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含答案)50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含答案)50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含答案)50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含答案)50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全球气接变暖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 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

B. 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学肥料

C. 大量人工造林

D. 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

(2)作为一名中学生,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时,下列哪个做法不可取()

A.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B. 使用一次性木筷,既方便又卫生

C. 超市购物使用环保购物袋

D. 上学步行或乘坐公交车

【答案】(1)D

(2)B

【解析】【分析】(1)人类活动可以对气候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的变化趋于缓和。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里的化学肥料会污染土壤,对气候影响小;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灾害频繁。D符合题意。

(2)节能减排,绿色出行,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是对森林(森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破坏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时,是错误做法;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B;

【点评】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因此每个人都应具备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

2.读各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2)对各地气候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A. 甲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B. 乙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C. 丙地是温带季风气候

D. 丁地是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1)A

(2)D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地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属地中海气候;乙地终年温和湿润,属温带海洋性气候;丙地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属热带季风气候;丁地全年高温多雨,属热带雨林气候。故选A。(2)甲是地中海气候,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丙是热带季风气候,丁是热带雨林气候,故选D。

【点评】(1)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温和的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度-40度大陆西岸,其中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

(2)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3.2019年1月25日,巴中市气象台发布,受北方强冷空气与寒潮影响,巴中市通江县出现最低气温-7.2℃,该温度是自建站以来的最低温。

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8℃,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与什么密切相关()

A. 农业生产

B. 交通

C. 人们生活

D. 旅游(2)下列天气符号所示天气,每年夏秋季节,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是()

A. B. C. D.

(3)每年的6月5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下列漫画最能反映气候变暖的是()

A. B. C. D.

【答案】(1)C

(2)B

(3)B

【解析】【分析】(1)所谓寒潮,就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阅读题干可知,寒潮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故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2)读图可知:A表示的天气是小雪,B表示的天气是台风及其中心,C表示的天气是沙尘暴,D表示的天气是雷雨;每年夏秋季节,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是台风,故选项B符合题意。

(3)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地球变暖的一个征兆是南北极地区永久冰雪的快速消融,水平面上升。

故答案为:(1)C;(2)B;(3)B;

【点评】(1)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如,晴天可以晒干衣物,雨天影响人们的出行,晴朗的天气可以使人心情舒畅,大雾、大雪、大雨可以使交通瘫痪,引起灾害造成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等。

(2)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因此每个人都应具备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

4.读四地气候资料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位于亚欧大陆中部,丁地位于赤道附近

B. 甲地全年少雨,丙地夏季多雨.丁地冬季多雨

C. 甲地和丁地位于热带地区,乙地和丙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D. 乙地适宜种植油橄榄、柑橘,丙地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答案】 D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甲全年炎热干燥,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乙地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属于地中海气候,适宜种植油橄榄、柑橘;丙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丁地全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位于赤道附近。甲地和丁地位于热带地区,乙地位于亚热带地区,丙地位于温带地区。综合分析,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科学家根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

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10°-30°附近的大陆东部,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终年炎热干燥;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位于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西东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终年温和湿润;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大陆内部,全年干燥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苔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冰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这两种气候类型都是终年酷寒少雨;高原高山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高原和高山地区,气候从山麓到山顶呈垂直变化。

5.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图中数字与气候类型搭配正确的是()

A. ①—热带雨林气候

B.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

C.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

D. ④—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 A

【解析】【分析】解:亚洲幅员辽阔,气候深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的特点。读图可知,①是热带雨林气候,②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③是温带季风气候,④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故答案为:A

【点评】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亚洲和北美洲以百令海峡为界。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围低,因此河流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亚洲有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低点死海。

6.有关气温分布河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般情况下,低纬度地区气温低,高纬度地区气温高

B. 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

C. 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气温完全一致

D. 北半球同纬度的大陆和海洋相比,海洋气温高于大陆气温

【答案】 B

【解析】【分析】解:一般情况下,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相比,夏季时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时海洋气温高于陆地。

故答案为:B。

【点评】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主要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7.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

A. 一月

B. 七月

C. 二月

D. 八月

【答案】 A

【解析】【分析】一年中北半球的气温: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七月,最低气温出现在一月,海洋升温慢,最高气温出现在八月,降温也慢,最低气温出现在二月,南半球相反。故答案为:A。

【点评】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陆地比热容小于海洋,故陆地相对于海洋升温快,降温也快。(以北半球为例)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于海洋。7月份时陆地达到最高温度,而此时的海洋温度还处于上升阶段,要比陆地滞后一个月左右达到最高温,即8月份。冬季同理,陆地的温度下降速度快于海洋,先达到最低温。

8.依据“两极地区气候资料统计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②地势低是北极气温高于南极的主因

③两极地区降水少导致淡水资源短缺

④两极地区风力强导致冰雪容量减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 A

【解析】【分析】由图可以看出,南极地区平均气温比北极更低,要更寒冷;南极地区年降水量少,比北极地区更干燥;北极地区的风力比南极地区更小,图中不能看出两地的海拔信息。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南北两级的气候特征,考查量较少,关键是引导学生对比两级特征记忆,不要记混淆即可。

9.下列天气符号表示台风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解析】【分析】解:熟记常用的天气符号可知,选项A的符号表示沙尘暴;选项B中的符号表示霜冻,选项C中的符号表示冰雹,选项D中的符号表示台风。

