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荐)针灸学发展历史

(推荐)针灸学发展历史

(推荐)针灸学发展历史
(推荐)针灸学发展历史

针灸学发展历史

针灸学,是中国医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抗争中创造出来的极为神奇合理的医疗手段。它的发展是可以折射出中国传统医学对世界医学影响力的变化。它发源于中国,现在正向国外流传,当前已经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作用成部分。

针与灸的起源

针灸术,是由“针”和“灸”两种治法组成的。它是通过针刺和艾灸调整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针灸这门科学是一门高深的学科。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时期。

据史书记载,针灸学最早见于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一书。原文为“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技术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广为流传,并逐渐传向了世界。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

上溯至远古时期,那时候的人们偶然间被某些坚硬的物体,如石头、荆棘等触碰了身体的某些部位,会不经意间出现些意想不到的疼痛减轻的现象。古人由此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以减轻疼痛。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那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挖刺、磨制技术,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精致的、适合刺入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器具——砭石。人们就用“砭石”刺入身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砭石在当时还常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排脓,所以又被称为针石。《山海经》中记载:“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有关针石的最早记载。中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石实物。可以说,砭石是后世刀针工具的基础和前身。至秦汉时期,针石已由石针、骨针、竹针逐渐发展成为金属针。金属针发展到现在,经历了铜、铁、银、合金以及不锈钢针具等阶段。针具的改革,扩大了针刺治疗范围,提高了治疗效果,促进了针灸术的发展。

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在使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身体某些部位的疼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和解除,继而学会使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

熟的石块、沙石进行局部地热熨,逐步发展至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摸索,选择了易燃而且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草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于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于艾草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芬芳、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因而成为了最重要的灸治原料。

砭而刺之逐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逐渐发展为灸法,这就是针灸治疗法的前身。

古代针灸的发展历程

随着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人们逐渐发现了很多可以治疗某些疾病的特定腧穴,使其由最早的“以痛为腧”逐渐得以定位和定名,在腧穴不断增加的基础上,根据腧穴的主治作用,结合针刺疗效和古代的解剖知识,古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和认识到人体有一个精气运行的完整结构——经络系统。通过不断总结、实践,将腧穴、经络从理论上系统化,形成了经络学说。经络学说以及其他中医理论的形成使针灸成为中医一门独立的学科。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众多的有关针灸的记载让后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了针灸学并把它发扬光大。《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全面而又系统地描述了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腧穴、诊法病机、法疗原则、刺灸方法以及其适用症和禁忌症等。其中尤以《灵枢》所论述的针灸内容尤为详尽,故有《针经》之称。《黄帝内经》为针灸学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理论。《难经》在经络、腧穴以及针灸等方面对《内经》做了补充。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论》,成功地把针灸和针药结合治疗得以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准。晋代的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专著,也是既《黄帝内经》之后,对针灸医学又一次总结,在针灸学发展历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唐代的孙思邈著《千金方》发明了同身穴取穴法,肯定了阿是穴的作用。据《唐书百官志》记载,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在国家医疗和教学机构“太医署”中设有针博士、针助教、针师等职,专门从事针灸教学和医疗工作。宋代王唯一编撰了《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圆经》,并铸成针灸铜人模型两个,是世界上最早的立体针灸模型,开创了经穴模型直观教学的先河。明代时针灸学发展的昌盛时期,针灸著作较多,而《针灸大成》是这些著作中的一颗明珠,搜集了经典著作、历代医家精华及本人经验而写成。该书是继《针灸甲乙经》之后又一次总结性的针灸学著作,至今仍然是针灸临床参考书之一。

可以说针灸学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勤劳的结晶。针灸学的产生以及以后的发展,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了极大地影响,它开拓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思路,丰富了医学的内容。对现在的世界医学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近现代针灸的落寞与复兴

鸦片战争以后到明国100多年间,由于反动统治者和侵华帝国主义者的歧视和扼杀,针灸日益衰落,只在民间流传使用。针灸学看似前途灰暗了。其实不然,既然针灸学在过去有那么辉煌的成就,它的未来又怎么会灰暗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促进了针灸医学的复兴和繁荣。针灸教育事业也有了长足迅速的发展。为了便于开展学术的交流,1979年成立了中国针灸学会。在临床方面,针灸对内外妇儿等科100多种病症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对心脑血管疾病、胆道结石、细菌性痢疾、乳腺增生等疾病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1958年针刺麻醉开始使用于临床,为麻醉方法增加了新内容,推动了针灸医学的深入研究。由是,针灸学的研究工作也从临床的治疗经验的总结发展到开展实验研究,并在经络现象、经络实质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近年来对针刺手法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现在,针灸医学得到了全面复兴、科学飞跃,并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普及。我国的医学科学工作者在继承古代针灸学成就的基础上,还开展了电针、耳针、磁针等疗法,其临床治疗范围不断扩大,可直接治疗病症达300多种。针灸学正在日益成为一门独立的医学诊疗学。另外,针刺麻醉术的研究以及应用也印证了针灸学的发展与进步。它是在祖国医学经络学说和针灸止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方法首创于1958年,多年来成功应用于100余种大小手术。50年来我国对针灸针麻作用原理的不断研究,促进了我国在生理、生化与形态学的研究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针麻既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又是我国医学科学工作者利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提高祖国医学遗产价值的典型例证。

针灸必将走向世界

针灸在南北朝时期就开始东传朝鲜、日本等国,13世纪以前,通过“丝绸之路

”逐渐西行,对阿拉伯医学等曾有一定的影响。今年来在国际上掀起一股经久不衰的“针灸热”。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官员中岛宏宣布:“针灸医学已成为世界通行的一门新的医学学科。”并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成立了国际针灸培训中心。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于1984年8月在北京成立,1987年11月在中国举行了成立大会。传统的针灸疗法已经逐渐走向世界,为人类的卫生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中国的针灸正在为世界人民造福。

