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与转换(1)

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与转换(1)

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与转换(1)
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与转换(1)

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与转换

一、经济增长方式的阶段性规律与理论阐释

经济增长方式,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和作用

的方式。从要素配置状况出发,经济增长能够衍生出两种不同的方式,

一是以增加投入和扩大规模为基础、强调增长速度的粗放型经济增长

方式,二是以提升效率为基础、强调增长质量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不同时期、不同产业部门的发展中,两种增长途径往往是以不同的组合

方式并存,而主导地位会有所不同。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是经济增长的一般趋势,这个内在的规律性能够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阶

段性演变反映出来,并体现出不同的特征(波特,2002)。经济增长的历

史过程,首先表现为要素驱动阶段,即资源经济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驱

动力来自基本生产要素,即廉价的劳力、土地、矿产等资源,特征是劳

动密集型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其后则为投资驱动阶段,即资本经济阶段,

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来自大规模的投资及生产,特征是资本密集型产

业成为这个阶段的主导产业;第三为创新驱动阶段,即知识经济阶段,经

济发展的驱动力来自于技术创新,经济发展特征为知识密集型产业是该

阶段的主导产业;第四为财富驱动阶段,即第三产业的分化阶段,追求人

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和生活享受,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主动力,自然产业、精神产业和社会产业成为这个阶段的主导产业。①

从经济增长的现实来看,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规律性演变,也大体

上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770年以前的经济“起飞”前

阶段,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容是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经济驱动因素以

自然资源投入为主,农业是这个时期的主导产业。第二个阶段是从18

世纪后期到19世纪后期,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以大机器工业代替手工业,

资本积累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部门成为

主导产业。第三个阶段是1870—1970年的百年发展时期,这个阶段西

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不再主要依靠资本和资源的投入,而是主要依

靠技术进步和效率的提升。这个阶段的主导产业,是与服务业一体化的

制造业及农业。第四个阶段是1970年以后的经济信息化发展时代,用

信息通讯技术改造国民经济成为这个时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容。这个时期的主导产业,是渗透到各个产业的信息通讯业。经济增长方式的阶段性规律,直接反映在不同经济时期的增长理论上。在经济增长的第一个阶段,因为人口增长与粮食等产品增长的不同步,人口增长的扩张性与土地等生产水平的有限性之间存有着不平衡,因而产生了理论上所谓的“马尔萨斯陷阱”(MalthusTrap)。对于经济增长依赖于基本生产要素驱动的困境,斯密与李嘉图等曾持悲观的态度,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理论上的“马尔萨斯陷阱”并没有在现实中发生。在早期增长阶段,经济的快速增长得益于资本的积累,哈罗德-多马模型

(Harrod,1939;Domar,1946)作为分析这个时期增长特征的工具,受到西方经济学家的认可。在第三个阶段,随着技术进步导致的效率提升,新古典外生增长模型(Slow,1956)成为这个时期经济增长方式的最好的注解。

新增长理论的内生增长模型是对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完善和修正,其共同特点是强调内生化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在

AK(accumulationofknowledge)模型中,知识积累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Arrow,1962;Romer,1986;Lucas,1994);在基于

R&D(researchanddevelopment-based)模型中,技术进步依赖于人力资本投资,而人力资本投资的差异主要归于对R&D部门投入的不同,这是各国经济增长间存有显著差异的原因

(Romer,1990;Lucas,1998);ED(evolvementofdivisionoflabor)模型则主要是从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演进出发,研究经济增长问题(YangandBorland,1991)。新增长理论说明,要素投入的增加只有在其能够带来科技进步的条件下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科技进步必须遵循内在的实现机制。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事实上已得到大量历史经验数据的支持。相关研究表明,现代西方工业化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为15%多,其中,资本对人均收入的贡献约为025%,生产效率提升的贡献则为13%。所以能够认为,这些工业化国家已走过了单纯依靠资本投入拉动的经济增长期,因为“投入的贡献只占有限的一小部分”,而“绝绝大多数应归因于生产率的高增长率”(库兹涅

茨,1985)。萨缪尔森(1992)在分析研究美国经济增长状况时发现,美国

在上世纪初至80年代,年均增长率达到22%,其中资本深化所占份额仅

有05%,而资本效率提升的贡献份额却占到17%。

在肯定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时,不能忽视技术进步的社会制度

环境。不同历史时期的增长方式是否科学和合理,需要通过社会生产过

程中投入和产出关系的检验。社会产出的增加与社会对生产过程中的

投入密切相关,而生产要素的投入是多元的,且受社会经济制度的约束。从历史和当代经济发展的现实看,决定经济增长方式的因素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对社会制度在经济增长中作

用的研究,也是从理论上阐释经济增长的另一条主线。制度经济学着重

研究一定历史阶段的制度对技术的决定作用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旧

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过程的起点是技术上的突破,而技术的应用

必须有赖于组织,组织是用几个人或很多人的比较专业化的努力或知识

来代替单独个人的这种努力或知识的一项措施(加尔布雷思,1980)。新

制度经济学则将研究视角从生产领域延伸到流通、交换和分配领域,以

要素间交换存有交易费用为依据,提出用于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安排及

其创新才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DavisandNorth,1970)。诺斯等人进

一步指出,制度创新是能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的现存制度的变革,其

动力是个人利益最大化,其实质是通过制度的调整和变革,创新者把握

新的盈利机会以实现预期的收益增长,所以制度变迁的过程是制度均衡

与制度创新交替出现的过程,制度创新过程能够对一些国家(如美国)的

经济增长作出解释。这些研究成果对探讨当代经济增长的内在原因和

经济发展的方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在不同的经济增长阶段,经济增长方式具有各自不同的技术和制度特点。从现实国情看,中国当前仍处于经济增长的投资驱动阶段,资本密集型

产业是主导产业,经济增长仍然是以资本投入作为主要驱动因素,经济

效率仍然低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另一个重要背景,是当前正处于重要的

经济转型期,适合于要素数量投入型增长的传统经济体制和制度安排还

在顽强发生作用,客观上增大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度。所以,中国

对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与定位,理论上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不但

