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操作规范手册(试行版)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操作规范手册(试行版)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操作规范手册(试行版)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操作规范手册(试行版)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操作规范手册

一、功能定位

(一)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推进分级诊疗实现有序就医、提升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抓手,是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模式转变、整合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资源、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网络功能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健康中原建设,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转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

模式的制度性创新,由家庭医生代表服务团队与签约居民签订服务

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责任,建立长期、稳定、信任的契约服

务关系,向签约居民提供综合、连续、协同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健

康管理服务,努力实现“平时健康有人管,需要服务有人帮”。

(三)家庭医生是签约服务的第一责任人。家庭医生团队负责向签约居民提供签约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机构是签约服务的责任主体,负责团队组建、任务分配和绩效考核。区域内二级以上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负责为家庭医生团队提供技术和资源支持。县(市、区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搭建平台和监督管理。

二、团队建设

(一)组建方式

采取“3+N”模式,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3”是指家庭医生、护士、公共卫生医师(含助理公共卫生医师)。“N”是指其他人员。每个团队明确 1 名负责人。

1.家庭医生。家庭医生主要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机构注册

全科医生(含助理全科医生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以及具备能力的

乡镇卫生院医师(含中医类别医师)和乡村医生等。引导符合条件的

公立医院医师和中级以上职称的退休临床医师,特别是内科、妇科、

儿科、中医医师等,作为家庭医生在基层提供签约服务。

2.护士。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具有 1 年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

生机构临床工作经验。

3.公共卫生医师。从事专业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共卫生医师(含助理公共卫生医师);公共卫生医师不足的机构

可暂由实际从事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承担。

4.其他人员。机构内具有资质的专科医师、药师、妇幼保健人员、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二级以上医院医师、

退休返聘、临聘专家、医院对口支援专家;了解基本医疗卫生知识、

熟悉并热爱基层卫生工作的卫生计生专干、残疾人专职委员、村(居)委会人员、社(义)工等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二)职责分工

1.团队负责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机构统一管理下,负责团队组建及成员任务分工,制定团队年度工作计划和学习培训计划,

组织开展签约服务和质控管理工作;负责团队成员工作量统计汇总上

报及绩效奖励分配;负责团队内外部关系协调和团队文化建设,收集

签约居民的反馈意见,改善服务态度,改进服务方式,防范医疗卫生服

务风险发生。

2.家庭医生。掌握每个签约居民基本健康状况及家庭情况、生活习惯,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为签约居民提供常见病和多发病诊治、

合理用药、就医路径指导和转诊预约服务,诊疗过程中建立更新完善签

约居民健康档案,开展诊间随访和健康管理;落实首诊负责制,引导

签约居民首诊就医选择家庭医生;组织并指导本团队开展护理、康复、

健康教育、服务效果评估。

3.护士。掌握每个签约居民基本健康状况及家庭情况、生活习惯,

协助建立更新维护居民健康档案、开展诊间随访及健康管理;协助家庭医生开展日常诊疗预约、会诊和转诊的协调安排、转诊到位情况的追踪;参与为签约居民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并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和不

良生活方式干预,实施动态跟踪管理;根据家庭医生医嘱,

为签约居民提供相应护理服务。

4.公共卫生医师。监测、收集和分析辖区内居民健康状况相关数

据,开展社区诊断 ,参与并指导公共卫生服务;掌握每个签约居民基本

健康状况及家庭情况、经济情况,协助家庭医生评估居民个体健康状

况、提出管理措施建议、建立更新维护居民健康档案;为慢性病人互

助管理、自我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协助家庭医生做好签约居民

诊间随访的预约,开展辖区内居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实施健康

行为和危险因素干预,加强健康知识和卫生政策宣传;协助团队负责人定期开展签约服务进展监测和服务效果评价。

5.其他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机构其他卫生技术人员,在机构整体安排下协助、参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二级以上医院专家为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开展人员培训带教、双向转诊衔接等,参与病情较为复杂、需求较高患者的签约服务;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团队负责人统一安排下,主要负责居民沟通联络工作,培训后协助团队提供社区宣传、信息收集等相关非医疗服务,减轻家庭医生非医疗事务工作负荷。

(三)团队工作制度

1.在所属机构统一管理下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并严格执行机构各项规章制度。

2.公示团队成员姓名、联系方式、分工、服务时间及内容、监督

机构及电话,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3.加强与村(居)委会及相关机构的联系,联合制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计划。

4.积极参与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

5.定期对签约服务质量、健康管理效果、居民满意度进行跟踪评估。

三、服务模式

采取“家庭签约、分类管理、团队服务”的契约化服务模式,向签约居民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一)家庭签约

根据服务半径和人口划分签约服务区域,以家庭为单位自愿选

择1 个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引导居民就近签约,也可跨区域签约。签约周期原则上不少于 1 年,期满后可续约或选择其他团队签约,续约须签字确认。每个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户数不宜超过 1000 户。

(二)分类管理

家庭医生团队根据签约对象人员构成和健康综合评估情况,结

合签约居民健康需求进行分类管理,优先做好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困难群众、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人群,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签约服务工作。

(三)团队服务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门诊服务为主,采取团队服务形式提供医

防融合、综合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

1.组建以二、三级医院(包括中医、专科医院,下同)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支撑平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机构为责任主体、乡村

或社区医生为一线服务的家庭医生团队,向签约居民提供“家庭医生+服务团队 +支撑平台”的层级化团队服务。

2.整合共享区域医疗卫生资源,依托二、三级公立医院和专业公

共卫生机构,加强区域影像、心电、检验、病理、消毒供应等共享中

心建设,构建定位明确、分工协作和防、治、管“三位一体”的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每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机构根据自身情况和地理位置与 2 家以上的二级以

上医院签订双向转诊协议,建立纵向协作和双向转诊关系,为签约服务提供技术保障。二级以上医院应选派医师(含中医类别医师)提供

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

3.服务半径较大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机构,鼓励在村(居)委会或社区内设立家庭医生工作室,配备一定的服务设施,采取预约方式,定期进行巡诊,方便签约居民就近接受服务。

