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次作业(第一章和第二章)

第一次作业(第一章和第二章)

第一次作业(第一章和第二章)
第一次作业(第一章和第二章)

第一次作业:(第一章和第二章)

论述题:

1.调查研究表明:对学习成绩较差的中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成绩与非智力因素水平显著相关,与智力因素水平关系较小,也就是说,导致这部分学生学习差的原因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

请结合自己教学中学习成绩较差的中学生个案,分析导致该名学生学习差的非智力因素(狭义角度)有哪些?以及这些非智力因素是如何导致该名学生学习成绩差的?(要求在500字数以上)

班上有一钟姓学生,初一各科成绩中等,但自初二下半学期开始,成绩直线下降。上课情绪不高,作业经常迟交甚至不交。通过观察与交流,发现导致该生学习成绩下降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

学习困难学生与正常学生相比,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都较差。学生很少对学习有直接的动机,其学习动机往往是由父母、教师培养与促进的,尤其是父母的鼓励和要求。而该生恰巧在最敏感的青春发育期遭遇家庭变故。其父母由于发生矛盾而分居两地,致使家中没有一个可以真正管理他学习的人,同时身边也缺乏一个可以真正交心的人来释放心中的委屈与困扰。于是,他渐渐迷失了学习的方向。随之,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也渐渐缺失.

2.情绪问题

①逃避:由于在学习和家庭生活中受到连续的挫败,他渐渐失去对学习的信心或兴趣,因而不愿上学或逃学,回避学习不良的课程,于是成绩越来越差。

②对抗或抑郁、恐惧。长期的成绩不良和家庭关系紧张,损害了该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使该生害怕学习,甚至出现某种程度的抑郁状况,如食欲不振、孤独、懒散、闷闷不乐等.我经常会看到他独来独往的身影,同时他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少,很少能看到他的笑容.甚至我感觉到他产生对学校、教师和家长的敌视、对抗心理。他总会不经意间说: “反正他(父亲)总是…….”这种心理进一步造成了他学习上的退步,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3.个性因素

①缺乏自信心。这是许多学生学习不良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日常生活中家长或他人过多的责怪与批评,使他在课堂活动及班级其他活动中不能主动地展现自己的才能,哪怕他擅长于绘画及吉他.

②不良意志品质。中学生做事没有持久性、稳定性,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控制力,容易被外界一些事情诱惑.比如,在初二下半学期,在校外一些学生的提议下,他随同他们一起进出娱乐场所,周末甚至有时夜不归宿.久而久之,他慢慢就习惯了这样的娱乐方式,并且还乐在其中.这些都会对学习有严重的阻碍作用。

2.结合培养和激发中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的相关内容,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和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动机?(要求在500字数以上)教育家乌申斯芬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尤其是从事农村基础教育的英语老师,我注意在平时的教学中适时、适地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重燃他们的学习激情,想方设法让我们的学生陶醉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之中,学而不厌,乐学不已。

一.立足社会,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为了让学生明白掌握英语的重要性,变课程本身的强制性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性,教师要学生掌握语言的过程中,时刻要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都应该成为学习英语的资源。

比如:在学生刚进入初一的第一堂课,就用一组数据来说明英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世界上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近4亿,差不多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人讲英语。世界上约有20个国家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或第二语言使用,共计约有8亿人;世界上70%以上的邮件是用英文写或用英文写地址的;全世界的科技出版物70% 以上用英语发表;全世界的广播节目中,有60%是用英语进行的;90% 以上的国际会议用英语召开;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近80% 的信息是由英语承载。

为了让英语的实用性更具体,我给学生出示了一系列生活中经常看得到的东西:有饼干盒、饮料瓶、购物袋、化妆品包装,还有旅游时带回来的景点的英语介绍、住宾馆时的宾馆服务说明等等。然后,告诉同学们英语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将我们包围。而且,现在学生们的校服上就有英文“school uniform”的字样,这些都会让学生觉得与英语无比亲近。此时的同学们既兴奋又新鲜,切身感到英语如此广泛地被使用,他们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自然就被调动了起来。

二.立足课堂,营造气氛,培养兴趣

传统的英语课堂中,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单词、短语、句子,还有数不清、理还乱的语法。教师在上面讲得津津有味,却完全忽略了坐在下面的学生的感受。始终处于被动学习地位的学生,他们的兴趣学习渐渐缺失,直至最后消失殆尽。因此,在课堂中,我们英语教师应始终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

课堂教学环境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极大。英语教师应该营造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初一的学生喜欢热闹,在上课前,可以一起唱一首英语歌曲;初二的学生,不妨让他们进行3分钟的自由演讲来PK 一下;学生进入初三后,随着课业的加重,精神上的压力也逐渐加大,上课时很难再看到他

们眼睛中闪烁的光芒。教师结合讲课引入一些英语幽默笑话让学生阅读理解,来创造轻松的气氛。再比如,牛津英语8B UNIT1主要通过对于交通工具的演变发展说明来引出阳光镇的前后变化,从而导出本单元的语法:现在完成时。由于学生没有切实的体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课外收集一些能够表现自己身边所发生的变化的资料,有环境变化的、家庭变化的等等,把吃穿住行各个方面的资料整理成文,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就有话可讲了。这不仅拓展了课文的学习范围,而且学习资源来自学生生活,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久而久之就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要让学习兴趣持久地保持,关键要让学生经常体悟到学习的成功。语言学习记忆量大,教师不注意记忆方法的指导,往往会引发学生学习的烦躁。所以,教师帮助学生学习内容进行趣记巧学,不但能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能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授名词所有格用法时,我把平时积累的速记口诀拿出来与学生分享:名词所有格,表物是“谁的”;

若为生命词,加“’s”即可行,

词尾有s,仅把逗号择;

并列名词后,各自和共有,

前者分别加,后者最后加;

若为无命词,of所有格,

前后须倒置,此是硬规则。

为了克服机械记忆的弊端,我还要解释口诀每一行字的意义:①有生命的名词所有格一般加s,但如果名词以s结尾,则只加’;②并列名词所有格表示各自所有时,分别加’s,如果是共有,则只在最后名词加’s;③如果是无生命的名词则用of表示所有格,这里需要注意它们的顺序与汉语不同,A of B要翻译为B的A。这些口诀、“儿歌”有时侯可以让学生自己来编。