故答案为:D

【点评】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10.下面漫画主题的含义是()

A. 防治水体污染

B. 防治土地沙化

C. 防治大气污染

D. 保护海洋环境

【答案】 C

【解析】【分析】漫画形象说明了治理大气污染形势严峻,保护环境刻不容缓。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其成因有自然因素(如火山爆发、森林灾害、岩石风化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料、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尤以后者为甚。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包括合理安排工业布局和城镇功能分区,加强绿化和对污染源的管理,推行科技创新环保,减少汽车等交通工具产生的尾气等。

11.读中国部分城市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及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①②③三个城市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个城市冬季都很寒冷

B.三个城市中,③城市多雨期最长

C.三个城市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

D.三个城市中,②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大

(2)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反映了所示地区什么气候特征()

A.冬季南北温差大

B.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C.夏季气温从东向西逐渐降低

D.夏季气温从北向南逐渐降低

(3)若①、②、③三个城市的位置与图中甲、乙、丙三地对应,那么下列配对正确的是()

A.①-甲;②-乙;③-丙

B.①-乙;②-丙;③-甲

C.①-丙;②-乙;③-甲

D.①-丙;②-甲;③-乙

(4)关于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丙地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

B.甲地为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

C.乙地地处太行山以西

D.影响甲乙丙三地气温差异的因素是纬度

【答案】(1)C

(2)B

(3)D

(4)D

【解析】【分析】(1)关于①、②、③三个城市气候特征的叙述,三个城市中,②地的冬季很温暖,三个城市中,②城市多雨期最长,三个城市都是季风气候,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三个城市中,②城市气温季节变化最小,①城市的变化最小,故答案为:C。(2)由图中局部气温分布图可以看出,此时我国南北各地普遍高温,这是由于我国夏季时,北方地区白昼时间长,气温也较高,故答案为:B。(3)图中甲位于南方地区,冬季温和湿润,与图中②表示的气候类型相符,乙位于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与图中③表示的气候类型相符,丙位于黑龙江北部,是我国冬季最冷的地区,与图中①气候类型相符,故答案为:D。(4)关于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描述,丙地纬度高,热量不足,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甲地为我国广东省,是我国大陆最南部,乙地地处太行山以东,影响甲、乙、丙三地气温差异的因素是纬度,故答案为:D。

【点评】(1)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其共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即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2)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盆地。

(3)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4)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

12.读图,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A. 全年温和湿润

B.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 全年高温,降水稀少

D.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答案】 B

【解析】【分析】解:读图可知,该地夏季平均气温在25°C以上,降水少,所以高温干燥,冬季平均气温在0°C以上10°C以下,降水多,所以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

故答案为:B

【点评】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13.2015年2月以来,一部反映雾霾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引起全社会关注。读我国某时雾霾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本次雾霾天气未影响到的地区是()

A. 青藏高原

B. 黄土高原

C. 华北平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2)雾霾天气发生时,下列防护措施不正确的是()

A. 外出时带口罩

B. 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C. 尽量少开窗户

D. 外出时打遮阳伞

【答案】(1)A

(2)D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本次雾霾影响的地区包括了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北平原的南部,及四川盆地的东部地区,没有影响到青藏高原地区。(2)雾霾发生时,外出时一定要带口罩,应该尽量减少户外活动,还要尽量少开窗户,外出时打遮阳伞是没有用的。

故答案为:(1)A;(2)D;

【点评】雾霾的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北方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家庭装修中也会产生粉尘"雾霾"。预防措施:雾霾天气少开窗。出门在外一定要戴口罩,平常多饮水,从外回家后要深度清洁皮肤和头发等。

14.齐齐哈尔市某日的空气质量指数是68,这一天的空气质量状况是 ( )

A. 优

B. 良

C. 轻度污染

D. 严重污染【答案】 B

【解析】【分析】解:通过分析知道,齐齐哈尔市某日的空气污染指数是68,那么该市空气质量状况是良;

故答案为:B。

【点评】空气质量以其空气质量指数API(为整数)衡量,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越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越明显。根据空气质量指数API的不同,可将空气质量分级如下:0~50为优;51~100为良,101~200为轻度污染,201~300为中度污染,>300为重度污染。

15.天气状况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下列天气符号所示天气与人类活动表述合适的是()

A. ①—台风—渔船返港

B. ②—晴天—晾晒衣物

C. ③—雷雨—接打手机

D. ④—大雨—户外运动

【答案】 B

【解析】【分析】解:本题主要考查对于天气符号的认识。据图分析,①表示雾,②表示晴朗,③表示雷阵雨,④表示暴雨,结合其活动分析,②晴朗的天气适合晾晒衣物。

故答案为:B。

【点评】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16.下图是世界两个岛屿地理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地理坐标可以推测,甲岛屿比乙岛屿()

A. 河流更多

B. 气温更低

C. 地势更高

D. 纬度更低(2)根据图中河流分布推测,乙岛屿地势()

A. 周边高中部低

B. 南部高北部低

C. 中部高周边低

D. 东部高西部低

【答案】(1)B

(2)C

【解析】【分析】(1)气温受到纬度位置影响,从图中可知,甲岛位于高纬度地区,气温低,乙岛位于低纬度地区,气温高,故甲岛比乙岛气温低,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

