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班艺术:美丽的哈尼梯田

中班艺术:美丽的哈尼梯田

中班艺术:美丽的哈尼梯田
中班艺术:美丽的哈尼梯田

美丽的哈尼梯田

主题:爱我祖国

领域:艺术(美术)

班级:中班

时间:2018年11月

授课教师:元江二幼赵云华

设计意图:

《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祖国地域辽阔山河壮美,有着各种各样的奇山异水,哈尼梯田是勤劳的哈尼族人民千百年来世世代代耕耘留下的天工之作,一年四季有不同的美,变幻莫测又很神秘。中班幼儿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点和刷是一种有趣的绘画方式,让幼儿尝试用海绵刷以点和刷的方式作画,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作画。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家乡哈尼梯田的美,萌发爱家乡爱祖国之

情。

2、初步尝试用海绵刷以点和刷的方式作画。

活动重点:感受哈尼梯田的美。

活动难点:大胆画出美丽的哈尼梯田。

活动准备:

1、PPT、轻音乐

2、水粉、水粉画纸、海绵刷、纸胶布

3、展示板、导游小彩旗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导游的身份导入活动。

小游客们,在我们祖国的大山里,有着许多不一样的奇山异水,我们去看看吧!

欢迎大家来到我的家乡——元江美丽的哈尼山寨,我们去看看吧。

二、初步感受哈尼梯田的美。

1、观看视频。

(1)你们看到很多的田地了吗?

(2)一台一台的像楼梯一样的田地就是梯田,梯田在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的变化。

2、看梯田图片。

(1)梯田有些什么颜色?

(2)弯弯曲曲的线条是什么?”

三、幼儿作画,大胆画出美丽的梯田。

1、激起幼儿作画的兴趣。

祖国有这么美的梯田,我们到哈尼山寨的“梯田画坊”去画下来吧!

2、介绍新的画笔——海绵刷,引导幼儿说出点、刷。

3、提出作画要求。

(1)海绵刷要放入对应的格子里。

(2)画好后把画粘到展览板上。

4、幼儿自由作画,教师巡视指导。(播放轻音乐)

四、导游带领小游客交流分享作品。

五、带游客参观下一个景点,活动自然结束。

我们伟大的祖国还有很多奇山异水,我们去参观下一个景点吧。

三年级作文《美丽的秋天》

美丽的秋天 秋天到了,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 树林里,枫叶红了,远远望去,像一片红云。金黄的银杏树叶飘落在地上,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金地毯。一阵秋风吹过,柳树姑娘梳理着长长的辫子。 田野里,沉甸甸的稻子把杆子压弯了腰,风一吹,稻田翻起金色的波浪。农民伯伯开着收割机正在秋收,他们的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 果园里,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柿子、紫色的葡萄你挤我碰,正等着人们去摘呢。 公园里,五颜六色的菊花竞相开放,深红的、淡黄的、墨绿的……在秋风里频频点头。 秋天是一幅美丽的图画,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我爱秋天。 描写美丽的秋天例文

秋天来了 炎热的夏天慢慢地离开了我们,秋姑娘带来了一把钥匙,用它为我们打开了秋天的大门。一片片半黄半绿的树叶被冷冷的秋风吹落了一地。排成“一”字或“人”字的大雁成群结队地向温暖的南方飞去,它们边飞边叫着,好象在说:“朋友们,明年春天我们再见了!”(通过写表明秋天来了的明显的事物开头,告诉我们秋天来了,点了题) 凉爽的秋风仿佛把我带进了另一个世界里。我感觉天更高了,更宽了,也更蓝了。蓝蓝的天空被一阵绵绵的秋雨洗涤过后,比蔚蓝的大海还要蓝上几分。最能让人感受到秋天气息的就属那清新的空气了。那清新的空气里没有一丝灰尘,吸一口气,真是凉爽宜人。田野里的稻谷笑弯了腰,好似在感谢秋天;河边的柳树(叶子黄了,不知不觉地飘落了一地,只剩下了一根根纤细的柳枝儿,长长的柳枝儿就像老爷爷的胡须,垂落在河面上。一阵秋风吹过,那些跟柳枝儿只有一丝牵挂的柳叶儿在风中翩翩起舞,像天女散花般落入秋天,给秋天增添了一道迷人的风景线。)(柳树重点细写了) 冬天是白色的季节,冬姑娘把寒风和飞雪洒向人间;春天是绿色的季节,春姑娘穿着碧绿的衣裳来到了我们身边;夏天是红色的季节,夏姑娘把滚滚热浪悄悄地带给了大地;秋天是多彩的季节,秋姑娘把丰收的果实挂满了树梢。秋天应该是一年四季中

哈尼梯田介绍

哈尼梯田介绍 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元阳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及金平等县,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 2013年6月22日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哈尼梯田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5处世界遗产,使中国超越西班牙成第二大世界遗产国,仅次于意大利。 元阳县境内全是崇山峻岭,所有的梯田都修筑在山坡上,梯田坡度在15度至75度之间。以一座山坡而论,梯田最高级数达3000级,这在中外梯田景观中是罕见的。元阳哈尼梯田主要有3大景区:坝达景区,老虎嘴景区,多依树景区,在茫茫森林的掩映中,在漫漫云海的覆盖下,构成了神奇壮丽的景观。 元阳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呈现着以下特点:每一个村寨的上方,必然矗立着茂密的森林,提供着水、用材、薪炭之源,其中以神圣不可侵犯的寨神林为特征;村寨下方是层层相叠的千百级梯田,那里提供着哈尼人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粮食;中间的村寨由座座古意盎然的蘑菇房组合而成,形成人们安度人生的居所。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

