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光的反射实验报告单模板文档2篇

关于光的反射实验报告单模板文档2篇

关于光的反射实验报告单模板文档2篇
关于光的反射实验报告单模板文档2篇

关于光的反射实验报告单模板文档2篇

About light reflection experiment report sheet template document

关于光的反射实验报告单模板文档2篇小泰温馨提示: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本文档根据实验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报告文档

2、篇章2:八年级物理实验:光的反射实验报告文档篇章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报告文档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试验器材:平面镜1个。激光笔1个,带刻度光盘的光屏1个,水槽一个,支架1对,夹子1个。

1、按要求组装器材。

2、用激光笔射出一束激光,用笔记下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并在刻度光盘上读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记录在表格中。

4、将光屏向前或向后折,观察反射光线。

1、在反射现象中,————————————都在同一平面内;

2、————————————分居法线两侧;

3、——————————————。

篇章2:八年级物理实验:光的反射实验报告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

一、实验名称: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通过实验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能用光反射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画有角度的可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平面镜、两个光源、铅笔、直尺等。

四、实验步骤 1、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2.让一束红光贴着硬纸板沿着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着另一方向射出。

3、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线EO和反射光线OF的径迹.

4、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重做两次,换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

5、取下硬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两侧的角i和角r。

6.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反射光线。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光的反射实验报告14.11.3

《光的反射》实验报告 一、光的反射现象 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会有一部分光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就叫做光的反射。 二、光的反射定律 1、几个名词:法线:经过入射点O并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ON叫做法线。 2、光的反射遵循什么规律呢?(角大小怎样?光线位置在哪?可对称等等。) 实验器材:激光笔装置盒、配有镜子的白色卡纸、铅笔、量角器(如上图) 学生活动一: 1.探究目的:探究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 做法:再将白色卡纸一半伸出盒外,让法线与底座盒子一边重合,再次贴着MN线竖直放上镜子,选择600入射光线,观察到反射光线后,再将伸出部分纸片向下按,看看纸上能否再次看到反射光线。再将纸片折回再观察。 总结: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平面内。(“几个”or“同一个”) 学生活动二: 1.探究目的:探究两角大小关系以及三线位置关系。 转动卡纸与镜子,让光分别从300 、400、600入射到镜面同一入射点O,在白卡纸上观察反射后光线位置,并画出反射光线所在位置,探究两光线与法线夹角关系,注意观察入射光线的方向改变时,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至少做3次)将数据记入下表中: 总结:(1)反射角入射角 (2)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位居法线。(“同侧”or“两侧”) 综合分析探究活动一、二,总结光的反射规律。 ①三线共面②两线分居法线两侧③两角相等 学生活动三:举起镜子,观察后面的同学,后面同学能否从镜子中也看到你? 1.探究目的:探究光路是否可逆? 学生动手:在原卡纸上找到一条反射光线,让激光反过来沿这条反射光线入射,再次观察射出的光线位置,比较与之前光路有什么特点。(此次反射光线与原先入射光线重合)小结:反射时光路是的。 学生活动四: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画出下列光线的反射光线:(先过O点作与镜面垂直的法线,再量出入射角,在另一侧量出等大的反射角,画出反射光线。)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报告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分组实验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 实验目的: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试验器材:平面镜1个。激光笔1个,带刻度光盘的光屏1个,水槽一个,支架1对,夹子1个。 实验步骤: 1、按要求组装器材。 2、用激光笔射出一束激光,用笔记下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并在刻度光盘上读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记录在表格中。 3、重复实验两次。 4、将光屏向前或向后折,观察反射光线。 5、整理器材。 实验记录: 次数入射角i 反射角r 1 2 3 实验结论: 1、在反射现象中,在同一平面内; 2、居法线两侧; 3、——————————————。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分组实验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 【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实验器材】两支完全一样的蜡烛、一块玻璃板、一个光屏、火柴、刻度尺 【实验步骤】 1、将玻璃板垂直置于桌面,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面的蜡烛的像。 2、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3、将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4、移到蜡烛的位置,观察其像的大小有无变化。 5、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实验数据】 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物体与玻璃 的距离(cm) 像与玻璃的 距离(cm) 物像连线与 镜面的关系 实像或虚像 位置1 位置2 位置3 【实验结论】 平面镜成像特点: 1.像和物大小, 2.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 4.平面镜所成像是像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四年级班实验者 全体学生 时间实验名称一、体验静电现象 实验 器材 塑料梳子或笔、碎纸屑 实验步骤1、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碎纸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再一次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 结论 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实验注意 事项 指导 教师: 评定等级

