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的种类

云的种类

云的种类
云的种类

云的种类(六年三班第二组)

目录

壹、研究动机与目的

贰、研究方法

叁、研究内容

一、云的种类与特征

二、云的分布高度

肆、研究心得与感想

伍、检讨与期望

陆、参考数据与网页

壹、研究动机与目的:

常常抬头看到天上的云,觉得很奇妙,为什么云会有那么多种不同的型态呢云大概距离我们多远呢哪种云出现时,就表示快下雨了呢哪种

云出现时,又表示天气晴朗呢所以我们决定研究关于云的种类,这样可

以使我们更了解有关于云的种类与特征,也使我们一看到云,就可以清

楚的知道云的名称。

贰、研究方法:

翻阅书籍、上网查询。

叁、研究内容:

由于湿度、气流和天气系统的不同配置,云的形状变化很多,有辐射状、脊椎状、波状、纤维状、钩状、絮状、层状、荚状、堡状、弧状、帆状....等等。

以基本型态来看云,可分为层状、积状和纤维状。以高度来区分则可分为高云、中云、低云和直展云。若再按形状、组成和形成

原因,就可归纳分成十种云属,分别为卷云、卷层云、卷积云、高

积云、高层云、层云、层积云、雨层云、积云、积雨云等。

常见的云都是位在大气最接近地面的对流层内,这是因为对流层中常有上升气流,可以把地表蒸发的水气带到空中,最后就

有机会因为冷却而凝结出小水滴或小冰晶,而由于空气中水气的

含量以及气流上升的高度各不相同,因此云也就会在不同的高度

形成。云的分类正是按照高度来分的,我们一般所谓的云高,是

指自测站地平面至「云底」之垂直距离,通常是以公尺为单位。

由云高可将云分为四大云族及十大标准云属。各云属除了高度有

别之外,云形也各有不同,基本上可分为积状云、层状云及卷状

云三大类。积状云就是一朵一朵高低起伏的云,代表对流较为旺

盛;层状云就是成层且较平坦的云,通常是较弱的对流所造成;

而卷状云则是一丝丝轻薄的云,这正是由冰晶组成的特征。将云

高与云状组合起来,就成为十大云属的基本特征了。

一、云的种类与特征:

卷云:

卷云是数量庞大的小冰晶所组成的,常出现在天空的最上层。卷云的外表非常漂亮,形状很像白色的绢丝,有时也

像白色的羽毛;当卷云受到朝阳、夕阳的渲染时会出现美丽

壮观的彩霞。因为卷云是在高空形成的,所以早晨由卷云所

形成的彩霞会比其它云提早出现,而傍晚则会比其它的云迟

些被染红。

卷云它的形态像白色细丝,白色或大部分白色的小细带状、或如毛发的维状、或有丝质的光泽,在空中透光度颇呈

白色细丝状,如绢丝一般;多半由卷积云或高积云的尾流产

生,或是积雨云的顶部,显示高空的风比较强。通常是天气

变坏的前兆。形状如用刷毛器扫过那样,所以也可以叫做条

云。像烫过的头发那样卷曲的时候,天气也会放晴,这一般

叫做晴卷云,相反的,预知恶劣天气的是雨卷云,它呈放射

状或直线状、带状,跟低气压一起出现,而且逐渐的覆盖天

空扩展后,徐徐地下降高度变化在于下层的云,最后下至所

谓乱层云而降雨;但是雨后出现的雨卷云,不会再带来雨,

所以要观察气候的时候,要看那种云出现前后的状态来判断

,才不会做出错误的判断,这是很重要的。

卷积云:

和卷云同一种类,也是由冰晶所形成的,云的形状圆胖,像一颗颗的豆粒或小石头,有时候也会以鱼鳞或波浪的形

状出现。卷积云是比卷云更明显的白云,在洁净的天空中发

亮,通常是有秩序地在空中排列并缓缓地朝同一方向推移;

卷积云和卷云时常相伴出现在天空中,如果布满了整个天空

,则俗称为「鱼鳞天」。有句气象谚语:「鱼鳞天,不雨也

风颠。」便是指天上的卷积云排列紧密,遇到不稳定的空气

时,云层增厚,便会形成容易下雨的雨层云。

卷积云是纤维,白色成片成层的云,无阴影,形状像米粒、涟漪、合并或分离,大致排列有序的很小个体组成,这

些小个体的视角都小于1度。和卷层云出现在同样高度或仅

仅下层的地方,好像小小的棉花糖一样的规则并列的形态。

各云朵若接近,则像小波浪那样,这种形状就叫做鱼鳞云,

普通集中一处出现,但也有扩展到全部天空的;它的形态和

后述的高积云很相似,所以要特别注意,判别的基准是云块

大小和它的阴影。卷积云的各云块小而没有阴影,云层出现

时间极为短暂,数十分钟就消散或变为卷层云;前者出现时

,当天和翌日是好天气;后者出现时,特别是在冬天的海边

,容易下雨,所以要注意。

卷层云:

卷层云呈纤维状,平滑而薄呈片状展开,遮蔽一部份或全天空,在太阳或月亮四周会有环状的晕出现,通常是低气压或锋面接近前由卷云慢慢增厚而来,大多是由冰晶所组成,是透明、白色纤维状而均匀的云幕,掩盖天空全部或一部分。

卷层云是白色薄幕状,太阳遇之,仍可见其轮廓,太阳光照射卷层云之冰晶时,产生反射作用和折射作用,乃在太阳之周围产生内红

外紫的晕,所以有日晕出现时,表示不久将有卷积云、高层云、层

积云、雨层云等云层来到,乃低气压风暴即将来临之征兆,常能预

测天将下雨。出现于卷云下层,形态不明确,故有如轻纱垂布天空

的感觉。这种云会逐渐的变厚,高层云出现就容易下雨。

高积云:

高积云的形状与排列方式与卷积云很类似,大多为白色或灰白色块状、或扁球状云块,体积比卷积云大。一般厚的

高积云排列成波浪状,如果从云的间隙看不到蓝天的时,正

意味着天气逐渐转坏。如果云朵间隙分开而可以看到蓝天的

话,天气便不一定会转坏。气象谚语:『天上鲤鱼斑,晒榖

不用翻』或『瓦块云,晒煞人』,都是在形容高积云出现时

的天气概况。通常在气流稳定的时候,高积云的出现表示晴

朗天气将持续2~3天,偶尔可以看到少部分的高积云转为卷

云。当气流不稳定时,高积云通常会随着水汽增加而逐渐聚

合成高层云,再逐渐增厚并向下延伸而造成降雨。常有阴影

,为薄片、圆块、豆荚或滚筒状云所集成,有时具有纤缕或

散乱状,不一定合不合并,大部分排列有序,个体视角约在1

度到5度之间。高积云是叶片状或扁平状的云块,如群羊蜷

伏,大都连结成层,有时成棋盘状,有时排列成行,或波浪

状。类似卷积云而颗粒较大较低,云层寿命低,是天空不稳

定的象征。

高层云:

高层云是一种内部水气分布相当平均的云,所以透过这种云看太阳就好像隔着毛玻璃看一样,只能勉强地看到太阳

的轮廓。在台湾中、低海拔地区,能看到高层云的机率并不

高,甚至也难以和低云族的云层分辨。只有在海拔高度超过

3000公尺的山上,才能轻易地分辨出高层云和层云的不同。

这种云通常在低气压接近时,或在伴随着暖锋的时候,最容

易出现,所以天气变坏的机率比较大。高层云是淡灰、微蓝

色可分辨具有条纹纤缕均匀的云层,掩蔽全天,较薄时可透

视太阳,至少能见朦胧日影,不显现日、月晕现象。高层云

出现时扩展至全部天空。薄的时候,引起朦胧月夜现象。在

白天没太阳而厚度增加的话,这种云会带来雨。在出现卷云

层之后出现这种云,翌日容易变为恶劣天气。

雨层云:

雨层云是一种暗灰色且水气充沛的云,能完全遮蔽太阳和月亮的光线,即使在白天,周围也是一片黯淡。雨层云的

云层厚(可达数公里)又低(甚至可低到500公尺),会带

来雨和雪,是会持续几天下雨的坏天气典型。会降下大量雨

水的云除了雨层云之外,还有积雨云。积雨云的雨势变化比

较激烈,而雨层云的雨和雪则是平静地落下。雨层云是灰色

云层,很黝暗,它的形状因连续降雨或降雪而呈现弥散,这

种云发生时,降雨或降雪大都到地面,云的厚度可隐蔽太阳

层积云:

层积云和高积云很类似,但云朵更大而且排列成波浪状,云的下方常常出现灰色的影子。也和层云一样,云层多

出现在较低的地方,在高山上俯视的云海,多半都是这种

层积云。层积云是由水滴聚集而成的,云层并不会太厚,降

雨和下雪的机率也不大,大部分的时候不会下雨,是属于多

云的天气。层积云灰或微白,成块、成片或成层,差不多都

有阴影。排列如棋盘、圆块或滚轴状,都没有纤维结构,有

时各云合并连接,有时分离。大部分排列有序,它的大小大

于视角5度。层积云形态层层波动,如卷面包状。从云和云

之间能看到青天是其特征,不过从山顶或飞机上看到的云海

,不属于这种云或云层。其别名有天阴云、体积云、畦云等

。果云块边缘部分很快地消散或傍晚逐渐变小,则会有好天

气。还有白天积云到黄昏变化成层积云的时候,翌日也会放

晴,其准确率很高。相反的,云块扩大或有新的发展的云的

时候,是下雨的前兆。再者,早春期层积云伴着霄云比较多

,所以要注意落雷。

层云:

层云是一种水气分布均匀的白色云层,和雾相似,并且可以像雾一样地扩散,所以常常不具形状。层云是所有云中位置最

低的,但并没有和地面接触,偶尔会在清晨或黄昏时下点毛毛

雨。透过层云看太阳和月亮,可以清楚地看到轮廓。从山上俯视

层云,也可以看到云海,但是比层积云淡薄了许多,当太阳的照

射增加时,便会很快地消失掉了。层云大体呈灰色,云底非常一

致,可降毛毛雨、冰针或霙(雪花),自层云看太阳时,太阳轮

廓清晰可见。层云没有晕象,除非云中温度极低。层云出现高度

约在一公里以下的地方,为层状的云。早上、傍晚常常出现,所

以有朝云、夕云的别名。朝云随着太阳而消散时,是晴天。若云

好像要覆盖山腰或山谷的话,是雨快来临的前兆,这样判断以可

以。

积云:

积云是一种活泼好动的云,垂直向上发展,底部平坦,顶部则像馒头或花椰菜,在晴朗的蓝天当中,积云看起来就像是好吃

的棉花糖一样。积云的体积可大可小,从数公尺到数公里不等。

通常被太阳照射到的部分,会白白地发亮,但云底却是灰暗的。

随着太阳渐渐升高,云头也会随着扩大,如果当天阳光的照射

较强,云朵的高度可达10公里,云朵的上方也会变成像怪物的

头一样的浓积云。积云是孤立的云,大体浓密而且轮廓显明,垂

直伸展如山丘,它的圆形或塔状云顶,有些类似花椰菜。被日光

照射部分大致明亮,云底则较黑暗并近于扁平,有时积云也有破

碎者。积云与层积云在同样的高度出现。别名绵云。黄昏时消散

的话,翌日是好天气。相反的,日落以后也不消散,到夜深时仍

残留下来,而向北西或西流动的话,是下雨的前兆。

积雨云:

积雨云是一种体积庞大的降雨云块,通常是由积云发展而来的。云朵的底部通常为暗黑色,而顶端有时候十分平滑(像

打铁的铁砧)或呈羽毛状的卷云。积雨云的内部有强大的上生

气流,所以常伴有大雷雨的产生,有时也会下冰雹。当积

雨云较弱的时候,顶端是卷云,下方会分裂变成高积云和层积

云,而形成很多云,所以积雨云可以称为制造云的工厂喔!积

雨云像浓厚庞大的云,垂直伸展非常强盛,形如大山或巨塔,

通常云顶至少有一部分平滑,或呈纤维状或具有条纹,而且常

有部分发展成铁砧形,或一大片羽毛状,云底下面经常极为黑

暗,时常带有与主云相连或不相连的破碎低云,往往降下阵雨

或雷阵雨。

特殊的云:

凝结尾云(contrail)。是喷射

机排除引擎燃烧的废气,其中的水

汽急速凝结而成的。

夜光云,离地面约82公里;通常会观测到内重力波

的存在。这种云只有在极区的黄昏时才会观测得到

,其成因可能和水及殒石尘埃有关;在那么高的高

度,水汽可能也是由殒石中蒸发出来的。

贝母云(Nacreous cloud)。高度约

在离地面公里处;其成因目前仍不

清楚,但相信和冰晶及过冷水滴有

关。这种云只有在高纬度的某些地

方可以看到,通常是在冬季当太阳

已经在地平线之下时才会看到。

火山爆发引起的对流云。火山爆发

会喷出高温的水汽,而火山灰就是现

成的凝结核,因此有火山爆发的地方

就有对流云产生。照片左下方有类似

下雨的柱状阴影,相信是大量火山灰

降下而成的,不是真的在下雨。

是飞碟吗外星人不是的,是荚状云!在

Alaska山区照到的。

这叫乳状云(mamatus),是剧烈对流下的产物

,主要悬挂在主对流轴的边缘,附近经常会有

龙卷风产生。

补充:

一、并非所有的云都会产生雨。

淡积云是最小的堆状云,在天空中看起来像结块的棉花香肠,因为

体积很小,无法产生雨,但却能形成更大且带雨的积云。浓积云是

最大的积云,能带来急而大的骤雨。

二、空有时满布鱼鳞般闪闪发光的白色云片。

这种情形称为鱼鳞天,必须仰赖多起阵风才能把云吹成这些小云

片,所以鱼鳞天的出现常代表易变的天气。

三、并非所有的云都是自然形成。

飞机飞行时,机身后方留下的条纹状云称为凝结尾,这是飞机引擎

排出的水蒸气形成的。水蒸气排出时碰到冷空气会变成冰晶,因而

留下似白雪的云迹。

三、云的分布高度:

一、低云:高度低于 7000 英呎,由微小水滴组成,又可分为

......

(a)层云:高度最低,没有明显的边际,外观类似地面上的

雾,云内气流十分平静。

(b)积云:外观蓬松似爆米花,云内气流十分不稳。

(c)帽状云/波状云:通常出现在高山或高耸建筑物之上。

二、中云:高度介于 7000 ~ 18000 英呎,由微小水滴和结晶冰

组成,厚度较厚。

(a)高层云: 外观类似带有斑点的棉质床单,结构较为松散。

(b)高积云: 外观类似厚厚的丝缕, 画布, 或羊毛毯。

三、高云:高度在 18000 英呎以上,最高可以到达 35000 英呎

,由结晶冰组成,可透光而产生日晕 / 月晕现象。

(a)卷层云:外观类似半透明的蜡纸,结构较为松散。

(b)卷积云:外观类似人造纤维织成的薄床单,或波浪

状的

(c)棉质薄纱。

(d)卷云:外观呈束状,有时轻卷如毛发。

四、直展云:可分为

(a)雨层云:高度介于低云及中云之间,外观阴暗,厚

度甚

(b)厚的暴风雨云。

(c)雨积云:外观有如高塔一般伸入天空,戴着有如铁

钻一

(d)样的帽子,夹带闪电、暴雷、狂风、骤

雨及冰

(e)雹等。

云的分布高度

云族云属热带地区高度中纬度地区高度极区高度

高云族卷云 (Ci)

卷积云 (Cc)

卷层云 (Cs)

6,000~18,000m5,000~13,000m3,000~8,000m

中云族高积云 (Ac)

高层云 (As)

2,000~8,000m2,000~7,000m2,000~4,000m

低云族层云 (St)

层积云 (Sc)

雨层云 (Ns)

0~2,000m0~2,000m0~2,000m

直展云族积云 (Cu)

积雨云 (Cb)

云底在低云族的范围,

云顶可延伸至中云族或高云族的范围。

肆、研究心得与感想:

培珊:

转眼间,六年的小学时光已接近尾声,感觉时间过的好快啊!而毕业

前,要制作的毕业小论文,实在是让我伤透了脑筋。到底要怎么做,

才能做出一份完美的毕业小论文呢现在,大部分的人都在准备升国

中考试,都没有时间来讨论,所以我们这组只好找课余时间来完成

,虽然讨论的时间不多,但我们都尽了全力。这几个月我真的感到

很疲累,但辛苦总是有代价的,看到了已完成的小论文,顿时觉得

这几个月的辛苦都没有白费!这次的小论文制作让我学了很多,像

是有关云的知识、如何做论文及合作的重要,如果以后还有机会做

类似的活动,相信我会做得更好。

乃耘:

在做小论文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特别是要如何与组员形成共

识,这真是一项困难的事,毕竟每个人的意见不同,所以很难与组

员讨论出一个大家都满意的想法。不过做小论文虽然辛苦,但跟组

员分工合作和单独自己做比较,真的很不一样,难怪人家说团结就

是力量!

