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垂体瘤健康教育

垂体瘤健康教育

垂体瘤健康教育
垂体瘤健康教育

垂体瘤健康教育

垂体瘤(pituitary tumors)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临床上有明显症状者约占颅内肿瘤的10%。在尸检中有报道可见20%~25%的亚临床垂体微腺瘤。男性略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大多在31~40岁之间,21~30、41~50岁两组次之。

辅助检查:

1.需做头颅X线平片,CT、MRI影像学检查

2.气脑和脑血管造影

3.做血、尿、便常规以及肝、肾、心、肺等检查。

4.内分泌检查

5.视力及视野检查

术前健康教育

1.饮食与营养指导: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少渣的饮食,术前戒烟酒,避免受凉,保持口腔及鼻腔的清洁,术前3-5天可用朵贝尔液漱口,氯霉素滴鼻。成人术前8小时禁饮食,小儿术前4小时禁食,以免麻醉后呕吐造成误吸。

2.休息与活动指导:

⑴.为了术后能尽快康复,术前应保证充足的睡眠

⑵.训练床上大小便,避免术后不习惯引起便秘、尿潴留。张口呼吸、便秘者给予缓泻剂,禁止大量灌肠。

3.注意安全:

对有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及肢体运动障碍患者,外出应有专人陪伴。

4.皮肤准备:

病人在手术前一天剪鼻毛,清洁鼻腔,预防感染。

5.下列情况暂不宜手术:

有各种感染的:如感冒、发热、咳嗽、痰多不宜手术。

6.心理指导:

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预后,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鼓励病人住院后必须进行心理调整,主动适应术后生活,保持积极乐观心态,积极自理个人生活。

术后健康教育

1.体位:

绝对卧床休息,加以床档保护,麻醉未清醒前取去枕平卧,以防呕吐物吸入呼吸道;清醒后半卧位,促进术后硬脑膜粘连愈合,防止脑脊液逆流引起感染。

2.饮食:

麻醉清醒后,遵医嘱如无呕吐症状即可进食少量流质饮食。术后早期胃肠功能未完全恢复时,应禁食牛奶,糖类食物,防止其消化时产气过多,引起肠胀气。以后可逐渐过渡到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纤维素、维生素丰富、低脂肪、低胆固醇食易消化饮食。

3.密切观察24出入水量

患者是否有多尿,烦渴,多饮症状。对于电解质紊乱者,低钠患

者鼓励多食含钠高的食物,高钠患者多饮白开水。

4.鼻腔护理

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密切观察鼻孔有无清水样液流出,避免术后剧烈咳嗽和用力擤鼻子,防止脑脊液漏。

5.术后注意患者体温的波动及各种引流管,避免扭曲、脱落。

6.有癫痫病史:

遵医嘱按时、定量口服抗癫痫药物,不得自行减量或停药。癫痫病人不宜单独外出、登高、游泳、驾驶车辆及高空作业,随时携带疾病卡。教会家属癫痫发作时的紧急处理措施,保持呼吸道通常,防止病人意外伤害。

7.对偏瘫,视力,视野障碍的患者,生活护理要到位,防止因行动不便至外伤。

出院指导:

1. 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纤维素、维生素丰富、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康复。

2. 有癫痫病史:遵医嘱按时、定量口服抗癫痫药物。不可突然停药、改药及增减药量,以避免加重病情。

3. 加强康复锻炼:对肢体活动障碍者,加强肢体功能锻练,户外活动须有专人陪护,防止意外发生,鼓励病人对功能障碍的肢体需经常做主动和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多与患者沟通,加强舌肌运动锻炼。

4.注意休息:避免过于劳累和重体力劳动,行动不便者要防止

跌伤,最好有人陪伴。

5.心理护理:给予形象紊乱者精神支持,改善情绪,多给予鼓励。使患者正确认识自我存在的价值。

6.出现下列指征应及时就诊:

(1)原有症状加重。

(2)头痛、头昏、恶心、呕吐。

垂体瘤健康教育

垂体瘤健康教育 垂体瘤(pituitary tumors)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临床上有明显症状者约占颅内肿瘤的10%。在尸检中有报道可见20%~25%的亚临床垂体微腺瘤。男性略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大多在31~40岁之间,21~30、41~50岁两组次之。 辅助检查: 1.需做头颅X线平片,CT、MRI影像学检查 2.气脑和脑血管造影 3.做血、尿、便常规以及肝、肾、心、肺等检查。 4.内分泌检查 5.视力及视野检查 术前健康教育 1.饮食与营养指导: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少渣的饮食,术前戒烟酒,避免受凉,保持口腔及鼻腔的清洁,术前3-5天可用朵贝尔液漱口,氯霉素滴鼻。成人术前8小时禁饮食,小儿术前4小时禁食,以免麻醉后呕吐造成误吸。 2.休息与活动指导: ⑴.为了术后能尽快康复,术前应保证充足的睡眠 ⑵.训练床上大小便,避免术后不习惯引起便秘、尿潴留。张口呼吸、便秘者给予缓泻剂,禁止大量灌肠。 3.注意安全:

对有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及肢体运动障碍患者,外出应有专人陪伴。 4.皮肤准备: 病人在手术前一天剪鼻毛,清洁鼻腔,预防感染。 5.下列情况暂不宜手术: 有各种感染的:如感冒、发热、咳嗽、痰多不宜手术。 6.心理指导: 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预后,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鼓励病人住院后必须进行心理调整,主动适应术后生活,保持积极乐观心态,积极自理个人生活。 术后健康教育 1.体位: 绝对卧床休息,加以床档保护,麻醉未清醒前取去枕平卧,以防呕吐物吸入呼吸道;清醒后半卧位,促进术后硬脑膜粘连愈合,防止脑脊液逆流引起感染。 2.饮食: 麻醉清醒后,遵医嘱如无呕吐症状即可进食少量流质饮食。术后早期胃肠功能未完全恢复时,应禁食牛奶,糖类食物,防止其消化时产气过多,引起肠胀气。以后可逐渐过渡到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纤维素、维生素丰富、低脂肪、低胆固醇食易消化饮食。 3.密切观察24出入水量 患者是否有多尿,烦渴,多饮症状。对于电解质紊乱者,低钠患

