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世纪日中比较文学

20世纪日中比较文学

20世纪日中比较文学
20世纪日中比较文学

20世纪日中比较文学

日本的日中比较文学,是日本学者以日本文学史的发展为出发点,以中日两国文学以及两国文学关系为对象的比较文学研究。显然,无论在出发点、研究视角以及方法论上,日中比较文学研究都有一定的特色。在世纪之交,我们对二十世纪的日中比较文学研究加以梳理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温故而知新,唯其如此,才能使今后日本的日中比较文学研究更加有效,才能使作为对象国的中国的中日比较文学研究界得到一些有益的参照。

一、研究概观与时期划分

根据中日文化交流史的史实和日本日中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状况,我把日本的日中比较文学研究分为战前和战中期、战后期以及“和汉比较文学”期等三个时期。

(一)、战前战中期,系指甲午战争至日本侵华战争结束这一段特殊时期。在这期间,日本在军国主义者的左右下,对素有“债务关系”的中国进行了惨无人道的侵略,在日中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罪恶的阴影。这应是面对二十一世纪,我们比较学者必须予以重视的一个研究领域。日本的日中比较文学乃至日本的比较文学都是在这一大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

日本的比较文学,肇始于十九世纪末叶。1888年,坪内逍遥在东京专门学校开设了“比照文学”讲座,介绍波斯奈特的《比较文学》。此后,比较文学逐渐受到学界的重视。阿部次郎、野上丰一郎和岛田谨二等一批学者都致力于日本的比较文学的建立,发表了一批有影响的比较文学专著。但是,这一时期的比较文学研究,主要是对明治以后的文学与西方文学之间关系的比较研究,而自古以来就业已存在的日中两国文学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成为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也就是说,明治以前的日本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关系,被排斥在比较文学研究领域之外。这当然是战前和战中日本军国主义者所鼓吹的日中“同文同种”“大东亚共荣圈”等谬论在学术界的反映。

然而,在传统的汉学界,汉学者们秉承古来的传统,对中国文学给予日本文学的影响进行了比较扎实的研究。比如,水野平次的《白乐天与日本文学》(1930年)、林古溪的《万叶集外来文学考》(1932年)、远藤实夫的《长恨歌研究》(1934年)、宇田尚的《儒教对日本文化的影响》(1935年)以及麻生矶次的《江户文学与支那文学——近世文学的支那原据与读本的研究》(1946年,1955年改名为《江户文学与中国文学》)等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就中国文学对日本文学的影响关系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日本近世以来对给日本文学以影响的中国文学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出典考据的工作,并在此过程中形成

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研究方法。比如,北村秀吟著于延宝元年(1673年)的《湖月抄》就是一部探讨《源氏物语》与中国文学关系的名著。它集旧注之长,采用头注旁注并用的形式,一改《明星抄》和《弄花抄》等的佛教色彩,而偏重于儒教的解释,充分反映了时代对文学的影响。因此,《湖月抄》成为在江户时代最通用的《源氏物语》参考书,从而促进了《源氏物语》的普及与研究的深入。由是观之,起源于法国的比较文学影响学派的研究方法,在日本的那种特殊土壤里早已成了无须师范的田野操作了。今天说明这一点的意义在于以下二个设问:为什么对日本的汉文学界已是驾轻就熟的方法却没有在理论和方法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如果没有理论认识方面的障碍,方法论的形成是难乎其难的吗?其实,这些问题在前述的几本论著中都有了比较明确的答案。水野平次所要说明的是白乐天与日本文学的关系,林古溪所要考据的是《万叶集》中“外来文学”的作用,宇田尚所要求证的是源于中国的儒教对日本文化的影响究竟有几多,麻生矶次所要研究的是江户文学与支那文学——近世文学的支那原据与读本的关系等等。在这些著述中,有一个最基本的认识最为清晰:日本文学是“日本”的文学,迄今为止她的发展是有中国的白乐天、有中国的“外来文学”、有中国的儒教、

有“支那”的原据等这些因素的影响。显然,如果没有“我”与“他者”这种最起码的比较概念,这些著述的资质都会大打折扣。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此类著述在今天乃至今后的研究中都是不可逾越的。

在战中这一特殊时期,更难能可贵的是一部分有识之士开始将目光投向了中国。青木正儿、盐谷温等名流对中国文学的研究已成大家风范,竹内好主持的中国文学研究会也颇有成效,远藤惠秀的专著《日本文化对支那的影响》(1940年)开日中现代比较研究之先河,山东赋夫在《读卖新闻》(1936年10月22-25)上发表的论文《鲁迅与我国文坛》以及武田泰淳在1943年9月《国际文化》(第27期)上发表的论文《中国人与日本文艺》等都显示了关注中国和日本“当下”的新视角。

(二)、所谓战后期,系指从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至八十年代初日本和汉比较文学会成立,确切地说,就是1948年日本比较文学会成立至日本和汉比较文学会成立为止的一段时期。此期的日中比较文学研究的特点是,研究者的学术研究和日本社会状况的不断改善以及日中两国关系正常化的现实息息相关;逐渐摆脱日本比较文学仅只以研究日本明治大正文学与欧美文学的关系为正宗的成见的束缚;使比较研究的方法在传统的汉文学界和中国文学界得到了普及和发展。1948年日本比较文学会成立,《比较文学》、《比较文学研究》和《日本比较文学会报》等刊物相继创刊,虽然这些刊物大多以明治时代后日本与西方文学的比较研究为主,但也发表了不少日中比较文学研究方面的论文;1972年中国和日本恢复正常的外交关系,调动了研究者的热情;在日本文学和中国文学的研究学者大都自觉地运用比较研究方法,使相关领域的研究逐步走向深入。

在传统的汉文学界,学者们的比较研究方法日臻成熟,出版了一大批日中比较文学研究的著作:金子彦二郎的《平安时代文学与白氏文集——道真文学研究篇》(第一册、1948年,第二册、1978年),太田青丘的《日本歌学与中国诗学》(1958年)和《芭蕉与杜甫》(1978年),川口久雄的《平安朝日本汉文学史的研究(二册)》(1959年,1961年)、《西域之虎——平安朝比较文学论集》(1974年)、《花之宴——日本比较文学论集》(1980年)和《平安朝的汉文学》(1981年),小岛宪之的《上代文学与中国文学——以出典论为中心的比较文学考察》(上册、1962年,中册、1964年,下册、1965年)、《国风黑暗时代的文学》(全八册、1968-1998年)和《古今集以前——诗与歌的交流》(1976年),中西进的《万叶集的比较文学研究》(1963年),小泽征夫的《古代歌学的形成》(1963年)、丸山清子的《源氏物语与白氏文集》(1965年),神田喜一郎的《在日本的中国文学——日本填词史话》(第一册、1966年,第二册、1968年),池田利夫的《中日比较文学的基础研究——翻译说话及其典据》(1974年),益田欣的《〈太平记〉的比较文学研究》(1976年),金原理的《平安朝的汉诗文研究》(1981年),后藤昭雄的《平安朝的汉文学论考》(1982年)等,都在各自的论域内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除上述论著之外,还有一批出色论文纷纷在各种刊物上发表:神田秀夫的《关于白乐天影响的比较文学的一个考察》(1948年),玉上琢弥的《〈桐壶〉与〈长恨歌〉与〈伊势御歌〉》(1955年),今井源卫的《汉诗文在〈源氏物语〉里的位置》(1959年),久松潜一的《六朝诗学与古代歌论——日本文学与外国文学的交流》(1960),吉川幸次郎的《中国文学在日本的接受方法》(1960),吉永登的《忆良的手法与游仙窟》(1962年),高田卫的《上田秋成与中国思想——从“发愤”到“放荡”》(1963年),大林太郎的《从比较神话学看日本神话——以海幸山幸为中心》(1968),白川静的《古代歌谣的世界——〈诗经〉与〈万叶集〉》(1973年),大曾根章介的《〈源氏物语〉与白话小说——近世儒者的源氏物语观》(1973年),田中和夫的《六义论—1—中国诗论与〈古今集〉序》(1977年),德田武的《文化初年的马琴读本与中国白话小说》(1978年),铃木修次的《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1978年),小峰和明的《〈今昔物语集〉汉文出典的表现手法》(1979年),辰已正明的《歌经标式的理

论》(1980年),仁平道明的《〈伊势物语〉二十三段与李白的〈长干行〉》(1982年),新间一美的《另一个夕颜——帚木三帖与任氏物语》(1982年)等,都在拓展传统汉文学研究命题上做出了新的尝试。

