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月护理安全教育记录

一月护理安全教育记录

一月护理安全教育记录
一月护理安全教育记录

一月护理安全教育记录(血透室)

护理安全教育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及护理干预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肾病主要替代疗法之一,营养不良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普遍存在,并严重影响了疾病的预后及发展。根据国内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53.6%,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长期生存率。因此,要改善其营养状况和提高其生活质量,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以及对营养不良的早期识别和有效的干预,才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就其影响因素及干预综述如下:

一、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常见原因:

1.营养摄入不足:2代谢性酸中毒3内分泌功能紊乱的影响4并发症影响

5社会心理因素6其他:感染、药物、胃肠功能不良等均是影响营养摄入的原因。

二、透析相关因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

1、透析充分性

透析不充分可降低蛋白质摄入引起营养不良:透析不充分引起容量负荷增加,近年来,大量研究已经证实长期容量负荷增加可导致高血压的加重和左心室肥厚,使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升高,心血管系统病死率增加,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可以直接导致厌食和营养摄入减少及分解代谢增高。

2、透析的不良反应

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期间或透析后,常由于心血管系统功能不稳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引起饮食摄入量下降。

3、透析中营养物质的丢失

在常规血液透析中,每次丢失氨基酸和肽类共约10-13g,同时伴有各种水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丢失。另外透析患者由于抗凝、透析器凝血、回血等原因常致隐性失血,加重患者的营养不良。

4、透析引起的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

透析本身可促进蛋白质分解和减少蛋白质合成。而透析膜的使用与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又密切相关,因为血液与透析膜接触可激活补体,通过前列腺素E的介导,引起肌肉蛋白质的分解,导致营养不良。透析液中细菌产物浓度中度提高,即使透析膜是完整无损的,也可刺激体内细胞因子的大量产生。细胞因子诱导体内产生亚临床炎症反应、急性期反应蛋白水平上升,导致营养不良。

病区

管理

协调

质量问题和原因:

我科每个血透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针对患者不同程度的营养状况,应采取措施培养患者合理的饮食习惯和自我监测方式,所以我科工作人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并对不同的患者做好有针对性的宣教,要求人人掌握,争取帮助每一名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整改措施:

1改善食欲。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蛋白质和能量摄入不足是引起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患者厌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在排除器质性病变和透析不充分的情况下,鼓励少量多餐,并改进烹饪方式,如食物中添加醋、葱等以刺激食欲;胃肠运动减弱者应细嚼慢咽,少油腻,适当运动。因应用铁剂、磷结合剂等药物后产生的副作用而严重影响食欲者,建议暂停用药或减量使用;如合并感染,则积极治疗原发灶,控制感染;保证每天能量摄入为146.49J/kg,并且以高生物效价蛋白质为主,才能维持较好的营养状况。

2营养管理:包括营养推荐、口服营养补充、肠道内补充营养和透析间期胃肠外营养。加强宣教,重视对患者的营养管理非常重要。合理的营养可以降低因营养不良造成的急慢性并发症,降低感染率,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和透析中急性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能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患者的自我约束能力,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3保证透析的充分性:充分透析可以减少体内毒素蓄积,减轻毒素对淋巴细胞和粒细胞功能的损伤,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有助于内环境的稳定,改善患者的食欲,增加摄入,改善营养不良。

4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给患者讲生活的意义及生命的可贵,给他们介绍成功透析患者的情况,并让那些乐观的透析效果好的患者为他们现身说法,使这些患者乐观地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营养不良,降低病死率。

5适当的体育锻炼:鼓励患者根据自己的体力做适当的体育锻炼。如做体操、打太极拳、爬楼梯等活动来改善自己精神状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6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不仅可改善患者贫血状况,增加食欲,还可提高肌肉、肝脏和大脑等组织中的血氧供应,从而改善尿毒症时异常的氨基酸代谢,改善营养状况。

