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甲烷的结构与性质(9-13)

甲烷的结构与性质(9-13)

甲烷的结构与性质(9-13)
甲烷的结构与性质(9-13)

课题:甲烷的结构与性质烷烃

主编人:肖显维审核人审批人周次

所需课时姓名班组组评

【学习目标】

1、了解甲烷在自然界的存在和用途,初步认识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

2、掌握甲烷电子式、结构式的正确写法。

3、了解甲烷的化学性质,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并掌握甲烷的取代反应原理。

【学习重点】甲烷的结构特点和取代反应

【学习难点】甲烷的空间结构

【学法指导】了解甲烷的物理性质,结合课本及有关资料,理解甲烷的化学性质,结合模型,理解甲烷的空间结构本学案供9---13班用

【自主学习】

一、甲烷的结构与性质

1、甲烷的存在:。

2、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

结构式:。

甲烷分子的结构特点为:,

对应的CH2Cl2有几种结构?

常用的分子模型有两种。

3、物理性质: 甲烷是色、味、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或小)。用

或收集甲烷。

4、化学性质

在通常情况下,甲烷稳定,与不反应,与也不反应。因为有机反应比较复杂,常伴有副反应发生,所以在书写有机反应方程式时一般用箭头而不用等号。

(1)甲烷的氧化反应

写出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化学反应式:。

有机方程式与无机方程式写法的区别:。

(2)甲烷的取代反应

(教材实验3-3)将一瓶甲烷与一瓶氯气混合,

倒立在盛有饱和食盐水,高压汞灯照射,

观察到什么现象?

化学反应现象:光照时,氯气的黄绿色逐渐,瓶壁上有

生成,液面,

试管中有少量。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①常如何验证HCl的生成呢?

②常温下,除了CH3Cl是气体外,其他三种都是无色液体,为什么我们看到黄色油珠呢?

其实,在该反应中,生成的有机产物除一氯甲烷外,还有

请写出一氯甲烷与氯气进一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③取代反应的定义:

<归纳小结>:甲烷取代反应

条件:

特点:

(3)、热分解:

CH

4

二、烷烃通性

1.烷烃的概念:烷烃又叫_____________。结构特点是碳原子间都以______键结合成_______,碳原子上剩余价键全部跟___________相结合.

2.烷烃的通式:______________(n≥1)

3.烷烃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烷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的增多,呈规律性的变化.如常温下其状态由变到又变到_______沸点逐渐________相对密度__________。

名称结构简式常温时的状态熔点/℃沸点/ ℃相对密度水溶性甲烷CH4-182 -164 0.466

乙烷CH3CH3-183.3 -88.6 0.572

丙烷CH3CH2CH3-189.7 -42.1 0.585

丁烷CH3(CH2)2CH3-138.4 -0.5 0.5788

戊烷CH3(CH2)3CH3液-130 36.1 0.6262

十七烷CH3(CH2)15CH3固22 301.8 0.7780

②烷烃的化学性质:通常,空气中能________,光照下能与____________反应.

写出乙烷,丙烷与氯气的反应(1:1)

写出烷烃燃烧反应的通式

[合作探究]

1.如何证明甲烷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而不是正方形?

2.(1)甲烷和烷烃的特征反应为取代反应,1 mol甲烷和0.5 mol 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只生成CH3Cl吗?

(2)能否用CH4的取代反应制取纯净的CH3Cl?

3.若要将0.6 mol甲烷完全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并且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四种取代物,则需要氯气的物质的量为( )

A.2.5 mol B.4.5 mol C.0.6 mol D.1.5 mol

4.烷烃的分子空间构型有没有平面型分子,有没有共线的C原子?

【自我检测】:

1.下列气体的主要成分不是

..甲烷的是()

A.天然气 B.沼气 C.水煤气 D.坑道产生的气体

2.下列物质:①金刚石②白磷③甲烷④四氯化碳,其中分子具有正四面体型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1mol甲烷和1mol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产物中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CH3Cl B.HCl C.CH2Cl2 D.CHCl34.下列各叙述能说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的是()

A、找不到两种CH3Cl

B、找不到两种CH2Cl2

C、找不到两种CHCl3

D、CH4分子中四个共价键的键长相等

5.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_______________的反应叫作取代反应,用量筒收集CH4和Cl2的混合气倒扣在盛水的水槽中,使CH4和Cl2发生取代反应,甲烷与氯气应该放在____________的地方,而不应放在____________地方,以免引起爆炸,反应约3分钟之后,可以观察到量筒壁上出现

____________,量筒内水面____________。

6、如下图,某气体X可能由H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X气体燃烧,把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过A、B两个洗气瓶。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A洗气瓶的质量增加,B洗气瓶

