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调整摄像机焦距

如何调整摄像机焦距

如何调整摄像机焦距
如何调整摄像机焦距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数码摄像机已越来越多地走进普通家庭和单位,用它来拍摄一些家庭聚会、生活细节、旅游游记等录像,然后刻录成光盘,到闲暇时拿出来看看,岂不快哉!我们近期将请曾庆祝先生,针对新手,介绍数码摄像机的使用方法与操作技巧,让您轻松地拍摄使用自己的DV,制作满意的数码影片。

新手学摄像----调整镜头的焦距

在实际摄像过程中,物距是经常变动的,因此常常会超出景深范围而导致图像模糊。为了使图像保持清晰,就必须不断改变镜头的焦点位置,使成像面始终落在焦深以内。这里就要进行不断的调节焦点,使影像更清晰。下面我们将向您介绍让DV聚焦更清晰的方法。

一、自动聚焦

通常DV采用的是主动式聚焦,其原理就是当镜头对准目标时,由装置在摄像机镜头内下方的一组发射器,发出红外线或超声波,经被摄物体反射回来后,再由摄像机的红外线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接收下来,从而测定出距离,根据测定的距离驱动摄像机的聚焦装置聚实焦点。

当摄像机处于自动聚焦状态下,不需进行任何调整,摄像机的自动聚焦电路便可以把聚焦调整到最佳状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都是将变焦距镜头推到广角位置(W)再进行聚焦,因这时景深范围大,如图1,可以很容易地将焦点聚实。我们通过取景器观察图像的清晰度情况,直到满意为止。聚实焦点之后,再推拉变焦拉杆将镜头调整到所希望的构图景别上,焦点在变焦过程中不会变化。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小提示:运用自动聚焦时镜头拍摄中尽量不变焦点。移动时注意保持与被拍摄主体的距离,不要与预先确定的距离相差太大,拍摄中千万不要尝试手动找焦点。拍摄时应避免前后景光线强度的剧烈变化,如果焦点在前景,后景突然变得很亮时,机器自己会在瞬间来回找一找焦点,看起来就是焦点的抖动。另外,拍摄时应避免被摄物前有走动的物体影响红外线测距。

小技巧:自动聚焦系统受被摄体亮度的影响很大。光线充足时,自动光圈缩小,景深变深,对焦范围变宽,对焦容易。在拍摄照明暗的被摄体时,由于镜头光圈大开,景深变浅,聚焦会困难。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增加被摄体的照度。

二、手动聚焦的场景

DV虽然全部采用自动对焦,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画面的焦距就没有那么稳定了。如在下述拍摄条件下,自动焦点装置往往会发生错误判断,此时需要使用手动聚焦:

1、拍摄时只有画面中央很小范围是自动焦点的检测范围,这一小范围内的物体的焦点能够自动聚实,也就是说如果被摄物体不在画面中央这一范围内,自动聚焦就会出现偏差。如下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2、自动聚焦系统受光线、亮度、被摄物等条件的影响很大,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会出现聚焦偏差,因此在这些场合最好还是使用手动聚焦比较保险。

如被拍摄对象光线太暗或现场光线严重不足(如晚上拍烟花);拍摄反差太弱或无垂直轮廓的目标物,如一面白墙可能会变的模糊不清;拍摄表面有光泽、光线反射太强或周围太亮的目标物,被摄目标会模糊不清。

3、拍摄对象前后排列;

4、所拍摄的物体—端离摄像机很近,另一端离得很远。摄像镜头是有一定景深的,对于超出其景深范围的被拍摄物,摄像机不能聚焦于一个同时位于前景和背景的物体。

5、透过模糊的玻璃拍摄,这是因为会聚焦于玻璃,而不会聚焦于玻璃后面的物体,玻璃窗前拍摄请贴紧玻璃拍摄,如玻璃缸中的金鱼;

6、拍摄快速运动物体的对焦较难。由于聚焦镜头内部是机械式运动,不可能与快速移动物体保持同步。当系统追踪拍摄时,会使得景物波动于失焦和准焦两种状态。如下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7、拍摄在栏栅、网、成排的树或柱子后的主体,如动物园中笼中的动物;

8、在移动物体后面的目标物。自动聚焦系统会把移动物体误认为是被拍摄目标而进行聚焦;

9、如果你的摄像机是以红外线或超声波的方式自动聚焦的,当被摄体能吸收红外线或超声波时对焦困难;被摄体距离太远红外线或超声波达不到被摄体时对焦困难。

三、手动聚焦方法

1、不同场景的聚焦方法

对焦点是保证画面清晰的关键技术操作。一般应根据镜头设计的具体要求,分别采用不同的聚集方法。

(1)当拍摄无穷远的景物时,可将调焦杆推至 位置拍摄。如拍摄一些风景镜头。

(2)当拍摄特写时,您在选好机位后,镜头对准被拍摄主体,推成大特写(焦距最长),按寻像器画面虚实对实焦点,然后将景别拉大到预定构图,即可拍摄。

(3)若要获得最大景深,可以用超焦距对焦,即对位于镜头超焦距位置的实物对焦点,这时可获得从无限远至1/2超焦距的最大景深范围,主体在这个范围内活动自然是清晰的。这就是具体的超焦距聚焦法。

所谓超焦距是指镜头距焦在无限远时,景深的近界限至镜头的距离。

(4)若微距对焦,需同时使用微距调节杆和调焦环进行对焦,才能对实焦点。

(5)若要拍摄运动物体,可以用跟焦点的方法聚焦:首先对准落幅画面聚实焦点,在聚集环上做一标记。然后对准起幅聚焦,记作第一焦点位置。拍摄时,由摄像助手根据摄像技巧的速度和主体移动的速度,均匀将调焦环由第一焦点转到第二焦点处。保证镜头拍摄全过程画面清晰。

2、DV的操作步骤

首先按下“聚焦按钮(FOCUS),这时在寻像器上可以看到“手”的模样,表示可以进行手动聚焦;然后按动变焦开关,使得摄像机处于摄远的状态(W),因为在摄远状态将图像调实后,在其他焦距状态下均可以保证图像清晰;

再对准被拍摄物使其位于画面的中央,并调节清晰度到最佳,再利用锁定功能将焦距锁定在固定位置,再重新构图,回到原始位置,调整聚焦环,如下图,使得被摄景物清晰即可。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小技巧:拍摄虚焦镜头。我们在看电视时经常会看到两个人在前景与背景互相镜头,一个人在说话,是清晰镜头,另一人在远处听,是模糊镜头;说话主体改变后,又变换了镜头,这样既可以将有关人特全面包括在镜头内,又能突出表现的主体。这时用手动聚焦方式可轻松实现,您可以将镜头对准第一拍摄对象,用手动聚焦使其清晰并拍摄,然后调整焦距,使第二拍摄对象清晰并拍摄,这样,您就可以轻松地拍出在虚焦变换状态下的影像了。如下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四、变焦操作

