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经营决策

第四章 经营决策

第四章  经营决策
第四章  经营决策

第四章经营决策

理解:经营决策中的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

掌握:各种经营决策分析方法

生产决策分析

第一节决策分析概述

一、决策含义

决策:人们为了达到预定目标,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通过比较分析,

选择一个满意的行动方案的过程。

经济决策的选优标准:

以货币衡量的经济效益的高低作为判断的尺度----利润最大化。

还需重视企业对全社会应承担的责任(社会效益)。

二、决策的分类

(一)按决策时间的长短

1、短期决策(经营决策):只涉及一年以内的业务,并仅对该时期内的收支盈亏产生影响的问题而进行决策。它一般不涉及固定资产投资。

2、长期决策(投资决策):产生报酬的期间超过一年,并对较长期间的收支盈亏

产生影响的问题所进行决策。它一般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二)按决策者所掌握的信息特点

1、确定性决策

决策者对未来情况所掌握的信息都是肯定数据,只需比较不同方案计算结果。

2、风险型决策

风险型决策指决策事件的各种自然情况是随机性的,不能预先肯定,是一种具有风险的决策(采用概率论方法)

3、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不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者所要解决的问题有若干个方案可供选择,但对事物

发生的各种自然状态缺乏客观概率,决策取决于决策者的主观概率估计和他所持

有的决策标准。(只能用经验判断或模糊数学的方法)

(三)按决策本身的不同性质

1、采纳与否决策:备选待定方案只有一个。

2、互斥选择决策:在一定的决策条件下,存在着几个相互排斥的备选方案,通过调查研究和计算对比,最终选出最优方案而排斥其他方案的决策

3、最优组合决策:是指有几个不同方案可以同时并举,但在其由于资源总量受到一定限制的情况下,如何将这些方案进行优化组合,使综合经济效益达到最优

的决策。

三、决策分析的程序一般程序

(一)确定决策目标

决策目标:决策分析的出发点和归结点

确定决策目标:弄清这项决策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决策目标应具体、明确,力求目标的数量化。

(二)收集有关信息

收集信息:针对决策目标广泛收集尽可能多的、对决策目标有影响的有关资料,特别是有关预期收入和预期成本的数据,作为各种可计量因素和不可计量因素的今后决策的根据。

(三)提出备选方案

提出备选方案:针对决策目标提出若干可行性的备选方案。

(四)通过定量分析对备选方案作出初步评价

这是整个决策分析的关键阶段。是把各个备选方案的可计量资料分别归类、系统排列,选择适当的专门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各方案的预期收入、成本进行计算和比较分析,再根据经济效益的大小对备选方案作出初步的判断和评价,确定较优方案。

(五)评估决策的执行情况和信息反馈

第二节决策分析中的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

一、相关成本含义

相关成本是指成本的发生与特定决策方案有关的成本。

二、常见相关成本

(一)增量成本:

狭义:由于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的不同而导致产量的不同形成的成本差异。

广义:指两个备选方案的预期成本的差异数。(差量成本)

边际成本:在生产能力相关范围内,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而引起的成

本变动。

(二)机会成本:选择某一方案而舍弃另一方案而丧失的可望获取的潜在利益。(三)重置成本:指按目前的市价来计量的所耗资产的成本。

(四)可避免成本:通过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可改变其数额的成本。如:广告费、研发费等。(同“酌量性固定成本”)

(五)专属成本:明确可归属于某种、某批或某个部门的固定成本。如:为生产某批产品而专用的机床的折旧费、保险费。变动成本绝大多数都是专属成本。(六)可分成本:指联产品或半成品在进一步加工阶段中所需追加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三、 无关成本

无关成本是指成本的发生与特定决策方案无关的成本。

(一)沉没成本:由于过去决策所引起,并已支付过款项而发生的成本。

(二)不可避免成本:通过管理当局的决策行动不可改变数额的成本。如:固定资产折旧费、管理人员工资等。(同“约束性固定成本”)

(三)共同成本:指那些需由几种、几批或几个有关部门共同分担的固定 (四)联合成本:指联产品或半成品在进一步加工阶段前所发生的变动成本 和固定成本成本。 如:管理人员工资 、车间照明费等。

第三节 经营决策分析方法

一、 差别损益分析法

差别损益分析法是指在进行两个相互排斥方案的决策时,以差别损益指标作为评价方案取舍标准的一种决策方法。

差别损益分析表

若差别损益ΔP 大于零,则A 方案优于B 方案

若差别损益ΔP 等于零,则A 方案与B 方案的效益相同 若差别损益ΔP 小于零,则B 方案优于A 方案。

【例】某厂利用现有设备既可生产A 产品,也可生产B 产品,有关资料如下表,用差量分析法,确定生产哪种产品更好。

适用范围:该方法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决策分析,尤其应用于不同产品的生产决策分析、零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分析、是否接受追加订货的决策分析。 二、边际贡献法(相关损益分析法)

某方案的相关损益是指该方案相关收入与相关成本之差。

相关损益分析法通常也需要编制相关损益分析表。

=15×1000-10×1500=0(元) =8×1000-4×1500=2000(元) =0-2000=-2000<0 后者为优 B 产品生产,可多获利润2000元。

关损益最大,哪个方案最优。

【例】上例中,若现有生产能力为15000机器小时,生产A产品每件需15小时,B产品需要10小时,用边际贡献法确定生产哪种产品。

①用贡献毛益总额法决策:

A产品贡献毛益总额=(15-8)×15000÷15=7000(元)

B产品贡献毛益总额=(10-4)×15000 ÷10=9000(元)

∴应选择B产品生产。

②用机器小时贡献毛益法决策:

A产品单位机器小时创造的贡献毛益=(15-8)÷15=0.47(元/小时)

B产品单位机器小时创造的贡献毛益=(10-4)÷10=0.6(元/小时)

∴应选择B产品生产。

适用范围:贡献毛益法主要用于亏损产品是否停产和是否接受追加订货的决策分

析。

三、成本无差别点法

在确定成本平衡点的基础上,根据预定的业务量和成本平衡点的关系(高于或低于成本平衡点)来决定方案取舍的一种方法。

第四节生产决策分析

一、特殊订单的决策

特殊订单——不包括在企业正常生产范围之内的一次性的、出价比较低的订单。

基本原则:只要对出价高于单位变动成本,并能补偿由此发生的专属固定成本即可接受订单。

【例】某公司只产销一种产品,正常售价62元,月生产20000件,生产能力的设备尚有20%剩余。现有一客户提出订购此产品3000件,但只愿出价50元。该公司单位产品成本为55元(直接材料20元,直接人工15元,变动制造费用10元,固定制造费用10元),分析公司是否该接受该批订货。

〖分析〗按传统观念,追加订货的出价不仅低于售价(62元),而且低于单位生产成本(55元),是肯定不能接受的。但从管理会计的角度,该企业有剩余能力20%,即可生产4000件,3000件订单未超过现有生产能力,固接受订货固定成本属无关成本,因而接受订货只需考虑变动成本。则接受订货增加的利润:

(50-45)×3000 -0=15000(元)>0,故应该接受该批订货。※若接受追加订货要增加专属固定成本或机会成本,则应计算剩余边际利润。上例中若接受订货要增加一台专用设备,价值5000元,估计报废有残值1500元,此时是否该接受订货。接受订货增加的利润:

(50 -45)×3000 -5000+1500=11500(元)>0,仍可接受订货。

二、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分析

基本原则:

