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

河南城建学院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 交通管理与控制

题目:平顶山建设路-凌云路交叉口定时信号配时设

专业: 交通工程

学生姓名: 李鹏举

学号: 071413220 指导教师: 刘丽华、张蕾

设计教室: 10#B609、302 开始时间: 2016 年 01 月 04 日

完成时间:2016 年 01 月 08 日

课程设计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1 交通调查 (1)

1.1 调查主要内容 (1)

1.2 本人负责调查部分数据处理及分析 (1)

2 设计交通量确定 (2)

2.1 最高10分钟流率统计 (3)

2.2 设计小时交通量计算 (3)

3车道渠化及信号相位方案设计 (4)

3.1 渠化方案设计 (4)

3.2 相位方案设计 (4)

4 饱和流率估算 (5)

4.1 复杂情况下饱和流率计算 (5)

4.2 饱和流率汇总及对比 (10)

5 各项配时参数计算 (12)

5.1 交叉口信号配时设计流程 (12)

5.2 确定关键车流和流率比 (13)

5.3 计算各个相位黄灯时间、全红时间、绿灯间隔时间 (13)

5.4 计算总损失时间 (14)

5.5 计算最佳周期时间 (14)

5.6 计算各项配时参数 (14)

6 约束条件检验 (15)

6.1 周期时长检验 (15)

6.2 行人过街时间检验 (15)

7 延误与服务水平确定 (16)

7.1 交叉口各车道组通行能力 (16)

7.2 交叉口各车道组饱和度 (17)

7.3 交叉口各车道组均衡延误 (18)

7.4 交叉口各车道组随机附加延误 (18)

7.5 交叉口各进口车道的的延误 (19)

7.6 各进口道平均信控延误 (19)

7.7 整个交叉口的平均信控延误 (20)

参考文献 (21)

1 交通调查

1.1 调查主要内容

(1)现状交叉口几何尺寸、信号配时、行人及自行车通行规则;

(2)机动车转向交通量;

(3)非机动车转向交通量;

(4)行人过街交通量;

(5)分析期初始积余车辆Q b、绿灯期间到达车辆占整个周期到达量之比P。

1.2 本人负责调查部分数据处理及分析

在本次调查中,我负责的任务主要是现状交叉口几何尺寸的调查,并且由我绘制现状交叉口以及渠化后的交叉口设计图(图1-1、图1-2)。

图1-1 原渠化设计示意图

图1-2 新渠化设计示意图

另外,由于1组的人手不够,我又帮他们调查了非机动车道的交通流量(表1-1)。简单分析见图1-3。

表1-1平顶山市交叉口非机动车进口交通流量流向调查表

交叉口名称:__凌云__路与___建设___路交叉口调查位置:□西进口

观测人员:李鹏举观测日期:2016.1.4下午4:40-6:10

时段左转直行右转

4:40-4:5063254

4:50-5:0043555

5:00-5:1038255

5:10-5:2058462

5:20-5:30510789

5:30-5:40117352

5:40-5:5048263

5:50-6:0077765

6:00-6:1067469

小计51646564

图1-3 非机动车流量

由图表可以看出4:40到6:10有明显的高峰,其中左转流量少,以直行为主,右转也很多。

2 设计交通量确定

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对于单点交叉口定时信号控制设计十分重要,本次设计采用的数据是我们小组的人员在周一下午,在16:30~18:10期间,于建设路和凌云路交叉口实际测量所得。

2.1 最高10分钟流率统计

根据调查对建设路与凌云路交叉口晚高峰交通量的调查数据,整理汇总后取各进口道各转向的最高10分钟流率,如表2-1所示:

表2-1 各进口道、各转向最高10分钟流率

进口方向转向最高10min流率(pcu)

西进口左52直227右80

东进口左49直198右40

南进口左111直95右32

北进口左37直94右46

2.2 设计小时交通量计算

设计交通量等于最高10min流率的6倍,由此可得出各进口道、各转向的设计小时交通量,如表2-2所示:

表2-2 各进口道、各转向设计小时交通量

进口方向转向流量(pcu/h)

西进口左312直1362右480

东进口左294直1188右240

南进口左666直570右192

北进口左222直562右276

3车道渠化及信号相位方案设计

3.1 渠化方案设计

从交叉口的几何构型设计渠化方案如下:建设路西进口为7条车道,分别为2条专用左转车道、4条直行车道、1条专用右转车道;南进口为5条车道,分别为2条左转专用车道、2条直行车道、1条直右合用车道、一条非机动车道;东进口为5条车道,分别为1条专用左转车道、3条直行车道、1条专用右转车道;北进口为5条车道,分别为1条专用左转车道、3条直行车道、1条专用右转车道。设置右转专用车道是考虑到4个进口道交通量和行人流量较大。则左转车道构成1个车道组、直行车道构成1个车道组、右转专用车道构成1个车道组。

3.2 相位方案设计

建设路与凌云路交叉口原信号周期为190s,为四相位信号控制,现状信号配时记录表如表3-1所示、信号配时如图3-1所示、现状相位图如图3-2所示:

表3-1 建设路与凌云路路现状交叉口信号配时表

单周期信号相位数:4 单周期时间: 190s

相位1相位2相位3相位4绿灯时间(s)50444737

黄灯时间(s)3333

红灯时间(s)137143140150

图3-1 现状信号配时图

继而分析是否需要设置左转保护相位,根据《交通管理与控制》给出的左转保护相位判别条件对各进口逐一进行判断:

=222>200,需要设置左转保护相位

东进口:q

LT

=264>200,需要设置左转保护相位

西进口:q

LT

南进口:q LT =307>200,需要设置左转保护相位

北进口:q LT =164<200,但由于交叉口地形和行人、机动车的影响,也需要设置左转保护相位

考虑到南北方向左转车流量相差很大,可以考虑早启迟断式信号相位。于是交叉口的相位方案初步确定如下:

相位一(1Φ):为南北方向左转相位

相位二(2Φ):为南进口左转相位的延迟相位,同时开启南进口直行 相位三(3Φ):为南进口直行的延迟相位,同时是北进口的直行相位 相位四(4Φ):东西进口的左转相位

相位五(Φ5):东西方向的直行相位,相位图如图3-2:

图3-2 信号相位图

4 饱和流率估算

4.1 复杂情况下饱和流率计算

严格的流率比分析依赖于车道组饱和流率的确定。直行当量法仅是一种粗略的估计方法,不适用于对交叉口信号控制的细致分析。然而,对车道组饱和流率的分析依然是进行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案设计的重要环节。故需要进行复杂情况下饱和流率分析。饱和流量用实测平均饱和流量乘以各个影响因素校正系数的方法估算,如式4-1所示。即进口道的估算饱和流量:

∏??=f

s

i

i

N 0

s (4-1)

式中:i s ——车道组i 的饱和流率,h pcu /;

0s ——进口车道基本饱和流率,h pcu /,在缺乏实测数据时取值1900h pcu /; N ——车道组i 所包含的车道数;

i f ——进口车道各类校正系数。

首先需要确定交叉口进口车道各类校正系数: (1)车道宽度校正如式4-2所示

??