与自然高度协调的、 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这就是千百年来哈尼人民生息繁衍的美丽家园。[3]元阳的梯田景观是有最佳观赏拍摄时间的。一年中 最好的季节是11月至次年4月间,这时候田中无稻谷,水平梯田层层透亮,光影效果极佳,其中春节前后更是经常可见云海,元宵前后,野樱花、野木棉花、野桃花和棠梨花开得满山的红、白色,极为壮观。早晨最佳拍摄点是多依树景区。当太阳呈逆光角度驱散晨雾,层层梯田便渐渐染上金光,坐落其间的哈尼族彝族山寨,被云雾掩映得扑朔迷离,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坝达和勐品的老虎嘴景区,则是观日落的必到之处。在斜阳和彩霞的映照下,连片的梯田就像是浩瀚的大海,雄伟壮丽,各种有节奏的层次和美妙曲线,五彩斑斓的颜色搭配,常让人目瞪口呆,不知身在何处。老虎嘴离视线最远处的左上角,细看还可看到一匹正扬蹄奋疾的骏马!其他如箐口、龙树坝、攀枝花的螺丝田等,也是各具特色,绝不容错过。 元阳梯田有四绝 一绝:面积大,形状各异的梯田连绵成片,每片面积多达上千亩; 二绝:地势陡,从15度的缓坡到75度的峭壁上,都能看见梯田; 三绝:级数多,最多的时候能在一面坡上开出3000多级阶梯; 四绝:海拔高,梯田由河谷一直延伸到海拔2000多米的山上,可以到达水稻生长的最高极限。

红河哈尼梯田情况介绍

红河哈尼梯田情况介绍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南部,有哈尼、彝、苗、瑶、傣、回、拉祜、布依、壮、汉十个世居民族和尚未识别族称的芒人。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自治州各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这里是天然的民族博物馆,迷人的文化大观园,红河哈尼梯田是其中最具代表性、最有魅力的民族文化景观。 一、红河哈尼梯田简介 河哈尼梯田是分布于红河南岸哀牢山南段,以哈尼族为代表的人民在一千多年的生产生活中,利用当地独特的“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地理气候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 红河哈尼梯田历史悠久,文字史料记载的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明代大农学家徐光启将梯田列为中国农耕史上的七大田制之一,并留下了“世间田制多等夷,有田世外认命题”的著名诗篇。 红河哈尼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景观壮丽,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元阳、红河、绿春、金平等县,仅世界遗产申报地核心区元阳县境内就有19万亩梯田,集中连片最大的达上万亩,其中以多依树梯田、坝达梯田、麻栗寨梯田,勐品梯田、牛角寨梯田最为著名。这里水源丰富,空气湿润,雾气蒸腾,满谷的云雾漂浮不定,形成浩瀚的云海,时隐时现,将山谷和梯田装扮得含蓄生动,婀娜多姿,被誉为高原大海,空中水库。 连绵不断的成千上万层梯田,从山脚延伸至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之巅,近万亩的梯田宛如一片波海,泛着粼粼波光,景色十分壮观。镶嵌在陡坡上的梯田,远看如天落碧波,侧看以天梯凌空,俯瞰似大地版图,气势磅礴,秀丽多姿,独具风韵,美妙绝伦,把山梁深谷组成一幅变幻莫测的天然画卷。森林、村寨、梯田、江河、共同构筑的良性农业生态是哈尼等各族人民利用当地特殊地理气候,变自然生态农业为农业生态的独特创造,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完美结合的范例,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哈尼梯田文化内涵深厚、独特,具有科学性和完整性。以耕作梯田著称于世的哈尼族,其农耕生产生活过程中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发明了“木刻分水”法和“自然冲肥”法,公平、合理而又科学,保证每块梯田都得到充分的肥料和水量供给。

关于古典舞优美的句子

关于古典舞优美的句子 她一身绯色舞衣,头插雀翎,罩着长长的面纱,赤足上套着银钏儿,在踩着节拍婆娑起舞。她的舞姿如梦。她全身的关节灵活得象一条蛇,可以自由地扭动。一阵颤栗从她左手指尖传至肩膀,又从肩膀传至右手指尖。手上的银钏也随之振动,她完全没有刻意做作,每一个动作都是自然而流畅,仿佛出水的白莲。 在许多次起舞的情况下,我感觉触到某种神圣之物,在那些时刻,我的灵魂飞翔,与万物合一。我变成星,也变成月,变成爱者与被爱者,胜利者与被征服者,主人与奴隶,变成歌手与歌曲,知者与知识。 清颜白衫,青丝墨染,彩扇飘逸,若仙若灵,水的精灵般仿佛从梦境中走来。天上一轮春月开宫镜,月下的女子时而抬腕低眉,时而轻舒云手,手中扇子合拢握起,似笔走游龙绘丹青,玉袖生风,典雅矫健。乐声清泠于耳畔,手中折扇如妙笔如丝弦,转、甩、开、合、拧、圆、曲,流水行云若龙飞若凤舞。你的指尖划出令人痴迷的弧度,旋转在寂寞的边缘。头发与裙角在午后微弱却依旧温暖的斜阳中飘散,仿佛全世界都投入到韵律中,我听到了时间断裂的声音,因你的舞动,你像一只悲傲的雀,身躯辗转缠绵。蕊宫阆苑。听钧天帝乐,知他几遍。争似人间,一曲采莲新传。柳腰轻,莺舌啭。逍遥烟浪谁羁绊。无奈天阶,早已催班转。却驾彩鸾,芙蓉斜盼。愿年年,陪此宴。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