班级四年级班实验者 全体学生 时间实验名称二、让小灯泡发光 实验 器材 导线1根、电池1节、小灯泡1个。 实验步骤选择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的锡粒接触,观察现象。 2、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观察现象。 3、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接触,观察现象。 4、整理器材。 实验 结论 小灯泡亮了。 实验注意 事项 选择两种连接方式,正确连接并点亮小灯泡。 指导 教师: 评定等级

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四年级班实验者 全体学生 时间实验名称三、连接带灯座的电路实验 器材 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各1个、导线2根。 实验步骤组装电路 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正确安装在电池盒里。 2、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3、将小灯泡安装在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小灯泡亮了。 4、拆分器材 5、整理器材。 实验 结论 小灯泡亮了 实验注意事项1、正确连接电路,认清电池正、负极。 2、放置电路短路或者断路。 指导 教师: 评定等级

班级四年级班实验者 全体学生 时间实验名称四、连接串联电路 实验 器材 电池、电池盒、灯泡、灯座各2个、导线4根。 实验步骤1、把电池装入电池盒里,把灯泡装在灯座上。 2、用导线把电池、灯泡、逐个串接法连起来。使2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3、拆分器材 4、整理器材。 实验 结论 串联是电路的一种连接方式。 实验注意事项1、要注意检查电器元件是否完好。 2、要注意电池正负极的连接。 指导 教师: 评定等级

几何光学实验报告

几何光学实验研究 一、实验内容 (一)仪器的组安装和调整 1、安装 矩形光盘安装: (1)在矩形光盘背面安好工形托架 (2)将大支杆插入大三角支架 (3)将安在矩形光盘上的工字型托架插入大支杆孔 (4)调整矩形光盘于水平位置,旋紧各螺丝 (5)将光源支杆插入小三角支架,旋紧螺丝 2、调整 光源筒在U型支架上可以灵活转动,改变射出光线的角度;调节支杆高度可以改变光源的高度;灯泡位置可在灯座筒里转动,使灯丝正好位于透镜的焦点上。仪器使用前调整步骤如下: (1)将低压电源的输出电压调至2V,接通电路,逐次增大电源的输出电压 (2)将光源靠近矩形光盘的缝屏板,并将缝屏板上的光拦插片第一、七条关闭,拉开其他的,使光屏上出现五条光带 (3)将光源筒向光盘上倾斜,使光带落在矩形光盘上,仔细调整角度,使光带既能照满光盘,又使亮度最好 (4)调整灯丝位置,前后移动和转动,使光盘上得到窄而亮并且近乎平行的五条光带 (5)使矩形光盘与桌面平行,调整光源的投射角,使五条光带的中间一条正好透射在光盘中央的黑色标记上 (二)分光小棱镜的使用 实验方法:分光小棱镜的角度主要用来改变光 的入镜角度,把小棱镜吸于光具盘上,分光交 于主光轴一点。 实验现象:如右图所示 (30°和11°小棱镜分光角度目测差别不大, 故以右图示意即可) (三)透镜的光学作用

将大双凸透镜吸 使三条光线都通过光通过光心的光线,按原方向传播,发生偏转 将大双凸透镜吸 使主 光轴通过透镜光再使二次反射光线于透镜前焦 则折射通过主焦点的光线, 跟主光轴平行 将大双凸透镜吸 使光平行主光轴的光线, 后会聚在焦点 上 将小双凸透镜吸 在小双凸透镜的焦点后放置一大双凸 使光线通过从主光轴焦点外某一点发出的近轴光线, 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 将凹透镜吸附在 使三条光平行主光轴的光线, 后成发散光线 (四)球面镜的光学性质

