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科学入门必读的7篇重要论文

数据科学入门必读的7篇重要论文

数据科学入门必读的7篇重要论文

7 Important Data Science Papers

It is back-to-school time, and here are some papers to keep you busy this school year. All the papers are free. This list is far from exhaustive, but these are some important papers in data science and big data.

Google Search

?PageRank– This is the paper that explains the algorithm behind Google search. Hadoop

?MapReduce– This paper explains a programming model for processing large datasets. In particular, it is the programming model used in hadoop.

?Google File System– Part of hadoop is HDFS. HDFS is an open-source version of the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explained in this paper.

NoSQL

These are 2 of the papers that drove/started the NoSQL debate. Each paper describes a different type of storage system intended to be massively scabable.

?Amazon Dynamo

?Google Bigtable

Machine Learning

?10 algorithms in data mining | pdf download– This paper covers a number (10 to be exact) of important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 A Few Useful Things to Know about Machine Learning– This paper is filled with tips, tricks, and insights to make machine learning more successful.

Bonus Paper

?Random Forest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 It is heavily used in Kaggle competitions, even by the winners.

Are there any other papers you feel should be on the list?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知识点教学内容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 章知识点

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要点 1. 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在学 习科学时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 2.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 借助各种仪器的目的:扩大观察范围。 5. 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准确程度)和量程。 1)放正确:刻度尺不能斜放;物体的一端一般要与零刻度线对齐 (零刻度线磨损、尺面较厚?) 2)看正确:视线与尺面垂直。 3)读正确:读数=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4)记正确:被测物体的长度=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6. 特殊长度的测量 1)以曲化直法:用一根质软、易弯曲、弹性差的细棉线在地图上按弯曲和走向将细线覆盖在线路上,然后将细线拉直,量出长度,根据比例尺算出铁路实际长度。 2)卡尺法:用两块直角三角板和直尺,注意令刻度线。 3)测多算少法(累积法):适用于纸张的厚度、金属细的直径等的测量。 7. 测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方格法(割补法),四舍五入

9. 量筒的使用——使用前看清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1)放正确:放在水平面上 2)看正确: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 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 3)读正确:不能用手拿起来读数 4)记正确:勿漏写单位 10.量筒与量杯的比较 1)量筒:粗细均匀、刻度分布均匀 2)量杯:上粗下细、刻度上密下疏1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摄氏度(37℃);一个标准大气 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12.温度计 12.1温度计的结构:外壳、刻度、液柱、玻璃泡 12.2 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12.3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定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定为0。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摄氏度。 12.4正确使用: 1)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2)选取合适的温度计 3)观察温度计的量程;4)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 5)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 6)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并记录测量结果 12.5注意事项: A 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B 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 C 测量液体温度时,要使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要接触容器的器壁; D 测量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 E 一般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 F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平视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综合测试(三)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综合测试(三)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图标,装运氢氧化钠(有腐蚀性)的箱子应贴的图标是() A B C D 2、有一本杂志名叫《科学世界》,推荐同学们在课余阅读。张辉同学就很喜欢《科学》课程, 要进入科学的世界,请告诉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C、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对的 D、运用以前积累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 3、某年某月某天,科学老师要求同学们开展课外观察月亮的活动,听听同学通过观察作了 以下记录,其中通过直接观察不可能得出的记录是() A、月亮是一个球体 B、月亮象一个银色的盘子 C、月亮象一艘弯弯的小船 D、月亮悬挂在东方45°的天空中 4、一幢7层的普通住宅楼高约() A、2400厘米 B、40米 C、0.24千米 D、350分米 5、下列物体的长度接近6厘米的是() A、科学课本的长度 B、乒乓球的直径 C、钢笔的长度 D、墨水瓶的高度 6、如图所示的几种测量物体边长的方法中,正确的是图() A B C D 7、量筒做得细而高,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这主要是因为() A.实验中,细高的量筒便于操作 B.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度 C.细高的量筒与矮粗的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便于准确地读数 D.矮粗量筒中的液体较多,筒壁所受压强较大,需用较厚的玻璃,因而不便读数 8、下列关于量杯刻度线画法正确的是()() A B C D

