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物理期末精选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高一物理期末精选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高一物理期末精选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高一物理期末精选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高一物理期末精选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

1.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v-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第1 s 内与第5 s 内的速度方向相反

B .第1 s 内的加速度大于第5 s 内的加速度

C .OA 、AB 、BC 段的加速度大小关系是BC OA AB a a a >>

D .OA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BC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第1s 内与第5s 内的速度均为正值,方向相同,故A 错误;

B .第1 s 内、第5 s 内的加速度分别为:

2214

m/s 2m/s 2

a =

= 22504

m/s 4m/s 1

a -=

=- 1a 、5a 的符号相反,表示它们的方向相反,第1s 内的加速度小于于第5 s 内的加速度,故

B 错误;

C .由于AB 段的加速度为零,故三段的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为:

BC OA AB a a a >>

故C 正确;

D .OA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均为正值,方向相同;BC 段的加速度为负值,速度为正值,两者方向相反,故D 正确; 故选CD 。

2.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在一条南北方向的大街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辆汽车都相对乙车向南运动,丙车上的人看到路边树木向北运动.关于这三辆车行驶的方向,正确的说法是( ) A .甲车必定向南行驶 B .乙车必定向北行驶

C.丙车可能向北行驶

D.三辆车行驶方向可能相同

【答案】AD

【解析】

【详解】

C.丙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上的树木向北运动,说明丙车向南运动,故C错误;

A.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北运动,说明甲车也向南运动,并且甲车的速度比丙车大,故A正确;

BD.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辆车都相对乙车向南运动,此时有两种可能:一是乙车向南运动,但比甲车和丙车的速度都小;二是乙车向北运动.故B错误,D正确.

故选AD.

【点睛】

解决此类问题时首先抓住以地面、树木或建筑物为参照物判断出其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再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逐个分析,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3.如图所示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时的v-t图象图象关于图中虚线对称,则在0~t1时间内,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质点能两次到达某一位置,则两次的速度都不可能为零

B.若质点能三次通过某一位置,则可能三次都是加速通过该位置

C.若质点能三次通过某一位置,则可能两次加速通过,一次减速通过

D.若质点能两次到达某一位置,则两次到达这一位置的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0t时间内能两次到达的位置有两个,分别对应质AD、分析质点运动过程可知,质点在1

点运动速度为零的两个位置,因此A、D错误;

BC、如图,画出质点运动的过程图:

在质点沿负方向加速运动的过程中,质点可三次通过某一位置,这时质点两次加速,一次

减速;在质点沿负方向减速运动的过程中,质点可三次通过某一位置,这时质点两次减速,一次加速,故C 正确,D 错误.

4.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受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 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 )

A .28.33米/秒

B .13.60米/秒

C .14.78米/秒

D .14.17米/秒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图可知:超声波第一次从测试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经过的时间为

1(0.320)

s=0.16s 2

t -=

由s

v t

=

可得,超声波通过的距离为 11340m/s 0.16s=54.4m s v t ==?声

超声波第二次从测试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经过的时间为

()2 1.24 1.00s=0.12s 2

t -=

超声波通过的距离为

22340m/s 0.12s=40.8m s v t ==?声

故汽车行驶的距离为

1254.4m-40.8m=13.6m s s s =-=

由题图可知测试仪发出的超声波两次间隔时间为1s ,则超声波第一次从测试仪发出到与汽车相遇的地点,经过的时间为0.16s ;超声波第二次发出的时间为1s 末,超声波第二次与汽车相遇的时刻应该是:1s+0.12s=1.12s ,故汽车行驶的时间为

1.12s 0.16s=0.96s t =-

所以汽车行驶的速度为

13.6m 14.17m/s 0.96s

s v t =

=≈车 故选D 。

5.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运动员从高处自由落下,以18/v m s =的竖直速度着网,与网作用后,沿着竖直方向以

210/v m s =的速度弹回.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 1.2.t s =那么运动员在与网接触的

这段时间内平均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 .215/m s ,向上 B .215/m s ,向下 C .21.67/m s ,向上 D .21.67/m s ,向下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规定向下为正方向.1v 方向与正方向相同,2v 方向与正方向相反, 根据加速度定义式v a t

=

得 22108

/15/ 1.2

a m s m s --=

=-. 负号代表与正方向相反,即加速度方向向上. 故选A . 【点睛】

根据加速度定义式v

a t

=

求解.一般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该题关键要掌握加速度定义式v

a t

=

,并知道矢量为负值的负号代表与正方向相反.

6.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在20s 内它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

A .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v v v >=甲乙丙

B .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v v v >>甲乙丙

C .平均速度v v v >>甲乙丙,平均速率相等

D .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大小均相等 【答案】A 【解析】 【分析】

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根据位移图象确定出位移关系,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出路程关系,再进行判断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关系. 【详解】

由图看出,三个物体的起点与终点相同,位移相同,所用时间也相同,则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由图得知,甲先沿正方向运动,后沿负方向返回,而乙、丙都一直沿正方向运动,三个物体的位移相同,则甲的路程最大,乙丙的路程相等,所以甲的平均速率最大,乙丙的平均速率相等,即v v v 甲乙丙>=,故选A . 【点睛】

由位移图象纵坐标的变化量等于位移,能判断出物体的位移关系.根据位移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路程关系,是本题解答的基本思路.

7.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v —t 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a—t图象知,0~0.5T时间内的加速度与T~2T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对应时间内的v-t图象的斜率的绝对值相等,正负不同,可得D正确,ABC错误

t 时刻起,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图线0~1s 8.质点在Ox轴运动,0

内为直线,1~5s内为正弦曲线,二者相切于P点,则()

A.0~3s内,质点的路程为2m B.0~3s内,质点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C.1~5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27m/s D.3s末,质点的速度大小为2m/s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纵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可知,0~2s内,质点通过的位移大小为3.27m,路程为3.27m。2~3s内,质点通过的位移大小为1.27m,路程为1.27m,故0~3s内,质点的

路程为

3.27m 1.27m=

4.54m +

A 错误;

B .根据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知0~3s 内,质点先做匀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B 错误;

C .1~5s 内,质点的位移大小0,平均速度大小为0,C 错误;

D .3s 末质点的速度大小等于1s 末质点的速度大小,为

2m/s x

v t

?=

=? D 正确。 故选D 。

9.小李在网络上观看“神州十一号”飞船发射视频,分别截取火箭发射后第6s 末和第10s 末的图片,如图甲和乙所示,他又上网查到运载“神州十一号”的长征二号FY11运载火箭全长58m ,则火箭发射后第6s 末至第10s 末的平均速度最接近

