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世纪以来气候变化趋势

20世纪以来气候变化趋势

20世纪以来气候变化趋势
20世纪以来气候变化趋势

20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化趋势

一、20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化趋势

(一)气候变暖已成不争的事实

气候如何变化,最重要的证据就是直接温度观测。气温观测资料证明20世纪全球气候确实是变暖了。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全球表面温度已经上升了0.3摄氏度到0.6摄氏度,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0~25厘米。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组织全世界几百名著名专家撰写的科学评估报告指出:过去100年全球气候总的趋势是变暖,全球地面气温上升了0.3~0.6℃。许多专家预测,如果人类能源消费格局不发生根本变化,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气候将继续变暖。据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最近预测,全球气候变暖将加速。由于使气候变冷的二氧化硫排放将减量,如对温室气体的排放不采取减少措施,预计到2010年,全球变暖温度可升高1.4~5.8℃,较1995年预测的1~3.5℃高出40%,海平面将明显上升,较严重的干旱将影响农业和供水,森林和珊瑚系统将遭受更严重的破坏,热带和亚热带谷物减产,干旱地区洪涝灾害和传染性疾病增加。不少国家的首脑对全球变暖十分关注,美国将重新修订清洁大气法。据UNEP(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预测,如不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全世界每年国民经济生产总值(GDP)损失将超过3000亿美元。

21世纪气候变化的频率和幅度可能将大大超过过去5000年中的变化,这种高频率的变化具有相当大的破坏性。如果各级政府不及时采取措施,其对人类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

另有其他证据表明气候确实变暖:

海洋温度: 据测量和估算,自1955年到1996年世界海洋的混合层有0.15℃的绝热增温。

大气温度:对流层及平流层低层的大气温度观测序列较短。探空资料显示对流层低层自1958年以来有0.1℃/10a增温趋势。而1979年以来的卫星微波探测则显示增温趋势为0.05℃/10a。但是,1976~1999年全球地表气温的增温趋势为0.19℃/10a,可见对流层低层气温上升幅度不如地表面温度大。而平流层温度则下降趋势明显,而且高度愈高温度下降幅度愈大。

钻孔温度:根据有关学者整理的616个钻孔温度剖面,200-1000m深的地下温度在20世纪上升了0.5℃。大约80%钻孔的温度是上升的。

陆地雪盖:1966年以来的北半球年平均雪盖面积有减少趋势。但是下降是不均匀的,在下降趋势上迭加有7~8a振荡。前期下降明显,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约减少10%雪盖面积的减少主要出现在春、夏两季。这可能是气温上升的结果。雪盖面积与积雪区气温的相关系数达到-0.60。重建的雪盖序列表明最近10a春夏雪盖可能是20世纪的最低值。但是北美冬季的雪盖可能有增加的趋势,前苏联雪盖也有类似的变化。这可能反映由于气候变暖北半球中纬度冬季降水增加。

海冰:1973年以来卫星观测北极的海冰面积也有下降趋势。同时有5-6年的振荡。自1978年至今,北极海冰面积可能减少2.8%。

山岳冰川:冰川的前进后退是气候变化的良好指标。冰川所在高度较高,一般那里缺少气温观测。因此是研究气候变化的良好代用资料。但是无论冰碛石还是过去的绘画、照片大多只反映了某个时期的冰川状况。因此很少可能提供高时间分辨率的连续序列。不过对于研究气候变化趋势却是一个很好的指标。根据世界范围冰川资料,20世纪之前只有缓慢的后退,20世纪初后退加速,到20世纪末不少冰川后退了1-3km。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反映有10-70a的滞后,从冰川后退来判断,气候变暖的开始应不迟于19世纪中。但是实际温度观测说明变暖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是一个尚未解决的矛盾。值得指出的是,近20-30年热带的冰川后退迅速。有报告说近20年热带雪线上升约100m,大约相当温度上升

0.5℃。近150年记录表明,北半球湖泊和河流的结冰日期平均推迟了5.8天/100a,解冻日期提前6.5天/100a,因此无冰期增长。此外,挪威、新西兰的一些冰川有前进趋势,可能是气候变暖近海地区降水增加所致。

从以上所列举的6个方面证据来看,20世纪气候变暖已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而且变暖在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时间里是加速了。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增温约0.6℃。其中有一半发生在最近的四分之一个世纪里。

(二)气候是否变暖尚有争议

有一个叫Singor的学者对气候变暖的观点提出挑战。他在1997年发表《热点与冷静的科学:全球变暖的未完争议》一文,并于1999年在EOS论坛上写了一篇文章《人类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仍有疑问》,认为目前气候并没有变暖。这是因为:(l)他认为1880-1940年确实全球气温有所上升。但是这是在所谓"小冰期"(即公元1550-1850年或者更宽一些1450-1900年)长期持续寒冷之后的回暖。因此,属于自然气候变化,而非人类活动的影响;(2)无论根据什么人建立的全球平均气温序列,公元1940-1975年或者气温明显下降,或者在振荡中略有下降。然而,这段时间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恢复时期,大气中CO2浓度迅速增加。显然这时期气温变化的特征与温室效应的加剧是背道而驰的。他认为这只能说明,至少在这段时期,还有其它因素在主导着气温的变化,比如太阳活动及火山活动可能是候选因子。但是,这种意见也需要进一步证实。其主要困难在于太阳活动造成的太阳常数变化太弱,11年周期的振幅只有0.1%。似乎很难用这种变化来解释巨大的年际及年代际变化。况且太阳常数究竟有多大的年代际变化还缺少直接证据。强的火山爆发确实会使地面气温下降。1991年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后,1992年、1993年欧亚大陆气温下降,这也影响到全球平均温度。火山爆发后平流层温度上升也是一个间接的证据。但是火山活动如何影响气温年代际变化既缺少观测事实的证据,也缺少模拟研究的证明。笼统地讲,认为1920'到1940'S半球及全球平均气温的上升可能与这段时期火山活动的沉寂有关似乎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这还需要严格的证明。(3)1979年以后从近地面气温来看确实有变暖趋势,上升速率约0.1℃/10a,然而无论是卫星观测还是探空气球观测均表明这段时期气温无明显上升趋势,而同时陆地表面的城市热岛效应明显。因此,很可能这段时间近地面气温的上升主要是热岛效应的结果。

综上所述,从Singor的观点来看:20世纪,特别是近20年气候是否变暖尚有争议。早期的变暖则可能是自然变化,因此对温室效应加剧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论断基本持否定态度。(三)气候浑沌论

由于人类的人口将继续高速增长,按现在的增长率估算,40~50年后全球人口会翻

一番,这种人口压力将迫使人们在易受自然侵害的"脆弱"之地建立城镇;而为解决增加人口的就业和消费,政府将竭力提高经济产量,这样势必会加速温室效应,而同时也会产生更多的工业和生活废物,这些废物都会损害地球的生态系统。

