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主要成果(XXXX-2020)

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主要成果(XXXX-2020)

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主要成果(XXXX-2020)
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主要成果(XXXX-2020)

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主要成果(2010-2020)

1、规划期限和规划区范围

规划期限为2010年-2020年,其中:近期:2010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20年。

规划区:宝鸡规划区范围为宝鸡市辖区,面积为3574平方公里。

2、城市发展总目标

规划期内,将宝鸡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主导,商贸、物流、旅游业发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环境优良、文化特色突出的创新型现代化特大城市。

3、市域城镇化水平

近期(2015年),市域总人口为410万人,宝鸡市域城镇化水平为56%,城镇人口为230万人。

远期(2020年),市域总人口为425万人,宝鸡市域城镇化水平为62%,城

镇人口为265万人。

4、城市性质

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基地,西部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文化名城和生态宜居城市。

5、中心城区人口和用地规模

近期(2015年),城市人口规模为115万人,年均增长3.5%,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12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5平方米;

远期(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130万人,年均增长3.0%,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143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10平方米。

6、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为“一带一轴五组团”。

一带:为渭河沿线的东西向城市发展带,串联市级商业中心、文化中心、行政中心、商务中心和物流会展中心等城市公共中心,是城市功能的重要载体。一轴:为城市跨越式发展的南北向拓展轴,串联市级商务中心、行政中心、教育科研中心和体育中心等城市公共中心,是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要方向。五组团:为福谭组团、金渭组团、代马组团、陈仓组团和蟠龙组团。

7、中心城区综合交通体系

规划形成“双十双环一节点”的城市交通骨架,即:陇海线与宝中—宝成线形成了铁路十字骨架,铁路内环衔接;连霍线与宝平—宝汉线形成了公路十字骨架,公路外环过境;凤翔田家庄支线机场空运集散点。

考虑宝鸡中心城区用地布局形态,以及规划期内社会经济发展预期,规划1条轨道交通线路。线路走向基本沿东西向发展主轴布设,同时串联渭河两岸。快速公交系统(BRT)由5条走廊构成,总长78.3公里。

8、城市景观与特色

总体城市设计理念:旷远高塬,群山衬城;支流曲带,渭水连城;华山青黛,绿荫隐城;溯古荣今,街区耀城;缤纷元素,要素识城。

城市景观总体结构为“一带一轴六区多点”。

一带:为渭河景观带,结合渭河水系和两岸的绿地建设;

一轴:为现代景观轴,结合市级商务中心、市级行政中心和市级教育科研中心建设;

六区多点:为传统商业风貌街区、现代行政风貌街区、高效商务风貌街区、魅力文化风貌街区、活力创新风貌街区和生态工业风貌街区等6大风貌街区和主要景观节点。

9、城市宜居人居环境

规划塑造以“山、水、塬、林、桥、城”为特色的城市景观,构建“一脉、双带、多廊”网络状的绿化空间格局。

一脉:为渭河景观绿化带,结合渭河两岸的组团功能,形成多元化的城市绿色开敞空间。

双带:为依托南部秦岭北麓山地和北部台塬坡地形成的两条城市生态绿化带,构建城市独具特色的景观背景。

多廊:为结合城市水系、道路、铁路、高压走廊等布局的绿化带,形成城市绿地与外围生态绿地的重要联系廊道。

城市5大组团共规划形成24个居住片区,公共服务设施按照“市级—组团级—居住片区级”三级配套,方便市民生活。

城市将建设炎帝陵、石鼓山公园等文化旅游景区,以及包括人民公园在内的16个市级公园,为市民创造一个生态景观宜人、文化气息浓厚、服务设施齐全、公共社会和谐的生活、工作环境。

宝鸡城市总体规划分析

中等城市案例分析—宝鸡 设计艺术学院城市规划01班向洁华20125220107 一.概述 宝鸡是中国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陕西省第二大城市,西北第四大城市。宝鸡市古名“陈仓”,是陕西省第二大城市、西部工业重镇。是华夏始祖炎帝的故乡,周秦王朝的发祥地,素有“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佛骨圣地、民间美术之乡”美誉。位于陕西关中西部,地处陕、甘、宁、川四省结合部,处于西安、兰州、银川、成都四个省会城市的中心位置,是通往祖国西南、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陇海、宝成、宝中铁路在此交汇,是中国境内亚欧大陆桥上第三个大十字枢纽。辖3区9县和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连西安市、咸阳市,南接汉中市,西、西北分别与甘肃省天水市和平凉市毗邻。 二、区域规划层面分析 1.城镇体系现状及规划结构 市域:为宝鸡市所辖金台区、渭滨区、陈仓区3区和凤翔县、岐山县、扶风县、眉县、陇县、麟游县、太白县和凤县9县,千阳县、面积为18172 平方公里。国家批准宝鸡为对外开放和二类陆路口岸城市,同时被确定为新亚欧大陆桥上枢纽城市,城市规模由中等城市向大城市发

