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诊疗规范标准

中医诊疗规范标准

中医诊疗规范标准
中医诊疗规范标准

面瘫病(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一、概述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

般症状是口眼歪斜。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TCD编码:BNV1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ICD-10编码:G51.802)。

中医观点: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主要是指面部肌肉瘫痪,多由风邪入中面部,痰浊阻滞经络所致,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西医观点:面瘫由感染、特发性(常称Bell麻痹)、肿瘤性、神经源性等多种原因形成面部神经痉挛麻痹,导致面部肌肉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等症。

二、诊断:

(一)中医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1)起病突然,春秋为多,常有受寒史或有一侧面颊、耳内、耳后完骨处的疼痛或发热。

(2)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不能闭合,口角向健侧牵拉。

(3)一侧不能作闭眼,鼓腮,露齿等动作。

(4)肌电图可表现为异常。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1)病史:起病急,常有受凉吹风史,或有病毒感染史。

(2)表现: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病侧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间,可伴

病侧舌前2/3味觉丧失,听觉过敏,多泪等。

(3)脑CT、MRI检查正常。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15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16天至6个月(发病半月---面肌连带运动出现)。

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面肌连带运动出现以后)。

(三)证候诊断

1.风寒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兼见面部有受寒史,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继发于感冒发热,或咽部感染史,舌红苔黄腻,脉浮数。

3.风痰阻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或面部抽搐,颜面麻木作胀,伴头重如蒙、胸闷或呕吐痰涎,舌胖大,苔白腻,脉弦滑。

4.气虚血瘀证: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日久不愈,面肌时有抽搐,舌淡紫,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三、鉴别诊断:

(一)中医鉴别诊断

1.中风病:可有口舌歪斜,同时伴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言语蹇涩,偏身麻木。

2.口僻:可有口眼歪斜,多伴有耳后疼痛。

(二)西医鉴别诊断

1.周围性与中枢性面瘫的鉴别:周围性与中枢性面瘫的鉴别瘫痪明显者

一目了然,极轻者鉴别困难。可以依靠以下几方面进行鉴别:一靠表

情运动,周围性者瘫痪更加明显,而中枢性者哭笑时并不表现瘫痪。

二靠掌颏反射,周围性面瘫时无或减弱,中枢性面瘫时有或亢进,但

此法不太可靠。三靠将其它体征联系起来判定,则最为可靠。

2.2、Ramsay Hunt综合征: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多发性神

经病变,表现为突发性周围性面瘫;患耳疼痛,鼓膜、外耳道、耳廓

疱疹;可能有听力下降、听觉过敏、耳鸣、眩晕等。其他全身表现有

发热、口唇疱疹、淋巴结肿大、Horner综合征、颈部皮肤感觉迟钝

等。其中“面瘫、耳痛、疱疹”被视为Ramsay Hunt综合征的三联征。

与贝尔面瘫比较,Ramsay Hunt综合征面瘫严重、预后较差。值得注

意的是,当Ramsay Hunt综合征疱疹出现较面瘫晚时容易与贝尔面瘫

混淆。

四、治疗方案

(一)针灸治疗:采用循经与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

1.体针

(1)急性期

治法:驱风祛邪,通经活络。

第一周:循经取穴,取四肢和头部外周的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等穴位。针刺0.8~1寸,百会平补平泻,风府、风池、合谷泻法,太冲补法,留针30分钟。

第二周:循经取穴,取头部及面部外周的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健侧或双侧)等,刺法同前。取神庭、太阳、下关、翳风、巨髎等,针刺0.8~1寸,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

随症配穴:舌前2/3味觉丧失加廉泉;听觉过敏加听宫。

亦可采用阳明经筋排刺,即按照阳明经筋循行路线,每隔0.5寸1针,排列成两排(约针8-10针),留针30分钟。

(2)恢复期

治法:活血化瘀,培补脾胃、荣肌养筋。

循经取穴、头部穴位、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

采用循经取穴配用局部面部外周穴位: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刺法同前。神庭、太阳、下关、翳风、足三里、内庭,针刺0.8~1寸。神庭、太阳、下关、翳风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足三里、内庭采用补法,留针30分钟。

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从神庭、印堂、水沟至承浆,这些穴位在人体面部正中线上称为中线;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在面前旁正中一条线上,称为旁线;太阳、下关、颊车在面部侧面的一条线上,称为侧线。始终以三条基本线上的穴位为主穴。随症配穴:眼睑闭合不全取攒竹、鱼尾穴,鼻翼运动障碍取迎香穴,颏肌运动障碍取夹承浆穴。针刺0.5~1.5寸,采用平补平泻、间断快速小幅度捻转手法,200转/分,捻针2分钟,间隔留针8分钟,重复3次,留针30分钟。

亦可采用阳明经筋排刺,即按照阳明经筋循行路线,每隔0.5寸1针,排列成两排(约针8-10针),留针30分钟。

(3)联动期和痉挛期

治法:培补肝肾、活血化瘀、舒筋养肌、息风止痉。

采用循经取穴配用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针灸治疗: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刺法同前。神庭、太阳、下关、翳风、足三里、内庭,针刺0.8~1寸。神庭、太阳、下关、翳风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足三里、内庭采用补法。若面肌跳动选行间、阳陵泉,采用泻法;若面肌萎缩则选用脾俞、三阴交穴针灸治疗,采用补法,留针30分钟。若出现倒错或联动,可以采用缪刺法(即在针刺患侧的同时配合刺健侧),根据倒错或联动部位选用太阳、下关、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巨髎、地仓、颊车等穴,还可配合艾灸或温针灸或者热敏灸治疗。

随证配穴:风寒袭络证加风池、列缺;风热袭络证加大椎、曲池;风痰阻络证加足三里、丰隆;气虚血瘀证足三里、膈俞。

2.电针

适应于面肌萎软瘫痪者。一般选取阳白—太阳、下关—巨髎、颊车—地仓

三对穴位。阴极在外周,阳极在中心部。波形为连续波,频率1-2Hz,输出强度以面部肌肉轻微收缩为度。电针时间约30分钟。

3.灸法

适应于风寒袭络证者,选取太阳、下关、翳风、承浆、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地仓、颊车、印堂、巨髎、夹承浆等面部穴位,采用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温针灸或者热敏灸等方法。每次施灸约20分钟。

4.拔罐

适应于风寒袭络证各期患者。选取患侧的阳白、下关、巨蹘、地仓、颊车等穴位。采用闪火法,于每穴位区域将火罐交替吸附及拔下约1秒钟,不断反复,持续5分钟左右,以患侧面部穴位处皮肤潮红为度。每日闪罐1次,每周治疗3-5次,疗程以病情而定。

5.刺络疗法

适用于面瘫后期,口角歪斜仍明显者。取穴:内地仓(口腔内颊部内侧相对地仓之小静脉)。

6.梅花针叩刺

适用于病人患侧肿胀明显,疼连肩背部取穴:太阳、地仓、下关、合谷、列缺等

根据病情,亦可辨证选取面部以外的穴位,配合刺络拔罐治疗。

注:面瘫侧肿胀明显,疼连肩背部,根据督脉循脊里,上达项后风府,沿前额下行鼻柱等中医理论,予后背督脉梅花针重扣拔火罐,大椎穴,肩井穴三棱针点刺出血加拔火罐

(二)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风寒袭络证

治法:祛风散寒,温经通络

推荐方药: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炙麻黄、熟附子、细辛、荆芥、防风、白芷、藁本、桂枝、甘草等。

2.风热袭络证

治法:疏风清热,活血通络。

推荐方药:大秦艽汤加减。秦艽、当归、蝉蜕、赤白芍、金银花、连翘各、防风,板蓝根、地龙、生地、石膏等。

3.风痰阻络证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推荐方药:牵正散加减。白附子、白芥子、僵蚕、全蝎、防风、白芷、天麻、胆南星、陈皮等。