摄像机光学镜头焦距的变化,改变镜头拍摄时的视角,也就带来了景别的改变。通常,镜头焦距越长画面景别越小,镜头焦距越短画面景别越大。

数码摄像机的焦距可以通过焦距旋钮<T>及来调节,将旋钮推至<T>那方,则焦距会变短,可以拉近并放大远方的景物。如将旋钮推至那方,则焦距会变长,拍摄的范围亦会扩大,而且因为被拍摄物的深度变深,所以较容易对焦,此称为广角拍摄方法。在调整时只需用手旋转该旋钮即可,调整时镜头内的镜片组在光轴上移动而产生画面形象的变化,具有改变景物范围的推、拉效果。

小知识:变焦拍摄。在拍摄过程中变焦分为两种:一种就是将被摄物体逐渐放大,另一种就是将已放大的被摄物体逐渐缩小,用这种方式进行拍摄,就叫做“变焦拍摄”。

五、保持DV稳定

我们在进行拍摄时,保持DV的稳定也是很必要的,这也是保持影像清晰的重要条件。要保持DV的稳定:

一是握好摄像机,要用双手紧紧地托住摄像机并将双臂紧贴两肋,然后将摄像机抬到比胸部稍微高一点的位置进行拍摄;

二是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式,在拍摄时应使用腹式呼吸,并掌握好呼吸匀浅的要领,对于很短的镜头(10秒内),可以屏住呼吸,但屏息不可过于用力,否则反而会引起身体的抖动;

三是在拍摄时要保持放松,不管采用什么姿势拍摄,一定要避免似站非站、似蹲非蹲的状态,如果身体感到别扭,那么肌肉就很容易疲劳,不利用于在运动拍摄时做到流畅;

四是尽可能利用DV的广角镜头,在比较近的距离拍摄,因为焦距越长视角越小,轻微的晃动就会令画面颤抖得很厉害,而广角镜头视角很大,即使较严重的晃动都不易觉察到;

五是使用DV的防拌功能;

六是多利用现成的支撑物,如树木、墙、电线杆等。

第二章 摄像机及其应用 → 摄像机的主要调整概要

一、滤色片的选择 1.色温校正滤色片 景物的色彩准确地还原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特性,而且也取决于场景中 的照明光源。所有摄录一体机都不具备人眼睛对色彩的灵敏感应,由此,在对摄录一体机色温控制的设计,各生产厂商均以3200K标准白光源为基准色彩平衡。而现实中照明光源是时刻在变化,自然光照有早、中和晚,阴、睛等天气,摄像中拍摄场景的色温不同,如摄像机不经色温的调试去拍摄,它会产生画面色彩的严重偏色或称画面色彩的失真。为使摄像机能在不同光源照射场景中拍摄的画面色彩正常还原,就需对不同色温而引起光谱能量分布的变化进行补偿。通常是在摄录一体机光学系统中加入有限的色温校正滤色片,以补偿因镜头外界光源变化,而引起光谱特性误差,从而把镜头外界不同光源的色温都转换成3200K色温光源值。一般是将多个不同滤色片镶在一个圆盘上,摄像操作时依据实际光源色温值拨动圆盘,以适应不同光源照射色温转换要求。常见色温值见表2—1。 表2—1 时间和气候条件色温(K)时间和气候条件色温(K)日出与日落2000~3000 低色温摄影棚专用灯3200~3400 阴天6800~7500 高色温熵灯5600 烟雾8000 闪光灯6000 蓝天10000~20000 家用钨丝灯2800 中午5400 烛光或1900

一般白天6500 日光灯3000~4000 2.滤色片的选择 根据拍摄场景光源条件,正确选择滤色片(DSR-500WSP提供滤色片)见表2—2。 表2—2 滤色片号光源色温值适应光线条件 1 3200K 摄影棚卤素灯光(白炽灯光、日出和日落。 2 5600K+1/8ND 日光。这个设置包括一个1/8中密度滤色片 (减少的曝光相当于3档光圈,用来防止抖 动1,或减少景深2。 3 5600K 多云或阴雨天的户外拍摄,以及荧光灯下 的拍摄。 4 5600K+1/64ND 日光。这个设置包括一个1/64中密度滤色 片(减少的曝光相当于6档光圈,用来防止 抖动1,或减少景深2。 3.滤色片选择中应注意的问题 (1)选用滤色片前,必须正确判断拍摄场景中光源色温和照度等条件,以便正确选择滤色片。 (2)所选择的滤色片仅是色温校正的粗调试,更换滤色片后一定要进行白平衡调试。 (3)对一台摄像机的滤色片分段基本涵盖整个可见光源的色温值,但在偏离滤色片值光源较大的场景,在白平衡校正后,可能仍会有偏色现象,此时色

监控摄像头焦距与距离(最新整理)

监控摄像头焦距与距离一、监控摄像头镜头可视角度表 二、监控摄像头镜头可视距离表

1、镜头的焦距,视场大小及镜头到被摄取物体的距离的计算如下; f=w*D/W f=h*D/h f:镜头焦距w:图象的宽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象宽度) W:被摄物体宽度 D:被摄物体至镜头的距离 h:图象高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像高度)视场(摄取场景)高度 H:被摄物体的高度 ccd靶面规格尺寸: 单位mm 规格 W H 1/3" 4.8 3.6 1/2" 6.4 4.8 2/3" 8.8 6.6 1" 12.7 9.6 由于摄像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与电视接收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一样,其比例均为4:3, 当L不变,H或W增大时,f变小,当H或W不变,L增大时,f增大。 镜头参数 3.6/4MM6MM8MM12MM16MM25MM60MM 镜头角度75.7/69.650.0度38.5度26.2度19.8度10.6度 5.3度最佳距离10米内20米内30米内40米内50米内60米内80米内镜头大小的主要区别是:镜头越小看的越近,但是视觉范围越宽;镜头越大看的越远, 但是视觉范围越窄.