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 全体学生班级四年级班实验者 时间实验名称一、体验静电现象 实验 塑料梳子或笔、碎纸屑 器材 1、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碎纸屑,观察有什 实验 么现象发生。 步骤 2、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再一次靠近头发,观察有什 么现象发生。 实验 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结论 实验注意 事项 指导 评定等级教 师:

科学实验报告单 全体学生班级四年级班实验者 时间实验名称二、让小灯泡发光 实验 导线1根、电池1节、小灯泡1个。 器材 选择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 小灯泡的锡粒接触,观察现象。 2、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 实验 步骤 小灯泡螺纹接触,观察现象。 3、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 底部的锌壳接触,观察现象。 4、整理器材。 实验 小灯泡亮了。 结论 实验注意 选择两种连接方式,正确连接并点亮小灯泡。事项 指导 评定等级教 师:

科学实验报告单 全体学生班级四年级班实验者 时间实验名称三、连接带灯座的电路 实验 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各1个、导线2根。 器材 组装电路 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正确安装在 电池盒里。 2、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实验 步骤 小灯泡发光。 3、将小灯泡安装在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小灯泡亮了。 4、拆分器材 5、整理器材。 实验 小灯泡亮了 结论 1、正确连接电路,认清电池正、负极。 实验注意 事项 2、放置电路短路或者断路。 指导 评定等级教 师:

关于光的反射实验报告单模板文档2篇

关于光的反射实验报告单模板文档2篇 About light reflection experiment report sheet template document

关于光的反射实验报告单模板文档2篇小泰温馨提示: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本文档根据实验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报告文档 2、篇章2:八年级物理实验:光的反射实验报告文档篇章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报告文档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试验器材:平面镜1个。激光笔1个,带刻度光盘的光屏1个,水槽一个,支架1对,夹子1个。 1、按要求组装器材。

2、用激光笔射出一束激光,用笔记下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并在刻度光盘上读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记录在表格中。 4、将光屏向前或向后折,观察反射光线。 1、在反射现象中,————————————都在同一平面内; 2、————————————分居法线两侧; 3、——————————————。 篇章2:八年级物理实验:光的反射实验报告文档【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 一、实验名称: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通过实验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能用光反射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画有角度的可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平面镜、两个光源、铅笔、直尺等。 四、实验步骤 1、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关于光的反射实验报告单模板(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8650-39 关于光的反射实验报告单 模板(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关于光的反射实验报告单模板(完整 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篇一: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报告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试验器材:平面镜1个。激光笔1个,带刻度光盘的光屏1个,水槽一个,支架1对,夹子1个。 实验步骤: 1、按要求组装器材。 2、用激光笔射出一束激光,用笔记下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并在刻度光盘上读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记录在表格中。 3、重复实验两次。 4、将光屏向前或向后折,观察反射光线。

5、整理器材。 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 1、在反射现象中,————————————都在同一平面内; 2、————————————分居法线两侧; 3、——————————————。 篇二:八年级物理实验:光的反射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二、实验目点: 通过实验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能用光反射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三、实验器材 画有角度的可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平面镜、两个光源、铅笔、直尺等。 四、实验步骤 1、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大学物理上实验报告(共2篇)

