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健康人格的标准

健康人格的标准

健康人格的标准
健康人格的标准

马斯洛的10条经典心理健康标准

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地估计自己的能力;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严和锓、陈钟舜、郑日昌的研究正常心理应具备的八条标准:

① 智力水平处在正常值范围内,并能正确反映事物;

② 心理与行为特点与生理年龄基本相符;

③ 情绪稳定,积极与情境适应;

④ 心理与行为协调一致;

⑤ 社会适应,主要是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协调;

⑥ 行为反映适度,不过敏,不迟钝,与刺激情境相适应;

⑦ 不背离社会行规范,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个人动机并使合理要求获得满足;

⑧ 自我意识与自我实际基本相符,“理想我”和“现实我”之间差距不大。

健康对照表

关于心理健康标准(心理服务网)

一、成熟者”模式

美国著名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在哈佛大学长期研究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人,并把他们称作“成熟者”。从他们身上归纳出7个特征:

1.自我感的扩展

成熟的人积极介入和投身于超越自我的兴趣或活动中去,他们完完全全并且生气勃勃的沉浸于生活之中,而不是远离生活和逃离生活的消极旁观者。一个人越是专注于各种活动,专注于人或思想,他的心里也就越健康。自我变成了对这些富有意义的活动的投资,而这些活动则成为自我感的延伸。

2.具有对别人表示同情、亲密或爱的能力

3.有安全感,接纳自我

4.能够准确地、客观地知觉现实和接受现实

5.能够客观地看待自己

6.有多种技能,专注于工作

7.具有统一的人生观,行为的动力来自长期的目标和计划

二、“机能充分发挥型”模式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所表现的是真实的自我,他们认为幸福并不在于全都满足,而在于积极参与和持续的奋斗。“机能充分发挥型”的人具备下列特征:

1.对个人的各种经验均开放接受

2.充分体验个人的存在

3.充分相信个人的体验能够引导个人做出正确的决策

4.有自由感

5.具有创造性

6.乐意给他人以无条件的关怀,能与其他人高度协调

三、“自我实现者”模式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具有最健康人格的人是自我实现的人。所谓“自我实现”就是个人的潜能得以实现,所有的能力得到了运用。马斯洛从“自我实现者”身上归纳出15种特点:

1.能准确地认识现实

2.能认同和接纳自己、他人和自然

3.自发、单纯和自然

4.以问题为中心的态度

5.有独处和独立的需要

6.对自然和社会环境具有相对自主性

7.高品位的鉴赏力

8.有高峰体验

9.关心社会

10.能发展与他人的深厚友谊

11.民主的性格特征

12.能分辨目的与手段的区别,有明确的伦理和道德标准

13.不带有敌意的幽默感

14.有创造性

15.不消极地适应现存的社会文化类型(伊凡推荐)

人格的基本构成 [人格基本特征]

人格基本特征 1、人格定义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态度、气候、性格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 2、人格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 (1)人格的整体性。它是指人格不是单一的特质,更不是多个特质或特征的简单堆砌,而是多个身心特质之间相互密切联系的一个有机组织。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整合保证了我们与外界的和谐相处,保证了个体自身的健康完整,同时又是自身发展的前提。一旦这些特质之间出现了断裂,不仅特质间无法实现统整,而且也无法将外界经验统整到自身的人格结构之中,精神分裂症就是极端的代表。 (2)人格的稳定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种稳定性一方面表现为跨时间的持续性,即个体的人格特征在不同年龄阶段趋于稳定;另一方面表现为人格特征跨情境的一致性,亦即个体的行为虽然随情境变化而有不同,如一个孩子很友好不仅是他在学校表现得很友好,在家里或其他场合都表现得很友好。当然,稳定性是相对的,个体的人格也会受到重要事件的影响出现部分人格特质的改变甚至整个人格结构的改变,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3)人格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或者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不仅体现在各

人格特质的数量、组合方式上,还体现在每种特质的表现方式上,即便都是外向的人,表达方式也会有很大差别。即使是同卵双生子,他们的人格也不会完全相同。因为人格是在遗传、成熟、环境和教育多种因素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每个人所面对的这些因素及其相互关系都不可能完全相同。 (4)人格的社会性。人们出生之时只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个体,与其他动物并无本质区别。这时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纯粹是生物学的或遗传学的。但出生也就意味着从一个简单的生理环境进入到了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要掌握所处社会的行为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信念体系、社会风俗等。这种社会化过程在已有的生理基础上赋予了人格更充分的内涵。 3、个性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下同于其它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在外即个人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个性化就是人存在的方式。个性心理特征是能力、气质、性格;倾向性是需要、动机。 4、性格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了的行为方式。是后天的,是社会文化模式的刻印,有可能改变,有好坏之分。 5、气质个人在生活早期就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是先天的,是体质和遗传的自然表现,很难改变,无好坏之分。 6、人格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生理因素、环境因素、交互影响。

