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鱼粉鉴别

鱼粉鉴别

鱼粉鉴别
鱼粉鉴别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鱼粉的需要量日益增大。一些不法商贩乘机掺杂使假,谋取暴利。现市场上国产和进口假鱼粉屡见不鲜。据我市饲料检验部门的介绍,在鱼粉中多掺入蟹壳粉、虾壳粉、血粉、羽毛粉、皮革粉、棉粕、菜粕、谷壳、尿素等。一般掺假的量是精心计算的;因此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掺假鱼粉的蛋白质含量都能达到国标(GB)一、二级鱼粉的水平,但真蛋白质的质量和数量确很低。氨基酸组成不平衡。用掺假鱼粉配制的饵料,因饵料的营养不平衡不但影响鱼类生长,而且还会导致鱼的体质下降,抗病力降低,饲料系数增大,排泄粪便增多,水质污染严重。这一系列的不利影响,不仅可给用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破坏了国产鱼粉的声誉。所以我们一方面要自觉地坚持打假,另一方面要提高我们的识别真假鱼粉的能力。本文即从感观识别和简单的化学测试两个方面介绍鉴别真假鱼粉的方法。

一.感观印象

1.视觉:优质鱼粉一般色泽一致,呈红棕色、黄棕色或黄褐色等。细度均匀。劣质鱼粉为浅黄色、青白色或黑褐色。细度和均匀度较差。掺假鱼粉为黄白色或红黄色,细度和均匀度较差。掺入风化土鱼粉色泽偏黄。若鱼粉受潮蛋白质变性除了结块外,一般色发白或发灰、腥味浓、无光泽。如色深偏黑,有焦味可能是自燃烧焦鱼粉。

2.嗅觉:优质鱼粉具咸腥味;劣质鱼粉有腥臭、腐臭或哈喇味;掺假鱼粉有淡腥味、油脂味或氨味等。如果掺假物的数量多还是较易分辨。掺入棉仁粕和菜籽粕的鱼粉,有棉仁粕和菜籽粕味,掺有尿素的鱼粉,略具氨味。

3.触觉:优质鱼粉手捻质地柔软呈鱼松状,无砂粒感;劣质鱼粉和掺假鱼粉都因鱼肌肉纤维含量少,手感质的较硬、粗糙磨手。

二.解剖镜和显微镜检查

在解剖镜下一般将样品放大20—30倍即可分辨,必要时可用显微镜进一步放大。鱼粉为黄褐色或黄棕色等轻质物,按鱼肉、鱼骨和鳞的特征可以鉴别。

鱼肉镜下表面粗糙,具有纤维结构,类似肉粉,只是颜色浅。鱼骨为半透明至不透明的银色体,一些鱼骨块呈琥珀色,不规则。鱼鳞为平坦或弯曲的透明物,有同圆,颜色深浅交替,鱼鳞表面碎裂,裂纹乳白色。

掺假鱼粉的镜下检查:

1.掺菜籽粕的鱼粉

鱼粉中掺菜籽粕镜下可见菜籽粕的种皮,其种皮特征为棕色且薄,外表面有蜂窝状网孔,表面有光泽,内表面有柔软的半透明白色薄片附着。菜籽粕的种皮和籽仁碎片不连在一起,籽仁呈淡黄色,形状不规则,无光泽。

2.掺棉仁饼粕的鱼粉

鱼粉中掺入棉仁饼粕镜下可见棉絮纤维附着在外壳上及饼粕颗粒上,棉絮纤维为白色丝状物,中空、扁平、卷曲、半透明、有光泽,棉籽壳碎片为棕色或红棕色,较厚。沿其边沿方向有淡黄色或黄褐色的不同色层,并带有阶梯似的表面。棉籽仁碎片为黄色或黄褐色,含有许多圆形扁平黑色或红褐色油腺体或棉酚色腺体。

3.掺稻壳粉的鱼粉

鱼粉中掺入稻壳粉镜下可见稻壳碎片,该碎片表面有光泽和井字条纹,并可见到壳表面的茸毛。

4.掺花生饼粕的鱼粉

鱼粉中掺入花生饼粕镜下可见花生外壳和种皮,外壳为破碎、不规则、厚薄不一的片状,分层。内层呈白色海绵状,有纤维交织,外层表面有突筋呈网状,种皮为红色、粉红色、深紫色或棕黄色。

5.掺芝麻饼粕的鱼粉

鱼粉中掺入芝麻饼粕镜下可见芝麻种皮,芝麻种薄、表面带有微小的圆形突起,黑色、褐色或黄褐色,因品种而异。

6.掺大豆皮粉的鱼粉

鱼粉中掺入大豆皮粉镜下可见豆皮,黄色或淡黄色块状物。豆皮有凹形斑点,稍有卷曲,并可见种脐。镜下还可见白色海绵状淀粉像水珠样浮在块状物表面。

7.掺麦麸的鱼粉

鱼粉中掺入麦麸镜下可见淡黄色或棕色、片状麸皮。麸皮的外表面有细皱纹,内表面粘附有许多不透明的白色淀粉。

8.掺皮革粉的鱼粉

鱼粉中掺入皮革粉镜下可见绿色、深绿色及砖红色的块状物或丝状物,像锯末似的,没有水解羽毛粉那样透明。

9.掺水解羽毛粉的鱼粉

鱼粉中掺水解羽毛粉镜下可见半透明不规则的碎颗粒,有些反光。同时可见羽毛轴,似空心圆。也可看见未能充分水解的生羽毛。

10.掺虾头或虾肉粉的鱼粉

鱼粉中掺入虾头粉镜下可见虾须、虾眼球、虾外壳和虾肉等。虾壳类似卷曲的云母状薄片,半透明。少量的虾肉与虾壳连在一起。虾眼为黑色球形颗粒状,为虾头粉中较易辨认的特征。虾须在镜下以断片形式存在,长圆管状,带有螺旋形平行线。虾腿为断片宽管状,半透明,带毛或不带毛。

11.掺蟹壳粉的鱼粉

鱼粉中掺入蟹壳粉镜下可见蟹壳特征。蟹壳为规则的碎片状,壳外层多为橘红色,多孔,并有蜂窝状的圆形凹斑。

12.掺贝壳粉的鱼粉

鱼粉中掺入贝壳粉镜下可见贝壳的微小的颗粒,表面光滑,颜色依贝壳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有的为白色或灰色,也有的为粉红色。有些颗粒外表面具有同心的或平行的纹理或者有暗淡交错的线束,有些碎片边缘呈锯齿状。

13.掺海带粉的鱼粉

鱼粉中掺入海带粉镜下可见浅灰并间有浅黄斑点的片状颗粒,大小、形状极不规则。

14.掺血粉的鱼粉

鱼粉中掺入血粉镜下可见血粉特征,血粉在镜下颗粒形状各异,有的边缘锐利,有的边缘粗糙不整齐。颜色有呈黑色的似沥青,有的为血红色发亮的小珠。

15.掺入肉骨粉的鱼粉

鱼粉中掺入肉骨粉镜下可见黄色至深褐色的颗粒,含脂肪高的色泽较深,且有油反射的光泽,其表面粗糙。镜下可见很细的、相互联接的肌肉纤维。骨质为白色、灰色或浅棕黄色的块状颗粒,不透明或半透明,带斑点,边缘圆纯。此外还可见到毛发、蹄角等,经常可见混有血粉的特征。

三.物理检验

1.鱼粉中掺入尿素的检验

部分进口及国产鱼粉掺入尿素,以提高化验结果的蛋白质含量,冒充高档鱼粉。鉴别方法可用灼烧试验:将20克鱼粉放在干净的铁片上,用电炉加热至70℃后,如散发出刺鼻的氨味则极可能掺入尿素。