展、城市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远期城市发展目标确定将宝鸡建设成为陕西西部和陕、甘、宁、川四省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 宝鸡市市域行政区划规划空间结构 市域形成“一区两翼、五片多点”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1)一区两翼:一区为市域中部渭河河谷台塬城镇密集区,两翼为南部秦岭生态翼和北部北山生态翼;“一区两翼”构成了市域空间发展的整体格局。 (2)五片:市域中部城镇密集区内的五个重点功能区,为宝鸡中心城市、蔡家坡镇—岐山县城、凤翔县城—柳林镇—长青镇—陈村镇、扶风县城—法门寺、马家镇—眉县县城—常兴镇—绛帐镇,为规划期内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点,在现状基础上呈由点到面发展态势。 (3)多点:市域南部秦岭生态翼、北部北山生态翼中的重点发展城镇,包括陇县县城、千阳县城、麟游县城、凤县县城、太白县城等城镇,呈点状集聚化发展态势。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划成果公示内容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划成果公示内容 发布时间:2006年09月25日 前言 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长江、淮河之间,江淮分水岭南侧,巢湖西北岸,淝河之水穿流而过。合肥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著称于世。 合肥是安徽省的省会,建国后城市得到快速发展,由一个五万人的小城,迅速成长为现代化大城市。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城市通过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到2005年底,合肥中心城区人口已达224万人,城市建设用地225平方公里。《合肥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所确定的社会、经济及城市建设的各项目标到2005年底均已实现或突破。经建设部同意,合肥市人民政府组织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在新的时期,合肥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国家“中部崛起”及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的实施,对合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市委、市政府面向未来的“141”城市空间发展布局,紧扣“大环境、大建设、大发展”的主题,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和全国科教基地的优势,促进合肥奋力率先崛起,《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提出把合肥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独具魅力的现代化滨湖城市。 为了更好地谋划合肥的长远发展,体现“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规划编制方式,现将《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草案)予以公示,请广大市民献计献策。 总体规划主要内容简介: 一、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人口与用地规模

银川市城市中轴线概念规划

银川市城市中轴线概念规划说明 银川,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中国西北璀璨的明珠。 巍巍贺兰山,漫漫黄河水。秀美富饶的塞上湖城,不仅用千古文明、多元文化,支撑着银川不断发展的辉煌。如今,更因为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十二五”规划宏图的实施,拉开了更高发展的序幕。 一、规划范围 银川市城市中轴线全长17.5公里,是城市南北向新主干。主轴南段起点在五里台,现状是宁安大街,北段终点在元宝湖,现状位于万寿路。 二、规划依据 《银川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 《银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 三、规划理念 银川城市中轴线以“多彩银川”作为规划理念,不仅表达了银川城市人文生命序列空间的规划诉求,更加体现出“贺兰岿然、长河不息” 的城市精神之魂。 三、规划结构 “多彩银川”城市中轴的规划结构,分为一轴一心,三廊五段,九大节点。 按照城市人文生命序列中轴线由南向北分为历史银川、风情银川、和谐银川、开放银川和未来银川五段。历史银川是表达银川千年人文的底蕴,风情银川是反映银川民俗民风珍贵遗产,和谐银川是打造银川最靓丽的窗口,开放银川是创新银川城市精神的新亮点,而未来银川,则是进一步展示银川可持续发展的新辉煌。 九个城市节点分别为塞上明珠、银川民风、文化中心、城市中央、市民中心、塞上西湖、中阿论坛、北部新城、月坛金凤。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历史文化公园、英贤祠、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宁夏民风街、银川青少年宫、宝鼎广场、宁夏歌剧院、银川图书馆、宁夏博物馆、三馆两中心、曾杏绯艺术馆、中阿论坛、宁夏移民博物馆、人文亭阁等。 银川市城市中轴线概念规划通过集中考虑设置和完善一批大型文化空间,城市公园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市人文的精神所向,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品质和开放性城市旅游价值,同时向全中国及世界人民展示着银川城市人文生命序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宝鸡市关于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

宝鸡市关于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宝鸡市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及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的需要,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和生态园林宜居特大城市,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科学、规范、有序推进,前瞻性、高水平引领城市科学发展,解决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陕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等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结合宝鸡市城市规划建设实际,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凡在宝鸡市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除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国家机关的规范性文件、标准等规定外,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二章规划管理规定 第一节建设用地管理 第三条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控制指标严格执行陕西省住建厅《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规定》、《陕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相关规定。 第四条建筑基地面积未达到《陕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最低限值要求的零散用地不得单独开发建设,小于500平方米的零散用地宜作为公共绿地、广场等公共开放空间和停车场、社区管理用房、公厕、垃圾收集和中转、配电所、雨水泵站等社会公共设施用地。 第五条依法批准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建设用地,用地规划条件执行控制性详细规划。暂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块,用地规划条件按照《陕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和本规定的要求执行。 第二节建筑间距管理 第六条建筑间距是指两栋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 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新建民用建筑日照应满足大寒日不低于2小时的标准,旧城

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主要成果(XXXX-2020)