(四)推广组合式签约服务

引导居民与家庭医生团队签约的同时,自愿选择与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卫生机构建立医疗协作关系的二、三级医院,建立“家庭医生团队 +1 家二级医院”或“家庭医生团队 +1 家二级医院 +1 家三级医院”的组合式签约,在组合内医疗机构就医的,可享受优先预约挂号、优

先住院等服务;在组合外就医的,应当按规定程序转诊。

四、签约方式

充分利用各种信息传播媒介,提高居民知晓率和利用率,准确

把握宣传口径,让居民理解现阶段签约服务的内涵与标准,合理引导居民预期,有序组织居民参加签约服务,并签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书》。

(一)智能化签约。依托网站、移动客户端等信息化手段大力

推广网上签约。

(二)集中签约。组织健康体检、健康教育等集体活动时动员

居民签约。

(三)诊间签约。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机构门诊就诊、

咨询或者住院时引导其签约。

(四)上门签约。深入社区、乡村、家庭实施面对面签约。

五、服务内容

家庭医生团队为签约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约定的健

康管理服务。

(一)基本医疗服务。涵盖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治、合

理用药和就医路径指导、转诊预约等服务。

(二)公共卫生服务。涵盖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规定

的其他公共卫生服务。

(三)健康管理服务。涵盖健康咨询、健康监测、健康评估以

及康复指导等服务。

六、服务包设置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根据签约居民的健康需求,可设置基础性

服务包和个性化服务包,满足签约居民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一)基础性服务包。面向全人群,主要包含基本医疗和基本

公共卫生服务,并提供预约就诊、转诊、慢病长处方等服务。

(二)个性化服务包。面向个性化需求人群,是在开展“基础性服务包”的基础上拓展的服务,包含健康评估、康复指导、中医“治未病”、家庭病床、居家护理、远程监测以及特定人群和特殊疾病健康管理等内容,满足个性化健康需求。

服务包设置的服务项目、内涵、流程、规范、标准和费用,由各地卫生计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价格等部门结合实际协商确定。

七、服务流程

(一)签约流程(见图1)。

(二)履约流程(见图2)。

八、风险防控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机构向居民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服

务时,应准确传达签约服务的理念、服务方式,引导居民正确理解签约服务的内涵和意义,家庭医生不是私人医生,家庭医生出诊需提前预约,并非随叫随到。

(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应明确界定签约双方的权利、义

务和责任,明确签约服务的内容、方式以及除外责任。

(三)对首次签约居民应进行访谈、体检和健康评估,建立居

民健康档案,对既往病史、家族遗传病等情况应给予高度重视。

(四)严禁家庭医生团队向签约居民推销保健品、药品以及其

他非协议约定的服务,家庭医生随身药箱应备有常用、急救药品和简易抢救设备,随身药箱携带药品应登记造册,确保用药安全,实现药品可追溯。

(五)开展上门服务,应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具有相应服务资质。确需上门服务的特殊人群,应对其进行健康评估,符合相关服务条件,并签订上门服务协议后方可开展。上门服务时,至少 2 名工作人员一同前往,记录诊疗过程,规避医疗风险。

(六)家庭医生提供电话咨询服务,应向居民告知每天方便接

听电话的时段,对无法当时解答的问题应及时记录,并在方便时回复。

(七)向签约居民提供门诊、随访、上门服务、电话和网络平

台咨询等服务应及时、有效和规范,并做好记录。对不履行签约服务

或服务时不配合的,应记录原因、签字确认,做到痕迹化管理。

九、智能化信息平台建设与应用

(一)加快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智能化信息平台建设。通过“互联网 +”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深度融合,拓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的渠道、空间和内容,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

体化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推进区域内人口、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

疗保障、药品保障、综合管理等信息数据互通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区域内签约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服务记录、辅助检查检验报告、就医费用查询,强化上级医院对基层的技术支持,探索线上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

(二)鼓励开展网上签约服务。为签约居民在线提供健康咨询、预约转诊、慢性病随访、健康管理、延伸处方等服务,推进家庭医生服务模式转变,改善群众签约服务感受,增强群众对家庭医生的信任度。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制度

XX镇卫生院 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工作制度 一、更好地满足居民群众就近就医需要,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就医格局的形成,构建科学合理的就医秩序。以家庭健康医生为主,卫生院护士、公卫(卫技)人员为支持的家庭健康医生团队为辖区居民提供签约式服务,即有需求的辖区居民在家庭健康医生团队中自主选择家庭健康医生,与卫生服务机构及家庭健康医生签订《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协议》,家庭健康医生为其家庭和个人提供健康管理。 二、家庭健康医生团队为签约居民提供的服务项目,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7年版)》和专业技术服务规范。 三、严格执行卫生服务各项规章制度,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家庭健康医生团队主动了解签约家庭健康状况,制定健康计划,对慢性病、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实施有效的健康干预。 五、与居(村)委会召开联络会,联合制定工作计划并落实。 六、开展签约家庭基本医疗服务,及时联系双向转诊服务。 七、定期开展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服务能力、

掌握沟通技巧和全科医学理念。 八、团队负责人应对家庭健康医生团队各个成员进行定期考核,结合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进行综合测评。并接受机构绩效管理部门的考核。 XX镇卫生院

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人员工作职责 一、家庭医生 主要负责诊疗、健康体检和健康指导咨询服务: (一)承担辖区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传染病的诊治,负责院外急救与转诊; (二)进行双向转诊; (三)承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二、三级预防为主的管理工作; (四)开展辖区诊断,根据本辖区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实施工作方案并进行评价; (五)承担辖区健康人群与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 (六)建立、管理辖区居民健康档案和医疗保健服务合同; (七)组织并指导护理、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咨询指导等辖区卫生服务工作; (八)配合精神科专业医生开展辖区精神卫生服务; (九)开展辖区卫生服务科研与教学活动; (十)承担辖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工作。 二、护士 (一)参与辖区居民健康档案和医疗保健合同的建立与管理;定期为辖区居民体检。 (二)参与辖区诊断,根据本辖区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实施护理计划;提供以人群为对象的护理服务;

