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质量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质量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质量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精心打造

上海同望软件有限公司

成都铁路局贵阳建设指挥部 质量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目录

1. 行业背景 (3)

2. 系统分析 (3)

2.1. 混凝土质量波动的原因分析 (3)

2.1.1. 材料组成 (3)

2.1.2. 施工工艺 (3)

2.1.3. 试验条件 (4)

2.2. 混凝土质量控制手段分析 (4)

2.2.1. 事前控制——原材料检验和配比设计控制 (4)

2.2.2. 事中控制——混凝土质量生产过程控制 (4)

2.2.3. 事后控制——混凝土质量统计分析及混凝土质量评定 (4)

3. 系统简介 (5)

3.1. 建设目标 (5)

3.2. 业务架构 (6)

3.3. 系统实现 (6)

3.4. 网络环境 (7)

4. 系统功能 (7)

4.1. 原材料试验管理 (7)

4.1.1. 试验数据处理终端 (7)

4.1.2. 试验数据查询平台 (9)

4.2. 配合比管理 (10)

4.2.1. 理论配合比 (10)

4.2.2. 配合比通知单 (11)

4.2.3. 配合比执行情况查询 (11)

4.3. 拌合站生产数据采集和监控 (12)

4.3.1. 拌合时间监控 (12)

4.3.2. 材料用量监控 (12)

4.3.3. 短信消息提醒 (13)

4.3.4. 统计分析 (14)

4.4. 压力机数据联网采集和监控 (19)

4.4.1. 压力机和万能机数据采集 (19)

4.4.2. 不合格数据统计 (20)

4.5. 梁厂养护数据采集和监控 (20)

4.6. 混凝土质量评定 (21)

4.6.1. 混凝土质量波动图 (21)

4.6.2. 混凝土质量正态分布图 (22)

4.6.3. 混凝土质量评定 (23)

1.行业背景

近几年,我国在基本建设方面大量的资金投入,使得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和市政工程建设得到迅猛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工程质量管理中,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难以做到全面质量管理,由此出现了大量的问题,豆腐渣工程层出不穷,原材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存在大量偷工减料的现象。而作为涉及质量强度的水泥混凝土问题尤为之慎。

在工程项目建设工程中,混凝土工程是量最大、等级最多、原材料品种最复杂的工程。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

为了有效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国务院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以及有关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专门针对质量管理的法规和政策,要求各级部门、建设单位大力加强工程建设的质量检验工作。但由于工程建设自身存在的特点,由于缺少必要的技术手段,混凝土的质量,即使在政府监督部门、业主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多方监督检验下,仍然存在管理漏洞。

而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成因是复杂的,涉及到原材料的组成、配料、搅拌、运输、浇灌、养护等多方面,仅仅靠事后质量检验评定无法准确把握住混凝土的质量波动,所以建设一套完整的水泥混凝土质量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用来进行原材料试验检测过程控制、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设定、施工配合比的下达、水泥混凝土生产过程的监控、梁厂养护环境的监控、试块检验评定试验过程的监控,这样就把混凝土工程的质量从事后把关,转向全过程控制。

2.系统分析

2.1.混凝土质量波动的原因分析

2.1.1.材料组成

混凝土是多组分材料混合形成的,原材料的质量、计量等因素都会导致混凝土质量的波动;如水泥实际强度的波动,骨料的含水率变化引起的水灰比的波动。

2.1.2.施工工艺

混凝土的的施工方法,如:配料、搅拌、运输、浇灌、养护等不会完全一样,必然导致质量的波动。

2.1.

3.试验条件

试件的制作、养护和测试方法等因素会导致性能测试结构的离散。

2.2.混凝土质量控制手段分析

2.2.1.事前控制——原材料检验和配比设计控制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选用质量均匀的原材料,严格质量检验、验收和保管制度;

2)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保证试验室配合比的正确实施;

2.2.2.事中控制——混凝土质量生产过程控制

1)原材料的称量准确:水、水泥和掺合料的称量误差控制在2%以内,骨料称量的

误差应控制在3%以内;

2)搅拌:应尽量采用机械搅拌,合理的搅拌时间(1~2.5min),以保证均匀性;

3)养护与脱模:要经常保持必要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养护,养护试件不应少于7~14

天;必须要等到混凝土有一定的强度(>2.5MPa)才能脱模。

2.2.

3.事后控制——混凝土质量统计分析及混凝土质量评定

1)绘制质量波动图

2)混凝土质量分布图

3)混凝土质量评定

3.系统简介

3.1.建设目标

1)构建局指挥部、项目部、拌合站甚至包括整个工程项目多级用户的协同办公管理平台;

2)混凝土工程全生命周期监督管理系统(原材料试验、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生产、养护、评定);

3)混凝土生产拌合质量业务在线监测管理平台(数据自动采集、GPRS无线上传、归档、统计、分析、查询)

3.2.业务架构

3.3.系统实现

1)试验检验检测的标准化、规范化

按照试验检验检测规程规范进行试验模块设计,满足自动计算、数据按照规范自动进行修约、自动绘图、自动评定等功能,有效避免了人为错误。软件中模块的专业化设计,符合试验人员的操作习惯,能进行数据快速录入。并辅助进行配合比设计。

2)实现水泥混凝土生产数据实时检测、自动采集、无线上传

?水泥混凝土搅拌站各料仓供料比例,并与设计配合比进行对比;

?水泥混凝土拌合时间,超出设计范围,短信提示;

?重点试验数据自动采集,监督试验结果;

