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动物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动物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应达到以下目标:

1.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2.学风严谨,具有勇于追求真理和献身教育、科学事业的精神。

3.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专业方向的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创新性研究、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和教学工作的能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研究方向

1.行为生态学

研究动物亲缘群体及其识别,性选择、精子竞争、广义适合度、进化稳定策略等问题。

2.分子生态学

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动物行为生态学和进化生态学的有关问题。

3.保护生物学

研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关理论和方法。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制3-4年,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制最长不超过6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总学分为15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4学分,专业必修课4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6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

五、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对博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培养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1.论文选题:博士生要在导师指导下,系统阅读有关文献,正确分析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及状况,然后确定自己的研究内容。其选题应接触学科前沿,并具有较大的理论或实际意义,同时要根据客观条件注意选题的可行性。在进行研究前,要将开题报告公开,请有关

教师、研究生评议。

2.科学研究:按照研究计划,严谨认真地完成研究计划。

3.论文撰写:要科学分析实验结果,在理论上进一步提高、升华,写作应思路清晰,行文流畅,语句精炼,逻辑性强,应阐明本文在科学上的创新之处。

4.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由5-7名教授、副教授组成,论文答辩由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答辨委员会根据学位论文和研究生在答辨中的表现,对论文水平和研究生本人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情况做出综合评价,并提出是否授予学位的建议。

5.申请学位资格论文要求,依照学院相关规定执行。

六、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根据实验情况的需要,按院系安排完成教学任务,如参与本科生教学,包括讲授、辅导、答疑等,协助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和低年级研究生实验。积极组织博士生参加社会实践,开展各种调查研究,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组织读书报告会,并要求在会上定期作调研或读书报告。

七、培养方式

采取导师负责制,同时又要重视发挥整个学科的集体指导作用。培养中采取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知识传授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基本训练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并要特别注意科学道德、敬业精神、严谨学风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动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发育生物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坚持“三个代表”。自觉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对科学的奉献和敬业精神。

2、具有坚实和宽广的发育生物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在本学科的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上获得创造性的成果。

3、掌握并熟练运用英语阅读专业文献,具有较强的英语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对科学的严谨求实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二、研究方向

1、植物生殖发育生物学

以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手段研究植物有性生殖发育过程,重点探讨授粉、受精和胚胎发育等过程的分子机制及其生殖过程中的细胞-细胞相互作用。

2、植物细胞工程及生殖工程

以多种植物细胞为材料,结合细胞培养,细胞融合及转基因技术等手段,探讨性细胞离体发育规律及在作物改良中的应用。

3、植物发育分子生物学

研究植物发育与环境反应调控的分子机理。

4、植物信号传导机理

分离信号传导途径组成因子及鉴定其生物学功能,探讨植物信号传导的机理。

5、植物抗逆境的细胞与分子机制

利用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多种研究手段,探讨植物抗逆境的机理及其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如不能按时完成,根据实验需要、导师认可和学校审批,即可适当延长一定的学习时间。

四、课程设置

博士研究生应修满总学分为15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4学分(含政治课2学分,外语课2学分),专业必修课6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3学分,选修课2-4学分。具体课程内容见下表。

五、学位论文

按照学校、院系和本专业的要求,博士生除完成规定的学位课程外,还必须以第一作者在SCI学术刊物上发表一篇相当水平的、与博士论文相关的科技论文方可获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通过答辩后,答辩委员会可建议学校授予理学博士学位。

1、论文选题:在导师指导下,系统阅读文献资料,分析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发展动态,确定具体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一般而言,研究内容为研究室和导师所主持研究课题的组成部分,选题涉及学科前沿,并具有较大的理论或实际意义,同时根据客观条件注意选题的可行性;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导师的指导下自行选题。

2、开题报告:包括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研究背景和发展趋势,制定研究计划,查阅文献资料。开题报告时应邀请至少3名相关研究领域的教授和研究生参加评议,以便集思广益,完善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

3、科学实验: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开展实验研究,如实记录、分析和整理实验数据,撰写阶段性的实验报告,至少每年度在课题组内交流一次实验结果。

4、论文撰写:科学分析实验结果,从理论上进一步提高和升华,理清写作思路,行文流畅,语句精练,逻辑性强,阐明该研究在科学上的创新之处。

5、论文评阅:严格依照论文评阅程序,在答辩前至少邀请3位校外在该学科领域造诣较深的专家、教授评阅论文,有三分之二以上评阅人同意方可组织答辩。

6、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由5-7名教授(博士生导师为主)组成,论文答辩由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答辩委员会要根据学位论文质量和博士生在答辩中的情况,对论文水平、博士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验能力等方面作出综合评价,并提出是否授予学位的建议。

博士论文须按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格式撰写

六、培养方式

采取导师负责下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制,充分发挥本学科专家、教授的指导作用。培养中采取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知识传授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基本训练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对于创新能力、科学道德、严谨学风和敬业精神的培养。