2.鱼粉中掺有麸皮、花生壳粉、稻壳粉的检验

取10克鱼粉样品,置于100毫升玻璃烧杯中,加入5倍水,充分搅拌后,静置10—15分钟,麸皮、花生壳粉、稻壳粉因比重轻,浮在水面上。

3.鱼粉中掺入砂子的检验

取10克鱼粉样品,置于100毫升烧杯中,加5 倍水,充分搅拌后静置10—15分钟,鱼粉和砂子都沉入水底,再轻轻搅动,鱼粉即浮动起来,随水流转动而旋转,而砂子比重大,稍旋转即沉入水底,此刻可观察到砂子的存在。

4.鱼粉中掺入羽毛粉的检验

将10克鱼粉样品放入四氯化碳与石油醚的混合液(四氯化碳与石油醚的比例为100∶41.5)中搅拌静置,上浮物多为羽毛粉。

5.用测容重的方法检验

粒度为1.5毫米的纯鱼粉,容重约为每升550克至600克,如果容重偏大或偏小,均不是纯鱼粉。

以上介绍了鱼粉真假的简易识别方法。最后还需提醒一个易被忽视的掺杂使假的情况。一是水分超标,重量不足;二是无合格证,无说明书、保质期;三是包装破损,标示不全(如:品名、净重、厂名、厂址、商标等)。这些情况虽不如有意掺假、使假、制假那么严重,但也足以造成用户损失,由于此情况广泛存在也应引起重视。

文章链接:中国化工仪器网https://www.doczj.com/doc/2e5683557.html,/Company_news/Detail/46880.html

怎样识别掺假的鱼粉

怎样识别鱼粉掺假 由于鱼粉是生产饲料最常用的动物性蛋白饲料原料之一,所以鱼粉掺假也就成了我们在养殖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鉴别。 (1)感官识别法:淡黄或黄褐色为优质的纯正鱼粉;深褐色、有糟鱼酱味和腥臭味为劣质鱼粉;有咸味为掺有酱油渣或咸杂鱼;颗粒细度不匀,手捻松软为掺有肉骨粉或皮革粉;手捻有棉绒感,可捻成团为掺棉籽壳;用光滑深色硬纸,把鱼粉样均匀铺一层,在明亮光线下观察颜色是否一致,若有白色结晶颗粒,说明掺有尿素或食盐。(2)加热识别法:此法可检验鱼粉中是否掺有尿素。尿素中的氮属氨态氮,约占46%左右,可用灼烧法鉴别。方法是:取鱼粉20克,放在一块干净的铁片上,再用电炉或煤炉加热,至铁片温度约达70℃时,如果鱼粉散发出一种轻微的刺鼻氨味,即确定为掺尿素鱼粉。 (3)水洗识别法:鱼粉中掺有其它动、植物蛋白和沙子,可用水洗法鉴定。选一只透明度高的玻璃杯放入鱼粉40克左右,再加入大半杯水,用一根筷子或木棍快速沿一个方向搅拌,停止搅拌后迅速拿起杯子对着太阳或灯光看,如果杯底上有沙子,证明鱼粉掺沙。 (4)碱煮法:取一容器,加入鱼粉样和定量的10%氧化钾溶液混合,置火上煮沸,溶解的为鱼粉,不溶解的为植物性物质。 (5)测色法:将鱼粉样放入洁净玻璃杯中,加90%酒精浸泡后再滴入浓盐酸1—2滴,若深红色则表明掺有锯末,此物掺水后浮于表面。 (6)磁棒搅拌法:如怀疑鱼粉中掺有铁屑,可用磁棒搅拌,铁屑吸附于磁棒上。(7)筛选法:将鱼粉样品用孔径为2.8毫米的标准筛网筛选,标准鱼粉至少有98%的颗粒通过,否则说明鱼粉中有掺假物,使用不同网眼的筛子可检出不同的掺入杂物。(8)灰分检查法:取样品10克放入坩埚内,置电炉上燃烧并使其彻底灰化,鱼粉的灰分含量不超过5%,掺有黄土、砂子的鱼粉,其灰分含量则远高于5%。 (9)气泡鉴别法:取样品少许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若有大量气泡产生发生吱吱的响声,说明样品中有石粉、贝壳粉、蟹壳粉等物质。 (10)浮沉法:取少许样品放入洁净的玻璃杯或烧杯中,加入10倍体积的水,剧烈搅拌,静置后观察水面漂浮物和水底沉淀物。若水面漂有羽毛碎片或植物性物质,如稻壳粉、花生壳粉、麦麸等,说明有水解羽毛粉或植物性物质掺入。 (11)气味测试法:根据样品燃烧时产生的气味可以判别鱼粉的真伪,若闻到纯毛发燃烧气味说明样品是动物性物质;若出现谷物干炒时的芳香味,说明鱼粉中掺有植物性物质。 (12)烟雾测试法:取样品少许在火焰上灼烧,以石蕊试纸测试产生的烟雾。若试纸呈红色,系酸性反应,说明样品为动物性物质;若试纸呈蓝色,系碱性反应,说明样品中掺有植物性物质。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鱼粉的需要量日益增大。一些不法商贩乘机掺杂使假, 谋取暴利。现市场上国产和进口假鱼粉屡见不鲜。据我市饲料检验部门的介绍, 在鱼粉中多掺入蟹壳粉、虾壳粉、血粉、羽毛粉、皮革粉、棉粕、菜粕、谷壳、 尿素等。一般掺假的量是精心计算的;因此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掺假鱼粉的蛋 白质含量都能达到国标(GB)一、二级鱼粉的水平,但真蛋白质的质量和数量 确很低。氨基酸组成不平衡。用掺假鱼粉配制的饵料,因饵料的营养不平衡不但 影响鱼类生长,而且还会导致鱼的体质下降,抗病力降低,饲料系数增大,排泄 粪便增多,水质污染严重。这一系列的不利影响,不仅可给用户造成重大的经济 损失。而且还破坏了国产鱼粉的声誉。所以我们一方面要自觉地坚持打假,另一

鱼粉的等级、新鲜度及质量判定方法

鱼粉的等级、新鲜度及质量判定方法 鱼粉一般分为白鱼粉和红鱼粉两类。白鱼粉一般由鳝鱼等冷水鱼加工得到。粗蛋白质含量可达68%-70%,价格昂贵,主要用于特种水产饲料。而畜禽饲料用的是红鱼粉。红鱼粉主要原料包括鲢鱼、沙丁鱼、风尾鱼、青皮鱼以及其他各种小杂鱼、鱼虾食品加工后的下脚料等。红鱼粉的粗蛋白质含量一般在62%以上,有的可高达68%以上。国产鱼粉多用各种小杂鱼、鱼虾加工后的下脚料等制得,蛋白质含量有的在50%以下。 一、鱼粉等级的划分 国标GB/T19164-2003《鱼粉》中按蛋白含量高低来作为划分鱼粉等级的主要依据。鱼粉等级分为4个级别(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 二、鱼粉的新鲜度 从鱼捕捞上岸到加工成鱼粉的时间长短.以及这一期间的保存方式直接影响鱼粉原料的新鲜度,鱼粉原料的新鲜度对鱼粉质量影响很大。放置时间太长,放置方式不合理,鱼的新鲜度下降。一般鱼在捕捞后应立即加工,从而保证鱼粉的新鲜度。岸上加工的新鲜度要比在船上加工差一些,而在船上加冰冷冻的鱼,新鲜度要比未加冰的鱼好。 1、挥发性盐基氮(VBN)和组胺是评价鱼粉蛋白质鲜度的主要指标。新鲜的原料制成的鱼粉,其挥发性盐基氮(VBN)和组胺值都低,蛋白质含量高且质量好;而鲜度差的原料制成的鱼粉,其挥发性盐基氮(VBN)和组胺值高,蛋白质含量低且质量差。国标规定挥发性盐基氮(VBN)特级品≦110mg/l00g,一级品≦130mg/100g,二级品、三级品≦150mg/l00g。规定红鱼粉中组胺特级品≦300mg/kg、一级品≦500mg/kg、二级品≦1000mg/kg,三级品≦1500mg/kg; 白鱼粉中组胺≦40mg/kg。 2、酸价是评价脂肪鲜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鱼粉的新鲜程度与其所含粗脂肪的氧化程度有关,鱼粉的水分、粗脂肪含量高及保藏条件差等因素都将影响油脂氧化酸败,导致产生不良气味,酸价提高,影响鱼粉的质量。通过对检验结果综合评价,该标准中规定特级品的酸价≦3mgKOH/g,一级品的酸价≦5mgKOH/g,二级品和三级品的酸价≦7mgKOH/g 。 三、鱼粉质量的鉴别 1.看:优质鱼粉应有新鲜的外观,色泽随鱼种而异,墨罕鱼粉呈淡黄色或淡褐色,沙丁鱼呈红褐色,加热过度或含脂高者,颜色变深;呈粉状,含鳞片、鱼骨等,处理良好的鱼粉均可见肉丝。如果鱼粉中有棕色微粒,可能掺有棉籽粕;白色、灰色及浅黄色的丝条,是制革工业的下脚料。进口鱼粉可检查包装袋上的缝线是否有被拆除改装过的痕迹。 2.摸:优质鱼粉较细,手捏松软,呈肉松状放下后手上无杂质劣质鱼粉较粗,手捻可发现掺进的黄沙,油性小或无油性。另外,抓取少量鱼粉,用手指头捻,黏性越大,鱼粉越新鲜。