3)数据分析

?材料误差分析

?材料成本核算统计

?生产量核算统计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规章制度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规章制度 监控机构管理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具体分工: 组长陈方富负责全矿的监控系统维护及调试、安装等 副组长负责管理井下监控系统小组成员的工作安排等 监控组成员负责监控系统的校检、安装、维护及调试等 监控组成员张盟主要负责便携检测仪、瓦斯检测仪等设备的校检工作。地面中心站监控人员:

监控系统管理制度 为保证矿区内监控信息系统的正常有序的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一章值班监看制度 一、矿区监控系统由中控室负责监控,由调度部负责监督检查中心监控室的工作。 二、中控人员负责作好厂区监控范围内的工作,并作好当班的资料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向上级汇报。 三、严格按规定操作步骤进行操作,密切注意监控设备运行状况,保证监控设备安全有序,不得无故中断监控,删除监控资料。 四、监控用的计算机不得做与监控工作无关的事情。 五、认真学习监控的操作规程,维护和保养好监控设施。保持图像信息画面清晰,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六、负责中控室的卫生清洁,保持室内干燥,设备、布线排列整齐。 七、严禁非中控人员进入中控室。 八、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代班、调班。当班时不得擅自脱岗,严禁看报刊杂志,听收音机、打私人电话等与其工作无关的事情。 九、每天下午5点之前向调度室办公室汇报当天的监控情况。 第二章图像信息保存、使用登记制度

一、矿内监控系统图像实行自动保存,有毒危险药品库房图像保存时间不少于30天,其他图像保存时间不少于3天。 二、外来单位人员需要查看监控图像需调度室主管批准,填写监控信息图像查看记录表,对图像信息的录制人员、调取时间、调取用途等事项进行登记。 三、任何人不得擅自复制、查询或者向公安机关以外的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传播图像信息。 四、任何人不得擅自删除、修改监控系统的运行程序和记录。 五、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变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的用途和摄像设备的位置。 六、任何人不得干扰、妨碍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三章安全保密制度 一、工作人员使用计算机要及时主动设置密码。 二、严禁将计算机密码告知无关人员。 三、未经相关领导批准,任何人员不得将公司的数据、软件及资料复制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四、未经公司许可,公司以外任何人员不得使用操作监控计算机系统及相关设备。 五、任何人不得擅自提供、传播图像信息。 六、对涉及公司秘密、商业秘密和员工个人隐私的图像信息予以保密。 第四章工作人员岗前培训、人机演练制度

ORACLE数据备份与数据恢复方案

O R A C L E数据备份与数据恢 复方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摘要 结合金华电信IT系统目前正在实施的备份与恢复策略,重点介绍电信业务计算机管理系统(简称97系统)和营销支撑系统的ORALCE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方案。 Oracle数据库有三种标准的备份方法,它们分别是导出/导入 (EXP/IMP)、热备份和冷备份。要实现简单导出数据(Export)和导入数据(Import),增量导出/导入的按设定日期自动备份,可考虑,将该部分功能开发成可执行程序,然后结合操作系统整合的任务计划,实现特定时间符合备份规划的备份应用程序的运行,实现数据库的本级备份,结合ftp简单开发,实现多服务器的数据更新同步,实现数据备份的异地自动备份。 关键字:数据库远程异地集中备份 目录

一、前言 目前,数据已成为信息系统的基础核心和重要资源,同时也是各单位的宝贵财富,数据的丢失将导致直接经济损失和用户数据的丢失,严重影响对社会提供正常的服务。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业务数据还将会随业务的开展而快速增加。但由于系统故障,数据库有时可能遭到破坏,这时如何尽快恢复数据就成为当务之急。如做了备份,恢复数据就显得很容易。由此可见,做好数据库的备份至关重要。因此,建立一个满足当前和将来的数据备份需求的备份系统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的数据备份方式主要采用主机内置或外置的磁带机对数据进行冷备份,这种方式在数据量不大、操作系统种类单一、服务器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既经济又简明的备份手段。但随着计算机规模的扩大,数据量几何级的增长以及分布式网络环境的兴起,将越来越多的业务分布在不同的机器、不同的操作平台上,这种单机的人工冷备份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分布式网络环境。 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集中的、自动在线的企业级备份系统。备份的内容应当包括基于业务的业务数据,又包括IT系统中重要的日志文件、参数文件、配置文件、控制文件等。本文以ORACLE数据库为例,结合金华电信的几个相关业务系统目前正在实施的备份方案,介绍ORACLE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二、金华电信ORACLE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方案 由于金华电信IT系统以前只采用逻辑备份方式进行数据库备份,速度较慢并且数据存储管理都很分散,甚至出现备份数据不完整的现象。为了提高备份数据的效率,提供可靠的数据备份,完善备份系统,保证备份数据的完整性,降低数据备份对网络和服务器的影响,对每个IT系统的备份数据进行集中管理,我们对备份工作进行了改进,将逻辑备份与物理备份相结合,在远程建立了一个异地集中、自动在线的备份系统即网络存储管理系统。(这里用到的物理备份指热备份)其具备的主要功能如下:(1)集中式管理 :网络存储备份管理系统对整个网络的数据进行管理。利用集中式管理工具的帮助,系统管理员可对全网的备份策略进行统一管理,备份服务器可以监控所有机器的备份作业,也可以修改备份策略,并可即时浏览所有目录。所有数据可以备份到同备份服