当这一切都成为现实时,气候的改变就在所难免了,而且这种改变也不可能如现在人们所设想的一样,只是逐渐地变为另外的一种类型然后稳定下来。事实上最可能的改变就是气候将变得更为浑沌,现在很多气象学家和气候学家已认为气候系统是浑沌的,如果人们再继续干扰气候系统,它将变得更为浑沌。但究竟浑沌到哪种程度;是哪一种类型的浑沌;这种浑沌能持续多久,没人能够回答。根据浑沌理论,我们可以预期处于极端浑沌状态的气候系统会崩溃,或者转向另一种新类型--这种类型是否适合于人类社会不得而知。

最近几年的气候灾难,显示了气候行为的这样一种可能:气候类型属"正常",但气候灾害频频不断,而且突然而来,出人意料。也许因灾害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会使我们狂热追求经济产量增长的头脑冷静下来,但同时也可能导致人们对"连续性"丧失信念,这必将阻碍政府梦寐以求的经济增长,甚至引发整个市场经济系统的崩溃。

另外还存在这样一种可能。今后会有一段时间(10年或20年)地球气候系统处于振荡式

浑沌状态。这种振荡式浑沌气候对植物特别不利。因为气候太冷、太热、太干、太湿都会损害植物。而且整个动物界都必须依靠植物为食而生存。所以那时全球农产品将大量减少,家畜和野生动物大量死亡,人类将处于饥馑之中,可以预计几年的振荡式浑沌气候将导致地球上数亿人的死亡。

那么,浑沌后,地球上的生物的生活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我们从地理和化石记录上得知: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曾经有过比浑沌更剧变的气候系统。遗憾的是,我们没能得到有关剧变后生态系统如何恢复、多久才得以恢复的记录,这样,对于浑沌后气候系统如何恢复,我们现在只能猜测其过程。

比方说,我们可以猜测:在气候系统浑沌后,人类意识到了自身对地球生态系统日益增加的压力是造成这一灾难的罪魁祸首,于是人类极大地改变了自身的行为:交通量和工业产量急剧下降。减少了CO2和其它导致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这样就能让气候逐渐恢复其正常的平衡;同时数亿人的死亡也减缓了向自然界的索取,再加上普遍实施的废物回收和再利用,也使生态圈减轻了消化废物的压力。这样,一旦气候振荡有所缓减,植物系统开始复原,就能重建气候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人类对浑沌的反应将有多种。经历了一次浑沌的气候,人类在思维方式、信仰和行为上都受了极大的刺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将被迫抛弃那些过时陈旧的信仰(这在以往是不可能的)。例如,人们将不再相信人类能成功地控制和主宰自然,也将抛弃那种认为勿需限制人口数量和经济产量的观念,人类将深刻地意识到:人类的命运是与这个星球的生态系统紧紧地连在一起的。

二、气候变暖带来的后果

气候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何变化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的经济系统产生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多尺度的和多层次的,既包括正面影响,同时也包括负面效应。但目前它的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因为不利影响可能会危及人类社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研究表明,气候变化会给人类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适应气候变化会花费不小的代价。

(一)不利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作为当今世界重大全球环境问题之一,愈来愈引起国际社会、各国政府和人民的重视和关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主席布朗特兰说,"气候变暖对人类而言,将是一次仅次于核战争的灾害"。科学家们认为,气候变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几大挑战之一。

全球气候变暖给全球生态环境和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危害。

观测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对全球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产生了影响,如海平面升高(1900年以来,全球变暖引起的全球海平面上升10-20厘米。这将会严重影响珊瑚礁、珊瑚岛、礁岛、盐沼以及红树林等海岸带生态系统和海洋生物资源,进而影响海岸带环境和经济)、冰川退缩、冻土融化(冰川、冻土和积雪可能减少)、河(湖)冰迟冻与早融、湖泊水位下降和面积萎缩、中高纬度生长季节延长、动植物分布范围向极区和高海拔区延伸、某些动植物数量减少、一些植物开花期提前,等等。自然生态系统由于适应能力有限,容易受到严重的、甚至不可恢复的破坏。正面临这种危险的系统包括:冰川、珊瑚礁岛、红树林、热带雨林、极地和高山生态系统、草原湿地、残余天然草地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等。随着气候变化频率和幅度的增加,遭受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在数目上会有所增加,其地理范围也将扩大。自然生态系统按其生长环境可分成陆生与水生两大类,按其植被类型前者又可分成森林、草原、荒漠等生态系统,也可按地形划分成高山、盆地、海岸带等生态系统。后者可分成海洋和淡水两类生态系统,其中淡水又分静水(湖泊、池塘、水库、湿地与河口湾)生态系统与流水(江、河、溪流)生态系统。

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表现在:它将会加剧洪涝、干旱、持续高温和其他气象灾害,造成大规模的灾害损失;干热风频繁,土壤蒸发量上升,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导致大部分热带、亚热带区和多数中纬度地区普遍存在作物减产的可能;对许多缺水地区的居民来说,水的有效利用降低,特别是亚热带区;很多由昆虫传播的传染病与温度有很大关系,随着温度升高,会加大疾病发生的频率、范围、危险程度和死亡率,受到传染性疾病影响的人日数量增加,热死亡人数也将增加;大暴雨事件和海平面升高引起的洪涝,将危及许多低洼和沿海居住区,直接威胁占全世界l/3人口的生命及其财产,甚至威胁到一些岛国的生存;由于夏季高温而导致用于降温的能源消耗增加。

(二)有利的影响

是不是气候变暖对人类生活和生产一点益处都没有呢?回答是否定的。众多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中世纪时,曾经因为冬季变得温暖,适合植物生长的时期变长,主要农产区的涝灾和风灾相对减少,因此粮食作物大幅度增产,由饥饿造成的死亡大大减少;时人们有条件离开那些潮湿、烟雾迷漫、结核病和其他传染病肆虐的简陋住房,因而,许多地方人口死亡率下降了许多。丰衣足食和健康,也激发了人的强大的创造力,这一时期的建筑、艺术、科技在世界各地都大放异彩。

目前,科学家根据最新发现的事实指出,气候变暖对夜间和冬季较低温度时段的影响,远远大于对白天和夏季气温等较高温度时段的影响,所以它对植物和人类都不会产生很大的负面作用。

导致气候变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类向大气不断地排放温室气体。温室气体对人类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但客观上随着温室气体的排放,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为植物创造了一个生长发育的"天堂"。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就如同植的养分。在29个国家进行的1000多次粮食作物试验表明,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一倍,粮食产量就会增加五成。而且二氧化碳的增加,使森林更茁壮,更利于野生动物的生长繁衍。

大约从20年前开始,媒体大肆渲染说由于气候变暖将导致极地冰原融解,海平面上升,纽约、上海、孟加拉国的沿海城市将会被水淹没,经济损失将达到几万亿美元。但也有不少科学家指出这完全是耸人听闻,杞人忧天。在寒冷而干燥的极地,气温适当地上升,只会增加北极的冰量,而不会减少。因为如果气温上升1~2度,大气将更湿润,降雪量会增大,因而会产生更多的极地冰雪。

温度升高使中纬度的一些地区存在着作物增产的可能;全球木材供应可能会增加;对某些缺水地区(如南亚部分地区)的居民来讲,可用水量可能增加;中高纬度地区居民因冬季寒冷的死亡率降低;由于出现暖冬,取暖所需能源减少;许多鸟类的分布区在向北扩展。

