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积的乘方说课稿

积的乘方说课稿

积的乘方说课稿
积的乘方说课稿

《积的乘方》说课稿

李金荣

尊敬的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一节《积的乘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前面我们学习了乘方、同底数幂运算、幂的乘方运算法则,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知识铺垫。本节主要学习的是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和应用,这是学好整式乘法的关键,同时要求学生能够进行一些混合运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本课也通过推导积的乘方的公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并掌握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

(2)能够运用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进行相关计算。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

3.重点、难点:

基于以上学习目标我确定本节的重点是: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及其应用。难点是: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是运用已学的“乘方的定义”和“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使学生明白积的乘方公式推导的过程,从而强化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二、教法学法分析

根据课标“重视运算性质和公式的发生和归纳过程”的要求,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小组交流讨论教学法,采用问答式、讨论法及讲授法。要充分运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采用问答、讨论及讲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类比学习积的乘方运算法则。

三、教学过程分析

(一)导入新课:(5分钟)

课件展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问题1:同底数幂运算法则的字母表达式:a m·a n = a m+n(m,n为正整数)

即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1.a2·a3

2.b5·b2

3.x·x3

问题2:幂的乘法运算法则的字母表达式:(a m)n=a mn(m,n为正整数)

即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1.(53)2

2. —(x2)3

3.(y m)5

那么(ab)n等于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课题——积的乘方

(二)积的乘方运算法则(10分钟)

1.探究积的乘方

(4×5)3=(4×5)·(4×5)·(4×5)=(4×4×4)·(5×5×5)=4353

教师给出式子,引导学生回答,第一步运用“乘方的定义”,接下来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得出结果。用同样的方法得出(ab)2=(ab)·(ab)=(a·a)·(b·b)=a2b2和(ab)3=(ab)(ab)(ab)=(a·a·a)·(b·b·b)=a3b3。

2.归纳出积的乘方公式

猜想:(ab)n=a n b n

验证:

(ab)n=(ab)(ab)……(ab)

=(a·a……a)·(b·b……b)

=a n b n

由此,可以得出积的乘方公式:(ab)n=a n b n(n为正整数)

即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三)运用新知(5分钟)

(1)(2a)3 (2)(–5b)3 (3)(xy2)2(4)(– 2x3)4

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完成例题。

(四)课堂检测、及时反馈(20分钟)

要求学生完成当堂训练题,完成后教师讲解。可以巩固学生本节课所学知识,并且加以运用。训练题由简入难,同时可根据实际教学剩余时间选择适当的题数让学生进行当堂练习。

(五)课堂小结(5分钟)

1.积的乘方(ab)n=a n b n(n为正整数)

即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拓展——当三个或三个以上因式的积乘方时,也具有这一性质。

如:(abc)n=a n b n c n

例题:(2ab2)3

2.运用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应注意:

(1)每一个因式都要乘方(2)注意负号(3)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例题:(-2a2b)3+8(a2)2·(-a)2·(-b)3

(六)布置作业

数学书104页:习题14.1 第2题

四、板书设计

14.1.3 积的乘方

(4×5)3 =(4×5)·(4×5)·(4×5)解1.(2a)3 =(2)3·a3=8a3 =(4×4×4)·(5×5×5) 2.(–5b)3=(-5)3·b3=-125b3

=4353 3.(xy2)2=(x2)2·y2=x4y2

(ab)2=(ab)·(ab)=(a·a)·(b·b)=a2b2 4.(–2x3)4=()(-2) 4(x3)4=16x12 (ab)3=(ab)(ab)(ab)=(a·a·a)·(b·b·b)=a3b3

3.(2a)2·a

4.-(-2a2b)2

5.(a3b3)2-(a2b2)3

6.a3·a5+(a2)4+(-2a4)2

幂的乘方的说课稿

《幂的乘方》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应聘中学数学的××号考生。今天我抽到的说课题目是:《幂的乘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整式乘除》这一章与七年级《有理数的运算》中幂的乘方,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和《代数式》的内容联系紧密,是这两章内容的拓展和延续。而幂的乘方是该章第二节的内容,它是继同底数幂乘法的又一种幂的运算。从“数”的相应运算入手,类比过渡到“式”的运算,从中探索、归纳“式”的运算法则,使新的运算规律自然而然地同化到原有的知识之中,使原有的知识得到扩充、发展。在这里,用同底数幂乘法的知识探索发现幂乘方运算的规律,幂乘方运算的规律又是下一个新规律探索的基础,学习层次得到不断提高。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以培养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兴趣为根本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对教材的分析,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通过观察、类比、归纳、猜想、证明,经历探索幂的乘方法则的发生过程。 ⑵掌握幂乘方法则。 ⑶会运用法则进行有关计算。 ㈡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学习的反思能力。 ⑵体会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转化的数学思想。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通过老师的及时表扬、鼓

