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支撑体系的构建

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支撑体系的构建

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支撑体系的构建
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支撑体系的构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b8516156.html,

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支撑体系的构建

作者:张春雷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年第06期

摘要: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性工

程。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需要建立一流规划体系、现代交通系统、优良生态环境、高端高新产业、优质公共服务、创新体制机制、绿色智慧城市、独特历史文化等,共同构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支撑体系。

关键词:雄安新区;非首都功能;集中疏解;支撑体系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378(2017)06-0058-05

DOI:10.3969/j.issn.1005-6378.2017.06.009

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是雄安新区的首位功能,只有把这个事情做好、做扎实,才能为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打造全国创新驱动新引擎、加快构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这一长远战略意图积累经验、闯出新路[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规划建设雄安新区,

既要保持足够的历史耐心,也要拿出奋勇担当的实干精神,扎扎实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构筑起雄安新区坚如磐石、稳如泰山的“四梁八柱”。

一、科学先进的规划体系

规划是城市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忌讳。”[2]雄安新区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做好这一历史性工程,必须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做到先谋后动,规划引领,把每一寸土地规划得清清楚楚后再开工建设。

1.突出新区核心功能定位。雄安新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区,其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重点承接北京疏解出的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目标是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这就决定了雄安新区的规划必须立足这一基本功能定位,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科学布局城市空间结构,做到疏密有度、绿色低碳、返璞归真,建设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

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支撑体系的构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b8516156.html, 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支撑体系的构建 作者:张春雷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年第06期 摘要: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性工 程。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需要建立一流规划体系、现代交通系统、优良生态环境、高端高新产业、优质公共服务、创新体制机制、绿色智慧城市、独特历史文化等,共同构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支撑体系。 关键词:雄安新区;非首都功能;集中疏解;支撑体系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378(2017)06-0058-05 DOI:10.3969/j.issn.1005-6378.2017.06.009 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是雄安新区的首位功能,只有把这个事情做好、做扎实,才能为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打造全国创新驱动新引擎、加快构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这一长远战略意图积累经验、闯出新路[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规划建设雄安新区, 既要保持足够的历史耐心,也要拿出奋勇担当的实干精神,扎扎实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构筑起雄安新区坚如磐石、稳如泰山的“四梁八柱”。 一、科学先进的规划体系 规划是城市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忌讳。”[2]雄安新区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做好这一历史性工程,必须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做到先谋后动,规划引领,把每一寸土地规划得清清楚楚后再开工建设。 1.突出新区核心功能定位。雄安新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区,其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重点承接北京疏解出的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目标是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这就决定了雄安新区的规划必须立足这一基本功能定位,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科学布局城市空间结构,做到疏密有度、绿色低碳、返璞归真,建设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35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财联社29日讯,9月29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发布,要点如下: 一、建设什么样的首都 1、战略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2、发展目标: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3、城市规模: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减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35年减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 4、空间结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 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 一主——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 一副——北京城市副中心,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 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

多点——5个位于平原地区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 一区——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

二、怎样建设首都 核心区“两减一增一控” 5、核心区逐步降低人口密度,逐步降低建设密度,增加绿地和水域,加强建筑高度控制。 中心城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 6、疏解腾退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严禁在三环路内新建和扩建物流仓储设施,严禁新建和扩建各类区域性批发市场。 7、疏解大型医疗机构,鼓励五环路内现有综合性医疗机构向外迁建或疏解。 8、严禁高等院校扩大占地规模,严控新增建筑规模、办学规模。 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 9、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10、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 11、坚持建管并举,努力使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成为没有“城市病”的城区。