2018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安排

2018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安排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中心家庭医生服务,创新服务模式,努力实现2018年居民人人享有家庭医生服务的目标,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省卫生厅《开展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实施方案》强化居民健康管理,与居民建立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进一步提高居民对卫生服务的信任程度,提升居民的健康保障水平。 二、工作目标 以“分片包干、团队合作、责任到人”的服务形式构建家庭医生责任制度,形成以“契约式”、“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式”为特点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实施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本村整体健康维护为方向的长期的负责式照顾和健康管理,力争早日实现“户户拥有家庭医生,人人享有签约服务”的目标。2018年完成辖区内重点人群及有健康需求人群35%的签约与服务任务。 三、成立组织、分工协作 成立团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工作需要及人员变动,对团队人员进行了合理调整,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居民。 四、服务对象 主要以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孕产妇、0—6岁儿童、高血压、糖尿病、残疾人、困难人群、重性精神病等重点人群和有服务需求的

健康人群。 五、服务内容 (一)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1、常见病、多发病的预约、诊疗服务。 2、门诊预约与转诊服务。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做好转诊病人的跟踪服务,不断提升家庭医生的医疗服务技术水平。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团队工作按团队服务人口比率完成建档任务,且确保每份档案都要真实有效。 2、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对签约家庭中的65岁及以上老人、孕产妇、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提供规范的健康管理服务。对于行动不便、卧床不起的慢性病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提供上门随访等服务;对于一般慢性病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提供电话随访、面对面随访、卫生室集中随访服务;对于产妇,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提供产后随访等服务。原则上每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服务人口数不低于辖区内服务人口的30%,并确保服务质量。 3、健康教育咨询和指导:在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支持下,定期在责任区域组织开展健康讲座、义诊、咨询等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将为签约家庭成员提供有关生理、心理健康相关知识以及家庭功能方面的咨询,并发放各种人群保健知识宣传单,同时开展婴儿喂养指导、儿童保健指导、婚前计划生育指导、孕产期保健指导、家庭饮食营养指导、家庭用药指导、传染病防

家庭医生工作制度工作规范岗位职责工作流程

家庭医生工作制度 1、制定工作年度计划和每月工作安排,对工作完成情况,每半年进行一次工作小结。每月5日前向全科团队长汇总上报工作报表。 2、实行正常诊疗时间,确保预约门诊、咨询、签约等工作的开展,做好服务情况的记录,及时准确更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工作台账。保持手机通畅,电话健康咨询服务时间至22:00。 3、按照签约服务的承诺,做好康复指导、妇幼保健管理等服务。 4、外出开会、培训及休假等不能保证正常在岗时,必须向团队长请假,并做好工作交接,对特殊病情的签约患者,要安排上门进行工作交接。 5、建立工作报告制度,发生院内感染、死亡病例、医疗卫生突发事件等要及时向团队长及单位负责人报告,并做好相应的应急处理工作。 6、工作时间着工作服,上门服务着单位统一的工作服,佩戴胸牌,携带相应出巡诊物品。 7、家庭医生自觉接受单位相关职能部门和团队长的质控指导、督导和考核。团队每月召开一次家庭医生工作例会,加强家庭医生之间、全科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协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 屯昌县屯城镇大同卫生院

家庭医生岗位职责 1、家庭医生在全科团队长的领导下,开展居民的健康管理工作。 2、积极开展为居民签约式服务工作,认真完成签约目标。 3、运用适宜技术,进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 4、为签约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按规范进行动态管理。 5、为诊断明确的高血压、Ⅱ型糖尿病等慢性病进行治疗、行为干预、监测和健康评估,提供定期随访、用药指导等。 6、对居家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及肢体残疾等病人提供随访和康复指导服务。 7、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咨询,落实免疫接种、妇幼保健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传染病消毒隔离指导等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 8、提供日常门诊、预约门诊、下社区随诊等服务。 9、执行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各项规范和制度。 10、为有需求的签约服务对象提供与大医院的双向转诊、专家预约和专家会诊服务。 屯昌县屯城镇大同卫生院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操作规范手册(试行版)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操作规范手册 一、功能定位 (一)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推进分级诊疗实现有序就医、提升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抓手,是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模式转变、整合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资源、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网络功能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健康中原建设,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转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 模式的制度性创新,由家庭医生代表服务团队与签约居民签订服务 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责任,建立长期、稳定、信任的契约服 务关系,向签约居民提供综合、连续、协同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健 康管理服务,努力实现“平时健康有人管,需要服务有人帮”。 (三)家庭医生是签约服务的第一责任人。家庭医生团队负责向签约居民提供签约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机构是签约服务的责任主体,负责团队组建、任务分配和绩效考核。区域内二级以上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负责为家庭医生团队提供技术和资源支持。县(市、区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搭建平台和监督管理。 二、团队建设 (一)组建方式