法国是引入、研究、应用针灸最多最早的国家,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可称为欧洲的首位。法国很早就成立了较完整的针灸教学机构和学术团体,并发行多种中医及针灸的刊物。在美国,针灸师过去很受排斥,近年来却发生很大的变化。政府把它列入国家的研究计书之内,并拨款资助。前苏联队针灸的疗效早已确认。前苏联保健部曾发出指令,要义务人员对针刺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要求各地和加盟共和国的诊所以及工业中心的大门诊部,都设立针灸治疗室。并多次派留学生来我国学习针灸疗法。

实际上,在英国、德国、加拿大、奥地利、瑞士、希腊等国,针灸的研究和应用都是十分活跃的。此外,泰国、越南、印度、匈牙利、捷克、波兰、意大利、丹麦、阿根廷等许多国家都有针灸医师或针灸学校,从事针具疗法的研究和应用。

有的外国报刊评论说:“世界已经进入了针灸时代”。目前。针灸医学已经由他的故乡——中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它将和现代医学并驾齐驱,为全人类的健康繁衍做出贡献。针灸的发展与繁荣见证着中国的发展与繁荣,中华民族的复兴与昌盛。让历史告诉未来,我们的国家正在不断地强盛。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针灸学课程学习梳理及感悟

针灸学课程学习梳理及感悟本学期我对针灸课程的学习已经完成。通过对新编教材的学习,我从中获益匪浅,感受到了针灸从古代乃至现今的巨大魅力。在对诊法和灸法的简介一课中,我体会到她们的重要性,所以在本学期的开始,我就坚定了把针灸学好的信心。在老师指导学习的过程中,谈及针灸的广泛应用性和个体针对性,我更是坚持这个“学好针灸学,治愈患病人”的信念。既然这样,针灸学的目的更是需要我们深入理解,这才有助于以后的学习与运用。首先,上篇针灸理论中,熟记经络总论、腧穴总论和经络腧穴各论中的该概念、循行路线及规律,熟练掌握腧穴的定位、临床主要穴位的主治特点和操作注意事项,了解非重点穴的主治及操作。其次,在中篇的针灸技术中,了解针法、灸法的起源和概要;在刺灸法各论中,了解针具灸具分类、构造、规格、样式、检查、保养等,熟练掌握针灸的操作手法、体位的选择注意事项及操作技能和注意事项。再次,在针灸应用中,掌握针灸治疗原则、处方,熟记特定穴的运用,了解掌握各科常见病的针灸治疗方法。最后,以参考资料辅助自学,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在学期末,我对这本针灸学内容安排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摘录了课程的重点,总结了重点。以下为按学习过程的顺序简要介绍本学期所学内容及归纳总结: (一)一、绪言部分。1、针灸学的发展简史。2、针灸学的对外交流。3、针灸学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二、刺灸法总论。1、针具与刺法的源流。2、灸法的起源与发展。3、刺法及灸法操作的量学要素。 三、刺灸法各论。1、毫针刺法。毫针的构造、规格、检查和保养。2、毫针刺法的练习。 a、指力练习 b、手法练习 c、自身练习3、毫针的选择和消毒。4、体位的选择,以仰卧位和俯卧位为主。5、毫针刺法a、进针法,有单手、双手进针法和针管进针法,双手又分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舒张进针法。b、进针的角度和深度。6、行针手法。行针包括提插、捻转、循法、弹法、刮法、摇法、飞法、震颤法,其中以提插捻转为主要行针方法。7、得气。此步骤很关键,它关系到针法疗效好坏;医者得气则其刺手可体会到针下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反应;患者得气会有酸麻重胀之感,亦有“雷霆乍惊”“如鱼吞钩而浮沉”之反应。8、毫针补泻手法,主要以捻转补泻合提插补泻为主,兼以徐疾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开阖补泻、平补平泻等操作手法;复式手法可见于烧山火、透天凉。9、留针与进针,留针实践根据病人情况而定,虚者宜补,时间可稍长些,实者宜泻,时间稍短些;临床上留针通常不超过30min。出针补者为快出,用干棉球按针孔直至无出血现象,泻者出针为摇大针孔,无须铵压针孔。 10、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临床上若出现晕针、滞针、弯针、断针、血肿情况,医者不能慌张,应按照有关处理方法进行应对。11、针刺注意事项。 四、灸法。灸法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其种类分为艾灸和其他灸法。艾灸分为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温针器灸,其他灸法有灯火灸和天灸等。其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书中以详细介绍。 五、拔罐法。现代常用玻璃罐和抽气罐。其吸附方法分为火气法(闪火、投火、滴酒、贴棉法)、水吸法、抽气吸法。要使拔罐得到疗效,还可以施用几种行罐方法,如走罐法闪罐法、刺血拔罐法、留针拔罐法等。 六、其他针法。如三棱针法、皮肤针法、皮内针法、电针法、穴位注射法等。 (二)一、经络总论。重点介绍了经络的组成、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的功能及分布,简要了解了十二经别、十二经筋、的作用。然后了解了经络的相互作用关系。

针灸学发展历史精编

针灸学发展历史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针灸学发展历史 针灸学,是中国医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抗争中创造出来的极为神奇合理的医疗手段。它的发展是可以折射出中国传统医学对世界医学影响力的变化。它发源于中国,现在正向国外流传,当前已经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作用成部分。 针与灸的起源 针灸术,是由“针”和“灸”两种治法组成的。它是通过针刺和艾灸调整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针灸这门科学是一门高深的学科。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时期。 据史书记载,针灸学最早见于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一书。原文为“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技术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广为流传,并逐渐传向了世界。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 上溯至远古时期,那时候的人们偶然间被某些坚硬的物体,如石头、荆棘等触碰了身体的某些部位,会不经意间出现些意想不到的疼痛减轻的现象。古人由此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以减轻疼痛。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那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挖刺、磨制技术,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精致的、适合刺入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器具——砭石。人们就用“砭石”刺入身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砭石在当时还常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排脓,所以又被称为针石。《山海经》中记载:“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有关针石的最早记载。中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石实物。可以说,砭石是后世刀针工具的基础和前身。至秦汉时期,针石已由石针、骨针、竹针逐渐发展成为金属针。金属针发展到现在,经历了铜、铁、银、合金以及不锈钢针具等阶段。针具的改革,扩大了针刺治疗范围,提高了治疗效果,促进了针灸术的发展。 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在使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身体某些部位的疼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和解除,继而学会使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熟的石块、沙石进行局部地热熨,逐步发展至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摸索,选择了易燃而且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草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于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于艾草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芬芳、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因而成为了最重要的灸治原料。