A .22m/s

B .14m/s

C .10m/s

D .5.8m/s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甲乙两图可以看出,在火箭发射后第6s 末和第10s 末内通过的路程大约等于运载火箭全长的1.5倍,根据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求解求出其平均速度. 【详解】

由甲乙两图可以看出,在火箭发射后第6s 末和第10s 末内通过的路程大约等于运载火箭全长的1.5倍,

1.558m 87m s =?=,

火箭发射后第6s 末和第10s 末的平均速度

87m/s 22m/s 4

x v t ==≈,

故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10.高速路上堵车,小东听到导航仪提醒“前方3公里拥堵,估计需要24分钟通过”,根据导航仪提醒,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 .汽车将匀速通过前方3公里

B .能够计算出此时车子的速度是0.125m/s

C.若此时离目的地还有

30

公里,到达目的地一定需要240分钟

D.通过前方这3公里的过程中,车子的平均速度大约为7.5km/h

【答案】D

【解析】

A、根据导航仪的提示,不能判断出汽车是否是匀速运动,由于“前方3公里拥堵”估计不能匀速运动,故A错误;

B、根据导航仪的提示,不能判断出汽车此时的运动状态,故B错误;

C、D、由于“前方3公里拥堵,估计需要24分钟通过”,可知通过前方这3公里的过程中,

车子的平均速度大约为

3

/7.5/

24

60

x

v km h km h

t

===

;但不能据此判断出3km以后汽车

做怎么样的运动,所以并不能判断出若此时离目的地还有30公里,到达目的地的时间,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睛:已知位移与时间,可以据此求出平均速度,但不能判断出运动的性质,由此分析即可.

二、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易错题培优(难)

11.一列复兴号动车进站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车头经过站台上三个立柱A、B、C,对应时刻分别为t1、t2、t3,其x-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车头经过立柱B的速度为0

31

2x

t t-

B.车头经过立柱A、B的平均速度为0

21

x

t t-

C.动车的加速度为

()

()()()

0321

213231

2

x t t t

t t t t t t

-+

---

D.车头通过立柱B、C过程速度的变化量为

()

()()

0321

2131

2x t t t

t t t t

-+

--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车头经过站台上立柱AC 段的平均速度

31

2AC

AC AC x x v t t t =

=- 由图可知,B 点是AC 段的位置中点,所以B 点的瞬时速度应该大于AC 段的平均速度,故A 错误;

B .车头经过立柱A 、B 的平均速度为

021

AB

AB AB x x v t t t =

=- 故B 正确;

C .根据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得,动车的加速度为

021331213121322(2)()()()22

AC AB v v x t t t v a t t t t t t t t t t t ---?=

==

--?----

故C 错误;

D .车头通过立柱B 、C 过程速度的变化量为

021331212(2)

()()

x t t t v a t t t t t --?=?=

--

故D 错误; 故选B 。

12.“低头族”在社会安全中面临越来越多的潜在风险,若司机也属于低头一族,出事概率则会剧增。若高速公路(可视为平直公路)同一车道上两小车的车速均为108km/h ,车距为105m ,前车由于车辆问题而紧急刹车,而后方车辆的司机由于低头看手机,4s 后抬头才看到前车刹车,经过0.4s 的应时间后也紧急刹车,假设两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均为6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车不会相撞,两车间的最小距离为12m

B .两车会相撞,相撞时前车车速为6m/s

C .两车会相撞,相撞时后车车速为18m/s

D .条件不足,不能判断两车是否相撞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两车的初速度0108km/h 30m/s v ==,结合运动学公式知两车从刹车到速度为0的位移

220130m 75m 226

v x a ==?= 则后车从开始到刹车到速度为0的位移

2130(40.4)m 75m=207m>105m+=180m x x ?++=

所以两车会相撞,相撞时前车已经停止,距后车减速到速度为0的位置相距

207m 180m 27m x ?=-=

根据减速到速度为零的运动可以视为初速度为零的加速运动处理,则相撞时后车的速度

2

2v a x ?

解得

18m/s v =

故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C 。

13.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过a 、b 、c 、d 到达最高点e .已知ab = bd = 6 m ,bc = 1m ,小球从a 到c 的时间和从c 到d 的时间都是2 s ,设小球经过b 、c 的速度分别为v b 、v c ,则

A .v b 8m/s

B .v c =1.5m/s

C .3m de x =

D .从d 到e 所用的时间为4 s

【答案】D 【解析】 【详解】

物体在a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0,加速度为a ,则从a 到c 有:

20111

2

ac x v t at =+

即:

0722v a =+

物体从a 到d 有:

2

02212

ad x v t at =+

即:

01248v a =+

故:

21

m/s 2

a =-,04m/s v =

A.从a到b有:

22

-2

b ab

v v ax

=

解得:

210m/s

b

v=,

故A错误。

B.根据速度公式0+

t

v v at

=可得:

1

1

4m/s2m/s3m/s

2

c a

v v at

=+=-?=,

故B错误。

C.根据速度公式0

t

v v at

=+可得:

02

1

+4m/s4m/s2m/s

2

d

v v at-?

===,

则从d到e有:

22

d de

v ax

-=

则:

2

d

4

=m4m

21

de

v

x

a

-

==,

故C错误。

D.根据速度公式0+

t

v v at

=t可得从d到e的时间为:

2

s4s

1

2

d

de

v

t

a

=-=-=

-。

故D正确。

14.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物理实践意识,练老师利用手机采用频闪拍摄法来代替打点计时器测小球的速度和加速度。让小球从靠近竖直砖墙的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方法拍摄的小球位置如图中1、2、3、4所示.已知连续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由此可知小球()

A.在位置“1”是小球的初始位置

B.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2

2

d

T

C .从位置1到位置4的过程中平均速度大小约为4d T

D .经过位置4时瞬时速度大小约为: 92d T

【答案】D 【解析】 【详解】

A.从图可知用频闪方法拍摄的小球位置1、2、3、4之间的位移分别为2d 、3d 、4d ,若位置1是小球的初始位置需满足位移之比为1:3:5的关系,选项A 错误;

B.小球位置1、2、3、4之间的位移差为一块砖的厚度,即x d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公式有:2x d aT ?==,所以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2

d a T =,选项B 错误;