?

??

>≤≤≤≤+-=5.30

.35.25.30.3)5.16(05.0)5.0(4.01W W W W W f w (4-2)

式中:W f ——车道宽度校正系数; W ——车道宽度,m 。

根据设计的渠化方案,确定各个进口道的宽度,各个进口道各车道的宽度如下表4-1所示。

表4-1各个进口道各车道的宽度

进口方向

转向车道 宽度(m )

左 3 东 直 9 右 3 左 7 西 直 14 右 3.5 左 6 南 直 9 右 3 左 3 北 直 9

3

由于各个进口方向的进口车道的宽度W ,都在3.0m 到3.5m 的范围内,所以车道宽度的修正系数W f =1。

(2)车道纵坡修正系数如式4-3所示。

G f g 5.01-= (4-3)

式中:g f ——车道纵坡校正系数; G ——车道纵坡,弧度制。

根据道路线性的情况,四个进口车道纵坡为零,因此,各车道的纵坡修正系数g f =0。 (3)大车修正系数如式4-4所示。

)

1(11

-+=

HV HV HV E P f (4-4)

式中:HV f ——大车校正系数; HV P ——大车在车流中的比例;

HV E ——大车的小汽车当量,无实测数据时取2.0.

利用式4-4计算出各车道的大车修正系数如表4-2所示。

表4-2 各方向大车校正系数

进口方向 大车校正系数

东 0.92 西 0.86 南 0.93 北

0.89

(4)行人和自行车修正系数如式4-5所示

)1)(1(0.1RTA pbT RT Rpb P A P f ---=

)1)(1(0.1LTA pbT LT Lpb P A P f ---=

(4-5)

式中:Rpb f ——自行车/行人对右转车流影响的校正系数; Lpb f ——自行车/行人对左转车流影响的校正系数; RT P ——车道组中右转车辆所占的比例; LT P ——车道组中左转车辆所占的比例; pbT A ——非保护相位下自行车/行人影响因子; RTA P ——保护相位内右转通行时长所占的比例; LTA P ——保护相位内左转通行时长所占的比例。

由于该交叉口各个进口道都有左转专用车道且设有左转保护相位,所以LTA P =1,则

Lpb f =0.下面开始计算行人/自行车对右转车流影响的校正系数。

步骤一:计算绿信号时间内的行人流率。

)/(p ped pedg g C q q = (4-6)

式中:pedg q ——行人通行相位内行人的流率,hg peds /; ped q ——分析时段内的行人交通量,hg peds /; C ——信号周期时长; p g ——行人通行相位时长。

由表4-2可知该交叉口高峰小时行人交通量。由实际调查得到现有的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设计如下表4-3所示:

表4-3 非机动车与行人高峰小时流量

进口方向 西 东 南 北 非机动车流量 535 409 601 645 行人流量

183

162

255

148

表4-4 交叉口原有信号配时

道路方向

车道方向

红、绿灯

时间(s )

东西

直行

绿灯 50 红灯 137 左转

绿灯 44 红灯 143 南北

直行

绿灯 47 红灯 140 左转 绿灯 37 红灯

150 所有黄灯 12 周期

190

经计算得各车道组行人通行相位内行人的流率如表4-5所示。

表4-5 各车道组行人通行相位内行人的流率

方向 行人流率 方向 行人流率 东 655 西 740 南

969

562

步骤二:确定机非冲突区的行人占用率

1000/2000

1000/5000/0.40()

10000pedg pedg pedg pedg pedg q q peds hg OCC peds hg q peds hg q ??≤?=?≤≤?+??

当时 当时 (4-7)

式中:pedg OCC ——机动车与行人冲突区域的行人占用率;

根据表4-5中计算得数据,利用式4-7,计算出机动车与行人冲突区域的行人占用率如下:东进口0.327、西进口为0.37、南进口0.48、北进口为0.28。

步骤三:计算绿信号时间内的自行车流率及机非冲突区自行车占用率 计算公式如下:

)/(b bic bicg g C q q =

(4-8)

式中:bicg q ——自行车通行相位内的流率,hg bic /; bic q ——分析时段内的自行车交通需求量,hg bic /; h g ——自行车通行时长。

根据表4-5调查所得数据,由公式4-8计算的出自行车通行相位内的流率为:东、西进口1653、2162,南、北进口2283、2135。

机非冲突区的自行车占用率按下式4-9确定:

2700

02.0bicg bicg q OCC +

= (4-9)

式中:bicg OCC ——机动车与自行车冲突区域的自行车占有率。

利用自行车通行相位内的流率数据和式4-9计算可得机动车与自行车冲突区域的自行车占有率如下——东、西进口:0.820,南、北进口:0.865。 步骤四:确定机非冲突区域的总占用率r OCC

对于直行右转相位下机非冲突区域的总占用率的计算,应按照式4-10计算。

()r pedg bicg pedg bicg OCC OCC OCC OCC OCC =+-g

(4-10)

经计算得,机非冲突区域的总占用率r OCC 结果如表4-6所示。

表4-6 各进口道机非冲突区域总占用率

方向 机非冲突占用率

方向 机非冲突占用率

东 0.632 西 0.820 南

0.865

0.810

步骤五:确定非保护相位下自行车/行人影响因子A pbT 非保护相位下自行车/行人影响因子按下式4-11确定:

1,10.60,r rec turn

pbT

r rec turn OCC N N A OCC N N -=?=?

->?

g (4-11) 式中:rec

N ——左转车或右转车流的出口到数量;

turn

N ——左转车流或右转车流在进口到的数量。

综合以上数据,可以求得非保护相位下自行车/行人影响因子的数值如下:东、西方向为0.621,南、北方向为0.514。

据设计的交叉口渠化方式得知右转有专用的车道,所以车道组中右转车辆所占的比例为1。转车一直放行,没有保护相位,所以保护相位内右转通行时长的比例为0。

根据以上计算与调查数据,利用式4-6计算得各进口道自行车/行人对右转车流影响的校正系数如表4-7。

表4-7 各进口道自行车/行人对右转车流影响的校正系数

方向 机非对右转影响系数

方向 机非对右转影响系数

东 0.912 南 0.924 西

0.781

0.900

根据以上校正系数,利用式4-1计算得各车道组复杂情况下的饱和流率,其结果如表4-8示。

表4-8 各车道组复杂情况下的饱和流率

进口方向西东南北

车道数241131231131转向左直右左直右左直右左直右饱和流率163416348501748174852416781610164316061691820 4.2 饱和流率汇总及对比

