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一章 30年代小说

第十一章 30年代小说

第十一章  30年代小说
第十一章  30年代小说

第一节:老舍创作道路: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猫城记》、《离婚》

短篇小说:《月牙儿》、《断魂枪》

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乡土”中国社会现代性变革过程中中小市民阶层的命运、思想与心理。对中国文化尤其是俗文化进行了冷静的审视,其中既有批

“京味”,语言传神,极富表现力。

一、文化批评视野中的“市民世界”

1、老派市民:

《二马》老马

《牛天赐》牛老四

《离婚》张大哥

《四世同堂》祁老人

2、新派市民(洋派青年)

(1)西崽:蓝小山《老张的哲学》丁约翰《四世同堂》

(2)纨绔子弟:《离婚》张天真

《四世同堂》祁瑞丰、冠招弟

3、底层市民

《月牙儿》母女《骆驼祥子》祥子

4、理想市民(侠客兼实干家)

《老张的哲学》赵四

《赵子曰》赵景纯

《二马》李子荣

《离婚》丁二爷

《四世同堂》天佑太太、韵梅、钱默吟

“京味”与幽默

2、揭示北京文化心理结构

“官样”文化特征:

“规矩”;性格懒散,苟安,谦和,温厚与懦弱等等。

1、受狄更斯等英国文学的影响;

2、打上“北京市民文化”的烙印,形成了更内蕴的“京味”。

三、老舍的语言艺术

①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写出“简单的、有力的、可读的而且美好的文章”。

②俗白中追求讲究、精致的美,成功地把语言的通俗性语文学性统一起来。

第二节《骆驼祥子》

1、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

一、强者沉沦的悲剧:

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二、悲剧原因:

①客观:把人变成鬼的旧社会的逼迫

车场主女儿虎妞的诱骗

②主观:祥子个人性格上心理上的弱点

第一节巴金创作道路

上世纪30年代发表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他的

前期共12部中长篇小说,60多部短篇小说

⒈前期题材:

(1)写青年、革命者所从事的社会斗争,如长篇《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

(2)揭示封建旧家庭残害青年的罪恶及其走向崩溃的命运,如《家》。

⒉巴金前期小说代表作:

①处女作:《灭亡》,是立志献身的年轻无政府主义者的心灵表白。

主人公杜大心,是一个悲剧英雄。他富有正义感和献身精神,又狂热而脆弱,加上错误理论的引导,在狂热、盲目、幼稚的斗争中无谓地牺牲了自己。

②《爱情三部曲》:

《雾》、《雨》、《电》

③《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

第二节《激流三部曲》

“激流”的含义:

1919年至1924年,中国正处与一个风起云涌的历史转折时期。作品反映在这一历史激流中,一方面随着宗法制度的崩溃,垂死的封建统治

⑴高老太爷

封建大家族的最高统治者,他的专横、衰老和腐朽,象征着旧家庭和专制制度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

⑵觉慧

封建专制的叛逆者,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典型。他对家庭的反抗,以至最终出走表现了“五四”新思潮的威力和新一代民主青年的成长。作家在觉慧身上寄托着对青春的赞美和生活的信念。

⑶觉新

◆是一个能清醒认识到自己的悲剧命运却又怯于行动的“多余人”,是封建家庭和旧礼教毒害下人格分裂的悲剧典型

◆性格:委曲求全、懦弱顺从

有责任感,忍辱负重

◆是新旧交替时代的承载者

⑷其他人物形象:

鸣凤:纯洁刚烈

梅芬:温顺驯良

瑞珏:善良厚道

冯乐山:荒淫残忍

四老爷:狡猾贪婪

五老爷:腐化堕落

四太太(王氏):阴险奸诈

(二)《家》的艺术结构

以觉慧和鸣凤的恋爱以及觉新与瑞珏、梅芬之间的纠葛为情节发展主线,全面交织而展示了高公馆的衰亡过程。

(三)《家》的艺术风格——青春型

真诚热烈的青春之歌。

不求深刻隽永,倾向单纯、热情、坦率,以情动人,情感汪洋恣肆。

语言流水行云,虽然有时少锤炼,不耐咀嚼。

整体上却有一种冲击力,能渗透读者的内心。

第三节

《憩园》:

旧主人:杨梦痴(杨老三),儿子杨小寒

新主人:姚国栋,儿子小虎

第四节《寒夜》

《寒夜》的艺术风格——深沉

题材:小人小事

基调:悲哀、忧郁

主题:探讨人性、揭示人生世相

第一节沈从文创作道路

一、边城湘西的叙述者、歌者

①沈从文主要文学贡献是用小说、散文建造起特异的“湘西世界”。这一文学世界是用“湘西人”这个主体来叙述、关照的。

②沈从文一生都自命为“乡下人”,但他已不是原生态的“乡下人”,实际上从进入北京城之后,他就拥有了一个具“乡下人”眼光的都市知识者身份,时时来看待中国的“常”与“变”。

③沈从文笔下的乡下人:

作为京派作家的沈从文写乡下人,多表现他们纯朴的乡村灵魂,但是这类吃苦耐劳、忍辱负重的性格,缺乏思想上的清醒和行动上的抗争,他们或是完全依附他人,或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在沈从文笔下,却是赞赏多于批评,鲁迅从现实和未来吸取小说的理想和激情,沈

“民族品德的消失”、“人性”的堕落、人类的“不可知的命运”的忧患意识,及“重造”民族的不懈追

使他对城乡世界的美丽和丑陋特别敏感,企图用湘西世界保持的那种自然生命形式作为参照,来探求“民

------------属于使文明趋于健康的文学警示

的代表作,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⑦特色:牧歌式的诗意和弥散其间的凄然美感。

⑧创作所受的影响和对后世的影响:

“文体作家”:他的乡土小说受废名(冯文炳)的影响比较大,而汪曾祺等一些后辈作家曾深受他创作风格的影响。

二、乡村叙述总体及其对照的世界

1、湘西世界

专注于那些历经艰难而又能倔强地生存下去的底层人民的本性,生命的庄严,人性的朴厚,人情的纯美,是沈从文笔下永恒的主题。(1)未被现代文明浸染扭曲的人生形式,是爱与美结合的神性。

《龙朱》、《媚金·豹子·与那羊》、《月下小景》、《阿黑小史》、《神巫之爱》

(2)文明浸染引发的人生悲剧

表现出的底层人民的本性:

《萧萧》、《柏子》、《丈夫》、《石子船》

2、都市人生

“我不是写几个可以用你们石头打他的妇人,我是为你们高等人造一面镜子。”

(1)都市人的爱情和家庭道德面貌:

《绅士的太太》、《有学问的人》、《或人的太太》

(2)知识分子:

《八骏图》、《焕乎先生》、《一日的故事》

第二节《边城》

一、湘西世界

①代表健康、完善的人性。

②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二、《边城》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园旅行,却相借重桃园上行七百里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三、《边城》人物形象:

翠翠:天真纯洁

老艄公:善良、正直、纯朴

团总:仁爱、宽厚

天保、傩送:兄弟情深

宁静自足的生活,纯朴的人情美、人性美,人心向善,正直、朴素、信仰简单而执著。

四、文体作家:

1、创作性地运用和发展了一种特殊的小说体式:可叫做“文化小说”、“诗小说”或“抒情小说”沈从文也因此被称为“文体作家”。往往不重情节

与人物,强调叙述主体的感觉、情绪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沈从文称之为“情绪体操”、“情绪散步”。

2、文学语言较为奇特,有真意,去伪饰、具个性,追求纯和真的美文效果。

第十五章 30年代戏剧

曹禺(1910 — 1996)

一、“中国的莎士比亚”。

《雷雨》:挣扎与残酷《日出》:倦怠与飞《原野》:爱与复仇

二、曹禺创作的三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从《雷雨》到《原野》

特点: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和曲折跌宕的戏剧情节,事件非生活中常有。(戏剧化的戏剧)

②第二阶段:代表作《北京人》

特点:现实性增强,戏剧节奏与戏剧冲突也趋向舒缓与淡化。(生活化的戏剧)

③第三阶段:从《明朗的天》到《王昭君》

特点:为现实政治服务的思想性增强,艺术性有所下降。

◆《雷雨》

“我想通过一个家庭的毁灭,表达自己一种复杂而原始的情绪,表现宇宙里斗争的残忍和冷酷。在这斗争的背后,也许有一个主宰,它就是上帝或说是命运。究竟是什么,我也说不清。它太宏阔,太复杂。我总觉得有一种汹涌而来的感情,催动着我发泄长期压在心头的愤懑。”

“我写的是…一首诗?,而不是…社会问题剧?”,“《雷雨》对于我是个诱惑,与《雷雨》俱来的情绪蕴成我对于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

□第二,作者的本意是要表现宇宙的残忍、人间世的冷酷。“宇宙正象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最有理由活着的死了,最不愿意活的偏偏活着。”

——“郁热”状态下人的困苦挣扎和最终失败。

是一个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家长,伪善、无情、冷酷、自私、专制、残忍、狡诈、懦弱、卑鄙是其主要性格特征。

与鲁侍萍的关系:伪善、自私

与繁漪的关系:专制、无情

与鲁大海的关系:残忍、狡诈

繁漪

①最具“雷雨”性格:一个受五四思想感染的新女性;现实中一个“母亲不是母亲,情妇不是情妇” 的身份。原始的野性、自然生命力的渴

求、变态地疯狂地反叛、报复。作者凸现其“人”的非理性的情欲,以及“人”的魔性。

②“闷”: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一种生命热力的被郁结,一种持续的紧张。

③“狂躁”:一种超常态的欲望与对欲望的超常态的压抑,“疯狂”地毁灭、瞬间的闪亮。“我希望我今天变成火山的口,热烈地冒一次,什

么都烧个干净!”