C. 从位置1到位置4的过程中平均速度大小约为933d d v T T

=

=,选项C 错误; D. 经过位置3时的瞬时速度等于位置2到位置4的平均速度,即32472d

v v T

==,则小球经

过位置4时瞬时速度大小约为: 4327922d d d v v aT T T T T

=+=+?=,选项D 正确。 故选D 。

15.一物块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物体运动的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如图8所示.由图象可知:

A .在0~2s 内与4s~6s 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B .在0~2s 内与4s~6s 内,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同

C .在0~2s 内与4s~6s 内,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

D .在4s~6s 内,物体距离出发点越来越近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速度与时间的图像中,0~2s 内加速运动,而在4s~6s 内,物体做减速运动,故二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选项A 错误;由图像可知,在0~2s 内与4s~6s 内,物体的速度都是正值,方向相同,选项B 正确;在0~2s 内的面积与4s~6s 内的面积不相等,故位移不相等,而时间相等,故物体的平均速度不相同,选项C 错误;在4s~6s 内,位移是正值,故物体距离出发点越来越远,选项D 错误. 考点:速度与时间图像.

16.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1,经时间t 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2,若再经过时间kt 恰能回到出发点。则a 1:a 2为

A .21

k k +

B .2

21k k +

C .2

1

k k +

D .

21

k

k +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可知,质点的总位移为0,列式可得

2

211211

02

2

a t a t kt

a kt ,2

1

2

21

a k a k 故选B

17.如图所示,一小球沿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以初速度v 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A 、B 、C 、D 到达最高点E ,已知AB =BD =6m ,BC =1m ,小球从A 到C 和从C 到D 所用时间均为2s ,设小球经过A 点时的速度为v A ,则( )

A .小球向上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1m/s 2

B .小球经过A 点时的速度为4m/s

C .小球在AE 段的平均速度为3m/s

D .小球从D 到

E 的时间为4s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从A 经C 到D 过程,根据

2AC CD x x aT -=

代入数据,可得

20.5m/s a =

A 错误;

B .小球经过

C 点的速度为A

D 段的平均速度

AD

C 3m/s 2x v T

=

= 又由于

22A C AC 2v v ax -=

代入数据解得

A 4m/s v =

B 正确;

C .由于到达E 点速度减为零,因此小球在AE 段的平均速度

A E

2m/s 2

v v v +=

= C 错误;

D .小球从C 到

E 的时间

C

6s v t a

=

= 而C 到D 的时间为2s ,因此小球从D 到E 的时间为4s ,D 正确。 故选BD 。

18.汽车司机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刹车过程可视为匀减速运动。自刹车开始第1s 内经过的位移为24m ,第4s 内经过的位移为1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8m/s 2 B .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7.67m/s 2 C .汽车的初速度大小为28m/s D .汽车的初速度大小为30.67m/s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

若小车在第4个1s 一直运动,则由逆向可看作匀加速度运动,则设逆向第1s 的初速度为v 0

()2220004222

1

000117732227111222

v T aT v aT T aT v T aT x x v T aT v T aT v T aT ??

++++ ???==<

=+++ 而实际的4124

71

x x =>,则说明在第4个1s 不是一直在运动,即可确定小车在第4个1s 末前已经停下,设小车在第4个1s 内运动的时间为t ,则有

2

112

at =

利用中间时刻速度公式以及加速度定义,有

1

242.52

v t a t

t -

?==

?+

解得

t=0.5s,a=8m/s2初速度

0(3)28m/s

v a t

=?+=

故AC正确,BD错误。

故选AC。

19.如图1,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公路行驶,甲乙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t=0时刻甲乙两车相距S0,假设两车相遇时会错车而过,不会相撞,并且两车从运动到停止,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则关于两车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甲车在前,甲乙两车一定相遇一次

B.若甲车在前,甲乙两车一定不相遇

C.若乙车在前,且在t1时刻前甲车追上乙车,则甲乙两车可能相遇两次

D.若乙车在前,且恰在t1时甲车追上乙车,则甲乙两车相遇一次

【答案】BCD

【解析】

【详解】

AB.若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在速度相等之前,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则两车的距离逐渐增大,速度相等后,两车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但两车从运动到停止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则两车不能相遇;故A错误,B正确。

C.若乙车在前,速度相等前,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两车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若在t1时刻前甲车追上乙车,然后甲车在前面,速度相等后距离逐渐减小,可能乙车再次追上甲车,则甲乙两车可能相遇两次;故C正确。

D.若乙车在前,且恰在t1时甲车追上乙车,速度相等后,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则乙车在前,甲车在后,两者不会再相遇;故D正确。

20.水平面上有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t=0时物体的速度为1m/s,以此时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0-1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1s末的速度为2m/s

C.2s末物体开始反向运动

D.3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答案】BD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0~1s加速度均匀增加,物体做变加速运动,故A错误;

B.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则1s内速度变化量为:△v=1m/s,由于初速度为v0=1m/s,故1s末的速度为2m/s,故B正确;

CD. 0~3s内速度的变化量:△v=-1m/s,则3s末物体的速度为0,所以0~3s内物体一直沿正向运动,3s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故C错误,D正确。

三、第三章相互作用——力易错题培优(难)

21.如图所示,在粗糙地面上放有一装有定滑轮的粗糙斜面体,将两相同的A、B两物体通过细绳连接处于静止状态,用水平力F作用于物体B上,缓慢拉开一小角度,斜面体与物体A仍然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绳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A.水平力F变小B.物体A所受合力变大

C.物体A所受摩擦力不变D.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变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先对物体B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求出绳的拉力,再对A进行受力分析,同样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得出各个力的情况,对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可以用整体法进行分析。

【详解】

A.对B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

B tan F m g θ=,B cos m g

T θ

=

在缓慢拉开B 的过程中,θ角度变大,故绳上的张力T 变大,水平力F 增大,故A 错误; B .因物体A 始终处于静止,故A 所受合外力为0,B 错误;

C .物体A 受重力、支持力、细线的拉力,可能没有摩擦力,也可能有沿斜面向下的静摩擦力,还有可能受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故拉力T 增大后,静摩擦力可能变小,也可能变大,故C 错误;

D .对整体分析可以知道,整体在水平方向受拉力和静摩擦力作用,因拉力变大,故静摩擦力一定变大,故D 正确。 故选D 。 【点睛】

整体法与隔离法相结合。

22.如图所示,在固定光滑半球体球心正上方某点悬挂一定滑轮,小球用绕过滑轮的绳子被站在地面上的人拉住。人拉动绳子,球在与球面相切的某点缓慢运动到接近顶点的过程中,试分析半球对小球的支持力N 和绳子拉力T 大小如何变化( )

