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油产品硫含量的测定(燃灯法)

石油产品硫含量的测定(燃灯法)

石油产品硫含量的测定(燃灯法)
石油产品硫含量的测定(燃灯法)

石油产品硫含量的测定(燃灯法)

1.目的

(1)掌握油品硫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测定意义;

(2)掌握燃灯法测定油品硫含量的方法、测定条件;

(3)熟悉燃灯法测定仪器的结构,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

2.方法概要

石油产品在测定器的灯中燃烧,其中的硫化物生成SO2,用过量的碳酸钠水溶液吸收生成的SO2,反应后将剩余的碳酸钠用盐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根据盐酸标准溶液消耗的量计算试样中的硫含量。

3.仪器与试剂

(1)仪器

硫含量燃灯法测定器:硫含量燃灯法测定器:符合GB/T380的技术要求,见图 6-1,其中吸滤瓶:500 mL 或1 000 mL ;滴定管:25 mL ;吸量管:2mL 、5 mL 和10mL ;洗瓶;水流泵或真空泵;玻璃珠:直径5~6 mm ;长8~10mm 的短玻璃棒;棉纱灯芯。

(2)试剂

碳酸钠:分析纯,配成0.3%碳酸钠水溶液;

盐酸:分析纯,配成0.05 mol /L 盐酸标准溶液;

指示剂:0.2%溴甲酚绿乙醇溶液和0.2%甲基红乙醇溶液。

95%乙醇(分析纯);标准正庚烷;汽油:沸点范围80~120℃,硫含量不超过0.005%;石油醚:化学纯,60~90℃。

4.准备工作

(1)测定器的准备 将吸收器、液滴收集器及烟道仔细用蒸馏水洗净。灯及灯芯用石油醚洗涤并干燥。

(2)无烟试样的处理 取一定量(硫含量在0.05%以下的低沸点试样,如航空汽油注入量为4~5 mL 的试样注入清洁、干燥的灯中(可不必预先称量),将灯用穿着灯芯的灯芯管塞上。将灯芯管的上边缘齐平。点燃,调整火焰,使其高度为5~6 mm 。随后把灯火熄灭,用灯罩将灯盖上,在分析天平上称量(称准至0.000 4 g)。用标准正庚烷或95%乙醇或汽油(不必称量)做空白试验。

图6-1 石油产品硫含量(燃灯法)

测定器

(3)冒浓烟试样的处理 单独在灯中燃烧而产生浓烟的石油产品(如柴油、高温裂化产品或催化裂化产品等)。取该试样1~2 mL 注入预先连同灯芯及灯罩一起称量过的洁净、干燥的灯中,称量装入试样的质量(称准至0.000 4 g)。然后,往灯内注入标准正庚烷或95%乙醇或汽油,使成1:1或2:1的比例,必要时可使成3:1(体积比)的比例,使所组成的混合溶液在灯中燃烧的火焰不带烟。试样和注入标准正庚烷或95%乙醇或汽油所组成的混合溶液的总体积为4~5 mL 。

(4)装吸收溶液 向吸收器的大容器里装入用蒸馏水小心洗涤过的玻璃珠约达2/3高度。用吸量管准确地注入0.3%碳酸钠溶液10 mL ,再用量筒注入蒸馏水10 mL 。连接硫含量测定器的各有关部件。

5.实验步骤

(1)通入空气并调整测定条件 测定器连接妥当后,开动抽气泵开关,使空气自全部吸收器均匀而和缓地通过。取下灯罩,点燃燃灯,放在烟道下面,使灯芯管的边缘不高过烟道下边8mm 处。点灯时须用不含硫的火苗,每个灯的火焰须调整为6~8 mm(可用针挑拨里面的灯芯)。在所有的吸收器中,空气的流速要保持均匀,使火焰不带黑烟。

(2)稀释后试样的处理 如果是用标准正庚烷或95%乙醇或汽油稀释过的试样,当混合溶液完全燃尽以后,再向灯中注入1~2 mL 标准正庚烷或95%乙醇或汽油。试样或稀释过的试样燃烧完毕以后,将灯熄灭、盖上灯罩,再经过3~5 min 后,关闭水流泵。

(3)试样的燃烧量 对未稀释的试样,当燃烧完毕以后,将灯放在分析天平上称量(称准至0.000 4 g),计算盛有试样的灯在试验前的质量与该灯在燃烧后的质量间的差值,作为试样的燃烧量。对稀释过的试样,当燃烧再次完毕以后,计算盛有试样灯的质量与未装试样的清洁、干燥灯的质量间的差值,作为试样的燃烧量。

(4)吸收液的收集 拆开测定器并以洗瓶中的蒸馏水喷射洗涤液滴收集器、烟道和吸收器的上部。将洗涤的蒸馏水收集于吸收二氧化硫的0.3%碳酸钠溶液吸收器中。

(5)滴定操作 在吸收器的玻璃管处接上橡皮管,并用吸耳球或泵对吸收溶液进行打气或抽气搅拌,以0.05 mol /L 盐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先将空白试样(标准正庚烷或95%乙醇或汽油燃烧后生成物质的吸收溶液)滴定至呈现红色为止,作为空白试验。然后,滴定含有试样燃烧生成物的各吸收溶液,当待测溶液呈现与已滴定的空白试验所呈现的同样的红色时,即达到滴定终点。

6.数据处理和报告

(1)计算 试样中的硫含量X[%(m/m )]按式(6-1)计算:

(6-1)

? 式中:

? V ―滴定空白试液所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 V1―滴定吸收试样燃烧生成物的溶液所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 K ―换算为0.05mol/l 盐酸溶液的修正系数,即盐酸的实际浓度与0.05mol/l 的比值; ? m ―试样的燃烧量,m ;

? 0.0008―与1ml 0.05mol/l 盐酸溶液所相当的硫的质量,g/ml ;

? (2)报告 取平行测定两个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硫含量。

? 7.精密度

? 平行测定两个结果间的差数,不应超过表6-1数值。 1000008.0)(1??-=m

K V V X

?表6-1 硫含量的精密度

?硫含量/%允许差数/%

?< 0.1 0.006

?≥0.1 最小测定值的6%

?8.注意事项

?(1)试样燃烧完全程度若人事部完全,则使测定结果偏低;因此实验方法规定了燃烧时火焰的高度、空气流过的速度、燃烧时火焰不能不能带烟、用标准正庚烷(或乙醇、汽油等)来稀释较黏稠的油品等,目的都是为了保证试样完全燃尽。

?(2)试验材料和环境条件如果使用材料或环境空气中有含硫成分,势必要影响测定结果,标准中规定不许用火柴等含硫引火器具点火;

?(3)吸收液用量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的体积是否准确一致、操作过程中有无损失,对测定结果也有影响。