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主要成果(2010-2020) 1、规划期限和规划区范围 规划期限为2010年-2020年,其中:近期:2010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20年。 规划区:宝鸡规划区范围为宝鸡市辖区,面积为3574平方公里。 2、城市发展总目标 规划期内,将宝鸡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主导,商贸、物流、旅游业发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环境优良、文化特色突出的创新型现代化特大城市。 3、市域城镇化水平 近期(2015年),市域总人口为410万人,宝鸡市域城镇化水平为56%,城镇人口为230万人。 远期(2020年),市域总人口为425万人,宝鸡市域城镇化水平为62%,城

镇人口为265万人。 4、城市性质 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基地,西部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文化名城和生态宜居城市。

5、中心城区人口和用地规模 近期(2015年),城市人口规模为115万人,年均增长3.5%,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12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5平方米; 远期(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130万人,年均增长3.0%,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143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10平方米。 6、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为“一带一轴五组团”。 一带:为渭河沿线的东西向城市发展带,串联市级商业中心、文化中心、行政中心、商务中心和物流会展中心等城市公共中心,是城市功能的重要载体。一轴:为城市跨越式发展的南北向拓展轴,串联市级商务中心、行政中心、教育科研中心和体育中心等城市公共中心,是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要方向。五组团:为福谭组团、金渭组团、代马组团、陈仓组团和蟠龙组团。 7、中心城区综合交通体系 规划形成“双十双环一节点”的城市交通骨架,即:陇海线与宝中—宝成线形成了铁路十字骨架,铁路内环衔接;连霍线与宝平—宝汉线形成了公路十字骨架,公路外环过境;凤翔田家庄支线机场空运集散点。 考虑宝鸡中心城区用地布局形态,以及规划期内社会经济发展预期,规划1条轨道交通线路。线路走向基本沿东西向发展主轴布设,同时串联渭河两岸。快速公交系统(BRT)由5条走廊构成,总长78.3公里。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概要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 概要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 -2020年)概要 一、基本情况 (一)城市概况 西安市南和东南与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相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与咸阳市相连;东与渭南市相接。东西最长约204千米,南北最宽约116千米,总面积10108平方千米,下辖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等9区4县。到末,全市常住人口已达830.54万人。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西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13%的增长速度, 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737.1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125.33亿元。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1.修编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西安作为中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地位,是西部地区最具发展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对西安的发展日益重视。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安已经并在更多地承担着国家的发展建设任务。 2.修编是落实区域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陕西省域范围内,陕南地处秦岭山脉,是国家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区,陕北有相当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必须严格控制发展,而关中地区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成为陕西省人口最重要的聚集地。西安地处关中腹地,是陕西省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40%,拥有充分的就业机会和比较完善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是落实区域发展整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所在。为此,陕西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根据国家关于着力打造关中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西安市要率先建成现代功能完善的西部经济强市,切实承担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职能。 3.修编是落实国家航天、航空、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发展的需要