鱼粉质量安全的技术保证(doc 8)

鱼粉质量安全的技术保证(doc 8)

鱼粉质量安全的技术保证 由农业部提出、国家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负责起草的国家标准GB/T19164—2003于2003年6月4日发布,2003年12月1日实施,原行业标准.SC/T3501—1996《鱼粉》同时作废。从1983年发布实施部标准.SC118—1983《鱼粉》至今的20 年来,随着我国饲养业的大力发展,对鱼粉的需求量也猛增,我国鱼粉的生产和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广大用户对鱼粉产品质量的认识和要求更加深入和提高。新形势下经过重大修订发布实施的鱼粉国家标准将对我国的饲料工业产生显著影响。 一、鱼粉的生产贸易与标准 鱼粉是重要的水产加工品,在渔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全球每年渔获物产量大约1亿t, 其中1/3左右被用来生产鱼粉.目前主要的鱼粉生产国是智利、秘鲁、日本、美国、俄罗斯等,我国年消费鱼粉100多万t,占世界消费量的1/5,近几年鱼粉进口量大多在70万t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粉消费国和进口国。 在世界鱼粉生产中大约90%是用鳀鱼、毛鳞鱼和油鲱鱼等生产的。不到10%是用鳕鱼和黑线鳕鱼等低脂鱼及其下脚料生产的。我国的鱼粉生产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以黄海、东海产的鳀鱼为原料,产量和质量有了很明显的提高。目前国内市场销售的鱼粉按照其原料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以红肉鱼类(鳀、鲭、沙丁鱼)加工的鱼粉(即

不少缺项……近几年,随着我国鱼粉生产水平进一步的提高及我国加入WTO 后对我国鱼粉行业的挑战,诸多生产企业及地方主管部门都认为有必要对SC/T3501—1996进行修订,使之与国际上鱼粉质量要求更为接近。 (二)鱼粉进口的需要进口鱼粉一直以高质量高价位在养殖者中有较高声誉,但是数量巨大的鱼粉进口时,贸易合同对产品质量的规定有些“粗糙”,只是水分、蛋白、脂肪等几项常规项目,而对鱼粉的安全性及利用率几乎没有要求。原因之一是国内用户及进口商没有较完善的国家标准可依据;再是原标准与智利、秘鲁等鱼粉主要生产国家的标准相比较有不少缺项,亟待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 (三)组织生产的需要原标准的鱼粉等级划分要求较低,对鱼粉的鲜度没有要求。这使得鱼粉生产企业缺乏有针对性的技术目标和加强自身生产原料保鲜及回收利用鱼粉生产的蒸煮榨汁的积极性。企业组织生产也需要一个全面科学的反映鱼粉质量安全的新标准。 三、标准主要内容的修订说明 相对于SC/T3501—1996《鱼粉》,GB/C19164—2003《鱼粉》主要作了以下修改和补充。

掺假鱼粉的鉴别

掺假鱼粉的鉴别 2009-10-29 随着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饲料原料,特别是一些优质蛋白质饲料日趋短缺。一些人为谋取暴利常在生产和流通领域中向饲料原料掺入一些伪杂物质,这样不仅大大降低了原料品质,给配方制定带来一定困难,而且市使饲料厂和养殖户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作为优质蛋白源的鱼粉掺假现象更为突出。常见的有掺入非蛋白含氮化合物、血粉、羽毛粉和鞣革粉等。下面对当前鱼粉的掺假的鉴别方法作一些介绍,以供参考。 (一)鱼粉中掺入植物质的检测 凡植物来源的均含有淀粉和木质素。淀粉可与碘化钾反应,产生蓝色或蓝黑色化合物;木质素在酸性条件下,可与间苯三酚反应,产生红色化合物。故利用上述两种反应,即可迅速检测鱼粉中是否含有植物来源的掺假物。 检测方法: (1)取被检鱼粉1~2克入试管中,加4~5倍蒸馏水加热至沸以浸出淀粉。冷却后,滴入1~2滴碘-碘化钾溶液(取碘化钾6克加入100毫升蒸馏水中,再加入2克碘,溶解后遥匀,置棕色瓶中保存),若溶液即现蓝色或黑蓝色,表明鱼粉中掺入淀粉。 (2)取被检粉碎鱼粉少许平铺入表面皿中,用间苯三酚液(2克间苯三酚溶入100毫升90%乙醇中)浸湿,放置5~10分钟,再滴加2~3滴浓盐酸,若试样中出现散布的红色点,说明鱼粉中掺入了含木质素物质。 (二)鱼粉中掺入血粉的检测 血粉中含有铁质,该铁质具有类似过氧化物酶作用,能分解过氧化氢放出新生态氧,使联苯胺氧化成联苯胺蓝,出现蓝色环、点。根据环点的有无,即可判断出鱼粉是否掺入血粉。 检测方法: 取少许被检鱼粉入白瓷皿或白色滴板中,加联苯胺-冰乙酸混合液数滴(1克联苯胺加入100毫升冰乙酸中,加150毫升蒸馏水稀释)浸湿被检鱼粉,再加3%过氧化氢液一滴,若掺有血粉被检样即显深绿或蓝绿色。 (三)鱼粉中掺入非蛋白氮化合物的检测 1、鱼粉中掺入铵盐、尿素的检测 铵盐一般均含氨态氮。尿素在碱性条件下经脲酶催化也可生成氨态氮。奈氏试剂可与氨态氮反应生成棕红色胶体络合物,并可依红棕-红褐-深红色的颜色变化,判断其掺入量的多少。 检测方法: (1)奈氏试剂法:取被检鱼粉1~2克加入250毫升烧杯中,加蒸馏水25~50毫升,混合均匀后静置20分钟,以便掺入的铵盐或尿素充分溶入水,备用。 另取试管一支,加奈氏试剂2毫升(称碘化钾5克加入5毫升蒸馏水中,