?(4)终点判断标准中规定在滴定的同时不仅要搅拌吸收溶液,还要与空白试验达到终点所显现的颜色作比较,都是为了正确判断滴定终点。

卡尔费休氏水分测定法

1.前言 卡尔·费休水分测定法是以甲醇为介质以卡氏液为滴定液进行样品水分测量的一种方法。此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广泛应用于医药、石油、化工、农药、染料、粮食等领域。尤其适用于遇热易被破坏的样品。 一般情况下,产品中水分的含量异常会严重地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使用效果。例如:药品、日用品、食品中所含水分过高会影响其稳定性、理化性状、及使用效果和保质期,化学试剂中所含水分过多会影响其化学特性等。因此,对产品中的水分进行检查并控制其限度非常重要。以前,人们普遍应用加热干燥法,此种方法不但繁琐、费时,而且系统误差较大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中对产品检验的需要。 1935年,Karl Fischer发现了一种用滴定法测定含水量从1ppm到100%的样品的方法。该方法测定水分含量的用途广泛、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而且该方法滴定时间短,一般情况下测定一个样品仅需2到5分钟,适应现代化生产中快速检测的要求。因而卡尔·费休氏水分测定法得到了各界的一致认可,现在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经典水分测定法。 2.基本原理 卡尔·费休水分测定法是一种非水溶液中的氧化还原滴定法,其滴定的基本原理是碘氧化二氧化硫时需要一定量的

水参与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I2+SO2+2H2O → 2HI+H2SO4 (2-1) I2+SO2+H2O+3RN+R1OH → 2RNHI+RNSO4R1 (2-2) 卡氏试剂中含有分子碘而呈深褐色,当含有水的试剂或样品加入后,由于化学反应,生成甲基硫酸化合物(RNSO4R1)而使溶液变成黄色,由此可用目测法判断终点,即由浅黄色变成橙色.但是目测法误差教大而且在测定有颜色的物质时会遇到麻烦。国家标准大都规定用“永停法”来判定卡氏反应的终点,其原理为:在反应溶液中插入双铂电极,在两电极之间加上一固定的电压,若溶剂中有水存在时,则溶液中不会有电对存在,溶液不导电,当反应到达终点时,溶液中存在I2和I-电对,即: 2I-= I2+2e (2-3) 因此,溶液的导电性会突然增大,在设有外加电压的双铂电极之间的电流值突然增大,并且稳定在我们事先设定一个阈值上面,即可判断到了滴定终点,机器便会自动停止滴定,从而通过消耗KF试剂的体积计算出样品的含水量。 3.溶剂的选择 3.1常用溶剂 由于此法是测量样品中水分含量,因此需要使用一种非水物质作为溶剂,使样品溶解。通常情况下,甲醇是比较理想的溶剂。此反应是可逆反应,为了使反应向右进行,反应

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 GB 510-83 Microsoft Word 文档

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 依据GB 510-83 一、方法概要 测定方法是将试样在规定的试管中,并冷却到预期的温度时,将试管倾斜45度经过1分钟,观察液面是否移动。 二、准备工作 1、含水试样实验前需要脱水,(对于含水多的试样应先静置,取其澄清部分来进行脱水。对于容易流动的试样,脱水处理是在试样中加入新煅烧的粉状硫酸钠或小粒状氯化钙,并在10-15分钟内定期摇荡,静置,用干燥的滤纸滤取澄清部分。对于粘度大的试样,脱水处理是将试样预热到不高于50℃,经食盐层过滤。食盐层的制备时在漏斗中放入金属网或少许棉花,然后在漏斗上铺以新煅烧的粗食盐结晶。试样含水多时需要经过2-3个漏斗的食盐层过滤。)但在产品质量验收试验及仲裁试验时,只要试样的水分在产品标准允许范围内,可以直接进行实验。 2、在干燥、清洁的试管中注入试样,使液面满到环形刻线处。用软木塞将温度计固定在试管中央,使水银球距管底8-10mm。 3、装有试样和温度计的试管,垂直地浸在50±1℃的水浴中,直至试样的温度达到50±1℃为止。 三、实验步骤 1、从50±1℃水浴中取出装有试样和温度计的试管,擦干外壁,用软木塞将试管牢固地装在套管中,试管外壁与套管壁要要处处距离相

等。 2、装好的仪器垂直地固定在支架的夹子上,并放在室温中静置,直至试管中的试样冷却到35±5℃为止。然后将这套仪器浸在装好冷却剂的容器中。冷却剂的温度要比试样的预期凝点低7-8℃。试管(外套管)浸入冷却剂的深度不少于70mm。 3、冷却试样时,冷却剂的温度必须准确到±1℃。当试样温度冷却到预期凝点时,将浸在冷却剂中的仪器倾斜成为45度,保持1min,但仪器的试样部分仍要浸没在冷却剂内。此后,从冷却剂中小心取出仪器,迅速地用工业乙醇擦拭套管外壁,垂直放置仪器并透过套管观察里面的液面是否有过移动的迹象。 4、当液面位置有移动时,从套管中取出试管,并将试管重新预热至试样达50±1℃,然后用比上次实验温度低4℃或其他更低的温度重新进行测定,直至某实验温度能使液面位置停止移动为止。 5、当液面的位置没有移动时,从套管中取出试管,并将试管重新预热至试样达50±1℃,然后用比上次实验温度高4℃或其他更高的温度重新进行测定,直至某实验温度能使液面位置有了移动为止。 6、找出凝点温度范围(液面位置从移动到不移动或从不移动到移动的温度范围)之后,就采用比移动的温度低2℃,或采用比不移动的温度高2℃,重新进行实验。如此重复实验,直至确定某实验温度能使试样的液面停留不动而提高2℃又能使液面移动时,就取使液面不动的温度,作为试样的凝点。 7、试样的凝点必须进行重复测定。第二次测定时的开始实验温度,

石油产品馏程测定实验

石油产品馏程测定实验 恩氏蒸馏装置实图 一、馏程测定法(GB/T 255-88) 此法适用于测定发动机燃料、溶剂油和轻质石油产品的馏分组成。 石油产品馏程测定器如图1所示。