要着眼于技术因素决定的效率,也要强调制度创新的作用;二是拓展对

增长方式内涵的研究,既要分析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也要研究生产

要素的质量和效率提升的内在机制;三是要具体联系中国所处的经济增

长阶段,把握好增长方式转变的时机和环境;四是要改变个别因素的一

元决定论,代之以多元化的系统性研究。任何国家的工业化都经历过粗

放型增长的阶段。新中国建立后的前期阶段,以大规模投资驱动为特征

的粗放型增长,客观上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短期内提升了人民生

活水平,这是值得肯定的一面。但是不能认为,中国过去立足于资源和

劳动力价格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既然取得了成功,就能够在现有资

源条件下按同样的方式全面实现工业化。金碚(2003)的分析也表明,中

国的资源和环境无法承受粗放型经济的持续增长。从现代经济增长的

规律和中国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看,粗放型增长是没有出路的。资本驱

动的增长并不必然解决增长中的效率问题。即使中国当前经济增长中

资本要素贡献度的增长幅度,远远大于劳动力贡献度的增长幅度,但这

种资本的贡献度大多来自于资本绝对投入量的增加,资本投入与产出效

率却并不高。从1979年到2004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4%,但是综

合要素生产率却一直低于002%,远远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水平,这

是产生经济发展中各种矛盾的主要根源。要解决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

问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选择与定位,必须立足于集约型增长方式。

集约型增长与粗放型增长相对应,此消彼长,但并不排斥外延式的增长。即使集约型增长更多地具有内涵式增长的特征,强调的是对生产要素的

节约使用,强调的是“低投入、高产出”,但它本身并不排斥高技术和

高效率基础上的外延式生产规模的扩大。中国底子薄、经济基础差,工

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实现,扩大经济规模的潜力仍很大,人民整体生活水

平还要进一步提升。所以,经济发展还需要大量的基础建设和产业规模

的扩张,不能忽视外延式增长在扩大经济总量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方面

的重要作用。集约型增长与科技进步相联系,但又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技

术创新驱动的增长,技术上的高效率并不能够完全和必然解决集约生产

的问题。集约是针对生产基本要素的投入,特别是资源投入来说的,资

源的有限性特别是重要生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持续增长只能走

集约式的发展道路。技术创新则主要是针对产出的效率来说的。技术

创新固然是集约型增长的一个前提条件,但技术创新只能解决生产要素

的技术结合问题,而不能解决生产要素的社会结合问题。马克思认为,

生产力的发展动力,一方面来自于生产力诸因素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

也体现了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实行的对自然

的占有。因而,生产因素除了一定形式的技术结合,还必须有相对应的

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结合形式,这种社会结合与经济制度因素密切

相关。

技术创新固然能够极大地增加生产水平和提供更多的产品,但如果经

济体制和制度(如分配制度)不合理,也会影响到增长的持续和最终实现。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更应重视有利于转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有效制

度安排,特别应重视提升劳动者掌握和发挥技术作用的生产积极性及其

社会公平地位的制度保证。集约型增长方式不但不排斥劳动要素的地位,相反,还有助于解决劳动要素市场中存有的问题。中国是一个人口

大国,劳动力资源虽然丰富,但劳动力结构却很不合理,高素质的劳动力

包括高级技工严重缺乏,制约了经济效率的提升。所以,实行集约型增

长的重点之一,是提升劳动者的素质和改善劳动力的结构,使之符合社

会生产对劳动要素的要求。中国还处在工业化进程的中期,劳动力数量

庞大与科技水平较低并存的现实,使中国在选择经济增长方式时,不能

回避自身资源禀赋的特点。既要避免走过去粗放式增长的非良性循环

的老路,也要避免片面强调单一因素、不符合国情的“赶超式”增长方式。

三、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难点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丰富的内涵。首先,要确立增长途径上的效率

导向,改变粗放、低效的增长方式,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升效率;其次,要树立增长目标上的竞争导向,通过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实现动态比

较优势的转化,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提升产业和产品的技术

含量和附加价值;其三,注重生产要素效率提升的协同性,集约型增长方

式要兼顾资本、技术和劳动等要素间的结构和比例的合理性,降低和缓

解转型过程中的阵痛;最后,要有经济增长视野的开放性,借鉴当代各国先进的生产要素组合方式,以适合更加开放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环境。中国经过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现阶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备了较强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但旧的增长观点和发展思路的思维惯性还在发生作用,特别是由利益原因产生的阻力很大。所以,中国实现向集约型为主的增长模式的转变,任务艰巨,当前尤其要克服以下几个难点问题:

1投资、分配和消费结构的协调。再生产结构不但是生产,还有流通、分配和消费的问题,所以不能单纯强调投资,要看到分配和消费结构对决定增长方式的意义。庇古和罗宾逊等人就强调公平分配对国民收入增长的主导作用;以西斯蒙第、凯恩斯、库兹涅茨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则强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中国现有的投资结构的问题,主要是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效益,部分行业因过度投资生产水平过剩问题突出。据商务部材料,2005年前5个月,39个工业行业的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长19%。另一方面,分配和消费结构不合理,又加剧了产能和产品过剩。在分配上,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比1995年为271∶1,2002年扩大到311∶1,收入差别拉大直接导致城乡居民消费差别拉大。全国居民基尼系数连续多年在持续上升。当前中国全社会的基尼系数已达046以上,远远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因为高收入者的消费倾向小于低收入者,当收入差别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就会使总消费的水平下降,由此产生生产水平与产品的过剩。这种制约经济增长的市场需求约束,实质是社会资本再生产中的价值形态补偿难以顺利实现的问题。

2产业结构优化与劳动力就业的平衡。产业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产业投资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一旦形成,因为其资产专用性,不容易在产业间顺利转移。产业结构还因为劳动力结构的原因,易于陷入“路径依赖”的陷阱。掌握一定技术知识的劳动力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不但要投入大量的教育、培训费用等资源,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人力资本形成的时间效应,无疑会制约新产业的增长,降低经济整体效率。不过,经济增长的过程总是和产业结构的变动相伴随(钱纳里等,1989),产业的内部升级和资源在产业间转移,是推动集约型增长的原因之一。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的结构性失业是一个常态,而实现劳动力的再就业,