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幂的乘方的推导及应用。 难点:区别幂的乘方运算中指数运算与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中的不同。 二、学情分析: ①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是在同数幂乘法的基础上学习幂的乘方,为此进行本节课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些知识经验创设教学情境。 ②学习方法和技巧 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好本节课的重要方法。教学中充分利用具体数字的相应运算,再到一般字母,通过观察、类比、自主探索规律,通过合作交流、小组讨论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③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新课标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就是要求教师通过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长足的发展。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尤其关注那些胆子小、能力弱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动手,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整个探索活动中;而对那些平时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要求他们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在合作探索中养成争鸣、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使各类学生都有所收获、提高和发展。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法:鉴于初二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数学活动能力和经验型的抽象逻辑能力,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为指导,主要采用引导探究法。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与同伴交流各自的发现,然后归纳其中的规律,获得新的认识,同时体验规律的探索过程。 学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研讨式学习,目的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过程,主动建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材处理

幂的乘方说课稿21

《幂的乘方》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整式乘除》这一章与七年级《有理数的运算》中幂的乘方,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和《代数式》的内容联系紧密,是这两章内容的拓展和延续。而幂的乘方是该章第二节的内容,它是继同底数幂乘法的又一种幂的运算。从“数”的相应运算入手,类比过渡到“式”的运算,从中探索、归纳“式”的运算法则,使新的运算规律自然而然地同化到原有的知识之中,使原有的知识得到扩充、发展。在这里,用同底数幂乘法的知识探索发现幂乘方运算的规律,幂乘方运算的规律又是下一个新规律探索的基础,学习层次得到不断提高。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以培养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兴趣为根本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对教材的分析,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通过观察、类比、归纳、猜想、证明,经历探索幂的乘方法则的发生过程。 ⑵掌握幂乘方法则。 ⑶会运用法则进行有关计算。 ㈡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学习的反思能力。 ⑵体会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转化的数学思想。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通过老师的及时表扬、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幂的乘方的推导及应用。 难点:区别幂的乘方运算中指数运算与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中的不同。 二、学情分析: ①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是在同数幂乘法的基础上学习幂的乘方,为此进行本节课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些知识经验创设教学情境。 ②学习方法和技巧 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好本节课的重要方法。教学中充分利用具体数字的相应运算,再到一般字母,通过观察、类比、自主探索规律,通过合作交流、小组讨论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③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新课标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就是要求教师通过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长足的发展。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尤其关注那些胆子小、能力弱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动手,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整个探索活动中;而对那些平时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要求他们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在合作探索中养成争鸣、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使各类学生都有所收获、提高和发展。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法:鉴于初二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数学活动能力和经验型的抽象逻辑能力,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为

《幂的乘方》教案及说课稿

《幂的乘方》教案及说课稿 15.1.2幂的乘方一、教学目标 1、掌握幂的乘方运算性质,理解其推导过程。 2、会利用幂的乘方运算性质进行计算。 3、会逆用法则。 二、教学重难点: 幂的乘方极其逆运算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 知识回顾 m nm+n 口述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a? a = a (m、n都是正整数). mnp m+n+p注:a ? a ? a= a ( m、n、p为正整数) 活动二:探究 424m3、试一试:读出式子,91;(3);(a) 2323m32、(3)表示什么,(a)表示什么,(a)表示什么, 3、根据乘方的意义及同底数幂的乘法填空,看看计算的结果有什么规律: 232226232226m3mmm2m(3)=3*3*3=3 ;(a)=a*a*a=a ;(a)=a* a * a =a ;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mnmn幂的乘方公式:(a)= a(m,n都是正整数)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3412如 (2)=2 活动三: 例题讲解 例2:计算: 3544m243(1) (10); (2) (a); (3) (a); (4) -(x). 活动四:比一比 计算结果运算法则公式种类中运算底数指数 mnmnaa= a 同底数幂乘法乘法不变相加 mnmn幂的乘方 (a)= a 乘方不变相乘 计算: 3332m52 3532 34(1) (10); (2) (x); (3) - ( x ) ; (4) (a)? a; (5)[-(y)]; (6) [(a-b)]; 活动五:

下列各式对吗,请说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43743122332623223 (1) (a)=a (2) a a=a (3) (a)+(a)=(a) (4) (,x)=(,x) mnmnnm活动六:幂的乘方法则的逆用 a=(a)=(a) ()137 5410(1)x?x=x=( )=( )=( ); 2m2m(2)a =( ) =( ) (m为正整数). 活动七:实践与创新 43x例3 已知4?8=2,求x的值. n71. 已知3×9=3,求n的值( 3n2n6n4n2. 已知a=5,b=3,求ab的值( 55443322拓展:在2,3,4,5这四个幂中,数值最大的一个是———。 3 65练一练:[-(-x)]; mnpmnp注:多重乘方也具有这一性质:[(a)]=a 四、课堂小结 1.幂的乘方的法则 语言叙述: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mnmn符号叙述:(a)= a(m,n都是 正整数) mnmnnm2.幂的乘方的法则可以逆用.即a=(a)=(a)(m,n都是正整数) mnpmnp3.多重乘方也具有这一性质.如[(a)]=a(m,n,p都是正整数) 五、课后作业 A组:课后练习题 B组: xy1、已知2x+5y-3=0,求 4 ? 32的值。 x y2x+3y 2、已知 2=a, 2 =b,求 2的值。 2n+1n 3、已知 2 + 4=48,求 n 的值。 751004、比较3,2的大小。 n2 85、若(9)= 3 ,求n的值。 《幂的乘方》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第1节第二课时《幂的乘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六个方面谈一谈我对这节课的理解与分析。一教材分析:

14.1.1同底数幂的乘法说课稿(公开课)

14.1.1同底数幂的乘法 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 前面我已经将同底数幂的乘法这节课讲授完了,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设计这四个方面对这节课进行阐述。 总体设计思想:本节课需要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性质,这个性质是整式乘法运算的基础,是在幂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师通过回顾旧知——情境引入——探究发现——巩固新知为教学主线,让学生感受探索发现的过程,使学生初步理解“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在学生头脑中构建起幂运算的基础模型。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同底数幂的乘法》是学生在七年级上册中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和整式的加减法运算之后编排的,这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这两个内容学过的时间过长,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进行适当的复习,唤起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记忆。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性质是对幂的意义的理解、运用和深化,是幂的三个性质中最基本的一个性质,学好这个性质,对其他两个性质以及整式乘法和除法的学习能起到积极作用。为此,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如下: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推理判断中得出同底数幂乘法的法则,并能正确地运用法则进行有关计算以及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性质的过程,在探索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发现、归纳、概括等探究创新能力,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使学生初步理解“特殊----一般------特殊”的认知规律。体会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转化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会数学的思想方法,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通过老师的及时表扬、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4、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地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性质以及会运用性质进行有关计算。 (2)难点: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性质的推导与理解以及灵活运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学方法分析 1、教法分析 根据教学目标,要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同底数幂乘法性质的过程,因此,我采用“师导生探、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索,再通过讨论,交流、发现性质,通过教师的引导与适当讲授使学生正确理解同底数幂乘法的法则,通过练习巩固,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分层次地渗透归纳和演绎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学会自主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八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数学活动能力和经验型的抽象逻辑能力,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为指导,主要采用引导探究法。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与同伴交流各自的发现,然后归纳其中的规律,获得新的认识,同时体验规律的探索过程。 2、学法指导 新课标中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 学法上我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积的乘方说课稿