高考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阶段,我们要学会给高三的自己加油打气

护理安全会议记录

护理安全会议记录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安全会议记录 时间:2015-08-14 地点:内二科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 主持人:王晓玲护士长 会议内容:尿管脱管不良事件 王晓玲:针对我们科室2015年8月14日凌晨4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今天大家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防范措施,首先由值班护士景鸿云汇报事情经过。 一、景鸿云:2015年8月14日凌晨4点,夜班护士景鸿云巡视监护室,协助患者翻身时发现重三床李全英尿管外露过长,但未完全脱出,轻拉尿管尿管随即脱出,询问病人家属,家属称为病人翻身时扯动尿管但未完全脱出,并未重视,未通知护士,值班护士观察尿管球囊缩小,无尿道口撕裂伤、无出血,通知值班医生查看,未发现异常,遵医嘱重新行导尿术,导出100ml淡黄色尿液,密切观察尿道有无出血情况,并向患者家属加强健康宣教,强调尿管脱出的危害性,并做好尿管固定。 二、王晓玲:下面先请景鸿云护士针对此事件分析一下原因: 三、景鸿云:我认为发生此次脱管事件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责任心不强,未及时发现脱管风险。

2、尿管固定不牢固。 3、未做到严格交接班。 4、老年患者阴道口松弛,球囊注水量不能过多,防止球囊破裂,导致脱管。 四、王晓玲:下面请护士燕绍萍补充一下: 五、燕邵萍:宣教不到位,未及时告知家属患者带管路时翻身的注意事项及管路脱出的危害性。 六、王晓玲:经过大家讨论、分析,我做一下总结: (一)原因分析: 1、护士责任心不强,巡视病房时未及时观察患者各管路情况; 2、尿管固定不牢固; 3、对病人家属宣教不到位,未意识到尿管脱出的危害性; 4、老年人尿道口松弛,因球囊内注入盐水量过多导致球囊破裂;球囊内注入盐水量过少,都是导致脱管的原因。 5、老年病人反应迟钝,家属看护不当。 七、王晓玲:下面我们针对这次事件提出整改措施,首先还是请当班护士景鸿云说一下整改措施: 八、景鸿云: 1、学习持续导尿注意事项。 2、加强责任心,监护室患者要及时巡视,严密观察患者各管路通畅情况及病情变化。

一月护理安全教育记录

一月护理安全教育记录(血透室) 护理安全教育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及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肾病主要替代疗法之一,营养不良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普遍存在,并严重影响了疾病的预后及发展。根据国内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53.6%,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长期生存率。因此,要改善其营养状况和提高其生活质量,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以及对营养不良的早期识别和有效的干预,才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就其影响因素及干预综述如下: 一、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常见原因: 1.营养摄入不足: 2代谢性酸中毒 3内分泌功能紊乱的影响 4并发症影响 5社会心理因素 6其他:感染、药物、胃肠功能不良等均是影响营养摄入的原因。 二、透析相关因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 1、透析充分性 透析不充分可降低蛋白质摄入引起营养不良:透析不充分引起容量负荷增加,近年来,大量研究已经证实长期容量负荷增加可导致高血压的加重和左心室肥厚,使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升高,心血管系统病死率增加,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可以直接导致厌食和营养摄入减少及分解代谢增高。 2、透析的不良反应 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期间或透析后,常由于心血管系统功能不稳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引起饮食摄入量下降。 3、透析中营养物质的丢失 在常规血液透析中,每次丢失氨基酸和肽类共约10-13g,同时伴有各种水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丢失。另外透析患者由于抗凝、透析器凝血、回血等原因常致隐性失血,加重患者的营养不良。 4、透析引起的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 透析本身可促进蛋白质分解和减少蛋白质合成。而透析膜的使用与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又密切相关,因为血液与透析膜接触可激活补体,通过前列腺素E的介导,引起肌肉蛋白质的分解,导致营养不良。透析液中细菌产物浓度中度提高,即使透析膜是完整无损的,也可刺激体内细胞因子的大量产生。细胞因子诱导体内产生亚临床炎症反应、急性期反应蛋白水平上升,导致营养不良。

