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地位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地位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地位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地位

644

中国肿瘤2001年第10卷第11期

收稿日期:2001-10-16

准,更名为《肿瘤临床》,仍为季刊。1985年被纳为抗癌协会的机关刊。

1986年,由中国科协申报,国家科委批准,更名为《中国

肿瘤临床》,并由季刊改为双月刊。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抗癌协会主办、天津市肿瘤医院承办,中国出版对外贸易公司天津分公司向国外发行。1988年,脱离原承办单位天津医药杂志社,改由天津市肿瘤医院承办。

1993年改为月刊。同年7月参加世界卫生组织(W HO )

东地中海地区区域性办事组织联办的《医学索引》。柏敏霜

《临床肿瘤学杂志》改为双月刊

《临床肿瘤学杂志》为国家新闻出版署和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创办的专业学术刊物(CN 32-1577/R ,ISSN 1009-0460)。大16开,从2002年第1期起改为双月刊,每期80

页,激光照排胶印,进口铜版纸印刷,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28-267。定价每期9.00元(包括邮寄费),全年54元。杨质文

《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简志

《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创刊于1982年,曾用名《国内医学文摘?肿瘤学》。由广西医学院主管,广西医学院第一附院主办,严济邦教授任主编。全国邮发,期发行量1000余册。1983年获国家科委批准为全国性检索刊物。1984年起纳入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卫生部主管,仍由广西医学院第一附院主办。双月刊,全国邮发,期发行量1500余册。1989年因亏

损过大被迫停刊。1992年复刊,由广西肿瘤防治研究所和广西肿瘤防办联合主办,卫生部主管,刘启福教授任主编。季刊,全国邮发,期发行量为2500余册。1989年起由阮萃才教授任主编。全国邮发,期发行量3000余册,由原来80页增至

96页,辟有文摘荟萃、综述列题及综述等栏目。每期信息量600余条,共约20余万字。

阮萃才

胡炳强,陈艳平

(湖南省肿瘤医院,湖南长沙410006)

摘要:在乳腺癌治疗中内分泌治疗是主要方法之一。随着新药的问世,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就整体而言,内分泌治疗的好处主要见于ER 和(或)PR 阳性肿瘤病人。本文总结了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地位及近几年的新进展。

关键词:乳腺肿瘤;内分泌疗法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242(2001)11-0644-03

The R ole of H ormone Thera py for Breast Cancer

HU Bin g -q ian g ,CHEN Y an -p in g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自1896年Beatson 报道3例晚期乳腺癌切除卵巢后肿瘤明显缩小以来已有100多年历史,经历了盲目施治到受体指导下的预见性治疗发展过程。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重大进展主要得益于新药的问世,就总体而言,内分泌治疗的好处主要见于ER 和(或)PR 阳性情况。

1去势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最初是手术先后切除卵巢、肾上腺及

垂体。由于手术并发症和相关死亡率等原因以及随着三苯氧胺(T AM )用于临床和新药的开发,这种手术为主的内分泌治疗,除卵巢切除外,已被放弃。

卵巢切除:手术切除卵巢好处在于可迅速改变绝经前患者的内分泌状态,降低内源性雌激素水平且为不可逆的。

放射去势:采用高能X 线或60钴

γ线外放射(16~20)G y /(4~5)次,几周或几个月后卵巢功能完全抑制且不可

逆。

药物:主要是促性腺激素释放素(LH -RH )类似物。1977年明确LH -RH 化学结构后合成此类药物。LH -RH 类似物与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地位

专题报道

L H-R H受体有高度特异性亲和力,结合后使受体“脱敏”,从而发挥抑制作用。该类药物可以单用,也可与其他内分泌治疗合用,以避免雌激素减少后通过负反馈促使下丘脑L H-R H分泌增多。该类药物去势特点是可逆的。

临床用药有:戈舍瑞林(Go sereli n)、诺雷德(Zolade x)和亮丙瑞林。每4周注射一次,一般连续注射4~6次为一疗程。有些患者可连续给予数月。治疗初期,患者可有一过性症状加重、多汗、头痛、性欲低下、阴道干燥,少数有恶心、呕吐、皮痒、多毛和体重增加,妊娠和哺乳期患者禁用,有肿瘤压迫症状者慎用。

临床效果:绝经前病人有效率36.4%,类似卵巢切除; ER阴性者有效率30%、ER阳性44%、高分化癌50%,效应与年龄无关。

由于L H-R H类药物在治疗前列腺癌时与抗雄激素合用可以提高疗效,有报道联合应用TA M和Go sereli n可提高Go sereli n的活性。J o nat等对318例绝经前和围绝经期的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Go sereli n组或Go sereli n+ TA M组,结果联合用药在延迟病变进展上稍有优势(P= 0.03),但整体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25)。其中115例骨转移在推迟病变进展时间和生存率方面有显著差异。E2 O R TC10881试验对晚期绝经前患者进行观察,联合用药(L H-R Ha+TA M)比单药(L H-R Ha)效果好(P=0.02)。

上述三种去势方法各有其优点,L H-R H类似物替代手术或放疗最终去势的地位还有待大的临床试验定论。去势疗法一般用于绝经前或围绝经期晚期转移性乳腺癌。但在受体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无论淋巴结阳性与否,卵巢去势也可提高长期生存率。EB C TO G[1]的随机对照研究表明,<50岁的绝经前早期乳腺癌去势治疗,试验组与对照组的15年生存率分别为52.4%和46.1%(P=0.001),无病生存率分别为45.0%和39.0%(P=0.007),差异有显著性。另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表明,乳腺切除联合卵巢放疗去势(20G y/5天)和加强地松龙(7.5m g/d,持续5年)明显推迟了复发时间(P= 0.0003)且生存期延长(P=0.005)。Christie医院的经验也证明卵巢放射去势改变了某些病人的预后(见表1)。

2抗雌激素治疗

抗雌激素治疗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参考治疗。代表药物主要是三苯乙烯类,包括TA M、To re mife n、N afo xidi n等,三

药效果类似。由于TA M副作用最小,约2%不能耐受,而需

中止治疗者不足1%,与To re mife n等无交叉耐药而作为临

床参考用药。

2.1TA M作用机制

TA M的抗肿瘤机制与下述作用有关:(1)与雌二醇竞争

受体,形成TA M-受体复合物以降低癌细胞活性,使肿瘤细

胞停滞于G1期,减少S期细胞的比例;(2)抑制作为细胞内

增殖因子信息传导通路中重要组成部分的蛋白激酶(p rot ei n

ki nase),并通过细胞内生物代谢旁路与ER或P R结合;(3)

作用于生长因子,抑制肿瘤血管新生,诱发T GF-β,降低血清

T GF水平,前者不管受体状态如何,均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

长,后者则有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分裂作用;(4)促进IL-2的

生成,提高自然杀伤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2.2临床用法

一般主张(20~40)m g/d,增加剂量不提高疗效而副作

用增加,服药5年者优于2年。

1998年L a ncet发表了早期乳腺癌协作组迄今最大随

机研究结果,患者总数达到3.7万人。结果证明术后辅助用

TA M5年复发率相对减少42%,死亡率相对减少22%。对

疗效起决定作用的是原发癌对激素是否敏感。凡是敏感的

人,无论什么年龄,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都可受益;化疗后加

用TA M也有好处;与1995年推荐方案不同的是,ER(+)