教师心理健康与学生健康的人格的关系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征、作用是什么? 特征有四个: 心理健康教育是体现生命关怀的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体现教育目的的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体现教育和谐的教育 作用: 生命关怀:关注个体的生存状态 以人为本:关注教育理念的演进 心理发展:关注教育的核心目标 心理和谐:关注心理环境的建构 2.心理咨询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模式?分别有何特点? 指导模式是指咨询者关注的是来访者已经形成的遗传素质、价格特质、行为习惯等因素对当行为的影响,重视来访者的个体差异。它的的基本特征是从个体差异出发探讨有效咨询的途径。 发展模式是指咨询者遵循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针对来访者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任务和矛盾进行咨询,以妥善解决其心理矛盾,促使其发展任务得以顺利完成。它的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个体心理发展的延续性。 社会影响模式是指咨询者依据社会心理学关于社会影响人际交往的原理对来访者进行咨询,注意来访者的价值观念、社会角色、社会文化和性别差异等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它的基本特征是从社会因素方面探讨有效咨询的条件和途径。 治疗模式是指咨询者运用有关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影响来访者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来调动其积极性,帮助来访者减轻心理压力和精神痛苦,改善或消除病理状态,促进来访者心理功能的恢复和协调。 它的基本特征是把咨询、来访问关系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医患关系,治疗

与被治疗的关系。 3.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和学生的心理健康?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请联系实际加以分析? 我们面对的是正处花季的儿童、青少年啊,我们得对他们的未来负责,得给他们作榜样。如果老师因为自身原因而去体罚学生,甚至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这些都是教师自己心理有疾病的表现。老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老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老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会使其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机能都得到正常的发挥,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应该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去上课,即使我们在课前受了委屈,我们也应该把这些抛在脑后。不应该把丝毫对他人或领导的不满情绪带进课堂。因为那些和学生无关,这点明辨是非的能力都没有还是合格的老师吗?那和好老师更是无缘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调整自己的心理,维护和提高心理健康,从而保持自身良好状态的心理健康去影响学生。把不该带入课堂的在教室外就消化掉教师其实你是学生优良心理的大部分,是他们真正的榜样,话说回来学生和你一样心里不健康,你说怪谁呢?虽不能说全是你的错,难道你没影响他吗。 调整情绪,心态平和地对待学生,少些苛求多些笑容面对学生。那次团体广播操比赛结束了,我带的班得了第四名。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同学们都端端正正地坐在座位上,教室里一片寂静,空气仿佛也已凝结了。同学们注视着我,我也望着他们,这时,我慢慢地把奖状举过头顶,一字一顿地说:“这个奖状是我班全体同学努力的结晶!”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尽管他们尽力了,但他们不知道这个结果是否会让他们所深爱的老师满意?同学们笑了,我也笑了,不!是我笑了,同学们才笑了。 我自责:是不是我对他们管得太严了?

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计分标准和方法

记分规则 二、一元人格因素的记分规则 16种人格因素测试共有187道题,每种人格因素有10-13道题组成。各题的记分方法有三种:第一,对应于A, B, C答案分别计2,1,0分;第二,对应于A, B, C分别计0,1,2分;第三,有些题目,只有选定了特定的答案才计1分,否则计0分。各个人格因素所涉及题目的记分之和就是相应人格因素的原始得分。研究表明,人群总体在各个人格因素的原始得分符合正态分布。依据此规律,可以把原始分从低到高依次转化为标准分1到标准分10。 三、二元人格因素的记分方法 二元人格因素的得分是从相应的一元人格因素的标准分推断而来。例如,可以根据情绪的稳定性,情绪的兴奋性,忧虑性,紧张性推断出心理健康分数。 具体计分如下:1、2、187不计分。 一、乐群性 题目包括:第3,26,27,51,52,76,101,126,151,176题。其中, l 3,52,101,126,176→选a得2分。 l 26,27,51,76,151→选c得2分。 二、聪慧性 题目包括:第28,53,54,77,78,102,103,127,128,152,153,

177,178题。其中,28,53,54,78,103,128,152→选b得1分,选a,c为0 77,102,127,153→选c得1分,选a,b为0分 177,178,→选a得1分,选b,c为0分 三、稳定性(情绪) 题目包括:第4,5,29,30,55,79,80,104,105,129,130,154, 179题。其中, 4,30,55,105,129,130,179→选a得2分 5,29,79,80,104,154→选c得2分 四、持强性:顺从←→独立固执 题目包括:第6,7,31,32,56,57,81,106,131,155,156,180,181题。其中, 7,56,131,155,156,180,181→选a得2分 6,31,32,57,81,106→选c得2分 五、兴奋性: 题目包括:第8,33,58,82,83,107,108,132,133,157,158,182,183题。其中, 33,58,132,133,182,183→选a得2分 8,82,83,107,108,157,158→选c得2分 六、有恒性: 9,34,59,84,109,134,159,160,184,185 59,109,134,160,184,185→选a得2分