①设备能力无法转移时,若亏损产品单位边际贡献大于零,则不能停产,反之则停产。

②设备能力可以转移时,转移后创造的收益若大于原亏损产品提供的边际贡献,则应停产,否则不能停产。

【例】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有关情况如下表,生产丙产品的设备专用性强,只能生产该产品,作出是否停产丙产品的决策分析。

〖分析〗从表上看,若不生产丙产品,该单位利润总额将达到6500元,现假设停止丙产品生产,看结果是否如此,见右表。从表中可以看出,亏损的丙产品停产后单位利润总额不仅没有上升,反而导致企业全面亏损。原因是:本例中丙产

品虽为亏损,但仍能提供边际利润40000-26000=14000元,但它要负担固定成本16000元,故亏损了2000元,现停止丙产品生产,首先使企业损失了丙产品的边际利润14000元,同时,由丙产品负担的固定成本16000元转嫁给了本来盈利的甲、乙产品,故最终导致企业全面亏损。所经不能停止丙产品生产。(为什么两者利润差额是14000元,而不是16000元)

上例也可用差量分析法作出分析:

差量收入=(60000+100000+40000)-(60000+100000)=40000(元)

差量成本=(32000+57500+26000)-(32000+57500)=26000(元)

差量损益=40000-26000=14000(元)>0,选择前者,即不应停产。

三、亏损产品是否转产的决策分析

【例】上例中,若丙产品停产后可用来生产丁产品,丁产品售价为25元,单位变动成本12元,空出来的生产能力每月可生产丁产品1500件,但需要增加一辅助设备,每月折旧4000元。试分析是否停产丙产品。

〖分析〗生产丙产品的边际贡献=40000-26000=14000(元)

改产丁产品的边际贡献=(25-12)×1500=19500(元)

生产丁产品剩余边际贡献=19500-4000-14000=1500(元)

即生产丁产品比继续生产丙可多获利润1500元。

[丁产品实际利润:(25-12)×1500-(16000+4000)=-500元,即少亏损1500元]四、零件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分析——不涉及收入

(一)零件总量已知,差量分析法或贡献毛益法分析

【例】某公司需要一种零件,过去全部自制,全年需要量6400个,现有一供应商愿提供该零件,售价每个25元,公司近一年自制该零件的成本资料如下表,要求:①若公司停产该产品,有关设备别无他用,问零件是自制还是外购。②若公司停产该产品,有关设备可生产另一新产品,每年可提供边际贡献15800元,问此时零件是自制还是外购。

〖分析〗①因为设备除自制零件外,别无他用,无机会成本。则:

外购成本=6400×25=160000(元)自制成本=(9+7+4+3)×6400=147200(元) ∴零件自制为宜(可节约成本12800元)

②若自制,15800元边际贡献则形成自制零件的机会成本。

则:外购成本=160000(元);自制成本=147200+15800=163000(元) ∴零件外购为宜(可节约成本3000元)。 (二)若零件总量未知,只能用成本平衡点法

在确定成本平衡点的基础上,根据预定的业务量和成本平衡点的关系(高于或低于成本平衡点)来决定方案取舍的一种方法。

【例】某公司需要一种零件,可以自制,也可外购。若自制单位变动成本6元,每年有专属固定成本4000元;若外购,在1500件以内,价格10元,超过1500件,价格为8元。要求分析什么情况下零件外购,什么情况零件下自制。 〖分析〗设y 表示自制总成本;y’和y’’表示需要量在1500件以内和以外的总成本。

结论:x=1000件或2000件时两种方法任选其一 x <1000,

外购 1000 <x ≤1500, 自制 1500<x ≤2000, 外购 x >2000, 自制

Y=4000+6x Y ’ =10x Y ’’=8x 当y=y ’时,x=1000(件) 当y=y ’’时,x=2000(件) Y

x

五、联产品是否继续加工的决策

所谓联产品,是指通过对同一种原料按照同一工艺过程加工,所产出的性质相近、价值相差不多的产品的统称。

决策要点分析:加工后比不加工出售联产品增加的收入能否弥补加工时追加的变动成本,这个成本通常称“可分成本”。

方法:差别损益法

1、应进一步加工:

进一步加工后的销售收入-分离后的销售收入>可分成本

2、分离后即出售

进一步加工后的销售收入-分离后的销售收入<可分成本

六、产品最优组合的决策(线性规划法)

第五节风险和不确定条件下的生产决策

一、风险型决策方法

风险型决策是以决策收益表为基础的,通过决策收益表分别计算各个方案在不同自然情况下的收益,然后按照客观概率的大小,加权平均计算出各个方案的收益值,进行比较,从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

例题:

某工厂虽已建成投产,但根据统计,产品的销路有好、一般、差三种可能情况发生,其概率分别为0.3,0.5,0.2,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则有三个,大批量生产(A1),中批量生产(A2),小批量生产(A3)。其决策收益值见下表。面对这种情况,决策者应该如何选择行动方案?

决策收益值表

考虑每个月产品生产所获得的平均益损值,即期望值的大小。

E(A1)=30×0.3+23×0.5+(-15)×0.2=17.5

E(A2)=25×0.3+20×0.5+0×0.2=17.5

E(A3)=12×0.3+12×0.5+12×0.2=12

通过对三种期望值的比较可知,选择第一和第二种方案均可。但通过仔细分析还可以看出,在一次决策的情况下,第一种方案如果碰上销路不好,可能亏损15万元,而第二次碰上销路不好并无亏损。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决策者宁愿采取第二种方法。为了表示这种情况,一般采用下界差,即期望值与损益值下界之差作为衡量指标,并记作:

D(Aj)=E(Aj)-min[aij]

对上例,有D(A1)=17.5-(-15)=32.5

D(A2)=17.5-0=17.5

D(A3)=12-12=0。

所以,在期望值相同的情况下,决策方案应选取下界差最小者。

二、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不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者所要解决的问题有若干个方案可供选择,但对事物发生的各种自然状态缺乏客观概率,决策取决于决策者的主观概率估计和他所持有的决策标准。

(一)小中取大法(悲观决策法)

指当存在几种自然状态的情况下,宁可把情况估计得坏一些,从中选择一个收益最大的方案,决策稳妥可靠。

(二)大中取大法(乐观决策法)

乐观决策也称大中取大准则,适用于乐观的决策者。即比较各方案所产生的最大收益,而选取其中最大的一个。采用此准则须冒一定的风险,但也可能有最大的收益。 (三)乐观系数决策

指根据市场情况和个人经验,预先确定一个乐观系数(K )作为客观概率,然后选出每个方案的最大和最小损益值,用K 乘以最大损益值,加上1-K 乘以最小损益值,作为该方案的期望收益(E ),比较各方案的期望收益值,大者为最佳方案。

乐观期望值按下式计算:

乐观期望值=最高收益×K+最低收益×(1-K )

例题:山姆公司生产丁种产品,现有三个方案供选择。(1)建立新车间大量生产;(2)改造原有车间,达到中等产量;(3)利用原有设备,小批量生产。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情况有如下四种可能:A 、需求量很大;B 、需求稍好;C 、需求较差;D 、需求量最小。根据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各个方案在四种可能需求情况下的利润(单位:元)如下页表所示:请分别用悲观决策法、乐观决策法、乐观系数法(设定乐观系数为0.6)进行决策。

A 悲观决策法应选择方案(3)

B 乐观决策法:应选择方案(1)

C 乐观系数决策法:

(1)0.6×800,000+0.4×(-700,000)=200,000 (2)0.6×550,000+0.4×(-240,000)=234,000 (3)0.6×310,000+0.4×(-10,000)=182,000 根据计算乐观系数决策的结果应选择方案(2)

稍好 较差 最小

方 案

方 案

收益值 需求情况

(1) (2) (3)

800,000

550,000

310,000 400,000 370,000 310,000 -300,000 -150,000 -700,000

-240,000

-10,000

90,000 很大

练习题

1、企业去年生产某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3000元,固定成本是1000元,假定今年其他条件不变,但生产该产品的设备可对外出租,一年的增加收入为( B )元时,应停产该种产品。

A、2001

B、3100

C、1999

D、2900

2、已知:某企业常年生产需用的某部件以前一直从市场上采购。采购量在5000件以下时,单价为8元;达到或超过5000件时,单价为7元。如果追加投入12000元专属成本,就可以自行制造该部件,预计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

要求:用成本无差别点法为企业作出自制或外购A零件的决策,并说明理由。解:(1)X<5000件:假设自制的固定成本为a1=12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b1=5元

外购的固定成本为a 2=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b 2=8元

因为a1>a 2 b1

所以符合应用成本无差别点法进行决策的条件

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12000-0)÷(8-5)=4000件 X<4000件,应外购;

4000件≤X<5000件,应自制。

(2)X≥5000件:假设自制的固定成本为a1=12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b1=5元

外购的固定成本为a 2=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b 2=7元

因为a1>a 2 b1

所以符合应用成本无差别点法进行决策的条件

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12000-0)÷(7-5)=6000件

5000件≤X<6000件,应外购;

X≥6000件,应自制。

第4章 经营决策作业

第四章短期经营决策 1.乙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每年需用C零部件18000个,若企业自行生产,每个零部件的生产成本为125元,包括:直接材料45元,直接人工20元,变动制造费用13元,固定制造费用47元。C零部件也可以从市场上购买,每个零部件的购买价为90元,外购零部件的质量与自行生产的相似而且能保证及时送货上门。外购形成的闲置生产能力可用于承揽加工业务,每年可获得9000元的收入。 要求:从相关成本的角度做出C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 2. 英豪公司生产乙产品,年生产能力为60000件,单位售价650元,其单位成本如表1所示。 根据目前的生产状况,企业尚有40%的剩余生产能力未被充分利用,可以继续接受订货。现有一客户要求再订购一批乙产品,每件出价320元。要求:试就以下不同情况进行决策:(1)客户要求订购的乙产品共24000件,且对这批订货有某些特殊要求,需另行购置一台价值100000元的专用设备,是否接受该批订货? (2)如果不接受这24000件的订货,剩余生产能力可用于为其他企业代加工某零件,可获得加工收入250000元,是否接受该批订货? (3)如果该批订货的数量是26000件,接受订货不需要增加专属设备,剩余生产能力也不可转作他用,是否接受该批订货? (1)接受特殊订货的相关收入=24000*320=7680000(元) 接受特殊订货的相关成本=24000*单位变动成本+专属成本 =24000*300+100000=7300000(元) 差别利润=7680000-7300000=380000(元),可以接受。 (2)接受特殊订货的相关收入=24000*320=7680000(元) 接受特殊订货的相关成本=24000*单位变动成本+专属成本+机会成本 =24000*300+100000+250000=7550000(元) 差别利润=7680000-7550000=130000(元),可以接受。 (3)接受特殊订货的相关收入=26000*320=8320000(元) 接受特殊订货的相关成本=26000*单位变动成本+机会成本 =26000*300+2000*(650-320)=8460000(元) 差别利润=8320000-8460000=-140000(元),不接受。

第五章短期经营决策作业题

第五章短期经营决策 (一)练习新产品开发的决策分析 1.资料:某企业现有的最大生产能力为20000机器小时,用于生产甲产品,生产能力目前只利用了75%。经过研究,该厂准备利用现有的剩余生产能力开发新产品A或新产品B,而且不因增加新产品而增加固定成本。有关资料如下: 要求:(1)做出开发哪种新产品的决策。(2)若开发A和B产品仍需添置专属设备,每年各需增加专属成本3000元和2000元,则应如何决策?

2.资料:假定某公司原来生产老产品甲,现准备利用现有生产能力开发新产品A或新产品B。若开发新产品A,老产品需减产30%,若开发新产品B,老产品需减产35%。这三种

(二)练习亏损产品是否停产或转产的决策分折 资料;某厂生产A,B,C三种产品,C产品为亏损产品。该厂负责人审阅了去年损益表后,决定停止C产品生产,有关资料如下: 要求: 1.停产决定是否正确?请用数据分析说明。 2.若C产品停产后,其生产能力可用来生产D产品,其销售收入为125000元,变动成本为35000元,则C产品是否应转产D产品?

(三)练习是否接受追加订货的决策 资料:某厂只生产一种甲产品,年设计生产能力为20 000件,正常产销量为16000件,全年固定成本为64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单位固定成本为40元,单位成本为l00元,正常售价为130元,这时有一客户愿追加订货4000件,但每件只愿出价80元。 要求: 1.这批订货能否接受? 2.假设该厂接受甲产品追加订货5000件,订货价格为多少? 3.假定有一客户订购乙产品3000件,每件给定价格70元,乙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40元。另外该厂将剩余生产能力转产乙产品时,需增加专用设备60 000元,那么该厂应否接受乙产品的追加订货。

第5章-经营决策练习题(答案版)

第5章经营决策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因选取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付出的代价或丧失的潜在利益,就是所谓的( B )。 A.增量成本 B.机会成本 C.专属成本 D.沉没成本 2.在下列产品寿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中产品销量急剧下降的现象通常发生在( D )。 A.萌芽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3.在有关产品是否进行深加工决策中,深加工前的半产品成本属于( D ) A.估算成本 B.重置成本 C.机会成本 D.沉没成本 4.在进行半产品是否进一步深加工决策时,应对半成品在加工后增加的收入和( B )进行分析研究。 A.进一步加工前的变动成本 B.进一步加工追加的成本 C.进一步加工前的全部成本 D.加工前后的全部成本 5.某厂需要零件甲,其外购单价为10元,若自行生产,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且需要为此每年追加10000元的固定成本,通过计算可知,当该零件的年需要量为( A )时,外购、自制两种方案等效。 A.2500 B.3000 C. 2000 D.1800 6.在不存在专属成本、机会成本的情况下,下列( C )应该采取采购的策略。 A.自制单位变动成本小于外购价格 B.自制单位变动成本=外购价格 C.自制单位变动成本大于外购成本 D.自制单位产品成本大于外购成本 7.在产销平衡的情况下,一个企业同时生产多种产品,其中一种单位边际贡献为正的产品最终变为亏损产品,其根本原因是( C ) A.该产品存在严重积压 B.该产品总成本太高 C.该产品上分担的固定成本相对较高 D.该产品的销量太小 8.下列哪种成本为相关成本( A ) A.机会成本 B.约束性成本 C.联合成本 D.沉没成本 9.下列哪种成本为无关成本( A ) A.沉没成本 B.专属成本 C.可选择成本 D.增量成本 10.如果把不同产量作为不同方案来理解的话,边际成本实际上就是不同方案形成的( C ) A.相关成本 B.沉没成本 C.差量成本 D.付现成本 11.在短期经营决策中,企业不接受特殊价格追加订货的原因是买方出价低于( C ) A.正常价 B.单位产品成本 C.单位变动成本 D.单位固定成本 12. 在边际成本定价法中,当边际成本( A )边际收入时,产品利润最大。 A. 等于 B.大于 C.小于 D.都有可能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备选方案中不涉及相关收入的是( CD )。 A.差量损益分析法 B.贡献毛益分析法 C.相关成本分析法 D.成本无差别点法 2.下列各项中,属于联产品深加工决策方案可能需要考虑的相关成本的有( BC )。