进而结合复杂情况下设计饱和流率对比分析,对比统计表如表4-9所示、对比分析图如图3-1所示:

表4-9 各类饱和流率汇总表

进口车道名称复杂情况计算法(pcu/h)实测值(pcu/h)

东进口左转1748

东进口直行17481565

东进口右转524

西进口左转1634

西进口直行16341497

西进口右转850

南进口左转1678

南进口直右16431665

北进口左转1606

北进口直行16911658

北进口右转820

为了更加直观表达直行当量法计算的设计饱和流率、复杂情况下设计饱和流率以及实际饱和流率之间的关系,由表4-9做对比分析图如图4-1所示:

图4-1 设计饱和流率对比分析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对于个各进口车道饱和流率总体来看:复杂情况下计算出来的饱和流率比实际测得值大。

5 各项配时参数计算

5.1 交叉口信号配时设计流程

图5-1 WEBSTER法信号配时流程图

5.2 确定关键车流和流率比

根据设计相位方案以及复杂情况下的饱和流率,绘制关键车流分析示意图,如图5-2所示。

Ring1 Ring2

图5-2关键分析示意图

利用图5-2所示的数据以及复杂情况下饱和流率,计算流率比y 如下表5-1所示:

表5-1 各相位的流率比

相位 流率比 相位 流率比 相位一 0.137 相位二 0.045 相位三 0.097 相位四 0.127 相位五

0.165

各相位的关键流率比之和为Y=y+y 4+y 5=0.279+0.127+0.156=0.571<0.9,满足要求,可以进行下一步设计。

5.3 计算各个相位黄灯时间、全红时间、绿灯间隔时间

应用式5-1计算黄灯时长和全红时长。分析时,东西进口车道的车速采用设计车速限制值45km/h ,南北进口车道的车速采用设计车速限制值40km/h 计算。由于各进口道的设计车速相同,故各相位具有相同的黄灯时长,计算结果如下:

g a v t A 6.19285

++

= (5-1)

式中:A ——黄灯信号时长,s ;

t ——驾驶员反应时间,s ,一般取值为1s ;

85v

——85%车速,或合理的速度限制值,m/s ;

a ——汽车减速度,2

/s m ;

q=max{(307+165),(164+170)} ={307+165}=472

q 4=max{132,222}=222

q 5=max{289,265}=289

Φ1 Φ2 Φ3 Φ4 Φ5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说明书

成绩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交通运输工程系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交通规划 专业:交通工程 班级:0802 学号:U200815144 姓名:袁波 指导教师:邹志云 职称:教授 日期:2011.01.01

目录 1 设计概述 (1) 1.1 课程背景介绍 (1) 1.2 设计目的与要求 (1) 1.2.1 设计目的 (1) 1.2.2 设计要求 (1) 1.3 设计资料 (2) 1.3.1 A市基本资料 (2) 1.3.2 A市出行调查资料 (3) 1.3.3 出行调查成果 (4) 1.3.4 未来出行分布增长率 (4) 2 资料数据处理 (5) 2.1 路网简化 (5) 2.2 交通分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交通需求预测 (5) 3.1 交通生成预测 (6) 3.2 交通分布预测 (6) 3.2.1 全日出行分布 (6) 3.2.2 公共交通出行分布 (12) 3.4 交通分配预测 (13) 4 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设计概述 1.1 课程背景介绍 交通规划,是指根据特定交通系统的现状与特征,用科学的方法预测交通系统交通需求的发展趋势及交通需求发展对交通系统交通供给的要求,确定特定时期交通供给的建设任务、建设规模及交通系统的管理模式、控制方法,以达到交通系统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之间的平衡,实现交通系统的安全、畅通、节能、环保的目的。 根据交通规划涉及的交通系统性质及行业特征,往往可将交通规划分为两大类型:区域交通系统规划与城市交通系统规划。 作为《交通规划》课程的实践部分,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是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不错的平台,从中,学生可以更加牢固的掌握专业知识,思考专业上相关知识在应用实践的问题,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此环节检验学生的学习程度。 1.2 设计目的与要求 1.2.1 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对《城市交通规划》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模型与方法得到全面的复习与巩固,并且能在系统总结和综合运用本课程专业知识的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中,掌握和熟悉城市交通规划预测的操作程序和具体方法,从而为毕业设计和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训练学生严谨求实、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独立思考、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1.2.2 设计要求 运用《交通规划》课程所学知识,规划A城市路网,并提交设计成果,设 计成果应包括: 设计计算说明书:包括设计步骤、计算过程、说明简图、计算表格; 图纸(图幅:297×420mm): 未来出行分布(期望线) 未来路网流量分配图; 未来路网规划设计方案图。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报告材料

《交通规划原理》 课程设计 报告题目:滨海地区道路网规划 姓名: 院系: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2012年6月15日 引言 我国城市化和汽车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由两者带来的城市土地的超强度开发和无秩序化,以及交通阻塞、环境污染、交通事故和噪声的压力与日俱增,并且在城市道路方面尤其明显。尽管我国已经于1989年12月26日制定了《城市规划法》,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了上述现象的出现,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任其发展下去将危及人民生活全面奔向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因而,如何改善城市道路的交通拥堵、阻塞现象,是摆在交通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课题。 “万事始于规划”,说明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规划的重要性,个人、家庭、单位、城市、地区、国家均不例外,有了切实可行的规划,才能促使人们瞄着确定的目标努力。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基础的交通基础设施也是如此,做好交通规划是合理调整交通结构、均衡交通需求、适应和拉动土地利用的重要手段,其原理又是支撑交通规划的理论基础。在我国的城市交通发展历程中,越来越显露出没有合理进行交通规划的问题,造成了目前多数大城市“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因此,迫切需要利用科学的手段与方法进行合理的交通规划。

在如此的大环境之下,作为一个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生,对交通规划的重要性更是要有足够的认识,认真学习交通规划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手段,为我国城市的交通规划做出应有的贡献。 所以,郭老师给我们安排了此次交通规划原理的课程设计。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将老师给定的五个小区的交通出行量通过交通规划“四阶段预测法”——交通的发生与吸引预测、交通的分布预测、交通方式的划分预测、交通分配预测——合理地分配到自己设计的小区间路网上,并且对设计的路网进行分析、评价。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首先明确了交通规划的重要性、明白了规划的难度,端正了对交通规划的态度;其次,我们熟练掌握了“四阶段预测法”的基本流程及每阶段的各种实用方法和手段;再次,我们能较熟练地运用一些辅助设计的软件,如Excel、AutoCAD和Visual Basic计算机编程语言;最后,我们还了解了交通规划的一些相关的规范。 目录 引言 0 第Ⅰ部分课程设计指导书 (1) 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 2 设计任务 (1) 2.1 现状路网的构造 (1) 2.2 人口增长预测 (1)

