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首家汽车跨国公司

我国首家汽车跨国公司

我国首家汽车跨国公司
我国首家汽车跨国公司

我国首家汽车跨国公司——吉利汽车公司

一、吉利并购沃尔沃概况

1.1吉利集团简介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最早也是最大的民营汽车企业,创建于1986年。1997年吉利开始进入汽车产业,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资产总值超过200亿元。集团目前拥有员工8000名,2002年经营规模列“全国500强”第421位、“浙江省100强”第28位。2003年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性最好”的企业之一。拥有临海、宁波、台州、上海四大整车制造基地;2010年3月28日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拥有吉利·豪情、吉利·美日系列经济车型,美人豹,华普三大子品牌系列;两厢、三厢经济型轿车、都市跑车等七个汽车品种。吉利控股集团以“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让中国汽车走遍全世界”为己任,为让更多的老百姓早一日拥有汽车,早一日享受快乐人生而不懈努力。

1.2吉利收购沃尔沃事件内容

2007年5月28日福特欲出售沃尔沃。

2008年12月17日传吉利有意收购沃尔沃。两个月后,吉利不少高层奔赴海外。其中一队人马到了沃尔沃在瑞典的总部哥德堡进行洽谈。

2009年9月8日吉利证实竞购沃尔沃,吉利行政总裁和执行董事桂生悦对记者表示,吉利的母公司正在参与沃尔沃股权收购的部分工作。这也是吉利官方首次对收购传闻作出正面回应。

2009年10月28日吉利成为沃尔沃首选竞购方。吉利官网发表声明称,福特已选中吉利集团是沃尔沃的优先竞标方,预计不久将宣布相关进展。

最终,2010年3月28号,吉利汽车在瑞典哥德堡与福特汽车公司签署了正式收购沃尔沃的协议,从而为这场历时3年的并购“马拉松”画上句号,18亿美元的收购价也创造了中国民营企业至今为止金额最大的海外汽车收购案。同时也标志着吉利成为中国首家汽车跨国公司。

二、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原因分析

2.1宏观环境分析(PEST)

2.1.1政治环境(P):a、国家宏观调整政策的影响并且对小排量汽车解禁;

b、国家支持自主创新的战略;

c、国家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2.1.2经济环境(E):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世界性的通货膨胀压力短期内难以根本缓解,吉利汽车公司也受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在国内经济型轿车销量不尽如意的背景下,以之为主的吉利汽车首当其冲受到影响。所以吉利找准了他们的市场新坐标:服务营销。这一新定位使得他们取得了成功。

2.1.3技术环境(S):我国汽车行业起步晚技术落后,虽然吉利集团在中国汽车业处于领先地位,但是比起国际市场的技术竞争吉利仍然处于下风地位。

2.1.4社会环境(T): a、汽车的消费者日益增长,市场潜力巨大;b、购车的消费者也更加理性;c、我国汽车业没有像沃尔沃这样品牌的豪车,自主品牌优势不明显。

2.2 SWOT分析

2.2.1优势(S):a、吉利在香港上市,拥有大量资金。去年高盛入主已经为吉利带来

3.3亿美金的资金,同时瑞典和比利时政府也为吉利在当地的低息贷款提供担保;b、国有银行和政府的资金支持。包括中国银行在内的国有银行以及其牵头成立的财团,早已承诺为李书福提供知识10亿美元的贷款;c、买到沃尔沃100%股权与知识产权;d、总部留住瑞典,在国内建新厂。沃尔沃将拓展在全球100多个市场的业务,并推动沃尔沃轿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2.2.2劣势(W):a、人才有限。面对一个著名品牌,当务之急是收纳人才“消化”沃尔沃;b、缺乏管理经验。吉利汽车生产还处在初期,与福特的生产线相比,差距大;c、沃尔沃轿车近年销量逐渐降低。

2.2.3机会(O):a、国内汽车市场广阔且汽车行业在回暖;b、沃尔沃轿车的知名度较高,容易销售;c、借助吉利的优势比较容易打入中国市场。2.2.4威胁(T):a、金融威胁余波对全球汽车行业冲击很大;b、沃尔沃轿车之前的亏损巨大;c、吉利旗下汽车品牌形象遭到质疑;d、福特对吉利开出的条件比较苛刻。

三、吉利在并购沃尔沃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3.1成功之处:

3.1.1吉利得到了多方的支持

事实上,此次收购获得了来自于国有银行以及地方政府甚至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银行浙江分行与伦敦分行牵头的财团承诺为吉利提供5年期贷款,金额近10亿美元,吉利还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签署了贷款协议。北京、成都等争夺volvo国产项目的地方政府,预计也将为李书福提供至少5亿美元资金。此外,吉利自身在香港上市,拥有较强的造血功能。2009年9月23日,吉利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吉利汽车,获得了高盛的3.3亿美元的资金。瑞典和比利时政府也为吉利在当地的低息贷款提供担保。同时由于高盛的介入和收购沃尔沃的前景被资本市场所看好,吉利H股已由2009年8月28日的1.81港元/股上涨至2010年4月1日的4.15港元/股,融资空间进一步打开。

再次,吉利获得了工会的支持。在劳资关系的问题上,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面临巨大挑战。上汽就曾因劳资关系的问题,被双龙汽车的工会弄得焦头烂额。吉利明确表示,不会关闭沃尔沃轿车在哥德堡和比利时的工厂,并且沃尔沃轿车将仍然由目前的管理团队领导。沃尔沃目前在哥德堡和比利时的两家工厂会长期保存。这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吉利与沃尔沃汽车工会的关系。吉利经历一波三折终于赢得沃尔沃工会的信任。

3.1.2吉利准备充分

2008年福特宣布考虑出售沃尔沃并在随后发出出售邀约,尽管传言北汽和几家世界级汽车企业都参与了收购,但已经做了充足准备的吉利集团显然占据了先机。

早在2007年,吉利就在为并购沃尔沃进行人才储备。2007年BP财务审计师张加入吉利操作并购沃尔沃项目。同时任职于BP政府公关、企业并购部门的袁小林也加入到吉利。进入2009年,并购沃尔沃也已经进入了关键时刻,此时的谈判也涉及到更多运营问题。李书福又先后招揽了华泰汽车总裁童志远和菲亚特中国区CEO沈晖。

另外,资金准备也非常充分。吉利收购沃尔沃100%的股权用了18亿美

元,再加上后续运营等资金,总计是27亿美元。而吉利2009年销售业绩只有165亿,利润不过十几亿元,如此庞大的资金对于吉利而言不是一个小数目。

3.1.3李书福长远的谋略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金融危机给有意收购沃尔沃的企业创造了这样一个机会,但是否能够抓住这一机会,就看各人的“造化”了。

李书福是个有心之人,他盯上沃尔沃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有媒体曾经报道过,“对沃尔沃,我2002年就看中了。”李书福说。2002年,李书福刚刚拿到小轿车“准生证”,这时距离这位冰箱厂厂长带领车间工人手工敲打出中国第一台民营制造汽车已经整整四年,为了“造车梦”已经投入20个亿。虽然为了生存不得不从低端车起家,但是他从来没有对进军一流汽车制造商的梦想死心。

李书福对于沃尔沃的倾心,与腾中收购悍马不一样,不是一时的冲动,也不是趁着金融危机欧美汽车市场的混乱来“凑热闹”,而是真正从吉利汽车的发展、从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角度筹划多年,稳稳的抓住了福特“卖沃”的这个好机会。

然而收购成功之后怎么办?李书福为亦庄的基地(也可能不止这一块地)早就做好了打算,在交易达成之际,一份吉利之前上报给主管部门的《并购沃尔沃进展报告》随即流出。

在这份报告中,吉利在与沃尔沃现管理层沟通后,雄心勃勃地预计收购完成后沃尔沃在2011年可以实现盈利,2015年可实现息税前利润7.03亿美元。此方案还未充分考虑并购后的协同效应以及中国低成本因素。北京沃尔沃基地的生产规模将达到年产30万辆整车,在未来5年内,沃尔沃在全球的产销规模增加到年产90万辆。

3.1.4正确的发展策略:总部留在瑞典,在华将建新厂

除了股权收购,协议还涉及了沃尔沃轿车、吉利集团和福特汽车三方之间在知识产权、零部件供应和研发方面达成的重要条款。双方称,这些协议保证了沃尔沃轿车的独立运营、继续执行既有的商业计划以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此交易的组成部分,吉利集团将继续保持沃尔沃与其员工、工会、供应商、经销商,特别是与用户建立的良好关系。交易完成后,沃尔沃轿车的总部仍然设在瑞典哥德堡。在新的董事会指导下,沃尔沃轿车的管理团队将全权负责沃尔沃轿车的日常运营,拓展在全球100多个市场的业务,并推动沃尔沃轿车在高速增长的中国市场的发展。