而在近现代文学研究界,一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研究者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论著方面有:丸山升的《鲁迅的革命与文学》(1965年),米泽正二郎的《鲁迅·藤野先生·仙台》(1966年),上垣外宪一的《日本留学与革命运动》(1982年),伊藤虎丸的《鲁迅与日本人》(1983年)和《鲁迅与终末论》(1983年)等;在论文方面有:近藤春雄的《留学日本的中国作家》(1949年),武田泰淳的《中国小说与日本小说》(1950年),丸山升的《鲁迅与厨川白村》(1957年)和《鲁迅与〈宣言一篇〉》(1959年),竹内好的《中国的现实与日本的文学者》(1958年),尾崎秀树的《〈惜别〉前后——太宰治与鲁迅》(1959年),高桥和己的《竹内好及其鲁迅精神》(1960年),大塚繁树的《中国的色情文学及其志怪小说与芥川龙之介》(1962年),村松定孝的《唐代小说〈杜子春〉和芥川的童话〈杜子春〉构思的不同点》(1965年)和《太宰与中国文学——关于〈清贫谭〉和〈竹青〉》(1969年),木山英雄的《庄周韩非之毒》(1973年),古崎一卫的《漱石和中国文学——关于陶渊明的影响》(1974年),山田敬三的《战后日本的鲁迅论》(1975年)和《鲁迅与白桦派》(1976年),伊藤虎丸的《佐藤春夫与郁达夫》(1978年)和《鲁迅初期的尼采观与明治文学》(1979年),原田亲贞的《幸田露伴与中国文学》(1982年)等,都对鲁迅、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和太宰治等近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比较文学研究。

(三)、“和汉比较文学”期,系指1983年10月日本“和汉比较文学会”成立后的一段时期。所谓“和”,包括日语古典文学和日本人创作的汉诗文;“汉”,则包括文学在内的经书、史书等诸多门类的中国古典。和汉比较文学会“希望对日本古典与汉语文化圈的文学以及文化的比较研究的进展有所贡献”。[1]由此可见,发起者所界定的“和汉”不仅指我们平常所说的“日中”,还包括更大的“汉语文化圈”的构想。

和汉比较文学会成立后,就着手组织114名专家学者撰写八卷本《和汉比较文学丛书》,第一卷于1986年出版,第八卷于1988年出版,至此八卷本全部由汲古书院出齐。由于社会反映很好,学会和汲古书院又决定出版第二期丛书。他们再次选出150名专家学者,继续进行十卷本《和汉比较文学丛书》的撰写,1994年8月出齐。总计18卷本的《和汉比较文学丛书》,前8卷为总论和分论,后10卷为个论。在“开拓和汉比较文学诸分野,确定研究方向,收集各分野始创的论文”[2]的编撰方针的指导下,《和汉比较文学丛书》不仅对此前的“汉文学”研究进行了梳理,亦提出了一些“和汉比较文学”时代的新课题。1985年10月同人杂志《和汉比较文学》创刊号发行,每年发行一册。到1991年,会员发展到400名。从1991年——第七册《和汉比较文学》起,每年发行二册。至此,“和汉比较文学”有了自己的阵地,逐渐显示出日中比较文学研究主力阵容的风貌。

与此同时,“汉文学”领域的研究者也不断有新著问世:朝仓尚的《禅林的文学》(1985年),玉村竹二的《五山文学——作为大陆文化介绍者的五山禅僧的活动》(1985),中野美代子的《孙悟空——猴的民话学与〈西游记〉》(1987年),辰已正明的《〈万叶集〉与中国文学》(1987)和《〈万叶集〉与比较诗学》(1997年),菅野礼行的《平安时代的日本汉诗的比较文学研究》(1988年),广田二郎的《芭蕉与杜甫——影响的展开和体系》(1990年),中西进的《万叶和海的彼岸》(1990年)和《〈源氏物语〉与白乐天》(1997年),上野理的《平安朝文学与汉文的世界》(1991年),德田进的《〈项羽与刘邦〉的研究——看楚汉军谈的接受》(1992年),田中隆昭的《源氏物语历史与虚构》(1993年),孙久富的《日本上代的恋爱与中国的传承》(1996年)等,都在日中比较文学研究界引出新的“话题”,与“和汉比较文学”造成了互为呼应之势。在论文方面有:冈崎郁子的《空海的一生与文学论》(1984年),波户冈旭的《〈怀风藻〉吉野诗的山水观——以“智水仁山”的典故为中心》(1984年),

樱田满的《万叶集的诞生与中国文化》(1985年),松下忠的《江户时代的诗风试论一瞥》(1985年),林三郎的《风土记·上代歌谣与中国文化》(1987年),石原清志的《中世歌论投影的中国诗》(1988年),山本真吾的《关于〈平家物语〉接受汉语的一个考察》(1989年),柳濑喜代志的《中国文学与平安朝汉文学》(1990年),齐藤正昭的《〈桐壶〉卷的结构与方法——超越长恨歌》(1991年),岩下武彦的《额田王与中国文学》(1992年),池田温的《敦煌文学与日本上代文学》(1993年),后藤昭雄的《被创造了的平安朝汉诗人》(1994年),安保博史的《龙草庐与陶渊明》(1995年),岩山泰三的《一休和中国的诗人们》(1996年),仓又幸良的《〈伊势物语〉第一段与〈登徒子好色赋〉》(1997年),中西进的《〈源氏物语〉与〈游仙窟〉》(1998年)等,都在各自的“论域”内提出了新问题。

在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研究界,研究者纷纷探索日中比较文学研究的新视角。古田敬一编著的《中国文学的比较文学研究》(1986年),试图用“总体性”和“综合性”的方法,对中国文学做出比较文学的阐释;伊藤虎丸等编著的《近代文学里的日本与中国——共同研究日中文学交流史》(1968年),从“交流史”的视角把握“日本与中国”对“近(现)代文学”的意义;芦谷信和等编著的《作家的亚洲体验——近代日本文学的阴影》(1992年),揭开了人们不可以忘却的历史的一页并揭示了它对近(现)代日本文学的“负的”影响;关口安义的《特派员芥川龙之介——在中国看到了什么》(1997年),以大量事实阐述了中国对于芥川龙之介的“意义”;村田秀明的《中岛敦〈李陵〉的创造——与创作有关资料的研究》(1999年),以大量的一手资料揭示了中岛敦文学创造的秘密。在论文方面,阿部谦也的《鲁迅和仙台时代》(1984年)和《鲁迅,仙台时代的摸索——未被思想化的“退化”意识的拂拭》(1985年),须田千里的《泉镜花与中国文学》(1986年),平冈敏夫的《鲁迅与太宰治》(1987年),川村凑的《被“上海”了的都市——5个“上海”故事》(1988年),刘立善、小坂晋的《有岛武郎与鲁迅》(1990年),秋山骏的《中国与内向的世代》(1991年),池田功的《石川啄木与中国古典》(1994年),川西政明的《上海——日本文学怎样表现了中国》(1995年),松泽信广的《芥川龙之介中国旅行后的创作意识》(1997年)等,都或多或少地显示出比较新颖的“比较文学”意识。

此期更为突出的特色之一,就是两国研究者之间的交流得到了加强。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两国间不断有各种层次的学者互访和学术交流。日本方面的伊藤虎丸教授等中国文学研究者长期与吉林大学中文系刘柏青教授等进行交流合作,使其研究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亦有很大的教益;中国方面的严绍璗教授和王晓平教授等中日比较文学研究者亦曾赴日进行合作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也是从八十年代起,一批又一批中国青年赴日留学,为日本学界注入了新鲜血液。在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界,中国留学生成了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孙久富关于“日本上代文学”与中国文学的比较研究、邱岭关于《太平记》与《史记》的研究、刘立善关于有岛武郎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林岚关于芥川龙之介与中国古典文学渊源的研究等等都在日本比较文学界找到了自己的立足点。同时,大部分留学人员取得博士或硕士学位后回到国内,亦成为活跃在中国中日比较文学研究界的中坚力量。

二、研究方法的创新

绵延近一个世纪的日中比较文学,可谓几多波折,却又显现出生生不已的顽强的生命力。支撑研究者继续研究的原因或许很多,但对上千年日中文化交流以及中国文化、中国文学对日本文化和日本文学的影响关系的“探求心”,无疑是其原动力之一。这具体体现在日中比较文学方法论的更迭上尤其明显。

(一)、出典论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典据考证在日本古已有之。但真正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力的是小岛宪之博士。他认为,当研究甲乙两国(或两国以上)的文学交流关系,即借用和贷与的关系时,必须站在“借用者”的立场,回过头来看“贷与者”的真实情况。也就

是说,必须由借用者去探察作为贷与者的“源泉”的文学流派、作家、作品等。这是以“直接出典论”为核心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小岛宪之的《上代文学与中国文学——以出典论为中心的比较文学研究》(1964-65年)和《国风黑暗时代的文学》(1968-98年)是出典论的代表性著作。比如,在《上代文学与中国文学(中)》第五篇第六章《山上忆良的述作》(第1009页)中,小岛宪之具体考察了“经济”一词的出典:

《万叶集卷五》山上忆良“悲嘆俗道仮合即離,易去難留詩”中有一句:

俗道變化猶擊目,人事經紀如申臂。

①綱紀常理

②商賈“滕叔蔣兄,自解經紀”(張文成《朝野僉載》)

③通過通行“經紀山川,蹈滕崑崙”(《淮南子》原道訓高誘注“經行也,

紀通也”)“乃有四經紀人”(四人通行《大唐和尚東徵傳》)

④如絲織為縱橫“經紀天地,錯綜人術”(《文選》卷十二郭景純《江賦》)

他认为,《文选》的用例与此用例相当。但是,在《国风黑暗时代的文学(上)》第二章第三(2)(第484页)中,小岛宪之否定了前论,

①人事進退推移“母失經紀”(《禮記》月令,鄭玄注“經紀謂天文進退度

數”)