《中国难治性垂体腺瘤诊治专家共识(2019)》要点

《中国难治性垂体腺瘤诊治专家共识(2019)》要点 垂体腺瘤(PA)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多数表现为良性肿瘤的生长特性,通过手术和(或)药物治疗,大部分患者可获得治愈。然而,少部分垂体腺瘤在影像学上呈侵袭性生长,较一般肿瘤生长快速,对手术、药物治疗及放射治疗等常规治疗有抵抗性,常在术后早期复发或再生长,此类肿瘤被称为难治性垂体腺瘤(aggressive PA或refractory PA)。垂体腺瘤出现颅脑椎管内转移或全身其他系统转移,即为垂体腺癌(Pc)。难治性垂体腺瘤及垂体腺癌的诊断治疗均十分困难,肿瘤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存,患者预后差,亟待规范化的诊疗措施。 1. 定义: 2017版的WHO垂体腺瘤分类强调:难治性垂体腺瘤的特点是,呈侵袭性生长,且生长快速,虽经手术、药物治疗及放疗等多模式标准化治疗,肿瘤继续生长和(或)激素超量分泌;肿瘤增大和(或)激素分泌高水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患者预后差,但肿瘤尚未出现颅脑椎管内转移或远处转移。 本共识将难治性垂体腺瘤定义为:影像学上呈侵袭性生长的垂体腺瘤,生长速度较一般垂体腺瘤快速,对手术、药物治疗及放射治疗等常规治疗有抵抗性,常在术后早期复发或再生长。侵袭性垂体腺瘤并非都是难治性

垂体腺瘤,而肿瘤侵袭性是难治性垂体腺瘤的主要临床特征之一。 2. 流行病学: 难治性垂体腺瘤的诊断标准尚未统一,尚缺乏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其准确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尚未确定。 3. 病理生理学: 基因或表观遗传学的异常、旁分泌生长因子的紊乱以及垂体内微环境的改变可造成垂体特异性的肿瘤基因激活或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从而导致持续的细胞增殖。 4.诊断及诊断后评估: (1)诊断:共识建议难治性垂体腺瘤应包括以下4个特点:肿瘤影像学上呈侵袭性生长,且生长快速,Ki-67标记指数≥3%;即使手术全切,肿瘤短期(6个月)内复发;手术、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等常规治疗后肿瘤继续生长;全身检查未见颅脑椎管内或全身其他系统的转移灶。 (2)难治性垂体腺瘤的诊断后评估:一旦确诊难治性垂体腺瘤,仍需要完成系统性评估,包括常规评估和特殊评估。

垂体瘤---垂体瘤常见护理问题

垂体瘤---垂体瘤常见护理问题 来源:本站整理作者:佚名 垂体瘤常见护理问题有:①自我形象紊乱;②舒适的改变;③感知改变:视觉;④潜在并发症——垂体危象。 (一):自我形象紊乱:有功能垂体瘤分泌过多激素。 【主要表现】巨人症、肢端肥大症、库欣病伴黑色素沉重、侏儒症等。 【护理目标】1、能正确认识现存的身体外表改变。 2、能使用恰当的应对机制。 【护理措施】1、与病人交谈,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给予正面的引导。 2、鼓励病人保持经常进行修饰的习惯和改善个体形象的方法:恰当的衣着、恰当的修饰。 3、鼓励病人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的内在素质,敢于面对现实。 4、帮助病人适应日常生活,参与社会活动及人际交往。 【重点评价】病人能否恢复正常的社会活动及人际交往。 (二):舒适的改变:头痛 【相关因素】:肿瘤压迫垂体周围组织。 【主要表现】持续性头痛,位于前额、双颞侧、眶后等处,也可呈胀痛伴阵发性加剧。 【护理目标】1、病人头痛缓解。 2、能运用有效的方法缓解疼痛。 【护理措施】1、嘱病人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环境安静、室温适宜,尽可能减少不良因素的刺激,便于病人睡觉和放松。 2、协助病人满足生活需要。 3、指导病人使用缓解疼痛的技术:①想象;②分散注意力技术;③放松技术。

4、头痛加剧时立即报告医生。 【重点评价】1、头痛减轻的程度。 2、病人头痛时有无伴随症状。 (三):感知改变:视觉 【相关因素】肿瘤压迫视神经、视交叉及视神经束。 【主要表现】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眼底改变。 【护理目标】1、病人不发生外伤。 2、日常生活能自理。 【护理措施】1、向病人详细介绍病室环境,提供适当的光源。 2、把水、餐具、呼叫器等常用物品放在病人视力范围内。 3、移去环境中的障碍物,室内用物相对固定,如用物摆放位置发生改变要告诉病人。 4、避免让房门半开,一定要全开或全关。 5、保持床位低水平,床边有扶栏。 6、当病人行走时要搀扶,提供适当的辅助用具并练习使用。 【重点评价】1、病人视觉恢复的程度。 2、在视力障碍下所具备的能力。 (四):潜在并发症——垂体危象 【相关因素】1、垂体瘤压迫正常腺垂体,引起腺垂体功能低下。 2、感染、呕吐、腹泻、手术、饥饿、寒冷、外伤及使用各种镇静、安眠药等应激状况。【主要表现】精神失常、谵妄、高热、低温、恶心、呕吐、低血糖症、昏厥、昏迷等。