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

一。SCADA系统概述 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即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系统的应用领域很广,它可以应用于电力系统、给水系统、石油、化工等领域的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以及过程控制等诸多领域。在电力系统以及电气化铁道上又称远动系统。 SCADA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过程控制与调度自动化系统。它可以对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节以及各类信号报警等各项功能。 由于各个应用领域对SCADA的要求不同,所以不同应用领域的SCADA系统发展也不完全相同。 在电力系统中,SCADA系统应用最为广泛,技术发展也最为成熟。它作为能量管理系统(EMS系统)的一个最主要的子系统,有着信息完整、提高效率、正确掌握系统运行状态、加快决策、能帮助快速诊断出系统故障状态等优势,现已经成为电力调度不可缺少的工具。它对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与经济效益,减轻调度员的负担,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与现代化,提高调度的效率和水平中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SCADA在铁道电气化远动系统上的应用较早,在保证电气化铁路的安全可靠供电,提高铁路运输的调度管理水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铁道电气化SCADA系统的发展过程中,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产品,同时我国也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SCADA产品与设备,这些都带动了铁道电气化远动系统向更高的目标发展。 二.SCADA系统发展历程 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全名为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系统自诞生之日起就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SCADA系统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三代。 第一代是基于专用计算机和专用*作系统的SCADA系统,如电力自动化研究院为华北电网开发的SD176系统以及在日本日立公司为我国铁道电气化远动系统所设计的H-80M系统。这一阶段是从计算机运用到SCADA系统时开始到70年代。 第二代是80年代基于通用计算机的SCADA系统,在第二代中,广泛采用VAX等其它计算机以及其它通用工作站,*作系统一般是通用的UNIX*作系统。在这一阶段,SCADA系统在电网调度自动化中与经济运行分析,自动发电控制(AGC)以及网络分析结合到一起构成了EMS系统(能量管理系统)。第一代与第二代SCADA系统的共同特点是基于集中式计算机系统,并且系统不具有开放性,因而系统维护,升级以及与其它联网构成很大困难。 90年代按照开放的原则,基于分布式计算机网络以及关系数据库技术的能够实现大范围联网的EMS/SCADA系统称为第三代。这一阶段是我国SCADA/EMS系统发展最快的阶段,各种最新的计算机技术都汇集进SCADA/EMS系统中。这一阶段也是我国对电力系统自动化以及电网建设投资最大的时期,国家计划未来三年内投资2700亿元改造城乡电网可见国家对电力系统自动化以及电网建设的重视程度。 第四代SCADA/EMS系统的基础条件已经或即将具备,预计将与21世纪初诞生。该系统的主要特征是采用Internet技术、面向对象技术、神经网络技术以及JAVA技术等技术,继续扩大SCADA/EMS系统与其

城市燃气管网监测、燃气管网实时监控系统

城市燃气管网监测、燃气管网实时监控系统
系统概述: 燃气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环境和现代化城市建设起着举足轻 重的作用。为了保证然气输配管网的安全运行和稳定供气,提高现代化的供气管理水平, 城市燃气管网监测(燃气管网实时监控系统)应运而生。 系统组成: 城市燃气管网监测由四个部分组成。 监测中心:主要硬件:防火墙、服务器、计算机、交换机、打印机等。 主要软件: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燃气管网无线监控系统软件。 通信网络:移动 GPRS 网络,INTERNET 公网(需绑定固定 IP)。 抄表终端:燃气管网监控设备(GPRS RTU)DATA-6216/6218。 计量设备:压力变送器,燃气流量计,温度变送器,可燃气体检测仪等。 系统拓扑图:
财务结算系统
BS 服务器
值班员计算机
交换机
防火墙 INTERNET 公网 公司领导或上级管理
GPRS 网络
燃气管网监控设备 DATA-6126
燃气管网监控设备 DATA-6128
燃气管道压力、温度、流量、 可燃气体变送器。
燃气管道压力、温度、流量、 可燃气体变送器。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https://www.doczj.com/doc/2b2052374.html,

主要功能: ◆ 采集燃气管道压力、温度、流量、气体泄漏及电池电压等数据。 ◆ 将采集数据主动上报到监控中心;支持定时上报和监测数据超限上报。 ◆ 支持电池供电方式,无需外部供电功能。 ◆ 支持对各种类型仪表对接功能(串口信号、4-20mA 信号、脉冲信号)。 ◆ 支持历史数据查询功能,报表生成功能,自动生成各种报表。 ◆ 支持测点数量 65535 个。 ◆ 易维护性,系统操作简便,抄表终端支持远程维护管理。 ◆ 采用 GPRS/CDMA、短消息无线通信方式。 ◆ 现场可存储、显示、查询压力、流量等数据及工作参数。存储数据≥1 万条。 ◆ 数据存储间隔、数据上报间隔可以设置。 ◆ 电池寿命根据上报频率确定,可达到 1-3 年。 ◆ 为现场压力变送器提供直流电源:5V、12V、24V。 ◆ 支持远程升级设备程序、设定参数。
燃气管网无线监控系统软件: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https://www.doczj.com/doc/2b2052374.html,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规定(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规 定(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3700-81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管理规定(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为更好地服务矿井安全生产,调度监视监控系统应用于生产中,现对该系统的使用与管理作以下规定:施工单位编写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设施时,必须对安全检测系统作出设计,内容包括设备的种类、数量和位置。动力开关和被控开关的安设地点,控制电缆和电缆的敷设控制区域等,作出明确规定并绘制布置图。 一、安全监视系统: 在使用过程中探头及线缆、接线盒由该地点的施工单位负责日常维护监管,否则损坏或破坏,除按原值赔偿外,并追究单位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安全监控系统: 1、各分站点由各分站地点的单位负责监管。线缆、接线盒、甲烷传感器由责任区内的使用单位监管,损