对于气候变暖的后果究竟如何,需要更多的理论和事实来佐证。

三、气候变暖的原因

(一)大气污染

地球的温度,主要是由太阳辐射照到地球表面的速率和吸热后的地球将红外辐射线散发到空间的速率来决定的,当然还有其他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是自然和人文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从长期来看,地球从太阳吸收的能量必须同地球及大气层向外散发的辐射能相平衡。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如甲烷、氟里昂等,可以使太阳的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球的长波辐射。因此,这类气体有类似温室效应,被称为"温室气体"。温室气体吸收长波辐射并再反射回地球,从而减少向外层空间的能量净排放,使大气层和地球表面升温,这就是"温室效应"。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发现有近30种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其中二氧化碳、氟里昂、甲烷对于温室效应的影响分别为55%、24%、15%。可见,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从长期的气候数据比较看,气温和二氧化碳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相关联系。

近一、二百年来,在人类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能使地球变暖的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据统计,100多年来,工厂排烟和焚烧森林向大气排放了8000亿吨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了20%~30%,而美国累计排放量就达到了1700亿吨,占总的累计排放量的21%左右,居世界第一位。统计数据表明,仅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四分之三。近些年来,虽然发展中国家的排放总量也在上升,但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排放水平。

(二)森林锐减

森林在其生长过程中,不仅对进入地表的辐射能具有吸收、反射和散射的作用,而且还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温室气体和吸附空气中产生温室效应的悬浮物。所以,森林在调节地表空气温度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近百年来,特别是"二战"结束后的几十年间,由于人口剧增,经济建设,人民的生产生活对土地和森林的大量需求、以及对林区的粗放经营,造成森林面积逐年减少,林木质量逐年下降,对气候的调节功能逐年降低,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严重的沙漠化现象。据记载,陆地上的森林面积增加达76亿hm2,而现在却剩下28亿hm2,森林覆盖率为22%,我国仅为12.7%,如今世界人口正以平均每年8000万的速度递增,森林面积却以每年1100万~1700万hM2的速度锐减,这种状况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必将改变地球表面空气层的辐射平衡温度,加剧大气的温室效应。

(三)城市建设

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所占陆地面积也越来越多。城市进行现代化建设,建了许多高楼大厦,水泥或柏油地面的街道纵横交错,众多的居民住宅,工厂企业及汽车、烟囱林立,这些建筑物具有较高的热容量,白天大量吸收太阳辐射热,夜间则逐渐散热反回大气。与此同时,由于大量地燃烧石油、煤碳、煤气等燃料,除了部分能量转化外,还有大量的热能直接释放到空气中。因此,城市成为气候变暖的又一热源地。此外,城市水蒸发量少,又减少了热量的消耗。城市上空大量存在的烟霾和各种气体的污染物,在夜间大大减少地面的有效辐射,从而使地面降温减缓,增加了市内温度,造成城区和郊区的水平温度,即城市的热岛效应。据资料统计,几万到几十万人口的城区和郊区的气温相差2℃-3℃,数十万人口的城市气温相差3℃-5℃,而人口数百万的大城市,气温相差5℃以上。监测结果表明,热岛强度的变化,通常秋季和冬季最强,春季次之,夏季最弱。

(四)厄尔尼诺现象

全球海洋的表面积33.6亿hm2,占地面积的71%,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大部分被海洋所吸收,再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量加热大气。海洋供给大气的能量约占大气运动能量的73%,所以,海洋是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供应地,也是影响大气温度变化的重要能源地。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就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的海温异常现象,厄尔尼诺就是那里的海温上升,拉尼娜则是海温下降。厄尔尼诺出现时,如海面温度高于大气温度海洋就要给大气输送热量,海温越高,输送的热量就越多,大气增温也越明显。相反,拉尼娜出现时,大气就会出现与厄尔尼诺完全相反的变化但从1950年以来的记录上看,厄尔尼诺发生的频率,要高于拉尼娜,拉尼娜在当前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频率趋于变小,强度趋于变弱。80年代以来,共发生了6次厄尔尼诺,拉尼娜只出现了3次,这也成为气候变暖的一个重要因素。至于海温异常与人类对海洋的污染及对海洋生物的过量捕捞是否存在必然联系,还有待科学家的进一步考证。

四、减缓气候变暖的对策

近些年来,针对气候变暖问题,国际社会进行了广泛地合作,采取了一系列的对策。1979年2月12日由世界气象组织(WMO)发起,在日内瓦召开了第1届世界气候大会。会议通过"

世界气候大会宣言",并提出世界气候计划(WCP),宣布80年代为国际气候十年。在同年召开的第8届世界气象大会上,正式制定了WCP。WCP的总目标是预见未来气候变化的可能,帮助各国在规划和管理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应用气候资料和知识。世界气候大会后,WMO 工作重点由全球大气研究计划转向WCP。围绕WCP,WMO等组织制定了一系列试验研究计划,如全球海洋环流试验、热带海洋和全球大气研究计划、世界气候计划全球能量和水循环试验、气候变率与可预测性研究计划等。由国际科联发起的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是将生物、化学和物理诸方面结合在一起的综合研究计划。它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该计划的实施有效促进了气候变暖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理论研究

为推动全球气候变暖对策研究,各有关国际组织相继召开了有关国际会议并发表了声明或宣言。为了适应国际社会对全球变暖加强研究的要求,1988年WMO和UNEP共同组建了IPCC。IPCC是国际上研究气候变化问题的一个权威机构,其任务是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作出评估,以及对气候变化提出应变的对策。

(二)加强国际合作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在气候变暖问题上加强合作是人类自然的选择。但是,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立场,国际上存在严重的分歧。矛盾的主线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国家主权与国际义务的关系等问题。1995年柏林第1次缔约国大会之后,世界划分为欧盟(EU)、日美加澳新(JUSCANZ)、发展中国家、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小岛屿国家联盟(AOSIS)等阵营。这些阵营除了小岛屿国家联盟外,各阵营的构成都带有共同的地缘政治传统和经济发展特色。JUSCANZ迟迟不在减排、援助发展中国家资金和技术转让上做出实质性承诺,主张"共同责任"和"联合履约',等,以种种手段让发展中国家承担减排义务。EU由于国内环保力量影响大,要求尽快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发展中国家同意对发达国家限制排放,但认为没有理由要求发展中国家目前承担义务。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态度、侧重点也不尽相同,AOSlS出于对自身生存前景的忧虑,强调全球气候变暖引起海平面升高带来的灾难,积极主张尽快限减温室气体排放。OPEC 从维护其石油输出和价格出发,在气候变暖大多数问题上都采取低调或反对态度。多年来被水、旱灾害和沙漠化困扰的非洲国家担心气候变暖会使上述灾害更趋严重。中国、印度、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则更关心有关限排措施对本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加重视发展权益。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关于全球及各国能否持续发展的大问题,这样大的问题光靠召开会议、签署文件、发表宣言是不够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行动。气候变暖国际合作的经历表明,如果各国相互尊重主权,真诚合作,气候变暖对策就会取得进展;相反则会停止不前。尽管在对策方面存在许多分歧意见,但各个国家在要求采取行动上是一致的,而且如上所述已采取一系列行动,对解决整个问题有所推动,并取得可喜的成就。