(2)从图中可知,乙岛的中部是山脉,其河流都是由中部流向四周的海洋,故乙岛的地势是中部高周边低。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17.央视热播栏目《中国诗词大会》让我们在感受诗词之美的同时,也体会到诗词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你发现了吗?据图文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反映了我国的地势特征是()

A.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

B.东高西低,大致呈阶梯状

C.中部高,四周低

D.四周高,中部低

(2)谢公屐是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特制的木制旅游鞋(如图),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道:“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下图为谢公屐示意图。谢公屐的特别功能与“天姥”的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A.节省体力——东南丘陵

B.防滑防潮——成都平原

C.保暖隔雪——东北平原

D.脱穿便利——珠江三角洲

(3)边塞诗人岑参诗中写道:“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此景可见于()

A.处暑时节的黄土高原

B.白露时节的新疆地区

C.秋分时节东北三省

D.寒露时节的四川盆地

(4)能表示岑参诗中景象的天气符号()

A.

B.

C.

D.

(5)“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此景可见于()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

D.江南丘陵

【答案】(1)A

(2)A

(3)B

(4)D

(5)B

【解析】【分析】(1)我国地势的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读图可知,谢灵运特制的木制旅游鞋谢公屐上坡的时候后面高,下坡的时候前面高,这样可以节省体力,主要适应在坡地行走。

(3)根据诗中的描述可知,该天气是在狂风怒吼,卷起黄沙漫漫,飞石满地的景象,描写的是我国秋季新疆地区的冬季风来临的景象。

(4)读常用的天气符号可知,A表示多云,B表示雨夹雪,C表示台风,D表示沙尘暴。诗中描写的是大风挂起沙尘的景象。

(5)“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反映了这里草原广布,地势平坦。地势平坦的高原是内蒙古高原。

故答案为:(1)A;(2)A;(3)B;(4)D;(5)B;

【点评】(1)天气预报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某一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平时我们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电视等媒体了解天气状况。学生要记住几个常考的天气符号,如冰雹、雾霾、霜冻、台风等。

(2)该题主要考查中国主要地形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一望无际;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云贵高原气候四季如春,自然环境良好;内蒙古高原草原广布,连绵起伏,是我国主要的畜牧业产地;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雪山连绵。

(3)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为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一级阶梯主要地形是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二级阶梯主要地形是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等,三级阶梯主要地形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三级阶梯状分布的地势高低

决定了我国大部分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向海洋。

18.当我们看到校园的国旗向西南飘的时候,可以判断当天的风向是( )

A. 西南风

B. 东北风

C. 西风

D. 南风【答案】 B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当我们看到校园的国旗向西南飘得时候,说明风是由东北向西南吹,可以判断出当天的风向是东北风;B符合题意。

【点评】气象上把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的方向,即风向。测定风向的仪器之一为风向标,一般离地面10-12米高,如果附近有障碍物,其安置高度至少要高出障碍物6米以上,并且指北的短棒要正对北方。风向箭头指在哪个方向,就表示当时刮那个方向的风。

19.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A.从北向南递减

B.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

C.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D.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

(2)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一月平均气温()

A.海洋高于陆地

B.陆地高于海洋

C.高原高于平原

D.荒漠高于森林

(3)图中等温线北半球比较弯曲,南半球比较平直,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

B.纬度差异

C.地形因素

D.人为原因

【答案】(1)D

(2)A

(3)A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一月份为北半球的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3)解析:南半球因为海洋面积较大,等温线较平直,而北半球则因为海陆相间分布,同季节海陆气温不一样,所以等温线较弯曲。

【点评】(1)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海洋热容量大,陆地热容量小。在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等温线在陆地上向高纬凸出,海洋上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冬季,海洋气温要高于同纬度陆地气温,等温线在海洋上向高纬凸出,在陆地上向低纬凸出。

(3)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影响等温线走向的因素有纬度、地形地势、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

20.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A. 风和日丽

B. 暴风骤雨

C. 四季如春

D. 电闪雷鸣【答案】C

【解析】【分析】气候是一个地区长期、稳定的大气状况,以上四句话中,“风和日丽”、“暴风骤雨”和“电闪雷鸣”表示的是天气状况,“四季如春”表示的是气候状况。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关键是学生掌握天气是短时间发生的,气候是长时间的变化。

初一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一.天气及其影响 1.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天气。 2.天气的特点:⑴天气反映了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他是经常变化的。 ⑵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1.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 2.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的主要环节:获取情报→接受信息→制作成图表→得出结论→电视播报 3.天气预报的内容: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的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A.气温:大气冷热的程度 B.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 C.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力是风的强弱,共13级,次数越大,风力越强,所用符号一杠表示二级。 4.天气图:按照专门规定的数字符号,把收集到的同一地点的气象观测记录填在地图上,这种图叫天气图,天气图是气象工作者预报天气的主要工具。 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1.空气质量的高低,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新鲜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有害。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一.气温与我们