第四章企业决策理论

第四章经营决策理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经营决策的定义、内容、特点、类型及影响因素;了解和掌握经营决策的制定过程及确定型、风险型、非确定型决策方法;了解决策者的更改限制及其应对方法。 [教学重难点]:经营决策的内容及其影响因素;确定型、风险型、非确定型决策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 [教学时效]:4+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经营决策及其影响因素 一、决策的定义和内容 (一)决策——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 ?1、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个人或群体) ?2、决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 ?3、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内部发生的)和/或利用机会(企业经营过程中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后提供的) (二)经营决策的实质是确定企业的经营目标、经营方针和经营战略。其内容包括: ?经营目标 ?成长目标 ?利润目标 ?市场目标 ?社会责任目标 ?提高职工满足度的目标 ?经营方针——经营活动的基本原则,关于企业经营活动方向、重点范围等的原则规定。 ?经营战略——从事某种经营活动的具体措施、对策方法和基本步骤。 ?1、企业竞争优势选择 ?(1)优势战略的类型:(如表4-1所示) 成本优势 特色优势(差别化优势:提供具有特殊使用价值的产品;和/ 或以特殊方式提供这种产品;再和/与或以特殊方式保证产 品使用价值的实现) 目标集聚

? (2)战略优势的形成: 改善价值活动; 改变价值活动的组合方式 表4-1 企业基本战略类型 ? 2、企业竞争姿态选择 ? (1)进攻战略 A 进攻者的条件:有某种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且在其他方面 与竞争对手不相上下 B 进攻对象的选择: 行业信号:突发的技术变革;观念变化;人口结构发生变化 企业信号:出现不满的买方;高利润;现行技术的开拓者 C 进攻的策略: 重组价值活动过程; 重新界定竞争范围; 纯投入(扩大生产能力) ? (2)防御战略(如表4-2所示) 基本战略 (generic strategy ) 成本领先 (overall cost leadership) 企业强调以低单位成本价格为用户提供标准化产品,其目标是要成为其产业中的低成本生产厂商。 特色优势 ( differentiation ) 企业力求就顾客广泛重视的一些方面在产业内独树一帜。它选择被产业内许多客户视为重要的一种或多种特质,并为其选择一种独特的地位以满足顾客的要求。 目标集聚 ( cost- or- differentiation-fo cus) 企业选择产业内一种或一组细分市场,并量体裁衣使其战略为他们服务而不是为其它细分市场服务。

第四章 经营决策

第四章经营决策 理解:经营决策中的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 掌握:各种经营决策分析方法 生产决策分析 第一节决策分析概述 一、决策含义 决策:人们为了达到预定目标,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通过比较分析, 选择一个满意的行动方案的过程。 经济决策的选优标准: 以货币衡量的经济效益的高低作为判断的尺度----利润最大化。 还需重视企业对全社会应承担的责任(社会效益)。 二、决策的分类 (一)按决策时间的长短 1、短期决策(经营决策):只涉及一年以内的业务,并仅对该时期内的收支盈亏产生影响的问题而进行决策。它一般不涉及固定资产投资。 2、长期决策(投资决策):产生报酬的期间超过一年,并对较长期间的收支盈亏 产生影响的问题所进行决策。它一般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二)按决策者所掌握的信息特点 1、确定性决策 决策者对未来情况所掌握的信息都是肯定数据,只需比较不同方案计算结果。 2、风险型决策 风险型决策指决策事件的各种自然情况是随机性的,不能预先肯定,是一种具有风险的决策(采用概率论方法) 3、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不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者所要解决的问题有若干个方案可供选择,但对事物 发生的各种自然状态缺乏客观概率,决策取决于决策者的主观概率估计和他所持 有的决策标准。(只能用经验判断或模糊数学的方法) (三)按决策本身的不同性质 1、采纳与否决策:备选待定方案只有一个。 2、互斥选择决策:在一定的决策条件下,存在着几个相互排斥的备选方案,通过调查研究和计算对比,最终选出最优方案而排斥其他方案的决策 3、最优组合决策:是指有几个不同方案可以同时并举,但在其由于资源总量受到一定限制的情况下,如何将这些方案进行优化组合,使综合经济效益达到最优

管理会计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分析习题及答案 东北财经大学第二版

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分析 一、关键概念 1.战略决策 2. 战术决策 3. 确定型决策 4. 风险型决策 5.不确定型决 6. 短期决策 7.长期决策 1.生产经营决策分析 2.定价决策分析 3.最大生产经营能力 4.正常生产经营能力 5.剩余生产经营能力 6.追加生产经营能力 7.相关业务量 8.相关收入 9.相关成本 10.增量成本 11.机会成本 12.专属成本 13.加工成本 14.可分成本 15.可避免成本 16.可延缓成本 17.无关成本 18.沉没成本 19.共同成本 20.联合成本 21.不可避免成本 22.不可延缓成本 23.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 24.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 25.差别损益分析法 26.相关损益分析法 27.相关成本分析法 1.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可以转移 2.追加订货 3.正常订货 1.半成品 2.联产品 3.零部件自制或外购决策 4.不同生产工艺技术方案的决策 二、分析思考 1.什么是决策分析? 2.决策分析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3.应用哪些方法进行预测分析? 4.决策分析过程包括哪几个步骤? 5.决策分析有哪几种类型? 1.短期经营决策分析的概念与目标? 2.短期经营决策的主要类型? 3.什么是决策的备选方案? 4.什么是相关业务量,相关收入、相关成本? 5.单一方案、互斥方案、排队方案和组合方案之间有什么区别? 6.生产经营能力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其关系? 7.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各包括哪些内容? 1.不同决策方案发生增量成本、机会成本或专属成本的条件是什么? 2.成本无差别点法的应用条件是什么? 3.各种决策方法分别适用于哪些类型的决策? 4.运用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进行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 5.运用直接判断法做出是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的决策。 6.运用相关损益分析法做出是否增产亏损产品的决策。 7.运用差别损益分析法进行深加工决策和是否接受追加订货的决策。 8.运用成本无差别点法进行自制或外购决策。 1.生产经营决策中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各有哪些优缺点?它们的评价指标是什么? 2.为什么在半成品或联产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中,无论是半成品还是联产品本身的成本都是无关成本? 三、单项选择题 1.由于现代社会大生产及商品经济所具有的精微性、宏大性、高速性与瞬变性等特点,使得