(三)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1988年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署共同设立了联合国气候变迁政府间委员会,同年联合国就气候变迁问题举行了首次联合国大会。

1992年5月联合国通过了气候变迁框架公约,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世界地球大会上推出供与会国签署,当时有154个国家在公约上签了字,其后又有30个国家成为该公约的缔约方,其中仅有欧洲联盟是作为地区签约的。

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迁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五次大会在日本京都作出决议,提出到2008年、最迟到2012年时,全世界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比1990年的排放量减少5.2%,但《京都议定书》需要包括所有发达国家在内的至少55个缔约方批准才能生效,原因是这些国家的排放量占世界排放总量的55%。到目前为止只有30个发展中国家批准了《京都议定书》。议定书的生效期为2002年。

《京都议定书》责成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较1990年的排放量分别减少8%、7%和6%。其他缔约方也各有减排指标。议定书未责成发展中国家减少排放。

京都会议以来,各缔约力一直在设法制订具体的减排措施,现在议论中的减排措施包括无排放发展、合作减少排放、买卖排放指标以及建立全球监督机制和测量评估体系等。

(四)造林固碳

森林是地球陆地主要的生态系统,森林约占陆地面积的1/3森林生物量占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生物量的90%,生产量占陆地生态系统的70%。生物量中碳含量占50%。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木材,可以固定850斤二氧化碳,放出650斤氧气。因此,森林是一座巨大的天然贮碳库。森林固碳的能力,远远大于其他植被。热带森林每公顷每年可以固定二氧化碳4.5-16.0吨温带林为2.7-11.25吨,寒带林为1.8-9.0吨,农地为0.45-2.0吨,草地为1.3吨。全球森林每年可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达1196吨,占大气中二氧化碳总量的4.6%。森林所固定的碳,可以长期存在于树体和木材中,可以更长期地保存于各种木制品和林产品中。因此,森林固碳比农地、草地固碳更加重要。

迎接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挑战,中国提出以下具体建议:①推行适应气候变暖的对策,把气候变暖及其影响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②继续控制人口增长率,减缓气候变暖的速度;

③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④加强气候变暖的监测和研究,正确认识和减少气候变暖的不确切性;值重视气候变暖问题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气候的意识和观念;⑥加强有关气候变暖问题的协调工作。

总之,对待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问题,应立足国情,正确处理好国际和国内、科学和政治、环境和发展的关系。在战略上安排好长远目标和近期任务,注意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为保护全球环境和气候迎接挑战。

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将来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的排放构想,预计到下个世纪末全球平均地面气温将比1990年上升1~3.5℃,降水增加3%~15%。 近百年(1909年—2019年)来中国陆地区域平均增温速率高于全球平均值,达 0.9℃—1.5℃,近15年来气温上升趋缓,但仍然处在近百年来气温最高的阶段;全国平均年降水量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差异,沿海地区海平面1980年至2019年期间上升速率为2.9毫米/年,高于全球平均速率;未来中国区域气温、降水量将继续上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还将增加,海平面将继续上升,自然灾害风险等级处于全球较高水平;2020年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到45%的上限目标;近期的技术升级、产品价值链提升、第二产业内部和产品结构调整与优化对节能减碳的效益贡献较大,中长期来看,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对未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至关重要;林业碳汇是当前和未来重要的增加碳汇途径;2030年左右我国基本完成工业化与城镇化,化石燃料燃烧的二氧化碳排放可能在此阶段达到峰值,但发展方式、政策导向和科技创新等都将对峰值时间和水平有所影响。 东北地区 在21世纪,东北区域地面年平均气温继续上升,降水量略有增加。与1971年至2000年平均值相比,在温室气体三种排放(分别为高排放、中等排放和低排放)的情景下,2019年至2030年、2071年至2100年区域地面年平均气温将分别升高1.0℃至1.1℃和2.5℃至 4.3℃。2019年至2030年区域降水量略有增加,2071年至2100年增加8%至14%。在温室气体中等排放的情景下,与1971年至2000年平均值相比,本世纪末年暖日和暖夜、高温日数可能增多,冷日和冷夜霜冻日数趋于减少,年最大连续干日天数趋于减少,暴雨日数、大暴雨日数、平均日降水强度、强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比例均有所增加。 华北地区 未来温度继续上升,降水可能趋于增加。在高和低两种不同排放情景下,预估21世纪华北区域年、季平均气温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上升速率为0.23~0.44℃/10年,与1980—1999年平均值相比,21世纪20年代华北区域年平均气温可能增暖0.99~1.11℃,30年代可能增暖1.17~1.61℃,50年代可能增暖1.80~2.54℃,其中,冬季升温速率最大,春季最小;降水量年际波动较大,总体呈增加趋势,增速为0.8%~1.8%/10年,21世纪20年代、30年代、50年代华北区域年降水量分别可能增加0.95%~1.11%、1.17%~1.61%、 1.8%~6.29%,其中,冬季降水量增加速度最快。 华东地区

引起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引起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对策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一、引起全球变暖的因素 (一)人为因素 1.人口剧增因素。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目前,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目前,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侵蚀、盐碱化、沙化等破坏因素。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

历史上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中国五千年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1、中国古代气候变化概况 据考古发掘和相关记载:西周时期,我国气候寒冷。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气候较今温暖湿润,。到东汉时代即公元之初,我国天气有趋于寒冷的趋势。到了南北朝时期,天气骤然变冷,从而导致了北方游牧地区干旱冰冷,导致了游牧民族的大入侵。隋唐时期气候变得暖和。北宋时期气候开始转寒,。十二世纪初期,气候加剧转寒,金人侵入华北地区,北宋灭亡,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这时期,南方的太湖、苏州附近的南运河,在冬天经常结冰、遍地皆雪。从十四世纪初的元末开始到二十世纪初的清末,我国的气候进入了一个很长的寒冷期,历经500余年。这个期间的最温暖时期,气候也没有达到汉唐期间的温暖。研究表明,中国的兴衰与气候的变化息息相关。中国历史最强盛的王朝都出现于气候温暖时代,而分裂往往出现在寒冷期。 2、中国古代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候寒冷导致北方游牧民族的生存环境恶化。中华民族大融合的高峰期正好与游牧民族南下中原的时间基本吻合:第一次是西周后期的北方狄人大举南侵,第二次是魏晋南北朝的“五胡内迁”,第三次是宋、元时期的契丹、女真、蒙古族连续南下,第四次是清军入关,其环境背景均是气候的变冷,安史之乱发生的环境背景也是如此。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农耕文明时代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 先秦时期,我国农业开始发展起来,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到战国时,国家已有正式的法律条文,约束乱砍滥伐的行为,保护自然资源。秦始皇统—中国之后,开始大兴土木,毁伐森林。生态的脆弱使古代劳动人民