雅欣:

这次小论文的主题「云的种类」让我了解云的种类、变化以及分布

高度、出现的征兆……等。我觉得,这次的讨论发生了许多好玩的

事,也让我们学到了许多关于云的知识,所以我觉得这次的制作小

论文活动十分有趣。

育辰:

这次制作小论文我虽然只有查数据,但我还是我们这组的成员,所

以作品要交出去我也有点紧张。

洛维:

这次做小论文我虽然没有帮上很多忙,但我觉得团结就是力量,只要

大家同心协力,就可以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宇轩:

我觉得制作小论文很有趣,虽然我没帮到什么忙,但还是觉得很有

趣。

资敏:

这次的小论文制作让我更了解云的变化。

子芸:

经过这一次的报告,让我更了解云的变化,也知道如何和同学分享

自己查到的数据

轩宇:

这次的小论文制作让我更了解云的千变万化,感到很有趣。伍、检讨与讨论:

虽然这次的小论文做的很顺利,但因为时间太赶,所以

没有做的很完美,希望以后如果有机会再做类似的活动,我

们会做的更好!

陆、参考数据与网页:

◎图片、网站类:

&ei=UTF-8&fr=fp-tab-web-t&fl=0&x=wrt

银饰的分类

(一)925银:其实是指含银量92.5%的银质品。925代表银的纯度。含量为92.5%的纯银再加入7.5%的合金,S999这是银器的最高纯度,就正如999黄金的纯度一样。因为足银过于柔软并且容易氧化,所以自从tiffany(蒂芙尼)公司开创925银以来,925银就被国际公认为纯银。现在通常把925银首饰镀上白金(白铑),以防止银在空气中氧化或硫化情况变黄变黑。没有镀白金的925银,俗称为:素银或原色银。 (二)990银:是足银饰物的字母标志,其中字母S是英文单词Silver的首字母,代表银,990代表含银量千分数不小于99。另一种标志是S99,意思相同。含银量千分数不小于990的称足银。由于过于柔软,不易铸造成心仪的首饰造型,且容易磨损和氧化变黑,加工成本过高。所以市面上S990只有手镯和项链较多,通常只能用作厚大的款式。 (三)千足银:是指银含量99.9%的银,用于制作千足银首饰银含量不得低于99.9%,也是目前国家标准《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里规定的银制品最高纯度标准(参照GB11887-2008)。由于是99.9%的银,千足银饰通常有两种标志;一种标志即是同名的"千足银",还有一种是"S999"。所以,从外观上很容易识别,就是亮银的本色,这种银材质,由于银本身的金属特性,使得99.9%的银比较软,不适合用来制作仿白金或K金镶嵌类的饰品,但用来制造素银类首饰则有银饰品特有的质感,而且由于银的特性,越纯的银对皮肤汗液的变化越敏感,特别适用于儿童和女性对身体健康的关注。 (四)彩银:由含量92.5%以上的银浇铸成型(其中耳坠上的耳钩、耳钉上的针以及胸针上的针均为85%的银,目的是为了达到更长久的佩带周期而进一步增加其硬度),然后由工匠们手工绘色(目前我们已自行研发调配了99种颜色,使产品更加绚丽多彩),最后进炉经800℃高温烧制,以达到永不褪色的效果。彩银饰品表面的釉料不能完全覆盖银胎,因此凡是裸露银边的地方就比较容易氧化(银子遇到空气容易氧化,彩银饰品尽量不要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氧化后的银边会出现发黄变黑等现象。 (五)泰银:概念上就是925纯银,只是一种特殊工艺的特殊称呼。又叫“乌银”,是在银首饰上把银、硫的混合物融化,并以玻璃质状态形成覆盖层。乌银覆盖层疏松乌黑,与白银的光洁银白形成鲜明对比,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由于经过了特殊的防旧处理,乌银首饰不仅长期不变色,表面硬度也大大增强。别具一格的质感和色泽,泰银其实现在走的是国际路线,在国外非常流行,质地也是925的。之所以称呼为“泰银”,主要是因为来自于聪明的泰国人的杰作。泰银镶嵌的宝石与藏银、尼泊尔银不同,泰银以晶莹的乌金石、石榴石为主,红色、黑色是泰银镶嵌宝石的主色调,在阳光下能闪出美丽的光芒。 (六)苗银:本身是指纯银,长久以来苗族地区的重要首饰品和婚嫁用品。但现在说的苗银都并非纯银,其它主要成分是铜,含银量不高。其主要特点是苗族地区手工打制作,图案精美,富有寓意。苗银产品经戴过后,长期放置不戴,手镯表面金属会产生氧化反应,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变色,不过下次在戴的时候只须用软布或纸巾擦拭就可以光亮如新了。苗银制品有首饰,指环,发簪,头饰,餐具等很多种。在湖南西部和贵州等苗族聚集的地方常有出售,价格一般论件卖。 (七)藏银:是一种合金,在藏族人那里说来,藏银其实就是白铜。一般不含银的成分,是白铜(铜镍合金)的雅称,传统上的藏银为30%银加上70%的铜,但即便是这样传统工艺的“藏银”,现在市场上也已见不到了,大多以完全白铜替代。 (八)镀银:最早用的光亮剂二硫化碳是Milword和Lyons在1847年发表的专利中提出的,现在还在使用,仅稍加改变而已。镀银层比镀金价格便宜得多,而且具有很高的导电性,光反射性和对有机酸和碱的化学稳定性,故使用面比黄金广得多。一般的镀银,所用都是便宜的合金材料,外表镀银。 (九)银镀金:顾名思义,银饰材料,镀上一层金。价格比一般的925银贵一点。好的镀金首饰镀层厚度在10微米一25微米,一般的镀金首饰镀层厚度在2微米一3微米,如果

假酒的鉴别方法及酒的分类种类

假酒的鉴别方法及酒的分类种类 这时在购买酒的时候应该要如何进行鉴别清楚酒呢?以下是为你整理的假酒的鉴别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假酒的鉴别方法1、鉴别酒水应当主要着重于酒的色泽、气味与滋味的测定与评价对瓶装酒还应注意鉴别其外包装和注册商标。 在目测酒类色泽时,应先对光观察其透明度,并将酒瓶颠倒,检查酒液中有无杂质下沉,有无悬浮物等,然后再倒人烧杯内在白色背景下观察其颜色。 2、从酒的色泽上鉴别白酒的正常色泽应是无色透明,无悬浮物和沉淀物的液体。 将白酒注入杯中,杯壁上不得出现环状不溶物。 将酒瓶倒置,在光线中观察酒体,不得有悬浮物、浑浊和沉淀。 冬季如白酒中有沉淀可用水浴加热到30~40℃,如沉淀消失为正常。 3、从气味上鉴别在对白酒的香气进行感官鉴别时,最好使用大肚小口的玻璃杯,将白酒注入杯中稍加摇晃,即刻用鼻子在杯口附近仔细嗅闻其香气。 或倒几滴酒在手掌上,稍搓几下,再嗅手掌,即可鉴别香气的浓淡程度与香型是否正常。 4、从味觉上鉴别白酒的滋味应有浓厚、淡薄、绵软、辛辣、纯净和邪味之别,酒咽下后,又有回甜、苦辣之分。

白酒的滋味评价以醇厚无异味,无强烈刺激性为上品。 感官鉴别白酒的滋味时,饮入口中的白酒,应于舌头及喉部细细品尝,以识别酒味的醇厚程度和滋味的优劣。 5、验明酒的注册商标对消费者来讲,在商店里购买瓶装酒时不可能开瓶查验其质量,仅能凭外观来鉴别其真假与优劣,这样就使得掌握白酒注册商标、特别是一些名优白酒的注册商标方面的知识具有了特殊重要的意义。 6、从外观上鉴别以贵州茅台酒为例,茅台酒的酒瓶是乳白色玻璃瓶,封口为大红色螺纹扭断式防盗铝盖,顶部有“贵州茅台酒五个白字,瓶口无内塞。 整瓶酒外包一张优质正方形皮纸,装在彩盒中:外包装彩盒用的是进口白版纸加细瓦楞。 盒上字体和色泽与商标、背贴上一致。 例如高梁酒、糯米酒、包谷酒等:2.果酒、就是用果类为原料生产的酒,如葡萄酒、苹果酒、桔子酒、梨子酒、香槟酒等;3.代粮酒、就是用粮食和果类以外的原料,比如野生植物淀粉原料或含糖原料生产的酒,习惯称为代粮酒,或者叫代用品酒。 例如,用青杠子、薯干、木薯、芭蕉芋、糖蜜等为原料生产的酒均为代粮酒。 二、按生产工艺目前,按照生产工艺的特征来分,可以分为三大类:1.蒸馏酒、这就是在生产工艺中,必须经过蒸馏过程才取得最终产

