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8 19 专题8 三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18 19 专题8 三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18 19 专题8 三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18 19 专题8 三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三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新 [自 主预 习·探 知 一、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背景1.国际贸易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迅速提高,成为各国和世界经济繁(1) 荣的象征。关贸总协定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难以适应时代潮流,需要(2)

制定新的世界贸易规则。

2.过程启又称“乌拉圭回合”)((1)1986年9月,关贸总协定第八轮多边贸易谈判 动。 (2)1994年。“乌拉圭回合”达成了《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4月, 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月(3)2019年11 宗旨

3.达到推动世界贸易自由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的实施,

化的目标。 4.意义

(1)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 标志着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2) 制的框架已经构筑起来。 页 1 第 (3)世界贸易自由化将在相互妥协、互相监督、尽量有序的基础上进行。 (4)表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又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背景

(1)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之一。

(2)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

2.过程

(1)1986年,中国政府正式向关贸总协定申请恢复其创始缔约方地位。

(2)2019年11月,中国“复关”谈判转为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

(3)2019年11月10日,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多哈会议上中国被正式批准加入。3.影响

(1)标志着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也是世贸组织本身的需要。

(3)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总体上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①机遇

a.有利于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推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

b.有利于扩大就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c.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

d.有利于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e.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分享多边贸易体制和经济全球化

带来的好处。

②挑战:随着更多境外产品和服务业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一些产业将面对更激烈的竞争。

③对策

页 2 第

a.中国政府部门对经济管理从观念上、体制上都需要做必要的调整。

b.各产业部门对自己的管理方法、经营机制也需要做相应的转变。

三、世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世界和平与安全问题

(1)原因

①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

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掠夺和剥削发展中国家。

③一些发展中国家国内政局动荡,债台高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2)表现: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出现严重恶化,使世界经济面临着大规模动

荡的危险。

(3)对策:只有解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发达国家才能获得持续发展,

世界和平与安全才有保障。

2.全球性问题

(1)表现: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

(2)影响: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影响全人类的根本利益。

3.对全球化的认识

(1)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但总体上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2)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开展广泛的国际合

作,就能达到各国的共同繁荣与稳定。

页 3 第

中国,开放的中国也离不开世界,经过多年努力,中国终于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3剑”,虽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总体来说,经济全球化有只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就能够达要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到共同繁荣与稳定。]

难究·攻重作[合探

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

严格意“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史料一[]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年代末90年代初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20世纪80前者为全球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这个时期,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1)根据史料一,分析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因素及特点。后面”全球化之所以发生这一关键提示语,[史料解读]注意省略号后的“引出全球化的推动因素。为经济全,推动因素:高科技的发展【提示】,特别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是经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对外开放和发

展市场经济,济全球化的政策保障。页 4 第

特点: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是最大的受益者。

[史料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197199

297个发展中国家美元108美元333 129美元21个发达国家22 185美元——《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

(2)史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我国应怎样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史料解读]解读表格中的数字,注意绝对值的差距和增长速度的差距,从而得出准确的结论。

【提示】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20多年间,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财富激增;但世界上贫富分化、南北对立的问题也日趋严重。

面对: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把握机遇,趋利避害。一方面努力争取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另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迎接挑战等。

全面认识经济全球化

(1)进程

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开始。

②两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朝着经济全球化方向发展。

③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

(2)实质: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3)表现:贸易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生产全球化——国际分工日趋成熟;金融全球化。

(4)评价: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①经济全球化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又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页

5 第

失衡。

②对发达国家来说,他们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③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又由于发展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落后,在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的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

④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由于发达国家为了继续获取超额利润,把一些利润高、污染重的企业迁至发展中国家,导致当地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引发全球的生

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及应对措施机遇:我们可以吸收资金,学习经验、技术,加快自身的发展,(1) 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挑战:一是伴随先进技术而来的西方思想,美国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对中(2)全球化中还面政策法规还不成熟,国实施和平演变战略;二是由于中国基础差,临着很大的风险。(3)应对:抓住机遇,积极参与;防范风险,趋利避害。①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改善投资环境。②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市场经济体系。完善对本国的金融市场和经济运行的监督和管③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理,防范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④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科技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⑤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对话,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基双达标·固[当堂

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市举行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月15.1994年41年1947合部长会议决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取代成立于)

(的关贸总协定。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贸易组织具有世界性.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B C.关贸总协定已完成了使命页 6 第

D.关贸总协定无法解决争端

B[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贸易急需规范化、法制化,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2.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说:“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是人们无法否认和拒绝的现实,总的来说,它有利于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仅仅依靠市场无法解决国家间消费和福利不平等加剧的问题。在一国范围内,是靠民主政治和福利国家来平衡和制约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现在还没有一个类似的机制。”这段材料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全球经济一体化已客观存在

B.全球经济一体化利与弊并存

C.强调全球政治合作的必要性

D.加快推进政治一体化的进程

C[由材料中“仅仅依靠市场无法解决”“全球范围内”“没有一个类似的机制”等,可以看出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解决国家间存在的问题,加强全球合作尤其是政治合作是必要的。]

3.随着“全球化”这一概念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含义,扭转全球变暖趋势,给人类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种与自然相和谐的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环境,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为此各国应采取的发展战略是()