选择镜头要点: 1、镜头大小可以自由选择. 根据摄像头监控的实际距离,参照上表选择相对合适的镜头毫米数.同系列产品镜头大小不影响价格。例如:宝贝名称为10米摄像机,而您的实际距离是25米.那么您可以选择8MM的镜头,产品价格不变,同样,宝贝名称为50米摄像机,而您的实际距离是35米,那么您可以选择12MM的镜头,产品价格不变。 2、镜头毫米数所对应的最佳距离,指的是发现距离.有客户问3.6MM的镜头,能看清10米内的人吗?回答是肯定的.这里说的"看清",是说的看清人的大致面貌和活动.如果要求看清楚人脸的话,选择更大的镜头.如图: 图中3个人的大致面貌和活动可以清楚的看到,如果是您熟悉的人,您一眼就可以认出来.如果是陌生人,您就没办法清楚的辨认五官。这个镜头是3.6MM的,看的距离是在10米左右。如果您换成16MM的镜头,就可以清楚的看出。但是视觉范围就很窄。上图右边的部分就看不到了。这也就是大镜头与小镜头的根本区别。如所需监控的范围较小,建议对照表格选择大一个规格的镜头。这样在清晰度(芯片线数)相同的情况下,目标物体看起来放的更大,细节看的更清楚,视觉效果更好;如您所需监控的范围较广,建议您对照表格选择规格相对大的镜头。在清晰度(芯片线数)相同的情况下,这样您会感官上觉得目标物体更清晰。

高变倍比红外变焦距光学系统设计

文章编号:100222082(2009)0621020204 高变倍比红外变焦距光学系统设计 刘 峰1,徐熙平1,2,孙向阳1,苏 拾1,2,段 洁1,2 (1.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航天技术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22;2.长春理工大学吉林省光电测控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22) 摘 要:采用长波160×120元非制冷焦平面阵列探测器,设计了工作于8Λm ~12Λm 波段折射式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该系统具有大相对孔径,F 数为1.2,变倍比10×,高成像质量等特点。系统使用锗和氯化钾两种普通红外材料,通过引入非球面校正系统轴外像差和高级像差,在中焦时采用平滑换根快速提高变倍比。系统在空间频率17lp mm 处,全焦距范围内调制传递函数(M T F )均在0.55以上,接近衍射极限;系统在接收半径17Λm 的探测器敏感元内,能量集中度大于72%,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 关键词:光学设计;Petzval 型物镜;连续变焦;像移补偿;动态光学 中图分类号:TN 216 文献标志码:A D esign of h igh zoom ra tio therma l i nfrared zoom optica l system L I U Feng 1,XU X i 2p ing 1,2,SUN X iang 2yang 1,SU Sh i 1,2,DUAN J ie 1,2 (1.Institute of A ero space T echno logy ,Co llege of Op toelectronic Engineering ,Changchun U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 logy ,Changchun 130022,Ch ina ;2.R esearch Center of Op to 2electricalM easurem ent and Contro l Instrum ent Engineering , Changchun U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 logy ,Changchun 130022,Ch ina ) Abstract :A refractive infrared zoom op tical system w o rk ing in (8~12)Λm is designed ,based on long 2w ave uncoo led ther m al I R focal p lane arrays (160p ixel ×120p ixel )detecto r .T he system has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relative ap ertu re ,F # =1.2,h igh zoom rati o and h igh i m aging quality .Tw o comm on infrared m aterials of Ge and KC l are u sed in th is op tical system .T he off ax is aberrati on and h igher o rder aberrati on of the system are co rrected by in troducing an aspheric su rface in to the system ,and the zoom rati o is rap idly i m p roved by so lving the com pen sated cu rves at the m iddle 2focu s length .T he m odu lati on tran sfer functi on (M T F )is above 0.55w ith in the w ho le focal range at the spatial frequency of 17lp mm and app roaches the diffracti on li m it .T he energy concen trati on rati o is greater than 72%w ith in the sen sing elem en t of the detecto r w ho se receiving radiu s is 17.5Λm .T he above m en ti oned param eters show that the op tical system has good i m aging quality . Key words :op tical design ;Petzval ob jective ;con tinuou s 2zoom ;i m age sh ifting com pen sati on ;dynam ic op tics 引言 变焦距光学系统具有焦距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而像面位置保持稳定,相对孔径基本不变的主要特点, 针对此特点所设计的连续变焦镜头可通过在一定范围内连续改变焦距来实现大视场搜索目标,小视场准确观察目标的目的[1]。红外探测器具有环境适应 收稿日期:2009206211; 修回日期:2009207218 作者简介:刘峰(1984-),男,陕西宝鸡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光学设计与红外探测技术研究。E 2m ail :liufenggjy @https://www.doczj.com/doc/2d14106621.html, 第30卷第6期2009年11月 应用光学Journal of A pp lied Op tics V o l .30N o.6 N ov .2009

摄像机使用操作答案.

摄像机使用操作答案 一、填空: 1.(电力(磁带 2.(寻像器或监视器(逐步增大光圈3(低照度. 4.(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黑白平衡的调整。 5.(清晰的图像(适时聚焦调整。 二、名词解释 1.增大增益(Gain:在增益增大的同时噪声也加大,一般来说拍摄时增益设置在OdB处,只有在灯光不足的情况下,才考虑加大增益,一般也只用到6dB或9dB档。 2.加电子快门(Shutter:电子快门的作用是:在拍摄快速运动物体时可以提升动态 分解力。一般需要在强光下才能使用电子快门。总之,电子快门的特点是可将强光下运动画面拍摄得清晰;在曝光正确条件下,可起到加大光圈的作用;在拍计算机屏幕时可以消除黑白滚条等。 3.咼亮背景调节:通过咼亮背景调节,用电子方式衰减咼亮信号的过亮部分的量以增加可分辨的灰度层次,则过亮部分就可被限幅(过曝光所致。 4.黑白平衡调整的次序:白平衡一一黑平衡一一白平衡。自动白、黑平衡的数据可以记忆,在拍摄条件不变、两次拍摄间隔不长的情况下,可以不再调整白、黑平衡。 三、简述题: 1.简述调整光圈正确曝光

光圈的正确调整对整个图像的亮度、对比度、视频电平的幅度等指标影响很大所以在每个镜头的拍摄前都应注意。在拍摄前首先要调整监视器显示标准,再确定摄像机的最佳光圈指数。调整光圈时应边从寻像器或监视器中监看图像,边逐步增大光圈,直到图像中最明亮的部分呈现出层次”时为合适好。实拍时,可以利用寻像器,先调彩条的黑白对比度,通过经验加以判断加上颜色。同时也可以通过斑纹提示(ZEBRA来调整光圈的大小,即如果在寻像器中中可看到图像中亮的部分会呈现出斑纹(0.6V左右,则可根据斑纹出现的条件来决定光圈的大小。光圈调节的操作方法可分为手动、自动和即时自动。自动光圈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无论什么样的场景,自 动光圈都能保持合适的进光量,得到规定的输出信号强度。拍摄运动镜头时,变化的景物会使图像亮度发生变化,即时自动光圈的使用就可以省掉不少调整的麻烦。但由于自动光圈是根据图像的平均亮度来确定光圈值,所以也会存在问题,例如我们希望通过画面的亮暗来表现白天与傍晚的特定情景,自动光圈却得到的是同样的输出电平。所以在光圈的调整时,建议先使用自动光圈测出光圈值,然后再换手动的, 改变半档或一档光圈使用。 2.简述聚焦调整. 聚焦的调整包括前聚焦和后聚焦的调整。 为了使摄像机镜头在变焦过程中,无论是长焦还是短焦状态都能得到清晰的图 像,需要对镜头的焦点进行适时聚焦调整。由于前后聚焦的调整会互相影响,所以一旦进行前后聚焦的调整时,应对前、后聚焦反复调整2— 3次,以确保推镜头到最长焦距时图像被调清晰后,拉镜头到人和位置的全远景时所摄图像仍然是清晰的。 四、论述题: 论述摄像机操作要领。 为了利用摄像机拍出更好的画面,摄像人员必须掌握最基本的操作要领,有如下