宝鸡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宝鸡市矿产资源总体计划(2002-2010年) 一、编制《总体规划》的思路 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指导意见》要求,依据《全国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1—2010年陕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和《陕西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文件进行了系统编制,其编制《总体规划》的思路是: 1、将《全国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1—2010年陕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精神具体落实到实处。 2、根据宝鸡市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现状,对2002—2010年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作出具体规划,同时制定出规划实施的保证措施。 二、《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介绍 第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 (一)矿产资源勘查状况 1、基础地质调查评价状况 我市基础地质调查评价程度比较高,已全部完成1:50万区域重力测量及1:20万航磁测量,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和1:20万区域地球化学测量覆盖全市应测面积,1:5万区域地质调查完成可测面积的25.72%,1:5万区域地球化学测量完成可测面积的20.47%,同时进行了不同比例尺的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基本查清了我市的地质构造格架和主要矿产种类在全市的总体分布特征,为我市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资料。 2、金属矿产资源勘查状况 金属矿产的勘查工作主要集中在秦岭山区(秦岭褶皱系)。全市共发现金属矿产12种,共发现金属矿产地63处,已探明储量的金属矿产有10种(占已发现金属矿产种数的83.33%),经勘查探明储量的金属矿产地有45处(占已发现金属矿产地总数的71.43%)。其中大型矿床2处,中型矿床12处,小型矿床31处。 已勘查金属矿产中金、铅锌等勘查程度较高,主要矿床达到勘探程度,勘查深度为100—300米,其它金属矿产勘查程度相对较低,但总体可达普查程度以上。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为: 黑色金属矿产:铁308万吨。 有色金属矿产:铜14万吨,铅81万吨,锌277万吨,锑732吨,伴生汞755吨。 贵金属矿产:金87吨,伴生银295吨。 稀散元素矿产:伴生镉2885吨,伴生镓39吨。 3、非金属矿产资源勘查状况 非金属矿产勘查工作遍及全区,但在关中川原区(华北地台)相对比较集中。全市共发现非金属矿产30种(含亚种),共发现非金属矿产地119处,已探明储量的非金属矿产有18种(占已发现非金属矿产种数的60%),经勘查探明储量的非金属矿产地有43处(占已发现非金属矿产地总数的36.13%),其中大型矿床11处,中型矿床14处,小型矿床18处。已勘查非金属矿产中水泥用灰岩、电石用灰岩、制碱用灰岩、钠长石、透辉石等勘查程度较高,主要矿床达到详查程度以上,其它非金属矿产勘查程度很低,大部分在普查程度以下。探明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储量为: 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红柱石29万吨,冶金用白云岩854万吨,冶金用脉石英751万吨,冶金用大理岩20万吨,电石用灰岩43702万吨,制碱用灰岩40670万吨等。 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磷47008万吨,硫铁矿(硫)280万吨,蛇纹岩800万吨等。 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产:石墨381万吨,水泥用灰岩133619万吨,水泥配料用粘土3351万吨,玻璃用石英岩466万吨,钠长石556万吨,透辉石28980万吨,饰面用花岗岩247万立方米,饰面用大理岩1749万立方米,砖瓦用粘土239万立方米等。 4、能源矿产资源勘查状况 我市能源矿产主要为煤和地热两类。 (1)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三个带:一是陇县戚家坡—麟游北马坊的早、中侏罗世内陆盆地型低硫环保煤带;二是凤县倒回沟—太白县大院子的中石炭世山间盆地型优质无烟煤带;三是凤县马厂—扈家窑的早、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 (试行)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六、四十七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应当依据本办法。 第二条城市人民政府是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的组织机关。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政府组织、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的原则,建立相应的评估工作机制和工作程序,推进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定期评估工作。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第三条城市人民政府可以委托规划编制单位或者组织专家组承担具体评估工作。 第四条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机关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决定对其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前款规定的评估的具体组织方式,由总体规划的审批机关决定。 第五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相关部门,为评估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技术和信息支持。各相关部门应当结合本行业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情况,提出评估意见。 第六条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工作,原则上应当每2年进行一次。 各地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开展评估工作的具体时间,并上报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机关。 第七条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形式,了解公众对规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 第八条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要将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与现状情况进行对照,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总结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各项内容的执行情况,客观评估规划实施的效果。 第九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将规划评估成果上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原审批机关备案。 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的评估成果,由省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 第十条规划评估成果由评估报告和附件组成。评估报告主要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下一步实施的建议等。附件主要是征求和采纳公众意见的情况。 第十一条规划评估成果报备案后,应当向社会公告。 第十二条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 (一)城市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是否与规划一致; (二)规划阶段性目标的落实情况; (三)各项强制性内容的执行情况; (四)规划委员会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等决策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情况 (五)土地、交通、产业、环保、人口、财政、投资等相关政策对规划实施的影响;

城市空间结构的集中与分散实例--银川

城市空间的集中与分散实例分析----银川 摘要: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每个城市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集中与分散则是研究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一个基本视角。本文从集中与分散的角度分析城市空间的演化过程,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城市银川市作为实例进行分析。银川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建国以来,由民国初期的“哑铃状”发展到“带状组团式”,改革开放后进行了一次大的规划,最终形成银川市“三中心并联式”的格局。在这一系列的变革中,城市空间经历了集中---分散---再集中—再分散的过程。 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集中分散银川市规划 一.城市空间结构的集中与分散 城市空间结构指的是城市物质要求在特定社会生产和生活水平以及自然环境资源多种背景下所形成的城市功能组织方式以及背后社会政治、经济、生态、文化等内在机制相互作用所决定的空间布局特征。集中与分散是城市空间演化中的基本表现,它们贯穿于城市发展运动的全过程,并体现于不同尺度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组织上。因此,集中与分散是研究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一个基本视角。 集中是城市空间的基本特征,它是城市空间演化过程中集聚与扩散等作用引力聚焦的过 程。集中的相对性决定了集中的复杂性。集中主义的代表是勒柯布西埃,他提出用城市的 三维结构来解决大城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著名的“平行城市”方案。 分散是城市空间的一种异化现象,是对城市空间过度集中的—种反动,也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中的必然行为。分散的相对性只有与集中空间联系起来考察后才有真实的意义。分散的城市形态所反映的正是空间内人类活动分散化了的表征,同时也是受制于各种自然条件与环境的结果。分散主义的代表是霍华德,为了解决城市中存在的问题,他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 集中与分散作为城市空间结构的一种状态,所反映的是空间结构内在的相互关系。集中与分散的空间运动总是在一定的人类行为动力的驱使下以或聚或散的空间表现而呈现两相依依的社会与空间关系。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空间的演化遵循从集中—分散—再集中—再分散的轨迹,其中每一个阶段都有完全不同的意义,每后一个阶段也不单单是前一个阶段的简单重复。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集中与分散实例分析----银川 本文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城市银川作为实例进行城市空间结构的集中与分散的探讨、分析。选取该城市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以银川为中心半径500公里范围内,包括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盟、巴彦淖尔盟、乌海市,陕西北部的榆林市、延安市及甘肃的庆阳地区,它们的经济、文化、商业触角均远离其本省区的核心辐射,而在这10万多平方公里、1000万人口的区域范围内,只有银川是省会城市,同时又是城市人口超70万的大城市。因此有理由认为,银川的强盛会带动在包头、太原、西安、兰州一带形成新经济三角带,在中国西部城市规划编制史上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具有可操作性。2、作者本人来自宁夏,对银川的城市发展有一定的了解,银川作为我的故乡,借这次机会可以更好的了解银川的历史发展及规划现状。 1.银川城市空间的历史演化。 1)银川古代城市空间形态为横向发展、均衡对称的矩形城廓。银川自公元前119年始建,