1.气温:我们把大气的温度称为气温。气温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2.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8时,14时,20时,2时。 3.测试气温的仪器:放在百叶箱的温度计(百叶箱要离地1.5米) 4.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次数就是日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一日之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 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个月) 二.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气温的年变化: 大陆: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 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 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海洋:一年当中海洋上北半球最高月气温出现在8月,南半球出现在2月 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8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 3.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气温年较差: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和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二.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在地图上把气温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温线,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2.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一、多变的天气 1、天气及其影响 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⑵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 ⑶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⑴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⑵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 ⑶天气预报的形式: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打电话 ⑷天气预报的内容: 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 ②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沙尘暴、空气质量、海浪、冰雹、大雾等特殊预报。 ⑸常用的天气符号(P46中的图3.6) 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相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与生活 ⑴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 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 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影响人们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和交通等。 2、气温的变化 ⑴日变化(P51中的图3.12) ①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③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⑵年变化(P51中的图3.13) ①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 陆地上:北半球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北半球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 ③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附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当第一朵樱花在九州南部绽放后,媒体就开始向人们播报樱花开放时间。在樱花开放的日子里,人们常在樱花树下野餐聚会。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日本樱花多开放在()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2)小明一家利用五一假期到日本欣赏樱花,适宜选择去() A. 九州 B. 四国 C. 本州 D. 北海道(3)导致日本樱花开放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 气温差异 B. 地形差异 C. 海陆差异 D. 河流差异【答案】(1)A (2)D (3)A 【解析】【分析】日本是位于西北太平洋上的岛国,以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每年春季樱花盛开时,是一道亮丽的风景。(1)由图可知,日本樱花开放时间自南向北是从3月20日至5月10日,这是北半球的春季,故选A。(2)如小明一家利用五一假期到日本欣赏樱花,适宜选择去北海道,这里的樱花在5月份开放,是日本开放时间最晚的,故选D。(3)导致日本樱花开放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不同导致南北各地气温差异大,故选A。 【点评】(1)温带地区四季变化较为显著。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一般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南半球温带地区,则9~11月为春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夏季,3~5月为秋季,6~8月为冬季。 (2)日本以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全国南北气温差异十分显著,绝大部分地区属于四季分明的温带气候,位于南部的冲绳则属于亚热带,而北部的北海道却属于亚寒带。 (3)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等。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峰,位于赤道附近,却有“赤道雪峰”之称。据此完成下面小

七年级地理世界各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

1热带雨林气候 分布规律:赤道两侧,(南北纬10度左右) 成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呈上升气流.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 分布规律: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南北纬10-20度 成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特点:常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闷热多雨,受信风带控制时,干旱少雨. 3热带沙漠气候 分布规律:大致在南北回归线附近(20-30度)内陆或大陆西岸 成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特点:常年高温少雨,干旱 4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规律:南亚和东南亚(10-25度大陆东岸) 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以及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特点:全年高温,有旱季和雨季 5地中海气候 分布规律:30-40度大陆西岸(地中海最为典型) 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特点:夏季干旱炎热.冬季温和湿润 6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分布规律:亚热带大陆东岸(25-35度) 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 特点:雨热同期,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7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度大陆西岸 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特点: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水均匀.冬季稍多,气温年变化小. 8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规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40-60度) 成因: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小. 特点: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大 9温带季风气候 分布规律:亚洲东部(35-60度) 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 特点:雨热同期,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年变化大 1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分布规律:北纬50-70度主要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成因:纬度高 特点: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暖短促,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 11极地气候 分布规律:北冰洋沿岸和南极洲 成因:纬度高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一、多变的天气 1、天气及其影响 ⑴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 、 、 等大气状况。 ⑵特点: 、 。 ⑶影响:天气对 、 、 、 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1)天气预报的内容: 卫星云图: 表示海洋、 表示陆地、白色表示 。 不同地区地区,云层厚度是不同的。云的颜色越 ,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 。 ⑸常用的天气符号(P46中的图3.6) 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与生活 ⑴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 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 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 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影响人们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和交通等。 2、气温的变化 ⑴日变化(P51中的图3.12) ①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③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⑵年变化(P51中的图3.13) ①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 陆地上:北半球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北半球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 ③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⑶通常用气温的变化曲线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的气温变化情况。 ⑷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温、三定点、四连线 3、气温的分布 ⑴等温线:气温相同的点的连线。 ⑵表示:世界各地冷热不同,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 ⑶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⑷分布规律: ①纬度差异:一般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P53中的图3.17) ②海陆差异: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③垂直变化: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状况 一级 1~50 优 二级 51~100 良 三级 100~200 轻度污染 四级 200~300 中度污染 五级 >300 重度污染

世界的天气与气候(区域地理复习精品)

第二单元世界地理 主备人:刘竣审核人:曾颖嫦上课时间:第9-10周 2.2 世界的天气与气候 【学习目标】 了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掌握世界气温、降水分布规律;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规律;能够根据气候资料分析气候特征。 【学习重点】 世界气温、降水分布规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知识梳理】(自主学习) 一、天气和气候 1、天气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气候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是和。 二、气温分布规律 1、气温变化规律 (1)一天中气温最高在午后2时,气温最低出现在日出前后。 (2)一年中季气温最高,季气温最低。 北半球:陆地月气温最高,月气温最低;海洋月气温最高,月气温最低; 南半球陆地月气温最高,月气温最低。海洋月气温最高,月气温最低。 2、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1)世界气温由向递减。(2)同一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夏季气温陆地海洋,冬季气温陆地海洋。 (3)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高气温。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C 【经典例题1】读世界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是(一或七)月的气温分布,判断理由是