垂体瘤表现

垂体腺瘤(垂体瘤)是脑垂体发生的一种良性肿瘤,人群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垂体瘤不仅引起颅内占位征,而且产生内分泌失调症状,如不孕,性功能减退,面容及肢端改变等.严重者,破坏了人体内环境稳定、甚至影响了做为一个社会人的外部形象,从这一点而言,垂体腺瘤较其它颅内肿瘤对人体的身心健康更具危害性.所以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脑垂体瘤的临床表现,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脑下垂体中的各种内分泌细胞可产生相应的内分泌细胞腺瘤,引起内分泌功能紊乱。在早期微腺瘤阶段即可出现内分泌功能亢进征象。随着腺瘤的长大和发展,可压迫、侵蚀垂体组织及其垂体、蝶鞍周围结构,产生内分泌功能下降症状,出现视力障碍及其他颅神经和脑症状。 脑垂体瘤与性功能低下:性功能低下是指阳痿、性欲下降,性功能低下是早期发腺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之一,约有60% 的垂体瘤患者有性功能障碍 脑垂体瘤与不孕. 泌乳. 月经不调:泌乳素腺瘤在临床上占垂体腺瘤的一半以上,由于其分泌的高泌乳素的影响及雌激素的减少,女性患者往往表现为月经量明显减少、泌乳(与乳头接触的内衣变湿),继而导致闭经、不孕,对身心健康、家庭生活影响极大,但如果能够及时进行治疗,还是很容易被早期发现的,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治疗。 脑垂体瘤与头痛 大约有2/3 的患者早期都有头痛,疼痛主要位于眼眶后、前额部及双侧太阳穴附近,程度较轻,呈间歇性发作。由于垂体瘤起源于颅底的蝶鞍内,蝶鞍周围为密闭的骨质,只有上方覆以韧性的鞍隔,肿瘤直接刺激或生长后造成鞍内压升高引起头痛,当肿瘤向上生长突破鞍隔后,鞍内压降低,疼痛则可减轻或消失。病人往往感到突然的一次剧烈头痛后,疼痛明显减轻或缓解,但如果不进行治疗,随着肿瘤的生长,疼痛还会出现。 脑垂体瘤与视力下降 . 视野缺损 垂体瘤在蝶鞍内可以突破鞍底向下生长,并向两侧侵及颅内的重要血管和神经,但最常见的生长方式是向鞍上发展而压迫视交叉和视神经,而引起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患者往往主诉视力下降、看不到两边,总撞门边。出现了视力视野障碍就需要尽快手术,解除对视神经的压迫,挽救视力。如果伴有向其它方向的生长则称为侵袭性垂体腺瘤,治疗难度明显增大,手术很难一次性切除,需要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治疗。 脑垂体瘤与面容. 四肢及形体的改变 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由于其分泌过多的生长激素,导致四肢、肌肉和内脏过度生长,在青春期骨骺未融合前表现为巨人症,成人则表现为手脚变大(鞋号逐渐增大)、头颅及面容宽大、颧骨高、鼻肥大、唇增厚、皮肤松弛、粗黑、毛发增多,并出现声音嘶哑、睡眠打鼾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由于脂肪的代谢和分布异常,脂肪堆积在胸、腹、臀部,而四肢相对瘦小,呈“向心性肥胖”,脸部呈满月状,体重明显增加,四肢皮下血管显露并有紫纹。这两种类型的垂体瘤严重影响了人的外部形象,应该进行积极的治疗,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一般术后几天即可收到明显的效果,患者自我感觉肢体、脸庞缩小,皮肤变得细腻、光滑,睡眠质量也明显缓解。 脑垂体瘤与其他神经和脑损害: 如肿瘤向后上发展压边垂体柄和下丘脑可出现尿崩症和下丘脑功能障碍,累及第三脑室、室间孔、导水管,可致颅内压增高。向前方伸展至额叶,可引起精神症状、癫痫、嗅觉障碍。向侧方侵人海绵窦,可发生II 、IV 、V 、VI 颅神经麻痹,突向中颅窝可引起额叶癫痫。向后长入脚间池、斜坡压迫脑干,可出现交叉性麻痹,昏迷等。向下突人蝶窦,鼻腔和鼻咽部,可出现鼻衄,脑脊液漏.并发颅内感染。

垂体瘤病人的护理

垂体肿瘤病人的护理 一、概述 垂体腺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人群发生率一般为1/10万,有的报告高达7/10万。在颅内肿瘤中仅低于脑胶质细胞瘤和脑膜瘤,约占10%。垂体腺瘤好发年龄为青壮年,多见于30-40岁,对病人生长、发育、劳动能力、生育能力有严重损害,并造成一系列社会心理影响。 二、垂体腺瘤的危害性 1.垂体激素过量分泌引起一系列的代谢紊乱和脏器损害; 2.肿瘤压迫使其他垂体激素低下,引起相应靶腺的功能低下; 3.压迫蝶鞍区结构,如视交叉、视神经、海绵窦、、脑底动脉、下丘脑、第三脑室,甚至累及额叶、颞叶、脑干等,导致相应功能的严重障碍。 三、垂体腺瘤的分类?按形态分 1.微腺瘤(直径小于1.0cm) 2.大腺瘤(直径大于1.0cm) 3.巨大腺瘤(直径大于3.0cm) 四、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 (一)、功能性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 1、泌乳素腺瘤:主要以泌乳素增高雌激素减少所致女性闭经-溢乳不育,男性阳痿, 性功能减退。 2、生长激素细胞腺瘤:由于生长激素持续分泌过多,早期数毫米微腺瘤可致代谢紊乱,引起骨骼、软组织和内脏过度生长等一系列变化,病程缓慢,进行性发展,在青春期前,骨骺尚未融合者,表现为巨人症,成年人骨骺融合者,则表现为肢端肥大症。 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由于垂体腺瘤持续分泌过多ACTH,引起肾上腺皮质增生促使皮质醇分泌过多,即皮质醇增多症,导致一系列物质代谢紊乱和病理变化,并出现许多临床症状和体征。 4、甲状腺刺激素细胞瘤:罕见。由于TSH分泌过多,T3,T4增高,临床表现甲亢症状。另有继发于甲低(如甲状腺炎,同位素治疗后)负反馈引起TSH腺瘤。腺瘤使蝶鞍扩大,鞍上发展,出现视功能障碍。 5、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罕见。由于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分泌过多,早期可无症状,晚期有性功能减低,闭经,不育,阳痿,睾丸萎缩,精子数目减少。肿瘤长大可出现视功能障碍。 6、无分泌功能腺瘤:多见于中年男性和绝经后女性,以往称垂体嫌色细胞腺瘤,缺乏血浆激素水平而临床症状不显著。 (二)、头痛早期约2/3病人有头痛,主要位于眶后,前额和双颞部,程度轻,间歇性发作,多系肿瘤直接刺激或鞍内压增高,引起垂体硬膜囊及鞍膈受压所致。当肿瘤突破鞍膈,鞍内压降低,疼痛则可减轻或消失。晚期头痛可因肿瘤向鞍旁发展侵及颅底硬膜及血管和压迫三叉神经而引起。少数巨大腺瘤鞍上发展突入第三脑室,造成室间孔或导水管梗阻,出现颅内压增高时头痛较剧。 (三)、视力视野障碍在垂体腺瘤尚未压迫视神经交叉前,多无视力视野障碍,仅个别微腺瘤病例可出现视力减退,双颞侧视野缺损,随着肿瘤长大,约60~80%病例可因压迫视通路不同部位,而致不同视功能障碍,典型者多为双颞侧偏盲。 (四)、其他神经和脑损伤如肿瘤向后上发展压迫垂体柄和下丘脑可出现尿崩症和下丘脑功能障碍,累及第三脑室、室间孔、导水管,可致颅内压增高。向前方伸展至额叶,可引

垂体瘤护理常规

脑垂体瘤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 术前:1脑积水与顾内压增高:大部分病人垂体瘤伴有脑积水,其成因包括脑肿瘤的所在位置直接梗阻脑脊液循环所致梗阻性脑积水以及脑脊液的生成与吸收紊乱造成的交通性脑积水两种情况,脉络丛乳头状瘤病人临床所常见的颅内压增高征与脑积水的发生有直接关系,当然,肿瘤的占位效应亦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原因。婴幼儿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头颅增大和前囱张力增高,精神淡漠,嗜睡或易激惹。在较大儿童及成人则可表现为头痛、呕吐及视神经乳头水肿,甚至可出现阵发性昏迷。 2垂体瘤局限性神经系统损害症状观察:局限性神经系统损害的表现因肿瘤所在部位而异。肿瘤生长在侧脑室者半数有对侧轻度锥体束征;位于第三脑室后部者表现为双眼上视困难;仿于后颅凹者表现为走路不稳、眼球震额及共济运动障碍等。个别位于侧脑室者可表现为头部包块。垂体瘤临床上见有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肿瘤多位于脑室内,有的可移动,故有些垂体瘤病人表现为头痛突然加剧缓解。少数有强迫头位,这可能因肿瘤移动后突然梗阻了脑脊液循环通路所致。