吉利集团将保留沃尔沃轿车在瑞典和比利时现有的工厂,同时也将适时在中国建设新的工厂,使得生产更贴近中国市场。

3.1.5正确的双方关系:吉利和沃尔沃是兄弟

进了吉利的门之后,沃尔沃在吉利集团的位置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对此,李书福表示,吉利非常清楚沃尔沃来自北欧,根植于瑞典,离开了这个特定的土壤,这一品牌也自然就失去了生存的价值。他保证,沃尔沃将保留自己的鲜明特点,在瑞典哥德堡的团队下和新的董事会的领导下,继续追逐,在顶级豪华汽车领域的发展。吉利不生产沃尔沃,沃尔沃也不生产吉利。3.2不足之处

3.2.1攒够15年的利润才够买下沃尔沃

尽管在签约当天,吉利已将18亿美元首付款打入福特公司账户,但这只是一个开始。吉利此次并购沃尔沃至少需要融资180亿元人民币。如今71亿元已经到账,另外还有50亿吉利正在继续借债。这个资金需要在正式交割日期5月4日前到账。李书福最不愿意被人问及有没有钱玩转沃尔沃。吉利是一家很有自尊心的民营企业,从它多年外人无法理解的艰苦奋斗中打出如今的辉煌就可以看出其内心的澎湃和不屈。

据中央电视台的分析,在整个收购计划中,吉利至少需要融资180亿元人民币。2009年吉利的销售收入为140亿元,利润12亿元,也就是说,吉利要攒够15年的利润才能买下沃尔沃。尽管聪明的吉利把收购资金转嫁到国内外银行及项目基地的地方政府方面,但玩转沃尔沃的庞大资金极有可能从此拖累吉利。被业界惊呼“蛇吞象”的吉利,此次收购成功的关键就是融资借债。总的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规模的杠杆收购,是通过杠杆撬动一个很大的资本来完成这个收购。因此,过高的杠杆率成为吉利收购过程受到的众多质疑之一。

3.2.2吉利在100%收购沃尔沃之后,沃尔沃还附件一系列的条件

根据吉利汽车向福特提出的收购要约,有以下内容是吉利需要在收购的过程中及之后做到的: 1、吉利收购沃尔沃将由中国的银行提供资金支持;2、保证沃尔沃管理层的独立;3、允许沃尔沃在中国境内购买零部件;4、允许沃尔沃利用并使用现有的国内外销售网络和经销商体系;5、沃尔沃保留现有的生产,研发设备及能力;6、沃尔沃保留现有的工会合同

四、提出可行性建议

4.1加强对人才的培养。

21世纪最稀缺的资源就是人才,对于国际汽车领域运营上缺乏经验的国内汽车品牌,以及需要在汽车战略和运营汽车产销策略的将才。因此加强管理人才的发现和培养,也是吉利需要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

4.2明确管理和经营的方式。

经常进行管理模式的探讨,相互公开其管理模式,理智看差异,再针对中国的和国外的市场制定不同的战略。这样更有利于吉利的“走出去”和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占有额。