的质量不变,则气体X是。

(2)若A洗气瓶的质量不变,B洗气瓶

的质量增加,则气体X是。

(3) 若A、B两个洗气瓶的质量都增加,

则气体X可能是。

X燃烧后气体

中教实验:甲烷的制备与性质

甲烷的制备与性质 一、实验教学目标 1.掌握实验室制备CH 4与CH 4性质实验的操作; 2.初步学会CH 4实验的演示教学方法。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制取甲烷是用乙酸钠和氢氧化钠反应,一般认为是自由基反应,它由以下过程组成: 链引发: CH 3COONa → ?CH 3 + ?COONa 甲烷生成: ?CH 3 + NaOH → CH 4 +?ONa 碳酸钠生成: ?ONa + CH 3COONa →?CH 3 + Na 2CO 3 链中止: ?ONa + ?COONa → Na 2CO 3 当反应温度过高时: ?CH 3 + CH 3COONa → CH 3COOCH 3 +?ONa 链中止时产生CO : 2?COONa → Na 2CO 3 + CO 故表现为的总反方程式为: CH 3COONa + NaOH → 2Na 2CO 3 + CH 4↑ 主反应: CH 3COONa +NaOH Na 2CO 3+CH 4 CH 4的性质 CH 4+2O 2 2H 2O +CO 2 CH 4+Cl 2 CH 3Cl+HCl CH 3Cl+Cl 2 CH 2Cl 2+HCl CH 2Cl 2+Cl 2 CHCl 3+HCl CHCl 3+Cl 2 CCl 4+HCl CH 4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CH 4是无色、无味、可燃和微毒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结构为正四面体非极性分子,是有机物中最简单的分子。 CH 4的化学性质:通常情况下,CH 4性质稳定,不易与强酸、强碱、卤素单质的水溶液和强氧化剂反应,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甲烷中混入氧气或空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CH 4的爆炸极限体积比为5%-15%),引燃温度为538℃。 三、实验用品 铁架台、酒精灯、垫木、天平、大试管、单孔橡胶塞、锥形瓶(250ml )、烧杯(100ml 、200ml )研钵、水槽、坩埚钳、镊子、药匙、火柴、集气瓶、玻璃片、120°,30°玻璃导管、直型导管、脱脂棉、石棉网、蒸发皿。 Δ 点燃 CaO 光 光 光 光

甲烷的性质

甲烷 甲烷分子式CH4。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是没有颜色、 没有气味的气体,沸点-161.4℃,比空气轻,它是极难溶于 水的可燃性气体。甲烷和空气成适当比例的混合物,遇火花 会发生爆炸。化学性质相当稳定,跟强酸、强碱或强氧化剂 (如KMnO4)等一般不起反应。在适当条件下会发生氧化、热解及卤代等反应。 甲烷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是天然气、沼气、坑气及煤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可用作燃料及制造氢、一氧化碳、炭黑、乙炔、氢氰酸及文字甲醛等物质的原料。 413kJ/mol、109°28′,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空间构型,上面的结构式只是表示分子里各原子的连接情况,并不能真实表示各原子的空间相对位置。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21007 CAS号74-82-8 中文名称甲烷 英文名称methane;Marsh gas 别名沼气 分子式CH4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分子量16.04 蒸汽压53.32kPa/-168.8℃闪点:-188℃ 熔点-182.5℃沸点:-161.5℃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乙醚 密度相对密度(水=1)0.42(-164℃);相对密度(空气=1)0.55 稳定性稳定 危险标记4(易燃液体) 主要用途用作燃料和用于炭黑、氢、乙炔、甲醛等的制造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致冻伤。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微毒类。允许气体安全地扩散到大气中或当作燃料使用。有单纯

高中化学 甲烷的结构与性质

甲烷的结构与性质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下列有关甲烷的取代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烷与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混合发生取代反应只生成CH3Cl B.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生成的产物中CH3Cl最多 C.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生成的产物为混合物 D.1 mol甲烷生成CCl4最多消耗2 mol氯气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甲烷与氯气一旦发生取代反应就不会停止在某一步,四种有机物都会产生,故得不到纯净的CH3Cl,A错误,C正确;甲烷与氯气的反应中每取代1 mol氢原子,消耗1 mol 氯气,生成1 mol HCl,故产物中HCl最多,B错误;1 mol甲烷生成CCl4最多消耗4 mol氯气,D错误。 解题必备 (1)点燃甲烷前,必须检验其纯度。 (2)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特点:①反应条件为光照,在室温或暗处,二者均不发生反应,也不能用阳光直射,否则会发生爆炸;②反应物必须用卤素单质,甲烷与卤素单质的水溶液不反应;③该反应是连锁反应,即第一步反应一旦开始,后续反应立即进行,因此产物是五种物质的混合物,其中HCl的量最多;④1 mol氢原子被取代,消耗1 mol Cl2,同时生成1 mol HCl,即参加反应的Cl有一半进入有机产物中,另一半进入HCl。 (3)存在和用途 ①甲烷是天然气、沼气、油田气和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 ②天然气是一种高效、低耗、污染小的清洁能源,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甲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生成的4种取代产物的比较: 分子结构CCl4是正四面体,其他均为四面体但不是正四面体 俗名CHCl3:氯仿,CCl4:四氯化碳 状态常温下,CH3Cl是气体,其他均为液体 溶解性均不溶于水,CHCl3和CCl4是工业上重要的溶剂