A .N 增大,T 增大

B .N 增大,T 减小

C .N 不变,T 减小

D .N 不变,T 增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对球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拉力,根据平衡条件作图,如图所示

图中矢量三角形与三角形ABC 相似,故

mg N T

AC BC AB

==

解得

BC

N mg AC

=

AB T mg AC

=

由于AB 变小,AC 不变、BC 也不变,故N 不变,T 变小,故ABD 错误,C 正确; 故选C 。 【点睛】

利用相似三角形求解物体的平衡,根据受力分析找到力的三角形,和空间几何三角形相似,对应边成比例。

23.内壁光滑的球体半径为R ,一长度小于直径的轻杆两端固定质量分别为m A 、m B 的小球A 、B 。将轻秆置于球体内部后。最终静止在图示位置不动,球心O 与轩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过球心O 竖直向下的半径与杆的交点为M ,2

R

OM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A

B m m < B .球体内壁对A 球的支持力A A 2N m g =

C .轻杆对B 球的支持力有可能小于B 球的重力

D .若增大m A ,θ角会增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假设两球质量相等,则杆应处于水平位置,现A 位于

B 的下方,可知m A >m B .故A 错误;

B .以A 球为研究对象,A 球受到重力m A g 、球体内壁对A 球的支持力N A 、杆的压力F 。由平衡条件知,m A g 与F A 的合力与N A 等大、反向。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力的合成图如图。

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反思与分析

常州市教育学会学业水平监测 高一物理试卷答案与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 只有物体静止时,才具有惯性 B. 只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C. 只有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才具有惯性 D. 物体处于任何运动状态都具有惯性 2.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绳的拉力 作用下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小球运动的角速度 为ω,则绳的拉力F 大小为 ( B ) A. 2 r m ω B. r m 2 ω C. r v m 2 D. 2r v m 3. 关于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B.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 C. 加速度大小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 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4.小船在水速较小的河中横渡,并使船头始终垂直河岸航行,到达河中间时,突然上游来水使水流速度加快,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 小船要用更长的时间才能到达对岸 B. 小船到达对岸的位移将变大,但所用时间仍不变 C. 因小船船头始终垂直河岸航行,故所用时间及位移都不会变化 D. 因船速与水速关系未知,故无法确定渡河时间及位移的变化 5.王强同学对着墙壁练习打网球,假定球在墙面以25m/s 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反弹,落地点到墙面的距 离在10m 至15m 之间。忽略空气阻力,g 取10m/s 2 .球在墙面上反弹点的高度范围是 ( A ) A .0.8m 至1.8m B. 0.8m 至1.6m C. 1.0m 至1.8m D. 1.0m 至1.6m 同理可得: m v x g gt H 8.12515102121212 2 2 222=??? ????=??? ? ??== 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根据向心力公式: r m F 2 ω= 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由于船头垂直指向对岸,故渡河的最短时间已被确定,与水速无关. 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 101t v x = 2 1121gt H = m v x g gt H 8.02510102121212 201211=??? ????=??? ? ??==

高一物理必修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高一物理周考试卷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C ) A.四川汶川县发生级强烈地震是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指的是时刻B.转动的物体其上各点的运动情况不同,故转动的物体一定不能当做质点 C.停泊在港湾中随风摇摆的小船不能被视为质点 D.当物体沿直线朝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就是路程 2、发射到地球上空的人造地球通讯卫星,定点后总是在地球赤道上某一位置的上空,关于人造地球通讯卫星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 ) A.以地面卫星接收站为参考系,卫星是静止的 B.以太阳为参考系,卫星是运动的 C.以地面卫星接收站为参考系,卫星是运动的 D.以太阳为参考系,卫星是静止的 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 A.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 B.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 C.指挥部通过卫星搜索小分队深入敌方阵地的具体位置涉及的是位移 D.高速公路路牌标示“上海80 km” 涉及的是位移 4、下列事例中有关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汽车速度计上显示8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B.某高速公路上限速为110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C.火车从济南到北京的速度约为220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D.子弹以900km/h的速度从枪口射出,指的是瞬时速度 5、下列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 A.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 B.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 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6.一架超音速战斗机以马赫的速度(音速的倍)沿直线从空中掠过,下边的人们都看呆了,一会儿众说纷纭,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bc) A.这架飞机的加速度真大 B.这架飞机飞得真快

物理高一上册 期末精选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物理高一上册期末精选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 1.物体沿一条东西方向的水平线做直线运动,取向东为运动的正方向,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1 s末,物体速度为9 m/s B.0~2 s内,物体加速度为6 m/s2 C.6~7 s内,物体做速度方向向西的加速运动 D.10~12 s内,物体做速度方向向东的加速运动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所给图象知,物体1 s末的速度为9 m/s,选项A正确; B.0~2 s内,物体的加速度 a= 126 2 v t ?- = ? m/s2=3m/s2 选项B错误; C.6~7 s内,物体的速度、加速度为负值,表明它向西做加速直线运动,选项C正确;D.10~12 s内,物体的速度为负值,加速度为正值,表明它向西做减速直线运动,选项D 错误. 2.若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3s时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B.t=3s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C.t=3s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D.t=3s时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解决本题要明确v—t图象的含义:在v—t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其运动方向,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物体的位移,时间轴上方面积表示位移为正,下方表示为负. 【详解】 A.根据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可知t=3s时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故A正确; B.在2~5s内直线的斜率一定,说明物体的加速度恒定,则t=3s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方向没有发生改变,故B错误; C.物体在前3s内沿正方向运动,3s后沿负方向运动,则t=3s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故C 正确; D.根据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t=3s时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故D错误。 故选AC。 【点睛】 图象由于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因此在物理中广泛应用,对于图象问题要明确两坐标轴的含义,图象斜率、截距、围成面积等含义。 3.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 B.三个质点从N点出发到M的任意时刻速度大小都相同 C.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大小和方向均相同 D.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率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任意时刻三个质点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相同,选项AB错误;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故平均速度大小相同,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故平均速度方向相同,选项C正确;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间,三质点的路程不同,时间相同,故平均速率不同,选项D错误.综上本题选C. 4.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关于地球能否看作质点,下列说法

