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抗凝血药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抗凝血药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抗凝血药

展开全文

抗凝血药

常用抗凝血药

(1)维生素K拮抗剂:双香豆素、华法林。

起效缓慢,低价低廉,作用持续时间长久,体外无抗凝作用。

(2)肝素与低分子肝素:依诺肝素、那屈肝素、替他肝素、达肝素。

对凝血的各环节均有作用,可防止急性血栓形成而成为对抗血栓的首选。

(3)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水蛭素、重组水蛭素、达比加群酯

主要抑制凝血Ⅱa和Xa因子。

(4)凝血因子X抑制剂:磺达肝癸钠、依达肝素

第一亚类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1.华法林的结构与维生素K相似,可竞争性拮抗维生素K的环氧

化物还原酶作用。仅在体内抗凝,影响凝血因子Ⅱ、Ⅶ、Ⅸ、X的羧化作用,从而抑制血液凝固。

2.华法林在治疗剂量下,可以使相关凝血因子的合成减少。需要连续用药2-7天才能清除凝血因子,达到最大药效。适用于预防、治疗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预防心肌梗死后、心房颤动、人工瓣膜置换术后血栓栓塞等。

3.华法林作用强且稳定可靠。与肝素相比,优点是口服有效、应用方便、价格便宜且作用持久(血浆蛋白结合率高),是应用最广泛的口服抗凝血药。其缺点是起效缓慢、难以应急、在体外无抗凝作用。

(二)典型不良反应

常见出血,早期表现有瘀斑、紫癜、牙龈出血、鼻出血、鼻衄、伤口出血经久不愈,月经量过多等。

长期服用华法林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仅见于男性而女性服药后并无相关危险。

(三)药物相互作用

1.与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水杨酸钠、对乙酰氨基酚、保泰松合用,可增强本品的抗凝血作用。

2.与甲苯磺丁尿、甲硝唑、西咪替丁增加本品的抗凝血作用。

3.与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口服避孕药、利福平、维生素K、糖皮质激素合用,可以降低本品抗凝血作用。

二、用药监护

(一)起效时间滞后,初始治疗联合肝素

真正起作用至少需要3天,抗血栓形成的最大效应时间为6天。对策:对急需抗凝者应同期优选华法林+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慢效+速效)。

(二)监护华法林的初始剂量

初始剂量宜小,目前国内多推荐为3mg,服后要监测P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三)注意华法林所致的出血

监测INR降至目标范围再从小剂量开始应用。高剂量维生素K能引起华法林抵抗,重新使用华法林同时给予肝素,直至患者恢复对华法林的敏感。

(四)监护华法林增加男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

只见于男性。对策:联合应用β受体阻断剂可降低此风险。

(五)服用华法林期间应稳定进食富含维生素K的果蔬

(六)服用部分活血化瘀中药饮片宜谨慎

对联合具有活血化瘀功能的中药饮片,有增加大出血的风险,在服用华法林期间不宜服用。

三、主要药品

华法林

适应证:预防心肌梗死后血栓栓塞并发症。

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适应证,在无凝血酶原测定的条件时,切不可滥用本品。治疗中应随访检查凝血酶原时间。

2.本品治疗窗很窄,应维持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2-3之间。>3出血危险性增加。

3.严重出血时可静脉注射维生素K1。

第二亚类肝素与低分子肝素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肝素☆

对凝血的各个环节均有作用,包括抑制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

抑制凝血酶活性,阻碍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防止血小板凝集和破坏。

(一)作用特点

1.肝素:通常不影响出血时间。大剂量给予时,凝血时间延长。

口服无效,常静脉注射立即起效。肝素起效迅速,在体内、外均有抗凝作用,可防止急性血栓形成而成为对抗血栓的首选。

2.依诺肝素:小剂量皮下注射有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较长,作用持久,引起出血的倾向也小。

3.那屈肝素钙:在体外具有明显的抗凝血因子Xa活性和较低的抗凝血因子Ⅱa或凝血酶的活性。

4.达肝素钠:具有作用快,持久长效。

(二)典型不良反应

十分常见出血,其中以静脉注射、老年人和女性患者多见。

过量可出现自发性出血,表现为各种黏膜出血、齿龈出血、卵巢出血、腹膜后出血、肾上腺出血、月经量增多、关节积血和伤口出血等;皮肤常见瘀斑。

偶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轻型、重型)

二、用药监护

(一)关注肝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HIT)

应对措施:

(1)停肝素,包括用于冲洗静脉通路的肝素。

(2)替代治疗:应用直接凝血酶抑制剂阿加曲班。

(二)监护肝素所致的出血

肝素过量可引起自发性出血。

(1)使用前、中应监测血小板计数,如显著下降(低于原值的30%~50%),应立即停用。

(2)对不明原因的红细胞比容下降、血压下降、出血等,应即停药。

(3)对严重出血者可静脉注射硫酸鱼精蛋白。

肝素钠

适应证:

1.体内抗凝

(1)防治血栓形成或栓塞性疾病,如心肌梗死。

(2)各种原因引起的DIC(对蛇咬伤所致DIC无效)。

2.体外抗凝:血液标本体外抗凝。

注意事项:☆

①口服无效,不宜肌注。可采用静脉注射,静脉滴注和深部皮下注射。

②用药期间避免肌内注射其它药品,以防止注射部位出血。

③早期表现为伤口出血、齿龈出血、皮肤瘀斑或紫癜、鼻出血、月经量过多等。

第三亚类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

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同时激活凝血因子Ⅱ、V、Ⅶ、X、Ⅺ、XⅢ和血小板蛋白酶激活受体(PAR)。

阻止纤维蛋白原裂解为纤维蛋白,从而阻止凝血瀑布反应的最后

步骤及血栓形成。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代表药:达比加群酯

(1)选择性高,可作用于凝血途径单酶的某一部位

(2)在血栓附近仍有良好抗凝作用,治疗剂量下不会引起血小板减少。

(3)与纤维蛋白结合的凝血酶仍可被灭活。

(4)抗凝效果与剂量有较好的线性,可预测抗凝效果,无需监测INR。

(5)长期口服安全性较好,抗凝作用与维生素K无关。

(6)无特效拮抗剂,可以输新鲜血应对。

(二)禁忌证

有出血史、凝血功能异常、严重肝功能不全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三)药物相互作用

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可增加出血的风险。

第四亚类凝血因子X抑制剂

间接抑制剂:磺达肝癸钠和依达肝素

直接抑制剂:阿哌沙班、利伐沙班和贝替沙班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作用特点

(1)作用直接、选择性高、竞争性地与因子Xa的活性位点结合;