④“她的生命烧到电火样地白热,短促;情感,郁热,境遇,激成一朵艳丽的火花,当着火星也消灭时,她的生机也顿时化为乌有”——人生的悲凉与残酷。

⑤繁漪是站在常规道德之外的反叛。

“所谓热情者也,到了表现的时候,反而冷静到像叫你走进了坟窟的程度。于是你更感到她的阴鸷,她的力量,她的痛苦;你知道这有所

揭露她自己的罪恶。……她要报复一切,因为一切做成了她的地位,她的痛苦,她的罪恶。”(刘西渭)

构思独特,结构复杂。“锁闭式结构”,接近古典悲剧艺术。(——“太象戏了”)

成功运用“回溯的方法”,剧情从戏剧发展过程将近结尾最后一天开始,以过去的戏剧推动现在的戏剧,以秘密的发现,人物关系与命运发生突转,爆发暴风雨般旋转激荡的感情,产生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

②大量运用偶然巧合、悬念、发现、突转。

③《雷雨》的序幕和尾声

十年后,周公馆变成了教会医院,楼上楼下分别住着两位疯了的老妇人——繁漪、侍萍,这一天,一位孤寂的老人(周朴园)来到医院,看望她们,彼此却没有一句话。偶尔撞进医院的年幼的姐弟两目击这一切,又像听古老的故事一般听人们谈起十年前的往事。

造成欣赏的审美距离:

将戏剧中的郁热、愤懑、恐惧消解殆尽,达到类似宗教般的效果:在悲悯的眼光俯视中,剧中人的一切矛盾冲突也消解。欣赏者在紧张激情后获得一种净化、升华与超越。——“引导观众的情绪入于更广阔的沉思的海。”

2.鲜明的人物性格;

3.精致的戏剧结构;(“三一律”----同时、同地、同人)

4.浓郁的悲剧氛围;

5.残酷的生命意识:“自然法则”——“宇宙正象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

“《雷雨》的伟大,一种罗曼蒂克,狂风暴雨的情感的倾泻,材料原本出自通常的人生,因而也就更能撼动一般的同情。” (刘西渭)◆《日出》

“我很讨厌它(《雷雨》)的结构,我觉出有些…太象戏?了。技巧上,我用的太过分。”

一、《日出》的结构:不再追求精心构制的故事,注重展现日常生活。

传奇——平凡,变态——常态,

紧凑集中——片段式的

二、《日出》:从封建家庭走向都市社会

⑴主题:“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现实、无法逃脱“被捉弄”的人生困境。

⑵地点:高级大旅馆(陈白露的房间)、三等妓院(翠喜的房间)

三、人物分析:陈白露——“臭水池里的一朵莲花”

雷雨性格的失落。

人的自由生命的自我剥夺,“习惯的桎梏”曹禺称其为生活“自来的残忍”。

“她爱生活,她又厌恶生活”,其悲剧在于:

①通过自己的职业洞悉资产阶级生活的丑恶、灵魂的空虚与道德的堕落,并对其极其厌恶;

②有留恋、沉迷于这种物质生活方式。

“一辈子卖给了这个地方”,离不开这个地方。“我要人养活我,……我要舒服,……我要出门坐汽车,应酬要穿些好衣服,我要玩,我要花钱,要花很多很多的钱。”

年轻美丽、高傲任性、怀着“飞”的欲望从农村而城市、“习惯的桎梏”、倦怠于飞翔、玩世不恭、冷漠、厌世、堕落、孤独空虚,最后只有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四、“日出”的象征意味:

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恐慌下的中国都市;陈白露日出前结束自己的生命;

②满天大红的曙光,高亢的劳动者的夯歌。

③“求的是一点希望,一线光明。人毕竟是要活着的,并且应该幸福的活着。”(《日出·跋》)

◆《原野》

《原野》——生命三部曲之最(——从都市转向了农村)

⑴主题:生命的蛮性与复仇。

?“讲人与人的极爱和极恨的感情,它是抒发一个青年作者情感的一首诗。”

?仇虎、金子、焦大星、焦母

⑵扭曲的变形的爱——在变形中发现美的极致。仇虎与金子的爱情、焦母对儿子情感的占有。

⑶复仇:

?复仇对象的消失——复仇无对象的荒诞感

?外部的复仇行为(人与外在社会力量的较量)——内心的心理斗争(人与自我、灵魂的较量)

?复仇后:快感的消失——内心受到自我的谴责——负罪感的加重——精神崩溃。

?仇虎从复仇的主动者而变为对象,命运的荒诞感再一次出现。

?复仇是盲目的、疯狂的。

◆《北京人》:挽歌?喜剧?

一、内容:

在抗战的大变动中,中国社会大部分并没有走上正常的“蜕变”道路(《蜕变》1940),只是掀起了一阵风波,社会现状、日常中的人一成不变。从生命的关注转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观照(“时代命题”)。

盛极一时的封建世家的迅速破落、“人”怎样变成“生命的空壳”?

第一幕:人物命运遭际、性格特点

“北平曾家旧宅”场景——巨大阴影的笼罩

曾文清:几乎无事的人生;软弱的个性;精神瘫痪

愫芳:寄人篱下的坚忍

曾思懿:精明、虚伪与刻薄

曾皓:坐吃山空、行将就木

江泰:一事无成、满腹牢骚

曾霆、瑞贞:不幸的婚姻袁任敢、

袁圆: 健康、强壮、光明、充满朝气

陈奶妈、小柱子: 乡村的质朴

第二幕:人物处境与相互关系

江泰大闹曾府

曾思懿逼曾皓“交老底”

曾文清染上鸦片

曾皓气极成病

曾文清离家出走-------------------------------矛盾激化

第三幕:腐烂与新生

曾皓:视若生命的寿棺被抬走抵债

曾文清:失魂落魄的归来;吞鸦片自杀--------腐烂

曾霆、瑞贞:秘密离婚

愫芳:失望而随瑞贞一同离家投奔光明--------新生

曾皓

(1)老一代北京人,封建家庭权势与精神统治的代表

(2)在“仁义道德”的之下掩盖着自私虚伪的心,以苦难和哀怜遮蔽自私与虚弱。

关心油漆过上百次的棺材、把愫芳变成“他永远的奴隶”——一切却都无能为力

(3)封建家庭的衰落与精神幻灭

曾文清

(1)曾家第二代“北京人”

(2)聪颖、清俊、善良温厚,不乏士大夫阶级所欣赏的潇洒飘逸。

(3)长期生活其间的封建文化和教养腐蚀了他的灵魂,精致优雅的生活磨掉了飞翔的能力。

腐烂、懒散、沉滞的北平士大夫文化培养出来的寄生者。毫无实际生活能力、怯懦、萎靡、堕落、…

(4)“重重对生活的厌倦和失望甚至使他懒于宣泄心中的苦痛。懒到他不想感觉自己还有感觉,懒到能使一个有眼的人看得穿:…这只是一个生命有空壳?”