篇一: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 院系名称:勘察与测绘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辉光盘 【实验目的】: 观察平板晶体中的高压辉光放电现象。 【实验仪器】:大型闪电盘演示仪 【实验原理闪电盘是在两层玻璃盘中密封了 涂有荧光材料的玻璃珠,玻璃珠充有稀薄的 惰性气体(如氩气等)。控制器中有一块振荡 电路板,通过电源变换器,将12v低压直流 电转变为高压高频电压加在电极上。 通电后,振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 由于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二产 生紫外辐射,玻璃珠上的荧光材料受到紫外 辐射激发出可见光,其颜色由玻璃珠上涂敷 的荧光材料决定。由于电极上电压很高,故 所发生的光是一些辐射状的辉光,绚丽多彩,光芒四射,在黑暗中非常好看。 【实验步骤】: 1. 将闪电盘后控制器上的电位器调节到最小; 2. 插上220v电源,打开开关; 3. 调高电位器,观察闪电盘上图像变化,当电压超过一定域值后,盘上出现闪光; 4. 用手触摸玻璃表面,观察闪光随手指移动变化; 5. 缓慢调低电位器到闪光恰好消失,对闪电盘拍手或说话,观察辉光岁声音的变化。 【注意事项】: 1. 闪电盘为玻璃质地,注意轻拿轻放; 2. 移动闪电盘时请勿在控制器上用力,避免控制器与盘面连接断裂; 3. 闪电盘不可悬空吊挂。 辉光球 【实验目的】 观察辉光放电现象,了解电场、电离、击穿及发光等概念。 【实验步骤】 1.将辉光球底座上的电位器调节到最小; 2.插上220v电源,并打开开关; 3. 调节电位器,观察辉光球的玻璃球壳内,电压超过一定域值后中心处电极之间随机产生数道辉光; 4.用手触摸玻璃球壳,观察到辉光随手指移动变化; 5.缓慢调低电位器到辉光恰好消失,对辉光球拍手或说话,观察辉光随声音的变化。

观察凸透镜成像物理实验报告

观察凸透镜成像物理实验报告探究课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 2.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分别是在平面镜的两侧. 3.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实验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 所需器材;蜡烛(两只),平面镜(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纸,火柴, 实验步骤; 一,在桌面上平铺一张16开的白纸,在白纸的中线上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垂直立在这条直线上.二.在平面镜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的纸遮挡平面镜的背面,发现像仍然存在,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平面镜,因而证明平面镜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三.拿下遮光纸,在平面镜的背后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好像被点燃了.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四.用铅笔分别记下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平面镜和蜡烛,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白纸上所作的记号,量出点燃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未点燃蜡烛(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比较两个距离的大小.发现是相等的.

五.自我评估.该实验过程是合理的,所得结论也是正确无误.做该实验时最好是在暗室进行,现象更加明显.误差方面应该是没有什么误差,关键在于实验者要认真仔细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时要认真测量.您正浏览的文章由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六.交流与应用.通过该实验我们已经得到的结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被平面镜垂直且平分.例如,我们站在穿衣镜前时,我们看穿衣镜中自己的像是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与人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当我们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会看到镜中的像也在向我们走近.我们还可以解释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平静的水面其实也是平面镜.等等.

五下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1 班级::日期 : 年月日 实验名称物体的沉浮 实验目的观察物体的沉浮 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一:取小石头、木块、橡皮、针等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 1、把水槽放在展台上,从袋中取出泡沫、回形针、萝卜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2、把小石块、橡皮、泡沫块、萝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四分之 一、八分之一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结论 :木块、塑料、泡沫在水中是浮的;小石头、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五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2 班级: : 日期: 年月日 实验名称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实验目的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材料水槽、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型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一套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一套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小瓶子、潜水艇 实验过程: 实验1.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实验2、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 实验结论: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3 班级::日期:年月日 实验名称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目的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一:找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 1、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用上面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改变它的形状,即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橡皮泥就能浮在水面上。 2、取一个量杯,装入200毫升的水,记录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结论: 实心橡皮泥质量不变,形状改变,体积也不变,橡皮泥的沉浮不会发生改变。 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科学实验报告单4

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1 实验名称物体的沉浮 实验目的观察物体的沉浮 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 实验过程实验一:取小石头、木块、橡皮、针等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把水槽放在展台上,从袋中取出泡沫、回形针、萝卜等分别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2、把小石块、橡皮、泡沫块、萝卜分别切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结论:木块、塑料、泡沫在水中是浮的;小石头、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科学实验报告单2 实验名称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实验目的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材料:水槽、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型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一套同体积不同重量的球、一套同重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小瓶子、潜水艇 实验过程:实验1.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实验2、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 实验结论: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科学实验报告单3 实验名称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目的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材料水槽、水、塑料、小刀、泡沫、橡皮、萝卜、曲别针等各种材料 实验过程:实验一:找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实验二:1、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用上面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改变它的形状,即把橡皮泥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橡皮泥就能浮在水面上。 2、取一个量杯,装入200毫升的水,记录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 实验结论:实心橡皮泥质量不变,形状改变,体积也不变,橡皮泥的沉浮不会发生改变。橡皮泥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科学实验报告单4 实验名称造一艘小船 实验目的比较哪种船载物多 实验材料水槽、若干橡皮泥、若干垫子、玻璃弹子、有关图片 实验过程一、准备1.决定造一艘什么船;2.准备需要的材料。 二、制作1.画出船的设想草图;2.动手制作。 三、改进和完成 1.放到水里试试,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空气的性质实验报告单