《交通管理与控制》教学大纲

《交通管理与控制》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交通管理与控制 英文名称: Traffic Management and Control 学时与学分:48 /3 先行课:道路工程,安全工程,交通工程学,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课程学科类别:工学交通运输类 对象:交通工程专业 教材:《交通管理与控制》,吴兵等,人民交通出版社 参考书目:杨佩昆,《交通管理与控制》,人民交通出版社; 段里仁,交通工程学,北京出版社 考核方式:书面考试+平时作业+课程设计及答辩评分+考勤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交通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课,学时数为48学时,其中课程教学40学时,实验8学时。 本课程的目的是探讨对现有的道路交通设施,如何科学地采取交通管理与控制技术的各种交通治理措施来提高其交通效益与交通安全。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介绍交通管理的内容、设施、交通控制的原理、技术及设备,使学生掌握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了解交通管理与控制与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原则和基本内容,交通管理与控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管理方法,单点信号控制交叉口的信号设计方法。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课程的主要内容:交通管理与控制的目的、原则和方法;交通管理概论;交通管理法规;交通行政管理;交通秩序管理;交通运行管理;优先通行管理;交通系统管理;交通需求管理;特殊事件交通管理;交通信号控制概论;单个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联动控制;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快速道路交通控制系统;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概论。

基本要求: (1)掌握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 (2)了解交通管理与控制与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原则和基本内容,交通管理与控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熟悉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管理方法,单点信号控制交叉口的信号设计方法。 课程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交通管理与控制领域的理论知识; (2)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调研实践和创新的能力; (3)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课程的重点、难点 重点部分:交通秩序管理;交通运行管理;优先通行管理;交通系统管理;交通需求管理;特殊事件交通管理;交通信号控制概论;单个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联动控制。 难点部分:单个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联动控制。 四、实验安排 本课程安排实验教学8学时,每次实验2学时。见实验教学大纲。 五、教学目的 就是要服务于我国交通事业发展需要,以城市交通和高速公路交通为主,突出西部区域交通特色,加强国际化进程,与世界交通技术发展同步。 六、教学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交通运行管理、交叉口交通管理、城市交通管理规划、交通需求管理和交通影响分析等交通管理思想与方法;理解和掌握交通控制思想、车流运动机理、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交通感应信号控制、干道交通信号协调控制、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高速公路交通控制等交通控制理论与方法;学习运用专业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交通管理与控制领域的理论知识体系,同时培养其调研实践和创新的能力,并通过

交通系统规划课程设计

交通系统规划课程 设计

经济管理学院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课程设计 题目:某小城市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班级:交通运输 081 班 成员:湛志国刘彦辉贺明光 学号: 指导教师:惠红旗穆莉英 11月7号至 11月13号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是交通运输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和任务是: 1、目的: 经过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工作,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并进一步明确本专业学习的宗旨与任务; 2、任务: 经过对现有路网进行分析划出交通影响区以及主要节点,并在未来预测年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测基础上,采用四阶段法进行相应的交通规划,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大致流程、基本技术方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设计题目及相关要求 1、设计题目: 《某小城市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2、相关要求: (1)、总体目标: 在交通规划区域内相关社会经济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完成交通规划设计内容,增强学生完整的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概念及强化规划意识。 (2)、具体设计要求:

经过整理课程设计资料、撰写并打印课程设计报告等,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对本此课程设计的全面、系统的认识,同时取得一定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经验。 (3)、成果要求 ①设计成果完整,计算数据准确,图表规范,字迹工整,步骤清晰。 ②计算书一律采用A4纸用钢笔书写。 三、设计内容 1、现有道路网络、交通影响区及主要节点分析 (1)、了解并分析现有道路网络; (2)、根据相关的经济发展、工业布局以及实际土地利用情况划分交通影响区; (3)、在交通影响区划分的基础上完成主要节点的设定。 2、规划区域的社会发展、道路交通量预测 (1)、分析预测区域的社会发展情况; (2)、完成预测年限内各项经济指标及各小区交通量的预测。3、交通发生、吸引模型的建立与标定 (1)、建立小区交通发生、吸引模型; (2)、完成预测年的交通发生、吸引量计算。 4、交通分布 (1)、建立相应的OD矩阵及距离矩阵; (2)、进行并完成规划区内的交通分布,进而得到规划区内的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成的加速,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城市交叉口成为了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主要因素,通过调查西南路与黄河路的交叉口提出解决方案,优化路口的通行能力。 西南路与黄河路相交,其中西南路直行已经通过高架桥与黄河路实现了空间上的分离,但是西南路南进口道的左转的交通量仍然很大,通过信号配时的方案很难解决西南路南进口道的左转车量的2次排队问题,在高峰时期每个周期只能通过7—8量车,其余车辆不得不2次排队。另外黄河路的左转交通量也十分大,他沟通沙河口区南北在一个周期内通过的车辆也十分有限,为了提供更加方便的公共交通因此十分有必要对该交叉口的信号配时进行一定的调整和优化,通过使用编写的配时软件可以方便的计算配时结果,通过https://www.doczj.com/doc/2c9523257.html,进行计算,得出配时优化结果。 关键词:信号配时、2次排队、解决方案、韦伯斯特、相位

目录 一交通数据调查 (1) 1交叉口线性 (1) 2交通量调查 (2) 3交叉口几何外形图 (4) 二交通现状分析 (4) 1信号配时分析 (4) 2交叉口左转交通现状分析 (5) 三解决方案 (6) 1下穿式立体交叉的特点 (6) 2下穿式交叉口设计 (7) 四计算调整后的信号配时 (9) 1根据韦伯斯特计算调整后的信号配时 (10) 2信号配时软件简介 (12) 3使用程序计算运行配时 (13) 五调整前后的数据比较 (16) 六小结 (17)

参考文献 (18) 附录 (19) 附表 (29)

一交通数据调查 1交叉口线性 黄河路为大连市内东西走向主干路之一,交通量非常大。该道路路段为双向六车道,在与西南路相交的交叉口处有进口道路拓宽东西进口道均为四车道,其中进口拓宽的长度约为70米。黄河路东西进口道均设有左转专用车道并且设有左转待转区。公交车数量很大有一条公交专用车道,但非机动车数量极少;黄河路中央设有宽度为3米的绿化分隔带。 西南路为南北走向的4车道道路,其中直行通过高架桥以于黄河路实现了空间上的分离,其中西南路南进口道有一条左转专用车道和一条右转车道。但考虑道左转车辆很多高峰小时约为300辆,并且左转车的车辆经常占用右转车的车道,影响了右转车辆的正常行驶。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论文