实验针灸学考试必过培训资料

实验针灸学考试必过

实验针灸学 1、实验针灸学定义:实验针灸学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研究针灸学基础,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效应及机制的一门学科,是传统针灸学与现代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兴交叉学科,是针灸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实验针灸学的基本任务: 促进针灸学的发展是实验针灸学的主要任务;培养现代化的针灸人才是实 科研选题的种类:1基础研究:探索性强,自由度大,风险高2应用研究:实用性强,理论和方法比较成熟,风险较小3开发研究:风险低,成功率高,具有投资大,经济效益高的特点 假说的重要性:建立假说是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科研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假定性的解释和说明。科学研究中离不开科学假说,凡是以客观事实和现有的科学理论为基础,能够揭示科学问题的内在特征和规律的学说,就是科学假说。建立假说是选题的核心与灵魂,假说的正确与否从根本上决定科研工作的成败,假说水平的高低决定科研成果水平的高低。 假说的特性:1来源的科学性2说明的推测性3解释的系统性4结论的可验证性 假说建立的步骤:1产生初始意念2形成初步假说3不断完善假说 4、假说的检验(1逻辑分析2实践检验) 经脉现象的定义:经脉现象,亦称经络现象,是机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沿古典经脉循行路线出现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 经脉现象包括哪些内容?循经感传,循经皮肤病,循经神经血管反应,循经感觉障碍 循经感传的定义:循经感传:系指用针刺,艾灸、低频脉冲电或其他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酸,胀,麻等“得气”感,从受刺激的穴位开始,沿古典医籍记载的经脉循行路线传导的、能通过大脑感知的现象。分显性与隐性感传。 9.循经感传的特征:1) 感传路线四肢部与古典经脉主干循行路线基本一致,躯干部常有偏离,头面部则差异较大。 2)感传感觉大多数以酸胀麻痛为主;少数出现流水感、蚁走感、冷热感等。 3) 感传速度速度缓慢是循经感传的一大特征,一般为 1~10cm/s,但个体差异较大。 4) 感传宽度通常呈带状,其宽度因部位而异,一般为0.5~5.0cm 或更宽。 5) 感传深度因部位而异,肌肉丰厚处感传线较深,似在肌肉中;肌肉浅薄处感传线较浅,似在皮下。6) 感传方向刺激井穴,感传向躯干、头面部传导;刺激头面部或躯干部的穴位,感传向四肢传导;刺激经脉中途的腧穴,则感传一般呈离心性和向心型双向传导。 7) 感传阻滞针刺穴位引起感传时,在感传路线上进行机械压迫、局部降温、局部注射液体、触觉刺激,可以阻滞循经感传。 8) 感传效应当感传沿经脉到达所属络的组织器官时,相应组织器官的机能发生明显的良性或劣性的变化,多数和针刺疗效一致。故有人称此为循经感传的效应性反应。 9) 相对稳定对感传显著型的受试者所做的近、远期追踪观察表明,循经感传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经脉和非经脉有什么不同特点?经脉具有电特性,热学特性,光学特性,声学特性,磁学特性,沿经同位素迁移现象等。 压迫冷冻感传组织后有什么针效,对临床有什么启示?局部冷冻降温感传组织后对循经感传有明显的阻滞作用,它阻滞了循经感传所诱发的肌电反应或脏腑效应,并且阻滞针刺的效应,针效被阻滞的程度与相关部位组织温度降低程度的呈平行关系。 循经感传的形成机理主要有哪几种观点?大致有三种观点:(1)中枢兴奋扩散说;(2)外周动因激发说;(3)中枢外周统一论; ①中枢兴奋扩散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感传的基本过程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进行的,即感传的性质是

各家针灸学说总结

流派 1经学派:杨上善,杨玄操,王冰,滑寿,张介宾,马莳,张志聪(内经) 2经穴考订派:王熙,巢元方,杨上善,王焘,王惟一,王执中,朱震亨,滑寿,李时珍,张介宾,李学川 3穴法派:王熙,孙思邈,王执中,张元素,李杲,何若愚,窦默,王好古,王国瑞,徐凤,高武,李梴,杨继洲 4手法派:何若愚,窦默,王国瑞,席弘,刘纯,徐凤,李梴,杨继洲,朱震亨,汪机 5重灸派:张机,葛洪,陈延之,王执中,闻人耆年,刘完素,罗天益,朱震亨,李梴,张介宾,龚居中,吴亦鼎,王焘,庄绰,窦材,许叔微 6重针派:涪翁,甄权,许希,席弘,窦默,刘瑾凌云王国瑞刘纯 7刺络放血:刘完素,张从正,李杲,罗天益,朱震亨,薛己,郭志邃,王世雄,夏云 8针灸药相须派:吴崑,张机,孙思邈,杨上善,王执中,杨继洲,李学川 9外科针灸派:徐梦牟刘涓子,胡元庆(元),汪机,薛己,陈实功,李学川 10内科针灸派:张机许叔微刘完素张元素郭志邃 11急症针灸派秦越人《五十二病方》《内经》葛洪 12痨病针灸唐崔知悌庄绰龚居中 13眼科张璐《内经》《甲乙经》《千金方》《太平圣惠方》 1《甲乙经》晋代皇甫谧现存最早系统针灸学专着最突出:腧穴学理论 成就:a记载349穴分布划线排列经穴发展归经理论补充经穴取法和部位 记载经穴别名首创郄穴理论完善五输穴理论论述交会穴理论b具体记载针灸刺激量首记载灸疮发泡的方法 处方特点a单穴处方多b多提及取具体穴位,较少程某经脉c较少提及用针或用灸,用补或用泻d处方多先述近取穴,后远取穴,前者多 2刘完素放血治疗适应症;a高热不退,以八关大刺(刺十宣出血),退热效果明显b目疾口唇痛,此症多为风热上攻玄府闭塞所致c疮疡,红丝疔一类皮肤病,表现为皮肤红肿热痛,针刺以泻血除热d太阳伤寒证,表现为身热无汗恶寒,针太阳至阴出血e对邪阻血脉,经气不通引起的腰痛及百节疼痛等病症 3经穴数目:a《内经》160个左右b《针灸甲乙经》349 c《铜人腧穴针灸图经》354 d 《针灸大成》359 e《针灸逢源》361 4经穴归经,排列a《甲乙经》分部划线(四肢部经穴向心性排列)b《外台秘要》352穴归属十二经(四肢部经穴向心性排列)c《铜人》354穴归属十四经(十二经向心,任督脉自上而下)d《十四经发挥》354穴归十四经(按经脉循行排列)e《针灸逢源》361归十四经5《帛书经脉》理论a分《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b现存最早经络文献,论述十一经脉循行走向(缺臂厥阴脉的记载;经脉向心性循环为主;无经脉循环流注;主要循行为体表,无属络脏腑)c记载有关病症的灸治方法d论述十一经脉病候(足臂:病候描述简单而原始,阴阳:最早记载“是动病”“所产病”病候记载渐趋详细) 6古代医家刺血:a刘完素:“热宜砭射”“八大关刺”刺十宣出血b张从正:运用(钅非)针多c李杲:三棱针d罗天益:“血实者宜决之”三棱针,砭刺治咽喉肿痛,(火番)针开泄脓液,锐针开泄邪气e朱震亨:三棱针毫针,火针f薛己:碎瓷片g郭志邃:治痧症,银针h王世雄i夏云:三棱针,毫针等,精喉症