4.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止痉。

推荐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党参、鸡血藤、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全蝎、僵蚕。

5、风热型,主方为银翘散加减。

(三)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和临床实际,亦可采用红外线照射等疗法。

五、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确立的House-Bra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H-B分级)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评定

2.中医症状疗效标准:采用面瘫自身健侧对照评分法。

3.面部残障(FDI)评分法。

六、难点分析

1、瘫后遗症一般是指病程超过3个月,因治理方法不当而延误病情或经多种方法治疗仍未痊愈的症状,如面部表情肌没有完全恢复时遗留的症状及自觉症状。

2、面瘫患者由于病位较深,或者前期治疗不当,导致病情恢复较慢,长期

制动,眼睑闭合不全。

诊疗方案优化说明:我科通过这一年来对诊疗方案的应用,针对不同病症,采用2011年5月修订的诊疗方案辩证论治本病,中医治疗率及患者量与上一年比均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本方案。

1、给予针刺强刺激,对于眼睑闭合不全的患者采用“滞提”的方法,首先针刺四白穴,然后向一个方向捻针至滞针后,然后提拉该针针柄,反复提拉8-10次,一天操作2次。十天为一疗程,可连续操作2个疗程。

2、教予病人自我训练,以助于面部肌肉恢复。

(1)抬眉运动。有节律地、用力将双眉抬起;

(2)闭眼运动。有节律地用力挤眼使上下眼睑闭合,反复开闭眼睑;

(3)鼓腮运动。闭住双唇,有节律的鼓起双腮,使之不漏气;

(4)吮嘴运动。用力吸吮双颊使嘴噘起呈o形,两颊内陷;

(5)露齿运动。用力做瘫侧双颊露齿,尤其瘫侧露齿动作;

(6)浴面运动。搓热双手,双掌进行面颊部、眼部、额部按摩。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一、概述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颈椎钩椎关节或关节突关节增生、肥大的骨刺向侧方突出,刺激或压迫相应水平的神经根,并出现一系列相应节段的神经根刺激或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其临床症状以颈肩背部疼痛、上肢及手指的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为主的疾病。

中医病名:项痹病(TCD编码:BGS000)

西医病名:颈椎病(神经根型)(ICD-10编码: M47.221+G55.2*)

中医观点:颈椎病属于中医学“项痹病”范畴,其病因病机可概况为以下几点:(1)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久病体弱,肝血不足,肾精亏损,经脉失去濡养,可致肢体筋膜弛缓,手足痿软无力,不能随意运动、肝肾不足,气血亏损,除了可引起肢体不利等症外,还有耳鸣、目眩等症。

(2)痰湿凝阻、经络瘀滞痰是机体发生病理变比的产物,由人体的津液凝聚变化而成。由于肺、脾、肾功能失调加上寒热燥湿等外邪因素影响了津液的正常输布和运行,停聚在机体某个部位,造成气血、经络运行不畅,这样又导致了人体出现新的功能障碍。

(3)跌仆损伤,跌仆、闪挫等对筋、骨、皮肉的损伤。外伤所致的颈肩痛,是指由于闪、挫所致的筋络、筋膜、肌肉等软组织受伤(包括急、慢性损伤)以及关节错位造成的症状,即所谓的骨错缝、筋出槽症状。

(4)风寒湿痹、经络受阻,由于风、寒、湿三种外邪侵入身体,流注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肢体与关节疼痛、酸麻、重着及屈伸不利等。

西医观点: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

二、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及分型

1.风寒痹阻证:颈、肩、上肢窜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血瘀气滞证: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3.痰湿阻络证: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4.肝肾不足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苔,脉弦。

5.气血亏虚证: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

(2)西医诊断:

参照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010版》。

临床表现:

1.颈痛和颈部发僵,常常是最早出现的症状。有些患者还有肩部及肩胛骨内侧缘疼痛。

2.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这种疼痛和麻木沿着受累神经根的走行和支配区放射,具有特征性,因此称为根型疼痛。疼痛或麻木可以呈发作性、也可以呈持续性。有时症状的出现与缓解和患者颈部的位置和姿势有明显关系。颈部活动、咳嗽、喷嚏、用力及深呼吸等,可以造成症状的加重。

3.患侧上肢感觉沉重、握力减退,有时出现持物坠落。可有血管运动神经的症状,如手部肿胀等。晚期可以出现肌肉萎缩。

4.临床检查:颈部僵直、活动受限。患侧颈部肌肉紧张,棘突、棘突旁、肩胛骨内侧缘以及受累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有压痛。椎间孔部位出现压痛并伴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或者使原有症状加重具有定位意义。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仔细、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有助于定位诊断。

诊断标准:

1.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麻木、疼痛)和体征;

2.椎间孔挤压试验或/ 和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

4.排除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所致的疼痛。

三、疾病分期

1.急性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颈椎活动受限,稍有活动即可使颈肩臂部疼痛加重,疼痛剧烈时难以坐卧,被动以健肢拖住患肢,影响睡眠。

2.缓解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僵,颈肩背部酸沉,颈椎活动受限,患肢串麻疼痛,可以忍受。

3.康复期:颈肩部及上肢麻痛症状消失,但颈肩背及上肢酸沉症状仍存,受凉或劳累后症状加重。

四、鉴别诊断:

(一)中医鉴别诊断

(1)肩痹:以肩关节疼痛、屈伸活动不利为主症。

(2)落枕:因睡时头颈姿势不当所致,起床后感项强作痛,病程短而易愈。

(二)西医鉴别诊断

(1)肩周炎:肩周炎俗称凝肩,是肩周肌、肌腱、滑囊、关节囊慢性损伤性炎症。因关节外粘连,临床以肩关节活动时疼痛、功能受限为主要特征。颈椎病可引发肩部牵涉痛因原发病长期不愈而使肩部肌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转变为真正的肩周炎。有自然病程,一般在1年左右能可自愈,但若不配合治疗和功能锻炼即使自愈也将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痛点局限时,可局部注射醋酸泼尼松龙,能明显缓解疼痛。

(2)腕管综合征:腕管容积相对或绝对增加(腱鞘炎和肌腱炎最常见),导致腕管内压力增加卡压正中神经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称腕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体征在腕远端,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损害除手指,尚有前臂屈肌运动障碍,屈腕试验和Tinel征阴性。电生理检查有明显区别。

(3)胸廓下口综合征:包括前斜角肌综合征、肩锁综合征及肋锁综合征。是由先天性畸形、外伤瘢痕、骨痂或肿瘤压迫臂丛神经或锁骨下血管而出现的神经、血管症状。斜角肌收缩、增大胸腔压力(挺胸深吸气)及改变患侧上肢位置(过度外展肩部或向下牵引上肢)时,可诱发或加重症状。X-ray可发现颈肋、锁骨与第1肋骨间隙狭窄。锁骨下血管造影有助于诊断。Andson征阳性,即患者端坐,头略向后仰并转向患侧,深吸气后屏住呼吸,检查者略施阻力,患侧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为阳性。

五、治疗方案

(一)科室规范手法

1. 颈部软组织松解法

(1)基本手法:头颈部一指禅推法、点按法、滚法、拿法、揉法、推法、叩击法等,可选择上述手法一种或几种放松颈项部的肌肉,时间可持续3-5分钟。(2)通调督脉法:患者俯卧位,医者以大拇指指端按顺序分别点按风府穴、大椎穴、至阳穴、命门穴,每穴0. 5-1分钟,点揉第1胸椎至第12胸椎两侧夹脊穴、膀胱经输穴,反复三遍,力量以患者出现局部温热、酸胀、传导为度。(3)间歇拔伸法:患者仰卧位,一手托住颈枕部,一手把住下领,纵向用力拔伸,寺续2-3分钟,可反复3-5次。