很早就认识到水利的重要性,都江堰和郑国渠就是较早预防水旱灾害的代表性工程。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在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并且创制筒车、曲辕犁等发展农业生产。由于人口的增加,江南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出现了放火烧山、向山要田和围湖造田等现象。围湖造田降低了湖泊的调水能力;向山要田加剧了水土流失,都对生态平衡有所影响。而元代北方部分粮食“仰给于江南”,则说明北方土地的生产潜力在当时已经不大了。明清两代均以减免赋役来鼓励垦荒,虽然18世纪中叶中国耕地面积达到了7.8亿亩,养活了1亿多人口,但生态也迅速恶化,时人称“纵积十年丰收之利,不敌一年溃溢之害”。 中国古代农业的垦殖,虽然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使中国文明能够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长期过度的开发严重破坏了自然植被,使水土流失、土壤荒漠化、气候恶化等问题日渐突出。古人虽然在某些方面认识到农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并能够因地制宜,兴修水利,为农业发展创造条件,还给后人留下了像《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等总结性的农学著作,但其无法超越当时人类对自然界认识水平的限制,不能深刻认识毁林开荒与生态恶化之间的关系,只能通过兴修水利来减少灾害,缺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而这种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2、工业化和城市化对气候的影响 (1)工业革命与能源革命 工业革命,是技术发明的突破,这个突破就是用能源替代了人力、畜力为动力,使火车跑起来、轮船航起来!其核心发明是瓦特的蒸汽机。因此,工业革命同时也是利用能源的革命,二者不仅是相辅相成的,而且,每一次利用能

中国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项目

附件: 中国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项目 “中国碳交易登记簿系统研究” 任务书 一、项目背景 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在挪威政府、欧盟和UNDP的资金支持下,组织开展了中国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项目,支持包括新疆兵团在内的2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编制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在地方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机构与能力建设。 我国政府公布了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增强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责任和意识,有效保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的落实,并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逐步建立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要求。通过中国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项目,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已经编制完成本地区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相当部分省区市在其应对气候变化方案中主动提出要运用温室气体减排市场机制,积极开发CDM项目,推动实施自愿减排交易,还有省份同时提出要探索建立省内碳交易试点,这与国家发展方向是一致的。

综合考虑现阶段国情和发达国家相关经验,为落实国家和地区提出的运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要求,我国将从自愿减排交易入手,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登记簿是所有碳交易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合理设计的登记簿体系是交易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为推动国内自愿减排交易顺利开展,亟需开展相关研究,设计建立国内基于项目的碳减排交易登记簿系统。本项目成果将为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的落实提供有力支撑,并将进一步扩展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项目对地方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积极影响。项目办将聘请一家研究能力强、具有丰富相关经验的专业机构,就“中国碳交易登记簿系统研究”课题开展专门研究。 二、项目目标 结合我国开展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的实际需要,研究设计我国基于项目的碳交易登记簿系统,开发相关的软件,为开展自愿碳交易、逐步建立国内碳交易市场奠定基础和提供支持。 三、研究任务 为完成该项目的目标,咨询机构需要完成以下研究任务:任务一:调研国外相关交易登记簿设计 调研京都议定书下联合国登记簿体系及设计要求,欧盟排放贸易体系(EU-ETS)、自愿碳交易市场登记簿体系设

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将来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的排放构想,预计到下个世纪末全球平均地面气温将比1990年上升1~3.5℃,降水增加3%~15%。 近百年(1909年—2011年)来中国陆地区域平均增温速率高于全球平均值,达0.9℃—1.5℃,近15年来气温上升趋缓,但仍然处在近百年来气温最高的阶段;全国平均年降水量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差异,沿海地区海平面1980年至2012年期间上升速率为2.9毫米/年,高于全球平均速率;未来中国区域气温、降水量将继续上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还将增加,海平面将继续上升,自然灾害风险等级处于全球较高水平;2020年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到45%的上限目标;近期的技术升级、产品价值链提升、第二产业内部和产品结构调整与优化对节能减碳的效益贡献较大,中长期来看,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对未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至关重要;林业碳汇是当前和未来重要的增加碳汇途径;2030年左右我国基本完成工业化与城镇化,化石燃料燃烧的二氧化碳排放可能在此阶段达到峰值,但发展方式、政策导向和科技创新等都将对峰值时间和水平有所影响。 东北地区 在21世纪,东北区域地面年平均气温继续上升,降水量略有增加。与1971年至2000年平均值相比,在温室气体三种排放(分别为高排放、中等排放和低排放)的情景下,2011年至2030年、2071年至2100年区域地面年平均气温将分别升高1.0℃至1.1℃和2.5℃至4.3℃。2011年至2030年区域降水量略有增加,2071年至2100年增加8%至14%。在温室气体中等排放的情景下,与1971年至2000年平均值相比,本世纪末年暖日和暖夜、高温日数可能增多,冷日和冷夜霜冻日数趋于减少,年最大连续干日天数趋于减少,暴雨日数、大暴雨日数、平均日降水强度、强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比例均有所增加。 华北地区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阅览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人的发展中国家,制定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基本准则、重点领域及其政策措施。中国将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保护全球气候继续做出贡献。 应对气候变化的总目标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总目标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明显成效,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不断增强,气候变化相关的科技与研究水平取得新的进展,公众的气候变化意识得到较大提高,气候变化领域的机构和体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上,坚持正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遵循《气候公约》规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减缓与适应并重的原则;将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其他相关政策有机结合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原则;积极参与、广泛合作的原则。 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一)对中国现有发展模式提出了重大的挑战。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还要持续增长,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将使中国面临开创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挑战。 (二)对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和消费结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将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使得中国在降低单位能源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方面比其他国家面临更大的困难。 (三)对中国能源技术自主创新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能源、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如果不能及时获得先进的、有益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则这些设施的高排放特征就在会未来几十年内存在。 (四)对中国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提出了诸多挑战。中国生态环境脆弱,现有可供植树造林的土地多集中在荒漠化、石漠化以及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给植树造林和生态恢复带来巨大的挑战。 (五)对中国农业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提出了长期的挑战。如何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确保中国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对中国农业领域提高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和抵御气候灾害能力提出了长期的挑战。

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了解气候变化的各种尺度及相互关系 2、了解全球及中国气候变化的趋势 3、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二、过程和方法 1、培养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的能力 2、培养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学生的环境、全球观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学难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具准备】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全球变暖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备注:本部分可以用投影的形式展现) 阅读资料:①1982年冬,美国纽约出现22℃高温,创百年纪录;1987年夏,希腊雅典出现罕见持续46℃高温天气;1988年7月,中国高温天气持续25天之久。2003年也出现了持续40多天的高温天气。 思考:上述现象反映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全球变暖。 【教师引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直接造成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破坏。因此,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就是:全球气候变化。 【板书】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预习新课】(备注:本部分可以用投影的形式展现)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49—50《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部分》,思考 1、①什么是气候变化?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是什么?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 ④各种不同尺度气候变化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⑤不同尺度的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 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我国的情况如何? 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与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关系? 【板书】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学生回答】 1、①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近代气候变化三种类型。 ④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的气候变化,称为;距今1万年