采取“3+N”模式,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3”是指家庭医生、护士、公共卫生医师(含助理公共卫生医师)。“N”是指其他人员。每个团队明确 1 名负责人。 1.家庭医生。家庭医生主要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机构注册 全科医生(含助理全科医生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以及具备能力的 乡镇卫生院医师(含中医类别医师)和乡村医生等。引导符合条件的 公立医院医师和中级以上职称的退休临床医师,特别是内科、妇科、 儿科、中医医师等,作为家庭医生在基层提供签约服务。 2.护士。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具有 1 年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 生机构临床工作经验。 3.公共卫生医师。从事专业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共卫生医师(含助理公共卫生医师);公共卫生医师不足的机构 可暂由实际从事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承担。 4.其他人员。机构内具有资质的专科医师、药师、妇幼保健人员、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二级以上医院医师、 退休返聘、临聘专家、医院对口支援专家;了解基本医疗卫生知识、 熟悉并热爱基层卫生工作的卫生计生专干、残疾人专职委员、村(居)委会人员、社(义)工等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二)职责分工 1.团队负责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机构统一管理下,负责团队组建及成员任务分工,制定团队年度工作计划和学习培训计划, 组织开展签约服务和质控管理工作;负责团队成员工作量统计汇总上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工作制度.doc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工作制度4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工作制度 1、由临床医生、护士、预防保健人员组成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按照所辖区域、常住人口、服务功能与任务等情况,分片包干,落实管理责任制。 2、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每月下村委会工作不少于4次,每次不少于3个天。 3、积极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定期下村委会开设门诊,做好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指导村委会卫生站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规范诊疗行为。 4、建立家庭及个人健康档案,履行合同条款,开展分类、分层的连续性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提供主动上门服务、追踪随访。 5、家庭医生团队应实行五个统一:文明用语、着装胸卡服务流程、服务要求、出诊装备统一。 6.在所辖村委会卫生站向居民公示家庭医生团队人员的姓名、服务等,接受监督,并应保证团队进入家庭实行健康管理的服务时间。 7、定期考核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工作,结合管理户数、管理质量以及管理对象的满意度进行综合测评,考核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职责 1、建立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健全工作机制,严格按照市、县两级卫计局的相关要求执行。 2、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全面负责责任区内的公共卫生服务及基本医疗工作。 3、家庭医生对责任区内的重点人群每年进行一次管理,及时补充信息,按要求对特殊人群进行规范管理。 4、要严格执行有关核心制度,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培训,认真学习专业及技术知识。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专业技能,全心全意为辖区居民的健康服务。 5、要根据居民实际需求及时提供上门访视、电话咨询、预约服务、康复指导等多种服务。 6、家庭医生根据居民健康情况定期组织到辖区村委会巡视,对行动不便且确有需要的居民提供上门服务。 7、在进入社区开展辖区村委会巡视卫生服务工作时,家庭医生必须穿统一工作服并配戴胸牌,装配统一的家庭医生工作包,通信工具和工作记录本。 8、家庭医生在开展服务过程中,要注意沟通技巧,必须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9、要自觉遵守有关廉洁自律的各种规定,不得索取收受服务对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doc

XX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 (单位: 元/ 年) 服务包名称收费 标准 适宜对象打包项目(服务内容)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基础包免费所有辖区常住家庭及成员1. 提供12 类45 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涉及家庭和个人的服务,保证服务的质量和及时性; 2. 基本医疗服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 3. 开通门诊签约服务绿色通道。 1. 基础包+每年为签约对象开展健康状况评估,制定健康计划; 2. 开展个人健康知识咨询; 基本服务3. 每年接受一次专业医师的健康“面对面”指导; 4. 签约对象在签约单位门诊就诊享受减免一般诊疗费自费部分; 5. 联系签约单位住院可优先住院及提供转诊服务。 基本服务+ 升级一 型 100 0-6 岁儿童 1. 签约单位、XX区妇幼保健院共同提供视力筛查、脑干听性检查、引导式教育训练等检查和训练; 2. 上门宣教母乳喂养知识; 3.12 月龄开展中医摩腹、捏脊,18 月龄开展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30 月龄开展按揉四神聪穴各5 次以上,并传授给家长; 包 4. 提出二类疫苗接种建议。 二型100 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 基本服务+ 1. 慢支患者门诊每年雾化治疗12 次(药品、材料除外); 2. 每年在签约单位提供心电图、胸片、支原体、肾功能等检查一次。 基本服务+ 三型100 35 岁以上慢性病高危人群 1. 每年为其开展一次包括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项目在内的体检; 2. 每年提供一次动态血压监测; 3. 根据检查结果给予综合性评估及针对性的健康指导。 1

基本服务+ 1. 每月进行一次随访(形式不限),每年在签约单位享受一次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 四型150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2. 每年提供一次动态血压监测; 3. 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每月一次的上门血压监测( 每年12 次) ; 4. 根据检查结果给予综合性评估及针对性的健康指导。 5. 符合医保“高血压三期”规定病种人员享受病种药品种类的倾斜政策,发生的政策范围内费用在起付线以上定额以内按社 区住院比例结报。 基本服务+ 1. 每年签约单位提供一次空腹血糖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血脂、心电图检查; 五型200 Ⅱ型糖尿患者 2. 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每月一次的上门血糖监测、体格评估、用药和饮食指导( 每年12 次); 3. 根据检查结果给予综合性评估及针对性的健康指导。 4. 符合医保“重度糖尿病”规定病种人员享受病种药品种类的倾斜政策,发生的政策范围内费用在起付线以上定额以内按社 区住院比例结报。 基本服务+ 六型200 有65 岁以上老人家庭 1. 对空巢老人每月探望两次,并将健康信息发送到指定的一名亲属手机上; 2. 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检查项目外,增加B 超检查(肝胆、双肾、前列腺或子宫附件)项目; 3. 随时接受电话咨询; 4. 对常见老年性疾病、意外伤害提出防范建议。 基本服务+ 1. 在签约单位建卡的孕产妇提供产前免费彩超及心电图一次; 七型400 孕产妇 2. 宣教母乳喂养知识; 3. 孕期签约单位提供不少于两次上门服务,进行孕期体格、营养状况评估; 4. 签约单位、XX区妇幼保健院共同提供四维彩超、糖筛、丙肝抗体等15 项检查;推乳、盆腔炎(红外线+中频)治疗、盆低 康复治疗与训练等13 项产后康复项目各一次。 八 型 个性化脑卒中、植物人、癌症晚期患者(临终关怀)、失独、失能、脑瘫、高龄等特需人群,制定个性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 备注:1、所有签约对象必须是在购买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础上进行签约,如需要提供两型以上服务,收费累加,同时享受所购买的服务内容; 2 、家庭成员数以户籍登记或实际居住房屋为准,基础包签订以户为单位,其他包型以个人为单位。 2

