星的一片磁铁平原.我们又来到木星,火星……一直都没有我们要找的星星.我问宇航员:“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星星?”“那是一种用处很大的星星,它可以把地球上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消灭,还可以进化空气,阻止酸雨的发生……”我不由自主地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地球不就更美了吗?”宇航员说:“对啊!所以要赶快找到才行.” 说着说着,我们降落到一个不知名的星球.突然,一群“怪

物”走上来,说:“欢迎到xx星球来.“奇怪,外星人怎么会说地球话呢?原来它们发明了一种语言交流器的东西,它可以听和说各种不同 的语言.外星人好象很友好.带我们去它们的农场.里面竟有可以走的鱼,会游泳的鸡等等,还带我们去了它们的住宅,商店``````还帮我们找到正要找的星星,原来它叫反氧化星,只有地球上的石头那么大.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拿起它.时间过得飞快,该回去了.我们和外星人再见后,拿起那颗“救命星”走了.途中,我心想,今后地球会变得更加美丽了. 飞向太空港有感(三)飞向太空用一段话写出你读后的感受【飞向太空港有感】看看航天员,再看看我们,心中是否还能平静?学习上、生活上、思想上,老师对我们严格要求,这是为我们着想啊!可我们呢, 却这儿埋怨那儿埋怨,仿佛被人剥夺了自由一般.而航天员呢,他们在训练中要熟悉太空飞行的全过程,从进入飞船到发射升空、轨道运行、返回和着落,这每一个的环节都要一丝不苟.无论教练对他们多么严格,他们毫无一点怨言,因为他们深深地知道,如果没有艰辛作为代价,成功是不会向你招手的!日常的学习、生活不也如此吗?我们真应该好好地反省反省了! 飞向太空港有感(四)飞向太空想象作文飞向太空想象作文我飞啊飞啊飞,飞向了美丽的太空 飞向太空港有感(五)以飞向太空为题写一篇科幻作文不少于800字古往今来,人们对浩瀚无际的太空,神秘辽远的宇宙充满着好奇,我们的祖先凭着丰富的想象力,编织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从小,

飞向太空阅读训练题及答案飞向太空港题目及答案

飞向太空阅读训练题及答案飞向太空港 题目及答案 2010年贵州安顺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15—19 题。(14 分) ①人类对浩瀚无垠的太空向往已久。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亦真亦幻 的《西游记》,人们把太空描述成妙不可言的神仙世界。在人们的 想象中,太空是一个至善至美的天堂。然而在现实世界里,太空绝 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浪漫。进入太空,人类要面对的是险境而非仙境。载人航天飞行要解决的问题也远不止是“高处不胜寒”。 ②载人飞行要克服的第一个难关是真空环境对人的影响。太空中没 有空气,人体若裸露在真空中,将无法呼吸。如果宇航员的座舱、 生活舱一旦泄漏气体,很可能导致宇航员死亡。 ③需要克服的第二个难关是来自太空强辐射的影响,这种太空强辐 射包括太阳电磁辐射和高能粒子辐射。太阳电磁辐射中的可见光和 红外部分主要影响航天器的温度,会损伤航天器的一些表面材料, 还影响高层大气的温度和密度,从而加重低轨飞行器轨道控制的负担。高能粒子辐射则直接对航天器本身产生影响。高能粒子长时间 围绕地球运动,对低轨道航天器构成严重威胁。它们的辐射不仅损 伤航天器表面材料,而且会使航天器内部的太阳能电池、有机材料、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等的性能发生变化,甚至造成永久的损伤。 ④空间碎片和流星体是载人飞行要克服的另一难关。空间碎片又被 称为空间垃圾,是指废弃的火箭或卫星的残骸和它们因爆炸或碰撞 而产生的碎片。它们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稍低于流星体与航天器的 相对速度。它们始终和航天器一同在地球的周围运动,因此出现碰 撞的机会很多。空间碎片和流星体与航天器相撞,会在航天器的表

面留下撞击坑或穿孔,甚至造成航天器表面的机械损伤。体积相对 较大的流星体和空间碎片,对人体和航天器的破坏都是致命的。 ⑤另外,飞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火箭在上升过程中发动机会产生高强度的噪声,飞船高速穿过大气 层时也会产生巨大的噪声。即使飞船在轨道运行时产生的相对小得 多的噪声,也相当于繁忙交通路口的噪声,而且持续不断。而飞行 产生的强度不等的振动会影响宇航员的心率、血压和耗氧量,可诱 发心血管的功能紊乱。另外,人体或器械的振动也会使人视觉模糊,动作不协调,操作误差增加,语言明显失真或中断。 ⑥可见,在浩渺的宇宙中,宇航员时刻面临着险境,而决非想象中 的仙境。 (选自《飞向太空》,有删改) 15、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2 分) 答: 16、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2 分) 答: 17、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 分) 答: 18、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分)答: 19、拓展链接。(4 分) 舱外航天服是一套防护和应急救生的复杂系统,用于保证宇航员出 舱安全。目前,“太空行走”是中国载人航天的下一个目标,而成

飞向太空港每章概括

飞向太空港每章概括 第一章《西昌:同步卫星的故乡》西昌位于四川南部,荒无人烟,避开了大城市。该地区纬度低,离赤道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可以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有利于发射火箭。从1984年1月29日开始,到1990年三月已有六颗卫星在这里发射。 第二章《发射场:原始与现代同构的神话》1989年9月3日凌晨,爆发了一场百年不遇的泥石流。发射基地遭到毁坏,但来自全国各地的火箭专家凭借见顽强的毅力迅速恢复了卫星发射的准备工作将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中国的航天事业。 第三章《酒吧:一个中国人与三个美国人的对话》1990年4月1日晚,采访了三位美国休斯卫星公司的专家——维克特、马克、弗罗里克。他们都非常热爱中国,对中国航天有很高的评价。弗罗里克希望中国在发展航天科技的同时不要像美国一样丢掉了自己的民族文化。第四章《20世纪的中国与美国》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中国与美国从来都是一对冤家。在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总统才正式访华。1979年中国与美国建立了正式的对外关系。中国主席邓小平也于这年的1月访问了美国。 第五章《举起火箭的大旗》1984年初,中国购买的卫星还需要美国和法国的火箭发射,也就在这一年,中国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中国第一课同步通信卫星送上了太空。上官世盘认为中国火箭已具备打入国际市场的条件,长城工业公司的副总经理给航天部副部长写了封建议信,得到领导大力支持。

第六章《序幕在戴高乐机场拉开》国际航空展在巴黎举行,中国代表团长乌可力一天晚上,走进一家华人的菜馆,得到盛情款待。不少海外华侨看到中国火箭走向世界,都感到非常自豪。中国对外宣布:“长征二号”“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投入国际市场。 第七章《天时·地利·人和》1986年是世界航天史上的“大灾年”。美国连续三次火箭发射失败,英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和“大力神”火箭先后爆炸。法国的“阿里亚娜”号火箭也发生了爆炸。种种意外都对中国打入世界航天市场非常有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