利用Dijkstra算法与Floyd算法进行交通分配 比较分配结果 摘要:本文主要内容包括对乌鲁木齐市五区的人民进行OD调查,得到网络交通量数据,再利用Dijkstra算法与Floyd算法确定交通网络图的最短路径,运用全有全无的方法进行交通量的分配,最后比较这两种方法在确定最短路径时的利弊。 关键词: Using the algorithm of Dijkstra and Floyd to distribute the volume of traffic and compare the result of the traffic assignment Abstract: The article takes the main point to use the algorithm of Dijkstra and Floyd to decide the shortest way of traffic network , making use of the method of All-or-none to distribute the volume of traffic. At last,compar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during deciding the shortest way. Key word: 0.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城市中交通量激增,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对人民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危害,私人交通工具发展的结果,给城市交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是:①交通拥挤和交通阻塞,城市中的平均车速日益下降;②交通事故增加;③噪声和空气污染日趋严重;④能源消耗量猛增;⑤停放车场地严重不足。为了克服这些矛盾,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曾致力于道路系统的改善:加宽地面道路,修建高架路和高速路,开辟地下交通。此外,在交通管理、交通控制系统方面采用了计算机等新技术。这些措施虽然提高了道路通过能力,但是仍解决不了由有增无减的私人交通流所造成的道路阻塞问题。就道路交通拥堵问题,这里运用Dijkstra算法与Floyd算法确定交通网络的最短路径,并用全有全无的方法进行交通量得分配,最后比较这两种方法在确定最短路径时的难易程度。 1.规划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1.1 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全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中国西部桥头堡和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她地处亚欧大陆中心,天山山脉中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乌鲁木齐经济建设长足进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乌鲁木齐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以国有企业为中心的各项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方位的开放开发格局初步形成。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区级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公有制为主体、混合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工业结构调整继续深化,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功能不断完善,建成了以中山路商业一条街、人民路金融一条街、二道桥民俗一条街和北京路科技一条街为主要代表的、各具特色的城市功能街区。新疆商贸城、中国新疆小商品城、新疆国际大巴扎、华凌、友好百盛等一批地方特色市场和大型超市相继建成,逐步形成了火

交通管理与控制 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调查区域的概况 (2) 第一节小西门区域的基础状况 (2) 第二节小西门区域交通现状及问题 (2) 第三章调查区域的交通量状况 (5) 第一节交通量的调查 (5) 第二节机动车辆数据 (9) 第三节非机动车数据 (11) 第四节行人数据分析 (12) 第五节调查区域高峰期间交通量 (12) 第四章数据处理方法 (14) 第五章数据调查结果分析 (15) 第一节机动车辆数据分析及汇总 (15) 第二节非机动车辆数据分析及汇总 (15) 第三节行人数据分析 (16) 第六章优化方案 (16) 第七章总述及体会 (17) 参考文献 (19)

第一章绪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近些年来我国私家车的数量呈井喷式的增加,导致道路交通量也日渐增大,而由于各种早期规划的原因及现实条件,道路设施不能够随着交通量的增大而满足其需求,久而久之就导致了道路日益拥堵,交通事故频发的现实状况。特别是那些城市中高档住宅聚集区域与其连接道路网连接的部分,更是因为在特定时段人多、车多更易引发一些事故,就比如我们学校出小西门到迎宾路上的T形区域(具体指迎宾路与韩公路相交部分)。 这些区域往往因其面积较小、交通组成较复杂而无法形成有序的交通通行秩序,从而导致该区域交通通行困难,事故频发。因而,对这些区域进行交通现况调查、交通方式优化,以改善其交通量通行效率,减少事故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对于解决方案,由于设备等的限制,我们进行人工数车调查,得到特定时刻(高峰小时——早高峰、晚高峰)交通量,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得该区域的交通现状,并根据所获结论分析其优势、劣势,然后利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改进优化方案,已达到改进该区域交通状况的目的。 个人希望能通过此次的交通实地调查分析及设计,更深入的理解本课程,通过自己的想法改善调查区的交通状况,尽量实现人、车、路的和谐、有序运行,实现即给机动车顺畅通行提供条件,也能使行人、公交车乘客及非机动车辆过街安全、便捷。

09交通规划课程设计1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Course Exercise in Traffic Planning 专业班级:2009级交通工程 姓名:小脚丫 班级:交工 09-2 学号: 0900502 设计时间:2012\6\4-2012\6\10 指导教师:魏丹

成绩综合评定表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是交通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和任务是:目的:为了巩固和进一步掌握在《交通规划》授课中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交通规划设计工作,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并进一步明确本专业学习的宗旨与任务; 任务:通过对现有路网进行分析划出交通影响区以及主要节点,并在未来预测年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测基础上,采用四阶段法进行相应的交通规划,使学生了解交通规划的大体流程、基本技术方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设计题目及相关要求 1、相关要求: 总体目标:在交通规划区域内相关社会经济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完成交通规划设计内容,增强学生完整的交通规划设计概念及强化规划意识。 具体设计要求: (1)依据分组情况合理分工,各组均独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本课程设计。(2)充分理解并掌握相关理论,熟悉行业规范以及设计流程。 (3)完成设计项目后,将设计指导书、任务书、计算书按要求装订成册。 通过整理课程设计资料、撰写并打印课程设计报告等,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对本此课程设计的全面、系统的认识,同时取得一定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经验。 2、注意事项: (1)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依据分组情况合理分工,各组均独立自主完成,严禁抄袭、抄袭者以零分计。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报告小城市交通规划设计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报告小城市交通规 划设计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 ___ 指导教师:____***____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 .09.02---- .09.15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 设计目的与任务 (1) 1.2 设计内容 (1) 1.3 设计方法 (2) 第二章交通发生量与吸引量的预测 (3) 2.1 交通发生量的预测 (3) 2.1.1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 (3) 2.1.2 规划年各小区交通发生量的预测 (7) 2.2 交通吸引量的预测 (8) 2.2.1 初步预测 (8) 2.2.2 调整计算 (8) 第三章交通分布预测 (9) 3.1 重力模型的标定 (9) 3.2 交通分布量预测 (13) 第四章交通分配 (16) 4.1 交通量的转换 (16) 4.2 交通分配 (16) 第五章结果分析 (19) 5.1 各小区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 (19) 5.2 结果分析 (22) 结语 (23) 附录:福莱特法源程序代码 (25)