凤翔县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内容简介

凤翔县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主要内容 本轮规划在充分调查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凤翔县城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城镇发展条件、历史沿革、现状及存在问题等做了充分的分析论证,对城市发展的各项指标进行了科学的预测,并对凤翔县城建设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规划成果共提交基础资料汇编一本、说明书一本、城市人口与建设用地规模研究一本、图册一套(文本、图纸)。规划图纸内容包括:区位分析图、上位规划分析图、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等规划图纸48张,文本包括十六章节。主要从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进行了阐述。 一、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主要从县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县域空间管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域产业发展规划、县域旅游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十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二、中心城区规划 1.主要内容 ①规划年限:2015年—2030年。 近期:2015年—2020年; 远期:2021年—2030年。 ②范围:南起雍城湖、西府大道以南约700米,北至三里河边,东至秦文路,西至雍城变电站。 ③城市发展定位:宝鸡副中心,西部地区白酒产业基地,关天经济区能源化工基地,历史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 ④城市发展方向:东扩西进、北移南优、集中成片、规模发展。 ⑤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形成“一廊、两轴、三心、五区”。 ⑥其他内容 除上述主要内容外,规划还对城区综合交通规划、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城区环境保护规划、城区综合防灾规划、城区发展时序引导及规划管理措施建议等做了概述。 2.主要指标 ①人口规模 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达到15万人,到2030年城市人口规模达到20万人。 ②用地指标 规划城市总建设用地21.49平方公里。 近期(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15.1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1平方米;远期(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1.49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7平方米。 其中:居住用地701.19公顷,人均用地面积35.06平方米;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47.46公顷,人均用地面积7.37平方米;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281.25公顷,人均用地面积14.06平方米; 工业用地173.21公顷,人均用地面积8.66平方米; 物流仓储用地87.17公顷,人均用地面积4.36平方米;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436.89公顷,人均用地面积21.84平方米; 公用设施用地13.61公顷,人均用地面积0.68平方米; 绿地与广场用地307.85公顷,人均用地面积15.39平方米。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审查内容标准【模板】

附件: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审查内容标准为进一步规范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审查工作,提高规划成果质量,根据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河北省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办法补充规定》,现就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审查内容制定如下标准: 一、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和附件三部分。 其中,附件中应当包括规划说明书、规划纲要技术审查会审查意见、规划公示意见和对意见落实情况的说明、省直有关部门意见和对意见落实情况的说明、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意见、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市政府对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意见、规划修编大事记、规划编制单位内部技术审查会纪要,以及其它相关会议的记录文件。 规划文本、图纸和附件一律采用A4纸规格装订,规划图纸一律按照A3纸规格成图,并折叠成A4纸规格装订。规划强制性内容必须在文本中明确,并采用黑体字加下划线表示。 二、总体规划成果审查的主要内容 凡提请省规委会、政府常务会审议的城市总体规划,在完成规划成果的基础上,城市政府应当组织编写专门的汇报材料,并制作PPT(幻灯片)形式的多媒体汇报稿。设区市按照20分钟汇报时间准备,县级市按照15分钟准备。审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城市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城市定位 在简要总结现行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分析城市发展现状、发展条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规划修编重点解决的主要问题;确定城市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城市性质,明确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

1、明确市域城镇发展战略,分析城镇化发展现状,提出规划到2010年、2020年市域总人口、城镇人口和城镇化水平。 2、提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结构,明确城镇的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布局。 3、确定市域交通、通讯、能源、供水、排水、垃圾处理、防灾等重大基础设施网络以及重要的社会服务设施,提出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 4、提出市域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明确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的范围。 5、县级市的城镇体系规划,还应当编制市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专章,确定市域村庄发展的控制原则和措施,提出村庄空间布局调整和用地整合的意见,明确市域现状及规划调整后的村庄数量。 6、区别不同情况,有的城市还应当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增加重点地区发展规划的专章。 (三)中心XX区规划 1、分析中心XX区用地发展现状、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 2、确定中心XX区规划到2010年、2020年的城市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 3、确定中心XX区的总体布局结构,明确城市的功能分区。 4、确定城市各类用地的布局。其中,居住用地规划统一调整为居住用地和住房建设规划,要明确住房保障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分别提出2010年、2020年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和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规模、居住人口和用地布局。提出XX区内棚户区改造、旧住宅区改善的目标、措施和步骤。 5、确定中心XX区公共设施规划布局,提出城市中心的位置和规模,统筹安排行政中心、文化体育中心、商业中心、科研教育中心等主要公共设施布局。 6、确定城市交通发展策略,明确城市道路网结构,提出主次干路和支路的路网密度、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万人拥有公交车数量等规划指标。明确城市主干路功能和城市对外交通联系。 -2-