术后:术后患者术后安返病房,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及尿量。保持呼吸道通畅。从患者语言、睁眼、运动3方面来评估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昏迷者按昏迷患者常规进行护理,做好基础护理,确保无护理并发症,教会陪护人员为患者测量尿量,护士要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护理措施] 术前: 1心理指导的目的是消除病人恐惧、焦虑的情绪。应及时向病人解释手术的目的,列举手术治愈的病例,安排已接受过手术且疗效好的病人与之交谈,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好家属的工作,使家属克服悲观情绪,鼓励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护理。 2皮肤准备:经蝶窦手术病人需剪鼻毛、动作轻稳,防止损伤鼻黏膜而致鼻腔感染。观察有无口鼻疾患,如牙龈炎、鼻腔疖肿等,如有感染存在,需改期手术。另外,还要行右股内侧备皮10cm~20cm,以备手术中取皮下脂肪填塞蝶鞍。手术前1d的22:O0开始禁食禁水。术前保证充足睡眠,如有失眠可口服药物催眠。术晨护士为患者插尿管并肌注术前针。 3为预防术后伤口感染应做激素准备:经蝶窦垂体腺瘤切除病人,术前3d常规使用抗生素,朵贝尔液漱口,用0.125%氯霉素眼药水及新麻液滴鼻,4次/d,每次2滴一3滴,滴

垂体微腺瘤就医指南(2015-10)

垂体微腺瘤就医指南 临床上,将直径≤10mm的垂体瘤称为垂体微腺瘤。 1、发现肿瘤:垂体微腺瘤基本上是通过影像学(CT或MRI)检查,结合临床症 状确定诊断。 2、肿瘤干预:怀疑自己有垂体微腺瘤,您并不须要过分紧张,因为即使是确诊 了,这个瘤子也是良性的瘤子,而且瘤子很小,一般仅仅是导致身体内部的一些内分泌改变的症状,并不直接危及生命。 3、尽管同样是垂体微腺瘤,但因为内分泌类型的不同,临床表现各不相同。正 常腺垂体分泌7种激素,但常见的微腺瘤却基本只有3种,下面分头表述:泌乳素(PRL)微腺瘤 此肿瘤在垂体微腺瘤中占据绝大多数。若是临床中出现可疑内分泌症状,如妇女月经不调,闭经-泌乳,不孕不育,性欲下降等,男性性功能下降,阳痿等症状,女性可以首先在妇科看内分泌医生,也可以在内分泌科就诊,有经验的医生会安排你做相关的检查,通常是抽血查有关激素,影像学检查做磁共振(MR)平扫+动态增强,CT检查一般不被推荐。 获得初步诊断后,你应该做的事是,上网了解垂体微腺瘤有关的知识,但网络知识真假有时较难区分,推荐你到大医院的神经外科咨询。 治疗: 1.首选药物治疗。这是一个传统的选择模式,生育年龄女性,出现相应症状,并经抽血泌乳素检查,影像学发现垂体微腺瘤,确诊后,一般可口服多巴胺激动剂-溴隐亭治疗,通过科学跟踪监测服药效果,临床观察月经、受孕成功率等,确定疗效,但溴隐亭一般仅能控制症状,并不能达到根治肿瘤。部分患者在服用溴隐亭过程中出现头痛、头晕、胃肠反应、便秘等症状,可以通过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药量来减轻反应,也可以选择阴道给药的比较少见的方式。新一代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双氢麦角隐亭克瑞帕可供选择使用。 2.经蝶窦手术。这是本文重点介绍的治疗,经蝶手术本身并不新,新的表现在进展上。近十年,微腺瘤治疗技术,随着诊断技术的进展,选择手术病例的大量增多,专业垂体瘤医生的出现,还有高端显微镜的应用,手术治疗的观点和结论已经大大的改变,在上述各项条件均具备的地方,微腺瘤全切率,术后激素正常率都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通常会达到80-90%,而且基本消灭了手术死亡率和重大事故率。 但普通神经外科医生并不是全部都胜任这个手术,因为经蝶手术不同于常规开颅手术,而且垂体微腺瘤也涉及太多的妇科、内分泌科问题。 对于那些希望达到肿瘤根治的患者,对于生育育龄妇女,肿瘤又明确影响生育,可以积极考虑手术治疗,以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和根治疾病。

(2015)中国催乳素型垂体腺瘤诊治专家共识

(2015)中国催乳素型垂体腺瘤诊治专家共识 催乳素(PRL) 腺瘤是最常见的功能性垂体腺瘤,约占成人垂体功能性腺瘤的40%-45%,以20 -50 岁的女性患者多见,成人患者男女比例约1:10。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垂体催乳素腺瘤对恢复和维持正常腺垂体功能、预防肿瘤复发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临床表现 垂体催乳素腺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性腺功能减退及其继发症状,可因发病年龄、性别、持续时间及催乳素增高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还可有垂体占位产生的局部压迫症状;垂体混合腺瘤或多发内分泌腺瘤病患者,还可出现其他激素水平增高相应的临床表现。 1.高催乳素血症临床表现:(1) 性腺功能减退:青春期前起病的患者可表现为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即女孩原发性闭经,男孩无青春发育,睾丸容积小。育龄期女性多有月经周期的改变,出现不同程度的月经稀少甚至闭经,通常影响排卵,引起不孕。 血清雌激素水平低落可引起乳腺萎缩,阴毛脱落,外阴萎缩、阴道分泌物减少、骨质疏松等症状。男性患者雄激素水平下降可导致性欲减退、阳萎、射精量及精子数目减少、不育及骨质疏松等。因男性患者症状隐匿且特异性低,常被忽视导致就诊时间晚。