则要困难得多。实现向集约型增长的转变,需要正视和解决失业人员的

再就业和每年新增的庞大劳动力就业问题。

3资源有效利用上政府管制与市场机制抉择的结合。任何经济增长都

会面临着资源的约束,缓解资源约束当然需要提升技术利用效率,但也

需要提升资源的社会利用效率。资源的合理价格,是衡量资源社会利用

效率的重要参照物。中国当前的资源价格不够合理,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根据张卓元(2006)的分析,2004年中国GDP按当时汇率计算占全世界GDP的4%,但消耗了当年世界消耗总数8%的原油、10%的电力、19%的铝、20%的铜、30%的钢铁和31%的煤炭,资

源利用效率低。在能源方面消耗过度,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十五”期间

超过1,其中2003年达到153,2004年达到159,导致中国主要矿产资源

的对外依存度从1990年的5%上升到当前的50%以上。环境恶化状况也

令人担忧,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05年公布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中国在世界144个国家和地区中仅位居第133位。显然,这种经济

增长中的高耗费,是与集约型增长的要求相悖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资源,需要政府的规划和管理,也需要发挥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一方面,当

前中国的矿产资源、土地等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的价格,长期受到国家

管制,严重偏低,使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价格不能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

资源的稀缺水准。另一方面,中国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仍不健全,导致

价格失真。特别是因为土地、资源和资金等要素的虚假低成本,鼓励了

企业过度投资和忽视效益的倾向,误导了投资和消费,这是形成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增长方式的重要诱因。既要增强政府的管理,又要完善

市场价格机制,两者如何结合,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难点。

4转换政府职能和创新科技体制的衔接。转换经济增长方式,需要改变科技投入主体、创新科技体制,这就需要转换政府职能。当前,政府职

能转换滞后,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是制约技术进步水平的重要原因。科

技投入的主体是政府,政府将有限的财政收入,首先用于解决企业生产

发展和人民衣食住行问题,必然造成削减科研项目和教育经费,使科技

投入相对不足。一方面,改变政府在科研投入上的主体地位势在必行,

另一方面,中国的企业尚未成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主导性推

动力量。在当前企业的外部体制环境尚不完善,企业自身仍以压低劳动

力价格、实行低价竞争而不是以质量竞争的环境下,试图在短期内很快

就实现企业向技术创新主体的转变,也是不现实的。寻求政府职能的转

换与企业改革的有机结合,是科技体制创新时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

四、转变增长方式的出路在于两个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

当前,实现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应从科技创新和体制创

新两方面入手,在通过科技进步提升效率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基础上,逐

步扭转粗放型增长的局面,引导和推动增长方式向集约型方向的转型;

同时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和体制改革,为科技创新提供制度保证。

1以科技创新提升效率,带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能源的节约。科学技术创新是集约型增长的基础与核心,当今世界各发达国家,其经济增长主

要都是依托于科技优势取得的。科技进步提升经济效率的主要途径,一

是提升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扩大要素的范围,发现自然资源新的生产用途,对新劳动对象实行开发和利用;二是提升劳动者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掌握

水准和使用科学技术实行生产的水平,提升生产的劳动结构,减少体力

劳动的支出,提升智力劳动的比例和知识劳动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

三是通过“溢出效应”,提升社会整体技术水平,在提升质量和降低生

产成本的基础上提升经济效益;四是优化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结合

方式,促动生产要素根据成本最低、效益最大的原则流动,实现经济资

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升经济效率。此外,科技进步能够通过提升资源

利用率,降低物耗和能耗,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缓解资源和环境对

经济增长的制约,保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科技创新的前提,是重视公共教育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提升对科技和教

育的公共支出。根据内生增长理论,提升综合要素生产率,需要利用财

政政策增加对高素质人力资源、基础设施以及研究与开发等三个领域

的公共投资,中国在这方面差别很大。以公共教育支出为例,东亚国家

和地区1960年公共教育支出占GNP的百分比平均为25%,1989年上升

到37%。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的公共教育支出占GNP的百分

比1980年、1985年、1990年、1994年和1995年分别为253%、252%、

248%、218%和208%,呈下降趋势。中国当前的公共教育支出比率,还不

及东亚国家和地区上世纪60年代的水平。在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方面,中国1990年占GNP的比例是071%,而到1994年和1995年该比例下降

到050%。近年来虽有所提升,2004年达135%,但比例仍较低。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在于:科技投资的见效周期长,地方政府官员出于政绩的考虑,宁愿把资金投向那些能够较快显示其政绩的项目,而不愿投向科技、教育等长效项目。当前迫切需要利用财政政策增加对上述三个领域的

公共投资,为科技创新提供保障。推动科技创新,需要扭转中国在低效

率基础上的重复技术引进的局面,确立知识自主创新的意识。中国科学

技术落后,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别,主要原因是关

键技术和核心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水平不强,科学研究实力不强,高

科技人才比较匮乏,导致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不高。增强自主创新水平,需要政府增强政策引导和扶持,增大对科研开

发的投入。实现科技创新,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推动科技和经济的结合,

改变当前中国科技人员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校、企业缺乏技术创

新水平和动力、科研成果转化难、科技研发与企业生产经营在很大水

准上相脱节等现象。克服这个弊端,一是要通过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

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

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二是要增强

职业和技术培训,提升劳动力素质,提升企业对科技产品的消化吸收水平;三是深化科研部门和事业单位改革,促动市场开拓、技术创新和生

产经营的一体化。

2以体制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制约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的因素看,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应用水准的提升,体制和制度

