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中学生禁毒主题班会5篇

2020年中学生禁毒主题班会5篇

2020年中学生禁毒主题班会5篇
2020年中学生禁毒主题班会5篇

2020年中学生禁毒主题班会5篇

中学生禁毒主题班会1

1、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6月26日)

(1)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毒品都有哪些呢?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2)毒品的品种很多,一般我们知道的有吗啡、杜冷盯海洛因、大麻、可因、冰毒、摇头丸;它的来源也很广,既有天然生长的植物,又有从天然植物中加工提炼的化学药物以及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玻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可能有的同学已经了解了毒品的危害了,那么毒品有那些危害呢?(①毒品会摧毁健康,它能摧毁人的消化功能、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还会患上传染性病及“爱滋病”。②毒品令吸毒者丧失工作能力,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③吸毒导致堕落、犯罪,进而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吸毒是一种可耻的违法行为,也是一种自杀行为。吸毒者大多是面色蜡黄,身体消瘦,嘴唇焦黑,神色漠然。而当毒瘾发作时的狼狈相,更让人目不忍睹。吸毒者的堕落和自毁是说不尽的,它不仅害己,而且害自己的家庭,害自己的国家。)

张某,19岁,身高1.80 m,初中毕业后在家乡从事农业劳动。吸毒

前,他体健如牛,100kg的粮食扛起来就走,乡亲们都叫他“铁牛”。“铁牛”不仅自家的农田收拾得好,而且经常帮助孤寡老人干活,深受村民的喜爱。一天,一位多年不见的同学来找他。久别相逢,“铁牛”高兴地吸了同学的3支“进口香烟”。此后他日夜思念这“进口香烟”,这同学也一次次地把香烟送来。后来同学告诉他:“你吸的是海洛因。”此时的“铁牛”已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开始购买和吸食毒品。两年后,“铁牛”终因吸毒而被捕。当公安人员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卷曲着骨瘦如柴的身体,感慨道:“毒这东西,谁沾上谁就脱不了身。”

——摘自《唐山劳动日报》

分析讨论:

①张某是怎样染上毒瘾的呢?

②后来,他明知吸的是毒品,为什么还“不顾一切”地购买和吸食?

③在短短的两年中,他的身体为什么从“体健如牛”到“骨瘦如柴”?

④“只吸烟不吸毒,不会有什么危害。”这句话对吗?

有一名年轻的医生,接触了很多吸毒者,对他们既憎恨又不解,他认为:凡事都能戒断,戒不成是因为没有毅力。他要以身试毒,为他人作出“榜样”。没想到,他吸食毒品后,同样戒断不了,成了海洛因的俘虏。最后,他自杀了,留下一句话:“别学我!”

——摘自“新华网”

分析讨论:

①“别学我!”,我们从着这句话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②试着说一说,为什么吸毒成瘾后很难戒断?会有哪些戒断反应?

③你认为只吸食毒品一二次会成瘾吗?

④这位年轻的医生为什么要自杀呢?(提示:从社会舆论、他的心理和生理、吸毒的后果等角度去分析。)

某社区的吴某,他明明知道自己居住的楼群中有几个吸毒者,却视而不见。他说:“我开始以为这不关我的事,我管它干嘛!”但过了一段时间,他痛苦地发现,自己的上中学的儿子已成了毒品的俘虏。——摘自“新华网”

分析讨论:

①别人吸毒,真的不关我们的事吗?

②如果发现有人吸毒、贩毒,你怎么办?

③我们在交友、选择活动场所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成为吸毒、贩毒者的目标?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

(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师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所以,我们要拒绝毒品,保护自己远离毒品,

如果你遇到了有不法的毒品交易,一定要向告诉大人或报警,不能置之不理,因为禁毒、防毒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中学生禁毒主题班会2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即国际反毒品日。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由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并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同时号召全球人民共同来解决毒品问题。

活动主题: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常见毒品的种类;

2、毒品对身心的危害;

3、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4、让学生了解毒品为什么会有成瘾性;

5、教导青少年如何学会自我保护,抵制毒品的诱惑。

活动方式:

由班主任发言,联系自己周围的耳闻目睹的人和事,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毒品的危害。

毒品是人类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身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国的近代史