(2)依达肝素,血浆半衰期长达130h,一周给药1次,由于半衰期太长,且同时作用无相应的阻滞剂,一旦发生出血极难处理。生物素化依达肝素,在紧急需要时,加速依达肝素的清除,逆转血循环的抗凝血作用。生物素化依达肝素为第一个长效、易中和的抗凝血药。

(3)治疗窗宽,无需监测INR。

(5)对肾脏依赖性小于达比加群酯,对肾功能不全者的出血、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和出血率较小。

(6)血浆半衰期均较长,每日服用1-2次。

二、主要药品

利伐沙班

适应证: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

注意事项:

1.一些亚群患者的出血风险较高。可以定期测定血红蛋白。对不明原因的血红蛋白低或者血压低者要寻找出血部位。如伤口已止血,首次用药时间应于术后6-10小时之间进行。

2.用药过量可以导致出血并发症。

3.应在进餐时服用,也可单独服用。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一、抗贫血药 贫血分类及治疗 1.缺铁性贫血:血液中铁元素缺乏,导致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血色素性。 治疗措施:补充铁剂。 2.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血液中叶酸或维生素B12 缺乏,导致红细胞呈大细胞、高血色素性。 治疗措施: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 3.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或衰竭引起,导致红细胞、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治疗措施:骨髓移植。 (一)铁剂 口服铁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枸橼酸铁铵 注射铁剂:葡萄糖酸亚铁右旋糖酐铁山梨醇铁 【体内过程】 .吸收部位及形式:部位——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形式——Fe2+离子形式吸收 吸收入肠粘膜的Fe2+,一部分氧化成Fe3+与去铁蛋白结合成铁蛋白而储存,另一部分与转铁蛋白结合成复合物,再与胞浆膜上的转铁蛋白受体结合,通过受体介导胞饮入胞,而转铁蛋白被释放入胞外。 【作用机制】 铁是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某些组织酶的重要原料。Fe2+吸收到骨髓,进入骨髓幼红细胞,在线粒体内Fe2+与原卟啉结合形成血红素,再与珠蛋白结合成为血红蛋白,促进红细胞的成熟。 【临床应用】慢性失血性贫血的防治、缺铁性贫血的防治 (二)叶酸

【药理作用】食物中的叶酸被还原成N5-甲酰四氢叶酸,作为甲基供体,使维生素B12转变成甲基B12,而自身转变为四氢叶酸(FH4)。FH4作为一碳单位(-CH3、-CHO、=CH2)转移酶的辅酶,传递一碳单位,形成嘌呤和嘧啶而合成核苷酸。 【临床应用】 (1)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补充疗法,与VB12合用效果更好;但甲氨蝶呤、乙胺嘧啶、甲氧苄啶等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需用甲酰四氢叶酸钙治疗,因FH2还原酶被抑制,应用叶酸无效。 (2)VB12缺乏所致的恶性贫血:大剂量叶酸可纠正血象,但不能改善神经症状。(三)维生素B12 【体内过程】口服维生素B12需与“内因子”结合才能在回肠吸收。VitB12缺乏的主要原因:营养不良、肠道吸收功能障碍。 【药理作用】 1. 促进四氢叶酸的利用:维生素缺乏时,活化型四氢叶酸转化与利用受阻受阻,表现为叶酸缺乏症状,如巨幼细胞性贫血。 2. 促进脂肪代谢:促进脂肪酸中间产物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成琥珀酰辅酶A,参与三羧酸循环。维生素B12缺乏时,导致甲基丙二酰辅酶A堆积,合成异常脂肪酸,与神经鞘的类脂结合,造成鞘膜病变,引起周围神经炎。 【临床应用】 1.恶性贫血(维生素B12+叶酸); 2.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3. 神经炎、神经萎缩、神经痛等; 4. 肝炎、肝硬化及造血系统疾病的辅助治疗。 二、抗凝血药

四大类10种抗凝药物详解

四大类10种抗凝药物详解 抗凝药通过阻止血液凝固而防止血栓形成,是临床上非常重要的抗栓药物 血栓形成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血液有形成分在血管内形成栓子,造成血管部分或完全堵塞、相应部位血供障碍的病理过程。血栓的形成是导致心肌梗死和中风等动脉疾病以及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包括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发生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抗凝药通过阻止血液凝固而防止血栓形成,是临床上非常重要的抗栓药物,用于防治血管内栓塞或血栓形成的疾病,预防中风或其他血栓疾病,广泛应用于房颤、急性心肌梗死(AMI)、外周静脉血栓、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肺栓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体外循环的抗凝等。 科技日新月异,新药不新出现,笔者试对临床常用的抗凝药做一总结,希冀对大家进一步掌握抗凝药的临床应用有所帮助。 一、抗凝药分类和作用机制 抗凝药按照作用机制不同可分为四大类: 凝血酶直接抑制剂 凝血酶间接抑制剂 维生素K拮抗剂 Xa因子抑制剂 作用机制 抗凝药通过抑制凝血酶和凝血X因子,影响凝血瀑布的形成达到抗凝作用。

其中凝血酶直接抑制剂对与纤维蛋白结合的凝血酶及游离凝血酶均 有抑制作用; 凝血酶间接抑制剂仅对游离凝血酶有抑制作用; Xa因子是一种维生素K依赖的丝氨酸蛋白酶,占据凝血瀑布反应的中心位置,所以维生素K拮抗剂可以抑制Xa因子的形成; Xa因子抑制剂对游离型和结合型Xa因子及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均有强效的抑制作用,但与凝血酶直接抑制剂不同的是,Xa因子抑制剂减少凝血酶生成,但不影响已生成凝血酶的酶活性,对生理性止血功能影响小。 二、临床常用抗凝药 1 维生素K拮抗剂 抗凝机制:通过拮抗维生素K使肝脏合成凝血酶原及因子Ⅶ、Ⅸ和Ⅹ减少而抗凝。适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 代表性药物:华法林。用法用量:2.5~3.0毫克,每日1次,目标INR依病情而定,一般为2.0~3.0,根据疾病不同,目标值有一定区别,大于75岁的老年人和出血的高危患者,目标INR可以调低至1.6~2.5。 使用注意: 该药奏效慢而持久,对需长期维持抗凝者才选用本品,需要迅速抗凝时,应选用肝素,或在肝素治疗基础上加用本品。 药物和食物对华法林有影响: 增强华法林抗凝作用的药物有阿司匹林、水杨酸钠、吲哚美辛、保泰松、奎宁、利尿酸、甲磺丁脲、甲硝唑、别嘌呤醇、红霉素、氯霉素、部