二月护理安全教育记录

二月护理安全教育记录(血透室) 护理安全教育 血透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 血透室作为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存在着大量危害健康的因素,因此血透室护士较其他科室护士存在更多潜在的危险因素,面临着更多的职业危害,成为潜在职业危害的高危人群,本文通过对血透室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的总结,防护知识的探讨,以提高相关部门和血透室护士自身对血透室职业危害的认识,建立更为健全的防护措施。 一、生物学危害 职业感染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而进入体内。尿毒症的患者,中毒患者,常有呕吐,腹泻,贫血患者常有输血,很多急诊患者未明确的诊断,抢救患者时紧张的氛围,以及透析器材的复用,都使得护士不可避免的接触到患者的体液,分泌物,血液。另一途径:锐器伤是职业感染最重要的感染途径,护士工作的过程中经常接触到不同的锐器:针头,剪刀,玻璃。特别是针头:动静脉穿刺针,注射针头,采血针。 二、化学性危害 因为血透室广泛使用化学消毒剂。如:过氧乙酸,次氯酸钠、84消毒液、戊二醛、甲醛。这些消毒液使用浓度较高,却血透室作为一个相对密闭的工作场所,在使用这些化学消毒剂的过程中,护士不可避免的长时间接触这些消毒剂,挥发在空气中可经过呼吸道,皮肤,黏膜而吸收,易至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皮炎,结膜炎,接触高浓度的消毒液可灼伤皮肤,滴入眼睛可导致短暂失明,持续大量接触这些有害因子,会导致人体肝肾器官的损害,而且有致癌的危险,透析液的挥发可引起刺激性的干咳。 三、物理性伤害 因血透室的空间有限,且配备众多的机器、仪器、设备。使得空间较为狭小,而透析机工作时各种情况的报警声、患者的呻吟声、电话铃声、反渗机、电脑、电视机、空调、人员流动等等,这种嘈杂混乱的工作环境,容易使人产生强烈的生理应激反应,使护士容易烦躁、焦虑、紧张,长时间在这种高噪音环境中工作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烦躁、听力下降等。 四、环境、心理、社会性的危害 1 作为血透室工作的特殊性,要搬运患者,搬运透析液,搬床,这些对于护士来说都是一个严重的体力问题。血透室地面采取的是耐腐蚀性的地板,地面光滑,很容易导致护士摔倒致伤,因此护士不可避免的要面临一些意外的发生:创伤、腰背部扭伤、肌肉拉伤,甚至骨折。还有经常加班加点的工作,使得护士的躯体长时间疲劳。这些由于工作环境而造成的躯体上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 2 心理社会危害是血透室护士最主要的危害之一。血透室的工作量大,技术性强,急、危重症病人多,使得护理工作人员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迅速掌握并熟练操作技术。工作过程中,机器出现各种情况,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动静脉穿刺的高难度,为了避免任何一个环节发生突然事故,护士必须异常集中注意力。护士的家庭压力、社会地位、待遇、业绩、人事制度、职称评定,以及各种各样的躯体危害都会增加护士的心理负担,给护士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使得护士精神紧张、身心疲惫,而影响工作热情及工作质量。