②常理常道“禮經紀人倫”(禮記述人倫紀律、紀綱,《史記》太史公自序)

他认为,这两例亦与忆良用法相当,后者尤为贴切。他在1988年12月第130号《万叶》发表了《忆良“经纪”再再考》一文,对“经纪”又有了新的认识,山上忆良原诗“序”的“人无定期,所以寿夭不同”和“申臂之顷,千代亦空”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他认为,“经纪”作为唐代的俗语用法有“营生”之意。在1998 年的《汉语逍遥》第一部第三章《“经纪之人”——从山上忆良·淡海三船到中村正直》中又深化了“俗语用法”说,并进一步确定《唐大和尚东征传》的“经纪之人”为“商人”之意,这一用法是通过中国俗语小说的媒介传入日本,在近世也为常用,直至近代中村正直的《西国立志篇》也用为“商人”。这足以说明小岛宪之对“直接出典”研究的重视程度,仅“经纪”一词就历数十年。[3]正是由于他不辍笔耕的辛勤劳作才使得“出典论”成为日中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上代日本文学与中国文学》1965年5月被授予学士院恩赐奖。

在诸多日中比较文学研究的论著中,属于“出典论”研究的占大多数。明确说来,出典论研究大多微观研究有余,而宏观研究匮乏。虽然我们也重视文献考证的意义,但没有宏观视角的理论提升,比较文学必将走进一条死胡同。

(二)、引喻论引喻论是对出典论的发展。在日中比较文学研究界开引喻论先河的是中西进博士。他认为,出典的指出仅只是日中比较文学研究的开始,真正的研究还要重视日本古典文学将中国典故作为暗喻的作用。也就是说,日本古典文学的著者引用中国古典,有时并不仅停留在文字的修饰作用上,而可能有更深的意图。所以一定要把着眼点放在典故的引用对于作者和作品究竟意味着什么的问题上。中西进在《万叶和海的彼岸》(1990年)和《源氏物语与白乐天》(1997年)的研究中运用了引喻论的方法。在《万叶和海的彼岸》《用作引喻的典故》一章里,他对《日本书纪》中关于大津皇子事件的记述进行了引喻论的研究。关于大津皇子事件的记述,自古以来便有人指出其出典为《汉书·景帝纪》。如果仅止于此,比较研究的意义则大可质疑。中西进认为,《日本书纪》的作者在运用中国典故的方法中,是将大津皇子和吴王濞等同视之,反映出应当赦免大津皇子“谋反”罪过的主张;虽然作者埋没于无名之中,但他们在被指派书写《日本书纪》之时,即以自己的汉学教养为武器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见解。于是这种引用中国古典的行为,便使得隐含作者政治意图的文字注入了寓意。这种作为暗喻的引用,是构成日本古典文学文学论的重要组成部分。[4]由于中西进博士在这一系列研究中的开创性贡献,他获得了和辻哲郎奖。

作为出典论的延伸及发展,引喻论在日中比较文学研究界已经受到极大重视。很多研究者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这种方法并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田中隆昭教授和新间一美教授等对《源氏物语》与中国文学关系的研究,就属于出典——引喻论的范畴。比如,田中隆昭教授对《源氏物语》接受《史记》影响的研究颇有新意:《杨桐》卷光源氏口诵“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戏将自己比作周公。这里引用的《史记·鲁周公世家》,决不是仅止于作品中人物的即兴吟咏,而是对其后的故事情节的发展——退居须磨和复归政界做出了提示。尤其是光源氏尊重桐壶院的意愿与遗言以及朱雀帝的“孝心”等都可以看出《鲁周公世家》影响的痕迹。正是由于王朝当政者对儒家伦理“孝”的尊重,为光源氏其后——六条院的荣华开了方便之门。然而,光源氏犯下了与父皇的妃子私通的最大的不孝之罪,对他的惩罚也仅止于他的嫡妻女三宫和柏木私通这一形式上的“报应”……[5]通过这种出典——引喻论的论考,田中教授的《源氏物语》研究打破了自古以来“崇佛非儒”或“尊儒非佛”的一元论的桎枯,给人以别开生面的启发。

此外,在日中比较文学界,还有本质论、复原法、历史学与民俗学相结合的方法和民间传承证据论等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也被一部分研究者所提倡,并在相关领域内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6]

三、二十一世纪展望

二十世纪,已成为过去时。但无可置疑的是,我们思考二十一世纪的问题时必须以二十世纪为基点。那么,二十世纪日本的日中比较文学研究为我们今后留下些什么课题呢?

首先,应该进一步开拓理论和方法的视野。在研究方法上,小岛宪之的“直接出典论”和中西进的“引喻论”都在方法论的更新上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如前所述,在日本典据论考以及出典论的研究已有了相当长的历史,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没有多元的研究方法是很难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的要求,即使小岛宪之和中西进两位博士在方法论上的探索也依然未能摆脱根深蒂固的“日本的”“汉文学的”思维定势的束缚。要想在方法论的理论与实践上有大的突破,必须更加加强向比较文学的基础理论靠拢的自觉。在日中比较文学研究领域,尤其传统的和汉比较文学界,由于两国间上千年的文化交流中单向“负债关系”的存在,确实需要对中国典籍“被接受”的状况进行清理,但是如果为了“清理”而清理或者为了出典考据而考据,又有多少学理上的必然性呢?显然,到了二十一世纪初,我们必须对此进行深入的思考,并进一步澄清从事日中比较文学研究的动机以及目的意识。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开始进行中国学以及日中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代研究者中,曾经存在过促使他们研究“中国”的主观动机之一,就是对于过去侵略战争的反省和建立民主主义日本的方法与途径的探索。这种动机,在竹内好研究近现代中国文学·中国文化以及同近代日本的关系时变成了一种起决定作用的思考方式、理论框架,并对后继的研究者产生极大的影响。这正如伊藤虎丸所说:“我使用了‘日中比较’的方法。(1)‘比较’的意义,并非与既有的、普遍性的价值相比,排次其大小、优劣、先进后进(这无须学问),而是通过比较,明确无法序列化的各个‘文化(个性)’的不同。(2)从而发现明了差异以后方能搞清楚的人类共同的课题。我讲的‘比较’,就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的‘方法’或‘概念装置’。具体的就是,当时被称为‘竹内好的批评装置’,即借鉴鲁迅的日本现代批判的方法。”[7]如果我们把竹内好作为第一代研究者、伊藤虎丸作为第二代研究者,那么今天活跃在研究领域的应该是第三代研究者。问题是,第三代研究者还会有第一代研究者和第二代研究者那么明确的主观动机或者目的意识吗?

这个问题,我们只能等着时间(历史)来回答,因为并不是不回答这一问题就不可以进行我们的日中比较文学研究。当然,在动机和目的不明的前提下,今后的“研究”或许会有些尴尬。不过,正如伊藤虎丸教授已经对此有所明示:一、“无须学问”的研究可以休矣;

二、寻求不同的“文化(个性)”乃至人类共同的课题。这和今天我们所提倡的比较文学与“文化”结合是何其相象。

二十世纪末叶,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冲突”和“文化共存”等讨论的展开,东西方文化将重新定位,东亚以及中国文化已引起西方的关注。在这一大的文化语境中,比较文学所面临的课题必然越来越多地具有“文化”的意味。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几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讨论的议题亦不难看出这种转换之必然:1991年第13届东京大会主题“欲望与幻想”(Desire and Vision—East and West),1994年第14届埃德蒙顿大会的主题是“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文学”(Literature in Pluralistic Cultural Context),1998年第15届荷兰大会的主题是“作为文化记忆的文学”(Literature as Culture Memory)。可见,国际比较文学大会所关注的焦点是“文化研究”(Culture Studies)。是的,如果抛开文化谈文学,这可能吗?如果抛开异文化谈比较文学,这可能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文学并不是超越文化的存在,它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语境中,并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被感受,又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被传播、被接受。从这一意义上说来,比较文学的任务首先在于对某一特定的“文化语境”的把握。日本的日中比较文学研究的方向也应该如此。当然,在二十世纪的日中比较文学研究中,小岛宪之对“国风黑暗时期的文学”的发掘、中西进“引喻”出的“盛装文学”与“便装文学”等都在“文化”乃至“文化语境”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仅止于此还远远不能适应二十一世纪比较文学研究的要求。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对日本和中国历时性、共时性的“文化语境”中的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寻求两国间乃至人类共同的课题,这才是当务之急。

所谓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二十世纪国际比较文学研究界,主要有:主题学、形象学、媒介学和比较诗学等等。在这些方面,日本学界也有一定的尝试性研究。

在主题学的研究实践中,新间一美的《另一位夕颜——帚木三帖与任氏物语》(1982年)和《日中妖狐谭与源氏物语夕颜卷——和任氏行文的关联》(1988年)做出了积极的尝试。从而可见,比较文学中的主题学不等于主题研究,主题学偏重母题,主题研究偏重理念和用意。