家庭医生服务工作制度

家庭医生服务工作制度 一、以(全科)医生为主,护士、公卫(卫技)人员为支持的家庭医生团队为辖区居民提供契约式服务,即有需求的居民在服务团队中自主 选择家庭医生(家庭健康医生) , 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家庭医生(家庭健康医生)签订协议书,,家庭医生 (家庭健康医生)为其家庭和个人提供健康管理。 二、家庭医生团队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年版) 》和专业技术服务规范要求为签约居民提供服务项目。 三、严格执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规章制度,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家庭医生团队主动了解签约家庭健康状况,制定健康计划,对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实施有效的健康干预。 五、与村(居)委会召开联络会,联合制定工作计划并落实。 六、开展签约家庭基本医疗服务,及时联系双向转诊服务。 七、定期开展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服务能力、掌握沟通技巧和全科医学理念。 八、团队负责人应对家庭医生团队各个成员进行定期考核,结合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进行综合测评,并接受机构绩效管理部门的考核。

家庭医生服务人员职责(家庭医生) 主要负责诊疗、健康体检和健康指导咨询服务: (一)承担辖区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传染病的诊治,负责院外急救与转诊; (二)进行双向转诊; (三)承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二、三级预防为主的管理工作; (四)开展社区诊断,根据本辖区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实施工作方案并进行评价; (五)承担辖区健康人群与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 (六)建立、管理辖区居民健康档案和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 (七)组织并指导护理、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咨询指导等服务工作; (八)配合精神科专业医生开展精神卫生服务; (九)开展卫生服务科研与教学活动; (十)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管理工作。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工作制度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工作制度 1、由临床医生、护士、预防保健人员组成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按照所辖区域、常住人口、服务功能与任务等情况,分片包干,落实管理责任制。 2、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每月下村委会工作不少于4次,每次不少于3个天。 3、积极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定期下村委会开设门诊,做好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指导村委会卫生站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规范诊疗行为。 4、建立家庭及个人健康档案,履行合同条款,开展分类、分层的连续性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提供主动上门服务、追踪随访。 5、家庭医生团队应实行五个统一:文明用语、着装胸卡服务流程、服务要求、出诊装备统一。 6.在所辖村委会卫生站向居民公示家庭医生团队人员的姓名、服务等,接受监督,并应保证团队进入家庭实行健康管理的服务时间。 7、定期考核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工作,结合管理户数、管理质量以及管理对象的满意度进行综合测评,考核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职责 1、建立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健全工作机制,严格按照市、县两级卫计局的相关要求执行。 2、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全面负责责任区内的公共卫生服务及基本医疗工作。 3、家庭医生对责任区内的重点人群每年进行一次管理,及时补充信息,按要求对特殊人群进行规范管理。 4、要严格执行有关核心制度,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培训,认真学习专业及技术知识。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专业技能,全心全意为辖区居民的健康服务。

5、要根据居民实际需求及时提供上门访视、电话咨询、预约服务、康复指导等多种服务。 6、家庭医生根据居民健康情况定期组织到辖区村委会巡视,对行动不便且确有需要的居民提供上门服务。 7、在进入社区开展辖区村委会巡视卫生服务工作时,家庭医生必须穿统一工作服并配戴胸牌,装配统一的家庭医生工作包,通信工具和工作记录本。 8、家庭医生在开展服务过程中,要注意沟通技巧,必须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9、要自觉遵守有关廉洁自律的各种规定,不得索取收受服务对象给与的礼盒、礼品等。 10、完成预防保健管理工作。 11、承担签约家庭传染病预防、控制及传染病患者社区管理工作。 12、参与签约家庭精神病管理、康复指导及监护人技术指导。 双向转诊工作职责 1.明确医院集团医院和分院、卫生站的职责分工。门急诊和住院部要设立双向转诊服务窗口,负责接待分院、卫生站上转病人和联系下转病人。 2.医院集团医院职责:负责接送分院、卫生站转诊的未明确断首诊患者,以及分院、卫生站上转的疑难、复杂、急危重症患者的进一步诊治或抢救。对可以下转分院、卫生站的患者制定治疗康复和护理方案,指导分院、卫生站后续治疗。 3.医院集团分院职责:负责提供上级医院转诊病人基本医疗服务,包括常见、多发的一般诊疗,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肿瘤等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病治疗,上级医院转诊病人的康复、护理和随访工作。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培训制度

乡镇卫生院2018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安排

乡镇卫生院2018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安排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功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打赢健康扶贫攻坚战,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按照《汉滨区卫计局关于认真做好2018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为进一步规范做好我办2018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现安排如下: 一、深刻认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内涵和重要性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以家庭医生为核心,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支撑,通过签约服务的方式,畅通家庭医生与居民联络渠道,为签约家庭和个人提供安全、方便、有效、连续、经济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签约家庭和个人建立起长期、稳定、信任的契约式服务关系,实现对签约家庭的健康进行全程呵护,不断提升群众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的认可度、满意度以及主动签约的意愿和获得感。进一步促进和引导群众合理、充分使用医疗资源,逐步实现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新格局。 二、全面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 (一)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

由卫生院全体医务人员和全体村医组成6支家庭医生签约 服务团队,分片包抓,负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具体实施。卫生院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主体,分管院长为本辖区责任医师团队签约服务工作的总负责,负领导责任,负责此项工作的统筹安排、部署、督导、考核评估和履职等管理;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具体为包抓村签约家庭和重点人群提供医疗卫生相关服务,各团队长为本团队签约服务工作管理责任人,负责团队人员和包抓村村医签约工作的分工、管理及工作的具体实施;村医为签约居民首诊医生,是本村签约服务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全面履行村医职责和团队分工职责。 每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由团队长、全科医生、公卫医生、责任护士和村医组成,可兼职,其中卫生院人员不少于3人,各村负责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村医必须参与团队组成(人员组成详见附件1)。 (二)规范签约。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分片包抓,以包抓村常住重点服务人群家庭为签约对象,实施整户签约(重点服务人群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肺结核病患者、孕产妇、0-6岁儿童、孤寡和空巢老人、计生特殊家庭、残疾人,以及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