测定时,用清洁、干燥的量筒量取100ml脱水试样注入洗净、吹干的蒸馏烧瓶中,按规定条件安装好仪器。在蒸馏汽油时,用冰水混合物冷却,水槽温度保持在0~5℃,验收试验可用冷水冷却;蒸馏溶剂油、喷气燃料、煤油时,用冷水冷却。调节流出水温不高于30℃;蒸馏凝点高于-5℃的含蜡液体燃料时,控制水温在50~70℃。用插好温度计的软木塞,紧密地塞在盛有试样的蒸馏烧瓶口内,使温度计和蒸馏烧瓶的轴心线互相重合,并且使水银球的上边缘与支管的下边缘在同一平面(见图2-2)。选择合适的石棉垫。蒸馏汽油或溶剂油时用直径为30mm内孔径的石棉垫;蒸馏煤油、喷气燃料或轻柴油时用直径为50mm的内孔的石棉垫。蒸馏重柴油或其他重质油料时用直径为40和50mm合成的内孔石棉垫;蒸馏烧瓶的支管用软塞与冷凝管上端连接。支管插入冷凝管内的长度要达到25~40mm,但不能与冷凝管内壁接触。在各连接处涂上火棉胶之后, 将瓶罩放在石棉垫上,罩住蒸馏烧瓶。量取过试样的量筒不需经过干燥直接放在冷凝管下面,并使冷凝管下端插入量筒中(暂不互相接触)不得少于25mm,也不得低于100ml的标线。量筒的口部要用棉花塞好。蒸馏汽油时,要保证馏出物的温度在20±3℃。 装好仪器之后,先记录大气压力,如果大气压力高于770mmHg(102.66kPa)或低于750mmHg(100.0kPa)时。馏出温度要进行修正。 对蒸馏烧瓶均匀加热,蒸馏汽油或溶剂油时,从开始加热到冷凝管下端滴下第一滴馏出液所经过的时间为5~10min;蒸馏航空汽油时,为7~8min;蒸馏喷气燃料、煤油、轻柴油时,为10~15min;蒸馏重柴油或其他重质油料时,为10~20min。 第一滴馏出液从冷凝管滴入量筒时,记录此时的温度作为初馏点。初馏点之后移动量筒,使其内壁接触冷凝管末端,让馏出液沿着量筒内壁流下。此后,蒸馏速度要均匀,每分钟馏出4~5ml,相当于每10s馏出20~25滴。试验时要记录初馏点、10%、20%、30%、40%、50%、60%、70%、80%、90%、终馏点(干点)。如果试样有技术标准时就按标准记录好温度和量筒中的相应馏出液体积,但事先应根据温度计检定证上的修正数和受大气压力的影响进行修正。在蒸馏汽油或溶剂油的过程中,当量筒中的馏出液达到90ml 时,允许对加热强度作最后一次调整,要求在3~5min内达到干点,2~4min 内达到终点。在蒸馏喷气燃料、煤油或轻柴油的过程,当量筒中的馏出液达到95ml时,不要改变加热强度,从95ml到终点所经过的时间不超过3min。蒸馏时,所有读数都要精确至0.5ml和1℃。 试验结束时,取出瓶罩,让蒸馏烧瓶冷却5min后,将残留物倒入5ml

硫的测定方法

硫的测定方法-燃烧中和法 1、方法提要 试样在空(氧)气流中1250-1300℃燃烧分解,将硫转化为二氧化硫被过氧化氢水溶液吸收生成硫酸。以甲基红-次甲基蓝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借以测定硫。主要反应如下: O H OH H H SO O H SO 224 222→++→+-++ - 2、试剂配制 2.1 混合指示剂 取甲基红0.02克,溶于乙醇50毫升中;取次甲基蓝0.01克,溶于水50毫升中。然后互相混合,贮于棕色滴瓶中。 2.2 过氧化氢 3% 取30%过氧化氢(市售试剂)10毫升,用水稀释至100毫升。现配。 2.3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0.03(0.003)N 取氢氧化钠6(0.6)克,溶于水中。移入塑瓶中,加水至5000毫升。加氯化钡5克,搅匀,置放澄清。加硫酸钠2.5克,搅匀,放置过夜,取清液使用。 标定 称经110-120℃烘2小时的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试剂)0.1500克于250毫升烧杯中。加冷沸水100毫升,溶解。加0.5%酚酞5滴,用0.03N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终点。 浓度计算: V W T 07850.0= 式中 T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对硫的滴定度(克/毫升) V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耗量(毫升) W -邻苯二甲酸氢钾用量(克) 0.07850-邻苯二甲酸氢钾换算成硫的因素。 2.4 其它 3、分析手续 称取试样0.1000(含量小于1%,0.5000;大于20%,0.0500)克于瓷舟中加纯铜片0.2克。待管式炉升温1250-1300℃,检查密封程度和气流畅通状况。向吸收杯中注入3%过氧化氢80毫升,加混合指示剂数滴。调节气流速度(每秒4-5个气泡),滴加0.03N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至亮绿色,停止通气。 将盛有试样的瓷舟推入燃烧管高温处,立即塞紧通气管胶塞,预热10-20秒钟,小心通气5-8分钟,用0.03N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亮绿色不变为终点。用相当含量标样同时标定。 计算: 100 %??=G V T S 式中 T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对硫的滴定度(克/毫升) V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耗量(毫升)

检测方法

粘度检测方法: 目前我国运动粘度测定方法的国家标准有GB/T265-1988和GB/T11137-1989.其中GB/T265-1988方法是使用品氏粘度计测定透明石油产品的运动粘度,GB/T11137-1989方法是使用逆流式粘度计测定不透明的深色石油产品和使用后的润滑油品的运动粘度。相应的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的运动粘度测定标准是ASTM D445-96. 运动粘度的测定采用毛细管法。其操作方法是在恒定的温度(如常用20℃、40℃、100℃)下,测定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流过一个经标定的玻璃毛细管粘度计的时间。这个时间与毛细管粘度计标定常数的乘积即为该温度下测定液体的运动粘度。测定运动粘度时,首先必须控制好被测油品的温度,控温精度要求达到±0.5℃。其次则是根据被测油品的粘稠特性选择恰当的毛细管内径尺寸,保证被测油品流经毛细管粘度计的时间在规定的范围内。另外,测定过程中毛细管粘度计必须保持垂直;毛细管粘度计常数须定期重新标定。粘度指数检测方法: 粘度指数是一个比较值。它是用粘温性能较好(粘度指数定为100)和较差(粘度指数定为0)的两种润滑油为标准油,以40℃和100℃时的粘度为基准进行比较而得出的。 为了计算石油产品的粘度指数,国际标准化组织石油产品技术委员会专门制订了石油产品粘度指数计算方法ISO2909-1998.我国也参照采用ISO2909-1981制订了国家标准GB/T1995-1998。该标准规定了石油产品从其40℃和100℃运动粘度计算粘度指数的两个方法。七种方法A适用于粘度指数低于100的计算,方法B适用于粘度指数为100或高于100的计算。 水分的测试方法: 水分的测定标准为GB/T260-1977,也等效于ASTM D95。测试原理是将一定量的试样与无水溶剂物混合,在规定的仪器中进行加热蒸馏。溶剂和水一起被蒸发并冷凝到一个计算接受器中,而且溶剂和水不断分离。由此从润滑油样中分离出水并并测定水分含量。GB/T260-1977方法的水分含量(体积分数,后同)最小计量值为0.03%。若水分含量大于0.00%小于0.03%则称为痕迹;而ASTM D95方法的水分含量最小计量值为0.05%。 闪点测定方法: (1)开口闪点测定方法:按GB/T267-1988执行,其基本操作步骤是先把试样装入內坩埚中到规定的刻线,其次快速升温,然后缓缓升温,当接近闪点时恒速升温。在规定的温度间隙下,用点火器火焰按规定掠过试样表面。以点火器火焰使试样表面上的蒸汽发生闪火的最低温度作为该样品的开口闪点。 (2)闭口闪点测定方法:按GB/T261-1983执行。其基本方法是把试样加入封闭的加热杯内,在连续搅拌下用很慢的恒定速度加热。在规定的温度间隙和同时中断搅拌的情况下,将一小火焰引入杯内。试验火焰引起试样上的蒸汽闪火时的最低温度即为闭口闪点。 凝点和倾点的测定方法: (1)凝点的测定方法按GB/T510-1983进行。测定样品凝点时,将试样装在规定的试管中。 在冷却到接近预计温度时,将试管倾斜45°。经过1min后,观察页面是否移动。 记录试管内液面不流动时的最高温度作为凝点。 (2)倾点的测定方法按GB/T3535-1983进行,等效于ISO3016方法。