(4)牵引揉捻法:患者坐位,医者站在患者身后,双手拇指置于枕骨乳突处,余手指托住下领。双前臂压住患者双肩,双手腕立起,牵引颈椎,保持牵引力,环转摇苍头部3-5次,然后保持牵引力,作头部前屈后伸运动各1次,最后医者左手改为托主下领部,同时用肩及枕部顶在患者右侧颗枕部以固定头部,保持牵引力,用右手拇指按在右侧胸锁乳突肌起点处(或痉挛的颈部肌肉处),右手拇指沿胸锁乳突肌自上而下作快速的揉捻,同时将患者头部缓缓向左侧旋转,以颈部的基本手法结束治疗。

(5)拔伸推按法:(以右侧为例)患者坐位,医者站在患者右前方,右手扶住患者头部,左手握住患者右手2-5指,肘后部顶住患者肘窝部,令患者屈肘,然后医者右手推按患者头部,左手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

2.按压止痛法患者体位同前,医者在揉法过程中发现颈背肌痛点,可采用拇指指腹点压疼痛部位,由浅入深、由轻而重点压(常称为以指代针) ,一般点压2 —3 分钟便可达到止痛作用,随后以双环式揉法,使挛缩组织放松,结束手法。此法具有缓解肌肉痉挛、软坚散结、消肿镇痛的作用。

3.整复类手法

(1)旋提手法:嘱患者颈部自然放松,主动将头部水平旋转至极限角度,并做最大限度屈曲,达到有固定感。医生以肘部托住患者下领,轻轻向上牵引3-5秒钟后,用短力快速向上提拉,常可听到“喀”的弹响声。扳动时要掌握好发力时机,用力要快而稳。

(2)定位旋转扳法:以向右旋转为例。患者坐位,医生站于患者后方,以左手拇指指腹推顶在患者病变颈椎棘突(或横突)旁,用右手(或肘窝)托住患者下颁部。

瞩其颈项部放松,低头屈颈15-30度,然后嘱患者顺着医生的右手在屈曲状态

下向右慢慢转头,当旋转到最大限度而遇有阻力时,医生顺势施以快速的向右扳动,同时,推顶棘突的左手拇指向右用力推压,两手协调动作,常可听到“喀”的弹响声,有时医生拇指下亦有轻微的位移感。

(3)旋转法:上颈段病变,要求患者将头颈曲屈15度;中段病变,将颈椎置于中立位;下段病变,将颈椎屈曲30-45度。在此位置向上牵引30秒。嘱患者头部向一侧旋转,旋转至极限角度(约80度),达到有固定感,同时迅速准确的作同向用力旋专,操作成功可以听到弹响声。注意用力要轻重适当,避免因过猛过重而加重原有的损伤。

(4)手法点揉风池、风府、太阳、头维、神庭穴、头维穴、百会穴、四神聪等头面部腧穴。

双手指指腹放在前额正上方,轻微而稳固地揉捏头皮,超过前发际线、太阳穴和鬓角,逐渐向后移到头顶中心,这样不断按摩约3分钟,继续从头顶中心部,逐渐移向颈后按摩,特别是耳后部和颅骨基部,时间亦为3分钟。左右手分别抓捏颈后部两侧,由上而下,约2分钟。动作要缓和,用力适中。

用指腹从枕骨自上而下用力缓慢按压20次。拇指分别固定在双侧风池穴旋转用力按摩1分钟。

将两手指头放在头部左右两旁,再将手平缓地往上滑进,直到两手在头顶上相逢为止。将双手的指头置于前额,以旋转方式沿着发际按摩。

将整个手掌紧贴在头皮上,然后进行旋转式按揉,第一次将手置于双耳上端,第二次将手置于前额及后脑部。

前额动作用左手稳住后脑部,再将展开的右手拇指及指头放在前额上,缓慢而平稳地朝上移动,直到通过发际线。

双手拇指指腹沿发际从中间向两边拉抹至两耳尖,拉抹线路渐渐后移,从头顶部向两侧拉抹。

双手拇指、食指分别沿耳轮揉按,然后将耳朵向前推,压住耳孔,扣于头部两侧。双掌缓缓用力轻轻推按三次后慢慢放开。

提头发,双手五指分别插入头发中,五指并拢夹住头发轻轻向上提。

双手用力抓捏双肩20次。

扣击头部,双手合十,掌心空虚,腕部放松,快速抖动手腕,以双手小指外侧着力,扣击头部,从头顶至颈部轻扣头皮。

(二)针灸疗法

1.针刺法:局部取穴为主,远部取穴为辅

2.规范选穴:多选取落枕穴,后溪,手三里,尺泽,小海,华佗夹背穴。

3.灸法:直接灸、艾条灸、雷火灸等。

(三)牵引疗法:选用小剂量持续牵引,采用坐式电动牵引,牵引力一般按体重的15~20%给予,从低重量开始,根据病人的适应情况可以适当加减。

总定时一般为15~20分钟,其中持续牵引10~15分钟,间隙牵引5分钟。在间歇牵引中,牵引20秒,间歇10秒。

(四)其他外治法:敷贴、熏蒸、涂擦、膏摩、刮砂、拔罐、中药离子导入、针刀疗法、穴位埋线、封闭疗法等。

(五)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风寒痹阻证

治法:祛风散寒,祛湿通络。

推荐方药:羌活胜湿汤加减。羌活,独活,藁本,防风,炙甘草,川芍,蔓荆子

等。

2.血瘀气滞证

治法: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推荐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芍,桃仁,红花等。

3.痰湿阻络证

治法:祛湿化痰,通络止痛。

推荐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白术,天麻,茯苓,橘红,白术,甘草等。4.肝肾亏虚证

治法:补益肝肾,通络止痛。

推荐方药:肾气丸加减。熟地黄,怀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桂枝,附子(先煎)等。

5.气血亏虚证

治法: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推荐方药:黄一茂桂枝五物汤加减。黄民,芍药,桂枝,生姜,大枣等。(六)物理治疗:

红外线照射、蜡疗、超声药物透入、电磁疗法等,可选用磁振热治疗仪、电脑远红外按摩理疗床等。

(七)运动疗法

1.颈椎功能训练:

以颈部伸肌训练、柔韧性与系统性训练为主要目的的各类功法操,例如“施氏十二字养生功”等。

2.现代康复训练:

运用神经肌肉反馈重建(Neurac)技术加强颈椎稳定性;运用颈椎检测与训练系统(MCU)对颈椎运动训练。

(八)其他疗法:神经根压迫严重出现肌肉麻痹无力、疼痛难忍,经过系统保守治疗无效者,要根据病理变化选取射频消融、热凝,髓核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椎管成形及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九) 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脱水、止痛、营养神经等药物对症治疗。

(十) 项痹病急性期的患者通过单纯应用综合中医保守疗法症状改善不显者,配合静点甲泼尼龙3-5天,部分项痹病眩晕较严重者可选取风池穴注射维生素B12、野木瓜注射液注射,每周1次,3-5次一疗程。

六、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临床控制: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颈椎活动正常,治疗后症状积分o-1分,疗效指数>90%

显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颈椎活动基本正常,能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疗效指数>70%, <90%

有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有所改善,颈椎活动基本正常,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能力改善,疗效指数>30,<70%