当然,记忆的方法很多,比如创设语言使用的环境、搭建英语交流的平台、组织英语班会、指导英语party等等。我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来学习外语,千方百计让学生体验学习上成功,就能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学生越往高年级走,越丧失学习兴趣的状况的发生,避免了“两极分化”。

三.立足基础,借助媒体,调动兴趣

语言学习就是一个积累过程,是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双重训练的过程。英语教师既要想方设法使学生过好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关,又必须狠抓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在反复的运用中巩固语言基础知识,并提高语言运用技能,让学生在学中

用,在用中学。所以,英语教师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及时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采用“滚雪球”方式,指导学生能够把新学的要点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做到“温故而知新”。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更好地学习英语。

居于此,英语的课堂教学不但内容丰富,而且环节纷杂。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幅挂图一台机(录音机)”的英语教学形式已经不适合当今教学多样化的要求。以网络、多媒体组合为主体的电化教学已经逐步成为课堂教学主流手段。声、光、电的组合,能创造出一种形象、直观的现学习氛围,使语言教学从单调的文字描述中解放出来,在学生面前展现的是文字、语音、形象、色彩这一综合又新奇的美,这种美感会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调动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教授牛津初中英语7B UNIT4 Amazing things第二课时Welcome to the unit时,可以通过PPT课件给学生们一一展现书本中的图片内容,并配以一定的音画效果,这样,学生的感受就更加直观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自然被调动了起来。又如,可以在每单元的家庭作业中布置一项课文录音练习,磁带交上来(音频信号通过qq传上来)后教师先听,然后选出优秀作品在课上放给同学们欣赏;或者让学生当场朗读,当场录音,并当场放给同学们听,请他们在听的过程上互相纠正错误,这样,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自然就被调动了起来,学习的效果也就比“Read after me”或“Read after the tape”强多了。

网络和多媒体引入课堂,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且扩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最大的功效是适合了现在孩子的生活方式。

四、立足自身,走近学生,增强兴趣

要学生对你所教的英语有浓厚的兴趣,首先我们得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学生打成一片。著名作家冰心说:“我只觉得‘师’和‘生’应当是互相尊重,相亲相爱的朋友。”教师固然是每节课的组织者和主导者,但有时你也可以偶尔地“装装嫩”,向学生“撒撒娇”。比如在初一新学期的第一节课上,做自我介绍时,我经常说:In class,you can call me’ Miss Yu’,but after class,I am your sister,your friend,so you can call me’Lilian’。这样似乎一下子就拉近了我与学生们之间的距离,学生自然会感觉老师比较亲切,那么无形之中就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以一个参与者、指导者的身份在教学中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真正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经常把自己的一些学习心得与学生们分享。例如,告诉学生老师自己在初中时是怎么做英语课堂笔记的:蓝色表示语言点之间的区分;红色是具体的语法,用法注释;而黑色则是老师提供的例句。告诉学生这样做笔记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听力,而且也培养训练了自己的速记能力。有条件的话,教师可以展示自己的初中学习笔记。这样,学生就会相信教师的指导,从而能自觉克服学习上的惰性,接受各种适合自己当前学习的有效方法。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全解(王社良版)

第一章绪论 1.1地震按其成因分为哪几种类型?按其震源的深浅又分为哪几种类型? 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诱发地震。深浅:构造地震可分为浅源地震(d<60km)、中源地震(60 –300km),深源地震(>300km) 1.2什么是地震波?地震波包含了哪几种波?各种地震波各自的传播特点是什么?对地面和建筑物的影响如何? 地震波: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是一种弹性波,分为体波(地球内部传播)、面波(地球表面传播)。 体波:分为纵波(p波):在传播过程中,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一致。特点是:周期短,振幅小;影响: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横波(s波):在传播过程中,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垂直。特点是:周期长,振幅大。影响: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 面波:分为洛夫波(L波):传播时将质点在与波前进方向相垂直的水平方向上作蛇形运动。影响:其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表面传播,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纵波>横波>面波 横波、面波:地面震动猛烈、破坏作用大。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衰减:地面振动减弱、破坏作用逐渐减轻。 地震波是指从震源产生向四外辐射的弹性波。地震发生时,震源区的介质发生急速的破裂和运动,这种扰动构成一个波源。由于地球介质的连续性,这种波动就向地球内部及表层各处传播开去,形成了连续介质中的弹性波。 1.3什么地震震级?什么是地震烈度和基本烈度?什么是抗震设防烈度? 地震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强度或大小的一种度量指标。地震烈度: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基本烈度: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指50年),某地区可能遭遇到的超越某一概率的最大地震烈度。抗震设防烈度:就是指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 1.4什么是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 多遇地震一般指小震,50年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63%的地震烈度值。 罕遇地震一般指大震,50年超越概率2%~3%的地震烈度。 1.5什么是地震、地震作用、震源、震中距、烈度、震级、震中? 地震:指因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 震源:地球内部断层错动并辐射地震波的部位。 震中距:地面某处至震中的水平距离。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 震级:表示一次地震本身强弱程度和大小的尺度。它以地震释放的能量为尺度,根据地震仪记录到的地震波确定。地震强度由震级和烈度来反映。 地震烈度: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是衡量地震后引起后果的一种标度。 地震烈度与震级:一次地震,表示地震大小的震级只有一个 由于同一次地震对不同地点的影响不一样,随着距离震中的远近会出现多种不同的烈度。 地震作用:地震引起的作用于建筑物上的动荷载。

第1、2章作业

第一章 课后习题汇总 《第一次课后作业》 3 对下列每一个信号求P ∞和E ∞: (a) 21()()t x t e u t ?= (b) j(2π/4)2()t x t e += (c) 3()cos()x t t = (d) 11[]([]2n x n u n = (e) j(π/2π/8)2[]n x n e += (f) 3π []cos()4x n n = 4 设[]0x n =,2n ,对以下每个信号确定其值保证为零的n 值。 (a) [3]x n ? (b) [4]x n + (c) []x n ? (d) [2]x n ?+ (e) [2]x n ?? 5 设()0x t =,3t <,对以下每个信号确定其值保证为零的t 值。 (a) (1)x t ? (b) (1)(2)x t x t ?+? (c) (1)(2)x t x t ?? (d) (3)x t (e) (/3)x t 12 考虑离散时间信号 3[]1[1]k x n n k δ∞ ==???∑ 试确定整数M 和0n 的值,以使得[]x n 可以表示为 0[][]x n u Mn n =? 21 一个连续时间信号()x t ,如下图所示,请画出下列信号并给以标注。 (c) (21)x t + (d) (4/2)x t ? (e) [()()]()x t x t u t +? 《第二次课后作业》 15 考虑一个系统S ,其输入为[]x n ,输出为[]y n ,这个系统是经由系统1S 和2S 级联后得到的,1 S 和2S 的输入‐输出关系为 1S :111[]2[]4[1]y n x n x n =+?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习题解答1-5章