一护理安全教育记录

一护理安全教育记录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一月护理安全教育记录(血透室) 护理安全教育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及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肾病主要替代疗法之一,营养不良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普遍存在,并严重影响了疾病的预后及发展。根据国内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长期生存率。因此,要改善其营养状况和提高其生活质量,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以及对营养不良的早期识别和有效的干预,才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就其影响因素及干预综述如下: 一、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常见原因: 1.营养摄入不足: 2代谢性酸中毒 3内分泌功能紊乱的影响 4并发症影响 5社会心理因素 6其他:感染、药物、胃肠功能不良等均是影响营养摄入的原因。 二、透析相关因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 1、透析充分性 透析不充分可降低蛋白质摄入引起营养不良:透析不充分引起容量负荷增加,近年来,大量研究已经证实长期容量负荷增加可导致高血压的加重和左心室肥厚,使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升高,心血管系统病死率增加,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可以直接导致厌食和营养摄入减少及分解代谢增高。 2、透析的不良反应 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期间或透析后,常由于心血管系统功能不稳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引起饮食摄入量下降。 3、透析中营养物质的丢失 在常规血液透析中,每次丢失氨基酸和肽类共约10-13g,同时伴有各种水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丢失。另外透析患者由于抗凝、透析器凝血、回血等原因常致隐性失血,加重患者的营养不良。 4、透析引起的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 透析本身可促进蛋白质分解和减少蛋白质合成。而透析膜的使用与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又密切相关,因为血液与透析膜接触可激活补体,通过前列腺素E的介导,引起肌肉蛋白质的分解,导致营养不良。透析液中细菌产物浓度中度提高,即使透析膜是完整无损的,也可刺激体内细胞因子的大量产生。细胞因子诱导体内产生亚临床炎症反应、急性期反应蛋白水平上升,导致营养不良。

护理安全教育.

护理安全教育 一.切实加强护理安全教育,树立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大力倡导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的思想。 具体措施: 1.护理人员必须坚持每周一例会制度,参加每周的医疗安全教育学习,发现一次不执行按医院的规章制度处罚。 2.结合我院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的理念,提供主动服务,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提倡护理人员用“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服务于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评选活动。 3.通过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夯实基础护理服务,在全社会树立医疗卫生行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二.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总结经验,逐步探索和完善适合我院的医院护理管理制度,建立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护理工作水平。 具体措施: 1. 要进一步落实《护士条例》、《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的要求,切实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服务,夯实基础护理。 2. 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1) 医院、病房有完整的创建计划、目标任务和实施措施,护理人员经注册上岗,规范执业。 2) 建立健全临床护理工作规章制度、疾病护理常规和临床护理服务规范、标准。 3) 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各级各类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规范临床护理执业行为。 4) 建立护士绩效考核制度,根据护士完成临床护理工作的数量、质量以及住院患者满意度,将考核结果与护士的晋升、评优相结合。 3.明确临床护士应当负责的基础护理项目及工作规范,必须履行基础护理职责,规范护理行为,改善护理服务。 4.明确临床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分级护理的服务内涵、服务项目要包括为患者实施的病情观察、治疗和护理措施、生活护理、康复和健康指导等内容,并纳入院务公开,作为向患者公开的内容,引入患者和社会参与评价机制。 三. 加强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的学习。 具体措施: 1.开展《护士条例》、《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等法律法规的学习,每月至少一次,让护理人员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及法律法规条文。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断规范护理工作流程,制定病人安全管理预案。 3.加强质量监控措施管理,加大关键质量控制力度,科室建立质控小组,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和各环节质量管理,把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消除和减少隐患的发生。 4.反复强化护士的法律意识,利用晨会和平时业务学习进行法律知识与防范医疗纠纷案例的讲课,用具体案例告知护士,任何一个细小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定期召开安全分析会,让护理人员结合岗位工作,寻找容易出现错误的环节,尤其对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更新管理理念,鼓励护理人员上报安全隐患,并设立隐患自查报告奖励制度,如隐瞒不报,则按相应制度惩罚。 四.加强护理“三基”“三严”的学习考核, 具体措施: 1.每有一次理论考试,一次技术操作考核。 2.鼓励护理人员参加院内外的各种形式的业务学习、培训。 3.制订优惠政策,鼓励护理人员参加成人高等教育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及理论知识。 4.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护理新业务新技术的学习,每二月请上级专家来我院指导讲课,护理人员轮流到上级医院短期培训。 五.加强护士条例的学习,严格执行医嘱执行制度,坚决杜绝用药与医嘱不符的现象发生。 具体措施: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一旦发现护士用药与医嘱不符,立即取消当班护士护理执业资格。 六.加强无菌操作规程的培训、无菌物品的管理、做好各种无菌物品的发放使用流程管理及高压锅灭菌监测督促检查工作;做好传染病人的消毒隔离工作,督促做好卫生员的病房终未处理工作。