A.经济全球化战略

B.经济区域合作战略

C.经济结构调整战略

D.可持续发展战略

D[应对全球变暖等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各国应采取可持续发展战略。] 4.美国作家小约瑟夫·奈在《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中说:“我们所面对的真正问题,并不是主权国家继续存在……所有的国家,包括最大的国家,都面临着日益增多的难以在主权国家边界内加以解决的问题,比如资金流动、毒页

7 第

品交易、气候变化、艾滋病、恐怖主义以及文化入侵等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

A.抵制全球化B.加强国际合作

D.建立单边格局.取消主权国家C B[抵制全球化无法解决上述问题,故A项错误;要想解决材料中提到的问题,必须加强国际合作,故B项正确;建立单边格局更加无法解决材料中所面临的问题,故C项错误;取消主权国家在当今世界还是不可能实现的,故D项错误。]

5.当今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成一体,相互间的联系和依赖空前加强,这种趋势在经济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芭比娃娃玩具生产分工情况简表

假发制包装材分工原料来源半成品加工成品组装

料提供造中国台湾地马来西亚、印美国中东地区日本地点

度尼西亚区

材料二“次贷危机”是从2019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19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主要金融市场。如果说美国是这场危机的发源地,那么它就像一把大火烧向全世界,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感受着不同程度的金融海啸的震撼。

材料三

图一2019年APEC上海会议图二中国加入WTO签字仪式

(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页 8 第

(2)材料二主要体现了这种趋势下存在的什么问题?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面对这种趋势的挑战,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中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可判断发展趋势是经济的全球化。第(2)问,根据经济危机从美国等席卷全世界分析。第(3)问,两幅图片反映出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这都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参与世界经济竞争。

【答案】(1)全球化趋势。

(2)体现了全球化趋势下,经济危机一旦爆发,其传染性和破坏性都空前增强。

(3)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页 9 第

传播学者、学派以及传播效果专题总结33页

一、传播学者 (一)三位欧洲大师: 达尔文、弗洛伊德和马克思说19世纪三位最重要的社会理论家,进化论、精神分析理论、马克思主义间接地影响了20世纪在美国崛起的传播学:芝加哥学派中的社会学家为进化论所吸引;法兰克福学派将马克思主义和精神分析法相结合;互动传播的帕洛阿尔托学派通过研究相关传播来反对弗洛伊德的内心理论;拉斯韦尔热衷于精神分析的思考;霍夫兰的说服研究则在弗洛伊德理论那里找到了间接的基础。 1、查理·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 对于传播学者来说,《人类和动物的表情》是达尔文的重要著作之一,这部著作创建了非语言传播领域。 达尔文的进化论对社会科学思想和传播学产生的重要影响表现在: (1)它系统阐述的辩证唯物主义直接影响了马克思;而马克思主义又是传播学批评学派的主要思想来源; (2)赫伯特·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将库利、帕克等美国早期的社会学家引向了社会学领域;库利、帕克说芝加哥学派的领袖,帕克关于城市生态学的著作直接受到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 (3)达尔文的理论有助于非语言传播研究的开展; (4)进化论的许多重要概念和机制都被研究群体生态学的学者们所使用。 2、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假定人类行为的解释存在于个体之中,特别是存在于无意识之中。今天许多重要的传播学理论都在个体当中寻求推动行为变化的力量,如海德的平衡理论、费斯廷格的认知不一致理论、佩蒂和卡尔奥普的态度变化的详尽可能性模式等。这些理论都假定,个体失衡的、不一致的或不和谐的状态,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因而导致了个体行为的变化。 (2)霍夫兰所开创的人格研究的学术传统是从C·赫尔德学习理论发展而来的,而赫尔德学习理论又是受到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弗洛伊德的理论对拉斯韦尔有关政治领袖的精神分析的研究产生了影响。 (3)法兰克福学派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进行了批评的传播研究。例如,对于偏见的研究,在阿多诺等人的《权威人格》中有所论述,它代表了一种以量化心理学的方法来研究人格问题的精神分析理论。 (4)深受弗洛伊德影响的帕洛阿尔托小组(Palo Alto group): 帕洛阿尔托小组的研究的是交往传播,他们重视作为理解个体行为的手段的个人与他人的传播关系,完成了从关注个体内在动力向关注个体交往或关系模式的转向。【见传播学派—批判学派】 3、卡尔·马克思:“在任何社会,获取维持生活所必需的基本资源方面的不平等不可避免地造就了一种文化,这一文化引起了某种类型的重大社会冲突。”这里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的批判性,即社会是不完美的,需要加以改变。 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被视为社会上层建筑的大众媒体,经常受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他们认为,在西方工业社会中,大众媒体的内容为社会阶级关系所控制,媒体成立巩固社会统治的工具。 (二)四大先驱:

世界经济史(高德步)第八—十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八章农业革命 近代农业革命最重要的表现是农业体制改革,是工业革命另一个重要的前提。近代农业革命在荷兰发生后,欧洲各国先后出现了农业技术和农业制度的创新,并且人口在18世纪末期迅速增加,摆脱了马尔萨斯陷阱,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 马尔萨斯陷阱人口增加需求超过社会粮食供给时候,生活水平下降,就会通过某种暴力方式(战争、疾病、抢劫、饥荒和瘟疫)促使人口下降到与生存资料生产水平相适应的道路。之后又开始了新的一轮的人口增加和减少的循环 人口革命18 世纪下,随着欧洲各国近代农业革命的发生,欧洲国家的人口增长率迅速提高,,凸显了突破人口周期变化曲线的特征。并且以【死亡率持续显著地下降和生育率缓慢地上升】为特征的人口变革的突破期 大租佃制租入土地、雇工经营农业的经营方式。是英国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16世纪末,英国出现了富有的租佃农场主阶级,土地所有者自己经营土地或者出租给租地农场主。到18世界下半期英国农村中土地所有者很少自己经营,个体农民也在减少,大片土地被长期租给大农场主经营,大租佃制经营方式在英国农村处于统治地位。 容克式经济保存君主制度,贵族特权、农民无权以及中世纪残余条件下,由农奴制地主经济缓慢地转化为资产阶级的容克式经济。 雇佣制大农场《宅地法》后形成的小农经济并不稳定,在大生产排挤小生产、兼并、破产后,土地集中的趋势日益加剧。小农迅速失去土地沦为佃农和农业工人,被人雇佣劳作,资本主义雇佣制大农场逐渐形成并占据主要地位,标志着美国式道路胜利 1、农业革命和人口变化的关系 1.在近代农业革命之前,世界人口一直没有超越马尔萨斯陷阱,即没有同时具有巨大的人口数目 和人口高速增长这两项特征。 2.近代农业革命以后,农业生产力持续稳定地提高,农业剩余率不断提高,保证了新增人口的供 给,提高了整体人口的生活标准,促成了人口革命。18世纪,欧洲大陆人口开始持续增长,人口增长率迅速提高,打破了马尔萨斯陷阱

2019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1Word版含答案

专题能力训练11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 一、选择题 1?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 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 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2?右图中细长的树干代表战争中受到严重摧残的欧洲,在夹板的护持下已复苏、开花。图中的夹板 代表的是() A. 马歇尔计划 B. 杜鲁门主义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 欧洲共同体 3.20世纪60年代开始,法国展开了一系列令美国不满的活动:命令舰队拒绝参加北约的军事演习、调整与苏联的关系、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这说明法国政府() A. 意图确立法国的领导地位 B. 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 努力构建一个统一的欧洲 D. 脱离了资本主义阵营 4.1961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反映出() A. 第三世界开始结盟 B. 多极化趋势得到进一步增强 C. 第三世界开始崛起 D. 南斯拉夫是不结盟运动的核心 5. (2017课标全国II,35)20世纪70年

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A. 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6. 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美苏冷战结束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B. 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 C. 动荡的国际局势需要建立单极霸权 D. 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 7. 赫鲁晓夫在许多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因地制宜地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主要有三种形式:承包到队的综合机械化生产队;承包到组的机械化小组;承包到家的农机手家庭承包。这一措施() A. 改变了原有经济结构 B. 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C?废除了斯大林模式 D.为中国的农村改革提供了模式 8.1941 年,美英两国在《大西洋宪章》中提出:“希望达到各国在经济合作方面的充分合作,致力于促进所有国家,不论大小、战胜或战败,在同等条件下,都享受进行贸易或获取用以发展经济繁荣所需原料的途径。”为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 ) A. 布雷顿森林体系 B.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北美自由贸易区 D. 关贸总协定 9. (2017课标全国I ,35)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 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 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 A. 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B. 经济全球化深入贸易金融领域 C. 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 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18春西南大学0559《世界经济史》作业答案

1、苏联国家工业化的基本方针是 1.优先发展服务业 2.优先发展商业 3.优先发展重工业 4.优先发展农业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什么 1.电气技术 2.生化科技 3.生物技术 4.机器大生产 3、下列属于地理大发现影响的是 1. B. 商业革命 2.文艺复兴 3.七年战争 4.宗教改革 4、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以什么为主 1.敲击石器 2.磨制石器 3.打制石器 4.青铜器 5、种姓制度盛行于以下哪个古代国家 1.古代印度 2.古代中国 3.古代希腊 4.古代罗马 6、世界经济发展史中,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地区是: 1.北美地区 2.东南亚地区 3.中东地区 4.西欧地区 7、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创始人是

1.孔多塞 2.斯宾塞 3.达尔文 4.斯宾格勒 8、美国垄断资本的表现形式 1.托拉斯帝国主义 2.殖民帝国主义 3.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 4.高利贷帝国主义 9、法国在路易十四时期广泛推行的政策是 1. E. 重农政策 2.工业政策 3.重商政策 4.农奴政策 10、斯托雷平改革的基本思想是 1.推翻沙皇制 2.推动工业 3.发展手工业 4.摧毁村社 11、欧美工业化国家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支配国际贸易的主导方式是 1. C. 劳动力输出 2.商品输出 3.资本输出 4.技术输出 12、近代国家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直接取决于 1. F. 文化影响 2.工业发展水平 3.政治制度 4.军事力量 13、英国工业革命中最早实现机械化的行业是 1.棉纺织业 2.服装业