高中禁毒主题班会教案2篇

高中禁毒主题班会教案(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通过组织观看禁毒教育电影及青少年禁毒宣传片,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教学手段: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形式: 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青少年禁毒的问题 出示课题: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教师:毒品损害健康,残害生命,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是巨大的。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心理防线薄弱,好奇心强、判断是非能力差,容易成为毒品侵袭的人群。 据调查,在我国的吸毒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80%以上。而且,近年来中小学生群体吸毒现象有所增加。特别是随着“摇头丸”的出现,青少年吸毒人数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吸毒年龄也更加“年轻化”。如果把毒品比做猛兽,那么它最容易下口的对象就是青少年;如果把毒品比做瘟疫,最容易感染的也是青少年。青少年一旦“染毒”,其身心健康受到的损害,远大于成人。 二、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谁能说一说呢?(指名回答) 2.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让学生看图片)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摇头丸、可卡因、止咳水、大麻等。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组织观看禁毒教育电影及青少年禁毒宣传片,问: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谈话。) 三、介绍毒品的危害(结合图片) 问:毒品有那些危害呢? 1.毒品毁人毁健康。 (1)毒品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4)传染性病及“爱滋病(AIDS)”。 2.毒品令家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1)丧失工作能力。 (2)倾家荡产。 (3)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中学生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中学生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中学班会教案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禁毒防艾”教育工作,增强广大师生的“禁毒防艾”意识,自觉抵制毒品侵袭与预防艾滋病的能力,我班于6月14日下午第三节课组织各班召开“禁毒防艾”主题教育班会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 3、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 【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如何预防艾滋病。 【教学方法】 观看VCD 谈观后感查资料观看图片讨论及总结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观看VCD禁毒教育宣传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二)、进一步了解毒品及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

B、毒品的危害 C、如何预防艾滋病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交流收集的资料 2、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即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四)、讨论青少年如何预防艾滋病 1、引导学生看宣传图片,组织学生讨论。 2、全班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青少年如何预防艾滋病? (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 [1][2]下一页 中学班会教案 试吸毒。 (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灸,手术。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纹身,美容。 (3)、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

小学五年级禁毒知识教案

小学五年级禁毒知识教案

生命如花,远离毒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懂得“生命如花,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教育同学们怎样自觉防范,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2)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和故事,教育和引导同学们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毒品,认识毒品对人的危害是我们远离毒品迈出的第一步,教育同学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生命,像爱护生命一样捍卫祖国的未来。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教学手段:借助图片、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形式:创设情景,剖析案例,正确认识毒品面目;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1.看录像《如魔鬼般活着》:女中学生亲述吸毒经历。通过观看,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 2.学生交流:听了这感人的故事,看了这辛酸的画面,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说?3.激情对话,导入本节活动主题。 4.揭示课题:生命如花,远离毒品 二.介绍有关毒品的知识(播放PPT) (一).认识罂粟花的罪恶(投影图片,师旁述)

(二).介绍毒品的种类及共同特征。 1.让学生谈谈自己所知道的毒品。 2.投影“禁毒大军”图片,了解毒品的有关知识。 (1)毒品分为哪几类? (2)常见的毒品有哪些? (3)毒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三)自主探究理解 1.看禁毒漫画,自主探究漫画所蕴涵的意思。 2.集体交流 3.老师总结 三.情境剧(学生活动:角色扮演,表演小品) 1.学生根据老师所给的情景(图片),表演如何拒绝毒品,演示拒绝的方法,体验角色转换。 2.小品《失色的花季》 四.观看FLASH动画《向毒品SAY NO——青少年如何自我拒毒》 1.学生观看后交流感受。 2.老师总结拒绝毒品的方法: A.八个“不”,防患于未然 B.面对毒患的自救方法 五.你说我说——毒品知识知多少 (一).交流:毒品知识知多少 (二).材料分析。 材料1 某社区的吴某,他明明知道自己居住的楼群中有几个吸毒者,却视而不见。他说:“我开始以为这不关我的事,我管它干嘛!”但过了一段时间,他痛苦地发现,自己的上中学的儿子已成了毒品的俘虏。 ——摘自“新华网” 分析讨论: ①别人吸毒,真的不关我们的事吗? ②如果发现有人吸毒、贩毒,你怎么办?