因素越来越制约着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经济运行中屡屡出现并长期

得不到纠正的投资过度膨胀、低水平重复建设、高速度低效益等现象,

在很大水准上是体制和制度不完善造成的。制度创新对转变经济增长

方式意义重大。制度和体制是社会利益关系的固定化和规范化,社会制

度和体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一是通过利益机制,如产权制度、分配体

制等,引导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资源的配置,在客观上促动或防碍经

济增长。二是通过生产要素的社会结合,影响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

方式,影响生产要素的社会流动,影响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变化,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的方式。中国过去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

业内部组织结构,就是适合并服务于“条块分割”、“大而全、小而全”的经济体制的产物。三是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其他手段作用于

经济活动,影响经济增长及其方式转变。体制创新的一个重要基础,是

要塑造集约型增长方式的微观载体。企业是微观经济主体,也是经济增

长方式的微观载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最终要落实到转变企业经营机

制和经营方式上。要通过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改进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使企业成为追求集约经营和提升效率的微观经济主体。体制制度创

新必须塑造效率主导型的投融资机制。当前政府仍是社会投资的主导

性力量,全国固定资产总投资来自于政府、国有企业以及国有控股企业

的仍在50%以上。在相对应的投资决策和风险约束机制尚未建立的背景下,领导政绩、本位主义等诸多因素直接干扰着投资的立项和投向。一

方面,使投资增长没有责任约束,经济扩张伴随着投资盲目扩张,成为地

方追求产值、速度的重要“助推器”;另一方面,重复建设、重复生产、生产水平严重过剩现象较为普遍,造成大量资源、设备闲置和浪费。通

过金融创新改革现有投融资机制,才能提升资产配置效率,提升经济增

长的质量和效益。体制创新的关键,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当前,政府对

主要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的直接和间接控制,对市场和企业的行政干预,以及行政垄断、价格和市场准入方面的行政审批、地方保护等,在一定

水准和范围内扭曲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功能,还造成大量的寻租、贪

污和资源浪费。只有转变政府职能,才能将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转

换为政府调控、市场主导、企业创造的经济增长模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应体现在对市场主体“负外部性”效应的补充上,诸如国土规划、不可再生资源使用、环境保护、社会分配、公共安全与卫生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政府必须从公共利益出发,通过经济、法律、技术法规和标准等政策工具实行干预。体制创新需

要制定与实施一系列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的政策。如在税收政策上,应

调整现行以增值税为主的税收政策,改变地方政府单纯追求产值增加的

行为偏好。在干部考核政策上,改变单纯依据GDP增长率作为考核政绩

和选拔任用标准的做法,将社会进步、可持续发展、满足物质文化需求

水平的提升等内容引入干部考核衡量体系。在市场准入政策上,需要由

政府制定必要的市场准入政策和相对应的法规,包括各个行业的先进技

术经济指标和环境保护指标等。严格限制和减少那些单位产出能耗高、技术经济指标和环境保护标准低,并产生外部不经济的项目进入立项和

生产领域。通过鼓励和抑制政策,健全节能环保的技术标准,促使企业

提升节能技术。

体制创新应服务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解决就业与产业结构调整

的矛盾。创造条件促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着力发展高新技术

产业,以新的思路加快发展服务业。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是缓解就业矛盾、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出路,也是扩大“内源性”需求、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新增长点。中国服务业领域发展潜力大,

但这些潜力仍受到体制性的束缚。在实践中,中国应以发展“生产性服

务业”作为突破口,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技术研发业等

新兴服务业,推动文化、教育、医疗和社区服务业的发展。这样,就能

够带动“内源性”需求的扩大,营造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新增长点。

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与转换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七大明确把以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说明我们的发展内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表明我们党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表明我们需要的发展,关键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以牺牲未来换取高速度的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只改了一个词,但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向全党全国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我们要的是发展质量,而不是GDP数字。 增长是发展的基础,但增长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发展。“增长”注重的是速度的提高、总量的扩张,而“发展”更注重各种关系的协调,突出了“好”字当头的总要求。经济增长是指产出数量上的增加,而经济发展不仅包含数量上的增加,也包括结构的改善和质量的提高。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一条是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的长期发展战略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的重大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复杂得多。经济增长方式可以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

实现经济增长,即粗放型增长方式;二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即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即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 率来实现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则要复杂得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包括结构、质量、效益、生态平衡等方面的转变。更强调注重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通过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简单一点说,就是按照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要求,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和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进一步指明了我们追求的发展是惠及全体人民和子孙后代的发展,我们要走的发展道路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内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又快又好”调整为“又好又快”,十七大又明确把以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说明我们的发展内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表明我们党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表明我们需要的发展,关键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以牺牲未来换取高速度的发展。这种发展内涵,摈弃了轻视或漠视经济结构、分配结构和资源、环境约束的经济增长方式,容纳了经济结构优