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选全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错选不得分,共计40分) 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末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B .物体的位移必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C .物体速度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量与这段时间成正比 D .匀加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增加;匀减速运动,位移和速度随时间减小 2.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有关物体加速度,速度的方向及它们的正负值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必定相同 B .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必定为负值 C .在直线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变大时,其加速度也可能为负值 D .只有在确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条件下,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才为正值 3.汽车关闭油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下来。在此过程中,最后连续三段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A .1:1:1 B .5:3:1 C .9:4:1 D .3:2:1 4.原来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其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 ) A .逐渐减小 B .保持不变 C .逐渐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 5.某人站在高楼上从窗户以20m/s 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位移大小等于5m 的时间有几个( ) A .一个解 B .两个解 C .三个解 D .四个解 6.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是竖直向下,v 0=0,a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 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3∶5 C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 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 D .从开始运动起依次下落4.9cm 、9.8cm 、14.7cm ,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2∶3 7.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x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t 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 B .1t 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 .1t 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D .0到1t 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8.在同一地点,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下图所示,则( ) A .两物体相遇的时间是2S 和6S B .乙物体先在前运动2S ,随后作向后运动 C .两个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4S 末, D .4S 后甲在乙前面 9. 物体甲的x -t 图象和物体乙的v -t 图象分别如下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 况是( ) A .甲在整个t =6s 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B .甲在整个t =6s 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 C .乙在整个t =6s 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D .乙在整个t =6s 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 10.一个以初速度0v 沿直线运动的物体,t 秒末速度为t v ,如图 2-2所示,则关于t 秒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 和加速度a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 2 t v v v += B .0() 2 t v v v +< C .a 恒定 D .a 随时间逐渐减小 二、填空题:(11,12每题5分。13题前3空每空2分,后2空每空3分,计22分) 11.某市规定:卡车在市区内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0 km/h.一次一辆卡车在市区路面紧急刹车后,经1.5 s 停止,量得刹车痕迹s =9 m.,问这车是否违章? 12.竖直悬挂一根长15m 的杆,在杆的正下方5 m 处有一观察点A .当杆自由下落时,杆全部通过A 点需要______s.(g 取10 m/s 2) 1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 ,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0、1、2、3、4、5的6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点跟“0”计数点对齐,由图可以读出三个计数点1、3、5跟0 点的距离填入下列表格中 . 第7题图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单元测试题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整理制作) 2011级高一物理单元测试题 选择题涂在答题卡上(注意三涂、两写)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5分,选不全得3分,不选或多选得0分)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速率B.速度C.路程D.加速度 2.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择的参考系分别是( ) 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 3.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物体能否看作质点,不能由体积的大小判断 B.物体能否看作质点,不能由质量的大小判断 C.物体能否看作质点,不能由物体是否做直线运动判断 D.研究地球自转时,可以把地球视为质点 4.关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个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B.平均速度等于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C.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 D.平均速度的大小一定等于平均速率 5.足球守门员在发门球时,将一个静止的足球以10 m/s的速度踢出,若守门员踢球的时间为0.1s,则足球的加速度为() A、100m/s2 B、10m/s2 C、1m/s2 D、50m/s2 6、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一举拿下了8枚金牌并刷新了7项世界纪录,成为奥运会历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水立方”的泳池长50m,在100米蝶泳中,测得菲尔普斯游完全程的时间为 50.58s,则他所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将运动员看成质点)分别是()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单元测试题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10×4=4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卷的对应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施力物体是桌面,受力物体是书 B、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形变产生的 C、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2、关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万有引力只发生在天体与天体之间,质量小的物体(如人与人)之间无万有引力 B、电磁相互作用是不需要相互接触就能起作用的 C、强相互作用只发生在宇宙天体等宏观物体之间 D、弱相互作用就是非常小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3、下面关于重力、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 B、重心就是物体的几何中心 C、直铁丝变弯后,重心便不在中点,但一定还在铁丝上 D、重心是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4、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世界第二大斜拉索桥——上海南浦大桥,桥面高46m,主桥(桥面是水平的)长846m,引桥全长7500m,下面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引桥长是为了减小汽车上桥时的阻力,增强下桥时的控制能力,但确增强了汽车对引桥面的压力 B、主桥面上每个索点都是一个支承点,斜拉索将桥的重力都转移到了支承塔上 C、索拉的结构减小了汽车对主桥面的压力 D、增加了汽车在引桥上时重力平行于桥面向下的分力 5、下列说法正确的 A、相互接触并有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必有摩擦力 B、两物体间有摩擦力,则其间必有弹力 C、两物体间有弹力,则其间必有摩擦力 D、两物体间无弹力,则其间必无摩擦力 6、如右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木块,用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 拉力F拉木块直到沿桌面运动,在此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f F的 大小随拉力F的大小变化的图象,在下图中正确的是 7、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为 1 F、 2 F,它们的合力大小为F,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不可能出现F<F1同时F<F2的情况 B、不可能出现F>F1同时F>F2的情况 C、不可能出现F<F1+F2的情况 D、不可能出现F>F1+F2的情况 8、一根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G,现把一重为G的物体系在绳的中点,分别握住绳的两端,先并拢,然后缓慢地左右对称地分开,若要求绳子不断,则两绳间的夹角不能超过 A、450 B、600 C、1200 D、1350 9、如图斜面上一小球用竖直档板挡位静止,若将档板缓慢 由竖直放置转为水平放置的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 及档板对小球的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先减少后增大 B、档板对小球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最后等于小球重力 大小 C、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与档板对小球的弹力都不变。 D、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与档板对小球的弹力的合力始终不变 10、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受外力F1和F2的作用,F1方向水平向右,F2方向竖直向上,若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mg F mg F F≤ = + 2 2 1 , sin cos sinθ θ θ F F F F A B C

高一物理试卷分析.