第一章的习题答案 1.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强弱程度(即所释放能量的大小)的指标。地震烈 度是衡量一次地震时某地区地面震动强弱程度的尺度。震级大时,烈度就高;但某地区地震烈度同时还受震中距和地质条件的影响。 2.参见教材第10面。 3.大烈度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小烈度地震发生概率较高,可根据地震烈度 的超越概率确定小、中、大烈度地震;由统计关系:小震烈度=基本烈度-度;大震烈度=基本烈度+度。 4.概念设计为结构抗震设计提出应注意的基本原则,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抗震计算为结构或构件达到抗震目的提供具体数据和要求;构造措施从结构的整体性、锚固连接等方面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以及弥补部分情况无法进行正确、简洁计算的缺陷。 5.结构延性好意味可容许结构产生一定的弹塑性变形,通过结构一定程度 的弹塑性变形耗散地震能量,从而减小截面尺寸,降低造价;同时可避免产生结构的倒塌。 第二章的习题答案 1.地震波中与土层固有周期相一致或相近的波传至地面时,其振幅被放 大;与土层固有周期相差较大的波传至地面时,其振幅被衰减甚至完全过滤掉了。因此土层固有周期与地震动的卓越周期相近, 2.考虑材料的动力下的承载力大于静力下的承载力;材料在地震下地基承 载力的安全储备可低于一般情况下的安全储备,因此地基的抗震承载力高于静力承载力。 3.土层的地质年代;土体中的粘粒含量;地下水位;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

地震的烈度和作用时间。 4. a 中软场地上的建筑物抗震性能比中硬场地上的建筑物抗震性能要差(建筑物条件均同)。 b. 粉土中粘粒含量百分率愈大,则愈容易液化. c .液化指数越小,地震时地面喷水冒砂现象越轻微。 d .地基的抗震承载力为承受竖向荷载的能力。 5. s m v m 5.244420 8 .32602.82008.51802.220 =+++= 因m v 小于s m 250,场地为中软场地。 6.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烈度为7度,取 8 0=N 砂土的临界标贯值:[])(1.09.00w s cr d d N N -+=,其中m d w 5.1= 土层厚度:第i 实测标贯点所代表的土层厚度的上界取上部非液化土层的底面或第1-i 实测标贯点所代表土层的底面;其下界取下部非液化土层的顶面或相邻实测标贯点的深度的均值。

操作系统 第二章 习题

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用户作业可以通过()方式由用户自己按照作业来进行操作。 A.脱机 B.自动控制 C.在线处理 D.联机处理 2.()是操作系统提供的一种专门语言,它由操作系统的专门机制解释处理。 A.C语言 B.JCL语言 C.Ada语言 D.Pascal语言 3.作业调度算法中()调度算法最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 A.先来先服务 B.优先数 C.响应比最高优先 D.均衡 4.终端用户在终端上控制作业的执行要经历四个阶段,最初阶段是()。 A.用户注册 B.终端连接 C.作业控制 D.用户退出 5.在下面作业调度算法中()调度算法最有利于小作业,从而提高系统吞吐能力。 A.先来先服务 B.计算时间短的作业优先 C.优先数 D.响应比最高者优先 6.当中央处理器处于目态时,它可以执行的指令是()。 A.计算机系统中的全部指令 B.仅限于非特权指令 C.仅限于防管指令 D.仅限于特权指令 7.作业调度算法常考虑因素之一是使系统有最高的吞吐率,为此应()。 A.不让处理机空闲 B.能够处理尽可能多的作业 C.使各类用户满意 D.不使系统过于复杂 8. 分时操作系统环境下运行的作业通常称为()。 A.后台作业 B.长作业 C.批量型作业 D.终端型作业 9.在作业调度算法中,若所有作业同时到达,则平均等待时间最短的算法是()。 A.先来先服务 B.优先数 C.响应比最高优先 D.计算时间段的作业优先 10.作业调度程序从处于()状态的作业队列中选取适当的作业投入运行。 A.执行 B.提交 C.完成 D.后备 11.既考虑作业等待时间,又考虑作业执行时间的调度算法是()。 A. 先来先服务 B.优先数 C.响应比最高优先 D.均衡 12.()是指从作业提交给系统到作业完成的时间间隔。 A.周转时间 B.响应时间 C.等待时间 D.执行时间 13.作业从进入后备队列到被调度程序选中的时间间隔称为()。 A.周转时间 B.响应时间 C.等待时间 D.触发时间 二、多项选择题 1.响应比最高者优先调度算法是()调度算法的折衷。 A.先来先服务 B.优先数 C.电梯调度 D.单向扫描 E.计算时间短的作业优先 2.()调度算法在作业调度中需要作业计算时间。

公共经济学在线作业1

公共经济学_在线作业_1 交卷时间:2016-01-28 10:23:30 一、单选题 1. (5分)根据经济发展的变化来解释公共支出增长现象的模型是()。 ? A. 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 B. 公共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 ? C. 非均衡增长模型 ? D. 公共收入增长引致说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经济学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2. (5分)公共支出结构中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说明政府履行( )强。 ? A. 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 ? B. 保证社会安定 ? C. 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职能 ? D. 资源配置的职能 纠错

知识点:公共经济学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3. (5分)个人所得税税率的基本形式是()。 ? A. 比例税率 ? B. 累进税率 ? C. 定额税 ? D. 累退税率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经济学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4. (5分)关税在性质上属于( )。 ? A. 所得税 ? B. 财产税 ? C. 行为税 ? D. 流转税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经济学

答案D 解析5. (5分)只以新预算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为依据确定公共收支计划指标,而不考虑以前的公共收支状况的预算编制方法是()。 ? A. 单式预算 ? B. 复式预算 ? C. 零基预算 ? D. 增量预算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经济学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6. (5分)根据经济发展的变化来解释公共支出增长现象的模型是()。 ? A. 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 B. 公共收入增长引致说 ? C. 公共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 ? D. 非均衡增长模型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公共经济学 展开解析