川村凑的《被“上海”了的都市——5个“上海”故事》(1988年)和《惜别论——“大东亚亲和”的幻觉》(1991年)等运用形象学等方法,对日本作家笔下的上海以及鲁迅与太宰治“惜别”背后的“民族意识”进行了新的阐释。川村的研究得益于对形象学理论——一跨越文化界限、跨越学科界限、以实证研究为主——的基本把握。因为在“大东亚亲和”的幻觉下,原本作为文化输出国的中国(当时被蔑称为“支那”)在日本人的心目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所以当时远东最大的城市上海在日本作家的眼里就成了被“上海”了大都市。这就自然把比较文学的现象学研究引入了后殖民主义的视野,从而使研究更为深入。

在媒介学研究方面,池田利夫的《日中比较文学基础研究——翻译说话及其典据》堪称代表。文学体裁意义上的“说话”,在现代汉语中已经绝迹。作为其替代的“故事”,在何种语境下才能完全替代“说话”?日本的关于“说话”文学的比较研究,对我们会有所裨益。从逻辑上说来,媒介学研究是比较文学研究的第一步,尤其是由于中日两国间源远流长的交往以及汉字和汉文化对日语和日本文化绝无仅有的影响,“媒介——翻译”问题的研究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比较诗学研究方面,松浦友久的《韵律的美学——日中诗歌论》(1991年)、辰已正明的《万叶集与比较诗学》(1997年)和田中和夫的《六义论—1—中国诗论与〈古今集〉序》(1977年)等都为追求进入比较诗学的“可能性”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中日两国间的文学交往已非一日,在对中国文论的摄取融合方面,日本文学当然经历了无数抉择的痛苦。不过,时至今日我们真正把握了两国间的文学规律吗?我们真正拥有共同的美学据点吗?如果我们不把比较文学上升到比较诗学的高度上去加以研究,相信离得出这一答案还是遥遥无期

的。因此,我们的日中比较诗学研究也应该本着这样的原则:“不是以一种诗学模式去套另一种诗学,也不是用一种诗学模式去‘攻克’另一种诗学,而是突破各种界限,作‘文心’上的沟通,把握异中之同,了解同中之异,从中概括出更具有总体性和规律性的东西”。[8]

众所周知,日本的日中比较文学研究界,历来对比较文学理论界采取敬而远之或我行我素的态度。我们认为,对于真正纯粹的学术研究而言,根本没有画地为牢和作茧自缚的必要;相反,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这具有一般意义的“学理”,对以“跨文化”“跨学科”为基础的日中比较文学研究亦可生效。展望二十一世纪,日本的日中比较文学研究依然有无限的发展空间。在传统文献考据研究方法的基础之上,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十分关注两国间不同或相同的、历时性或共时性“文化语境”中的文学现象,进而寻求两国间乃至人类的共同课题,这是一个任重道远而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日]藏中进.和汉比较文学的必要性[N].朝日新闻,1983,8-17.晚刊.

[2] [日]上野理.祝和汉比较文学会成立十五周年[J].和汉比较文学,第二十三号,1999,8.

[3] [日]新间一美.书评小岛宪之著《国风黑暗时代的文学》(全八册)[J].和汉比较文学,第二十三号,

1999,8.

[4] [日]中西进著.王晓平译.水边的婚恋——万叶集与中国文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252.

[5] [日]田中隆昭.《源氏物语》里的孝与不孝——从与《史记》的关系说起[A].后藤祥子等编.论集平安

文学2 在东亚的平安文学[C].日本东京:勉诚社,1995.166.

[6] 王晓平.日本的日中比较文学研究[J].日本学刊,1997(6).

[7] [日]伊藤虎丸.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352.

[8] 饶芃子等.中西比较文艺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4.

北大中文系比较文学概论笔记

比较文学概论讲义 孙丹 第一章发展论 第一节全球化与比较文学多元化语境 1、广为流行的全球化概念着重描述的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些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在空间上不断扩展,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力量的作用表现出洲际(或区域之间)的特点。全球化的特征在于其共时性,具体而言就是空间上的世界压缩和地域联结。 2、比较文学将从一种国际的视域研究所有的文学,在研究中有意识地把一切文学创作与经验作为一个整体。在这种观念中,这种文学就与独立于语言学、人种学和政治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完全相等(雷纳·韦勒克)。 3、文化全球化的论题涉及到文化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即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等关切到文化自身的讨论。

4、大众文化:特指进入到后工业社会时兴起于城市的,以全球化的现代(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能复制的,以市场消费为导向的,引导大众潜藏的思想意识的当代文化形态。 5、多元文化主义强调的是种族上、文化上有差异的族群的独特品质,其观点的基础是文化相对主义和历史主义。全球地方化:即所有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而那种洞悉全球与本土的辩证关系的思想遂被称作全球地方主义。 第二节西方比较文学发展史的渊源 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其标志是学科理论和方法的逐渐确立,学术团体和一批专业研究队伍的涌现,以及专业学术著作和专业刊物的出版。 线索:古罗马文学模仿古希腊文学——中世纪欧洲的文化共同体以及后期各民族文学差异的对比,晚期文艺复兴运动——近代法国启蒙运动使各民族之间的接触更加活跃:伏尔泰、莱辛——格林兄弟(童话、神话)——斯达尔夫人《论德国》——歌德“世界文学”——1866英波斯奈特《比较文学》;1877德科赫《比较文学杂志》;1895法戴克斯特《让·雅克·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1897比较文学常设讲座“文

论搜集整理民间文学作品对作家文学的意义

论搜集整理民间文学作品对作家文学的意义 民间文学是文学的一部分,是和作家文学并行的一种文学即人民大众的集体口头创作,这是民间文学的概念。由这个概念我们不难看出来,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其实就像一面镜子的两端,相悖而又相通。 创作民间文学的是劳动人民群体,他们或许不识字,或许文化程度并不高,但是他们在劳动中收获了丰富的情感,这些丰富的情感也可以用民谣、童话、传说等方式保留下来。或许在文字的使用上,民间文学没有那么考究,但是也正因为民间文学没有那么考究,民间文学才更能让人理解。 而真正的作家文学,不能是空中楼阁,也不能是作家任由自己的想象力驰骋,天马行空写下来的作品。真正的作家文学,是要扎根在人民大众的土壤中,创作出来的能被人民大众广泛接受并且口耳相传的作品。 也就是说,作家文学要以搜集整理民间文学为基础,这一个法则是从古至今都通用的。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便是可以印证这一法则的最早的作品,周朝设有专门的采集诗歌的官员,所有和文化有关的职业中采诗官是它们中间最古老,同时也是最具有文化品位的一种。巡游各地,采集民间歌谣,以体察民俗风情、政治得失。《诗经》中大部分诗歌都出于此。搜集整理民间文学,整理出来的《诗经》是人民大众心声最好的反应,能够供统治者查明得失,整饬吏治,这便实现了《诗经》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满足。 《诗经》中有一篇名篇广为传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这样一首民间传唱出来的歌谣,在后代文人的创作中也经常能够见到,比如南朝宋时的鲍照曾经写过:“食苗实硕鼠,点白信苍蝇。”明代的赵振元曾经写过:“关东之军丁朝衣败叶,暮餐寒沙,则督理粮储,永消硕鼠之奸。”清代的黄遵宪诗歌之中的义愤更是摄人心魄:“取我脂膏供仇虏,眈眈无厌彼硕鼠。”这些都是在当时社会评价很高的诗歌,被百姓认为是他们心声的反应,这样的作家文学,才是真正的取之于民还之于民,是真正成功的作家文学。 再说唐朝,唐朝有两位诗人,即使在唐朝诗坛荟萃的情况下,也一直花开不败,那便是白居易和李贺。这两位著名诗人如何写出那样经典的作品,也是有典故的。白居易写诗的时候有一个习惯,写完了会念给村子里面八十多岁的老婆婆听,如果老婆婆们能够听懂他诗歌里面的意思那就算完成,若是老婆婆们不能理解,那便要推翻了重新创作,他的作品中更是吸收了很多百姓在劳动之时说出来的话,哼唱出来的曲调,比如白居易作品中有一首《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第一节比较文学的名称与性质