甲烷的制备与性质

甲烷的制备与性质 一、实验原理 Δ CH 3COONa+ NaOH====Na 2 CO 3 +CH 4 点燃 CH 4+2O 2 ====2H 2 O+CO 2 CH 4+2Cl 2 ====4HCl+C 甲烷制备装置 二、实验操作过程与实验现象 1.甲烷的制取 称取4.5gCH 3 COONa,1.2gCaO,1.2gNaOH,混合加入研钵中,研细混匀。将药品装入干燥试管,管口略向下倾斜,塞上带导管橡皮塞并固定于铁架台上。预热 1min 后,再对试管底部加热,约1~2min,即有大量CH 4 生成。点燃,火焰高度 达4~5cm,5min可收集500mLCH 4 。 2.甲烷的性质 (1)甲烷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 取一只试管,加入约3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通入甲烷,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无变化。 (2)甲烷与溴水反应 用排水法收集满一试管甲烷,然后再加入约3mL溴水,塞上塞子振荡,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无变化。 (3)甲烷在空气中的燃烧 甲烷经验纯后点燃,可看到浅蓝色火焰。在甲烷火焰上方倒置一个干燥的小烧杯,观察现象。换一个用石灰水浸润的烧杯罩在甲烷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淡蓝色火焰(夹杂有黄色火焰)。 (4)甲烷与氧气混合爆鸣实验 以H 2O 2 为原料,MnO 2 为催化剂,用排水法收集2/3体积的氧气,再收集1/3体积 的甲烷,盖住瓶口,用抹布包住集气瓶,瓶口对住火焰点燃,发生爆鸣。 三、实验应注意的事项 1.此实验成功的关键取决于药品是否无水。即使是新购回的无水乙酸钠,亦应事先干燥后再使用。 2.该实验中的CaO并不参与反应,它的作用是除去苛性钠中的水分、减少苛性钠与玻璃的作用,防止试管炸裂,同时也使反应混合物疏松,便于甲烷的排出。

甲烷的制备及性质实验精编版

甲烷的制备及性质实验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甲烷的制备和性质》教案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甲烷的原理及其操作技术实验室制法 2.了解甲烷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3.通过对比的实验方法来加深对甲烷性质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1、甲烷的制备 实验室中,甲烷可由无水乙酸钠,氢氧化钠和氧化铁共热来制取,药品比例为CH 3COONa:NaOH:Fe 2O 3=3:2:2。 反应式如下:CH 3COONa+NaOH →CH 4+NaCO 3 由于反应温度较高,在生成甲烷的同时,还会产生少量乙烯、丙酮等副产物。其中乙烯对甲烷的性质鉴定有干扰,可通过浓硫酸将其吸收除去。 2、烷烃的性质 甲烷和其他烷烃的化学性质都很稳定。在一般条件下,与强酸、强碱、溴水和高锰酸钾等都不反应。 氧化反应:CH 4+2O 2→CO 2↑+2H 2O 取代反应:卤代反应生成卤代烷烃。 三、实验试剂和仪器 试剂:无水醋酸钠、氢氧化钠、三氧化二铁、澄清石灰水。 仪器:铁架台、大试管、带导管的塞子、集气瓶、毛玻璃片、酒精灯、托盘天平、研钵、水槽、药匙、火柴 点

四、实验操作 ㈠甲烷的制备 称3g无水乙酸钠在研钵中研细,继续称取2g氢氧化钠在研钵中研细,最后称取2g氧化铁在研钵中研细,最后将三样药品在研钵中混合均匀,拿纸槽小心地将药品加入到干燥的试管中。 装配好仪器后,试管口应稍微向下倾斜,防止副产品丙酮的冷凝液倒回试管底,引起试管爆裂。准备好性质实验所用的试剂后,开始用小火微热试管全部,然后用较大火焰加热混合物。加热时应将火焰从试管前部逐渐向后移动,先验纯,然后收集甲烷气体。 关键操作:(1)装药品之前一定要先进行气密性检查,并且保证是干燥的试管; (2)药品尽量混合均匀,使反应充分进行; (3)酒精灯加热时要先预热,然后从前往后缓慢移动,保证充分反应的同时,防止药品因气流作用冲出堵住试管口。 【实验现象】:药品缓慢融化,试管壁上有水珠产生。 (二)甲烷的性质 燃烧:先验纯甲烷气体,然后点燃导气管口流出的气体,观察火焰的颜色。往火焰上方倒扣一个洁净干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内壁现象;再往火焰上方罩一个集气瓶(集气瓶中事先倒有澄清石灰水),观察集气瓶内壁有何现象。 关键操作:要等导管口有连续的气泡冒出时,然后点燃;燃烧时可用黑色的背景来帮助同学观察火焰颜色。 【实验现象】: (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

二氟甲烷MSDS

二氟甲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1部分产品概述 产品名称:二氟甲烷 英文名称:Difluoromethane 化学名称:二氟甲烷 分子式:CH 2F 2 代名称:Halocarbon-32,亚甲基氟化物 第2部分主要组成与性状 CAS号码:75-10-5 暴露极限: OSHA:未建立 ACGIH:简单的窒息剂 NIOSH:未建立 第3部分危害概述 紧急情况综述: 二氟甲烷是一种易燃、无色、无嗅的液化压缩气体。它储存在钢瓶中,其存储压力为其蒸汽压--206.3psig(70°F)。当它与空气混合且浓度大于>14%时,立即就会有火灾及爆炸的危险。高浓度的二氟甲烷会导致快速窒息同时也在其燃烧范围内。不要进入这样的区域。接触它可能会造成冻伤。 急性潜在健康影响: 暴露途径 眼睛接触:接触其液体(或快速扩散的气体)会引起刺激和冻伤。 摄入:摄入不可能成为接触二氟甲烷的途径。 吸入:它能置换出空气中的氧气从而引起窒息。暴露在氧气含量<19.5%的大气中会导致头晕、昏昏欲睡、恶心、呕吐、口水增多、反应迟钝、失去意识和死亡。暴露在氧气含量<12%的大气中会无任何先兆的失去知觉,并失去自我救护的能力。吸入高浓度的二氟甲烷会引起轻度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及心率不齐(心率失常)。 皮肤接触:接触其液体(或快速扩散的气体)会引起刺激和冻伤。 多次暴露潜在健康影响: 侵入路径:皮肤接触 症状:长时间多次接触可能引起皮炎。 损害器官:心脏,中枢神经系统,皮肤过份暴露造成的病情恶化:以前患有心脏病及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的人会对过份暴露的影响更加敏感。会使以有的皮炎加重。 致癌性:未被NTP、OSHA及IARC列为致癌物或潜在致癌物。