针灸学教学方法改革

内蒙古中医药技能和娴熟程度,还侧重考核护理人员对患者提供的人文关怀、护 患沟通、应急能力及相关知识等,充分体现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进行护士岗位技能训练,规范了护理技术操作,保障护理安 全,进一步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确保每一位患者得到安 全、有效、满意的护理服务,全面推进了医院管理年活动及医院评审工作扎实广泛的开展。实施护士岗位技能培训,使护士护理技能明显提高,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参考文献[1]李秀娥,王玉玲,全海燕.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模式的操作与时间[J].护理管理杂志,2002,2(4):50. *内蒙古医学院(010059) 2012年8月21日收稿摘要:就《针灸学》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结合在教学及临床中的心得体会,为提高教学效果,从教学观念、教学手段、教学方式、考试形式等方面改革进行论述。 关键词:针灸学,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20-0106-02 针灸学教学方法改革 王琦*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eaching method reform Abstract :as"acupuncture"tradition of the drawbacks in the teaching,combining teaching and in clinical experience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teaching,from teaching concept,teaching means,teaching method,examination form and other aspects of reform are discussed.Key words :the scienc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teaching method,reform 《针灸学》是一门临床学科,集中了从基础到临床的全部知识,内容颇多,而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学时数不断减少,要想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熟练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又要具有独立的临床应用能力,对学校和任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浓缩和提炼,另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我们针对以往针灸教学中存在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实行了改革,初见成效。1教学观念更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权威,学生是知识接受的容器。教师的任务是教完课本知识,把课本总结的结论性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则是按照教师讲授的去记忆、去训练。教师关注的是自己的教学艺术,评价的是学生是否按教师要求去做,是否做好。忽视了“学生”是主体这一关键。我们在教学中将重点转移到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过程。把学生推向教学的前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 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2教学手段改革传统的针灸教学手段是以教师板书为主,讲授缺乏形象性、直观性,致使学生学习无积极性,感觉乏味。根据这一情况,我们充分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多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运用flash 动画等多种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诱导学生学习。改善了过去单一的采用板书为主的文字表述形式,可提高学生听课的积极 性,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想像例如:在讲述经脉循行时,就采用多媒 体课件,用动画的形式,把十四经脉的循行路线、 联络脏腑、主要腧穴等演示出来,配上适当的文字说明,这样既直观,又通俗易懂。情节有趣、生动丰富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刺激大脑的思维和记忆,缩短了空口讲的过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方式改革针灸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以往在教学过程中是以“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实践,使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 动手操作,致使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出现动手能力差,操作不规范的缺点。根据以上实际问题,我们提出在理论教学中引入实践,在 实践教学中引入理论,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和 校外实践相结合,多种实践方式引入,做到 “教、学、做”一体的实践教学方法。 3.1在理论教学中引入实践:在理论教学中,要尽量结合实际,多举实际的例子,避免单纯的理论讲解,多讲解应用方面的知识,以“会用”为原则。在可能的情况下,可采取案例教学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学了就会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上。例如:在讲解手阳明大肠经循行时,举例临床医生在治疗面瘫有时会取患病的对侧合 谷穴来治疗,这是因为手阳明大肠经在头面部的循行是“交人 中—左之右、右之左。”的缘故。这样,收到的教学效果是单纯理论讲解远远不能比的。 3.2在实践教学中引入理论:在实践教学中引入理论并不是减少 实践、增加理论。而是要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用实践去检验理论。在上实习课的时候,要避免教师演示、学生照葫芦画瓢的教学方式,要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讲解瘫痪、肌肉萎缩病症 时,取曲池、 伏兔、足三里等穴,因于“治萎独取阳明”之论。又如治疗感受风邪而致的皮肤瘙痒,取血海、膈俞,基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古训。使学生不仅知道怎样做,还知道为什么这样 做,能够做到举一反三。3.3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相结合: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光靠课堂的实践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课外实践,让学生勤动手、多动手,反复练习,熟能生巧。在刺灸法的教学中,为使学生尽早 掌握针刺操作技术,让学生课外在练针包和捆绑好的纸垫上练习指力,在学生掌握一定的指力和手法后,再进行自身实体练习。在自身练针熟练的基础上,模拟临床实际,两人一组,轮流在对方身 上练习。通过课外实践能消除学生自身练针怕痛的心理, 掌握正确的进针方法,体会运针时的针感。 3.4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相结合,走学校和医院合作的道路,做到教学与临床合一,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将一定比例的课程安排到临床教学医院示教室上,将典型病例患者请到示教室,让学生首先接诊患者(提出诊断、治疗原则和方案),然后教师点评,师生共同讨论,引导学生提出合 理的治疗方案。让一名学生在患者身上开展针灸治疗, 其余学生相互对练。同时让患者对学生做出评价。3.5多种实践方式引入: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教学 中,要创造各种条件,便于学生“无处不实践,无时不实践”。包括: 定期或不定期组织针灸技能培训,组织学生参加针灸技能大赛,进行特色人才培养,参与科研项目,成立各种提高针灸实践技能 方面的协会或学生社团。让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让先进的学生带动落后的学生,形成良好的实践学习氛围,最终实现学生针灸实践技能的整体进步和提高。4考试形式改革建立一套较完整、严格的考核制度,能提高学生对针灸学的重视程度。近年来,我们制订了较为完整严格的考核制度。针灸学106