3.造船业 4.炼钢业 14、以下哪一项为工业化推动的结果 1.城市化发展 2.经济危机出现 3.农业衰落 4.奴隶制度瓦解 15、农业文明从乡村开始,而工业文明则从哪里开始 1. A. 田园 2.城市 3.农耕世界 4.南部世界 16、以下哪个历史事件直接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1.三十年战争 2.新航路开辟 3.文艺复兴 4.宗教改革 17、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形式是 1. D. 工厂的兴起 2.货币地租 3.手工作坊的出现 4.工场手工业的兴起 18、资本主义萌芽最初产生在 1.采矿业 2.建筑业 3.航运业 4.纺织业 19、工业革命的标志是: 1.城市的兴起 2.商业的繁荣 3.机器的发明应用及工厂制的产生 4.政治民主化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八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练习

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三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1.中国多家商会曾在美国媒体上投放了一则视频广告:运动鞋上写着“中国制造,结合美国运动科技”;家用冰箱上印着“中国制造,整合法国风尚”;时尚少女身上挂的MP3上标注着“中国制造,配合硅谷的软件”等。这种宣传方式表明我国企业() A.推动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B.加快所有制经济结构的变革 C.积极谋求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主动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题干材料体现了我国企业积极吸收外来先进技术的开放思想和行为,与国家宏观调控、所有制结构、亚太经合组织没有关系。 答案:D 2.世贸组织比关贸总协定具有更大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①世贸组织更能适应贸易自由化的发展②从临时的多边贸易协定到国际性贸易组织③世贸组织倡导贸易自由化和促进各国各地区市场开放④世贸组织有利于经济全球化,而关贸总协定不利于经济全球化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解析:无论是世贸组织还是关贸总协定,都是适应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都能促进经济的全球化,故排除④。

答案:C 3.下列有关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A.有百害而无一利 B.是一把“双刃剑” C.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消失 D.发展中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 解析:经济全球化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为少数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的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故而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答案:B 4.1992年,1 500位科学家签署了一份题为《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的文件,声称:“人类和自然界正处于冲突状态……也许会改变这个有生命的世界,使它不再能按照我们知道的方式来维持生命。”下列问题中属于人和自然界冲突的是() A.恐怖活动B.毒品泛滥 C.金融危机D.环境污染 解析:注意题干要求围绕“人和自然界冲突”,只有环境污染符合这一限制,故选D。 答案:D 5.经济全球化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一轮的危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 A.消除国际不平等交换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精选】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经济全球化既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市场竞争中,资本和生产要素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无疑会拉大区域之间的差距,如任其发展,不仅不利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也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如何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进行探讨。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世界各国之间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不可忽缺的力量,世界经济对中国发展越来越重要,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的影响在不断加深。经济的全球化给我国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使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方面,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判断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和利益关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理清中国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战略选择。另一方面要面向国际市场,趋利避害,不断调整体制机制和经济发展的策略,形成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广阔市场空间和一定竞争力的商品、贸易、服务、金融和科技等体系,从经济全球化角度,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和资源,维护国家经济利益,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协调快速发展. 区域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度的不断提高,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是国民经济整体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下面本文就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作以探讨.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经济全球化既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也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挑战. 一是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利用外资。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在劳动力、自然资源和市场方面的比较优势逐渐被外国投资者所认识,外来投资逐年增加。到2007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达到7907.4亿美元,是2001 年的2倍。2007年中国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835亿美元,是83年的90.8倍,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0.9%.我国已成为利用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外资的涌入有效缓解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瓶颈,助推了我国经济快速增长。 二是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加入WTO以后,进一步加快我国经济融入全球化步伐,对外贸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2007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为21740.7亿美元,12181.2亿美元和9559.5亿美元,分别是1978年的105.3倍,124.9倍和87.8倍。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三是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增加就业。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裕,随着外资涌入和对外贸易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向城市转移。经济全球化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 四是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2007年我国签订对外技术引进合同上上万份,合同金额254.2亿美元.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理念逐渐带入国内,在以市场换技术的同时,不仅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一些先进的理念也为我所用。随着信息化步伐,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

15十五专题试题集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单项选择题 1.当代世界的时代主题是(B)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 D.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 我国奉行的是:(B) A. 坚持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B.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 反对霸权主义的外交政策 D. 维护世界和平的外交政策 3.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是(B) A.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B.独立自主 C.加强同西方国家的合作 D.加强对话,反对对抗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髓是:(D) A.互不侵犯 B.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C.互不干涉内政 D.国家主权平等 5.“东南西北”问题的核心是(C) A.东西问题 B.南南问题 C.南北问题 D.西西问题 6.在世界格局多极化与单边主义的斗争中,(A)仍然是关键因素。 A.军事力量 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文化因素 7.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C)的跨国流动。

A.技术 B.贸易 C.资本 D.商品 8.(C),毛泽东提出了“一条线”的外交政策。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9.最初提出要奉行“真正不结盟”外交政策的是(B)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10.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放在首位的应该是(D) A.反对霸权主义,争取世界和平 B.实行真正的不结盟 C.对国际问题应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 D.国家主权和安全 11.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A)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独立自主、不结盟 C.坚持和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D.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2.推动建设和谐世界,要摒弃冷战思维,树立互信、互利、平等、(D)的新安全观。 A.和平 B.发展 C.安全 D.协作 13.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D)的精神。 A. 公平正义 B.和平发展 C.共同繁荣 D.合作共赢 14.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由(B)最先提出。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乔冠华 D.邓小平 15. 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是(A) A.和平与发展 B. 霸权主义 C.第三世界 D.恐怖主义 16. 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B)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A. 正义 B. 共赢 C. 公平 D. 繁荣 17. 亚洲除了(A),都是第三世界