甲烷的结构与性质(18-20)

课题:甲烷的结构与性质烷烃 主编人:肖显维审核人审批人周次 所需课时姓名班组组评 【学习目标】 1、了解甲烷在自然界的存在和用途,初步认识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 2、掌握甲烷电子式、结构式的正确写法。 3、了解甲烷的化学性质,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并掌握甲烷的取代反应原理。 【学习重点】甲烷的结构特点和取代反应 【学习难点】甲烷的空间结构 【学法指导】了解甲烷的物理性质,结合课本及有关资料,理解甲烷的化学性质,结合模型,理解甲烷的空间结构本学案供18---20班用 【自主学习】 一、甲烷的结构与性质 1、甲烷的存在:。 2、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 结构式:。 甲烷分子的结构特点为:, 对应的CH2Cl2有几种结构? 常用的分子模型有两种。 3、物理性质: 甲烷是色、味、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或小)。用 或收集甲烷。 4、化学性质 在通常情况下,甲烷稳定,与不反应,与也不反应。因为有机反应比较复杂,常伴有副反应发生,所以在书写有机反应方程式时一般用箭头而不用等号。 (1)甲烷的氧化反应 写出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化学反应式:。 有机方程式与无机方程式写法的区别:。 (2)甲烷的取代反应 (教材实验3-3)将一瓶甲烷与一瓶氯气混合, 倒立在盛有饱和食盐水,高压汞灯照射, 观察到什么现象? 化学反应现象:光照时,氯气的黄绿色逐渐,瓶壁上有 生成,液面, 试管中有少量。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①常如何验证HCl的生成呢? ②常温下,除了CH3Cl是气体外,其他三种都是无色液体,为什么我们看到黄色油珠呢? 。 其实,在该反应中,生成的有机产物除一氯甲烷外,还有 。 请写出一氯甲烷与氯气进一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③取代反应的定义: <归纳小结>:甲烷取代反应 条件: 特点: (3)、热分解: CH 4 二、烷烃通性 1.烷烃的概念:烷烃又叫_____________。结构特点是碳原子间都以______键结合成_______,碳原子上剩余价键全部跟___________相结合. 2.烷烃的通式:______________(n≥1) 3.烷烃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烷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的增多,呈规律性的变化.如常温下其状态由

甲烷的实验室制法与性质实验报告

§实验二甲烷的实验室制法与性质 2010级化学1班1223实验室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甲烷的实验室制法、了解甲烷的性质; 2.练习不同的实验教学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甲烷的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甲烷是无色、无味、可燃和微毒的气体,其密度小于空气。 2.甲烷的实验室制法 COONa+NaOH Na2CO3+CH4↑ CH 【改进方法】 (1)取3g无水乙酸钠,2gNaOH,2gFe2O3,分别研细混匀; (2)CH3COONa:CaO:NaOH=2:3:1,分别研细混匀。 本次试验采用改进方法(1)。 【反应机理】 链引发: CH3COONa CH3COONa 甲烷生成: CH3NaOH CH4ONa 碳酸钠生成: ONa CH3COONa CH3Na 2CO3 链终止: ONa COONa Na2CO3

当反应的温度过高时: CH 3CH 3COONa CH 3COOCH 3ONa 链终止时产生CO : 2COONa CO Na 2CO 3 【Fe 2O 3作用】 (1)加快反应速率; (2)传热性能好,产生气量大; (3)密度大,可以固着反应物。 3. 甲烷的化学性质 CH 4+2O 2 2H 2O+CO 2 三、实验操作过程与实验现象 1.甲烷的制取与收集 (1) 试剂的预处理 取3g 无水乙酸钠,2gNaOH ,2gFe 2O 3分别放在烘箱中烘干, 再分别研细,混合备用。 (2) 装置气密性的检验 将导管浸入水中,用酒精灯微微加热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 出,停止加热,导管倒吸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3) 甲烷的制取与收集 按图1连接装置,取(1)中混合后的样品加入干燥试管中, 管口略向下倾斜,塞上带导管橡皮塞并固定于铁架台上。预热1min 后,再对试管底部加热,约1-2min,即有大量甲烷生成。用排水法收集甲烷。 点燃