介绍全球气候变化

1、什么是全球气候变化? 2、国际上应对它都出台了什么纲领性文件和组织? 3、国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做的事情(文件,措施,实际目标) 4、以前、现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认识。 5、存在分歧的地方 6、最新的研究数据的来源 1、什么是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 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1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 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尽管还存在一点不确定因素,但大多数科学家仍认为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是必需的。全球气候变化是在人类活动和自然两个作用力的驱动下产生的,气候的变化不仅取决于大气内部的状态和行为,而且还取决于与大气有明显相互作用的海洋、冰雪圈、陆地表面和生物圈等组成的复杂系统。人类活 动不仅对局部地区的区域式气候产生影响,而且影响到全球气候。这正是当代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核心问题。 人类活动引起的二氧化碳的增加主要因素是矿物质的燃烧和森林 的毁坏。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只占全球很小的一部分, 可能这一小部分的变化可能就会引起CO2和CH4的巨大变化。 从科学的角度看, 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涉及5大科学问题,即: 气候变化的基本科学事实与证据,气候变化的原因过程与机理,气候变化的

影响,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简言之,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提出与解答应基于对事实、机理、影响、预测和策略 这五大科学问题的清楚认识。其中,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与观测证据 包括气候系统主要要素(如气温、降水量、海平面、雪盖和冰盖的变 化等) 的变化趋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等;气候变化的机理(原因) 包括自然和人为驱动因子的变化及其所引发正负反馈过 程与相互作用,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气候变化的贡献率,以及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相互作用等;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影响包括气候变化 对资源与业(农、林、牧、渔、水) 的影响,发生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人体健康、重大工程和病虫害发生的影响等;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预测主要包括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重大气候事件以及气候变化对自然系 统和社会系统影响的预测等;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策略包括减缓气候 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2个主要方面。 2、国际上应对它都出台了什么纲领性文件和组织? 1988年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4年3月生效。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缔约国第二次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2005年2月10日正式生效。 2002年第八次缔约方大会通过的《德里宣言》。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到90年代未使发达国家温室气体的年排 放量控制在1990年的水平。《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最终目标是:稳

1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危害

三、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危害 近年来,世界各国出现了几百年来历史上最热的天气,厄尔尼诺现象也频繁发生,给各国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发展中国家抗灾能力弱,受害最为严重,发达国家也未能幸免于难,1995年芝加哥的热浪引起500多人死亡,1993年美国一场飓风就造成400亿美元的损失。80年代,保险业同气候有关的索赔是140亿美元,1990到1995年间就几乎达500亿美元。这些情况显示出人类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气候变暖所导致的气象灾害的适应能力是相当弱的,需要采取行动防范。按现在的一些发展趋势,科学家预测有可能出现的影响和危害有: 1.海平面上升 全世界大约有1/3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线60公里的范围内,经济发达,城市密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洋水体膨胀和两极冰雪融化,可能在2100年使海平面上升50厘米,危及全球沿海地区,特别是那些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河口和沿海低地。这些地区可能会遭受淹没或海水人侵,海滩和海岸遭受侵蚀,土地恶化,海水倒灌和洪水加剧,港口受损,并影响沿海养殖业,破坏供排水系统。2.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 随着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和气候变暖,可能会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延长生长季节,使世界一些地区更加适合农业耕作。但全球气温和降雨形态的迅速变化,也可能使世界许多地区的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无法适应或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变化,使其遭受很大的破坏性影响,造成大范围的森林植被破坏和农业灾害。 3.加剧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 气候变暖导致的气候灾害增多可能是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全球平均气温略有上升,就可能带来频繁的气候灾害--过多的降雨、大范围的干旱和持续的高温,造成大规模的灾害损失。有的科学家根据气候变化的历史数据,推测气候变暖可能破坏海洋环流,引发新的冰河期,给高纬度地区造成可怕的气候灾难。 4.影响人类健康 气候变暖有可能加大疾病危险和死亡率,增加传染病。高温会给人类的循环系统增加负担,热浪会引起死亡率的增加。由昆虫传播的疟疾及其他传染病与温度有很大的关系,随着温度升高,可能使许多国家疟疾、淋巴腺丝虫病、血吸虫病、黑热病、登革热、脑炎增加或再次发生。在高纬度地区,这些疾病传播的危险性可能会更大。 5.气候变化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从中外专家的一些研究结果来看,总体上我国的变暖趋势冬季将强于夏季;在北方和西部的温暖地区以及沿海地区降雨量将会增加,长江、黄河等流域的洪水爆发频率会更高;东南沿海地区台风和暴雨也将更为频繁;春季和初夏许多地区干旱加剧,干热风频繁,土壤蒸发量上升。农业是受影响最严重的部门。温度升高将延长生长期,减少霜冻,二氧化碳的"肥料效应"会增强光合作用,对农业产生有利影响;但土壤蒸发量上升,洪涝灾害增多和海水侵蚀等也将造成农业减产。对草原畜牧业和渔业的影响总体上是不利的。海平面上升最严重的影响是增加了风暴潮和台风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海水入侵和沿海侵蚀也将引起经济和社会的巨大损失。 全球气候系统非常复杂,影响气候变化因素非常多,涉及太阳辐射、大气构成、海洋、陆地和人类活动等诸多方面,对气候变化趋势,在科学认识上还存在不确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关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分析 对于目前的气候问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说,我们的环保技术很先进,以后对气候环境造成最大威胁的是发展中国家,所以发展中国家应当为其买单,因此,他们对发展中国家横加指责。但气候问题并非一朝一夕造成的,要细数气候问题的起因,不能不联系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史,凭借技术和武力,把魔爪伸向世界的各个角落,肆无忌惮的掠夺,毁坏自然资源,毫无顾忌的排放“三废”,造成了全球性的资源破坏。现在他们有了技术,也想追求健康的环境,一方面加大对一些污染行业的改造,另一方面把一些有污染而又赚钱的行业,推向发展中国家,现在他们要求发展中国家对气候环境担负更多的责任,道理何在? 发展中国家是一个急需帮助的群体,且大多数是殖民地国家,面临着很多困难,一方面要维护国家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另一方面又要大力发展经济,解决吃饭问题。而发达国家不仅不伸出援助之手,反而让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的义务,很令人气愤。 相反,中国在这一方面做得很好,表现出一个大国应有的态度,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奉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十一五”期间采取了一系列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大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制定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立了今后五年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导向,明确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任务。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中国一直发挥着积极建设性作用,努力推动谈判议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使国际社会充分了解中国“十一五”期间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政策与行动、取得积极成效以及“十二五”期间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部署及有关谈判立场,特发表本白皮书。 解决全球气候问题,在处理有关涉到人类的问题时要有责任意识和牺牲精神,要互相信任,携手合作,合作的前提是正视现实,从实际出发,在要求上不能“一刀切”,用中国的俗语说就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科技比较落后,资金比较短缺。而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较充裕的资金。因此,像胡锦涛主席所说的应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凭借自己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应率先垂范,做好自己的环保工作,同时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和方式为发展中国家的环保工作创造条件和提供便利,尤其在资金和技术上帮助发展中国家,而不是处处为发展中国家设置障碍,制造困难。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也是帮助自己,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也应注意环境与经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持续发展。 只有人类携起手来,通过合作与对话,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我们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第四章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4.1概述 一、问题的重要性 1、气候是变化的。 地球形成至今大约经历了46亿年,在这46亿年里,气候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冷暖交替。干时变换,时地球气候演变的基本特点。 2、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候变化的空间尺度有全球性的,也有局域性的。其变化对人类的进化和发展,生物、海洋、地质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并且也受到这些过程的反馈。气候变化的研究涉及了气象学、生物学、考古学、地质学、地理学、天文学、水文学、海洋学以及人类进化和发展史等学多学科,而研究气候变化又用到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等学科。所以可见,气候变化的研究是多么复杂。 二、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 1、时间尺度: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有长达数百万年,甚至数千万年的冰期和间冰期循环,也有几十万年、万年、千年、百年、几十年甚至几年的气候变化。现在世界上气候学家公认的气候变化时间有以下几种: (1)106-108年:大冰期气候、大间冰期气候 (2)105年:亚冰期与亚间冰期气候 (3)104年:副冰期、副间冰期气候 (4)102-103年:寒冷期与温暖期气候 (5)100-101年:世纪及世纪内气候变化(包括年代际、年际尺 度的变化) 2、气候史分级 根据时间尺度和研究方法,地球气候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1)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 ①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主要指距今22亿年(其中了解较多的是6亿年以来)——1 万年的气候变化。 ②其气候特点: a、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 b、气候变化时间尺度在10万年以上 c、温度振幅为10-15oC。 (2)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①时间:一般指距今1万年左右以来的气候变化 ②气温变化:气温变化振幅一般为5-10oC (3)近代气候变化主要描述一、二百年以来有气象记录时期的气候变化 §4.2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一、地球年龄的计算方法 研究过去的气候,需要一个时间的概念,地质上计算地球年龄的方法有两种,一种为同位素年龄,即绝对年龄,另一种为相对地质年代。 (1)同位素年龄:以年或百万年为单位,表示的是矿物和岩石形成到现在的确切年龄。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岩石发现于格陵兰,距今约38亿年,由此推算可知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 (2)相对地质年代 ①定义:是将地质历史划分为一些自然阶段来表示地质事件发生和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2009年1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领导人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讲话指出: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 中国在发展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从中国人民和全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中国是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先后制定和修订了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森林法、草原法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把法律法规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中国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不断完善税收制度,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建立能够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全面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千家企业节能计划,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开展节能行动;深入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汽车,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动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中国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核电,鼓励支持农村、边远地区和条件适宜地区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风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中国是世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持续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大力增加森林碳汇。 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庄严承诺:中国政府确定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