鱼粉加工工艺和品控措施

鱼粉的分类、加工工艺和品控措施 王继强 张 波 张宝彤 李爱琴 摘 要:鱼粉是一种优质的动物性蛋白质原料,广泛应用于畜禽及水产饲料中。鱼粉的质量主要取决于生产原料和加工工艺。本文主要介绍了鱼粉的分类、加工工艺以及如何评 价鱼粉质量好坏的指标,为饲料生产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鱼粉;分类;加工工艺;品控 鱼粉是由经济价值较低的低质鱼类或者鱼产品加工副产品,经去油、 脱水、粉碎加工后得到的高蛋白质饲料。全世界的鱼粉生产国主要有秘 鲁、智利、日本、丹麦、美国、俄罗斯、挪威等。表1列出了鱼粉主要生产 国所占比例,可以看出,秘鲁和智利鱼粉生产量最大,其出口量约占全球 总贸易量的70%。中国鱼粉产量不高,主要生产地在山东、浙江,其次为河 北、天津、福建、广西等省市。据海关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进口鱼粉121 万t,其中秘鲁、智利和非主流国家鱼粉的进口量分别为72.9万t、13.6万t 和34.4万t(徐琼,2011)。 表1 各国所产鱼粉占总量的百分比( 庄水泉,2010) 200720082009 秘鲁282830 智利161316 泰国9810 美国 4.66 6.2 中国 4.44 6.1 其他 384131.7 1 鱼粉的分类 根据来源鱼粉可分为2种:国产鱼粉和进口鱼粉。这种分类方法比较粗 略,反映不出鱼粉的品质。按原料性质、色泽分类,可将鱼粉分为普通鱼 粉(橙白或褐色)、白鱼粉(灰白或黄灰白色,以鳕鱼为主)、红鱼粉 (橙褐或褐色)、混合鱼粉(浅黑褐或浓黑色)、鲸鱼粉(浅黑色)和鱼 粕(鱼类加工残渣)。按原料部位与组成可把鱼粉分为全鱼粉(以全鱼为 原料制得的鱼粉)、强化鱼粉(全鱼粉+鱼溶浆)、粗鱼粉(鱼粕,以鱼类 加工残渣为原料)、调整鱼粉(全鱼粉+粗鱼粉)、混合鱼粉(调整鱼粉 +肉骨粉或羽毛粉)、鱼精粉(鱼溶浆+吸附剂)。一般来讲,白鱼粉和红 鱼粉在饲料生产中应用较多。 1.1 白鱼粉 白鱼粉是指用鳕鱼、鲽鱼等白肉鱼种的全鱼或下脚料加工成脂肪含量 低的鱼粉,依加工方式分为工船加工和岸上加工。白鱼粉生产量较大的国

鱼粉掺假鉴别

(一)鱼粉的掺假检验 A.物理方法: (1)感官检查法:根据鱼粉成分的形状、结构、颜色、质地、光泽度、透明度、颗粒度等体征来检查。 ①标准鱼粉一般为颗粒大小均匀一致,稍显油腻的粉状物,可见到大量疏松呈粉末的鱼肌纤维及少量的骨刺、鱼鳞、鱼眼等物;颜色均匀一致,呈浅黄、黄棕或黄褐色;手握有疏松感,不结块,不发粘,不成团;有浓郁的烤鱼味,略有鱼腥味。 ②鱼粉色泽随鱼种而异,墨罕敦鱼粉呈淡黄色或淡褐色,沙丁鱼粉呈红褐色,白鱼粉为淡黄色或灰白色。加热过度或含油脂高者,颜色加深。如果鱼粉色深偏黑红,外观失去光泽,闻之有焦糊味,为储藏不当引起自燃的烧焦鱼粉。如果鱼粉表面深褐色,有油臭味,是脂肪氧化的结果。如果鱼粉有氨臭味,可能是贮藏中脂肪变性。如果色泽灰白或灰黄,腥味较浓,光泽不强,纤维状物较多,粗看似灰渣,易结块,粉状颗粒较细且多成小团,触摸易粉碎,不见或少见鱼肌纤维,则为掺假鱼粉,需要进一步检验。 (2)漂浮法:取少许样品放入洁净的玻璃杯中,加入10倍体积的水,剧烈搅拌后静置。观察水面漂浮物和水底沉淀物,如果水面有羽毛碎片或植物性物质(稻壳粉、花生壳粉、麦麸等)或水底有沙石等矿物质,说明月份中掺入该类物质。 (3)气味测试法:根据样品燃烧时产生的气味判别是否掺入植物性物质。真品燃烧时是毛发燃烧的气味,如果出现谷物干炒的芳香味,说明掺入植物性物质。另外还可以根据气味判别是否掺入尿素。只需要取样品20克放入小烧杯中,加10克生大豆粉和适量水,加塞后加热15-20分钟,去掉塞子后如果能闻到氨气味,说明掺入尿素。 (4)汽泡鉴别法:取少量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或白醋,如果出现大量汽泡并发出吱吱声,说明掺有石粉,贝壳粉、蟹壳粉等物。 (5)显微镜检法:显微镜检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识别出大多数掺假物,但因为需要使用立体显微镜,故一般常用于大中型饲料企业或养殖户。使用显微镜检法需要熟悉一些常见掺假物的典型显微特征。谷壳粉中谷壳碎片外表面有纵横条纹;麦麸中麦片外表面有细皱纹,部分有麦毛;棉籽饼中棉籽壳碎片较厚,断面有褐色或白色的色带呈阶梯型,有些表面附有绵丝;菜子饼中菜籽壳为红褐色或黑色,较薄,表面呈网状;贝壳粉颗粒方形或不规则,灰白色,不透明或半透明;花生壳有点状或条纹状突起,也有成锯齿状;碱处理的骨粒出现小孔。 B.化学方法: 鱼粉中掺入植物质的检测 凡植物质均含淀粉和木质素。淀粉可与碘化钾反应,产生蓝色或蓝黑色化合物。 木质素在酸性条件下,可与间苯三酚反应,产生红色化合物。故利用上述两种反应,即可迅速检出鱼粉中是否掺有植物质。 检测方法: ①取被检鱼粉1~2g入试管中,加4~5倍蒸馏水加热至沸以浸出淀粉。冷却后,滴入1~2滴碘—碘化钾(KI)溶液(取K16g入100ml蒸馏水中,再加入2gI,溶解后摇匀,置棕色瓶中保存),若溶液即现蓝色或黑蓝色,表明鱼粉中掺有淀粉。 ②取被检粉碎鱼粉少许平铺入表面皿中,用间苯三酚液(2g间苯三酚溶入100ml90%乙醇中)浸湿,放置5~10min,再滴加2~3滴浓盐酸,若试样中出现散布的红色点,说明鱼粉中掺入了含木质素物质。 2.鱼粉中掺入血粉的检测

鱼粉质量的标准、检测方法及其检验结论的判定

鱼粉质量的标准、检测方法及其检验结论的判定 1 鱼粉质量标准概述 鱼粉目前国内执行的标准为SC/T3501—1996[1]具体指标为感观指标:色泽、组织、气味三项,理化指标:粉碎粒度、粗蛋白,粗脂肪、水分、盐分、灰分、砂分七项,标准中还规定了鱼粉中不允许添加非鱼粉原料的含氮物质,诸如植物油饼粕、皮革粉、羽毛粉、尿素、血粉等,亦不允许添加加工鱼露后的废渣。鱼粉的卫生指标应符合GBl3078—2001饲料卫生标准的规定[2]。 具体指标有:砷、铅、氟、霉菌、汞、镉、亚硝酸盐、滴滴涕、细菌总数等9项,SC/T350l —1996标准还规定了鱼粉不得有虫寄生,还单独列出鱼粉中金属铬(以六价铬计)允许量小于10mg/kg。并把鱼粉酸价作为强制性指标,在用户或检验机构提出时才进行检验,其酸价指标有明确规定,最低等级的鱼粉的酸价要求小于(等于)7mg KOH/g。以上所述是国家标准所规定的鱼粉的具体技术指标要求。有关资料[3~6]介绍判定鱼粉质量的营养指标还应测定真蛋白质、动物蛋白的胃蛋白酶消化率,卫生指标还应测定乙氧基喹、甲醛等指标。 鱼粉的掺假检验有许多项目,其中主要有掺羽毛粉、骨粉、木质素、鞣革粉、碳酸钙粉、贝壳粉、蛋壳粉、淀粉质、粗纤维类物质、血粉、杂饼粉、尿素态氮、氨态氮等多项,掺假检验属定性检验,SC/T350l—1996标准中规定有鱼粉内杂质的显微镜鉴别方法,但只能作出杂质的确认,无法作出定量的结论,没有确切的数据说明其质量情况,作者认为要做完上述检验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在日常的生产检验中,企业只要掌握好以下几项定量分析的指标,就能较确切地反映出鱼粉质量的情况,现将这些分析项目及操作方法概述如下: 2 在日常生产的质量控制中如何运用定量化学分析方法检验鱼粉的质量 饲料生产厂家和经销商如何运用定量化学分析方法检验和判定鱼粉的质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作者从多年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定量化学分析检验鱼粉的质量,主要抓好如下几个检测项目的检验。 2.1 粗蛋白质的检验 粗蛋白质的含量是检验鱼粉质量的主要项目,国家行业标准以粗蛋白质含量作为衡量鱼粉质量和分等级的主要指标,也是首要的检测项目,按照GB/T6432[7]的规定测定粗蛋白质的准确度、精密度高,是经典的检测方法,但该方法耗费试剂,消解时间长,资料介绍的强碱直接蒸馏快速测定法、提高消化温度快速测定法、H2SO4-H2O2快速消解测定法都是可以运用于生产实践的测定方法。作者在生产实践中常用H2S04—H2O2快速消解法测定粗蛋白,这是一种快速易于掌握的常规分析方法,与国家标准测定的结果基本一致。至于蒸馏装置的运用方面,全量蒸馏装置的准确度、精密度高,但蒸馏时间长;半微量蒸馏装置的速度较快,但操作上要掌握好才能满足准确度的要求。作者设计配套的快速定氮装置[8],是一种加热抽气吸收滴定装置,集加热蒸馏吸收于一体,不用冷却水(即不用冷凝管),可连续进行样