患者完成正规化疗后,再序贯加用TA M还能得到更大的益

处。结果还表明TA M的剂量与疗效关系不大,服药5年肯

定优于2年。Hele n等[2]研究也提示可手术的乳腺癌辅助用

TA M最好为5年,其对总生存率、复发率和死亡率有好处,

但5年后继续服用好处不明显。

2.3临床效果

对转移性乳腺癌总有效率30%~35%,在ER阳性者

50%;P g R阳性者70%;ER和P R均阳性可达80%。作为

辅助治疗还可改善ER强阳性绝经前病人无瘤生存和淋巴

结阳性的绝经后病人生存率,以及使对侧乳腺癌发生率减少

50%。N SAB P B24和N SAB P P-1试验结果提示原位导管癌

放射治疗加TA M辅助治疗,对于减少同侧及对侧乳腺癌方

面有好处,同侧乳房非浸润性癌和浸润癌的发病率分别从

5.2%降至3.9%(P=0.03)和4.2%降至2.1%(P=

0.042),对侧乳房的两个发病率分别从1.1%降至0.2%

(P=0.02)和2.3%降至1.8%(P=0.02)[3]。

2.4TA M主要副作用

子宫内膜病变:由于TA M抗雌激素作用同时具雌激素

样作用,因此绝经后病人用TA M后可发生各种子宫内膜病

变,据CO H EN等报道[4]主要有:

(1)子宫内膜息肉。最常见,发病率8%~36%明显高于

未用TA M人群(0~10%),大多数病人无症状,恶变率3%

左右。

645

中国肿瘤2001年第10卷第11期

646

中国肿瘤2001年第10卷第11期

题报道

本期乳腺癌诊治专题由胡炳强教授组稿,特此致谢!

[1][2][3]

[4][5][6](2)子宫内膜增生,发生率1.3%~20%,表现为子宫内膜广泛增厚。

(3)子宫内膜癌,该组病人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增加(1.3~7.5)fold ,并且危险度随TA M 治疗时间及剂量累积

增加而增加。

此外,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平滑肌瘤及子宫腺肉瘤等亦有报道。

心血管疾病危险:临床研究报道,有冠心病的绝经后病人用雌或孕激素心血管意外增加,但St eve n 等[5]对13388例随机服用TA M 20m g /d 或安慰剂研究结果表明有无心脏疾病,服用TA M 未见到对心血管意外疾病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增加。

骨质丢失增加:在有骨转移的病人,用药后病人有血钙增高和骨痛加重,但认为是有效的征兆。

目前正在研究的新药有非固醇类抗雌激素,如drolo x 2

ife n 和ralo xife n 以及既直接又间接作用于类固醇受体的

药,即S ERM (Selective Ext radiol Rece p to r Mo dula 2

tio n )。TA M 也可认为是第一代的S ERM 药。

3抗芳香化酶制剂

首先是氨基导眠能(A G ),但由于缺乏选择性,要合用糖

皮质激素,不如Fo r mest a ne 可选择性地竞争抑制芳香化酶而降低组织中的雌激素。最近新上市的三种药:A nast rozole (瑞宁得)、Fe mara (来曲唑)和Exe m st a ne ,这些药治疗指数相当。在Ⅲ期临床研究中与甲地孕酮或A G 相比作用更强,选择性更好,且耐受性好[6]

。瑞宁得作为绝经后病人一线药与TA M 比较,效果相当,但血栓性静脉在发病率高于TA M 。Exe m 2

st a ne (一种类固醇抗芳香化酶制剂)作为三线应用时,对非类

固醇抗芳香化酶药失效后的有效率仍达35%~42%。

4孕酮类

临床常用的孕激素主要有孕酮(M PA )和甲地孕酮(美

可治、M A )。合成孕酮治疗乳腺癌机制复杂,目前了解不多,一般认为主要是:①通过负反馈抑制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从而抑制垂体L H 和FS H 释放使卵巢分泌下降,同时,垂体释放A C T H 减少,致雄激素分泌降低。②抑制雌激素受体合成与干扰雌激素对靶细胞作用和加速雌激素在细胞内代谢。③诱导肝脏内γ2还原酶使雄激素降低。体外试验还表明合成孕酮对乳腺癌细胞有直接细胞毒作用。④与孕酮、睾丸酮和皮质激素受体结合降低血中雌激素水平。此外,合成孕酮有保护骨髓干细胞及止痛作用,但机制不清楚。

主要副作用有与剂量相关的凝血试验改变,包括血小板吸附性增加,血小板及抗凝血酶原Ⅲ增高等;静脉血栓率5%左右。水潴留致体重增加以及男性化等。

临床效果:大多数随机试验证明有效率稍优于TA M ,在晚期乳腺癌有效率35%~45%,ER 阳性者71%;阴性为

9%,绝经时间愈长病人效果愈好;绝经前病人中只是ER 强

阳性者有效。因此临床一般只用于已去势或自然绝经病人。最初用TA M 治疗失败病人有效26%,相反孕酮治疗失败后用TA M 有效率只0~5%。

对转移部位效果依次为:软组织、骨、内脏。

5临床用药选择

内分泌治疗主要适用于那些对激素敏感,病变进展慢,

特别是无内脏转移的乳腺癌病人,Bo nnet er re [1]认为在各种情况下第一线药为TA M (有生殖能力病人可去势),对绝经或已去势病人第二线为抗芳香化酶制剂,最好先用非类固醇类药,而类固醇类抗芳香化酶药作为第三线药,理由是后者在前者治疗失败后仍有效。反之其效果尚未得到证实。孕酮类药物作为第四线药,不过对全身情况差、虚弱或食欲不振以及骨转移为主的病人,孕酮类也可作为第一线考虑。

参考文献:

J Bo nnet er re.Place des ma ni p ulatio ns ho r mo nales

da ns le ca ncer du sei n[A ].Euroca ncer 2000[C ].Paris :J o h n L ibbe y Eurot e xt ,2000.254.

Hele n J S ,Ro bi n J P ,Pat rick M F ,et al.Scot tish ad 2

j uva nt Ta mo xife n t rial :a ra ndo mized st ud y u p dat 2ed to 15y ear s [J ].J N atl Ca ncer Inst ,2001,93:462-465.Ki m J.A d j uva nt t hera p ies fo r duct al carci no ma i n sit u [J ].Cur r Pro bl Ca ncer ,2000,24(3):164-174.

Co he n I.Ta mo xife n i nduced ut eri ne t umo r s[A ].

Euroca ncer 2000[C ].Paris :J o h n libbe y Eurot e xt ,2000.31.

St eve n E K ,J o se p h PC ,Low re nce W ,et al.Car dio 2

vascular Effect s of Ta mo xife n i n wo me n wit h a nd wit ho ut heart disease :breast ca ncer p reve ntio n t rial[J ].J N atl Ca ncer Inst ,2001,93(1):16-21.J N C I.FDA p a nel Reco m me nds Two N ew Ca ncer

D r u g s fo r A pp ro val [J ].J N atl Ca ncer Inst ,2001,93(3):175.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新策略_图文.