坏或破坏除按原值(甲烷传感器3千元)赔偿外并追究单位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各分站主机应安设在便于人员观看、调试、检验及支护良好,无滴水无杂物的进风巷道或峒室内,其离地板高度不小于300mm或吊挂。 3、甲烷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大于300mm,距巷道侧不小于200mm。掘进工作面的甲烷传感器不得挂在风筒的同一侧,禁止用新鲜风流直吹甲烷传感器。 4、工作面完工后由使用单位负责回撤设备及线缆并及时交回调度室。 三、监控系统的使用与管理: 1、掘进工作面距迎头回撤的距离不小于100M,放炮后挂在距迎头6M,采煤工作面放炮前向外回撤不小于50M,放炮后挂在距工作面10M范围内,线缆吊挂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标准,此项工作由本工作面班组长负责回撤及敷设。 2、使用单位应在开工前5天根据已批准的作业规

我国燃气用户安全监控系统的建立

编号:AQ-Lw-02926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我国燃气用户安全监控系统的 建立 Establishment of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for gas users in China

我国燃气用户安全监控系统的建立 备注: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是确保企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培育安全生产文化之路。安全事故的发生, 除了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是其根源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员工的自觉安全行为规范缺失、自我防范能力不强。 摘要:分析我国燃气用户安全现状,介绍日本在保障燃气用户 安全方面的先进经验,提出我国建立燃气用户安全监控系统的建议, 论述了建立燃气用户安全监控系统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燃气用户;用户安全;监控系统;燃气报警器 EstablishmentofSafetyMonitoringSystemforGasUsersinChina Abstract:ThecurrentsafetystatusofgasusersinChinaisanalyzed.Theadv ancedexperienceinguaranteeingthesecurityofgasusersinJapan isintroduced.Suggestionsforestablishingthesafetymonitorin gsystemforgasusersinChinaareoffered.Theimportantsignific anceforestablishingthesafetymonitoringsystemforgasusersinC hinaisexpounded.

数据备份与恢复方案

数据备份与恢复方案 2016年8月 目录 1概述 (1) 2备份需求 (1) 3策略 (1) 3.1备份环境 (1) 3.2备份节点 (1) 3.3备份方案概述 (1) 3.4数据恢复概述 (2) 4方案 (2) 5可能遇到情况及解决方法 (5)

1概述 随着公司信息化系统建设的不断推进,我们对信息系统的实时性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系统运行遇到故障时尽快恢复服务对公司的正常运营至关重要; 为最大限度保障云盘用户数据安全性,同时为了能在不可预计灾难情况下,保证云盘的安全快速恢复工作,所以需要对云盘进行数据备份与恢复工作。 方案主要内容:数据备份是指通过软件自动执行或手工操作将服务器重要文件及数据保存到磁盘柜和磁带等存储设备上。主要目的是减少及避免由于服务器软硬件故障造成的数据丢失,确保公司信息系统出现故障时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运行并且重新提供服务。 云盘环境 采用双节点方式部署: 服务器:2台物理服务器均安装CentOS 7.0系统与云盘软件。 数据存储:2台服务器分别为:db_master与db_slave,各挂载3T的FC-SAN存储。 2备份需求 对2台云盘服务器数据进行备份,并验证恢复,保证数据安全性。 3策略 3.1备份环境 需要1台服务器安装CV备份服务器,分别为云盘服务器上安装CV控制台,因考虑备份服务器存放备份文件,故CV备份服务器挂载存储需要大于7T(云盘服务器存储为:800G磁盘+3T存储)。 3.2备份节点 2台生产环境云盘服务器都需要备份/data/data_all、/lefsdata、/usr/local/lefos,同时做好标记,区分开主服务器与副服务器的/data/data_all、/lefsdata、/usr/local/lefos。 3.3备份方案概述 将2台生产服务器安装CV客户端,从CV服务器中检测云盘服务器。检测到后,拷贝数据到CV服务器指定目录下。 3.4数据恢复概述 数据恢复时对应主、副服务器,从CV服务器上进行相关操作,将备份的主服务器与副服务器的/data/data_all、/lefsdata、/usr/local/lefos传输回备份服务器目录位置,检测拷贝后文件的所有者与所有组、权限是否正确,重启所有服务。

数据备份与恢复

数据备份与恢复 摘要 近年来,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产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人们对数 据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视。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逐渐成为了热点问题。由于各种客观原因,人们无法预测何时、何地会发生何种程度的灾难,也不不可能完全防止、控制其发生。但高性能的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方案能充分保护系统中有价值的信息。保证灾难发生时系统任然正常工作。 引言 随着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电子信息技术在社会各方面越来越广泛的深入应用,各种工作逐步走上了办公自动化网络管理的发展道路,大量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专用办公软件被开发并投入使用,这对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信息系统和管理软件从开始投入使用起,就将随着工作的开展和时间的推移,持续记录并积累大量的数据。工作中的许多重要的决策就是以这些日常积累的数据为基础的。但信息系统在提供方便和高效的同时,在运行中却常常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如人为误操作、硬件损毁、电脑病毒侵袭、断电或其它意外原因造成网络系统瘫痪、数据丢失,给企业、单位和管理人员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避免这种损失的最佳途径就是建立可靠的数据备份恢复系统,但是大部分应用人员只是在受到损失后才意识到了数据备份的重要性。

目录 一、背景 (3) 二、解决方案 (3) 三、什么是数据备份与恢复? (4) 四、需要备份的数据对象 (5) 五、备份设备 (6) 六、备份类型(或备份模式) (6) 七、备份窗口 (7) 八、备份介质 (7) 九、备份系统的逻辑结构和部署 (8) 十、恢复操作系统 (10)