西南大学《世界经济史》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1:[判断题]农业革命的直接起因,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自然环境的变异所导致的食物匮乏。参考答案:正确 2:[多选题]就暴力冲突而言,人类文明拓展的实现方式有哪两种 A:先进农耕国家对落后游牧地区的经略和征服,前者不断地吞食后者,使文明区域的周边地带逐步地被纳入到文明世界的体系之中 B:先进的农耕国家和落后的游牧地区出于自己本身发展的需要而进行文化的交流,使落后地区向先进地区靠拢 C:先进的农耕国家向落后的游牧地区派遣使者进行先进文化的传播,使落后地区接受先进文化 D:落后的游牧民族,在条件具备时,以暴力为开路手段,冲入农耕世界,而后以定居或建立新王朝统治的方式,融入文明体系之中 参考答案:AD 3:[多选题]农耕和游牧两大世界的交往方式是 A:交流 B:融合 C:冲撞 D:排斥 参考答案:AC 4:[多选题]农业传播的最后结果是 A:西亚、北谷类植物区 B:东亚和东南亚的稻米区 C:美洲的玉米区 D:西亚、北非、欧洲、中亚以及从中亚到黄河流域这一带的小麦区 参考答案:ABCD 5:[多选题]人类最早的3个农业中心是哪些? A:美洲 B:西亚 C:中南美洲 D:东亚和南亚

参考答案:BCD 6:[单选题] A:乡镇 B:部落 C:农村 D:城市 参考答案:D 7:[单选题]农业革命产生的基本条件是 A:男女分工 B:采集能力的提高 C:植物栽培的原理被发现和应用 D:动物的减少 参考答案:C 8:[单选题]什么的发明是生产工具变革史中最重要的里程碑 A:锄头的发明 B:犁的发明 C:镰刀的发明 D:水车的发明 参考答案:B 9:[单选题] A:旧石器时代 B:中石器时代 C:新石器时代 D:青铜时代 参考答案:C 10:[判断题]在欧洲,最有代表性的石器是舍利文化和阿舍利文化的石刀。参考答案:错误

2019年高考重点文综历史专项汇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影响-解析版

2019年高考重点文综历史专项汇编经济全球化 的趋势与影响-解析版 【一】选择题,每题4分,48分〔本大题共12小题,〕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19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 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建立自由贸易区 D. 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B 1984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关键推动了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不仅解放了人民的思想而且成为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动力;2019年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搭建了更好地平台,故B正确; A、C、D三项与上述史实特征不符。 应选B。 此题考查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相关史实,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打破计划经济一统天下的模式转而发展商品经济,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论述,才使人们对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发展所独有的经济手段,市场经济并不直接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相关联这一命题有了准确的认识,在随后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被正式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吉尔平认为,〝国际自由经济的存在少不了要有一个霸主,历史经验说明,没有一个占主宰地位的自由强国,国际经济合作极难实现或维持,冲突将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材料说明〔〕 A. 华盛顿政治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建立的 B. 世界经济一体化中美国有主导作用 C. 发达国家不会导致经济秩序不平等 D. 加强协商对话有利于全球化的发展 B 材料说明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起了主导作用,推动世界一体化,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表达了作者的霸权思维.故B项正确. A项材料没有反映,而且说法错误,应排除. 发达国家的主导会导致经济秩序不平等,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故C 项错误. 材料没有反映加强协商对话的信息,故D项错误. 应选B、 此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影响,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题解题的关键在对材料的解读,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关于经济全球化,在复习中应注意掌握它的原因、表现、实质以及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迅猛推进。然而在21世纪初,一股反对经济全球化的示威斗争从发达国家开始向全球扩展。反全球化从发达国家开始主要是于全球化时代〔〕 A. 发达国家处于不利地位 B. 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赶超发达国家的平台 C. 发达国家就业机会减少 D. 加剧了发达资主义国家内部的经济危机 C

专题八 三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优秀经典课时作业练习题及答案详解)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06年5月英国《卫报》指出:1989年是20世纪末最具决定性的一刻……自此以后,全球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形成“真正意义的全球化”的关键是() A.苏东国家转向市场经济 B.国际组织促进交流合作 C.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D.美国实施单极世界战略 解析:根据材料的关键时间信息“1989年”可知,东欧剧变,社会制度发生变化,纷纷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为全球化扫清了障碍,故A项正确;国际组织促进交流合作不是关键因素,故B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世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故C 项错误;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开始实施单极世界战略,故D项错误。 答案:A 2.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基本原则与关贸总协定基本一致,主要包括() ①市场开放②会员国投票权的大小与其认缴的股金份额成正比③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④世界贸易自由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基本原则是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的实施,达到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故①③④正确,②是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原则,排除。 答案:C 3.为了解决右图所示经济贸易中出现的问题,下列选项中可以 通过正常渠道接受受害国申诉请求的是()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银行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世界贸易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D项正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为在国际收支中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A项错误。世界银行主要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B项错误。《关贸总协定》是一个临时适用协定书,C项错误。 答案:D 4.下图漫画《不平等的“赌局”》的主旨是()