生堡医堂盘查垫!!生!旦望目筮丝鲞苤21塑塑型丛鲤』£堑磐,§垒!翌:!!12:型:丝:型垒垫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新策略江泽飞 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重要的全身治疗手段之 一。20世纪70年代,三苯氧胺的问世成为乳腺癌 内分泌药物治疗的里程碑;20世纪90年代,第三代 芳香化酶抑制剂的问世则使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进 入了一个新时代。2005午1月,我国部分从事乳腺 癌临床工作的专家也就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的复发 转移、术前新辅助治疗和术后辅助治疗中的作用和 地位进行了讨论,并达成基本共识¨J。现结合近年 来国内外该领域研究进展¨j,更新如下看法。 一、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 1.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原则:(1对于 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阳性的 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可有效降低肿瘤 复发率,并可提高总生存率。(2辅助内分泌治疗 在化疗之后使用,但可以和放射治疗以及生物靶向 治疗同时应用。(3出于不同月经状态的患者体内

雌激素来源不同,所以对患者的药物选择不同。 2.绝经标准:绝经判定需要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年龄>160岁已停经者。(2年龄在45—60岁 之间,自然停经1年以上。(3双侧卵巢切除术后。 (4双侧卵巢放疗去势后。 以下情况需要根据血雌激素(E2、卵泡刺激素 (PSH、促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判断患者是否 达到了绝经后水平:(1年龄在45~60岁之问,自 然停经不足1年。(245岁以下,因化疗等其他原 因停经。(3曾接受单纯子宫切除术而保留卵巢。 但应注意,有时患者的血激素水平会因化疗发生暂 时的改交,所以判定这部分患者是否绝经应慎重,需 要动态检测激素水平。 3.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患者,术后辅助内分泌 治疗可以选择:(1术后5年芳香化酶抑制剂,研究 证明3种芳香化酶抑制剂(阿那曲唑、来曲唑及依 西美坦疗效都优于三苯氧胺¨1,而3种芳香化酶 DO[:10.3760/cma.j.im 0376-2491。2012.20,002 作者单位:100071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307医院乳腺肿瘤科,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地位