空气的性质实验报告单 篇一: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联合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联合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联合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二:实验报告单四上 实验过程记录表 1 实验过程记录表 2 实验过程记录表 3 实验过程记录表 实验过程记录表 4 实验过程记录表 实验过程记录表 5 篇三: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空气占据空间(四年级上册第 1单元)课题:《空气的性质》实验器材:细木棍、两只一样的气球、细线、支架、透

明胶带实验类型:教师演示 实验结论:空气也有质量。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现象(四年级上册第 1单 元)课题:《热空气和冷空气》 实验器材:热水、集气瓶、玻璃片、透明水槽、线香、火柴实验类型:教师演示 实验结论:热空气会向上升,形成对流。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认识二氧化碳(四年级上册第 1单元) 课题:《空气中有什么》 实验器材:锥形瓶、集气瓶,带有玻璃的塞子、软管、小苏打、醋、澄清石灰水、长、短蜡烛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测量热水变冷的温度(四年级上册第 2单元)课题:《冷热与温度》 实验器材:温度计、热水、钟表、记录纸、烧杯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

实验结论:热水降温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直到与周围环境温度一致。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演示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探究热在固体中的传递(四年级上册第 2单元)课题:《热的传递》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里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 年 级 上 册演示 分组 时 间 年 月 日 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 观察狗尾草 实验目的:观察狗尾草特征 实验器材:摘一棵狗尾草 实验步骤: 1、在野外取一棵狗尾草。 2、观察它的的根、茎、叶、花、果实。 观察到的现象:茎较( ),多( )。 实验结论: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实验报告单(20200911102353)

小学科学五年级实验报告单 ---马士和小学:姚兰泉 学校年(班)级___年级___班实验者 时间9.6 实验名称种子发芽对比实验 实验器材:一次性水杯,纸巾、纸盒 我的猜测: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我是这样做的: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 挖两个洞)贴上标签 2、将种子放入洞中 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观察到的现象: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缺一不可。 我认为: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疑问:为什么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年(班)级___年级___班实验者 时间10.11 实验名称光的传播路线 实验器材:卡纸4张,其中3张在同一位置打一个洞(一枚硬币大小,夹子,手电筒、水管3段,弯头2个 我的猜测:光沿直线传播。 我是这样做的:1、用夹子夹住卡纸,横立在桌面上排成整齐的一行,间隔距离为15cm(没有孔的放在最末端) 2、用手电筒照射有孔卡指和管口 观察到的现象:光在物质中是直线传播。 我认为:光在同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疑问:为什么光在同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年(班)级___年级___班实验者 时间10.18 实验名称光的反射能力 实验器材:卡纸(红、黄、绿、黑、白)各一张,手电筒一支,夹子 我的猜测:黑色反黑光,红色反红光,黄色反黄光,绿色反绿光,白色反白光。 我是这样做的:1、夹子夹住卡纸 2、将夹横立在桌上,并在桌面上放一页有字的纸。 3、打开手电筒开关,对着卡纸,观察文字 观察到的现象:黑色反光弱,红色反红光,黄色反黄光,绿色反绿光,白色反光能力强。 我认为:深色反光弱,浅色反光能力强。 疑问:为什么黑色反光弱,红色反红光,黄色反黄光,绿色反绿光,白色反光能力强。

科学实验报告单填写

科学实验报告单填写

————————————————————————————————作者: ————————————————————————————————日期:

班级年班 实验课题种子发芽对比实验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一次性水杯,纸巾、纸盒 实验步骤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 洞)贴上标签 2、将种子放入洞中 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 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 号杯进行对比。 实验结论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 班级年班 实验课题蚯蚓的选择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长方形盒子、吸水纸、干纸巾 实验步骤1、将长方形盒子里面涂成黑色,盒子盖子的一端剪掉 3、将盒子罩 2、桌面上放好吸水纸和干纸巾? 一块? 在上面 实验结论蚯蚓的生存环境阴暗、潮湿。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 班级年班

实验课题光和影子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手电筒1支,长方体木块3块 实验步骤1、桌面上放上一块长方体木块,打开手电筒开关,从 不同位置照射。 2、在桌面上放三块木块(与手电筒距离不一样),打 开手电筒开关。 3、将1块木块平放在桌面上,打开手电筒开关,从 水平和垂直方位照木块。 实验结论垂直照射影子最短,平射影子最长。(平行形不变,倾 斜形改变。)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 班级年班 实验课题阳光下的物体的影子变化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手电筒、木棒、木板、橡皮泥 实验步骤1、用橡皮泥将木棒垂直固定在木板上 2、用手电筒(当作太阳光)从左、左上、上、右上、 右各个方位照木棒 实验结论影子的长度短和方向都在变化。 实验报告单 实验周次:班级年班 实验课题光的传播路线

大学物理一实验报告(共5篇)

篇一: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模板. **学院物理系大学物理 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实验地点:班级:姓名:座号: 实验时间:月 物理系编制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仪器设备: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 教师签名: 五、实验数据记录 六、实验数据处理 七、实验结论与分析及思考题解答 1、对实验进行总结,写出结论: 2、思考题解答: 篇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学院物理系大学物理 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空气比热容比测定实验实验地点:班级:姓名:座号: 实验时间:月日 物理系编制 一、实验目的: ①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②观察热力学过程中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 ③学习气体压力传感器和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 贮气瓶,温度计,空气比热容比测定仪。 数字电压表 1-进气活塞;2-放气活塞;3-ad590; 4-气体压力传感器;5-704胶粘剂图4-4-1 实验装置简图 三、实验原理: 气体由于受热过程不同,有不同的比热容。对应于气体受热的等容及等压过程,气体的比热容有定容比热容c和定压比热容c。定 v p 容比热容是将1kg气体在保持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加热,当其温度升高 1?c 时所需的热量;而定压比热容则是将1kg气体在保持压强不变的情 ?cv 况下加热,当其温度升高1?c时所需的热量。显然,后者由于要对外作功而大于前者,

即c定容比热容c之比 v p 。气体的比热容比?定义为定压比热容c和 p ? ? cc pv 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经常出现在热力学方程中。 2 四、实验步骤: 5 (1)用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强p0 设为(1.0248?10pa); (2)开启电源,将电子仪器部分预热10分钟,然后用调零电位器调节零点; (3)关闭放气活塞2,打开进气活塞1,用充气球向瓶内打气,使瓶内压强升高(即数字电压表显示值升高120~140mv左右,关闭进气活塞1。待瓶中气压强稳定时,瓶内气体状态为ⅰ。记下p1; (4) 迅速打开放气活塞2,使瓶内气体与大气相通,由于瓶内气压高于大气压,瓶内部分气体将突然喷出,发出“嗤”的声音。当瓶内压强降至p0时(“嗤”声刚结束),立刻关闭放气活塞2,此时瓶内气体状态为ⅱ。 (5)当瓶内压强稳定后,此时瓶内气体状态为ⅲ。记下p2。 p0pp每次测出一阻压强值、1、2,利用公式 ??p51 (4-4-2) ?p1???p?100?? ?2000? 计算 教师签名: 3 p1、p2;再用以下公式 lnp?lnp ?p2?5 ?p2???p?100??2000 ?? lnp/p (4-4-3) 1010??? lnp1?lnp2 计算空气比热容比 ?。重复4次,计算?的平均值。 lnp1/p2 五、实验数据记录: 测量数据填入下表。 t? 27 ℃ 1.0248×105 pa