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只见老师扬起双手,惦起脚尖,做出留头似的旋转。这时,她像一只在空中飞旋的天鹅;又像在地面翩翩起舞的孔雀。老师那阿娜的身姿,仿佛与音乐溶为一体;那柔软的身体衬托出了舞者高贵的美!我陶醉了,从此我便爱上了舞蹈。她是一位活泼可爱的小女孩,白净的瓜子脸,弯弯的眉毛下一双水灵灵的眼睛。她爱唱歌,更爱跳舞,还参加了校舞蹈队呢!她穿着那件红地白花的连衣裙,跳舞时,动作优美极了!舞蹈是你的脉搏,是你的心跳,是你的呼吸,是你生命的节奏。也是对时间、动作、幸福、喜悦、伤心和羡慕的表达。轻步曼舞像燕子伏巢、疾飞高翔像鹊鸟夜惊。美丽的舞姿闲婉柔靡,机敏的迅飞体轻如风。她的妙态绝伦,她的素质玉洁冰清。修仪容操行以显其心志,独自驰思于杳远幽冥。志在高山表现峨峨之势,意在流水舞出荡荡之情。街舞跳街舞使人注意力集中,舞蹈动作优美而随意同时,跳街舞可以通过消耗全身脂艾杨格瑜伽非常注重人体的正确的摆放生理结构,骨胳肌肉的功能等,强调体位动作的,我们就不能不佩服这个利用的精妙因为,郭蕾老师为这节课设计的教学目标主要就是揣摩关键词句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表达效果这也正是。树上纷纷扬扬落下了几片树叶,这些舞蹈的精灵,时而旋转着轻盈的身子,时而唱出哗啦啦的歌声,他们的一生,如昙花一现,然而再精彩的背后,隐藏着死亡的召唤,但他们毫不畏惧,勇敢地投向大地母亲的怀抱,等待孕育着一个个新的生命!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初步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10个生字。掌握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力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②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③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生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情感目标: 通过反复读文,体会作者感情,激发热爱热爱祖国的壮美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特点观察的方法。 2、体会课文中用词准确、生动的优美句子。 教学难点: 文中介绍的景象及动物、物产等,学生不够熟悉,可能感到生疏,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 课前准备:1、收集小兴安岭的有关资料。 2、制作幻灯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10个生字。掌握由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3、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学习了《富饶的西沙群岛》,我们感受到祖国南方的风光美如画。那祖国的北方怎么样呢?在祖国的东北有许多高大的群山,其中有一座山,名字叫“小兴安岭”,那里可美了,像个大花园。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到美丽的小兴安岭去走一走、看一看。(板书课题) 1、齐读课题。 2、引读“什么的小兴安岭?”生读“美丽的小兴安岭”。 3、这个“兴”字啊,同学们再读一遍,这个“兴”字可以组什么词? 同学们,你们知道小兴安岭在什么地方吗?(课件出示地图解说) 4、教师简介小兴安岭(课件出示)。 二、初读课文 小兴安岭在哪里呢?那里是个怎样的地方?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读一遍课文(引导学生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来回答)。 (一)检查预习 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课件出示) róng huì xīzhǎng cōng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导游词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导游词 ??提到我的家乡红河,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那绝对是被誉为“真正的大地雕塑”的红河哈尼梯田啊!红河哈尼梯田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多个少数民族利用当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独特气候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而最具代表性的呢就当数元阳哈尼梯田了。 智慧的哈尼族祖先在半山腰水源充足、温暖向阳的山坡上选择修建村寨,村寨的上方是茂密的森林,作为哈尼人民的水源地,村寨下方是梯田,为人的生存奉献粮食。哈尼族在闲暇之余喜欢沏上一壶醇香的普洱茶坐着喝喝茶、聊聊天,以缓解耕作的劳累。他们崇尚黑色,喜欢用自己织染的青黑色土布做衣服。男子多穿对襟上衣和长裤,女子多穿无领上衣,下穿短褶裙。那大家知道我们哈尼族怎样挑选一位勤劳、健康的姑娘吗? 第一、我们看她的屁股黑不黑!我们哈尼族姑娘穿的是短褶裙,在田间地里劳作的时候是要弯腰的,屁股向上抬,经太阳一晒就黑了,那屁股越黑是不是就证明她越勤劳了。 第二、我们看她屁股露的多不多。因为在我们哈尼族姑娘的裙子上是佩戴银饰、银链的,银饰、银链一多,就会把裙子给坠下来。然而大家都知道,银有除湿、去病、保健的功效,我们哈尼族姑娘佩戴银饰、银链呢,就可以有效去除体内因多年在田间地里劳作染上的湿

气,这样姑娘的身体不就健康了吗? 千百年来哈尼人民崇拜自然、认识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变自然生态为农业生态,将森林、村庄、梯田、水系四个要素,和谐统一,科学又实际,既解决了吃饭生存问题,又使环境得到了保护。1300多年以来,这个生态系统养育了这方水土的哈尼族、彝族、瑶族、傣族、壮族、汉族等等世居民族,各民族互帮互助,成为了红河哈尼梯田一道道美丽的人文风景线。说到这儿,可能大家又会有疑惑了,我们这么多民族是怎样相互包容、和谐发展的呢? 不仅是因为我们有浓厚的梯田文化,还因为在我们享有“滇南邹鲁”美誉的红河建水有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的全国第二大文庙,在这种儒家文化的影响下,我们各民族之间才得以友好往来,繁荣发展。我想对于大多数男士而言,对于红河的印象更多的应该是咱香气充足、口感,舒适的红河烟,对吧?目前红河烟已成为我们红河的一张名片了,它实现了红河经济的腾飞,也为云南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红河,希望大家下次来云南的时候可以来到小苏的家乡红河做客。最后用我的名字预祝各位朋友此次旅途:舒心、圆满! 【篇二】 大家好,欢迎来到红河哈尼梯田。 现在由我来介绍一下红河哈尼梯田,它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当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地理气候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据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这里的梯田规模宏大,绵延

大班绘画《美丽的蒲扇》教案

大班绘画《美丽的蒲扇》教案 1、认识蒲扇,知道蒲扇的结构和用途。 2、观察美丽的扇子,明确自己的装饰想法,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装饰蒲扇。 3、乐于装饰蒲扇,在绘画过程中留意扇面的清洁。 PPT课件一份、范扇3把、展板;人手一把小蒲扇、颜料和笔、小毛巾。 1、谈话引入。 我有一个朋友新开了一家商店,你们想知道里面是卖什么的吗?看,是什么? 2、观察、欣赏扇子。 各种各样的扇子,你觉得这些扇子怎么样?擦亮你的小眼睛,仔细看看,你觉得哪一把扇子漂亮,漂亮在哪里? 1、引出蒲扇 你们说的真好,这些扇子的图案、形状都很漂亮,各有各的特点,大家都很喜欢。很快,这些漂亮的扇子就卖出去了,可是吖,有一种扇子却没有人买,你们认识这种扇子吗?在哪里看到过?我们的爷爷奶奶就用这样的扇子。 2、介绍蒲扇 我来告诉你们,它叫做蒲扇,它的扇面和扇骨是用一整片棕榈树的叶子做成的,扇起来风特别大,所以吖有时候我们还用它来扇炉子。当然啦,蒲扇也有很多种(大考吧幼儿