644 中国肿瘤2001年第10卷第11期 收稿日期:2001-10-16 准,更名为《肿瘤临床》,仍为季刊。1985年被纳为抗癌协会的机关刊。 1986年,由中国科协申报,国家科委批准,更名为《中国 肿瘤临床》,并由季刊改为双月刊。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抗癌协会主办、天津市肿瘤医院承办,中国出版对外贸易公司天津分公司向国外发行。1988年,脱离原承办单位天津医药杂志社,改由天津市肿瘤医院承办。 1993年改为月刊。同年7月参加世界卫生组织(W HO ) 东地中海地区区域性办事组织联办的《医学索引》。柏敏霜 《临床肿瘤学杂志》改为双月刊 《临床肿瘤学杂志》为国家新闻出版署和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创办的专业学术刊物(CN 32-1577/R ,ISSN 1009-0460)。大16开,从2002年第1期起改为双月刊,每期80 页,激光照排胶印,进口铜版纸印刷,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28-267。定价每期9.00元(包括邮寄费),全年54元。杨质文 《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简志 《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创刊于1982年,曾用名《国内医学文摘?肿瘤学》。由广西医学院主管,广西医学院第一附院主办,严济邦教授任主编。全国邮发,期发行量1000余册。1983年获国家科委批准为全国性检索刊物。1984年起纳入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卫生部主管,仍由广西医学院第一附院主办。双月刊,全国邮发,期发行量1500余册。1989年因亏 损过大被迫停刊。1992年复刊,由广西肿瘤防治研究所和广西肿瘤防办联合主办,卫生部主管,刘启福教授任主编。季刊,全国邮发,期发行量为2500余册。1989年起由阮萃才教授任主编。全国邮发,期发行量3000余册,由原来80页增至 96页,辟有文摘荟萃、综述列题及综述等栏目。每期信息量600余条,共约20余万字。 阮萃才 胡炳强,陈艳平 (湖南省肿瘤医院,湖南长沙410006) 摘要:在乳腺癌治疗中内分泌治疗是主要方法之一。随着新药的问世,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就整体而言,内分泌治疗的好处主要见于ER 和(或)PR 阳性肿瘤病人。本文总结了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地位及近几年的新进展。 关键词:乳腺肿瘤;内分泌疗法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242(2001)11-0644-03 The R ole of H ormone Thera py for Breast Cancer HU Bin g -q ian g ,CHEN Y an -p in g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自1896年Beatson 报道3例晚期乳腺癌切除卵巢后肿瘤明显缩小以来已有100多年历史,经历了盲目施治到受体指导下的预见性治疗发展过程。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重大进展主要得益于新药的问世,就总体而言,内分泌治疗的好处主要见于ER 和(或)PR 阳性情况。 1去势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最初是手术先后切除卵巢、肾上腺及 垂体。由于手术并发症和相关死亡率等原因以及随着三苯氧胺(T AM )用于临床和新药的开发,这种手术为主的内分泌治疗,除卵巢切除外,已被放弃。 卵巢切除:手术切除卵巢好处在于可迅速改变绝经前患者的内分泌状态,降低内源性雌激素水平且为不可逆的。 放射去势:采用高能X 线或60钴 γ线外放射(16~20)G y /(4~5)次,几周或几个月后卵巢功能完全抑制且不可 逆。 药物:主要是促性腺激素释放素(LH -RH )类似物。1977年明确LH -RH 化学结构后合成此类药物。LH -RH 类似物与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地位 专题报道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大事记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大事记 1、卵巢切除术是最经济的手术去势治疗方法。 2、卵巢放射去势:不稳定,显效时间长,非永久性,毗邻器官的损伤。 药物治疗阶段: 1、选择性ER调节剂 他莫西芬TAM NATO试验:证实了他莫西芬用于术后辅助治疗乳腺癌,降低复发率 1982年Preece研究:TAM用于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客观缓解率73% 1986年NSABP的B-09试验发现化疗+TAM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提高与ER、PR状态有关 1986年美国批准TAM用于ER和(或)PR阳性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基本药物 1988年EBCTCG的Meta分析TAM降低死亡率 1998年EBCTCG研究口服TAM2年疗效优于1年,5年优于2年,治疗时间越长,疗效越显著,疗效不依赖于年龄、月经状态和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和既往是否接受化疗 2002年SWOG-8814研究TAM序贯化疗优于单独使用TAM 2007年NCCN指南TAM作为ER和(或)PR阳性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标准药物 2011年EBCTCG发表了Meta分析5年的他莫西芬第一个10年的乳腺癌复发率,对10年后的复发风险无影响。且在雌激素ER阳性的患者中,相对危险度与孕激素PR状态、年龄、淋巴结状态及是否化疗无相关性。 2013年ATLAS试验和aTTom试验证实使用TAM10年效果优于5年(复发率和死亡率) 他莫西芬类似物Toremifen和Raloxifene用于他莫西芬不能耐受的替代治疗和二线治疗 2、卵巢去势药物(LHRH类似物)-戈舍瑞林和亮丙瑞林 戈舍瑞林有效率33%-36.4% 1972年的ABCSG 05试验: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早期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组无复发生存率和无局部复发率优于化疗组 1996年EBCTCG发表在Lancet临床研究:无论采用外科手术或放疗去势,绝经前女性卵巢功能抑制可明显提高DSF和OS 2014年ASCO提前公布了大型临床研究SOFT、TEXT研究联合分析结果,相比TAM联合卵巢功能抑制剂,依西美坦联合卵巢功能抑制剂显著改善DFS、无乳腺癌复发时间和无远处复发时间,是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选择。 2015年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采用药物卵巢去势,推荐治疗时间2-5年3、芳香化酶抑制剂AI 1981年第一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安鲁米特批准用于乳腺癌,安鲁米特应用时必须常规补充可的松,并且伴有共济失调、甲状腺功能抑制等严重副作用 第二代芳香化酶抑制剂 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法倔唑和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兰特唑 研究表明晚期患者的临床缓解率为23%-37% 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 非甾体类可逆性芳香化酶抑制剂 阿那曲唑1995年英国上市 来曲唑1996年英国上市 甾体类芳香化酶灭火剂:依西美坦1997年进入临床 2015年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可向所有绝经后的ER 和(或)PR阳性患者推荐,尤其是具备以下因素者(1)高度复发风险者;(2)对他莫西芬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基本共识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基本共识 江泽飞徐兵河宋三泰孙燕 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主要全身治疗手段之一。20世纪70年代,三苯氧胺的问世成为乳腺癌内分泌药物治疗新的里程碑,90年代,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的问世则使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入了一个新时代。2005年1月2日,我国北方部分从事乳腺癌临床工作的专家,根据国内外学术研究进展,结合自身临床实践经验,参考乳腺癌治疗的国际指南,就内分泌在乳腺癌的复发转移,术前新辅助治疗和术后辅助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行了讨论,并达成基本共识,由执笔者整理成文。 一、复发转移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复发转移乳腺癌的治疗目的应该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复发转移乳腺癌是否选择内分泌治疗,要考虑患者肿瘤组织的激素受体状况、年龄、月经状态以及疾病进展是否缓慢。原则上疾病进展迅速的复发转移患者应首选化疗,而进展缓慢的激素反应性乳腺癌患者,可以首选内分泌治疗。 1、进展缓慢复发转移乳腺癌的特点: 1.原发和(或)复发转移灶肿瘤组织雌激素受体(ER)阳性和(或)孕激素受体(PR)阳性; 2.术后无病生存期较长;如术后2年以后出现复发转移; 3.仅有软组织和骨转移,或无明显症状的内脏转移,如非弥散性的肺转移和肝转移,肿瘤负荷不大,不危及生命的其他内脏转移。 2、激素反应性乳腺癌概念,.激素反应性乳腺癌是基于患者可能从内分泌治疗中获益的角度提出来的,以界定哪些患者适合内分泌治疗,满足下列条件中一条或数条的患者有可能从内分泌治疗中获益。 1.原发灶和(或)复发转移灶ER和(或)PR阳性; 2.老年患者; 3.术后无病间期较长; 4.既往内分泌治疗曾获益。 3、复发转移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基本原则: (1).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强烈化疗,以便在控制疾病进展的同时,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 (2).激素受体阳性、进展缓慢的复发转移乳腺癌,绝经后患者可以首选内分泌治疗,绝经前患者可以考虑药物性卵巢去势联合内分泌药物治疗。 (3).首选化疗的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在化疗无效,肿瘤未控的治疗间隙,或患者任何原因不能耐受继续化疗时,应及时给予内分泌治疗。激素受体不明或既往检测阴性的患者,也应该通过测定新近出现复发病灶,或重新测定以往病灶受体结果,争取内分泌治疗的机会。(4).在治疗阶段,严格疗效评价标准,本着&ldquo;效不更方,无效必改&rdquo;的原则。在每次治疗失败后,都提倡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合理的序贯使用。疾病发展相对缓慢阶段可以序贯应用不同类型的内分泌药物。 (5).治疗后,晚期患者疾病长期保持稳定应视为临床获益,因为持续稳定6个月以上的患者,生存期与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患者相同。基于内分泌治疗更适合长期用药的特点,应该尽量延长治疗用药时间,尽可能用到疾病进展,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4、药物选择:对于绝经后复发转移乳腺癌,一线内分泌治疗药物首选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概况 主讲:方红副主任医师 乳腺癌是女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约有120万妇女患乳腺癌,50万人死于该疾病。据国家卫生部信息中心公开资料显示,在沿海城市如上海等地区,乳腺癌发病率居女性肿瘤第一位,每年有12万~15万名乳腺癌患者需要观察和治疗。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一般用于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预防(辅助治疗)以及复发转移后的缓解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品种较多,根据作用机理可分为抗雌激素、芳香酶抑制剂(AI)、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类似物和孕激素这四类,其中抗雌激素和AI 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占有主导地位。 1 抗雌激素 通过与雌激素受体(ER)结合,阻断雌激素对其受体的作用。 1.1 他莫昔芬(TAM) TAM于20世纪60年代合成,1977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绝经后妇女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随后的临床试验还发现,TAM可以抑制绝经前妇女ER阳性的乳腺癌生长,延长无病生存期,减少乳腺癌患者对侧乳腺癌的发病率。目前,TAM已被用作绝经前后妇女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首选药物,而不考虑其分期因素[1,2]。TAM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月经失调、闭经、阴道出血、外阴瘙痒、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癌;TAM也会引起 血脂水平变化并潜在损害心血管系统。 1.2 托瑞米芬 TAM的衍生物。多年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托瑞米芬的抗肿瘤机理与TAM相似,它治疗乳腺癌的疗效肯定,且高剂量时对部分ER阴性患者也有效。与TAM不同,托瑞米芬反可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临床应用未发现会致骨髓抑制及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长期服用的安全性和耐受性都很好。托瑞米芬的常见不良反应有面部潮红、多汗、子宫出血、白带、疲劳、恶心、皮疹、瘙痒、头晕和抑郁等。但既往患有子宫内膜增生症或严重肝衰竭患者禁止长期服用托瑞米芬;有血栓性病史者一般也不宜接受托瑞米芬治疗[3] 1.3 雷洛昔芬 属选择性ER调节剂,它对骨等组织的ER激动剂样作用可保护骨骼和心脏的功能,使骨矿物质密度增加,血中低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水平降低,而其在乳房中呈现的ER拮抗性质则可经由与ER结合,从而抑制雌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细胞的生长。雷洛昔芬于1997年获FDA批准用于预防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1999年又被批准用于骨质疏松症治疗。近期完成的一项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组织对近2万名妇女进行的大型临床研究证实,停经妇女连续5年每天服用雷洛昔芬或TAM都可使她们患乳腺癌的风险减少近一半。同时,与TAM相比,雷洛昔芬组的子宫内膜癌和血栓病例数分别少36%和29%。已向FDA申请以使雷洛昔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发表时间:2009-03-01发表者:吴世凯 (访问人次:1604) 吴世凯宋三泰 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乳腺癌内科 从1893年英国Beatson博士应用卵巢切除去势术治疗晚期乳腺癌首获成功至今,一百多年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发展,我们已经拥有了卵巢切除去势术、诺雷德药物去势、三苯氧胺(T AM)、孕激素类、芳香化酶抑制剂类、氟维司琼等诸多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选择。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AIs)阿那曲唑、来曲唑、依西美坦的相继研发成功,以及多项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与三苯氧胺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完成,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日益成为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但在临床实践中,临床医生如何科学解读文献、如何合理应用临床研究结论,常常面临困惑。我们在乳腺癌的临床实践中,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始终坚持“辅助治疗跟着人家的文章走,解救治疗跟着自己的疗效走”的科学理念,力求实现“患者利益的最大化”这一主要目标。 一、早期乳腺癌的辅助内分泌治疗 “辅助治疗跟着人家的文章走”的意思是,因为辅助治疗是在手术切除可见肿瘤以后所进行的治疗,故无法根据具体病灶的大小变化来评价临床疗效。医生只能依据已经完成的相关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来选择辅助方案,也就是遵循循证医学的证据确定我们的辅助治疗。目前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药物主要为TAM和第三代AIs (一) TAM 绝经前术后早期乳腺癌患者,如果不进行卵巢去除或卵巢功能抑制,TAM几乎为唯一选择。但关于TAM应用的时限长短,NSABP B14的研究结果曾显示,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延长TAM到10年,与服药5年相比并没有显示无病生存及总生存的优势,反而还导致子宫内膜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增高。但新近ATLAS试验的研究结果则显示不同的结果。该试验共1150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入组,完成5年TAM辅助治疗后,再随机分为继续TAM治疗及空白对照两组,10年的研究结果发现,10年TAM治疗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种优势不受ER(+)或不明、年龄大小、淋巴结有无转移的影响。研究还发现在TAM后 5-9年、1 0-14年期间,这种优势持续存在。虽然两组死亡率的差异无显著性,但10年TAM组的死亡率较低。这一研究结果尚未得到最后的结论,但至少提示我们,对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延长TAM的用药时间,仍可能是一种治疗的选择。 (二)第三代AIs 对于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辅助内分泌治疗选择,第三代AIs已经成为重要的治疗选择,但其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基本原则