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探讨

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RESEARCHGUIDE 总第18期 2007年第11期 SerialNo.18 No.11,2007摘要: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是要实现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 变,实现经济增长由劳动密集型增长方式为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要由单纯的追求经济效应,向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自然生态效率相统一模式演进,就是由追求长期经济增长向持久性经济增长方式演进。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型增长;技术知识型增长;可持续增长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1-0016-03 收稿日期:2007-09-25 作者简介:张高旗(1960-),男,陕西白水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经济理论研究。 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探讨 张高旗,郝坤安 (延安大学人文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这种高速增长反映了我国经济总量增加的速度加快,并未反映生产成本的大小、生产水平的高低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方式水平低、 成本大、发展的非持续性问题日渐突出。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要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增长。2005年10月1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又一次明确指出,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可见,这个任务艰巨而重大,现实而紧迫。 经济增长总是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的,经济增长的方式主要是由经济增长的内容、要素、目的等决定的。目前,我国理论界对经济增长方式的代表观点主要有:一是“经济增长方式是指经济发展的途经、道路和方法、形式的总和,也就是经济增长的目的和经济增长手段的统一”。二是“所谓经济增长方式,一般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和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三是“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一国经济实现长期增长所依赖的增长来源构成、增长机制及其路线”。发展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方式是指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组合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的分类多年来提法很多。有速度型与效益型、速度型与结构性、数量型与质量型、外延型和内涵型、粗 放型与集约型,甚至有人归结为重型增长与轻型增长等。这些提法和分类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对经济增长方式的概括和分类,都有一定的道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经济增长方式分为不同类型,我们根据经济增长方式的含义,可以采用不同的标准把经济增长方式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按经济增长所依赖的要素投量和要素使用效率不同,可分为粗放型增长方式和集约型增长方式。粗放型增长是指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投入增加而实现的。其特征主要有:经济增长依靠大量资金投入,投入产出率低,经济效益差;技术进步缓慢、生产工艺设备落后;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差、附加值低;依靠高投入的增长,经常造成总量失衡等。集约型增长主要是靠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而实现的。其主要特征是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优化的产业结构和重视科技进步作用等。我国经济目前还是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 二是按经济增长中要素的贡献不同,可分为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增长方式。一般说来,一国在经济发展初期主要靠劳动的投入来促进经济增长,故称劳动密集型经济。到了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主要靠资本的投入量来促进经济增长,故称为资本密集型经济。到工业化后期后工业化时期,主要是靠技术、知识来促进经济增长,故称为技术知识型经济。我国现在处在工业化中期,经济的增长主要靠劳动、资本的投入来促进,是属于劳动密集 一、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和分类 16——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政府职能转变问题初探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政府职能转变问题初探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中心环节就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能否到位,关系到“十一五”的开局起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能否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我国早在“九五”计划中就明确提出要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看,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表现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特征。我国重要资源的产出效率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5年我国的GDP占世界的份额只有5%,但当年消耗的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却分别占全世界消费总量的7.4%、37%、30%、27%、25%、50%。多年的粗放扩张,已使我国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增长构成严重制约,成为最突出的瓶颈。能源资源消耗高还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十一五”规划纲要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作为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关键,并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22个主要指标,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困难重重。为什么我们提了这么多年也解决不了?关键就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性障碍没有能够完全消除。 一、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变的体制性障碍第一,当前各级政府仍然保持着对许多重要经济资源的配置权力。目前我国初步建立起的市场经济体制仍然是政府主导型的,只要政府仍然主导资源配置,增长模式是难以转换的。因为政府配置资源,具有很强的规模扩张冲动,会追求速度、规模和政绩形象,从源头上就忽视效益,忽略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投入。现在各级政府在土地、信贷等资源配置中仍然有过大的权力,这些权力通过项目审批、信贷干 预、减免税收、封锁市场等表现出来,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能顺畅发挥,这是改革还不够彻底的结果。例如,由于银行改革没有到位,各级政府实际上对银行信贷发放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力。许多地方的做法是,由领导班子开“办公会议”决定项目,要银行给予支持。有资料显示,银行不良贷款 30%来自政府行政命令和行政干预,30%来自国有 企业,10%来自地方政府,20%来自国家主导产业结 构调整。“十五”时期各级政府又掌握了一项新的重要资源即土地的批租权力,土地已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政收入来源。2004年在国家五部委联合进行的全国土地督察中,查出的十万多起土地违规行为,其背后都有地方政府的影子。有些地方急于出“形象”、出“政绩”,大量投入土地、资本等资源来出成绩。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为实现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增加产值的目标,大搞招商引资活动,招商引资已经成为政府最大的政绩工程,各级政府招商引资的“门槛一降再降,成本一减再减,空间一让再让”,区域间招商引资的竞争则演变成低水平的让利竞赛,大大损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 第二,政绩考核体系的不科学。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对官员的考核也应围绕政府职能履行状况进行。而现在实际进行的是以经济增长速度、招商引资规模等经济指标为主要内容的政绩考核标准,更加剧了政府角色的错位。这种政绩标准不但是上级考核下级,同级比如说人代会考核领导干部也是用的这个标准。在这样的体制环境下,要在短短几年任期内突出政绩,独占鳌头,铺摊子、上项目、粗放式扩张显然是最佳的途径选择。而当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微观经济活动上时,必然会导致直接招商引 □邱 燕 【 内容提要】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表现出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特征。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主导主要资源配置、政绩考核体系不科学及财税体制不合理,因此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是要消除体制性障碍,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政府职能转变 公共服务型政府 理论研究 2007.1 学习与思考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途径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途径 摘要:近几年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以来,宏观经济总体处于一种平稳快速的发展态势,但一直以来经济的高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比较突出地显现出来,使得经济的发展面临资源环境方面越来越大的约束。这种情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当前经济工作中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在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一个突出的弱点,那就是经济效益不高,我国经济长期处于粗放经营的速度型增长方式之下。这种粗放经营的增长方式,同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不相适应,必须努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实质就是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与有效运行,达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需要的目的。经济增长的方式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由结构失衡型向结构均衡型转变;由高碳经济型向低碳经济型转变;由投资拉动型向技术进步型转变;由技术引进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由忽略环境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转变增长方式需要采取综合措施,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体制改革,加快科技进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将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任务尤为艰巨。为此,我们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转变经济发展观念。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前提。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经济增长方式。要摈弃片面追求GDP 增长而不考虑资源投入和环境成本、只重视物质财富积累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只考虑当代人需要不顾及后代人利益的发展观念,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速度、结构、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2.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保障。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以经济体制的转变为前提。我国过去长期存在粗放型增长状态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因此,改变增长方式首先要改革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市场经济具有优化生产要素组合与配置、协调供需关系的功能,促进竞争、优胜劣汰,促进企业改进管理、提高技术、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因此市场经济一般来说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所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条件。 3.优化经济结构。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 3.1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目前,我国需求结构中投资率偏高、消费率较低。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导致国内市场规模受限,生产能力相对过剩。消费的持续下降,还对扩大内需造成严重制约,使得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因此,无论是着眼于改善民生,还是着眼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收支平衡,都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鼓励合理消费,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如何创新新形势下发展模式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如何创新新形势下发展模式.txt珍惜生活——上帝还让你活着,就肯定有他的安排。