第一节比较文学的名称与性质 韦勒克曾专门著文(《比较文学的名称和性质》①)清理过“比较文学”(ocmParativelite仆由叮e)一词的来源。在《文学理论》和其它几篇文章中他也对 比较文学的任务和性质进行过探索。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他提出的主要观点。 一比较文学的名称 “比较文学”(ocmpaartiveliteratUre)是一个让人非常疑惑的术语。前不久, 还有人提出要将“比较文学”更名为“国别文学比较研究”。在汉语中如此英 语中同样如此。康奈尔大学的雷恩·库柏(LnaeCo叩er)就认为“比较文学”是 一个既无意义而又不符合句法的“杜撰术语”。他因此拒绝把他的系叫做“比较 文学”系,而执意叫做“文学的比较研究”系。韦勒克指出,这是因为“文学” 一词的意思是泛指一切“文学作品”,而不是指“对文学的研究”。“文学”既然 是用来指文学作品,指诗歌又小说等文学作品,那么,显然不会存在一种用“比 较”的方法写成的“文学作品”,因此,我们当然也就不能用“比较文学”一词 。Th。Namoo)讨Na帆了C。即。ar触Litera翻er,收入论文集Rne6wellke:。留喇m正na自此凡洲为巴。CoCnPe台of 0在记台m,NweHavenand助ndon:Y目eUnivesriytPSSerll970,PI一360 228 或几个国家的作家创作的影响。但是,法国学派的这种观点根本不具有方法论和 逻辑学的基础,也就根本无法界定比较文学。举例来说,按法国学派的观点,研 究莎士比亚对法国作家的影响是“比较文学”,而研究莎士比亚在英国本土的影 响则不属于“比较文学”。韦勒克坚决反对法国学派的这一比较文学观。在韦勒 克看来,“比较文学在只研究两种文学关系的狭窄含义上也不能成为一门有意义 的学科,因为那样,它就必然变成两种文学之间的`外贸’,变成对文学作品支 离破碎的探讨,就不可能对个别艺术品进行深入研究,就会使比较文学成为文学 史一个附属的学科,使它处理的散乱无章,使它无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方法。”①不 仅如此,法国学派的比较文学观由于专注于国家文学之间的影响,就非常重视文 献、来源、声誉和传记材料等的研究,这就落入了韦勒克所谓的文学“外部研究`’ 的案臼。韦勒克从他的文学本体论来看,文学批评和理论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一部 作品的内在审美“结构”。所以,法国学派的文学研究只是十九世纪文学研究中 的“实证主义”。在《文学理论》中,韦勒克说:“文学之间的比较,如果与总的 民族文学相脱节,就会趋向于把`比较’局限于来源和影响、威望和声誉等一些 外部问题上。这类研究不允许我们分析和判断个别的文艺作品,甚至还不允许我 们考虑其整个复杂的起源问题,而是把主要精力或者用于研究一篇杰作引起的反 响,如翻译及模仿,而这些仿作又往往出自二流作家之手,或者用于研究一篇杰 作产生前的历史及其主题和形式的演变和传播。”②也就是,法国学派的“影响研 究”往往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文学的审美“结构”研究之外,只涉及文学作品的外 部事实,而这些研究根本无法解决作品的优劣、意义和特征等问题,也就不是对 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判。就象索绪尔所打的比方,法国学派所研究的只不过是国 际象棋从法国流传到英国这样的、与国际象棋内部规则和特性无关的外部事实, 只不过是一种外部研究。这样,韦勒克把对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反驳逐渐引导到 自己对比较文学实质的阐述上来。 卜 韦勒克在反驳了几种对比较文学的错误认识后提出了自己的比较文学观。现 在,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韦勒克比较文学观的两大特点。一是把比较文学与

比较文学的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a 比较文学:是一门运用比较方法研究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学以及文学和其他艺术形式、其他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独立学科,它是文学研究的一支。 b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线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陈惇刘象愚 c比较文学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变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2、平行研究:就是将那些相似、类似的、卓然可比但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两个或几个民族的文学,两个或几个民族的作家作品加以比较,研究其同异,并找出有益的结论。 3、影响研究:主要研究民族与民族文学之间的直接影响和实是联系,既要研究实施以影响的民族的作家、作品,又要研究接受影响的民族作家、作品,还要研究产生影响的过程、途径、媒介的手段。 4、渊源学:从接受者(终点)出发,溯源而上,去寻找影响源,确认放送点。注重资料证据的搜集、整理和考核,是一种以考据为主的实证研究。誉舆学:以研究放送效果为主的研究。流传学:以研究放送起点(放送者)和终点(接受者)的内在联系,以寻找终点为目的的研究。 5、可比性:是指比较对象间具有某种可作比较的基础,即文学现象的同与异,只有那些同时具备相同或相异两重关系的文学现象才具有可比的价值,才可能探索出文学的共同规律和美学本质。 6、平行研究回现论:(俄比较文学家维谢洛夫斯基提出),它认为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在他们的历史文化环境,不同民族的文学会出现重合和类似现象,这种重合或类似自成系统,不必考虑年代、地域或环境、影响等。 7、媒介::那些在文学发流过程中起着传递作用的人或物,把一个民族的文学(作家作品、文论、文学思潮、文学运动)介绍传播到另一个民族,使文学的流传或影响得以实现。8、创造性叛逆:将外国名著的内容和形式改编得完全适合本国国情和读者的接受习惯。创造性叛逆经过两次变异即译者、读者及环境。 9、比较诗学:诗学:就是文艺理论,因为每个民族最早产生的文学形式一般都是诗,因而对文学理论的研究也就是对诗歌的研究;另一方面,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不仅探讨诗歌理论,而且探讨叙事理论和戏剧理论。 比较诗学:就是不同民族文学理论的比较。 10、母题:母题是指最小的主题性的单位,是主题的基础,它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情节和故事线索。母题具有客观性。 11、主题学:主题学作为比较文学的分支领域,它力图打破时空界限,综合各民族文化,研究同一题材、主题、母题在国际文学间的流传演变及其成因。以及它们在不同作家笔下所获得的不同处理,从而深刻理解不同作家的不同风格和成就,不同民族文学的不同特点,以及民族文学之间的交往和联想。 12、文化转型:文化转型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文化发展明显产生危机和断裂,同时又进行急遽的重组与更新。如西方的文艺复兴、中国的魏晋六朝和五四时期。

比较文学相关的论文例文

比较文学相关论文参考例文 比较文学大致可分为法国的影响比较文学、美国的平行比较文学、俄苏的类比比较文学和中国的阐发比较文学等四大派别。下文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比较文学相关论文参考例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比较文学相关论文参考例文篇1 浅析比较文学的源流 摘要:1829年,法国学者阿?福?维尔曼首次提出了“比较文学”这一术语,自此,开始了比较文学的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是法国学派,法国学派以一整套理论、方法和操作模式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相当坚实的基础。由于其局限性,法国学派的弊端日益凸显,由此美国学派登场。美国学派以平行研究的方式对作品、现象加以比较分析,探讨并发现其内在联系、共同规律和民族独特性等。 关键词:比较文学 ;研究;源流 一、引言 1829年,法国学者阿?福?维尔曼首次提出了“比较文学”这一术语。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出版《比较文学》一书,该书对文学的本质、相对性、发展的原理、比较研究等许多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并从氏族文学、城市文学、世界文学、

国家文学等角度出发,对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作了比较考察,堪称比较文学的先驱。标志着比较文学已真正成为一门学科。 二、比较文学发展的源流 比较文学是一门研究跨越国界和超越同一文化背景的文学思潮、流派、运动、作家、作品以及和文学发展有关的各种现象的学问。作为一门学科,它和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一样,都是文学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纵观全世界比较文学发展史,我们可以追溯当今比较文学发展的源流。 1、法国学派 按照学者们通常的看法,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是由法国学派所奠定的“影响研究”。法国学派是形成最早、影响较大的一个学派。法国学派的先驱者,如基内、维尔曼和安培等人的讲座和课程,戴克斯特(J.Texte)的第一本专著《让-雅克?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为比较文学作为学科的发展并成为大学体制性的课程作出了很好的铺垫。 这一阶段是法国学派的形成初期,它以个体的、创造性的思考和写作为特点,学派、学科意识和学术方向并不是十分明确的。巴登斯贝格曾在《比较文学杂志》中撰写了著名发刊词“比较文学的名与实”。他批判性地总结了学界的观

比较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比较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流传学:传统的影响研究把影响的过程划分出放送、传播、接受这三个方面,要求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研究,描绘出“经过路线”。流传学是站在“放送者”的角度,来对某个民族文学的作家、作品、文体,甚至是整个民族文学在国外的声誉、反响或影响,进行研究。其研究的重点往往是放送者对接受者的影响。 2.渊源学:传统的影响研究把影响的过程划分出放送、传播、接受这三个方面,要求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研究,描绘出“经过路线”。渊源学是从接受的角度来研究某一文学作品的外来影响,研究它的题材、主题、思想、风格乃至艺术技巧等的来源。研究者追根溯源,精心考证,探求它们的放送者,揭示其间的因果关系。 3社会总体想象物:即指全社会对一个异国社会文化整体所做的阐释。因为想象主体是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他们的思想必然受到其所属文化的影响与制约,他们被其自身所属的文化烙上了强烈的特征。当他们对另一个文化进行审视时,必然带有其社会整体想象的浓厚印记。 4影响研究法国学派所提倡的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最早的研究方法后来成为最早的研究方法之一其理论依据在于各国文学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 “影响研究”。由于各民族的文学之间,在历史上存在着大量的相互交往的联系,因此就出现了如下文学现象:日本的古典小说《源氏物语》中,就运用了不少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能七十二变,就吸收了印度佛经中神猴哈奴曼会三十六变的成分,孙悟空大闹天宫又发展了印度佛经《贤愚经》中顶生王闹天帝宫殿的故事;相传李白首先创作了《菩萨蛮》,但据考证,《菩萨蛮》是古代缅甸的乐调,经云南而传入中原;更早的《楚辞·离骚》,开头就是“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维庚寅吾以降”。这难以理解的“摄提”、“孟陬”等词,有的专家研究认为,它们是从国外传入的星座译名,极可能是希腊文,也可能是撒马里亚语等。这类研究,由于主要是寻溯不同民族文学之间交往联系,研究其渊源、媒介、流传、翻译、接受等等的影响事实,所以就叫它为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 5平行研究对文类的各种问题进行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甚至跨学科的理论整合以寻求不同文类之间的相通性和相异性。(把并无直接关系的不同民族文学的主题、题材、文体、情节、人物形象、风格特点等文学内部的诸多方面实际存在的类同和差异作为研究重点,经过推理分析,然后得出有益的、往往又是具有某种规律性、理论性的结论。是美国学派提倡的重要方法。) 6 渊源学站在“接受者”的角度对某一作家或作品的外来影响即它的题材主题、思想、风格、艺术技巧等的来源进行研究。按其表现形态可以分为三种印象的渊源口头的渊源书面的渊源。 25、笔述渊源:见之于文字的渊源。 26、印象渊源:指风景、艺术品、音乐等在视觉和听觉中的印象,勾起了作家创作的情感和思想 28、集体渊源:指一个作家不是受一部外国作品或一国文学的影响,而是受到许多外国文学的影响