城市总体规划技术标案例

第五章投标文件商务标格式 **城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投标文件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城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投标文件内容: 技术标 投标人: (盖章)法定代表人 或其委托代理人:(签字或盖章) 年月日

一、项目解读 1、规划修编背景 (1)宏观政策的战略新部署 当前中国已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调整、转型、跨越、提升”等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词。十八大提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由于在城乡统筹、区域协调、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都需要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新型城镇化也因此成为了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和抓手。 相比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在发展目标、实现路径、空间布局、政策环境以及关注重点等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直接影响到城市规划对空间布局的统筹结果。借势国家推进转方式调结构所营造的良好政策环境,**城市也需要通过城市规划的修编来引导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实现,加快构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探索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径。 (2)区域发展的战略新格局 中心城市带动和区域整合发展,已经成为了国家促进地方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各省市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纷纷形成了以规划建设产业高度聚集、产城高度融合的新经济区为重点的新一轮发展态势。在重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背景下,国务院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2011-2020)》的批复,意味着**城市所在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版图。同时,为实现胶东半岛这一省内优质资源最为集中区域的转型升级,山东省及时出台了《关于建设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意见》,胶东半岛各城市均推出了发展不同特点高端产业的规划,将发展高端产业、高端产品和高端技术自主创新平台作为区域发展的重中之重。 从国家到省级政府的一系列战略举措,意味着**城市将依托优势区域板块获得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政策、大规模基础设施、产业等),如何更好地从自身禀赋特征和发展目标角度,探讨在区域战略中的地位及诉求,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先行区、示范区,将成为诸城未来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性议题。 (3)重大设施的战略新提升 随着潍日高速公路、对接青岛东西大通道、滨(潍)诸城际铁路、胶新铁路电气化改造等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的完成,**城市的对外交通条件将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也将明显提升。 上述重大交通设施在**城市的相继落户,一方面为**城市经济产业的优化升级提供了基础支撑,另一方面也成为了影响**城市城镇空间布局的新的作用要素,需要重新审视**城市的区域地位和作用。 (4)城市转型的战略新阶段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诸城中心城区人口急剧膨胀,城市发展空间明显不足,大大制约了城市化进程。根据山东省“十二五”城镇化的发展目标,未来3-5年内,

永宁县望远镇总体规划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3) 第二章城镇发展目标与策略 (3) 第三章城镇性质 (5) 第四章城镇规模 (5) 第五章城镇总体布局 (6) 第一节土地资源利用 (7) 第二节城镇用地总体布局 (7) 第六章城镇用地布局规划 (8) 第一节居住用地 (8) 第二节公共设施用地 (9) 第三节工业用地 (11) 第四节仓储物流用地 (11) 第七章城镇综合交通规划 (12) 第一节城镇综合交通规划策略 (12) 第二节城镇对外交通规划 (12) 第三节城镇道路规划 (13) 第八章城镇绿地系统规划 (14) 第九章城镇基础设施规划 (15) 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15) 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16) 第三节雨水设施规划 (16) 第四节供电设施规划 (17)

第五节电信工程规划 (17) 第六节燃气工程规划 (17) 第七节环境保护规划 (18) 第八节环境卫生规划 (18) 第九节城市防灾规划 (19) 第十章近期建设规划 (20) 第十一章规划实施措施 (21) 第十二章附则 (21) 附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一:现状建设用地统计表 (22) 附表二:现状用地汇总表 (22) 附表三:规划建设用地一览表 (23) 附表四:规划用地汇总表 (2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编制本次规划的主要背景 1银川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制定空间发展战略。 2 永宁县城进入全面发展期,城市化快速发展。 3 望远镇面临经济结构的调整,城镇发展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 第二条规划依据 以《银川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和《永宁县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为依据,参考《永宁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永宁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2011-2015》、《永宁县十二五规划》等相关专题研究,遵从银川市和国家的规划法规、条例。 第三条规划年限 近期2014-2019年; 远期20l9-2030年。 第四条规划范围 本规划的规划区范围是斋堂镇域行政管辖面积为105平方公里,镇中心区规划范围为887.4公顷。 镇域定位:银川市的外围组团,以医药、生物工程、化工、农副产品加工、高新农业为主的新型工农业综合园区。 镇中心区定位:镇域行政、经济、文化中心,银川市望远组团的经济中心。 第五条在规划区范围内一切规划建设及土地利用,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执行本规划。 第六条本规划强制性内容指文本中黑体字条文。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加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设的,属严重影响城市总体规划的行为,应依法进行查处。 第二章城镇发展目标与策略 第七条规划指导思想 生态优先,打造城市安全屏障:由于宁夏在全国生态系统中所处的独特地位与作用,望远镇的生态环境保护同时影响着区域生态系统的运行。望远镇的发展要以生态保护为根