9、北方冬天某一天气温为-40℃,河水上方结一层冰,则水与冰交界处温度() A.4 ℃, B. 0 ℃ C. -40 ℃ D. 略高于-40 ℃ 10、在溶液配制过程中,若要用量筒量取40毫升的水,当液面接近刻度线时,要改用胶头 滴管。下列示意图中,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11、下列温度中,约在36~37℃之间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 B.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 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 12、我们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A.所有变量都不同B.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 C.所有变量都相同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不同 13、判断下列测量数据: 0.3260米, 7.59米, 759毫米, 759分米, 各自对应的刻度尺的最小刻 度是() A.分米、毫米、厘米、米B.厘米、分米、毫米、米 C.毫米、厘米、分米、米D.毫米、分米、厘米、米 14、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 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A.小于6毫升 B.大于6毫升 C.等于6毫升 D.无法确定范围 15、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在下 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 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 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 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 16、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步骤为:①用手掌紧贴容器外壁;②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 性良好);③把导气管的一端浸入水中;④移开手后,导气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①②④ D. ④③②① 17、有下列实验操作:①用量筒量取溶液时,将量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右手握试剂瓶(标 签向掌心)慢慢倒入量筒中;②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冲洗后放回滴瓶中;③实验室里两个失去标签的试瓶中均装有白色固体,为了分清哪瓶是白砂糖,哪瓶是食盐,可取少量固体品尝味道,其中() A. 只有①正确 B. 只有②正确 C. 只有③正确 D. 全部错误 18、某小组在探究“蚯蚓的运动”中,作出的假设是:蚯蚓在玻璃板上比在糙纸上运动速度 更快,可是实验结果却相反。对此该小组应() A.放弃自己的实验结果 B.进一步查找资料并重新作出假设 C.适当修改实验结果以保持与原有假设一致

材料科学基础期末试题

材料科学基础考题 I卷 一、名词解释(任选5题,每题4分,共20分) 单位位错;交滑移;滑移系;伪共晶;离异共晶;奥氏体;成分过冷答: 单位位错:柏氏矢量等于单位点阵矢量的位错称为单位位错。 交滑移:两个或多个滑移面沿着某个共同的滑移方向同时或交替滑移,称为交滑移。滑移系:一个滑移面和此面上的一个滑移方向合起来叫做一个滑移系。 伪共晶:在非平衡凝固条件下,某些亚共晶或过共晶成分的合金也能得全部的共晶组织,这种由非共晶成分的合金所得到的共晶组织称为伪共晶。 离异共晶:由于非平衡共晶体数量较少,通常共晶体中的a相依附于初生a相生长,将共晶体中另一相B推到最后凝固的晶界处,从而使共晶体两组成相相间的组织特征消失,这种两相分离的共晶体称为离异共晶。 奥氏体:碳原子溶于丫-Fe形成的固溶体。 成分过冷:在合金的凝固过程中,将界面前沿液体中的实际温度低于由溶质分布所决定的凝固温度时产生的过冷称为成分过冷。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在体心立方结构中,柏氏矢量为a[110]的位错(A )分解为a/2[111]+a/2[l11]. (A)不能(B)能(C)可能 2. 原子扩散的驱动力是:(B ) (A)组元的浓度梯度(B)组元的化学势梯度(C)温度梯度 3?凝固的热力学条件为:(D ) (A)形核率(B)系统自由能增加 (C)能量守衡(D)过冷度 4?在TiO2中,当一部分Ti4+还原成Ti3+,为了平衡电荷就出现(A) (A)氧离子空位(B)钛离子空位(C)阳离子空位 5?在三元系浓度三角形中,凡成分位于( A )上的合金,它们含有另两个顶角所代表的两 组元含量相等。 (A)通过三角形顶角的中垂线 (B)通过三角形顶角的任一直线 (C)通过三角形顶角与对边成45°的直线 6?有效分配系数k e表示液相的混合程度,其值范围是(B ) (A)1vk e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科学入门 科学并不神秘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思维方式。 3.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走进科学实验室 1.实验室取用药品三原则: (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拿药品;不能用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 1ml~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 (3)处理原则: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2.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中,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固体应用镊子取。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以备下次再用。 3.酒精灯的使用:用火柴点燃,用灯帽盖灭,禁止燃烧时添加酒精。 4.量筒、集气瓶、水槽、漏斗不能加热;坩埚、蒸发皿、试管、燃烧匙能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烧杯、烧瓶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5.试管:加热时用试管夹夹在中上部;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 1/3;加热液体时试管外不能有水,不能骤冷,防止炸裂;加热液体时试管口向上成 45 度,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加热时,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6.蒸发皿:加热液体时,不超过容积的 2/3。 7.烧杯:用作反应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 2/3,加热时液体不超过容积1/2。烧瓶中液体加热时不超过 1/2。 8.广口瓶用于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用于液体药品。容易见光分解的物质用棕色瓶。碱性液体用橡胶塞,酸性液体用玻璃塞。 9.酒精灯失火要立即用湿布盖灭。割伤要用 3%双氧水清洗,再贴上止