禁毒主题班会记录1

元庄小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禁毒主题班会记录 【活动班级】:三年级 【活动记录人】:黄英 【活动主题】: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活动目的】:1、让学生了解常见毒品的种类; 2、毒品对身心的危害; 3、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4、让学生了解毒品为什么会有成瘾性; 5、教导青少年如何学会自我保护,抵制毒品的诱惑。 【活动方式】:由班主任发言,联系自己周围的耳闻目睹的人和事,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毒品的危害。 实施过程: 一、班主任发言 毒品是人类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身体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今天借此班会,能够对毒品进一步的认识,以及吸毒的危害。我们要消灭毒品。毒不是我们要的结果,只要我们都远离毒品,我们的未来就是美好明天。

二、了解毒品的种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摇头丸可卡因) 三、认识毒品的危害(学生自己讨论,主持人归纳小结) 1、毒品毁人毁健康 (1)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4)传染性病及“艾滋病”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1)丧失工作能力 (2)倾家荡产 (3)给家庭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三、毒品的成瘾性(班长先介绍两篇案例) 四、吸毒者为什么以青少年为多: 1:青少年多单纯无知,有强烈的好奇心,且从众心理强,一人吸烟大家跟着吸,一人吸毒大家跟着试。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二年级禁毒教育主题班会 一、班会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教育他们怎样自觉防范,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二、班会内容设计 1.什么是毒品?常见的和最主要的毒品有哪些? 毒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鸦片、吗啡、海洛因、摇头丸、可卡因、大麻。 2.毒品的危害是什么? (1)毒品毁人毁健康。(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3.班主任介绍案例“吸毒者的自述” 4.防毒的五种措施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 (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师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5.介绍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

6.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为什么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7.教师总结: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安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中小学生从小要有防范毒品的意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三、活动方法 1.展示有关毒品和吸毒者的悲惨图片,帮助学生更加真实地了解毒品的危害,受到心灵的震撼,从而自觉地树立“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意识。 2.利用多媒体和网上查询资料的方法让学生多渠道了解毒品的危害,积极呼吁远离毒品珍惜生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主题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你们的生活多姿多彩,你们的生命灿烂,前途广阔,但是你们知道吗,在这个世界上却有一种东西令许多人痛不欲生,它令许多人丢掉了宝贵的生命,使无数家庭支离破碎,令人谈之色变,现如今,它也成为人类最严重的公害,它就是毒品,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许在座的有些同学会不以为然,认为此事与我无关,殊不知,近几年来,毒品已进入到了中小学生中间,并且每年都有大幅度上升的趋势。为了增强你们抵御毒品的自制能力,今天,老师特意开展“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主题班会。 二、了解毒品,认清危害 (一)什么是毒品

《禁毒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教案

《禁毒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活动方案 活动时间:2017、3、28 活动地点:五年级教室 活动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教育他们怎样自觉防范,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二班会内容设计 1.什么是毒品?常见的和最主要的毒品有哪些? 毒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鸦片、吗啡、海洛因、摇头丸、可卡因、大麻。 2.毒品的危害是什么? (1)毒品毁人毁健康。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3.班主任介绍案例“吸毒者的自述” 4.防毒的五种措施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 (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师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5.介绍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 6.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为什么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7.教师总结: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安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中小学生从小要有防范毒品的意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三、远离毒品 既然毒品这么害人,那作为学生的你们怎样才能远离毒品呢? 我认为: 1认识必须到位。 2正确面对挫折。 3学会拒绝诱惑。 4对毒品的好奇心要不得。 同学们,曾有人告诫吸毒者:“吸进去的是白色粉末,吐出来的却是自己的生命。”面对毒品,禁毒斗争是全民族的一件大事,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亡。“禁绝毒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让你我共同努力,为打造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青少年中学生《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禁毒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活动目的】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教育他们怎样自觉防范,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防微杜渐,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2、通过班务对话,使学生了解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中的有关知识,增强法律意识。 【活动准备】 1、提前一周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毒品的相关内容和涉及到的法律法规。 2、制作幻灯片。 【活动形式】生生、师生对话、讨论、交流,教师小结 【活动过程】 班主任发言: 今天我们班会课的主题是远离毒品,珍惜生命。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些同学可能不以为然,认为与我无关。然而,近几年来,毒品已经进入我们中学生中间,并且呈上升趋势。为了更好增强防御能力,我们就要了解毒品以及的危害。 一、出示电脑画面一:认识毒品 主持人: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谁能说一说呢?(指名回答) 学生:我查找过的资料,毒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 学生:我们经常见到和听到的最主要的毒品好像有鸦片、吗啡、海洛因、摇头丸、可卡因、大麻等。 学生:我爸爸是医生,他曾经告诉我许多药品如果服用不当也会变成精神毒品呢!常见的有“舒乐安定片”、“安非他明”、含可待因的“止咳糖浆”等。目前,这一类毒品因作为医药品经常使用于疾病治疗方面,所以常常被人们忽略,放松警惕,导致长期服用,形成毒癖,危害自身健康。(例如:有一部分人就是