高中化学——甲烷

11.1 碳氢化合物的宝库——石油(2)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甲烷的分子结构、电子式和结构式。 2、理解甲烷的化学性质及取代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在甲烷分子结构的探究中,学习准确观察模型利用模型帮助思维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揭示甲烷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的过程中感受化学知识在生产生 活中的作用和价值。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甲烷的分子结构,甲烷的化学性质 2、难点:取代反应 【教学过程】 【复习】有机物的概念——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 辨析:1、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 2、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讲述】有机物除了含碳外,一般还含有H、O、N、S、P卤素等元素,我们把只含碳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观察字形,故烃是指碳氢化合物。 一、烃:碳氢化合物。 最简单的烃是甲烷。 二、甲烷 1、甲烷的存在 【阅读一段文字】甲烷在自然界里广泛存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按体积计,天然气里一般约含有甲烷80%-90%),除天然气外,石油伴生的油田气、池沼底部的沼气、煤矿的坑道气(通常称瓦斯)的主要成分也是甲烷。海底中含大量天然气。 俗称:天然气、沼气、坑气。 2、甲烷的性质 【设问】从上述气体知道,甲烷有什么性质? ⑴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问】在标况下,气体的密度如何求算? M 16 ρ= —= —=0.717g/L Vm 22.4 ⑵化学性质 ①燃烧【视频】 现象:明亮的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 原理:CH4+2O2→CO2+H2O(点燃) 【思考1】使用甲烷作燃料需注意些什么? 【讲述】甲烷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它的爆炸极限是5%~15.4%(体积分数)。点燃甲烷之前,必须验纯。 【思考2】从管道煤气(CO)转为天然气,煤气喷嘴应如何改造?

二溴二氟甲烷

1、物质的理化常数 CA 国标编号: 61577 75-61-6 S: 中文名称: 二氟二溴甲烷 英文名称: Difluorodibromomethane;Kibromodifluoromethane 别名: 二溴二氟甲烷 分子 分子式: CBr2F2 209.83 量: 熔点: -141℃ 沸点:24.5℃ 密度: 相对密度(水=1)2.31; 蒸汽压: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甲醇、乙醚 稳定性: 稳定 外观与性 无色液体 状: 危险标记: 15(有害品,远离食品) 用途: 合成染料、药物、灭火剂、第四胺化合物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后引起肺刺激、胸痛,可因肺水肿而死亡。 慢性影响:肝损害。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大鼠吸入2.8%×10分钟,致死;大鼠吸入5.5%×15分钟,近似最小致死浓度;大鼠吸入15000ppm×10分钟,四肢痉挛,轻度震颤。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3000mg/m3×6小时/日,未见异常。

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与碱金属能民生剧烈反应。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引起分解。 燃烧(分解)产物:溴化氢、氟化氢。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5.环境标准: 美国车间卫生标准 360mg/m3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甲烷的性质教(学)案

甲烷的性质 微课教案 一、教学背景 (一)教材分析 甲烷作为烷烃的第一个最简单的分子,学生对他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对各种有机物的理解,因此本节容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有机物的学习方法有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初中化学就介绍了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的用途,本节课将主要介绍以甲烷为代表的烃的分子结构、性质和主要用途,以及它们的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让学生掌握好甲烷这一节的知识,能为学生学习烃及烃的衍生物等有机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甲烷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化学性质及应用,初步认识取代反应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甲烷的取代反应的教学,掌握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从身边及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入手学习最基本的有机化学知识,了解学习有机化学的价

值。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甲烷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化学性质(燃烧反应和取代反应); (二)教学难点:取代反应的概念和实质。 四、教学过程: [展示]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以及键角的动画。 [板书]一、甲烷的分子组成和分子结构 1、分子组成:CH4 [板书]2、分子结构:电子式:(略)结构式:(略) [板书]3、分子结构特点:正四面体型结构,呈高度对称状,而且C —H键比较牢固。 [过渡]至此,我们对甲烷的结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甲烷的结构决定了甲烷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呢?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下甲烷的性质吧? [板书]二、甲烷的性质 [展示]贮存甲烷气体的集气瓶的图片,并结合甲烷的式量,让学生判断甲烷的部分物理性质。 [学生活动]预期回答:颜色、状态、水溶性及密度(比空气轻)等。[板书]1、物理性质 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是0.717 g/L(标准状况),极难溶于水。 [投影]设置情景问题:

甲烷知识点总结与精练

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 考纲点击 1.使学生掌握甲烷的结构式、甲烷的电子式和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 2.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了解有关实验的结论,了解取代反应; 3.了解甲烷的存在和甲烷的用途等。 重点: 甲烷的结构和甲烷的化学性质 有机物:组成里含 碳 元素的化合物。(CO 、CO 2、H 2CO 3 及其盐除外) 烃:仅由 碳 和 氢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一、甲烷 1. 甲烷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① 分子式 ②电子式 ③结构式 ④ 结构简式 CH 4 CH 4 ⑤结构特点: 整个分子呈 正四面体 型结构,4个C —H 键的键长、键角、 键能(强度)完全相同,键的空间排列对称, 键角为 109°28 ,分子为非极 性分子。 注意:CH 2Cl 2(二氯甲烷)只有1 种结构,说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 2.物理性质: 甲烷是一种 无 色、 没有气味 的气体, 极难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小 。 3.化学性质: 比较稳定,通常不与 强酸 、 强碱 、 强氧化 剂反应。 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即跟二者不反 ) 在特定条件下,也会发生某些反应。 (1)氧化反应: CH 4(g )+ 2O 2 (g ) CO 2(g)+2H 2O (2)取代反应: 有机物分子中某些 原子 或 原子团 被其他的 原子 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现象 : ①试管内黄绿色气体颜色变浅 ②试管壁出现油状液滴 点燃

