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三章检测题

第十三章检测题

第十三章检测题
第十三章检测题

第十三章检测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怀化中考)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

A.扫地时灰尘飞舞 B.车加油时,能闻到汽油味

C.加了白糖的水会变甜 D.秋天,桂花飘香

2.“破镜难重圆”,其原因主要是( D )

A.玻璃太光滑,玻璃分子之间始终不能靠近

B.玻璃打碎后,分子间引力消失了

C.玻璃分子之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D.打碎的玻璃片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

3.下列过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C )

A.寒冷的冬天,通过搓手来取暖 B.用铁锤锻打工件,工件会发热

C.做饭时,用炉火对锅里的水加热 D.把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变热

4.(淄博中考)下列实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D ) A.让热水流过散热器供暖 B.用循环水冷却汽车发动机

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 D.夏天在房间内洒水降温

5.(岳阳中考)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对“煮粽子”的情景分析正确的是( C ) A.粽子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增大内能的

B.锅边缘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

C.“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水温升高,水的比热容变大

6.泡茶时茶香四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茶香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力的作用

B.泡茶的水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C.茶水冷却过程中,茶水的内能不断增加

D.茶水冷却过程中,茶水的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

7.(多选)如图所示,将注射器的小孔用橡皮帽堵住,快速推动活塞,

压缩注射器内的空气,则注射器内空气的( BD )

A.密度变小 B.温度升高 C.压强不变 D.内能增大

8·如图所示,是A、B两个城市日气温变化曲线,且两城市面积、纬度等地理情况基本相同,通过对图象分析,下列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B )

A.图中A城市日气温变化较小

B.图中B城市的水域面积大于A城市

C.图中A城市人居住比较舒适

D.图中B城市人容易患感冒

9.(绵阳中考)2018年4月2日,天宫一号圆满完成预定任务后返回地球。8.5 t重的天宫一号,在100 km左右的高空以约22倍音速再入大气层。其中部分器件在大气层中与大气层摩擦烧蚀销毁,最后大约1.5 t残骸坠入南太平洋。在这个过程中,天宫一号的部分机械能( C )

A.通过热传递转化为大气的内能 B.通过重力做功转化为大气的内能

C.通过摩擦做功转化为大气的内能 D.通过重力做功转化为残骸的内能

10.(锦州中考)下列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

11.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升高的温度大于乙液体升高的温度

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12.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铜块,分别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将铜块投入水中(c水>c铜,不计热损失),则( C )

A.水的温度升高,铜块的温度降低,且水升高的温度和铜块降低的温度相同

B.水的温度降低,铜块的温度升高,且水降低的温度和铜块升高的温度相同

C.水的温度升高,铜块的温度降低,且水增加的内能和铜块减少的内能相同

D.水的温度降低,铜块的温度升高,且水减少的内能和铜块增加的内能相同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3.(辽阳中考)热熔胶是一种在常温下为固态的粘合剂,使用时先用热

熔胶枪加热使其熔化,再凝固来粘合物体。用如图所示的一款热熔

胶枪给热熔胶加热时,会闻到熔胶的气味,这是__扩散__现象。热

熔胶被胶枪挤出,并“粘”在物体上,说明分子间存在__引__力。

14·(陕西中考)夏天,将厚衣物和樟脑丸装入带有排气孔的塑料收纳

袋内,用抽气筒向外抽气,收纳袋在__大气压__作用下体积缩

小,如图所示;抽气时,抽气筒壁因摩擦而发热,这是通过

__做功__的方式改变了它的内能;冬天打开收纳袋会闻到樟脑

的气味,说明了分子__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__。

15·过春节时,同学们总喜欢燃放鞭炮。其中有一种鞭炮,不需用火去点燃,只要稍用力将它甩向地面,鞭炮就可以爆响。鞭炮与地面发生碰撞时,通过__做功__的方式,使它的内能__增大__(填“增大”或“减小”)。

16·用相同的装置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晶体加热,它们温度

随时间变化情况的一部分如图所示。当加热至2 min时,将

甲和乙紧密接触在一起,它们之间__不会__(填“会”“不会”

或“不一定会”)发生热传递。此时甲、乙两种物体的内能

__不一定相同__(填“相同”“不同”或“不一定相同”)。

17.在海滩上进行“沙疗”时,把人体埋在沙子里,沙子放出热量,人体吸收热量后体温升高,内能__增加__,这是通过__热传递__(填“做功”或“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10 kg 的沙子温度降低1 ℃放出的热是__9.2×103__J。[已知c沙=0.92×103 J/(kg·℃)] 18.“退热贴”是小儿发热退烧常用的物理降温用品,