实验针灸学

1.实验针灸学: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研究针灸作用基础、针灸作用规律、针灸效应及机制的一门学科。 2.实验针灸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针灸作用基础。针灸作用技术、针灸作用基本特点、针灸作用影响因素及针灸效应及机制。 3.肯定疗效、提高疗效是实验针灸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指导临床是实验针灸学的生命所在。 4.目前研究最为深入的三大效应是针刺镇痛效应、免疫调节效应及针灸对器官功能的调整效应。 5.1983年实验针灸学作为一门独立课程讲授;1984年第二届全国针灸麻学讨论会上已把实验针灸学列为针灸学的分支学科和针灸学的重要成就之一;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药领域第一个重大项目“穴位的敏化研究”也正式成立。 6.穴位:是由神经、血管、肌肉、筋膜、肌腱等多种组织构成的一个多层次“立体构筑”。 7.根据穴位的所在部位可以将穴位分:(1)肌肉运动点;(2)浅表神经汇聚处;(3)神经丛上或表浅神经分支处。 8.穴位针感的形成与穴位下的小神经束、游离神经末梢、血管或各种特殊感受器等组织结构密切相关;穴位针感点内血管壁上的自主神经和血管平滑肌有可能参与了针感的形成。 9.针刺刺激神经时多引起麻感;针刺血管多引起痛感;针刺肌腱、骨膜多引起酸感;针刺肌肉多引起酸胀感。 10.穴位效应装置结构 (1)肌梭中的梭内肌与手下感有关: (2)穴位局部小血管与针灸效应相关。 11.目前倾向认为针感和镇痛信号主要是由中等粗细的Ⅱ、Ⅲ类纤维负责传递的;针刺效应的外周传出途径与神经反射性通路和神经-体液途径有关。 12.用现代思路说明针感的形成: 针感的形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通路、脑内通路等环节。针刺机体穴位,兴奋穴区感受器,针刺信号主要沿躯体感觉神经的二类,三类纤维上传脊髓后角,再经脊髓丘脑侧束传至脑干、丘脑,最后在大脑皮质形成针感,后索参与针感的维持。针感的形成和维持有赖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功能的完整。 13.穴位病理反应的结构基础: (1)局部小动脉与穴区皮肤低电阻点有关; (2)局部循环不畅与穴位压痛有关; (3)局部血液循环与穴位皮下硬结有关。 13.经穴-脏腑相关:体表经穴与脏腑之间的一种双向联系,即脏腑生理或病理改 变可反映到体表的相应经穴,表现出特定的症状和体征,而刺激体表的经穴,又可对相应的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起到调节作用,称为经穴-脏腑相关。 14.牵涉型内脏痛:来源于内脏但感觉反映在体表,这种定位错误的躯体痛被命名为牵涉型内脏痛。 15.经络研究遵循“肯定现象、掌握规律、阐明本质、提高疗效” 16.经络现象:是指机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沿古典医籍记载的经络循行路线出现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 17.循经感传现象:指以针刺、电脉冲或其他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的一种

河北中医学院中医系针灸学重点总结

河北中医学院中医系针灸学重点总结针灸学 针灸学是一种以中国以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止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刺法灸法及针灸治疗。 最早的针灸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第一章经络总论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经为直行的主干,络为侧行的分支。 经气:即经络之气,概指经络运行之气及其功能活动。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包括经脉:经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十五络脉(十四经脉之络、脾之大络)和浮络、孙络等。 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经络的作用: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第二章腧穴总论 *腧穴: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穴”是对穴位的统 称;“输穴”是对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位的专称;俞穴,专指特定穴中的背俞穴。 *腧穴分类: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1)十四经穴: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二经和任脉、督脉的腧穴。(361穴) 2)奇穴: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这类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的疗效。又称为“经外奇穴”。 3)阿是穴: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部位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 腧穴的主治特点: 1近治作用: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 2远治作用: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病证的作用。*十四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脉中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远治作用尤为突出。 3特殊作用,是指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和相对特异的治疗作用。 主治规律:四肢部经穴以分经主治为主,头身部经穴以分部主治为主。 特定穴意义: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 分类: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背俞穴、募穴、下合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

【精品】第一单元针灸学发展概况.doc

第一单元针灸学发展概况 细目:针灸学发展简史 要点: 针灸学代农著作的成书年代、作者及主要内容特点 第二单元经络系统的组成 细目一:经络系统的纽?成 要点: 1.十二经脉的名称 2.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3.十二经脉屈络衣里关系 4.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 5.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6.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 细目二:奇经八脉 要点: 1.奇经八脉的名称 2.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 3.奇经八脉的功能 细目三:十五络脉 要点: 1.十五络脉的分布特点 2.十五络脉的作用 细目四:十二经别 耍点: 1.十二经别的分布特点 2.十二经别的作用 细目五:十二经筋 要点: 1.十二经筋的分布特点 2.十二经筋的作用 第三单元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细目一:经络的作用 要点: 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细目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要点: 1.说明病理变化