《积的乘方》说课稿 李金荣 尊敬的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一节《积的乘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前面我们学习了乘方、同底数幂运算、幂的乘方运算法则,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知识铺垫。本节主要学习的是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和应用,这是学好整式乘法的关键,同时要求学生能够进行一些混合运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本课也通过推导积的乘方的公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并掌握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 (2)能够运用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进行相关计算。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 3.重点、难点: 基于以上学习目标我确定本节的重点是: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及其应用。难点是: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是运用已学的“乘方的定义”和“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使学生明白积的乘方公式推导的过程,从而强化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二、教法学法分析 根据课标“重视运算性质和公式的发生和归纳过程”的要求,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小组交流讨论教学法,采用问答式、讨论法及讲授法。要充分运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采用问答、讨论及讲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类比学习积的乘方运算法则。 三、教学过程分析 (一)导入新课:(5分钟) 课件展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问题1:同底数幂运算法则的字母表达式:a m·a n = a m+n(m,n为正整数) 即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1.a2·a3 2.b5·b2 3.x·x3 问题2:幂的乘法运算法则的字母表达式:(a m)n=a mn(m,n为正整数) 即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1.(53)2 2. —(x2)3 3.(y m)5 那么(ab)n等于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课题——积的乘方 (二)积的乘方运算法则(10分钟) 1.探究积的乘方 (4×5)3=(4×5)·(4×5)·(4×5)=(4×4×4)·(5×5×5)=4353 教师给出式子,引导学生回答,第一步运用“乘方的定义”,接下来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得出结果。用同样的方法得出(ab)2=(ab)·(ab)=(a·a)·(b·b)=a2b2和(ab)3=(ab)(ab)(ab)=(a·a·a)·(b·b·b)=a3b3。

《乘方》说课稿

《乘方》说课稿 白河县中厂初中郝万娟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上午好,很高兴有机会在这里与大家进行交流。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为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数学第一章有理数第5节有理数的乘方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学目标分析 《有理数的乘方》这节课选自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的内容,乘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又是后续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和开方运算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铺路架桥的作用。对于与乘方运算相关概念的理解,它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锻炼学生观察、探索、总结的数学思想。 根据本节课的地位、作用及其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和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现实背景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2)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过程与方法 (1)已知一个数,会求出它的正整数指数幂,渗透转化思想 (2)通过对乘方意义的探究过程,向学生渗透比较、归纳、猜想,建立数学模型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激发主动探究意识,使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2)培养严谨的求学态度和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为: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教学难点为:负数的乘方运算 二.教法分析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这一教学理念,本节课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境诱导法(利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合作探究法(教师出示探究问题,针对问题,教师主要通过启发、诱导由学生思考、讨论、交流,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3、讨论分析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怎样教和学生怎样学都很重要,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的学法也不能忽视。 三、学法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课堂教学必须改变以往老师“苦教”,学生“苦学”的思想。因此,在学法上,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自主探究法(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自学提纲,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研究与探索,从而获得结论) 2、讨论交流法(小组内部,对于有困难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实现“生帮生”) 3、总结反思法:(对于知识的生成,学生自行归纳总结,反思课堂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下面我具体来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为了能更好的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我在讲新课之前,利用现实生活中的

《幂的乘方》教案及说课稿

15.1.2幂的乘方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幂的乘方运算性质,理解其推导过程。 2、会利用幂的乘方运算性质进行计算。 3、会逆用法则。 二、教学重难点:幂的乘方极其逆运算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知识回顾 口述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a m · a n = a m+n(m、n都是正整数). 注:a m · a n · a p = a m+n+p ( m、n、p为正整数) 活动二:探究 1、试一试:读出式子,94;(32)4;(a m)3 2、(32)3表示什么?(a2)3表示什么?(a m)3表示什么? 3、根据乘方的意义及同底数幂的乘法填空,看看计算的结果有什么规律: (32)3=32*32*32=36 ;(a2)3=a2*a2*a2=a6 ;(a m)3=a m* a m * a m =a2m ;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幂的乘方公式:(a m)n= a mn(m,n都是正整数)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如(23)4=212 活动三: 例题讲解 例2:计算: (1) (103)5; (2) (a4)4; (3) (a m)2; (4) -(x4)3. 计算: (1)(103)3; (2) (x3)2; (3) - ( x m )5 ; (4) (a2 )3?a5; (5)[-(y3)]2; (6) [(a-b) 3]4; 活动五: 下列各式对吗?请说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1) (a4)3=a7(2) a4a3=a12(3) (a2)3+(a3)2=(a6)2(4) (-x3)2=(-x2)3 活动六:幂的乘方法则的逆用a mn=(a m)n=(a n)m (1)x13·x7=x()=( )5=( )4=( )10; (2)a2m=( )2 =( )m(m为正整数). 活动七:实践与创新 例3 已知44?83=2x,求x的值. 1. 已知3×9n=37,求n的值. 2. 已知a3n=5,b2n=3,求a6n b4n的值. 拓展:在255,344,433,522这四个幂中,数值最大的一个是———。 练一练:[-(-x3) 6]5; 注:多重乘方也具有这一性质:[(a m)n]p=a mnp 四、课堂小结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有理数的乘方》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上午好,很高兴有机会在这里与大家进行交流。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为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数学第一章有理数第5节有理数的乘方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我对教材的认识、对学情的分析,我的教学模式、教学设计、评价、开发、板书等七方面分别介绍我对本节课的处理及其依据。 一、教材分析 【内容、地位、作用】 《有理数的乘方》这节课选自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的内容,乘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又是后续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和开方运算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铺路架桥的作用。对于与乘方运算相关概念的理解,它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锻炼学生观察、探索、总结的数学思想。 二、学情分析 1、从认知结构的角度 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正负数、有理数的分类、相反数、有理数的乘除等知识为有理数的乘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学生们在小学时也已经接触过自然数的平方和立方的基本运算。引入负数后,数域的扩充将更新学生的旧有观念,使学生对乘方运算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 2、我们学校的特色做法 根据我校“利用学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模式,我们将全班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每组由4人组成,分组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除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外,还要考虑学生的性别、个性特点等其他因素。 为了便于小组开展活动,我们在教室中采用的是“卡包座”的形式。 根据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现实背景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说课稿 幂的乘方