操作系统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2章操作系统用户界面 Page 36 2.1 什么是作业?什么是作业步? 答:把在一次应用业务处理过程中,从输入开始到输出结束,用户要求计算机所做的有关该次全部工作称为一个作业,从系统的角度看,作业则是一个比程序更广的概念。它由程序、数据和作业说明书组成,系统通过作业说明书控制文件形式的程序和数据,使之执行和操作。而且,在批处理系统中,作业是抢占内存的基本单位。也就是说,批处理系统以作业为单位把程序和数据调入内存以便执行。作业由不同的顺序相连的作业步组成。 作业步是在一个作业的处理过程中,计算机所做的相对独立的工作。例如,编辑输入是一个作业步,它产生源程序文件;编译也是一个作业步,它产生目标代码文件。 2.2 作业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功能? 答:作业由三部分组成:程序、数据和作业说明书。程序和数据完成用户所要求的业务处理工作,系统通过作业说明书控制文件形式的程序和数据,使之执行和操作。 2.3 作业的输入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作业的输入方式有5种: (1)联机输入方式:用户和系统通过交互式会话来输入作业。

(2)脱机输入方式:利用低档个人计算机作为外围处理机进行输入处理,存储在后援存储器上,然后将此后援存储 器连接到高速外围设备上和主机相连,从而在较短的时 间内完成作业的输入工作。 (3)直接耦合方式:直接耦合方式把主机和外围低档机通过一个公用的大容量外存直接耦合起来,从而省去了在脱 机输入中那种依靠人工干预来传递后援存储器的过程。(4)SPOOLING系统:SPOOLING又可译作外围设备同时联机操作。在SPOOLING系统中,多台外围设备通过通道或DMA 器件和主机与外存连接起来。作业的输入输出过程由主 机中的操作系统控制。 (5)网络输入方式:网络输入方式以上述几种输入方式为基础。当用户需要把在计算机网络中某一台主机上输入的 信息传送到同一网中另一台主机上进行操作或执行时, 就构成了网络输入方式 2.4 试述 SPOOLING 系统的工作原理。 答:在SPOOLING系统中,多台外围设备通过通道或DMA器件和主机与外存连接起来。作业的输入输出过程由主机中的操作系统控制。操作系统中的输入程序包含两个独立的过程,一个过程负责从外部设备把信息读入缓冲区;另一个是写过程, 负责把缓冲区的信息送到外存输入井中。

公共经济学作业(必做题1)答案正确

公共经济学作业答案 必做题1 第一章公共经济学的基础 一、简答题 1 公共经济学原理的基本架构包括那些基本元素? 公共经济学的理论架构包括: 第一是“基本假设”。经济人与理性经济人假设、资源的稀缺性假设、人们对福利标准判断的主观性的假设、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对立统一假设、政府职能随经济增量变化而变化的假设等等。 第二是一些概念,如: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准公共产品、福利、效率等。 第三是“特定理论”。 第四是有效的“检验方法”。 2 试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分析货币的边际效用问题。 一般有两种解释:一是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对消费者来讲增加同一物品的消费,由于重复使用,生理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刺激效应就减弱了。再是说,假定一种商品有多种用途,这些用途的效用又是不同的,作为一个理性的消费者,肯定是将物品首先用于效用最大的地方,依此办理,这样物品被消费的边际效用也是递减的。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用来分析货币边际效用递减上,货币边际效用在穷人与富人间的不同,应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分析生产、分配等问题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我们认为穷人货币的边际效用区别于富人货币的边际效用,虽说现代社会消费品的种类繁多,富人的货币可以有多种用途,不会在某一商品上无穷使用,但不可忽视的是现代经济条件下,贫富分化非常严重,作为市场势力又在不断推动这种分化,一些人可以有上亿美元的货币财富积累,另一些人则食不裹腹。究其原因是(1)人的生活消费在一定阶段并不是象人们认识的那样是无限的,而是有终极的。(2)投资环境较差,资本利润率存在递减等。对于富人来说现金与其它财富最后成为“遗产”是常有的事,所以不能因此否定货币边际效用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不同效用。 穷人货币的边际效用大是因为穷人拥有的可支配收入少,每增加一个货币单位的支出对自己的需求而言,满足的效用大。富人货币的边际效用小是因为富人拥有的可支配收入多,每增加一个货币单位的支出对自己的需求而言满足的效用在不断下降,其最后的边际效用就小。 3 帕累托原理有哪三方面内容? 帕累托原理三个方面的内容为:(1)交换的帕累托最佳条件;(2)生产的帕累托最佳条件;(3)产品替代的帕累托最佳条件。 二、论述题 请论述如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答: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目标,抽象地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究竟如何,存在着很多种不同的观点。我们这里只从政府宏观调控的角度来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 公平,它是指如何处理社会经济活动中各种利益关系,也就是所谓合理分配。效率,它是指人们工作所消耗的劳动量与所获得的劳动成果的比率。在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时,我们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将公平从属于效率,只能表明提高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保障,而公平是提高效率的社会环境。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往往与一个国家的发展阶段与发展方式相联系,要是一个国家的国有资本在生产活动中所占比率很高,政府资本大规模地介入生产过程,那么这个国家就一定会提出效率优先的原则。因为只有提高效率,鼓励先进,发展生产,才能为实现社会公平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真真实现公平。另一方面提出效率优先的国家,在政策措施上为了实现公平也会对过高的个人收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调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防止两极分化,实现社会财富的福利最大化和社会稳定,为进一步提高效率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公平与效率在同一时空上是存在矛盾的,这种矛盾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的联系。政府调控如果过多地向公平倾斜就会牺牲效率,过多向公平倾斜,就会使一部分生产要素的价值得不到实现,劳动者与资本在市场上的活力就会下降,从而降低效率。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看,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劳动效率的提高,是受分配是否合理影响的。政府假如将劳动者或者资本在市场上获得的正常收入(可能差距很大),过多地通过税收集中起来,重新进行有利于低收入者的分配,意味着对一部分劳动者劳动收入的剥夺,久而久之这部分人的劳动效率就会下降。但如果过份向效率倾斜,任凭市场机制作用的调节,因种种原因,不同社会或员间的收入差距无限扩大,出现贫富过度分化,穷人生活水平不断恶化,那样不仅市场消费会出现萎缩,而且社会稳定也会受到威胁,更谈不上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 假定我们将公平看作是收入差距不断缩小,效率是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那么一个发展中国家可以多考虑讲效率,而发达国家则更应该讲公平。假定一个社会的盈利性生产活动是由私人企业进行的,政府只是从事非盈利性活动,那么这个政府的首要出发点就是讲求公平而不是效率,效率由市场来决定,私人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和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必然会提高效率,政府只要管住社会公平就行了,这类国家讲公平的同时才是去兼顾市场或企业的效率问题,比如不要有过高的税率,毕竟过重的税负也是要影响市场或企业的效率的。 判断公平与效率处理是否得当的一般标准可以是这样的,当向效率倾斜影响了公平最终使效率也不能提高时,就表明政府需及时调控原有政策而向公平倾斜了,因为这时很可能已是消费持续走低,货币的边际总效用下降,有效需求不足,企业生产的产品销售不出去,企业面临破产了。这时只有向公平倾斜,增加转移支付,提高社会公平程度才能提高效率。而当政府在向公平倾斜的时候,牺牲了效率最终社会公平也得不到实现时,这说明原来的政策已过多地向公平倾斜,应该考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调整各种生产要素的利用程度,允许不同劳动者、不同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收入的不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为实现社会公平创造条件。 公平与效率作为一对矛盾需要不断地加以调整,不能认为这对矛盾在一定制度下可以一劳永逸地自我运作。 三、案例分析 案例一高考热线“热”了谁 请用公共选择理论对以上案例进行分析。 [参考解析] 公共选择理论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将“经济人”假设引入到政治领域。“经济人”假设认为,政治市场中的行为主体——政治家官员和选民与经济市场的行为主体——生产者和消费者一样都是理性的效用最大化者,即政治家和官员也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公共利益并不是其主要的追求目标。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就可以为上述案例中一些地方教育部门通过高考查分收取高额费用提供合理和有力的解释。 在案例中,正是因为地方教育部门具有牟利的冲动,才导致各级教育考试主管部门利用自己对高考成绩的垄断发布权来牟取暴利。而这种暴利是建立在对考生合法权益侵害的基础上的,是对国家机关非盈利性的违背。地方教育部门利用考生的成绩来牟取利益是不合理的。这主要因为: 首先,高考成绩是一种准公共物品,属于公共信息和社会资源。这是由于:(1)一种物品的生产——高考阅卷并不是只能由政府提供。只要有严格的判分标准和相应的制度配合,其他类型的组织——如社会中介组织也可以提供。只不过政府部门是这种物品的权威提供者而已,而且在中国目前社会中介组织还很不发达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应该是最适宜的提供者。(2)高考分数作为一种物品被生产出来以后,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消费而不影响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因而高考分数不具有排他性,是社会的公共资源。一般而言,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免费提供公共物品,高考分数作为一种公共物品,理应由教育部门提供,但地方教育部门却以公布考生成绩的方式来牟取利益,这是对政府部门非盈利性原则的违背。 其次,从各级教育部门的职责来看,各级教育和考试部门属于政府机关,因此从理论上来讲是不能牟利的。教育部门只有履行职责,做好招生工作的义务,而没有将全体考生共同形成的公