一、背景 有专业机构的研究数据表明:丢失300MB的数据对于市场营销部门就意味着13万元人民币的损失,对财务部门意味着16万的损失,对工程部门来说损失可达80万。而丢失的关键数据 如果15天内仍得不到恢复, 企业就有可能被淘汰出局。 实际上,我们很多企业和组 织已有了前车之鉴,一些重 要的企业内曾经不止一次地 发生过灾难性的数据丢失事 故,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数据备份就 成为日益重要的措施,我们 必须对系统和数据进行备份!通过及时有效的备份,系统管理者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所以,对信息系统环境内的所有服务器、PC进行有效的文件、应用数据库、系统备份越来越迫切。 二、解决方案 基于磁盘备份篇: 企业数据主要分为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结构化数据,即行数据,存储在数据库里。非结构化数据包括所有格式的办公文档、文本、图片、XML、HTML、各类报表、图像和音频/视频信息等。专业的备份系统可同时备份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目前市面上常见基于磁盘的备份系统类型可分为两种:备份软件+通用硬件存储平台(服务器、NAS存储、磁盘阵列柜)和存储一体柜。基于磁带备份篇:

信息系统数据备份与管理办法

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动研所”)信息系统数据的备份与管理,避免信息系统数据的丢失,确保生产、经营、管理等应用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历史数据的有效保存,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数据是信息系统的基础,是企业的重要资源。数据备份是保证数据安全的有效技术手段,是信息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备份的内容应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信息系统中的所有关键数据,具体是指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系统数据和应用数据。 第三条数据备份与管理应遵循“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分级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动研所所有数据备份和恢复操作。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信息化技术研究部负责动研所信息系统的数据备份、运行维护与管理。 第六条信息化技术研究部是数据备份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动研所信息系统的数据备份、运行维护与管理工作。 第七条信息化技术研究部设立数据备份岗位,并实行主、副岗制度,具体负责本单位数据备份工作的日常管理,包括检查、监督、考核和统计等工作。 第八条动研所应明确各种信息系统业务主管部门和运行管理部门的责任,已正式投运的信息系统,其数据备份与管理工作由信息化技术研究部负责;正在建设但未经正式验收投运的信息系统,其数据备份与管理工作原则上由该信息系统的业务主管部门委托开发商进行,信息化技术研究部给予必要的配合。 第九条数据备份技术及相关人员上岗前要进行培训,具备必要的技能。设备或技术更新,或者备份策略和恢复预案发生变化后,要及时进行培训。

第三章数据备份 第十条数据备份应根据系统情况和备份内容,采用不同的备份方式: 1.完全备份:对备份的内容进行整体备份。 2.增量备份:仅备份相对于上一次备份后新增加和修改过的数据。 3.差分备份:仅备份相对于上一次完全备份之后新增加和修改过的数据。 4.按需备份:仅备份应用系统需要的部分数据。 具体所采取的备份方式,应能确保真实重现被备份系统的运行环境和数据。 第十一条在规划设计以及新建信息系统时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备份需求,填写《数据备份需求登记表》(附录1,)在系统投运前完成备份策略(附录2)和恢复预案的制定并在系统投运后同时开始执行;已投运的信息系统备份需求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调整数据备份策略和恢复预案。备份策略和恢复预案的制定与调整需报主管领导批准。 第十二条信息化技术研究部在对计算机和设备进行软件安装、系统升级改造或更改配置时,应进行系统、数据和设备参数的完全备份;系统更新后,应实现数据的迁移或转换,确保历史数据的完整性,并对原系统及其数据进行完全备份。 第十三条数据备份系统的建设应统一纳入信息化发展规划并按分层分级 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数据备份系统及介质的选型要满足各系统的备份策略及保存要求,包括安全可靠性、性能和服务质量、冗余等,确保通过数据备份能及时恢复各种故障情况下造成的数据丢失。 第十五条信息化技术研究部应制定相关运行和维护管理制度,加强对数据备份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管理,确保数据备份系统可靠运行。 第十六条应对数据备份操作进行记录,填写《数据备份记录表》(附录3),操作可能影响到信息应用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报该信息系统业务主管部门和信息化技术研究部审查,并经主管领导批准。 第十七条数据备份工作人员要认真做好数据备份的文档工作,完整地记录备份系统的配置和备份数据源的系统配置;做好备份工作的运行日志和维护日志;建立备份文件档案及档案库,详细记录备份数据的信息。要做好数据备份的文卷管理,所有备份应有明确标识,包括卷名、运行环境、备份人。卷名按统一的规则来命名,即由“系统名称-(数据类型+备份方式+存储介质)-备份时间-序号”组成。 系统名称数据类型备份方式存储介质备份时间序号 ABC 0操作系统0完全备份1光盘YYYYMMDDXXX 1应用软件1增量备份2硬盘

质量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精心打造 上海同望软件有限公司 成都铁路局贵阳建设指挥部 质量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目录 1. 行业背景 (3) 2. 系统分析 (3) 2.1. 混凝土质量波动的原因分析 (3) 2.1.1. 材料组成 (3) 2.1.2. 施工工艺 (3) 2.1.3. 试验条件 (4) 2.2. 混凝土质量控制手段分析 (4) 2.2.1. 事前控制——原材料检验和配比设计控制 (4) 2.2.2. 事中控制——混凝土质量生产过程控制 (4) 2.2.3. 事后控制——混凝土质量统计分析及混凝土质量评定 (4) 3. 系统简介 (5) 3.1. 建设目标 (5) 3.2. 业务架构 (6) 3.3. 系统实现 (6) 3.4. 网络环境 (7) 4. 系统功能 (7) 4.1. 原材料试验管理 (7) 4.1.1. 试验数据处理终端 (7) 4.1.2. 试验数据查询平台 (9) 4.2. 配合比管理 (10) 4.2.1. 理论配合比 (10) 4.2.2. 配合比通知单 (11) 4.2.3. 配合比执行情况查询 (11) 4.3. 拌合站生产数据采集和监控 (12)