如何塑造健康的人格

如何塑造健康的人格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健康人格的概念,分析人格的特征和影响健康人格的因素,从而阐述了如何塑造健康的人格,给出了作者的观点——塑造健康人格要从自身、家庭、社会多个角度入手,发挥多方面的综合作用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关键词:健康人格塑造 1 前言 大千世界,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个性,而人的个性实际上就是这个人的“人格”。一个人的人格如何将直接影响他一生的命运,而大众的人格取向将对社会的稳定产生重大的影响,社会中如果有很多粗野、暴躁、贪婪、消极特征人格的人,那么这个社会必定是不和谐、不稳定的,它可能会出现犯罪率高、道德沦丧、社会文明发展缓慢甚至倒退的可能;而社会中如果是自信、礼貌、勤奋、坚毅的人格占主导,那么这个社会必将是欣欣向荣、发达文明、和谐稳定的。为了我们所处的社会能够是光明健康、和谐稳定的,我们应该致力于如何塑造健康人格的研究,并且从自身、家庭、社会多个角度共同努力,使更多的人拥有健康的人格。 2 什么是健康的人格 2.1人格的含义 想要探讨塑造健康人格的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人格。在心理学的意义上,人格的含义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综合,包括需要、气质、性格、兴趣和能力等各个方面。表层结构表现为品德、爱好、信念、理性、意志、情趣等;深层结构表现为性格、气质、风格等。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特质的总和,它包含了人的知识层次、道德水准、性格特征、认知方式等多个方面,而在这些方面的综合作用下就形成了每个人不同的人格。 2.2 人格的特征 人格的特征有一般特征,如勇敢、忠诚、纪律性等,以及与此相反的懦弱、奸诈、散漫性等;对人方面的特征,如集体性、同情性、礼貌等,以及与此相反的孤僻性、冷酷性、粗野等;对己方面的特征,如自尊心、自律性、克己等,以及与此相反的无

《心理健康教育——从心理人格维度分析“人格与学习”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从心理人格维度分析“人格与学习”的关系》 教学设计 湖北省巴东县第一高级中学向远虎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弄清“自我”的概念,从三个维度强化“自我”认知。 2.弄清人格的概念及其特征。 3. 理解明白班级成绩现状背后的人格因素,启迪树立健康人格,拥有顽强的意志和正确的态度来面对未来的学习。 教学重点 对人格中态度特征和意志特征的理解。 教学难点 寄望学生能从人格的高度弄清理解人格存有的缺陷对现今学习的影响,以此来完成健康人格的构建。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提问:你了解你自己,你认识你自己吗?你明白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以提问快速切入本课主题,以引发学生对“自我”寻找与追问。二阐发“自我”概念 (1)播放PPT(内容是:猫的本相却在镜子里是狮子的头像)问题一:镜子外的猫指什么?自己的本相

问题二:镜子指什么?可指人群与社会 问题三:镜子里的狮子头像喻指什么?自己的印象或者映像 问题四:这幅画说明了什么问题?自己本相的失真状态 问题五:这寓意着什么?人们对自我的不了解(2)“自我”的概念 A 生理上的自我——性别、容貌等 B 生活上的自我——与他人关系、社会接纳等 C 心理上的自我——性格、气质、兴趣及其三观 例如:我是一个热情善良、乐于助人、爱哭鼻子、比较敏感的女孩子(3)例子:孤儿与石头的故事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小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 院长总笑而不答。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着这块石头到市场上去卖,但不是真卖。 记住,无论别。人给多少钱,绝对不能卖。”第二天,男孩拿 着石头蹲在市场的角落,意外地发现有不少人对他的石头感 兴趣,而且价钱越出越高。回到院里,男孩兴奋地向院长报 告,院长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上去卖。到黄金市场 上,有人出比昨天高出10倍的价钱来买这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去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价又涨了10倍。由于男孩怎么也不卖,石头竟被 传扬为“稀世珍宝”。

健康人格的六个特点

健康人格的六个特点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有句名言,“同样的火候,使黄油融化,使鸡蛋变硬。”他创立了人格特质学。他反对精神分析学的观点,认为人格不是已经形成的东西,而是正在形成的东西,一个不断变化着的动力组织。他认为人格是由心理及生物结构组成,其各方面都是连续的。为此,他将健康的人格归纳成如下六个特点。 同志们自行对照吧 (1)自我广延的能力(cpadty for self extension);健康成人参加活动的范围极广。他们有许多朋友、许多爱好,并且在政治、社会成宗教活动方面也颇为积极. (2)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健康成人与他人的关系是亲密的,但没有占有感,无嫉妒心。这种人也有同情心,他们能容忍自己与别人在价值观与信念上的主要差别。 (3)情绪上有安全感和自我认可(自我承认)。健康成人能忍受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冲突和挫折,经得起一切不幸遭遇。他们对自己也具有积极的意象。所谓自我意象,即自我形象或对自己的看法。 (4)表现具有现实性知觉。健康成人看待事物是根据事物的实在情况,而不是报据自己的以往留存的消极元意象或希望那样