鱼粉常见的掺假物及快速识别

鱼粉掺假鉴别 常见的掺假物有:菜籽粕、棉籽饼粕、花生饼粕、芝麻饼粕、大豆粉、麦麸、羽毛粉、血粉、肉骨粉、皮革粉、虾肉粉、蟹壳粉、海带粉、砂土、石粉、贝壳粉、锯末、稻壳粉等 快速掺假鉴别 1 感官检查法 (1)视觉:优质鱼粉颜色一致,呈红棕色、黄棕色或黄褐色等。细度均匀。劣质鱼分类为汪黄色、青白色或黑褐色,细度和均匀度较差。掺假鱼粉为黄白色或红黄色,细度和均匀度差。掺入风化土鱼粉色泽偏黄。 (2)嗅觉:优质鱼粉是咸腥味;劣质鱼粉为腥臭或腐臭味;掺假鱼粉有淡腥味、油脂味或氨味等异味。掺有棉籽听到和菜籽粕的鱼粉,有棉籽粕和菜籽粕味,掺有尿素的鱼粉,略具氨味,掺入油渣的鱼粉,有油脂味。 (3)触觉:优质鱼粉手捻质地柔软呈鱼松状,无砂粒感;劣质鱼粉和掺假鱼粉手捻有吵粒感,手感较硬,质地粗糙磨手。如结块发粘,说明已酸败,强捻散后呈灰白色,说明已发霉。2显微镜检查 鱼粉为黄褐色或黄棕色等轻质物,按鱼肉、鱼骨和鳞的特征查以鉴别。 鱼肉镜下观察表面粗糙,具有纤维结构,类似肉粉,只是颜色浅。鱼骨为半透明至不透明的银色体,其空隙呈深色的流线形波状线段,似鞭状葡萄板,从根部尚感着整个边缘向外伸出。鱼鳞表面碎裂,形成乳白色的玻璃珠。 鱼粉长期堆放,通过空气氧化而自行燃烧,呈褐色。从镜下看不到油星,且颗粒碎小。鱼骨同半透明的银色体变为褐黄色的半透明体,鱼肉粗糙,纤维结构看不清楚或根本看不到。 鱼粉掺假的显微镜检查: (1)掺菜籽粕 鱼粉中掺菜籽粕镜下可见菜籽粕的种皮特征,种皮为深棕色并且薄,外表面有蜂窝状网孔,表面有光泽,内表面有柔软的半透明白色薄片附着。菜籽粕的种皮和籽仁碎片不边在一起,籽仁呈淡黄色,形状不规则,无光泽,质脆。 (2)掺棉籽饼粕 鱼粉中掺棉籽饼粕镜下可见棉絮纤维附着在外壳碎上及饼粕颗粒上,棉絮纤维为白色丝状物,中空、扁平、卷曲、半透明、有光泽,棉籽壳碎片为棕色可红棕色,厚且硬,沿其边缘有淡褐色和深褐色,的不同色层,并带有阶梯似的表面。棉籽仁碎片为黄色或褐色,含有许多圆形扁平的黑色或红褪色油腺体或棉酚色腺体。棉籽壳和棉籽仁是边在一起的。 (3)掺稻壳粉 鱼粉中掺稻粉镜下可见具有光泽的表面,有井字条纹,并可见到茸毛。 (4)掺花生饼粕 鱼粉中掺花生饼粕镜下可见花生种皮、外壳存在,种皮为红色、深紫色或棕黄色。外壳破碎呈极不规则的片状,分层,内层呈白色海绵状,有长条短纤维交织,外壳表面有突盘呈网状,外壳皮厚不均,有韧性。 (5)掺芝麻饼粕 鱼粉中掺芝麻饼粕镜下可见芝麻种皮特征,芝麻种皮带有微小的圆形突起,芝麻皮薄,黑色、褐色,因品种而异。 (6)掺大豆粉 鱼粉中掺大豆粉镜下可见豆皮、黄色或淡黄色块状物。豆皮有凹形斑点,稍有卷曲,并可见种脐。白色海绵淀粉像水珠浮在块状物表面。 (7)掺麦麸 鱼粉中掺麦麸镜下可见淡黄色或棕色片状麸皮。麸皮外表面有细皱纹,内表面粘附有许多不