20世纪以来气候变化趋势

20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化趋势 一、20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化趋势 (一)气候变暖已成不争的事实 气候如何变化,最重要的证据就是直接温度观测。气温观测资料证明20世纪全球气候确实是变暖了。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全球表面温度已经上升了0.3摄氏度到0.6摄氏度,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0~25厘米。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组织全世界几百名著名专家撰写的科学评估报告指出:过去100年全球气候总的趋势是变暖,全球地面气温上升了0.3~0.6℃。许多专家预测,如果人类能源消费格局不发生根本变化,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气候将继续变暖。据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最近预测,全球气候变暖将加速。由于使气候变冷的二氧化硫排放将减量,如对温室气体的排放不采取减少措施,预计到2010年,全球变暖温度可升高1.4~5.8℃,较1995年预测的1~3.5℃高出40%,海平面将明显上升,较严重的干旱将影响农业和供水,森林和珊瑚系统将遭受更严重的破坏,热带和亚热带谷物减产,干旱地区洪涝灾害和传染性疾病增加。不少国家的首脑对全球变暖十分关注,美国将重新修订清洁大气法。据UNEP(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预测,如不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全世界每年国民经济生产总值(GDP)损失将超过3000亿美元。 21世纪气候变化的频率和幅度可能将大大超过过去5000年中的变化,这种高频率的变化具有相当大的破坏性。如果各级政府不及时采取措施,其对人类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 另有其他证据表明气候确实变暖: 海洋温度: 据测量和估算,自1955年到1996年世界海洋的混合层有0.15℃的绝热增温。 大气温度:对流层及平流层低层的大气温度观测序列较短。探空资料显示对流层低层自1958年以来有0.1℃/10a增温趋势。而1979年以来的卫星微波探测则显示增温趋势为0.05℃/10a。但是,1976~1999年全球地表气温的增温趋势为0.19℃/10a,可见对流层低层气温上升幅度不如地表面温度大。而平流层温度则下降趋势明显,而且高度愈高温度下降幅度愈大。 钻孔温度:根据有关学者整理的616个钻孔温度剖面,200-1000m深的地下温度在20世纪上升了0.5℃。大约80%钻孔的温度是上升的。 陆地雪盖:1966年以来的北半球年平均雪盖面积有减少趋势。但是下降是不均匀的,在下降趋势上迭加有7~8a振荡。前期下降明显,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约减少10%雪盖面积的减少主要出现在春、夏两季。这可能是气温上升的结果。雪盖面积与积雪区气温的相关系数达到-0.60。重建的雪盖序列表明最近10a春夏雪盖可能是20世纪的最低值。但是北美冬季的雪盖可能有增加的趋势,前苏联雪盖也有类似的变化。这可能反映由于气候变暖北半球中纬度冬季降水增加。 海冰:1973年以来卫星观测北极的海冰面积也有下降趋势。同时有5-6年的振荡。自1978年至今,北极海冰面积可能减少2.8%。 山岳冰川:冰川的前进后退是气候变化的良好指标。冰川所在高度较高,一般那里缺少气温观测。因此是研究气候变化的良好代用资料。但是无论冰碛石还是过去的绘画、照片大多只反映了某个时期的冰川状况。因此很少可能提供高时间分辨率的连续序列。不过对于研究气候变化趋势却是一个很好的指标。根据世界范围冰川资料,20世纪之前只有缓慢的后退,20世纪初后退加速,到20世纪末不少冰川后退了1-3km。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反映有10-70a的滞后,从冰川后退来判断,气候变暖的开始应不迟于19世纪中。但是实际温度观测说明变暖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是一个尚未解决的矛盾。值得指出的是,近20-30年热带的冰川后退迅速。有报告说近20年热带雪线上升约100m,大约相当温度上升