(2) 泌乳:女性高催乳素血症患者中30% - 80% 发生自发或触发泌乳,出现性功能低下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低下,泌乳的发生率也降低。男性患者可有轻度乳腺发育,少数患者也可出现泌乳。(3) 体重增加:具体病因不清,可能与钠水储留、脂肪分化异常、性功能低下及下丘脑功能异常等有关。 2.肿瘤局部压迫症状:多见于垂体催乳素大腺瘤。最常见的局部压迫症状是头痛、视野缺损(最常见为双颞侧偏盲)。若肿瘤向两侧生长,可包绕海绵窦,影响第Ⅲ、Ⅳ、Ⅵ对脑神经及第Ⅴ对脑神经眼支功能,引起眼睑下垂、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复视、眼球运动障碍、面部疼痛等。 若肿瘤破坏蝶窦或筛窦骨质还可出现脑脊液漏。大腺瘤压迫正常垂体组织还可引起其他垂体前叶功能受损表现,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3.多激素混合腺瘤或多发内分泌腺瘤病症状:合并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的催乳素混合腺瘤可伴有其他垂体前叶激素分泌过多表现,如肢端肥大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库欣综合征等。 此外,垂体瘤还可是多发内分泌腺瘤病(MEN),特别是MEN-I 型的表现之一,故要注意有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其他内分泌腺体功能异常表现。 4.垂体卒中:垂体催乳素腺瘤可能发生垂体卒中,一般发生于大腺瘤。急性垂体卒中可表现为剧烈头痛,常伴恶心呕吐,严重者可有急性视神经障碍、眼睑下垂及其他颅神经症状,甚至昏迷。但也有许多为无症状的垂体卒中。 二、诊断

神经外科垂体瘤临床路径

垂体腺瘤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垂体腺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垂体腺瘤(ICD-10: C75.1/D09.302/D35.2 /D44.3) 行经蝶/经额或其他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ICD-9-CM-3:07.61/07.62/07.6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可有头痛、视力减退、视野缺损、闭经、泌乳、性功能减退、肢端肥大、Cushing征等。 2.辅助检查: (1)检查视力、视野; (2)1个月内头颅MRI T1、T2平扫加强化(含垂体区放大扫描); (3)头颅CT。 3.实验室检查:可出现内分泌激素水平异常。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手术:经蝶/经额或其他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2.术后酌情行内分泌激素治疗。 3.术后酌情行放射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 C75.1/D09.302/D35.2/D44.3垂体腺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合并其他疾病时,但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4天。 1.所必需的检查项目: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型,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凝血功能; (2)内分泌检查(可于住院前完成):性激素六项(血清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催乳素、雌二醇、血清孕酮、血清睾酮),生长激素,IGF-1(肢端肥大症者),甲状腺

垂体腺瘤

垂体腺瘤 【概述】 垂体腺瘤简称垂体瘤,是属于内分泌系统的一种肿瘤,主要起源于垂体腺的前叶(腺垂体),而起源于神经垂体的病人罕见。垂体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30-40岁多见,男女均等,其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和脑膜瘤居颅内肿瘤的第3位。体积小时一般呈灰白色或灰红色,实质性,与周围的正常组织分界明显;肿瘤长大后,往往将正常垂体组织挤向一旁,使之萎缩。 【分型】 1. 根据垂体瘤的光学显微镜表现 (1)厌色性:最常见。最初认为是"非功能性的",实际上可产生泌乳素、GH或TSH。 (2)嗜酸性:分泌PRL、TSH或GH(儿童巨人症或成人肢端肥大)。 (3)嗜碱性:分泌LH、FSH、β-促脂素或ACTH(Cushing病)。 (4)混合性。 2. 根据分泌产物分 (1)功能性垂体腺瘤:具有活跃的分泌功能,根据分泌产物可分为:①GH型垂体腺瘤。②PRL 型垂体腺瘤。③ACTH型垂体腺瘤。④TSH型垂体腺瘤。约有70%的垂体瘤分泌1或2种激素,在血浆中可测出,并且产生特定的临床综合征。 (2)非功能性垂体腺瘤:内分泌功能不活跃,或分泌产物不产生明显的内分泌学症状。①空细胞腺瘤。②大嗜酸粒细胞瘤。③促性腺激素腺瘤。④静止的促皮质激素腺瘤。⑤糖蛋白分泌性腺瘤。 【临床表现】 1. 垂体瘤的占位效应 (1)通常见于非功能性肿瘤。功能性肿瘤中,泌乳素瘤是最有可能长大到足以引起占位效应(ACTH腺瘤的可能性最小)。 (2)头痛:多数无分泌功能的腺瘤可有头痛的主诉,早期系肿瘤向上发展牵拉鞍隔所致,当肿瘤穿破鞍隔后症状减轻或消失。而GH型腺瘤则头痛症状明显而待久,部位不固定。 (3)视力视野改变:当肿瘤将鞍隔顶起,或穿破鞍隔向鞍上生长时,可压迫视交叉而产生视力及视野改变,典型的表现为双颞侧偏盲(不一致),还可导致视力下降。 (4)垂体功能障碍:可导致不同程度的垂体功能低下。①甲状腺功能低下:怕冷、黏液性水肿、毛发粗;②肾上腺功能低下:体位性低血压,易疲倦;③性腺功能低下:停经(女性),无性欲、不孕;④尿崩症:非常少见(寻找其他病因,包括下丘脑垂体瘤、鞍上生殖细胞瘤);⑤高泌乳素血症:PRL受下丘脑抑制,垂体柄受压可使部分抑制作用消失; (5)海绵窦综合征:①脑神经受压(Ⅲ、Ⅳ、Ⅴ1、Ⅴ2、Ⅵ):眼睑下垂,面部疼痛、复视等;②海绵窦堵塞:突眼、结膜水肿等;③颈内动脉被肿瘤包裹:可致轻度狭窄,但完全堵塞者罕见。 2. 垂体瘤的内分泌学表现多数功能性垂体瘤分泌下列激素之一: (1)泌乳素(PRL):最常见的内分泌腺瘤,导致女性病人停经-泌乳综合征(Forbes-Albrigh综合征)、男性病人阳痿及无生育功能,以及骨质丢失。 (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又称促皮质激素,即Cushing病,ACTH升高可导致:①内源性高皮质激素血症(Cushing综合征):由高皮质激素血症引起的一系列改变。最常见的原因为医源性(使用外源性激素)。非医源性cushing综合征在肢端肥大的病人中常见,发生率约为25%。 ②Nelson综合征:Cushing病行肾上腺切除的病人中有10%-30%出现色素沉积过多[通过促黑色素激素(MSH)与ACTH之间交叉反应]。 (3)生长激素(GH):导致成人肢端肥大,表现为手、足增大,脚后跟增厚、前额隆起、巨舌、高血压、软组织肿胀、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使人衰弱的头痛、出汗过多(尤其是手掌)及关节痛;25%的肢端肥大病人出现甲状腺肿,但化验检查正常。儿童(在骨骺闭合前)GH水平的升