鱼粉的质量判断及检测

鱼粉的质量判断及检测 鱼粉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饲料,但是市场上的鱼粉时常有掺假现象发生,而且掺入的大多是廉价的不易被吸收的羽毛粉、植物根茎粉、皮革物等,大大降低了饲料的品质。因此必须对鱼粉的质量进行监控,下面介绍鱼粉的质量检测方法。 感官特性 纯鱼粉一般为黄棕色或黄褐色,也有少量的白鱼粉、灰白鱼粉等,依鱼品种而有差别。具有烹烤过的鱼香味,并稍带有鱼腥味。混入鱼溶浆的腥味较重,不可有酸败、氨臭等腐败味及过熟的焦味。鱼粉为粉状,含鳞片、鱼骨等,处理良好的鱼粉均有可见的鱼丝。 新鲜鱼肉的肌纤维富有黏着性,黏性上佳的鱼粉较新鲜。 颗粒细度为至少98%能通过筛孔宽度为2.80毫米的标准筛网。 化学检测 粗蛋白粗蛋白是鱼粉中含有氮物质的总称,从多个样品的检测数据和生产情况来看,国产鱼粉的粗蛋白一般为45%~55%,进口鱼粉的粗蛋白一般为60%~67%,太低可能属于鱼粉原料杂质高所致,太高则可能是掺伪所致。粗蛋白测定的方法一般用凯式定氮烧瓶法。 胃蛋白酶消化率胃蛋白酶消化率是指被胃蛋白酶消化的蛋白质与粗蛋白之间的比例。合格的鱼粉,其蛋白酶消化率不应小于85%。 方法步骤:准确称取1克左右脱水脱脂鱼粉,放入300毫升三角瓶中,加入经过预热(42℃~45℃)的0.2%胃蛋白酶液150毫升,盖好密封,在45℃下边搅拌边消化16小时(可用恒温振荡器)。消化后用滤纸过滤,然后用温水洗净滤纸上未消化物,将未消化物连同滤纸转入凯式烧瓶中进行消化,随后测出未消化粗蛋白量。鱼粉的胃蛋白酶消化率=(鱼粉粗蛋白-未消化粗蛋白的量)/粗蛋白×100%。 另外,鱼粉的粗脂肪一般不应高于12%。而鱼粉粗纤维应该几乎为零,太高则掺有纤维质的原料。如:粗糖、木屑等。 对一些常见掺假物的检测 鱼粉中掺入羽毛粉的检测方法步骤:将1克左右鱼粉放入500毫升三角瓶中,一瓶加1.5%硫酸液100毫升,微火煮沸30分钟并不断添加蒸馏水以保持煮沸的硫酸浓度,完成后静置,取少量瓶中残渣分别置两个载玻片上。在50倍~100倍显微镜下观察。 经硫酸处理的残渣,如果有浅色羽毛粉,则经硫酸水解后颜色呈黄色。如果有深色羽毛粉,则经硫酸水解后颜色呈深褐或者黑色。在显微镜下,完全水解的羽毛粉呈黄、灰或褐色半透明颗粒状,而水解不完全的羽毛粉,则能看到一些管状物,这些是羽毛干或者羽毛管,多为黄、褐色,有的形同玻璃碎粒。 鱼粉中掺入棉子饼粕的检测将20目和40目分样筛叠放在一起,然后取被检鱼粉放入分样筛,摇5分钟左右。观察中层40目筛余物,观察筛上是否有棉纤维,棉纤维大多呈深黄或棕黄色,另外筛上还可见深褐色棉子壳碎片,可证实鱼粉中掺有棉子饼粕。 鱼粉中掺入尿素及其他氮肥的检测方法步骤:取1克~2克鱼粉置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50毫升并充分搅拌,用定性滤纸过滤后,再用蒸馏水洗7次~8次,洗涤液的总体积约200毫升,然后将全部鱼粉放在一张滤纸上置于65℃烘箱中烘干2小时,利用凯式定氮法即可测得粗蛋白含量。例如鱼粉标有粗蛋白为65.2%,水洗后为34.7%,这说明后者掺有一定数量的可溶性氮肥。 鱼粉中掺入菜子饼或棉子饼的检测正常的鱼粉其粗纤维很低,一般在0.1%~1%,粗灰分一般不超过23%,当掺入菜子饼或棉子饼后可使粗纤维增加到10%以上,因此,当灰分高于28%,粗纤维高于2%,即表示有掺假物。 鱼粉中掺入植物性物质或者细沙的检测取样品少许,放入洁净的玻璃杯或烧杯中,加

鱼粉的质量控制技术

鱼粉的质量控制技术

鱼粉的质量控制技术 鱼粉是配合饲料中优质的蛋白饲料原料,粗蛋白含量可达55%以上,各种氨基酸齐全且含量丰富,平衡性好,动物对其的消化吸收率高,特别是赖氨酸,蛋氨酸和胱氨酸等氨基酸的含量明显高于一般的植物性蛋白饲料资源,同时,鱼粉中含有丰富的钙、磷、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有些成分是植物性饲料的数倍甚至数十倍。研究表明,除上述成分外,鱼粉中还含有大量的能促进动物生长的“未知生长因子”,一般称为“鱼因子”,这些成分主要包括核苷酸、活性小肽、牛磺酸等已知物质及一些未知物质。鱼粉是全价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饲料行业重要的原料之一,但是其价格较高,需求量又大,导致一些不法商家掺假,加上影响鱼粉质量的因素众多,造成市场上鱼粉质量的参差不齐。本文从影响鱼粉质量的因素入手,主要介绍几种控制技术,通过这些技术,检测和监督鱼粉的质量。 一、鱼粉原料的来源 原料鱼的种类决定了成品鱼粉的基本化学成分及色泽。不同种类的鱼原料制成的鱼粉也不同,一般分为白鱼粉和红鱼粉。用鳕科鱼的白肉鱼和鳝鱼等冷水性鱼加工得到的是白鱼粉,白鱼粉的粗蛋白含量较高,可达68%~70%,因此价格比较贵,主要应用于特种水产饲料;用鳀、沙丁鱼、凤尾鱼、海生小杂鱼及鱼虾食品加工后剩下的下脚料为原料制成的鱼粉为红鱼粉。其成本较低,价格便宜,粗蛋白含量一般在62%以上[1]。白鱼粉的价格一般都比红鱼粉高出20%以上,畜禽饲料用白鱼粉显然是不合算的,所以目前在畜禽饲料中红鱼粉居多。我国不能生产白鱼粉,白鱼粉的生产国主要在北欧和西欧。 二、原料的新鲜度 日常工作中衡量鱼粉新鲜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指标[2]:(1)挥发性盐基氮(VBN ),包括氨和低级胺类,是腐败鱼粉恶臭的主要成分,是细菌繁殖、氨基酸及其它含氮化合物的分解产物,在鱼粉中会随鱼粉鲜度下降而增加。它们沸点低,具有挥发性,呈碱性。(2)三甲胺,三甲胺( TMA) 是腐败鱼粉的主要成分,一般在鲜鱼粉中并不存在,但一旦经细菌繁殖,鱼粉中的氧化三甲胺即还原成TMA ,因此TMA 比VBN可更清楚地测定因细菌作用引起鲜度下降的情况。(3)组胺,组胺是组氨酸的分解产物,是组氨酸在莫根氏变形杆菌、组胺无色杆菌等细菌存在的组氨缓脱轻酶作用下,脱去羟基后形成的一种胺类物质。它是一种毒素, 动物摄入一定量的组胺后会引起中毒。因此组胺含量可作为鱼粉鲜度下降的重要指标。(4)酸价与过氧化物价,鱼粉中脂肪(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含量较高,容易氧化变质,因此脂肪的氧化酸败是造成鱼粉鲜度下降和营养价值降低的重要原因。未饱和脂类自氧化后能产生大量的游离脂肪酸、过氧化物、醛和酮等。测定其含量就可衡量脂类氧化程度。酸价(AV)是表示油脂中所会游离脂肪酸的数量,过氧化物价(POV)则指油脂氧化后产生的过氧化物数量。(5)生物胺指数

掺假鱼粉的鉴别与检测方法鱼粉鉴别

掺假鱼粉的鉴别与检测方法 (2004年5月28日) 鱼粉是生产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之一,也是鱼类主要的动物蛋白源,因此鱼粉质量的好坏,对饲养效果的影响相当大。根据多年的经验和从事饲料营养分析的经历,笔者总结出检测及鉴别掺假鱼粉的办法。 一、鱼粉参加的方式 (一)、优质鱼粉中掺入劣质鱼粉。把价低质劣的鱼粉掺入到优质鱼粉中以次充好,以劣充优,并以优质鱼粉价格出售。 (二)、鱼粉中掺入外来有机物。把低成本原料等外来有机物掺入鱼粉中,以假乱真。如将颜色与鱼粉相似的棉子饼粉和菜子饼粉或血粉掺入鱼粉中,使购买者难以辨认;将锯末粉和稻壳粉掺入鱼粉中,增加鱼粉的疏松度,用手摸起来与优质鱼粉一样疏松;将粗蛋白含量高但可消化蛋白含量低的血粉和羽毛粉掺入鱼粉中,竟得起粗蛋白测定的检验。 (三)、鱼粉掺入外来无机物。为了增加掺假鱼粉的含蛋量将尿素硫胺等含非蛋白含氮物掺入鱼粉中,以经得起含氮量高低的测定;有时将细砂或石粉掺入鱼粉中,增加鱼粉的比重;更有甚者,直接将水掺入鱼粉中,增加鱼粉的重量,使含水率高达15%—18%,这对鱼粉的贮藏十分不利。 二、掺假鱼粉的鉴别与检测方法 根据鱼粉中掺假的方式和掺假的方法特点,对掺假鱼粉采用定量化学分析和微观及宏观定性方法进行鉴别和检测。一般来说,对于普通的掺假鱼粉,采用定性鉴别及检测法就能够加以识别;对于高科技的掺假鱼粉,要在定性鉴别法的基础上,结合定量化学分析检测法才能鉴别。 (一)、养分组成的定量分析与检测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牧渔业部于1983年11月25日发布了一项标准SC118—83(1984年6月1日开始实施),对鱼粉的物理、化学指标、卫生标准、取样方法、检验规则、以及运输条件及要求、仓储条件及要求都一一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其中物理、化学指标见表。 鱼粉物理、化学标准一览表(SC 118—83) 注:1、蛋白质系指蛋白质。鱼粉中不允许添加非鱼粉原料的含蛋物质。 2、脂肪系指粗脂肪。 3、盐份系指以绿化钠为代表的绿化物。 4、砂份系指酸不溶性灼残渣。 养分组成的定量分析是根据SC 118—83标准中的检测分析方法对被检测鱼粉进行营养分析,结合对照以上物理、化学标准即可判断所检测鱼粉的质量。粗蛋白的测定采用微量凯氏(Micro—K ieldahl )定氮法(总氮量的测定方法);粗脂肪的测定采用索氏(Soxhlet)提取法(即醚浸出物的测定方法);水分含量的测定用减压干燥法;盐份的测定采用氯化钠