来看待事物。这种人看待情境及顺应情境都是极为明白的,是‘明白人’,不是‘糊涂人’。 (5)具有自我客体化的表现.健康成人对自己的所有和所缺都十分清楚和准确。他们理解真正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差别。他们也知道自己如何看待自己与别人如何看待自己之间的差别. (6)有一致的人生哲学。健康成人需要有一种一致的定向,为一定的目的而生活,有一种主要的愿望。阿尔波特认为这种定向在性质上不一定是宗教性质的.意识形态、哲学,信条,生括的预感或前景都能对人的—切行动产生创造性的推动力。 阿尔波特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他还花了不少精力投入"成熟者"心理健康特点的研究,强烈反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残缺心理学",价值研究是人格特质理论应用的一项重要工作。阿尔波特相信一个人的努力、希望和生活意义都出于自身的价值观。他发展了斯普伦格“人的类型”(1922年)的原意,不把人们看作是六种价值观中某种类型的人,而是认为每个人都具有的六种基本的可变价值方向,它们以不同的程度建构于生活的一致性之中。 六种价值方向的表现如下: 1、理论型

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人格发展心理学)-试卷2

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人格发展心理学)-试卷2 (总分:5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简答题(总题数:9,分数:18.00) 1.举例说明奥尔波特人格特质理论。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奥尔波特于1937年首次提出了人格特质理论。他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一类是共同特质,指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在研究人格的文化差异时,可以比较不同文化中的共同特质。另一类是个人特质,指个人身上所独具的特质。个人特质依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又可分为三种:第一,首要特质。这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质,它影响到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行为。如多愁善感是林黛玉的首要特质,狡猾奸诈是曹操的首要特质等。第二,中心特质。它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如林黛玉的清高、聪明、孤僻、抑郁、敏感等,都属于中心特质。第三,次要特质。是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这些次要特质除了亲近他的人外,其他人很少知道。如有些人虽然喜欢高谈阔论,但在陌生人面前则沉默寡言。) 解析: 2.简述个体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个体性格的形成受很多因素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1)个体性格的形成是在他生活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由不稳定到定型的过程。自然环境对人的性格形成有一定影响,而起决定作用的则是社会作用。①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社会上各种关系往往通过家庭影响着儿童,儿童在家庭中处于什么位置,也会影响他们的性格。例如,父母对待子女不公平时,受偏爱者常有得意、骄傲的表现,受冷落者容易有嫉妒、自卑等表现。②学校教育对性格的形成也有很大影响。学校是通过各种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教育的场所,学生在学校不仅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也接受一定的政治和道德教育,学习为人处世的方法,形成自己的性格特点。学生在班集体中生活,集体的特点、要求、舆论和评价,以及集体活动等,对学生性格的形成和发展都给予具体影响。③长期从事的特定职业对个体性格的形成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教师观察问题的敏锐性,对人态度和蔼,遇事沉着、冷静;医护人员的工作耐心细致、沉着安静、有同情心等,都是他们在所从事的该种职业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在该实践领域所需要的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2)性格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不仅受社会环境的制约,个人的主观因素、心理条件也在积极起作用。影向性格形成的心理条件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心理状态是从心理过程向个性心理特征转化的中间环节。强化和巩固那些积极的心理状态,抑制和消退那些不良的心理状态,是形成良好性格的一个必要条件。②系统的泛化和系统化以及相应行为方式的巩固是性格形成的基础。性格是在受情境制约的动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这种由某种情境所激发起来的动机,开始只限于具体情境的狭窄的范围,后来随类似情境不断出现,人就以类似的方式重复地反应。于是,这种情境性的动机在一定条件下便发生泛化。动机体系和特定行为方式的融合,就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③解决一系列心理矛盾,是性格形成的重要条件。在每一个人的性格形成过程中,都会碰到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只有解决这一系列的矛盾,才可能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 解析: 3.简述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艾森克依据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人格的三因素模型。这三个因素是:外倾性,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神经质,夷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精神质,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质。艾森克依据这一模型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简称EPQ)。) 解析:

人格基本特征

人格基本特征 1、人格定义: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态度、气候、性格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 2、人格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 (1 人格的整体性。它是指人格不是单一的特质, 更不是多个特质或特征的简单堆砌, 而是多个身心特质之间相互密切联系的一个有机组织。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整合保证了我们与外界的和谐相处, 保证了个体自身的健康完整, 同时又是自身发展的前提。一旦这些特质之间出现了断裂, 不仅特质间无法实现统整, 而且也无法将外界经验统整到自身的人格结构之中,精神分裂症就是极端的代表。 (2人格的稳定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这种稳定性一方面表现为跨时间的持续性, 即个体的人格特征在不同年龄阶段趋于稳定; 另一方面表现为人格特征跨情境的一致性, 亦即个体的行为虽然随情境变化而有不同, 如一个孩子很友好不仅是他在学校表现得很友好,在家里或其他场合都表现得很友好。当然, 稳定性是相对的, 个体的人格也会受到重要事件的影响出现部分人格特质的改变甚至整个人格结构的改变,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3 人格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或者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 不仅体现在各人格特质的数量、组合方式上, 还体现在每种特质的表现方式上, 即便都是外向的人, 表达方式也会有很大差别。即使是同卵双生子, 他们的人格也不会完全相同。因为人格是在遗传、成熟、环境和教育多种因素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每个人所面对的这些因素及其相互关系都不可能完全相同。 (4 人格的社会性。人们出生之时只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个体, 与其他动物并无本质区别。这时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纯粹是生物学的或遗传学的。但出生也就意味着从一个简单的生理环境进入到了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 要掌握所处社会的行为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信念体系、社会风俗等。这种社会化过程在已有的生理基础上赋予了人格更充分的内涵。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九章 人格特征