操作系统第二章作业答案(最新整理)

第二章作业 1.操作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进程的概念?为了实现并发进程中的合作和协 调,以及保证系统的安全,操作系统在进程管理方面要做哪些工作? 答:为了从变化角度动态地分析研究可以并发执行的程序,真实的反应系统的 独立性、并发性、动态性和相互制约,操作系统中不得不引入进程的概念。 为了防止操作系统及其关键的数据结构如:PCB 等,受到用户程序破坏, 将处理机分为核心态和用户态。对进程进行创建、撤销以及在某些进程状态之间的 转换控制。 2.试描述当前正在运行的进程状态改变时,操作系统进行进程切换的步骤。 答:分为两种情况: (1):运行状态就绪状态:根据进程的自身的情况插入到就绪队列的适 当位置,系统收回处理及转入进程调度程序重新进行调度。 (2):运行状态→阻塞状态:系统会调用进程调度程序重新选择一个进程投 入运行。 3.现代操作系统一般都提供多任务的环境,是回答以下问题。 为支持多进程的并发执行,系统必须建立哪些关于进程的数据结构? 答:系统必须建立PCB。 为支持进程的状态变迁,系统至少应该供哪些进程控制原语? 答:阻塞、唤醒、挂起和激活原语。 当进程的状态变迁时,相应的数据结构发生变化吗? 答:会根据状态的变迁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将进程PCB中进程的状态从阻 塞状态改为就绪状态,并将进程从阻塞队列摘下,投入到就绪队列中。 4.什么是进程控制块?从进程管理、中断处理、进程通信、文件管理、设备管理 及存储管理的角度设计进程控制块应该包含的内容。 答:PCB:描述进程本身的特征、状态、调度信息以及对资源占有情况等的数据 结构,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识。 进程控制块所包含的内容: ①进程信息描述;②CPU信息状态;③进程调度信息;④进程控制和资源占用信息。 5.假设系统就绪队列中有10个进程,这10个进程轮换执行,每隔300ms轮换一次,CPU在进程切换时所花费的时间是10ms,试问系统化在进程切换上的开销占系统 整个时间的比例是多少? 解:P=(10*10)/[(300+10)*10]=3.2% 6.试述线程的特点及其与进程之间的关系。 答:线程的特点:是被独立分派和调度的基本单位。线程与进程的关系:线程是进程的一部分,是进程内的一个实体;一个进程可以有多个线程,但至少必须有一个线程。 7.根据图2-18,回答以下问题。

公共经济学-重庆大学网络教育(2020第1次作业)

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公共经济学 2020年秋季学期课程作业公共经济学第1次 一、单项选择题 (共20 题、共40 分) 1. 拥挤的公共物品是具有()性的混合公共物品。A A、排他和非竞争 B、非排他和竞争 C、竞争和排他 D、非竞争和非排他 2. 下列哪一个不是公共部门协调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B A、颁布劳动者权益保护法 B、对公共资源的经营颁发许可证 C、安排社会保险支出 D、征收累进的个人所得税 3. 公共经济具有的特征()。D A、无实体形态 B、垄断性 C、具有地域限制 D、以上均对 4. 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意味着每新增一个消费者的()等于零。B A、社会成本 B、边际成本 C、社会效益 D、边际收益 5. 关于社会边际效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指增加一定量的物品或服务所能获得的效益增加数量 B、会随着物品或服务消费量增加而增加 C、会随着物品或服务消费量的增加而减少 D、可以用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消费时人们愿意付出的最低货币量来表示6. 政府促进经济稳定的最重要的财政手段是()。D A、调节辖区间的财政净收益 B、货币政策 C、实行财政联邦制 D、财政政策 7.