抗凝血药

抗凝血药 ? 抗凝血药(anticoagulants)是一类干扰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的药物,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临床使用频率最高的抗凝血药包括:非肠道用药抗凝血剂(如肝素)、香豆素抗凝血剂类(如华法林)、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20 简介 抗凝血药(anticoagulants)是一类干扰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的药物,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血液中存在着促凝和抗凝血物质。正常时以抗凝血为主,而血管肾损伤时以促凝血为主。这两种系统功能紊乱平衡失调时就会出现血液循环的病理变化。血液凝固是一个复杂的蛋白质水解活化的连锁反应,最终使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变成稳定、难溶的纤维蛋白,网罗血细胞而成血凝块。参与的凝血因子包括以罗马数字编号的12个凝血因子和前激肽释放酶(prekallikrein,Pre-K)、激肽释放酶(kallikrein,Ka)、高分子激肽原(highmolecularweightkininogen,HMWK)、血小板磷脂(PL或PF3)等。可用于防治血管内栓塞或血栓形成的疾病,预防中风或其它血栓性疾病。是通过影响凝血过程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凝血过程的药物。正常人由于有完整的血液凝固系统和抗凝及纤溶系统,所以血液在血管内既不凝固也不出血,始终自由流动完成其功能,但当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或抗凝及纤溶减弱时,则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 药物原理 在正常情况下,血液在体内循环之所以能成为流体状态,是由于机体内存在着抗凝血系统。凝血是一些通过加速血液凝固过程或者阻止纤维蛋白溶解作用而受到止血效果的物质,它们在药物治疗学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血液凝固系统与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是存在于血液中的一种对立统一机制。在生理状态下二者保持平衡,共同维持着血液的正常生理。血液的凝固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两条途径,二者的区别在于启动方式和参加凝血因子不完全相同,前者是指心血管内膜受损或血液流出体外,接触某些异物表面时触发的凝血过程;后者则是指由于受损组织中释放出组织凝血活素的参与而引起的凝血过程;但又非各自独立完全。 这一过程可概括为以下3个步骤: :①在血管或组织损伤后,经一系列凝血因子的递变而形成因子Xa; ②在后者与Ca2+、因子V和血小板磷脂的作用下,是凝血酶原(因子II)变成凝血酶(II a); ③在凝血酶的作用下,纤维蛋自原(因子I)变成纤维蛋自(Ia),产生凝血块而止血。促凝血药主要是通过该途径增加血小板生成,增强其聚集及黏液合力,促使凝血活性物质释放,

作用于血液系统的药物

1、抗贫血药 循环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成为贫血。 1)铁制剂:铁是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某些酶的必须物质。 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缺铁性贫血 2)叶酸:叶酸缺乏时会影响DNA和蛋白质的合成。 主要用于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白细胞减少症的辅助治疗。 3)维生素B12:可引起叶酸相同的贫血表现,还可以出现外周神经病变。 主要用于恶性贫血和其他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治疗 2、凝血途径:①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的形成→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 ②纤维酶原的激活→纤维蛋白的溶解 3、抗凝血药 1)肝素:①只允许静脉注射 ②在体内和体外都能发挥作用 ③通过激活抗凝血酶Ⅲ发挥作用 用途:①血栓栓塞性疾病 ②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有效 ③用作体外抗凝剂 2)香豆素类:(华法林、新抗凝和双香豆素等) ①本类药物适合口服,剂量根据个体凝血酶原时间不同而个体化 ②本类药物体外无效 ③香豆素类药物和许多药物有相互作用,可作为拮抗剂 用途:主要用于各种血栓栓塞性疾病发防治,能防止血栓的形成和扩大。 不良反应:过量时引起出血 4、抗血小板药

1)阿司匹林:(小剂量长期服用至半年以上有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2)潘生丁:(用于防治急性心肌梗死,预防人工瓣膜患者的血栓并发症) 5、纤维蛋白溶解药 1)第一代(链激酶):用于新血栓的治疗,对新血栓有缓解作用。 ①具有抗原性 ②能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出血、过敏反应) 2)第二代(组织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 6、促凝血药 1)维生素K:(K1、K2为脂溶性,K3、K4为水溶性) ①本药物以肌肉注射为宜 主要用于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如:阻塞性黄疸、胆瘘患者、早产儿、新生儿以及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的患者。 2)抗纤维素蛋白溶解药(氨甲苯酸和氨甲环酸) 主要用于纤溶亢进出血,如产后出血 不良反应:过量可以促进血栓形成,包括诱发心肌梗死。

抗凝药物

抗凝药物 一、抗血小板药物 1、阿司匹林肠溶片: 抗血栓:本品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可防止血栓形成,临床用于预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不良反应: 长期大量用药(如治疗风湿热)、尤其当药物血浓度>200μg/ml时较易出现不良反应。血药浓度愈高,不良反应愈明显。 1.较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由于本品对胃粘膜的直接刺激引起)等胃肠道反应(发生率3%~9%),停药后多可消失。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有胃肠道出血或溃疡。 2.中枢神经:出现可逆性耳鸣、听力下降,多在服用一定疗程,血药浓度达200-300μg/L 后出现。 3.过敏反应:出现于0.2%的病人,表现为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或休克。多为易感者,服药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致死亡,称为阿司匹林哮喘。有的是阿司匹林过敏、哮喘和鼻息肉三联征,往往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4.肝、肾功能损害,与剂量大小有关,尤其是剂量过大使血药浓度达250μg/ml时易发生。损害均是可逆性的,停药后可恢复。但有引起肾乳头坏死的报道。 禁忌: (1)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下列情况应禁用: ①活动性溃疡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 ②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 ③有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过敏史者,尤其是出现哮喘、神经血管性水肿或休克者。 2、氯吡格雷、波利维: 适应症:氯吡格雷用于以下患者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 ·心肌梗死患者(从几天到小于35天)、缺血性卒中患者(从7天到小于6个月)或确诊外周动脉性疾病的患者。 ·不良反应: 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异常 胃肠道系统异常:腹泻、腹痛和消化不良 二、抗凝血药: 1、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 适应症: - 2000 AXa IU 和4000 AXa IU注射液: 预防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预防静脉内血栓形成) ,特别是与骨科或普外手术有关的血栓形成。 - 6000 Axa IU, 8000 Axa IU 和10000 Axa IU注射液: 治疗已形成的深静脉栓塞,伴或不伴有肺栓塞。 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及非Q波心梗,与阿司匹林同用。 用于血液透析体外循环中,防止血栓形成。