来源:解放军307医院全军肿瘤中心江泽飞宋三泰孙燕 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主要全身治疗手段之一。早在十九世纪末,人们已经开始应用双侧卵巢切除治疗绝经前晚期乳腺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三苯氧胺的问世成为乳腺癌内分泌药物治疗新的里程碑,九十年代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的问世则使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内分泌治疗对激素依赖性复发转移乳腺癌,和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用于高危健康妇女预防乳腺癌发生。本文根据2006年美国NCCN乳癌治疗指南,结合国内部分专家的临床经验,介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在复发转移、术前新辅助和早期乳癌术后辅助治疗阶段的基本原则和新动向。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基本药物 乳癌内分泌治疗药物有抗雌激素、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 AI)、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雌/雄激素类和孕激素。 1、抗雌激素,与雌激素受体(ER)结合,阻断雌激素对受体的作用。最常用的是三苯氧胺(TAM),可以用于复发转移乳癌的解救治疗、术后辅助治疗和高危健康妇女预防乳癌。 2、芳香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芳香化酶的活性,阻断卵巢以外的组织雄烯二酮及睾酮经芳香化作用转化成雌激素,达到抑制乳癌细胞生长,治疗肿瘤的目的。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 AI) 适用于绝经后,据作用机制不同分为两类:①非甾体类药物,通过与亚铁血红素中的铁原子结合,和内源性底物竞争芳香化酶的活性位点,从而可逆性地抑制酶的活性。有第一代的氨基导眠能(AG)、第二代的fadrozole、第三代的瑞宁得(阿那曲唑)和弗隆(来曲唑)。②甾体类药物,与芳香化酶内源性作用底物雄烯二酮和睾酮结构相似,可作为假底物竞争占领酶的活性位点,并以共价键形式与其不可逆结合,形成中间产物,引起永久性的酶灭活,从而抑制雌激素的合成,有第一代的Testolactone、第二代的兰他隆(福美司坦)、第三代的阿诺新(依西美坦)。 3、LH-RH类似物,通过负反馈作用下丘脑,抑制下丘脑产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LH-RH);同时还能竞争性地与垂体细胞膜上的GnRH受体或LHRH受体结合,阻止垂体产生FSH和LH, 从而减少卵巢分泌雌激素。代表药为Zoladex (诺雷德), 可以代替卵巢切除术,治疗绝经前复发转移乳癌。 4、雄激素和雌激素,治疗剂量的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可以改变人体内分泌环境,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但也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目前临床应用较少。 5、孕激素,通过改变身体内分泌环境,经负反馈作用抑制垂体产生LH和ACTH,或通过孕激素受体作用乳癌细胞。常用的有甲孕酮(MPA)和甲地孕酮(MA)。 复发转移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复发转移乳腺癌的治疗目的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复发转移乳腺癌是否选择内分泌治疗, 要考虑患者肿瘤组织的激素受体状况(ER/PgR)、年龄、月经状态以及疾病进展程度。原则上疾病进展迅速的复发转移病人应首选化疗,而进展缓慢的激素反应性乳腺癌(Endocrine responsive),既过去所说的激素依赖性乳腺癌,可以首选内分泌治疗。 进展缓慢的复发转移乳腺癌的特点: 1. 激素受体(ER和/或PR)阳性; 2. 术后无病生存期较长; 3. 仅有软组织和骨转移, 或无明显症状的内脏转移,如非弥散性的肺转移和肝转移,肿瘤负荷不大,不危及生命的其他内脏转移。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乳腺得内分泌治疗属于乳腺癌得全身治疗措施,就是通过改变人体正常生理过程来阻碍癌细胞得生长与繁殖。相当类型得乳腺癌组织需要雌激素与孕激素得刺激来生长,那么用某些化学方法阻止这些激素反应过程,就有可能减慢甚至使癌细胞停止生长。 那么这个过程如何实现呢?在一些类型得乳腺癌癌细胞表面散在分布着一些激素受体位点(我们将其比喻为“锁”),激素分子象钥匙一样可以与激素受体位点“锁”相结合,进而刺激细胞分裂生长,因此可以促进肿瘤快速生长。这种类型得得乳腺癌称为雌激素或孕激素受体阳性得乳腺癌。那么,减少“钥匙”或“锁”得数量及影响“钥匙”与“锁”相配或其她任何可以阻止这种结合过程得治疗方法均可以起到内分泌治疗得作用。knQJptc。0PCXCt1。 0kEYdlx。 内分泌治疗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之一起作用。 1、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雌激素竞争抑制剂) 代表药物:她莫昔芬(三苯氧胺) 这类药物可以抑制体内正常雌激素得作用。她莫昔芬得分子结构类似于雌激素,可以与乳腺癌细胞表面得激素受体结合,从而阻止体内正常雌激素与孕激素与受体得结合。让我们想象一下:一把错误得钥匙插进门锁中,可以很合适得插入,但无法转动,而正确得钥匙因为锁孔被占无法开锁。这样,癌细胞无法接受激素得刺激,肿瘤停止生长。f1b780C。U6jhYPH。G30m5kT。 2、芳香化酶抑制剂代表药物:氟隆、瑞宁得、依西美坦 芳香化酶就是女性体内产生雌激素过程必需得一种活性酶,抑制芳香化酶可以有效得减少体内雌激素水平,起到减少“钥匙”得作用,因而减少其对癌细胞得刺激作用。m9iT0I9。rvvCc9L。8rhlj3c。