4.3.1. 拌合时间监控 (12) 4.3.2. 材料用量监控 (12) 4.3.3. 短信消息提醒 (13) 4.3.4. 统计分析 (14) 4.4. 压力机数据联网采集和监控 (19) 4.4.1. 压力机和万能机数据采集 (19) 4.4.2. 不合格数据统计 (20) 4.5. 梁厂养护数据采集和监控 (20) 4.6. 混凝土质量评定 (21) 4.6.1. 混凝土质量波动图 (21) 4.6.2. 混凝土质量正态分布图 (22) 4.6.3. 混凝土质量评定 (23)

天然气管道远程监测系统、燃气管网物联网智能监控

天然气管道远程监测系统、燃气管网物联网智能监控
系统概述: 燃气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环境和现代化城市建设起着举足轻 重的作用。为了保证然气输配管网的安全运行和稳定供气,提高现代化的供气管理水平, 天然气管道远程监测系统(燃气管网物联网智能监控)应运而生。 系统组成: 天然气管道远程监测系统由四个部分组成。 监测中心:主要硬件:防火墙、服务器、计算机、交换机、打印机等。 主要软件: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天然气管道远程监测系统软件。 通信网络:移动 GPRS 网络,INTERNET 公网(需绑定固定 IP)。 抄表终端:燃气管网监控设备(GPRS RTU)DATA-6216/6218。 计量设备:压力变送器,燃气流量计,温度变送器,可燃气体检测仪等。 系统拓扑图:
财务结算系统
BS 服务器
值班员计算机
交换机
防火墙 INTERNET 公网 公司领导或上级管理
GPRS 网络
燃气管网监控设备 DATA-6126
燃气管网监控设备 DATA-6128
燃气管道压力、温度、流量、 可燃气体变送器。
燃气管道压力、温度、流量、 可燃气体变送器。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https://www.doczj.com/doc/2b2052374.html,

主要功能: ◆ 采集燃气管道压力、温度、流量、气体泄漏及电池电压等数据。 ◆ 将采集数据主动上报到监控中心;支持定时上报和监测数据超限上报。 ◆ 支持电池供电方式,无需外部供电功能。 ◆ 支持对各种类型仪表对接功能(串口信号、4-20mA 信号、脉冲信号)。 ◆ 支持历史数据查询功能,报表生成功能,自动生成各种报表。 ◆ 支持测点数量 65535 个。 ◆ 易维护性,系统操作简便,抄表终端支持远程维护管理。 ◆ 采用 GPRS/CDMA、短消息无线通信方式。 ◆ 现场可存储、显示、查询压力、流量等数据及工作参数。存储数据≥1 万条。 ◆ 数据存储间隔、数据上报间隔可以设置。 ◆ 电池寿命根据上报频率确定,可达到 1-3 年。 ◆ 为现场压力变送器提供直流电源:5V、12V、24V。 ◆ 支持远程升级设备程序、设定参数。
天然气管道远程监测系统软件: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https://www.doczj.com/doc/2b2052374.html,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措施说明书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措施说明书 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2012年8月15日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措施所明 一、监测监控设施 1、监控设施 在生产装置及物料储存场所设置了压力计、温度计、液位计、流量计、远程切断阀、安全联锁等各种检测报警设施;针对涉及危化品物料的性质安装了可燃气体报警仪、有毒有害气体报警仪。现场重要部位安装了监控装置,主控室24小时,时时有人监控。针对现场火灾在不同部位安装了手动火灾报警仪遍布装置的各个部位。压缩机房顶防止可燃气体积蓄安装了通风扇。装置巡检人员现场配备了便携式硫化氢气体报警仪,用于员工作业时的报警检测设备和定时监测。

2、防护设施 装置的动设备设置了包括防护罩;起重设备配置了负荷限制器、行程限制器;生产装置及其输送管道、贮罐进行了防雷、防静电接地,建构筑物均设置了接闪器;抗雷等级为7级。装置区所有建、构筑物均属于二类防雷建筑物。所有用电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及工艺金属设备(塔、容器等) 均应可靠接地,本装置内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防静电接地共用一套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4 欧,施工中以实测为准,不满足要求时应增打接地极至合格值为止。接地极采用L50X50X5 镀锌扁钢长2.5m 垂直打入地下,顶端距地面0.7m,接地极间距为5m,接地干线采用40x4镀锌扁钢,埋深0.8m,支线采用25x4 镀锌扁钢。装置接地网至少有两处与全厂接地网相连。 1)10kV 真空断路器配置过电压保护装置,10kV PT 柜满足消弧消谐的要求。 建筑物低压电源进线处和装有电子设备的电源侧装设电源避雷器或电涌保护器。 2)装置区高大的塔、罐、容器、金属框架及加热炉等本体可作为接闪器。 3)建筑物屋顶装设避雷带。 4)10/0.4kV 变压器中性点做工作接地; 5)在生产、运输过程中会产生静电积聚的管道及设备均做防静电接地。 6)输送可燃气体、液体管线在始末端及拐角处做防静电接地。 金属管线的连接处(如阀门、法兰盘等)应用金属线跨接,具体作法可参见国标图集03D501-4/56 页。 7)电缆桥架内敷设接地线,并在进出装置及变电所处做接地,每隔100m左右接地。 8)仪表的工作接地采用独立的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1 欧姆。9)进入装置路口设人体静电释放装置。