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善,疗效指数<30%

*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X 100

(二)评价方法

颈椎病疗效评分表总分46分

临床表现记分临床症状、体征分级

颈部疼痛0分:无疼痛2分:轻度疼痛

4分:中度疼痛6分:重度疼痛

肩部疼痛0分:无疼痛2分:轻度疼痛

4分:中度疼痛6分:重度疼痛

上肢疼痛0分:无疼痛2分:轻度疼痛

4分:中度疼痛6分:重度疼痛

上肢麻木0分:无麻木2分:偶有麻木,很快缓解

4分:麻木间断,多在睡眠或晨起出现,能缓解

6分:感觉麻木,持续不减,不缓解

颈肩压痛0分:无压痛2分:压痛轻,用力按压才感

疼痛

4分:压痛明显,稍有按压即感痛甚

颈部活动0分:正常

2分:偶有颈部僵硬,仅有屈伸、旋转和侧弯两组以上活动

受限者

4分:颈部僵硬,屈伸、旋转和侧弯两组以上活动受限者

椎间孔挤压试验0分:正常

2分:神经节段放射性分布的疼痛或麻木轻微者

4分:有明显沿神经根节段放射性分布的疼痛或麻木者

感觉障碍0分:无肢体感觉异常

2分:有肢体感觉异常

上肢无力0分:肌力5级2分:肌力3~4级

4分:0~2级

肌腱反射0分:正常2分:腱反射减弱

4分:腱反射消失

七、难点分析

颈椎病患者因病人各自压迫、刺激神经血管的不同部位而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我们观察的颈椎源性眩晕症状,从临床观察来看占大多数的是椎动脉颈椎病,而传统意义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竟不如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多,这里提出以后颈椎病的分型是否还按原来分?牵引治疗可以加大椎间隙,特别是加大椎体后缘和小关节,椎间孔的间隙,使椎间孔扩大,椎管长度增加,松驰了颈椎周围的动力肌及其它软组织,以减少椎间盘的内压[1],解除对神经根与椎动脉的刺激及脊髓的压迫,从而达到缓解临床症状的目的[2]。颈椎病的牵引表面看非常简单,只要向上牵引即可,但是牵引方向有中立位、屈曲位、后伸拉之分,为此有人专门研究生物力学,观察发现不同角度下椎体受力情况亦不同;又有人通过X线片进行颈椎力学观察,发现只有在15—20度前屈位牵引时,牵引力与颈椎运动轴心一致,才符合生物力学要求[3],前人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具体到每个人人应该如何牵引才能最快的缓解症状,却无理论依据。我们在临床上经过详细的查体判断出病变的椎间隙,结合病人的颈椎动力位平片变化的情况,了解引起症状的体位,在无症状的姿势下牵引,故症状缓解到很快。

解决方案:手法牵引下脊柱定点整复手)为在牵引状态下做手法头颈部的活动度仅为5—10度左右,无旋转用力,所以安全。根据病人的症状及动力位X线

片结合病人体征确定病变椎间隙,可以动态的早期发现疾病。根据病变椎间隙稳定情况选择个体化牵引方向且在相对位置最好的姿势下牵引,

肩凝症(肩关节周围炎)诊疗方案

【概述】

本病是以肩长期固定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中医认为其发病主要为年老体衰,肝肾不足、气血虚损,筋骨失于濡养,加之长期劳累,又因肩部露卧受凉,寒凝筋膜而致。日久则筋脉粘连,不能活动。故气血虚损,血不荣筋为内因,风寒湿邪侵袭为外因。中医又称:五十肩,冻结肩,漏肩风,肩痹。

中医病名:肩凝症(TCD 编码:BNV262)

西医病名:肩关节周围炎(ICD-10 编码:M75.011)

二、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1.风寒湿证:肩部窜痛,遇风寒痛增,得温痛缓,畏风恶寒;或肩部有沉重感。舌淡、舌苔薄白或腻,脉弦滑或弦紧。

2.瘀滞证:肩部肿痛,疼痛拒按,以夜间为甚。舌暗或有瘀斑,舌苔白或薄黄,脉弦或细涩。

3.气血虚证:肩部酸痛,劳累后疼痛加重,伴头晕目眩,气短懒言,心悸失眠,四肢乏力,舌淡,少苔或舌苔白,脉细弱或沉。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新编实用骨科学》第二版(陶天遵主编,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年)。

1、症状与体征:该病呈慢性发病,多数无外伤史,少数仅有轻微外伤。主要症状是肩部疼痛,渐进性加重,昼轻夜重,并可向颈、耳、肩胛及前臂和手放射。肩关节上举,后伸时疼痛加剧,肩部活动受限,严重者不能做穿衣、梳头、洗脸等动作肩部肿胀不明显,肩关节周围有广泛性压痛,日久可见肩部肌肉萎缩。

2、X线摄片检查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

三、鉴别诊断

中医鉴别诊断

1.项痹:无肩关节活动受限之症,其肩部疼痛多与头颈部疼痛共存,无肩周明显压痛点。

2.三痹:肢体肌肉关节游走性疼痛,不局限于肩关节,血沉、抗“O”增快。

西医鉴别诊断

1、三角肌的损伤、硬化及肿瘤等:主要有三个特点:表浅,外形改变;痛点明确,finger sign阳性;活动受限以内收、外展明显。

2、肩锁关节:包括损伤、骨关节病、钙化及炎症(如强脊)等,主要特点是表浅,痛点明确,finger sign 阳性;活动受限以水平内收及外展150度以上明显。

3、钙化性肌腱炎:部位不同,表现不同。冈下肌腱钙化,表现为外旋正常,

中医药标准规范标准[详]

中医药相关标准规 一、中药制剂操作规 1、汤剂 (1)制备 处方调剂——药味复核——编号——下罐(砂罐)加水超过药面 3-5厘米——浸泡(20-30 分钟或更长)——加热煎煮——过滤去渣(一般)——合并滤液(或浓缩至需要量)——装瓶。 (2)注意事项:①加水量、煎煮时间,均视药材质地而适当掌握。②特殊药可作特殊处理,如先煎、后下、单煎、烊化、冲服、包煎、另煎、兑服等均应严格执行制备规。 2、煎膏剂 (1)制备 配料(与药料处理)复核药味煎煮(2-3 次合并滤液)——浓液(不断搅拌)——收膏(标准:在桑皮纸无渗润水迹或挑起片状)。 (2)注意事项:①煎取总次数与时间,视药材性质而定。 ②所加入的糖或蜜要经炒,一般不超过油膏的三倍。③如需加入药物细粉,待冷却后加入,搅拌混匀。 3、散剂 (1)制备 配料(复核)——干燥(芳香药料不能高温处理)——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检——包装。(2)注意事项:①药粉要求:一般散剂应通过6号筛,煮散应通过2号筛,儿科及外用散剂应通过7号筛。②散剂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如含有毒、剧药和贵重药时,应采用等容积递增配研法,混合均匀并过筛。③用于深部组织创伤及溃疡面的外用散剂,应在清洁避菌环境下配制。④含挥发性或易吸潮性药密封贮藏。

4、丸剂水丸 (1)制备配料——复核——干燥——粉碎——起模——盖面——干燥——过筛——包衣——打光——质检——分装。 (2)注意事项:①药粉除另有规定外,应过6号或5号筛。②干燥温度一般不能超过80℃,含挥发性或多量深粉成份者应在60℃以下进行干燥。 蜜丸 (1)制备备料——干燥、粉碎、混合——和药——制丸粒——包衣及包装。 (2)注意事项:①所有蜜老嫩程度视药性、气候条件而定。②除另有规定外,用搓丸法制备大小蜜丸时,炼蜜趁热加入药粉中混匀,对含树脂、胶类及具有挥发性的药物,应在60℃左右加入,用泛法制水蜜丸时,炼蜜应加开水稀释后使用。 5、冲剂 (1)制备配料(复核)——提取——制料——干燥——包装。 (2)注意事项:①所有辅料(蔗糖、糊精、淀粉或乳糖等)应符合药典规定,加辅料量一般不超过清膏量的5 倍。②清膏要达到规定的相对密度。③成品应干燥,色泽一致,无吸软化现象。④挥发应均匀喷入干燥颗粒中混匀。 6、糊剂 (1)制备复核、普通药——煎取药液——浓缩液配料——细料药——分别研至极细混匀——混匀调匀。 (2)注意事项:①煎取药液的材料布包好,至少煎取两次浓缩至一定自稠度,防止芳香气味走失。②成品应为均匀的糊状物。 7、酒剂