③试管中有少量白雾 ④试管内液面上升 结论: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无光照时,不发生反应, 在光照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化学方程式: ①生成的卤代物:均不溶于水 ②甲烷中每取代1molH ,需1molCl 2来反应 (3)甲烷受热分解:CH 4 C + 2H 2 二、烷烃 1.定义:烃分子中的碳原子之间只以 单 键结合,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 氢 原子相 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已充分利用,都达到“ 饱和 ”。这样的烃叫做饱和烃,又叫烷烃。 2.组成通式: C n H 2n +2 。 3.结构特点 ①碳碳单键(C —C) ②呈链状(直链或带支链) ③ “饱和”: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氢原子结合, 每个碳原子都形成 4 个单键。 烷烃 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异丁烷 分 子 式 CH 4 C 2H 6 C 3H 8 C 4H 10 C 4H 10 结构简式 CH 4 CH 3CH 3 CH 3CH 2CH 3 CH 3CH 2CH 2CH 3 CH 3CH 2CH 3 4物理性质: 烷烃随着碳原子增多,其熔沸点升高, 碳原子1——4的烷烃,常温下是气态,多于4个碳原子的烷烃是液态或固态。 (新戊烷是气态) 烷烃分子中,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相对密度越小。 5.烷烃的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通常状况下很稳定,跟 强酸 、 强碱 、 强氧化剂 都 高温 (炭黑) CH 3

甲烷的结构和性质 1

潼阳中学高二化学选修五导学案编号1 班级:姓名: 专题三第一单元脂肪烃(一) 【学习目标】编制:沈会娟 1、巩固烃的概念和分类 2、了解甲烷的结构、主要性质、用途, 3、理解取代反应的定义并能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取代反应。 【学习重、难点】: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甲烷的取代反应;甲烷分子式的确定。 【知识链接】:有机物的结构特点、成键特点及性质,讨论甲烷、烷烃 【学法指导】:联系必修二中甲烷的结构和性质及取代反应的概念 【学习过程】 一、烃的概念及分类: 二、甲烷——最简单的有机物 1、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 结构式;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例1】甲烷是正四面体而非平面正方形结构的理由是() A、其一氯取代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B、其二氯取代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C、键角均为109.50 D、它的键长和键角都相等 2、试从色、态、味、溶解性、密度(与空气相比)几个角度归纳甲烷的物理性质 3、甲烷的化学性质 ⑴、常温下,甲烷能否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能否与强酸、强碱发生反应?这说明甲烷在常 温下化学性质稳定还是活泼? ⑵、写出点燃条件下,甲烷燃烧的方程式。现象是什么?点燃甲烷前应注意什么? ⑶、甲烷与氯气混合立即发生反应吗?写出该反应的各步反应方程式注明条件和反应类型。 ⑷、甲烷在高温条件下能分解,生成炭黑和氢气,写出该反应方程式,并说明该反应的应用。 【例2】光照条件下,将1molCH4和1molCl2混合,充分反应后。得到的产物为:; 其中物质的量最多的产物是:。

【练习】如将1molCH4完全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并且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四种有机取代产物,则需Cl2的物质的量是:。 三、最简式法求有机物的分子式: 有机物中各元素原子的质量分数或质量比——原子个数比——最简式 标准状况下密度或相对密度——摩尔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 注:气体A相对于气体B的相对密度D=A的相对分子质量/B的相对分子质量 【例3】已知标准状况下,甲烷的密度为0.717g/L,含碳75%,含氢25%。求甲烷的分子式。【练习】实验测得某烃A中含碳80%,又测得该烃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15。求该烃的分子式。 【学习小结】 一、烃的分类(1、是否含有苯环;2、脂肪烃中是否含不饱和键) 二、甲烷的分子结构物理、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取代反应) 三、最简式法求有机物的分子式 【达标检测】 1.在光照条件下,将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氯气混合,得到产物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A.CH3Cl B.CHCl3 C.CCl4D.HCl 2. 若要使0.5mol甲烷完全和Cl2发生取代反应,并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四种取代物,则需 要Cl2的物质的量为 ()A.2.5mol B.2mol C.1.25mol D.0.5mol 3. 有一种AB2C2型分子,在该分子中以A为中心原子,下列关于它的分子构型和有关同分 异构体的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A、假如为平面四边形,则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B、假如为四面体,则有二种同分异构体; C、假如为平面四边形,则无同分异构体; D、假如为四面体,则无同分异构体。 4.在一水槽中倒扣一支盛满Cl2和CH4的试管(如右图所示),试描述 在此过程中试管内的现象

二氟甲烷技术说明书

二氟甲烷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二氟甲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Difluoromethane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电子地址: 联系: 传真: 应急服务: 产品代码: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二氟甲烷是一种拥有零臭氧损耗潜势的冷却剂。二 氟甲烷与五氟乙烷可生成一种恒沸混合物(称为R-410A),用作新冷却剂 系统中氯氟碳化合物(亦称为Freon)的代替物,主要是替代 HCFC-22 , 作复配中低温混合制冷剂。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物理化学危险:极易燃烧爆炸。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氧化 剂接触猛烈反应。遇火花或高热能引起爆炸。 健康危害:高浓度接触时可能引起窒息。接触其液化气体时可能引起冻伤。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3690-2009) 及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系列标准(GB 30000),该产品属于易燃气体,类 别1;压力下气体,低压液化气体;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单次接触,类别 3。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极易燃气体; 含压力下气体,如受热可爆炸;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 激,可能引起昏昏欲睡或眩晕; 防说明: 预防措施: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按要求 使用个体防护装备。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 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在传送过程 中,钢瓶和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 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 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工作场所不得进食、饮水。 事故响应:如发生火灾,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皮 肤接触:如发生冻伤,将患部浸入温水中复温,使用清洁、 干燥的敷料包扎。就医。眼睛接触:如发生冻伤,立即翻开