如图甲所示,退热贴中的水分通过__汽化__(填物态变化

名称)吸收体表热量,起到降温作用,退热贴在使用时

会散发出一股清新香味,这是__扩散__现象。柿饼是福

安有名的地方特产,如图乙是将柿子晾晒成柿饼的场景。

晾晒过程通过__热传递__的方式使柿子内能__增加__,温度升高,加快水分的蒸发。

19·载重汽车下坡时间较长时,为防止刹车片过热造成刹车失灵,要向刹车片和轮胎喷水降温,刹车片过热是通过__做功__增加内能的;用水来降温是利用了水具有较大的__比热容__性质;汽车下坡时其重力势能__减小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0.质量为80 kg的运动员在某次训练中排汗0.7 kg,假如汗水均从身上蒸发掉而没有流掉,这将导致运动员的体温__下降__约__5__℃,内能改变了__1.68×106__J。(人体主要成分是水,可认为人的比热容和水的相等,每千克汗水汽化所要吸收的热量为

2.4×106 J)

21·(达州中考)如图所示是小李同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探究某物质

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第6 min时的内能__小于__(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第8 min时的内能;该物质在CD

段的比热容是AB段比热容的__2__倍(被加热物质的质量和吸、

放热功率不变)。

三、简答题(共4分)

22.人们在炒板栗(干果)时,往往在锅中加入沙粒,这其中包含什么物理道理?

答:热的沙粒在板栗之间的间隙里,可以使板栗受热均匀,易熟。这是利用了沙子的比热容小,吸热升温快的特点。

四、实验探究题(第23、24题各4分,第25题10分,共18分)

23.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扩散问题而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

(1)通过A实验可发现:__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__。

(2)B实验你认为有什么不妥:__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与装有空气的瓶子位置颠倒__。

(3)小明设计的实验都是在相同的环境下做的。他把上述实验修改后,再把A、B、C三个实验放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最后他得出如下结论:①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__做无规则的运动__;②在物质的三种状态中,__气__态的扩散现象最明显。

24·如图所示是研究做功与内能改变的一个实验装置,玻璃瓶内装入少

量的水,用塞子把瓶口塞紧,并用打气筒往瓶内打气,瓶内压强增

大到一定程度时,瓶塞子会从瓶口跳起来。

(1)在这一实验中,你应该注意观察的是__D__。

A.打气的过程 B.打气的过程中瓶中的情况

C.瓶塞跳起的高度 D.瓶塞跳起的瞬间,瓶内发生的变化

(2)玻璃瓶内装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_产生水蒸气__。

(3)在你认为应该观察的一项中,你所观察到的现象是__瓶内出现白雾__,这一现象说

明__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__。

25.如图1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将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分别装在易拉罐中,并测出沙子和水的初温。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实验记录如下表: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温度/℃

沙子20 25 29 34 38

水20 21 22 23 24

(1)实验中,加热时间实质上反映了__水和沙子吸收热量的多少__。

(2)根据实验数据,在图2中画出沙子和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分析图象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吸收相等的热量,升温较快的是__沙子

__;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__水__吸收的热量较多。通过大量类似实验,人们发现了物质的又一种物理属性,物理学将这种属性叫做__比热容__。

五、综合应用题(第26题8分,第27题12分,共18分)

26.小华和爸爸住进一家宾馆,看见一个电热水壶,爸爸拿出一瓶矿泉水说,我这里有

1 L(1 L=10-3 m3)水,其温度为20 ℃,你能帮我算出这瓶水的质量以及将其加

热到100 ℃所需要的热量吗?请你帮小华完成任务。[水的比热容为 4.2×103 J/(kg·℃)]

解:由ρ=m

V

可得,水的质量m=ρV=1.0×103 kg/m3×1×10-3 m3=1 kg,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t0)=4.2×103 J/(kg·℃)×1 kg×(100 ℃-20 ℃)=

3.36×105 J

27.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常见的利用太阳能的装置。某品牌太阳能热水器,在晴天能接收到的太阳能平均辐射强度(用R表示)为R=300 J/(m2·s),它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一秒内接收到的太阳能为300 J。该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管接收阳光照射时的有效面积是2 m2,贮水箱中盛有0.1 m3的水。求:

(1)贮水箱中水的质量。

(2)若在阳光下照射70 min,所接收到的太阳能全部用来加热水,贮水箱中的水温

可升高多少?[ρ水=1.0×103 kg/m3,c水=4.2×103 J/(kg·℃)]解:(1)贮水箱中水的质量m=ρ水V=1.0×103 kg/m3×0.1 m3=100 kg

(2)每天从太阳光接收的热量Q吸=RSt=300 J/(m2·s)×2 m2×70×60 s=

2.52×106 J,水可以升高的温度Δt=Q吸

c水m =

2.52×106 J

4.2×103 J/(kg·℃)×100 kg

=6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