2015年护理安全警示教育记录(上半年)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记录(上半年度) 时间:2015-06-09 地点:四楼大会议室 主讲人:姚美芳 参加者:见业务学习签到 内容: 一、1-6月(至今天为止)各临床科室共上报护理不良事件14例。其中患者身份识别错误1例;用药医嘱提前执行1例;违反操作规程5例;采血试管错误、条码粘贴错误2例;用药错误1例;导管阻塞1例;针刺伤1例;提前拔针2例。 二、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原因 1、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落实不到位:具体表现在护士查对不严,采血条码贴错试管;患者识别错误,用错巡视卡;换水时核对不到位,抗菌药物重复使用;拔针前未认真核对,导致患者液体未输完即拔针;拔针前未查对不到位,静脉注射用药未用即拔针。 2、医嘱执行不认真:用药医嘱提前执行。 3、操作不熟练,违反操作规程:未及时观察皮试结果导致重做;抗生素漏做皮试;摆药、配药时未认真查对药液质量未及时发现药液中有黑色絮状物,导致病家不满的;引流液倾倒不及时导致管道阻塞;血透时忘记使用肝素,导致静脉壶、管路有血凝块。 4、自我防护意识差,终末处置不到位:未及时将散落在外的针尖收纳进锐器盒。 5、责任护士对分管病人情况不了解:手术病人应测10:00体温的未测,影响病情观察。 7、由于低年资护士较多,工作经验不足,对一些专科知识、基本常识、操作规程掌握不牢固,工作流程不熟悉,对药物使用的相关知识不熟悉,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对病人情况不了解而导致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8、护士长监管力度不够,特别是重点环节、重点时段、重点人群(年轻护士、实习护士)的管理。

三、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措施 1、护士长认真组织学习核心制度,特别是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必须做到人人熟练掌握,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加强重点时段、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的管理,只有人人掌握了流程、标准,才可能正确的执行。任何治疗、护理操作时要进行“三查八对”,采用至少两种方法核对病人信息,确保在正确的病人身上实施。 认真落实医嘱执行制度。电子医嘱要有第二人查对,既不能提前执行,也不能延后执行;采血时认真核对医嘱、条码上病员信息及采血容器,确保无误。 2、正确识别患者,使用护理巡视卡时注意和病人、床头上信息核对,保证正确;更换液体时注意查对,察看巡视卡用药记录,避免重复使用。 3、组织学习各种操作规程,教育护理人员加强责任心,不能随意简化流程。使用抗生素前询问过敏史及是否做过皮试,防止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皮试后及时观察结果,以免增加病人痛苦;摆药、配药时认真查对药液质量,发现药液质量问题及时更换;留置管道病人,及时倾倒引流液保持管道通畅;血透病人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上机时必须使用肝素,以免产生血凝块,危害患者安全。 4、各项护理措施实施到位,健康教育达到预期效果,防止跌倒/坠床、压疮、烫伤等的发生,降低护理风险。 5、提高护士安全防范意识,正确处理医疗废物,散落在外针尖及时收纳进锐器盒,避免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6、护士长加强监管力度,对年轻护士加强培训督导,提高专科护理能力。督促护士熟悉分管病人情况,对发热病人及时测量体温以了解病情;掌握病人用药情况,对患者用几瓶液体,是否有静脉注射用药做到心中有数,防止提前拔针现象的发生。同时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对有可能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要有预见性,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并加强与患者之间、医生之间的沟通,多说一句话、多走几步路也许就能减少很多不良事件的发生。 7、对发生的不良事件,组织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进行分析讨论,并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警示教育,以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到最低。 启东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