垂体瘤的分类

脑垂体瘤 垂体腺瘤是脑垂体发生的一种良性肿瘤,人群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垂体瘤不仅引起颅内占位征,而且产生内分泌失调症状,如不孕,性功能减退,面容及肢端改变等.严重者,破坏了人体内环境稳定、甚至影响了做为一个社会人的外部形象,从这一点而言,垂体腺瘤较其它颅内肿瘤对人体的身心健康更具危害性.脑垂体瘤分类: 分泌性(功能性)垂体瘤腺瘤: 生长激素细胞腺瘤(CH) 泌乳素腺瘤(PRL)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ACTH) 促甲状腺素细胞腺瘤(TSH). 生殖激素型腺瘤(GnH) 非分泌性(非功能性)垂体腺瘤: 滤胞性腺瘤 脑垂体瘤症状表现: 脑下垂体中的各种内分泌细胞可产生相应的内分泌细胞腺瘤,引起内分泌功能紊乱。在早期微腺瘤阶段即可出现内分泌功能亢进征象。随着腺瘤的长大和发展,可压迫、侵蚀垂体组织及其垂体、蝶鞍周围结构,产生内分泌功能下降症状,出现视力障碍及其他颅神经和脑症状。 脑垂体瘤与性功能低下 性功能低下是指阳痿、性欲下降,性功能低下是早期发腺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之一,约有 60% 的垂体瘤患者有性功能障碍,但实际情况要远远高于这一数字,因为我国的传统历来对性非常保守,有些人对此往往不愿启齿。垂体瘤造成性功能低下的原因主要有: 1. 垂体瘤对正常垂体组织的压迫及放射性治疗的损伤造成垂体功能低下,影响了人体内的下丘脑 - 垂体 - 性腺轴,以至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进一步导致性腺功能低下。 2.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女性表现为停经、泌乳、不孕,男性表现为阳痿、性功能减退,这与高泌乳素血症抑制了促性腺激素的释放、降低了垂体反应性并减少睾酮生成有关,这种情况下单纯补充睾酮制剂是不能奏效的。 3. 促甲状腺素腺瘤由于甲状腺功能低下,全身代谢缓慢,使体内雌激素和雄激素的代谢随甲状腺素的缺乏而减少。 4.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型和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患者所引起的肥胖亦是性功能低下的原因之一。 脑垂体瘤与不孕. 泌乳 . 月经不调 泌乳素腺瘤在临床上占垂体腺瘤的一半以上,由于其分泌的高泌乳素的影响及雌激素的减少,女性患者往往表现为月经量明显减少、泌乳(与乳头接触的内衣变湿),继而导致闭经、不孕,对身心健康、家庭生活影响极大,但如果能够及时进行治疗,还是很容易被早期发现的,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治疗。 脑垂体瘤与头痛 大约有 2/3 的患者早期都有头痛,疼痛主要位于眼眶后、前额部及双侧太阳穴附近,程度较轻,呈间歇性发作。由于垂体瘤起源于颅底的蝶鞍内,蝶鞍周围为密闭的骨质,只有上方覆以韧性的鞍隔,肿瘤直接刺激或生长后造成鞍内压升高引起头痛,当肿瘤向上生长突破鞍隔后,鞍内压降低,疼痛则可减轻或消失。病人往往感到突然的一次剧烈头痛后,疼痛明

垂体瘤

脑垂体瘤 脑垂体瘤垂体瘤是发生在垂体上的肿瘤,通常又称为垂体腺瘤,是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之一,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0-15%。绝大多数的垂体腺瘤都是良性肿瘤。 脑垂体瘤 简介 垂体位于颅底碟鞍的垂体窝内,由垂体柄与下丘脑相连,其大小为长1.2cm,宽0.8cm,高0.6cm,成年男性垂体重0.35~0.80g,女性重0.45~0.90g。垂体又分前后两页,前页为腺垂体,后页为神经垂体;垂体前叶分泌多种激素,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生长激素(GH)、泌(崔)乳激素(PRL)、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和促甲状 腺激素(TSH)等。垂体后叶主要储存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ADH)和催产素。 脑垂体瘤(Pituitary adenoma)系良性腺瘤,相当常见,约10万人口中即有l例,近年来有增多趋势,特别是育龄妇女。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报告脑垂体瘤占颅内肿瘤的12.2%。 临床表现 脑垂体瘤 脑垂体为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内含数种内分泌细胞,分泌多种内分泌激素,如果某一内分泌细胞生长腺瘤,则可发生特殊的临床表现。其详细情况分别叙述如下: 1.不同种类垂体腺瘤的内分泌表现 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mini ipad移动硬盘拍立得百度书包 (1)生长激素细胞腺瘤:早期瘤仅数毫米大小,主要表现为分泌生长激素过多。未成年病人可发生生长过速,甚至发育成巨人。成人以后为肢端肥大的表现。如面容改变,额头变大,下颌突出、鼻大唇厚、手指变粗、穿鞋戴帽觉紧,数次更换较大的型号,甚至必须特地制作,有的病人并有饭量增多,毛发皮肤粗糙,色素沉着,手指麻木等。重者感全身乏力,头痛关节痛,性功能减退,闭经不育,甚至并发糖尿病。 (2)催乳素细胞腺瘤:主要表现为闭经、溢乳、不育,重者腋毛脱落、皮肤苍白细腻、皮下脂肪增多,还有乏力、易倦、嗜睡、头痛、性功能减退等。男性则表现为性欲减退、阳痿、乳腺增生、胡须稀少、重者生殖器官萎缩、精子数目减少、不育等,男性女性变者不多。 (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临床表现为身体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多血质、腹部大腿部皮肤有紫纹、毳毛增多等。重者闭经、性欲减退、全身乏力,甚至卧床不起。有的病人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 (4)甲状腺刺激素细胞瘤:少见,由于垂体甲状腺刺激素分泌过盛,引起甲亢症状,在垂体瘤摘除后甲亢症状即消失。另有甲状腺机能低下反馈引起垂体腺发生局灶增生,渐渐发展成垂体腺瘤,长大后也可引起蝶鞍扩大、附近组织受压迫的症状。 (5)滤泡刺激素细胞腺瘤:非常少见,只有个别报告临床有性功能减退、闭经、不育、精子数目减少等。 (6)黑色素刺激素细胞腺瘤:非常少见,只有个别报告病人皮肤黑色沉着,不伴皮质醇增多。 (7)内分泌功能不活跃腺瘤:早期病人无特殊感觉肿瘤长大,可压迫垂体致垂体功能不足的临床表现。