国际关系专题复习

国际关系专题复习 一个时期的国际关系的情况、特点如何,归根到底由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因此,资本主义经济的阶段划分同样可作为国际关系发展阶段的划分。下面分阶段阐述: (一)16世纪至19世纪初:手工工场时期 这一时期的重要国际事件主要是西葡之间、西英之间、英荷之间、英法之间的殖民争霸战争,还有发生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时期的法国和欧洲国家(反法同盟)之间的战争,几乎波及整个欧洲。 这一系列的斗争的原因有二:一是为了争夺殖民地和殖民霸权。二是为恢复封建统治秩序(反法同盟中的封建国家)。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①国际关系舞台的主角在欧洲,特别集中在西欧。②这一时期的国际霸主由西、葡到荷兰,由荷兰到英国,国际霸主更替频繁,英国成为最终的胜者,长期掌握了世界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③这一时期亚、非、美大片地区沦为殖民地,被欧洲列强控制,逐渐形成了东方屈从于西方、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④这一时期殖民国家之间主要围绕争夺殖民地展开斗争,国与国之间矛盾比较尖锐,以斗争为主。同时也反映出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 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主要是:①欧洲特别是西欧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而英国又居各国之首。②这一时期东方国家还在封建制度下徘徊,逐渐被欧洲国家赶上并超过。③西、葡因最早开辟新航路又最早成为最强大的殖民国家,但所夺财富并未化为资本,转而流入法、荷、英等国;荷兰因最早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而强大一时,但商业发达的荷兰敌不过更具工商业优势的英国,通过三次英荷战争被打败,丧失殖民优势。 ④殖民国家利益对立,共同利益少。 (二)19世纪初至19世纪70年代:蒸汽时代 维也纳体系建立后,以俄、普、奥为首,建立了“神圣同盟”;英、俄、普、奥又组成“四国同盟”;1818年法国又加入“四国同盟”而演变为“五国同盟”。这些同盟极力维护维也纳体系,在这一体系下,法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失去了拿破仑时代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而俄、普、奥成为欧洲大陆的主要国家,特别是俄国一时间成了欧洲大陆的霸主,风光一时。 然而,因为殖民扩张等问题,同盟内部矛盾重重,盟国间貌合神离。当时的世界霸主——英国,为防止身旁出现~个强大的对手和有力的竞争者,对欧洲大陆奉行“以欧制欧”的“势力均衡”政策,谁成了欧洲大陆的霸主,谁就是英国的敌人。1853—1856年英、法联合起来,为争夺巴尔干,与俄国进行了克里米亚战争。俄国失败,在欧洲扩张受到严格限制,其在欧洲的国际地位受到沉重打击。 就在俄国受打击不久,德、意为国家统一,发动了四次国际性的王朝战争:1859年撒了王国联合法国对奥地利作战,1864年普奥联合打败丹麦,1866年普奥之间作战,奥地利失败后被排挤出德意志,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惨败,普鲁土统一德国宣告完成。四次王朝战争后的结果是诞生了两个新统一的国家——德意志和意大利,欧洲的国际政治力量在发生新的分化组合。 在欧洲以外,欧美列强在侵华问题上又勾结起来,英、法联合出兵,充当元凶,俄、美充当帮凶,共同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美国竭力阻止欧洲列强向美洲扩张。美国甚至还从欧洲列强手中攫取其在美洲的殖民地:1846年从英国手中得到俄勒冈,1867年从俄手中廉价购得阿拉斯加。 纵观这一时期的国际关系,主要特点有:①国际舞台的主角看,西、葡、荷等老列强衰落下去,崛起了德、俄、奥、意、美等新列强,主角增多。②从国家之间关系看,有斗争有勾结,但斗争是主要的、勾结是次要的,暂时的。同时国际关系变得更为错综复杂。③从国际秩序看,旧的维也纳体系崩溃瓦解,而新的国际秩序处于形成变化当中。④从东西方关系看,进一步确立了西方对东方控制优势。 造成上述特点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在更广的范围得到更高程度的发展,因而有更多的国家富强起来,东西方差距进一步扩大,也使国家利益的矛盾在更尖锐的同时,其联系更加密切起来。 (三)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电气时代 这是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和斗争有:因普法战争而结仇的法

西南大学《世界经济史》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世界经济史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选择题: 1、经济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A 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自身演变过程及其内在规律 B 研究社会经济活动 C 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演变过程 D 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演变规律 思考题: 1.什么是世界经济史? 2.什么是学习和研究世界经济史的必要前提? 第二章 单项选择题: 1、农业革命产生的基本条件是() A 男女分工B采集能力的提高 C植物栽培的原理被发现和应用D动物的减少 2、旧石器时代生产工具以什么为主() A 磨制石器 B 打制石器 C 敲击石器 D 青铜器 多项选择题: 1、早期人类两种最基本的经济活动是() A 采集 B 狩猎 C 捕鱼 D 种植 2、根据生产技术水平的发展,石器时代可分为:() A 旧石器时代 B 中石器时代C新石器时代 D 中古石器时代 判断题: 1、人类的第一次分工是男女分工。() 2、在欧洲,最有代表性的石器是舍利文化和阿舍利文化的石刀。() 思考题: 1.人类控制和使用火的意义是什么? 2.中石器时代开始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变化给人类的经济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第三章