五年级珍爱生命_远离毒品主题班会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主题班会 五年级班会主题: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活动班级:五年级 活动背景:毒品的泛滥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而吸毒人员也逐渐扩大到了青少年人群。禁毒是长久的工作,毒品危害的教育以及重视程度也要从每个家庭每个青少年儿童做起。作为一名学生应该时刻保持警惕,从小养成远离毒品,做一个《禁毒法》坚决的拥护者。 班会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3.使学生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信念。 活动准备: 1.有关毒品和吸毒者的悲惨图片; 2.视频——吸毒者的涉毒之路; 3.禁毒的法律、法规。 班会过程: 1.什么是毒品? 毒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 2.常见的和最主要的毒品有哪些?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鸦片、吗啡、海洛因、摇头丸、可卡因、大麻。 3.展示有关毒品和吸毒者的悲惨图片,帮助学生更加真实地了解毒品的危害,受到心灵的震撼,从而自觉地树立“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意识。 4.毒品的危害是什么? (1)毒品毁人毁健康。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a丧失工作能力 b倾家荡产 c给家庭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5.班主任介绍案例“吸毒者的自述” 讲述者:高越(化名),40岁,某省戒毒中心在押犯人,因犯抢劫罪被判死刑,缓期执行。

6.防毒的五种措施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 (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师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7.青少年染毒的原因分析及防患措施(6分钟) (1)请同学们就青少年染上毒品的原因谈谈自己的观点 (2)视频——吸毒者的涉毒之路 (3)思考:我们如何防患毒品,与毒品做斗争! 8.八个”不”,防患于未然 (1)不吸烟。 (2)不拿陌生人给的赠品,如:饮料、香烟等。 (3)不随便帮不认识的人带行李。 (4)不听鼓吹吸毒可以提神,有助提高成绩之类的话。 (5)不乱给面子,讲哥们义气。 (6)女孩子注意克服虚荣,被诱吸毒。 (7)不被朋友利用,说带运毒品可以得好多金钱。 (8)不追求享受,追求刺激,盲目尝试新潮的东西。 9.介绍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 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和国际有关禁毒法律、法规,破坏毒品管制活动,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规定:毒品犯罪是指非法生产、制造、提练、配制、兜售、分销、出售、交售、经纪、发送、过境发送、运输、进口或出口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种植毒品原植物以及进行上述活动的预备行为和与之相关的危害行为。 10.教师总结 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安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小学生从小要有防范毒品的意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小学有关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有关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教学内容: 小学生禁毒知识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的: 让学生初步了解毒品的危害。 教学过程: 一、毒品概述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麻醉品和精神药品,它具有以卜的共同特征: (1)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强制性地使吸食者连续使用该药,并且不择手段地去获得它:(2)连续使用有加大剂量的趋势:(3)对该药产生精神依赖及躯体依赖性,断药后产少戒断症状(即断药后会出现“脱瘾”症状):(4)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产生危害性结果。 二、易染人群和环境 从理论上讲,任何人在一定环境中和条件下均有可能成为吸毒者,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见有些人更易染上毒瘾,被认为是易染吸毒人群。而另一些人,尽管各种条件相同,而吸毒的可能性小,被认为是不染吸毒人群。当然,所以易染人群是相对的,还必须在一定的环境和毒品存在的情况下易感性强。常见的易染人群有以下几种

(一)从小有人格行为不良者 人格不良者有如下表现:不遵守社会习俗,缺乏自尊心、抑郁体验,易受到外部环境的控制,经不起挫折,社会效益差,缺乏耐心和学习欲望;与家庭关系疏远,精神痛苦,无视规章制度,寻求感觉刺激;早年就有饮酒、吸烟习惯,逃学和撒谎,寻求独立和自由,对成绩和目标缺乏兴趣,对社会持批评态度,有越轨行为,与同伴的关系较父母更为密切。行为问题为伙伴强化。 (二)青少年 青少年涉世不深,缺乏辨别是非能力较易受骗上当,尤其是那些家庭教育不良、人生观腐朽、虚荣心强、爱讲排场、情绪不稳定、顽固易怒、逞强好胜等而又对吸毒的危害性缺乏认识的青少年更易为诱因所驱使而进入吸毒的行业。 (三)个体户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有些个体户富了,他们有的是钱,吃、喝、玩都有了,只缺少些刺激,另外他们虽然有钱,但是也存在很多烦恼和苦闷,为了追求刺激,消除烦恼,他们走向毒渊。有些个体户的亲人长期处在吸毒的环境中,受到不良的感染也会参与吸毒。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贩毒分子为了达到牟取暴利的目的,而追寻这些“阔老”,使用种种技俩,诱骗这些“钱老板”吸毒,这也是个体户吸毒多的因素之一。