第一章绪论 1.1设计目的与任务 交通运输规划课程设计是交通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1.设计题目:《小城市交通规划设计》。 2.目的:经过交通规划设计工作,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并进一步明确本专业学习的宗旨与任务,增强学生完整的交通规划设计概念及强化规划意识。 3.任务:经过对现有路网进行分析划出交通影响区以及主要节点,并在未来预测年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测基础上,采用四阶段法进行相应的交通规划设计,使学生掌握交通规划的大致流程、基本技术方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1.2设计内容 1.交通现状分析 主要对现有道路网络、交通影响区及主要节点进行分析。 2. 规划区域道路交通量预测 1) 建立小区交通发生、吸引模型; 2) 完成交通发生、吸引量的预测。 3. 交通分布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心得总结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小组分工协作、同心协力顺利完成了交通规划课程设计的任务。课程设计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涉及了对现状路网结构的调查、路网数据库的建立、发生和吸引交通量预测、分布交通量预测、交通量分配等内容,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作为小组的一员,我在整个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承担了会议记录的书写,调查获取的交通数据,搜集需要的人口等指标,Transcad的操作等等。在此过程中,不仅收获了顺境时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有逆境时失败的沮丧,不仅收获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带来的交通规划、计算机编程、TransCAD操作等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而且也有小组团队成员的鼓励与信任,以及相互了解、彼此友谊的进一步加深,这些都使本次课程设计与交通调查实习充满意义和感动。 首先,在交通调查中我真正体会到了实践出真知,在对现状路网的各项指标的调查中,不仅要明确调查的目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有着严谨认真的态度。小小的误差看上去微不足道,但是当很多个误差叠加在一起是就会造成调查结果的不准确,这对后续课程设计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通过交通调查,不仅增强了我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更重要的是让我懂得了在实习过程中要有严谨认真的态度,只有以良好的态度去做一件事情才能把事情做好。 其次,在调查结束之后,我负责的是利用TRANSCAD软件进行交通小区划分,路网构建和路网数据录入。根据视频的指导,我开始慢慢学习TRANSCAD软件的应用,当遇到问题时,我就向一些软件高手请教,或者小组讨论。比如,在开始阶段,我在道路网创建这一步骤中出现了失误,虽然在路网中各路段输入数据时没有显现问题,但紧接着后面的操作就难以进展。在组长的带领下,经过我们反复地推敲,我们最终完成了OD反推基年分布交通量,没有对后续过程产生影响。再有,未来的出行发生预测,所得到的结果并不平衡,因此也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所以要进行出行吸引平衡,这个步骤不可或缺。这样,从一开始的迷茫,渐渐寻找到一些门路,到最后完全应用的得心应手。由于我负责的这部分是课程设计最初始的部分,所以如果我没有做好,剩下同学的工作就无法进行,这就需要我认真完成,不能有一点差错。最终,通过我的努力,和同学帮助,我顺利的完成了任务。 最后,我们小组成员一起,根据各人在实习以及课程设计过程中所负责工作

交通管理与控制

河南城建学院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 交通管理与控制 题目: 长安大道交通信号协调控制设计 专业: 交通工程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教室: 开始时间: 2014 年06 月09 日 完成时间: 2014 年06 月13 日 课程设计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河南城建学院《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1 .设计任务书 (1)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1) 1.2课程设计的题目及依据 (1) 1.3设计的调查资料或已知的技术参数 (1) 1.4设计要求 (2) 2.交通现状 (3) 2.1现状交通评价 (3) 2.2交通问题分析与对策 (3) 3. 配时方案的拟定及说明 (5) 3.1长安大道交通信号协调控制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5) 4. 单个交叉口配时方案的确定及参数计算 (6) 4.1确定信号配时方案 (6) 4.2现状信号配时 (7) 4.3计算参数准备 (8) 4.4饱和流量计算 (8) 4.5配时参数计算 (12) 4.6单点信号交叉口交通仿真 (14) 5.1选定周期时长 (16) 5.2确定信号时差 (16) 6. 设计小结 (20) 6.1设计任务 (20) 6.2设计心得 (20) 参考文献 (22)

1 .设计任务书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交通管理与控制》是交通工程专业和交通运输专业学生所必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本课程设计是这门课程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 1、能熟练运用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正确的完成交通控制中的设计任务,解决调查、分析、参数的正确选取等问题。 2、提高设计能力,学生通过交叉口控制系统的设计训练,掌握交通控制定时信号的配时和线控的设计和计算。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去解决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独立探索和创新的能力。 本课程设计对象为某城市道路交叉口,在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详细,全面考虑配时计算时所需参数,选用适当的配时算法,进行配时设计,按指导教师要求认真收集和分析有关设计所需资料,并据此整理确定设计独方案独立完成设计的各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在本课程设计结束时交一份较详细的课程设计说明书。1.2 课程设计的题目及依据 题目:长安大道交通信号协调控制设计,分四组进行。 依据: 1、现场交通调查成果; 2、《交通管理与控制》教材第11、12章中点控和线控部分的内容。 1.3 设计的调查资料或已知的技术参数 本次课程设计选取长安大道沿线,长安大道-未来路交叉口(交叉口编号A)、长安大道-和谐路交叉口(交叉口编号B)、长安大道-清风路交叉口(交叉口编号C)、长安大道-怀仁交叉口(交叉口编号D)进行线控设计。 调查资料如下: (1)各交叉口间距; (2)各交叉口高峰小时各流向流量数据调查 (3)PHF取0.75。 (4)调查高峰时段交叉口各流向大车率。 (5)车道使用条件,交叉口渠化现状。 (6)现有交通管理控制现状。现有的标志标线、信号配时。 (7)各交叉口自行车交通量相关参数(各个方向的自行车流量情况)。 (8)各向行人交通量。 (9)路缘石半径:西北角:10m;西南角:20m;东南角:2.5m;东北角2.5m。

《城市交通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

《城市交通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 任务书(07级) 1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对《城市交通规划》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模型与方法得到全面的复习与巩固,并且能在系统总结和综合运用本课程专业知识的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中,掌握和熟悉城市交通规划预测的操作程序和具体方法,从而为毕业设计和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训练学生严谨求实、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独立思考、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2设计题目 A市城市交通预测与未来路网规划设计方案。 3设计内容 3.1运用城市交通预测理论与模型,进行道路网交通流量预测。包括: (1)道路网编码并简化; (2)未来出行分布预测,采用福莱特法和Transcad软件两种方法计算出行分布; (3)未来交通分配预测。(这里只考虑对高峰小时的小汽车交通量进行分配) 3.2在对现在路网进行加载测试的基础上,根据小汽车高峰小时饱和度调整未来路网。包括: ⑴通行能力的提高; ⑵路段阻抗的降低。 调整路网的具体措施包括提高道路等级、新建道路等。将调整后的路网重新进行OD分布和流量分配,然后根据调整后的路网饱和度大小决定是否要继续优化道路网络。最终得到的路网饱和度应在合理范围内。 4设计成果 4.1说明书 包括设计步骤、计算过程、说明简图、计算表格。 4.2图纸(图幅297×420mm) (1)未来出行分布(期望线图); (2)未来路网流量分配图; (3)未来路网规划设计方案图。 5设计资料