单项选择题: 1、畜牧业产生于() A 旧石器时代 B 中石器时代 C 新石器时代 D 青铜时代 2、农耕和游牧两大世界的基本特征是() A 南富北穷 B 南穷北富 C 东富西穷 D 东穷西富 3、什么的发明是生产工具变革史中最重要的里程碑() A 锄头的发明 B 犁的发明 C 镰刀的发明 D 水车的发明 4、什么是文明的核心特征和首要因素() A 乡镇 B 部落 C 农村D城市 多项选择题: 1、人类最早的3个农业中心是哪些?() A 美洲 B 西亚 C 中南美洲D东亚和南亚 2、农业传播的最后结果是:() A西亚、北谷类植物区 B 东亚和东南亚的稻米区 C 美洲的玉米区 D西亚、北非、欧洲、中亚以及从中亚到黄河流域这一带的小麦区 3、农耕和游牧两大世界的交往方式是() A交流 B 融合 C 冲撞 D 排斥 4、就暴力冲突而言,人类文明拓展的实现方式有哪两种:() A 先进农耕国家对落后游牧地区的经略和征服,前者不断地吞食后者,使文明区域的周边地带逐步地被纳入到文明世界的体系之中 B 先进的农耕国家和落后的游牧地区出于自己本身发展的需要而进行文化的交流,使落后地区向先进地区靠拢 C 先进的农耕国家向落后的游牧地区派遣使者进行先进文化的传播,使落后地区接受先进文化 D 落后的游牧民族,在条件具备时,以暴力为开路手段,冲入农耕世界,而后以定居或建立新王朝统治的方式,融入文明体系之中 判断题: 1、农业革命的直接起因,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自然环境的变异所导致的食物匮乏。() 思考题: 1、农业革命的影响有哪些? 2、原始畜牧业的特点是什么? 3、试论述农耕世界与游牧部落之间的关系。 4、为什么文明首先在大河流域产生? 第四章 单项选择题: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实力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实力 对外开放26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取得了世界历史上不可比拟的增长成就,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国的伟大目标正在成为现实。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是一个刚刚开始起步发展的国家,综合经济实力还相当有限,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还很大。问题还不仅如此。这些年来我们对国家发展成就和经济实力的评估方面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其核心是在肯定中国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发展的同时,却忽略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国经济实力评估的新原理、特点,缺乏科学正确的方法,以至于往往过高地估计了发展的成就和相对实力。 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经济实力的评估原理,不仅有利于中国坚持韬光养晦的战略,而且有利于以客观事实回应“中国威胁论”,从而既在正确认识自己中继续切实地发展,又能在一些国际事务中争取主动。 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力评估的新问题 中国的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尤其表现在经济方面。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6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5%;按美元计算以1.6493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七位;进出口贸易总额 1.15万亿美元,增长35.7%,由上年居世界第四位又上升为第三位;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06亿美元,连续多年位于世界吸收外资数量之首。 但是,在不同国际比较排名方法中,中国的位置是不同的。根据WEF 的报告,2003年中国的商业竞争力指数在世界102个国家和地区中

排名第46位;根据IMD的报告,中国2002年的国际竞争力在世界最具竞争力的4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31位。1 尽管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但根据对国家制造业的微观竞争力排名,中国在多项指标上落后于美国、日本,接近于俄罗斯和印度。如2003年中国的集群发展状态在27位,品牌拥有状态在第24位,企业创新能力在第22位等2。此外,根据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发布的人类发展指数(HDI),2002年中国排名第96位。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人均GNP排名2002年中国在127个国家和地区和中排名第73位。这些不同排名方法中地位相差巨大的原因显然在于这些方法本身的不同。总体来说,单项指标分析方法对于准确判断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相对地位是有局限性的,且容易引起误解。 “经济强国指数”研究试图通过经济强国指数国际比较的方法较清晰和较综合地反映中国的相对国际经济地位,同时分析中国综合经济实力提升中仍然存在的问题。这一研究的结果表明,9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强盛指数(EP-III)从1990年的第26位上升到2002年的第9位,2008年将达到第6位。从1990年到2008年,经济强盛指数美、日、德、英、法的增长幅度分别为13.4%、11.6%、16.4%、14.1%和13.0%,平均为13.75,而中国则高达57.1%,为前面五个国家平均增长幅度的4.2倍。3 以上分析表明,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客观事实。这是我们更进一步的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尽管综合的经济强国指数评估比单项指标的排名更好反映了中国的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8.3《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同步练习(有答案)