第九章人格特征p264 第一节概述 人格是一种内在的组织与结构,是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所有心理品质或特征的总和。 一、什么是人格。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里品质。 人格具有的一些特性(多选) 1.独特性。 2.整体性。 3.稳定性。 4.功能性。 5.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二、人格结构 (一)人格倾向性是一个人对现实态度和积极性行为的动力系统。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的认识和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它是最积极、最活跃的人格因素。就人的整个心理现象而言,人格倾向性是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调节系统,也是人格积极性的动力源泉,主要由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因素构成。 (二)人格心理特征。 人格心理特征是人格结构中最稳定的、经常表现出来的基本因素,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成分,它表明一个人比较典型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人格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三)自我调控系统。 这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体系,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三、人格发展 (一)人格发展阶段。(心理学著名理论) (二)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制约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物遗传。生物遗传因素是指有机体与生俱来的生理解剖特征和后天形成的某些生理特点。 (1)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在人格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身高、体重、体型和外貌等生理特征对人格的形成具有影响。 2.家庭环境、家庭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先导作用。 (1)亲子关系和家庭教养方式。 (2)家庭气氛和家庭结构。 (3)家庭地位和出生顺序。 3.学校教育。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教师、班集体、同学与同伴等都是学校教育的元素。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作用。教师的人格特征、行为模式与思维方式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同伴群体对学生人格具有巨大的影响。 4.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发相发展。 5.自我因素。来自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首先要为个体接受和理解才能转化为需要和动机,才能推动他的行为,而个体已有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对其接受什么样的社会影响起着决定作用。 6.自然环境。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这些物理因素都会影响人格。 7.影响人格形成的还包括自我调控等内部因素。 由此可见,人格是先天与后天的“合金”,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在人格的形成和发

健康人格的标准

马斯洛的10条经典心理健康标准 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地估计自己的能力;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严和锓、陈钟舜、郑日昌的研究正常心理应具备的八条标准: ① 智力水平处在正常值范围内,并能正确反映事物; ② 心理与行为特点与生理年龄基本相符; ③ 情绪稳定,积极与情境适应; ④ 心理与行为协调一致; ⑤ 社会适应,主要是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协调; ⑥ 行为反映适度,不过敏,不迟钝,与刺激情境相适应; ⑦ 不背离社会行规范,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个人动机并使合理要求获得满足; ⑧ 自我意识与自我实际基本相符,“理想我”和“现实我”之间差距不大。 健康对照表

关于心理健康标准(心理服务网) 一、成熟者”模式 美国著名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在哈佛大学长期研究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人,并把他们称作“成熟者”。从他们身上归纳出7个特征: 1.自我感的扩展 成熟的人积极介入和投身于超越自我的兴趣或活动中去,他们完完全全并且生气勃勃的沉浸于生活之中,而不是远离生活和逃离生活的消极旁观者。一个人越是专注于各种活动,专注于人或思想,他的心里也就越健康。自我变成了对这些富有意义的活动的投资,而这些活动则成为自我感的延伸。 2.具有对别人表示同情、亲密或爱的能力 3.有安全感,接纳自我 4.能够准确地、客观地知觉现实和接受现实 5.能够客观地看待自己 6.有多种技能,专注于工作 7.具有统一的人生观,行为的动力来自长期的目标和计划 二、“机能充分发挥型”模式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所表现的是真实的自我,他们认为幸福并不在于全都满足,而在于积极参与和持续的奋斗。“机能充分发挥型”的人具备下列特征:

怎样培养一个健康的人格

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班 姓名:张少强 学号:1601032035 健康人格是指人格主体的心理品质和行为倾向,符合社会成员所公认的权威性标准。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教育学生懂得做人的资格和为人的品格,珍惜自己的人格,尊重他人的人格,做一个按社会规范行事,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完善自我的人。处在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随着身心发展高峰的到来,人格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这一时期的家庭、社区环境和学校教育都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其中学校教育是学生人格习得的核心部分,而班级集体是学生人格展示的大舞台。作为设计师和导演的班主任将如何正确教育、引导学生培养健康的人格呢? 创建平等、和谐、自觉、自律的班集体,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基础。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班集体是一个微观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班集体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对人的成长产生直接的影响作用。一个具有平等、和谐、自觉、自律的班集体,几乎随时都在熏陶感染集体中的成员,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首先是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只有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才能取信于学生,享有较高的威信,使学生乐于接受他的教育。要有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求我们必须对学生有诚挚的爱心和态度,从而引起学生心理认同和情感共鸣。同时必须注意师生平等,充分相信每个学生具有发展的潜能。其次是融洽的生生关系的建立。初中生社会观日益形成,班主任应帮助他们在集体内取得一个应有地位的意向,获得自我尊严和自我需求,帮助他们在集体中摆正位置,与同学合作,让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和谐,因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而感到骄傲,愿意为班级做出努力。 培养班级自觉、自律。马卡连柯说: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在每年的新班级建立之初,均组织班委制定《班级奋斗目标》、《班级日常行为规范》等规章。健全的班级管理体制,使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真正作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大家相互督促,取长补短,每个人的能量就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地释放。 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是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心理特征上还处在人格化的过程中,他们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热衷于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才能,迫切地追求自我实现,思维敏锐,但片面性比较大,具有很大的冲动性和闭锁性。为此,科学的教育,合理的引导,成为班级工作的特点。为充分发挥班级集体的教育功能,从初一开始就坚持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让学生自我设计、自我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和奉献精神。例如,为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集体观念而举办的相亲、相爱主题班会,通过歌曲演唱、发言讨论,使同学懂得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和捍卫集体主义观念。此外爱,在你身边,青春畅想曲等主题班会,让同学们进一步明白了人类需要友好相处,友爱、奉献是人类的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是在这具体的班级活动情境中,才能形成同学们良好的人格特点。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有力措施。以人为本是人格教