第四章 经营决策

第四章经营决策 一、单项选择题 1.将决策分析区分为短期决策与长期决策所依据的分类标志是()。 A.决策的重要程度B.决策条件的肯定程度 C.决策规划时期的长短D.决策解决的问题 2.企业去年生产某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3000元,固定成本是1000元,假定今年其他条件不变,但生产该产品的设备可对外出租,一年的增加收入为()元时,应停产该种产品。 A、2001 B、3100 C、1999 D、2900 3.在经济决策中应由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次优方案潜在受益计算的那部分资源损失,就是所谓()。 A.增量成本B.机会成本 C.专属成本D.沉没成本 4.在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中,如果方案涉及到追加专属成本,则下列方法中不宜采用的是 ( )。 A.单位资源贡献毛益分析法B.边际贡献总额分析法 C.差别损益分析法D.相关损益分析法 5.下列决策方法中,能够直接揭示中选的方案比放弃的方案多获得的利润或少发生损失的方法是( )。 A.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B.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 C.差别损益分析法D.相关损益分析法 6.下列各项中,属于无关成本的是 ( )。 A.沉没成本B.增量成本 C.机会成本D.专属成本 7.在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中,如果零部件的需用量尚不确定,应当采用的决策方法是( )。 A.相关损益分析法B.差别损益分析法 C.相关成本分析法D.成本无差别点法 8.企业利用剩余生产能力接受追加订货的最低条件是客户的开价() A.小于产品的单位成本B.大于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 C.等于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D.低于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 9.某企业需一种零部件,外购单价比自制单位变动成本高出1.5元,另外自制每年需追加固定成本3000元,则企业每年该零部件需求量为3000件时,应()。 A.外购B.自制 C.两者均可D.不能确定 10.下列各项成本属于决策相关成本的是() A.不可避免成本B.不可延缓成本 C.沉没成本D.差别成本 11.在有关产品是否进一步深加工的决策中,进一步加工前的半成品成本属于()。A.沉没成本B.机会成本 C.重置成本D.专属成本 12.对亏损产品B产品是否停产,应根据下面方法来决策()

第四章经营决策分析评价题库

第四章经营决策分析评价 一、单选题 1.以下不属于相关成本开支范围的成本是()。 A.机会成本 B. 边际成本 C.差量成本 D. 沉没成本 2.在下列成本中,与专属成本相对应的是()。 A.沉没成本 B. 重置成本 C. 共同成本 D.专属成本 3.采用贡献毛益分析法在不同备选方案之间进行比较分析时,应使用的评价标准是( )。A单位贡献毛益指标B.贡献毛益总额指标C单位贡献毛益和贡献毛益总额指标D利润指标4.企业利用现有设备可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乙两种产品的变动生产成本差额为6 000元/月,预计销售收入差额为5 900元/月,则该企业应生产()产品。 A.甲 B.乙 C.甲、乙均可 D.甲、乙均不行 5.在产品加工程度的决策分析中,深加工前的半成品成本属于()。 A.沉没成本 B.机会成本 C.付现成本 D.专属成本 6.在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中,当零部件需用量不确定时,应采用的方法是()。 A.贡献毛益分析法 B.差量损益分析法 C.相关成本分析法 D.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 7.生产能力允许范围内低于正常价格的追加订货的决策,其决策的依据是()。 A.单价大于单位变动成本B,单位变动成本大于单价C. 销售数量多D.不增加固定资产 8.是否接受追加订货的决策应看()。 A.售价是否高于产品的机会成本 B.售价是否高于产品的单位成本。 C.售价是否高于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且贡献毛益能否补偿专属的固定成本。 D.售价是否高于产品的全部成本 9.在生产能力无法转移的情况下,如果亏损产品能够产生贡献毛益,则()。 A.立即停产 B.继续生产 C.立即停产和继续生产均可 D.无法作出决策 10.企业去年生产某亏损产品的贡献毛益为3 000元,固定成本为4 000元,假定今年其他条件不变,但生产该产品的设备可对外出租,一年租金为()元时,应停产该种产品。 A.2 001 B.3 001 C.3 000 D.2 999 二、多选题 1.在下列决策分析方法中,属于短期经营决策分析方法的有()。 A.净现值法 B.贡献毛益分析法 C.差量损益分析法 D.相关成本分析法 2.相关成本是指与决策方案有关联并对决策有较大影响的成本,以下()属于相关成本。 A.边际成本 B.机会成本 C.沉没成本 D.重置成本 3.成本从反映差别的不同可分为()。 A.差别成本 B.边际成本 C.增量成本 D.沉没成本 4.在下列成本中,属于相关成本的有()。 A.重置成本 B.付现成本 C.专属成本 D.共同成本 5.在下列条件中,具备机会成本特征的有()。 A.所放弃的方案潜在收益 B.机会成本并不导致企业实际成本支出 C.财务会计核算时,应将机会成本入账 D.财务会计核算时,机会成本不能入账

第五章短期经营决策练习题

第五、六章短期经营决策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成本概念中,不属于相关成本的是() A、边际成本 B、付现成本 C、沉没成本 D、机会成本 2、如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在何种情况下,亏损产品应停产()? A、该亏损产品的单价大于其单位变动成本 B、该亏损产品的单位贡献毛益大于零 C、该亏损产品的变动成本率大于1 D、该亏损产品的贡献毛益大于零 3、属于无关成本的有() A、差量成本 B、付现成本 C、可选择成本 D、约束性成本 4、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时,若无须追加专属成本,则用单位贡献毛益法和贡献 毛益总额法得出的结论() A、一定一致 B、不一定一致 C、一定不一致 D、不可比较 5、已知某公司剩余生产力为2000 小时 / 月,现有 A、B 两种产品, A 产品售价 75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 55 元,定额工时为 5 小时 / 件; B 产品售价为 60 元 / 件, 单位变动成本为 35 元,定额工时为 4 小时 / 件,生产 A、B 产品应分别追加的专属 成本为2000 元和4000 元,则应选择的产品为() A、A 产品 B 、B 产品 C 、A 或B 均D、A、B 产品的生产比例为4/5 6、某公司 C 产品发生亏损5000 元,其售价为100 元 / 件,单位变动成本为80 元,企业现有生产能力为生产 C 产品的机器小时可达40000 小时,可生产 C 产品 2000件,现只生产并销售C产品 1200 件,若该工时用于对外加工,每工时可收入0.5元,则该企业() A、增产 C产品 C、保持原有产量生产 B C 产品D 、停止生产 C 产品并接受对外加工 、A 或 B并无差别 7、当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时,出现以下()情况时,企业不应接受追加定

第四章 经营决策分析

第四章经营决策分析 第一节决策分析概述 1.决策分析的含义 决策分析是指为实现企业的预定目标,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对与企业未来经营战略、方针或措施有关的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的过程。 2.决策的特征简答题 决策的特征包括: 1)决策总是面向未来; 2)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 3)决策要考虑人的因素; 3.决策的分类选择题 A.按决策对经营活动的影响期的长短分类——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 B.按决策者所掌握的信息特点分类——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 C.按决策方案之间的关系分类——独立方案决策、互斥方案决策和组合方案决策。 4.决策分析的程序简答题 1)确定目标 2)收集与决策目标相关的信息

3)根据所收集到的信息针对可实现目标提出一系列的被选方案4)选择其中最满意的方案进行执行 5)跟踪和反馈 ※第二节经营决策分析中的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概念 按照成本是否与决策分析有关,方案成本可以分为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题型选择名词解释 (一)相关成本 相关成本是指在经营决策分析过程中所使用的成本,是由某项特定决策方案直接引起的未来成本支出,并且是不同方案之间有差别的未来成本。 常见的相关成本包括: 1.增量成本 狭义增量成本是指因实施某项具体方案而引起的成本,如果不采纳该方案,则增量成本就不会发生;广义增量成本是指两个备选方案相关之间的差额,又称差量成本。 增量成本是一种边际成本,由于业务量增加而增加的变动成本,是变动成本总额的变化。边际成本是指当业务量无限小变动时,成本的变动与业务量的变动之比。当业务量的增量为一个单位时,边际成本就等于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2.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在决策分析过程中,由于选择了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丧失的潜在收益。机会成本是次优方案的收益,同时也可作