五年级禁毒主题教育课主题班会教案

“小手拉大手,禁毒建和谐” 五年级一班徐德华 教学内容: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懂得“生命如花,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教育同学们怎样自觉防范,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2)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和故事,教育和引导同学们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毒品,认识毒品对人的危害是我们远离毒品迈出的第一步,教育同学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生命,像爱护生命一样捍卫祖国的未来。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教学手段:借助图片、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形式:创设情景,剖析案例,正确认识毒品面目;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1.看录像《如魔鬼般活着》:女中学生亲述吸毒经历。通过观看,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 2.学生交流:听了这感人的故事,看了这辛酸的画面,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说 3.激情对话,导入本节活动主题。 4.揭示课题:小手拉大手,禁毒建和谐 二.介绍有关毒品的知识(播放PPT)

(一).认识罂粟花的罪恶(投影图片,师旁述) (二).介绍毒品的种类及共同特征。 1.让学生谈谈自己所知道的毒品。 2.投影“禁毒大军”图片,了解毒品的有关知识。 (1)毒品分为哪几类 (2)常见的毒品有哪些 (3)毒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三)自主探究理解 1.看禁毒漫画,自主探究漫画所蕴涵的意思。 2.集体交流 3.老师总结 三.你说我说——毒品知识知多少 (一).交流:毒品知识知多少 (二).材料分析。 某社区的吴某,他明明知道自己居住的楼群中有几个吸毒者,却视而不见。他说:“我开始以为这不关我的事,我管它干嘛!”但过了一段时间,他痛苦地发现,自己的上中学的儿子已成了毒品的俘虏。 分析讨论: ①别人吸毒,真的不关我们的事吗 ②如果发现有人吸毒、贩毒,你怎么办 ③我们在交友、选择活动场所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成为吸毒、贩毒者的目标 四、签名宣誓 五、老师总结 这一节课大家都学得很认真。我们既了解了毒品,也认识了毒品的危害性,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更明确了观点:生命是美好的,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如花,远离毒品。做个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的人,就必须远离毒品!最后祝愿同学们珍爱生命,健康快乐的成长!

小学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教育主题: 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教育形式: 主题班会 教育目的: 1、借助本次活动,了解毒品知识。 2、深刻认识、理解毒品等社会问题对个人乃至社会发展带来的危害。 3、学习一些预防和抵制的措施和方法,从生理和心理上建立和巩固对毒品等恶习的防线,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完善人格,促进自我的健康成长。 教育过程: 一、引入 腾飞中也“阴暗”班主任: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大跨步的走向世界,昂首行进在科技之林。在吃饱喝足后,人民精神生活又有了新的向往和梦想。如何释放休闲的激情和苦闷?于是一些娱乐场所酒吧、舞厅、迪厅成了精神栖息的家园,可是这里往往隐藏着享乐主义的精神垃圾毒、赌、色,这些堪称摧毁一个人思想意识和精神的“糖衣炮弹”!今天我们先来认识第一颗令人生畏的“炮弹”毒。下面我们掌声欢迎主持人上台为我们主持这次主题班会!

二、认识毒品真面目 主持人:几斤烟土可使一个民族沦为亡国奴,真可谓触目惊心,悚人毛发。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人们竟会被它所支配,驱使左 右,乃至俯首称臣。下面我们就一睹它的容貌。 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 毒品的种类介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 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 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毒品的危害介绍。 问:毒品有那些危害呢? 1、毒品毁人毁健康 a摧毁人的消化功能b摧毁人的神经系统c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d传染性病及“艾滋病”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a丧失工作能力b倾家荡产c给家庭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毒品的成瘾性介绍。