(完整版)监控镜头焦距与角度、照射距离参数

镜头选配参考标准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听到有用户提出诸如某摄像机能够“看多远”之类的问题,比如100m 500m甚至1km远外的物体还能否在监视器上清晰地显示出来。有了前面关于镜头的成像尺寸、焦距及视场角等概念后,这个问题就不难解释了,即“看多远”问题与许多因素有关。比如说,用某定焦镜头可以看清100 m远处的钞票的面值。一般来说,镜头焦距越长,“看”得就越远,但同时视场角却变小,结果观看的范围变窄了。举个简单的例子,若用标准镜头刚好看清远处某人的基本特征(是男或是女),则换用长焦距镜头则可能看清其面部特征(是否有痣或疤),但却无法看见该人穿的是什么裤子和鞋(这部分已经“涨”出了画面),而换用广角镜头则只可能看到画面中有人(连男女都分辨不出),但却可看清该人在整个监视场景中的所处的位置,周围还有什么别的人物或参照物。因此,关于“看多远”的较为科学的说法应该是“在屏幕上成的像大小可对应于实际观测距离处多高或多宽的景物”。例如,用8mn镜头观测10m远处的景物,如果该处有10个人站成一排则刚好可横向充满整个监视器屏幕。 一般情况下,为了能够较为清楚的探测到监视范围内的目标并实现自动跟踪,一般要求在CCD靶面上的目标至少占有三行电视线。若要能分 辨出人物,则一般应要求人物的面部成像在356m(14in )监视器上占到12.7mm(0.5in)以上。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有用户提出该摄像机能看清楚多么远的物体或该摄像机能看清楚多宽的场景等问题,这实际上要由所选用的镜头的焦距来决定,另外还与所选择的摄像机的分辨率及监视器的分辨率有关。 光学系统的焦距是指光组主点到焦点的距离。而镜头的焦距实际上就是构成镜头的组合光组的焦距,它决定了摄取图像的大小,用不同焦距的镜头对同一位置的物体摄像时,配长焦距镜头的摄像机所摄取的景物尺寸就大,反之,配短焦距镜头的摄像机所摄取的景物尺寸就小。 理论上,任何一种镜头均可拍摄很远处的物体,并在摄像机的成像靶面上成一个很小的像,但受象素的限制,当成像小到小于图像传感器的一个象素大小时,便不再能形成被摄物体的像,即便成像有几个象素大小,该像也难以辨别为何物。那么如何选好镜头和照射距离请看一下参数和数据,从而让你在今后的摄像机选择中如鱼得水。 监控镜头角度、距离的比例

监控摄像机镜头焦距计算方法

监控摄像机镜头焦距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 2008-9-27 14:26:45 一、公式计算法: 视场和焦距的计算视场系指被摄取物体的大小,视场的大小是以镜头至被摄取物体距离,镜头焦头及所要求的成像大小确定的。 1、镜头的焦距,视场大小及镜头到被摄取物体的距离的计算如下; f=wL/W f=hL/h f:镜头焦距 w:图象的宽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象宽度) W:被摄物体宽度 L:被摄物体至镜头的距离 h:图象高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像高度)视场(摄取场景)高度 H:被摄物体的高度 ccd靶面规格尺寸:单位mm 规格 W H 1/3" 4.8 3.6 1/2" 6.4 4.8 2/3" 8.8 6.6 1" 12.7 9.6 由于摄像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与电视接收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一样,其比例均为4:3,当L 不变,H或W增大时,f变小,当H或W不变,L增大时,f增大。 2、视场角的计算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视场角便可按公式计算出现场宽度和高度。水

平视场角β(水平观看的角度)β=2tg-1= 垂直视场角q(垂直观看的角度) q=2tg-1= 式中w、H、f同上水平视场角与垂直视场角的关系如下: q=或=q 表2中列出了不同尺寸摄像层和不同焦距f时的水平视场角b的值,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高度H和视场宽度W. H=2Ltg、W=2Ltg 例如;摄像机的摄像管为17mm(2/3in),镜头焦距f为12mm,从表2中查得水平视场角为40℃而镜头与被摄取物体的距离为2m,试求视场的宽度w。W=2Ltg=2×2tg=1.46m则H=W=×1.46=1.059m焦距f越和长,视场角越小,监视的目标也就小。 二、图解法 如前所示,摄像机镜头的视场由宽(W)。高(H)和与摄像机的距离(L)决定,一旦决定了摄像机要监视的景物,正确地选择镜头的焦距就由来3个因素决定; *.欲监视景物的尺寸 *.摄像机与景物的距离 *.摄像机成像器的尺士:1/3"、1/2"、2/3"或1"。图解选择镜头步骤:所需的视场与镜头的焦距有一个简单的关系。利用这个关系可选择适当的镜头。估计或实测视场的最大宽度;估计或实测量摄像机与被摄景物间的距离;使用1/3”镜头时使用图2,使用1/2镜头时使用图3,使用2/3”镜头时使用图4,使用1镜头时使用图5。具体方法:在以W和L为座标轴的图示2-5中,查出应选用的镜头焦距。为确保景物完全包含在视场之中,应选用座标交点上,面那条线指示的数值。例如:视场宽50m,距离40m,使用1/3"格式的镜头,在座标图中的交点比代表4mm镜头的线偏上一点。这表明如果使用4mm镜头就不能覆盖50m的视场。而用2.8mm 的镜头则可以完全覆盖视场。 f=vD/V f=hD/H 其中,f代表焦距,v代表CCD靶面垂直高度,V代表被观测物体高度,h代表CCD 靶面水平宽度,H代表被观测物体宽度。 举例:假设用1/2”CCD摄像头观测,被测物体宽440毫米,高330毫米,镜头焦