XX高中XX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试卷分析 高一物理备课组XX 本次考试所采用试卷为高一物理备课组自行命题的《XX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卷》,共XX名高一学生参加了此次考试。 一、试卷结构及分值比例 二、试卷评价 (一)综合评价 1.题型多样。 全卷共21道题,满分100分。单选题14道,共42分;填空题4道14空,每空2分,共28分;计算题3道,设置多个小问,3道分别为8分、12分、10分,共30分。 2.内容全面,知识覆盖面较广。 (1)《运动的描述》:本章考察了各个运动学物理量的概念、强调矢量的方向性。(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本章考察了速度公式、位移公式、速度位移关系式、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自由落体运动、位移图像和速度图像、有效数据等知识点3.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能力要求相对偏低。本试卷总体难度系数为0.42。 通过考察考生对基本物理概念和基本物理规律的了解、认识、理解和应用,考察了考生的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处理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卷命题符合学科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全面准确检测上半学期所教学内容的落实情况。 4.区分度较好。试题表述准确、简洁,难易结合,循序渐进,如同样是位移速度关系式的考察,既有直接数据代入公式求解的简单单过程问题,也有相对复杂一些的多过程问题(最后一道计算题)。 (二)试题评价 单选题的特点 1.轻松上手。没有出现难题怪题,全部为平时要求的甚至训练过的类似试题。考生容易上手,有利于考生进入考试状态,有助于考生正常发挥水平。 2.贴近生活,体现新课改。题目情景多取自生活中所熟悉的事例,体现知识回归生活和应用的新课程精神。 3.设置梯度,第12第14道设计了一定的难度梯度,第12考察了根据速度图像信息求位移应用。第4题要求学生速度概念、位移概念和空间上的概念提出了比较综合的要求。 填空题的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体现教学难度重心下移的落实。 2.题中涉及的物理情景简单,利于建模,便于物理过程分析。 3.重视实验内容,强调基本的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计算题的特点 1.考察全面到位,速度概念、速度公式、位移公式、速度位移关系式和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等知识点都得到了考察。试题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和建模能力的考查,体现了以能力为目标的命题原则。 2.第20题只所以设置了4个小问,出发点是为了降低难度,引导学生处理刹车问题

高一物理单元测试试题

高一物理单元测试试题 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 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物体做直线运动,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 A .物体的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反而减小 B .物体的速度为0时,加速度却不为0 C .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不变且不为0,速度也始终不变 D .物体的加速度不为0,而速度大小却不发生变化 2. 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它位移为s 时,末速度为v t ,当它的位移为 ns 时,末速度为: A .t nv B .t v n C .t v n 2 D .t v n 3. 如图所示,是一质点作直线运动的v-t 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整个过程中,CD 段和DE 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 B .整个过程中,B C 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 C .整个过程中, D 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 D .BC 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路程是34m 4. 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t =0 时刻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 -t 图中(如图),直线a 、b 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 s 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0-10s 内两车逐渐靠近 B .在10-20s 内两车逐渐远离 C .在5-15s 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D .在t =10s 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5. 一物体自楼顶平台上自由下落h 1时,在平台下面

高一物理必修一《相互作用》单元测试题

《相互作用》单元测试题1 一、选择题 1.关于力的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 ②力是产生形变的原因 ③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 ④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2.关于重力的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越大,受到的重力也越大,所以物体的重力是由物体的质量产生的B.重力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C.放在支撑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D.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对它的吸引而产生的 3.足球运动员已将足球踢向空中,如右图所示,下列描述足球在向 斜上方飞行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图中,正确的是(G为重力,F为脚对球的 作用力,F f为空气阻力)() 4.图示是幽默大师卓别林一个常用的艺术造型,他身子侧倾,依靠手杖的支持使身躯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平地面对手杖没有摩擦力的作用 B.水平地面对手杖有摩擦力的作用 C.水平地面对手杖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上 D.水平地面对手杖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5.下图为农村小水库大坝的几种设计方案图(俯视图),若从安全牢固的角度考虑,应该选择的一种方案是( ) 6.一质量为M 的探空气球在匀速下降,若气球所受浮力F 始终保持不变,气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仅与速率有关,重力加速度为g .现欲使该气球以同样速率匀速上升,则需从气球吊篮中减少的质量为( ) A .2(M -F g ) B .M -2F g C .2M -F g D .0 7.汽车刹车时如果车轮停止转动(技术上叫刹车抱死),车轮与地面发生滑动,此时地面的侧向附着性能很差,汽车在种种干扰外力的作用下就会出现方向失稳问题,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安装了防抱死系统(ABS 系统)后的汽车,紧急刹车时车轮处在一种将要停止滚动又仍在滚动的临界状态,但刹车距离(以相同速度开始刹车到完全停下来行驶的距离)却比车轮抱死时更小.这两种刹车过程相比较( ) A .抱死时使车减速的是滑动摩擦力,而车轮转动时是滚动摩擦力 B .抱死时使车减速的是滑动摩擦力,而车轮转动时是静摩擦力 C .防抱死后刹车距离小是由于变滑动摩擦力为滚动摩擦力 D .防抱死后刹车距离小是由于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 8.甲、乙两位同学做“拔河”游戏,两人分别用伸平的手掌托起长凳的一端,保持凳子的水平,然后各自向两侧拖拉,如下图所示.若凳子下表面各处的粗糙程度相同,且在乙端的凳面上放四块砖,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高一物理下学期物理期末试卷分析

高一物理下学期物理期 末试卷分析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2014---2015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试卷分析 高一物理组李锋 一、试卷分析 高一物理期末考试是由高二物理组根据高一物理教学情况提供的试卷。试卷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知识覆盖面较大,贴近教材,符合学生与教学的要求,题量适中,题型符合同高一物理的测试要求,题目设计难度适中,适合绝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从题目的设计中,区分度设计比较平稳,确实对高一物理的学习起到评价作用。 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考查了高一物理教学中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规律的应用,题目较易,属于基本题,多数学生得分较高。 多项选择题共5小题,也是考查了高一物理教学中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规律的应用,题目较易,属于基本要求,但由于是多项选择题,学生在答题时,每小题得满分的较少,得部分分的学生较多(学生在答题时,由于对多项选择题的答案无十分把握,在没有十分把握的情况下,选择答案中的一个选项或二个选项,这样虽然不能得满分,但至少可得一些分)所以学生的得分不高。 实验题题共2小题,第16、17两小题为实验题目,考查了学生对物理学知识在物理实验中的最基本应用,多数学生在该题的解答过程中,即不会实验的基本要求,也不懂物理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16题考查学生对基本规律的应用能力,简单考查了学生对平抛运动中的最基础的计算能力,学生错误率较高,也的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解答。尤其17小题在该章知识考查时是每次必考题,老师在新课教学和

