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金融保险)国际金融形势分析

2020年(金融保险)国际金融形势分析

2020年(金融保险)国际金融形势分析
2020年(金融保险)国际金融形势分析

(金融保险)国际金融形势

分析

2011年11月国际金融形势评论

美国金融形势评论

11月,美国经济继续温和复苏。

生产总值方面,得益于企业和消费者加大开支,GDP环比年化增长率达到2.0%,明显超过二季度的1.3%和壹季度的0.4%,表明美国经济基本面仍然保持活力。

就业方面,高失业率状况有所好转。美国10月份非农就业人口环比增加8.0万人,失业率降至9.0%;11月19日前四周初请失业金人数移动均值环比下降3250至39.43万,为4月初以来最低。11月12日前四周继续申领失业救济金人数移动均值环比下降2250至367万,为2008年10月以来最低值。

消费方面,美国10月份零售额环比连续第二个月增长,增幅达到0.5%,同比增长7.2%,三季度同比增长7.6%。

制造业方面,数据表明基本面仍维持相对活跃状态。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由于商业飞机需求大幅下滑,10月耐用品订单环比下降0.7%,但优于预期中下降1.5%;美联储数据显示,10月份制造业产出环比增速从9月份的0.3%扩大至0.5%,其中汽车和零部件生产大增3.1%。

房地产方面,数据显示正在企稳回升。标普8月凯斯-希勒(Case-Shiller)房价报告显示,8月份美国20个大城市房价环比上涨0.2%,已连续五个月保持增长;20个大城市中16个城市的房价以及房价综合指数的同比变化率都有所改善;中西部房价反弹尤为明显,自今年5月以来,芝加哥、底特律和明尼阿波利斯房价环比增幅都颇

为强劲;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9月份新屋销量升至31.3万幢,环比增长5.7%;三季度新屋月均销量增至30.2万幢,高于去年同期29.1万幢的月均值。

通胀方面,数据表明物价基本稳定。美国10月份CPI环比下降0.1%,同比增长3.5%。核心CPI连续第2个月上涨0.1%,同比上涨2.1%。

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尚未脱离正轨,没有立即陷入衰退的风险,目前尚无推行QE3的必要。可是,美国住房市场仍旧疲弱,失业率维持在9%高位,且欧债危机导致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受挫,因此其能否成功摆脱“二次衰退”阴影仍有待观察。

11月,美国俩党又壹次就债务问题进行谈判。

8月,俩党曾围绕提高债务上限问题达成壹项削减联邦政府赤字妥协方案,其分俩步执行:第壹步要求在10年内削减赤字9170亿美元,同时将公共债务上限提高9000亿美元,该项内容已经启动;第二步要求在国会成立“超级委员会”,由12名俩党议员组成,负责在11月23日前就第二部分债务上限以及削减1.2万亿美元之上赤字的具体内容提出建议。如果该委员会未能达成妥协方案,美国将在2013年启动自动削减赤字机制,即在十年内对等削减国防等安全开支和国内其他项目开支共约1.2万亿美元。

但经过几个月紧张谈判后,该委员会最终未能就削减美国联邦赤字问题达成协议。俩党主要矛盾在于共和党不愿在增税问题上让步,而民主党则不希望在社会福利计划上削减过多开支。

由于此时全球市场的目光仍聚焦于欧债危机,而且此时距2013年启动自动削减赤字机制尚有壹年时间,因此市场对此且未有过大反应,三大评级机构也维持美国目前评级水平不变。但其影响仍不可小视:第壹,美国联邦政府公共债务总额已达15万亿美元,和其GDP 相当,成为美国经济的巨大挑战,此次谈崩无疑是雪上加霜;第二,此轮谈判失败再壹次证明美国俩党党争已经成为壹个阻碍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奥巴马难以掌控大局的能力弱势再壹次暴露在公众面前,其竞选连任前景极不乐观;第三,若自动削减赤字机制启动,美国军费将大幅削减,将掣肘美国海外军事部署和行动,严重削弱美国在全球的霸权地位。

欧洲金融形势评论

11月,欧债危机几乎处于失控状态。

壹是危机向金融服务业和政界横向蔓延。

金融服务业方面,美国证券X公司MFGlobal控股10月底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美国史上第七大破产案。截至9月30日,MF的资产总计410.5亿美元,债务总计396.8亿美元,欧债危机是导致MF 破产的重要原因。MF高估了欧元区领导人解决危机的能力,在过去壹年中购买了欧洲国家发行的价值60亿美元的主权债券,期望高风险债券能带来高收益,可惜事和愿违。

MF倒闭和雷曼兄弟破产相比,俩者都是恶劣经济环境的受害者,都采取了激进的操作策略,都吃进了太多的问题资产。可是,雷曼兄弟倒闭的连锁反应不会在今日重演。首先,吸取了2008年金融危机

的教训后,今天的金融机构已经不会采取如此激进大胆的策略,而MF只是其中的异类;其次,MF且不具备雷曼兄弟的影响力,其用于投资的资产基本都是自有资金,不会牵连他人;第三,美国监管部门和评级机构对其早有预警。

虽然MF的倒闭不会引发系统性风险,可是由此可见欧债危机已将金融服务业搅得风声鹤唳。

惠誉数据显示,美国六大银行在欧洲均拥有数额巨大的风险敞口,其中花旗集团、摩根大通、美国银行分为达到163亿美元、151亿美元、130亿美元,富国银行、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也各达数十亿美元。美联储因此决定对这六大银行进行压力测试以检验其承受欧债危机恶化等模拟市场冲击的能力。此外,另外数十家大型银行也在美联储此次压力测试范围之内。

同时,裁员潮席卷金融服务业。今年以来,银行、保险和资产管理X公司宣布的裁员人数达19.5万人,已超过2009年的17.4万人。其中花旗可能裁员最多达3000人,巴黎银行X公司部和投行部将裁员1396人,美国银行也表示将缩减欧洲的股票部门。

政界方面,继爱尔兰前总理布赖恩·考恩(BrianCowen)和葡萄牙前总理若泽·苏格拉底(JoseSocrates)相继挂冠而去后,希腊、意大利、西班牙在11月同时更换政府首脑,“欧猪五国”从而全部完成“换帅”。

首先是希腊。欧盟峰会达成壹揽子救助计划后,出于政治投机心理,前总理帕潘德里欧宣布举行全民公投,四天后又戏剧性的宣布放

弃公投计划,令自己在国际、国内都威信扫地、信誉全无,不得不辞职。

其次是意大利。其债务总额高达1.9万亿欧元,是希腊债务总额的五倍之多,占GDP的120%。作为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其“大到不能倒”、“倒了无法救”的特性令市场恐慌,国内外均对壹向丑闻不断的贝卢斯科尼能否带领意大利渡过难关深表怀疑,在众叛亲离的窘境下,贝氏终于选择离开总理宝座。

紧随其后是西班牙。2008年西班牙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后,政府反应缓慢,导致该国经济持续走下坡路。目前全国500万人处于失业状态,21.5%的失业率位居欧元区之首,预算赤字占GDP比例超过9%。恶劣的经济环境使得执政党工人社会党被选民抛弃,大选提前举行。