教育 )样子,看,我这里就有一把,它也是蒲扇。这把蒲扇和刚刚的又有什么不同? 3、蒲扇的求助 你觉得蒲扇和那些卖出去的扇子比起来怎么样?为什么蒲扇没人买呢?,蒲扇因为没人买很难过,你们能帮帮它吗?有什么办法?变漂亮,那你觉得怎么做才能让蒲扇变漂亮? 1、认识已经变美的蒲扇 画画,那要画些什么呢?蒲扇们也向我求助了,看,这是我帮助的几把蒲扇,它们现在怎么样了?我是怎么装饰的? 2、你说我画 那我们一起来试试吧,你们来说,我来画。先画什么?可以画什么样子的花边?然后?最后呢?今天我们要用的工具是颜料,用颜料要注意些什么? 3、明确想法 现在,开动你们的小脑筋,想一想,你想画些什么?谁来说一说?看来大家都想好了,那我们就来试试吧!记得涂颜色的时候要涂满,不要留下白点点哦,当然,也请你们画的时候小心,不要把白色的扇面弄脏了。 1、你们都画的好漂亮啊,谁来说说,你喜欢哪一把蒲扇?为什么?

哈尼族梯田文化

浅谈哈尼族梯田文化 约莫四年前,曾有幸去过云南,尤记在西双版纳曾拜访过的一个村寨,僾伲寨,精致的服装,热情好客的性格,勤劳勇敢的作风,能歌善舞的天性,正如每一个少数民族所共有的。然而真正让我记住的这个民族—哈尼族的,却是那零次栉比的梯田,顺着山势的蜿蜒,重重叠叠,层层相连,蔚为壮观。 哈尼族(Hani minority),是跨境而居的国际性民族,也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是中国一个古老的民族。哈尼族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元江和江澜沧江之间,聚居于红河、江城、墨江及新平、镇沅等县,和泰国、缅甸、老挝、越南的北部山区(称为阿卡族)。哈尼族是云南特有民族,现有人口1660932人,主要从事农业,他们勤劳勇敢,善于开垦梯田。有十月年(扎勒特节)、六月年(苦扎扎)等节日。哈尼族人使用哈尼语,属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的彝语分支。分哈雅、碧卡、豪白三种方言,各方言中又包含若干种土语。哈尼族是一个与音乐歌舞为伴的民族。主要舞蹈有大鼓舞、棕扇舞、木雀舞蹈、罗作舞等。 据有关汉文史籍记载,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羌族。古代的羌族原游牧于青藏高原。公元前384至前362年间,秦朝势力迅速扩张,进行大规模征服邻近部落的活动,居住于青藏高原的古羌人游牧群体受到攻击,流散迁徙,并出现若干羌人演变的名号。“和夷”就是古羌人南迁部族的一个分支,当他们定居于大渡河畔之后,为适应当地平坝及“百谷自生”的地理环境和条件,开始了农耕生活。“和夷”虽不尽指哈尼族先民,但无疑包括哈尼族先民在内。相传哈尼族的祖先,曾游牧于遥远的北方一个名叫“努玛阿美”的地方,尔后逐渐南迁,居住在“谷哈”和“轰阿”(指滇池、洱海沿岸)广大地区,与“昆明种人”相互交错杂居。后因遭异族侵扰,分两条路线往南迁徙:一条即早先“和夷”自川西南迁经滇池昆明一带,再经南迁至滇东南的六诏山区;一条自滇西北迁经大理湖滨平坝,然后分别南下到今哀牢山、无量山区的景东、景谷、镇沅、新平至石屏、建水、蒙自、开远,继而至元江、墨江、红河、元阳、绿春、江城及西双版纳等地。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和耕作技术的不断提高,尤其是金属工具的出现和南方百越族群稻作农耕文化的影响,哈尼族的原始农业获得了较前更进一步的发展。哈尼族先民从游牧生活向农耕经济的转化,其根本原因在于适应生态环境的需要,以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使他们由干燥的西北高原迁入气候湿润,雨量丰沛的云南高原,大量吸收了南方原居民族稻作农耕文化优秀成分的必然结果。 哈尼族从迁居哀牢山区之后,即从隋唐时起,便正式揭开了真正意义上的梯田稻作农耕文化畜牧,与大自然协调相处。他们在原有丰富的生活实践农业生产经验的基础上,遵循生态环境及其变化规律,利用哀牢山区山高谷深的切割地貌和气候、植被立体分布的特点,建构与之相适应的梯田稻作农耕文化生态循环系统。 哈尼族聚居的哀牢山区,由于受南面印度洋风和海拔高低悬殊的影响,在较为阴冷的高山和峡谷中,仍较多地保留着茂密的原始老林,四季云雾缭绕,降雨充足。同时从炎热河谷江河湖泊中蒸发升腾的水蒸气再次化为绵绵雾雨,终年不绝,在森林中汇成无数水潭和溪流。低山河谷江河湖泊中的水均源于此。这是天然的绿色水库,因此,哀牢山区素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美称,成为哀牢山区哈尼梯田农业的可靠保障。他们营造梯田,多选择海拔在800米至1300米之间气温较高、湿度较大、抑郁水稻生长的缓坡地带,利用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角落,因此营造的梯田层层大小不一,错落有致。在梯田之间修有羊肠小道,行走方便,易于耕作。