镜头角度与距离计算方法

专用的镜头角度计算方法 镜头焦距的计算 1公式计算法:视场和焦距的计算视场系指被摄取物体的大小,视场的大小是以镜头至被摄取物体距离,镜头焦头及所要求的成像大小确定的。 1、镜头的焦距,视场大小及镜头到被摄取物体的距离的计算如下; f=wL/W 2、f=hL/h f;镜头焦距 w:图象的宽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象宽度) W:被摄物体宽度 L:被摄物体至镜头的距离 h:图象高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像高度)视场(摄取场景)高度 H:被摄物体的高度 ccd靶面规格尺寸:单位mm 规格 W H 1/3" 1/2" 2/3" 1" 由于摄像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与电视接收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一样,其比例均为4:3,当L不变,H或W增大时,f变小,当H或W不变,L增大时,f增大。 2视场角的计算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视场角便可按公式计算出现场宽度和高度。水平视场角β(水平观看的角度)β=2tg-1= 垂直视场角q(垂直观看的角度) q=2tg-1= 式中w、H、f同上水平视场角与垂直视场角的关系如下: q=或=q 表2中列出了不同尺寸摄像层和不同焦距f时的水平视场角b的值,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高度H和视场宽度W. H=2Ltg、W=2Ltg 例如;摄像机的摄像管为17mm(2/3in),镜头焦距f为12mm,从表2中查得水平视场角为40℃而镜头与被摄取物体的距离为2m,试求视场的宽度w。W=2Ltg=2×2tg= 则H=W=×= 焦距f越和长,视场角越小,监视的目标也就小。 图解法如前所示,摄像机镜头的视场由宽(W)。高(H)和与摄像机的距离(L)决定,一旦决定了摄像机要监视的景物,正确地选择镜头的焦距就由来3个因素决定; *.欲监视景物的尺寸 *.摄像机与景物的距离 *.摄像机成像器的尺士:1/3"、1/2"、2/3"或1"。图解选择镜头步骤:所需的视场与镜头的焦距有一个简单的关系。利用这个关系可选择适当的镜头。估计或实测视场的最大宽度;估计或实测量摄像机与被摄景物间的距离;使用1/3”镜头时使用图2,使用1/2镜头时使用图3,使用2/3”镜头时使用图4,使用1镜头时使用图5。具体方法:在以W和L为座标轴的图示2-5中,查出应选用的镜头焦距。为确保景物完全包含在视场之中,应选用座标交点上,面那条线指示的数值。例如:视场宽50m,距离40m,使用 1/3"格式的镜头,在座标图中的交点比代表4mm镜头的线偏上一点。这表明如果使用4mm镜头就不能覆盖50m的视场。而用的镜头则可以完全覆盖视场。 f=vD/V 或 f=hD/H 其中,f代表焦距,v代表CCD靶面垂直高度,V代表被观测物体高度,h代表CCD靶面水平宽度,H代表被观测物体宽度。 举例:假设用1/2”CCD摄像头观测,被测物体宽440毫米,高330毫米,镜头焦点距物体2500毫米。由公式可以算出: 焦距f=440≈36毫米或 焦距f=330≈36毫米

海康威视录像容量计算

2017-02-20 15:29:28 从14年开始,我们陆续地推送过多次设备录像容量的计算方法~ 然而,还是会有很多用户询问录像容量如何计算的问题,最近比较集中的是关于Smart265编码格式下录像容量怎么算,重庆监控安装今天就来跟大家唠个两分钟的~ 来了,录像容量计算的新规则,可查阅 【新版】录像容量计算方法告诉你如何选择硬盘! 开启Smart 264功能后的容量规则,以及非Smart 264情况,可查阅 必备!HDTVI 时代容量计算方法! 容量计算工具哪里有,怎么用?可查阅 海康设备录像容量计算方法 以上是之前我们推送过的录像容量计算相关文章的精选,大家有需要就可以点进去瞅瞅哦~ 下面来说说Smart265~ 关键点一:Smart 265覆盖全系列经销产品

也就是说,我们平时提到的摄像机=Smart265摄像机, NVR=Smart265 NVR(当然,这仅限于我们大海康的产品,Smart265是海康威视研究院自主研发的视频编码技术!) 关键点二:Smart265比带宽再减,存储再省! 空闲场景(基本静止): 码率大小可在基础上再降低70%以上 常规场景: 码率大小可在基础上再降低50%以上 复杂场景: 码率大小可在基础上再降低30%以上 根据《【新版】录像容量计算方法告诉你如何选择硬盘!》,录像容量计算的结论是200万摄像头全天24小时的录像容量大约是20G,300万摄像头全天24小时的录像容量大约是30G,依次类推。 所以,很方便就能得出结论:Smart265按常规场景计算,200万摄像头全天24小时的录像容量大约是10G,300万摄像头全天24小时的录像容量大约是15G,依次类推。 Smart265常规场景

摄像机焦距的基本知识

摄像机焦距的基本知识 计算焦距的软件有多少?好的就更少了,毕竟太专业或是说冷门,所以我作了一个小工具,目前为止应该算是最好的,希望能对朋友们有帮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不要你先回贴才可见内容,不要你留邮件,不要你的金钱,完全绿色免费软件,行业特供,极为稀有,一顶之功,你帮了大家帮了我,自己还留下了大名,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听到有用户提出诸如某摄像机能够“看多远”之类的问题,比如100m、500m甚至1km远外的物体还能否在监视器上清晰地显示出来。有了前面关于镜头的成像尺寸、焦距及视场角等概念后,这个问题就不难解释了,即“看多远”问题与许多因素有关。比如说,用某定焦镜头可以看清100m远处的钞票的面值。一般来说,镜头焦距越长,“看”得就越远,但同时视场角却变小,结果观看的范围变窄了。举个简单的例子,若用标准镜头刚好看清远处某人的基本特征(是男或是女),则换用长焦距镜头则可能看清其面部特征(是否有痣或疤),但却无法看见该人穿的是什么裤子和鞋(这部分已经“涨”出了画面),而换用广角镜头则只可能看到画面中有人(连男女都分辨不出),但却可看清该人在整个监视场景中的所处的位置,周围还有什么别的人物或参照物。因此,关于“看多远”的较为科学的说法应该是“在屏幕上成的像大小可对应于实际观测距离处多高或多宽的景物”。例如,用8mm镜头观测10m远处的景物,如果该处有10个人站成一排则刚好可横向充满整个监视器屏幕。 一般情况下,为了能够较为清楚的探测到监视范围内的目标并实现自动跟踪,一般要求在CCD靶面上的目标至少占有三行电视线。若要能分辨出人物,则一般应要求人物的面部成像在356mm(14in)监视器上占到12.7mm(0.5in)以上。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有用户提出该摄像机能看清楚多么远的物体或该摄像机能看清楚多宽的场景等问题,这实际上要由所选用的镜头的焦距来决定,另外还与所选择的摄像机的分辨率及监视器的分辨率有关。 光学系统的焦距是指光组主点到焦点的距离。而镜头的焦距实际上就是构成镜头的组合光组的焦距,它决定了摄取图象的大小,用不同焦距的镜头对同一位置的物体摄像时,配长焦距镜头的摄像机所摄取的景物尺寸就大,反之,配短焦距镜头的摄像机所摄取的景物尺寸就小。 理论上,任何一种镜头均可拍摄很远处的物体,并在摄像机的成像靶面上成一个很小的像,但受象素的限制,当成像小到小于图像传感器的一个象素大小时,便不再能形成被摄物体的像,即便成像有几个象素大小,该像也难以辨别为何物。 当已知被摄物体的大小及该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则可根据下面的两式估算所选配镜头的焦距: f=h*D/H f=v*D/V f——镜头的焦距 h、v——CCD感光靶面的水平尺寸和垂直尺寸 D——镜头中心到被摄物体的距离 H、V——被摄物体的水平尺寸和垂直尺寸 基本知识 2. 2. 1、接口 镜头的安装方式有C型安装和CS型安装两种。图2-4画出了这两种镜头的接口部位示意图。其中上半部为CS型镜头,下半部为C型镜头。在电视监控系统中常用的镜头是C型安装镜头(in32牙螺纹座),这