石油产品中的水分

2006年增刊V01.16Supplement检验检疫科学INSPECⅡ0NANDQUARANⅡNESCIENCE 石油产品中的水分 李春雄 (湛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东湛江,524022) 在石油产品的生产、储运及使用等各个环节中,由于操作技术及环境条件的限制,造成水分渗入,同时,石油产品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吸水性,能从大气中或在与水接触时,吸收溶解一部分水。石油产品中水分的存在,使石油产品的数量、品质受到直接影响。因此,对石油产品中水分的深入认识,在与石油化工有关的行业中显得尤为重要。 1水在石油产品中存在的状态 1.1悬浮状:水分以水滴状态悬浮于油中。 1.2乳化状:水分以极细小的水滴状均匀分散于油中,这种分散很细的乳浊液,由于水滴微粒极小,比悬浮状水份更难自石油中分出。 1.3溶解状:水分以溶解于油中之状态存在,其能溶解在油中的量,决定于石油产品的化学成分和温度,通常烷烃、环烷烃及烯烃溶解水的能力较弱,芳香烃能溶解较多的水分;温度越高,水能溶解于油品的数量越多。 1.4游离状:水分已从油品中分离出来,沉积于油品的底部。 2石油产品中水分的危害性 2.1侵占有限罐容,增大运费,给储、运都造成浪费,使油品的实际数量减少。 2.2石油产品中水分蒸发时要吸收热量,会使发热量降低,同时会加速油品的氧化和胶化。 圭回合通过的《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建议使用国际标准,规定成员国政府有权采取措施,保护人类与动植物的健康,确保人畜食物免遭污染物、毒素、添加剂和进口动植物携带疾病的影响和伤害,发达国家以此作为控制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口的重要工具,严格限制食品中相对敏感的安全卫生指标,防止超标产品进入国内市场。6)绿色补贴制度。绿色补贴是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算在成本之内,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环境成本内在化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鼓励出口。 3.5计量单位壁垒 很多出口商品能否顺利销售,有时取决于使用的计量单位制,有些国家抵制与本国计量单位不一致的商品进口。美国商务部曾对美国实行英制带来的贸易影响作过分析,如果美国坚持采用传统的英制计量单位,就很难向非英制国家推销商品,因此美国在1965年就转向米制计量单位制,1975年美国出口增长了27%以上,出口产品总量增加了近6000亿美元。欧盟早在1989年就宣布,不再购买以英寸或磅为计量单位的任何商品,甚至包括带有双重计量单位标记的商品,米制已成为世界普遍采用的计量单位制。 3.6电子数据壁垒 目前世界各国为了保护本国的商业利益和经济地位,都非常重视商品信息的快速传递与处理,积极开发、推广、应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将贸易、运输、金融、保险、海关等业务,以一种符合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通过计算机网络相互传递,实现各国和各部门问的数据交换,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工作过程,提高贸易业务传递和处理的速度,降低成本,减少错漏,提高竞争力。推行“无纸贸易”,将引起世界范围内的一场商业革命。 3.7信息技术壁垒 在现今的信息产品生产领域,信息技术标准成了一种新的技术垄断和市场限制的手段,谁能抢先进行信息技术标准的制订和管理工作,谁就有可能把握主动。信息技术标准的实质和核心就是信息技术体系中对于信息技术的知识产权,信息技术垄断是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来实现的。由于知识产权具有地域性和排他性,一旦这种标准得到普及,会形成一定程序的垄断。这也就是信息技术标准同知识产权关系的关键所在。信息技术标准中的信息技术必须有很多是专利技术,因为只有拥有专利权的信息技术才能实现垄断和排他,信息技术标准的实质就是要通过专利战略、技术许可等知识产权战略实现垄断。 107?

第二章石油产品馏程测定

第二章石油产品馏程测定 第一节概述 一、馏程的概念与原理 液体加热到其饱和蒸气压和外部压强相等时的温度,液体便产生沸腾。这时的温度叫做液体的沸点,液体的沸点随外部压强的增高而增高。石油是由各种不同烃类及很少量非烃类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不仅含有不同种类的烃,而且在同一类烃中含碳原子数多少也是不同的。因此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而只能测出其沸点范围,即从最低沸点到最高沸点范围。 馏程是指在专门蒸馏仪器中,所测得液体试样的蒸馏温度与馏出量之间以数字关系表示的油品沸腾温度范围。常以馏出物达到一定体积百分数时读出的蒸馏温度来表示。馏程的蒸馏过程不发生分馏作用。在整个蒸馏过程中,油中的烃类不是按照各自沸点的高低被逐一蒸出,而是以连续增高沸点的混合物的形式蒸出,也就是说当蒸馏液体石油产品时,沸点较低的组分,蒸气分压高,首先从液体中蒸出,同时携带少量沸点较高的组分一起蒸出,但也有些沸点较低的组分留在液体中,与较高沸点的组分一起蒸出。因此,馏程测定中的初馏点、干点以及中间馏分的蒸气温度,仅是粗略确定其应用性质的指标,而不代表其真实沸点。 对于蜡油、重柴油、润滑油等重质石油产品,它们的馏程都在350℃以上的温度,当使用常压蒸馏方法进行蒸馏,其蒸馏温度达到360~380℃时,高分子烃类就会受热分解,使产品性质改变而难于测定其馏分组成。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逸出所需的能量随界面压力的降低而降低,因此可以降低界面压力以降低烃类的沸点,避免高分子烃类受热分解,保证原物质的性质。在低于常压的压力下进行的蒸馏操作就是减压蒸馏。用减压蒸馏方法测得的石油产品馏出百分数与相对应的蒸馏温度所组成的一组数据,称为石油产品减压馏程。减压蒸馏在某一残压下所读取的蒸馏温度,用常、减压温度换算图换算为常压的蒸馏温度,而馏出量用体积百分数表示。 二、测定馏程在生产和应用中的意义 馏程是评定液体燃料蒸发性的重要质量指标。它既能说明液体燃料的沸点范围,又能判断油品组成中轻重组分的大体含量,对生产、使用、贮存等各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测定馏程可大致看出原油中含有汽油、煤油、轻柴油等馏分数量的多少,从而决定一种原油的用途和加工方案;在炼油装置中,通过控制或改变操作条件,使产品达