病区护理人员安全教育

病区护理人员加强安全教育警示 护理不良事件与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息息相关,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对患者不安全的、增加痛苦和负担的事件;护士不希望发生的、未预计到的事件;可能引发纠纷,造成事故的事件。包括给药错误、治疗不及时、针刺伤、压疮、烫伤、跌倒、坠床、药物外渗、管道滑脱、标本错误等。对全年发生的不良事件,组织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进行分析讨论,并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警示教育,以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到最低。以此,来做好护理安全警示教育工作。 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不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查对制度流于形式、违反操作规程、巡视病房不及时、沟通不良、疏于个人防护等而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病人病情,造成了护患矛盾产生,影响了医院的护理安全。 一、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 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在不良事件中占较高比例。具体表现在用药查对不严,在给病人输液时未能将液体瓶上的标签内容与患者腕带、床头卡、输液单认真核对,个别护士凭主观判断,在发放口服药时,未能与患者床头口服药卡及床头卡、腕带认真核对,造成输错液或发错口服药。 二、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措施 护士长认真组织学习核心制度,特别是查对制度,必须做到人人熟练掌握,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加强重点时段、重点环节的管理,只有人人掌握了流程、标准,才可能正确执行。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按照级别护理巡视病房,对高危患者进行评估,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如床栏、约束带等,同时告知家属留陪伴人,必要时悬挂安全警示标志。组织学习各种操作流程,教育护理人员加强责任心,不能随意简化流程,不能存在懒惰心理,稍有疏忽大意,就有可能造成不良事件的发生。 护士长加强监管力度,在人员充足的情况下,尽量实施夜班双岗制,这样就可以减少夜班工作时间太长而造成的一些不良事件,同时也保证了护士能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护理工作当中去。同时加大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对有可能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要有预见性,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并加强与患者之间、医生之间的沟通,多说一句话、多走几步路也许就能减少很多不良事件的发生。以下是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及处理措施。 一、报告范围:凡在医院内发生的或在院外转运病人时发生的不良事件均属主动报告范围。 二、不良事件分级:

护理安全会议记录

安全会议记录 时间:2015-08-14 地点:内二科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 主持人:王晓玲护士长 会议内容:尿管脱管不良事件 王晓玲:针对我们科室2015年8月14日凌晨4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今天大家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防范措施,首先由值班护士景鸿云汇报事情经过。 一、景鸿云:2015年8月14日凌晨4点,夜班护士景鸿云巡视监护室,协助患者翻身时发现重三床李全英尿管外露过长,但未完全脱出,轻拉尿管尿管随即脱出,询问病人家属,家属称为病人翻身时扯动尿管但未完全脱出,并未重视,未通知护士,值班护士观察尿管球囊缩小,无尿道口撕裂伤、无出血,通知值班医生查看,未发现异常,遵医嘱重新行导尿术,导出100ml淡黄色尿液,密切观察尿道有无出血情况,并向患者家属加强健康宣教,强调尿管脱出的危害性,并做好尿管固定。

二、王晓玲:下面先请景鸿云护士针对此事件分析一下原因: 三、景鸿云:我认为发生此次脱管事件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责任心不强,未及时发现脱管风险。 2、尿管固定不牢固。 3、未做到严格交接班。 4、老年患者阴道口松弛,球囊注水量不能过多,防止球囊破裂,导致脱管。 四、王晓玲:下面请护士燕绍萍补充一下: 五、燕邵萍:宣教不到位,未及时告知家属患者带管路时翻身的注意事项及管路脱出的危害性。 六、王晓玲:经过大家讨论、分析,我做一下总结: (一)原因分析: 1、护士责任心不强,巡视病房时未及时观察患者各管路情况; 2、尿管固定不牢固; 3、对病人家属宣教不到位,未意识到尿管脱出的危害性; 4、老年人尿道口松弛,因球囊内注入盐水量过多导致球囊破裂;球囊内注入盐水量过少,都是导致脱管的原因。