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点复习提纲 班级:姓名: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并寻找的学科。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 2.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是:多、多、多。 二、实验和观察 1.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2.实验室常用仪器: 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是;用来测量时间间隔是; 天平和砝码配套使用,测量物体的;电流表测定的大小。 电压表测定的大小;显微镜用来观察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 酒精灯是常用的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 烧杯能用于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药匙用来取用少量; 玻璃棒主要用于、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3.由于人体感官具有性,所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直接观察往往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为了能正确地进行观察,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可以借助,扩大观察的范围和进行数据的。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所谓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进行的过程。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和测量对象,我们应能选用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尽可能使用国际公认的主单位即的标准量。 (一)长度的测量。 1.国际单位制中的长度主单位是,单位符号是。 l千米(km)= 米(m) 1米=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2.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⑴了解刻度尺的构造。 观察:零刻度线

最小刻度值: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所表示的长度和单位,即最小刻度值。 量程:所能测量的最大。 ⑵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 *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思考: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测量结果是什么?(读数)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 *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即。数值后面注明所用的(否则数值没有意义)。 *记正确:记录的数值=准确值++单位 *知道: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值决定的。指距、步长可以测量物体长度,声纳、雷达、激光也可以用来测距。 ⑶长度的特殊测量法。 *积累取平均值法: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如:测量一张纸的、一 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等。 *滚轮法:测较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长度二周长×圈数。如:测量操场的长。 *化曲为直法: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可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 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用 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如:测量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 (二)体积的测量。 1.体积是指物体占有的大小。固体体积的国际单位是。 2.液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升(L)和毫升(ml)。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米3 =分米3 =厘米3 1升=分米3 =毫升=厘米3 3.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如体、体体积的测量,是建立在长度测量的基础上,可以直接测量,利用公式求得。如果是测量液体体积,可用或直接测量。 4.在使用量筒和量杯时应注意: ⑴放平稳:把量筒和量杯放在桌面上。 ⑵观察和值。 ⑶读正确: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筒壁并与凹形液面处相平。俯视时,读数偏; 仰视时,读数偏。

材料科学基础期末考试

期末总复习 一、名词解释 空间点阵:表示晶体中原子规则排列的抽象质点。 配位数:直接与中心原子连接的配体的原子数目或基团数目。 对称:物体经过一系列操作后,空间性质复原;这种操作称为对称操作。 超结构:长程有序固溶体的通称 固溶体:一种元素进入到另一种元素的晶格结构形成的结晶,其结构一般保持和母相一致。 致密度:晶体结构中原子的体积与晶胞体积的比值。 正吸附:材料表面原子处于结合键不饱和状态,以吸附介质中原子或晶体内部溶质原子达到平衡状态,当溶质原子或杂质原子在表面浓度大于在其在晶体内部的浓度时称为正吸附; 晶界能:晶界上原子从晶格中正常结点位置脱离出来,引起晶界附近区域内晶格发生畸变,与晶内相比,界面的单位面积自由能升高,升高部分的能量为晶界能; 小角度晶界:多晶体材料中,每个晶粒之间的位向不同,晶粒与晶粒之间存在界面,若相邻晶粒之间的位向差在10°~2°之间,称为小角度晶界; 晶界偏聚:溶质原子或杂质原子在晶界或相界上的富集,也称内吸附,有因为尺寸因素造成的平衡偏聚和空位造成的非平衡偏聚。 肖脱基空位:脱位原子进入其他空位或者迁移至晶界或表面而形成的空位。 弗兰克耳空位:晶体中原子进入空隙形而形成的一对由空位和间隙原子组成的缺陷。 刃型位错: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垂直的位错。 螺型位错: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平行的位错。 柏氏矢量:用来表征晶体中位错区中原子的畸变程度和畸变方向的物理量。 单位位错:柏氏矢量等于单位点阵矢量的位错 派—纳力:位错滑动时需要克服的周围原子的阻力。 过冷:凝固过程开始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的现象。 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和理论结晶温度之间的差值。 均匀形核:在过冷的液态金属中,依靠金属本身的能量起伏获得成核驱动力的形核过程。 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和理论结晶温度之间的差值。 形核功:形成临界晶核时,由外界提供的用于补偿表面自由能和体积自由能差值的能量。 马氏体转变:是一种无扩散型相变,通过切变方式由一种晶体结构转变另一种结构,转变过程中,表面有浮凸,新旧相之间保持严格的位向关系。或者:由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的