章节复习、期末复习中都会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复习,但学生的正确率仍然较低,值得深思? 第18题考查了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内容。将基础知识的考查蕴涵于具体的物理情景之中,试题难度适中,注重考查“双基”的同时,又注重主干知识的考查与运用。 第19小题为动能定理的直接应用,学生在应用规律时出现了各种错误,状态、过程不会分析,代公式时各物理量出现错误等,说明学生在分析物理状态、物理过程时分析能力较差,在教学中应该有一定时间让学生自主分析,老师不能代替,要把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放在教学中的重要位置。 第20小题为万有引力的最基本的应用,考查学生应用万有引力的基本规律解决天体运动问题,只要运用万有引力基本公式和把题目中的已知条件代入即解决问题,该题的得分率也不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仍不能正确解答,该题对于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低,方法也较死,不知什么原因,学生仍不能正确解答。 第21小题考查动能定理和牛顿第二定律在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应用,还有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和黄金代换式的考察,以及图象问题的理解。物理过程也分析不清,得分率较低。 二、成绩统计 1.平均分较低,各班差异较大。 2.非选择题得分分布图 3.平均分情况:

高一物理圆周运动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一、第六章 圆周运动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在水平圆盘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 、m 、2m 的可视为质点的三个物体A 、B 、C ,圆盘可绕垂直圆盘的中心轴OO '转动.三个物体与圆盘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1μ=,最大静摩擦力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三个物体与轴O 共线且OA =OB =BC =r =0.2 m ,现将三个物体用轻质细线相连,保持细线伸直且恰无张力.若圆盘从静止开始转动,角速度极其缓慢地增大,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0 m/s 2,则对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 B 两个物体同时达到最大静摩擦力 B .B 、 C 两个物体的静摩擦力先增大后不变 C .当5/rad s ω>时整体会发生滑动 D .当2/5/rad s rad s ω<<时,在ω增大的过程中B 、C 间的拉力不断增大 【答案】BC 【解析】 ABC 、当圆盘转速增大时,由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三个物体的角速度相等,由2F m r ω=可知,因为C 的半径最大,质量最大,故C 所需要的向心力增加最快,最先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此时 2122C mg m r μω= ,计算得出:11 2.5/20.4 g rad s r μω= = = ,当C 的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之后,BC 开始提供拉力,B 的摩擦力增大,达最大静摩擦力后,AB 之间绳开始有力的作用,随着角速度增大,A 的摩擦力将减小到零然后反向增大,当A 与B 的摩擦力也达到最大时,且BC 的拉力大于AB 整体的摩擦力时物体将会出现相对滑动,此时A 与B 还受到绳的拉力,对C 可得:2 2222T mg m r μω+= ,对AB 整体可得:2T mg μ= ,计算得出:2g r μω= ,当 1 5/0.2 g rad s r μω> = = 时整体会发生滑动,故A 错误,BC 正确; D 、当 2.5rad/s 5rad/s?ω<<时,在ω增大的过程中B 、C 间的拉力逐渐增大,故D 错误; 故选BC 2.如图,质量为m 的物块,沿着半径为R 的半球形金属壳内壁滑下,半球形金属壳竖直放置,开口向上,滑到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为v ,若物体与球壳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在最低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高一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

高一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关于力,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B.力不一定总有受力物体.比如,一个人用力向外推掌,用了很大力,但没有受力物体 C.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重力一定和地面垂直 D.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也不论怎样运动,受到的重力都一样 2.下列各种力的名称,根据力的性质命名的是() A.弹力B.拉力C.动力D.浮力 3.关于摩擦力,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B.滑动摩擦力总是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 C.静摩擦力随着拉力的增大而增大,并有一个最大值 D.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4.关于合力与分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力的合力,至少大于一个分力B.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一个分力 C.两个力的合力,不可能小于两个分力D.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两个分力 5.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书的重力就是书对桌面的压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性质属于弹力 6.下面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要互相接触就存在弹力B.弹力的大小总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 C.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D.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而发生形变的物体之间 7.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分别为6N和8N,其合力大小可能是()A.1N B.3N C.13 D.15N 8.图1中,一个质量均匀的球放在互成120°的两块光滑平面上,保持静止,OA是水平的.关于球的受力分析,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高一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一物理期中试卷分析 一、考试内容与能力要求: 1、考试内容:本次考试主要考查本学期学习的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共两章知识。涉及的知识并不多,有质点,参考系,时间和时刻,位移和路程,平均速度,打点计时器的简单知识,运动的图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包括自由落体运动)等。题量适中,试题充分考虑了不同层次班级、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基本完成,特别难的题基本没有,本试卷特别注重对基本概念的考查和运用,纵观全卷,对于实验班和尖子班的考生,试题难度稍易,没能更好地体现出优生的能力。 2、能力要求:能力方面主要考查学生的审题、分析物理过程、建立物理模型、正确列方程式、应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期中考试主要考查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知识内容,题目难度适中,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是这次考试考查的重点。但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问题还是集中表现了出来。 1、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审题和分析能力差:审题不细致,不准确,不全面,不按要求答;不会通过分析题目信息抓出问题的关键。②理解能力差:对概念的理解肤浅,答题时平着感觉答。③实验数据处理能力差④数理结合意识差:不会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简单运算失误太多。⑤表达能力差:作图不严格,计算题不规范,逻辑性差。 2、试卷的具体问题: 选择题: 1题:主要考查质点的概念和质点的性质。学生掌握良好,正确率很高。 2题:主要考查瞬时速度的概念,学生掌握良好,正确率很高 3题:考查学生对加速度概念的理解,选错的同学主要体现在不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和速度的变化量有关系而和速度无关。 4题:考查学生对位移和路程概念的理解和却别。学生概念比较清晰,基本能够区别开。选错的同学有的是对数学概念出现问题,不会计算圆周的长度。 5题:学生对物理图像的理解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对图

高一物理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单元测试题与及答案

高一物理五章曲线运动单元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中) 1.关于曲线运动,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合外力一定不为零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是变化的 D.曲线运动不可能是一种匀变速运动 2.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抛运动是匀速运动 B.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C.平抛运动不是匀变速运动 D.作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速度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下的 3、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通过的最大距离取决于() A .物体的高度和受到的重力 B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初速度 C .物体的高度和初速度 D .物体受到的重力、高度和初速度 4.在高h处以初速度 v将物体水平抛出,它们落地与抛出点的水平距 离为s,落地时速度为 v,则此物体从抛出到落地所经历的时间是(不 1 计空气阻力)( )