《第三课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练习 1、关贸总协定成员国最初有 A.20 B.21 C.22 D.23 2、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涉及的新议题是 ①服务贸易②知识产权③和贸易有关的投资④相互削减关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是 A.1993年1月1日 B.1994年1月1日 C.1995年1月1日 D.1996年1月1日 4、下列关于世界贸易组织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②大大促进了国际经济的发展 ③其成员包括中国在内④标志着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5、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 A. 2001年11月10日 B. 2000年11月10日 C. 2001年11月11日 D. 2000年11月11日 6、1944年夏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主要是为了 A. 规划战后经济重建 B. 确立美国经济霸主地位 C. 对抗社会主义苏联 D. 规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 7、以下说法错误 ..的是 A.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B. 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和国际开发协会共同构成世界银行集团 C. 成熟、统一的国际金融市场和较为稳定的国际经济秩序,为全球资本的跨国流通准备了条件 D. 发展中国家对世界金融与贸易的走向有重大影响 8、当前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上面临的问题不.包括 A.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 B.国际经济旧秩序 C.国内政局动荡 D.资源缺乏 9、2019年,世界经济发展宣言大会在召开,会上发表了《世界经济发展宣言》 A.中国珠海 B.中国上海 C.中国香港 D.中国北京 10、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主要是因为 A.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B. 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减弱 C. 世界形势出现和平稳定局面 D.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缩小 11、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 A.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 B. 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C.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掠夺 D. 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 12、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的根本上关键是 A.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问题 B. 和平与发展问题 C. 第三世界贫困问题 D. 新的国际格局建立 二、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新课标)广西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能力升级练专题突破练11信息文明的探索——现代后期的世界

专题突破练11信息文明的探索----- 现代后期的世界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2018河北沧州质检)有学者指出,“可以说,战后美国在世界上的每一次重大举措,都是在遏制共产主义这一总的战略方针的指引下进行的”。照此推断,美苏冷战对峙的原因是() A. 美国试图建立全球霸权 B.美国与苏联国家利益的冲突 C.美国与苏联实力相当 D.美国与苏联意识形态的冲突 解析]本题考查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材料的关键信息是“战后美国在世界上的每一次重大举措,都是在遏制共产主义这一总的战略方针的指引下进行的”,这强调的是美苏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 和对立,故A B、C三项错误,D项正确。 2. 《一九四八年对外援助法》规定:经济合作署署长利用援助款项在美国采购的方式应尽可能不消 耗美国资源,不因采购而冲击国内经济;不损害美国人民对生活必需品的满足。该规定() A. 是马歇尔计划中的核心内容 B. 说明美国对外援助是双赢的 C. 保证了对外援助的顺利实施 D. 反映马歇尔计划具有侵略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马歇尔计划。这些规定确保了对外援助与维护本国民众利益的一致性,降低了国内关于对外援助的反对声音,保证了对外援助进展的顺利,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规定并不是马歇 尔计划中的核心内容,故A项错误;“说明美国对外援助是双赢的”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在实施马歇尔计划时不应对美国经济和民众产生负面影响,故“马歇尔计划具有侵略性” 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3. (2018山东济南一模)1958年,戴高乐当选法国总统后,提倡东西方“缓和与合作”,推动与苏联 以及东欧国家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1964 年,戴高乐将军与毛泽东以超凡的战略眼光,毅然作出中 法全面建交的历史性决策。这表明() A. 法国在外交领域逐步摆脱美国控制 B. 法国抵制美国在西欧的冷战政策 C. 欧共体成立提高了法国的国际地位 D. 法国拉拢社会主义国家对抗美国答案:|A 解析:|材料中法国的外交政策明显与美国的政策不同,说明法国在外交领域逐步摆脱美国的控制,故A项正确;法国追求外交独立,但仍属于资本主义阵营,不可能抵制美国的冷战政策或对抗美国,故 B D两项错误;欧共体成立于1967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 4. (2018江西赣州调研)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 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这反映出在冷战时期()

历史人民版选修3 专题六二追求共同发展 课堂练习 Word版含解析

1 1.从1930年到1990年,空运的成本已从平均每英里68美分降到11美分,纽约与伦敦之间三分钟的电话费从244美分降到3美分……大量信息数据在全球范围内快速、经济地传递。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 A .航空、信息技术的发展 B .信息技术发展促成其它行业的革命 C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 .信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 解析:选C 。本题考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技的发展,世界经济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强和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各种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故应选C 项。 2.当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是( ) A .世界贸易组织 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 .跨国公司 D 主权国家 解析:选C 。跨国公司已成为当代国际范围内生产和资本的主要组织形式以及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不仅可以加深国际分工,而且可以在国际范围内形成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因此正确答案为C 。 3.在当今世界,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有选择地向第三世界国家投资。贸易自由化所创造财富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年增长速度每下降3%,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有可能下降1%。这种现象反映出( ) ①跨国公司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②发展中国家从全球化中获得了一定利益 ③国际经济新秩序基本形成 ④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解析:选B 。从材料“跨国公司……有选择地向第三世界国家投资”看出①跨国公司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可以看出②发展中国家从全球化中获得了一定的利益。“贸易自由化所创造财富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可以看出④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国际经济新秩序尚未形成,排除③。正确答案为B 。 4.目前有13亿人生活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每天人均收入不足1美元,8亿人忍受着饥饿,8 000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超过2.6亿人不能上学。第三世界国家外债总额达2.5万亿美元。这说明 ( ) ①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②发展中国家急需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 ③外债问题是影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④必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解析:选B 。发展问题仅仅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之一,①表述不完整,所以排除含有①的选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