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1 节:科学并不神秘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学习科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各种事物、现象及其变化。 2、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 3、科学带给我们什么? ①科学的发展改变人们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认识,人类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逐渐提高。工业化时代——电器时代——信息时代。 ②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③科学技术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④科学技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第2 节:走进科学实验室 一、常见的仪器的用途和操作方法: (一)、试管 1、主要用途: ①盛放少量固体或液体;②收集少量气体或验纯;③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④用作少量气体的发生容器。 2、使用方法: ①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使用前应擦干试管外壁,再进行预热,后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②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 ③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要朝着别人或自己,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角; ④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⑤使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1/3 处),加热后不能骤冷,也不能立即放回塑料试管架上。 3、原因:①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破裂;②防止液体溢出;③防止液体喷出伤人,倾斜可增大受热面积,使受热均匀;④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⑤避免烫伤手,防止试管炸裂,塑料试管架熔化变形。 (二)、试管夹 1、主要用途:夹持试管。 2、使用方法: ①试管夹应从试管底部往上套,然后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1/3 处); ②手握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3、原因:①防止杂质带入试管,加热时烧焦试管夹。②防止试管脱落。 (三)、烧杯 1、主要用途:①用作常温或加热时较多量的液体物质的反应容器;②溶解物质或配制溶液。 2、使用方法: ①加热时要垫石棉网,液体体积不超过容积的2/3,加热前外壁应擦干,不能用于固体加热; ②进行反应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容积的1/3;③配溶液时,要用玻璃棒轻轻搅拌。 3、原因: ①避免受热不均引起破裂,加热沸腾使液体外溢;②便于加热、搅拌以免溅出;③以免损坏烧杯。 (四)、玻璃棒 1、主要用途:①用于搅拌;②转移液体时引流;③蘸取少量液体。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优选.)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试卷六 一、名词解释(20分) 1、反萤石结构、晶胞; 2、肖特基缺陷、弗伦克尔缺陷; 3、网络形成体、网络改变体; 4、触变性、硼反常现象; 二、选择题(8分) 1、粘土泥浆胶溶必须使介质呈() A、酸性 B、碱性 C、中性 2、硅酸盐玻璃的结构是以硅氧四面体为结构单元形成的()的聚集体。 A、近程有序,远程无序 B、近程无序,远程无序 C、近程无序,远程有序 3、依据等径球体的堆积原理得出,六方密堆积的堆积系数()体心立方堆积的堆积系数。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确定 4、某晶体AB,A—的电荷数为1,A—B键的S=1/6,则A+的配位数为()。 A、4 B、12 C、8 D、6 5、在单位晶胞的CaF2晶体中,其八面体空隙和四面体空隙的数量分别为()。 A、4,8 B、8,4 C、1,2 D、2,4 6、点群L6PC属()晶族()晶系。 A、高级等轴 B、低级正交 C、中级六方 D、高级六方 7、下列性质中()不是晶体的基本性质。 A、自限性 B、最小内能性 C、有限性 D、各向异性 8、晶体在三结晶轴上的截距分别为1/2a、1/3b、1/6c。该晶面的晶面指数为()。 A、(236) B、(326) C、(321) D、(123) 9、非化学计量化合物Cd1+xO中存在()型晶格缺陷 A、阴离子空位 B、阳离子空位 C、阴离子填隙 D、阳离子填隙 10、可以根据3T曲线求出熔体的临界冷却速率。熔体的临界冷却速率越大,就()形成玻璃。 A、越难 B、越容易 C、很快 D、缓慢 11、晶体结构中一切对称要素的集合称为()。 A、对称型 B、点群 C、微观对称的要素的集合 D、空间群 12、在ABO3(钙钛矿)型结构中,B离子占有()。 A、四面体空隙 B、八面体空隙 C、立方体空隙 D、三方柱空隙晶体 三、填空(17分) 1、在玻璃形成过程中,为避免析晶所必须的冷却速率的确定采用()的方法。 2、a=b≠c α=β=γ=900的晶体属()晶系。 3、六方紧密堆积的原子密排面是晶体中的()面,立方紧密堆积的原子密排面是晶体中的 ()面。