地球的未来_气候变化_将导致人类文明的覆灭_JonathanOwen

2009. 9 An effort on the scale of the Apollo mission that sent men to the Moon is needed if humanity is to have a *fighting chance 3of surviving the ravages 4of climate change.The stakes are high,as,without sustainable growth,“billions of people will be condemned 5to poverty and much of civilisation will collapse ”. This is the stark 6warning from the biggest single report to look at the future of the planet —obtained by The Independent on Sunday ahead of its official publication next month.Backed by a diverse range of leading organisations such as Unesco,the World Bank,the US army and 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the 2009State of the Future report runs to 6,700pages and draws on contributions from 2,700experts around the globe.Its findings are described by Ban Ki -moon,Secretary -General of the UN,as providing “in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future for the United Nations,its member states,and civil society ”. The impact of the global recession is a key theme,with researchers warning that global clean energy,food availability,poverty and the growth of democracy around the world are at “risk of getting worse due to the recession ”.The report adds:“Too many greedy and deceitful decisions led to a world recession and demonstrated the international interdependence of economics and ethics.” Although the future has been looking better for most of the world over the past 20years,the global recession has lowered 人类如果要在气候变化带来的巨大灾难中博得一线生机,就需要付出“阿波罗”登月计划那样一番努力。这种努力关系重大,因为如果没有可持续增长,“数十亿人将陷入贫困,文明将大举覆灭”。 上述严厉警告出自展望地球未来的一份最大规模的报告。《星期日独立报》提前拿到了这份将于下月正式公布的报告。这份《2009未来展望报告》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银行、美国陆军和洛克菲勒基金会等众多权威机构的支持。报告长达6700页,由全球2700位专家参与撰写。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报告的研究结果“为联合国及其成员国以及公民社会的未来”提供了“宝贵的洞见”。 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是报告的一个关键性主题。研究者们警告称,全球的清洁能源、食物供给、贫困和世界各地民主制度的发展“由于这场衰退而面临恶化的危险” 。报告还说:“贪婪与欺诈成性导致了世界经济的衰退,同时也表明国际社会在经济和伦理道德上的相依共存。 ”尽管20年来,世界大多数地区的未来日益光明,全球经济衰退却令今后The Planet 's Future: Climate Change ‘Will Cause Civilisation to Collapse ’ 地球的未来:气候变化“将导致人类文明的覆灭” Authoritative new study *sets out 1a grim 2vision of shortages and violence —but amid all the gloom, there is some hope too 新的权威研究报告展现出资源短缺和暴力肆虐的严酷前景———但在一片晦暗中还存有一些希望 By Jonathan Owen 科技前沿·反思 1.set out 陈列; 展开;展现2.grim [gr I m ]a.无情的; 严厉的;严酷的3.fighting chance 需经努力奋斗才能获得成功的机会;可能而不易得到的机会 4.ravage [蘖r覸v I d 廾]n.[常作~s]破坏的痕迹; 灾害,灾难5.condemn [k 藜n 蘖dem ]vt.判 (某人)刑(尤指死刑)(to )6.stark [st 藁蘼k ]a.严酷的;苛刻的 荩 荩 37

世界气候变化问题分析报告

世界气候变化问题分析报告 [摘要]: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剧增。全球气候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世人瞩目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本文综合分析了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和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减缓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现状,原因,影响,对策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人口剧烈增长,矿质燃料和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发,土地不合理利用,森林被大面积砍伐……导致大气中CO2、CH4、O3、氟氯烃化合物等温室气体剧增,全球气候发生变化。气候变化正直接或间接地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各种自然和生物系统,如冰川退缩、永久冻土层融化、海平面上升、飓风、洪水、暴风雪、土地干旱、森林火灾、物种变异和濒临灭绝、饥荒和疾病以及中高纬度地区生长季延长,影响到物种分布区域,生物种群结构与多样性,生态系统脆弱性等,气候变化超越了国界,危及所有的生灵,包括人类自身。 一、全球气候变化现状 1、气温变化 观测记录和研究结果表明,自l861年以来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的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20世纪升高了大约0.6℃左右。就全球而言,20世纪90年代是自1861年以来最暖的10年,1998年则是自l861年以来最暖的1年。近百年的全球温度仪器测量记录还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20世纪最主要的增暖发生在1910-1945年和1976-2000年期间。观测资料显示,1951-1989年全国年平均气温以每10年0.04℃的速率上升,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自1987年以来出现了持续14年的异常偏暖,最暖的1998年偏暖1.4℃。这一变暖趋势与全球变暖的趋势一致。美国宇航局公布了两张测绘地图(如图1、2),显示了的全球气温变化,并指出未来地球温度将继续升高。自2000年至2011年,全球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如图2)。就中国而言,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西部增温最显著,而且冬季比其他季节增温明显,晚上增温比白天明显。 图1:1970—1979年全球气温变化图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探析

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探析 摘要近年来气候变化的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关于气候的研究也层出不穷,但研究多只涉及某一方面的影响因素。而要准确的预测将来气候的变化,必须综合分析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因此对各种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及其影响机制进行综合概述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基于上述目的通过对以前学者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分析,阐述了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大气上界辐射变化、温室气体变化、气溶胶、地震潮汐和火山运动、北极海冰、构造抬升、下垫面物理景观变化、世界人口数量。并且总结概括了各种影响因素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机制。主要有流体动力学模式,评价温室效应的LLNL一ZD化学模式以及UIUC一ZD化学模式及以前应用最多的是全球环流模式(GCM)和现在使用较多的NCAR/RegCMZ区域气候模式,构造抬升变化的“构造—输入”模型。 关键词气候变化;影响因素;影响机制 1 引言 近些年来的气候变化已导致冰川湖泊范围扩大,数量增加;多年冻土区土地的不稳定状态增大,山区出现泥石流和雪崩;北极和南极部分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包括那些存在于海冰生物群落的生态系统,以及处于食物链高端的食肉动物;在许多由冰川和积雪供水的河流中,径流量和早春最大溢流量增加;许多地区的湖泊和河流变暖,对热力结构和水质产生影响;树木出新叶、鸟类迁徙和产蛋等春季特有现象出现时间提前;动植物物种的地理分布朝两极和高海拔地区推移;许多地区春季植被提前“返青”,变暖造成了生长季延长;高纬海洋中藻类、浮游生物和鱼类的地理分布发生变化;高纬和高山湖泊中藻类和浮游动物增加;河流中鱼类的地理分布发生变化并提早迁徙。人为碳排放的增多导致海洋更加酸化,pH值平均下降了0.1个单位。气候变化和气候变异,正在开始影响许多其他的自然和人类系统,山区的人居环境遭受冰川湖泊爆发洪水的风险加大;在非洲的萨赫勒地区,更暖、更干的环境已经导致了生长期的缩短,并对农作物产生了有害影响;海平面升高和人类发展,都在造成海岸带湿地和红树林的损失,增加了许多地区海岸带洪水造成的损害。气候变化越剧烈,净影响就越趋向于负面,最脆弱的是那些位于海岸带和江河平原的地区、经济与气候敏感性资源联系密切的地区、极端天气事件易发的地区、特别是城市化发展快速的地区。气候变化的影响还会通过社会和经济领域的复杂联系,间接地影响到其他的地区和部门。气候变化对健康也会产生较大影响【1】。 鉴于气候变化带来的众多问题,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研究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有助于我们对将来气候的的预测,尽早提出应对的措施,减少由于气候变化造成的灾害。迄今为止有关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表明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大气上界辐射变化、温室气体变化、气溶胶、地震潮汐和火山运动、北极海冰、构造抬升、下垫面物理景观变化、世界人口数量。其中大气上界辐射变化的影响主要受地球轨道形状变化和太阳活动的控制,下垫面物理景观的变化主要涉及植被变化、冰雪覆盖变化、湿地和沙漠化以及目前的研究热点——城市化热岛效应。 早期的全球气候变化预测模式有热力学模式和流动力学模式。热力学模式不考虑或只以非常简化的方式考虑大气运动场对辐射收支的影响,它只能预报大气成分变化所引起的温度变化。能量平衡模式(EBM)和辐射—对流模式(RCM)都属于此类。流体动力学模式考虑了辐射场以及大气位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