另外,根据院系安排可参入完成一定量的本科生课程教学任务,协助指导低年级研究生实验、本科生业余科研、本科生毕业论文等,并积极参加多种类型和形式的学术交流、学术讨论和读书报告等学术活动。

发育生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09年修改)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学风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高层次专业人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专业理论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国际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能独立从事本专业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并能做出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二、研究方向

本专业设以下研究方向:

1.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基因工程菌,小分子与大分子相互作用机

理以及中药现代化)

2.植物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碳-氮代谢关系以及有关酶的基因表达调

节)

3.抗肿瘤药物筛选(主要研究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及抗肿瘤机理)

4.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主要研究蛋白质折叠和错误折叠机制,信号转导网络中蛋白质

相互作用机制及药物筛选)

5.RNA调控(主要研究非编码RNA调控机制及其在癌症等疾病中的作用)

6.蛋白质组学(主要研究蛋白质修饰组及其基于质谱学的蛋白质组学方法)

7.DNA错配修复机制

8.细胞信号传导的蛋白质基础(主要研究与G蛋白相关的信号传导机制,以及蛋白

质代谢对于细胞信号通路的调节)

9.表观遗传学(主要研究蛋白质甲基化调控肿瘤发生相关信号通路的机制)

三、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在职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六年。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

博士研究生应修满总学分为15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4学分(含政治课2学分,外语课2学分),专业必修课3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4学分,其它为选修课。具体课程内容见下表。

五、学位论文

按照学校、院系和本专业的要求,博士生除完成规定的学位课程外,还必须有相关要求的科技论文被接收或发表,方可获得博士学位答辩资格。通过答辩后,答辩委员会可建议学校授予理学博士学位。

1、论文选题:在导师指导下,系统阅读文献资料,分析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发展动态,确定具体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一般而言,研究内容为研究室和导师所主持研究课题的组成部分,选题涉及学科前沿,并具有较大的理论或实际意义。

2、开题报告:报告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研究背景和发展趋势,制定研究计划,及工作基础。开题报告会由本专业集体组织,全体教授和研究生参加。

3、科学实验:主要实验数据需是研究生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或主要参与下完成的。要求学生认真开展实验研究,如实记录、分析和整理实验数据。

4、论文撰写:在导师指导下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由研究生本人撰写学术论文,严禁剽窃,抄袭。

5、论文评阅:严格依照论文评阅程序,在答辩前至少邀请3位校外在该学科领域造诣较深的专家、教授评阅论文,有三分之二以上评阅人同意答辩方可组织答辩。

6、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由5-7名教授组成。答辩委员会根据学位论文质量和博士生在答辩中的情况,对论文水平、博士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验能力等方面作出综合评价,并提出是否授予学位的建议。

六、培养方式

采取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知识传授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基本训练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并特别注重对于创新能力,科学道德、严谨学风的培养。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生态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应达到以下目标:

1.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2.学风严谨,具有勇于追求真理和献身教育、科学事业的精神。

3.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专业方向的前沿动态。

4.具有独立从事创新性研究、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和教学工作的能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研究方向

1.分子生态学

研究分子生物学技术,探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的各种生态学问题。

2.生理生态学

研究生物的生理功能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生物对环境的生理适应机理。

3. 种群生态学

研究生物种群的时空分布格局和种群数量波动的调节机理,探索克隆种群和异质种群的生态学过程。

4.群落生态学

研究生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探讨动植物间的营养关系。分析群落动态与演替的过程,以及群落生产力与群落扰动的关系。

5.保护生态学

研究生态环境退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探索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对策和技术。

6.恢复生态学

研究受损生态系统恢复的过程机理,探索相应的对策和技术。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制3-4年,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制最长不超过6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总学分15分(学校课程4学分;学科通开课5学分;方向必修课6学分)。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见附表。

五、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对博士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培养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1.论文选题:博士生要在导师指导下,系统阅读有关文献,正确分析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及状况,然后确定自己的研究内容。其选题应接触学科前沿,并具有较大的理论或实际意义,同时要根据客观条件注意选题的可行性。在进行研究前,要将开题报告公开,请有关教师、研究生评议。

2.科学研究:按照研究计划,严谨认真地完成研究计划。

3.论文撰写:要科学分析实验结果,在理论上进一步提高、升华,写作应思路清晰,行文流畅,语句精炼,逻辑性强,应阐明本文在科学上的创新之处。

4.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由5-7名教授、副教授组成,论文答辩由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答辩委员会根据学位论文和研究生在答辨中的表现,对论文水平和研究生本人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情况做出综合评价,并提出是否授予学位的建议。

5.申请学位资格论文要求,依照学院相关规定执行。

六、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根据实验情况的需要,按院系安排完成教学任务,如参与本科生教学,包括讲授、辅导、答疑等,协助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和低年级研究生实验。积极组织博士生参加社会实践,开展各种调查研究,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组织读书报告会,并要求在会上定期作调研或读书报告。