完整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完整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来了! 2017-09-29 23:56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总则第1条指导思想(略) 第2条主要规划依据(略)第3条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为北京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16410平方公里。 第4条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年至2035年,明确到2035年的城市发展基本框架。近期到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第一章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明确发展目标、规模和空间布局第一节战略定位第5条北京城市战略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第二节发展目标(略)第三节城市规模第14条严格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分布 按照以水定人的要求,根据可供水资源量和人均水资源量,确定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2020年以后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 1.调整人口空间布局 通过疏解非首都功能,实现人随功能走、人随产业走。降低城六区人口规模,城六区常住人口在2014年基础上每年降低2—3个百分点,争取到2020年下降约15个百分点,控制在1085万人左右,到2035年控制在1085万人以内。城六区以外平原地区的人口规模有减有增、增减挂钩。山区保持人口规模基本稳定。2.优化人口结构 形成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功能疏解提升相适应的人口结构。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服务政策,发挥公共服务导向对人口结构的调节作用。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升人口整体素质。采取综合措施,保持人口合理有序流动,提高城市发展活力。 3.改善人口服务管理 构建面向城市实际服务人口的服务管理全覆盖体系,建立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扩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在常住人口2300万人控制规模的基础上,考虑城市实际服务人口的合理需求和安全保障。 4.完善人口调控政策机制 健全分区域差异化的人口调控机制,实现城六区人口规模减量与其他区人口规模增量控制相衔接。加强全市落户政策统筹,建立更加规范的户籍管理体系,稳步实施常住人口积分落户制度。强化规划、土地、财政、税收、价格等政策调控作用,加强以房管人、以业控人。强化主体责任,落实人口调控工作责任制。 5.转变发展方式,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 到2020年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由现状19.6万元/人提高到约23万元/人。 第15条实现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减量第16条降低平原地区开发强度(略)第四节空间布局第17条构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为落实城市战略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充分考虑延续古都历史格局、治理“大城市病”的现实需要和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着眼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完善城市体系,在北京市域范围内形成“一核一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财联社29日讯,9月29日,《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发布,要点如下: 一、建设什么样的首都 1、战略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2、发展目标: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3、城市规模: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减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35年减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 4、空间结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 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 一主——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 一副——城市副中心,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 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

多点——5个位于平原地区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 一区——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

二、怎样建设首都 核心区“两减一增一控” 5、核心区逐步降低人口密度,逐步降低建设密度,增加绿地和水域,加强建筑高度控制。 中心城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 6、疏解腾退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严禁在三环路新建和扩建物流仓储设施,严禁新建和扩建各类区域性批发市场。 7、疏解大型医疗机构,鼓励五环路现有综合性医疗机构向外迁建或疏解。 8、严禁高等院校扩大占地规模,严控新增建筑规模、办学规模。 高水平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 9、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10、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 11、坚持建管并举,努力使未来城市副中心成为没有“城市病”的城区。

京津冀协同发展④: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点和原则

京津冀协同发展④: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点和原则 [公选王遴选网导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个大思路、大战略。公选王遴选网整理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就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关问题的答记者问,帮助您全面了解学习这个大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是2015年遴选公务员、选调公务员的重要考点。 当前北京集聚了过多的非首都功能。北京作为世界为数不多的超大型城市,再按照老路走下去必然是“山穷水尽”。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对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明确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要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和主要矛盾,降低北京人口密度,实现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相适应。 目标:通过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 思路:坚持改革先行,有序配套推出改革举措。 方法:放眼长远、从长计议,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疏解的重点】四类非首都功能 从疏解对象讲,重点是疏解: 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 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专业市场等部分第三产业; 部分教育、医疗、培训机构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 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和企业总部等四类非首都功能。 【疏解的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既充分发挥政府规划、政策的引导作用,又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坚持集中疏解与分散疏解相结合,考虑疏解功能的不同性质和特点,灵活采取集中疏解或分散疏解方式; 坚持严控增量与疏解存量相结合,既把住增量关,明确总量控制目标,也积极推进存量调整,引导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功能向周边地区疏解; 坚持统筹谋划与分类施策相结合,结合北京城六区不同发展重点要求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谋划,建立健全倒逼机制和激励机制,有序推出改革举措和配套政策,因企施策、因单位施策。