原政府倒台后,希、意俩国不约而同选择组建技术官员政府,意大利新总理马里奥·蒙蒂(MarioMonti)更是亲自担任财长,期冀能够借助专业优势带领俩国走出困境。

三国新政府上台后,将面临不同任务。对希腊新总理卢卡斯·帕帕季莫斯(LucasPapademos)而言,首要任务是说服欧盟和IMF下放80亿欧元援助资金且通过严厉的紧缩措施以支持希腊的援助计划;对蒙蒂而言,他必须带领政府尽快实施刚刚通过的经济改革法案和新的预算法案,以恢复市场信心;对西班牙新首相马里亚诺·拉霍伊(MarianoRajoy)而言,增加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是他迫在眉睫的任务。

三位新总理的上台对欧债危机今后的走向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除了帕帕季莫斯掌舵处于“风暴中心”的希腊外,蒙蒂和拉霍伊分别执掌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和第四大经济体。如果他们失败,市场信心将进壹步受到重挫,德、法俩大欧元区支柱也将彻底暴露于风险之中。

二是危机向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德国等国家纵向蔓延。

意大利、西班牙长期国债收益率“破7”,站到悬崖边缘。

11月9日,欧洲最大清算机构LCH.Clearnet宣布大幅提高意大利国债交易保证金要求,令市场对于意大利可能发生债务违约的担忧急剧上升,终于导致意大利国债收益率首次突破7%的红线。此后,即便政府首脑易人,意大利国债收益率依然屡次突破该警戒线,情势岌岌可危。

11月17日,西班牙财政部发售35.6亿欧元10年期国债,平均收益率达到6.975%,高于二级市场同类债券6.69%的收益率,也远高于10月发售的10年期国债5.433%的收益率,创下自欧元区成立以来的最高水平。虽然尚未“破7”,但在欧洲形势日益紧张的情况下,指日可待。

此前,希腊、葡萄牙、爱尔兰等国皆是在“破7”后沦为债务不可持续国家,从而寻求国际社会援助。意大利、西班牙此番纷纷突破7%的警戒线无疑表明他们已站在申请国际援助的悬崖边缘。

法国“AAA”评级岌岌可危,恐成“加强版”意大利。

法国债务已达1.75万亿欧元,占GDP87%,仅次于美国、日本和意大利,其外债规模占GDP53.6%,几乎俩倍于意大利。国际清算

银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法国银行业持有意大利、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债券风险敞口分别为4102亿美元、557.4亿美元、1461亿美元、283亿美元、301亿美元。11月11日,标准普尔向全球客户发送消息称法国信用评级已被下调,虽然俩小时后即澄清是技术失误,但却将市场对法国的怀疑推向高潮,因为技术失误的背后表明下壹个被降级的很可能就是法国。11月17日,法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扩大8个基点至3.79%,和德国同期国债收益率价差突破200个基点,成为欧元区创立以来首次。11月21日和23日,穆迪和惠誉相继警告法国其“AAA”评级前景堪忧。

虽然萨科齐将保住法国“AAA”评级作为其成功连任壹大政策底线,但考虑到欧债危机不断蔓延及紧缩措施可能带来的经济增长受抑制,此愿望凶多吉少。壹旦法国失去“AAA”评级,作为债务国来说,其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的体量更是令其“大到无法救”;作为债权国来说,法国承担了EFSF超过五分之壹的信贷能力,他的破产将导致EFSF垮台,欧元恐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德国状况堪忧。

德国已被欧债危机感染。《金融时报》数据显示,6月中旬至8月,德国债收益率走势在86%的市场交易时间内和意大利国债收益率走势相反,但9月以来,这壹比例已降至69%。11月23日,德国拍卖60亿欧元10年期国债,2%的收益率未能吸引到足够投资者,商业银行仅购入36.44亿欧元,德国央行不得不买进其余39%。数据

显示,德国央行在壹级市场购买10年期国债平均份额为17.83%,此次39%的比率为1999年6月以来最高。

同时,德国经济状况不容乐观。德国欧洲经济研究中心(ZEW)数据显示,德国11月ZEW经济景气指数为-55.2,为连续第九个月走低,创2008年10月以来新低,且远低于该指数历史平均水平25.0。

此种情况下,如果法国被波及,凭德国目前的状况恐将独木难支。

第三是欧洲央行面临窘境。

第壹窘是救经济和抑通胀,孰重?数据显示,欧元区10月份CPI 同比上涨3%,增幅和9月持平,为2008年以来最大涨幅,连续11个月超出欧洲央行2%的通胀上限。虽然通胀高温不退,新上任不到俩周号称“鹰派”的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仍然将基准利率由1.5%下调25个基点到1.25%,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经济衰退,但由于实现通胀目标是其唯壹任务,因此此举将欧洲央行置于颇为尴尬的境地。

第二窘是应否充当“最后贷款人”?欧洲央行壹直在购买问题国家债券,企图压低国债收益率,此举引发德、法俩大阵营的尖锐对立。德国、奥地利等国认为欧洲央行购买问题国家债券是“错误方案”,壹是欧洲央行且没有这方面的职能,二是此举会引发通胀从而使全欧洲人买单。只有落实已达成的经济改革措施且建立壹个更加紧密的欧洲政治联盟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法国则由于借贷成本上升、“AAA”评级受威胁而支持其干预债市。理由是欧洲央行的职责不只是抑制通胀,同时要维护欧元和欧元区金融系统的稳定。似乎目前情

况下欧洲央行“入市”是少数几种可行方法之壹,但限于自身的职责、德国的反对以及欧债危机规模的庞大,其能够取得的效果令人质疑。

第四是英、德之争。

壹争金融交易税。金融交易税计划每年可筹集570亿欧元资金,这对欧债危机来说可谓雪中送炭。但这壹税种将严重削弱伦敦的金融中心地位,而伦敦市金融市场业务贡献了英国近30%的GDP。英国认为这是瞄准自己的壹场阴谋,而德国人认为这是英国应该承担起来的责任。

二争欧洲政治前景。德国总理默克尔呼吁建立高度壹体化的“新欧洲”,深化欧盟结构改革,加强政治联盟。但英国首相卡梅伦却质疑其为“乌托邦”,提出增强欧盟弹性,将权力下放国家的完全相反的理念。

英、德之争是欧洲目前真实状况的缩影,即建立财政联盟乃至更深层次的政治联盟困难重重。各个国家且未团结壹致,其中甚至有离心离德之举。

欧元区作为壹个整体的财政状况且不差于美国,可是却走到失控状态,既有经济原因,也有政治原因,可是政治方面的负面影响要大于经济方面的混乱:无论是欧盟内部仍是欧元区内部或是问题国家内部都难以在任何事情上达成壹致。在欧盟和欧元区层面上,即使偶尔的壹致也多由于实施细节上的纠缠而胎死腹中;在问题国家内部,民众和政府在紧缩措施上尖锐对立,导致政府无法采取任何真正行之有效的财政措施。若欧元最终走上崩溃之路,政治之罪不可忽视。

面对复杂形势,欧盟猛招频出:

首先是欧盟27国峰会达成壹揽子协议,包括银行资本重组,EFSF 杠杆化扩容至1万亿欧元及私人投资者将希腊债务减记50%。可是,如果仔细分析这三项协议,发现只有希腊债务减记有望在短期内获得通过且取得效果,其他俩项或是难以获得支持,或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其次是禁止“无担保信用违约掉期”(NakedCDS)。这是欧洲首次禁止壹项金融产品,因为该产品投机壹国国债,加速债务危机的发生。

第三是出台限制评级机构条例草案,包括企业必须每3年对所聘请信用评级机构进行轮换,所有结构性信用产品都要接受俩家评级机构评级,要求投资者降低对评级机构的依赖且主动加强自我风险评估等。但该草案比预想要宽松许多,且且其要通过就要求在企业的微观层面和欧洲的宏观层面都进行诸多调整,因此最终执行效果成疑。

第四是谋划推出“欧元债券”。目前欧盟的计划包括三种方案:第壹,在欧元区范围内发行完全联合债券,即17个成员国为联合“稳定债券”提供共同担保;第二,欧元区成员国为联合债券提供有限担保,同时仍保留现有各自国家债券;第三,即发行欧元债券,但高负债成员国债务水平超过壹定比例后将被迫恢复发行本国国债融资。后俩种方案相对第壹种方案更为保守。然而,该计划却面临尴尬境地:壹是《里斯本条约》规定了“不救助义务”;二是发行“欧元债券”优缺点都非常明显,可是也因此在欧元区内部争议颇大,严守财政纪律国家和债务国家在此问题上的态度几乎针锋相对。

日本金融形势评论

壹是日本经济灾后反弹,但潜藏风险,故货币政策继续宽松。

日本三季度实际GDP环比增长1.5%,折合年率为6%,为4个季度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名义GDP环比增长1.4%,折合年率为5.6%。详细来见,随着震后消费的复苏以及产品供应链的恢复,内外需均有增长。可是,由于灾区临时住宅建设告壹段落,公共投资有所下降。

虽然三季度数据较为乐观,可是四季度经济将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包括世界经济下行风险较高、欧债危机久拖不决、日元汇率居高不下、泰国洪灾影响长期化等。基于此,日本央行将2011年度实际GDP增长率预期由0.4%下调至0.3%,且将2012年度实际GDP增长率预期由2.9%下调至2.2%。

为了“确保向价格稳定的可持续增长成功过渡”,日本央行决定将资产购买计划从目前的50万亿日元扩大至55万亿日元,增加的5万亿日元将用于购买日本政府债(此举也有打压日元汇率之目的)。同时决定将无担保隔夜贷款目标利率维持在0.0-0.1%不变。

二是日本政府继续打压日元汇率,但成效有限,故推出综合应对方案。

10月31日,亚洲汇市早盘美元兑日元汇率壹度跌至二战结束以来的历史纪录低点75.56日元,日本政府终于忍无可忍,继8月4日干预汇市后采取新壹轮汇市干预措施—抛盘8万亿日元将其压至79.50日元,创下单日干预规模纪录新高。此举表明日本政府遏制外

汇市场投机行为的决心。但由于美国经济持续低迷、欧债危机加剧才是推动日元作为避险货币不断走高的主要因素,因此日本政府的单打独斗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日元长期升值的事实。基于此,必须寻求从根本上解决日元升值对国内经济的影响。10月21日,日本政府出台壹项有望带来0.5%的GDP增长和30万个就业机会的日元升值综合应对方案,以求在日元升值问题上“主动进攻”。简要说来,该计划包括以下俩项:

壹是应对日元升值的五项基本原则,即维护市场稳定;采取适当措施应对日元升值和产业空心化,且借此促进经济增长;最小化日元升值带来的痛苦,且最大化日元升值带来的益处;为该方案的完成设定若干目标和完成时间,且设立跨部门的专责小组进行督导;不遗余力实现经济新的增长。

二是“3招15式”具体措施,包括减轻日元升值之痛(创造就业机会、为包括中小型企业在内的X公司提供金融支持、支持在大地震和日元升值中受损的旅游业、扶持农林牧渔业、尽早实现灾区重建);创建健康且适应性强的经济以应对风险(通过加强定向补贴来增强竞争力、通过扶持节约能源和新能源设备来拉动需求、发展“OnlyOne”企业和技术、大力支持创业者、支持企业参和国际市场竞争、通过发展综合特区系统以提高国际竞争力、制定措施解决企业面临的困境从而使其留在日本);使日元升值的利益最大化(利用日元升值的契机加快对国外企业的且购和自然资源的购买、将日本学生送到国外留学且接收高技能人才、使日元升值的优点可视化)。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评论

首先,人民币周变化和区域化再传新进展。

壹是向东。目前,中国正和东盟多个国家进行人民币本币互换协议的谈判,具体签订时间将根据谈判情况而定。目前中国已和东盟国家中的印尼、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签订了人民币本币互换协议。人民币本币互换协议将为扩大使用人民币结算提供资金来源。

二是向西。11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总理第十次会议时就加强上合组织务实合作提出9点建议,包括继续扩大本币互换和结算合作。

三是向南。11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续签货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由2000亿元人民币/2270亿港币扩大至4000亿元人民币/4900亿港币,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能够展期。货币互换协议的续签有利于维护俩地和区域金融稳定,便利俩地贸易和投资,支持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

其次,国际板年内推出几无希望。

年初,推出国际板的呼声壹直颇为响亮,可是临近岁末,国际板却销声匿迹,原因如下:壹是在大环境方面,世界经济形势严峻,美国经济复苏缓慢,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国内外资本市场哀鸿遍野,此时推出国际板不合时宜;二是在国内股票市场承受能力有限,加之在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大量中小板、创业板X公司上市融资及新三板扩容,股票市场已经承受了巨大压力,此时推出国际板增加股市