第1章 科学入门知识要点

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要点 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在 学习科学时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 2.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借助各种仪器的目的:扩大观察范围。 4.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测量内容仪器国际单位常用单位 长度刻度尺米(m)1千米=1000米 1米=100厘米=1000毫米=106微米=10 9纳米 体积刻度尺 量筒 立方米(m3) 1立方米=1000升 1升=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质量天平千克(kg)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 时间钟、表秒(s)1小时=60分=3600秒、1分=60秒 温度温度计开尔文( K ) 摄氏度(℃) 5.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准确程度)和量程。 1)放正确:刻度尺不能斜放;物体的一端一般要与零刻度线对齐(零刻度线磨损、尺面较厚?) 2)看正确:视线与尺面垂直。 3)读正确:读数=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4)记正确:被测物体的长度=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6.特殊长度的测量 1)以曲化直法:用一根质软、易弯曲、弹性差的细棉线在地图上按弯曲和走向将细线覆盖在线路上,然后将细线拉直,量出长度,根据比例尺算出铁路实际长度。 2)卡尺法:用两块直角三角板和直尺,注意令刻度线。 3)测多算少法(累积法):适用于纸张的厚度、金属细的直径等的测量。 7.测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方格法(割补法),四舍五入 8.物体体积的测量 测量方法使用的工具单位 固体体积规则 体积=底面积×高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 刻度尺 立方米、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等 不规 则 间接测量法 (如排水法,也可用沙代替 水) 量筒或量杯 (细棉线、金属环) 液体体积量筒或量杯进行测量量筒或量杯升(L)、毫升(m L)9.量筒的使用——使用前看清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1)放正确:放在水平面上 2)看正确: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 3)读正确:不能用手拿起来读数 4)记正确:勿漏写单位 10.量筒与量杯的比较 1)量筒:粗细均匀、刻度分布均匀 2)量杯:上粗下细、刻度上密下疏1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摄氏度(37℃);一个标准大气 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12.温度计 12.1温度计的结构:外壳、刻度、液柱、玻璃泡 12.2 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12.3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定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摄氏度。 12.4正确使用:

Mlus结构方程模型步骤入门

1数据格式转换 因为Mplus只能打开ASCII格式的文件(.dat和.txt文件),所以常规的SPSS数据库的数据不能被读取,所以数据分析之前先要将sav格式另存为dat格式。另存为选项里有两类dat 格式,一般可选用“以制表符分隔”,当数据量较大时,可选“固定ASCII格式”。这两类并没有明显特异的使用条件。 选择某一种dat格式后,“将变量名写入表格”这一项不要勾选。然后保存。一般将该数据文件和mplus语句文件放在一个文件夹。

2 打开mplus程序,建立新文件,即点击“new”。当然,新打开Mplus程序也会默认这个界面。 3 编辑命令。这是Mplus分析数据最核心的步骤 3.1 首先我们可以给该分析起个名字(该步骤可有可无),例如: TITLE: example 3.2 然后表明我们引用的数据库来自于哪里,也就是刚刚那个DAT文件。命令为:DATA: FILE IS C:\Users\dell\Desktop\MPLUS结构方程模型教程\数据库.dat; 这里面需要注意的是:DATA: FILE IS (或者DATA: FILE=)是固定句式,是必要的。之后“C:\Users\dell\Desktop\MPLUS结构方程模型教程\数据库.dat”这是DAT文件的保存路径。一般情况下,如果mplus语句文件和dat文件在同一个文件夹中,只需要DATA: FILE IS 数据库.dat; 但实际上很多情况下,两者即使在同一个文件中,也很可能读不出来,所以必要的话,可将该DAT文件的保存路径写全,这样肯定是没错的。 另外,一个命令结束后,必须必须加上“;”即英文格式下的分号(除外TITLE)。 3.3 写出数据库中所有的变量名称以及本次分析需要的变量名称。这需要按照spss数据库中变量名称顺序来写。 VARIABLE: NAMES ARE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a9 b1 b2 b3 b4 c1 c2 c3 c4; USEVARIABLES ARES ARE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a9 b1 b2 b3 b4 c1 c2 c3 c4; 当然这是最基本繁琐的写法,可以直接写为: VARIABLE: NAMES ARE a1-a9 b1-b4 c1-c4; USEVARIABLES ARES ARE a1-a9 b1-b4 c1-c4; 不同变量间有空格。 因为我们本次分析需要纳入该数据库所有变量,所以上下两行变量是一样的,否则需要哪些变量,在USEVARIABLES里面纳入哪些变量。 3.4 分析方法 因为MPLUS中针对连续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的默认分析方法是最小二乘法即ML ,所以如果使用的方法是这个,那么分析方法语句可以不写,当然也可以写,即ANALYSIS: ESTIMATOR = ML; 如果采用其他方法,需要写出来,例如ANALYSIS: ESTIMATOR = MLR;或者ANALYSIS: ESTIMATOR = WLSMV;