政府预算一般由财政部门或()编制。C A、议会 B、私人部门 C、专设机构 D、行政院 8. 对于拥挤性公共物品收取使用费,主要目的是为了()。A A、提高使用效率 B、补偿建设成本 C、获得一定收益 D、增加财政收入 9. 按照发展阶段增长理论,在经济发展早期,政府应注重为经济发展提供()。B A、社会救济 B、社会基础设施 C、社会治安 D、社会福利 10. 某地区从2000年到2010年经济增长实现环比年增长率15%的水平,其基尼系数由0.3提高到了0.7,请你在以下答案中选择出你对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评价()。D A、资源得到了较充分利用,社会财富分配更加公平 B、资源利用不足,社会财富分配更不公平 C、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D、社会财富分配高度不平均 11. 下列的哪种税收会助长社会的高消费倾向()。C A、收入税 B、消费税 C、财产税 D、人头税 12. 在代议民主制度下,从规制机构的产生到该机构成员的组成和任命,各()几乎在每个环节都能施加影响。B A、社会团体 B、利益集团 C、政府部门 D、居民个人 13. 政府预算应该遵循的原则中,不包括()。C A、完整性 B、可靠性 C、保密性 D、年度性 14.

操作系统第二章作业

第二章作业: 第一次作业: 1.进程有哪三种基本状态?进程在三种基本状态之间转换的典型原因是什 么? 2.在Linux系统中运行下面程序,最多可产生多少个进程?画出进程家族 树。 main() { fork(); fork(); fork(); } 3.试从动态性、并发性和独立性上比较进程和程序。 4.分析下列代码的功能: 第二次作业: 1.同步机制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准则?你认为整型信号量机制遵循了同步机 制的哪些基本准则? 2.使用信号量实现下面的前趋图。

3.我们为某临界资源设置一把锁W,当W=1时表示关锁;当W=0时表示 锁已打开,试写出开锁和关锁原语,并利用它们去实现互斥。 4.桌子上有一个空盘子,允许存放一只水果,爸爸可以向盘中放苹果,妈妈 向盘子中放橘子,女儿专门吃盘子中的苹果,儿子专门吃盘子中的橘子。 规定当盘子空的时候一次只能放一只水果,请用信号量实现他们之间的同步与互斥关系。 5.用信号量解决“独木桥”问题:同一个方向行人可连续过桥,当某一方向 有人过桥时,另一个方向的行人必须等待;当某一方向无人过桥时,另外方向的行人可以过桥。 (1)本问题中有哪些同步或互斥关系? (2)给出两个方向任一行人通过该独木桥的同步算法。 6.(选做)设有两个生产者进程A、B和一个销售者进程C,他们共享一个 无限大的仓库,生产者每次循环生产一个产品,然后入库供销售者销售; 销售者每次循环从仓库中取出一个产品销售。如果不允许同时入库,也不允许边入库边出库,而且要求生产A产品和B产品的件数满足以下关系:-n≤A的件数-B的件数≤m 其中n,m是正整数,但对仓库中A产品和B产品的件数无上述要求,请用信号量机制写出A,B,C三个进程的工作流程。 7.(选做)简述linux的管道通信机制、共享存储器通信机制、消息缓冲通 信机制。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1阶段练习题

第一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一章至第二章(总分100分)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地震按地震序列可划分为、和。 2、地震按震源深浅不同可分为、、。 3、地震波可分为和。 4、面波包括和。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关于地基土的液化,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饱和的砂土比饱和的粉土更不容易液化 B.地震持续时间长,即使烈度低,也可能出现液化 C.土的相对密度越大,越不容易液化 D.地下水位越深,越不容易液化 2、土质条件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很大,土质越松软,加速度谱曲线表现为() A.谱曲线峰值右移 B.谱曲线峰值左移 C.谱曲线峰值增大 D.谱曲线峰值降低 3、震中距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很大,在烈度相同的条件下,震中距越远,加速度谱曲线表现为 () A.谱曲线峰值右移 B.谱曲线峰值左移 C.谱曲线峰值增大 D.谱曲线峰值降低 4、为保证结构“大震不倒”,要求结构具有( ) A.较大的初始刚度 B.较高的截面承载能力 C.较好的延性 D.较小的自振周期T1 5、实际地震烈度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A.建筑物类型 B.离震中的距离 C.行政区划 D.城市大小 三、判断题(直接判断对错,每题2分,共20分,)

1、地震作用对软土的承载力影响较小,土越软,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就越小。() 2、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小于地基土的静承载力。() 3、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距。() 4、建筑场地类别主要是根据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厚度来确定的。() 5、地震基本烈度是指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值。() 6、横波能在固态物质和液态物质中传播。() 7、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称为震中距。() 8、当饱和粉土中粘粒含量百分率达到一定数值后,可初步判为不液化土。() 9、地震烈度是地震对地面影响的强烈程度。() 10、地震震级可以近似表示一次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 四、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罕遇地震 2、极震区 3、场地 4、破坏性地震 五、简答题 (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的建筑物有哪些? 2、简述影响地基液化的相关因素。 六、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每题20分,共20分) 1、二层框架结构,层高4.5m,框架梁的线刚度为 ,应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1,2阵型所对应的地震作用下剪力标准值如下图所示,试求顶层柱顶弯矩标准值? 阵型1剪力图阵型2剪力图

仪器分析作业 第二章第一次

专业:生物工程姓名:潘红波学号:1025004350 1、简要说明气相色谱分析的分离原理。 气相色谱就是根据分离组分与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亲和力不同而实现分离的。气-固色谱中,随着载气的流动,被测组分在吸附剂表面进行反复的吸附、脱附过程,从而分离与固相吸附力不同的物质:气-液色谱中,则是不断的溶解、挥发,从而分离被测组分。 2、气相色谱仪的基本设备包括哪几部分?各有什么作用? 载气系统:处理载气和控制载气流速 进样系统:加入试样并将其汽化 色谱柱和柱箱:分离系统 检测系统:将浓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放大 记录及数据处理系统:记录电信号,绘出图谱 3、当下述参数改变时:(1)柱长缩短,(2)固定相改变,(3) 流动相流速增加,(4)相比减小,是否会引起分配系数的改变?为什么? (1)柱长缩短不会引起分配系数的改变 (2)固定相改变会引起分配系数的改变 (3)流动相流速增加不会引起分配系数的改变 (4)相比减小不会引起分配系数的改变 因为分配系数只与组分的性质及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性质有关。4、当下述参数改变时,(1)柱长增加,(2)固定相量增加,(3) 流动相流速减小,(4)相比增大,是否会引起分配比的改