雷锋做了好事不留名,但是每一件事情都记到日记里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症结性”问题。10年前,“九五”计划提出了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10年来,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取得根本性转变,重外延、轻内涵,重速度、轻效益等情况依然严重存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仍是“十一五”期间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四位一体”的发展体系中把握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须强调,我们今天“发展”的内涵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这就产生了“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的问题。原来讲的发展是比较狭窄的概念,把发展片面等同于经济发展,进而又把经济发展片面等同于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又主要是看GDP这个指标。这种传统发展理念带来了相当严重的负面影响。从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开始,发展将是一个“四位一体”的现代发展体系:一是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资源配置、技术创新等;二是社会发展,包括社会事业的发展(如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研等),以及社会组织和和谐社会的建设;三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等;四是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包括人自身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自身素质以及对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参与等。我们应把握发展的崭新内涵,突破传统的狭隘的发展思维,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放在“四位一体”的新发展模式中去把握,赋予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新的涵义。 “十一五”期间之所以强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并作为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基于以下三方面考虑:一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由于资源、环境的约束相当严重,原来的那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在20世纪70年代,“罗马俱乐部”成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学者丹尼斯·米都斯(DennisL.Meadows)教授等在《增长的极限》中就警告世人,受资源约束,增长是有极限的。最近,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在讲到亟待解决的八个突出矛盾时,把“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增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列为第一位,是意味深长的。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国家发展战略角度考虑,要打破这一战略瓶颈,必须要在增长方式方面找出路。二是推动新型工业化与经济现代化的需要。我国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化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下一步怎么走?不能按照西方和东方国家老的工业化思路走,必须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比较少、环境污染比较小、各种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不符合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三是我国在未来新时期提高经济竞争力的需要。我国已经进入WTO的“后过渡期”,逐步与国际经济交融到一起,加上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崛起,这两个潮流同时涌来,给我国经济带来极大的压力。 我们深知现在中国的竞争力在国际上排序不高,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转变增长方式。如何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新发展模式的角度看,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采取战略性措施。一是中心环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是产业依托: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三是重大举措: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四是制度支撑:推进体制创新,在开放中获取尽可能大的比较利益。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当代中国和世界,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动力源泉。通过对先进生产力发展若干规律性现象的研究,有下列5点认识:(1)科学发明——技术创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是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增长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被称为“中国奇迹”。但与此同时,出现了资源的高消耗、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失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经济发展“只快不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优化经济结构、降低消耗;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尽早建立和完善绿色GDP制度等。 [关键词]经济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方式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作为“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物价水平较低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能耗指标却没有达标,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使得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被削弱。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将经济发展由过去的“又快又好”转变为“又好又快”。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的“快”可以用经济增长速度或经济增长率来表示,而经济发展的“好”则指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只有快没有好,就会出现像拉美一些国家曾经出现过的“有增长无发展”的矛盾。我国经济工作从“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不仅仅是一个前后次序的变化,它标志着经济发展的思路将更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 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持了长期的高速经济增长,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从1978年至2006年,我国年均GDP增长达到9.7%,远远超出世界平均发展水平,成为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增长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从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连续四年保持在10%以上,见图1。按照这样的速度,中国经济今后保持平均以7.2%的速度持续增长,就可实现到2020年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2004年GDP排名,中国以16493亿美元排在第七位。①到2005年GDP达到18.3万亿元,约为2.26万亿美元,超过英国和法国,居世界第4位。中国和这些国家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计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10年左右超过德国,2020年左右超过日本,2040年左右超过美国(按现行汇率计算)。“超英赶美”,对中国人来说已不仅仅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2001年至2005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5%,比世界平均水平(3.8%)高出5.7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1%)高出7.4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5.8%)高出3.7个百分点,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长时期增长最宽的国家。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的平均贡献率为14.3%,仅次于美国,排在第二位。 表1列出的是中国和日本、亚洲四小龙之间经济增长的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高速增长延续时间之长、速度之高,已经超越了战后全球经济中最受瞩目的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战后的“经济起飞”,如果说存在着“东亚奇迹”的话,那么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增长就是真正的“中国奇迹”。 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付出的代价 1、消耗了大量资源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不断加大投入,尤其是生产资料的投入,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近50年来,我国GDP增长了10多倍,而矿产资源的消耗却增长了40多倍。2002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151797万吨标准煤,到2006年增加到245669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8%,高出年均GDP的增长率。2006年,按现行汇率初步测算,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为5.5%,但重要能源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较高,如能源消耗24.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15%左右;钢消费量为3.88亿吨,占世界的30%;水泥消耗12.4亿吨,占世界的54%。目前,我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等重要资源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石油和电力的世界第二消费大国(美国居首位)。多年的粗放扩张,使我国资源状况对经济增长构成严重制约,成为最突出的瓶颈。全国各地许多能源材料纷纷告急,煤、电、油、水供求矛盾日趋突出,国人接连遭遇“煤荒”、“电荒”、“油荒”、“水荒”等资源短缺的苦涩。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资源正在被过度过速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至普通老百姓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 2、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经济的快速增长没有把环境污染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而是延续了西方国家发展初期所走的道路,先发展经济,后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工业排放废气、废渣、废水污染环境,尤其污染江河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例如:我国七大江河水系,有54%的断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6%的河流受到污染。工业经济发展,大量消耗资源,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剧增,固体废弃物的大量排放,污染环境。 我国废弃物排放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2006年我国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总量453亿吨,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1348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硫排放量2120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2005年年初,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最新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33位,在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多个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根据中国科学院2003年的估计,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普通老百姓的直接感受是,经济发展了,环境却恶化了。 3、导致产业结构失衡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高技术产业比重低。在三次产业结构方面,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2002~2006年,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44.8%上升到48.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40.1%,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