美丽的秋天日记

美丽的秋天日记 导读:美丽的秋天日记1 美丽的秋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人间。她走到哪里,哪里就变得五彩缤纷。 秋姑娘来到果园,用红色的颜料涂红了柿子。火红的柿子压完了枝条,像一个个小红灯笼。她用金色的颜料涂在梨上,梨的香味吸引着小朋友的脚。 秋姑娘又来到了公园,她用红色的颜料涂红了枫叶。火红的枫叶落下来,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空中舞蹈。她把黄色的颜料涂在了菊花上,菊花随风舞动,散发着醉人的气息。她把金色染在了桂花上,桂花的香气在空中漂浮着。 秋姑娘又来到了田野,她用金色涂在水稻上。沉甸甸的果实压弯了腰,远远望去,犹如一大片金色的海洋。她把红色的颜料涂在高粱上,高粱举起了一把把火红的火把,农民看见了,都笑得合不拢嘴。 秋姑娘来到森林,看见小动物在做冬天的准备:小松鼠忙着准备粮食。蛇、乌龟在做冬眠的准备,准备即将度过一个漫长的冬天。 啊!秋天真是一个神奇的画家。她用画笔描绘出来多姿多彩的世界,我爱秋天!!! 美丽的秋天日记2 百花盛开、百鸟争鸣的春天是可爱的,五彩缤纷、果实累累的秋天更可爱。

秋天的公园里,五彩缤纷。你看,秋天画出了一片片黄色的叶子,秋风吹过,树叶们飘呀飘,像一只只黄色的蝴蝶。你看,秋天画出了一朵朵盛开的菊花,红的像火,白的似雪,黄的如金,真迷人呀! 秋天的果园里,芳香扑鼻。红通通的苹果像小姑娘的脸蛋。黄澄澄的橘子像一盏盏小灯笼。一串串沉甸甸的葡萄,像一串串珍珠,有红的、紫的、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秋天的田野里,硕果累累。金黄色的稻子弯下了腰,好像在向人们鞠躬行礼。亮晶晶的玉米棒子吐着金黄色的胡须,在风中向我们招手。紫莹莹的蕃薯和白嫩嫩的花生害羞地躲在泥土下面和我们玩捉迷藏呢!长着白胡须的老爷爷看得合不拢嘴。 我爱美丽的秋天! 美丽的秋天日记3 我喜爱枫叶似火的金秋。秋天给人们带来丰收和喜悦。 秋天来到田野,给田野穿上了一件金黄的大衣,到处都是农民伯伯的欢声笑语,因为他们要大丰收了! 秋天来到果园里,染红了的苹果像一个个孩子躺在妈妈的怀抱里。葡萄像一串串珍珠挂在绿色的葡萄藤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更加闪亮。 秋天来到大山,把枫树的叶子吹红了。一阵秋风吹过,红枫叶从树上飞了下来,如同一个个降落伞员从飞机上跳了下来。金黄的梧桐树叶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啊,扇走夏天的炎热。 秋天来到了城市里,催促着人们换上了各式各样的外套,夏天因

旅游地理:哈尼人奇特的灌水梯田和农业生态系统

旅游地理:哈尼人奇特的灌水梯田和农业生态系统 在中国云南南部红河州有一个勤劳而又奇特的少数民族——哈尼族,他们常年居住在哀牢山的半山腰。千百年来,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改造着大自然,用辛勤的汗水依山开垦了几十万亩奇特的灌水水稻田,成为中国农耕作业的一大奇迹,哈尼人因此被称誉为“山的雕刻者”。 当你走进半山腰的哈尼村寨的时候,举目四望,村后高山上的茂密森林郁郁葱葱,村前的层层梯田环绕着座座大山,重重叠叠的田埂密如织网。从上望下去,一块块小稻田犹如一面面镜子,银光闪闪,十分壮观。 哈尼人的灌水梯田到底神奇在那里呢? 我们先从那里的水说起。 种水稻自然离不开水。在哈尼人的梯田里,水以十分奇特的方式贯穿于他们的农业生态循环系统中。高山森林孕育的溪流水被引入盘山而下的水沟,顺着水沟流入村寨,流入梯田,再以梯田为渠,流入下一块梯田,就这样缓缓流动,长流不息,最后汇入了谷底的江河湖泊。而后,水又在独特的立体气候作用下重新蒸腾为云雾,储藏于高山森林。哈尼人的梯田就是这样建在哀牢山南段红河和腾条江峡谷海拔300米至1900多米的大小山坡上。高山森林,半山村寨,低山梯田,完美地构成了哈尼人独特的生存空间和农业生态循环系统。 再说施肥。“流水施肥”也是哈尼人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条件而独一无二的做法。在内地和平坝(平坦地段)地区,稻田灌满了水以后一定要就关田保水,以免所施肥料和稻谷用水流失。哈尼人则是利用高山流水循环施肥。首先是让来自深山老林的大量腐殖质和人畜粪便顺流而下,自然施肥;二是村中有一个大水塘,家家也有自己的小水塘,平常肥料都积存在这里,插秧时节搅拌池塘,肥水就顺沟而下,流入梯田,只要告诉别人家关闭水口,就可以用自家的小肥塘单独冲肥入田, 即所谓的人工“冲肥”。 哈尼人的年份也是以水稻的种植周期而定的。每年的二月份开始耕田并给梯田灌水,五月插秧,九月收割。大面积的梯田,丰厚的稻米,哈尼人从未尝到过饥荒的滋味。 哀牢山区独特的立体气候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作为生态系统,灌水梯田十分依赖于独特的自然条件。元阳县地处滇南横断山脉的支脉哀牢山的南段。在我国境内,大多数山脉都是东西走向,而横断山却是个例外,它从西北部插入云南,由支脉云岭继续向东南延伸,接近滇东南边陲的红河毗邻越南的一段就是哀牢山。就是这座不起眼的山脉,它将云南的气候切成两半。冬天,较弱的东北冷空气很难翻越哀牢山影响以西地区,因此,山的东部气温明显低于西部;夏天,哀牢山西部处于西南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雨丰沛,而山的东部由于地形闭塞,干热少雨。如果从空中接近这座云雾蒸腾的神秘山脉,你会发现这里是不同气候的微缩景区。从最高处海拔3074.3米的西隆山,到最低处海拔仅76.4米的红河出境处河谷,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气候依次排列,形成变化多端的立体气候。 哈尼人为什么选择居住在半山区呢?他们认为半山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气候四季如春,冬暖夏凉。往上走,高山区森林密布、气候寒冷。山下气候潮湿,瘴疠流行,旧时卫生条件差的情况下不宜人的生存,只有半山,既适合生存又适宜稻谷等庄稼的生长。所以,哈尼人从中国西北部迁入云南后,选择在红河南岸的哀牢山的半山区居住。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优质)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一、教学效果 《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描写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一些效果:巧析比喻句。第一自然段有这样一个比喻句:“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学生找出比喻句后,我说:“你们从这个比喻句中读到什么?”然后引导学生从省略号理解树多,从“几百里连成一片”理解树多,从“绿色海洋”理解树多,由此,明白了这个比喻句是要告诉我们树很多。发挥想象,体会“浸”字妙用。 二、成功之处 本课教学成功之处是对“抽出”的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的春天时有这样一句话:“春天,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我采用词语比较、教师演示方法来理解。词语比较。首先是“抽出”与“长出”相比较:“抽出”写出了新芽长得很快,树木蓄积了一个冬天的力量、一个冬天的精神,一到春天奋力、使劲、枝条快速而有力长出来的样子。然后是教师演示:我把一块竹片别在身体一侧,然后快速、有力地“抽出”,用“抽出”写出了枝条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很形象生动,也避免了语言的重复性,让学生体会文章中用词的精确性和重要性,感受小兴安岭勃勃生机的春景。 三、不足之处 课上完后还是感觉有些环节不尽人意。如:因为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花费的时间较多,所以后面的教学中时间有些紧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课文的体验,对全文品味也自然就很不够了。是啊,没有充足的时间品读课文,怎能真正品味到课文的美呢?今后,我在课堂上必须要给学生留足充分的朗读时间才行!