HG2000系列燃气安全监控系统的现状与未来(通用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HG2000系列燃气安全监控系统的现状与未来(通用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HG2000系列燃气安全监控系统的现状与未 来(通用版)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化浪潮的到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住宅信息化、智能化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与之配合,人们开发了多种功能各异的保安系统,这些系统大多以小区管理为中心,对往宅内的多项参数进行遥测、遥控和遥调。 根据数据流量和对运行可靠性要求的不同。可将这些系统归为两个大类:1.信息化系统:如宽频网络、CATV、电话是用来传输海量信息(获取文件、影音信息等等)的,数据量大,要求高带宽、速度快、延时小但是对设备的可靠性以及电磁兼容性要求不高,设备只有在使用时开机。2.工控系统,如远程报警、远程控制、远程数据采集。数据量小,但是对可靠性和电磁兼容性要求很高,要求符合《信息技术设备的电磁抗扰度》标准。设备要求24小时开机,有

不间断电源,不能产生误动作和数据错误。 由于这两类系统要求不同,所以将两个系统集成在一起的难度比较大,一切的问题都是经济问题。一般来讲,如果要实现两类系统的集成,在每个家庭都要求有一个工控级的PC作为前端机,保证24小时开机,这样就必须加长延时的UPS电源,这些设备都是很昂贵的。比较起来还是分为两个系统成本比较低廉。 我们汉光公司从事的正是工控类系统的研制开发和生产安装。下面我们主要就工控系统来讨论。 1HG2000系列智能住宅安全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现状 HG2000系统已经在北京和成都、奥林匹克花园等地投入运行一年有余,HG2000A系统已经投入运行将近半年。对于燃气泄漏报警、切断、远程控制以及抄表都已经实现。并且已经通过CDPD实现了一个全市联网的实验系统,一旦集团公司的抢险调度中心建成立即可以实现全市联网的燃气监控。我们正在自己研:制用电话线联网的燃气监控中心的管理软件和GW201电话线网关以及大流量用户监控器,预计今年年底之前管理软件的测试版和网关及监控器样机可以

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规范

计算机化系统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规范 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公司电子数据备份与恢复管理工作,合理存储历史数据及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保证信息的数据可靠性,保证业务系统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保障公司正常的知识产权利益和技术资料的储备,对重要信息实施备份保护;防止因硬件故障、意外断电、病毒等因素造成数据的丢失,并在信息被损坏或丢失时能够及时恢复,使用备份数据恢复被损坏或丢失的业务数据,特制订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公司电子信息系统的数据备份与管理,公司项目管理部承担了电子数据备份与恢复工作,因此,负责本规范的执行。 第三条定义 3.1 电子数据:也称数据电文,是指以电子、光学、磁或者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者储存的信息。 3.2 电子签名:是指电子数据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 3.3 数据审计跟踪:是一系列有关计算机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及用户操作等事件的记录,用以帮助从原始数据追踪到有关的记录、报告或事件,或从记录、报告、事件追溯到原始数据。 3.4 数据可靠性:是指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用于描述存储的所有数据值均处于客观真实的状态。 第二章第二章授权管理 第四条研究院分析所的电子数据一般来源于电子系统,数据采集、修改、备份、恢复和管理均由质量管理部授权的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担任)、分析所所长和检验员完成;为确保电子数据的真实、有效,针对不同的人员,授权操作,设置相应的访问权限。 第五条一级管理员(系统管理员担任):经质量管理部负责人授权的人员,具有系统的所有访问权限。有权建立二级管理员和三级管理员账户,如电脑系统时间、系统日志、操作员权限、增减登录帐户和初始登录帐户密码等,对所有使用的应用软件进行进行原名称安装、修复、备份和卸载,必须使用和验证应用软件为仪器供应商提供的正版软件,保留证书,重装和更换电脑、系统升级应进行风险评估,通过质量管理部门批准;对系统和应用软件采集的电子数据进行备份和恢复,对下级人员没有权限的内容设置成灰色不能使用,下级人员没有

燃气有限公司自控及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标准正式版

管理制度编号:LX-FS-A21835 燃气有限公司自控及视频监控系统 建设标准正式版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燃气有限公司自控及视频监控系统 建设标准正式版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完成****燃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自控和视频监控系统与公司调运中心系统有效对接,实现生产运行统一指挥、有效及时处置突发事件,确保公司安全生产和平稳供气,特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分级管理原则。实行公司、各部门和场站三级管理。 第三条本标准适用于****燃气有限公司各所属单位调控中心、场站站控系统以及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

第二章依据的标准规范 第四条依据的标准规范: 1、GB 50028-2006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2、GB 50251-2003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3、GB 50183-2004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4、GB 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5、GB 50116-19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6、GB 50093-2002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7、HG/T 20507-2000 自动化仪表选型规范 8、HGT 20675-1990 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及编制说明