压力、单向扩容且不妥当;三是在法律、监管、制度等方面仍存在漏洞,难以接盘和操盘国际板。

第三,人民币汇率问题依旧成为国际社会施压目标。

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10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较9月上升1.05%,今年截至10月末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5.34%,境外离岸市场走势也表明目前已出现人民币贬值预期。但在经济复苏乏力、奥巴马连任前景堪忧的情况下,美国依然坚定咬住人民币汇率问题不放,借G20戛纳峰会和APEC夏威夷峰会等场合持续不断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可是均被中国领导人罕有的强硬驳回。可见人民汇率目前确已接近均衡汇率且已经对中国出口企业造成较大影响除此之外,压迫人民币升值又出现新动向,即WTO153个成员达成壹致,在明年上半年研究国际贸易规则是否能够用来对操纵汇率进行“惩罚”。该问题由同为“金砖国家”的巴西在9月份提出,其声称人民币汇率低估严重损害了巴西的工业基础,正在摧毁拉美国家的生产结构。中国今年1-10月贸易顺差为1240亿美元,同比下降15.4%,占GDP比重只有1.4%,完全符合国际公认的贸易顺差占GDP3%以内的贸易基本平衡标准。因此,相信只要处理得当,此事不会对中国造成太大影响。可是它为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争论开辟了新战场,先例壹开,墨西哥、阿根廷等国也有可能相继向中国发难。虽然WTO的规定或许不能用来限制汇率操纵行为,但其开始讨论这个问题就是壹种给中国施加更大压力的方法。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一、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1.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1)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二季度家电、汽车、节能产品消费政策将继续完善,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的措施将进一步落实,“万村千乡”和“双百”工程建设将深入推进,政策对消费的推动作用依然较强。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7.5%。根据一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城镇居民判断收入增加的占比从2009年二季度的12.6%回升到2010年一季度的21.3%,实际收入与收入预期的改善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三是世博会召开刺激消费增长。二季度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届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四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促使消费名义增速走高。2009年二季度CPI同比负增长1.3%,而今年二季度CPI呈明显上行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提高。 (2)抑制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近期连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在二季度显现,与住房相关的家具、建材消费增长将趋缓。而且,前期房价涨幅过大,对已买房居民下一阶段的其他消费形成一定制约。二是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将减少当地居民收入,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导致局部地区消费能力下降。三是近期粮食、蔬菜、水果价格涨幅较高,成品油价格调整,不利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提高。 总体而言,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初步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9%。 2.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一是翘尾因素提高二季度物价涨幅。经计算,二季度CPI翘尾因素为1.6个百分点,PPI为4.4个百分点,分别处于全年翘尾值次高和最高水平,即使不考虑新涨价因素,二季度CPI与PPI也将呈现一定幅度上升。二是输入型物价上涨动力增强。世界经济复苏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

金融毕业论文 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分析

金融毕业论文范文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分析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经济贸易逐步加大,在国际经济领域里,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至关重要。主要体现在国际资本的转移、国际劳务的输送、国际商品的买卖、黄金及外汇的买卖和国际资金货币体系运转等各方面都依赖于国际金融市场来完成。国际金融市场上新的融资手段、投资机会和投资方式层出不穷,金融活动也凌驾于传统的实质经济之上,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因此,国际金融市场在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方向上起着主导地位,对于我国来说,做好国际金融市场变化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一、国际金融市场的内涵及作用[中国-知识-写作网,包过] 国际金融市场是指从事各种国际金融业务往来的场所。它是在国际化生产的条件下建立的,并且随着国际之间长短期资金借贷和国际贸易逐渐成长起来的,目前,国际金融市场是国际经济化的重要一部分,对促进国际经济的良好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资金的国际化 由于跨国大公司的经营方式是商品销售随着企业生产地域的变化而发生转移,这样就导致企业需要在世界各国范围内进行资金调配。国际金融市场可以提供这样的功能,它能够有效的提高跨国公司生产、流通中的游离资金的利用程度,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良好发展提供先决条件。 (二)促使国际融资的畅通化 由于国际金融市场的独特优势,使得其具有国际融资的能力,并且全球各国都可以充分利用和调配这部分闲置的资金,为自己国家的经济建设所用,久而久之,国际金融市场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个资金汇集的场所。 二、国际金融市场的类别 (一)按交易种类划分 根据国际金融市场中交易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期权市场、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三种。期权市场主要是从事期权的交易;期货市场的交易类型是股指期货、利率期货、货币期货、贵金属期货;现货市场就是做现货交易的场所。 (二)按借贷期限划分 通常资金信贷按期限可分为短期资金市场和长期资金市场,其中短期和长期的界限为一年。资金信贷时间在一年以内的交易为短期资金市场;当信贷时间超过一年以上或者证券发行的交易为长期资金市场。 (三)按交易对象划分

国际国内金融形势及其应对措施

国际国内金融形势及其应对措施 2009182158 周洁茹金融91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让各种有关经济和金融的词眼进入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通货膨胀率,失业率,股指起伏,银行业危机,黄金价格,中国政府和国民不再只迷恋于经济增长率那个简单的数字,而是开始放眼世界,关注世界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并且这些变化又会产生如何的影响。本文在分别分析目前国际和国内两方面经济与金融形势的基础上,综合阐述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背景,最终提出作为个人应当采取如何的措施已应对危机又或者抓住机遇。 关键字: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国内形势;中国影响;应对措施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经济形势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主要国家表现出难得的合作精神,联手出台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从而避免了国际金融体系的崩溃和世界经济的全面衰退。转眼2012年,随着各主要国家相继完成领导人换届或更替,世界进入新的政治周期。目前,金融危机并未真正终结,但各国共同应对危机、挽救全球经济的政治氛围已荡然无存。从这个意义上看,世界经济的确已经步入一个新时期,即所谓的“后金融危机时代”。 由于面临的经济形势不同,各国经济政策出现分化倾向。为摆脱危机,恢复增长,发达国家多采取了宽松政策,大量投放货币。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面对欧洲经济衰退、美国经济复苏乏力的局面,无法继续仰赖出口拉动,便转向刺激国内投资与国内消费。因此,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大都“稳中带松”。 美国率先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目前来看,至少在推动股市方面,这一政策已经起到较为明显的作用,“标准普尔500”和“道·琼斯工业指数”都已回到金融危机之前的高点。但美国经济形势也不全然乐观,财政赤字、政府债务和联邦预算等问题仍在困扰着美国政府。 日本自去年底安倍晋三政府上台后,采取了一种极端冒险的政策,大幅推低日元,以推升股市,竟也立竿见影、功效显著,但中长期看蕴含着巨大风险。首先是日本绝大部分能源均依赖进口,日元大幅贬值使得能源成本大增,削弱企业竞争力;其二是欧美经济疲弱,中日领土之争持续,使得通过日元贬值提振出口的作用大打折扣;其三,日本政府债务巨大,日元也没有美元的金融霸权地位,无法承受通货膨胀。因此,日本经济恐怕会在量化宽松的“烟花绽放”过后,继续迷失下去。 欧洲经济仍陷于衰退之中,紧缩货币和财政措施使得经济形势雪上加霜。日前爆发银行业危机的塞浦路斯,最终不得不依靠欧盟和IMF的救助才免于经济崩溃。除了塞浦路斯,欧元区还有其他一些国家也亟待救援。正如英国《金融时报》所说,欧元希望挑战美元成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宏图,至少“倒退了一代”。 其实,长期以来,国际经济学界对发达国家所采取的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一直都未形成一致的看法。多数经济学家认为,量化宽松政策虽然是中央银行的一种创新,但毕竟是不得已而为之,势必会导致一些负面影响。而其他国家对于美日近来的量化宽松政策也是

魏杰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度好文)

魏杰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深度好文) 10月9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经济学家魏杰,用了一整天的时间为第二期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经营管理培训班(EMT)60名学员精彩解读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魏杰教授的核心观点:1.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 2.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抓好六个方面重点工作:抑制资产泡沫;稳住外汇;稳住债务;治理金融秩序;调整货币政策;稳住实体经济。 3.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整经济结构;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调整开放战略;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下根据魏杰教授的讲课整理: 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一、防范金融风险(一)抑制资产泡沫什么是资产泡沫?就是资产价格涨得太快太高。资产泡沫主要集中在股市和房市。从中国目前情况来看,股票不太可能,主要基于三点判断:一是证监会目前主要职能是加强监管;二是证券部门对