中国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专家共识(2015年版)-3

《中国癌症杂志》2015年第25卷第9期 CHINA ONCOLOGY 2015 Vol.25 No.9 中国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专家共识 (2015年版) 中国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专家共识专家组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全球女性的生命健康。最新的Globocan 2012年数据报道,全世界每年有超过167万女性罹患乳腺癌,其中52.9%发生在发展中国家[1]。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每年有近20万女性被诊断出乳腺癌,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及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其乳腺癌的发病率增加尤其显著。从死亡率的曲线也可以看出,随着新的治疗策略和方法的普及,虽然全球乳腺癌的死亡率逐步下降,然而,在中国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乳腺癌死亡率的下降趋势不显著。 为了更好地改善预后,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规范乳腺癌的治疗标准和模式,将循证医学的数据融入到日常的临床工作中,临床工作者可借鉴国际上权威的指南或共识。应用最为普遍的是美国NCCN 乳腺癌临床指南及St. Gallen 乳腺癌专家共识。NCCN 每年会发布新的版本,涵盖了乳腺癌的各个诊疗领域,并将新的研究结果和治疗模式融入到现有的治疗常规中。然而,一味地增加临床试验结果难免教条及繁复,同时很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难以完全参照临床试验的结果或者目前还不具备完整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因此,St. Gallen 共识每2年更新1次:主要就早期乳腺癌诊疗进行专家讨论,针对循证医学还不能完全阐述的或诊疗过程中还存在质疑的问题以投票的形式产生一个专家共识。这些指南和共识对我国乳腺癌的治疗起着非常大的指导作用。但是我国乳腺癌的诊治有其自身的特点,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发病率、发病年龄等流行病学特征不 [关键词]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卵巢功能保护 DOI: 10.3969/j.issn.1007-3969.2015.09.011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3639(2015)09-0755-06 同、医保条件不同、患者经济条件及药物可获得性不同等特征。因此在采用这些指南或共识进行临床操作中,难免存在差距和偏移。 众所周知,乳腺癌的治疗依赖于不同个体的分子亚型,而其中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占60%以上。如何对该部分患者选择最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最为适宜的治疗时间等,关系到众多患者的预后。为此,我国乳腺癌领域的专家基于现有的治疗现状,参考最新的研究结果,并结合我国乳腺癌发病特征和诊疗实际情况,共同商讨制定了2015版中国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共识。本共识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① 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共识;② 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共识;③ 转移性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共识;④ 年轻乳腺癌患者卵巢功能保护共识。1 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策略 在发达国家,乳腺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在70~74岁达到发病高峰。根据我国的流行病学数据,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曲线呈现双峰模型,在50岁及70岁都显示出发病的高峰,中位发病年龄为45~55岁[2]。这提示我国绝经前的乳腺癌患者占总体乳腺癌患者的一半以上,对这部分患者的内分泌治疗应如何干预值得进一步 商榷。 长久以来,对于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他莫昔芬(tamoxifen ,TAM)治疗5年一直是标准治疗方式。1998年,EBCTCG 755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虽好,副作用却让人苦恼!试试这种老祖宗留下的办法吧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虽好,副作用却让人苦恼!试试这种老祖宗留下的办法吧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虽然都叫乳腺癌,但也分不同亚型,治疗手段也不尽相同。 对于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ER/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临床通常采用内分泌疗法(激素治疗)。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大量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全世界已有成千上万名乳腺癌患者从内分泌治疗中获益,大大降低了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对于绝经前的ER/PR阳性乳腺癌患者,通常给予他莫昔芬激素治疗,它可以阻滞雌激素在体内的活性,竞争雌激素受体;部分患者还会采用卵巢去势治疗(通过药物或手术方式阻止卵巢生成雌激素)。而绝经后ER/PR阳性乳腺癌患者,首选芳香化酶抑制剂(AIs),比如依西美坦、阿那曲唑、来曲唑等,AIs通过阻滞芳香化酶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而减少机体的雌激素。 不过,日前在一项卵巢功能抑制试验(SOFT)和他莫昔芬、依西美坦的试验(TEXT)中,研究人员发现:接受他莫昔芬+卵巢功能抑制治疗的绝经前乳腺癌患者,8年无疾病生存率和8年总生存率,显著高于他莫昔芬单药治疗。而接受依西美坦+卵巢抑制治疗的绝经前乳腺癌患者远期复发率,低于他莫昔芬+卵巢抑制治疗组。 由此可见,芳香化酶抑制剂(AIs)除了作为绝经后ER/PR阳性乳腺癌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标准用药,也有很大潜力联合卵巢抑制治疗,用于绝经前乳腺癌患者。 但值得注意的是,与他莫昔芬相比,依西美坦、阿那曲唑、来曲唑均会增加肌肉关节痛的发生风险。这也是芳香酶抑制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经常导致患者停药。 临床上,除使用药物对症缓解疼痛,也有医生开始倡导将针灸疗法作为缓解关节疼痛的辅助手段。 226名分别来自美国11所不同癌症中心的乳腺癌患者临床数据显示:针灸疗法能显著减少正在进行内分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痛感,间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乳腺癌生存率。 该研究入组停经后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这些患者均服用芳香酶抑制剂治疗,BPI-WP评分≥3(分值范围:0-10;分数越高疼痛越剧烈)。研究人员将患者以2:1:1的比例随机分配为三组:真针灸组(110人)接受真正的针灸治疗;假针灸组(57人)进行非针灸刺激,针尖只穿透非穴位的皮表;候补对照组(57人)不做处理。 试验结果:经过为期6周的治疗,BPI-WP分数情况为:真针灸组降低2.05分(减轻疼痛),假针灸组降低1.07分,候补对照组降低0.99分。同时,感觉到切实改善的患者中,真针灸治疗组的止痛效果比其他两组至少高2个点,其他两组只有30%的患者评价有所改善,真针灸治疗组58%患者称疼痛得到了有效缓解。 此前,许多西医觉得针灸没有科学依据,但该研究的主要负责人、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肿瘤学家Dawn Hershman博士认为,事实胜于雄辩,针灸可作为阿片类或度洛西汀等西