5.1A市基本情况 A市是某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规划年(1995年)有人口107万,市区面积为352km2,平均人口密度3040人/km2。1995年工农业总产值为32亿元,人均国民收入为630元。该城市按功能分为五个大区:老市区、新市区、北工业区、南工业区和河西文教区。交通规划调查统计区域的面积为106.32km2,道路长度约120.48km,公共汽车线路为111.88km,平均道路密度为1.13km/km2,平均公汽线路密度为1.05km/km2。全市出行总流量为165.1万人次/d,平均每人每天出行达1.54次以上。全市机动车数量为11964辆,其中货车6800辆、客车3412辆、摩托车1752辆。公共汽车数量1982年为425辆,运营客量可达到70.1万人次/d。建议小汽车方式出行的客流量比例取10%,高峰小时流量比取0.12,该市小汽车的平均载客人数为1.5人。(小汽车方式出行的比例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定。)详细情况见表1~表4。 表1 A市经济发展情况统计表 表2 市区内土地利用分布表

道路交通规划课程设计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学习目的 为了巩固和深入掌握在《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课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需要掌握的实践环节。通过该课程设计,能够使学生掌握交通数据调查采集及现状分析、交通需求预测及分析、交通网络规划等技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 1、分析庆阳市现状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存在的问题; 2、交通调查与预测; 3、庆阳市新区地块道路网规划设计; 4、选取其中一条主干道(必须选自己设计的某一条),进行横断面、平面、纵断面线形综合设计。 三、设计要求 1、运用所学知识,文字说明庆阳市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存在的问题. 2、交通调查与预测 调查所给路网的高峰小时交通量;查找相关资料,进行交通需求预测及分析。 3、地块道路网规划设计 形成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四级体系,要求路网间距合理、道路线形顺畅、各级道路宽度符合规范、路网均衡、连通性好。 4、主干道横、平、纵断面设计 (1)基本技术指标 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 设计车速V:40~60km/h; 红线宽度:20-80m(根据自己设计); 车行道横坡:1.5%; 人行道横坡:2%。 (2)标准横断面图(1:100); 平面图(1:1000),内容包括:红线、车行道边线、分隔带、路中心线及

桩号、控制点座标及标高,平曲线要素,交叉口缘石半径,路幅宽度标注等; 纵断面图(纵向1:100,横向1:1000),根据控制点标高,结合周围地形,设计并画出纵断面图。 四、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 3000字以上说明,包括平曲线半径及曲线要素计算书。具体内容应包括城市道路与交通系统现状存在的问题,交通调查图示及说明,交通需求预测与分析。 地块道路网设计思路(快、主、次、支路)和主干道横、平、纵断面设计,包括平曲线曲线半径和要素的计算过程。 2、图纸 (1)图纸目录1份 (2)道路系统规划图 (3)道路系统分析图(快、主、次、支分析及各条道路横断面设计) (4)标准横断面图(CAD) (5)平面线形图(CAD) (6)纵断面图(CAD) (7)交叉口设计(CAD) 注意事项: 设计成果统一A3、装订成册,包括封面、封底、正文;封面可自行设计,含课程设计名称、姓名、学号、指导老师等必备信息。电子稿名称格式:学号姓名.doc。 所有图纸均有统一的图框、图名、图例、比例尺,设计者姓名及日期等。道路系统规划图和平面线形设计图还需指北针。 五、进度要求: 2016年 06 月 27 日9:00前必须上交成果。统一交至授课教师处。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报告书

城建学院 《城市交通规划》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 《城市交通规划》 题目: 某地区交通需求预测 专业: 交通工程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开始时间: 2013 年06月 24 日 完成时间: 2013 年 06 月28 日 课程设计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河南城建学院《城市交通规划》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1.设计任务 (1) 2.设计方案的拟定及说明 (2) 3. 交通生成预测 (3) 3.1交通生成总量预测 (3) 3.2发生与吸引预测 (4) 4.交通分布预测 (8) 4.1理论知识 (8) 4.2计算过程 (9) 5.交通方式划分 (14) 5.1换算基础资料 (14) 5.2计算过程 (15) 5.3划分结果 (15) 6.交通分配预测 (16) 6.1理论知识 (16) 6.2计算过程 (16) 6.3预测结果 (21) 7.设计小结 (22) 7.1设计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2) 7.2对城市交通规划及交通需求预测的认识及看法 (22) 7.3设计收获及感想体会 (22) 参考文献 (24)

1.设计任务 首先对任务书中提供的数据进行交通现状分析;然后选用原单位法、增长率法或交叉分类法对出行产生和吸引进行预测;接下来采用增长系数法或重力模型法对交通分布进行预测;对于交通方式划分只需按照提供的出行比例等相关数据将出行转化为标准交通量(单位:pcu );最后的交通分配预测可以选择最短路法或多路径交通分配法进行。 1、交通现状分析; 2、出行产生和吸引预测; (1)交通生成总量的预测 可供选择的方法:原单位法、增长率法,或者利用研究对象地区过去的交通量或经济指标等的趋势法和回归分析法。 (2)发生与吸引预测: 可供选择的方法:原单位法、增长率法等。 3、交通分布预测; 利用调查的现状交通数据,任选一种方法:平均增长系数法(设定收敛标准 %3=ε)、底特律法(设定收敛标准%3=ε)、福莱特法(设定收敛标准%3=ε)、 无约束重力模型法并计算未来时段的分布交通量。 4、交通方式划分; 按照提供的出行比例等相关数据将出行转化为标准交通量(单位:pcu ) 5、交通分配预测; 采用非平衡模型中的一种。 6、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十字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设计 姓名:吴明健 专业:交通工程 班级:交通1321 学号:130242109

1基础资料收集 1.1道路几何条件调查 交叉口现状图(要求使用AUTOCAD 画出)。例: 1.2交通条件调查 (1)交通量调查 高峰小时流量表

(2)交叉口交通控制状况调查相位数:3; 信号周期:157s; (3)现状评价分析 交叉口现状评价结果表

1.3交叉口问题分析 (1)非机动车道狭窄,而非机动车车流量又很大,导致非机动车越过停止线等待信号并在路口大量冗积,严重影响机动车右转; (2)西进口处机动车道只有两条,分别为直行左转合用车道和直行右转合用车道,直行右转合用车道上直行车等待信号灯时会影响后方右转车辆; (3)直行车辆和左转车辆会受对向直行和左转车辆的影响,从而滞留在交叉口内,影响通行效率。 2交叉口概略设计 2.1问题对策及概略设计 (1)机动车道设计(要求使用AUTOCAD画出) 东西南北车道均为3米,非机动车道均为3米,具体见图。 (2)非机动车道设计方案 南北不变,西进口到处将非机动车道由原来的1.5米扩建至3米。 (3)信号控制方案 具体计算过程及方案结果如下。 2.2信号配时初步检验 流量比总和Y是否满足<0.9:方案一不满足,方案二满足。 3详细设计 3.1进出口道设计 东西南北车道均为3米,非机动车道均为3米,具体见图。