四、改进措施 狠抓关键词,加强对文章的感悟。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文质兼美的文字,在教学中,教师要舍得花长时间让学生根据关键词进行感悟,走进文本,理解课文。三年级识字教学仍然很重要,三年级教学,识字量很大,同时开始习作教学,负担较重,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识字方法,让学生举一反三,高效识字。

中班艺术:美丽的哈尼梯田

美丽的哈尼梯田 主题:爱我祖国 领域:艺术(美术) 班级:中班 时间:2018年11月 授课教师:元江二幼赵云华 设计意图: 《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祖国地域辽阔山河壮美,有着各种各样的奇山异水,哈尼梯田是勤劳的哈尼族人民千百年来世世代代耕耘留下的天工之作,一年四季有不同的美,变幻莫测又很神秘。中班幼儿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点和刷是一种有趣的绘画方式,让幼儿尝试用海绵刷以点和刷的方式作画,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作画。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家乡哈尼梯田的美,萌发爱家乡爱祖国之

情。 2、初步尝试用海绵刷以点和刷的方式作画。 活动重点:感受哈尼梯田的美。 活动难点:大胆画出美丽的哈尼梯田。 活动准备: 1、PPT、轻音乐 2、水粉、水粉画纸、海绵刷、纸胶布 3、展示板、导游小彩旗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导游的身份导入活动。 小游客们,在我们祖国的大山里,有着许多不一样的奇山异水,我们去看看吧! 欢迎大家来到我的家乡——元江美丽的哈尼山寨,我们去看看吧。 二、初步感受哈尼梯田的美。 1、观看视频。 (1)你们看到很多的田地了吗? (2)一台一台的像楼梯一样的田地就是梯田,梯田在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的变化。 2、看梯田图片。 (1)梯田有些什么颜色? (2)弯弯曲曲的线条是什么?”

三、幼儿作画,大胆画出美丽的梯田。 1、激起幼儿作画的兴趣。 祖国有这么美的梯田,我们到哈尼山寨的“梯田画坊”去画下来吧! 2、介绍新的画笔——海绵刷,引导幼儿说出点、刷。 3、提出作画要求。 (1)海绵刷要放入对应的格子里。 (2)画好后把画粘到展览板上。 4、幼儿自由作画,教师巡视指导。(播放轻音乐) 四、导游带领小游客交流分享作品。 五、带游客参观下一个景点,活动自然结束。 我们伟大的祖国还有很多奇山异水,我们去参观下一个景点吧。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及教学反思

《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材分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文章。这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课文主要讲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作者对祖国山河与大自然的无比热爱。课文紧扣“美丽的大花园”与“巨大的宝库”,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安排。其中,第二段按四季更迭的顺序具体介绍,是进行情感熏染与语言文字训练的极佳载体。依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给孩子们创设民主平等的氛围,合作探究与自主学习并重,全面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 学情分析: 由于平时语文课非常重视学生的预习,所以除个别学生外,大部分学生基本上养成了预习的好习惯。三年级学生已初步形成主动识字的意识,逐渐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能积极的搜集、整理资料,对周围充满了好奇心,逐渐树立了实践创新的精神。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认读生字、新词,理解生词的意思。 2.了解有关小兴安岭的内容,自觉地进行语言积累。 3.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和与人合作意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体会小兴安岭的美景这一主体教学环节,扎扎实实训练学生的语感。 2.领悟作者观察与描写景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3.教师渗透学习方法与学生尝试实践相结合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欣赏自然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体会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和学习积累语言,是学习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是教学的难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课件激趣,谈话导入。 优美的景色能给人美的享受,今天,老师特意带来几张图片,和大家共同欣赏。(课件播放: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的春天;草木旺盛,绿树成荫的夏天;落叶飞舞,果实累累的秋天;冰雪覆盖,白雪皑皑的冬天。)同学们,知道这是哪里的景色吗?指名回答(板书:小兴安岭)指导学生用“兴”的不同读音组词。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看了这几张图片,你觉得这个地方怎么样?指名回答。(板书;美丽的)能不能用文中的话说,小兴安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指名回答。那么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既是美丽的大花园,又是巨大的宝库呢?这节课我们就共同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运用电教手段以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营造出愉悦的学习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云南元阳哈尼梯田和西双版纳自驾摄影游攻略