幂的乘方 各位评委、老师: 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幂的乘方》。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整式乘除》这一章与七年级《有理数的运算》中幂的乘方,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和《代数式》的内容联系紧密,是这两章内容的拓展和延续。而幂的乘方是该章第二节的内容,它是继同底数幂乘法的又一种幂的运算。从“数”的相应运算入手,类比过渡到“式”的运算,从中探索、归纳“式”的运算法则,使新的运算规律自然而然地同化到原有的知识之中,使原有的知识得到扩充、发展。在这里,用同底数幂乘法的知识探索发现幂乘方运算的规律,幂乘方运算的规律又是下一个新规律探索的基础,学习层次得到不断提高。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以培养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兴趣为根本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对教材的分析,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通过观察、类比、归纳、猜想、证明,经历探索幂的乘方法则的发生过程。 ⑵掌握幂乘方法则。 ⑶会运用法则进行有关计算。 ㈡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学习的反思能力。 ⑵体会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转化的数学思想。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通过老师的及时表扬、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幂的乘方的推导及应用。 难点:区别幂的乘方运算中指数运算与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中的不同。 二、学情分析: ①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是在同数幂乘法的基础上学习幂的乘方,为此进行本节课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些知识经验创设教学情境。 ②学习方法和技巧. 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好本节课的重要方法。教学中充分利用具体数字的相应运算,再到一般字母,通过观察、类比、自主探索规律,通过合作交流、小组讨论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③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新课标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就是要求教师通过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长足的发展。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尤其关注那些胆子小、能力弱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动手,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使

初中说课稿范文《幂的乘方》初中数学说课稿_0862

2020 初中说课稿范文《幂的乘方》初中数学说课稿_0862 EDUCATION WORD

初中说课稿范文《幂的乘方》初中数学说课稿 _0862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 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 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整式乘除》这一章与七年级《有理数的运算》中幂的乘方,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和《代数式》的内容联系紧密,是这两章内容的拓展和延续。而幂的乘方是该章第二节的内容,它是继同底数幂乘法的又一种幂的运算。从数的相应运算入手,类比过渡到式的运算,从中探索、归纳式的运算法则,使新的运算规律自然而然地同化到原有的知识之中,使原有的知识得到扩充、发展。在这里,用同底数幂乘法的知识探索发现幂乘方运算的规律,幂乘方运算的规律又是下一个新规律探索的基础,学习层次得到不断提高。 ▲学情分析

①说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是在同数幂乘法的基础上学习幂的乘方,为此进行本节课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些知识经验创设教学情境。 ②说学习方法和技巧 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好本节课的重要方法。教学中充分利用具体数字的相应运算,再到一般字母,通过观察、类比、自主探索规律,通过合作交流、小组讨论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③说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新课标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就是要求教师通过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长足的发展。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尤其关注那些胆子小、能力弱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动手,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整个探索活动中;而对那些平时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要求他们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在合作探索中养成争鸣、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使各类学生都有所收获、提高和发展。 ▲教材重难点 重点:幂的乘方的推导及应用。 难点:区别幂的乘方运算中指数运算与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中的不同。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以培养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兴趣为根本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对教材的分析,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幂函数说课稿