青少年学生《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禁毒教育主题班会课教案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班会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活动和主题班会,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 、通过毒品的图片,教育中学生远离毒品的意识。 3 、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防微杜渐,远离毒品。 二、教学手段: 借助图片、多媒体:(大麻)(鸦片) 三、教学形式: 师生互动,交流 教学过程: 一、出示题目(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二、认识毒品 什么是毒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357 条规定:毒品是 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 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b5E2RGbCAP
从自然属性讲,这类物质在严格管理下合理使用,具有临床治 疗价值,那就是药品;从社会属性讲,如果非正常需要而强迫性觅求,是这类物质失去了药品的本性, 这类物质就成了毒品。
p1EanqFDPw
毒品是我国的习惯性讲法,这里指的毒品,不包括砒霜、敌敌畏、氰化物等可直接致人于死亡的剧毒 药品,是特指出于非医疗目的而反复连续使用能够产生依赖性(即成瘾性)的药品。而国际上习惯称之为 麻醉品、精神药品的滥用。
DXDiTa9E3d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禁毒斗争,提出“有毒必肃,贩毒必惩,吸毒必戒,种毒必究”的方针,采取一系 列“禁种、禁制、禁贩、禁吸”四禁并举的措施,种毒、制毒有罪,贩毒、吸毒违法。 三、青少年已成为毒品的主要受害者 据国家禁毒委员会统计,目前我国的吸毒者中, 35 岁以下青少年占全部吸毒者的 85.1% 。 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复杂多样,如不健康心理、好奇、同伴和朋友的劝诱、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 但对毒品无知,是他们误入毒海的一个最常见的原因。此外,还有医源性因素等。
5PCzVD7HxA RTCrpUDGiT
( 1 )对毒品无知、好奇有一个初三年级的学生,为考个好高中,每天学习、复习到很晚,感觉很疲 劳。这时,有人拿来一点“白粉”,告诉他:“吸了这个就能精神百倍。”孩子信以为真就吸了。结果, 没有几天便染上了毒瘾,不仅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身体也全跨了,最后他没有走进理想的中学,而是进了 戒毒所。
jLBHrnAILg
一个年仅 14 岁的吸毒者说:“我根本不懂什么是毒品,没有人告诉我毒品有多可怕,我认为吸毒和 吸烟一样。”
xHAQX74J0X

初中禁毒主题班会教案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毒品的种类以及对人类的危害,远离毒品。 2、学会运用有效途径自觉抵制毒品影响,并做好力所能及的宣传工作。 二、教学重点: 对毒品的认识不在于其种类或分类,关键在于要让学生认识到毒品的“瘾癖”性,毒品使人成瘾,所形成的精神麻醉与精神依赖,毒品的最可怕所在。了解戒毒的艰辛。帮助学生分析染上毒瘾的心理。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缭绕山间的云雾向初升的太阳徐徐爬升,漫山雪白、淡紫、嫣红的花朵摇曳在亚热带的熏风中,奔放而妖冶,一股微甜苦香的气息迷漫在空气里。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放映图片,师配音介绍) 生:美…… 师:刚才同学们对这成片成片美艳的花赞叹不已,可是它却被人们称为——“罪恶之花”(课件)。说起它的学名,你一定不会陌生——充满诱惑却饱含毒汁,可以令人致命的罂粟花。 (二)初知毒品 1、什么是毒品 师:那么,你知道什么是毒品吗?(指生说,配以图片) 生:(略) 师:是啊,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播放VCD:《青少年教育》剪辑5’35”—7’35”) 师:你知道这些毒品有什么危害吗? 生:(略) 师:(1)鸦片又称烟土,属天然罂粟类植物硕果的浆汁干燥后形成棕褐色胶状固体。这种毒品具有致成瘾性,长期滥用可产生药物依赖及导致其他身心疾病,过量使用可引发呼吸抑制。 (2)海洛因因俗称“白粉”,是一种高毒性的鸦片类化合物。其成瘾性和毒性比吗啡强4—5倍。吸食、注射海洛因比吸食鸦片更容易上瘾,随着使用毒

小学禁毒主题教育课主题班会教案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 生命如花,远离毒品 太莪小学四年级:寇娜教学内容:生命如花,远离毒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识吸毒行为,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懂得“生命如花,远离毒品”,培养禁毒意识,提高学生拒绝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教育同学们怎样自觉防范,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2)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和故事,教育和引导同学们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毒品,认识毒品对人的危害是我们远离毒品迈出的第一步,教育同学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生命,像爱护生命一样捍卫祖国的未来。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认识吸毒行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教学手段:借助图片、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形式:创设情景,剖析案例,正确认识毒品面目;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1.看录像《如魔鬼般活着》:女中学生亲述吸毒经历。通过观看,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 2.学生交流:听了这感人的故事,看了这辛酸的画面,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说? 3.激情对话,导入本节活动主题。 4.揭示课题:生命如花,远离毒品 二.介绍有关毒品的知识(播放PPT) (一).认识罂粟花的罪恶(投影图片,师旁述) (二).介绍毒品的种类及共同特征。 1.让学生谈谈自己所知道的毒品。 2.投影“禁毒大军”图片,了解毒品的有关知识。 (1)毒品分为哪几类? (2)常见的毒品有哪些? (3)毒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三)自主探究理解 1.看禁毒漫画,自主探究漫画所蕴涵的意思。 2.集体交流 3.老师总结