杰克_伦敦小说研究述评

文学的研究将流于表面。没有民间文学,则比较文学研究内容也将受到限制”。两方面研究结合起来,就可以在学术上开辟出一个新天地。3、佛经汉译在中印两国文学互相影响上占有十分重要位置,却尚未引起人们充分注意,应成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4、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应当将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文学包括民间文学、作家文学在内进行比较研究,纳入比较文学的正宗轨道。5、在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平行研究等多个学派中,季先生说“我赞成比较文学直接影响的一派”,因为它讲的是实打实的东西,是用艰苦搜寻所得的资料来说服读者。但他并不反对平行研究,“我只是想说,搞平行研究,必须深入搜索,细致分析,瞻前顾后,明确因果,然后从中抽绎出结论,这样的理论才是可靠的,我是拥护的。”季先生在这里虽然坦率地承认这是他个人的偏好,而他着力倡导的要实打实,要作细致深入的分析等要求,却是对所有从事比较文学研究者都完全适用的优良学风。 正是以上几点激励和启迪着我从事比较故事学研究长达20余年。我先后承担的四项有关民间故事的教育部和国家课题,从《比较故事学》到《中国民间故事史》,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到《汉译佛经故事与中国民间故事演变》,大体上都可以归结到这个学科范围之内。我愿以做好这项研究的实打实业绩,来实现季羡林先生的学术期待,并以此祝愿季老健康长寿。 注解【Notes】 ①季羡林:《比较文学和民间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本文所引凡未注明出处者均出自本书。 ②钟敬文:《新的驿程》(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252。 (刘守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责任编辑:陈富瑞) 杰克?伦敦小说研究述评 孙丰蕊 内容提要:杰克?伦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的美国作家,对他的研究从他在世时即已开始,直到现在伦敦也是世界文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国内外关于伦敦的研究成果众多,观点驳杂。为理清现有的研究成果,更好地把握今后的研究方向,有必要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一番梳理。 关键词:杰克?伦敦 研究 述评 作者简介:孙丰蕊,广西师范学院中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美国文学。 T itle:A Survey of the Study on Jack London Abstract:Jack London is the fa mous American writer in19th century,the research f or hi m is very early fr om he lived.London is al w ays a hot point in the research of the world literature.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re2 search vie ws.W e should analyze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and gras p the directi on of future study better. Key words:Jack London research commentary Author:Sun Fengru i is a master maj or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the literature acade my of Guangxi Nor mal College.The main research field is American literature.Email:sunfengrui126@https://www.doczj.com/doc/2d8494725.html, 杰克?伦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的美国作家。这位作家的作品不但在当时的美国十分畅

2016年秋《比较文学原理》考前辅导(精品文档)_共19页

2016年秋《比较文学原理》考前辅导 出题范围:教材及课件上的知识点 重要考点: 第一章 比较文学的四个跨越、比较文学的特征(开放性、宏观性)、 文学性、可比性 定义之争,法国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学科相关的定义(民族文学、世界文学、总体文学) 第二章 中西比较文学发展史、学科建立的标志,教堂山会议、比较文学的危机 第三章 定义:影响研究(平行研究、接受研究、阐发研究),能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平行研究(具体判断哪些研究是平行研究) 阐发研究(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方法,案例) 接受研究(接受理论,接受研究与渊源学的区别) 第四章 定义:主题学、文类学、形象学、媒介学(译介学)、比较诗学 主题与母题、题材、人物与主题 文类的划分及其标准(中西方文类划分情况) 缺类现象中国是否有史诗?中国是否有悲剧? 形象学研究的对象:异国异族的形象(他者) 辨析: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研究是否就是形象学研究的对象? 媒介学、译介学翻译史上重要的译者、翻译思想,翻译中的文化现象 比较诗学(名词)诗学概念的含义、中西诗学是否可比?

题型:单选、多选、判断、名词解释、问答 一、单选题(出25题,每题1分) 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大会开幕词中说“比较文学在世界上已经成为一门‘显学’”的学者是 A A、季羡林 B、钱钟书 C、朱光潜 D、胡适 比较文学的安身立命之本是 B A、可比性 B、文学性 C、宏观性 D、开放性 1827年,提出“世界文学的时代即将来临”的是C A、伏尔泰 B、斯达尔夫人 C、歌德 D、雨果 日尔蒙斯基将比较文学称作 C A、比较文学 B、比较诗学 C、历史比较文艺学 D、文学的比较研究

中外文学比较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doczj.com/doc/2d8494725.html, 中外文学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外文学比较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论外国文学研究与中外文学比较的关系. 《安康学院学报》.2014年6期.朱云. [2].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 《江苏社会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7年6期. [8].湖南外国文学研究三十五年.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6期.吴正锋. [9].苏曼殊的比较文学研究及其特点.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5年4期.袁荻涌. [10].中外文学作品比较中的"文化"问题. 《海外英语(上)》.2015年8期.邱佳. 二、中外文学比较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梦想在泥泞中放飞:自由·自觉·自卑·自毁——老舍与曹禺比较研究. 作者:王俊虎.中国现当代文学兰州大学2008(学位年度) [2].中外网络文学比较分析.被引次数:11 作者:张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陕西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 [3]“撒种在荆棘”——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关系研究. 作者:杨世海.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湖南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 [4].中小学语文中外同题材文本比较教学研究.被引次数:2 作者:李军飒.学科教学(语文)河南大学2011(学位年度) [5].中外“小城”文学的审美特征及叙事模式初探.被引次数:1 作者:王骁勇.中国现当代文学兰州大学2009(学位年度) [6]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和80年代小说研究.被引次数:2 作者:方贤绪.中国现当代文学苏州大学2003(学位年度)

《民间文学概论》期终考试复习重点及参考答案

《民间文学概论》期终考试复习重点及参考答案 备注:本复习资料根据《中国民间文学概论》各章后的“关键概念”和“思考题”进行编写,已根据考试重点、范围、题干以及答案长度进行题型匹配,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敬请谅解。另已根据课程内容及上课要点进行重点分析,以三角记号的内容为重点内容,以圆形记号标记的内容出题的可能性不大,因本科目需要复习的内容过多,未标记的内容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选择性地复习。最后,本资料仅供参考,建议配合其他资料一同使用。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神话学史上有哪些主要的学派?请说明其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 点。 隐喻学派色诺芬尼神话是“古人的寓言” 历史学派攸痕麦拉斯神话实际上是历史的“传奇描述” 语言学派格林兄弟、缪勒神话是语言的疾病 人类学派爱德华·泰勒、安德鲁·郎、詹姆斯·弗雷泽万物有灵观 心理学派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神话是一种“具有原型意义的叙述程式”,“神话就是原型” 功能学派马林诺夫斯基神话是一种文化现象 结构学派列维-斯特劳斯神话直接体现了心灵结构 2.神话有哪些种类? 自然神话:天地开辟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洪水再生神话、自然万物神话社会生活神话:文化发明神话、部落战争神话、民族族源神话 3.民间故事的特点是什么? 贴近生活、泛指性、类型化 4.民间故事的主要价值是什么? 娱乐价值、教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资料价值 5.传说有什么社会价值? 娱乐价值、教育价值、文化资料价值、文学借鉴价值 6.简述四大爱情传说与一些节日习俗的联系。 牛郎织女传说与“乞巧节”

孟姜女传说与寒衣节 梁祝传说与双蝶节 白蛇传与端午节 7.民歌有什么功能? 抒情娱乐功能、教育规范功能、实用功能、文化资料价值 8.史诗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第一,史诗是各民族幼年时期的产物; 第二,以神话世界观为基础,又有逐渐增强的现实性; 第三,史诗是民族的特殊的知识总汇; 第四,风格崇高,叙述庄严,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二、判断是非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民间文学”与“民间文艺学” 民间文学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现场展演的文学样式;而民间文艺学是研究民间文学的学问。但是“民间文艺学”这个术语到目前为止还很少使用,通常称作“民间文学”。 2.“类型”与“AT 分类法” 安蒂·阿尔奈在《故事类型索引》一书中提出“类型”概念,即指贯穿于多种异文中的基本要素相同而又定型的故事框架。后来,斯蒂·汤普森根据更大范围的民间故事资料对阿尔奈的体系进行了补充和修订。这二人的分类体系成为国际上通用的古诗类型分析法,被合称为“阿尔奈-汤普森体系”,简称“AT 分类法”。 3.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区别是什么?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专题研究》试题B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08级专业选修课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专题研究》 开卷考试试卷 B 班级___学号____姓名____成绩____ 一、填空:(30×0.5=15分) 1.比较文学涵盖文学研究领域的三个重要方面,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放送者”出发,研究一部作品、一位作家、一种文体或一种民族文学在外国的______,这种研究被梵·第根称为(__________)。 3.从“传送者”出发,研究影响是通过什么______和______发生的,被称为(__________)。 4. 中国(大陆)比较文学的定义为: “比较文学旨在研究各______文学相互______和______研究并无______关系的不同______文学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______和______;它还研究文学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相互______和______。是一门______学科”。