原料掺假判断鉴别

原料掺假判断鉴别 配合饲料产品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配方及其制造的水平,但原料质量对于配合饲料质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饲料厂进购原料时,应当按照国家及行业标准进行质量的抽样检测。原料的化学分析是必须的,也是最真实可靠的,实验室分析出来的结果是最能说明该原料的品质水平的。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感官判定(包括视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及简易检测(包括筛选法、容重法、水洗淘汰法、比重法、镜检法及一些简易的化学分析法等)是首选的判别方法,是原料品质鉴别的第一步,常规情况下,若原料通不过感官综合判定及简易检测,就会被视为不合格,也没有必要进行化学分析了。此外,由于化学检测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有时因生产急需,经感官判定及简易检测认为合格的原料就要进入紧急放行使用程序以解决生产的需要(另外留样进行化学检测),这时,感官判定及简易检测的结果就显得格外的重要。本文就此介绍常用饲料原料质量的快速简易鉴别方法。 1鱼粉质量的快速鉴别 鱼粉是配合饲料最常用的优质动物性蛋白源,它含有较完全的鱼虾所需的必需氨基酸,适口性好,维生素含量也很丰富,在水产配合饲料特别是高档水产配合饲料中的用量很大。由于其用量大,价格也较高,所以掺假现象也特别严重。 1.1感官判别 1.1.1形状 优质鱼粉为粉状,含鳞片、鱼骨等,可见鱼肉丝,不应有过热颗粒及杂物,不应有结块及虫害。 1.1.2色泽 墨罕敦鱼粉为淡黄色或淡褐色;沙丁鱼粉、鳀鱼粉为黄褐色,故又称“黄鱼粉”;北洋鱼粉、鳕鱼粉、鲽鱼粉为淡黄白色或灰白色,又称“白鱼粉”;优质鱼粉有光泽,如加热过度或含脂量高,则颜色加深。 1.1.3味道 优质鱼粉有浓郁的烤鱼香味,甜香味并稍带鱼油味,不应有酸败、氨臭及过热的焦味。优质鱼粉含盐量在2%左右,如果含盐量过高,入口会有苦咸味。 1.1.4硬块 优质鱼粉无硬块,用手捏有疏松感、不成团、不粘结,放手后能恢复松散状。 1.1.5其他 应着重注意的问题:掺假、霉害、虫害、褐色化、焦化(颜色变黑、有焦味、无色泽)、脂肪变性(有氨味)、脂肪氧化(油腻、深褐色、有臭味)及有无发热现象等。

鱼粉基本概念及品质介绍

鱼粉基本概念及品质介绍 浏览 231 次发布时间:2010-2-17 1 鱼粉的营养特点:鱼粉的营养价值取决于制作鱼粉的原料和加工工艺。其营养成分的共同特点 是: 生物学价值高:优质进口鱼粉蛋白质含量在60%以上,有的高达70%;国产优质鱼粉蛋白质达55%以上。各种氨基酸含量高且平衡,所以其生物学价值也高,是平衡家禽日粮的优质动物性饲 料。 能量较高:鱼粉含有较高的脂肪,进口鱼粉含脂肪约占10%;国产鱼粉标准为10%-14%,但有的高达15%-20%。因此,鱼粉中的代谢能对鸡来说,通常在11.7-12.55兆焦/千克。但其脂肪易氧化,往往造成维生素A和维生素E 随油脂氧化而缺乏,同时脂肪氧化升温,是造成鱼粉自燃的原因之 一。 含钙磷高:鱼粉含钙3.8%-7%、磷2.76%-3.5%,钙磷比为1.4-2:1,鱼粉质量越好,含磷量越高,磷的利用 1/ 17

率为100%。但在贮存过程中,由于化学分解,磷被游离出来而成为单质磷。单质磷燃点很低,不需明火即可自然,这是鱼粉在贮存过程中容易自燃的第二个原因。 微量元素含量高:鱼粉中含有鸡常用的六种微量元素,尤其是锌和硒含量最高。据分析,每千克海鱼粉含锌97.5-151毫克,金枪鱼粉高达213毫克,淡水鱼粉则为60毫克;每千克海鱼粉含硒1.5-2.2毫克,金枪鱼粉高达4-6毫克。 B族维生素丰富:尤其富含胆碱和维生素B2。据分析,每千克秘鲁鱼粉含维生素B27.1毫克,泛酸9.5毫克,维生素H390微克,叶酸0.22毫克,胆碱3978毫克,烟酸68.8毫克,维生素B12110微 克。 含有未知促生长因子:其准确成分还没有提纯,故未定名,但其促生长作用是公认的,也是肯定 的。 消化率高:鸡对鱼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率分别为91%-93%和78%-91%。 食盐含量高:进口鱼粉含盐量在1.5%-2.5%左右,国产鱼粉国家规定标准是:一二级鱼粉4%,三级鱼粉5%,但实际不掺假的鱼粉都超标,有的高达15%-20%;而近年来掺杂使假的鱼粉多数含盐量偏低,个别假鱼粉 2/ 17

鱼粉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鱼粉的研究现状及展望1 曹霞 (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水产科学系, 太谷 030801) 摘要:随着水产养殖业的高速发展,鱼粉作为优质的高蛋白水产饲料原料,对于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本文对鱼粉的基本成分及加工工艺进行了概括,并对影响鱼粉质量的因素及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针对鱼粉应用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在立足鱼粉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展望了鱼粉今后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鱼粉;水产饲料;应用;质量;展望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prospects of fish meal Cao Xia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gu 030801) Abstract:As the high speed development of the aquaculture, fish powder acts as the raw material of aquatic feed with high-quality and high-protein. This is of great economic significance for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aquaculture. This paper gives a summarization of the basic constituent and processing technique for fish power. The influence factors and test method is also analyzed. Aimed to som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fish power application, the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fish powder is prospected based on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Key words: fish meal; aquatic feed; apply; quality; 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像我国这样人口众多,养殖业规模巨大的发展中国家,鱼粉作为平衡蛋白质、氨基酸及矿物质特别是微量元素的优质动物蛋白饲料,其需求量越来越大。鱼粉在水产饲料业的发展中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尤其鱼粉的质量对养殖动物起着关键性的促生长作用,因此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于其质量控制及其在水产动物中的实际应用。本文综述了鱼粉的基本成分,加工工艺,影响鱼粉质量的因素及相应的检测方法,及其在水产养殖业的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通过对鱼粉现状的分析概述,使人们更深的了解鱼粉的研究进展及以后的发展前景。 1鱼粉概述 1.1 鱼粉的基本成分 鱼粉较其他蛋白饲料而言,具有营养成分齐全,含量均衡等优点,但不同的鱼粉含量亦不同,其具体成分含量见表1。蛋白质是鱼粉营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含量越高,质量越好。鱼粉中脂肪的含量不宜过高,否则会发生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的鱼油氧化酸败反应,并引起维生素A及维生素E的缺乏,导致鱼粉质量下降,同时脂肪氧化升温,造成鱼粉自燃【1】。灰分和盐分的含量也不宜过高。如果鱼粉中含盐量过高,不仅会使鱼粉质量降低,还会导致畜禽类食盐中毒【2】。鱼粉中灰分的含量一般控制在30%以内,如果含量过高,会对鱼类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不但会使磷的利用率降低,还会影响锌、镁的利用。鱼粉中的矿物质及维生素的含量也很丰富,其中钙磷含量最高,且比例适宜,一般为1.4:1到2:1【3】。有研究显示,鱼粉中含有某种可以刺激动物生长发育的促生长因子,它可以提高动物的抗病力和生产能力。虽然具体成分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曹霞(1990年-),女,山西省临汾市吉县人,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水产科学系在读本科生,专业为水产 养殖。E-mail:gloomyrainbow@https://www.doczj.com/doc/2e5683557.html, 通讯作者:曹霞,E-mail:gloomyrainbow@https://www.doczj.com/doc/2e5683557.html,