(2)用笔描出北半球0℃等温线,说明其分布规律及其含义: (3)南北半球相比,南半球的等温线比较,原因是 (4)六个月后的北半球等温线的疏密、弯曲状况有何变化? (5)该季节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大陆,最低气温出现在大陆的。 (6)图中A处气温比同纬度的地区明显偏 (高、低),其原因是 ①,② (7)从图中推断出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是:,但由于受到、、等因素的影响,增加了其复杂性。 总结:等温线发生弯曲的影响因素: 三、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1、主要降水类型、、 2、降水形成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水汽和凝结核;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3、降水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暖湿气流上升运动) 4、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①赤道附近降水较,两极地区降水较; ②在中纬度(相当于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内陆地区降水。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的东岸降水,大陆的西岸降水。 ④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背风坡降水。 四、影响气候主要因素 辅助图解一: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及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读欧洲西部大不列颠岛略图和伦敦市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1)大不列颠岛南部地区() A. 全年温和湿润 B. 晴天多,光照强 C. 7月热浪滚滚,稻花飘香 D. l月白雪皑皑,天寒地冻 (2)一艘由上海开往伦敦的万吨货轮,走捷径需经过() A. 巴拿马运河 B. 苏伊士运河 C. 土耳其海峡 D. 霍尔木兹海峡 【答案】(1)A (2)B 【解析】【分析】(1)读伦敦市气候资料图可知,大不列颠岛南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故选A。(2)一艘由上海开往伦敦的万吨货轮,走捷径需经过太平洋-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所以选B。 【点评】(1)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度到6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由于常年受温和的盛行西风的控制,形成了终年温和湿润的气候特征,降水在年内分配比较均匀,温差较小,冬不冷夏不热。主要分布在西欧地区。 (2)苏伊士运河于1869年修筑通航,是一条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沟通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的最近航线。它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也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亚洲与非洲、欧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 2.2019年1月25日,巴中市气象台发布,受北方强冷空气与寒潮影响,巴中市通江县出现最低气温-7.2℃,该温度是自建站以来的最低温。 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8℃,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与什么密切相关() A. 农业生产 B. 交通 C. 人们生活 D. 旅游(2)下列天气符号所示天气,每年夏秋季节,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是()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天气的概念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知道天气预报的重 要性;初步学会阅读或收看天气预报和卫星云图,会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 3.了解上海主要灾害性天气的危害及其防范措施;方法与过程: 1.通过交流讨论,了解天气对人们生活、生产的重要性; 2.通过天气播报的形式,了解常用的天气符号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灾害性天气的危害及其防范,增强安全应对灾害的避险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对学生渗透生命科学教育。 [教学重点]: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天气符号,学会 收听或收看天气预报 [教学难点]:识别天气图及其应用 [教学说明]:天气是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学生也较为熟悉。为此在课前让学生搜集近期天气资料、与天气变化有关照片在课堂中交流信息,激发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讲到天气与人类的关系时援引了一些新闻图片,从实际出发组织学生讨论,认识天气对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性。由于预备年级学生年龄小,思维特点以感性思维为主,所以在课堂中引用两段视频片段,一段是近期的天气预报,让学生看了以后了解天气预报的内容和过程,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播报天气,熟练掌握各种天气符号。另一段录象是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的宣传片花,旨在使学生认识天气灾害的严重后果,由于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设计一些防灾问题,以图解答,向学生介绍应对措施,增强学生防灾避险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一.图片引入:出示一组不同天气状况的图片,说说这些图片都与什么有关? 板书课题:多变的天气二.新课讲授 (一).天气及其影响什么是天气? ①天气 的概念②出示一组天气图片,说出表示的天气状况,还有哪些天气? ③举一反三:说说下列词语哪些表示天气? 电闪雷鸣四季如春冬长 夏短风和日丽天气与人类①学生交流:a.介绍最近一周来的天气 预报(表格罗列数据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曲线变化图) b.介绍最近这 段时间来天气变化给校内外带来的影响(学生照相机拍下的照片) ② 出示一组天气与各行各业相关的图片,学生说说还有哪些天气影响生 产的例子. ③小结过渡:天气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有时它起着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含答案)50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全球气接变暖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 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 B. 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学肥料 C. 大量人工造林 D. 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 (2)作为一名中学生,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时,下列哪个做法不可取() A.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B. 使用一次性木筷,既方便又卫生 C. 超市购物使用环保购物袋 D. 上学步行或乘坐公交车 【答案】(1)D (2)B 【解析】【分析】(1)人类活动可以对气候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的变化趋于缓和。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里的化学肥料会污染土壤,对气候影响小;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灾害频繁。D符合题意。 (2)节能减排,绿色出行,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是对森林(森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破坏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时,是错误做法;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B; 【点评】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会使全球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因此每个人都应具备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 2.读各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七年级地理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地理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学习地理不能只盲目做题,更多的是要从题目中掌握知识的漏点,巩固地理方面的知识点。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篇七年级地理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吧! 三、天气与气候(P42) 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 3.4。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最高。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世界的气候 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58页。 ③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 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⑥《地理图册》中的有关本节内容。 这篇七年级地理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3.4《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