垂体瘤病人的护理

垂体肿瘤病人得护理 一、概述 垂体腺瘤就是常见得良性肿瘤,人群发生率一般为1/10万,有得报告高达7/10万。在颅内肿瘤中仅低于脑胶质细胞瘤与脑膜瘤,约占10%。垂体腺瘤好发年龄为青壮年,多见于30-40岁,对病人生长、发育、劳动能力、生育能力有严重损害,并造成一系列社会心理影响。 二、垂体腺瘤得危害性 1。垂体激素过量分泌引起一系列得代谢紊乱与脏器损害; 2。肿瘤压迫使其她垂体激素低下,引起相应靶腺得功能低下; 3、压迫蝶鞍区结构,如视交叉、视神经、海绵窦、、脑底动脉、下丘脑、第三脑室,甚至累及额叶、颞叶、脑干等,导致相应功能得严重障碍。 三、垂体腺瘤得分类 按形态分 1、微腺瘤(直径小于1、0cm) 2.大腺瘤(直径大于1、0cm) 3、巨大腺瘤(直径大于3、0cm) 四、垂体腺瘤得临床表现 (一)、功能性垂体腺瘤得临床表现 1、泌乳素腺瘤:主要以泌乳素增高雌激素减少所致女性闭经—溢乳不育,男性阳痿, 性功能减退。 2、生长激素细胞腺瘤:由于生长激素持续分泌过多,早期数毫米微腺瘤可致代谢紊乱,引起骨骼、软组织与内脏过度生长等一系列变化,病程缓慢,进行性发展,在青春期前,骨骺尚未融合者,表现为巨人症,成年人骨骺融合者,则表现为肢端肥大症、 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由于垂体腺瘤持续分泌过多ACTH,引起肾上腺皮质增生促使皮质醇分泌过多,即皮质醇增多症,导致一系列物质代谢紊乱与病理变化,并出现许多临床症状与体征。 4、甲状腺刺激素细胞瘤:罕见。由于TSH分泌过多,T3,T4增高,临床表现甲亢症状。另有继发于甲低(如甲状腺炎,同位素治疗后)负反馈引起TSH腺瘤。腺瘤使蝶鞍扩大,鞍上发展,出现视功能障碍、 5、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罕见、由于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分泌过多,早期可无症状,晚期有性功能减低,闭经,不育,阳痿,睾丸萎缩,精子数目减少。肿瘤长大可出现视功能障碍。 6、无分泌功能腺瘤:多见于中年男性与绝经后女性,以往称垂体嫌色细胞腺瘤,缺乏血浆激素水平而临床症状不显著、 (二)、头痛早期约2/3病人有头痛,主要位于眶后,前额与双颞部,程度轻,间歇性发作,多系 肿瘤直接刺激或鞍内压增高,引起垂体硬膜囊及鞍膈受压所致。当肿瘤突破鞍膈,鞍内压降低,疼痛则可减轻或消失。晚期头痛可因肿瘤向鞍旁发展侵及颅底硬膜及血管与压迫三叉神经而引起、少数巨大腺瘤鞍上发展突入第三脑室,造成室间孔或导水管梗阻,出现颅内压增高时头痛较剧。 (三)、视力视野障碍在垂体腺瘤尚未压迫视神经交叉前,多无视力视野障碍,仅个别微 腺瘤病例可出现视力减退,双颞侧视野缺损,随着肿瘤长大,约60~80%病例可因压迫视通路不同部位,而致不同视功能障碍,典型者多为双颞侧偏盲。 (四)、其她神经与脑损伤如肿瘤向后上发展压迫垂体柄与下丘脑可出现尿崩症与下丘脑功能障碍,累及第三脑室、室间孔、导水管,可致颅内压增高。向前方伸展至额叶,可引起

脑垂体瘤

脑垂体瘤 垂体瘤是发生在垂体上的肿瘤,通常又称为垂体腺瘤,是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之一,约占中枢神经 系统肿瘤的10-15%。绝大多数的垂体腺瘤都是良性肿瘤。 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 来源于垂体前叶上皮细胞的良性肿瘤,是鞍内最常见的肿瘤,占颅内肿 瘤的10%~20%,多在30岁~60岁之间,女性较多见。垂体腺瘤中功能性腺瘤约占65%。垂体腺瘤 的主要临床表现为:①分泌某种过多的激素,表现相应的功能亢进;②肿瘤浸润、破坏、压迫垂体, 使其激素分泌障碍,表现为功能低下;③肿瘤压迫视神经表现为视野损失、视力下降或失明等。[1] 随着垂体瘤检测水平的不断提高,垂体瘤的发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目前中国缺乏垂体瘤流行病学的 调查资料。根据美国流行病学调查,垂体腺瘤发病率是7.5-15/10万。在正常死亡病人尸检过程当中,垂体腺瘤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从9%到65%不等。国外有一组研究表明,随机抽样选择100个正常 人做鞍区的核磁共振检查,垂体瘤的检出率为16%,说明垂体瘤的检出率是非常高的,只是多数患者 没有表现出临床症状而已。 垂体瘤通常发生于青壮年时期,常常会影响患者的生长发育、生育功能、学习和工作能力。垂体瘤的 临床表现千差万别,患者首诊的科室也会相对分散,最常见的就诊科室为内分泌科、神经外科、妇科、眼科、皮肤科、骨科、男科以及皮肤科等等。在某些基层和专科医院,由于缺乏垂体瘤综合治疗的中心,患者往往辗转多个科室,长期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从而贻误了病情,给患者造成了不必要 的精神和物质的压力。

脑垂体瘤 垂体瘤可以按照肿瘤的大小和激素分泌的功能不同来分类。根据肿瘤大小的不同,垂体瘤分为垂体微腺瘤(肿瘤的直径小于1cm)和垂体腺瘤(肿瘤直径大于等于1cm)。根据分泌激素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激素分泌性垂体瘤和无功能腺瘤。 垂体肿瘤的大小与治疗预后关系密切。大约70%以上的垂体无功能瘤是不需要治疗的,若没有相应的垂体功能低减的情况,临床上可以长期随诊。若在随诊的过程中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肿瘤生长速度加快,压迫了周围的组织(如视野缺损等),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激素分泌性垂体瘤的四种类型 激素分泌性肿瘤是垂体瘤中临床表现最为复杂、治疗方法的选择多样、临床预后转归各异的一类垂体瘤。 根据激素分泌种类的不同,激素分泌性垂体瘤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泌乳素分泌型垂体瘤。多数为女性患者,主要表现为闭经、泌乳、不育。男性患者主要表现为男性性功能低减,如性欲下降、阳痿和不育。 2)生长激素分泌型垂体瘤。主要表现为巨人症(发生在骨骺未闭合的青少年患者)、面容改变、手足粗大(穿鞋子尺码增加)、多汗、骨关节病变、腕管综合征、手足指(趾)软组织及关节的肿胀、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冠心病以及甲状腺、结肠的肿瘤等等。 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型垂体瘤。主要表现为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痤疮、多毛、紫纹(身上紫红色的皮纹)。