中医药技术方法操作规范标准

一、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方法】 1. 进针法 1.1 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1.2 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 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1.4 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 2. 进针角度和深度 2.1 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 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 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 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2.2 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2.2.1 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2.2.2 年龄: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2.2.3 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2.2.4 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3. 行针基本手法 3.1 提插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提到浅层,再由浅层插到深层,以加大刺激量,使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

中医药标准规范

中医药相关标准规范 一、中药制剂操作规范 1、汤剂 (1)制备 处方调剂——药味复核——编号——下罐(砂罐)加水超过药面 3-5厘米——浸泡(20-30 分钟或更长)——加热煎煮——过滤去渣(一般)——合并滤液(或浓缩至需要量)——装瓶。 (2)注意事项:①加水量、煎煮时间,均视药材质地而适当掌握。②特殊药可作特殊处理,如先煎、后下、单煎、烊化、冲服、包煎、另煎、兑服等均应严格执行制备规范。 2、煎膏剂 (1)制备 配料(与药料处理)复核药味煎煮(2-3 次合并滤液)——浓液(不断搅拌)——收膏(标准:在桑皮纸无渗润水迹或挑起片状)。 (2)注意事项:①煎取总次数与时间,视药材性质而定。 ②所加入的糖或蜜要经炒,一般不超过油膏的三倍。③如需加入药物细粉,待冷却后加入,搅拌混匀。 3、散剂 (1)制备 配料(复核)——干燥(芳香药料不能高温处理)——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检——包装。(2)注意事项:①药粉要求:一般散剂应通过6号筛,煮散应通过2号筛,儿科及外用散剂应通过7号筛。②散剂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如含有毒、剧药和贵重药时,应采用等容积递增配研法,混合均匀并过筛。③用于深部组织创伤及溃疡面的外用散剂,应在清洁避菌环境下配制。④含挥发性或易吸潮性药密封贮藏。

4、丸剂水丸 (1)制备配料——复核——干燥——粉碎——起模——盖面——干燥——过筛——包衣——打光——质检——分装。 (2)注意事项:①药粉除另有规定外,应过6号或5号筛。②干燥温度一般不能超过80℃,含挥发性或多量深粉成份者应在60℃以下进行干燥。 蜜丸 (1)制备备料——干燥、粉碎、混合——和药——制丸粒——包衣及包装。 (2)注意事项:①所有蜜老嫩程度视药性、气候条件而定。②除另有规定外,用搓丸法制备大小蜜丸时,炼蜜趁热加入药粉中混匀,对含树脂、胶类及具有挥发性的药物,应在60℃左右加入,用泛法制水蜜丸时,炼蜜应加开水稀释后使用。 5、冲剂 (1)制备配料(复核)——提取——制料——干燥——包装。 (2)注意事项:①所有辅料(蔗糖、糊精、淀粉或乳糖等)应符合药典规定,加辅料量一般不超过清膏量的5 倍。②清膏要达到规定的相对密度。③成品应干燥,色泽一致,无吸软化现象。④挥发应均匀喷入干燥颗粒中混匀。 6、糊剂 (1)制备复核、普通药——煎取药液——浓缩液配料——细料药——分别研至极细混匀——混匀调匀。 (2)注意事项:①煎取药液的材料布包好,至少煎取两次浓缩至一定自稠度,防止芳香气味走失。②成品应为均匀的糊状物。 7、酒剂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二、服务内容 每年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 (一)中医体质辨识 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前33项问题采集信息,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告知服务对象。 (二)中医药保健指导 根据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 三、服务流程 四、服务要求 (一)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可结合老年人健康体检和慢性病患者管理及日常诊疗时间。 (二)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当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条件。有条件的地区应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三)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工作的人员应当为接受过老年人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老年人中医药保健指导工作的人员应当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接受过中医药知识和技能专门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类别医师(含乡村医生)。 (四)服务机构要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 (五)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服务。 (六)每次服务后要及时、完整记录相关信息,纳入老年人健康档案。 五、工作指标 (一)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年内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65岁及以上居民数/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00%。

注: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是指建立了健康档案、接受了中医体质辨识、中医药保健指导、服务记录表填写完整。 六、附件 1.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2.体质判定标准表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47533

从2013年起,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将首次增加中医药项目。2013年2月25日在京召开的2013年全国中医医政工作会议上,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说,要进一步探索中医药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途径和模式。 2013年7月3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今年我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每年25元提高至30元,在扩大部分项目服务范围、提高部分项目补助标准的同时,增加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根据要求,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每年应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在中医体质辨识的基础上对不同体质老年人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对辖区内居住的0-36个月龄儿童,应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并在儿童6月龄、12月龄时给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月龄、24月龄时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月龄、36月龄时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中医体质辨识健康管理系统”对老年人健康状况进行中医体质分类,并根据不同体质给予中医药保健指导,可以有效改善其健康状况;通过对家长进行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生活等指导,传授常用穴位按揉、摩腹、捏脊等中医保健方法,可以改善儿童健康状况、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健康、预防疾病中的作用。

据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技术规范》提供了6个服务项目:0-6岁儿童中医健康指导;孕产妇中医健康指导;老年人中医健康指导;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干预;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干预;中医药健康教育。试点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从这6个服务项目中,选择合适的在本地试点,并按照《方案》同期展开效果评价。 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个体化中医药保健指导 对不同体质老年人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中医药保健指导。 0-36个月儿童中医药调养规范化指导服务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要求,按儿童月龄的不同,提供针对性的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指导、常用穴位按揉、摩腹、捏脊等中医保健方法。

中医药标准规范

中医药标准规范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医药相关标准规范 一、中药制剂操作规范 1、汤剂 (1)制备 处方调剂——药味复核——编号——下罐(砂罐)加水超过药面 3-5厘米——浸泡(20-30 分钟或更长)——加热煎煮——过滤去渣(一般)——合并滤液(或浓缩至需要量)——装瓶。 (2)注意事项:①加水量、煎煮时间,均视药材质地而适当掌握。②特殊药可作特殊处理,如先煎、后下、单煎、烊化、冲服、包煎、另煎、兑服等均应严格执行制备规范。 2、煎膏剂 (1)制备 配料(与药料处理)复核药味煎煮(2-3 次合并滤液)——浓液(不断搅拌)——收膏(标准:在桑皮纸无渗润水迹或挑起片状)。 (2)注意事项:①煎取总次数与时间,视药材性质而定。 ②所加入的糖或蜜要经炒,一般不超过油膏的三倍。③如需加入药物细粉,待冷却后加入,搅拌混匀。 3、散剂 (1)制备 配料(复核)——干燥(芳香药料不能高温处理)——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检——包装。(2)注意事项:①药粉要求:一般散剂应通过6号筛,煮散应通过2号筛,儿科及外用散剂应通过7号筛。②散剂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如含有毒、剧药和贵重药时,应采用等容积递增配研法,混合均匀并过筛。③用于深部组织创伤及溃疡面的外用散剂,应在清洁避菌环境下配制。④含挥发性或易吸潮性药密封贮藏。