七、培养方式

采取导师负责制,同时又要重视发挥整个学科的集体指导作用。培养中采取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知识传授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基本训练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并要特别注意科学道德、敬业精神、严谨学风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生态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生物医药工程攻读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具有坚实的微生物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前沿动态,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运用该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优良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1. 抗病毒和抗肿瘤药物

主要研究开发新型抗病毒和抗肿瘤药物,包括生物技术药物、小分子药物和中草药等。

2. 基因工程药物

主要研究开发用于疾病预防和治疗的多肽与核酸药物、抗体药物和基因工程疫苗等。

3. 疾病分子诊断新技术

主要研究开发传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和癌症等的分子诊断新技术。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总学分为15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4学分,专业必修课4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6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

五、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系统阅读有关文献,正确分析相关领域发展动态及状况,然后确定自己的研究内容。其选题应接触学科前沿,并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或对我国

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2.开题报告:包括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本人的详细研究计划,主要参考书目等。开题报告要公开,请有关教师、研究生参加,以便集思广益,使研究方案臻于完善。

3.创新要求:博士学位论文必须在微生物学领域的理论研究或专门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4.关于其他学习项目安排

根据院系安排协助教学,协助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参加学术会议、学术交流等学术活动。博士研究生必须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源刊科技论文累计影响因子大于或等于2.0,才能获得博士学位。

六、培养方式

采取导师负责下的博士生指导小组制,同时又要发挥整个学科的指导作用。培养过程中采取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知识传授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基本训练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注重于创新能力、科学道德、严谨学风和敬业精神的培养。

生物医药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微生物学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具有坚实的微生物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前沿动态,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运用该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优良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1. 病毒基因工程

主要研究病毒的基因结构与功能、基因表达调控、病毒基因工程及基因治疗。

2. 病毒免疫学

主要研究机体抗病毒先天和获得性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

3. 医学病毒学

主要研究医学病毒基因结构、表达调控及基因产物的功能、基因工程诊断试剂和疫苗。

4. 动物病毒学

主要研究动物病毒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病毒分子进化规律和跨物种传播机制等。

5. 昆虫病毒学

主要研究昆虫病毒的分类鉴定、基因结构及分子进化、病毒感染和传播机理及病毒生物防治。

6. 分子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癌学

主要研究肿瘤病毒感染与细胞变化,癌基因表达调控、新的癌基因分离及结构功能,肿瘤疾病诊断及治疗的分子基础。

7. 病毒感染细胞生物学

主要研究病毒感染细胞后的生物学问题,包括细胞凋亡,细胞转化,细胞相关蛋白的调控等。

8. 微生物遗传学

主要研究微生物基因结构功能、表达调控、基因转移分子机制、酵母分子遗传学。

9. 微生物生理学

主要研究微生物的适应机理、微生物酶结构功能及分子进化、微生物生理活性物质功能及应用。

10. 微生物分类学及其资源利用

主要研究细菌和病毒的化学及分子水平分类、系统发育、微生物资源及其产物的利用。

11. 微生物生物技术

主要研究微生物酶工程、发酵工程、基因工程、免疫工程技术及其微生物传感器。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总学分为15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4学分,专业必修课4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6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

五、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系统阅读有关文献,正确分析相关领域发展动态及状况,然后确定自己的研究内容。其选题应接触学科前沿,并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2.开题报告:包括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本人的详细研究计划,主要参考书目等。开题报告要公开,请有关教师、研究生参加,以便集思广益,使研究方案臻于完善。

3.创新要求:博士学位论文必须在微生物学领域的理论研究或专门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4.关于其他学习项目安排:根据院、系安排协助教学,协助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参加学术会议、学术交流等学术活动。

5.按照学校、院系和本专业的要求,博士生除完成规定的课程外,必须以第一作者在SCI源期刊的杂志上发表累计影响因子高于2.0并与博士论文相关的科技论文方可获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通过答辩后,答辩委员会可建议学校授予理学博士学位。

六、培养方式

采取导师负责下的博士生指导小组制,同时又要发挥整个学科的指导作用。培养过程中采取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知识传授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基本训练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注重于创新能力、科学道德、严谨学风和敬业精神的培养。

微生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细胞生物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坚持“三个代表”。自觉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对科学的奉献和敬业精神。

2、具有坚实和宽广的细胞生物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在本学科的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上获得创造性的成果。

3、掌握并熟练运用英语阅读专业文献,具有较强的英语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对科学的严谨求实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二、研究方向

1.细胞信号转导

研究细胞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转导机制及获得性免疫的细胞信号转导机理。

2、动物及人类分子细胞生物学

从细胞、分子水平研究动物及人类性腺发育过程中的分子机理。

3、糖尿病并发症分子机理和治疗

运用糖尿病的各种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研究高糖和高脂对机体造成的损伤的机理,寻找可能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的靶点。

4.癌症的分子机理

以体细胞基因敲除/敲入等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 从分子水平探讨肿瘤的发病机理,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如不能按时完成,根据实验需要、导师认可和学校审批,即可适当延长一定的学习时间。

四、课程设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