2020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二》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

目录CONTENT 01抗血栓药(华法林、肝素钠、阿司匹林等) 02抗出血药(维生素K1、凝血因子、蛇毒血凝酶等) 03抗贫血药(硫酸亚铁、叶酸和维生素B12) 04升白细胞药(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第一节抗血栓药 人体血液系统中存在着凝血和抗凝血两种对立而又统一的机制,以保持着血液的流动性。 血栓最重要的成分是纤维蛋白和血小板。尽管纤维蛋白在动脉血栓形成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但血小板是动脉血凝块的更重要组成。 抗血栓药包括:抗凝药、抗血小板药和溶栓药。 常用抗血栓药 (1)维生素K拮抗剂:双香豆素、华法林 (2)肝素与低分子肝素:依诺肝素、那屈肝素、替他肝素、达肝素。 (3)直接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酯 (4)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5)溶栓药:尿激酶、链激酶、阿替普酶 第一亚类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 维生素K拮抗剂(VKA)包括香豆素类抗凝药和茚满二酮类抗凝药(灭鼠药)。 目前国内有3个香豆素类抗凝药:华法林、双香豆素和醋硝香豆素。 羟甲香豆素不抗凝,它有解痉、利胆作用,用于治疗胆囊炎、胆石症等。 一、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考点 1.香豆素类的结构与维生素K相似,与维生素K可逆性竞争,阻碍维生素K循环,进而影响凝血因子Ⅱ、Ⅶ、Ⅸ、X的羧化作用,4个因子将停留在无凝血活性的前体阶段。 2.由于VKA对已生成的凝血因子无抑制作用,抗凝作用要待功能正常的凝血因子消耗后才显现,因此VKA起效较慢,需要几天才能达到所需药效。 二、临床用药评价 (一)作用特点 华法林是消旋体,由S-华法林和R-华法林组成,前者的抗凝作用约是后者的5倍。 1.S-华法林主要经CYP2C9代谢,能影响CYP2C9的因素可能会显著干扰华法林的药效。 2.R-华法林经CYP1A2和CPY3A4代谢。能影响CYP1A2/CYP3A4的因素对华法林的药效干扰较小。 使用华法林前,是否需要药物代谢酶的基因检测仍有争议。CYP2C9或VK0RC1的活力不足,都预示可能需要降低华法林的剂量。 (二)药物相互作用 1.应用广谱抗生素或维生素K缺乏,使维生素K摄入不足,相应会增强VKA的药效。 2.合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能产生协同作用。 2.与水合氯醛、羟基保泰松增加本品的作用。 3.与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口服避孕药可以降低本品作用。 (三)典型不良反应和禁忌 出血是VKA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多样,从皮下瘀斑、牙龈出血,到可能危及生命的消化

抗凝药物的种类

抗凝药物的种类 抗凝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血栓形成、血栓栓塞和其他凝血相关疾病的药物。它们主要分为抗凝剂、血液淡化剂和血栓分解剂。抗凝药物在很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可以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卒中、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心脏血管病,也可以预防手术期间凝血障碍。 抗凝剂是最常用的抗凝药物,其作用机制是抑制血小板凝集,阻止血管黏液成分的释放,从而降低血管的黏液,抑制和预防血栓的形成。常用的抗凝剂有肝素、比伐肝素、吡啶磺酰胺、普伐肝素、阿司匹林、重组人衍生的凝血因子Ⅲ、阿米替林和氯吡格雷等。 血液淡化剂是一类药物,它们可以减少血液的粘度,以防止血栓的形成。它们可以降低血液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浓度,防止血管黏液的形成,抑制血小板凝集,从而阻止血栓的形成。常用的血液淡化剂有氟哌酸、非那雄胺、氯格伦血清素洛塞、氯去安定和维苏酯等。 血栓分解剂是一类针对既往发生血栓栓塞的患者,可以抑制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刺激血小板的自解的药物。作用原理是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收缩,促进血栓的解体、溶解和消失。常用的血栓分解剂有葛兰素司汀、舒尼替尼和普拉格列酮等。 抗凝药物在治疗凝血相关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也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出血、肝毒性、肾毒性等。因此,在使用抗凝药物时,患者必须按照医生的指示和药物说明书正确使用,以免造成不良反应。此外,应定期监测凝血功能、血液化验和肝功能,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以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抗凝药物是抗凝血相关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它们在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卒中、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心脏血管病等凝血障碍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包括抗凝剂、血液淡化剂和血栓分解剂。使用抗凝药物时,由于有可能导致不良反应,患者应按照医生的指示和药物说明书正确使用,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和血液化验,以确保安全有效地治疗凝血障碍疾病。

简述抗凝血药的分类及代表药

简述抗凝血药的分类及代表药 抗凝血药(AntithromboticDrugs),又称为血液稀释剂,是一类用于治疗和预防血栓症的药物。它们的作用是减少血小板的凝聚性和抑制血液凝固,从而防止血栓形成、预防心脏病发作、静脉血栓性疾病及肺栓塞等血栓症状。根据药物作用机制和抗凝血特征,抗凝血药可分为抗凝血酶、抗凝剂、阻断剂和其它类别。 抗凝血酶(Anticoagulants)是一类用于抑制血液凝固的药物,主要有西药和中药。西药中,常见的抗凝血酶有辛伐他汀、华法令、氟达汀、低分子肝素原钠、双氢可的松、磺胺类药物等;中药则以牛黄、补骨脂、三七、桃仁、川芎等药物为代表。他们可以抑制血小板凝集、阻止血小板于血管壁上粘附,抑制血栓形成,减少血栓栓塞性疾病(如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的发生率和风险。 抗凝剂(Antithrombin)是一类可以抑制血液凝固的药物,它们的作用是阻断血栓形成的主要凝固因子,并刺激凝血酶的活性。主要的抗凝剂有二溴三乙醇胺(dabigtran)、肌醇、肝素原和维生素K,这些剂量的作用是减少血栓形成的可能性,防止血栓栓塞性疾病以及心脏病发作。 阻断剂(Thrombolytics)是一类用于溶解血栓和促进血液微循环的药物,它们可以迅速有效地溶解血栓并中止血栓形成,提高机体的血液循环,从而有助于减少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阻断剂通常由阿曲库铵、胺碘酮和环丙沙星等组成,它们能够抑制血栓形成的特征,迅速溶解血栓。