《幂函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幂函数》 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程序设计和教学效果预设等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幂函数》选自高一数学新教材必修1第2章第3节。幂函数是继指数函数和对数 函数后研究的又一基本函数。《考试大纲》对幂函数的要求:①了解幂函数的概念。②结合五个常见幂函数的图象,了解幂函数的变化情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建立幂函数这一函数模型,并能用系统的眼光看待以前已经接触的函数,进一步确立利用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研究一个函数的意识,因而本节课更是学生研对 究函数的方法和能力的综合提升。 2、教学目标 根据幂函数在教材内容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理解幂函数的概念,会画幂函数的图象。 ②结合这几个幂函数的图象,理解幂函图象的变化情况和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观察、总结幂函数的性质,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和识图能力。 ②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生活实例引出幂函数的概念,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利用计算机,了解幂函数图象的变化规律,使学生认识到现代技术在数学认知过程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幂函数概念、作幂函数的图象. 难点:由具体幂函数图象归纳幂函数性质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接触过函数,已经确立了利用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研究一个函数的意识,已初步形成对数学问题的合作探究能力。 (2)虽然前面学生已经学会用描点列表连线画图的方法来绘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图像,但是对于幂函数的图像画法仍然缺乏感性认识。 (3)学生层次参次不齐,个体差异比较明显。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幂的乘方》说课稿

14.1.2 幂的乘方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幂的乘方的内容.我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学目标确定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分析】 新课程对数学教学要求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是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手、自主探索,体验数学研究和发现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和作用: 幂的乘方是《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这章中继同底数幂乘法的又一种幂的运算.从数的相应运算入手,类比过度到“式”的运算,从中探索、归纳“式”的运算性质.使原有知识得到扩充,自然地引入到整式运算,为整式运算打下基础和提供依据.这节课无论从其内容还是从所处地位都十分重要的,是后继学习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的桥梁.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基本成熟,但是多数学生数学基础不牢固,利用本节特点,让学生多动脑、多思考自己探索新知,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根据上述原因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类比、归纳、猜想、证明,经历探索幂的乘方法则的发生过程;掌握幂乘方法则;会运用法则进行有关计算.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学习的反思能力;体会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转化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通过老师的及时表扬、鼓励,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根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学情和教学目标的分析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如下: 重点:幂的乘方运算. 难点:逆用幂的乘方法则. 二.说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思考、多探究;采用小组合作交流、个人独立思考与师生相互沟通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教学手段】

《幂的乘方》初中数学说课稿.doc

《幂的乘方》初中数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整式乘除》这一章与七年级《有理数的运算》中幂的乘方,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和《代数式》的内容联系紧密,是这两章内容的拓展和延续。而幂的乘方是该章第二节的内容,它是继同底数幂乘法的又一种幂的运算。从数的相应运算入手,类比过渡到式的运算,从中探索、归纳式的运算法则,使新的运算规律自然而然地同化到原有的知识之中,使原有的知识得到扩充、发展。在这里,用同底数幂乘法的知识探索发现幂乘方运算的规律,幂乘方运算的规律又是下一个新规律探索的基础,学习层次得到不断提高。 ▲学情分析 ①说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是在同数幂乘法的基础上学习幂的乘方,为此进行本节课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些知识经验创设教学情境。 ②说学习方法和技巧 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好本节课的重要方法。教学中充分利用具体数字的相应运算,再到一般字母,通过观察、类比、自主探索规律,通过合作交流、小组讨论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③说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新课标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就是要求教师通过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长足的发展。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尤其关注那些胆子小、能力弱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动手,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整个探索活动中;而对那些平时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要求他们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在合作探索中养成争鸣、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使各类学生都有所收获、提高和发展。 ▲教材重难点 重点:幂的乘方的推导及应用。 难点:区别幂的乘方运算中指数运算与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中的不同。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以培养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兴趣为根本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对教材的分析,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通过观察、类比、归纳、猜想、证明,经历探索幂的乘方法则的发生过程。 ⑵掌握幂乘方法则。 ⑶会运用法则进行有关计算。 ㈡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学习的反思能力。 ⑵体会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转化的数学思想。