第四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及其塑造

《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及其塑造》课程教案主页

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同时又有很强的可塑性。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即是人格稳定性的体现。当然,强调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它在人的一生中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个体生理的成熟、外界环境的变化,人格也会随之不断地发生变化,这就是人格的可塑性,也是个体塑造健康人格的前提条件。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正体现了人格可塑性的一面。人格是可塑性和稳定性的统一。 3.整体性与统一性 人格作为一个人的整体特质,虽然由多种成分和特质组成,但这些特质在一个人的身上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综合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这就是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各种组成部分具有内在统一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这就是自我意识的统一性。(当一个人的在所思、所言、所行等的人格结构各方面彼此和谐统一是,他的人格就是健康的。否则,可能会出现人格缺陷,甚至出现人格障碍。 4.社会性与功能性 人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但人的本质特征是其社会性。人格既是社会化的对象,也是社会化的结果。社会环境对个体的人格具有重要的塑造功能,每个人都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稳定的行为风格,并在社会交往与实践中实现自我,由此才能形成个体独特的人格特征,这就是人格的社会性。(人格的社会性决定了个体能否顺利地适应社会,并在不断的适应中谋求更好的发展)。 人格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社会成就,甚至一个人的命运,因而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生的成败,这就是人格的功能性。(当面对挫折与失败时,坚强者能愈挫愈勇,永往直前,懦弱者则一蹶不振,这就是人格功能性的表现) ◆人格的结构 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它是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心理成分。人格结构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价值观。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 ◆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 气质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脾气秉性,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它受个体生理基础的制约,是人格中最稳定的成分。 气质的这种心理活动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如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等)、速度(如言语、知觉、思维的速度等)、稳定性(如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等)、灵活性及心理倾向性和指向性上(如内向、外向等)。 二、人格与心理健康 ◆人格与健康的四种可能性关系: ?疾病导致人格变化 ?人格通过不良的行为习惯影响健康; ?人格直接导致疾病 ?人格通过生理变量影响健康 比如说:在大学校园里有的同学存在着偏执、敏感多疑、狭隘、以自我为中心等多方面的不良人格特点,导致与同学们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这些心理不健康的特点都是由人格缺陷引起的。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特征 健康人格的特征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人格的核心成分

人格(心理学术语): 人格(personality)是指个体在对人、对事、对己等方面的社会适应中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性和心理特征。表现为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心身组织。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和社会性是人格的基本特征。 简介: 人格又称个性。是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等)的总和。一个人的人格表现在知、情、意等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个人的认知能力的特征、行为动机的特征、情绪反应的特征、人际关系协调的程度、态度和信仰的体系、道德价值的特征等。一般说来,人格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人的人格是他过去的整个生活历程的反映。人格的形成也和人的生物遗传因素有关,因为人与人的个别差异从婴儿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有所表现。作为区别人与人的不同特征的人格,正是在这种先天生物学差异的基础上,在某种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不断的社会性内化过程而逐渐形成起来的。 概念解析: 什么是人格?在历史上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人格作出了相应界定。总体而言,从心理学角度对人格所下的概念有以下五种。 (1)罗列式概念。通常采用”人格是…的总和”的形式来描述

人格,显然有助于确定人格的外延,但无法构建外延之间的关系,而且外延的边界有多大也难以说清楚。 (2)整体性概念。强调人格是个人各方面属性所组成的整体,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罗列式概念的缺陷。 (3)层次性概念。在整体性的基础上,层次性概念把人格的属性或特征按一定的层次结构排列起来,把人格特征具有内在的相互联系和统一性,而最高层次的属性或特征具有统合的作用。 (4)适应性概念。此类概念深受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把人格看作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不断适应环境的结果。 (5)区别性概念。如果说前面四种概念都反映了人们在人格上的共同性的话,区别性概念更多地看到了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的差异性,更强调个体人格的独特性方面。