其他类别的抗凝血药有盐酸吡格列酮、洛美沙星等,这些药物可以提高血小板的活性、抑制血小板的凝聚性,阻止血栓形成,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以上是抗凝血药的主要分类及代表药,具体应用请遵医嘱或咨询专业医师。常见的抗凝血药有辛伐他汀、华法令、氟达汀、低分子肝素原钠、双氢可的松、磺胺类药物、二溴三乙醇胺、肌醇、肝素原、维生素K、盐酸吡格列酮和洛美沙星等。 抗凝血药的应用是一项复杂的医学技术,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非常严格按照医嘱进行,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也要注意血液凝固活动和凝血时间的检查,这样才能及时发现病情,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抗凝血治疗的安全有效性。 抗凝血药在预防和治疗血栓症中有着重要作用,它们不仅可以阻止栓塞,还可以改善心血管系统的病变状况,进而减少心脏病的发作,改善心脏功能。因此,要做到预防和治疗血栓症,抗凝血药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

凝血与抗凝血药的种类、使用及说明

凝血与抗凝血药的种类、使用及说明立止血 【药理作用】 立止血能增加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增强其聚集性和粘附性,促使血小板释放凝血活性物质,缩短凝血时间,加速血块收缩。尚可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血液渗出。止血作用迅速,静脉注射后1小时作用达高峰,作用维持4~6小时。口服也易吸收。 【适应证】 适用于预防和治疗外科手术出血过多、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过敏性紫癜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出血,如脑出血、胃肠道出血、泌尿道出血、眼底出血、齿龈出血、鼻出血等。可与其他类型止血药如氨甲苯酸、维生素K并用。 【用法与用量】 ①预防手术出血:术前15~30分钟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每次 0.25~0.5g,必要时2小时后再注射0.25g,每日0.5~1.5g。 ②治疗出血:成人,口服每次0.5~1g。儿童,每次10mg/kg,每天3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也可与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混合静脉滴注,每次0.25~0.75g,每日2~3次。 必要时可根据病情增加剂量。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偶见过敏样反应。如出现此类情况,可按一般抗过敏处理方法,给予抗组胺药和(或)糖皮质激素及对症治疗。 【禁忌证】 ①虽无关于血栓的报道,为安全考虑,有血栓病史者禁用。 ②对本品或同类药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本品毒性低,但有报道静脉注射时可发生休克。 垂体后叶素 【药理作用】 垂体后叶素含缩宫素,小剂量可增强子宫的节律性收缩,大剂量能引起强直性收缩,使子宫肌层内血管受压迫而起止血作用。作用较麦角快而维持时间短(约半小时),故常与麦角合用(其作用可持续1小时以上)。所含加压素有抗利尿和升压作用。 【适应证】 本品可用于产后出血、产后复旧不全、促进宫缩、引产、肺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尿崩症等,由于有升高血压作用,现产科已少用。因能被消化液破坏,故不宜口服。 【用法与用量】

抗凝血药物用法与用量详解

抗凝血药物用法与用量详解抗凝血药物是一类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的药物,可以帮助减少血液凝结,防止血栓形成。这些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抗凝血药物的用法与用量需要严格掌握,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使用。本文将详细介绍抗凝血药物的用法与用量,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抗凝血药物的分类 抗凝血药物主要分为两类: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血酶药物。抗血小板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常见的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凝血酶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凝血酶的形成和活性来达到抗凝血的效果,常见的有华法林、肝素等。 二、抗凝血药物的用法 1. 抗血小板药物的用法: 抗血小板药物通常以口服形式给予,一般在餐后服用。用药时间和剂量会根据具体疾病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常见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的初始剂量为75-100毫克/天,维持剂量为75毫克/天。氯吡格雷的初始剂量为300毫克/天,随后减至75毫克/天。患者在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期间,需要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2. 抗凝血酶药物的用法:

抗凝血酶药物可通过口服或皮下注射的方式给予,具体用法与药 物种类有所不同。华法林需要个体化调整剂量,一般情况下,初始剂 量为10毫克/天,之后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进行调整,使其维 持在目标范围内。对于肝素,一般以皮下注射的方式给予,剂量会根 据患者的体重、血小板计数等因素进行调整。使用抗凝血酶药物期间,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血液检查,以确保药物在安全范围内发挥作用。 三、抗凝血药物的用量 1. 抗血小板药物的用量: 抗血小板药物的用量一般是根据临床病情和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 调整的。通常情况下,初始剂量会相对较高,随后逐渐减少到维持剂量。在调整剂量时,需要谨慎遵循医生的建议,并监测患者的血小板 计数和凝血功能。 2. 抗凝血酶药物的用量: 抗凝血酶药物的用量需要更加仔细地进行调整,以确保药物的疗 效和安全性。华法林的剂量调整一般依靠INR的监测,目标范围根据 具体疾病进行调整。对于肝素的用量调整,则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 凝血功能等因素进行严密监测和调整。 四、注意事项及建议 1. 遵医嘱用药:使用抗凝血药物时,必须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并 按照规定的剂量和用法使用药物。不得自行更改剂量或停药,以免影 响疗效或增加药物风险。