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

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 来源:人民网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阐述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从制度安排入手,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包括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从数量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质量效益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和能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际转移性因素,又有国内因素。既有发展观念、经济体制因素,也有经济结构、技术进步、劳动力素质、经济管理等因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个系统工程,需要采取多方面综合措施。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是: 1.转变经济发展观念。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前提。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经济增长方式。要摈弃片面追求GDP增长而不考虑资源投入和环境成本、只重视物质财富积累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只考虑当代人需要不顾及后代人利益的发展观念,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实现速度、结构、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2.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保障。 要逐步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体制机制。首先,改革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宏观调控机制,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在引导投资方向、产业结构升级、规模经营和技术进步方面的导向作用。其次,完善市场体系,形成有利于公平竞争和优化配置资源的市场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水、电、油、气等重要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开征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充分发挥价格在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中的杠杆作用。第三,改革财税体制,制定实施增值税转型方案,深化资源税制度改革,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第四,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引导信贷资金投向节能减排、技术进步等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的领域。第五,加快培育完善的市场主体,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推进企业重组,支持优势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经营水平。同时,促进企业科学管理,降低原料、生产、消费、废弃物处理等各个环节的物耗和能耗。 3.优化经济结构。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 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导致增长方式粗放、增长成本过大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三次产业中,工业比重过大,工业中高能耗、高物耗的重工业增长偏快,是我国单位GDP资源能源消耗高、环境压力大的重要原因。优化经济结构,首先要大力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特别要大力发展服务业,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在工业内部,大力发展资源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高新技术产业,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强化产业政策引导和准入门槛约束,加快产能过剩行业调整及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生产能力的淘汰。其次,调整投资结构。大力加强节能减排,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总第102期2010年第28期Serial No.102 No.28,2010一、中国现行经济发展模式问题所在 (一)中国经济当前最突出的结构矛盾是消费不足、投资偏大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消费增长一直慢于GDP 增长,无论是从历史比较来看还是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需求结构已经严重失衡。2008年中国消费率降到48.6%,比2000年下降13.7个百分点; 投资率上升到43.5%,比2000年上升8.2个百分点。2007年全球平均消费率为78%,比中国2008年数据高出29.4个百分点;全球平均投资率为22%,比中国2008年数据低21.5个百分点。按照2008年价格计算,2009年中国消费率约为48.9%,比2008年上升0.3个百分点;投资率为47.4%, 上升3.9个百分点。消费与投资比例失调的状况进一步恶化。消费不足、投资偏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消费与投资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因素,因为消费需求作为最终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随着经济总量扩张、基础设施完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益逐渐降低,拉动作用逐渐减弱,这时,只有扩大内需,提高居民消费率,才能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2.投资与消费的长期失衡孕育着经济运行的巨大风险。首先,消费率过低,投资率过高容易造成产能过剩,产品供过于求的矛盾突出,进而引起企业效益滑坡、失业增加。其次,消费率过低,投资率过高,往往造成内需不足,为给过剩的生产能力和产品寻找出路,企业只能到海外市场寻求外需,从而导致出口压力进一步增大,以及由此引起的贸易摩擦增多、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强的外部风险加剧。最后,投资率过 高,最终消费率过低,尤其是居民消费率过低,不但使得投资行为偏离其目标,即投资创造财富,最终为了消费,而且终将使投资因缺乏最终消费的强力支撑而难以为继,进而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资源短缺和粗放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主要瓶颈中国是个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虽然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三位,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 伴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这个比率会越来越低。能源也相当贫乏,石油人均存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1%,天然气的人均存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3%,煤炭人均存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5.4%。并且产量赶不上消耗量,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矿产资源也是相当缺乏,铁矿石存储量严重不足过于依赖进口,就连有着较大优势的稀土也因为保护不善造成过量出口,存储不足。 长期以来,中国过于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数量,政府在对官员的绩效考核上也是以GDP 的增长为主要考核指标,虽然这使得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中国却成为了世界上煤炭、钢铁、铁矿石、铜、水泥消耗量最大的国家,石油消耗量也位居世界第二。也就是说中国过去的增长方式是建立在高耗能的基础上,在效率方面体现出来的是低效率,中国工业产品的单位产量综合能耗比较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火电供电能耗约高22.1%,吨可比能耗约高9.8%,每吨电解铝电耗约高7%, 每吨水泥能耗约高43%。高能耗,必将形成高成本,高成本也必将提高产品价格如此恶性循环造成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 (三)中国产业结构存在三大比重不合理、产业技术水平偏低 收稿日期:2010-05-29 作者简介:王华玲(1969-),女,湖南湘潭人,中级会计师,主管会计,从事宏观经济理论与应用研究;蔡少优(1964-),男,福建莆田人,副校长,税网特聘专家,国家税务总局师资库名师成员,中国注册会计师,国注册税务师,教授,福建省优秀青年教师,从事财税理论与应用研究。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王华玲1,蔡少优2 (1.伊犁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伊宁835000;2.福建省税务干部学院,福建莆田351100) 摘要: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从中国经济当前突出的结构矛盾、经济发展的瓶 颈及产业结构问题等方面入手分析了中国现行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所在,同时阐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合理转变对国民经济持续、 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对策及建议。关键词:经济增长;问题;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10)28-0001-03 1— —

阐述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及主要方向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这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把握 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直接导致了大规模投资、大规模生产和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和利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不稳定因素、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严重后果开始逐渐显现,这些情况表明,传统的以消耗能源和污染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改变.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 措 我们党和国家之所以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已经认识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重大作用,特别是在经济领域强调了从粗放式经济向集约式经济的转变,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要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把粗放式经济增长转变为集约式经济增长;把盲目地单纯追求GDP量的扩张转变到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上来,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

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切实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新的发展理念上来。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国际国内现实忧患的必要途径 党中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是基于对历史经验和现实挑战的深刻洞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民收入分配合理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战略也有很多,比如,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方针性指导作用的主要有;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扩大内需、环境保护、耕地保护、引进来走出去等等,在这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所以成为我国经济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和战略。 其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其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其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进一步扩大内需。 其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其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通过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和实现途径