场外资金配置极度关注;三是IPO速度快规模大。预期未来五年内,股市将呈现慢牛态势。目前来看,资产泡沫主要在房市。房市是否存在泡沫,重点关注住房供给与刚性需求的关系。房产具有两种属性,即居住需求和投资需求。日本在1985年就是因为住房供给大大超过刚性需求,加上美国的剪羊毛,从而导致房市泡沫破裂,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走出泥潭。房产超过刚性需求后,一旦没有居住功能,也就没有了投机功能与投资功能。抑制房市泡沫的对策就是:中短期对策与长效机制相结合。中短期对策主要是两个立足点:一是严格约束投机和投资性需求。采取严格的限购政策;二是约束开发商的行为。今年以来两个手段很见效,一个是控制融资通道;另一个就是让面粉超过面包价格(地价高于房价)。长效机制,主要包括租售同权、共有产权、调整空间布局等手段。关于调整空间布局,是前段时间的热点问题。突然冒了一个雄安新区,有的人很吃惊,我说不用吃惊。我们几年前就在讨论调整空间布局。北京三大体系已经逐渐进入负面层面所以有必要调整,调整方向,把北京非首都功能剥离出去,找一个地方来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哪里承载啊?这个地点选择很重要,讨论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公布的是雄安新区,承载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什么叫非首都功能呢?首都功能就是四件事,第一个就是政治中心,第二个国际交往中心,第三个文化中心,第四个科学创新中心。这四项最后

最新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分析

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分析 由于世界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导致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同样复杂多变,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经济贸易逐步加大,在国际经济领域里,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至关重要。主要体现在国际资本的转移、国际劳务的输送、国际商品的买卖、黄金及外汇的买卖和国际资金货币体系运转等各方面都依赖于国际金融市场来完成。国际金融市场上新的融资手段、投资机会和投资方式层出不穷,金融活动也凌驾于传统的实质经济之上,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因此,国际金融市场在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方向上起着主导地位,对于我国来说,做好国际金融市场变化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一、国际金融市场的内涵及作用 国际金融市场是指从事各种国际金融业务往来的场所。它是在国际化生产的条件下建立的,并且随着国际之间长短期资金借贷和国际贸易逐渐成长起来的,目前,国际金融市场是国际经济化的重要一部分,对促进国际经济的良好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资金的国际化 由于跨国大公司的经营方式是商品销售随着企业生产地域的变化而发生转移,这样就导致企业需要在世界各国范围内进行资金调配。国际金融市场可以提供这样的功能,它能够有效的提高跨国公司生产、流通中的游离资金的利用程度,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良好发展提供先决条件。

(二)促使国际融资的畅通化 由于国际金融市场的独特优势,使得其具有国际融资的能力,并且全球各国都可以充分利用和调配这部分闲置的资金,为自己国家的经济建设所用,久而久之,国际金融市场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个资金汇集的场所。 二、国际金融市场的类别 (一)按交易种类划分 根据国际金融市场中交易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期权市场、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三种。期权市场主要是从事期权的交易;期货市场的交易类型是股指期货、利率期货、货币期货、贵金属期货;现货市场就是做现货交易的场所。 (二)按借贷期限划分 通常资金信贷按期限可分为短期资金市场和长期资金市场,其中短期和长期的界限为一年。资金信贷时间在一年以内的交易为短期资金市场;当信贷时间超过一年以上或者证券发行的交易为长期资金市场。 (三)按交易对象划分 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易中,根据交易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传统国际金融市场和离岸金融市场。传统国际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是市场所在国的居民与非居民,市场所在国直接对其进行监管;而离岸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是市场所在国的非居民之间,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都不对其金融交易活动进行监管。 三、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形势的基本特点 (一)总体形势相对平稳 近两年,从欧元区重债国债务问题日趋缓和、以美国为代表的高风险资本价格逐步回调等信号可以看出,目前国际金融市场的整体环境和情绪有一定的改善,

中国国际收支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完整版)资料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02-2011

中国国际收支的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国际收支的经常账户(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等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持续多年“双顺差”,这种现象是极不正常的。中国的“双顺差”是由各种制度缺陷、价格扭曲、宏观经济不平衡造成的,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福利损失。本文通过对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的探讨,分析其存在的原因。 一、 进入2000年以后,经常项目各项差额都有所增长,顺差额急剧上升。虽然收益项目和经常转移项目差额也在不断增长,但我国经常项目差额的变动趋势主要还是与货物和服务项差额的变动趋势保持基本一致。 2002—20011年间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有如下特点。

(一)外汇储备增长迅速 2000 年以来外汇储备增长表现出加速趋势,外汇储备增量逐年递增,2003 年、2004 年我国外汇储备分别较上一年增长45.62%、81.8%。到2006 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10 000 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其中全年新增外汇储备2 473 亿美元,也创下年度外汇储备增幅的历史新高。2008 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19 460.3 亿美元,再次创下储备新高。 (二)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多年保持顺差,且顺差规模还在不断扩大中,2002—2008 年间国际收支中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均为顺差。在此期间,经常项目顺差一直保持了比较平稳的增长趋势,而资本项目变化幅度较大。 (三)货物贸易顺差是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 中国的服务贸易常年保持逆差,而货物贸易常年顺差,并且顺差规模还在逐年扩大。中国对外贸易当中,货物贸易对经常项目的顺差起到了主要作用,是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四)外商直接投资是资本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且仍在不断增长。这期间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达9 104.82 亿美元。由以上的分析,中国国际收支从2002—2008 年间保持了一个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格局。实际上,到2010年第三季度,这个局面还在持续当中。2002 年以后,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盈余双双大幅增长。 国际收支顺差在2002年以后上升趋势更加明显。2002---2007年间,经常项目余额每年平均以40.74%的速度增长。从2002---2007年的数据中可以看出,货物与服务贸易差额是衡量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中货物项目是经常项目的决定因素,在经常项目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他项目差额各年变化都不是很大,变动比较平稳。 我国的资本和金融项目包括两个主要项目,即资本项目、金融项目。资本项目包括资本转移,如债务减免、移民转移等。金融项目包括我国对外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动的所有交易,按投资方式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资本和金融项目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是一个与经常项目并重的大项目,是一国调节国际收支的重要项目。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加深,资本项目金额越来越大,其对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及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从2002—2011年资本项目差额的折线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资本项目是逆差以外其它年份都保持了一定量的顺差。整个资本项目差额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以政府和银行间借贷款形式为主的其他投资,其次是直接投资,其一直都处于顺差状态,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所占的比重最小的是证券投资。 2002--2004年,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波动幅度呈现出明显增大的趋势,它们之间的相互比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2年以后资本项目顺差开始有较大增长。从2002--2007年的数据中可以发现,影响资本和金融项目的主要因素是金融项目,自2002年到2003年,直接投资余额全部都表现为大额顺差,余额在370_-470亿美元之间平稳波动。其他投资和证券投资余额的均值都表现为平稳逆差,分别为-159.83亿美元和-43.54亿美元,在2002--2007年期间,只有少数年份是顺差,证券投资只有在2003、2004年是顺差,这两者的波动幅度都比较大可以说起伏不定。2002--2007年之间资本项目的顺差主要来源于直接投资收支,这期间由于直接投资每年连续保持大量顺差,并且顺差规模持续不断的扩大,所以就保持了资本项目在大多数年份出现了顺差。证券投资收支所占比重一直比较小,对整体的影响是微乎其微,但值得关注的是其他投资收支,在许多年份中其绝对值甚至超过直接投资收支,成为资本项目收支中的主要逆差因素。短期资本项目中绝大多数都集中在其他投资项目内,按照长、短期分类来看,其他投资收支逆差主要是由贸易信贷等短期资本项目的巨额逆差造成,其中包括了资本外逃等因素的影响。 2002年以来,我国的进出口总额一年一个台阶,其中货物项目差额始终为顺差,而且均值达到了1483亿美元。货物项目差额一般比经常项目差额小,2003年之后,经常项目差