2016护理质量和安全会议记录文本

2016年第一次护理 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记录 2016年7月12日下午在中会议室召开2016年第一次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扩大会议,会议由XXX主人主持,XX副院长、护理部成员和各科室护士长参加了会议。 会议主题: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保证护理安全。 一、科室护士长对2016年上半年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述职。 (一)外一科护士长:1、护士长负责科室全面质量管理,重点加强围手术期患者和安全用药的管理;2、QCC:完成“提高对患者疼痛正确评估率”;3、存在问题是陪护椅管理和人员问题;4、下一步计划“提高骨科卧床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加强围手术时期病人护理管理。 (二)外二科护士长:1、科室护士人人参与护理管理,护士长总负责。上半年规范了管道标识、项目执行单、留置针标识、PICC换药技术、出院病人被服管理、鼓励手术病人早期下床活动等;2、存在问题是健康教育不到位;3、计划做好护理查房,通过典型病例查房提高护理专业水平,QCC:降低输液患者静脉炎发生率。 (三)外三科护士长:1、围绕安全共建行动加强安全管理,规范管道标识、高风险患者交接、危重患者双人核对、过敏警示牌等;2、存在问题:护士责任心有待提高、责任护士病历汇报不规范、护士专业知识需提高、手卫生依从性需加强;3、计划:QCC提高提高留置针的使用时间,提高护士预见性观察能力,加强用药管理,液体核对分则:摆药30%、加一药30%,执行者40%。 (四)内四科护士长:1、加强责任制整体护理管理和用药管理,方式是人

人参与、学习标准。QCC降低留置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率;2、存在问题:个别护士不了解患者病情、培训效果有待提高、尤其是复岗人员的培训。3、措施:医生讲辅助检查的知识、建议骨干护士外出培训、规范个案交接、提高溶栓患者的观察能力;4、计划:提高健康教育有效率,打印纸质板、加强6S管理、进一步规范完善个案交接流程、开展科室康复训练项目、医护配合。 (五)内五科护士长:1、礼仪培训、护理常规学习、6S管理、患者满意度提高、3月20日实行护士站前移、加强责任护士工作质量监管。2、计划:加强培训,急救知识、复岗人员培训、人员需要2名。 (六)内一科护士长:1、加强安全管理和患者安全目标管理,分组质控,6S 专人管理,责任护士自我质控,护士长每天巡视,掌握科室患者的动态。患者外出请假问题重视、定期召开科务会讨论改进科室存在的问题;2、计划:QCC降低吞咽困难患者误吸发生率、加强护理十大疾病护理常规的培训,做好个案交接。 (七)内二科护士长:1、科室每周都有工作提示,利用科务会每周进行工作汇报,每月进行总结。完成QIC:提高胰岛素正确使用率;2、不足:人员变动; 3、计划:培训对复岗人员加强、加强出院患者的健康教育、推行个案交接和护士站前移;建议床头牌上体现护理级别和饮食类别。 (八)手术室护士长:1、护士长加强各班质量监管,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每月有重点,器械图谱、改进了手术间医疗垃圾的分类,QCC降低手术期间医护人员手术间外出率;2、完成QCC提高器械的清洗效率,把6S管理引入手术间,合理安排手术台次。 (九)内三科护士长:1、学习护理常规和核心制度、专科培训,改进项目执行单和口服药管理,QCC提高住院患者对抗血小板药物的知晓率;2、计划:完