高中化学甲烷说课稿(共5篇)

篇一:甲烷说课稿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1课时 尊敬的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黄梅三中的吕小霞,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我的设计思路,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烃作为一切有机物的母体,而甲烷又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学生对甲烷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对各种有机物的理解。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希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有机学习方法。 2.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理念和新教材特点,结合高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确定了一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自然界中甲烷的存在及储量情况 ②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刻认识甲烷的结构特点 ③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并掌握甲烷的取代反应原理 ④通过对甲烷结构和性质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建立从结构角度学习有机物性质的有机化学学习模式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探究实验、模型、图片、动画等,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研究科学和探索科学的精神 ②通过讲授、讨论、自学、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和比较,类比等科学方法与逻辑方法,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③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可能的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引导学生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②通过甲烷的结构和性质的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教学重点和难点 甲烷分子的结构和甲烷的取代反应 二、说教法 本节课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自主,相互合作,探究实验的方法进行教学。 三、说学法 和教法相呼应,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相互讨论、及时对比、和实验探究等学习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 四、说教学过程 采用板块教学,分为四个学习板块。即:板块一:甲烷的结构探究;板块二:甲烷的物理性质;板块三:甲烷的氧化反应;板块四:甲烷的取代反应。在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评价,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并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体现用途”的认知关系。具体的教学流程: 【引入】随着“西气东输”工程的顺利实施,越来越多的家庭使用上了天然气,请问天

高中化学《甲烷的化学性质》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

高中化学《甲烷的化学性质》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 导语:关于高中化学《甲烷的化学性质》的面试教案你知道要怎么写吗?首先我们要知道甲烷的化学性质;理解取代反应的定义。懂得通过建立甲烷与氯气反应模型,初步接触并理解有机化学反应的原理。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甲烷的化学性质;理解取代反应的定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建立甲烷与氯气反应模型,初步接触并理解有机化学反应的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树立运用化学解决生活生产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甲烷的化学性质。 【难点】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视频“新中国日记西气东输工程启动”。 思考:“西气东输”输的气体是天然气,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为什么要输送天然气? 展示图片:甲烷气体在生活中的用途。 讲解:这与甲烷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甲烷的化学性质。

环节二:科学探究 提问:请回忆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甲烷的空间构型是什么? 讲解: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的,结构决定性质,所以通常情况 下甲烷比较稳定,与强酸、强碱、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不发生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反应。 1.氧化反应 向学生展示天然气燃烧、可燃冰的图片。 提问:天然气的用途是什么?为什么说可燃冰是中国能源梦? 引导学生回答天然气燃烧的现象,猜测燃烧的产物。 讲解天然气、可燃冰的主要成分及甲烷燃烧的实验现象与产物,对环境危害小的特点。 注意:列举生活实例“瓦斯爆炸”,提示学生可燃性气体在点 燃前要验纯。 请学生尝试书写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教师引导并讲评。 2.取代反应 演示实验:①在收集好甲烷的试管中,迅速加入0.5gKMnO4和 1mL盐酸,用黑纸包好;②在收集好甲烷的试管中,迅速加入 0.5gKMnO4和1mL盐酸,距离15cm用燃着的镁条照射。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结论:室温时不反应,光照时反应瓶内气体颜色变浅,内壁出 现油状液滴,有少量白雾。 请学生尝试书写一氯甲烷与氯气进一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甲烷危险特性(甲烷理化性)

甲烷的危险有害特性表 标识中文名甲烷英文名Methane 分子式CH4危规号21007UN编号:1971 分子量16.04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 理化特性熔点(℃)-182.5沸点(℃)-161.5 燃烧热(kJ/mol)889.5 饱和蒸气压 (kPa) 53.32(-168.8℃) 相对密度(水=1) 0.42(-164℃) (空气=1) 0.55 外观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乙醚 稳定性---聚合危害--- 禁忌物 强氧化剂、氟、 氯 燃烧(分解)产 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 碳 主要用途用作燃料和用于炭黑、氢、乙炔、甲醛等的制造 燃爆特性燃烧性易燃 建规火险分 级 甲 闪点(℃)-188引燃温度(℃)538 爆炸下限(V%) 5.3 爆炸上限 ( V%) 15 危险特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 化氧及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 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毒性及健康危 害 车间卫生标 准 未制定标准 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 急性毒性 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 健康危害 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 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 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致冻伤。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应急急救措施

二氟甲烷项目可行性报告

二氟甲烷 一、二氟甲烷物化性质和质量指标: 1.二氟甲烷(Difluoromethane;Freon-32) 分子式:CH2F2 物理性质: 分子量52.02 沸点,°C-53.15 临界温度,°C78.25 临界压力,M p a5.808 液体比热,25°C,[K J/(k g?°C)]2.35 破坏臭氧潜能值(O D P)0 全球变暖系数值(G W P)0.11 气体比重(21.1℃空气=1)1.8 水中溶解度(W t%,25V)1.85 2、质量指标:(执行标准:Q/320581D T L006-2004) 外观无色、不浑浊 气体无异味 纯度≥%99.8 水份≤%0.001 酸性≤%(以H C1计)0.00001 蒸发残留物≤%0.01 3、包装和贮存:用钢瓶包装,充装系数不大于0.78k g/L。必须存放在阴凉、干燥及通风的地方,避免日晒和雨淋。 4、产品用途: 1