第6章 短期经营决策分析

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分析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短期经营决策分析方法;熟悉经营决策的主要内容;了解生产经营能力、相关成本、相关收入、相关业务量、生产决策的涵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差量分析法、边际贡献法、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生产决策分析。 教学难点是定价决策常用的方法。 教学内容 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分析 第一节短期经营决策概述 一、短期经营决策的含义 短期经营决策是指企业为有效地组织现在的生产经营活动,合理利用经济资源,以期在不远的将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而进行的决策。短期经营决策分析的决策结果只影响或决定企业一年或一个经营周期的经营实践方向、方法和策略,侧重于从资金、成本、利润等方面对如何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和经营环境,以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 企业的短期经营决策通常只涉及一年以内的专门业务,一般不改变企业现有的生产能力,不增加或少量增加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会计人员在短期决策分析时,无需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而应把方案的选优标准放在能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最大化的目标上。 重点:从短期经营决策分析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判定某项决策方案优劣的主要标志是看该方案能否使企业在一年内或一个经营周期内获得更多的利润。 二、短期经营决策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生产经营决策必须全面统筹考虑以下四大因素: (一)生产经营能力 1.最大生产经营能力 2.正常生产经营能力 3.剩余生产经营能力 4.追加生产经营能力

(二)相关业务量 重点:如何辨别相关业务量。在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和是否接受特殊价格追加订货的决策中,都需要认真考虑相关业务量问题,而不是笼统的全部产量。并且,有时在计算某一产品的相关收入与相关成本所使用的相关业务量也不一定相同。 (三)相关收入 重点:相关收入的计算,一般要以特定决策方案的相关销售量和单价为依据。 (四)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 1.相关成本 从成本的发生是否与所决策问题相关的角度来看,成本有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之分。在制定决策时,某一方案的成本和效益必须与其他供选择的方案的成本和效益进行比较,备选方案所需要付出的有关成本叫做相关成本。例如,当决定是否接受一批订货时,生产该批订货所需发生的各种成本即为相关成本。 (1)差量成本 差量成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差量成本是指可供选择的不同备选方案之间预计成本的差额。狭义的差量成本,通常是指业务量(产量)增减变化而形成的成本差别。差量成本包括增量成本和减量成本,在“相关范围”内,差量成本表现为变动成本。但是,当生产能力发生变化时,差量成本也可能表现为固定成本。 (2)可避免成本 避免成本是指当决策方案改变时,某些可免于发生的成本,或者在几种方案可供选择的情况下,当选定其中一种方案时,所选方案不需支出而其他方案需要支出的。 (3)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反映了当业务量无限小变动时所造成的成本差量与业务量变动的单位差量之比的极限关系,或者说是成本对业务量无限小变动的部分,其数学含义是成本对业务量的一阶导数。在现实生活中,所谓业务量无限小,最小只能小到一个单位。业务量的单位小到一个单位以下,就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了。所以短期经营决策中边际成本的计算,就是业务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成本变动。 (4)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在经济决策时,从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取某个最优方案而放弃次优方案的可计量价值。它是决策中使用的一个较特殊的成本概念,是以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的。机会成本并不需要用现金支付,不构成企业的实际支出,也不会在会计账簿中记录,但在决策中必须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成本加以考虑,因为它会影响到最后的决策选择。