电视台摄像机使用教程汇总

摄像机使用教程十二章 第一章摄像机拍摄技巧入门 拿稳摄影机 最好是用两只手来把持摄影机,这绝对比单手要稳,或利用身边可支撑的物品或准备摄影机脚架,无论如何就是尽量减 轻画面的晃动,最忌讳边走边拍的方式,这也是最多人犯的毛病。这种拍摄方式是针对特殊情况下才运用的,千万记住画面 的稳定是动态摄影的第一要件。 固定镜头 简单的说就是镜头对准目标后,做固定点的拍摄,而不做镜头的推近拉远动作或上下左右的扫摄,设定好画面的大小后 开机录像。平常拍摄时以固定镜头为主,不需要做太多变焦动作,以免影响画面稳定性,画面的变化,也就是利用取景大小 的不同或角度及位置的不同,对景物的大小及景深做变化,简单的说,就是拍摄全景时摄影机靠后一点,想拍其中某一部份时,摄影机就往前靠一点,位置的变换如侧面,高处,低处等不同的位置,其呈现的效果也就不同,画面也会更丰富,如果 因为场地的因素无法靠近,当然也可以用变焦镜头将画面调整到你想要的大小。但是切记不要固定站在一个定点上,利用变 焦镜头推近拉远的不停拍摄,这是许多V8 族常犯的毛病。拍摄时多用固定镜头,可增加画面的稳定性,一个画面一个画面 的拍摄,以大小不同的画面衔接,少用让画面忽大忽小的变焦拍

摄,除非你用三角架固定,否则长距离的推近拉远,一定会 造成画面的抖动。如果能掌握以上几个原则,保证你的作品会更具可看性。那么变焦镜头在拍摄时不就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了吗?这倒也不是,只是运用的技巧及时机是否恰当。 手动功能的运用 由于各机种设计不同,因此可手动的项目及方式也有所不同,在此仅就常用的亮度及焦距使用的技巧说明一下。 手动亮度调整功能 首先就手动亮度调整功能说明,拍摄逆光及夜景时,如果以全自动模式拍摄,前者必定是主体或人物全黑则背景光亮, 后者却是黑暗中灯光一片模糊,在此不探讨原理,针对以上的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逆光时按下逆光补正功能键,如果没有 这个功能,那就将全自动模式切换到手动模式,找到亮度调整键进行画面亮度的调整,逆光时将亮度调亮,夜景时则调暗, 一般都会将数据以数字或图型显示在观景器上或是液晶萤幕上,当然最好的方式还是直接看着观景器或是液晶屏幕上的画面 调整到适当的亮度。所以当你在购买摄录像机时,一定要请店家指导你如何使用这项功能。 手动焦距调整功能 平常一般的拍摄情况,大都是采用自动对焦,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如隔着铁丝网,玻璃,与目标之间有人物移动等。往往 会让画面焦距一下清楚一下模糊,因为自动对焦的情形下摄影机

监控摄像头焦距与距离 ()

监控摄像头焦距与距离 一、监控摄像头镜头可视角度表 二、监控摄像头镜头可视距离表 三、计算监控摄像头的有效距离 (一)、公式计算法: 视场和焦距的计算视场系指被摄取物体的大小,视场的大小是以镜头至被摄取物体距离,镜头焦头及所要求的成像大小确定的。

1、镜头的焦距,视场大小及镜头到被摄取物体的距离的计算如下; f=wL/W f=hL/h f:镜头焦距w:图象的宽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象宽度) W:被摄物体宽度 L:被摄物体至镜头的距离 h:图象高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像高度)视场(摄取场景)高度 H:被摄物体的高度 ccd靶面规格尺寸:单位mm 规格W H 1/3" 4.8 3.6 1/2" 6.4 4.8 2/3" 8.8 6.6 1" 12.7 9.6 由于摄像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与电视接收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一样,其比例均为4:3,当L不变,H或W增大时,f变小,当H或W不变,L增大时,f增大。 2、视场角的计算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视场角便可按公式计算出现场宽度和高度。水平视场角β(水平观看的角度)β=2tg-1= 垂直视场角q(垂直观看的角度)q=2tg-1= 式中w、H、f同上水平视场角与垂直视场角的关系如下:q=或=q 表2中列出了不同尺寸摄像层和不同焦距f时的水平视场角b的值,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高度H和视场宽度W. H=2Ltg、W=2Ltg 例如;摄像机的摄像管为17mm(2/3in),镜头焦距f为12mm,从表2中查得水平视场角为40℃而镜头与被摄取物体的距离为2m,试求视场的宽度w。W=2Ltg=2×2tg=1.46m 则H=W=×1.46=1.059m 焦距f越和长,视场角越小,监视的目标也就小。 (二)、图解法 如前所示,摄像机镜头的视场由宽(W)。高(H)和与摄像机的距离(L)决定,一旦决定了摄像机要监视的景物,正确地选择镜头的焦距就由来3个因素决定;*.欲监视景物的尺寸*.摄像机与景物的距离*.摄像机成像器的尺士:1/3"、1/2"、2/3"或1"。图解选择镜头步骤:所需的视场与镜头的焦距有一个简单的关系。利用这个关系可选择适当的镜