云南元阳哈尼梯田和西双版纳自驾摄影游攻略(原创)--段大进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些西方人在卫星云图上发现,中国云南南部有一大片神秘的白色亮点。1988年几名法国专家特意到云南进行勘察,发现谜底就是元阳梯田,拍摄的照片在欧洲媒体发表后,那美妙的线条和绚烂的色彩,为世人惊艳。随着法国人杨??拉玛在元阳拍摄的记录片《山岭的雕塑家》在世界上40多个国家放映后,元阳梯田从此走入了人们的视野。 元阳梯田是勤劳的哈尼族人用汗水绘就的大地版画。梯田四季皆美,但最美季节永远是冬天,注水后的梯田闪现出银白色的光芒,凸显梯田婀娜多姿的轮廓。日出前,梯田优美的轮廓已在黎明的晨曦中若隐若现,高处俯瞰下去,宛若一幅极其淡雅的水墨画。太阳从东方生起,红色的朝阳投射在村庄上,四周的颜色也随着太阳的升高而不断变幻,那种多彩与烂漫,不由得让人陶醉。所以,如果你是一个驴友,你不到元阳,元阳会替你感到难过;如果你是一个拍友,你不到元阳,上帝也会替你感到难过!” 每每看到摄影手册中关于元阳梯田的摄影作品和文字介绍,总有一种向往和实现愿望的冲动。一直以为梯田的色彩是PS出来的。然而亲历目睹后,恍如隔世,惊叹景色窒息之美,神奇的大地雕塑! 本次元阳梯田和西双版纳自驾游总共10天,本文主要介绍元阳摄影自驾游攻略,附带介绍一下西双版纳的旅游心得。我查了网上资料,介绍元阳自驾攻略的不多,也不详细。在此,我将较为细致地描述,并准备发帖到百度文库让喜欢摄影的自驾朋友搜索到并下载(包括图片)。 深圳到西双版纳全程自驾路线图(图1) 元阳和西双版纳地区自驾路线图(图2) 元阳县哈尼梯田景点图(图3) 一、路线 图1介绍: 从深圳到云南红河哈尼族自治州全程1600公里,从大年初一早上6点半出发,当晚9点入住广西百色真龙大酒店。次日7点半启程于傍晚5点半到达元阳县新街镇。 图2介绍: 下G80广昆线高速后,进入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开元市,往个旧市方向行驶,经过元阳县到达新街镇,约140公里,3个半小时的路程。省道或国道,路面一般,个别路面是二级公路,还不错,普通小车没问题。 从元阳新街镇到西双版纳这条路,得先到普洱,住一个晚上后再前往西双版纳的景洪市。当然一口气开到景洪市也是可以,但会太累。 从新街镇到普洱市,是省道。要经过绿春县、江城,全程山路,420多公里的路程开了10个小时,平均行驶时速42公里,四级公路。从早上9点离开新街镇,晚上7点到普洱市,还是不间断开车的,没停车吃饭。这段路弯道多,急弯多,行驶时要特别小心。路面时好时坏,有时是碎石路,有时是水泥路和沥青路,泥巴路很少几段,下雨天比较麻烦。最坏的是山体滑坡段,慢慢开,否则会撞到底盘。 从普洱市到西双版纳景洪市,景洪市到云南边境,不是高速就是高等级公路或一级公路,没什么问题。景洪市到橄榄坝的路基本也是山路,是高等级山路。 图3介绍: 这是元阳梯田景区交通图。从新街镇到各景区的路都不错,只有一段路在修,坑坑洼洼,不下雨还行,注意底盘擦碰。到坝达、多依树、老虎嘴景区的路还不错,一级或两级公路,下雨天也没事。新街镇到龙树坝的路很烂,一般小车开不进,最好租小三轮进去,60元可以打来回。多依树到老虎嘴新开了一条山路,地图上查不到的,图3上的路线是我画上去的,一路景色很美。 二、行驶、山路行驶 长途开车,一定要备好足够的食品,水果。尽管高速路上有服务区,但是到国道省道,没有服务区了,只有加油站,只能买一些当地的不新鲜的饼干之类的东西。面包是不错的选择,但要记得买不