酸值方法的正确选用

酸值方法的正确选用 由于原油普遍颜色较深,采用常规的GB/T264测定酸值,在判断滴定终点时,颜色不易判断。且在酸值含量较高时,由于与乙醇互溶不够往往使得抽提不完全,造成结果偏低。而我们采用GB/T7304(电位滴定法)不但操作简单,终点敏锐,而且干扰因素较少,测定结果非常准确。为进一步提高原油酸值分析准确度,本文对GB/T264与GB/T7304进行探讨和摸索,从而确定准确测定原油酸值的最佳方法和条件。 酸值是指中和1克油样中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它是石油及石油产品的一项重要指标,主要用来反映石油及石油产品在开采、运输、加工及使用过程中对金属的腐蚀性及油品的精制深度或变质程度。 电位滴定法(GB/T7304) 试验装置:DL-53自动电位滴定仪,由梅特勒公司生产制造。 试验过程:试样溶解在含有少量水的甲苯异丙醇混合溶剂中,以氢氧化钾异丙醇标准溶液为滴定剂进行电位滴定,所用的电极对为玻璃指示电极一甘汞参比电极。在手绘或自动绘制的电位一滴定剂量的曲线上仅把明显突跃点作为终点;如果没有明显突跃点,以相应的新配非水酸性或碱性缓冲溶液的电位值作为滴定终点。 两种方法的比较: GB/T264(指示剂法)与GB/T7304(电位滴定法)在原理,适用范围及终点判断上有诸多不同,详见下表: 表1 GB/T264与GB/T7304方法对照

GB/T7304方法操作步骤: 在250 mL的烧杯中称取试样,在烧杯中加人125 mL滴定溶剂,将烧杯放在滴定台上并确定其合适的位置,使电极的下半部分浸人液面以下。开始搅拌,用氢氧化钾异丙醇标准溶液为滴定剂进行电位滴定,记录下终点电位及滴定体积,并计算出酸值。 每次滴定用125mL滴定溶剂进行空白滴定,记录下空白值。 4.2 GB/T7304方法 酸值 = (A 一B) × M×56.1 W A—滴定试样至终点或非水碱性缓冲溶液电位值时,所用的氢氧化钾异丙醇标准溶液的体积,m L ; B—相应于A 的空白值,mL; M—氢氧化钾异丙醇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W—试样的质量,g; 实验验证 以不同的样品验证GB/T 7304方法 表2酸值实验结果 表3 酸值重复性要求

液化石油气中硫醇硫含量

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专有技术分析方法 液化石油气中硫醇硫含量的分析方法 文件编号LPI-FXF-05 版本/修改A/0 第1页共2页 1 主要内容及适应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液态烃脱硫醇装置原料气,精制气等气体中的硫醇性硫含量。 2 方法概要 用30%KOH洗手液吸收试样中的硫化物,用电位滴定测定硫醇硫,然后置换出气体中的硫醇性硫含量,以mg/m3表示。 硫化氢高时对本方法有干扰。 3 仪器 3.1 气体吸收瓶50ml 3.2 湿式气体流量计。 3.3 液化气采样器或现场取样装置。 3.4 电位滴定仪 3.5 211型玻璃电极。 3.6 216型银电极 4 试剂和材料 4.1 氢氧化钾:分析纯,配成30%(m/m)KOH水溶液 4.2 氨水:分析纯,取20ml氨水稀释致100ml,配成5%(v/v)氨水溶液。 4.3 氢氧化钠:分析纯,配成4%(m/m)NaOH水溶液。 4.4 硝酸银,分析纯,配成[C(AgNO3)=0.01mol/L]AgNO3 标准溶液。 5 试验步骤 5.1 于三个气体吸收瓶中准确加入25ml30%KOH溶液,让预测定气体通过吸收液,控制气体流速不大于500ml/min,以湿式流量计计量,同时记录环境温度和大气压力,气体取样量可参见下表: RSHmg/m3 小于50 50-100 100-1000 大于1000 取样量L 10以上10 10-2 2 5.2 吸收完毕,摇匀吸收液,立即按碱液中硫醇钠含量测定法测其硫醇钠含量(但不按硫醇钠公式计算)。为提高精确度,临近滴定终点时,每添加0.02mlAgNO3溶液,记一次稳定后的电位读数,电位的突跃点即为滴定终点。 5.3 注意事项 5.3.1 液态烃中各单位硫醇分布不均,一般都分布在重组分内,故液态烃的取样问题是本方法的关键。 5.3.1.1 不准用球胆取样,需要液化气钢瓶取样; 5.3.1.2 不准用铜制品接触气体; 5.3.1.3 液态烃气化温度应控制在38-48℃为宜。 6 计算 气体中硫醇性硫x含量按下式进行计算: 式中:X-气体中硫醇性硫X,mg/m3 C1-AgNO3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1-AgNO3标准溶液的消耗数(ml); V2-吸收液总体积(ml) V0-气体吸取量(L); K- 气体温度压力校正系数;