九型人格测试习题及答案

欢迎阅读九型人格测试题及答案: [9号] 1 我很容易迷惑。 [1号] 2 我不想成为一个喜欢批评的人,但很难做到。 [5号] 3 我喜欢研究宇宙的道理、哲理。 [7号] 4 我很注意自己是否年轻,因为那是找乐子的本钱。 [8号] 5 我喜欢独自自主,一切由自己。 [2号] 6 当我有困难时,我会试着不让人知道。 [4号] 7 被人误解对我而言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 [2号] 8 施比受会给我更大的满足感。 [6号 [6号 [8号 [9号 [4号 [1号 [9号 [7号 [4号 [7号 [5号 [3号 [7号 [2号 [5号 [8号 [9号 [6号 [8号 [7号 [6号 [2号 [6号 [5号 [3号 [9号]?34?别人批评我,我也不会回应和辩解,因为我不想发生任何争执与冲突。 [6号]?35?我有时期待别人的指导,有时却忽略别人的忠告径直去做我想做的事。 [9号]?36?我经常忘记自己的需要。 [6号]?37?在重大危机中,我通常能克服我对自己的质疑和内心的焦虑。? [3号]?38我是一个天生的推销员,说服别人对我来说是一件轻易的事。? [9号]?39?我不相信一个我一直都无法了解的人。 [8号]?40?我爱依惯例行事,不大喜欢改变。 [9号]?41我很在乎家人,在家中表现得忠诚和包容。 [5号]?42?我被动而优柔寡断。 [5号]?43?我很有包容力,彬彬有礼,但跟人的感情互动不深。

[8号]?44?我沉默寡言,好像不会关心别人似的。 [6号]?45?当沉浸在工作或我擅长的领域时,别人会觉得我冷酷无情。 [6号]?46?我常常保持警觉。 [5号]?47我不喜欢要对人尽义务的感觉。 [5号]?48?如果不能完美地表态,这宁愿不说。 [7号]?49?我的计划比我实际完成的还要多。 [8号]?50我野心勃勃,喜欢挑战和登上高峰的经验。 [5号]?51?我倾向于独断行并自己解决问题。 [4号]?52?我很多时候感到被遗弃。 [4号]?53?我常常表现得十分忧郁的样子,充满痛苦而且内向。 [4号]?54?初见陌生人时,我会表现得很冷漠、高傲。 [1号 [4号 [1号 [4号 [3号 [1号 [4号 [9号 [1号 [4号 [3号 [8号 [3号 [6号 [2号 [3号 [2号 [3号 [1号 [3号 [6号 [8号 [3号 [7号 [2号 [3号]?80?有时我会讲求效率而牺牲完美和原则。 [1号]?81?我似乎不太懂得幽默,没有弹性。 [2号]?82?我待人热情而有耐性。 [5号]?83在人群中我时常感到害羞和不安。 [8号]?84?我喜欢效率,讨厌拖泥带水。 [2号]?85?帮助别人达致快乐和成功是我重要的成就。 [2号]?86?付出时,别人若不欣然接纳,我便会挫折感。 [1号]?87?我的肢体硬梆梆的,不习惯别人热情的付出。 [5号]?88?我对大部分的社交集会不太有兴趣,除非那是我熟识的和喜爱的人。? [2号]?89?很多时我会有强烈的寂寞感。

青少年健康人格

摘要:21世纪青少年的人格问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青少年的人格健康,不仅关系到青少年身体的正确发育,而且,决定着青少年今后的人生走向。因此,培养青少年健康的人格是现代社会对教育的新要求,也是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求。青少年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人格,因为,青少年只有具有健康的人格才能很好的适应现代的生活,才能够保持内心的和谐和正常的心理状态,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本文将会从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环境因素及个人因素来分析影响现代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原因和谈谈如何培养现代青少年健康的人格。 关键词:青少年人格健康的人格人格的培养 何谓之人格?古往今来,不同的专家学者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见解。所谓人格就是指个人所具有的需要、动机、兴趣、情绪、气质、性格及其个别差异的混合体,也就是个体所具有的典型的、相对稳定的又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也就是说,人格是指个体在适应社会生活的成长过程中经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独特而稳定的心身组织。那么是否所有的人格都是健康的呢?何为之健康的人格,健康人格的又应有那些特征?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格都是健康的。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英格尔斯就现代人应具备的品质的特性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些特征也可以认为是现代健康人格的基本特征:(1)准备和乐于接受他未经历过的生活经验、新的思想观点、新的行为方式。这是首要的一点。(2)准备与接受社会的改革与变化。(3)思路开阔、头脑开放、尊重并愿意考虑各方面的不同意见。(4)注重现在和未来守时惜时。(5)强烈的个人效能感,对人和社会能力充满信心,办事讲效率。(6)在公共和个人生活中注重计划性。(7)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对事物的独到的见解。(8)具有良好的可依性和信任感。(9)重视专门知识,愿意根据水平高低来领取不同报酬的心理基础。(10)对教育的内容和传统的智慧敢于挑战。(11)相互了解、尊重与自尊。 (12)了解生产和过程,并希望在生产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结合我国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本人认为健康人格应该包括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客观理智的自我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良好和谐的心理状态、友善的社会交际、不断改造自己的动机。青少年若没有健康的人格,无论对于个人、民族还是整个国家来说都是非常惨重的损失。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有德无才,难以担当大任;有才无德,才足以助其奸。”因此培养青少年健康的人格意义非常重大。