宏观经济形势及金融热点问题(提纲)

宏观经济形势及金融热点问题(提纲)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 经济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教授、博导雎国余 一.宏观经济形势 进入21世纪,中国企业家又面临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企业小胜靠技巧,中胜靠功底,大胜靠企业的凝聚力和企业家的魅力。 企业制胜除了有赖于企业家的正确判断和合理的经济行为,也必须有赖于对整个社会经济的正确把握和判断。 宏观经济运行是否正常的衡量指标主要有六个: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就业率、居民收入平等状况、进出口贸易、环境保护。 1.29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双重转轨条件下的高增长,低通胀。 GDP平均年增长%,而通胀率出现负增长、低增长。并且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一个发展中国家向工业化国家转轨过程中实现的,在全世界没有先例。 当前人们关注的两个经济热点问题: (1).关于当前经济增长是否过热问题。 总的判断:中国经济进入新的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宏观经济运行基本上平稳、快速、健康,但在局部领域出现“过热”和生产能力过剩。政府宏观调控必须采取差别措施。 (2).人民币是否会升值,从而调高人民币汇率问题。 总的判断:人民币确实存在升值的压力,但并不存在大幅度调整汇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也必须看到,人民币存在贬值的可能性。 2.城乡居民实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变。一个重要指标是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从二亿八千万下降到二千万左右,恩格尔系数从60%以上降到40%。 3.对外开放取得明显成就。入世是重要标志。 4.经济基础发生了深刻变化,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国有经济比重在下降,民营经济比重上升,作用加大。 5.上层建筑领域方方面面发生了程度不同的深刻变化。 但是,随着渐进式改革的深入发展,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突现出来,成为21世纪一个相当长时期中国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挑战。这些问题是:(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如何真正摆脱困境,提高竞争力,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 2010 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工业生产强力反弹,国内需求强劲,出口快速增长,三大动力协调性增强。 ● 2011 年,我国经济将由回升转入增长与通胀并行阶段,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世界经济殊途同归于“滞胀”;“三驾马车”均有放缓,经济景气小幅回落;通胀压力上升,价格调节面临“二难选择”。 ● 2011 年,我国经济将由政策刺激下的较快增长转为结构调整中的稳定增长阶段,全年 GDP 增长呈现“前低后高”走势,与 2010 年正好相反,增长 9.5%左右,比 2010 年回落 0.5 个百分点,CPI 增长在 4%左右,高于 2010年 0.7个百分点。 ● 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重在“调结构”和“控物价”;财政政策重在“调结构”“稳增长”;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更加注重对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运用,货币信贷回归常态。2010年,中国经济延续了2009 年以来的回升向好态势,工业生产强力反弹,国内需求强劲,出口恢复性较快增长,三大动力协调性明显增强。由于发达经济体复苏进程艰难曲折、新兴经济体增长动力减弱,2011 年世界经济形势谨慎乐观。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外需乏力、货币政策收紧和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下,预计 2011 年我国 GDP 增长9.5%左右,比 2010年回落约 0.5个百分点;CPI 上涨 4%左右,高于2010 年 0.7个

百分点左右。在经济减速、通胀增压的大背景下,宏观经济政策转向积极稳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注重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促进社会和谐;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更加强调审慎灵活,把稳定物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持信贷规模适度增长,加强利率和汇率调节。 一、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前高后低”,协调性显著增强 2010 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工业生产强力反弹,国内需求强劲,出口快速增长,三大动力协调性增强。 1.受政策效应衰减和基数两大因素的影响,GDP增长“前高后低”在外部环境改善、政策刺激和低基数等因素的影响下,2010 年我国经济延续了2009年以来的回升向好态势。前三季度,GDP 增长 10.6%,比上年同期加快了 2.5 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长 4.0%,与去年同期持平;第二产业增长 12.6%,比上年同期加快 4.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 9.5%,比去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但分季度看,经济增长则呈逐季放缓态势。第一、二、三季度 GDP 分别增长 11.9%、10.3%和 9.6%,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长还将有所放缓。今年季度之间经济增长逐季放缓,前高后低,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基数不断抬高。去年全年经济运行呈现“前低后高”,对今年经济走势的影响明显。二是政策主动调控。今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两次房地产“新政”、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和加大节能减排等政策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尽管 2010 年前 11个月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

银行金融形势分析会汇报材料

银行金融形势分析会汇报材料 今年以来,XX县银行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工作中心,创新工作思路,扩大信贷投放,为促进XX县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1――8月份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各项贷款比年初增加000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000%; 2、新增工业贷款000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000%; 3、存量存贷比为000%,完成全年目标的000%; 4、不良贷款占比为000%,完成全年目标的000%; 5、完成第一次签约项目贷款13900万元,完成签约计划的103.7%;完成第二次签约项目贷款5500万元,完成签约计划的15.7%。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银企合作,深入企业,调查摸底,掌握企业资金需求情况,确立投放重点;今年以来,我行先后两次召开银企联谊会,县有关领导和相关企业参加了会议,加强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了解。 二是积极宣传XX县,积极向上级行宣传XX县,推介XX县,重点宣传XX县县委县政府相关政策以及XX县近几年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争取上级行对XX县的认可度,争取信贷计划; 三是快速投放,对已经争取来的信贷计划,快速实施,

让企业早受益;对银企洽谈会签约项目,也坚持早介入,早投放。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存在问题:一是存贷比过高,影响资金运行的安全性。同时,上级行要求新增存贷比要保持一定的比例,而我行存款增加较少,上级行根据新增存款按比例下发信贷规模相对较少,限制了我行信贷投放。二是因我行对政府融资性贷款准入门槛较高,只能变相采用其他贷款方式,所以截止目前政府融资性贷款未取得进展。三是信贷计划较紧,影响贷款投放。 下一步,我行我们将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经济金融工作的各项要求,切实发挥金融杠杆作用,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努力扩大信贷投放。 一要积极增加工业贷款投放。加大对优质、大型、前景好的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继续以“贷捷通”产品为突破口,满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季节性、临时性的周转性资金需要。 二要积极增加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紧紧围绕全县城市建设规划的要求,继续做好房地产项目贷款的投放,不断加大对我县城市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 三要积极增加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大力发放个人按揭贷款,积极推广二手房贷款、置换式贷款等房贷新业务。同时大力发放针对个体工商户、小型私营企业业主的个人生产经营贷款和个人综合授信业务,满足城乡居民生产经营和改善生活的需要。

震撼雄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深度分析(强烈推荐)