2.指导辨证归经 3.指导针灸治疗 第四单元腌穴的分类 要点: 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 第五单元脸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细目一:主治特点 要点: 1.近治作用 2.远治作用 3.特殊作用 细目二:主治规律 要点: 1.分经主治规律 2.分部主治规律 第六单元特定穴 要点: 特定穴的分类和特点 第七单元脸穴的定位方法 要点: 1.骨度分寸定位法 2.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3.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第八单元手太阴肺经、穴 要点: 1.经脉循行 2.主治概要 3.常用脸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中府、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 第九单元手阳明大肠经、穴 要点: 1.经脉循行 2.主治概要 3.常用脸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商阳、合谷、阳溪、偏历、手三里、曲池、臂嚅、肩關、扶突、迎香 第十单元足阳明胃经、穴 要点:

针灸学 重点穴位,特殊穴位总结

督脉 1. 取穴要点 长强---尾骨端与肛门连线中点 腰阳关---第4腰椎棘突下 命门---第2腰椎棘突下 至阳---第7胸椎棘突下 大椎---第7颈椎棘突下 哑门---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 风府---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 百会---两耳尖直上连线的中点,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水沟---人中沟上1/3与中1/3交点 2. 主治 腰阳关---虚证实证皆可 命门---虚证为主 至阳---治疗黄疸、呃逆等 大椎---与手足三阳经交会穴,清热解表,治疗感冒,头项强痛配哑门、风府哑门---暴喑配廉泉,注意操作方法(平天柱) 风府---注意操作方法(平风池) 百会---治疗中气下陷,头痛配头维、神庭、印堂、风池,失眠配四神聪 水沟---急救要穴 印堂---疏风解表配迎香 3. 督脉的经脉循行路线(包括交会穴) 任脉 1. 重点穴位 中极(治疗实证、膀胱募) 关元(治疗虚证、小肠募)补元气虚(比较:气海补气虚) 神阙 下脘 中脘(胃募、腑会)关注:配足三里;配丰隆;配上脘、鸠尾(胸三针) 膻中(心包募、气会)关注“宗气” 天突(主要作用:降气)关注具体针刺操作方法 廉泉(口舌生疮、咽喉肿痛) 承浆(流口水)

手太阴肺经 1. 经脉循行(见课件) 2. 重点穴位 中府 尺泽(与太渊比较) 孔最 列缺 太渊 少商 3. 特定穴 五输穴: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 原穴:太渊 络穴:列缺 郄穴:孔最 八脉交会穴:列缺(通任脉) 八会穴:太渊(脉会) 募穴:中府(肺) 手阳明大肠经 1. 经脉循行(见课件) 2. 重点穴位 商阳 合谷(与复溜/太冲/风池等配穴使用的病症) 阳溪 手三里 曲池(三种体位的取穴方法,对于血证的治疗,对于热证的治疗)臂臑 肩髃(两种取穴方法) 迎香 3. 特定穴 五输穴: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 原穴:合谷 络穴:偏历 郄穴:温溜

实验针灸学重点总结

1、实验针灸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主要开展针灸理论、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机制和针灸应用技术等相关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是针灸学科一个新的分支;也是研究针灸神经生物学机制的重要基础。 2、得气:是指针刺穴位后产生的经气感应。 3、循经感传现象:是指以针刺、低频脉冲电等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酸、麻、重、胀等特殊感觉,从被刺激的穴位开始,沿着经脉循行路线传导。 4、经穴-脏腑相关:反映了经脉穴位与脏腑之间的一种双向关系,即脏腑生理或病理改变可通过多种形式反映到体表的相应穴位上;刺激体表穴位又可对相应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5、牵涉痛:是指当某一内脏器官有病变时,患者除感觉患病器官的局部不适或疼痛外,尚可在远离该器官的体表某部皮肤或深部组织发生痛觉过敏。 海氏带:当一些内脏器官患病时,往往在相关部位的皮肤出现痛觉过敏,这种痛觉过敏的皮肤部位即称为海氏带或痛觉过敏带。 6、穴位功能特异性:是指穴位与非穴位、不同穴位之间在主治和功能作用上所存在的差异。 7、针灸作用的时间效应:对穴位进行针灸刺激时,针灸效应的发生、发展呈现一个渐进的时间过程,分为潜伏期、上升期、高峰期和下降期。 时效曲线:用直角坐标图表示针效与时间的关系。 8、针麻诱导期:在实施针麻手术之前,对选定的穴位预先进行一段时间针刺刺激,至镇痛效果达到可以手术这段时间。(一般在25~40min左右) 9、针刺耐受:是指由于长时间针刺或反复多次针刺后,针刺镇痛效应降低的一种现象。 10、针刺后效应:停止针刺后继续存在的针刺效应 11、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它包含痛感觉和痛反应两个成分。 痛阈(或痛反应阈):是指从刺激开始到引起疼痛感觉或运动反应的最小刺激量。 耐痛阈:是指能耐受疼痛的最大刺激量 12、针刺麻醉:是指用针刺止痛方法来预防手术中的疼痛及减轻生理功能紊乱,在患者清醒状态下施行手术的一种麻醉方法。 13、吞噬能力:指100个白细胞中吞噬细菌的白细胞所占的比例。 吞噬指数:指100个白细胞中,能够吞噬细菌的白细胞所吞噬细菌的平均个数。 针灸作用:针灸的镇痛作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作用和对失调的脏腑器官功能的调整作用。 第一章针灸作用的基础研究 第一节: 1、穴位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感受刺激、反应病症 2、穴位感受器的特点:(后面要加具体的内容) 1穴位可以感受多种形式的刺激,2穴位对不同形式的刺激有不同的适应性,3穴位对不同形式刺激的感觉阈不同 3、穴位病理反应的表现形式:感觉异常、组织形态改变、生物物理特性改变 5、得气机制:针感的形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通路、脑内通路几个环节。 手下感的实质:穴区肌肉轻微的紧张性收缩。 手下感机制:针刺信息由外周传入神经通路进入中枢,经中枢整合调制后,一方面形成针感,另一方面通过脊髓?-传出系统随躯体神经到达相应支配区穴位下的肌梭,引起梭内肌收缩和肌电发放,以及局部肌纤维收缩,后者经针柄传于施针者指下,从而形成沉紧的手下感