银子的鉴别方法

银子的鉴别方法 作者:金投网 银饰品有很多种类别,如此多银饰到底有什么区别?怎么去鉴定银子的真伪呢?希望下文能为苦于银子鉴别的人提供帮助。 纯银又称纹银,目前现有的科学能够提炼的最高纯度为99.999%以上,纯银一般是作为国家金库的储备物,所以纯银的成色一般不应低于99.6%。而低于这个级别的,含量大于等于99%的白银,我们称作为足银。一般材质较软,不适合做成饰品。 色银又称普通首饰银或次银。在纯银或足银中加入少量的其他金属,一般是加入物理化学性质与银相近的铜元素,就可以形成质地比较坚硬的色银。色银富有韧性,并保持了纯银的延展性,同时可以减低空气对银的氧化作用,因此,色银首饰的表面色泽较之纯银与足银更不易改变。中国色银的成色规定以百分数表示,国外一般规定以千分数表示,如中国的“80银”与外国的“800S”(S为英文银Silver的缩写)都表示银的成色为80%。色银有以下几种的常见分类: 1、98银英文标识为980S,表示含银量98%、含铜2%的首饰银。这种色银较之纯银和足银质地稍硬,多用于于制作保值性首饰。 2、925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925银了) 英文标识为925S,表示含银量92.5%、含铜7.5%的首饰银。这种色银既有一定的硬度,又有一定的韧性,比较适宜制作戒指、别针、发夹、项链等首饰,而且便于镶嵌宝石。现在通常把925银镀上白金(白铑),以防止银在氧化或硫化情况下变黄变黑。没有镀白金的925银,称为"素银"。 3、80银80银又称为潮银,英文标识为800S,表示含银量80%、含铜20%的首饰银。这种色银硬度大,弹性好,适宜制作手铃、领夹、帽花、餐具、茶具、烟具或首饰上的扣、弹簧或针等类。 泰银最早源自于泰国,所以通常叫泰国银,又称“乌银”。泰银是利用了银碰到硫而发黑的特性制成的。它是在银首饰上把银与硫的混合物加热融化,并以玻璃质状态形成覆盖层。泰银覆盖层疏松乌黑,与白银的光洁银白形成鲜明对比,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再经过了特殊的防旧处理,泰银首饰不仅长期不变色,而且表面硬度也比普通银大大增强。别具一格的质感和色泽,让人感受到这类首饰的粗犷和古朴。 藏银,按照历史定义是含银大约30以上的一种合金,但是现在市场上的藏银,几乎不含银,只是白铜合金的工艺品.藏银是我国西藏地区及临近国家尼泊尔生产出来的一种含银较少的合金,其主要成分是镍、铜等。藏族饰品中也有很多是用纯银制成,纯银饰品的做工看起来比藏银饰品要精致一些,亮度也比藏银强一些。在选购藏银饰品时,应从色泽、外观、镶嵌物、做工等多个角度细细甄别。真正的藏银,由于制作工艺的原因,用手拭擦时,手上会变黑,这是一种碳黑,非金属黑。另外,藏银的仿制品一般都是用废旧的铅、锡等合金制作而成,表面进行镀色,颜色看上去发白,没有金属光泽和金属质感,而真正的藏银虽光泽度不

云的种类和图片

云的种类和图片 (2012-03-13 16:06:32) 转载▼ 标签: 杂谈 云的种类和图片 (一) 卷云 细致而分散,具有纤维组织,像羽毛、头发乱丝或马尾,孤悬高空而无云影,日出日落时显现橘红色或红色。卷云是一种最高的云,清晨太阳还没到地平线就已经出现了。 (二) 卷层云 是最高最白的一种云幕,当太阳或月亮被遮住时,仍能看到它的轮廓,周围常出现一种晕。凡天空有晕就一定有卷积云,但厚的卷积云则像幕一样拉到天边。

(三) 卷积云 这种云很少出现,偶而会布满全天的时候,渔夫们称之为鲭鱼天,因为天空好像布满了鱼鳞,个体很小,呈白色而无云影,有时呈波浪状。卷积云大都和卷云或卷层云同时出现。 (四) 高层云 高层云大都掩蔽全天,逐渐便厚便低时,使人有阴沈之感。当它转变成雨积云之前,常有疏落的雨低降下。相反来说高积云也是由雨层云升高而成。

(五) 高积云 高积云的个体比卷积云大,中央有云彩,常连成一片,底部成波浪状,或排成一长列,或交织成棋盘状,其式样很多。 (六) 层积云 个体比高积云更大,外型较柔和,结构不太明显。如果连成一片,则底部具有波浪型态和明暗相间的灰色阴影。层积云大都像巨大的滚轴,云底以下代表窝流层。高山常见的云海大都为层积云。

(七) 层云 层云是一种均匀一致的灰白色低云,似雾,但不与地面相接。当它笼罩在半山腰时,边缘有下泻的姿态,到了那里就是浓雾。 (八) 雨层云 是典型的坏天气云,黯黑而无定型,很像破不,使天空因而阴暗,凡属於持久性与,一定是雨层云中降落。

(九) 积云 彷佛是棉花堆,顶不平坦,顶部隆起像土丘、花椰菜或塔状。阳光斜射时,积云的明暗面很明显,如果和阳光在同一方向,中央阴暗,边缘特别明亮。 (十) 积雨云 是一种最浓厚而庞大的云,垂直伸展极高,底部黯黑,难以分辨,顶部耸起如山岳或高塔,而且常常有铁砧状的伪卷云,做巨大的羽扇状伸出,积雨云已临天顶时,即将有大雷雨。

各种染料的种类鉴别方法

一染料的种类 1、酸性染料,多适用于蛋白质纤维与尼龙纤维及真丝等。其特征是色泽鲜艳,但水洗牢度较差,干洗牢度优异,在天然死染色中使用比较广泛。 2、阳离子染料(碱性燃料),适用于腈纶、涤纶、锦纶与纤维素及蛋白质纤维。其特点是色泽鲜艳,很适合人造纤维,但用于天然纤维素与蛋白质织品的水洗与耐光色牢度很差。 3、直接染料,适合于纤维素纤维织品,水洗牢度比较差,耐光牢度不一,但经过改性的直接染料其水洗色牢度会得到很好的改善。 4、分散染料,适合于粘胶、腈纶、锦纶、涤纶等,水洗牢度不一,涤纶较好,粘胶较差。 5、偶氮燃料(纳夫妥染料),适合于纤维素织品,色泽鲜艳,较适合于艳丽的色泽。 6、活性染料,大多用于纤维素纤维织品,较少用于蛋白质。特点是色泽鲜艳、耐光,水洗、耐摩擦牢度较好。 7、硫化染料,适合于纤维素纤维织品,色泽灰暗,主要有藏青、黑色和棕色,耐光、耐水洗牢度极好,耐氯漂牢度差,长期存放织物会破坏纤维。 8、还原染料,适合纤维素纤维织品,耐光、水洗牢度很好,并且耐氯漂和其它氧化漂白。 9、涂料,适合于所有纤维,它不是一种染料,而是通过树脂机械的附着纤维,深色织物会变硬,但套色很准确,大部分耐光牢度好,水洗牢度良好,尤其是中、浅色。 而鉴别面料的简易方法 在择衣时有效地鉴别面料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感观识别法: 感观法需要一定的经验,但也不难做到,只要平时逛商场时有意地去触摸各种面料,久而久之就会有收获。 从以下四个方面可将纤维粗略地分开 手感:很软的是丝、粘胶、锦纶。 重量:比丝轻的是锦纶、腈纶、丙纶;比丝重的是棉、麻、粘胶、富纤;与丝重量相似的是维纶、毛、醋纤、涤纶。 强度:用手拉伸至断,强度较弱的是贴胶、醋纤、毛;较强的是丝、棉、麻、合成纤维等;沾湿后强度明显下降的是蛋白质纤维、粘胶、铜氨纤维。 伸长充:用手拉伸时感觉伸长度较大的是毛、醋纤;较小的是棉、麻;适中的是丝、粘胶、富纤及大部分合成纤维。 通过手感法鉴别真丝和人造丝 真丝手感柔软、富有弹性,轻揉时有丝鸣声,有凉感;而人造丝的手感比较粗硬,并有湿冷感。 真丝光泽较柔和,亮丽而不刺眼;人造丝的光泽类似金属。 抓紧织物再放开,真丝的褶皱较人造丝少。 把水滴在织物上,用手揉搓人造丝易破,真丝则较牢固。 通过感观特点区别各种纤维 纤维名称手感特点 棉纤细柔软,弹性小,易起皱褶。