居民用户燃气安全物联监控系统可行性分析完整版

编号:TQC/K998 居民用户燃气安全物联监控系统可行性分析完整版 Through the proposed method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deal with, common types such as planning scheme, design scheme, construction scheme, the essence is to build accessible bridge between people and products, realize matching problems, correct problems. 【适用制定规则/统一目标/规范行为/增强沟通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居民用户燃气安全物联监控系统可 行性分析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合用于解决各类问题场景,通过提出的方法与对策来应付,常见种类如计划方案、设计方案、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本质是人和产品之间建立可触达的桥梁,实现匹配问题,修正问题,预防未来出现同类问题。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摘要:居民用户燃气安全物联监控系统由报警器、无线Ic卡预付费智能燃气表、燃气安全物联监控终端、云平台、客户端应用程序组成。当发生燃气泄漏时,报警器将燃气泄漏报警信息以有线方式传送给燃气表,燃气表的内置阀切断,并将报警信息传送给燃气安全物联监控终端。燃气安全物联监控终端将报警信息通过GPRS网络传送给云平台(采用中国移动的物联网开放平台OneNet)。燃气企业、居

数据备份与恢复

一、硬盘 1.品牌的认识 Mastor:迈拓 Toshiba:东芝 Hitachi:日立 Seagate:希捷 Western Digital:西部数据 Excel Store:易拓 2.硬盘的标签 S/N:序列号 P/N:序列号 Firmware:固件是硬盘的操作系统 Datecode:数据编码 WWN:信息,扫描可得的硬盘的信息 Barracud:a系列 7200 转速 11 磁头数 3.硬盘的常识 硬盘小孔的作用:1. 散热 2. 盘内与盘外大气压保持相同 硬盘的区分:台式机(3.5寸)、笔记本(2.5寸) 注意:电脑开机后,不能搬动电脑,硬盘高速运转,移动电脑,磁头与磁片相撞会出现痕迹。而移动硬盘,有矫正器,移动时会阻碍与磁片的相撞。 电脑会经常死机,问题可能是硬盘的破坏。 4.硬盘的接口 ATA:并口,拥有带子的传输带 SATA:串口,窄的红色的 SCSI:服务器利用 光钎接口:大数据处理(倍数据) 注意:Jumper Elock:跳线的接口(多个接口,区分主从盘) 5.硬盘的逻辑结构 5.1.磁道

硬盘出厂后,会初始化(低级格式化),出现的同心圆轨迹叫做:磁道 (Track)。磁道从外向内自“0”开始顺序编号,硬盘的每一个盘面有 300 ~ 1024个磁道,新的会有更多。 5.2.柱面 所有的盘面上的同一磁道构成了一个圆柱,就叫做:柱面(Cylinder)。 每个圆柱上的磁头,自上向下从“0”开始编号。 5.3.扇区 操作系统是以扇区存储数据的,每个扇区包括512字节的数据和一些其 他信息。 5.4.容量 硬盘容量 =盘面数 * 柱面数 * 扇区数 *512 (单位:KBMBGBTB)注意:一块磁片有2面,多个磁片相同的磁道号可构成一个个柱面。 磁头的个数 = 盘面的面数 柱面数 = 磁道数 6.硬盘的寻址方式 C/H/S(柱面/磁头/扇区):三维地址模式 LBA(扇区的逻辑块地址):线性寻址,以扇区为单位进行寻址 7.硬盘的分区 7.1.分区格式 FAT:Windows 3.0版本用的文件系统 FAT32:Windows 95 /98 NTFS:新技术文件系统 注意: NTFS与FAT的优势: NTFS支持权限设置,但FAT不行 NTFS分区技术文件支持加密,而FAT不行 NTFS支持磁盘配额,而FAT不行 NTFS支持长文件名,而FAT只支持8.3文件命名(8个文件名字符和3个扩展名字符) 7.2.分区要求 主分区 硬盘逻辑分区一 扩展分区 逻辑分区二

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第一章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第一节数据采集系统的基本结构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火力发电设备发展方向是采用高参数大容量的单元式机组。机组容量越大,热力系统越复杂,需要监视的参数和操作的对象也就越多。特别是在机组的启停和事故处理过程中,机组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下工作,各种参数不断迅速变化,在同一瞬间需要同时进行几个参数的监视和操作,甚至有时要求运行人员在几分钟内完成几十个操作动作,稍有贻误就容易造成重大事故。以一台300MW机组为例,它需要监视的项目在900~1100点左右,如此多的数据如果用常规仪表去监视和测量,无论是在设计还是在运行上都有相当大的困难,一方面将使控制盘的尺寸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会给运行人员的监盘造成极大困难,劳动强度大,更易造成误操作,直接威协机组的安全运行。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在国内外大型火力发电机组上都广泛采用计算机对生产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该计算机系统一般称为数据采集系统(Data Acquisition System 简称DAS),或者将其称为计算机安全监视系统、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数据采集监视和处理系统等。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可采用小型机、单台微型机、或多台微型机构成。 一、小型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 以小型计算机构成的典型数据采集系统如图6-1所示。 小型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采用双总线式结构,即内存总线与I/O总线分开。系统中所有的过程变量经过程通道连接在I/O总线上,其中包括各种模拟量输入、开关量输入、脉冲量输入、模拟量输出、开关量输出等。在I/O总线上还挂有专用接口,用以连接其它计算机装置或系统。在I/O总线上挂有硬盘驱动器,用以存贮操作系统、各种文件及数据。磁盘由专门的文件管理系统进行管理。主要人机联系设备有:运行人员操作台、工程师操作台和程序员操作台,亦挂在I/O总线上。 由小型计算机构成的数据采集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由于小型机一般设有专门的I/O总线和I/O处理机,所以它与外部或外围设备交换的信息可以由I/O处理机进行处理,这样就可以加快I/O处理的速度和提高外设与主机之间工作的并行程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