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与实现途径 宋有——黑龙江电大党委书记、教授 (2007年12月13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报告明确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这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怎样理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呢。 一、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战略的基本涵义 经济发展方针,是指由政党和国家规定的一定历史时期内,指导经济工作的指导原则和基本要求。它是经济路线的贯彻落实,是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对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关键性的指导策略、指导原则和指导方针.有时战略和方针也可以连在一起使用,称其为战略方针。方针与路线、政策相联结,战略和策略相对应。 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经历了恢复性发展、创业性发展、模仿性发展、曲折性发展、快速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这样一个长期、艰难和顺序的发展过程。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充分体现着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战略的重要作用,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战略,指导、调整和制约着经

2020年(发展战略)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战略)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改革和完善财税体制。壹是完善地方财政管理体制。加快“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地方主体税种建设,逐步建立以财产税为主体税种的地方税收体系,引导地方政府由重视工业项目向重视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方面转移。二是完善资源环境税费制度,进壹步提高资源税费和扩大征收范围,调整资源税征收方式。三是改革出口退税机制,降低或取消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今年经济工作重点要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壹起来,于发展中促转变,于转变中谋发展。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力争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引爆点 实施自主创新战略。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发展环保产业、开发环保技术。要积极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抓紧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金和资源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带动转变。 实施结构调整战略。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为目标,积极稳步推进城镇化,将农民转变为市民是新的消费源泉。努力促进经济增长由壹、二、三次产业协调推动。积极促进产业由高消耗向高效率转变,由粗加工向深加工转变,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促进产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第壹产业由薄弱转为稳固;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第二产业由大变强;和城镇化结合,积极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为老年人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定义: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经济增长的方式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由结构失衡型向结构均衡型转变;由高碳经济型向低碳经济型转变;由投资拉动型向技术进步型转变;由技术引进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由忽略环境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由“少数人”先富型向“共同富裕”转变。 解释: 一般指由数量型增长方式向质量型增长方式的转变。数量型增长方式片面追求数量、产值和速度,致使经济增长质量低,效益差和结构失衡;质量型增长方式则改变这些弊端,注重经济增长中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协调。 特点: 质量型增长方式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含义和要求,但也具有一些基本特征:(1)经济增长效率高,主要表现为综合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及其贡献率高;(2)国际竞争力强,主要表现为产品及服务的质量高而成本低;(3)通货膨胀率低,即通货膨胀低于经济增长率,或经济增长中通货膨胀程度小;(4)环境污染程度低,即经济增长过程的环境污染面小和污染率低。 经济增长的质量取决于整个经济中的投入质量、运行质量

和产出质量。投入质量包括投入生产的物质资源质量和人力资源质量,前者是指生产资料的装备程度、技术水平以及品质状况,后者是指生产人员的文化水平、专业能力以及熟练程度。运行质量主要包括生产技术水平、微观和宏观管理水平、产业结构关系等方面。产出质量主要是物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成本水平以及结构状况。投入质量、运行质量和产出质量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由于经济增长连续性,产出质量既受投入质量、运行质量的影响,反过来它又会影响投入质量,改善运行质量,来达到提高产出质量的效果,并促进它们之间的良性循环。 区别: 从经济增长推动的方式区别,数量型增长方式一般都是由高投入、高消耗推动的,是一种消耗型增长方式;而质量型增长方式则是由劳动、经营管理效率提高、技术进步、资源转移、规模经济等因素形成的动力所推动,是一种效率型增长方式。因此,从数量型增长方式向质量型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也是由消耗型增长方式向效率型增长方式的转变。从不同角度出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也有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或从"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之说。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姓名:傅志强 学号:20110204398

2008年金融海啸虽然退潮,但危机余波未息,2011年美债困境与欧债危机再度拉响了后国际金融危机的红色警报。在我国“十二五”期间,国际环境异常复杂,宏观形式混沌不清,世人信心跌宕起伏,世界经济、金融、贸易格局发生变迁,各国发展参差不齐,世界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国际能源资源价格持续大幅上涨、高位波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再度兴起,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以转型促发展”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主线的新形势,全国各地特别是沿海地区都在适时调整思路政策,全新筹划经济社会发展蓝图,以催生新一轮产业变革,孕育新一轮技术突破,创造新一轮发展需求。 1. 后国际金融危机 一、概述 所谓后金融危机时代,是指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触底、回升直至下一轮增长周期到来前的一段时间区间,可能是两年、三年或者八年、十年甚至更久。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一个地区企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当前,我国企业的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点,一方面国内外经济发展进入调整期,市场需求大幅萎缩;另一方面由于普遍经济刺激计划后出现的全球性产能过剩,企业生存压力空前增大,形势非常严峻,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很有可能在即将来临的下一个经济增长周期中被市场所淘汰。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六大趋势特征 第一,世界经济逐步进入复苏轨道。当前美国、欧盟、日本三大

经济体先后逐步复苏,2009年四季度,美国、欧元区、日本经济分别环比(比上一季度)增长1.4%、0.1%和1.1%。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5.01%,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为2.968%,新兴市场为7.253%,亚洲发展中国家为9.53%。本轮世界经济复苏主要是依靠新兴市场 拉动的,而且未来很长时间内将维持这一现状。2011年世界经济实 际增长了3.3%。世银同时表示,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已经从金融危机中脱离出来开始了新的发展道路。而欧洲的金融形势却不容乐观。 第二,世界经济、金融、贸易格局发生变迁。特别是以中国为代 表的新兴经济体在危机中强势崛起,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逐渐增强。2009年中国出口总额超过德国居全球第一,上海证券市场交易额居 全球第三;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1年中国GDP增速有所放缓,但仍高于市场预期。其中,“三驾马车”的变化令人关注。统计显示,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长 的贡献率是54.2%,消费是51.6%,而净出口是-5.8%。从数据看,投资仍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第三,世界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美国、德国、英国、日本、俄罗斯等均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开展新能 源革命,努力抢占经济和科技制高点。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产业 将成为引领全球新一轮产业升级的主导产业。 第四,国际能源资源价格持续大幅上涨、高位波动。石油、黄金、铜、棉花等大宗商品价格均涨至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高点。当前,各国宽松货币政策退出仍然有待时日,国际流动性过剩现象还将持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