完整word版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2.docx

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 -2020 )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 (3) 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5) 第一节城乡统筹发展 (5) 第二节市域空间管制 (6) 第三节市域人口和城镇化水平预测 (8) 第四节城镇体系结构 (8) 第五节城乡建设标准 (10) 第六节重点城镇发展指引 (11) 第七节产业布局规划 (13) 第八节综合交通规划 (14) 第九节旅游规划 (16) 第十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 (17) 第十一节市政工程设施规划 (17) 第十二节宝鸡-蔡家坡城乡统筹重点示范区发展建议 (24) 第十三节中心城市与周边城镇协调发展建议 (25) 第十四节市域与周边城市协调发展建议 (26) 第四章规划区城乡统筹 (28) 第五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31) 第六章中心城区总体结构 (32) 第七章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 (34) 第一节居住用地规划 (34) 第二节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35) 第三节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 (38) 第四节绿地系统规划 (40) 第八章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43) 第一节交通发展目标与战略 (43) 第二节对外交通规划 (44) 第三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46) 第九章中心城区城市景观与特色规划 (50) 第十章中心城区旧区更新规划 (52) 第十一章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利用规划 (53) 第十二章中心城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 (55) 第十三章中心城区市政工程规划 (58) 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58) 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59)

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 -2020 )文本 第三节雨水工程规划 (60) 第四节供电工程规划 (60) 第五节通信工程规划 (61) 第六节燃气工程规划 (61) 第七节供热工程规划 (63) 第八节环卫设施规划 (63) 第十四章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 (65) 第一节综合防灾与安全保障 (65) 第二节抗震工程规划 (66) 第三节防洪工程规划 (67) 第四节消防工程规划 (67) 第五节人防工程规划 (68) 第十五章中心城区建设时序 (70) 第十六章规划实施 (73) 第十七章附则 (75) 附表 1 :城市发展目标指标体系 (76) 附表 2 :市域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规划 (78) 附表 3 :市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 (80) 附表 4 :中心城区现状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82) 附表 5 :中心城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83) 附表 6 :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84)

总体规划需提交的成果一览表

(一)技术文件 技术文件包括基础资料汇编、说明书、技术图纸和公众参与报告;专题研究收录于技术文件中。 1)基础资料汇编: (1)上层次及相关规划要求 已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等上层次规划和相关规划对编制区的规划要求,以及相邻地区已批准规划的情况。 (2)自然条件 编制区的水文、地质、地貌、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特征等自然条件。 (3)人口及居住状况 编制区的人口空间分布、人口结构及居住状况等情况。 (4)土地利用现状 土地利用现状及征地权属情况(以“现状用地平衡表表”和“现状用地权属表”的形式汇总)。 a、用地结构及各类用地布局现状。 b、已划拨或出让用地的征地权属情况。 c、已批准的设计要点情况。 (5)建筑物状况 编制区的建筑物状况,包括建筑物的用途、面积、建设年代、建筑质量、建筑权属、建筑层数和合法性等情况。 (6)道路交通现状 现状道路的等级体系、功能划分、红线及断面形式、交叉口形式、交通设施的分布与规模。 (7)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现状公共服务设施的类型、规模和分布情况。 (8)市政公用设施现状 各类市政公用设施的分布、规模、用地面积以及管网等级和分布情况。 (9)历史文化及建筑风貌 编制区的历史文化传统(包括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情况)、建筑特色及环境特征等资料。 (10)环境保护现状 编制区主要污染源、污染类型及污染指标。 (11)其它

2)说明书: (1)前言 说明规划编制的背景及主要过程,包括规划的委托和编制过程等。 (2)规划依据与原则 说明规划编制的依据和原则,包括已审批的上层次规划及专项规划,适用的法规、规范和其它依据,规划编制所遵循的主要原则等。 (3)现状概况与问题分析 简述编制区自然、历史和现状特点,分析评价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等,并提出相应规划对策。 (4)规划目标 根据上层次规划的要求,结合编制区的发展条件,确定编制区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与发展目标,并预测编制区的人口发展规模和开发建设规模。 (5)用地布局 分析影响编制区用地布局结构与功能组织的重大因素;阐述用地布局与功能组织的基本思路及规划方案;确定各类用地的布局、规模及规划要求;列出“规划用地平衡表”。 (6)地块划分与细分 评价影响编制区地块划分与细分的要素,明确地块划分与细分的依据和原则,确定地块划分与细分的方法。 a、结合道路和自然界线,在编制区内进行地块划分,并确定分地块编码。 b、结合道路界线、自然界线、土地权属情况和出让要求,在地块内进行地块细分,并确定细分地块编码。 (7)地块控制 按照规划控制的要求及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编制区的各地块及细分地块的建设用地性质和建设用地使用强度等控制指标,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控制指标进行必要的说明和论证。 a、建设用地性质:确定地块土地使用性质。地块的土地使用性质按《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原则上分至中、小类;确定地块和细分地块土地使用性质的兼容范围或适宜建设要求。 b、建设用地使用强度:确定各地块地面以上总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限高、人口密度等控制指标。 (8)道路交通规划 评价道路交通现状;预测发展需求;落实上层次规划确定的控制要求;制定交通组织原则和交通发展对策,合理组织内外交通系统;确定各类交通设施的布