如何调整摄像机焦距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数码摄像机已越来越多地走进普通家庭和单位,用它来拍摄一些家庭聚会、生活细节、旅游游记等录像,然后刻录成光盘,到闲暇时拿出来看看,岂不快哉!我们近期将请曾庆祝先生,针对新手,介绍数码摄像机的使用方法与操作技巧,让您轻松地拍摄使用自己的DV,制作满意的数码影片。 新手学摄像----调整镜头的焦距 在实际摄像过程中,物距是经常变动的,因此常常会超出景深范围而导致图像模糊。为了使图像保持清晰,就必须不断改变镜头的焦点位置,使成像面始终落在焦深以内。这里就要进行不断的调节焦点,使影像更清晰。下面我们将向您介绍让DV聚焦更清晰的方法。 一、自动聚焦 通常DV采用的是主动式聚焦,其原理就是当镜头对准目标时,由装置在摄像机镜头内下方的一组发射器,发出红外线或超声波,经被摄物体反射回来后,再由摄像机的红外线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接收下来,从而测定出距离,根据测定的距离驱动摄像机的聚焦装置聚实焦点。 当摄像机处于自动聚焦状态下,不需进行任何调整,摄像机的自动聚焦电路便可以把聚焦调整到最佳状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都是将变焦距镜头推到广角位置(W)再进行聚焦,因这时景深范围大,如图1,可以很容易地将焦点聚实。我们通过取景器观察图像的清晰度情况,直到满意为止。聚实焦点之后,再推拉变焦拉杆将镜头调整到所希望的构图景别上,焦点在变焦过程中不会变化。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小提示:运用自动聚焦时镜头拍摄中尽量不变焦点。移动时注意保持与被拍摄主体的距离,不要与预先确定的距离相差太大,拍摄中千万不要尝试手动找焦点。拍摄时应避免前后景光线强度的剧烈变化,如果焦点在前景,后景突然变得很亮时,机器自己会在瞬间来回找一找焦点,看起来就是焦点的抖动。另外,拍摄时应避免被摄物前有走动的物体影响红外线测距。 小技巧:自动聚焦系统受被摄体亮度的影响很大。光线充足时,自动光圈缩小,景深变深,对焦范围变宽,对焦容易。在拍摄照明暗的被摄体时,由于镜头光圈大开,景深变浅,聚焦会困难。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增加被摄体的照度。 二、手动聚焦的场景 DV虽然全部采用自动对焦,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画面的焦距就没有那么稳定了。如在下述拍摄条件下,自动焦点装置往往会发生错误判断,此时需要使用手动聚焦: 1、拍摄时只有画面中央很小范围是自动焦点的检测范围,这一小范围内的物体的焦点能够自动聚实,也就是说如果被摄物体不在画面中央这一范围内,自动聚焦就会出现偏差。如下图。

红外变焦距光学系统的研究

红外变焦距光学系统的研究 摘要:基于战场环境要求红外光学系统不仅可以兼顾大视场搜索,还能够满足小视场瞄准跟踪的需求,针对160×128元非制冷焦平面阵列探测器,设计了8~12μm波段折射式长波红外连续变焦系统。该系统变焦过程中相对孔径不变,F数为3,变倍比为15∶1,在20~300 mm范围内可连续变焦。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对设计结果进行像质评价,结果表明,系统的调制传递函数接近衍射极限,成像质量优良,满足光学系统的设计要求。 关键词:红外变焦距光学系统光学设计调制传递函数 Abstract:The battlefield environment requires the infrared optical system can not only balance of large field of view based search, but also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mall field of view aiming and tracking requirements, according to the 160×128 element uncooled focal plane array detector,designed 8~12 band reflection type infrared continuous zoom system. The system of zoom process relative aperture unchanged,number 3,zoom ratio is 15∶1, in the range of 20~300mm continuous zoom. For image quality evaluation, the result of design with ZEMAX optical design software results, function is close to the diffraction limit transfer system modulation, good imaging quality,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optical system design.

使用数码摄像机

模块9 使用数码摄像机 摄像准备 准备阶段是为进行实际拍摄做好必要准备工作。在拍摄开始之前,首先应该认真阅读所要使用的家用摄像机的操作说明书,由于不同型号或规格的家用摄像机,在功能和操作方法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这里以SONY TRV17E为例,介绍准备工作。 一、准备电池 电池是摄像机的动力源泉,这一步是必不可少。如果您是在户内摄像,可以用电源连接线和交流电源转换器来连接交流电来使用,这时可以先将交流电源转换器接好,然后打开DC IN插孔盖,将连接线的一端插入即可。如图

二、准备录像带 1、录像带准备

2、录像带的安装 录像带是从摄像机的底部装入的,其操作步骤为:首先接通电源;然后平放摄像机,然后按箭头方向推动OPEN/EJECT开关打开盖子,这时录像带舱自动升起并打开,如图

3、格式化录像带 将DV录像带格式化对于批处理捕获与精确查找时间码是有必要的。此处的格式化指的是从头到尾地录制“空白”视频,完全没有中断。专业摄像师对于新的DV录像带都会进行这样的处理。格式化完毕之后,既可以开始拍摄视频。如此一来,当您在DV摄像机上播放视频脚本时,计数器(在摄像机的液晶屏幕或观景窗上将显示成时间码)会持续递增,甚至在没有视频时。如图:

三、调整日期 检查日期/时钟指示系统,并把它调整到符合拍摄需要的状态,具体方法:首先要检查位于机身底座电池室内的电池的电力状况,调整好日期/时钟指示上的时间码,时间码可显示年、月、日或显示年、月、日、时、分,设置时可以设置显示、不显示或自动。一般一次调整后,可长期使用,拍摄时只需按动选择按钮即可。电池打野一年更换一次。对于SNOY DCR-TRV17E,日期与时间的设定方法为:打开MENU 键显示菜单设定;转动SEL/PUSH EXEC拨盘选择日期与时间设置选择,然后按拨盘;再CLOCK SET,如图,然后按拨盘调整年、月、日及时间即可。