变?为什么? (1)不变(2)增加(3)不变(4)减小 k=K/b 而b=Vm/Vs 分配比与两相的性质,组分,柱温,柱压,相比有关,与流动相流速,柱长无关。 7、根据速率方程判断,当下述参数改变时:(1)增大分配比, (2)流动相速率增加,(3)减小相比,(4)提高柱温,是 否会使色谱峰变窄?为什么? (1)保留时间延长,峰变宽(2)保留时间缩短,峰变窄(3)保留时间延长,峰变宽(4)保留时间缩短,峰变窄 8、为什么可用分离度R作为分离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 分离度是柱效能与选择性影响因素的总和。 10、试述色谱分离基本方程的含义,它对色谱分离有什么指导 意义? 色谱分离基本方程如下: R=1 4√n(α?1 α )(k 1+k ) 它表明R随体系的热力学性质的改变而变化,也与色谱柱条件有关。分离度与n的平方根成正比。增加柱长可以改进分离度,但也延长了分析时间并使峰产生扩展,因此在达到一定的分离度条件下应使用短一些的色谱柱。此外,减小柱的H值也可增加n,及应制备一根性能优良的柱子,并在最优化条件下进行操作。

操作系统第二章课后答案

第二章进程管理 2、试画出下面4条语句的前趋图: S2: b:=z+1; S3: c:=a-b; S4: w:=c+1; 3、 程序在并发执行时,由于它们共享系统资源,以及为完成同一项任务而相互合作,致使 在这些并发执行的进程之间,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也就使得进程在执行期间出现间断性。 4、程序并发执行时为什么会失去封闭性与可再现性? 因为程序并发执行时,就是多个程序共享系统中的各种资源,因而这些资源的状态就 是由多个程序来改变,致使程序的运行失去了封闭性。而程序一旦失去了封闭性也会导致其再失去可再现性。 5、在操作系统中为什么要引入进程概念?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为了使程序在多道程序环境下能并发执行,并能对并发执行的程序加以控制与描述,从而在操作系统中引入了进程概念。 影响: 使程序的并发执行得以实行。 6、试从动态性,并发性与独立性上比较进程与程序? a、动态性就是进程最基本的特性,可表现为由创建而产生,由调度而执行,因得不到资源 而暂停执行,以及由撤销而消亡,因而进程由一定的生命期;而程序只就是一组有序指令的集合,就是静态实体。 b、并发性就是进程的重要特征,同时也就是OS的重要特征。引入进程的目的正就是为 了使其程序能与其它建立了进程的程序并发执行,而程序本身就是不能并发执行的。 c、独立性就是指进程实体就是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同时也就是系统中独立获得 资源与独立调度的基本单位。而对于未建立任何进程的程序,都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来运行。 7、试说明PCB的作用?为什么说PCB就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a、PCB就是进程实体的一部分,就是操作系统中最重要的记录型数据结构。PCB中记 录了操作系统所需的用于描述进程情况及控制进程运行所需的全部信息。因而它的作用就是使一个在多道程序环境下不能独立运行的程序(含数据),成为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一个能与其它进程并发执行的进程。 b、在进程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系统总就是通过其PCB对进程进行控制,系统就是根据进 程的PCB而不就是任何别的什么而感知到该进程的存在的,所以说,PCB就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8、试说明进程在三个基本状态之间转换的典型原因、 a、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当进程调度程序为之分配了处理机后,该进程便由就绪状态变 为执行状态。 b、当前进程因发生某事件而无法执行,如访问已被占用的临界资源,就会使进程由执行 状态转变为阻塞状态。 c、当前进程因时间片用完而被暂停执行,该进程便由执行状态转变为就绪状态。 9、为什么要引入挂起状态?该状态有哪些性质? a、引入挂起状态主要就是出于4种需要(即引起挂起的原因): 终端用户的请求,父进程 请求,负荷调节的需要,操作系统的需要。

操作系统 第二章作业本(含答案)

第二章作业 第一次作业: 1.进程有哪三种基本状态?进程在三种基本状态之间转换的典型原因是什 么? 答:三种基本状态:就绪状态、执行状态、阻塞状态。 (1)就绪状态→执行状态:进程分配到CPU资源(进程调度); (2)执行状态→就绪状态:时间片用完 (3)执行状态→阻塞状态:I/O请求 (4)阻塞状态→就绪状态:I/O完成 2.在Linux系统中运行下面程序,最多可产生多少个进程?画出进程家族 树。 main() { fork(); fork(); fork(); } 答:最多可以产生7个进程。 其家族树为: 3.试从动态性、并发性和独立性上比较进程和程序。

答: 1)动态性是进程最基本的特性,可表现为由创建而产生,由调度而执行, 因得不到资源而暂停执行,以及由撤销而消亡,因而进程由一定的生命 期;而程序只是一组有序指令的集合,并存放于某种介质上,其本身并 不具有运动的含义,因而是静态的; 2)并发性是进程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OS的重要特征。引入进程的目的 正是为了使其程序能和其它建立了进程的程序并发执行,而程序本身(没 有建立PCB)是不能并发执行的; 3)独立性是指进程实体是一个能独立运行、独立分配资源和独立接受调度 的基本单位。凡未建立PCB的程序,都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来运行。 4.分析下列代码的功能: 答: sleep_on实现进程的睡眠过程; wake_up实现进程的唤醒过程。 第二次作业: 1.同步机制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准则?你认为整型信号量机制遵循了同步机 制的哪些基本准则? 答: 同步机制应遵循四个基本准则: a. 空闲让进:当无进程处于临界区时,应允许一个请求进入临界区的进 程立即进入自己的临界区,以有效地利用临界资源。

第2章(windowsxp操作系统)习题及参考答案 (1)