“懒于动作、懒于思想、懒于用心、懒于说话、懒于举步、懒于起床”,甚至“懒于宣泄心中的苦痛、懒到不想感觉自己还有感觉。”

(5)悲剧的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文化的悲剧)

愫芳

(1)理想中的“北京人”

(2)沉默忧伤、处处忍让

(3)逆来顺受外观之下的坚毅和勇敢和善良

(4)作者的审美理想

(5)最后的出走:黑暗王国里的一线光明

寄人篱下、为了爱而无私奉献、梦的破灭、勇敢的出走。

“看着人家快乐,你不也快乐么?”“人总该有忍不下去的时候” “我们活着就是这么一大段又凄凉又甜蜜的日子啊!叫你想想忍不住要哭,想想又忍不住要笑。”

二、主题思想:

B、曾皓、曾文清等(现实)

C、袁圆、愫芳(未来)

②喜剧:

远古的北京人(中国猿人)

今日的北京人(以曾文清为代表)

明日的北京人(人类学者袁任敢及其女儿袁圆)

“以一种悲悯的眼光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

“戏剧化的戏剧”向“生活化的戏剧”的转化

开始对人的日常生活的内在神韵与诗意进行开掘,使普通人的精神世界被关注并得到升华。与此同时,戏剧节奏与戏剧冲突也趋向舒缓与淡化。

人物的性格和复杂的心理,都在十分自然的生活状态下演进着,而深刻的主题和文化内涵就潜藏在其中。

2.原始生命的还原与彰显;

3.浓厚的象征意味;

4.对女性命运的关注;

5.精致完整的戏剧结构。

第十四章 30年代新诗

第一节 30年代新诗概述:

1932年9月成立于上海

性质:是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

机关刊物:《新诗歌》旬刊。

发起人:有穆木天、蒲风、杨骚、任均(卢森堡)等人。

主张:他们在《中国诗歌会缘起》中要求诗人站在“(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的立场上去把握与反映现实,也即实现“诗的意识形态”;要求“诗与诗人的大众化”

1、殷夫(1909-1931)

是中国诗歌会的前驱诗人。他以自己的生命献给了革命与诗歌,正是显示着中国诗歌会诗人创作的一个基本特点: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有着直接的、自觉的血肉联系。其诗集有《孩儿塔》、《伏尔加的黑浪》等。鲁迅称其诗“是东方的曙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dào),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其代表作《别了,哥哥》,当殷夫与他出身的阶级“告别”,投身于革命洪流,“自己也成为大众的一个”时,他就感到了“个人”融合在无产阶级“集体”中的喜悦与幸福。

2、臧克家(1905- 2004)

主要诗集:《烙印》、《罪恶的黑手》、《泥土的歌》、《宝贝儿》、《生命的零度》。

作家简介:

①30年代初开始诗歌创作的,他继承和发展了闻一多诗歌的爱国情操和现实主义精神;

②在艺术上,重视精雕细凿,成为当时著名的“苦吟诗人”。

③臧克家40年代的诗歌创作境界有所扩大,风格也更为朴实。

④于1932年的《老马》运用象征手法,以马喻人,对那个时代劳动民众的悲苦命运作了形象的写照。《有的人》作于1949年11月,它以富

于哲理的诗句,对鲁迅精神进行了深刻的阐释。

3、其他诗人

蒲风:诗集《夜茫茫》长篇叙事诗《六月流火》,《生活》;

杨骚:《乡曲》;

穆木天:《守堤者》

田间:诗集《未名集》、《中国牧歌》、叙事长诗《中国农村底故事》。

艾青:诗集《大堰河》。

二、后期新月派的创作

后期新月派史前期新月派的继续和发展。它以1928年创刊的《新月》月刊新诗栏及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除前期新

月《现代》杂志创刊(1935年5月终刊),成了刊载现代派诗歌并使之独立与成熟的重要园地,“现代派诗”也因《现代》杂志而得名。

《现代》主编施蛰存在《现代》4卷1期上发表的《又关于本刊中的诗》几乎可以看作是现代派诗歌的一个宣言:“《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是纯然的现代诗。他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的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

四、现代派诗歌特征:

1、纯粹:诗质美诗是诗,是指诗作为文学体裁的本质而言的。现代派的诗排斥音乐与绘画对诗的入侵。

2、神秘:朦胧美

3、哀怨:忧郁美也即现代情绪。

4、意象:含蓄美中国诗歌讲求含蓄,西方现代派诗歌讲求暗示和隐喻。马拉美则宣称:“暗示才是创造”。象征派诗人认为:意象并非由景而生,或情景交融的产生。景,不过是情所找到的客观对应物。

5、自由:散文美

第二节戴望舒卞之琳

30年代的现代派是由后期新月派于20年代末的象征诗派演变而成的。戴望舒被称为现代派“诗坛的首领”。1927年所写的《雨巷》已经显示了由新月派向现代派过渡的趋向,直到1929年创作《我的记忆》,才“完成了…为自己制最合自己的脚的鞋子?的工作”,这首诗就成为现代诗派的起点。

1、戴望舒(1905-1950)

现代派诗歌的重要诗人。

他的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作于1928年的《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使他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称号。

该诗用西方象征主义手法,构建了一个具有浓郁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艺术世界(诗的生长点是古词“丁香空结雨中愁”,诗中的“丁香姑娘”

既可以是诗人心仪的爱人,也可看作是诗人所苦苦追寻的某种理想境界或审美境界。

2、卞之琳:

一、诗人简介:

现代诗人、翻译家。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1930年开始写诗。

193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三秋草》,

1935年出版《鱼目集》,1936年与李广田、何其芳合著的《汉园集》出版。

二、卞之琳诗歌的特色: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即“化欧”“化古”。

⑴诗性与哲思、理趣的交融。感觉敏锐,善于将情思与理念深藏于诗意之中,有时却不免给人隐晦之感;

⑵“诗的非个人化”——隐匿个人性,放大为普泛化人生体验;

⑶暗示性、多义性;

⑷格律上讲究“顿”、“音组”,讲究音节的整饬,追求文字的奇巧,不少篇章弥漫着忧郁惆怅的情绪。

三、《断章》分析:

(一)画面

“你”是画面的主体人物,画的中心视点。围绕他,有桥、有风景、有楼上看风景的人。作者把这些看来零乱的人和物,巧妙地组织在一个框架中,构成了一幅水墨丹青小品或构图匀称的风物素描。

现实与想象图景的结合。

也许是看风景归来的人,或许是无关的另外的人,总之这你可以是他,也可以换成我主客位置的互换表现出了相对性。

(二)哲学沉思:

通过看风景的“看”与“被看”关系的转换,揭示了一个具有“相对”意味的生活哲理。

在宇宙乃至整个人生历程中,一切都能是相对的,又都是互相关联的。在感情的结合中,一刹那未尝不可以是千古;在人生与道德的领域中,生与死、喜与悲、善与恶、美与丑等等,都不是绝对的孤立的存在,而是相对的、互相关联的。

30年代小说整理

30年代小说 一,中国现代小说发展到30年代,进入成熟、繁荣的时期,究其原因: (见朱栋霖本p159) 二,30年代小说的成熟与繁荣的标志(或30年代小说创作的成就)(一共6条,见笔记本整理) 三,小说流派 (一)“左联”和左翼小说 1 “左联”准备期 (1)普罗文学(小说)——见笔记本整理 主要是太阳社成员,以蒋光慈为代表。其他成员:洪灵菲,楼建南,戴平万,孟超,钱杏邨等。还有后期创造社成员郑伯奇,华汉(阳翰笙)等。 注:太阳社(用文学为革命呐喊)——思想大于艺术,公式化、概念化通病。粗暴的革命画面,“革命加恋爱”的流行主题。 普罗文学(小说)是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这一转变时期出现的一个小说流派。 ①蒋光慈 强烈的宣传鼓动性,对重大事件的及时反映,昂扬的激情与艺术追求。但早期作品形象流于浮面。《少年漂泊者》以少年的流浪历程,展现五四到五卅的社会矛盾和斗争。《短裤党》工人运动中的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人。《野祭》《冲出云围的月亮》大革命失败后青年知识分子的分化。 《丽莎的哀怨》纠正简单化描写的尝试,写出人物思想性格复杂性。《咆哮了的土地》(《田野的风》)革命现实主义对“革命浪漫蒂克”一次攻克。以客观写实反映早期农民武装运动的风暴,对概念化的有力校正。 ②洪灵菲 凄婉与刚烈、感伤主义与英雄主义统一。后转向工农题材。 《流亡》知识分子型革命者在革命流亡中的困顿、爱情与不屈。自叙传色彩。 ③华汉 《地泉》三部曲(《深入》《转换》《复兴》)从政治观念生发故事。1932重版时五个序言对“革命的浪漫蒂克”进行了历史批判性总结。 (2)柔石/胡也频(二者转变都在后期) 同样是文学革命→革命文学转变中的初期无产阶级文学家(这一点与普罗小说家相同),与左联作家群具有相同的创作倾向。 ①柔石 早期写青年婚恋题材,后期表现知识者的追求、开掘下层人民的命运。《二月》