幂函数说课稿

《幂函数》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XX中学数学教师XXX,很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次说课活动,希望评委老师对我的说课提出宝贵意见.我的课题是人教A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内容——幂函数,下面我分别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结果预设这五个方面来汇报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 《幂函数》选自高一数学新人教A版必修1第2章第3节。幂函数是继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后研究的又一基本函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建立幂函数这一函数模型,并能用系统的眼光看待以前已经接触的函数,进一步确立利用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研究一个函数的意识,因而本节课更是一个对学生研究函数的方法和能力的综合提升。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幂函数的定义,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类比研究一般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过程与方法,来研究幂函数的图象及性质,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幂函数的变化规律及蕴含其中的对称性. 教学重点:从五个具体幂函数中认识幂函数的一些性质. 教学难点:画五个具体幂函数的图象并由图象概括其性质,体会图象的变化规律. 二、学情分析 1、知识准备 学生已经接触过函数,已经确立了利用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研究一个函数的意识,已初步形成对数学问题的合作探究能力。 2、认知能力 虽然前面学生已经学会用列表描点连线的方法来绘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图像,但是对于幂函数的图像画法仍然缺乏感性认识。 3、心理特征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案_说课稿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案_说课稿 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推荐的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教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学案 一、教学要求、 1. 体会幂的意义,会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进行计算,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会用幂的乘方、积的乘方性质进行计算,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重点、难点: 1. 重点: (1)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及其运算。 (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性质的正确、灵活运用。 2. 难点: (1)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的灵活运用。 (2)探索幂的乘方、积的乘方两个性质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三. 知识要点: 1. 同底数幂的意义 几个相同因式a相乘,即,记作,读作a的n次幂,其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同底数幂是指底数相同的幂,如:与,与a,与,与等等。 注意:底数a可以是任意有理数,也可以是单项式、多项式。 2. 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 (m,n都是正整数) 这就是说,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当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也具有这一性质,例如: (m,n,p都是正整数) 3. 幂的乘方的意义 幂的乘方是指几个相同的幂相乘,如是三个相乘 读作a的五次幂的三次方,是n个相乘,读作a的m次幂的n次方 4. 幂的乘方性质 (m,n都是正整数) 这就是说,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注意:(1)不要把幂的乘方性质与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混淆,幂的乘方运算,是转化为指数的乘法运算(底数不变);同底数幂的乘法,是转化为指数的加法运算(底数不变)。 (2)此性质可逆用:。 5. 积的乘方的意义 积的乘方是指底数是乘积形式的乘方,如等。 (积的乘方的意义)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6. 积的乘方的性质 (n为正整数) 这就是说,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注意:(1)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乘方,也具有这一性质,例如:

《幂的乘方》的说课稿

《幂的乘方》的说课稿 《幂的乘方》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整式乘除》这一章与七年级《有理数的运算》中幂的乘方,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和《代数式》的内容联系紧密,是这两章内容的拓展和延续。而幂的乘方是该章第二节的内容,它是继同底数幂乘法的又一种幂的运算。从数的相应运算入手,类比过渡到式的运算,从中探索、归纳式的运算法则,使新的运算规律自然而然地同化到原有的知识之中,使原有的知识得到扩充、发展。在这里,用同底数幂乘法的知识探索发现幂乘方运算的规律,幂乘方运算的规律又是下一个新规律探索的基础,学习层次得到不断提高。 ▲学情分析 ①说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是在同数幂乘法的基础上学习幂的乘方,为此进行本节课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些知识经验创设教学情境。 ②说学习方法和技巧 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好本节课的重要方法。教学中充分利用具体数字的相应运算,再到一般字母,通过观察、类比、自主探索规律,通过合作交流、小组讨论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③说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新课标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就是要求教师通过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长足的发展。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尤其关注那些胆子小、能力弱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动手,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整个探索活动中;而对那些平时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要求他们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在合作探索中养成争鸣、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使各类学生都有所收获、提高和发展。 ▲教材重难点 重点:幂的乘方的推导及应用。 难点:区别幂的乘方运算中指数运算与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中的不同。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以培养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兴趣为根本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对教材的分析,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通过观察、类比、归纳、猜想、证明,经历探索幂的乘方法则的发生过程。 ⑵掌握幂乘方法则。 ⑶会运用法则进行有关计算。 ㈡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说课教案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一)》说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幂的运算,是把前面学过的数的运算抽象为式的运算,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是本章的第二节,是在学生已有的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性质的基础上,通过做幂的乘方后,再明晰的幂的乘方运算性质,是进一步学习幂的运算的基础,是今后学习整式乘法的重要基础,也是今后学习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的储备内容,同时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必不可少的解题工具。因此,本节课的知识承上启下,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在本课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幂的乘方的运算,更主要地是要让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初步领悟化归的数学思想。同时,还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基本事实,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此,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能熟练的运用性质进行计算,并 能说出每一步计算的依据。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幂的乘方性质的过程,结合探究活动,掌握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运用方法和技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归纳、概括、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数学表达能力,增强学数学的信心。 (三)教材重难点 由于本节课是探索并运用幂的运算的性质的第二个基本性质,故我确定“以理解并掌握运算性质”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将其灵活的运用作为教学的难点。同时,我将采用让学生通过先“做”,然后思考、猜想、合作探究、媒体演示的方式以及渗透从一般到特殊、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具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 二、教法选择与学法指导 本节课主要是理解、掌握性质并运用运算性质计算,故我在课堂教学中将尽量为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时空,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做”的