4、丸剂水丸 (1)制备配料——复核——干燥——粉碎——起模——盖面——干燥——过筛——包衣——打光——质检——分装。 (2)注意事项:①药粉除另有规定外,应过6号或5号筛。②干燥温度一般不能超过80℃,含挥发性或多量深粉成份者应在60℃以下进行干燥。 蜜丸 (1)制备备料——干燥、粉碎、混合——和药——制丸粒——包衣及包装。 (2)注意事项:①所有蜜老嫩程度视药性、气候条件而定。②除另有规定外,用搓丸法制备大小蜜丸时,炼蜜趁热加入药粉中混匀,对含树脂、胶类及具有挥发性的药物,应在60℃左右加入,用泛法制水蜜丸时,炼蜜应加开水稀释后使用。 5、冲剂 (1)制备配料(复核)——提取——制料——干燥——包装。 (2)注意事项:①所有辅料(蔗糖、糊精、淀粉或乳糖等)应符合药典规定,加辅料量一般不超过清膏量的5 倍。②清膏要达到规定的相对密度。③成品应干燥,色泽一致,无吸软化现象。④挥发应均匀喷入干燥颗粒中混匀。 6、糊剂 (1)制备复核、普通药——煎取药液——浓缩液配料——细料药——分别研至极细混匀——混匀调匀。 (2)注意事项:①煎取药液的材料布包好,至少煎取两次浓缩至一定自稠度,防止芳香气味走失。②成品应为均匀的糊状物。 7、酒剂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和《中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和《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的通知 【法规类别】中医管理 【发文字号】国中医药办发[2011]46号 【发布部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发布日期】2011.10.12 【实施日期】2011.10.1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和《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基 本功能规范》的通知 (国中医药办发〔2011〕4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中医医院信息化水平,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发展,我局在《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试行)》(国中医药发〔2003〕53号)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和《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现印发执行(规范文本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下载)。 二○一一年十月十二日

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一一年十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机构人员 第三章组织实施 第四章基础设施 第五章应用系统 第六章运行维护 第七章信息安全 第八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进中医药信息化,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行业管理规定,结合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际,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以医院管理和中医电子病历为重点,构建中医药特色鲜明、技术平台先进、服务管理规范、系统安全高效的现代化中医医院。 第三条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应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系统集成、互联互通、实用高效的原则。 第四条中医医院应积极开展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并突出中医药特色,实现医院内部和区域之间信息资源的高效统一、系统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充分利用现代管理和信息技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优化服务流程,预防和减少医疗差错,控制和降低医疗成本,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第五条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应遵循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执行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的相关标准与规范。 第六条中医医院应将信息化工作列入医院建设的总体目标,制定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信息化组织管理体系,满足医院整体发展的要求。 第七条中医医院应将信息化建设经费列入医院年度预算,年均投入应达到年医疗业务总收入的1%~5%。 第八条本规范适用于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综合医院可参照本规范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 1 —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二、服务内容 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 (一)中医体质辨识。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前33项问题采集信息,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告知服务对象。 (二)中医药保健指导。根据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 三、服务流程 四、服务要求 (一)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可结合老年人健康体检

和慢病管理及日常诊疗时间。 (二)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当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条件。有条件的地区应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三)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工作的人员应当为接受过老年人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老年人中医药保健指导工作的人员应当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接受过中医药知识和技能专门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类别医师(含乡村医生)。 (四)服务机构要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 (五)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服务。 (六)每次服务后要及时、完整记录相关信息,纳入老年人健康档案。 五、考核指标 (一)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65岁及以上居民数/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00%。 (二)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完整率=抽查填写完整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抽查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100%。 六、附件 1.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2.体质判定标准表 — 2 —

中医药相关标准规范

中医药相关标准规范 中药制剂操作规范 1、汤剂 (1)制备处方调剂——药味复核——编号——下罐(砂罐)加水超过药面3-5 厘米——浸泡(20-30 分钟或更长)——加热煎煮——过滤去渣(一般)——合并滤液(或浓缩至需要量)——装瓶 (2)注意事项:①加水量、煎煮时间,均视药材质地而适当掌握。 ②特殊药可作特殊处理,如先煎、后下、单煎、烊化、冲服、包煎、另煎、兑服等均应严格执行制备规范。 2、煎膏剂 (1 )制备 配料(与药料处理)复核药味煎煮(2-3 次合并滤液)——浓液(不断搅拌)——收膏(标准:在桑皮纸无渗润水迹或挑起片状) (2)注意事项:①煎取总次数与时间,视药材性质而定。②所加入的糖或蜜要经炒,一般不超过油膏的三倍。③如需加入药物细粉,待冷却后加入,搅拌混匀。 3、散剂 ( 1 )制备配料(复核)——干燥(芳香药料不能高温处理)——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检——包装 (2)注意事项:①药粉要求:一般散剂应通过6号筛,煮散应通过2号筛,儿科及外用散剂应通过7号筛。②散剂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如含有毒、剧药和贵重药时,应采用等容积递增配研 法,混合均匀并过筛。③用于深部组织创伤及溃疡面的外用散剂,应 在清洁避菌环境下配制。④含挥发性或易吸潮性药密圭寸贮藏。 4、丸剂

水丸 (1)制备配料——复核——干燥——粉碎——起模——盖面——干燥——过筛——包衣——打光——质检——分装 (2)注意事项:①药粉除另有规定外,应过6号或5号筛。②干燥温度一般不能超过80 C,含挥发性或多量深粉成份者应在60 C以下进行干燥。 蜜丸 ( 1)制备备料——干燥、粉碎、混合——和药——制丸粒——包衣及包装 (2 )注意事项:①所有蜜老嫩程度视药性、气候条件而定。②除另有规定外,用搓丸法制备大小蜜丸时,炼蜜趁热加入药粉中混匀,对含树脂、胶类及具有挥发性的药物,应在60 C左右加入,用泛法制水蜜丸时,炼蜜应加开水稀释后使用。 5、冲剂 ( 1)制备 配料(复核)——提取——制料——干燥——包装 (2 )注意事项:①所有辅料(蔗糖、糊精、淀粉或乳糖等)应符合药典规定,加辅料量一般不超过清膏量的5倍。②清膏要达到规定的相对密度。③成品应干燥,色泽一致,无吸软化现象。④挥发应均匀喷入干燥颗粒中混匀。 6、糊剂 (1)制备复核、普通药——煎取药液——浓缩液配料——细料药——分别研至极细混匀——混匀调匀 (2 )注意事项:①煎取药液的材料布包好,至少煎取两次浓缩至一 定自稠度,防止芳香气味走失。②成品应为均匀的糊状物。 7、酒剂 ( 1 )制备 配料(按要求进行炮制)称量、复核——浸渍(30 分钟)——取液(上清液和

三级中医院评审标准(2017年)

附件1 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2017年版) 第一部分中医药服务功能 第一章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 一、医院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明确医院发展战略,有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并落实。 二、围绕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有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并按照年度定期评价。 三、医院管理体系中有引导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考核和奖惩激励机制,科室综合考核目标中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作为重要指标。 四、积极开展中医对口支援工作,并制定鼓励措施。 第二章队伍建设 一、中医医院人员配备合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二、有中医药人员队伍建设规划、计划和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 三、认真开展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积极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