5.西方译介学的三种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类型学研究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 二、名词解释:(4×3=12分) 1.民族文学 2.题材学 3.译介学

我对比较文学平行研究方法的理解

一、相关论文与著作研究 1.《比较文学平行研究功能模式新论》王向远 平行研究可划分为三种基本的功能模式:①连类比物、相类相从的类同研究; ②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的互衬式的平行研究;③相生相克、相反相成的对比式、反比式研究。其中的类同研究模式被使用最多,但不少文章流于生硬比附,结论平庸。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流行的A与B两项式的平行比较,不能容纳尽可能多的同类的和相关的事项,不能在多个事项中进行分析、比较和归纳,有价值的结论也就无从得出。为此,在方平先生总结并提倡的A∶B→C的公式的启发下,提出了X1∶X2∶X3∶X4……→Y的新模式,主张突破A与B的两项比较,变A与B两极两项的比较为多极多项、平行交叉、上下贯通的比较。 2.《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季羡林 季先生认为在他读过的文章来看,肤浅者居多。往往读了等于没读,毫无所获。作者勉强得出来的总论,也多是八股调,说了等于没说。然后举例一个外国学者写了一本长达数百页的专著,通过各种复杂方式论证白糖在冰淇淋中的作用,最后的结论是:白糖在冰淇淋中的作用就是使它甜。 接着提到了比较语言学与比较文学中为什么比较文学有了“危机”,因为比较语言学中所比较的语言同属一个语系,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本来就存在在那里,一经揭开,豁然开朗。而比较文学中各国个民族文学缺乏共同的基础,所以强调,要作这样的比较研究,必须更加刻苦钻研,更加深入到中西文学的深层,分析入微,联类贯通,才能发前人未发之覆,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要把比较文学看得难一点,更难一点,越看得难,收获就越大。 3. 《比较文学危机中的“平行研究”》吕超 本文从破旧、立新、融合三方面论述这场比较文学危机中的平行研究范式。 美籍捷克裔学者韦勒克认为比较文学的“危机”突出标志是“未能确定清晰的研究内容和专门的研究方法”,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研究对象和内容的人为限制。第二,研究方法上的机械主义。第三,民族中心主义、文化帐式的研究动机。韦勒克提出了初步的改革设想:比较文学和一般文学之间人为的界限应当废除,比较文学是“超越国别文学局限的文学研究”,是一门不受语言限制的科学;比较文学研究者则应当摒弃毫无生气的事实,努力领悟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使文学文本成为研究的中心。 美国学者奥尔德里奇认为:两部没有必然联系的作品之间,在风格、结构、语气及观念上所表现出的类同也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作为平行研究,可以对不同文学中的主题、文类、技巧、文学史等问题进行对照考察,还可以将文学与其他学科。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比较文学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单纯地把不同的民族文学进行比较,而在于该学科给研究者提供了一种跨越性的视野和方法,这样就彰显了比较文学的方法论和本体论特质。 4.《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在当代文学研究中的运用》 美国学派提倡的平行比较方法研究,提倡文学跨国界“共时性”研究,是“将那些相似、类似、卓然可比,但是并没有直接关系的两个民族(或几个民族)文学,两个(或多个)不同民族的作家,两部(或多部)属于不同民族文学的作品加以比较,研究其异同,并导出有益的结论。在运用平行比较方法时,对比研究注重在某类现象的比较中寻找差异时,较多采用演绎思维方式,如对中西文学中吝啬鬼形象的比较研究;类同研究在差异中寻找共同点时,则更多使用归纳思维方式,从个别中见一般,分析文学的社会、历史土壤和文化条件的研究,如《〈莫

比较文学情境母题研究

比较文学情境母题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和古希腊神话中的 死而复生情境母题研究 一、情境母题 德国学者弗伦泽尔认为:“母题这个字所指明的意思是较小的主题性的(题材性)单元,它还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情节和故事线索,但它本身却构成了属于内容和形式的成分,在内容比较简单的文学作品中,其内容可以通过中心母题概况为一种浓缩的形式。一般来说,在实际的文学体裁中,几个母题可以组成内容。”我国学者乐黛云做了更为具体的阐释:“主题学研究中的母题,指的是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的基本行为、精神现象以及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诸如生、死、离别、爱、时间、空间、季节、海洋、山脉、黑夜,等等”。 “情境”有时也可译作处境、形式、局面。情境主要包含三个因素:特定的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时空;特定的情况——事件;特定的人物关系。在比较文学中,情境就是特定个人、群体和诸多环境因素共同组合而成的某种典型的人生境遇。每个特定的情境都展示出人物间的某种关系,同时又交织着作家以及作品中人物的观点和感情。 母题依赖于情境,它的产生离不开情境,其本身是情境的模式化和概括。相同情境可以产生不同母题,同时,不同情境也可产生相同母题。所以情境母题是对情境的模式化概括。 二、中国古代文学和古希腊神话中的死而复生情境母题的异同 “死而复生”顾名思义就是人在死亡之后灵魂或精神回归物质世界,并在新躯体中获得新生。在中国古代文学和古希腊神话中存在大量死而复生的故事,在产生原因和蕴含的文化内涵方面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一)相同点 1、死而复生的基本类型相同 (1)为情复生 中国古代文学中上演了一幕幕死而复生的爱情故事。如《聊斋志异.连城》就是因为爱情起死回生的故事,贫穷的豪侠之士乔生因其杰出的才能受到富有的孝廉之女连城的爱慕,连城身染疾病,乔生不惜以心头肉救之。孝廉将连城许以富商之子王化成,连城含恨而死,乔生悲痛而绝。二人阴间相会,爱情使他们复活,复活之前他们唯恐在发生变故,便结为夫妻,二人得以返魂。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众多为情死又为情生的至情男女,如《连城》篇,中为爱魂魄相从、死而复生的连城与乔生。还有干宝在《搜神记》也描写了贾文合与弋阳令之女死而复生后结为夫妻的故事。 古希腊神话中同样也有因爱情复生的神话最著名的莫过于俄尔普斯和欧律狄刻的故事。欧律狄刻被毒蛇咬伤而死,俄尔普斯赴冥府寻妻,冥后怜悯允许其妻返回阳世,但是返回途中俄尔普斯回头观望妻子,从此两人阴阳两隔。阿尔刻提斯代夫受死的刻骨铭心的爱情亦为人熟知,阿波罗为报答阿德墨托斯之恩,许诺若有人代死,其可免地狱之苦,国王之妻阿尔刻提斯愿为夫替死。赫拉克勒斯被其爱情所感动,下冥府救出阿尔刻提斯。为爱情从地府复活在希腊神话故事中还有阿多尼斯与阿芙洛狄忒,阿多尼斯被野猪杀死,阿芙洛狄忒痛不欲生,直入地府要人,宙斯特准阿多尼斯每年返回阳世六个月。 (2)、变形复生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男女主人公彼此相爱,但因家世地位的不同遭到父母反对,在为爱死去后魂魄化为蝴蝶获得重生。 古希腊神话中变形复生故事如高傲自大的阿拉克涅与雅典娜比赛纺织的故事。雅典娜嫉妒其纺织技术,便撕碎织布,阿拉克涅上吊而亡,雅典娜心生怜悯,用毒液洒在她身上,从此她变成了蜘蛛。还有刻宇克斯和哈克西翁的故事,刻宇克斯和哈克西翁非常恩爱。刻宇克斯出海受到海浪袭击而遇难,哈克西翁闻讯悲