常压下石油产品蒸馏标准试验方法

常压下石油产品蒸馏标准试验方法 ASTM D86-03 1 范围 1.1本测试方法使用实验室间歇式蒸馏装置对石油产品进行常压蒸馏来定量确定诸如以下产品:天然汽油、轻中质馏分油、汽车火花点燃式发动机燃料、航空汽油、航空涡轮燃料、1-D和2-D常规和低硫柴油燃料、特种石油溶剂油、石脑油、白色油漆溶剂油、煤油以及等级为1、2的燃烧器燃料的沸程特性。 1.2本测试方法适用于分析馏分燃料,它不适合于分析含有数量可观的残留物的产品。 1.3本测试方法的仪器手动和自动都有。 注1---在过去的几年中,用CS92规程各实验室都得到了一致性的试验结果。但对于1994--1998年间用此规程得到的数据,有关其手动和自动方法统计学上的一致性尚在研究之中。 1.4除非另有说明,以SI单位为标准单位。括号中给出的值只作参考。 1.5本标准并不包括所有安全事项,所包括的只是和其使用有关的内容。在使用前,本标准的用户要建立相应的安全及健康规章制度并确定所订规章的适用范围。 2 参考资料 2.1所有的标准都可能作修改,在本测试方法上达成协议的各方都将使用以下最新版的标准,除非另有说明,例如在合同协议或管理法则中,可能需要确定的版本较早的方法。 2.2ASTM标准: D97 石油产品凝固点的测试方法 D323 石油产品蒸汽压的测试方法(雷德法) D2892 原油蒸馏试验方法(15-理论塔板) D4057 石油及石油产品手工取样规程 D4177 石油及石油产品自动取样规程 D4953 汽油及汽油含氧调合物蒸汽压的测试方法(干燥法) D5190 石油产品蒸汽压测试方法(自动法) D5191 石油产品蒸汽压测试方法(微型法) D5482 石油产品蒸汽压测试方法(微型法-常压) D5949 石油产品凝固点测试方法(自动压力脉冲法) D5950 石油产品凝固点测试方法(自动倾斜法) D5985 石油产品凝固点测试方法(旋转法) E1ASTM 温度计规格 E77 温度计检查、确认试验方法 E1272 化验室带刻度玻璃量筒的规格 E1405 化验室玻璃蒸馏烧瓶的规格 2.3IP标准 IP69 蒸汽压的测定-雷德法 IP123 石油产品-蒸馏特性的测定 1

石油产品硫含量的测定(燃灯法)

石油产品硫含量的测定(燃灯法) 1.目的 (1)掌握油品硫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测定意义; (2)掌握燃灯法测定油品硫含量的方法、测定条件; (3)熟悉燃灯法测定仪器的结构,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 2.方法概要 石油产品在测定器的灯中燃烧,其中的硫化物生成SO2,用过量的碳酸钠水溶液吸收生成的SO2,反应后将剩余的碳酸钠用盐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根据盐酸标准溶液消耗的量计算试样中的硫含量。 3.仪器与试剂 (1)仪器 硫含量燃灯法测定器:硫含量燃灯法测定器:符合GB/T380的技术要求,见图6-1,其中吸滤瓶:500 mL或1 000 mL;滴定管:25 mL;吸量管:2mL、5 mL和10mL;洗瓶;水流泵或真空泵;玻璃珠:直径5~6 mm;长8~10mm的短玻璃棒;棉纱灯芯。 (2)试剂 碳酸钠:分析纯,配成0.3%碳酸钠水溶液; 盐酸:分析纯,配成0.05 mol/L盐酸标准溶液; 指示剂:0.2%溴甲酚绿乙醇溶液和0.2%甲基红乙醇溶液。 95%乙醇(分析纯);标准正庚烷;汽油:沸点范围80~120℃,硫含量不超过0.005%;石油醚:化学纯,60~90℃。 图6-1 石油产品硫含量(燃灯法) 测定器 4.准备工作 (1)测定器的准备将吸收器、液滴收集器及烟道仔细用蒸馏水洗净。灯及灯芯用石油醚洗涤并干燥。 (2)无烟试样的处理取一定量(硫含量在0.05%以下的低沸点试样,如航空汽油注入量为4~5 mL的试样注入清洁、干燥的灯中(可不必预先称量),将灯用穿着灯芯的灯芯管塞上。将灯芯管的上边缘齐平。点燃,调整火焰,使其高度为5~6 mm。随后把灯火熄灭,用灯罩将灯盖上,在分析天平上称量(称准至0.000 4 g)。用标准正庚烷或95%乙醇或汽油(不必称量)做空白试验。

汽油硫醇硫博士实验方法

FNYSHQY05201 芳烃和轻质石油产品 硫醇定性试验 博士试验 F-NY-SH-QY-05201 芳烃和轻质石油产品—硫醇定性试验—博士试验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用博士试剂定性检测试样中硫醇的方法,也可定性检测硫化氢。 本方法适用于芳烃和轻质石油产品。 本方法不适用于过氧化物的含量超过痕量的试样。 2 方法概要 摇动加有亚铅酸钠溶液的试样,观察混合溶液外观的变化,判断混合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醇、硫化氢、过氧化物或元素硫。再通过添加硫磺粉,摇动并观察溶液的最后外观变化,进一步确认硫醇的存在。 3 仪器 量筒:容量50mL,带刻度和磨口塞。 4 试剂 4.1 硫磺粉:升华、干燥的硫磺粉,贮存在密闭的容器中。 4.2 乙酸铅:分析纯,无色结晶或白色粉末。分子式Pb(CH 3C00)2·3H 20。 4.3 氢氧化钠:分析纯,白色颗粒或片状。 4.4 氯化镉:分析纯,无色结晶或白色粉末。分子式CdCl 2·2.5H 2O。 4.5 盐酸:分析纯,无色透明液体。氯化氢含量36%~38%(m/m)。 4.6 碘化钾:分析纯,无色结晶或白色粉末。 4.7 乙酸:无水、分析纯,无色透明液体。 4.8 淀粉:分析纯,可溶性白色无定形粉末。 4.9 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5 准备工作 5.1 试剂的配制 5.1.1 亚铅酸钠溶液(博士试剂):将25g 乙酸铅溶解在200mL 的蒸馏水中,过滤,并将滤液加入到溶有60g 氢氧化钠的100mL 的蒸馏水的溶液中,再在沸水浴中加热此混合液30min,冷却后用蒸馏水稀释到1L。将此溶液贮存在密闭的容器中。使用前,如不清澈,应进行过滤。 5.1.2 氯化镉溶液:每升溶液含有1OOg 氯化镉和10mL 盐酸。 5.1.3 碘化钾溶液:新配制,每升溶液含有1OOg 碘化钾。 5.1.4 乙酸溶液:每升溶液含有100g 或100mL 乙酸。 5.1.5 淀粉溶液:新配制,每升溶液含有5g 淀粉。 6 试验步骤 6.1 初步试验 中国分析网

SYD-255石油产品馏程试验器

SYD-255型 石油产品馏程试验器 使用说明书

目录 一、用途及适用范围 (2) 二、主要技术指标和参数 (2) 三、仪器结构 (2) 四、仪器的安装与调整 (5) 五、操作步骤 (5) 六、注意事项 (6) 七、仪器成套及技术文件 (6) 本仪器为精密测试仪器, 使用前请务必详阅使用说明书,谨慎操作!