3.2信号控制方案

4设计方案评价 交叉口设计方案评价表 对设计方案进行总结。 5.设计总结 本次交叉口优化经过两次设计方案并试算,方案一为,南北两相位,东西两相位,并把东西方向进口车道拓宽为一个左转专用道,一个直行车道和一个直行右转专用车道。方案二为,南北一相位,东西两相位,并把东西方向进口车道拓宽为一个左转专用道,一个直行车道和一个直行右转专用车道。 结果发现第一次试算后Y>0.9,故第一个方案不成功。经过第二个方案并试算后Y<0.9,故方案二合理,具体计算过程如下(第一次试算略): 初设C=120s,相位数j=3,相位损失时间Ls=3s,总损失时间为L=9s,总有效绿灯时间Ge=111s,平均每相位有效绿灯时间g e=111/3=37s,绿信比λ=g e/C=0.31.方案一和方案二总结见附表。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报告

交 通 规 划 课 程 设 计 姓名: 学校:河南理工大学 班级: 学号:

交通需求预测 四阶段法 一、交通发生与吸引 此阶段的任务是求出对象地区的交通需求总量,即生成交通量。然后,在此量的约束下,求出各个交通小区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 由已知数据表1: 表1 现状住户及土地利用情况 注:现状年为2012年数据,规划5年后的交通量,每年人口增长率均为5% ,用地面积每年增长率为4%,原单位均不变。 可得出现状OD表,如下: 得,总交通发生量O=20310.1+22886.5+29404.04+19224.9+12718+29433+25553.7=

159530.24 总交通吸引量D=21269.7+28721.1+39983.7+19043.4+31311+24761.1+21283.2=186373.20 由于总交通量不等于总吸引量,所以需要进行调整,如下: 调整系数法: f=总交通发生量/总交通吸引量=159530.24/186373.20=0.8560 由公式D j’=D j×f可得出调整后的OD表,如下: 现状年为2012年,每年人口增长率为5%,用地面积每年增长率为4%,原单位不变,所以5年后即2017年的住户数及土地利用情况如下:

由上边表格可得出5年后OD表,如下: 总发生交通量: O=25921.41+29209.62+37527.83+24536.39+16231.75+37564.80+32613.72=203605.50 总吸引交通量: D=25877.84+34943.69+43680.64+23169.21+38094.62+30125.66+25894.27=226751.49 由于总交通量不等于总吸引量,所以需要进行调整,如下: 调整系数法: f=总交通发生量/总交通吸引量=203605.50/226751.49=0.8979 由公式D j’=D j×f可得出调整后的OD表,如下: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11414

河南城建学院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 交通管理与控制 题目:平顶山建设路-凌云路交叉口定时信号配时设计 专业: 交通工程 学生姓名: 李鹏举 学号: 071413220 指导教师: 刘丽华、张蕾 设计教室: 10#B609、302 开始时间: 2016 年01 月04 日 完成时间:2016 年01 月08 日 课程设计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1 交通调查 (1) 1.1 调查主要内容 (1) 1.2 本人负责调查部分数据处理及分析 (1) 2 设计交通量确定 (4) 2.1 最高10分钟流率统计 (4) 2.2 设计小时交通量计算 (5) 3车道渠化及信号相位方案设计 (6) 3.1 渠化方案设计 (6) 3.2 相位方案设计 (6) 4 饱和流率估算 (7) 4.1 复杂情况下饱和流率计算 (7) 4.2 饱和流率汇总及对比 (11) 5 各项配时参数计算 (13) 5.1 交叉口信号配时设计流程 (13) 5.2 确定关键车流和流率比 (14) 5.3 计算各个相位黄灯时间、全红时间、绿灯间隔时间 (14) 5.4 计算总损失时间 (15) 5.5 计算最佳周期时间 (15) 5.6 计算各项配时参数 (15) 6 约束条件检验 (16) 6.1 周期时长检验 (16) 6.2 行人过街时间检验 (16) 7 延误与服务水平确定 (16) 7.1 交叉口各车道组通行能力 (16) 7.2 交叉口各车道组饱和度 (17) 7.3 交叉口各车道组均衡延误 (18) 7.4 交叉口各车道组随机附加延误 (19) 7.5 交叉口各进口车道的的延误 (19) 7.6 各进口道平均信控延误 (20) 7.7 整个交叉口的平均信控延误 (20)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课程设计 任务书及计划书 20 ——20 学年 第学期 环节名称: 学生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院、系: 教研室:

课程设计任务书 注:此套表填写一式三份,于课程设计前一周分别交至教学督导团、教务科、教研室

课程设计计划书 教学院长、教学主任:教研室主任: 填表人:填表时间:年月日

交通规划四阶段需求预测法设计任务书 一、 设计资料: 郑州市某道路网络如图所示: 道路网络图 交通节点1、3、7、9分别为A 、B 、C 、D 四个交通区的作用点,边线上的数据为路段行驶时间(单位min )。各条道路均为设有中央分隔带和机非分隔带的双向两车道道路。假设规划调查区的土地利用性质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规划区域土地利用特征 根据郑州市交通规划未来郑州市出行方式如下 C A B D

二、设计要求: 1)选取增长系数法(平均增长系数法、福莱特法、佛尼斯法、底特律法)中的一种对未来交通量进行分布预测; 2)选取郑州市2020年未来出行方式中的一种模式进行预测; 3)选用容量限制法对交通量进行分配,第一次分配20%,第二次分配20%,第三次分配30%,第四次分配30%。 三、设计成果 提交需求预测计算书1份。 附:计算书 1.交通生成预测 使用交叉分类法,计算现状及目标年各小区的交通生成量。 现状交通生成量: 交通小区A:9000×0.02×2.5+9000×0.13×2.8+9000×0.22×3.0+9000×0.63×3.2=27810 交通小区B:8000×0.03×2.5+8000×0.24×2.8+8000×0.32×3.0+8000×0.41×3.2=24152 交通小区C:11100×0.1×2.5+11100×0.11×2.8+11100×0.25×3.0+11100×0.54×3.2=28842 交通小区D:8500×0.02×2.5+8500×0.21×2.8+8500×0.35×3.0+8500×0.42×3.2=25772 目标年交通生成量: 交通小区A:10100×0.02×2.5+10100×0.13×2.8+10100×0.22×3.0+10100×0.63×3.2=31209 交通小区B:9100×0.03×2.5+9100×0.24×2.8+9100×0.32×3.0+9100×0.41×3.2=27472.9 交通小区C:9500×0.1×2.5+9500×0.11×2.8+9500×0.25×3.0+9500×0.54×3.2=33699.6 交通小区D:9900×0.02×2.5+9900×0.21×2.8+9900×0.35×3.0+9900×0.42×3.2=30016.8 2.交通分布预测 已知现状交通分布的OD矩阵为:(单位:人次/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