第五章 经营决策实务

第五章经营决策实务 一、产品决策的任务:1、产品性质的确定2、产品质量的确定。3、开发新产品与改造老产品 二、在决定研制成功的新产品是否投放市场时,要考虑的因素: 1、市场前景 2、收益性 3、竞争性 4、资源条件是否允许 5、与本企业目前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是相互替代,还是互为补充 6、销售可能性 三、根据不同类型的老产品的特点,企业可以采取不同的整顿方针: 1、积极发展 2、维持现状 3、改进或改造 4、撤退或淘汰 四、新产品开发要解决一下几个问题: 1、如何开发 2、新产品开发在研制阶段的工作结束后,是否立即组织批量生产、投放市场? 3、如何投放市场? 4、何时投放 五、产品竞争战略:1、领先战略。2、追随战略3、模仿战略 六、产品在寿命周期中通常要经历投入、成长、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 七、技术改造决策;是根据产品决策的要求,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企业原来落后的生产技术条件。 八、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手段的改造。生产手段的技术改造主要有两种方式:①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用于改造和革新原有的设备,以延长其技术寿命或提高其效能②用更先进、更经济的生产手段取代陈、落后、过时的机器设备,以使企业生产建立在更加先进的物质技术基础上。 2、生产工艺和操作方法的改造。 3、劳动环境的改造 九、比较不同方案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有:1、投资回收期(全部投资收回所需要的时间)2、投资回收率(投资项目在使用期限内每年获得的盈利与投资总额之比)3、投资利润总额(使用期内可以为企业带来的总利润数) 4、投资利润指数(利润总额与投资总额之比)等 十、技术改造项目的评价技术:P.131 1、贴现法的基本原理:贴现法就是为了解决不同时期同额资金实际购买力等不等的矛盾,把投资项目在目前以及未来各期的支出和收回折算成现在的价值,然后再分析比较不同方案的经济效果。 2、净现值法—贴现法应用之一。运用贴现法分析不同技术改造方案的经济效果时,最常用的有三种:净现值法、内部投资回收率法、利润指数法。 3、利润指数法—贴现法应用之二。是用单位投资的收益来衡量不同方案经济效果的一种方法。 4、内部投资回收率法—贴现法应用之二。企业通常规定最低限度的投资回收率作为各项投资必须达到的最低要求,并以此为标准与各方案的投资回收率进行比较,据此判断各方案的经济效果。 利用这种方法评价不同方案经济效果好坏,首先需要确定一个作为最低要求的标准回收率。其次,要计算不同项目或方案的预期投资回收率。各方案的预期投资回收率是指该方案净现值为零时的贴现率 十一、价格决策必须考虑下面三个方面的要求; 1、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2对市场有足够的吸引力3、正确反映产品的质量水平 十二、价格决策的影响因素:1、产品生产成本2、市场供求关系3、价格需求弹性P.136 十三、价格策略主要有以下三类: 1、成本定价策略:①总成本加成定价法②盈亏平衡定价法③变动费用定价法④边际贡献定价法 2、风险定价策略:①低价渗透策略。主张在产品投放市场的初期以较低价格销售。 优点:有利于企业市场的迅速形成,因为低价可以吸引许多用户,为企业批量生产创造条件。同时低价销售产品等于向同行发出无利可图的信息,从而可以缓和市场竞争,有利于企业市场的维持,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缺点:风险在于价廉利微,可能给企业造成短期的资金困难,一旦低价被消费者视为习惯则很难改变,一段时期后再提价可能使企业已形成的市场被竞争企业吸引过去。 ②高价“撇油”策略。指企业新产品上市时高价出售。优点:在短期内获取较高利润,使企业投资迅速收回。产品在投放市场初期定价偏高,以后可以不断降低价格,以维持市场和吸引新的用户。缺点:由于价格高可能加速竞争者的出现,威胁企业的市场地位和经营成功,也可能吓走潜在用户,不利于企业市场的迅速形成和生产规模的扩大。 3、其他定价策略: ①习惯定价策略。是利用客户非常熟悉的,已养成固定习惯的价格 ②尾数定价策略。也称零数定价策略或非整数定价策略。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 《管理会计(一)》第 四 章 经营决策分析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管理会计(一)》第四章经营决策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按照决策者所掌握的信息特点进行分类的决策是()。 A.确定性决策 B.风险性决策 C.不确定性决策 D.经营决策 2.以下不属于相关成本的是()。A.增量成本B.机会成本C.重置成本D.共同成本 3.以下不属于无关成本的是()。A.沉没成本B.不可避免成本C.共同成本D.专属成本 4.以下不属于在经营决策分析过程中,判断每个方案相关成本步骤的是()。 A.汇总每个方案涉及的所有成本 B.排出其中的沉没成本,并剔除各方案之间无差别的成本 C.保留下来的即为各方案之间有差别的成本,也就是相关成本 D.选择最佳的相关成本 5.某生产电子器件的企业为满足客户追加订货的需要,增加了一些成本开支,下列属于专属成本的是()。 A.为及时完成该批产品的生产,需要购入一台新设备 B.为及时完成该批追加订货,需要支付职工加班费 C.生产该批产品机器设备增加的耗电量 D.该厂为生产该批产品及以后的产品生产,租赁一幢新的厂房 6.以下不属于经营决策分析方法中常用的决策方法的是()。 A.差量分析法 B.边际贡献分析法 C.息税前利润分析法 D.本量利分析法 7.以下属于在实际工作中,接受特殊订单需要考虑的前提条件的是()。 A.该订单的售价不会违反国家有关的价格法规 B.该订单对企业的生产能力没有要求 C.该订单对环境的发展没有影响 D.接受该特殊订单可以对正常销售价格产生影响 8.以下不属于在零部件自制或外购决策分析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要点的是()。 A.自制方案一般不需要考虑固定成本 B.自制方案需要注意区分可避免固定成本与不可避免固定成本 C.自制方案一般需要考虑固定成本 D.如果剩余生产能力有其他用途,则必须考虑机会成本 9.以下属于企业生产受到一种资源约束决策的内容是()。 A. 生产受到某一种资源约束,但销售量不受限制 B. 生产没有受到某一种资源约束,销售量也不受限制 C. 生产没有受到某一种资源约束,但销售量受限制 D. 生产受到某一种资源约束,销售价格也受到限制 10.假设某厂有剩余生产能力l000机器工作小时,有四种产品甲、乙、丙、丁,它们的单位边际贡献分别为4元、6元、8元和l0元、生产一件产品所需的机器工作小时各为4、5、6和7小时,则该厂应增产的产品是( )。 A.甲产品 B.乙产品 C.丙产品 D.丁产品 11.某公司使用同一套设备可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其中生产甲产品每件需要10机器小时,生产乙产品每件需要8机器小时。甲、乙产品的单位边际贡献相同都为18元,则 ( )。 A.生产甲产品有利 B.生产乙产品有利 C.生产甲、乙产品一样有利 D.分不清哪种产品有利 12.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时,亏损产品满足()条件时,应当停产。 A.该亏损产品的单价大于其单位变动成本 B.该亏损产品的单位边际贡献大于零 C.该亏损产品的边际贡献总额大于零 D.该亏损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大于其单价 13.以下不属于概率分析步骤的内容的是()。 A提出每一个分析对象B.针对分析对象确定未来可能出现的每一种事件(及随机变量),并为每一事件的发生估计一个概率C.根据每种事件及其估算的概率,编制概率分析表,计算数学期望值 D.根据因素的期望值或在此基础上求得的有关期望值指标进行决策 14.以下不属于根据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进行分类的是()。 A.风险偏好者 B.风险中性者 C.风险回避者 15.不属于不确定性决策常用的方法的是()。 A.保守决策法 B.全面决策方法 C.乐观决策方法 D.折衷决策方法 二、多项选择题 1.按照决策方案之间的关系不同,可将决策方案分为()。 A.接受或拒绝方案决策 B.互斥方案决策 C.组合方案决策 D.独立方案决策 E.采纳与否决策 2.决策分析的程序包括()。A.确定决策目标B.收集与决策目标相关的信息C.提出实现目标的各种备选方案 D.选择最满意方案 E.决策方案的实施和跟踪反馈 3.决策按照经营活动影响期的长短可以分为()。 A.短期决策 B.长期决策 C.经营决策 D.长期投资决策 E.资本支出决策

管理会计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

第六章短期经营决策 一、决策分析概述 (一)决策分析的涵义 所谓决策(Decision-making)就是在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前提下,人们基于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对未来实践的方向、目标、原则和方法作出决定的过程。 (二)决策分析的特点 决策分析具备以下特点: 1.决策分析是人(个人或集体)的主观能力的表现。2.决策分析并非先验的臆断或单纯的空想,而要以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为根据。3.在进行决策分析之前,应至少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行动方案可供选择,决策是有选择地作出决定。 4.决策分析是面向未来的,它只对未来实践有意义,对过去的实践并没有什么决策问题,但决策分析会受到过去实践经验的影响。 5.决策分析本身正确与否,可通过比较决策的主观愿望符合实践的客观结果的程度来评价。 6.决策分析不是瞬间的决定,而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系统分析过程。 (三)决策分析的原则 1.合法性政策性原则 2.责任性原则 3.民主性原则 4.合理性原则 5.科学性原则 6 .效益性原则 (四)决策分析的程序 1. 调研经营形势,明确经营问题 2. 确定决策分析目标针对经营存在的问题,应进一步确定经营的目标,即确定未来努力的方向。确定决策分析目标一般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点: (1)目标具体化。确定的目标不能过于笼统抽象,以免被误解。 (2)目标定量化。尽可能地用定量指标表达决策目标。 (3)明确约束条件。凡属有条件目标者,应充分揭示其约束条件。 (4)目标系统化。对于多目标决策,应首先分清主次,区别对待。 3 .设计各种备选方案 4?评价方案的可行性 5 .选择未来行动的方案 6.选择未来行动的方案 (五)决策分析的分类 1?按决策的重要程度分类 按此分类,决策可分为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 (1)战略决策。它是指关系到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大政方针的全局性重大决策。如经营目标的制定、新产品的开发、生产能力的扩大等问题。 (2)战术决策。它是指为达到预期的战略决策目标,对日常经营活动所采用的方法与手段的局部性决策。 2?按决策条件的肯定程度分类 按此分类,决策可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姜真老师第四章 经营决策

第四章企业经营决策 §4.1 经营决策的内容 §4.2 经营决策的方法 2 §4.1 经营决策的内容 经营决策的概念经营决策的内容经营决策的分类经营决策的程序 3 一、经营决策的概念 决策: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或多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和判断过程。 经营决策:在形势分析的基础上,依照客观规律和实际情况,对企业总体发展和各种经营活动的经营目标、方针和策略,做出正确抉择过程的工作。 4 二、经营决策的基本内容 1. 服务方向决策 2. 产品品种决策 3. 生产技术决策 4. 物资供应决策 5. 产品销售决策 6. 财务决策 7. 人事组织决策 8. 联合方面决策 5 三、经营决策的分类 按决策问题在经营中所处的地位 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按决策的归属 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 按决策问题出现的重复程度 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按决策目标与所用方法 计量决策和非计量决策 按决策问题所处条件不同 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6 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7 四、经营决策的程序 8 §4.2 经营决策的方法