初中禁毒教案十篇初中生禁毒主题班会教案

初中禁毒教案十篇初中生禁毒主题班会教案认识常见的毒品,知道其危害,并能自觉预防。了解戒毒难的问题所在,了解毒品对人的影响不仅是生理而且是心理的。 认识常见毒品,了解危害,了解陷入毒品的心理因素。认识毒品与艾滋病的关系。 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能自觉抵制。 宣传短片及图片。 教学时间:1课时 [用关于禁毒的电视广告引入] 讨论:分组讨论,并派代表谈谈看了宣传短片之后的感受。 毒品--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上网找有关毒品的,包括属性及危害等,然后为其他同学介绍。教师只作补充。(让学生动手,能使学生更积极的去关注这个问题。而同时,在找资料的过程当中,学生会看到很多关于毒品的其他介绍,类似毒品让人自残的相片,或是毒品令人家破人亡的照片等等。这样能更加震撼他们的心灵。) 讨论:吸毒的原因有哪些? :根据调查,吸毒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 好奇心驱使在调查报告中占第一位的原因就是“体会感觉”、“抽着玩玩”、“试一试”、“尝新鲜”。这种“试一试”的念头往往就是走吸毒不归路的开端。 (2) 寻找刺激吸毒时髦、气派、富有,特别是一些先富起来的个体老板,认为该享受的全体验过了,抽一口,不枉来一世。可这一抽上,富有很快变成贫穷,百万富翁沦为乞丐多不胜数。 (3) 逆反心理有人为吸毒者作戒毒榜样,导致吸毒后戒不了;有的被激将而吸毒,特别是个性极强的人往往被自信心所蒙蔽。

(4) 被欺骗、引诱不少吸毒者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欺骗吸毒,几次后找到了欣快感而无法自拔。不少毒贩为扩大毒网,经常利用青年学生的无知多方引诱。 (5) 环境影响多见于家庭亲友,所谓近墨者黑。 (6) 负面生活事件影响对于感情脆弱、意志薄弱的人更容易发生。夫妻感情不和、失恋、父母离异、事业受挫、经营破产、失业待业等引起的苦闷、情绪低落,以毒麻醉,解脱苦恼。 (7) 医源性成瘾由于国家对于麻醉品控制较多,现在医源性阿片类药物成瘾已不多见。 可以看出,许多人开始吸毒都不是因为身体的需要,而是因为心 理好奇的驱使。每个人对毒品大概都有好奇心,但是,每个人也都潜在的存在能自我控制的力量。我们学习毒品的危害,是为了让大家能在遇到类似的事情或是类似的好奇心时,运用好自己那种控制自己的力量,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 [讨论]找身边人的例子,来分析其危害。 [案例]儿女染毒瘾亲人泪满襟

五年级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五年级禁毒教育主题班 会教案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五年级级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一、班会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教育他们怎样自觉防范,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二、班会内容设计 1.什么是毒品常见的和最主要的毒品有哪些 毒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鸦片、吗啡、海洛因、摇头丸、可卡因、大麻。 2.毒品的危害是什么 (1)毒品毁人毁健康。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3.班主任介绍案例“吸毒者的自述” 4.防毒的五种措施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 (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师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5.介绍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 6.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为什么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7.教师总结: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安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中小学生从小要有防范毒品的意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三、教学方法 1.展示有关毒品和吸毒者的悲惨图片,帮助学生更加真实地了解毒品的危害,受到心灵的震撼,从而自觉地树立“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意识。 2.利用多媒体和网上查询资料的方法让学生多渠道了解毒品的危害,积极呼吁远离毒品珍惜生命 六年级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第二课时 教育目标: 使学生知道毒品有哪些危害,提高拒毒防毒的意识,从而自觉防范,远离毒品。培养学生扫除毒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 今天我们班会课的主题是远离毒品,珍惜生命。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些同

小学生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生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景洪市勐罕镇中心小学 主讲:班级: 活动时间:年月日活动地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 3、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 【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如何预防艾滋病。 【教学方法】 查资料观看图片讨论及总结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观看视频禁毒教育宣传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二、进一步了解毒品及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 B、毒品的危害 C、如何预防艾滋病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交流收集的资料 2、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小学生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即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