2019-2020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点总结浙教版.docx

2019-2020 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知识点总结浙 教版 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1、科学是研究各种,并寻找它们的学问。如牛顿发现了瓦特发明了。而这些都源于对身边和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探究,所以从 身边的问题着手就能进入科学世界。 2、科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使人们改 造和利用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 3、科学技术使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但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4、学习科学的方法是:。 5、重要的实验:鱼和气球的浮沉、“喷泉”实验。 第二节:实验与观察 1、是科学探究最重要的环节;实验前要了解实验的步骤,熟悉实验的仪器。 实验时,我们要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程,注意安全;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尊重实验事实,不得捏造实验事实,更改实验数据。 2、请填出下列仪器的用途: (1)试管架:( 2)试管: (3)停表:( 4 )酒精灯: (5)显微镜:( 6)天平: (7)量筒:( 8)刻度尺: 3、在很多情况下凭我们的感觉器官对事物作出判断是不可靠的,为了准确的判断,实验时 我们要借助一些和。 4、测量工具:天平、量筒、刻度尺、停表;观察工具: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雷达 5、人们直接用感官器官的观察叫:,借助仪器工具的观察叫:。 6、重要的实验:鸡蛋浮沉实验。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主单位是。较大的还有,较小的还有。 3、长度单位的换算: 1 千米 =厘米、 1 米 =微米 =纳米 1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 纳米 =米 4、雷达、激光、声纳等可测长度。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正确使用该工 具的方法是: (1)放正确: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2)看正确:视线与尺垂直。(3)读正确:先读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4)记正确:数值一定要有单位。使用时还要注意零刻度线、测量范 围及最小刻度。 5、一些特殊的长度测量方法: (1)累积取平均值法:得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和的方法间接测量。例:测纸厚、细铁丝的 直径、一枚邮票的质量。 (2)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曲线从一端滚到

七上科学第一章 科学入门

七上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 1、科学研究的前提是发现和提出新问题,下列属于科学发现的是()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B、小明发现了西湖十大美景 C、小王发现蚯蚓有触角 D、小东发现自己说的很好 2、小明喜欢《科学》课程,在走进科学大门过程中,下列认识和做法不正确是()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B、收集资料,发现规律 C、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对的 D、写论文报告,资源共享 3、小明在校园里浇化花时发现了一只潮虫,他和同学们对潮虫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他们记录了发现潮虫的数量(如表所示)。根据调查结果,可推测适宜潮虫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A、阳关充足 B、阴暗潮湿 C、空气新鲜 D、高温干燥 4、科学家对自然界事物的存在、发展和变化的研究方法是() A、科学家就在实验室里研究自然界的现象,得出科学结论 B、科学家提出问题,收集资料,把考察、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C、科学家就在野外考察得出结论 D、科学家就在图书馆里查阅资料得出科学结论 5、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 A、仔细观察 B、积极实验 C、认真思考 D、以上都是 6、下列关于科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科学是一门研究周围自然科学环境的学科 B、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C、科学能改变我们的生活 D、科学无所不能,有了科学技术,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 7、学会科学探究是为了() A.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B.当科学家 C.提高智商D.提高解题能力,得到好成绩 8、你知道我国第一位圆了遨游太空梦的航天英雄是谁() A、杨利伟 B、姚明 C、刘翔 D、周杰伦 9、2005年10月12日,"神州"六号宇宙飞船发射升空,它载着_______、_______两名宇航员,进行了时间长达_______的太空飞行。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 如果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不能直接对话,你认为产生这种区别的原因是() A、用通讯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太空中没有空气,声音不能传播 C、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输 10、科学是研究各种___________,并寻找它们___________的学问。每个小小的疑问,都可能引发科学发现。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_好奇于水的沸腾发明了___________。(科学的定义) 11、学习科学知识,学会科学探究本领,对我们的发展都至关重要,我们要________ _______、_______,运用______和______,推动_________,协调__________关系,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学习科学的重要意义)

数据科学入门必读的7篇重要论文

7 Important Data Science Papers It is back-to-school time, and here are some papers to keep you busy this school year. All the papers are free. This list is far from exhaustive, but these are some important papers in data science and big data. Google Search ?PageRank– This is the paper that explains the algorithm behind Google search. Hadoop ?MapReduce– This paper explains a programming model for processing large datasets. In particular, it is the programming model used in hadoop. ?Google File System– Part of hadoop is HDFS. HDFS is an open-source version of the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explained in this paper. NoSQL These are 2 of the papers that drove/started the NoSQL debate. Each paper describes a different type of storage system intended to be massively scabable. ?Amazon Dynamo ?Google Bigtable Machine Learning ?10 algorithms in data mining | pdf download– This paper covers a number (10 to be exact) of important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 A Few Useful Things to Know about Machine Learning– This paper is filled with tips, tricks, and insights to make machine learning more successful. Bonus Paper ?Random Forest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 It is heavily used in Kaggle competitions, even by the winners. Are there any other papers you feel should be on the list?