比较文学概论作业答案

08春本科《比较文学概论作业答案(选修课) 通知1、本材料为作业参考答案,学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删减,不必完全照抄;没有作业册的科目学员自备16k横格本抄写作业,并写清你的姓名、学号、专业和年级等信息 2、交作业时间11月30日前; 3、辅导和交作业期间交学费,具体如下: ⑴08春汉文本科交第三年学费1500元⑶08秋小教交第二次学费及考试费1100元,订书者教书费300元。 ⑵09春汉文本科交第二次学费1500元、书费350元;09春汉文专科交第二次学费1000元、书费300元。 ★各年级学员欠学费请一并交上! 作业一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个5分,共20分) 1、意象 2、翻译 3、管锥篇 4、文化割据主义 二、简答题(每个10分,共40分) 1、简述比较文学的功能。 2、概述美国比较文学发展历史。 3、鲁迅、田汉、郭沫若在接受西方浪漫主义思潮方面分别表现出哪些不同特点。 4、“八体”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以孟姜女哭长城为例,谈谈比较文学中主题和题材的流变。 2、为什么说接受和影响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如何理解这一双向过程。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20分) 1、意象: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象征:是以外在的、少见的事物,暗示一种抽象的普遍性的意义。 2、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作品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创造性劳动。 3、管锥篇:作者钱钟书。写于“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之间,出版于1979.8全书七百八十一则,围绕《周易正义》《毛诗正义》等古籍十种,引用八百多位外国学者的一千几百种著作,结合中外作家三千多人,阐发自己读书心得体会。《管锥篇》是中国比较文学复兴的标志之一。 4、文化割据主义:是指有些人深恐受到外来影响,极力鼓吹“纯而又纯”的本土文化排斥一切外来文化,拒绝交往,拒绝改变甚至为此镇压内部改革求新的势力。 二、简答题(每个10分,共40分) 1、(1)、互识;比较文学的根本价值就在于它为文学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层面。当文学被封闭在某一个别民族文化体系之中时,它就不可能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来接受新鲜事物。只有认识了他人,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 (2)、互证:就是要在互相参证中找到共同问题,证实其共同性,同时反证其不同性就,以达到进一步的沟通和理解。(3)、互补:比较文学工作者一方面深入了解他种文化的文学,一方面又从与他种文学的比照中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特色,并在这个过程中,按照自己的需要,从他者吸收营养,某求新的发展。 2、美国的比较文学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1871年,沙克福在康奈尔大学作了“总体文学还是比较文学”的学术报告,(第一位涉足比较文学)。 1877——1889年间,盖利曾在密执安大学开设以“文学批评的比较”为内容的专题讲座。(先驱) 1890——1891年间,哈佛大学开设比较文学讲座 1903年,美国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创刊 1899年,美国第一个比较文学系创立于歌伦比亚大学。 1910年,萧菲尔创办《哈佛比较文学研究》杂志 1942年,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教授克里斯蒂,倡导下产生了“比较文学委员会”,创办《比较文学通讯》 1952年,《比较文学与总体文学年鉴》问世 1953年,韦勒克发表《比较文学概念》 1962年,雷马克发表《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 1969年,艾德礼发表《比较文学论文选集》提出“平行研究”的主张。 3、鲁迅极力突出的是浪漫主义中的革命与反抗精神,“忤万众不慑”的战斗勇气。 田汉更接近经典的浪漫派,热烈乐观,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浪漫人道主义的同情心,使命感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崇拜,对爱的力量的膜拜,都闪耀着浪漫主义的光彩。 郭沫若则是典型的浪漫主义,他有“天狗吞宇宙”式的自我肯定与夸张,有横溢的激情,乐于从历史和神话中吸取灵感并且创造新的神话和新的理想世界。 4、刘勰把文学中复杂多样的风格归纳简约为“八体”,即: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又可以分为相对的四组: (1)典雅和新奇。典雅指引经据典,风雅蕴藉;新奇指“槟古竞今”,标新立异。这是以继承传统和创新的程度为标准来划分的。 (2)壮丽和轻靡。壮丽指立论卓越,体制宏伟,文采辉煌;轻靡指“浮文弱植,飘渺附俗”,也就是文辞浮华,飘忽无根。这是从内容与表达方式的结合来考虑分类。 (3)远奥和显附。远奥指文章深沉不露,内容玄思深奥;显附指情理浅显,易于接受。这也是从内容和表达方式的结合来考虑分类的。 (4)繁缛和精约。繁缛指喻众辞多,文采华丽;精约指“核字省句,剖析毫厘”。这一组着重于形式,但“博喻”“剖析”仍与内容有关。 三、论述题:(40分) 1、答案要点:主题和题材的流变既牵涉到“传统继承”也牵涉到“引进”,应是构成文学史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这项研究可以纵向地考察某一主题或题材的历史发展。也要以横向把考察某一主题和题材如何被他种文化体系引进,或如何接受了他种

0006民间文学

单项选择题 1、猪八戒的脊梁——悟能之背。是()。 .谚语 .成语 .歇后语 .谜语 2、()是民间文学表现手段和方法的外部重要而显著的特征。.集体性 .变异性 .口头性 .传承性 3、《赵州桥》是一则()传说。 .人物 .史事 .风物 .技艺 4、“五四”前后的“歌谣学运动”是由()发起的。 .北京大学 .中山大学 .清华大学 .武汉大学 5、民间文学的功能与一般文学相比较,其最大的特点是()。.审美价值高 .教育意义大 .认识价值深刻 .直接参与人民生活 6、人类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库仑父子 .周作人 .格林 .摩尔根 7、阿凡提笑话,是()家喻户晓的优秀笑话。 .藏族 .回族 .蒙古族 .维吾尔族

8、下列各组故事作品中都属于寓言的是()。 .《中山狼》《邯郸学步》《精卫填海》《雪涛谐史》 .《愚公移山》《刻舟求剑》《雪涛谐史》《精卫填海》 .《狐假虎威》《邯郸学步》《攫金者》《刻舟求剑》 .《揠苗助长》《刻舟求剑》《邯郸学步》《雪涛谐史》 9、“清明前后,种花点豆”是谚语中的()。 .政治谚语 .劳动谚语 .道德谚语 .科学谚语 10、我国面具戏,最早起源于()。 .傩舞 .佛教法事 .傀儡戏 .目连戏 11、筒狄吞卵、姜?履敏等感生神话是人类发展史上母系氏族社会留下的痕迹。这一点说明了民间文学的().教育作用 .认识作用 .审美作用 .娱乐作用 12、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北京大学最先创办了()周刊,搜集近世民歌。 .《民俗》 .《民歌》 .《民风》 .《歌谣》 13、在《不识字的作家》一文中,对民间文学作过非常精辟而全面的论述的作家是()。 .鲁迅 .郭沫若 .茅盾 .巴金 14、民间小戏《望郎》用的是()。 . E. 绣荷包调 . F. 打猪草调 .送同年调 .采茶调 15、“买梨莫买蜂咬梨,心中有病无人知。因为分梨故亲切,谁知亲切转伤梨。”这首客家山歌用的修辞手法是

季羡林与东方比较文学

第23卷第4期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23No.42006年11月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uzhou (Social Science)Nov.2006 季羡林与东方比较文学 孟昭毅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天津300387) 摘 要:季羡林先生是我国东方文学学科的创建者,东方比较文学观念是他晚年学术思想的重要结晶。早在留学德国期间,季先生的东方比较文学研究即已初创;1946年开始从事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研究,为东方比较文学学科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50-60年代,他对中印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新时期以来,他在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建立和东方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季羡林;东方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中图分类号:I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695(2006)04-0070-07 季羡林先生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研究所形成的学术思想进入学理层面的理论有很多,东方比较文学的思想无疑是他晚年学术思想的重要结晶。所谓东方比较文学是指以包括中国文学在内的东方文学的比较研究。将东方文学尤其是中国文学纳入比较文学研究的范畴,不仅可以纠正欧洲中心论的偏颇,以及法国学派初萌时期法国中心主义的影响,而且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言: 没有东方文学,所谓比较文学就是不完整的比较文学,这样比较出来的结果也必然是不完整的,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的。 [1]5 实际情况也如 此。中国比较文学发展20多年来,无论是当前的发生学研究、流散文学研究、形象学研究、译介学研究等,离开中国文学,离开东方文学,都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失去价值观和道德观上的参照意义。我们从学术史的角度总结季羡林先生的这一学术思想,既有理论探讨意义,又有实践研究意义。 一、东方比较文学思想的形成 早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 术讨论会的开幕词中,季羡林先生就指出: 现在许多国家的比较学者都承认,讲比较文学而忽视东方文学,这一条路是行不通的。 只有把东方文学真正归入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我们这个学科才能发展,才能进步,才能有所突破,才能焕发 出新的异样光彩,才能开扩视野。 [1]29 为了东方 比较文学的研究,他没有停留在文辞上,而是积极倡议付诸行动。在会议期间,季先生委托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卢蔚秋、韦旭升组织张朝柯、许友年、孙景尧、温祖荫、孟昭毅等人召开小型座谈会,商议讨论如何开展东方比较文学研究的问题,准备在适当时机成立东方比较文学研究会。季羡林先生身体力行从中印文学关系入手研究探讨中国周边国家与中国文学的关系,以便缕清线索,发现问题,总结出东方比较文学总体研究的规律。这表明季羡林先生对这一问题已形成自己较为系统的学术思想。 季羡林自留学德国十年归来就开始涉足东方比较文学研究。其学术思想明显受到德国学术传统的影响,根源主要在于德国学界历来对东方学有精深的研究。德国自19世纪就开始形成研究民俗学、民间文学的热潮,包括相同的主题、母题和题材的神话故事,以及民间传说的热潮,并逐渐成为传统。季羡林在德国十年接受了这种学术之风。他曾在 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 一书中指出: 在比较文学发展的初期,民间文学与比较文学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就以德国为例,在19世纪中叶,梵文学者本发伊(Theoder Benfey)发表了他的名著: 五卷书:印度寓言、童话和小故事 ,有德文译文、长篇导论和详尽的注 70 收稿日期:2006-09-18 作者简介:孟昭毅(1946-),男,北京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