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及人员职责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制度 一、以家庭医生为主,社区护士、公卫(卫技)人员为支持的家庭医生小组为辖区居民提供契约式服务,即有需求的居民在签约团队中自主选择家庭医生,与卫生服务机构及家庭医生签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家庭医生为其家庭和个人提供健康管理。 二、家庭医生小组为签约居民提供的服务项目,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6年版)》和专业技术服务规范。 三、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家庭医生小组主动了解签约家庭健康状况,制定健康计划,对慢性病、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实施有效的健康干预。 五、与村委会召开联络会,联合制定工作计划并落实。 六、开展签约家庭基本医疗服务,及时联系双向转诊服务。对重特大疾病签约人员,每月定期至少三次开展主动访视及巡诊工作。 七、定期开展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服务能力、掌握沟通技巧和全科医学理念。 八、团队负责人应对家庭医生小组各个成员进行定期考核,结合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进行综合测评。并接受上级绩效管理部门的考核。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员职责 一、家庭医生 主要负责诊疗、健康体检和健康指导咨询服务: (一)承担辖区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传染病的诊治,负责院外急救与转诊; (二)进行双向转诊; (三)承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二、三级预防为主的管理工作; (四)开展辖区诊断,根据本乡镇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实施工作方案并进行评价; (五)承担辖区健康人群与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 1

(六)建立、管理辖区居民健康档案; (七)组织并指导辖区护理、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咨询指导等卫生服务工作; (八)配合精神科专业医生开展精神卫生服务; (九)开展辖区卫生服务科研与教学活动; (十)承担辖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工作。 二、家庭护士 (一)参与辖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定期为辖区居民重点人群体检。 (二)参与诊断,根据本辖区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实施护理计划;提供以人群为对象的护理服务; (三)正确执行医嘱,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开展护理服务; (四)根据居民需求,进行促进健康、预防疾病、防治意外伤害等健康教育工作;对患者家属进行必要的护理技术指导; (五)参与辖区老年护理、辖区康复、精神卫生、慢性病预防与管理、传染病预防与控制、营养指导等工作; (六)完成辖区护理科研、教学工作; (七)协调辖区内居村委会、居民、医务人员、志愿者等各方关系; (八)完成家庭医生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公共卫生人员 (一)承担辖区居民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和传染病管理、健康教育及促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等服务; (二)承担辖区开展的妇幼保健工作; (三)承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以及预防为主的管理工作; (四)承担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 (五)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根据健康人群、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的不同需求,完成预防保健管理工作; (六)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针对危害人群健康的危险因素,普及卫生知识,提高人群的自我保健能力和整体健康水平; (七)开展精神卫生服务,参与精神病人管理与康复指导; (八)配合家庭医生开展相关的卫生服务工作。 2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制度

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工作制度 一、更好地满足居民群众就近就医需要,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就医格局的形成,构建科学合理的就医秩序。以家庭健康医生为主,社区护士、公卫(卫技)人员为支持的家庭健康医生团队为社区居民提供签约式服务,即有需求的社区居民在家庭健康医生团队中自主选择家庭健康医生,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家庭健康医生签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协议》,家庭健康医生为其家庭和个人提供健康管理。 二、家庭健康医生团队为签约居民提供的服务项目,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2017年版)》和专业技术服务规。 三、严格执行社区卫生服务各项规章制度,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家庭健康医生团队主动了解签约家庭健康状况,制定健康计划,对慢性病、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实施有效的健康干预。 五、与居(村)委会召开联络会,联合制定工作计划并落实。 六、开展签约家庭基本医疗服务,及时联系双向转诊服务。

七、定期开展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服务能力、掌握沟通技巧和全科医学理念。 八、团队负责人应对家庭健康医生团队各个成员进行定期考核,结合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进行综合测评。并接受机构绩效管理部门的考核。 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人员工作职责 一、家庭医生 主要负责诊疗、健康体检和健康指导咨询服务: (一)承担社区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传染病的诊治,负责院外急救与转诊; (二)进行双向转诊; (三)承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二、三级预防为主的管理工作; (四)开展社区诊断,根据本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实施工作方案并进行评价; (五)承担社区健康人群与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 (六)建立、管理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和医疗保健服务合同;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计划方案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 加强医学队伍建设,培养师资及骨干,促进医生胜任力提升,推动医学发展,助力分级诊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欢迎大家阅读!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1】 为在全县进一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探索“双签约、双守门”模式,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以做实家庭医生与居民签约服务为重点,逐步完善以家庭医生为基础的分级诊疗模式,建立以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为核心、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基础、全科服务团队为依托、基层医疗机构为平台、二级医疗卫生机构纵向协作为支撑的三级联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全县居民提供安全、有效、连续、便捷、价廉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工作目标 截止到20XX年10月31日,全县农村家庭医生签服务率要达到90%以上;县城城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要达到50%以上。 三、工作任务

(一)明确签约服务对象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面向全县常住6个月以上户籍或非户籍居民,服务人群可分为三类: 1.重点人群,主要指65岁以上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妇、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患者等。 2.特殊人群,主要指孤寡老人、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下岗失业人员、优抚对象等。 3.普通人群,除上述人群之外的一般人群。 (二)统筹建立签约医生团队 签约医生团队由二级以上医院医师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注册的全科医师、乡村医生或其他具备签约服务能力的执业医师组成,探索个体诊所开展签约服务。签约服务以老年人、慢性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为重点人群,逐步扩展到普通人群。 (三)合理划分签约服务责任区域 各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根据辖区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二级以上医院医师根据所在单位与基层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关系,合理划分签约医生团队责任区域,实行网格化管理、病种群服务模式,负责提供约定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方案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签约方案