抗血小板药物与抗凝血药物

抗凝血药 抗凝血药可用于防治血管内栓塞或血栓形成得疾病,预防中风或其它血栓性疾病。就是通过影响凝血过程中得某些凝血因子阻止凝血过程得药物 anticoagulant drugs 可用于防治血管内栓塞或血栓形成得疾病,预防中风或其它血栓性疾病。就是通过影响凝血过程中得某些凝血因子阻止凝血过程得药物。正常人由于有完整得血液凝固系统与抗凝及纤溶系统,所以血液在血管内既不凝固也不出血,始终自由流动完成其功能,但当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或抗凝及纤溶减弱时,则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 临床使用频率最高得抗凝血药包括:非肠道用药抗凝血剂(如肝素)、香豆素抗凝血剂类(如华法林)、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如阿司匹林)等等。 分类 常用得抗凝血药分类: 1、肝素。在体内外均有很强得抗凝作用,这就是通过抗凝血酶Ⅲ来实现得,对凝血过程得多个环 节均有抑制作用,其作用迅速。该制剂只能静脉给药,因为使用方便(皮下注射),常用于需迅速抗凝治疗者或用作口服抗凝血剂前用药 ,当用量过多引起出血时,可用等量鱼精蛋白中与。长期使用肝素有引起得出血得危险,副作用较大。 2、香豆素类。常用得有双香豆素、华法令与新抗凝等,通过拮抗维生素K使肝脏合成凝血酶原 及因子Ⅶ、Ⅸ与Ⅹ减少而抗凝,因为用药开始体内仍有足量凝血因子,故只有当这些因子耗尽后才能发挥抗凝作用,所以其作用开始较慢,但作用持续时间较长,适用于需较长时间抗凝者如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肺栓塞等,当用量不当引起出血时 ,除给维生素K外,最主要得就是输新鲜血以补充凝血因子。 3、抗血小板药如阿斯匹林与潘生丁等对防止血栓形成有效。 因为阿司匹林对血小板环氧化酶有抑制作用,并可防止血小板环氧化酶将花生四烯酸转化成前列腺素中间体。由于血液中缺少前列腺素中间体,故无法(或难以)形成血栓。世界各国已广泛采用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防治血管纤维化引起得血栓性疾病。对阿司匹林使用者得大规模调整结果证实;此药确实可降低40~50%中风、心梗或其它血栓性疾病得发病率。更主要得就是,小剂量阿司匹林制剂价格十分低廉,即使经常服用也不会增加病人经济负担。 4、此外蛇毒溶栓剂如去纤酶、抗栓酶与清栓酶可溶解已形成得血栓使血管再通。 肝素

血液系统疾病药品

血液系统疾病药品 血液系统疾病是常见的疾病类型之一,涉及到各种血液相关的疾病,如贫血、白血病等。在治疗这些疾病的过程中,药品的应用是非常重 要的。本文将重点介绍血液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物。 1. 贫血治疗药品 贫血是由于红细胞数量或功能异常引起的病症,常见病因包括缺铁、维生素B12缺乏、化学物质中毒等。治疗贫血的药物主要包括铁剂、 叶酸和维生素B12。 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主要药物。常见的铁剂药品包括亚铁酸、 硫酸亚铁等。这些药物通过补充机体的铁元素,促进红细胞的生成, 从而改善贫血症状。 叶酸和维生素B12是治疗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关键药物。这些药物在DNA合成和细胞分裂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红细胞的正常 生成。 2. 白血病治疗药品 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血液肿瘤,主要特征是骨髓内恶性克隆细胞的增 殖和堆积。目前,针对白血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化疗、放疗和干细 胞移植等。药物治疗在白血病治疗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化疗药物是白血病治疗的主要手段,可以通过抑制或杀死白血病细 胞来达到治疗的效果。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长春新碱、氮芥等。这些

药物具有较高的细胞毒性,能够破坏异常增殖的白血病细胞,减轻病情。 放疗主要用于白血病的局部治疗,通过使用高能射线来杀灭白血病 细胞。这种治疗方法相对较为局限,常用于早期白血病的治疗。 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比较侵入性的治疗方法,适用于严重白血病患者。该方法通过替换病人的异常造血细胞,使患者恢复到正常造血状态。 这种治疗方法对供体选择的严格要求,同时也需要进行免疫抑制治疗。 3. 血栓治疗药品 血栓是指血液凝结成块的现象,可能堵塞血管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如心肌梗塞、脑中风等。治疗血栓的药物主要包括抗凝血药和溶栓药。 抗凝血药常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常见的抗凝血药物有肝素、 华法林等。肝素通过抑制血小板凝聚和凝血因子的活性,阻止血栓的 形成。华法林通过抑制维生素K的合成,从而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 达到抗凝血的目的。 溶栓药是指能够溶解血栓的药物,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塞和脑中风 等紧急情况。常用的溶栓药物有链激酶、尿激酶等。这些药物能够激 活纤溶酶原,促进血栓的溶解,恢复血流通畅。 总结 血液系统疾病药品在临床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贫血治疗中,铁剂、叶酸和维生素B12是常见的药物。白血病治疗中,化疗药物、放 疗和干细胞移植是主要手段。而血栓治疗中,抗凝血药和溶栓药是关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抗凝血药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抗凝血药 抗凝血药 常用抗凝血药 (1)维生素K拮抗剂:双香豆素、华法林。 起效缓慢,低价低廉,作用持续时间长久,体外无抗凝作用。 (2)肝素与低分子肝素:依诺肝素、那屈肝素、替他肝素、达肝素。 对凝血的各环节均有作用,可防止急性血栓形成而成为对抗血栓的首选。 (3)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水蛭素、重组水蛭素、达比加群酯 主要抑制凝血Ⅱa和Xa因子。 (4)凝血因子X抑制剂:磺达肝癸钠、依达肝素 第一亚类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1.华法林的结构与维生素K相似,可竞争性拮抗维生素K的环氧化物还原酶作用。仅在体内抗凝,影响凝血因子Ⅱ、Ⅶ、Ⅸ、X的羧

化作用,从而抑制血液凝固。 2.华法林在治疗剂量下,可以使相关凝血因子的合成减少。需要连续用药2-7天才能清除凝血因子,达到最大药效。适用于预防、治疗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预防心肌梗死后、心房颤动、人工瓣膜置换术后血栓栓塞等。 3.华法林作用强且稳定可靠。与肝素相比,优点是口服有效、应用方便、价格便宜且作用持久(血浆蛋白结合率高),是应用最广泛的口服抗凝血药。其缺点是起效缓慢、难以应急、在体外无抗凝作用。 (二)典型不良反应 常见出血,早期表现有瘀斑、紫癜、牙龈出血、鼻出血、鼻衄、伤口出血经久不愈,月经量过多等。 长期服用华法林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仅见于男性而女性服药后并无相关危险。 (三)药物相互作用 1.与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水杨酸钠、对乙酰氨基酚、保泰松合用,可增强本品的抗凝血作用。 2.与甲苯磺丁尿、甲硝唑、西咪替丁增加本品的抗凝血作用。 3.与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口服避孕药、利福平、维生素K、糖皮质激素合用,可以降低本品抗凝血作用。 二、用药监护 (一)起效时间滞后,初始治疗联合肝素