(完整版)大象版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doc

大象版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测气温 实验材料温度计、记录本、笔 实 1 、将温度计挂历在室外通风、不被阳光直射的地方, 验 温度计离地面约 1.5 米左右; 方 2 、读数时,一定要注意视线与温度计的液柱顶端相 法 平,如果个子矮,应站在凳子上看; 和 3、分小组定时观察,记录温度; 过 4 、整理测量数据。 程 时间8:00 10:00 12:00 14:00 16:00 实验现象 10 ℃14 ℃20 ℃26 ℃16 ℃ 气温 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大约出现在下午14:00 ,而不是实验结论 中午 12:00 。

实验名称自转旋翼 实验材料秒表、皮尺 实 验 1、做几个翅膀长度不同而其他都相同的自转旋翼。 方 2、测量并记录翅膀的长度。 法 3、再分别测量并记录它们东 2 米高处下落的时间。 和 4、分析这些数据,得出结论。 过 程 翅膀长度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最后结果 2 厘米 1 秒 1 秒 1 秒 1 秒 实验现象 4 厘米 1.5 秒 1.5 秒 1.5 秒 1.5 秒 6 厘米 2 秒 2 秒 2 秒 2 秒 纸张相同、曲别针数量相同的自转旋翼,翅膀的长 实验结论 度越长,下降速度越慢。

实验名称纸杯烧水 实验材料酒精灯、铁架台、纸杯 1、把猜想填入表格,指明说说自己猜想的根据。 实 2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怎样安全使用酒精验灯。生在小组内互说,指明说一说怎样安全使用酒方精灯。 法 3 、示范安全使用酒精灯。 和 4 、小组讨论所用实验材料。 过 5 、小组组长到材料超市选取实验材料,分组实验,程填写实验报告单。 6、汇报实验结果。 实验现象纸杯里的水被烧开,而纸杯并没有漏水。 纸杯没有烧着是因为杯子里的水吸收了热量,纸杯实验结论 达不到着火点。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五年级实验报告单 学校年(班)级实验者 时间实验名称种子发芽对比实验 实验器材:一次性水杯,纸巾、纸盒 我的猜测: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我是这样做的: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 2、将种子放入洞中 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 观察到的现象: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缺一不可。 我认为: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疑问:为什么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指导老师:评定等级:

学校年(班)级实验者 时间实验名称光的传播路线 实验器材:卡纸4张,其中3张在同一位置打一个洞(一枚硬币大小,夹子,手电筒、水管3段,弯头2个 我的猜测:光沿直线传播。 我是这样做的:1、用夹子夹住卡纸,横立在桌面上排成整齐的一行,间隔距离为15cm(没有孔的放在最末端) 2、用手电筒照射有孔卡指和管口 观察到的现象:光在物质中是直线传播。 我认为:光在同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疑问:为什么光在同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指导老师:评定等级:

学校年(班)级实验者 时间实验名称光的反射能力 实验器材:卡纸(红、黄、绿、黑、白)各一张,手电筒一支,夹子 我的猜测:黑色反黑光,红色反红光,黄色反黄光,绿色反绿光,白色反白光。 我是这样做的:1、夹子夹住卡纸 2、将夹横立在桌上,并在桌面上放一页有字的纸。 3、打开手电筒开关,对着卡纸,观察文字 观察到的现象:黑色反光弱,红色反红光,黄色反黄光,绿色反绿光,白色反光能力强。 我认为:深色反光弱,浅色反光能力强。 疑问:为什么黑色反光弱,红色反红光,黄色反黄光,绿色反绿光,白色反光能力强。 指导老师:评定等级:

关于光的反射实验报告单模板

Record the situ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orm future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光的反射实验报告单