震撼雄文‖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深度分析(强烈推荐) 10月9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学者、经济学家魏杰教授,用了一整天的时间为第二期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经 营管理培训班(EMT)60名学员精彩解读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魏杰教授的核心观点: 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防范金融风险,主要抓好六个方面重点工作:抑制资产泡沫;稳住外汇;稳住债务;治理金融秩序;调整货币政策;稳住实体经济。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整经济结构;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调整开放战略;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以下根据魏杰教授的讲课整理: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主要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风险在哪里,二是增长动力在哪里?风险在哪里?主要是防范金融风险。增长动力在哪里?就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 一、防范金融风险(一)抑制资产泡沫 什么是资产泡沫?就是资产价格涨得太快太高。资产泡

沫主要集中在股市和房市。从中国目前情况来看,股票不太可能,主要基于三点判断:一是证监会目前主要职能是加强监管;二是证券部门对场外资金配置极度关注; 三是IPO速度快规模大。 预期未来五年内,股市将呈现慢牛态势。目前来看,资产泡沫主要在房市。房市是否存在泡沫,重点关注住房供给与刚性需求的关系。房产具有两种属性,即居住需求和投资需求。日本在1985年就是因为住房供给大大超过刚性需求,加上美国的剪羊毛,从而导致房市泡沫破裂,直到今天仍然没有走出泥潭。房产超过刚性需求后,一旦没有居住功能,也就没有了投机功能与投资功能。 抑制房市泡沫的对策就是:中短期对策与长效机制相结合。中短期对策主要是两个立足点:一是严格约束投机和投资性需求。采取严格的限购政策;二是约束开发商的行为。今年以来两个手段很见效,一个是控制融资通道;另一个就是让面粉超过面包价格(地价高于房价)。长效机制,主要包括租售同权、共有产权、调整空间布局等手段。 关于调整空间布局,是前段时间的热点问题。突然冒了一个雄安新区,有的人很吃惊,我说不用吃惊。我们几年前就在讨论调整空间布局。北京三大体系已经逐渐进入负面层面所以有必要调整,调整方向,把北京非首都功能剥离出去,找一个地方来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哪里承载啊?这个地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当前我国形势经济分析 一、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 1.GDP增速持续回落 从2011年开始,我国GDP增速一直处于回落当中,今年第一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88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和去年全年分别回落0.2和0.1个百分点,但高于今年7.5%的预期目标。 2.三大产业增速明显放缓 不管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的增速,都明显放缓,从2011年年末开始,就呈现出这样一个趋势。 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缓慢 固定资产投资(所谓中国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概括为投资拉动的模式)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从2011年年末开始,在过去一年当中,其增速也呈现回落状态。尽管中央政府已经允许地方政府和铁道部加大基础设施支出,但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仍有所下降。 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改善幅度较小 据中国市场学会统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尽管有所提高,但幅度较小。从整个消费形势来看,尽管有小幅度回升,但从整体上说,还没有真正好起来。餐饮、烟酒消费,在中央八项规定的影响之下,其下滑速度是非常快的。 5.外贸出口回升势头不强劲

对外贸易继续延续了上年底企稳回升态势,出现了少许的回升势头,这主要得益于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经济的温和复苏,但是回升幅度和规模都很小。 6.财政收入增速下滑 财政收入是目前特别抢眼的一个经济因素。财政收入的增速,不仅与往年相比持续回落,而且已经低于GDP的增幅,甚至低于今年预算的增幅,就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今年的财政收入形势将很不乐观。 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世界银行下调我国经济预期 在这样一种出现剧烈变化的经济走势面前,特别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的宏观经济指标发布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已经先后陆续下调了对于今年中国经济的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在2013年5月29日把中国2013年的增速调整为7.75%,而在此之前,其曾经预言过中国今年的GDP增速是8%;世界银行则于2013年4月15日将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下调到8.3%(原来预期是8.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2013年5月29日将中国GDP增速大幅下调至7.8%,而此前在三月份的预期是8.5%。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称,内需疲软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为调降中国经济增速的主要原因,预计随着信贷规模扩张和政府刺激政策的出台,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8.4%。 二、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1上半年,中国的经济形势依然具有典型的“两面性”特征。短期内经济增长出现小幅波动,但整体来看经济运行将进一步趋于平稳。从上半年的主要指标数据看,尽管部分经济指标有所回落,但当前中国经济的总体运行态势良好,经济增长继续由前期政策刺激的偏快增长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首先主要的经济指标还是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其中,一季度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700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02178亿元,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86581亿元。可以说,国家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使我国经济在面临欧洲债务危机、世界经济增长不断放缓等不利因素的情况下取得了不错成绩,但宏观经济运行中依然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 一、上半年国内经济形势:经济增速在宏观调控下平稳回落 GDP是最受关注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GDP增速越快表明经济发展越快,增速越慢表明经济发展越慢,GDP负增长表明经济陷入衰退。 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11年上半年GDP为204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1.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经济增速在宏观调控下平稳回落,但仍保持较快增长。 经济放缓是三个因素相互叠加的结果:一是宏观调控影响。自去年以来央行已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次加息,M2增速从去年底的19.7%至今年6月末的15.9%,紧缩政策导致经济增速放缓。二是要素供给冲击。二季度以来,不少省份出现“电荒”,有关测算表明,仅用电缺口就将拉低工业增加值3.6个百分点。三是企业去库存化。从去年底到今年一季度,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带动下,企业库存增加很快,远超往年同期,而新订单增加不明显。由于库存增加超过需求,且二季度开始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落,企业开始去库存。 二、上半年国内物价走势:价格全面上涨,通胀形势不容乐观 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变动的综合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或紧缩的重要指标。与货币供应量等其他指标数据相结合,能够更准确的判断通货膨胀或紧缩状况。 PPI主要用于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况,与CPI一样,是观察通货膨胀或紧缩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PPI对CPI具有一定的传导作用。

国际金融论文

摘要 外汇储备是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和结构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外汇储备的理解,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虑:一是支付手段,即外汇储备是用于对外支付的准备金,可以直接用于日常经济交易的临时性支付;二是干预资产,即外汇储备的只能在于实现货币当局的外汇干预,以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截至2015年3月我国外汇储备已突破3.95万亿美元,同时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也给我国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带来一定风险. 关键词:外汇储备;现状;对策 一、我国外汇储备现状 外汇储备(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又称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平衡,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债券等。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 截至2015年3月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95万亿美元,世界第一,占全世界外储总量的三分之一,比世界第二的日本高2.85万亿美元。不断增加的外汇储备,一方面反映了我国经济贸易发展的良好势头,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我国高额的外汇储备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和风险,也成为世界上各国广泛关注的焦点。 二、我国高额外汇储备带来的问题 (一)外汇储备过多,增加持有外汇储备的成本,造成资金资源的浪费,阻碍经济效益的增长。 外汇储备是一种实际资源的象征,它的持有是有机会成本的,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等于国内资本生产率减去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率。我国的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美国的国债和美国财政部债券。目前美国国债的平均收益率远低于国内的平均资本投资的收益率。我