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一章《科学入门》测试卷

七(上)科学九月份月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对需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是应具有的基本技能之一。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估计不正确的是 ( ) A. 一个茶杯的高度大约为10厘米 B.我们上课的教室内空气的体积约为20立方米 C.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550毫升 D.诸暨市今年夏天的最高气温接近43℃ 2、有一本杂志名叫《科学世界》,推荐同学们在课余阅读。张辉同学就很喜欢《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请告诉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从探究身题着手 B .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C .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是对的 D .运用以前积累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4、对下列仪器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 A.对量筒读数时,应将量筒拿在手上,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B.熄灭酒精灯时应该用灯帽盖灭 C.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要垫一张石棉网 D.向试管里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要紧挨试管口 5、下面是四位同学作的单位换算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 1.8米=1.8米×1000=1800毫米 B. 2.8米=2.8×1000=2800毫米 C. 1.8米=1.8米×1000毫米=1800毫米 D. 0.4升=0.4×1000毫升=400毫升 6、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木块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和金属片的长度 分别( ) A. 1 cm5.50 cm B. 1 cm 8. 30 cm C. 1 mm 8.30 cm D. 1 mm 2. 80 cm (第6题)(第7题) 7、如图所示为伽利略温度计(烧瓶内有空气,细管中有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气温升高,液体膨胀,液体上升 B、若气温升高,气体膨胀,液体上升 C、若气温下降,气体缩小,液体下降 D、A和B两点的值,B点的温度值要大点 8、某同学用刻度尺量出一本书的厚度为1.30厘米,这本书一共有260页。则每张纸的厚度 是( ) A.0.05毫米 B.0.005毫米 C.0.1毫米 D.0.01毫米 9、甲、乙、丙、丁四个同学分别用四把毫米刻度尺测量一木块长度,记录结果如下:甲:18.5 cm, 乙:18. 50 cm,丙:185 mm,丁:1. 85 dm,他们记录的数据正确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10、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 A.小于6毫升 B.大于6毫升 C.等于6毫升 D.无法确定范围 11、下列是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一些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当量筒放置在较低的桌面上,不便于观察读数时,把量筒举起,与视线平行后读数 B.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

大数据分析工程师(基础级)考试大纲

大数据分析工程师(基础级)考试大纲CBDA大数据分析工程师考试大纲是CBDA命题组基于CBDA大数据分析工程师等级认证标准而设定的一套科学、详细、系统的考试纲要。考纲规定并明确了CBDA大数据分析工程师认证考试的具体范围、内容和知识点,考生可按照CBDA大数据分析工程师考试大纲进行相关知识的复习。 大数据数学基础(占比30%) 1 微积分基础 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线性代数 4 数值计算基础 5 多元统计分析 数据分析基础(占比20%) 1 数据分析的基本流程 2 数据的描述分析 3 数据的推断分析 4 数据的相关分析 5 数据的回归分析 6 数据的可视化分析 Excel数据处理与分析(占比10%) 1 Excel函数及使用 2 Excel数据管理 3 Excel数据透视表 4 Excel数据可视化图表分析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占比10%) 1 数据采集方法 2 数据取样方法 3 市场调研 4 数据预处理方法 5 数据存储方法 数据建模分析基础(占比30%) 1 主成分分析法(占比3%)、因子分析法(占比2%) 2 系统聚类法(占比3%)、K-Means 聚类法(占比3%) 3 对应分析(占比2%)、多维尺度分析(占比2%)

4 预测性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占比5%),逻辑回归(占比5%)) 5 时间序列(占比5%) 参考目录 1 大数据数学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 2 实用多元统计分析(第6 版),[美]约翰逊,[美]威克恩著;陆璇,叶俊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3 经济计量学,[美]斯托克(Stock J.H.)著;王庆石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4 数据库系统及应用(第3版),崔巍,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初一上册科学主要知识点