第三章 40年代文学

第三章40年代文学(1937-1949) 第一节概述 抗战初期关于文艺与抗战关系以及抗战文艺公式化、概念化问题的论争面对抗战初全民性的抗战题材创作,当时主持国民党《中央日报》副刊的梁实秋表达了不满情绪,希望文学能够表达更丰富多样的生活和主题。这种“与抗战无关”的观点得到了沈从文的应和,他认为作家也不必工具化地服务于战争现实,可以从更长远的思想建设角度为名族未来服务。左翼作家对这些观点进行了明确的批评。孔罗荪批评梁实秋的言论“抹杀了今日全国文艺界的一个共同目标:抗战的文艺”;张天翼指出,文艺创作中的“差不多”、“八股”要反对,但目的恰恰在于更紧、更深入地把握时代和现实。其他人的文章多数对“与抗战无关”的观点进行了批驳。 第二节国统区文学创作 1.从抗日战争胜利前夕至新中国成立这一阶段,不同的风格流派的许多进步诗人都以政治讽刺诗为武器进行战斗。郭沫若的《进步赞》、臧克家的《有的人》、邹荻帆的《幽默的人》等,都是政治讽刺中的力作。 2.20世纪40年代的国统区先后出现了两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七月诗派和九叶诗派。 3.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重要的诗歌流派七月诗派 七月诗派是以胡风主编的《七月》和《希望》等刊物为主要阵地的现实主义抒情诗派。20世纪40年代的著名诗人艾青和田间也曾在这些刊物上发表过诗作。七月诗派的主要代表人有鲁藜、绿原、阿垅、曾卓、牛汉等。七月诗派在创作上坚持现实主义原则,主张发扬“主观战斗精神”,要求作者“突进”到现实生活中去,在生活中、斗争中去发现诗意,创造诗美,并要表现出主观的密切融合,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第三节解放区文学创作 1.根据地早期诗歌主要是朗诵诗和接头诗。接头诗大多是政治抒情诗和小叙事诗。抗战后期在人们军对中兴起的“枪杆诗”与朗诵诗、街头诗运动一脉相承。 2.解放区早期的小说创作以丁玲为代表。她的作品有《我在霞村的时候》《夜》《在医院中》等,文艺座谈会结束以后,解放区的小说创作呈现出了新的面貌,代表作家有赵树理,孔厥,刘白羽等也曾名重一时。 3.解放区散文创作主要集中在报告文学、速写和文艺通讯方面,较为著名的散文作家有华山,吴伯萧,刘白羽,孙犁等,他们这一时期写下了不少反映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军民生活的散文作品。 第四章50至70年代文学(1949-1977) 第一节概述 1.1949年至1966年“文革”爆发,一般称作“十七年文学”,它以革命现实主义为主导,取得了一定的创作成绩,也因为“左”思潮的不断干扰而屡受挫折,其

四十年代小说

四十年代小说 国统区和沦陷区小说 一、初期抗战小说 (一)“前线主义”小说——抗战纪实小说的极致及时反映抗战前线的战事和军民心态 新闻性和纪实性,更多关注事件而不是人物塑造 集报告文学的典型化和小说的报告文学化与一身 《华北的烽火》 (二)姚雪垠《差半车麦秸》——抗战小说的主题深化表现工农群众在抗战烽火中得到锻炼,改造旧有的国民性性格,并成长为“新人” 丘东平描写淞沪战争题材的作品 《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直面现实的残酷,洋溢抗战初期的时代气息,富有战地实感,壮美与悲剧性;同时具有浓重的主观感情气质。 特征:一、纪实性 二、通俗化:1、采用民间传统文艺形式,“旧瓶装新酒”;2、不直接套用旧形式,只采取其中易为大众接受的叙事手法 二、社会剖析和世情讽刺小说 (一)张天翼——《华威先生》

批判的尖锐和内涵的深远、讽刺笔调的冷峭、叙事节奏的明快、短篇体制的圆熟,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准。 华威先生:作风浮夸、生活腐化、假公济私的国民党中小官僚的典型代表。直到今天也还有典型意义。 漫画式的速写:1、运用夸张手法间接勾勒人物的外在特征言行2、让人物言行青苔前后构成夸张式的对比,达到揭露和讽刺的目的。 (二)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 沉郁厚重的讽刺美学品格 《防空——堪察加的一角》/“三记”《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 严谨客观的描写手法,将作者隐藏到人物、事件背后;让场面自身凸显人物的简洁手法; 善于在夸张的戏剧性情节中运用生动的细节,刻画众多喜剧形象; 语言极具个性化,比较口语化,富有地方色彩,幽默质朴; 继承了中国古典讽刺小说的传统,深受五四乡土文学影响,有认真借鉴了果戈里等以苏俄文学为主的外来文学经验,促进了现代讽刺小说的民族化 艾芜——《故乡》《山野》《石青嫂子》 消退了浪漫风格,转向暴露批判

30年代的文学

现代文学的第二个十年,即从1928年到1937年抗战前的这一阶段,亦称30年代文学。这一时期: 1、文学思潮的空前政治化。文学思潮延续了五四时期的“人的文学”的精神观念并且在理论资源方面多有开掘,左翼文学运动的兴起形成了以阶级为标志的、具有斗争精神与激情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观念。 2、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在文坛上起决定性的作用。从1928年开始,无产阶级革命潮流强力地介入文学,令新文学的队伍发生了新的分化组合。 3、左翼文学与自由主义及其他多种倾向的文学彼此对立竞争,又共同丰富这一时期的创作。在30年代的文学观念与话语中,主要存在着三种“人”的观念与话语的对话、冲突、交流与交融。一种是五四民主科学背景上的人文主义观念与话语还在承续与发展;一种是左翼革命文学的“阶级的人”的观念与话语,第三类就是近现代通俗文学的“人”的观念:世俗化中的充分人性化、传统世俗社会的大众伦理道德与大众人性观。 30年代的中国文学,因社会的大变动而产生了诸多文艺思潮并存、纷争的现象,使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向。反映在文学与审美的层次上,形成了不同文学派别之间的对峙与互渗,并由此创造出极度繁荣的文学景观,使中国新文学出现了自“五四”以来的第二个文学高峰。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是中国今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新文学发展的进程。30年代后期上海的特殊环境吸引了许多从武装斗争中撤下来的革命文学青年,他们结成统一战线,与国民党进行文化斗争。左翼文学正是这一斗争的产物。除此之外,这一时期民主主义作家的创作也收获很大,涌现了如老舍、巴金、曹禺、沈从文、梁实秋、施蛰存、戴望舒、穆时英等著名作家。 在通俗文学方面,张恨水、还珠楼主等人的创作引人注目。 民主主义文学: 继承和发扬五四新文学平民主义与人道主义传统,批判社会黑暗,展示现实人生。 代表作家:巴金、老舍、曹禺等。 自由主义文学: 继承五四新文学的个性解放精神和思想自由原则,政治上保持中立,文化上采取温和或保守的色彩,注重独立的艺术审美,以期建立一种民主、自由、文化范型。 代表作家:周作人、沈从文、林语堂、施蛰存等。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三大主要文学派别是:左翼文学、京派文学、海派文派。 左翼文学:以左联为核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政治色彩的人民大众为其文学描述对象,注重文学的社会政治文化功能。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左翼文学思潮不但是时代的主导思想,也是世界左翼文学的一部分。 一、主要发起人:鲁迅、沈端先、冯乃超等 二、代表作家:茅盾、蒋光慈、柔石、丁玲、鲁迅、周扬、夏衍、殷夫等 三、两个鲜明的特征:人民性和世界性 四、特点:这一时期的中国左翼文学将自己与祖国被压迫人们的命运、与世界被压迫人们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五、主要文学样式:

三十年代小说流派

三十年代小说流派 “新月派”(新月社与现代评论派)以胡适、徐志摩、梁实秋为代表,新月书店、《新月月刊》、《诗刊》等。“人性论”:以“健康”、“尊严”为标志、清除粗劣的、卑俗的成分,因而是一种贵族主义的人性。——“以资产为文明的祖宗,指穷人为劣败的渣滓”(鲁迅)——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对立。 鲁迅“但是‘都带’,而非‘只有’”阶级性——(潜在)不能否认人性的客观存在,与极左思潮的差异与分歧。 京派 1930年前后新文学中心南移上海后继续在北平活动的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群。其主要阵地是:《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水星》、《文学杂志》等。代表作家:沈从文、废名、萧乾、卢焚等。 【文学观念:由(王国维)、周作人、朱光潜:(1)文学不直接宣传(针对左翼与右翼),又植根于人生,“怡情养性”。——文学本质论。(2)发展:宽容、多元多向。“多方面的调和的自由发展”(承传五四“幼稚的生发期”)。】(PPT上的)。 书】在艺术观上标举健康与纯正,反对“文以载道”的浅陋,关注乡村世界,去寻找挖掘那里永恒不变的人性美。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简称“左联”)的成立:1930年3月2日、上海。鲁迅作为旗帜,发表讲话。党团/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支部。——政治性(组织)强化。 刊物《萌芽》《拓荒者》《前哨》(后更名为《文学导报》)、《北斗》、《十字街头》、《文学月报》、《太白》、《光明》等 战斗:“左联”五烈士 理论:(苏联的影响,不断的斗争与变化)“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批评“革命的浪漫谛克”倾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典型”理论。左联的活动: (1)成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加强译介工作,推动其传播。 (2)加强世界文学特别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联系。输入苏联等国作品 (3)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 社会剖析派小说 继承并发扬了五四时期为人生的现实主义精神,自觉地将小说创作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结合,全景地再现中国社会现实,同时侧重从经济角度对社会进行观察剖析。艺术上注重宏大的结构、重大的题材。茅盾是开创者,吴组缃等是主力。 新感觉派小说 活跃在30年代上海的一支现代主义小说流派。阵地有《无轨列车》、《新文艺》、《现代》等,代表作家如施蛰存、刘纳鸥、穆时英、黑婴、徐霞村等。新感觉派是在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下,在上海的都市商业文明的孕育中成长起来的,更多关注人的潜意识的存在。 新感觉派承接了20年代张资平、叶灵凤的初期海派小说的余绪,下连以张爱玲、苏青为代表的40年代的市民小说,是海派文学的重要阶段和支流。通俗之余,更多了先锋文学的性质

30年代的中国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二个十年 回顾30年代的中国文学,无疑是中国文学史上绚烂的一笔。在文学思潮文学运动方面,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这是30年代最引人瞩目的作家团体。因为直至1936年“左联”解散,期间6年的时间里,他们“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介绍和研究工作;”他们“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他们讨论大众语和文字阿拉丁化”;他们还引入“社会主义现实”的口号。以左联为中心的无产阶级思潮风靡中国。他们与“新月派”争论文学的阶级性,与“京派作家”争论文学是否应与时代政治保持距离?“左翼”、“京派”、“海派”三大文学派别之间相互对峙又相互渗透,使30年代的文学创作形成不同的文学景观,又存在某些共同趋向,形成了一种时代文学的特征。小说方面,左联和左翼小说家有着较大的影响。其中,茅盾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家。它的社会剖析小说“从典型环境来介绍并塑造典型人物”使他的作品极具成就。《蚀》三部曲、《子夜》《霜叶红似二月花》等等都将人物特有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深刻剖析了社会现实的黑暗。蒋光慈是“左联”准备时期小说的代表人物。柔石的《二月》表现出对中国知识分子道路的思考。善写女性并始终保持女性立场的丁玲也有很大的文学贡献,她的《在黑暗》《自杀日记》及为她带来更大名气的《沙菲女士的日记》无疑都是经典之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丁玲转向农村题材的又一作品,也依旧带着丁玲的特色。张天翼是“左联”优秀的讽刺小说家,《华威先生》《包氏父子》等一批小说是他讽刺艺术的形成。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成绩不可小视。萧红又是一位创造力丰富的女性奇才。她的《生死场》《呼兰河传》带有强烈的情感,描述在东北这一片白山黑水沃土中人民仍旧挣扎在命运的枷锁中。还有很多优秀的左翼小说家如沙汀、吴组湘、叶紫、艾芜,端木蕻良等也都在30年代左翼阵营中贡献了优秀的文学作品。“京派”小说中的代表人物首推沈从文。他用他的小说散文建造出一个“湘西世界”,他是“京派”最高成就的体现者,他将他的美学观带到他的作品里,写出人性、写出湘西的风土人情及湘西儿女的情感历程。《边城》、《三三》《长河》《龙朱》,无不刻画出宁静安逸的水乡生活和善良、正直、质朴的人们。《八骏图》《贵生》《顾问官》也大胆地揭示了人的丑恶与虚伪。叶圣陶的《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王统照的《山雨》展现出京派作家坚持自己的“人生派”立场和现实主义风格。而废名的小说《莫须有先生传》突出了“京派”作家除了显现乡村文学和统一审美感情外另一个特点就是成熟的抒情体和讽刺体样式。萧乾是个后起之秀,他的《蚕》《梦之谷》和以童年视角写下的《篱下》都包含健朗,充满生气及热烈的感伤。海派小说家又被誉为新感觉派。刘呐鸥的小说集《都市风景线》、被人称为“新感觉派圣手”的穆时英的《上海的狐步舞》、海派重要人物施蛰存的短篇《上元灯》《将军底头》《石秀》和具有心理分析特色的《魔道》等都是30年代海派作家“轻文学”“都市”的力献。30年代形成了一个中国现代新诗歌的时代,相当于左翼诗歌团体的中国诗歌会诗人群,以其中殷夫和蒲风相当有代表性。徐志摩、陈梦家为代表的后期新月派及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相互竞争的局面。作为中国的大文豪鲁迅先生,在同一时期也成就了他的散文建树。那种带有批判性、否定性、攻击性的特色和犀利,“反常规”的杂文,无疑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30年代的散文中,包含有闲适、自在的幽默小品文(林语堂),也有《山水游记》《钓台的春昼》等真切灵活的文字(郁达夫),还有独特现实艺术散文的《画梦录》(何其芳)。在戏曲方面,30年代出现了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一位大师级剧作家:曹禺。他的《雷雨》《日出》《原野》在群众心中扎根也使中国话剧走向成熟。同时,夏衍也是一位优秀剧作家,他的《赛金花》曾轰动一时,《上海屋檐下》则展现了夏衍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李健吾也是这一时期具有影响力的作家。他不同于曹禺和夏衍,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多幕剧《这不过是春天》是其代表作。此外,《梁允达》《以身作则》《一个女人和一条狗》等戏剧作品表现出李健吾从现实中取材但分析人物行动,对戏剧艺术的探索精神。 在这三十年的现代文学中,我独独青睐诗歌,而在现代诗歌的创作中,我又偏偏喜爱30

第十一章 30年代小说

第一节:老舍创作道路: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猫城记》、《离婚》 短篇小说:《月牙儿》、《断魂枪》 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乡土”中国社会现代性变革过程中中小市民阶层的命运、思想与心理。对中国文化尤其是俗文化进行了冷静的审视,其中既有批 “京味”,语言传神,极富表现力。 一、文化批评视野中的“市民世界” 1、老派市民: 《二马》老马 《牛天赐》牛老四 《离婚》张大哥 《四世同堂》祁老人 2、新派市民(洋派青年) (1)西崽:蓝小山《老张的哲学》丁约翰《四世同堂》 (2)纨绔子弟:《离婚》张天真 《四世同堂》祁瑞丰、冠招弟 3、底层市民 《月牙儿》母女《骆驼祥子》祥子 4、理想市民(侠客兼实干家) 《老张的哲学》赵四 《赵子曰》赵景纯 《二马》李子荣 《离婚》丁二爷 《四世同堂》天佑太太、韵梅、钱默吟 “京味”与幽默 2、揭示北京文化心理结构 “官样”文化特征: “规矩”;性格懒散,苟安,谦和,温厚与懦弱等等。 1、受狄更斯等英国文学的影响; 2、打上“北京市民文化”的烙印,形成了更内蕴的“京味”。 三、老舍的语言艺术 ①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写出“简单的、有力的、可读的而且美好的文章”。 ②俗白中追求讲究、精致的美,成功地把语言的通俗性语文学性统一起来。 第二节《骆驼祥子》 1、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 一、强者沉沦的悲剧: 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二、悲剧原因: ①客观:把人变成鬼的旧社会的逼迫 车场主女儿虎妞的诱骗 ②主观:祥子个人性格上心理上的弱点