SYD-255石油产品馏程试验器(一体机)一、用途及适用范围 SYD-255石油产品馏程试验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T255《石油产品馏程测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H/T 0121《石油产品馏程测定装置技术条件》规定的要求设计制造的,适用于按GB/T255标准规定的测定方法测定液体燃料、溶剂油和轻质石油产品的馏分组成。 二、主要技术规格与参数 1、工作电源:AC220V±10%,50Hz。 2、蒸馏烧瓶:用硬质玻璃制成,耐热500℃以上。瓶体球径为Ф69㎜±1mm,瓶体颈粗Ф16㎜±1mm,支管和瓶颈成75°±3°的角度。 3、温度计:0℃~360℃,分度1℃,符合国标GB/T 514的要求。 4、冷凝槽:不锈钢材料制成,长180mm×宽100mm×高150mm。冷凝管用ф16㎜×1㎜黄铜管精制,内表面平滑,内表面镀Ni及Cr与水平面成15°倾角,冷凝管长度若自外表面下部测量为555㎜±3mm,出水口成圆弧形,出水接头高度高出冷凝管上端不少于10mm,保证有较好的冷却效果。 5、加热调节:由加热装置、可控硅调温电路和控制面板组成。加热装置由电炉组成,功率为1000W/220V,加热升温速率连续可调。 6、量筒及压铁:量筒分10毫升、100毫升两种。10毫升量筒分度为0.1毫升,100毫升量筒分度为1毫升。压铁系炭钢制造,外表涂层为Cu,Ni,Cr在水中不锈,压在量筒底座上,足以使100毫升空量筒不从玻璃缸的水中浮起。 7、工作环境:环境温度-10℃~+35℃;相对湿度≤85%。 8、整机功耗:不大于1100W。 三、主要结构 格莱莫SYD-255石油产品馏程试验器为一体化结构的新型仪器,主要结构见图1所示。

硫含量的测定

铁合金碳硫含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 1 范围 本推荐方法用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铁合金中全碳和全硫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铁合金中质量分数为0.003%10.0%的碳和质量分数为0.005%0.5%的硫含量的测定 2 原理 试料在通入氧气流的高频感应炉内燃烧碳硫分别转化为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随氧气流流经红外吸收池由红外检测器测量其对特定波长红外线的吸收其吸收能与流经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成正比由此测定碳和硫的质量分数 3 试剂及材料 3.1 氧气纯度大于99.95%以上 3.2 动力气氮气或不含油水的压缩空气 3.3 陶瓷坩锅预先在1100高温炉内加热4h冷却后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3.4 钨粒(助熔剂)碳含量小于0. 002%硫含量小于0. 0002%粒度0.8 1.4mm 3.5 锡粒(助熔剂)碳含量小于0. 002%硫含量小于0. 0002%粒度0.8 1.4mm(或使用钨锡混合助熔剂) 3.6 纯铁碳含量小于0. 001%硫含量小于0. 0004% 3.7 净化剂和催化剂无水过氯酸镁烧碱石棉玻璃棉 4 仪器 高频红外碳硫测定仪灵敏度0.00001%其装置如图1 B 氧气瓶两级压力调节器A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碳的装置49干燥管5压力调节器 1氧气瓶2两级压力调节器3洗气瓶6高频感应炉7燃烧管8除尘器 49干燥管5压力调节器6高频感应炉 10流量控制器11二氧化硫红外检测器 7燃烧管8除尘器10流量控制器 11一氧化碳转换器12除硫器 13二氧化碳红外检测器

图1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碳硫的装置 5 操作步骤 5.1 分析前的准备 将仪器接通电源预热2h通气30min按仪器说明书检查仪器各部位的测量参数调节并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按分析步骤自动程序通过燃烧几个废坩锅来调整稳定仪器 5.2 称样 按表1顺序称取试样精确至0.001g和熔剂置于陶瓷坩锅中 表 1 助熔剂和试样加入顺序和加入量 试样名称 1 助熔剂 2 试样量(g) 3 覆盖助熔剂 硅铁0.5g 锡粒0.10.25 0.6g纯铁+1.5g钨粒 硅钙0.7g 纯铁0.20 0.5g锡粒+1.5g钨粒 硅锰0.3g 锡粒0.20 0.8g纯铁+1.5g钨粒 硅钡0.5g锡粒+0.2g纯铁0.150.20 0.6g纯铁+1.5g钨粒 硅铬0.6g 纯铁0.25 0.5g锡粒+1.5g钨粒 锰铁0.3g 锡粒0.20.5 1.5g钨粒 钛铁0.5g 锡粒0.5 1.5g钨粒 钼铁0.3g 锡粒0.80 1.00 1.5g钨粒 铬铁0.3g 锡粒0.200.50 1.5g钨粒 钒铁0.3g 锡粒0.50 1.5g钨粒 磷铁0.3g 锡粒0.50 1.5g钨粒 钨铁0.3g 锡粒0.80 1.00 1.5g钨粒 金属铬0.5g 锡粒0.50 1.5g钨粒 金属锰0.30.5 g锡粒 1.0 1.5g钨粒 5.3 空白试验 按分析步骤自动程序进行不加试料的助熔剂空白测量检查空白值是否稳定和足够小 5.4 校准仪器 选择合适的标准样品按分析步骤进行测量检查仪器的线性测量值与标准值应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否则用标准值对仪器进行校正再检查测量值是否符合要求直至标准样品中碳硫的测定结果稳定在误差范围以内为止 5.5测定 按待测试料中碳硫的含量范围分别选择仪器的最佳条件如仪器的燃烧积分时间比较水平的设置条件将装有称取的试料和助熔剂的坩锅置于炉子支座上并上升至燃烧位置上按仪器说明书中自动分析步骤操作开始分析并读取结果

MIA_4型硫醇硫测定仪使用说明书

一、仪器简介及使用围 MIA-4型微机硫醇硫测定仪(下称MIA-4)是严格按照GB1792-88设计而成的,仪器由硬件电路、滴定装置及PC机三部分组成,在应用软件的支持下,实现石油产品中硫醇硫含量的测定。MIA-4结构简洁、外形美观、自动化程度高、分析结果精确,是各石化实验室、分析室及科研部门必备的一种理想的智能仪器。 1.1 仪器的主要特点: (1)Windows操作系统,操作采用人机对话方式,简便、易懂。 (2)滴定装置部分的关键部件均系进口、性能稳定可靠,传动噪音极低。 (3)自动清洗、自动补液、定值加液、机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4)多参数设定与修正,使得不同种类的样品分析变得简便、快捷、分析时间更短,结果更精确。 (5)终点自动判断,滴定结果及数据自动存贮、自动打印,并能提供完整的滴定数据供分析研究用。 (6)双高阻输入,电极电位更加稳定、可靠。 1.2 仪器正常使用条件: (1)环境温度:5℃~35℃ (2)相对湿度:不大于80% (3)工作电源:交流(220±11)V,频率50±1Hz (4)环境无强烈腐蚀性气体存在。 (5)除地球磁场外,无显著的电磁场场干扰。