初一科学上册期末知识点 第一章、科学入门 1. 科学就是研究各种现象,并寻找它们答案的学问. 如大家熟悉的牛顿发现了 万有引力, 瓦特发明了蒸气机等.可以这样说: 科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 2. 学习科学的方法和目标: 多观察, 多思考, 多实验, 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 推动社会的进步,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3.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做实验时, 我们一定要遵守实验室的 规章制度,要注意安全. 要熟悉每种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4. 将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里, 鸡蛋便会下沉. 在烧杯里放入较多的食 盐,搅拌后食盐开始溶解, 生鸡蛋会上浮,最后漂浮 5.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要测量物体的长 度, 先要规定长度的标准即长度单位, 然后选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 6. 长度的主单位是米, 较大的还有千米,较小的还有分米,厘米等,刻度尺是 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7. 对形状规则的物体,如正方体,长方体等可用刻度尺测出它的边长,然后计算它的体积 测量液体的体积,一般用量筒. 8. 量筒的使用方法: 首先要看清它的测量范围量程和最小刻度. 量液体时,视 线要与凹形液面的中央最低处保持水平. 9. 对不溶于水也不吸水的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测量方法可以将它浸没在水中, 两次读数的差就是该物体的体积. 10.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平时我们讲今天真热或真冷, 就是指今天的温度高或低. 11. 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等,它们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 性质制成的.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用℃表示, 它的规定是: 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 在0到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一摄氏度. 12. 液体温度计的使用: 使用前,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切勿用来测量超过温 度计量程的温度. 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 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如果测量的是液体温度,则要使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但不要接触容器壁和底部. 测量时,要等到温度计的水银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读数时,眼睛应平视, 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记录读数时, 数字和单位要写完整, 并注意是否漏写了单位和估读值. 13. 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物体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用符号kg 表示, 较大的单位有吨,较小的单位有克,毫克等.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填空题专项突破(含答案)

7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填空题 一、科学并不神秘 1.有下列现象:A.夏天雨后美丽的彩虹;B.火山爆发;C.海岛附近看到美丽的“海市蜃楼”;D.含羞草开花;E.伊拉克战争;F.“神舟六号”上天;G.种子发芽;H.大雁南飞;I.昆虫蜕皮,青蛙冬眠。其中属于自然现象的有___ _____。 2.小明在家中做饭时发现他家的菜刀生锈了。小明仔细观察发现,菜刀上的锈斑大都在水滴的边缘,呈圆形, 生锈。请提出一个问题:________ ?并根据生活而水滴的中间大多_______ _(选填“有”或“没有”) 经验探究一下钢铁生锈的条件。 二、走进科学实验室 3.下列仪器中,取用少量固体药品的是________,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_,用作少量物体反应的容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烧杯b.滴管c.酒精灯 d.试管e.药匙 4.下列仪器中,用来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用作少量物质反应的容器的是 ____ ____,用来给物质加热的是__ ______。 5.请指出下列实验操作行为的错误之处。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6.按下列要求将仪器对应字母填在横线上: (1)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________; (2)用于取用固体粉末的仪器是________; (3)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是________; (4)用于加热其他装置的仪器是________。

7.下列是科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 A 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________,细口瓶的塞子要________在桌面上; (2)如图 B 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________盖灭。 (3)如图 C 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 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 ②先对试管进行________,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4)如图 D 所示,如果试管不干净时,需要________,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8.请指出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滴管取用试剂后,将其倒置________; (2)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________; (3)加热固体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________; (4)蒸发溶剂时,未用玻璃棒搅拌________。 9.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A.防止药品污染B.防止试管破裂C.防止实验误差 (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________ (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________ (3)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视。________ 10.走进科学实验室前,我们要先了解日常实验器材的基础知识,请完成下列填空。酒精灯的火焰是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构成,其中________部分温度最高。实验结束后,不能用嘴吹酒 精灯,要用________熄灭。量取一定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________,常用来搅拌的仪器是________,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________。 11.实验时,即使采取所有必要的安全措施,有时也难免发生意外,应对下列意外的方法是:①用湿抹布扑 灭;②用大量水冲洗;③用蓝油烃涂抹;④用蒸馏水冲洗。 A.手指烫伤________ ;(填方法序号) B.化学物质溅入眼睛中________ ; C.化学试剂溅到手上________ ;D.酒精洒到桌上引起着火________ 。 等数字填空: 12.用“  1/3、2/3、45°” ①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____; ②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应夹持在距管口________处; ③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应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给试管加热时,使试管倾斜一定角度 约________. 三、科学观察 13.为测试不同部位的皮肤对触觉的敏感度,小刚利用一绘图笔在小明皮肤的某些部位画上测试区。小明蒙 上眼睛后,小刚用针轻轻触动测试区上不同的点,当小明感觉到针触时,就说“是”。将小明能感觉到针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