第一节巴金创作道路 上世纪30年代发表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他的 前期共12部中长篇小说,60多部短篇小说 ⒈前期题材: (1)写青年、革命者所从事的社会斗争,如长篇《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 (2)揭示封建旧家庭残害青年的罪恶及其走向崩溃的命运,如《家》。 ⒉巴金前期小说代表作: ①处女作:《灭亡》,是立志献身的年轻无政府主义者的心灵表白。 主人公杜大心,是一个悲剧英雄。他富有正义感和献身精神,又狂热而脆弱,加上错误理论的引导,在狂热、盲目、幼稚的斗争中无谓地牺牲了自己。 ②《爱情三部曲》: 《雾》、《雨》、《电》 ③《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 第二节《激流三部曲》 “激流”的含义: 1919年至1924年,中国正处与一个风起云涌的历史转折时期。作品反映在这一历史激流中,一方面随着宗法制度的崩溃,垂死的封建统治 ⑴高老太爷 封建大家族的最高统治者,他的专横、衰老和腐朽,象征着旧家庭和专制制度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 ⑵觉慧 封建专制的叛逆者,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典型。他对家庭的反抗,以至最终出走表现了“五四”新思潮的威力和新一代民主青年的成长。作家在觉慧身上寄托着对青春的赞美和生活的信念。 ⑶觉新 ◆是一个能清醒认识到自己的悲剧命运却又怯于行动的“多余人”,是封建家庭和旧礼教毒害下人格分裂的悲剧典型 ◆性格:委曲求全、懦弱顺从 有责任感,忍辱负重 ◆是新旧交替时代的承载者 ⑷其他人物形象: 鸣凤:纯洁刚烈 梅芬:温顺驯良 瑞珏:善良厚道 冯乐山:荒淫残忍 四老爷:狡猾贪婪 五老爷:腐化堕落 四太太(王氏):阴险奸诈 (二)《家》的艺术结构 以觉慧和鸣凤的恋爱以及觉新与瑞珏、梅芬之间的纠葛为情节发展主线,全面交织而展示了高公馆的衰亡过程。 (三)《家》的艺术风格——青春型 真诚热烈的青春之歌。 不求深刻隽永,倾向单纯、热情、坦率,以情动人,情感汪洋恣肆。 语言流水行云,虽然有时少锤炼,不耐咀嚼。 整体上却有一种冲击力,能渗透读者的内心。 第三节 《憩园》: 旧主人:杨梦痴(杨老三),儿子杨小寒 新主人:姚国栋,儿子小虎 第四节《寒夜》 《寒夜》的艺术风格——深沉 题材:小人小事 基调:悲哀、忧郁 主题:探讨人性、揭示人生世相

30年代的小说创作——老舍

30年代的小说创作——老舍 20112431 35 李铃风 内容摘要: 中国现代小说到30年代,进入了成熟、繁荣的时期。原因:一、社会、历史的巨变和外来文化的入侵,为小说文体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二、丰富的中外文学资源为作家创作提供了借鉴方法;三、作家们的积极探索并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成熟与繁荣的标志:一、小说题材空间的拓展;二、长篇小说的成熟;三、小说流派的涌现。 30年代,长篇小说的质和量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长篇小说名家名作纷纷出现,如矛盾的《蚀》、《子夜》,巴金的《家》,蒋光慈的《咆哮了的土地》,王统照的《山雨》,萧军的《八月的乡村》,老舍的《离婚》、《骆驼祥子》等。30年代的小说家们的长篇小说叙事博采古今、融汇中西,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准。 小说流派有普罗小说、左联青年作家群、社会剖析小说、新感觉派和京派等。 老舍也是30年代小说创作的一员,他在30年代的小说创作中占据这重要地位,老舍的创作,带有英国狄更斯、康拉德等人的影响,与中国传统的、主要是流行于民间的文艺更有深切的联系。这使他的作品具有大众化、通俗性、民族色彩浓厚等特点,从形式到内容都能够雅俗共赏。因此较早地突破了新文学只在学生和知识青年中间流传的狭小圈子,为广泛的读者所喜爱。后来又以真实生动地描绘了现代中国的社会风貌和民情心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再加上规范的现代汉语,而受到国外的重视。这些,都扩大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关键词:30年代老舍小说创作

正文: 老舍,北京人,满族(正红旗),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他出身寒苦,在贫民窟里长大,熟悉城市贫民生活,这为他的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从他的作品就可以看出。他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刻画浸透了封建宗法观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搏斗中,在新的历史潮流冲击下,惶惑、犹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进退维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径。他喜欢通过日常平凡的场景反映普遍的社会冲突,笔触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运的思考,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品味出生活的严峻和沉重。关于自然风光的色彩鲜艳的渲染和关于习俗人情的细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的名字总是与市民题材、北京题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是现代中国文坛上杰出的风俗、世态(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画家。作为一位大家,他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可能不够辽阔,但在他所描绘的范围之内,却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这是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作出的特殊贡献。被称为“描绘市民社会生活的艺术大师”。 老舍的小说作品种类很丰富,包括长篇、中篇、短篇和小小说,还有童话、寓言体作品。这体现了他小说创作的一个鲜明的特点:小说文体的创新。在戏剧创作中,除了话剧,另有儿童剧、童话剧、歌剧、话剧歌舞混合剧等。他写了不少富有情趣和机智的散文小品,还有一些新旧体诗歌。和"五四"以后的绝大部分作家不同,他还利用多种传统形式,写下了大量体裁各异的通俗作品,包括不同的传统剧种之间移植改编的戏曲。老舍是现代中国作家中作品形式体裁最为丰富多样的一个,而且在不少领域中都取得出色的成绩。 老舍的短篇小说为数不多,却也不乏绰约多姿、意味深长的优秀之作,如《断魂枪》、《上任》、《柳家大院》等篇,都写得各有特色。他的短篇,在艺术构思的精致和题材的宽广方面,往往胜过长篇作品。 他的短篇小说就文体而言,大体有两种类型:一是以写实与象征相融合的手法创作的抒情性小说,如《月牙儿》、《微神》、《阳光》等;二是以传统说话、民间讲唱辅之以西方小说表现手法的写实小说,如《断魂枪》、《上任》、《黑白李》、《柳家大院》等。 第一类小说大都采用情绪结构方式,较多的运用西方现代主义的象征、暗示、梦幻、犀利分析等手法,写人叙事,布景状物,均呈现诗一般的境界,具有浓郁的抒情风格。 第二类的写实小说,其实也不是纯粹的客观的写实,内中含有浪漫、传奇成分。他们除了注重人物刻画外,还比较精于故事的讲述和环境(背景)的描写。老舍对市民社会的形形色色人物均作了艺术的描绘,像《抱孙》对王老太太的封建守旧思想的否定,《马裤先生》对庸俗、丑陋、卑污的市侩主义者的嘲讽,都能显示出老舍小说文化审视的深刻性和艺术技巧的精湛性,还体现了文化审视和社会批判相融合的思想意蕴的特点。 老舍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最早的作者之一,为开拓这种体裁作出了贡献。 他的长篇小说有《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文博士》等。印象最深的就是《骆驼祥子》了。 《骆驼祥子》是其早期创作的优秀之作。它通过人力车夫祥子买车三起三落的悲剧人生,生动地展示了旧社会下层劳动人民的人生苦难,表达了作者对挣扎在黑暗深渊的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作品描写了军阀混战、社会动乱的年代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更描绘了封建迷信和资本家对劳动人民的残害和剥削。祥子的人性美的毁灭暴露了旧社会旧制度的罪恶。小说善用叙述的文字、精辟的议论、自我辩解和同情的笔墨以及心理剖白、景物衬托等多样细腻的艺术手法,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作家以严峻的现实主义方法,写出了他从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七章++30年代小说

第七章:三十年代的小说 三十年代即第二个十年,1927——1937年的小说,这是现代文学史上小说创作的高峰期。这时期,政治和商业对小说的介入十分明显,以至造成以“左联”为核心的左翼,远离文学党派性和商业性的“京派”,和最接近读书市场的“海派”。我们这节课先来学习左翼小说。 第一节左翼文学 一、“左联”早期小说 30年代小说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就是“革命+恋爱”的小说模式的出现,即“普罗小说”的出现。 (一)、“普罗小说” 主要成员:主要是太阳社成员,如蒋光慈、洪灵菲、楼建南,还有后期创造社成员郭沫若、郑伯奇、华汉等。 左联准备期间的小说,以蒋光慈为代表。“普罗小说”的代表作家也是蒋光慈。左翼文学中,蒋光慈影响最大,是革命文学的元老。 1、蒋光慈 蒋光慈(1901——1931),又名蒋光赤,安徽六安人,与胡适同乡。1924年从苏联回国后,积极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并发起组织了革命文学社团太阳社,先后主编了《太阳月刊》、《新流月刊》、《拓荒者》等鼓吹左翼革命文学的刊物,积极推进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发展。《新梦》是蒋光慈的第一部诗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为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新生活尽情歌唱的诗集。蒋光慈的第二部诗集《哀中国》。 1925年五卅运动中写有第一部中篇《少年漂泊者》(1926),短篇集《鸭绿江上》(1927)。1927年又完成了反映上海工人起义的《短裤党》(1927),较早地描写了工人运动中的共产党员与先进工人。大革命失败后,又写了中长篇小说《丽莎的哀怨》,《野祭》(1927),《冲出云围的月亮》(1930)、《菊芬》(1928)、《最后的微笑》(1928),文学出版界进入了一个“蒋光慈时代”。 由于蒋光慈当时在普罗文学中有较大的影响力,而“革命”与“恋爱”又颇符合当时的一些革命青年的口味,所以这种模式一经问世,便在左翼文坛中迅速蔓延开来。 2、华汉 华汉(即阳翰笙1902——1993),曾参加过创造社,是初期普罗文学的一位多产作家。创作有长篇小说《地泉》三部曲(包括《深入》《转换》《复兴》三个中篇)等。《地泉》不仅是作者的代表作,而且是一部对初期革命文学创作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作品。作者在较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的背景下,力图展现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从低潮重新走向高潮的时代特征以及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出路。但由于作者缺乏深入的生活感受和受到当时“左”倾路线的影响,加上人物描写的“脸谱主义”和情节结构的“方程式,”致使作品带有图解革命运动,艺术表现概念化的毛病。1932年重版时,在书前特意附上了瞿秋白,郑伯奇,茅盾,钱杏邨和作者华汉的五篇序言,这些序言从不同角度把《地泉》放到中国普罗文学创作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加以评述,并以此总结了初期普罗文学的得失。 (二)、柔石和胡也频的小说 1、柔石 柔石(1902——1931),早期有短篇《疯人》集,长篇《旧时代之死》,中篇《三姊妹》等,善于描写青年的爱情苦闷,富于浪漫气息。后期的代表作,有中篇小说《二月》,短篇《人鬼和他的妻的故事》、《为奴隶的母亲》。这些小说都超离了当时概念化的风尚,有较高的艺术水准。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归纳-40年代小说