乳腺癌手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研究进展

乳腺癌手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研究进展 临床治疗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中内分泌治疗是主要措施,但不少激素受体阳性患者经内分泌治疗之后效果并不显著,也有部分患者开始应用内分泌治疗之后存在效果,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会降低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影响内分泌治疗疗效的因素,综述乳腺癌手术后辅助内分泌的研究进展。 标签:乳腺癌手术;辅助内分泌治疗;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与雌激素存在极大关系的一种肿瘤,激素反应性是诱发大部分乳腺癌生长的因素,在临床治疗乳腺癌过程中内分泌治疗是关键部分,可显著提升雌激素受体阳性患者生存率,但是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够获得良好效果。现对本次乳腺癌手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阳性未绝经乳腺癌内分泌辅助治疗 针对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阳性患者予以辅助内分泌治疗可显著降低复发几率,延长患者生存周期。因存在显著疗效,大部分都是激素受体阳性患者,研究显示相比较其他治疗,辅助内分泌治疗可显著减少乳腺癌患者死亡率,不仅可以避免出现转移性复发,同时也可显著减少同侧乳腺内复发风险。基于此针对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阳性患者不管是淋巴结是否转移或者肿瘤大小都应该实施辅助内分泌治疗。辅助内分泌治疗可对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阳性患者进行有效预防[1],因存在不均匀表达的受体,辅助内分泌治疗效果并不十分显著,进而需要高质量的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激素受体检测。相比较其他乳腺癌复发机制而言,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是不同的,如果不采取内分泌治疗,复发高峰期为2~5年,5年之内存在较为稳定的复发风险,在实施辅助内分泌治疗之后可显著减少10年之内复发率。随着时间延长,非乳腺癌与继发性乳腺癌死亡发生率大约占据辅助内分泌治疗诱发不良反应的大部分,也就是表示辅助内分泌治疗需要进行长期随访。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中他莫昔芬是常用的药物,属于非固醇类雌激素拮抗剂,与己烯雌酚结果类似,可在靶器官上进行直接作用,争夺雌激素受体进而出现阻断作用,所以可显著降低乳腺癌手术复发率,提升术后生存率[2]。 2 雌激素受体阳性绝经乳腺癌内分泌辅助治疗 在内分泌辅助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绝经乳腺癌患者中采取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是全新的措施,降低激素水平是AIs治疗肿瘤的有效因素,AIs基本作用机制为制芳香化酶催化促使雄激素逐渐变为雌激素,进而阻碍生成雌激素,显著降低循环中雌激素水平。因未绝经妇女卵巢功能有残余,在合成雌激素过程中可对卵巢芳香化酶表达进行抑制,所以,AIs治疗属于绝经前妇女的禁忌证。AIs 治疗是大部分辅助治疗的有效措施,相比较延长之治疗、序贯治疗、初始治疗而言效果更加显著。初始治疗是通过AIs来取代TAM治疗的方式,序贯治疗是应用2~3年TAM之后实施AIs治疗,研究显示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延长治疗,在对患者实施5年TAM治疗之后持续进行AIs治疗,现今初始采取AIs治疗与

解读: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策略建议

内分泌治疗对激素依赖性复发转移乳腺癌,和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用于高危健康妇女预防乳腺癌发生。以下为根据《中国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专家共识(2015版)》整理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策略。 一、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内分泌治疗策略 在发达国家,乳腺癌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在70~74岁达到发病高峰。而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曲线呈现双峰模型,在50岁及70岁都显示出发病的高峰,中位发病年龄为45~55岁,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占总体乳腺癌患者的一半以上。 对于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他莫昔芬(tamoxifen,TAM)治疗5年一直是标准治疗方式。新的临床研究如ATLAS,aTTOM研究发现长期治疗将在治疗10年后显示出生存的改善。“进一步降低年轻乳腺癌患者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是否可转变为生存改善”一直是绝经前患者内分泌治疗的研究热点。结合最新公布的SOFT和TEXT研究结果,2015年St.Gallen全球专家组就是否应该联合卵巢功能抑制、联合多久以及预后是否获益等也达成了一些共识。 中国乳腺癌专家参考这些进展,基于我国现状,达成了以下共识: 目前我国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推荐使用TAM 5~10年是标准方案。 联合卵巢功能抑制在小于35岁的人群中相比单用TAM能明显获益,但辅助化疗后激素水平恢复到绝经前水平很难作为一个因素来评价是否应联合卵巢功能抑制治疗,因为还与化疗的方案、疗程及监测的时间有关。 大于等于4个淋巴结转移是支持联合卵巢功能抑制治疗的重要考虑因素。其次,如果有1~3个淋巴结转移、组织学3级等其他多个危险因素,也可考虑联合卵巢功能抑制治疗。 多基因检测在国内很少开展,如显示不良预后,也可支持联合卵巢功能抑制治疗。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展的研究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展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3-07-30T16:00:37.73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1期供稿作者:于晶[导读] 统计数据表明,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肿瘤,其发病率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排第一位,死亡率列第二位[1]。于晶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116200)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1-0400-02 【摘要】全身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也是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分泌治疗乳腺癌的历史已有100多年,具有方便、副作用少、缓解时间长的优点。近年来对内分泌药物的不断研究,乳腺癌治疗也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概述了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研究进展。 【关键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进展 统计数据表明,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肿瘤,其发病率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排第一位,死亡率列第二位[1]。与全球乳腺癌发病率相比,中国的乳腺癌发病率相对较低,但近年已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近年来,随着乳腺癌早期诊断率提高且治疗手段及时有效,所以尽管乳癌的发病率在上升,但死亡率逐渐下降。以下综述了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研究进展。 1卵巢去势 1.1手术去势 早在1896年就有1例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行双侧卵巢切除的报道,这例患者有4年的生存期。随后陆续出现卵巢切除去势的报道[2],相关报道表相关报道表明手术去势疗效快、疗效好,主要针对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和病情估计预后比较差的患者,由于它的手术的不可逆转性,一般不针对年轻患者。 1.2放疗去势 放疗去势现在的应用比较少,主要是因为放疗去势的缺点很明显,如放疗疗效差、放疗副作用多且影响深远,尤其是对盆腔影响大,失败率高达13%。 1.3药物去势 目前,药物去势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它的去势效果与手术去势的效果差不多,但是因为其对卵巢功能具有可逆性,所以很受欢迎。临床上常用的去势药物有GnRH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包括戈舍瑞林(GosereIin)、亮丙瑞林(LeuproIide)及三苯氧胺。ABCSG (Austrian Breast andCoIorectaI Cancer Study Group)试验,绝经前患者对照组通过戈舍瑞林和三苯氧胺治疗,治疗组CMF的6程化疗治疗,经过5年疗效比较,结果显示:戈舍瑞林和三苯氧胺治疗的疗效高于CMF的6程化疗治疗的疗效,戈舍瑞林和三苯氧胺治疗的复发率低于CMF的6程化疗治疗,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4三苯氧胺(TAM) 三苯氧胺(TAM)是最基本的内分泌治疗药物,是一种抗雌激素药物,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竞争性地与癌细胞的雌激素受体结合来阻止雌激素对癌细胞的作用。1971年CoIe等首次将三苯氧胺用于晚期乳腺癌的治疗。相关资料研究结果显示,三苯氧胺可以降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复发率和死亡率,ER阳性患者化疗后加三苯氧胺,比单用化疗和单用三苯氧胺效果都好。最近的EBCTCG发表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三苯氧胺服用5年与服用2年效果相比较,复发率降低18%,死亡风险降低9%[3]。三苯氧胺(TAM)目前是绝经前乳腺癌病人的基本内分泌治疗药物,其有疗效与卵巢切除、放疗接近。 1.5 芳香化酶抑制剂(AIs) 芳香化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芳香化酶(例如肾上腺-肝-脂肪)的作用而减少雌激素的合成,还通过抑制芳香化酶活性(如肿瘤细胞内芳香化酶)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绝经后妇女的卵巢不产生雌激素,主要来源于肾上腺分泌的胆固醇,芳香化酶属于限速酶[4]。第1代芳香化酶抑制剂是非选择性的,代表药物是非甾体类的氨鲁米特,明显抑制了肾上腺及其他类固醇类激素的合成,副作用较大如可致头晕、皮疹等;第2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包括非甾体类(如Fadrozole)和甾体类(如福美司坦),副作用少一些但是效果不佳;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包括非甾体类的Anastrozole(阿那曲唑)、Letrozole(来曲唑)和甾体类的芳香化酶灭活剂Exemestane(依西美坦),他们副作用比较少因为没有抑制肾上腺及其他类固醇类激素的作用,另外疗效也比较好[5]。目前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主要用于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转移性乳腺癌(MBC),适用于二线或一线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三苯氧胺,在三苯氧胺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乳腺癌的二线治疗中,它的效果优于比甲地孕酮曼,已成为绝经后乳腺癌的标准辅助治疗[6]。 2 总结 绝经前三苯氧胺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标准用药,绝经后芳香化酶抑制剂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更有效。对绝经前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在用三苯氧胺治疗2-3年后,再根据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月经是否存在的状况的决定是否改用芳香化酶抑制剂[7]。内分泌治疗已经在乳腺癌的治疗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随着对内分泌药物及乳腺癌病理的研究,更多新的内分泌药物问世,化疗、内分泌治疗、生物治疗之间科学联合应用会更密切,进一步会提高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和减少治疗的副作用,进而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参考文献 [1]付慧英,陈江龙,叶颖俊.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10,05(29). [2]王俊斌,郑荣生.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研究进展[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34(11). [3] 张勇.乳腺癌的中医治疗[J].光明中医,2009,24(1). [4]田杨,蒋明.绝经前乳腺癌患者术后应用诺雷得联合瑞宁得治疗的护理[J].现代医学,2010(2). [5]江泽飞,徐兵河,宋三泰.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基本共识[J].中华肿瘤杂志,2006,28(3). [6]江泽飞,宋三泰.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若干问题的新认识[J].中华肿瘤杂志,2001,23(1). [7]闫成.芳香化酶抑制剂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的应用(综述)[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8(5).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乳腺的内分泌治疗属于乳腺癌的全身治疗措施,是通过改变人体正常生理过程来阻碍癌细胞的生长和繁殖。相当类型的乳腺癌组织需要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刺激来生长,那么用某些化学方法阻止这些激素反应过程,就有可能减慢甚至使癌细胞停止生长。 那么这个过程如何实现呢?在一些类型的乳腺癌癌细胞表面散在分布着一些激素受体位点(我们将其比喻为“锁”),激素分子象钥匙一样可以和激素受体位点“锁”相结合,进而刺激细胞分裂生长,因此可以促进肿瘤快速生长。这种类型的的乳腺癌称为雌激素或孕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那么,减少“钥匙”或“锁”的数量及影响“钥匙”和“锁”相配或其他任何可以阻止这种结合过程的治疗方法均可以起到内分泌治疗的作用。 内分泌治疗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之一起作用。 1、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雌激素竞争抑制剂)代表药物:他莫昔芬(三苯氧胺) 这类药物可以抑制体内正常雌激素的作用。他莫昔芬的分子结构类似于雌激素,可以与乳腺癌细胞表面的激素受体结合,从而阻止体内正常雌激素和孕激素与受体的结合。让我们想象一下:一把错误的钥匙插进门锁中,可以很合适的插入,但无法转动,而正确的钥匙因为锁孔被占无法开锁。这样,癌细胞无法接受激素的刺激,肿瘤停止生长。 2、芳香化酶抑制剂代表药物:氟隆、瑞宁得、依西美坦 芳香化酶是女性体内产生雌激素过程必需的一种活性酶,抑制芳香化酶可以有效的减少体内雌激素水平,起到减少“钥匙”的作用,因而减少其对癌细胞的刺激作用。 3、去势药物代表药物:诺雷得