二氟甲烷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绿色环保制冷剂,氟制冷剂-32,即:R32、F 32或H F C-32,常温常压下R32为无色、无臭气体,加压压缩成液体,并呈无色透明状态,无毒、可燃。易溶于油,难溶于水,二氟甲烷与五氟乙烷可生成一种恒沸混合物(称为R-410A),用作新冷却剂系统中氯氟碳化合物(亦称为F r e o n)的代替物。虽然它是零臭氧损耗潜势,但它有高全球变暖潜能,以每100年时间为基础,其潜能是二氧化碳的550倍。 6、市场供需现状及预测 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等保护臭氧层国际公约规定,将来将严格限制对臭氧层有污染的化学物质的使用,因而作为能部分替代相关产品的物质,R32在全世界都将会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空调器、电冰箱以及工业制冷的发展,预计2010年国内制冷剂的用量预计为20万吨左右。如果考虑到产品的出口,预计市场总需求量约为25-27万吨。根据正在实施的《国家方案》,2010年混合工质的需求量为7-8万吨,主要是满足新生产制冷设备和原有使用C F C s的制冷设备,以及为出口产品配套的制冷设备。 表1、目前国内生产二氟乙烷厂家 生产厂家创建时间与厂址生产能力 江苏梅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甲烷氯化物年产28万吨,2007年动工一套年产4万吨的新型制冷剂项目 山东东岳化工有限公司制冷剂占国内市场份额30%浙江埃克盛化工有限公 司 山东华安新材料有限公司2007年11月,是中新合 资企业山东省淄博市周 村区恒通路979号 5000吨/年HFC-125生产装置;15000 吨/年HFC-152a/HCFC-142b联产 生产装置 常熟三爱富中昊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属于上海三爱富新材料 有限公司 40000吨F22 中化蓝天有限公司 浙江三美化工有限公司HFC-32 (二氟甲烷)5000 余吨 2

甲烷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甲烷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险性:不聚合 禁忌物:强氧化剂、氟、氯。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健康危害数据 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 25%?30%时,可引 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本 品,可致冻伤。 泄漏紧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岀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 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 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岀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 意通风。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运输注意事项: 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 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 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 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 'C 。应与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 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和容器必 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 处理设备。 包装类别:052 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二氟甲烷操作规程

发放编号: 文件编号:持有者: 控制性质: 版本号: F32装置操作规程 编制: 修订: 核对: 审核: 批准:

F32操作规程目录 一、反应岗位操作规程 1、岗位任务 2、岗位生产原理及流程说明 3、工艺指标与操作指标 4、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5、正常开车及操作 6、正常操作 7、停车注意事项及事故处理 二、水碱洗岗位操作规程 1、岗位任务 2、生产原理 3、水洗塔、碱洗塔开车 4、水、碱洗停车 5、水、碱洗操作指标 6、异常现象、产生原因、排除方法 三、精馏岗位操作规程 1、岗位任务 2、精馏原理及流程简介 3、工艺指标和操作指标 4、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5、开车 6、正常操作

7、正常停车与操作 8、异常现象及处理方法 四、灌装岗位操作规程 1、岗位任务 2、工艺指标 3、充装前准备工作 4、充装 5、安全注意事项 五、AHF贮槽卸料操作规程 六、AHF计量槽进料操作规程 七、各岗位的有关制度

一、反应岗位操作规程 1、岗位任务 将二氯甲烷和氟化氢在氟化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控制一定的温度90~105℃和一定的压力1.25~1.35MPa,在反应釜内连续进行氟化反应生成F32,反应气经水洗、碱洗后压缩冷淋成粗品供精馏。氟化反应是F32生产的关键,反应正常、稳定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产量、质量、消耗,因此必须按操作规程严格操作。 2、反应原理及流程说明 2.1生产原理 F32是以二氯甲烷和氟化氢为原料,以SbCL5为催化剂,按一定的配比在外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其主要化学方程式: 2HF+CH2CL2→CH2F2﹢2HCL 氟化反应的关键是催化剂,如果没有催化剂,反应是很难进行的,F32生产选用SbCL5作为催化剂,其氟化过程按下式进行的: 2HF+SbCL5→SbCL3F2﹢2HCL SbCL3F2﹢CH2CL2→CH2F2﹢SbCL5 上述反应要求原料中的水分及SO2含量要符合要求,因为水分含量高一方面使反应釜受到严重腐蚀,另一方面使SbCL5水解,而SO2含量高易使Sb5+还原Sb3+,使催化剂中毒。 2.2 工艺流程简述 二氯甲烷经大储槽由磁力泵输送到二氯甲烷计量槽,电子称重计量后经多级泵由流量调节阀调节到规定的流量,再经预热器加热到90℃左右进反应釜,无水氟化氢经大储槽由屏蔽液下泵输送到计量槽,电子称重计量后,经计量泵并调节到规定的流量进反应釜。原料AHF和CH2CL2以均匀的速度连续投料,AHF与CH2CL2投料配比为1:1.8~2.2(重量比),两种原料在釜温90~105℃,釜压1.25~1.35MPa并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连续反应,反应粗品气至反应精馏塔,塔顶气体经缓冲罐至水、碱洗除去HCL和HF后经气柜,再经压缩、冷淋成粗品供精馏工序提纯,反应进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