监控摄像头的选择与基本参数

监控摄像头的选择与基本参数 2010-02-22 摄像机镜头是视频监视系统的最关键设备,它的质量(指标)优劣直接影响摄像机的整机指标,因此,摄像机镜头的选择是否恰当既关系到系统质量,又关系到工程造价。 镜头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如果没有晶状体,人眼看不到任何物体;如果没有镜头,那么摄像头所输出的图像就是白茫茫的一片,没有清晰的图像输出,这与我们家用摄像机和照相机的原理是一致的。当人眼的肌肉无法将晶状体拉伸至正常位置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近视眼,眼前的景物就变得模糊不清;摄像头与镜头的配合也有类似现象,当图像变得不清楚时,可以调整摄像头的后焦点,改变CCD芯片与镜头基准面的距离(相当于调整人眼晶状体的位置),可以将模糊的图像变得清晰。由此可见,镜头在闭路监控系统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工程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都要经常与镜头打交道:设计人员要根据物距、成像大小计算镜头焦距,施工人员经常进行现场调试,其中一部分就是把镜头调整到最佳状态。 1、镜头的分类 按外形功能分按尺寸大小分按光圈分按变焦类型分按焦距长矩分球面镜头 1 25mm 自动光圈电动变焦长焦距镜头非球面镜头 1/2” 3mm 手动光圈手动变焦标准镜头针孔镜头 1/3” 8.5mm 固定光圈固定焦距广角镜头鱼眼镜头 2/3” 17mm (1)以镜头安装分类:所有的摄像机镜头均是螺纹口的,CCD摄像机的镜头安装有两种工业标准,即C安装座和CS安装座。两者螺纹部分相同,但两者从镜头到感光表面的距离不同。C安装座:从镜头安装基准面到焦点的距离是17.526mm。CS安装座:特种C安装,此时应将摄像机前部的垫圈取下再安装镜头。其镜头安装基准面到焦点的距离是12.5mm。如果要将一个C安装座镜头安装到一个CS安装座摄像机上

摄像机焦距和视场角计算.doc

焦距与视场角计算 部门:网络通讯室 编辑:小李

视场和焦距的计算视场系指被摄取物体的大小,视场的大小是以镜头至被摄取物体距离,镜头焦距及所要求的成像大小确定的。 1、镜头的焦距,视场大小及镜头到被摄取物体的距离的计算如下; f=wL/W f=hL/H f:镜头焦距w:图象的宽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象宽度) W:被摄物体宽度 L:被摄物体至镜头的距离 h:图象高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像高度)视场(摄取场景)高度 H:被摄物体的高度 ccd靶面规格尺寸:单位mm 规格w h 1/3" 4.8 3.6 1/2" 6.4 4.8 2/3"8.8 6.6 1"12.79.6 由于摄像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与电视接收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一样,其比例均为4:3,当L不变,H或W增大时,f变小,当H或W不变,L增大时,f增大。 摄像机镜头的视场由宽(W)。高(H)和与摄像机的距离(L)决定,一旦决定了摄像机要监视的景物,正确地选择镜头的焦距就由来3个因素决定;*.欲监视景物的尺寸*.摄像机与景物的距离*.摄像机成像器的尺士:1/3"、1/2"、2/3"或1"。图解选择镜头步骤:所需的视场与镜头的焦距有一个简单的关系。利用这个关系可选择适当的镜头。估计或实测视场的最大宽度;估计或实测量摄像机与被摄景物间的距离。 举例:假设用1/2”CCD摄像头观测,被测物体宽440毫米,高330毫米,镜头焦点距物体2500毫米。由公式可以算出:

焦距f=6.4X2500/440≈36毫米或 焦距f=4.8X2500/330≈36毫米 当焦距数值算出后,如果没有对应焦距的镜头是很正常的,这时可以根据产品目录选择相近的型号,一般选择比计算值小的,这样视角还会大一些。 摄像机视场角、拍摄范围与镜头、CCD的关系 摄像机拍摄的视角与镜头的毫米数、CCD的尺寸大小密不可分,下表为镜头毫米 CCD,电耦合器,感光元件,CCD靶面的大小和像素的高低是影响拍摄效果的主要因素。CCD靶面的尺寸一般分为1英寸,1/2英寸,1/3英寸,1/4英寸,现在在向1/5英寸发展。

摄像机的调整和使用

第一节摄像机的调整和使用 一、摄像机的调整 摄像机的调整一般有:黑白平衡调整、彩色重合调整、聚焦调整、光圈调整、增益调整等几项。以上几项调整并不是所有的摄像机都必须进行的,不同类型的机子,调整的要求不尽相同,千差万别,使用时必须根据不同机子的技术要求,作相应的调整。下面,我们对上述几种调整的作用和基本方法,作简要介绍。 (一)黑白平衡调整 彩色摄像机首先要能正确还原黑白图像,才可能真实还原彩色图像。因此彩色摄像机在工作过程中要始终保持黑平衡和白平衡。 所谓“黑平衡”,是指摄像机红、绿、兰三基色视频信号中,黑电平的大小一致,这时摄像机对准黑色拍摄物时,在彩色监视器上所显示的图像应当是纯黑的,不偏向于任何其它的彩色。则该摄像机处于正常的黑平衡状态。 “白平衡”是指摄像机红、绿、兰三路基色信号幅度相等,色度信号为零,这时摄像机对准白色拍摄物,彩色监视器应当显示正常的白色,此时该摄像机处于白平衡状态。 摄像机出厂前,其黑平衡、白平衡都已经在特定的照明环境下(如在3200K色温下)调整好了,但在实际的应用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外部照明色温的变化,红、绿、兰三支摄像器件光-电转换特性不一致,放大电路元件的离散性等,造成最后输出的红、绿、兰

三基色电信号中黑电平大小不同,信号幅度不同,从而使黑、白平衡失调,因此摄像机使用前必须调整黑白平衡。对于必须调整黑白平衡的机子,调整时,应先调黑平衡,后调白平衡。 1.黑平衡的调整 黑平衡的调整一般采用自动调整。电路自动进行黑平衡调整时,以绿路信号的黑电平为基准,并将红路信号和兰路信号的黑电平分别与其相比较,得出的误差值分别用以控制红、兰两路的钳位电平,以取得黑平衡。对摄像机进行自动黑平衡调整时,开机后只需接通自动黑平衡开关(A、B),此时,光圈自动关闭,几秒钟后,黑平衡便自动调好。 当然,也可以采用人工方法进行黑平衡调整。手动调整黑平衡时,首先关闭光圈或盖上镜头盖,然后反复调整红路黑电平(R、B)与兰路黑电平(B、B),并在彩色监视器上观察,直至监视器的图像全黑为止。 2.白平衡的调整 白平衡一般也都采用自动调整。首先选择与照明条件相适合的滤色片,将镜头对着一个标准白色物体或盖上白色镜头盖,调整变焦钮,使寻像器充满白色。然后按下自动白平衡开关(A、W)几秒钟后,白平衡便自动调好。手动白平衡调整也必须先选择滤色片,把镜头对准白色拍摄物,调整变焦钮,使白色充满寻像器,然后也以绿路输出的视频电平幅度为基准,通过调整红路与兰路的白平衡调整钮,调整视频可控增益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使红、绿、兰三基色信号幅度相等,这时监视器的图像显示正常白色,达到了白平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