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四)、讨论小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 1、引导学生看宣传图片,组织学生讨论。 2、全班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小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 (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 (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灸,手术。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纹身,美容。 (3)、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 (4)、注意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给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时,注射器应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彻底焚烧。病人的器皿及医用器械要专人专用,如病人的刮胡刀、牙刷、毛巾、茶杯等应专人专用,排尿、排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五)、教师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预防艾滋,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时刻记住,一旦染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毒品这东西碰都不能碰。 (六)、作业: 1、课后让学生搜集身边的有关毒品危害人类的案例。 2、写一篇禁毒防艾的作文。(3----6年级)

禁毒主题班会总结

禁毒主题班会总结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通过组织观看禁毒教育电影及青少年禁毒宣传片,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教师: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青少年禁毒的问题 出示课题: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教师:毒品损害健康,残害生命,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是巨大的。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心理防线薄弱,好奇心强、判断是非能力差,容易成为毒品侵袭的人群。 据调查,在我国的吸毒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80%以上。而且,近年来中小学生群体吸毒现象有所增加。特别是随着“摇头丸”的出现,青少年吸毒人数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吸毒年龄也更加“年轻化”。如果把毒品比做猛兽,那么它最容易下口的对象就是青少年;如果把毒品比做瘟疫,最容易感染的也是青少年。青少年一旦“染毒”,其身心健康受到的损害,远大于成人。 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谁能说一说呢?(指名回答) 2.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

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让学生看图片)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摇头丸、可卡因、止咳水、大麻等。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组织观看禁毒教育电影及青少年禁毒宣传片,问: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谈话。) 问:毒品有那些危害呢? 1.毒品毁人毁健康。 (1)毒品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4)传染性病及“爱滋病(AIDS)”。 2.毒品令家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1)丧失工作能力。 (2)倾家荡产。 (3)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XX禁毒教育主题班会(3)篇XX禁毒教育主题班会(3)篇。 1.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以及危害性,请同学们谈谈自

2020年中学生禁毒主题班会5篇

2020年中学生禁毒主题班会5篇 中学生禁毒主题班会1 1、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6月26日) (1)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毒品都有哪些呢?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2)毒品的品种很多,一般我们知道的有吗啡、杜冷盯海洛因、大麻、可因、冰毒、摇头丸;它的来源也很广,既有天然生长的植物,又有从天然植物中加工提炼的化学药物以及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玻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可能有的同学已经了解了毒品的危害了,那么毒品有那些危害呢?(①毒品会摧毁健康,它能摧毁人的消化功能、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还会患上传染性病及“爱滋病”。②毒品令吸毒者丧失工作能力,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③吸毒导致堕落、犯罪,进而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吸毒是一种可耻的违法行为,也是一种自杀行为。吸毒者大多是面色蜡黄,身体消瘦,嘴唇焦黑,神色漠然。而当毒瘾发作时的狼狈相,更让人目不忍睹。吸毒者的堕落和自毁是说不尽的,它不仅害己,而且害自己的家庭,害自己的国家。) 张某,19岁,身高1.80 m,初中毕业后在家乡从事农业劳动。吸毒

前,他体健如牛,100kg的粮食扛起来就走,乡亲们都叫他“铁牛”。“铁牛”不仅自家的农田收拾得好,而且经常帮助孤寡老人干活,深受村民的喜爱。一天,一位多年不见的同学来找他。久别相逢,“铁牛”高兴地吸了同学的3支“进口香烟”。此后他日夜思念这“进口香烟”,这同学也一次次地把香烟送来。后来同学告诉他:“你吸的是海洛因。”此时的“铁牛”已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开始购买和吸食毒品。两年后,“铁牛”终因吸毒而被捕。当公安人员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卷曲着骨瘦如柴的身体,感慨道:“毒这东西,谁沾上谁就脱不了身。” ——摘自《唐山劳动日报》 分析讨论: ①张某是怎样染上毒瘾的呢? ②后来,他明知吸的是毒品,为什么还“不顾一切”地购买和吸食? ③在短短的两年中,他的身体为什么从“体健如牛”到“骨瘦如柴”? ④“只吸烟不吸毒,不会有什么危害。”这句话对吗? 有一名年轻的医生,接触了很多吸毒者,对他们既憎恨又不解,他认为:凡事都能戒断,戒不成是因为没有毅力。他要以身试毒,为他人作出“榜样”。没想到,他吸食毒品后,同样戒断不了,成了海洛因的俘虏。最后,他自杀了,留下一句话:“别学我!” ——摘自“新华网” 分析讨论: ①“别学我!”,我们从着这句话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