和师承教育与培训。 第三章临床科室建设 一、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规定,合理设置临床科室,医院和科室命名规范。 二、按照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的相关要求,加强科室建设与管理。 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门诊诊疗行为规范,体现中医理念和思维,得到患者认同。 四、住院诊疗行为规范,中医优势病种以中医治疗为主。 五、积极采用中医药方法,提高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中医药诊疗能力。 六、加强中医康复能力建设,提供急性期康复诊疗、疑难重症康复训练、指导等服务。 七、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定期对临床路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不断完善和改进。 八、合理配置、应用中医诊疗设备。 九、积极开展中医综合治疗,广泛、合理应用中医医疗技术。 十、研制和使用一定数量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使用达到要求。 第四章重点专科建设 一、省级以上中医重点专科达到一定数量,专科床位、设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体质辨识标准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出台 2009年4月9日,《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文件,旨在为体质辨识及与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使体质分类科学化、规范化. 《中医体质分类及判定》标准制订工作2006年6月正式启动,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编制完成。标准共分为范围、术语和定义、中医体质9种基本分类和特征、中医体质分类的判定、附录(中医体质分类和判定表)5个部分。中医体质学者根据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特点及反应状态,对人体体质进行了分类,制订出中医体质量表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该标准应用了中医体质学、遗传学、流行病学、心理测量学、数理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经中医体质专家、临床专家、流行病学专家多次讨论论证而建立,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21948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出良好的适应性、可行性. 该标准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类型,应用了流行病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数理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经中医临床专家、流行病学专家、体质专家多次论证而建立的体质辨识的标准化工具,并在国家973计划“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课题中得到进一步完善。 通过21948例流行病学调查,该标准具有指导性、普遍性及可参照性,适用于从事中医体质研究的中医临床医生、科研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并可作为临床实践、判定规范及质量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该标准曾在多家“治未病”中心及中医药科研单位以及26个省、市、自治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等)试用。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平和质 (A型)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气虚质 (B型)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阳虚质 (C型) 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 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 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阴虚质 (D型)

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

News: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 (2006-2010年) 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2006-2010年) -------------------------------------------------------------------------------- 作者: 来源:搜狐网发布者: 刘斌日期: 2006-08-07 “十一五”时期是中医药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中医药(含中西医结合、民族医药,下同)标准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药标准化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技术支撑和基础保障作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参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标准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结合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中医药标准化工作面临的形势 标准是构成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是规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制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标准化逐步成为各国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成为国际贸易保护的重要措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标准的竞争将越来越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近年来,美国、日本、加拿大等主要发达国家都制定了各具特点的标准化发展战略,将加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力度和掌握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权作为战略的重点。随着传统医药巨大的医疗价值和市场潜力日益显现,中医药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迅速普及,中医药标准化的国际呼声和需求日益高涨。在世界卫生组织发展传统医药决议的引导下,日本、韩国及欧美等国家纷纷开展了传统医药标准的研究制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争取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权。中医药标准化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面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85787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征求意见稿)
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服务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住的 65 岁及以上居民。 二、服务内容 1.每年为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做 1 次中医体质辨识; 2.告知居民中医体质辨识的结果; 3.根据不同体质进行个体化中医健康指导。内容包括: ①对发现已确诊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分别纳入《高血压患者 中医健康干预》、《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干预》。 ②对存在中医偏颇体质的居民进行有针对性的养生保健指导。 ③对老年居民告知日常的心理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 动保健等养生保健方法。 4.记录在健康档案中。 三、服务流程 (一)65 岁及以上老年人 表 1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服务规范流程表

预约: 辖区内 65 岁及以上 常住居民
中医体质辨识
根据 评估 结果 进行 分类 处理
既往确 诊高血 压或糖 尿病及 其他慢 病患者
纳入相应 中医健康 干预
中医偏颇 体质
进行有 针对性 的养生 保健指 导
平和质、无 异常病证
对居民告知 日常保健方 法: .心理调摄 .饮食调养 .起居调摄 .运动保健
四、服务要求 1.开展老年人体质辨识工作可结合老年人健康体检和慢病管理 的时间。 2.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服务的医疗机构应当具备老年人中 医健康管理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3.从事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服务工作的人员应取得中医类别执 业(助理)医师资格,或者由经过中医知识专门培训能够提供上述 服务的临床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护士、预防保健人员提供服务。 4.服务机构要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 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

中医药相关标准规范

中医药相关标准规范 针灸操作技术规范 1、掌握好各种手法的操作,熟练提插、捻转的基本功。 2、选择正确的体位,便于取穴、操作,使病人感觉舒服,防止发生意外。 3、针具必须高压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针具,仔细检查针具,坚持一针一穴,用于某些传染病患者的针具,必须另外放置,严密消毒,预防交叉感染。 4、施术部位规范消毒,医生的手指应在施术前用手消液洗擦干净。 5、施术前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减轻病人的精神负担,做到态度和蔼、语言亲切、举止文明。 6、注意针刺的各个环节,如进针、留针、行针、出行等,出针后要检查针具、针数,防止遗漏。 7、防止意外情况,晕针、滞针、弯针、断针、血针、血肿、气胸等发生,一旦发生应及时、准确处理,如情况危急应报告有关部门。 8、施灸或拔罐时,不要烧伤病人的肌肤及衣物,防止火灾的发生。 9、运用电器时,如电针、红外线、TDP、瘫痪治疗仪等要保障用电安全,用后要立即切断电源。 10、治疗过程中,医生应集中精力,不能左顾右盼,与人交谈,接待客人。

拔罐操作规程 (一)操作规程 1.术前准备 认真检查和询问病人,以确定是否是适应证,有无禁忌证,根据病情拟定治疗方案;检查所需药品、器材、罐具是否齐全,同时进行消毒,做好施术前的一切准备;对病人讲明施术过程中注意事项,争取病人理解和配合,消除其恐惧心理,增强其治疗信心。 2.选择体位 拔罐体位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正确的体位应使病人感到舒适,肌肉放松,充分暴露拔罐部位。通常采用的拔罐体位有如下几种。 (1)仰卧位适用于头面、前额、胸腹、上下肢前侧及手足部的穴位。 (2)俯卧位适用于头颈、肩背、腰骶及上下肢后侧的穴位。 (3)侧卧位适用于头侧、面侧、肩侧、胸侧、下肢外侧等,除与床接触的部位以外的所有其他部位的穴位。 (4)俯伏坐位适用于头后部、颈项、肩背、腰骶等部位的穴位。 (5)仰靠坐位适用于头前部、面颜、胸腹、腿前部等部位的穴位。3.罐具选择 根据病人的体质、肥瘦及待拔部位的面积、所治疾病的需要,正确选择罐具和罐型。

中医诊疗规范标准

面瘫病(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一、概述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 症状是口眼歪斜。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TCD编码:BNV1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ICD-10编码:G51.802)。 中医观点: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主要是指面部肌肉瘫痪,多由风邪入中面部,痰浊阻滞经络所致,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西医观点:面瘫由感染、特发性(常称Bell麻痹)、肿瘤性、神经源性等多种原因形成面部神经痉挛麻痹,导致面部肌肉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 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等症。 二、诊断: (一)中医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2007年)。 (1)起病突然,春秋为多,常有受寒史或有一侧面颊、耳、耳后完骨处的疼痛或发热。 (2)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不能闭合,口角向健侧牵拉。 (3)一侧不能作闭眼,鼓腮,露齿等动作。 (4)肌电图可表现为异常。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2004年)。 (1)病史:起病急,常有受凉吹风史,或有病毒感染史。 (2)表现: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病侧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间,可伴病侧舌前2/3味觉丧失,听觉过敏,多泪等。