家庭医生签约试服务实施方案 为了扎实推进医改工作,改进和创新健康服务模式,根据《阆中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关于印发<阆中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的通知》( 阆卫计〔〕26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某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经过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居民建立稳定的服务关系,为居民提供主动、连续、综合、个性化的服务,坚持充分告知、突出重点、自愿签约、强化考核的原则,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落实,促进分级诊疗和有序就医格局的形成,不断提升居民的健康保障水平。 二、基本原则 自愿签约与政策引导相结合;门诊签约与上门签约相结合;基本医疗公卫服务与特需健康服务相结合;家庭医生服务与团队服务相结合。 三、工作目标 经过家庭医生与辖区居民建立稳固的契约服务关系,使家庭医生成为居民的首诊医生,激励家庭医生为签约服务对象提供针对性的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预约转诊、病伤康复、健康管理、长期照护等连续协同的健康服务,逐步实现“首诊在基层、救治在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级诊疗目标。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达到50%以上,贫困人口(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保户、五保户)签约覆盖率达到100%,其它重点人群(老年人、孕产妇、儿童、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残疾人、计生特殊家庭人员、慢性病患者、晚期肿瘤维持治疗的患者等)签约覆盖率达到80%以上。2020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形成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力争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 四、签约服务对象 本辖区常住居民。优先覆盖重点人群:基本公卫服务的重点人群(老年人、孕产妇、儿童、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计生特殊家庭人员、慢性病患者、晚期肿瘤维持治疗的患者、长期卧床者以及其它签约服务需求的居民。 五、团队组建和服务方式 严格家庭医生及护士准入制度,凡取得执业医师,执业护士资格,有较丰富的服务经验,掌握医患沟通技巧的医务人员,均可从事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工作。家庭医师服务团队由各村的乡村医生和我院的执业医师、护士、公卫人员组成,每个团队负责1-2个村。每个家庭凭身份证或户口簿、暂住证与服务团队签约。 我镇的包干帮扶责任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是阆中市人民医院、阆中市中医院、阆中市精卫中心、阆中市妇幼保健院,主要为我镇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提供医疗卫生计生服务技术指

家庭医生团队工作制度

家庭医生团队工作制度 1.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领导下,由全科医生,全科护士,公卫医师组成社区卫生服务家庭医生团队,推行家庭责任医师制,以家庭责任医生为组长,分片负责,覆盖社区全部家庭,落实管理责任制。 2.负责为片区居民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熟悉并掌握管辖区域内基本情况和家庭健康状况,实现信息动态管理,实施致病行为干预和家庭的健康促进计划,为家庭提供防病保健,医疗康复咨询服务。 3.按照政府规定的防保项目,根据各个家庭成员的具体情况,上门落实相应的防保工作,按规定开展传染病防治,慢性病居民的卫生保健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 4.认真做好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综合运用门诊,咨询,出诊,康复护理,家庭病床,双诊等多种形式,实行中心,站点和家庭“三站点”服务,进行疾病筛查以及常见病,多发病治疗。对不适宜在社区治疗的疾病,及时转往上级医院;对已诊断明确,病情相对稳定的慢性病,继续进行康复治疗等。 5.根据居民的需求,本着自愿的原则,开展分类,分层的连续性健康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提供主动上门服务,追踪随访。重点是社区弱势群体,高龄老人,空巢老人,离休干部,慢病患者,重病重残对象等。 6.家庭医生团队应实行五个统一:文明用语,着装胸卡,服务流程,服务要求,出诊装备(出诊箱和出诊车)统一。

7.向社区居民公示家庭医生团队人员的姓名,服务项目,服务时间,联系方式等,接受监督,并应保证团队进入家庭实行健康管理的服务时间。 8.积极开展社区卫生诊断,确定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并对于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社区卫生诊断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准确收集,统计,分析,上报社区卫生服务相关信息。 9.建立辖区内公共卫生网络,提高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遇到突发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10.对家庭医生团队工作进行定期考核,结合管理户数,管理质量以及管理对象的满意度进行综合测评,考核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

浙江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技术规范

浙江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技术规范 为进一步规范我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根据《浙江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范(2019版)》的要求,浙江省基层卫生协会组织专家制定了《浙江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技术规范》。《浙江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技术规范》包括四项十五类服务项目技术规范和绩效考核技术规范,作为指导各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依据,也可作为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开展签约服务绩效考核的参考。 一、基本医疗服务技术规范 (一)预约服务 1. 服务对象:有预约服务需求的签约居民。 2. 服务内容: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预约、诊室预约、电话预约等方式,家庭医生团队为签约居民提供分时段预约服务,预约内容包括门诊、住院、检验检查、健康咨询、预防接种、居家健康服务等。 3.服务路径:见附件1。 4.服务要求: 4.1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公示开展预约项目、预约须知、预约流程和预约方式。 4.2建立预约服务信息化平台,提供本机构、县域医共体或城市医联体的门诊、检验检查、住院等医疗资源的预约服务。

4.3设立一站式签约综合服务台,做好预约对象的导诊、咨询服务。 (二)就诊服务 1. 服务对象:有医疗服务需求的签约居民。 2. 服务内容: 2.1 家庭医生团队利用候诊时间,引导就诊人群进行健康状况自助检测或进行相关诊疗基本信息采集,录入或导入门诊系统和健康档案系统。 2.2 家庭医生做好接诊对象的问诊、检查、诊断、治疗、会诊、转诊、病情告知、健康管理等服务。 2.3 为评估后符合慢性病长期处方开具条件的签约居民提供长期处方服务。 2.4 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指导。 2.5 通过信息化转诊平台,为符合转诊要求的签约居民提供转诊服务。 3.服务路径:见附件2。 4.服务要求: 4.1为预约就诊患者提供诊前提醒服务。 4.2诊室环境温馨舒适,符合“一人一诊室”要求。 4.3优化就诊流程,提供预约、导诊、就诊、转诊、诊间结算等便捷服务。 4.4原则上每次接诊服务时间不少于10分钟。 4.5根据相关诊疗技术规范提供诊治。