金融混业经营趋势分析.DOC【共9页】

金融混业经营趋势分析.DOC 金融混业经营趋势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业传统的行业分工和業务界限日趋模糊,在强化金融监管的同时,积极推进金融业的混业经营,似已成为国际性的潮流。本文拟对这一趋势进行探讨,并就我国的应对之策提出一些建议。 一、对金融分业,混业的理解金融分业、混业既涉及经营层面又涉及到监管层面,就经营层面而言,即所谓的金融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也是本文要探讨的内容;就监管层面而言,即分业监管与统一监管的问题,是当前金融监管制度选择的一个重要内容。 金融分业经营是指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都限定在各自的传统业务领域内经营,不得超越既定业务范围。金融混业经营则是指银行业、保险业与证券业之间在不同层次上的融合,即上述金融机构都可以相互进入对方业务领域甚至非金融领域,进行业务多元化经营。中国目前实行的是金融分业经营。近年来世界上多数国家已转向混业经营,不过对银行与保险、证券的混业,金融机构涉足非金融业务,不同国家的具体政策存在一定的差异。 从微观的经营层面分析,金融分业经营既表明不同的经营状态,也是金融活动中不同的经营策略。在金融发展历史上,确实经历了多次金融分业、混业经营的循环演进现象。应该属于企业

微观决策范畴。作为市场主体,金融机构要依据市场环境、金融资产专用性程度、消费者偏好筹因素以及自身优势,在比较成本与收益等综合分析基础上来决定是采取专业化还是多元化策略。 从宏观层面分析,从金融分业到混业经营是一种制度选择和制度变迁现象(以下的分析主要从宏观层面展开)。金融企业在考虑市场决策时不能完全忽视政府行为的影响,政府的政治倾向。金融管制政策等较大程度上影响着金融结构的安排。从制度选择角度,无论金融企业还是政府部门都由不同利益集团构成,金融制度从混业——分业——混业的变化是多方利益博弈下的制度变迁现象,市场结构。人文因素等也都影响着制度结构安排和变迁路径。不同国家、地区采取不同的金融政策和金融制度是完全正常的,在金融分业与混业的制度选择上不能盲目照搬某一种模式。 二、金融分业与混业经营利弊分析分业经营对于商业银行是一柄“双刃剑”。分业经营最基本的出发点是要为商业银行构建一道风险防火墙,尽可能降低风险,稳定金融形势,但另一方面也使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过于狭窄,在金融市场大发展的时候,没有足够的手段来获取较高的利润以及适应市场和客户多样化的需求,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20世纪80年代后,金融监管对商业银行资本金充足率的要求,客户对商业银行的融资要求,都使商业银行处于两难境地,因为要提高资本金,必须要有更多的利润,而要增加利润就要增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一、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1.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1)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二季度家电、汽车、节能产品消费政策将继续完善,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的措施将进一步落实,“万村千乡”和“双百”工程建设将深入推进,政策对消费的推动作用依然较强。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7.5%。根据一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城镇居民判断收入增加的占比从2009年二季度的12.6%回升到2010年一季度的21.3%,实际收入与收入预期的改善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三是世博会召开刺激消费增长。二季度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届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四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促使消费名义增速走高。2009年二季度CPI同比负增长1.3%,而今年二季度CPI呈明显上行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提高。 (2)抑制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近期连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在二季度显现,与住房相关的家具、建材消费增长将趋缓。而且,前期房价涨幅过大,对已买房居民下一阶段的其他消费形成一定制约。二是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将减少当地居民收入,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导致局部地区消费能力下降。三是近期粮食、蔬菜、水果价格涨幅较高,成品油价格调整,不利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提高。 总体而言,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初步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9%。 2.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一是翘尾因素提高二季度物价涨幅。经计算,二季度CPI翘尾因素为1.6个百分点,PPI 为4.4个百分点,分别处于全年翘尾值次高和最高水平,即使不考虑新涨价因素,二季度CPI与PPI也将呈现一定幅度上升。二是输入型物价上涨动力增强。世界经济复苏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际价格对我国物价的传导影响逐步加深。三是西南地区多年少见的干旱、华北地区普遍低温等异常天气影响农产品(16.07,0.00,0.00%)产量。四是目前较高的生产资料与原材料购入价格将向下游传导。一季度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7.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9%,上游产品价格涨势将有部分传导至下游行业。五是沿海地区通过提高工资解决“招工难”问题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品价格改革导致水、电、燃气和成品油价格上涨,这些因素客观上将加大成本推动型物价上升压力。 综上所述,二季度物价上升动力较强,初步预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 4.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增长7%。 二、经济增速创危机以来新高点 1.经济并未“过热” 去年二季度以来,我国宏观经济逐季回升。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05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9%,比上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达到本轮经济回升新高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39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9072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36366亿元,增长10.2%。第二产业增速明显提高,带动了经济整体快速拉升。

形势与政策(国内外形势分析)

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既面临着需要紧紧抓住的发展机遇,也面 对着需要认真对待的严峻挑战,随着苏联解体,东西方冷战结束,我国周边国家谋求稳定,增加合作,促进发展.我国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我们的邻国比较多,历史遗留问题也比较多这使得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形势发展更加复杂。 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 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条件。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军事、科技水 平也在突飞猛进。这一切迫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作为阻碍其在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统治 的一个强劲的对手。并且,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将台湾划进美日联 合防御范围,但从其模糊描述的背后不难看出,中国台湾乃至中国大陆早就是美国窥 视以久的土地。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我国经济求得稳定,高速的发展空间。中美双方 经贸关系密切,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至今 余波未过。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扩大,世界上发达国家和我国主要贸易伙伴 国家的居民消费信心指数大幅下降,进口需求滑落,这必然会对我国出口产生不利影响。美国虽然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世界多极化趋势正在曲折中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已呈不可阻挡之势,世界各类经济组织、经济区域一体化和世界统一市场 正在迅速发展,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国家间的经济依存性不断增强; 由于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一些传统产业正在向其他国家转移。这就为包括 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分工、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并获取比较利益,提供了 一定的机遇。 说起日们中国人都很气愤.日本对华关系一直都在跟着美国跑.他对我们潜在威 胁正在不断上升. 今年3月,日本地整合核泄露使得原本步履维艰的日本经济雪上加 霜,面对日本经济的衰落,现在非常需要一个地区性经济大国出来取代日本填补亚 洲龙头地位的空缺,带领亚洲经济走出危机。我国恰恰可以担当起这一角色。实际上,随着我国和日本在经济地位上转换,中国已经在朝着成为亚洲经济主导力量的方向发展。美和欧盟都需要并支持中国经济保持增长,为世界经济走出危机提供动力。中国 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曾一度使西方国家感到实实在在的威胁,西方政界和学术界也多 次评价过从技术转移以及贸易机会上来限制这种增长的可行性。现在,况已经起了变化。无论是美国还是欧盟国家,都从盼望转为担心中国经济出现偏差。因此,我国今 后经济发展在与外部发生的种种关系上,来自欧美国家的支持将多于阻挠,积极因素 将大于消极因素。 俄罗斯是一个大国,但是它目前的国土有三百多万平方公里,是从我们的国土中 分割出去的.因此,俄罗斯对我国的侵害是仅次于日本的.尽管现在中俄关系有了很大 改善,但我们还是不能放松对俄罗斯的警惕 ,因为俄罗斯的民族扩张主义根深蒂固,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