简析张天翼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 思想:1、张天翼的小说创作始终直面人生展现世态,贯穿着反暴虐、反虚伪、反庸俗的讽刺主题。揭示了绅士淑女们的“礼仪廉耻”,鞭挞了小官僚、小政客的自私、虚伪。《善女人》中的长生奶奶平时吃素拜佛。事实上,她却用高利贷压榨自己的儿子,对儿媳也施加虐待。2、鞭挞了小市民包括职员灰色人生哲学和畸零性格。《包氏父子》中老包当了一辈子的仆役,为的是让儿子将来能做大官,而他的儿子却是个不读书的草包。作者抓住“望子成龙”以向上爬这种普遍于社会的文化心态,冷然审视对象,以含泪的讽刺刻画了老包的愚妄心理。 艺术:1、作品善于抓住最能揭示人物性格的细节突现人物的灵魂。如《华威先生》中的华威先生除了“忙”外,还有一个特点:假。2、作品还善于通过人物自相矛盾的言行来让人物作自我暴露,从而达到讽刺的目的。3、以漫画式的夸张手法,去揭示华美外衣下的愚妄和可笑。 钱钟书(1910-1998), 现代著名学者、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仁中学。长篇小说《围城》和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围城》,散文集《写在人生的边上》。《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 分析《围城》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 思想内容:1、《围城》的含义,用作者的话说,就是人生的婚姻好比一座被围的城,已婚的恰好是处于被围的城中,极力要冲出城出,而未婚的则如攻城的勇士,拼命想冲进城去。2、小说所反映的要远比它所命名的“围城”有更为深广的社会内容,它象征这当时的人生“一无可进的进口,一无可去的去处”的绝境。3、作品以留法回国的青年方鸿渐为中心,描绘了一群留学生与大学教授,在生活、工作、婚姻恋爱等问题上遇到的矛盾纠葛,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猥琐灵魂和灰色人生。艺术特色:1、作品中高超的讽刺幽默手法,大量的奇妙譬喻,以及丰富的知识容量,构成了小说独特的风格。十分熟谙地在说天道地中掺入讽喻的喜趣。2、作者在小说中妙语连珠,新意迭出,明明在写某件事物,却往往旁逸斜出,多方引喻,使事物的特征愈见鲜明。3、中外典故、理论学识、生活印象,都一齐奔汇笔下。 张爱玲(1920.9.3-1995.9.8) 原名张煐。代表作《沉香屑》(第一、二炉香)、《倾城之恋》、《金锁记》《封锁》《红玫瑰与白玫瑰》等。此后三四年是她创作的丰收期,作品多发表于《天地》、《万象》等杂志。 张爱玲自小一方面受到中国古典文学及传统文化的熏染,另一方面又就读于教会学校,较早地受到了西方现代文化的教育,从而形成了她独特的文化素质。她的小说既有传统小说叙事套路的痕迹,又带有现代派的味道。这些为张爱玲的小说带来独特的韵味。 独特风格:1对生活、对时代社会理解的透彻。女作家都关注女性婚姻、爱情方面问题,但从冰心到丁玲,她们都不如张爱玲写得这样单刀直入,这样透彻,张爱玲直接写出了金钱在女性生活、女性地位中的重要作用,像《金锁记》中的人物曹七巧,她作为一个受害者,是金钱造成的,后来成为害人者,也是金钱造成的,揭示出金钱对人性的巨大诱惑、腐蚀作用,以及人性在金钱的诱惑腐蚀之下产生的深刻变化;2小说创作手法丰富多样,既是现代主义的又是现实主义的,既是客观写实的又是主观抒情的,风格多样,可称这“大家”,是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具有大雅大俗的风格;3作品更具体,善于写故事,营造气氛,有很强的意境;4语言通俗、明快、泼辣、犀利、到位、准确,使人读之痛快,又有文学的味道

第十二章 30年代小说(四)巴金

第十二章 30年代小说(四) 巴金(1904—2005) 第一节巴金的生平与创作概况 早在1936年,鲁迅就称他是“一个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巴金姓李,原名尧棠,字芾甘,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省成都的一个封建官僚大地主家庭里。四、五岁时随父亲到广元县“住过两年”。辛亥革命后回到成都,直到1923年。他的少年时代都是在这个封建家庭里度过的。 巴金的父亲李道河在广元县当过知县。母亲陈淑芬,是个贤淑慈爱的女性。巴金在幼年时从母亲那里接受了“爱一切人”的教育,从与仆人和轿夫的接近中看到了被剥削、被压迫人民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从封建家长制统治下兄弟姐妹受礼教的迫害以至死亡的生活里感受到了重压。这一切使年幼的巴金产生了朦胧的反抗意识和摆脱封建统治的渴求。 巴金自幼表现出性格中善良、多愁的一面。母亲陈淑芬贤淑慈爱,对他影响很大。 文学所受的影响:曾祖、祖父都出版过诗集,父亲非常喜欢看戏。(过节的时候经常请唱戏的到家里来唱戏。13岁时父亲去世。) 这种性格对他早期接受无政府主义思想应该是有必然的联系。 散文《最初的回忆》:我每次回溯到我的最远的过去,我的脑子里就浮现了母亲的面颜。 我的最初的回忆是跟母亲分不开的。我尤其不能忘记的是母亲温柔的声音。 母亲亲自教他们背词。 1919年9月,在“五四”精神鼓舞下,他勇敢地冲出了封建家庭这个“铁丝笼”,迈向了社会。先进入成都青年会补习学校学习,1920年考入了成都外语专科学校学英文。这期间,他阅读了《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宣传新思想的刊物和克鲁泡特金的《告少年》廖抗夫的(剧本)《夜未央》以及爱玛.高德曼的《无政府主义》等文章。同时参加了以反帝反封建为宗旨的秘密团体“均社”,出版刊物,鼓吹反抗封建制度,为人类美好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1923年春,巴金进东南大学附中补习班。1925年夏到上海,开始文学活动。此时,他研究了安那其主义,并翻译了无政府主义者克鲁泡特金的著作《面包与自由》。1927年1月,二十四岁的巴金去法国留学。他在法国的两年中,除了学习法文外,还根据英译本翻译了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前半部),并大量阅读了托尔斯泰、莎士比亚、惠特曼的作品,进一步接受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和个性解放的教育。1928年巴金创作了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连载于1929年的《小说月报》。《灭亡》以1925年孙传芳在上海的军阀统治为背景,写一群青年盲目地去和反动统治者斗争,最后灭亡的故事。小说的主题在于说明,凡是曾把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面的人全部要灭亡,而凡是最先起来反抗压迫的人也要灭亡。这反映了巴金当时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还没有认识,对革命斗争的实际情况也不甚了解,受无政府主义影响比较严重。 1929年1月,巴金从法国回到上海。他除了北上京华,东渡日本和去煤矿作过短期的调查外,大部分时间住在上海。1931年,他写了《新生》——《灭亡》的续篇。这部日记体的中篇小说,以主人公李冷自述的方式多表现他从个人主义向集体主义的转变过程以及他为理想信仰献身的事迹。比《灭亡》有了进步但仍带有较浓厚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色彩。 中篇小说《死去的太阳》写于1930年,巴金以“五卅”事件为背景,描述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吴养清“在这事件中多少有点盲目的活动,以及由活动而幻灭,由幻灭而觉悟的一段故事。”作者的用意在于鼓舞青年继续奋起抗争,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1931年到1933年间,巴金完成了长篇小说《家》(激流三部曲之一)和《爱情三部曲》:

30年代文学

第二节30年代文学(1928-1937) 第一节概述 1.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首先由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成员发起。1928年,创造社除老成员郭沫若、成仿吾等人外,又新增加了刚从日本回来的冯乃超、李初梨、彭康、朱镜我等文学青年,继续出版《创造月刊》,又新创刊《文化批判》。1928年1月,郭沫若在《创造月刊》上宣称“个人主义的文艺老早过去了”,“代替他们而起的”将是“无产阶级文艺”。此后,在《文化批判》、《流沙》和太阳社的《太阳月刊》等刊物上发表许多提倡无产阶级文学的文章。这些倡导初步论述了革命文学的根本性质、任务,接触到作家世界观的转变问题。 2.关于“文艺自由”的争论 这场论争发生在胡秋原、苏汶和左翼作家之间。1931年底,自称“自由人”的胡秋原连续发表文章,谈“文学与艺术,至死也是自由的,民主的”,在左翼文学与国民党民族主义文学之间左右拉弓。争论的焦点是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苏汶等反对政治“干涉”文学,强调文学真实性的独立地位。左翼的反批判对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有所阐发,却又片面地趋向另一极端。党内的理论家歌特(张闻天)撰文,维护文学真实性标准的独立价值,对真实性与党性、政治倾向性作了较为辩证的分析。 第二节茅盾 1932年到1937年间,是茅盾创作的鼎盛时期。1933年,茅盾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子夜》,作品一深入的社会思考和成熟的艺术技巧而轰动当时,奠定了茅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该时期他还创作发表了著名的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和中篇小说《林家铺子》等,出版了《春蚕》,《泡沫》,《烟云集》三个短篇小说集合《印象’感想‘回忆》,《速写与随笔》等散文集。1940年前后,茅盾创作了长篇小说《腐蚀》和《霜叶红似二月花》等作品。 第三节巴金 巴金最早的创作始于发表在1922年7月至11月《文学月刊》和1923年10月《妇女杂志》上的一些新诗和散文。《灭亡》的出世标志着作家文学生涯的正式开始。1929年到1949年底,他一共创作了18部中长篇小说,12本短篇小说集,16部散文随笔录,还有大量翻译的作品。在这当中,中长篇小说无疑代表巴金建国前创作的主要成就。比较著名的有:《灭亡》,《死去的太阳》,《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第四节老舍 回国后到抗战爆发前,老舍执教于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同时创作了长篇小说,即《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文博士》。从抗战爆发到新中国成立,这一阶段老舍的主要作品有《火葬》,《四世同堂》,《鼓书艺人》,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火车集》《贫血集》。这些作品内容广泛,风格各异,显示出老舍艺术创作的深厚功力。《四世同堂》是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品。 第五节沈从文 他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

第十八章:40年代小说

第三个十年(1937—1945—1949) 四十年代的小说——时空划分 一、时间上划分: (一)前期:1937—1941 抗战小说蜂起,艺术水平下滑,以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为主 内容:1、新人、新的民族性格的成长:姚雪垠《差半车麦秸》 2、直接反应战地生活的:丘东平《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 (二)后期:1941—1949 社会历史文化反思小说、长篇小说创作热潮。

二、空间划分: (一)国统区: 1、讽刺暴露小说:张天翼《华威先生》、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三记”、艾芜。 2、体验追忆小说 ①七月派小说:(重体验的现实主义)路翎《饥饿的郭素娥》、《财主的儿女们》 ②老作家的创作:茅盾《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巴金《憩园》、《寒夜》;老舍《四世同堂》//沈从文《长河》;萧红《呼兰河传》;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王西彦

《古屋》 ③新生代作家:郁如《遥远的爱》、穗青《脱缰的野马》/黄谷柳《虾球传》、汪曾祺《邂逅集》 (二)沦陷区——先锋与通俗 1、讽刺暴露小说:#钱钟书《围城》 2、通俗小说: ①“雅”——张爱玲《传奇》;苏青《结婚十年》;梅娘“水族系列小说”《蚌·鱼·蟹》; ②俗”——张恨水《啼笑因缘》、《金粉世家》;秦瘦鸥《秋海棠》 ③武侠——白羽《偷拳》;王度

庐《卧虎藏龙》、《宝剑金钗》、《剑气珠光》 ④侦探、滑稽小说——孙了红《血纸人》/耿小的《摩登济公》 3、先锋小说: ①徐訏《精神病患者的悲歌》、《风萧萧》 ②无名氏《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 (三)解放区——现实与民间 1、歌颂现实(歌颂解放区、歌颂工农兵) 2、讽刺暴露——丁玲《在医院中》、《我在霞村的时候》

中国30年代小说创作发展概述

30年代小说创作发展概述 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小说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五四时期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发端,以鲁迅的小说为代表,奠定了现代白话小说的基础,但那时,无论在数量上,质量上,还是文学流派上,白话小说的创作都还处在尝试的阶段,远远没有成熟。经过了十年的发展和作家们的创作实践,到了30年代,现代白话小说在各个方面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即可以说,中国现代小说到30年代,进入了一个成熟、繁荣的时期。 30年代小说创作发展的重要标志(成就)有以下几点: 一、出现了大批的中长篇小说创作。长篇小说一向被誉为时代的里程碑,但是,在第一个十年的中长篇小说创作领域,探索多于成功。中国现代白话长篇小说从1922年开始起步,不仅数量稀少,而且在艺术上都十分幼稚。中篇的命运比长篇稍好点,在四五年间,创作比长篇多了一倍,并且在发韧之初就出现了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杰作《阿Q正传》。然而,这一时期还是以短篇小说的创作最为辉煌。到了30年代,中长篇小说创作已经逐渐走向了成熟。究其原因,主要有三:首先,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资本主义化的城市和广大的内地农村进行了激烈的对峙和出现了严重的矛盾冲突,城乡社会生活急剧动荡,刺激作家们关于“人”的观念的转变,最终促进了长于描写社会生活、表现人的命运的现代长篇小说的文体在30年代的发展;其次,30年代小说广泛借鉴、择取了中外文学资源,受外来小说(如欧美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以及中国古代小说传统(如巴金家族题材小说)的影响;最后,30年代小说的成熟与繁荣是作家们积极探索并形成自己鲜明个性的结果。小说家经过辛勤探索,寻获自身需要的适合的艺术领域,并在对中外文学资源的选择吸收中形成独特的创作风格。 以真正的长篇小说的形态出现较早的是叶绍钧的《倪焕之》,它被茅盾誉为“扛鼎之作”,之后出现了一大批的优秀作品,如茅盾的《虹》、《子夜》。学术界认为《虹》是茅盾最好的作品,它所述的女主人公梅行素远比《蚀》三部曲中的时代女性清澈、明朗而富有理性。此时的茅盾已经度过大革命失败后的精神危机,重新认定了社会发展的趋向。1931至1932年间,是优秀长篇小说《子夜》的创作期,它的出现成功显示了左翼文学的实绩,也确立了左翼文学创作的范式——社会剖析小说。茅盾是一个认知型作家,他比一般作家“站得高,看得远”,他的视野开阔(国际视野),这是茅盾区别于其他小说家的最突出的一点。他写社会剖析小说是为了探索社会的本质、趋势和规律,在用文学全方位展示社会状态时,“宏大叙事”、“史诗式”的小说便诞生了。这是茅盾首创的传统,“史诗传统”在当时成了所有人的追求。而茅盾是怀着“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现象的企图”来写作《子夜》的,《子夜》的艺术成就表现在小说结构的恢弘而严谨;善于将人物放在尖锐复杂的茅盾冲突中,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来表现其性格,并巧妙地运用了心理刻画的手法;语言简洁、细腻、生动,人物语言充分个性化,切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特征。《子夜》的内涵丰富而且深厚,瞿秋白曾说:“1933年在将来的文学史上,没有疑问的要记录《子夜》的出版。”关于《子夜》的中心人物民族资本家吴荪甫,则是中国现代文学人物史上一个不可多得的典型形象,即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途中的末路英雄形象。身于30年代初的上海这个复杂的背景中,刚强有为的民族工业巨子吴荪甫,在帝国主义和军阀政治双重压迫之下,在工农革命的夹击中,落得个一败涂地的悲剧命运,从而深刻地反映了在半殖民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