家庭医生式服务签约工作制度

家庭医生式服务签约工作制度 一、全科医师签约必须由全科医生担任,或由已经通过全科岗位的临床医师或中医师及单位任命的责任医生或护士担任。 二、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坚持充分告知、自愿签约的原则。 三、全科医师以团队的形式对签约居民提供集预防、保健、康复、健康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连续性服务。 四、全科医师采用适宜技术、适宜设备和基本药物,帮助解决签约对象常见健康问题。 五、全科医师为签约对象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上的便利,引导签约对象到卫生室首诊,并为其提供便捷的双向转诊服务。 六、全科医生协助签约对象向二、三级医疗机构转诊和预约诊疗,并及时对接和提供二、三级医疗机构转回卫生室后的家庭康复指导服务。 七、全科医师全面掌握签约对象的健康信息,为签约对象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建议,建立健康服务伙伴关系,指导签约对象开展健康自我管理。 八、全科医师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工作认真负责,履行好职责,热忱为居民提供满意的人性化服务。 九、对居民所签约的个人资料进行保密,防止居民个人信息外露。 基本公共卫生科 2017年11月11日 家庭医生工作规范 一、家庭医生文明礼仪规范 1、忠于职守,尊重患者,对待服务对象一视同仁。

2、精益求精,慎言守密,不得泄露服务对象的隐私。 3、重视沟通,语言文明,使用文明用语,不讲服务忌语。 4、尊重同事,团结协作,一切以服务对象利益为重。 二、家庭医生岗位道德规范 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常规,操作服务规范。 2、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和隐私保护权,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3、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 4、遵纪守法,廉洁行医,不收受服务对象的馈赠和红包。 三、家庭医生服务规范 家庭医生工作流程 1、宣传:家庭医生要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家庭医生服务内容和形式,与辖区居民建立联系,在社区(村)委会、小区公示家庭医生基本信息,向签约的居民或家庭发放家庭医生联系服务卡,充分告知并引导居民签订协议。 2、签约:按照自愿原则,家庭医生采取就诊或上门服务等方式,根据居民健康需求,与居民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书,并存放于居民健康档案中,并按有关规定保护居民的各种隐私,共同履行协议条款。 3、服务:按照协议约定,家庭医生落实各项服务承诺,并将服务内容详细记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工作台账,以备考评。 4、评价:家庭医生为居民提供服务后,应及时掌握居民对服务的评价,根据居民要求,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 5、总结:定期收集、上报工作动态,及时总结并整改,不断优化工作流程。 家庭医生岗位职责 1、家庭医生在全科团队长的领导下,开展居民的健康管理工作。 2、积极开展为居民签约式服务工作,认真完成签约目标。 3、运用适宜技术,进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 4、为签约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按规范进行动态管理。 5、为诊断明确的高血压、Ⅱ型糖尿病等慢性病进行治疗、行为干预、 监测和健康评估,提供定期随访、用药指导等。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制度,内容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制度 一、更好地满足居民群众就近就医需要,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就医格局的形成,构建科学合理的就医秩序。以家庭健康医生为主,社区护士、公卫(卫技)人员为支持的家庭健康医生团队为社区居民提供签约式服务,即有需求的社区居民在家庭健康医生团队中自主选择家庭健康医生,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家庭健康医生签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家庭健康医生为其家庭和个人提供健康管理。 二、家庭健康医生团队为签约居民提供的服务项目,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7年版)》和专业技术服务规范。 三、严格执行社区卫生服务各项规章制度,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家庭健康医生团队主动了解签约家庭健康状况,制定健康计划,对慢性病、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实施有效的健康干预。 五、开展签约家庭基本医疗服务,及时联系双向转诊服务。 六、定期开展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服务能力、掌握沟通技巧和全科医学理念。

七、团队负责人应对家庭健康医生团队各个成员进行定期考核,结合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进行综合测评。并接受中心绩效考核。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员工作职责 一、家庭医生 主要负责诊疗、健康体检和健康指导咨询服务: (一)承担社区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传染病的诊治,负责院外急救与转诊; (二)进行双向转诊; (三)承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二、三级预防为主的管理工作; (四)开展社区诊断,根据本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实施工作方案并进行评价; (五)承担社区健康人群与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 (六)建立、管理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和医疗保健服务合同; (七)组织并指导社区护理、社区康复、社区健康教育、社区计划生育咨询指导等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八)配合精神科专业医生开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九)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科研与教学活动; (十)承担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工作。 二、社区护士 (一)参与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和医疗保健合同的建立与管理;定期为社区居民体检。 (二)参与社区诊断,根据本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制定、

上海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范(2020版)

上海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范(2020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促进服务提质增效,推进分级诊疗,满足人群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根据原国务院医改办《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的指导意见》,结合《关于完善本市家庭医生制度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包括中心、分中心、服务站、村卫生室)和承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市级、区级医疗机构。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第三条本规范包括六章节三十七条内容,分别包括总则、人员、签约、服务、职责和考核。本规范为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市级、区级医疗机构提供签约服务的指南和参考。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各办医主体可根据本规范内容,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制订本区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范。 第四条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含中医药主管部门,下同)负责规范制定、业务指导与考核评价。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各办医主体负责组织落实、质量控制与考核评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签约服务的支撑与管理主体,应发挥资源整合、技术支持、质量监管等作用。家庭医生团队是签约服务实施主体,负责具体

执行、团队建设与管理,为签约对象提供连续综合、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基本卫生健康服务。 第二章人员 第五条家庭医生是由在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执业1年以上,具备资质的注册全科医师(含中医类别全科医生)担任,并与居民建立长期稳定的签约服务关系。 第六条家庭医生团队是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相关医务人员和专业人员组成的服务团体。每个团队至少配备1名家庭医生、1名社区护士、1名公共卫生医师(可兼职)以及康复治疗师。每个团队原则上应包括1名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师。郊区家庭医生团队应包括乡村医生。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结合签约服务实际需求,将包括但不限于康复医师、临床药师、口腔医师、心理治疗师、营养师、医务社工、多点执业医生等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健康管理师、学校保健医生、街道(乡镇)干部、居(村)委会干部、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人员纳入家庭医生团队,提供功能性、专业化业务支撑,或承担事务性工作。 第七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根据辖区常住人口及功能社区的人口数量、结构、行政区划、服务半径等合理配置家庭医生团队。每个家庭医生团队原则上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