第2章 Windows XP操作系统 1、填空题 (1).要重新将桌面上的图标按名称排列,可以用鼠标在上右击,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择中的“名称”命令。 (2).在Windows XP中,鼠标的单击、双击、拖曳均是用鼠标键进选择操作。 (3).在Windows XP中,任务栏通常处于屏幕的。 (4).在Windows XP中,单击上相应在的应用程序按钮,可以在不同的窗口之间进行切换 (5).通过“任务栏”右侧的目标,可以切换以中文输入法状态。 (6).将鼠标指向窗口的,拖动鼠标,即可将窗口移动到新的作罢。 (7).在Windows XP中,文件或文件夹的管理可以使用或。 (8).当选定文件或文件夹后,欲改变其属性设置,可以单击鼠标键。 (9).若要取消已经选定的文件,只需单击即可。 (10).在“资源管理器”中,若要选定连续的多个文件时,可先单击要选定的第一个文件, 然后按下键,再单击最后一个文件,则这个连续区域中的所有文件都被选中。 (11).选取多个不连续的文件,应该按住键不放,再依次单击要选取的文件。 (12).“回收站”是用来暂时存放盘上被删除的文件。 (13).在“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窗口中,改变文件或文件夹的显示方式,是通过窗 口中的菜单。 (14).要安装或删除一个应用程序,可以打开“控制面板”窗口,执行其中的命 令。 (15).瑞星杀毒软件有手动杀毒、、、四种杀毒方 式。 (16).WinRAR的功能可以自动将文件进行解压。 (17).Windows XP的功能可能保护数据免受意外损失。 (18).任务栏主要由、、、和组成。 (19).任务栏缩为一条白线时,表示用户在“任务栏和[开始]菜单属性”中选择了。 (20).桌面上的图标实际就是某个应用程序的快捷方式,如果要启动该程序,只需该 图标即可。 (21).在下拉菜单中,凡是选择了后面带有省略号(...)的命令,都会出现一个。 (22).为了添加某个输入法,应选择窗口中的“区域和语言选项”或在语言 栏中单击按钮中的设置。 (23).在Windows XP中,若要打开“显示属性”对话框,可右击空白处,然后 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项。 (24).Windows XP语言栏中提供了软键盘功能,以方便用户输入各种特殊符号,而要弹出软 键盘,应先,然后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合适的软键盘。 2、选择题 (1).WindwosXP系统中的“桌面”是指() A.整个屏幕 B.某个窗口 C.当前窗口 D.全部窗口 (2).下列对图标错误的描述是() A.图标只能代表某类程序的程序组 B.图标可以代表快捷方式

公共经济学第二次作业

作业名称:公共经济学第二次作业 作业总分:100 通过分数:60 起止时间:2016-5-10 至2016-6-8 23:59:00 标准题总分:100 详细信息: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提出“政府活动扩张法则”(the law of expanding state activity)的经济学家是 A、皮考克 B、怀斯曼 C、罗斯托 D、瓦格纳 正确答案:D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国家投资公司作为财政投资方之一与其他投资主体一起,共同参与投资、管理和收益分配,这种财政投资形式是 A、政府无偿拨款方式 B、有偿贷款方式 C、财政补贴 D、股份投资方式 正确答案:D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社会产品的价值由C、V、M三部分构成,能够成为税收分配对象的是 A、M B、C C、V D、三者都是 正确答案:A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当宏观经济处于萧条时期社会保障对经济起到()的作用。 A、缓和需求不足 B、刺激需求 C、降低需求 D、对需求不起调节作用

正确答案:A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以英国、瑞典为代表的西北欧国家,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是 A、保险型 B、福利型 C、强制储蓄型 D、个人自由型 正确答案:B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当政府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胀率时,政府实际收入会 A、增长 B、下降 C、不变 D、均有可能 正确答案:A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在社会保障的四个组成部分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正确答案:A 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政府的公共事业支出与公共投资支出相同点在于 A、都属于转移性支出 B、都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 C、都属于社会生产性支出 D、都属于购买性支出 正确答案:D 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2 内容:

护理心理学第一次作业(绪论——第二章)[1]

护理心理学第一次作业(绪论——第二章)[1]

14.钢琴演奏家能手、眼、脚并用,弹好一首乐曲这是:( D ) A 注意的稳定性 B 注意的转移 C 注意的分散 D 注意的分配 15.想象是在人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其基本材料是:( B ) A 表象 B 知觉映象 C 思维结果 D 联想 16.较之情感,情绪的特点是:( D ) A 持久而强烈 B 持久而微弱 C 短暂而稳定D短暂而强烈 17.一个术前病人既想通过手术解除病痛,又担心手术会影响机体的某些功能。所形成的动机冲突是:( C )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双重趋避冲突 18.人的社会化主要影响因素为:( B ) A 遗传家庭社会环境 B 家庭和父母学校社会环境 C 父母老师朋友 D 家庭学校单位 19.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追求成就的需要属于:( D )A安全需要 B归属于爱的需要 C尊重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20.下列各项不属于社会性需要的是:( A ) A对休息的需要 B对劳动生产的需要 C对社会交往的需要 D对文化学习的需 三、填空题 1.护理心理学研究___心理科学________变量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关系。 2.调查法是通过晤谈或__访问_______等方式获得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3.班杜拉的示范作用包括注意、保持、行动和动机四个过程。

4.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中遵循快乐原则的是本我,而遵循现实原则的是自我。 5.思维的两大特征是____概括性____和___间接性______。 6.注意可分为__不随意注意_______、_____随意注意____和____随意_后注意____。 四、简答题 1.述护理心理学作为应用学科的意义。 护理心理学正在推动着护理制度的改革 护理心理学正在推动着护理学的发展 护理心理学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整体医学观念 2.简要回答述经典条件反射的特点。 经典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是暂时性的神经联系,建立联系的基本条件是强化过程 经典条件反射的无条件刺激物十分明 经典条件反射中动物往往是被动接受刺激 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刺激引起非条件反应 3.简述鲁利亚关于脑的三个基本机能系统和它们的相互关系。 第一机能系统,即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也叫动力系统。由脑干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等组成,其基本功能是保持大脑皮质的一般觉醒状态,提高它的兴奋性和感受性,使大脑皮质能够接受信息并实现对行为的自我调节。第二机能系统,是信息接受、加工和储存的系统。在大脑皮质的后部,包括皮质的枕叶、颞叶和顶叶以及相应的皮质下组织。主要功能是接受来自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并对它们进行加工(分析、综合)和保存。第二机能系统由许多脑区构成,如视觉区、听觉区、一般躯体感觉区等,每个脑区又可分成一级区、二级区、三级区等不同等级。第三机能系统,也叫行为调节系统,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它在额叶的广大脑区,也包括三个不同等级区 4.简述知觉的特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二)知觉的整体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