检测鱼粉品质的几种物理方法

检测鱼粉品质主要有以下几种物理方法 1)感官检查法。根据鱼粉成分的形状、结构、颜色、质地、光泽度、透明度、颗粒度等特征来检查。 ①标准鱼粉一般为颗粒大小均匀一致、稍显油腻的粉状物,可见到大量疏松呈 粉末的鱼肌纤维及少量的骨刺、鱼鳞、鱼眼等物;颜色均一,呈浅黄、黄棕或黄褐色;手握有疏松感,不结块,不发粘,不成团;有浓郁的烤鱼味,略有鱼腥味。 ②鱼粉色泽随鱼种而异,墨罕敦鱼粉呈淡黄色或淡褐色,沙丁鱼粉呈红褐色, 白鱼粉为淡黄或灰白色。加热过度或含油脂高者,颜色加深。如果鱼粉色深偏黑红,外观失去光泽,闻之有焦糊味,为储藏不当引起自燃的烧焦鱼粉。如果鱼粉表面深褐色,有油臭味,是脂肪氧化的结果。如果鱼粉有氨臭味,可能是贮藏中脂肪变性。 如果色泽灰白或灰黄,腥味较浓,光泽不强,纤维状物较多,粗看似灰渣,易结块,粉状颗粒较细且多成小团,触摸易粉碎,不见或少见鱼肌纤维,则为掺假鱼粉,需要进一步检验。 (2)漂浮法。取少许样品放入洁净的玻璃杯子中,加入10倍体积的水,剧烈搅拌后静置。观察水面漂浮物和水底沉淀物,如果水面有羽毛碎片或植物性物质(稻壳粉、花生壳粉、麦麸等)或水底有沙石等矿物质,说明鱼粉中掺入该类物质。 (3)气味测试法。根据样品燃烧时产生的气味判别是否掺入植物性物质。真品燃烧时是毛发燃烧的气味,如果出现谷物干炒的芳香味,说明掺入植物性物质。 另外还可以根据气味辨别是否掺入尿素。只需取样品20克放入小烧瓶中,加10克生大豆粉和适量水,加塞后加热15—20分钟,去掉塞子后如果能闻到氨气味,说明掺入尿素。 (4)气泡鉴别法。取少量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或白醋,如果出现大量气泡并发出吱吱声,说明掺有石粉、贝壳粉、蟹壳粉等物。 (5)显微镜检法。显微镜检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识别出大多数掺假物,但因为需要使用立体显微镜,故一般常用于大中型饲料企业或养殖物。使用显微镜检法需要熟悉一些常见掺假物的典型显微特征。谷壳粉中谷壳碎片外表面有纵横条纹;麦麸中麦片外表面有细皱纹,部分有麦毛;棉籽饼中棉籽壳碎片较厚,断面有褐色或白色的色带呈阶梯型,有些表面附有棉丝;菜籽饼中菜籽壳为红褐色或黑色,较薄,表面呈网状;贝壳粉颗粒方形或不规则,色灰白,不透明或半透明; 花生壳有点状或条纹状突起,也有成锯齿状;碱处理的骨粒出现小孔。 鱼粉品质检测与鉴别方法

鱼粉质量鉴别

试验报告 基 层 农 技 推 广 第1卷 ·18· 情况、用药品种、防治次数、用药量、防治效果和防治成本等内容记载,最后对示范区、农民自防区、空白对照区进行产量效果分析。 3 应用效果 3.1 示范防治效果 2010年,在水洛镇中川村晚疫病预警观测圃内,开展银法利晚疫病预警指导示范防治,马铃薯品种为中熟感病品种K166,根据预警系统显示晚疫病已为第3代第一次侵染,但田间仍未见病斑即进行第一次喷药,防治时间比常规放药区(田间病叶始见期)提前5天时间喷药,每次喷药7天后观测病斑数量和发病率(表5),防治效果极为明显。 表5 施药及发病情况统计表 区域 名称 首次施 药时间 调查时间 8.12 8.20 8.27 预警施药区 7.31 偶见病斑 病株率0.3% 病株率 1.8% 常规施药区 8.5 下部叶片普遍存 在少量病斑 病株率22% 病株率 50% 不施药区 — 下部叶片普遍存 在少量病斑 病株率30% 病株率 95% 3.2 大田应用效果 2010年水洛镇中川村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根据晚疫病预警系统显示为晚疫病第4代第二次侵染时间(8月1日)为预警指导防治适期,比常规施药时间(田间始见期8月5日)提前4天时间进行第一次喷药防治,每隔7天连续喷药3次。根据调查,预警指导防治田与常规时间喷药相比较,防效提高了18.3%。通过逐步摸索和准确掌握, 2011年,在通化乡通边村万亩高产示范片,根据预警系统指导,从第4代第一次侵染,即晚疫病第一个侵染高峰期(8月8日)之前开始防治,比常规施药时间(田间始见期8月12日)提前7天喷药,防治面积5 000亩,连防3次,辐射带动面积1.5万亩,预警指导防治田比常规施药防效提高22.5%。 通过2年的应用,从田间生长情况和调查结果看,按预警系统指导大田晚疫病的药剂防治,能及时有效推迟发病时间、减轻发生程度,控制病害的流行,应用效果十分显著,而在全县其它区域没有安装预警系统设备,由于农民不能在准确的时间及时用药,导致晚疫病发生早、流行快、发生程度重,晚疫病造成的产量损失较重。 4 结语 晚疫病预警气象站是一种精密仪器,在使用中要定期维护与校正,确保所提供数据的准确性,另外目前的手动处理数据费时费力,需要引进专业的监测预警系统进行分析,如重庆目前的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了统一、高效的网络化管理,使监测预警更加全面、准确,同时,CARAH 预报模型是依据晚疫病对环境条件建立的一种理论模式,各地由于地理条件、品种抗性的差异,在预报模型的应用上要结合田间调查,不断探索总结出切实符合当地晚疫病发生发展规律的预警模型,并预警设备的数量,逐步扩大监测范围,进一步建立健全预警气象站监测网点,从根本上提高晚疫病监测能力和预警水平,满足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需要。 鱼粉质量鉴别 (冯顺燕 云南省巧家县蒙姑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1、看 优质鱼粉外观新鲜,色泽随鱼种而异。 2、摸 优质鱼粉较细,手捏松软,放下后手上无杂质;劣质鱼粉较细,油性小或无油性。另外,抓取少量鱼粉,用手指头捻,黏性越大,鱼粉越新鲜。 3、闻 优质鱼粉气味纯正,无异味,而变质、劣质鱼粉常有怪味、臭味。新鲜的鱼粉有烤过的鱼香味,稍带鱼油味,无酸败、氨臭腐败味及焦味。 4、尝 含盐量是判断鱼粉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优质鱼粉含盐量低,口尝几乎感觉不到咸味。如果咸味较重,则说明鱼粉质量差。 5、测 纯鱼粉的容重一般为450~660克/升,如果容重明显变大或变小,说明鱼粉中掺有杂质。 (摘自:中国农业推广网 日期:2013.3.1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