大地艺术与景观设计

?简介:参与自然、以大地为艺术作品载体的大地艺术对现代景观设计,特别是对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影响显而易见。现代景观设计师对大地艺术的借鉴主要体现在直 接运用自然材料等艺术表现手法上。 ?关键字:大地艺术,现代景观设计,实践 1、总述 20世纪60年代以来,景观已经成为艺术领域中最具争议性的课题之一。一群来自英国和美国的艺术家,由于不满架上绘画、摄影或其它艺术表现手法的局限性,追求更贴近自然、非商业化操作的艺术实践,选择了进入大地本身,并以此为载体,运用原始的自然材料,力图吻合自然的神秘性和神圣特征。他们不是简单地通过某种媒质描绘自然、制作风景,而是参与到自然的运动中去,达到与大地水乳交融的和谐境界。这些艺术家中著名的有马克尔·黑哲(Michael Heizer)、罗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沃尔特·德·玛瑞雅(Walter De Maria)、罗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等。他们的作品被称作“大地景观”或者“大地艺术”。以大地为艺术作品的载体,使大地艺术明显区别于60年代以前的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尽管从使用材料和三维造型的特点上来说,大地艺术接近于巨大尺度的雕塑,但每一件作品都不是可以陈列的展品,而是和作品创作的大地环境密不可分。场地已不是可供展览的场所,而是作品的主要内容。场地的特征通过作品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而作品的诠释和内涵也不能脱离场地独立存在。作品不但向观者提供丰富的三维造型,而且还提供与场地特征有关的空间体验。 大地艺术的实践者在短短的几十年内急剧增加,实践的范围也不断扩大。许多平民化的景观设计师和城市雕塑师开始运用大地艺术的基本精神和创作冲动完成环境设计和公共雕塑作品。著名的景观设计师如彼得·沃克(Peter Walker)、乔治·哈格雷夫(George Hargr ave)等,都有典型的设计作品反映大地艺术这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对他们的创作理念的影响。 2、大地艺术的起源 大地艺术,源自美国中西部广袤的沙漠地带,在相对孤立的自然环境中萌芽,以其强健的艺术生命力迅速扩大成广为普及的环境艺术表现形式。大地艺术的初衷是要清晰地表达、甚至重建现代人类和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 20世纪80年代至今,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一度被认为是强大而取之不尽的自然突然变得脆弱而资源短缺,一度被认为和文化毫不相关的自然环境成了与人类文化息息相关的场所。文化的态度融入一切,包括曾经远不可及的荒漠和野生动物栖息地。这种转折多半得益于现代考古学的完善和发达,而艺术家从一开始就对这种观念的转变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罗伯特·史密森1967年在散文《纽泽西的拼贴纪念牌》中描述了一幅充满了管道、建筑废料、旧汽车场和永无止尽的高速公路建设的城市景观,并悲观地称之为“纪念牌式的废墟,被未来荒弃的回忆”。罗伯特·史密森认为人在物质和精神上都依赖自

大班美术活动 制作扇子 教案

大班美术活动制作扇子 活动要求: 1、尝试用各种材料有规律地装饰扇面,感受扇子的美; 2、引导幼儿大胆创作,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扇子展览(墙面环境布置:幼儿带来的扇子,收集的材料。) 2、用卡纸等剪成的各种形状的扇面、事先制作。 3、装饰材料(半成品各种图形或图案)、扇柄(冰棍棒)、蜡笔、浆糊等。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大胆制作扇子,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难点:尝试有规律地装饰扇面,感受扇子的美; 设计思路: 夏天到了,怎么使大家不开空调也能凉快度过夏天呢?我把这个难题流给了孩 子。孩子们听了这个问题,好象并不觉得为难,不一会儿就出了好多注意,而且还把这些都一一画出来,如喝冷开水、吃西瓜、乘风凉、开电扇、扇扇子、看图书等。一天,有位小朋友带来了一把扇子,第二天又有一位小朋友带来了扇子,而且更多的孩子对扇子产生了好奇,于是,我让幼儿收集扇子,并将带来的扇子展示在墙面,渐渐地他们对扇面上的花纹产生了兴趣,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通过让幼儿观察扇子的不同形状、花纹,激发幼儿制作扇子、装饰扇面的兴趣。为了进一步满足幼儿的欲望,我提供了多种材料,让他们尝试有规律地装饰扇面。考虑到年龄的特点与个体差异,在材料的提供上有现成的和半成品的图案。同时 鼓励幼儿大胆地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流程:【欣赏激发】——【讨论示范】——【尝试制作】——【欣赏评价】 活动过程: 一、欣赏激发: 1、现在是什么季节?(夏天到,天气热) 你有什么好办法,使自己凉快呢?(空调、电扇、冷饮、洗澡、扇子等)2、欣赏各种各样的扇子:这些扇子都是我们小朋友带来的、还有是老师在电脑 上搜集的扇子图片(墙面布置的扇子)这些扇子漂亮吗?你最喜欢哪一把扇子, 为什么?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第一课时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第一课时)《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第一课时) 授之以渔、自主探究,《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第一课时)。“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这是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以此为本,在上课前我认真研究了教材、学生,反复揣摩后决定采用变序式的教学方式,从整体出发,结尾段切入,抓住统领全文的中心问题“为什么小兴安岭既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展开教学,从而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去思考去领悟。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本节课有得有失,撷取点滴如下: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小学生对图像、声音很感兴趣,我恰当的运用电教手段以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一课盛满了美的因素,装载了美的语言。电教媒体不仅可以把课文教材中的各种美的因素(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等)直观地再现出来,而且比课文的描述更鲜明更强烈更集中,加上课件中特有的构图美、色彩美、音乐美等因素,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美的事物产生学习、领会、把握的兴趣,同时也陶冶了他们的审美情操。如多姿多彩的景色画面展示时,我仔细观察孩子的表情,聆听孩子的心声,从他们的语气和丰富的表情中我感觉到他们已经融入了课文,从入情入境的感受美、品悟美到发自内心的热爱美,进而热爱小兴安岭、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使情感目标落到了实处;结课时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视频演示伴着柔和美妙的音乐,加

上教师及学生动情的旁白真实的再现了课文内容,既在整体感知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再次用美景感染了学生,使他们感情得到了升化。 总之在教师适时适度地点拨下,教学始终抓住了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处于情绪愉悦的状态之中,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活动,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教学反思《《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第一课时)》。 2.先教后放,循序渐进。 这节课虽然课堂容量较大,但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写作方式上基本一致,于是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了先教再扶后放的方式进行教学: 首先尊重大多数学生的意见选取其中一个季节细致地分析学习,如教师指导学生找出文字中都描写了那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读出感受、积累语言等环节,学完本段后及时与学生共同总结出学习的方法步骤;接着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剩余三个季节的段落之一,并按照刚才的学习步骤合作学习,教师适时地深入学生群体中进行指导,之后小组汇报学习结果,教师用课件辅助学生理解,并对重点词句加以指导点拨;然后放手学生自学其余段落,在学生汇报交流时师生共同赏析;最后教师来个总结。先教后放环节清晰,学生学习有的放矢,有条不紊,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循序渐进实现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欣赏和评价,实现了学生张扬个性的自我超越,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培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