编号:FS-DY-20209 关于光的反射实验报告单 篇一: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报告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试验器材:平面镜1个。激光笔1个,带刻度光盘的光屏1个,水槽一个,支架1对,夹子1个。 实验步骤: 1、按要求组装器材。 2、用激光笔射出一束激光,用笔记下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并在刻度光盘上读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记录在表格中。 3、重复实验两次。 4、将光屏向前或向后折,观察反射光线。 5、整理器材。 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 1、在反射现象中,————————————都在同一平面内; 2、————————————分居法线两侧; 3、——————————————。 篇二:八年级物理实验:光的反射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二、实验目点: 通过实验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能用光反射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三、实验器材 画有角度的可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平面镜、两个光源、铅笔、直尺等。 四、实验步骤1、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2.让一束红光贴着硬纸板沿着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着另一方向射出。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教案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目标: ㈠知识目标: 1、知道光的反射现象及有关概念; 2、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3、知道光的反射种类并能识别有关现象; 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分析归纳能力 ㈢情感目标: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光的反射定律和应用 教学难点:反射定律中的“三线共面”的理解和两种反射现象的应用。 教学方法:实验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激光笔平面镜附有量角器白色光屏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我们都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你能举例说明吗?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的形成都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我们为什么能看见日光灯、烛焰?日光灯,蜡烛是光源,我们能看见光源是因为光源发出光射入我们的眼睛。 在漆黑的夜晚,我们看不到屋子里的桌子、电视,怎样才能看到呢?打开灯就能看到屋子里的东西。为什么打开灯就能看见屋子里的东西呢?所有的物体表面都反射光,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射入了眼睛。本节我们学习有关光的反射的知识。 二、讲授新课 1.师:我们为什么能够看见物体? 2.实验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师:光的反射有什么规律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探究反射时规律。 【实验方案】(1)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桌面上,再把张纸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一束光则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 (2)改变光速的入射方向,重做一次。换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轨迹。(3)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角α和β。 (4)关于光的反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一点、两角、三线) 【思路1】学生观察: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引出概念。 利用光具盒介绍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点的概念,启发学生用数理结合的观点进一步观察入、反射光线的几何位置关系,学生找到它们的对称轴,用量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观察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发生发射时遵循的规律;2.观察光路的可逆性。 二、实验器材:半导体激光一字线光源一只,长方形平面镜一个,平面镜成像的塑料支架一对,一定厚度的玻璃板或平木板,刻度尺一把,量角器一只,白纸一张。 三、实验原理: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路是可逆的。 四、实验过程 1.把白纸平铺在玻璃板上方,在白纸中部用刻度尺画一根与底部互相垂直的虚线,在两线相交处标上O点,虚线一端标上N,ON作法线使用; 2.把平面镜用支架竖直立放在水平桌面的玻璃板白纸上,使平面镜垂直与纸的边缘线紧贴; 3.把激光一字线光源装好,把它放在白纸上某处,让光对准O点照射到平面镜,此时在白纸上会出现两条光线路径,即出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然后用铅笔在两条光线上分别描出点 A、A′;再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两次,分别在纸上描出点 B、B′和 C、C′; 4.移开平面镜和光源,用刻度尺把AO、BO、CO及OA′、OB′、OC′连成直线,标上箭头,即画出了实验中的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标出对应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然后用量角器把量得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填入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中,可发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入射角反射角 5.把白纸沿法线ON折成两半,以ON为界一半平放在玻璃板上,另一半垂在玻璃板沿下,把平面镜沿纸边缘竖直立放,把激光光源放在白纸上对准O点照射到平面镜,此时在白纸上只出现一条入射光线路径,没有出现反射光线,然后用另一手把玻璃板沿下的另一半纸拉起使之与玻璃板上的一半纸在同一平面上,此时在白纸上又同时出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6.重新把整张白纸平放在玻璃板上,把平面镜装好竖直立放在白纸边缘上。把激光光源逆着原来的某条反射光线(比如OB′)对准O点照射,此时发现光线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BO)射出,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五、实验结论: 六、实验小组成员:

关于光的反射实验报告单标准范本

报告编号:LX-FS-A83249 关于光的反射实验报告单标准范本 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关于光的反射实验报告单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篇一: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报告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试验器材:平面镜1个。激光笔1个,带刻度光盘的光屏1个,水槽一个,支架1对,夹子1个。 实验步骤: 1、按要求组装器材。 2、用激光笔射出一束激光,用笔记下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并在刻度光盘上读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记录在表格中。

3、重复实验两次。 4、将光屏向前或向后折,观察反射光线。 5、整理器材。 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 1、在反射现象中,————————————都在同一平面内; 2、————————————分居法线两侧; 3、——————————————。 篇二:八年级物理实验:光的反射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二、实验目点: 通过实验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能用光反射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