最新护理安全教育案例 3篇

一. 切实加强护理安全教育,树立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大力倡导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的思想。具体措施: 1.护理人员必须坚持每周一例会制度,参加每周的医疗安全教育学习,发现一次不执行按医院的规章制度处罚。 2.结合我院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的理念,提供主动服务,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提倡护理人员用“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服务于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评选活动。 3.通过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夯实基础护理服务,在全社会树立医疗卫生行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二.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总结经验,逐步探索和完善适合我院的医院护理管理制度,建立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护理工作水平。具体措施: 1. 要进一步落实《护士条例》、《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的要求,切实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服务,夯实基础护理。 2. 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1) 医院、病房有完整的创建计划、目标任务和实施措施,护理人员经注册上岗,规范执业。 2) 建立健全临床护理工作规章制度、疾病护理常规和临床护理服务规范、标准。 3) 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各级各类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规范临床护理执业行为。 4) 建立护士绩效考核制度,根据护士完成临床护理工作的数量、质量以及住院患者满意度,将考核结果与护士的晋升、评优相结合。 3.明确临床护士应当负责的基础护理项目及工作规范,必须履行基础护理职责,规范护理行为,改善护理服务。 4.明确临床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分级护理的服务内涵、服务项目要包括为患者实施的病情观察、治疗和护理措施、生活护理、康复和健康

护理安全培训内容与方法

护理安全培训内容与方法 培训内容:包括护理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培养、职业暴露危害性教育、护理职业标准预防知识及防护技能等。 培训方法:采取理论授课、技能操作演示、现场教育等形式,并通过理论考试、实际操作考核,调查职业暴露发生率,评价确定职业防护培训效果。 护理职业安全防护意识的培养 在新护士岗前培训中,加强职业防护教育,树立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在不断提高护士业务素质的同时促进护士群体的健康,培养和影响护士对安全护理的信念和态度,以促使安全护理行为的养成。 护理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 大部分新护士对护理职业防护知识了解甚少,针对这种情况,本院对新来院护理人员的岗前培训中重点加强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并且有目的针对几种职业危害因素进行专门的防护知识培训。 物理损伤所致的职业危害:针刺伤、刀、玻璃切割伤除对皮肤组织损伤外,还可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感染多种传染性疾病,如乙型肝炎、艾滋病等。 生物损伤所致的职业危害: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概念中明确指出: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视为有传染性。因此,护理人员直接接触病人体液和血液等污染物,均可通过皮肤或粘膜引起传染性疾病,如HBV、HCV、HIV等。 心理性损伤:由于生活、工作环境改变带来的不适应,年轻护士常被病人歧视,并且遭受人格侮辱等,均可导致心理性损伤。 护理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及防护技能培训 在强化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意识和知识的基础上,重点进行防护措施和技能方面的培训。对针刺、切割等利器损伤,首先是培养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沉着冷静的工作态度,正确使用或处理各种利器物,如针类的使用和去除中可借助其他器械设备(如持针器、血管钳),避免双手直接接触针头,并有准备、有计划地保护针套或去除针头,不得手持针头或利器随意走动或徒手传递,不单手回套针帽。在开启安瓿瓶及铝制瓶盖时,可用纱布保护或尽量应用新型开瓶工具。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物时,首先应规范操作,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实施双向防护,应戴手套,接触前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液洗手。佩带面罩、护目镜、口罩,防止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传染性物质污染皮肤、粘膜,必要时穿隔离衣。当发生意外暴露时,应及时正确处理,降低感染风险。如皮肤意外接触到病人的血液、体液等,应立即用肥皂和流水搓洗冲净;如病人的血液、体液溅入眼睛、口腔,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皮肤被污染的锐器刺伤或割伤后,应立即用肥皂和流水冲洗伤口,同时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伤口的血液,然后用碘伏消毒伤口,用无菌敷贴包扎,伤后<48h 报告上级并填写报表,<72h作HIV、HBV等基础水平检查,伤后立即采集血样作病毒血清检查,若确定被感染病人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在尽早的时间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在预防心理性损伤方面,主要是培养年轻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遇到事情沉着冷静,对待病人主动热情、理解包容,同时学会宽慰自己,这样能有效地减轻自身的心理压力,减少心理损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