A 、 B 、 C 、()g v v 01- D 、 5.对于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物理量中不断变化的是 ( ) A. 转速 B.角速度 C.周期 D. 线速度 6.列车轨道在转弯处外轨高于内轨,其高度差由转弯半径与火车速度 确定。若在某转弯处规定行驶速度为v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当以速度v 通过此弯路时,火车重力与轨道面支持力的合力提供 向心力;②当以速度v 通过此弯路时,火车重力、轨道面支持力和 外轨对轮缘侧弹向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③当速度大于v 时,轮缘 侧向挤压外轨; ④当速度小于v 时,轮缘侧向挤压外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质量为m 的飞机,以速率v 在水平面上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空气对飞机作用力的大小等于( ) A 、242r v g m + B 、242r v g m - C 、mg D 、r v m 2 8.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风速越大,雨滴下落的时间越长 B .风速越大,雨滴着地 时的速度越大 C .雨滴下落的时间与风速无关 D .雨滴着地时的速度与 风速无关 9.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转弯,沿曲线由M 向N 行驶,速度逐渐减小。

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及试卷分析人教版

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及试卷分析人教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期末试卷及试卷分析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90分钟) 一. 选择题(本大题18小题,重点校全做,每小题2分,普通校做前12题,每题3分,共36分。) 1. 下列关于曲线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就是运动轨迹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C. 只有在变力作用下,物体才可能做曲线运动 D.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一定跟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2. 小船在静水中速度是v,今小船要渡过一河流,渡河时小船船头垂直对岸划行,若航行至河中心时,水流速度增大,则渡河时间将()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定 3. 在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上,相隔1s先后放下甲、乙两个物体,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刚开始释放乙物体时,它们的位置关系是() A. 甲在乙的正下方4.9m处 B. 甲在乙的后下方4.9m处 C. 甲在乙的正前方4.9m处 D. 甲在乙的前下方4.9m处 4. 人造地球卫星的高度越高,其() A. 线速度越大 B. 周期越大 C. 角速度越大 D. 向心加速度越大 5. 我们在推导第一宇宙速度时,需要作一些假设,下列假设哪些是必要的() A. 卫星做椭圆运动 B. 卫星的轨道半径等于地球半径 C. 卫星的运动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 D. 卫星需要的向心力等于它在地面上受到的吸引力 6. 改变汽车的质量和速度,都能使汽车的运动发生变化,在下面几种情况中,汽车的动能是原来的2倍的是() A. 质量不变,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 B. 质量和速度都变为原来的2倍 C. 质量变为原来2倍,速度减半 D. 质量减半,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 7. 一人用力踢质量为1kg的皮球,使球由静止以10m/s的速度飞出。假定人踢球瞬间对球的平均作用力是200N,球在水平方向上运动了20m停止。那么人对球所做的功为() A. 4000J B. 50J C. 200J D. 无法确定 8. 当重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的() A. 重力势能一定增加,动能一定减小 B. 重力势能一定减小,动能一定增加 C. 重力势能一定减小,动能不一定增加 D. 重力势能不一定减小,动能一定增加

(新)高一物理第二单元测试卷

高一年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雨滴从高空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 A.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 B.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C.速度一直保持不变 D.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 2.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第1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B.物体在第2s内和第3s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C.物体在4s末返回出发点 D.物体在6s末离出发点最远,且最大位移为1m 3.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下落过程中,物体每秒速度增加9.8m/s B.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速运动 C.物体刚下落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D.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 t/s -

4.一列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人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的旁边观测,第一车厢通过他历时2s,整列车厢通过他历时6s,则这列火车的车厢有() A.3节B.6节C.9节D.12节5. 在平直公路上,汽车以1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刹车, 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刹车后10s 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 A.50m B.56.25m C.75m D.150m 6.关于重力加速度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加速度g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B.在地球上不同地方,g的大小不同,但它们相差不是很大; C.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 D.重力加速度g是矢量,方向总是竖直向下,计算中通常g取9.8m/s2。 7.几个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都经过t秒,则() A.初速度最大的物体,位移最大 B.末速度最大的物体,位移最大 C.平均速度最大的物体,位移最大 D.加速度最大的物体,位移最大 8.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1s后速度大小变为10m/s.在这段时间内物体的()

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分析

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且推翻“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这个观点的物理学家及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B ) A .亚里士多德、伽利略 B. 伽利略、牛顿 C .伽利略、爱因斯坦 D. 亚里士多德、牛顿 分析: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实验,正确地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建立了惯性定律,也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2.A 、B 、C 三物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做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它们位移与时间的图象,由图可知它们在t 0时间内(A ) A .三者平均速度相等 B .A 的平均速度最大 C .B 的平均速度最大 D .C 的平均速度最大 分析:三者在相同时间移动了相同的位移,所以三者平均速度相等。 3.书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会受到弹力的作用,产生这个弹力的直接原因是(A ) A .书的形变 B .桌面的形变 C .书和桌面的形变 D.书受到的重力 分析:桌面会受到弹力是因为书对桌面产生了压力,即书的形变。 4.如图所示,一木块受到垂直于倾斜墙面方向的推力F 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C ) A .墙面与木块间的弹力可能为零 B .墙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C .在推力F 逐渐增大过程中,木块将始终维持静止 D .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随推力F 的增大而变化 分析:该木块受到四个力:压力、支持力、重力、摩擦力。如果墙面与木块间的弹力或墙面对木块的摩擦力为0 ,则木块不可能平衡;由于木

块静止,所以静摩擦力一定,不会变化,且木块将始终维持静止。二.多项选择题 5.关于力学单位制说法中正确的是(BD) A.kg、J、N是导出单位 B.kg、m、s是基本单位 C.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kg,也可以是g D.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是F=ma 分析:A项:kg不是导出单位;C项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只能是kg。 6.有关物体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CD)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B.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它的速度一定越大 C.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无关 D.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分析: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与速度无关,所以AB项错误,CD 项正确。 7.某物体运动的 -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A.物体在第1s末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B.物体在第2s内和第3s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C.物体在第4s末返回出发点 D.物体在第5s离出发点最远,且最大位移为0.5m 分析:A项物体在第1s末加速度方向发生改变,运动方向不变;D项物体在第2s和第6s离出发点最远,且最大位移为1m。 8.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D)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性质的力

高一物理必修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 1.两辆汽车并排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事实说明()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同时向西运动 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质点是指一个很小的物体 B.行驶中汽车的车轮在研究汽车的运动时 C.无论物体的大小,在机械运动中都可以看作质点 D.质点是对物体的科学抽象 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位移大小不同,路程一定不同 B.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但位移可能相同 C.物体通过了一段路程,其位移不可能为零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一个小球从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 A.位移是5m B.路程是5m C.位移大小是3m D.以上均不对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 C.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 D.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 6.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B.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C.匀速直线运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点的瞬时速度 D.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7.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则物体在1s内一定走3m B.物体在某1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 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1s内的位移一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