《世界的气候》 ◆教材分析 教材借第二、三节两节课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大,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情况,本节最后一个标题“气候与人类活动”与开头的“天气及其影响”首尾呼应,总之,《世界的气候》一节既作为对全章内容的归纳、综合,又是对全章内容的总结,居本章的核心地位。本节内容的学习,更为今后学习区域地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重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气温和降水的分布与当地的环境有什么关系; 3、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方面说出其对气候的影响; 4、能从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阅读世界气候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能用生活中的实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认识到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收集并分析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通过能力; 4、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气候的学习,认识到气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应该充分利用气候资料分析; 2、通过讨论,关注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及防治措施,进而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在世界气候分布上说出图中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 1、纬度位置等主要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空间分布。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地理图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热带雨林、热带沙漠、温带地区。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 板书: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一、气候的地区差异 【讲授新课】

专题复习四:世界地理——考点四:天气与气候

专题复习四:世界地理——考点四:天气与气候(刘天明编校) 【考点清单】 1.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2.气温与降水的分布特点。 3.主要气候类型名称及分布。 4.结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叙述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 【重难点】重点:气温与降水的分布特点;主要气候类型名称及分布。 难点:结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叙述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 课时安排:4课时 第 1 课时 【内容】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目标】1.举例说明“天气”和“气候”的区别,能够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逐步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好习惯。 3.学会阅读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了解空气质量对人类的影响。 4.用实例说明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知识点回顾】(一)“天气与我们的生活”一览表 知识类别 标题点 概念的定义与分类成因、特征、用途、意义、图示 天 气 与 生 活 天气 与 气候 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风雨、 冷热、阴晴等大气状况。 一个地方的天气是多变的;不同地方的天气往往是不同的 气候:一个地方多年来天气的 平均状况。 1.一个地方的气候是相对稳定的 2.不同地方的气候往往是不同的 看 图 识 天 气 卫星 云图 绿色-----陆地白色覆盖在绿色 蓝色-----海洋或蓝色上面,白色愈浓 白色---云雨区. →云层越厚→雨量越大 简 单 的 天 气 预 报 (P49): 让 天 空 更 蓝 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对照表 第2课时 【巩固练习】 一、填空题 1.人们经常用、、等来描述天气。天气反映了一个地方的大气状况,它 是变化的,同一时刻、不同的天气可能差别。 2.目前人们根据天气的变化来安排和等活动。 3.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蓝色表示,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云 层厚的地方一般是。 二、选择题。 1.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 ) A.稳定 B.多变 C.气温恒定 D.多年一致 2.下列词语,描述天气的是() A.艳阳高照 B.常年湿润 C.四季如春 D.长夏无冬 3.下列词语,描述气候的是( ) A.阴雨连绵 B.晴天间多云 C.雨热同期 D.电闪雷鸣 4. 在卫星云图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白色表示陆地,绿色表示海洋 B.绿色是云雨区,颜色越浓云层越薄 C.蓝色表示云雨区,颜色越浓云层越厚 D.白色的程度越浓,表明云层越厚 5.空气质量的高低,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空气污染指数越大,表明() A.空气污染越严重 B.空气质量状况越好 C.空气质量级别越低 D.空气污染越轻微 6.下列事项中,哪一项与天气无关() A.上学路上突然下起大雨 B.今天天气晴朗,风力较小 C.我们去郊游,向气象台咨询是否会下雨 D.春节期间,我国南方的居民喜欢到黑龙江观赏冰雕、雾淞 7.下列行为不能了解某地天气变化的是() A.听天气预报 B.查看卫星云图 C.阅读空气质量日报 D.济览“中国气象在线”网站 三、综合题 读城市天气预报图回答: 1.晴转多云的城市是。 2.晴转阵雨的城市是。 3.多云转晴的城市是。 4.有雷雨的城市是。 5.香港的天气是。 6.台北的天气是。 7.A海区风力为级,风向为。 B海区风力为,风向为。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含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读“气温日变化图”,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_左右() A. 2时 B. 10时 C. 12时 D. 14时【答案】 D 【解析】【分析】气温日变化:日最高气温出现在中午14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读图可知,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点左右。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学生能够从所给的图中找到信息并得到答案是学生能力的一种提升,平时要多加训练。 2.读各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2)对各地气候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A. 甲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B. 乙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C. 丙地是温带季风气候 D. 丁地是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1)A (2)D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地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属地中海气候;乙地终年温和湿润,属温带海洋性气候;丙地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属热带季风气候;丁地全年高温多雨,属热带雨林气候。故选A。(2)甲是地中海气候,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丙是热带季风气候,丁是热带雨林气候,故选D。 【点评】(1)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温和的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度-40度大陆西岸,其中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

(2)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3.读郑州市2019年1月18﹣22日空气质量指数与天气状况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1)郑州市空气污染最严重的一天是() A. 1月19日 B. 1月20日 C. 1月21日 D. 1月22日 (2)对郑州市空气质量起到明显改善作用的天气是() A. B. C. D. 【答案】(1)A (2)B 【解析】【分析】(1)空气污染指数反映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题中郑州市1月19日空气质量指数达到209,在这几天中最为严重; (2)阅读表格资料可知,对郑州市空气质量起到明显改善作用的天气是西风6级;读图 可知,表示雾,表示西风6级,表示多云,表示阴;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A;(2)B; 【点评】空气质量级别分为六级,从一级优,二级良,三级轻度污染,四级中度污染,五级重度污染,六级严重污染。空气污染指数划分为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和大于300六档。 4.“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地区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方地区的农业主要是() A. 河谷农业 B. 水田农业 C. 旱作农业 D. 绿洲农业(2)下列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能够反映北方地区的是()