(3)脑CT、MRI检查正常。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15天以。 2.恢复期:发病16天至6个月(发病半月---面肌连带运动出现)。 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面肌连带运动出现以后)。 (三)证候诊断 1.风寒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兼见面部有受寒史,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继发于感冒发热,或咽部感染史,舌红苔黄腻,脉浮数。 3.风痰阻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或面部抽搐,颜面麻木作胀,伴头重如蒙、胸闷或呕吐痰涎,舌胖大,苔白腻,脉弦滑。 4.气虚血瘀证: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日久不愈,面肌时有抽搐,舌淡 紫,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三、鉴别诊断: (一)中医鉴别诊断 1.中风病:可有口舌歪斜,同时伴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言语蹇涩,偏身麻木。 2.口僻:可有口眼歪斜,多伴有耳后疼痛。 (二)西医鉴别诊断 1.周围性与中枢性面瘫的鉴别:周围性与中枢性面瘫的鉴别瘫痪明显者一 目了然,极轻者鉴别困难。可以依靠以下几方面进行鉴别:一靠表情运 动,周围性者瘫痪更加明显,而中枢性者哭笑时并不表现瘫痪。二靠掌 颏反射,周围性面瘫时无或减弱,中枢性面瘫时有或亢进,但此法不太 可靠。三靠将其它体征联系起来判定,则最为可靠。 2.2、Ramsay Hunt综合征: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多发性神经 病变,表现为突发性周围性面瘫;患耳疼痛,鼓膜、外耳道、耳廓疱疹; 可能有听力下降、听觉过敏、耳鸣、眩晕等。其他全身表现有发热、口 唇疱疹、淋巴结肿大、Horner综合征、颈部皮肤感觉迟钝等。其中“面 瘫、耳痛、疱疹”被视为Ramsay Hunt综合征的三联征。与贝尔面瘫比 较,Ramsay Hunt综合征面瘫严重、预后较差。值得注意的是,当Ramsay Hunt综合征疱疹出现较面瘫晚时容易与贝尔面瘫混淆。

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标准

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 针法 毫针 一、进针 1、单手进针法用拇、示(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示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弯曲,将针刺入,直至所要求的深度。 2、双手进针法 (1)爪切进针法:以左手拇、示指或示指的指尖掐在穴位上,右手持针将针紧靠指甲缘刺入皮下。 (2)夹持进针法:用左手拇、示指捏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右手拇、示指夹持针柄,在接近皮肤时,迅速把针刺入皮下,直至所要求的深度。 (3)其它进针法:舒进针法、提捏进针法、管针进针法。 二、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1、角度 (1)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角垂直刺入,适用于大多数腧穴。 (2)斜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倾斜刺入,适用于不能深刺或不宜深刺的腧穴。

(3)横刺:针身与皮肤表面约呈15~25度角沿皮刺入,适用于皮肉浅薄处。 2、深度 针刺的深度是针身刺入腧穴的深浅度。一般以既有针感而不伤及重要脏器为原则。临床应用时,还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体质、经脉循行的深浅度以及不同的时令而灵活掌握。 三、行针 1、提插法:针尖进入一定深度后,施行上下、进退的行针动作,就是将针从浅层插下深层,再由深层提到浅层,如此反复的上提下插,这种纵向的行针手法成为提插手法。 2、捻转法:针刺进入一定深度后,施行前后、左右行针动作,就是针向前后来回旋转捻动,反复多次,这种进针手法,称为捻法。 辅助手法:主要有循、弹、摇、飞、震颤等法。 3、治神与得气 (1)治神就是要求医者在针刺治疗中掌握和重视病人的精神状态和集体变化。 (2)得气就是行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进针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这种针下的感应叫做“得气”。 4、留针与出针

解读“中医药系列国标

解读“中医药系列国标” 2015-10-30来源:新华健康发布者:admin打印本文 昨日,国家标准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药方剂编码规则及编码》、《中药编码规则及编码》和《中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编码与表示》三项中医药国家标准,此举标志着我国将实施统一的中药、中药方剂、中药供应链编码体系。据悉,这三项标准将于12月1日起实施。 对于颁布该中医药系列国家标准的初衷和意义,国家标准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做了具体的解答。 一、颁布该中医药系列国家标准的政策背景? 答:恰逢“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之际,全国中医药行业深入学习贯彻李克强总理祝屠呦呦获奖贺信要求,强调要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为动力,加快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让老百姓享受到中医药发展的成果。 今天,国家标准化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中药方剂编码规则及编码》(GB/T 31773-2015)、《中药编码规则及编码》(GB/T 31774-2015)和《中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编码与表示》(GB/T 31775-2015)等系列中医药国家标准,并于12月1日开始实施。这标志着全国将实施统一的中药、中药方剂、中药供应链编码体系,聚焦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前沿问题和重点领域,理清中医药传承创新的战略举措和路径方法,以加快中医药标准化、信息化、规范化的进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中药产业的转型升级,打造贸易公平、公正、透明的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推施中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这3个系列国家标准的颁布实施,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等有关政策法规和文件精神。同时,《国务院关于加快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健康产业和标准化建设创造发展良机,这对该中医药系列标准的起草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撑环境。 二、从商品条码标识制度看该系列标准对中药编码推广实施的意义? 答:《中药方剂编码规则及编码》《中药编码规则及编码》《中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编码与表示》等系列中医药国家标准是中国标准、中国质量的重要成果,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成果。该标准服务并服从于“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创新内容与举措,填补了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制度建设的空白,筑起了一道人民用药的安全“防火墙”,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与有效。

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要求规范

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针法 毫针 一、进针 1、单手进针法用拇、示(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示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弯曲,将针刺入,直至所要求的深度。 2、双手进针法 (1)爪切进针法:以左手拇、示指或示指的指尖掐在穴位上,右手持针将针紧靠指甲缘刺入皮下。 (2)夹持进针法:用左手拇、示指捏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右手拇、示指夹持针柄,在接近皮肤时,迅速把针刺入皮下,直至所要求的深度。 (3)其它进针法:舒张进针法、提捏进针法、管针进针法。 二、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1、角度 (1)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角垂直刺入,适用于大多数腧穴。

(2)斜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倾斜刺入,适用于不能深刺或不宜深刺的腧穴。 (3)横刺:针身与皮肤表面约呈15~25度角沿皮刺入,适用于皮肉浅薄处。 2、深度 针刺的深度是针身刺入腧穴内的深浅度。一般以既有针感而不伤及重要脏器为原则。临床应用时,还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体质、经脉循行的深浅度以及不同的时令而灵活掌握。 三、行针 1、提插法:针尖进入一定深度后,施行上下、进退的行针动作,就是将针从浅层插下深层,再由深层提到浅层,如此反复的上提下插,这种纵向的行针手法成为提插手法。 2、捻转法:针刺进入一定深度后,施行前后、左右行针动作,就是针向前后来回旋转捻动,反复多次,这种进针手法,称为捻法。 辅助手法:主要有循、弹、摇、飞、震颤等法。 3、治神与得气 (1)治神就是要求医者在针刺治疗中掌握和重视病人的精神状态和集体变化。 (2)得气就是行针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进针部位产生经气的感应,这种针下的感应叫做“得气”。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治理服务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二】服务内容 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治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 〔一〕中医体质辨识。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治理服务记录表前33项问题采集信息,依照体质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告知服务对象。 〔二〕中医药保健指导。依照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 【三】服务流程 【四】服务要求 〔一〕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治理服务可结合老年人健康体检和慢病治理及日常诊疗时间。 〔二〕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治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当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条件。有条件的地区应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治理服务。 〔三〕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工作的人员应当为同意过老年人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老年人中医药保健指导工作的人员应当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同意过中医药

知识和技能专门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类别医师〔含乡村医生〕。 〔四〕服务机构要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 〔五〕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人情愿同意服务。 〔六〕每次服务后要及时、完整记录相关信息,纳入老年人健康档案。 【五】考核指标 〔一〕老年人中医药健康治理服务率=同意中医药健康治理服务65岁及以上居民数/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00%。 〔二〕老年人中医药健康治理服务记录表完整率=抽查填写完整的中医药健康治理服务记录表/抽查的中医药健康治理服务记录表×100%。 六、附件 1.老年人中医药健康治理服务记录表 2.体质判定标准表 附件1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治理服务记录表 姓名:编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