实验针灸学复习题.doc

复习题 绪论 1、实验针灸学定义 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主要开展针灸理论、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机制和针灸应用技术等相关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是针灸学科的一个新的分支,也是研究针灸学神经生物学机制的重要基础。 2、实验针灸学研究内容 3、针灸对机体的作用 (1)镇痛作用 (2)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作用 (3)对失调的脏腑器官功能的调整作用 实验证明针灸对机体各个脏腑器官均能发挥多系统、多层次、多水平、多靶点和多途径的调衡作用,从而可以分别获取诸如镇痛、抗休克、抗感染、止痉等不同的效果。 4、针灸作用的基本特点 5、影响针灸效应的基本因素 6、实验针灸学的研究内容 7、实验针灸学的任务 8、实验针灸学的在针灸教学中的作用 9、针灸专业人才应具备的条件 两个基础和三个能力 两个基础即传统针灸学和现代科学的基本知识,三种能力即继承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 10、学习实验针灸学的基本方法与观点 (一)基本方法 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要进入积极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状态,并尽可能在解决实际问题(如课题研究)中应用所学的科学思维方法。(二)基本观点 1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 2功能与形态结构结合的观点 3理论联系实际、科学分析问题的观点 3临床实验与动物实验相结合的观点 5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11、实验针灸学的发展史 第一章 1-1 12、穴位的含义 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并散发于体表的部位,是与脏腑经络之气相通并随之活动变化的感受点和反应点。 13、穴位的功能 感受刺激/反应病症 14、感受刺激的特点是什么 1 、穴位可以感受多种形式的刺激 2 穴位对不同形式的刺激有不同的适应性 3 穴位对不同形式刺激的感觉阈不同: 15、穴位病理反应的定义穴位诊断法 穴位病理反应:脏腑器官疾病通过经络的作用,在体表某些穴位出现的各种异常变化。 16、穴位病理反应的分类 穴位病理反应的表现形式 分三大类: 1、感觉异常 1)痛觉过敏:穴位自发性疼痛、穴位压痛 2)知热感度异常: 上升或下降:上升,实证;下降,虚证 知热感度定义:脏腑病变相应经脉之井穴或原穴对热 的敏感发生变化。 2组织形态学改变 色泽、形态改变: 例如: 丘疹、白斑、脱屑、瘀点、局部血管扩张(红线) 凹陷、隆起、条索、硬结: 3 生物物理特性变化 (1)电学特性变化 (2)热学特性变化 皮温↑↓→红外线热度检查↑实证↓虚证 (3)光学特性变化 (4)生物化学特性变化 17、针感感受装置、传入神经、脊髓传导通路等 1、感受装置 (1)针感点基本上分布在深部组织,偶见于皮下结缔组织中。 肌肉浅薄处、关节,针感部位较浅 肌肉丰厚处,针感部位较深; 例:足三里产生针感的部位 最浅0.7cm 最深3.5cm 皮下组织深度0.3-0.5cm (2)针感点可分布于穴区的各层组织中,以深部组织较为多见。 组织包括: 皮下结缔组织、肌肉、肌腱、腱周结缔组织、神经干、血管壁、骨膜等 (3)几乎所有的针感点均有神经、血管分布。 产生针感的神经结构包括: 小神经束、游离神经末梢、神经干(支)、环层小体、肌索和血管壁上的传入神经和某些包囊感受器。 (4)针感的形成原因与上述结构均有关,但与神经关系密切。 (5)小神经束和游离的神经末梢是多数穴位的主要针感感受装置。 (6)针刺可以兴奋深部组织中的各类感受器(牵张感受器和压力感受器) (7)针感形成机制 针刺机械刺激——肥大细胞和其他组织损伤破裂——释放组织胺、5-HT、缓激肽和慢反应物质——刺激神经末梢、小神经束、其他感受器——将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传给躯体感觉神经——传给大脑 2、传入神经

针灸学考试重点

针灸学考试重点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针灸学考试重点 (考试必备) 整理:机密下载《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现存最早的针灸文献。魏晋时代的皇甫谧编撰针灸专着《针灸甲乙经》收录349个腧穴。唐朝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绘制“明堂三人图”,创用“阿是穴”和“指寸法”。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是对针灸学的第三次总结。北宋王惟一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设计了两具铜人模型。元代滑伯仁着《十四经发挥》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经脉并称为“十四经”。清代李学川 361个腧穴。 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 . 阴经,下肢内侧为足三阴经;与六腑相配属的六条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上肢外侧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为足三阳经。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和交接规律: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 8条,故称~。特点: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也无表里配合关系。作用: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 ~。 ~。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分类:十四经穴;变局部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 1、五输穴(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特定腧 2、原穴、络穴(原穴为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又称“十二原”;络穴为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个腧穴,又称“十五络穴”) 3、郄穴(指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阳跷和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 4、背俞穴、募穴(背俞穴为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又称“俞穴”;募穴为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腹募穴”) 5、下合穴(为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又称“六腑下合穴”) 6、八会穴(为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会聚的八个腧穴) 7、八脉交会穴(为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想通的八个腧穴, 8、交会穴(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 的定位方法,又称“指寸法”。分为三种: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四指相并名曰“一夫”,用横指同身寸量取腧穴又名“一夫法”)。 进针法:单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1、指切进针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3、舒张进针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4、提捏进针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针管进针