不锈钢的几种鉴别方法

不锈钢的几种鉴别方法 实物鉴别,就是要在不明钢种(号)的情况下,根据商品(包括整材、余料、废料等实物)固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借助简单的器具,用感官来确定它是不是不锈钢和属哪一类不锈钢的具体方法。 应当指出,感官鉴别不能分清具体钢(种)号,只能基本上区别铬不锈钢、铬镍不锈钢和铬锰氮不锈钢三个大类,其鉴别办法如下: 色泽的鉴别 经过酸洗的不锈钢,表面色泽银白光洁:铬镍不锈钢色银白呈玉色;铬不锈钢色白稍灰光泽弱;铬锰氮不锈钢的色泽与铬镍不锈钢相似稍淡。未经酸洗的不锈钢的表面色泽:铬镍钢呈棕白色,铬钢呈棕黑色,铬锰氮呈黑色(这三种色泽是指氧化较重的色泽)。冷轧未经退火的铬镍不锈钢,表面银白有反光。 用吸铁石鉴别 磁石能基本区别两类不锈钢。因为铬不锈钢在任何状态下均能被磁石吸引;铬镍不锈钢在退火状态下一般是无磁性的,在冷加工后,有的会有磁性的。但含锰较高的高锰钢是无磁性的;铬镍氮不锈钢的磁性情况更为复杂:有的无磁性,有的有磁性,有的纵面无磁性而横面有磁性。因此说,磁石虽能基本区别铬不锈钢和铬镍不锈钢,但不能正确区分一些特殊性质的钢种,更不能区分具体的钢号。 用硫酸铜鉴别 将钢材上的氧化层除去,放上一滴水,用硫酸铜擦,擦后如不变色,一般为不锈钢;如变紫红色,无磁性的为高锰钢,有磁性的一般为普通钢或低合金钢。 对于特殊性质的钢种,我们还需采取以下三种办法进行鉴别。 磨花鉴别 磨花鉴别是把不锈钢在砂轮机上磨,观其火花。如火花呈流线形,并有较多较密的节花,即为含锰较高的高锰钢或锰氮钢;如无节花即为铬钢或铬镍不锈钢。 退火法鉴别 冷加工的铬镍不锈钢,如有磁性,可取小块在火中烧红让其自然冷却或放入水中(退火),一般来说,经退火后磁性会显著减弱或完全消失。但有些铬镍不锈钢,如Cr18Ni11Si4AlTi 钢和Cr21Ni5Ti钢,因钢中含有较多的铁素体元素,其内在组织有相当部分是铁素体。因此,即使在热加工的状态下也有磁性的。 化学定性法鉴别 化学定性法是鉴别有磁性的不锈钢中是否含镍的一种鉴别办法。其方法是,将小块不锈钢溶解于王水中,用净水将酸液冲淡,加入氨水中和后,再轻轻注入镍试剂。如在液面上浮有红色绒状物质,即表明不锈钢中含有镍;如没有红色绒状物质,即证明不锈钢中无镍(但由于不锈钢中含镍量低,一般只有百分之几,镍的含量不易显露或确定多少,一般须用标准样品实验多次后才能掌握)。 以上几种鉴别办法说明,用感管鉴别不锈钢,不仅要用几种方法综合试验,而且其试验结果只能确定某种类型的不锈钢,不能确定钢中含有哪几种合金元素和具体含量。因此说,感官鉴别的方法,目前是极不完善的,有的可能是错误的,还有许多的物理现象,还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要正确区别不锈钢钢种的最好办法,是深入调查研究,请有关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判定。这是正确分清不锈钢钢种和质量的根本方法。(最简单的方法是用不锈钢药水!)

金银的种类性质及辨别方式

镀金 工业用途镀金的多,一般为电镀,用的就是金水,大部分PCBA或电子芯片都是在锡上镀金,大概可以用来镀金的材料可以在购买时得到说明,网上买的也会有说明.一般金属铁,铜,锌,钢,锡都可以镀. 铂金 矿物分类中,铂族元素矿物属自然铂亚族,包括铱、铑、钯和铂4种自然元素矿物。它们彼此之间广泛存在类质同象置换现象,从而形成一系列类质同象混合晶体。同时,其成分中常有铁、铜、镍、银等类质同象混入物,当它们的含量较高时,便构成相应的殓种。铂族元素旷物均为等轴晶系,单晶体极少见,偶而呈立方体或八面体的细小晶粒产出。一般呈不规则粒状、树枝状、葡萄状或块状形态。颜色和条痕为银白色至钢灰色,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理,锯齿状断口,具延展性,为电和热的良导体。由铂族元素矿物熔炼的金属有钯金、铱金、铂金、铑金、等。 1.钯金 主要由自然钯熔炼而成。颜色银白色,外观与铂金相似,金属光泽。硬度4~4.5。相对密度12。熔点为1555℃。化学性质较稳定。因产量比铂金和黄金大,故价值低,很少用来制作首饰。 2.铑金 主要由自然铑提炼而成,是一种稀少的贵金属。颜色为银白色,金属光泽,不透明。硬4~4.5,相对密度12.5。熔点高,为1955℃。化学性赏稳定。由於铑金耐腐蚀,而且光泽好,因此主要用於电镀业,将其电镀在其它金属表面,镀层色泽坚固,不易磨损,反光效果好。 3.铱金 主要由自然铱或铱矿提炼而成。颜色为银白色,具强金属光泽,硬度7 。相对密度22.40 ,性脆但在高温下可压成箔片或拉成细丝,熔点高,达2454℃。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主要用於制造科学仪器、热电偶、电阻绫等。高硬度的铁铱和铱铂合金,常用来制造笔尖和铂金首饰。 4. 铂金 由自然铂、粗铂矿等矿物熔拣而成。因"铂"由"金"和"白"两字组合,颜色又为银白色,故亦称“白金”。色泽银白,金属光泽,硬度4~4.5, 相对密度为21.45。熔点高,为1773℃。富延展性,可拉成很细的铂丝,轧成极薄的铂箔。化学性质极稳定,不溶於强酸强缄,在空气中不氧化。广泛用於珠宝首饰业和化学工业中,用以制造高级化学器皿、铂金坩锅以及加速化学反应速度的催化剂等。 二、铂金的种类 1.纯铂金 最高成色的铂金。常用於制作订婚戒指,以表示爱情的纯贞和天长地久。在国外,许多人认为用黄金镶嵌钻石,可能导致钻石泛黄,从而大大降低钻石的价格。而用铂金镶嵌钻石,可以保持钻石的纯白颜色,特别是作订婚戒指,用铂金镶嵌钻石,既洁白又晶莹,象征纯洁的爱情永恒长久。然而,尽管铂金的硬度比黄金高,但镶嵌钻石和珠宝仍感不够,往往需掺入*金,制成*铂合金来镶嵌钻石等。 2.铂依金 铱与铂组成的合金。颜色亦为银白色,具强金属光泽。硬度较高。相对密度亦大,化学性定,是极好的铂合金首饰材料。根据铰和铂的含量不同,一般可分为三种: 10%铱-铂合金21.54 1788℃ 15%铱-铂合金2159 1821℃ 5%铱-铂合金21.50 1779℃ 3.K白金 黄金和其它金属熔炼而成的白色合金。选用黄金和钯金或镍、银、铜、锌等金属熔炼成一种白色的合金,称之为“K白金”。K 白金的成色与K黄金标识一样,如18K白金、14K白金,其中黄金的含量分别为75%和58.5%. 四、铂金与类似金属的鉴别 铂金 银白色和条痕,硬度4~ 4.5,相对密度21.45,化学性质稳定,不溶於普通酸类为其鉴定特征,易与其相似金属鉴别。 铂金与白银以相对密度大小、硬度高低、化学性质稳定区别之。 白银虽为银白色,但相对密度为10.53,只有铂金的1/2 ;而且硬度低,无弹性,因此用指甲轻划亦可留下痕迹,箔薄片用手轻也易变折,且难於复原;加上白银的化学性质不稳定,遇硝酸会溶解,并放出二氧化氮气体。而铂金不溶於硝酸,在加热的王水中才能较快溶解,在常温下其溶解速度极慢,一般肉眼难於察觉。 铂金是很好的催化剂,利用这一特性,可快速鉴定铂金

云的种类

云的种类(六年三班第二组) 目录 壹、研究动机与目的 贰、研究方法 叁、研究内容 一、云的种类与特征 二、云的分布高度 肆、研究心得与感想 伍、检讨与期望 陆、参考数据与网页 壹、研究动机与目的:

常常抬头看到天上的云,觉得很奇妙,为什么云会有那么多种不同的型态呢云大概距离我们多远呢哪种云出现时,就表示快下雨了呢哪种 云出现时,又表示天气晴朗呢所以我们决定研究关于云的种类,这样可 以使我们更了解有关于云的种类与特征,也使我们一看到云,就可以清 楚的知道云的名称。 贰、研究方法: 翻阅书籍、上网查询。 叁、研究内容: 由于湿度、气流和天气系统的不同配置,云的形状变化很多,有辐射状、脊椎状、波状、纤维状、钩状、絮状、层状、荚状、堡状、弧状、帆状....等等。 以基本型态来看云,可分为层状、积状和纤维状。以高度来区分则可分为高云、中云、低云和直展云。若再按形状、组成和形成 原因,就可归纳分成十种云属,分别为卷云、卷层云、卷积云、高 积云、高层云、层云、层积云、雨层云、积云、积雨云等。 常见的云都是位在大气最接近地面的对流层内,这是因为对流层中常有上升气流,可以把地表蒸发的水气带到空中,最后就 有机会因为冷却而凝结出小水滴或小冰晶,而由于空气中水气的 含量以及气流上升的高度各不相同,因此云也就会在不同的高度 形成。云的分类正是按照高度来分的,我们一般所谓的云高,是 指自测站地平面至「云底」之垂直距离,通常是以公尺为单位。 由云高可将云分为四大云族及十大标准云属。各云属除了高度有 别之外,云形也各有不同,基本上可分为积状云、层状云及卷状 云三大类。积状云就是一朵一朵高低起伏的云,代表对流较为旺 盛;层状云就是成层且较平坦的云,通常是较弱的对流所造成; 而卷状云则是一丝丝轻薄的云,这正是由冰晶组成的特征。将云 高与云状组合起来,就成为十大云属的基本特征了。 一、云的种类与特征:

银的种类和鉴别方法

银的分类 足银:含银量不小于990‰的称足银。由于足银过于柔软,不易铸造成心仪的首饰造型,且容易磨损和氧化变黑。因此不太适用于首饰制作。 纹银:含银量不小于925‰的称纹银。也称“925银”纹银通常是用92.5%银加入7.5%铜混合成。由于掺入了铜,其制成品在打磨后的光泽,比足银耀眼美丽,因此经常用作首饰材料和银器皿。为了增加925银饰品的光泽度和降低其氧化度有的厂家还会在上面镀上一层白金。这类产品行业内俗称真金白银产品。 银的鉴别 一、看印记一般的贵金属首饰都会有正规的标志 那么识别银饰就变的很简单 只要看银饰品的不显眼的地方有没有钢印就可以 如戒圈内侧、项链连接处、挂坠底面等等:银首饰有以下几个钢印 1 纯银 有“S925”或“Ag925”的标志 表示了此金属含银量为92.5%。这是最常见的标志 是市面上最常见的首饰银 也是一般卖银饰的常用的标志。 2 足银 有“S990”或“Au990”的标志 表示了此金属含银量为99 。这种标志多用于 银锭、银元宝、银摆设等大件银饰上。 3 包银、镀银 有“SL”或“FS”的钢印 就说明了这种首饰是镀银的。 4 没有钢印的 那就极有可能是普通金属了。 二、其它鉴别方法 详细方法看后面的银饰鉴别解析 。 (1)专业测试 银匠在鉴别时 喜欢将银饰用品高温加热至快融化时 然后停火冷却 并放入水中。这样 如果不是白银就能看出是什么材质 如果是白银 基本能够分析出成色 如低于925银 标准925银或者是990银 这是银匠最常用也是最准确的一种识别方法。(2)看颜色 又称看面档 测试 纯度愈高 银色愈洁白 面档细腻均匀发亮 有润色。如果含铅质 面档发出潮花带有青灰色 如含铜质 面档出现粗糙及烂心 有干燥感。被氧化了的白银尽管表面有“黑锈” 但其色泽黑而呈光亮铅、锡、白铜则没有光泽 其色发暮。因现在的银饰品为了色泽保留时间长 都进行了表面防氧化处理 因此也有判断不准确的时候。 (3)掂重量 白银密度较一般常见金属略大 一般地讲 “铝质轻、银质重、铜质不轻又不重。”因而掂掂重量可对其是否为白银作出初步判断。若饰品体积较大而重量较轻 则可初步判断该饰品系其它金属。 (4)查硬度 白银硬度较铜低 而较铅、锡大 故用大头针稍用力划实物的表面进行测试 如针头打滑 表面很难留下痕迹 则可判定为铜质饰品 如为铅锡质地 则痕迹很明显、突出 如实物留有痕迹而又不太明显 便可初步判定为白银饰品。纯白银饰品用手拉 折就能使之变形。 (5)听声韵 饰品如为高成色白银 则掷地有声无韵 无弹力 声响为“卟哒卟哒”。成色越低 声音越低 声音越尖越高而带韵 若为铜质 其声更高且尖 韵声急促而短 若为铅、锡质地 则掷地声音沉闷、短促 无弹力 (6)看茬口定成色 把白银饰品截开 看茬口颜色 若茬口绢白而绵 饰品表面光润、细腻

如何分辨金银真伪

1.观色鉴别法。黄金是“七青八黄九紫十赤”。意思是说青色的含金70%,黄色的含金80%,紫色的含金90%,赤色的几乎含金100%。 2.声音鉴别法。让首饰往硬的地方落,声音沉闷,说明成色好;声音清脆,说明成色差。 3.折弯鉴别法。用手弯折饰品,真金质软,易折弯而不易折断,假的或包金的一般易断而不易弯。 4.划迹鉴别法。用硬的针尖在真金表面划一下,便有明显的痕迹,假的痕迹模糊。 5.重量鉴别法。黄金是已知物质中比重最大的,其比重为19:37,相同重量的黄铜、赤铜,体积要比相同重量的黄金、赤金大得多,看看颜色,再用手掂掂重量,即可知道。 6.火烧鉴别法。真金首饰用烈火烧能耐久不变色,假的则不耐火,燃烧后会变成黑褐色,而且会失去光亮。辨别真假纯银 ①镌铭识别:真金饰品都刻有字号和标记,如24K、18K、14K、12K、“足赤”、“九呈(成)”,“五呈(成)”,并有银楼金店商号地名。白金饰品刻有“白金”、“P.t”,“P.m”;银的加盖“足银”、“九星银”等。 ②浓硝酸滴试:硝酸滴于黄金、白金上不变色,滴于铜上变绿色,滴于银上变黑色。 ③观感与手感:真金黄而亮,手感份量重。假金、仿金亮度差,手感份量轻。 ④加热试验:金子在1000℃内不变色,仍有光泽。而铜烧炼后即变色。 ⑤成份的鉴别:国内一般均用试金石板,用磨下的金粉末与原有的试金石板对照。 一、如何鉴别黄金首饰与黄铜首饰。黄金与黄铜相比,黄金有很强的沉重感,放在手心有压迫感,因为黄金的比重为19.32g/cm3,而黄铜的比重只有8.9g/cm3。黄金的色泽越黄,成色越好,若偏红,则含铜杂质偏高;若偏白,则含银杂质偏高,其黄金成色都偏低。 二、如何鉴别K金首饰与足金首饰。鉴别K金和足金主要比硬度和弹性。K金的硬度比足金硬,足金越纯越软,用牙齿可以咬出痕迹,而K金则不行。K金戒指落在地面上,有很强的反弹性,而足金戒指落在地面上,没有这种效果。 三、如何鉴别镀金首饰与真金首饰。以黄铜材料做成的首饰,表面上再镀上一层薄薄的黄金,其价值非常低廉,因为它材质坚硬,难以冒充足金,但有人把它当作18K金出售,首饰的印记里还打着“18KGP”。这种镀金首饰的外表颜色与真金的颜色不一样,明显偏红,缺乏黄金颜色,外表也能区别。 四、如何鉴别镍首饰与白金首饰。金属镍是制造一元硬币的材料,白色,不氧化,外表酷似白金材料的颜色,但二者的比重大不相同,白金的比重为21.4g/cm3,而镍的比重仅为8.85g/cm3,沉重感有明显的不同。 五、如何鉴别银首饰与白金首饰。银和白金颜色虽然差不多,但也容易鉴别。银的比重为10.5g/cm3,只有白金的1/2。另外,纯银较软,容易氧化,在空气中过一段时间后会变黑,而白金则不同,较硬且不会变色 银饰虽然不算贵重,但也有真有假,通常有下列几种识别方法。 辨色法:用眼观察,看上去洁白、有光泽,做工细,并在首饰上印有店号的,为成色高的银首饰;色泽差,无光泽的多为假银首饰。 折弯法:用手轻折银首饰,易弯不易断的成色较高;僵硬、勉强折动的成色较低;经折弯或用锤子敲几下就会裂开的为包银首饰;经不起轻折,且易断的为假货。 硝酸鉴别法:用玻璃棒将硝酸滴于银首饰锉口处,呈糙米色、微绿色的成色较高;呈深绿、黑色的成色较低。 抛掷法:将银首饰从上向下抛在台板上,弹跳不高,声音平稳的为成色高的银首饰;抛在台板上跳得较高,声音尖亮的,为假的或成色低的银首饰。 黄金辨别真假方法: 1.鉴别方法是用火烧(最好是用打金师傅常用的工具---火枪),1---2秒钟就可见结果.烧后仍是金黄色者就是真金,如果变色(变为黑色)者则肯定是假金. 俗话说"真金不怕苦怕火炼",其本意就是这个变色与否. 2.方法是看印记,在戒指指圈内.如果印记为足金、千足金、24K等均为纯金饰品,如果印记为18K、G18K、750即为18K金(1K=4.166,18K就是含75%黄金)。

玉的种类,鉴别方法

玉 玉是在世界(尤其是东亚)各地区受到广泛欢迎的一个宝石的分类,在矿物学上玉分为硬玉(也称翡翠,主要成分为NaAlSi2O6)和软玉(透闪石、阳起石一类,因化学成分的不同而呈现各种颜色,种类较多,但主要成份均为Ca2(Mg, Fe)5Si8O22(OH)2)。 二玉的种类 玉有软玉、硬玉之分软玉一般指产于我国新疆一带的白玉、青玉、碧玉与东北岫玉等,硬玉是指产于缅甸的翡翠。无论是软玉、硬玉,它们的质地都非常坚硬,颜色十分璀璨,故冠