核心人格的形成——曾奇峰j精神分析课程笔记1

核心人格的形成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核心人格,在6岁时就已经形成了。这个年龄,大脑已经基本发育成熟。这是从生物角度来讲,6岁时中枢神经已经发育成熟。 克莱因和科胡特等人认为核心人格是在前语言(两岁以前)就已经确定了。 后来,克莱因认为一个人出生之后的第4-6个月已经完成某种重要的心理整合。 精神分析的四个轮子: ●力比多 ●攻击性 ●关系 ●自恋 克莱因的客体关系理论: 自闭状态:从初生到出生一个月。婴儿的绝大多数时间用于睡眠,处于一种原始的、虚幻的无指向状态。这是一种原始的自恋状态,基本上没有客体指向。

如果个体在下一个阶段的发展受阻,不曾和母亲或其它人形成共生圈,从而导致病理性的自闭,这就是临床上所见到的孤独症者患者。 早年良好的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形成健康的核心人格,以后得阶段中出现重大的心理创伤,会退行到早年。 客体关系理论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来自“对客体的寻找”,即人际关系的发展。而非弗洛伊德所说的“对快乐的寻求”。 精神分析师眼里世界上只有三种人: ●精神病; ●人格障碍; ●神经症(正常人)。 神经症的冲突,俄狄浦斯冲突: ●生与死; ●男与女; ●成功与惩罚。 俄狄浦斯冲突主要研究:对成功的渴望,以及潜意识里面对成功之后所可能受到惩罚的恐惧。 我们成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的把力比多和攻击性象征和向外的

过程。 安全感即攻击性,一个人没有安全感,是潜意识中对他人有敌意,把攻击性投射成环境对他的威胁。 自卑-攻击性,自卑:把应该朝向别人的攻击,朝向了自己。 父母亲对孩子的唠叨,是他们力比多的表达还停留在口欲期。 他们跟世界的链接还通过嘴巴,他们的那种唠叨实际上是用语言对孩子进行心理强奸。

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及其塑造

《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及其塑造》课程教案主页 第一节:人格的基本理论 一、人格概述 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各具特色的样子:有的人热情奔放、有的人冷淡孤僻;有的人聪慧敏捷;有的人顽强果断,有的人多愁善感,有的人笑口常开,等等,这些不同的特征就是不同个体之间人格的差异。那么,究竟什么是人格 人格的内涵 心理学所谓的人格,通俗的说就是个性。它是指个体在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独特的心理倾向、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整合。 人格的特征 人格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其中反映了人的多种心理品质和典型特征。概括起来,人格具有如下特征: 1、独特性与共同性 一个人的人格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的交互作用,使人与人在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上表现出千差万别的特点。个体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人格特点,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就是人格的独特性。但是人格的独特性并不意味着人与人之间毫无相同之处,人格既不包括每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心理特点,也包括人与人之间在心理、面貌、行为风格等相同的方面,即人格的共同性,如:每个民族、阶级和集团的人都有其共同的心理特点。因此,人格是独特性与共同性的统一。 2.稳定性和可塑性

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同时又有很强的可塑性。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即是人格稳定性的体现。当然,强调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它在人的一生中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个体生理的成熟、外界环境的变化,人格也会随之不断地发生变化,这就是人格的可塑性,也是个体塑造健康人格的前提条件。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正体现了人格可塑性的一面。人格是可塑性和稳定性的统一。 3.整体性与统一性 人格作为一个人的整体特质,虽然由多种成分和特质组成,但这些特质在一个人的身上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综合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这就是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各种组成部分具有内在统一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这就是自我意识的统一性。(当一个人的在所思、所言、所行等的人格结构各方面彼此和谐统一是,他的人格就是健康的。否则,可能会出现人格缺陷,甚至出现人格障碍。 4.社会性与功能性 人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但人的本质特征是其社会性。人格既是社会化的对象,也是社会化的结果。社会环境对个体的人格具有重要的塑造功能,每个人都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稳定的行为风格,并在社会交往与实践中实现自我,由此才能形成个体独特的人格特征,这就是人格的社会性。(人格的社会性决定了个体能否顺利地适应社会,并在不断的适应中谋求更好的发展)。 人格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社会成就,甚至一个人的命运,因而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生的成败,这就是人格的功能性。(当面对挫折与失败时,坚强者能愈挫愈勇,永往直前,懦弱者则一蹶不振,这就是人格功能性的表现)人格的结构 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它是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心理成分。人格结构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价值观。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 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 气质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脾气秉性,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它受个体生理基础的制约,是人格中最稳定的成分。 气质的这种心理活动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如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等)、速度(如言语、知觉、思维的速度等)、稳定性(如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等)、灵活性及心理倾向性和指向性上(如内向、外向等)。 二、人格与心理健康 人格与健康的四种可能性关系: ?疾病导致人格变化 ?人格通过不良的行为习惯影响健康; ?人格直接导致疾病 ?人格通过生理变量影响健康 比如说:在大学校园里有的同学存在着偏执、敏感多疑、狭隘、以自我为中心等多方面的不良人格特点,导致与同学们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这些心理不健康的特点都是由人格缺陷引起的。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特征 健康人格的特征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