神经外科6个病种临床路径1.垂体瘤临床路径

垂体瘤临床路径 (征求意见稿) 一、垂体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垂体瘤(ICD10: D35.2) 行经蝶或经颅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二)诊断依据: 根据《垂体腺瘤临床治疗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肢端肥大症诊治规范(草案)》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和神经外科学分会 制定)及《高泌乳素血症诊疗共识(草案)》 1. 症状和体征:头痛,视力减退,闭经,肢 端肥大颈痛等; 2. 辅助检查:头颅MRI,CT提示; 3. 实验室检查:内分泌学检查异常; 4. 术中病理证实。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垂体腺瘤临床治疗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中国肢端肥大症诊治规范(草 案)》及《高泌乳素血症诊疗共识(草 案)》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和神经外 科学分会) 1. 手术:经蝶入路手术/额外侧/其他入路垂体 瘤切除术(ICD9-CM3 07.62/07.61); 2. 术后伽马刀治疗残余肿瘤(酌情)。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符合ICD 10:D35.2垂体瘤疾病编 码; 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 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 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4 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 化验检查(血尿常规,ABO及RH血型,生 化全项,感染性疾病筛查,凝血功能)、心 电图,胸片; 2. 内分泌检查:性激素六项(血清卵泡刺激 素、促黄体生成素、催乳素、雌二醇、血清 孕酮、血清睾酮),生长激素,IGF-1 (肢端肥大症),甲功五项(T3、T4、 TSH、fT3、fT4),血清皮质醇(8am、 5pm、12pm),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17- 羟; 3. 检查视力、视野; 4. 三个月内的头颅核磁T1,T2平扫加强化(含 垂体区放大扫); 5. 肺功能,超声心动(老年人及既往有相关病 史者)。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应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

腺垂体功能减退的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 时间: 2016-5-19 16:00 主持人:刘丽 地点:内分泌科会议室主讲人:谢盼盼 主题:腺垂体功能减退症 护理查房 (√) 查房形式:个案(√)疑难() 教学() 护理病例讨论:( ) 病例类型:死亡( ) 出院(√)在院( ) 一、查房目的:1、评价责任护士的护理效果,2、了解病人的需要,对护理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正意见。3、介绍先进的护理,指导下一步护理工作。二、病例介绍 基本资料:患者,女性,55岁,公务员,因垂体瘤放疗术后18+年,咳嗽咳痰1周,加重伴乏力、呕吐1天,于2016-4-20 12:23入院。 既往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否认结核、疟疾病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史,否认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史,否认外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患者于2014年12月8日因尿频、尿痛、纳差、乏力1周第一次入住我院我科。诊断为:1.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垂体危象 2.垂体放疗术后 3.低钾、低钠、低氯血症 4.尿路感染 5.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入院后,予补钠、补充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50mg),“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 4.5g Bid”抗感染,“泮托拉唑钠注射液 40mg QD”抑酸护胃等对症支持治疗,曾因发生垂体危象转ICU治疗,予以抗感染、补充激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应激性溃疡等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神志、反应能力较前好转,复查电解质示血钠、血氯大致正常,改“醋酸泼尼松片2.5mg*口服*Qd”替代激素治疗,患者病情好转,生命体征平稳,后转入我科,继续予以口服“醋酸泼尼松龙5mg每日清晨顿服”、“左甲状腺素片 25ug 口服每天1次”替代治疗。 体格检查:体温36.3℃脉搏74次/min 呼吸17次/min 血压140/90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正常面容,神志清楚,精神尚可。 入院诊断: 1.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垂体危象? 2.垂体瘤术后 3.咳嗽咳痰查因:肺部感染? 4.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 病情及治疗过程:1、完善常规检查。2、告病重,暂予以注射用兰索拉唑护胃、维生素C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补液、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化痰、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g静滴Q8h抗感染治疗。

垂体腺瘤是怎么得的

垂体腺瘤是怎么得的 脑垂体瘤病因?脑垂体瘤病因你知道吗?脑垂体瘤病因你了解吗?垂体瘤是发生在垂体上的肿瘤,通常又称为垂体腺瘤,是常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之一,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0-15%。绝大多数的垂体腺瘤都是良性肿瘤。 垂体腺瘤是怎么得的?关于垂体瘤的治疗,主要根据肿瘤的大小、是否分泌激素以及患者并发症的情况决定治疗方案。垂体瘤的治疗是一个多科室协作的综合治疗过程。垂体瘤治疗涉及的科室主要有内分泌科、神经外科、放疗科、眼科、影象诊断科等科室。从国内国外的回顾性临床资料可以看出,多科合作的垂体瘤治疗中心比单纯的专科治疗中心对提高垂体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大不相同。所以建议垂体瘤患者应该到具有综合治疗垂体瘤的医学中心诊治。 垂体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药物及放射治疗三种治疗方法。正是由于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达到完全治愈每一种垂体瘤的目的,所以各种治疗方法各有利弊,应该根据患者垂体瘤的大小、激素分泌的情况、并发症及共患疾病的情况、患者的年龄、是否有生育要求以及患者的经济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关于放疗,由于垂体瘤属于腺瘤,本身对放疗的敏感性较差,放疗后将近70-80%的患者出现垂体功能低减,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放疗只适用于手术残余、不能耐受手术、对药物不敏感、有共患疾病不能够接受手术或药物治疗的患者。 药物治疗近年随着药物研发水平的不断提高,激素分泌性垂体瘤的药物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 对于垂体泌乳素分泌型肿瘤,现在的观点认为,90%以上的患者(无论是微腺瘤还是大腺瘤)都可以用多巴胺激动剂(短效制剂溴隐亭,长效制剂卡麦角林)控制PRL水平,使肿瘤的体积缩小。只有那些对该类药物过敏或药物不耐受、肿瘤压迫导致的急性症状需要急诊手术解压或患者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的泌乳素瘤病人,才选择手术治疗。在服用溴隐亭治疗期间,应该逐渐增加溴隐亭的剂量,直到血清PRL水平降至正常水平以后,调整剂量长期维持治疗。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应该在怀孕后停用溴隐亭。孕期定期复查视野,直至产后恢复溴隐亭的治疗。对于怀孕后停用溴隐亭出现流产或死胎的患者,应该坚持服药,直到生产后调节溴隐亭的剂量。已经有大量的临床经验证明,孕妇服用溴隐亭期间所生的小孩尚未见明显的畸形和智力的障碍。 原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2d3077170.html,/ctxl/2015/0818/229799.ht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