以“石中之王”的美誉。玉石价值本已不菲,再经过巧匠的加工雕琢,就变成了一件件价值连城的宝物。玉器随着时代发展,就逐渐形成了玉的文化。 三玉的鉴定 玉器可分为软玉和硬玉两种,硬玉又名翡翠。从化学成分来看,软玉是含钙、镁和铁的硅酸盐,而硬玉则是含钠和铝的硅酸盐。 下面介绍鉴别真假玉器的一些常用方法: (1)水鉴别法 将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果成露珠状,

久不散者是真玉。 (2)手触摸法 若是真玉,用手摸有冰凉润滑之感。(3)观察法 将玉对着光亮处观察,颜色剔透、绿色均匀分布的是真玉。 (4)舌尖鉴别法 舌尖舐真玉有涩的感觉,而假玉则无。 此外,还可以用放大镜观察,主要看有无裂痕,有裂痕的其价值 玉石的品质鉴别 鉴定玉的品质,有六条标准,即“色、透、匀、形、敲、照”。 (1)色

玉以绿色为最佳,红、紫二色玉石的价值仅为绿色玉石的1/5。玉当中若含红、紫、绿、白四色,称为“福禄寿喜”;若只含红、绿、白三色,则为“福禄寿”。色泽暗淡、微黄色的为下品。如果是单色玉,以色泽均匀的为好。 (2)透 透明晶莹如玻璃,没有脏杂斑点,不发糠、不发涩的为上品。半透明、不透明的玉,则分别称为中级玉和普通玉。在清朝和清朝以前,带有红、绿、白三种颜色的玉才称为翡翠玉。到了现代,翡翠玉泛指一般透明的玉。目前的翡翠玉以透明并带绿色的

关于银的辨别方法主要有以下10种

关于银的辨别方法主要有以下10种: 1、用眼观察,看上去洁白,有光泽,做工细; 2 、用手轻折银首饰,易弯不易断的成色较高; 3 、用玻璃棒将硝酸滴于银首饰锉口处,呈糙米色、微绿色的成色较高;呈深绿、黑色的成色较低。 4 、将银首饰从上向下抛在台板上,弹跳不高,声音平稳的为成色高的银首饰;抛在台板上跳得较高,声音尖亮的,为假的或成色低的银首饰。 5 、白银密度较一般常见金属略大,一般地讲:“ 铝质轻、银质重铜质不轻又不重。” 因而掂掂重量可对其是否为白银作出初步判断。若饰品体积较大而重量较轻,则可初步判断该饰品系其它金属。 6 、白银硬度较铜低,而较铅、锡大,故用大头针稍用力划实物的表面进行测试,如针头打滑,表面很难留下痕迹,则可判定为铜质饰品;如为铅锡质地,则痕迹很明显、突出;如实物留有痕迹而又不太明显,便可初步判定为白银饰品。纯白银饰品用手拉,折就能使之变形。 7 、把白银饰品截开,看茬口颜色,若茬口绢白而绵,饰品表面光润、细腻,氧化后表面色泽发乌呈光亮,可断定其成色在98 左右;若茬口粗而柔,微显红色,成色在95 左右;茬口白而带灰,略有微红则成色在90 左右;用手弯折较硬,茬口淡红色或带灰色,其成色在80 左右;成色在70 左右的白银,其表面白黄且干燥,茬口微红、黄兼有,弯折坚硬;若茬口红中带黑,黄中带黑,其成色已在60 以下。 8 、伪造白银一般是用红铜、黄铜、白铜、铅、锡、铝等制造的,其特点是:红铜质:外表紫红色,茬口黑红色,生绿绣。黄铜质:外表黄色,茬口豆绿色,生绿绣。白铜质:外表灰白色,茬口砖灰色,生绿绣。铅质:灰蓝色,质软,用指甲可划出道痕。锡质:银白色,质软,用指甲可划出道痕。铝质:白灰色,体质较软而轻。 9、硝酸点试法:在银器上用刀锉一小缺口,将硝酸点在缺口上,观察其变化。 纯银:95%以上,白色维持不变;

云及其分类

云及其分类 胡经国 一、观云识天气 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天气与人们生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准确的天气预测预报是奠定古代中国所以成为农业大国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否洞晰天气和气候的变化是影响国民生计的关键。虽然古时候的农民并没有现代人专业的气象分析工具,但是凭籍千百年来由前人所累积的气象观察经验,渐渐将这些观察到的大气现象与未来会出现的结果联系起来,形成了许多气象谚语。例如,“出门看天气”、“鸡呜早看天”这两句谚语就道出了天气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也说明了要预测天气便要先要观察天空。 所谓“看天”,其实主要是“看云”。关于云与天气变化的记载,可追溯至距今33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在河南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东云自南,雨”的仆辞。到了明清时代,更出现了用以预测天气的“云图”,共132幅。每幅云图都有说明,解释未来将会出现怎么样的天气变化。 链接:卜辞 卜辞,殷人占卜,常将占卜人姓名,占卜所问之事及占卜日朞、结果等刻在所用龟甲或兽骨上,间或亦刻有少量与占卜有关的记事,这类纪录文字通称为卜辞。 二、云的成因与分类 云是大气层中由水或多种化学物质构成的可见的液滴或冰晶的集合体,是地球上庞大的水循环的有形的结果。太阳照在地球的表面,水蒸发形成水蒸气(水汽),一旦水汽过饱和,水分子就会聚集在空气中的微尘(凝结核)周围,由此形成的水滴或冰晶将阳光散射到各个方向,从而形成可见的云的外观。 云按成因可分为以下5类: 锋面云:锋面上暖气团抬升形成的成云; 地形云:当空气沿着正地形上升时所形成的云; 平流云:当气团经过一个较冷的下垫面(如一个冷的水体)时所形成的云; 对流云:因为空气对流运动而形成的云; 气旋云:因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而形成的云。

银的鉴别方法

识别银饰其实很简单:只要看银饰品的不显眼的地方有没有钢印就可以(如戒圈内侧、项链连接处、挂坠底面等等):银首饰有以下几个钢印1:纯银:有“S925”或“Ag925”的标志(前者多一点),表示了此金属含银量为92.5%。这是最常见的标志,是市面上最常见的首饰银,也是一般卖银的(不要往歪了想!)常用的标志。2:足银:有“S990”或“Au990”的标志(后者多一点),表示了此金属含银量为99%(相当纯啊!)。这种标志多用于:银锭、银元宝、银摆设等大件银饰上。3:包银、镀银:有“SL”或“FS”的钢印,就说明了这种首饰是镀银的,其价值不用我说了吧!4:没有钢印的:那就极有可能是普通金属了。我就是专门学宝石鉴定的科班出身,对此会比较了解。费者购买的时候可以通过银的物理性质进行检验,通常用的检验方法有:看首饰颜色:纯度愈高,银色愈洁白,首饰表面看上去均匀发亮,有润色。如果含铅,首饰会呈现出青灰色;如含铜,首饰表面会显得粗糙,颜色没有润泽感。掂首饰重量:白银密度较一般常见金属略大,一般地讲:“铝质轻、银质重、铜质不轻又不重。”因而掂掂重量可对其是否为白银做出初步判断。若饰品体积较大而重量较轻,则可初步判断该饰品属其它金属。查硬度:白银硬度较铜低,而较铅、锡大,可用大头针划首饰不起眼的地方进行测试,如针头打滑,表面很难留下痕迹,则可判定为铜质首饰饰品;如为铅、锡质地,则痕迹很明显、突出;如实物留有痕迹而又不太明显,便可初步判定为白银首饰饰品。听声韵:纯银首饰饰品掷地有声,无弹力,声响为“卟哒卟哒”。成色越低,声音越低,且声音越尖越高而带韵;若为铜质,其声更高且尖,韵声急促而短;若为铅、锡质地,则掷地声音沉闷、短促,无弹力。单凭银的物理性质和经验来检验银首饰也不是很理想的方法。只有将银饰破坏掉用化学方法才能检验出银饰的真假优劣。但是,这是消费者所达不到的。消费者在购买银首饰的时候除了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检验知识外,还应注意银首饰有没有相关的证书、证明、证签,只有通过检测机构检测过的银首饰才能买得放心。另外,银首饰的含银量必须准确标明,消费者购买时应验看首饰上是否有“925”字样。“925”则是纯银的标志。只要有“925”就可确保所购买的是真正的纯银首饰。购买时还要特别注意它的扣件是否能够扣紧而且牢靠。购买银链首饰时要将它放平,看链环是否纽结或弯曲。银首饰的价格是根据贵金属的含量、结构设计和工匠的技艺来决定的,因此选择银首饰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你是否喜欢。消费者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在旅游景点购买银首饰,因为这里检测部门检测不到,工商部门也查不到。如果在旅游景点买到了品质不好或是假的银首饰,第一消费者不可能再返回该旅游景点进行退换;第二是因为大多在旅游景点购买的首饰没有凭证,所以也不好解决问题。有些销售商号称自己的银首饰是少数民族的,但经检验并不是纯银首饰。1、色法:用眼观察,看上去洁白、有光泽,做工细,为成色高的银首饰;色泽差,无光泽的多为假银首饰。2、折弯法:用手轻折银首饰,易弯不易断的成色较高;僵硬、勉强折动的成色较低;经折弯或用锤子敲几下就会裂开的为包银首饰;经不起轻折,且易断的为假货。3、硝酸鉴别法:用玻璃棒将硝酸滴于银首饰锉口处,呈糙米色、微绿色的成色较高;呈深绿、黑色的成色较低。4、抛掷法:将银首饰从上向下抛在台板上,弹跳不高,声音平稳的为成色高的银首饰;抛在台板上跳得较高,声音尖亮的,为假的或成色低的银首饰。