雄安新区基本情况研究

雄安新区:雄县、容城、安新3县基本情况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我国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按照规划的内容,雄安新区包括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关于雄县、容城、安新3县具体情况如下: 雄县 雄县位于冀中平原,北距北京108公里,东距天津100公里,西南距保定70公里,南倚华北明珠——白洋淀,北靠"中国北方购物天堂"——白沟,总面积524平方公里,辖6镇3乡223个行政村,总人口约38万。 雄县县域具有以下点: (1)自然资源丰富。拥有白洋淀水域面积平方公里,建有中国北方最大的内陆码头;是华北油田主产区,天然气储量10亿立方米以上,境内有油井1200余眼,年产原油70 万吨、天然气1800万立方米;地热田面积320平方公里,地热水储量亿立方米,具有埋藏浅、储量大、水温高、水质优的特点,1989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中低温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2010年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中国温泉之乡”。雄县的矿泉水被誉为“神泉秀水”,蕴藏储量达4亿立方米,富含多种微量元素。 (2)民营经济发达。雄县民营经济上世纪80年代就进入了省30强行列,目前民营经济组织达到13000多家,形成了塑料包装、压延制革、乳胶制品、电器电缆四大支柱产业。塑料包装行业:与广东奄埠、浙江龙港并称全国三大塑料软包装基地,塑料颗粒年用量达到60万吨,产品占领了京津大部分市场。2008年被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塑料包装产业基地”。乳胶行业:雄县大步村是中国气球第一村,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0%以上;医用手套填补了河北省空白;雄县安琪胶业有限公司是北方最大的安全套生产企业,年产量12亿只,是国家计生委定点采购企业,成功注册了享誉世界的“红丝带”商标。压延制革:拥有国内最先进的压延膜生产线,是北方最大的灯箱布生产基地,汽车内饰革与一汽、上汽等全国大型汽车生产厂家建立业务联系。电器电缆:河北泰斗三星线缆公司产品成功供应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 (3)投资环境优越。现有变电站14座,2011年供电量达到11亿度,并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电话传输光缆化、交换程控化和城乡一体化,设有各类通讯公司及金融机构分支机构。大广高速、保津高速纵贯县境,白洋淀支线横穿县城南部,以高速公路为骨干,以县城为中心,四纵(高速东、西连接线、立新路、固雄线)、五横(保津高速、112线、津保北线、保静路、昝白路)沟通城乡的公路交通网。依托这两条主干线,雄县已融入了京

关于建立雄安新区的调查问卷

关于建立雄安新区的调查问卷 据新华社4月1日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雄安新区。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县、安新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未来承担着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用,雄安新区一出世,就被定位为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之计、国家大事”。 1.您的性别 [单选题] [必答题] ○女 ○男 2.您是否了解雄安新区的建立 [单选题] [必答题] ○是 ○否 3.您从那些途径了解的? [单选题] [必答题] ○新闻、报纸 ○微博、微信等 ○听他人说 ○其他途径 4.您是否看好雄安新区的未来建设? [单选题] [必答题] ○看好 ○不太看好 5.您认为为什么建立雄安新区? [多选题] [必答题] □京津两地过于“肥胖”、大城市病突出 □加快补齐区域发展短板、提升河北经济社会质量和水平 □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及空间结构 □加快构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 6.您觉得雄安新区的设立对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单选题] [必答题]

○利大于弊 ○弊大于利 7.您觉得雄安新区的建立是否有利于中国城市职能的转变? [单选题] [必答题] ○有利于 ○不利于 8.您觉得雄安新区的建设对您以后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吗? [单选题] [必答题] ○有 ○没有 9.您认为选择雄安新区的理由有哪些? [多选题] [必答题] □交通便捷 □环境优美 □人口密度低 □开发程度低 □发展空间充裕 10.如有机会,您是否考虑去新区发展? [单选题] [必答题] ○会 ○不会 11.您认为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应优先发展那些产业? [单选题] [必答题] ○培育和发展科技创新企业 ○发展高端高新产业 ○培育新功能 ○其他产业 12.您认为雄安新区的主导功能将集中那几个方面? [多选题] [必答题] □部分国家行政功能 □文化功能 □科技创新功能

中考地理热点之一:雄安新区专题训练(附答案)

2020年中考地理热点之一:雄安新区(附答案)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7年4月1日国家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距北京100多千米),它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材料二:下图为“深圳、浦东和雄安区位示意图”。 (1)从地形上看,三个新区都分布在_________。 (2)国家最早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据图分析其主要的地理位置优势是 ______________。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深圳大量制造业萎缩,转移到印度、东南亚等地,最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近10年来,深圳积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发展高端高新产业,下列属于近10年来深圳重点发展的产业是_________。 A.手机组装产业 B.钢铁制造产业 C.5G手机研发产业 D.卫龙等食品加 工产业 (3)一个鄂尔多斯的旅行团来到浦东地区,请你为他们推荐周边一处世界 文化遗产_____。 (4)雄安新区首要定位是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城市职能,下列单位可以优先 考虑迁往雄安新区的是_________。 A.人民大会堂管理局 B.国务院 C.大型工业企业 D.众多外国大使馆 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基本出发点,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2017年4月1日,我国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我国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先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