二、工作原理 计算机通过采集电极电位,找出终点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从而 求出被滴样品液中离子的含量。MIA-4即以此方法为基础,严格按照GB1792-88,对滴定曲线进行平滑处理,对滴定终点位置进行修正,有效地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试样中硫醇硫含量X[%(m/m)]是按式(1)或 式(2)计算出来的: V1·C×3.206 X= (1) ρ×V2 或 V1·C×3.206 X= (2) m ——达到终点所消耗的硝酸银醇标准溶液的体积,ml; 式中:V 1 C——硝酸银醇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 3.206——100乘以硫醇中硫的毫克原子量,g m——试样的质量,g; ρ——取样温度的试样的密度,g/ml; V2——所用试样的体积,ml。 三、主要技术指标 (1)电位测量围:(0~±1999.5)mV; (2)电子单元基本误差:满读数的0.1%±0.5mV; (3)输入阻抗:Ri≥1×1012Ω; (4)滴定管体积:10ml; (5)滴定管精度:±0.1%(F·S); (6)滴定管滴液时间:(60±20)秒(F·S);

实验3 石油产品凝点的测定

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实验3 石油产品凝点的测定3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 实验3 石油产品凝点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讲述] ①掌握凝点的测定方法和操作技能。 ②了解凝点对油品生产及使用的重要性。 [板书]二.方法概要 [讲述] 将装在规定试管中的试样冷却到预期温度时,倾斜试管45°经过1 min,观察液面是否移动。冷却到液面停止移动时的最高温度,以℃表示。 [板书]三.仪器与试剂 [讲述] (1)仪器石油产品凝点试验器 圆底试管:高度160 mm±10 mm,内径20 mm±1 mm,在距管底30 mm的外壁处有一环形标线;圆底玻璃套管:高度130 mm±l0 mm,内径40 mm±2 mm; 温度计:供测定凝点低于-35℃石油产品使用,最小分度l℃;水浴。 (2)试剂无水乙醇(化学纯); [板书]四.实验步骤 [讲述] (1)仪器预热,设置冷槽温度打开仪器电源开关,设置试验冷槽的温度比试样预期凝点低7~8℃。 (2)试样脱水若试样含水量大于标准允许范围,必须先行脱水。脱水时加入新煅烧的粉状硫酸钠或小粒氯化钠,定期振摇10~15min,静置,用干燥的滤纸滤取澄清部分。 (3)在干燥清洁的试管中注入试样使液面至环形刻线处,用软木塞将温度计固定在试管中央,水银球距管底8~10 mm。 (4) 预热试样将装有试样和温度计的试管垂直浸在50℃土1℃的水浴中,直至试样温度达到50℃±1℃为止。 (5)冷却试样取出试管,擦干外壁,将试管安装在套管中央,垂直固定在支架上,在室温条件下,使试样冷却到35℃±5℃为止。然后将试管放入已恒温的实验冷槽的铜制套管中。 (6) 测定试样凝点范围当试样冷却到预期凝点时,将凝点试管倾斜45°保持1 min,然后小心取出仪器,迅速地用工业酒精擦拭套管外壁,垂直放置仪器,透过套管观察试样液面是否有过移动。 当液面有移动时,从套管中取出试管,重新预热到50℃±1℃,然后用比前次低4℃的温度重新测定,直至某试验温度能使试样液面停止移动为止。 当液面没有移动时,从套管中取出试管,重新预热到50℃±1℃,然后用比前次高4℃的温度重新测定,直至某试验温度能使试样液面出现移动为止。 (7) 确定试样凝点找出凝点的温度范围(液面位置从移动到不移动或从不移动到移动的温度范围)之后,采用比移动的温度低2℃或比不移动的温度高2℃的温度,重新进行试验。如此反复试验,直至能使液面位置静止不动而提高2℃又能使液面移动时,取液面不动的温度作为试样的凝点。 (8) 重复测定试样的凝点必须进行重复测定,第二次测定时的开始试验温度要比第一次测出的凝点高2℃。

石油及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方法的比较

石油及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方法的比较 田松柏,马秀艳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3)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测定石油及石油产品酸值的主要标准方法,比较了它们的特点、差别,并提出了根据不同样品选择不同方法的原则。采用与国际标准相应的GB/T12574测定喷气燃料酸值,采用GB/T4945测定润滑油的酸值,采用GB/T7304测定原油、渣油和其它石油产品的酸值。在我国的汽油、柴油产品标准还没有与国际接轨以前,暂时采用GB/T258测定汽油、柴油产品的酸度。 关键词:石油石油产品酸值标准方法 1前言 石油和石油产品的标准试验方法在石油和石油产品的贸易、加工、评定等各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在标准方法的制订和执行过程中,应该认真研究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方法,以增强我国在石油和石油产品分析方面数据的可比性。目前,我国有些石油及石油产品的标准与国际不接轨,或者有了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但未严格按照该标准进行操作,使国内企业与企业之间、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的分析数据不一致。这种现象将严重影响我国石油、石化企业相互间的交往以及与国外企业的交往。石油及石油产品中酸值的测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国内外测定酸值的标准方法较多,由于方法选择不当带来的问题也较多。本文结合实验数据,比较了各种酸值标准试验方法的特点、差别,

提出了根据不同的样品选择不同方法的原则。 2国内外酸值的主要测定方法 酸值是中和1g油样中的酸性物质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它是石油及石油产品的一项 重要指标,主要用来反映石油及石油产品在开采、运输、加工及使用过程中对金属的腐蚀性及油品的精制深度或变质程度。油品中的酸性物质既包括环烷酸,又包括其它有机酸(脂肪羧酸、酚类化合物、硫醇等)、无机酸(二氧化碳、硫化氢等)、酯类、内酯、胶质、重金属盐、铵盐以及其它弱碱、多元酸的酸式盐等。这些物质既有原油中固有的,也有在 储存和使用条件下产生的,甚至包括添加剂及其变化产物。虽然产品的酸值和产品的腐蚀性并不存在简单的定量关系,但因其测定比较容易,在石油和石油产品的腐蚀性和质量表征中仍被广泛使用。世界各国,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一系列石油及石油产品酸值的标准试验方法。本文以权威的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标准以及我国现行的酸值测定标准为例,对有关标准进行讨论。ASTM测定酸值的主要标准有ASTMD664、ASTMD974、ASTMD3339、ASTMD5770及ASTMD3242,其主要内容见表1。按照终点判断的方法,可将它们分成电位滴定法和指示剂法两类。这些方法使用的滴定剂都是KOH的异丙醇溶液,滴定溶剂为甲苯、异丙醇和水的混合物。我国目前测定酸值的方法有GB/T264、G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