七年级地理世界的气候练习题

1. 下列气候类型只分布在亚洲的是: A. 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2.下列气候类型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边缘的是: A.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B.苔原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冰原气候 3.我国青藏高原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高山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4.读图分析: (1)此图所示的气候类型分布在:() A.热带 B.温带 C.寒带 (2)此图反映的气温和降水的关系是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低温少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冷干燥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5.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 A.赤道附近 B.印度半岛 C.亚马孙河流域 D.澳大利亚中部 6.非洲有明显干湿季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草原气候 7.没有热带草原气候分布的大洲是()。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北美洲 8.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 A.亚洲中部 B.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 C.欧洲西部 D.澳大利亚中部 9.北京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气候 10.亚洲、北美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营原气候 11.拥有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的大洲是() A.亚洲、欧洲B.北美洲、南美洲 C.亚洲、非洲D.亚洲、北美洲 12. 世界各大洲中气候类型最多的洲是: A.亚洲 B.大洋洲 C.南美洲 D.非洲 13.世界上具有热带雨林、热带沙漠、温带大陆性、地中海四种气候类型的大洲是 A.亚洲、欧洲、非洲 B.南美洲、北美洲、亚洲 C.北美洲、欧洲、非洲 D.南美洲、大洋洲、非洲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100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小明计划到广州大学城参观,他搜集到了广州5日天气预报和广州大学城略图。据此回 答下面小题。 (1)下列对广州近几天天气预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周六大雨 B. 周日小雨 C. 周二阴转多云 D. 周三雷阵 雨 (2)广州大学位于大学城北站的( ) A. 东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正南方向 D. 西北方向(3)岭南印象园与大学城南站的实地直线距离大约为( ) A. 500米 B. 1 000米 C. 2 000米 D. 5 000米 (4)普通车牌号通常以汽车所属省区简称开头。小明到广州看到最多的车牌号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1)D (2)B (3)B (4)C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广州近几天天气为:周六小雨,周日大雨,周二雷阵雨,周三雷阵雨;故选:D。(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 的指向一般为正北方向;读图分析可知,广州大学位于大学城北站的西南方向;故选:B。(3)由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量的岭南印象园与

大学城南站的图上距离约1厘米,则两地实地直线距离大约为1x1000=1000米;故选:B。(4)福建省简称闽,省级行政中心:福州;安徽省简称皖,省级行政中心:合肥;广东省简称粤,省级行政中心:广州;江苏省简称苏,省级行政中心:南京。由此可判定,小明到广州看到最多的车牌号可能是粤;故选:C。 【点评】(1)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2)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向一般为正北,相反的方向为南方,面向北方,左为西右为东。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线定方向,没有指向标或经纬网的参照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有三种表达方式,即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 (4)行政区划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区域划分。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2.电视天气预报节日中出现“ ”天气符号时,表示的天气状况是() A. 睛转多云,西北风6级 B. 睛转阴,东南风3级 C. 多云转睛,东南风3级 D. 睛转阵雨。西北风6级 【答案】 A 【解析】【分析】解: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用符号表示就是:风杆上的小横道叫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示风向,标在风杆的左侧。风级的表示方法是:一道风尾,风力是2级,半道风尾是1级风,一个风旗表示8级风。读题干可知,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出现“ ”天气符号时,表示的天气状况是晴转多云,西北风6级。 故答案为:A。 【点评】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3.“回南天”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暖、湿度回升,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下图是 2019 年某次“回南天”形成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教材分析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教材分析人教新课 标版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气候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第三章知识结构 本章教学目标 ?1、认识世界气候和气候各要素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3、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教材编写优势 ?1、课本第一节通过一些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学生带着疑问和兴趣请入第二节的内容,比如:你会收看天气预报吗?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2、课本还通过一些阅读材料来扩展学生的课外知识,这是非常好的。 ?3、课本还通过一些小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总结知识,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界的气候》四节的内容,每节的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教材分析 制作:谢英英曾华娟 一、新课标(人教版)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组成 1、本节内容可划分为三个教学因子: ①气温与生活 ②气温的分布 ③气温的变化 二、本节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从现实生活和体验出发,举例说出气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会阅读世界气温分布图并说出其分布规律,会绘制气温曲线图。 2、技能目标:通过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培养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 三、本节重难点及教学方案

?1、重点:气温变化曲线图的阅读和绘制、世界等温线分布图的阅读; ?2、难点:通过读图、绘图、阅读,使学生形成地理的空间概念认识世界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 ?3、方案:主要通过教师讲授的方式,并结合情境拟合法、图表教学法、学习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讲解。 四、本节的内部联系 这三个教学因子的内部联系是:①、②、③的内容既是独立的,同时又是有联系的。 ①强调的是气温的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②强调的是气温变化; ③强调的是气温分布的微观变化。 五、培养学生地理能力的内容与层次 ?地理教学中可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很多,按照认识阶段的高低及活动内容的繁简,可以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 ?1.地理的认知能力 ?2.地理推理能力 ?3.地理应用能力 ?4.地理创新的能力 六、本节的外部联系 由于教学因子可联系的外部知识十分丰富,同时外联的目的全在于提高教学知识的质量。因此,有必要明确选择教学因子外联的原则: 1.与该教学因子相关,有利于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 2.与学生知识水平相适应; 3.有利于形成教学知识体系; 4.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 ?本节内容可联系许多天气现象和气候知识; 七、本节的思想教育作用 1、通过本节的学习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气温的变化,学会看气温分布图; 3、通过全球气候变暖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其危害,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4、通过读图,学会叙述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和降水的差异。