基于自然资源禀赋的全市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银川市为例

基于自然资源禀赋的全市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以银川市为例1 赵健 摘要:目前我国的生态城市规划大都是结合新区开发建设进行的相关规划研究,而针对全市域开展的生态战略研究在规划业界还较少。本文以银川市为例,从最宏观的层面开展对银川的生态本底研究,创新性的提出生态战略的研究方向、研究领域和推进模式,进而提出银川全域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力求对于其他相关类型的规划项目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市域生态战略生态安全格局 一、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是指导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纲领性文件,其中将“生态文明、绿色低碳”作为规划要坚持的重要原则之一,并要求创新规划理念,“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 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不断深入,我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展了生态城市和城区的建设实践。截至2012 年,提出建设“生态城市”或“低碳城市”的地级(含)以上的城市共有280 个,提出将生态建设作为重大目标的城市占到所有地级市的97.6%。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作为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主管部门,从2012年起连续三年审批了16个生态试点城市、示范城区的申报,为生态城市的发展和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标杆作用【1】。 从理论和实践发展来看,国际生态城市已经逐渐从生态学界、城市规划界的理论探讨和示范项目阶段,逐渐开始走向引领世界城市建设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目前,全球已有许多城市正在按生态城市目标进行规划与建设,如德国的法兰克福、巴西的库里蒂巴、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丹麦的哥本哈根、美国的克利夫兰和波特兰大都市区、日本的新九州地区等。但其实我国的生态城市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理念与方法也在进一步研究之中。目前的生态 1论文获得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典型类型村镇规划编制实施技术研究与示范(2014BAL04B02)》支持

宝鸡市人口城市化发展研究

第21卷 第11期干 旱 区 资 源 与 环 境Vo.l21 No.11 2007年11月Jour na l of A ri 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 m ent N ov.2007 文章编号:1003-7578(2007)11-101-05 宝鸡市人口城市化发展研究* 贾晓丹,卢新卫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安 710062) 提 要:本文计算了宝鸡市55年来人口城市化水平,并与陕西省关中地区、陕西省其它城 市以及全国几个重点城市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宝鸡城市化发展趋势与关中地区基本一致;人 口城市化水平全省排名第四位;与全国重点城市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进一步分析宝鸡城市 化水平与GDP之间的关系及增长趋势,得出二者的相关关系。在分析宝鸡城市化发展缓慢的 原因之上给出宝鸡市良性发展城市化的提升战略研究。 关键词:城市化;人口城市化;宝鸡市 中图分类号:X144,X22 文献标识码:A 计算一个区域城市化的标准方法有很多[1-5]。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的定义,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6,7]。人口城市化水平是比较各区域城市化的基本尺度。城市化水平的高低,首先表现为人口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本文选择位于西北地区中部的陕西省宝鸡市作为研究城市,在计算了该市55年来人口城市化水平基础之上,着重分析宝鸡市与关中地区、陕西省城市化发展的关系以及与全国其他城市的横向比较及差距,力求找出宝鸡城市化发展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并给出提升战略。 宝鸡是陕西省第二大城市,因陇海铁路、宝成铁路、宝中铁路在此交汇,使之成为我国西部贯通东西、构架南北的交通枢纽。宝鸡市位于八百里秦川西部,属于陕西关中地区六个城市和地区之一。研究其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对其城市本身快速发展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也对关中地区乃至陕西省的城市化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1宝鸡人口城市化发展分析 1.1人口城市化水平 55年来宝鸡人口城市化水平统计结果趋势(图1)。总体来说,宝鸡城市化水平经历了一个逐步上升的过程。1949年,宝鸡非农业人口仅为14.93万,城市化水平只有10.77%,2003年的非农业人口达88. 85万人,城市化水平增至24.20%。非农业人口增幅高达495%,高于同时期内总人口的年增长幅度(165%)。然而,相对而言城市化水平增幅不高,不到14%。50多年来宝鸡城市化发展的速度有一定的差异,按照其城市化发展速度,将宝鸡的城市化过程大体上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49年!1957年城市化上升,近10年时间城市化水平提高了2.57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年增长速率平均为1.89%。第二阶段,1957年!1980年城市化进程相当缓慢,10多年时间内城市化水平基本保持不变,在其间还出现三次下降趋势:分别是57-62年、70-75年和79-80年。在文革期间城市化水平倒退可以理解,但是紧接着的79年到80年出现较大降幅也许是文革中经济破坏的滞后效应所影响。第三阶段,1980年! 1988年,城市化水平缓慢上升,其间出现一次85年到86年的明显下降。第四阶段,1989-2004城市化水平稳步上升,15年时间内城市化水平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年增长率为0.02。 *收稿日期:2006-9-2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XRK006)和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5-0861)资助。 作者简介:贾晓丹(1979-),女,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环境污染与修复。 E-m ai:l ji ax i aodan@https://www.doczj.com/doc/2c1763038.html,.c 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