药理学(29-1)抗凝血药和促凝血药(学习笔记)

药理学(29-1)抗凝血药和促凝血药(学习笔记) 第二十九章血液系统药 考什么? 第一节抗凝血药和促凝血药 促凝血药(止血药):通过激活凝血过程的某些凝血因子或增加凝血因子的量而加快血液凝固的药物; 抗凝血药:通过抑制某些凝血因子功能或减少凝血因子合成而阻止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的药物。 一、抗凝血药 【肝素】 (一)药理作用 体内、体外均有抗凝作用,抗凝作用强大、迅速而短暂。可防止血栓形成和扩大,但对已形成的血栓无溶栓作用。口服无效,常静脉给药。 抗凝血机制:激活抗凝血酶Ⅲ,进而灭活多种凝血酶和凝血因子而实现抗凝作用。 除抗凝血外还有促纤溶、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的作用,还能抗炎、调血脂、保护血管内皮。 (二)临床应用

1.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心肌梗死、肺栓塞、外周静脉血栓和心血管手术时栓塞等。 2.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症(DIC)的高凝期防止凝血发展,也可防止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耗竭而发生的继发性出血。 3.用于体外抗凝用于输血、体外循环和血液透析时的抗凝。 (三)不良反应 毒性较低,肌注可引起局部血肿,过量易致出血,一旦出血立即停药,用鱼精蛋白对抗。 【低分子量肝素】 药效学及药动学特性优于肝素,故临床应用日增。与肝素相比,低分子量肝素选择性抑制Xa活性,抗凝作用强,对纤溶系统影响小,抗血栓形成时出血并发症少;对血小板功能影响较少,不易引起血小板减少症。低分子量肝素t1/2肝素长2~4倍,皮下注射每日一次即可。 用于血液透析时防止血栓形成,也用于防治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水蛭素和基因重组水蛭素(略) 【华法林】(香豆素类抗凝剂) (一)药理作用——“小三儿”。 抗凝缓慢、持久,口服有效,体内有效体外无效。 抗凝机制:肝脏合成凝血因子需要氢醌型维生素K参与,华法林的化学结构与维生素K相似,可竞争性阻止氢醌型维生素K生成,妨碍维生素K的循环再利用,阻止凝血因子合成而产生抗凝作用。 (二)临床应用 防治血栓性疾病,先用肝素,再用华法林维持。 (三)不良反应 过量易引起出血。对轻度出血者,减量或停药即可缓解;对中重度者,应给予维生素K1及输新鲜血或输血浆对抗。 【肝素、华法林作用、临床应用及中毒比较】

药理学总结:血液系统药物

血液系统药物 作用于血液系统的药物 1. 血栓—抗血栓药(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药、促纤溶药) 2. 出血—促凝血药(维生素K、血浆制剂、纤维蛋白溶抑制药) 3. 抗贫血药(铁制剂、叶酸及维生素B12) 4. 造血生长因子 5. 血浆代用品(右旋糖苷) 6. 白血病治疗药物----抗肿瘤药(伊马替尼等) 7. 白细胞减少----升白药 血液凝固 凝血过程包括:内源性凝血途径外源性凝血途径共同凝血途径 血栓的形成 Ø血管壁改变,内皮细胞的损伤 Ø血液成分变化,血小板活化,凝血因子激活、纤维蛋白形成Ø血流状态的改变:缓慢,涡流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调节 Ø血液的流动性与凝固性的调节 Ø凝血与抗凝机制 Ø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与抗纤溶机制 Ø保持动态平衡,共同维持血液的流动性 抗血栓药 一、抗凝血药(Anticoagulants) 二、抗血小板药(Antiplatelet drugs) 三、纤维蛋白溶解药(Fibrinolytics)

抗凝血药 Ø凝血酶间接抑制药:肝素 Ø维生素K拮抗药:香豆素类 Ø新型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酯、~~沙班 (1)凝血酶间接抑制药——肝素(Heparin) 存在于肥大细胞、血浆及血管内皮细胞中 含大量硫酸基和羧基,带大量负电荷,呈强酸性(抗凝作用的基础) 体内过程:注射用抗凝血药 高极性,大分子→ 注射给药 1、抗凝作用 Ø机制:Heparin的抗凝机制由抗凝血酶Ⅲ(AT-Ⅲ)介导 增强AT-Ⅲ的作用(灭活凝血因子Ⅱa、Ⅸa、Ⅹa、Ⅺa、Ⅻa、Ka、纤溶酶) 肝素-ATⅢ-凝血因子复合物(灭活以上各因子) 肝素-ATⅢ-凝血因子复合物 Ø高剂量的Heparin也抑制血小板聚集 Ø体内、体外均有抗凝作用 Ø起效迅速、作用强 2、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降血脂 保护动脉内皮 抗平滑肌细胞增殖 3、抗炎作用 抑制白细胞游走、趋化、粘附 中和多种致炎因子 减少氧自由基形成 灭活多种酶等 临床应用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第14章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第1节促凝血药、抗凝血药和溶栓药 一.促凝血药(止血药) ㈠促进凝血因子生成药 维生素K (VitK) 来源: 天然:K1:存在于植物中,脂溶 K2:肠道细菌合成、腐败鱼粉提取,脂溶 人工合成:K3、K4,水溶 【药理作用】 维生素K作为羧化酶的辅酶参与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 【临床应用】 1.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 梗阻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所致出血;新生儿出血;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香豆素类、水杨酸类药物等所致出血。 2.敌鼠钠过量中毒 3.止痛:胆绞痛等。 [不良反应] 毒性低

K1 不良反应最少,但iv过快时,可产生面红、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发生虚脱,故一般以im为宜。 K3、K4常致胃肠道反应,引起恶心、呕吐等。较大剂量K3可致新生儿、早产儿溶血性贫血,高胆红素血症及黄疸。对G-6-PD缺乏的患者也可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 肝功能不良者慎用,或选用K1而不用K3。 ㈡抗纤维蛋白溶解药 氨甲苯酸与氨甲环酸: 竞争性抑制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纤溶酶原不能转变为纤溶酶→抑制纤维蛋白溶解→止血。 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纤溶亢进所致的出血:如肺、肝、胰、前列腺等手术所致的出血,产后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等(这些脏器及尿内有较大量纤溶酶原激活 因子)。 对抗链激酶过量引起的出血。 不良反应少,但过量可致血栓,并可诱发心梗。 抑肽酶:主要用于治疗纤溶亢进所致的出血,还可用于防治胰腺炎。 ㈢血管收缩药 垂体后叶素:

使小A、小V、毛细血管收缩。 用途: 1.肺咯血 2.肝门静脉高压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 3.产后大出血 4.尿崩症 ㈣局部止血药 凝血酶: 1.局部止血:适用于结扎止血困难的小血管、毛细血管及实质脏器出血的止血。 2.口服或灌肠用于上消化道出血。 二.抗凝血药 抗凝血药是一类通过干扰机体生理性凝血过程而阻止血液凝固的药物。 临床主要用于防止血栓形成和阻止已形成的血栓进一步发展。不能溶栓。 肝素: [化学结构] 强酸性,带有大量负(阴)电荷且与其抗凝作用有关

常用血液系统药物使用简介

血液系统药物 一、抗凝药 肝素钠 (}{eparin Sodium,美得喜) 【药理】肝素是一种粘多糖,在体体外均有强大的抗凝作用。静脉注射可使多种凝血因子灭活,即刻发生抗凝作用。其主要机制是引起抗凝血酶 Ⅲ(ATⅢ)构象改变,使之易与凝血酶结合,加速抗凝血酶Ⅲ使凝血酶灭活,从而抑制凝血酶与活化的凝血因子Ⅶ、Ⅺ、Ⅸ、X,发挥抗凝作用。另外,肝素还可促进血管皮释放脂蛋白酯酶而有降脂作用。抑制炎性细胞的活性和炎性介质活性,具抗炎作用。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抗血管膜增生作用。 肝素分子带有大量负电荷,口服不吸收,常静脉给药。抗凝活性t1/2与给药剂量相关,肝硬化患者t1/2延长。 【适应证】血栓栓塞性疾病,如深静脉栓塞、肺栓塞、脑栓塞、急性心肌梗死、弥散性血管凝血、血液透析、体外循环手术、心导管检查等术中抗凝。 【用法】静注:成人每次O.5万~1万u,6 h一次,以生理盐水稀释后使用。 静滴:每日2万~4万U,加至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剂中,开始20滴/ min,以后20~30滴/min静脉缓慢滴注,大多用于急性血栓栓塞病。深部皮下注射每次O.5万~1万U,以后每8 h一次,总量1.5万~3万IJ/d。小剂量皮下注射每次2 000~4 000 u,每12 h一次。常用于防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DIC或产后深静脉血栓症。小儿静滴每次50~60 u/kg,加至 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剂中使用。新生儿首次剂量30 u/kg,维持量每次50 U/kg。 【注意】①过量会导致出血。应用过程中要严密监测局部凝血活酶时间(AtrrT),使其维持在参考值的1.5~2.5倍。发生异常出血,可以鱼精蛋白中和,每1 nag鱼精蛋白可中和100 u肝素。②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 ③妊娠妇女可发生早产与胎儿死亡。④连续应用3~6个月,可致骨质疏松、自发性骨折。 ⑤引起皮疹、药热等过敏反响。 ⑥肝肾功能不全、有出血倾向、消化性溃疡、严重高血压患者慎用。 【制剂】注射剂:5 000 U,12 500 U,25 000 U(125 U相当于1 mg)。 肝素钙 (}teparin Calcium) 【药理】本品与肝素钠作用相似,但是以钙盐的形式在体发挥作用,肝素钙1万U 含钙O.15mmol/L,多用于皮下注射给药,每12 h皮下注射肝素钙1.25万U~2万U,血药浓度可稳定在100~300 U/L。其药浓度在血循环中缓慢扩散,不会减少细胞间毛细血管的钙胶质,也不改变血管通透性,克制了肝素钠皮下注射易致出血的副作用,且具有抗肾素和抗醛固酮活性。 【适应证】①术前、术中、术后低剂量疗法,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肺动脉栓塞、冠状动脉栓塞、血栓性静脉炎、视网膜中央静脉栓塞等)、 DIC和血栓前期的高凝状态。②体外循环(心一肺装置、人工肾),透析疗法和肠外营养,以防导管、探针插入时血液凝固,以与输血和一般血液检查时的抗凝剂。③调整血脂,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脂的治疗。 【用法】大剂量:每日30 000 u,参加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剂500~1 000 ml中静滴。亦可皮下注射,每8 h一次8 000~10 000

药学--血液系统疾病用药

药学--血液系统疾病用药 第一节促凝血药(止血药) 第二节抗凝血药 第三节溶栓药 第四节抗血小板药 第五节抗贫血药 第六节升白细胞药 预览——促/抗凝血药(TANG) 促 1.维生素K1——促凝血因子合成 2.酚磺乙胺——促凝血因子活性 3.卡巴克络——影响血管通透性 4.鱼精蛋白——拮抗肝素 5.蛇毒血凝酶 6.氨基己酸、氨甲苯酸、氨甲环酸——抗纤维蛋白溶解 抗 1.肝素、低分子肝素(急) 2.华法林——维生素K拮抗剂(慢) 3.达比加群酯——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4.凝血因子Xa抑制剂 (1)间接——磺达肝癸钠、依达肝素 (2)直接——XX沙班 (利伐沙班、阿哌沙班) 第一节促凝血药(止血药) 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 (一)作用特点 1.促凝血因子合成药——维生素K1 ——促进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合成。

用于维生素K1缺乏引起的出血,如: ①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维生素K1缺乏。 ②新生儿——肝功能不健全——维生素K1合成不足。 ③香豆素类(华法林)、水杨酸类(阿司匹林)等所致的低凝血酶原血症。 ④梗阻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维生素K1缺乏——出血。 2.促凝血因子活性药——酚磺乙胺 增强血小板聚集性和黏附性,促进血小板释放凝血活性物质,使血管收缩,出血和凝血时间缩短——止血。 3.抗纤维蛋白溶解药——氨甲环酸、氨基己酸 抑制纤维蛋白与纤溶酶结合,从而抑制纤维蛋白凝块的裂解——止血。 用于:血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引起的各种出血,对慢性渗血效果显著。 4.影响血管通透性药——卡巴克络 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进受损的毛细血管回缩——促进凝血。 5.蛇毒血凝酶 促进血管破损部位的血小板聚集——在完整无损的血管内无作用——“苍蝇不盯无缝的蛋”TANG——释放凝血因子及血小板因子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