针灸实验报告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针灸治疗学》实验实训报告 篇二:实验针灸学重点总结 1、实验针灸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主要开展针灸理论、 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机制和针灸应用技术等相关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是针灸学科一个 新的分支;也是研究针灸神经生物学机制的重要基础。 2、得气:是指针刺穴位后产生的经气感应。 3、循经感传现象:是指以针刺、低频脉冲电等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酸、麻、重、 胀等特殊感觉,从被刺激的穴位开始,沿着经脉循行路线传导。 4、经穴-脏腑相关:反映了经脉穴位与脏腑之间的一种双向关系,即脏腑生理或病理改 变可通过多种形式反映到体表的相应穴位上;刺激体表穴位又可对相应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 理改变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5、牵涉痛:是指当某一内脏器官有病变时,患者除感觉患病器官的局部不适或疼痛外, 尚可在远离该器官的体表某部皮肤或深部组织发生痛觉过敏。 海氏带:当一些内脏器官患病时,往往在相关部位的皮肤出现痛觉过敏,这种痛觉过敏的 皮肤部位即称为海氏带或痛觉过敏带。 6、穴位功能特异性:是指穴位与非穴位、不同穴位之间在主治和功能作用上所存在的差 异。 7、针灸作用的时间效应:对穴位进行针灸刺激时,针灸效应的发生、发展呈现一个渐进 的时间过程,分为潜伏期、上升期、高峰期和下降期。 时效曲线:用直角坐标图表示针效与时间的关系。 8、针麻诱导期:在实施针麻手术之前,对选定的穴位预先进行一段时间针刺刺激,至镇 痛效果达到可以手术这段时间。(一般在25~40min左右) 9、针刺耐受:是指由于长时间针刺或反复多次针刺后,针刺镇痛效应降低的一种现象。 10、针刺后效应:停止针刺后继续存在的针刺效应 11、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它包含 痛感觉和痛反应两个成分。 痛阈(或痛反应阈):是指从刺激开始到引起疼痛感觉或运动反应的最小刺激量。耐痛 阈:是指能耐受疼痛的最大刺激量 12、针刺麻醉:是指用针刺止痛方法来预防手术中的疼痛及减轻生理功能紊乱,在患者 清醒状态下施行手术的一种麻醉方法。 13、吞噬能力:指100个白细胞中吞噬细菌的白细胞所占的比例。 吞噬指数:指100个白细胞中,能够吞噬细菌的白细胞所吞噬细菌的平均个数。 针灸作用:针灸的镇痛作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作用和对失调的脏腑器官功 能的调整作用。 第一章针灸作用的基础研究 第一节: 1、穴位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感受刺激、反应病症 2、穴位感受器的特点:(后面要加具体的内容) 1穴位可以感受多种形式的刺激,2穴位对不同形式的刺激有不同的适应性,3穴位对不 同形式刺激的感觉阈不同 3、穴位病理反应的表现形式:感觉异常、组织形态改变、生物物理特性改变 5、得气机制:针感的形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通路、脑内通路几个环节。手 下感的实质:穴区肌肉轻微的紧张性收缩。 手下感机制:针刺信息由外周传入神经通路进入中枢,经中枢整合调制后,一方面形成

针灸学 穴位总结

针灸学穴位总结

B 八邪[定位]在手背侧,微握拳,第1至第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穴。[主治]①手背肿痛、麻木、毒虫、蛇咬伤。②烦热、目痛。 百会(DU20)交会穴(足太阳、督脉之会)[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主治]①头痛、眩晕。②癫狂、中风失语、不寐。③脱肛、阴挺。 C 尺泽(LU5)合穴[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主治]①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胸部胀满。②吐泻。 ③小儿惊风。④肘臂挛痛。 承泣(ST1)交会穴(阳跷、足阳明之会)[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主治]①目赤肿痛、流泪、夜盲、眼睑瞤动。②口眼歪斜。[操作]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紧靠眶下缘直刺0.5~1.5寸,不宜提插,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不宜灸。 攒竹(BL2)[定位]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主治]①头痛、眉棱骨痛。②口眼歪斜、目视不明、目赤肿痛、眼睑瞤动、眼睑下垂。 次髎(BL32)[定位]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2骶后孔处。[主治]①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②遗精、疝气、遗尿。③腰骶痛、下肢痿痹。 承山(BL57)[定位]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主治]①痔疾、便秘。②腰背痛、腿拘急疼痛、脚气。 长强[定位] 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之中点[主治] 泄泻,痢疾,便秘,便血,痔疾,癫狂,痫证,瘈疭,脊强反折,癃淋,阴部湿痒,腰脊尾骶部疼痛 D 地仓(ST4)交会穴(阳跷、手足阳明之会)[定位]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主治]口歪、流涎。 地机(SP8)郄穴[定位]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主治]①腹痛、泄泻。②月经不调、痛经、遗精。③小便不利、水肿。 胆俞(BL19)背俞穴[定位]在背部,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黄疸、胁痛、呕吐、食不化、口苦。

针灸学试题及答案1

针灸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是( C ) A.《灵枢》 B.《难经》 C.《针灸甲乙经》 D.《针灸大成》 E.《足臂十一脉灸经》 2、最早绘制彩色针灸图的医家是( B ) A.皇甫谧 B.孙思邈 C.王惟一 D.王焘 E.杨继洲 3、针灸铜人的设计者是( D ) A.孙思邈 B.杨继洲 C.王执中 D.王惟一 E.滑伯仁 4、《针灸甲乙经》发展确定了多少个腧穴( E ) A.345 B.453 C. 354 D. 361 E.349 5、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汇集历代诸家学说和实践经验总结而成的针灸专著是( C ) A.《医宗金鉴·刺灸心法》 B.《针灸甲乙经》 C.《针灸大成》 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E.《针灸逢源》 6、最早提出总结十四经脉的著作是( A ) A.《十四经发挥》 B.《黄帝内经》 C.《针灸甲乙经》 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E.《针灸逢源》 7、反映经络学说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C )

A.《黄帝内经》 B.《难经》 C.《帛书》 D.《灵枢》 E.《甲乙经》: 二、双项选择 1.反映针灸学核心理论经络学说的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A E ) A.《足臂十一脉灸经》 B.《灵枢》 C.《素问》 D.《难经》 E.《阴阳十一脉灸经》 2.北宋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对针灸学的主要贡献是( B C ) A.首次绘制彩色针灸挂图 B.设计制作两具针灸铜人 C.编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D.著《十四经发挥》 E.创用阿是穴和指寸法 1.手三阳经下合穴是( C) A.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B.委中、足三里、阳陵泉 C.上巨虚、下巨虐、委阳 D.委阳、委中、阳陵泉 E.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 2下列穴位中不属郄穴的是( E) A.会宗 B.温溜 C.梁丘 D.附阳 E.大钟 3.下列穴位中不属募穴的是( E) A.章门 B.日月 C.石门 D.关元 E.俞府 4.足厥阴肝经的五输穴,依序排列应该是( B) A.曲泉、中封、太冲、行间、大教 B.太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