初一地理天气与气候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地理天气与气候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地理天气与气候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如下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教材内容详解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天气的含义,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学会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初步了解天气预报的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形象记忆法,识记天气预报符号。通过收看,分析天气预报活动,培养地理思维能力,能提取有效地地理信息,并初步进行加工、判断及推理能力,通过活动体会天气变化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小组游戏及学做播音员的活动,培养分工协作、团体意识及表达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学会理论联系实际,以辩证和发展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快乐点击 1.天气及其影响 (1)天气的特征: ①天气反映的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冷热、风雨等的大

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②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差别可能很大。 (2)天气对人类生活、生产影响很大,为了便于安排生产、工作和日常生活,人们制作了天气预报。 2.天气预报 (1)制作过程:气象预测获取气象数据加工处理气象情报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制作天气预报节目。 (2)内容:一天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③气温:大气冷热的程度。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④降水:用降水概率来表示降水的可能性大小。 (1)卫星云图:①是由气象卫星摄取的地球大气的图像 (2)天气符号:在天气预报时,表示风、雨、雪、阴晴等大气状况的各种符号。 ①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的天气符号。 在生活中一般天空云区小于30%则为晴天,云区在30%~80%这样的天气为多云,云区占80%以上则为阴。 ②区分小到中雨、阵雨、大雨暴雨、雷雨的天气符号。 划分降雨等级标准: 降雨等级 24小时降水量(毫米) 小雨 0.1~9.9 中雨 10.0~24.9 大雨 25.0~49.9

七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气候课后作业人教版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第1课时气候的地区差异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1.右图为某地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A.全年温和湿润 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全年高温,降水稀少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2.黑龙江省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表示该气候类型的图是() 根据下图所提供的信息,完成第3~4题。 3.以上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符合图中小男孩居住地所属气候类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根据上面提供的信息,我们还能从中推测出()

①这里多风沙②这里水资源缺乏③这里有大面积的沙漠④这里森林茂密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下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气候类型都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6.温带海洋性气候比温带大陆性气候() ①降水多②气温年较差大③光照充足④降水季节差异小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在一次国际中学生夏令营活动中,某学生这样介绍自己的家乡:“我的家乡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据此完成第7~8题。 7.该中学生的家乡最有可能是() A.非洲的撒哈拉沙漠 B.地中海沿岸 C.中国的山东半岛 D.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8.该中学生家乡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9.与下列景观图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A.寒带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高原山地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10.“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描述的是哪种气候类型的特征?()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寒带气候 11.读某地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判断该地气候类型可能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12.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1)及局部海陆分布图(图2),完成下列各题。 图1 图2 (1)在图1中,冬季气温最低的是图,雨热不同期的是图。 (2)将图2中的A、B、C、D四地与图1中所对应的气候类型用线连接起来,并填注气候类型名称。 A 甲: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单元测试题

第三章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叙述中,属于气候的是() A.今天时有小雨 B.今天最高气温为34 ℃ C.明天晴转多云 D.海南岛长夏无冬 2.[邵阳中考]下列人类活动,哪一项与天气最适宜() ——户外运动 晾晒衣服 C.——播种小麦 高空作业 下表是2019年12月22日的天气预报,读下表完成3~4题。 3.12月22日,北京的气温日较差是() A.0 ℃B.12 ℃ C.36 ℃D.-12 ℃ 4.判断12月22日北京最高温可能出现的时间是() A.2时左右B.8时左右 C.14时左右D.20时左右

读图3-Z-5,回答5~7题。 图1 5.甲处的年平均气温为() A.5 ℃B.10 ℃ C.15 ℃D.20 ℃ 6.图示地区气温分布的总趋势是() A.由南向北递增B.由南向北递减 C.由南向北先减后增D.由南向北先增后减 7.影响上述气温分布总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地形D.人类活动 8.下图为我国南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①处气温为22 ℃,仅考虑海拔因素,山峰甲处气温() 图2 A.低于18.4 ℃ B.在18.4 ℃—19 ℃之间 C.等于19 ℃ D.高于19 ℃ 9.下列有关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世界气温分布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B.海拔高低会影响气温的变化 C.北半球的等温线比南半球弯曲 D.同纬度的不同地点气温完全相同 10.下图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图3

A.①B.② C.③D.④ 11.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是() ①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③回归线附近降水都少℃沿海地区降水都多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绵阳中考]下图为甲、乙两地气候资料。读图完成12~13题。 图4 12.甲、乙两地中() A.冬季气温甲地低于乙地 B.年温差甲地小于乙地 C.甲地降水集中于夏季 D.乙地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13.甲、乙两地位于() A.热带地区B.温带地区 C.寒带地区D.高山地区 14.下面三个大洲的轮廓图中,加点地区的气候类型均为() 图5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 读某城市气候资料,回答15~16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