云的常见类别和特征

高云:由于云底高度高,温度低,所以全部是小冰晶组成的,云体白色,有蚕丝般的光绎,簿而透明。 卷云:云体只有纤维状结构,白色,无暗影,有毛丝般的光泽,多呈丝条状、片状、羽毛状、钩状、团状、砧状等。 卷层云:云体均匀成层,透明或至乳白色,透过云层日月轮廓清晰,他物有影,常有晕产生。卷积云:云块很小,云块的视宽度小于1度。约相当于手臂伸直小指的视宽度,呈白色细鳞片状,常成行成群整齐排列,很象微风吹拂水面而形成的小波纹。天气谚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的鱼鳞天,就是指的卷积云。 中云:多由水滴、过冷水滴与冰晶混合组成,有的高积云也可由单一的水滴形成。高层云:云体均匀成层,呈灰白色或灰色,云底常有条纹结构。高层云的水平范围很广,一船可达数百公里.高层云的垂直厚度差别相当大,薄的隔云层可见日月的轮廓,厚的可将太阳完全遮住。 高积云:云块的视宽度在1—5度之间(相当于伸直手臂中间三指的宽度),轮廓分明,在厚薄、形状上有很大差别,薄的云块呈白色,能见日月轮廓,厚的云块呈暗灰色,日月轮廓分辨不清。云块常呈扁圆形、瓦块、水波状的密集云条,成群、成行、成波状排列.日月光透过薄的高积云常可见环绕日月的虹彩或华环(气象上叫“华”). 低云:多由水滴组成,厚的或垂直发展旺盛的低云则由水滴、过冷水滴、冰晶混合组成。大部分低云都可能会下雨。 积云:个体明显,底部较平,顶部凸起,云块之间多不相连. 积雨云:云浓而厚,云体庞大,很象耸立的高山,顶部已开始冻结,呈白色,轮廓模糊,有毛丝般结构。底部阴暗混乱,起伏明显。积雨云会产生雷阵雨并伴有大风,强盛时还可出现冰雹和龙卷风。 层积云:为结构稀松的大团块、大云条组成,常成行、成群或波状排列,云块视宽度大于5度。 层云:云体均匀成层,呈灰色,很象雾,云底很低但不接触地面。雨层云:低而漫无定形,云体均匀成层,朗完全遮蔽日月,呈暗灰色,云底常伴有碎雨云。云层水平分市范围很广,布满天空。雨层云常出现在大范围地区,往往会有较长时间的连续性降水产生.

云的分类及其特征

云的种类及其特征 云的生成和增长是十分复杂的物理过程,它是依据当时大气中温度、湿度、气流、凝结核和冰核数量的多少等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形成了绚丽多彩的云状和具有瞬间多变的特点。熟练地掌握云的特征,就能够准确地识别各种云状,才能够不断提高观测云的水平。 云种 云类主要云状 中文学名国际简写中文学名国际简写拉丁文学名 低云 积云Cu 淡积云Cu hum Cumulus humilis 碎积云Fc Fractocumulus 浓积云Cu cong Cumulus congestus 积雨云Cb 秃积雨云Cb calv Cumulonimbus calvus 鬃积雨云Cb cap Cumulonimbus capillatus 层积云Sc 透光层积云Sc tra Stratocumulus stranslucidus 蔽光层积云Sc op Stratocumulus opacus 积云性层积 云 Sc cug Stratocumulus cumulogenitus 堡状层积云Sc cast Stratocumulus castellanus 夹状层积云Sc lent Stratocumulus lenticularis 层云St 层云St Stratus 碎层云Fs Fractostratus 雨层云Ns雨层云Ns Nimbostratus 碎雨云Fn碎雨云Fn Fractonimbus 中云高层云As 透光高层云As tra Altostratus translucidus 蔽光高层云As op Altostratus opacus 高积云Ac 透光高积云Ac tra Altocumulus translucidus 蔽光高积云Ac op Altocumulus opacus 荚状高积云Ac lent Altocumulus lenticularis 积云性高积 云 Ac cug Altocumulus cumulogenitus 絮状高积云Ac flo Altocumulus floccus 堡状高积云Ac cast Altocumulus castellanus 高云卷云Ci毛卷云Ci fil Cirrus filosus

微生物分类鉴定

第三节微生物的分类鉴定方法 一、微生物鉴定的依据 获得纯化的微生物分离菌株后,首先判定是原核微生物还是真核微生物,这实际上在分离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和选择性培养基已经决定了分离菌株的大类的归属,从平板菌落的特征和液体培养的性状都可加以判定。然后,如是原核微生物,便可根据表14-3 所示的经典分类鉴定指标进行鉴定,如条件允许,可做碳源利用的BIOLOG-GN 分析和16S rDNA 序列分析。多项结果结合起来确定分离菌株的属和种。 表14-3 微生物经典分类鉴定方法的指标依据 二、微生物鉴定的技术与方法 根据目前微生物分类学中使用的技术和方法,可把它们分成四个不同的水平:①细胞形态和行为水平,②细胞组分水平,③蛋白质水平,④基因组水平; 在微生物分类学发展的早期,主要的分类鉴定指标是以在细胞形态和习性为主,可称为经典的分类鉴定法。其他三种实验技术主要是60 年代以后采用的,称为化学分类和遗传学分类法,这些方法再加上数值分类鉴定法,可称为现代的分类鉴定方法。 (一)、经典分类鉴定法 经典分类法是一百多年来进行微生物分类的传统方法。其特点是人为地选择几种形态生理生化特征进行分类,并在分类中将表型特征分为主、次。一般在科以上分类单位以形态特征、科以下分类单位以形态结合生理生化特征加以区分。最后,采用双歧法整理实验结果,排列一个个的分类单元,形成双歧检索表(图14-4 )。 A. 能在60 o C 以上生长 B. 细胞大,宽度1.3~1.8mm ……………………………………… 1. 热微菌属 ( Thermomicrobium )

BB. 细胞小,宽度0.4~0.8mm C. 能以葡萄糖为碳源生长 D. 能在pH4.5 生长…………………………………………… 2. 热酸菌属 ( Acidothermus ) DD. 不能在pH4.5 生长………………………………………………… 3. 栖热菌属 ( Thermus ) CC. 不能以葡萄糖为唯一碳源……………………… 4. 栖热嗜油菌属( 栖热嗜狮菌属Thermoleophilum ) AA. 不能在60 o C 以上生长 图14-4 双歧法检索表例样 应用BIOLOG-GN 仪检测分离菌株对众多碳源的利用情况判断分离菌株的分类地位,近年来也时有应用。在BIOLOG-GN 仪上有96 个小孔,其中95 孔内分装有95 种不同碳源的缓冲液,1 孔为无碳源的缓冲液对照,各孔接入适宜菌浓度和液量的分离菌株培养物,定温培养,每日定时读取BIOLOG-GN 仪计算机上各碳源利用情况,一般为时1 周,BIOLOG-GN 仪可显示出该鉴定菌株的最可能归属。 (二)、数值分类法 又称阿德逊氏分类法() 。它的特点是根据较多的特征进行分类,一般为50 ~60 个,多者可达100 个以上,在分类上,每一个特性的地位都是均等重要。通常是以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对环境的反应和忍受性以及生态特性为依据。最后,将所测菌株两两进行比较,并借用电子计算机计算出菌株间的总相似值,列出相似值矩阵( 图14-5) 。为便于观察,应将矩阵重新安排,使相似度高的菌株列在一起,然后将矩阵图转换成树状谱(dendrogram)( 图14-6) ,再结合主观上的判断( 如划分类似程度大于85 %者为同种,大于65 %者为同属等) ,排列出—个个分类群。 图14-5 显示6 个细菌菌株的遗传相似矩阵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