同底数幂的除法说课稿

同底数幂的除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应用: 《同底数幂的除法》是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第六节的第一课时的容。在此前,学生通过学习,已经掌握了《同底数幂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这为进一步学习《同底数幂的除法》做了很好的铺垫。《同底数幂的除法》是整式的乘法和幂的意义的综合应用,是整式的四大基本运算之一,这节课是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重要容,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说出同底数幂除法的运算性质,并会用符号表示;会正确运用同底数幂除法性质进行运算,并说出每一步运算的依据;经历探索同底数幂除法运算性质的过程,并进一步感受归纳的思想方法。 能力目标:经历探索同底数幂除法运算法则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归纳的思想方法,发展归纳和有条理地表达和推理的能力;通过推导同底数幂除法法则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比、归纳、猜想、推理的数学思想。 情感目标:经历探索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法则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积累数学经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数学来自实践中的发展特点。 3、重点、难点: 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的理解与运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突破在于同底数幂除法法则的推导与一般意义上的除法运算上的区别,避免出现n m n m a a a -=-的错误。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应该能够很好的解决这样的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 针对这节课的重难点,围绕新课程理念所强调的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在“教”的设计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我采用了教师启发、总结、点拔和补充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的设计上,则注重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学习容设计成探究活动过程,使学生在亲身尝试、讨论与交流的过程中,让课堂更开放、学习更轻松、热情更高涨,并能正确运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解决问题。 三、说教学过程: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乘方》优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分析: “有理数的乘方”是七年级新教程第一章第5小节的内容。它是前一部分加、减、乘、除运算知识的完结与提升,对后面学习科学记数法又具有一定的辅助意义。特别是对 于与乘方运算相关概念的理解,它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锻炼学生观察、探索、总 结的数学思想。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七年级学生的认 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课时的教学力求达到以下目标: 1、通过现实背景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2、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并会用计算器完成乘方运算。 3、已知一个数,会求出它的正整数指数幂,渗透转化思想。 4、通过对乘方意义的探究过程,向学生渗透比较、归纳、猜想,建立数学模型的数学 思想。 重点: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难点:负数的乘方运算 二、学生分析 我班学生中农民工子女占到90%以上,由于家长素质不高,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非常不利,学习习惯差,小学基础薄弱,再加上七年级学生受年龄限制,认知能力有限, 因此在教学中不宜过深。 三、教法分析和学法分析 教法上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联想 比较,发现教学法,学法上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自主探索,创设情境让学生从旧知识 中找到解决新问题的办法,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激。国王答应满足这个大臣的一 个要求。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里放些米粒吧。第一个格放2粒米,第二格放4粒米,第三格放8粒米,然后是16粒米,32粒米……一直到第64格。”“你真傻,就 要这么一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就怕您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大米?” 你认为国王的国库里有这么多大米吗? 给学生一定时间思考问题,此时并不要求学生作出详细解答,主要目的是激发 趣,并为后面解决问题作铺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