绝经前女性体内雌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以往我们是通过对绝经前妇女施行卵巢切除(用外科手术和射线)、或者肾上腺切除和垂体切除来降低雌激素水平。现在我们可以采用药物来达到类似的作用。 4、激素受体调节剂代表药物:氟维司群 氟维司群的主要功能是破坏雌激素受体和阻断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因而起到内分泌治疗的作用。 Q&A 我是一名乳腺癌患者,我需要内分泌治疗吗? 如果癌肿仅局限于乳腺,那么手术和放疗等局部治疗即可以有效起到治疗作用。但当癌肿已转移到其他部位时,治疗起来就会困难的多。不幸的是,乳腺癌是否已经发生转移很难确定。因此,临床医生建议,无论是否有证据表明癌细胞发生转移,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应给予全身辅助治疗,如化疗、放疗或二者同时给予。尽管化疗、内分泌治疗可能有副作用,但一旦癌肿复发将危及生命。因此,辅助治疗利大于弊。 并不是所有的乳腺癌患者均可进行内分泌治疗。要想明确你是否适合进行内分泌治疗,首先要将你的癌肿样本送至病理科,进行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的检测。如果检查结果表明你的癌肿是雌激素阳性(ER+)或孕激素阳性(PR+)或双阳性,那么意味着你的癌肿对激素敏感。这时,你的医生会建议你进行内分泌治疗。如果你的检测结果是阴性(ER—PR—),无论你的年龄大小,内分泌治疗将对你的肿瘤生长没有明显作用。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导语:好多人都不明白,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其实简单说,就是因为乳腺癌是一种激素依赖性的肿瘤,所以,雌激素在乳腺癌的发展变化中有非常 好多人都不明白,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其实简单说,就是因为乳腺癌是一种激素依赖性的肿瘤,所以,雌激素在乳腺癌的发展变化中有非常大的作用,而内分泌治疗就是要把雌激素降下来,减缓甚至阻止癌细胞的继续生长,达到治疗乳腺癌的目的。 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逐渐攀升,已成为中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为了防止乳腺癌复发,患者术后往往还需要进行辅助治疗,其中内分泌治疗是当前比较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时会抑制雌激素水平,而雌激素的存在,对于女性骨骼形成是不可或缺的,因而在治疗过程中,要阻止骨骼中的钙质流失。 如果没有采取防治措施,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过程中则会导致骨质的减少,增加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因此,患者在接受内分泌治疗的同时,维护其骨骼健康、预防骨质疏松症至关重要。患者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定期测定骨密度,以评估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对骨骼的伤害程度并制订补救的方案,根据不同阶段选用不同程度的抗骨质疏松治疗,必要时可以使用降钙素、活性维生素D或双磷酸盐来阻止骨量流失。同时,在进行内分泌治疗时,也应尽量选择引起骨质疏松风险较低的药物。 此外,应用内分泌治疗乳腺癌,血脂健康不容忽视。研究发现,在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中,血脂异常与之关系最为密切。女性绝经后易发生血脂改变,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增加动脉粥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