9 一、线性规划法 含义:在环境条件已经确定,满足规定的约束条件下,寻求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从而选出最优方案。 程序: 1.建立目标函数 2.确定约束条件 3.联立方程求解 10 线性规划法例题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需要消耗甲、乙、丙三种材料,消耗定额及资源限额如下表。已知A产品每台利润为70元,B产品每台利润为120元,求:在现有的条件下,A、B两产品如何搭配,才能使企业获利最大? 11 二、量本利分析法 含义:根据产品销售量、成本、利润之间的关系,分析决策方案对企业盈亏的影响,从而选出最优方案。 原理:边际分析理论 方法:图解法和公式法

企业经营战略第四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10、09、07年真题)如果企业在未来一定战略期限内,每年按20%以上的增长速度去努力实现战略目标而采取的发展战略方案是() A.超常规发展战略方案 B.中速发展战略方案 C.高速发展战略方案 D.低速发展战略方案 答案为A(P85)。【解析】发展性战略按发展的程度不同可划分为四种:超常规发展战略方案、高速发展战略方案、中速发展战略方案和低速发展战略方案。其中,超常规发展战略方案是指企业在未来一定战略期限内,每年按20%以上的增长速度去努力实现战略目标的方案。 2、(12年真题)某彩电企业长期生产和销售各种型号彩电,并通过不断扩充现有产品线来扩大彩电生产规模,该彩电企业采取的发展战略是() A.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B.集中型发展战略 C.同心多样化发展战略D.复合型多样化发展战略 答案为B(P87)。【解析】集中型发展战略是国内外企业经常采用的一种战略。具体做法是:(1)扩充现有产品线;(2)在产品线内开发新产品;(3)扩大现有范围,向国内外新地区扩张;(4)通过定价战略、产品差别化和广告等,向竞争对手的市场渗透。 3、(11年真题)FT公司是一家大型汽车生产企业,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收购了另一家同类型汽车生产企业,则FT公司采取的发展战略是() A.横向一体化战略 B.向后一体化战略 C.向前一体化战略 D.同心多样化战略 答案为A(P88)。【解析】横向一体化战略是指企业通过购买与自己有竞争关系的企业或者与之联合及兼并来扩大营业,获得更大利润的发展战略。本题题干中的例子正是采用的横向一体化战略。 4、(10年真题)某制药厂利用原有的制药技术生产护肤产品、运动保健产品,这种战略属于( ) A、纵向一体化战略 B、横向一体化战略 C、同心多样化战略 D、复合多样化战略

第四章 经营决策分析习题

第四章经营决策分析 本章重点难点 1、决策的特征 2、相关成本的基本特征 3、判断每个方案相关成本的步骤 4、应用差量分析进行决策分析 5、应用边际贡献分析法进行决策分析 6、本量利综合分析进行决策 7、特殊订单的决策 8、亏损产品是否停产或亏损部门是否撤消的决策 9、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10、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 11、有限资源利用的决策 12、综合决策分析 学习目的 理解决策和决策分析的含义、决策的特征、分类以及决策分析的程序;深刻理解相关成本的含义以及各种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概念;理解经营决策的差量分析法、边际贡献分析法和本量利分析法;熟练掌握是否接受特殊订单、亏损产品是否停产或亏损是否撤销、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以及合理利用有限资源安排生产等各种生产决策分析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1.为改变或扩大企业的生产能力时进行的决策,称为() A.短期决策 B.长期决策 C.非确定型决策 D.基层决策2.某企业现有5000件积压的在产品,其制造成本为50000元。如果再支出20000元再加工后出售,则这个方案中的沉落成本是()

A.8000元 B.15000元 C.20000元 D.50000元 3.某企业生产车间的机器零件损坏,需要立即维修,发生修理费用2500元。该费用在决策中属于() A.差量成本 B.机会成本 C.可延缓成本 D.不可延缓成本 4.按决策所依据的环境、条件的状况来分类,决策不包括()A.确定性决策 B.风险性决策 C.互斥方案决策 D.不确定性决策 5.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一旦形成,在短期内难以作重大改变。属于这种经营能力成本的是() A.约束性固定成本 B.酌量性固定成本 C.重置成本 D.沉没成本 6.有关亏损产品是否停产或转产的决策分析,一般可采用的方法是() A.差别盈利分析法 B.贡献毛益分析法 C.安全边际法 D.线性规划法 7.在A、B、C三个方案中,分别取最大收益值为300、500、600。若按照大中取大决策方法,应选取的决策方案是() A.A B.C C.B D.均不可取 8.在差量分析的具体方法中,联系产量与成本的增减动态进行差量分析的方法是() A.差量分析法 B.本量利分析法 C.边际分析法 D.成本性态分析法 9.影响决策的因素不能肯定,且出现这种可能结果的概率也无法确切预计,这类决策称为() A.确定型决策 B.非确定型决策 C.风险型决策 D.定价决策10.某厂为扩大产品的产量,针对三种可能出现的自然状态,拟定三个不同方案,各方案在不同状态下的损益如下表。

第5章短期经营决策作业.

第四章短期经营决策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按照决策者所掌握的信息特点进行分类的决策是(。 A.确定性决策 B.风险性决策 C.不确定性决策 D.经营决策 2.以下不属于相关成本的是(。 A.增量成本 B.机会成本 C.重置成本 D.共同成本 3.以下不属于无关成本的是(。 A.沉没成本 B.不可避免成本 C.共同成本 D.专属成本 4.以下不属于在经营决策分析过程中,判断每个方案相关成本步骤的是(。 A.汇总每个方案涉及的所有成本

B.排出其中的沉没成本,并剔除各方案之间无差别的成本 C.保留下来的即为各方案之间有差别的成本,也就是相关成本 D.选择最佳的相关成本 5.某生产电子器件的企业为满足客户追加订货的需要,增加了一些成本开支,下列属于专属成本的是(。 A.为及时完成该批产品的生产,需要购入一台新设备 B.为及时完成该批追加订货,需要支付职工加班费 C.生产该批产品机器设备增加的耗电量 D.该厂为生产该批产品及以后的产品生产,租赁一幢新的厂房 6.以下不属于经营决策分析方法中常用的决策方法的是(。 A.差量分析法 B.边际贡献分析法 C.息税前利润分析法 D.本量利分析法 7.以下属于在实际工作中,接受特殊订单需要考虑的前提条件的是(。 A.该订单的售价不会违反国家有关的价格法规 B.该订单对企业的生产能力没有要求 C.该订单对环境的发展没有影响 D.接受该特殊订单可以对正常销售价格产生影响

8.以下不属于在零部件自制或外购决策分析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要点的是(。 A.自制方案一般不需要考虑固定成本 B.自制方案需要注意区分可避免固定成本与不可避免固定成本 C.自制方案一般需要考虑固定成本 D.如果剩余生产能力有其他用途,则必须考虑机会成本 9.以下属于企业生产受到一种资源约束决策的内容是(。 A. 生产受到某一种资源约束,但销售量不受限制 B. 生产没有受到某一种资源约束,销售量也不受限制 C. 生产没有受到某一种资源约束,但销售量受限制 D. 生产受到某一种资源约束,销售价格也受到限制 10.假设某厂有剩余生产能力l000机器工作小时,有四种产品甲、乙、丙、丁,它们的单位边际贡献分别为4元、6元、8元和l0元、生产一件产品所需的机器工作小时各为4、5、6和7小时,则该厂应增产的产品是( 。 A.甲产品 B.乙产品 C.丙产品 D.丁产品 11.某公司使用同一套设备可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其中生产甲产品每件需要10机器小时,生产乙产品每件需要8机器小时。甲、乙产品的单位边际贡献相同都为18元,则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