4.3利用中国市场,扭转沃尔沃的亏损为吉利创造利益。

李书福认为,沃尔沃之所以陷入亏损,主要是受金融危机影响销量大幅下滑,产能放空,以及采购成本过高。实现并购后,吉利将充分调动发挥瑞典现有管理团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制定新的奖励考核机制。在巩固稳定现有欧美成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降低成本、拓宽产品线。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现状及影响分析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现状及影响分析 通过分析近十年来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相关数据,笔者试图归纳其对我国国家经济这个宏观层面、行业经济这个中观层面以及同类企业这一微观层面的有利的和不利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措施。 标签:跨国并购;现状;影响 中国商务部《2005-2007年跨国公司对华产业投资趋势调研报告》的调查统计显示:跨国公司在生产投资中,57%的跨国公司在生产方面投资倾向于独 资新建;进而,相对于外资企业投资总额和所占比重的同比增长(2010年增长到76.58%),数据显示,中外合资企业与合作企业占比逐年下降。这种结果表明近十年来外商直接投资中独资的形式成为主流。然而,并购是跨国公司扩大企业规模,在中国市场取得市场优势地位最便捷的途径。 1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许多行业,诸如商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对外资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已经成为全球并购市场中的一个亮点。主要体现在: (1)规模呈扩大化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的外资并购市场无论是案值还是并购交易的项目数都创新高。2000年以来,多数跨国公司在华,单个并购案值都超过1亿美元,有些更是达到10亿美元之多。例如,美国花旗集团以56.7亿元收购广东发展银行20%的股份。具体并购情况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到:2002年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掀起了高速增长的浪潮,并购额从2001年的23.25亿美元一跃蹦到2002年的80亿美元;此后更以年均约45%的速度增长,并于2008年达到460亿美元;而且,其比重占到整个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49.79%。 (2)并购领域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 从并购的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2006年,我国工业39个行业中,“三资”企业在19个行业的销售额已超过30%。其中,采矿、皮革羽绒等加工、文体产品、电子、仪表这六个行业的销售额占到50%以上,而服装、家具、橡胶、塑料、电器设备等行业的销售额也占到40%左右。由于我国制造业开放较早以及发展较为成熟的原因,该行业并购比重的不断上升是主流;同时,由于服务型社会的到来及其与制造业的关联性,致使其(尤其是金融业的银行业) 比重大大超过了制造业的,例如香港汇丰银行以199%(案值高达144.61亿元)

2020年汽车租赁行业分析调研报告

2020年汽车租赁行业分 析调研报告 2019年12月

目录 1. 汽车租赁行业概况及市场分析 (5) 1.1 汽车租赁市场规模分析 (5) 1.2 中国汽车租赁行业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5) 1.3 汽车租赁行业结构分析 (5) 1.4 汽车租赁行业PEST分析 (6) 1.5 汽车租赁行业特征分析 (8) 1.6 汽车租赁行业国内外对比分析 (9) 2. 汽车租赁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2.1 政策体系不健全 (11) 2.2 基础工作薄弱 (11) 2.3 地方认识不足,激励作用有限 (11) 2.4 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11) 2.5 技术相对落后 (12) 2.6 隐私安全问题 (12) 2.7 与用户的互动需不断增强 (13) 2.8 管理效率低 (14) 2.9 盈利点单一 (14) 2.10 过于依赖政府,缺乏主观能动性 (15) 2.11 法律风险 (15) 2.12 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15) 2.13 人才问题 (16)

3. 汽车租赁行业政策环境 (17) 3.1 行业政策体系趋于完善 (17) 3.2 一级市场火热,国内专利不断攀升 (17) 3.3 “十三五”期间汽车租赁建设取得显著业绩 (18) 4. 汽车租赁产业发展前景 (19) 4.1 中国汽车租赁行业市场规模前景预测 (19) 4.2 汽车租赁进入大面积推广应用阶段 (19) 4.3 政策将会持续利好行业发展 (19) 4.4 细分化产品将会最具优势 (20) 4.5 汽车租赁产业与互联网等产业融合发展机遇 (20) 4.6 汽车租赁人才培养市场大、国际合作前景广阔 (21) 4.7 巨头合纵连横,行业集中趋势将更加显著 (22) 4.8 建设上升空间较大,需不断注入活力 (22) 4.9 行业发展需突破创新瓶颈 (23) 5. 汽车租赁行业发展趋势 (25) 5.1 宏观机制升级 (25) 5.2 服务模式多元化 (25) 5.3 新的价格战将不可避免 (25) 5.4 社会化特征增强 (25) 5.5 信息化实施力度加大 (26) 5.6 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开放 (26)

跨国公司的发展趋势.docx

跨国公司的发展趋势 一、当代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 当前跨国公司在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时代,其全球性的经营战略正进行着战略性的调整,正确认识企业跨国经营中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要及时地把握最新的发展,不断的创新,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指引方向。 (一)各大跨国公司实施国际战略联盟国际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跨国企业为了实现同一战略目标因而建立起的合作关系。这种关系包括核心技术的共同研发、交换销售网络信息,一起生产等等。跨国公司缔结战略联盟,可以广泛利用外部资源,通过利用联盟伙伴的技术、资本、供应渠道以及营销网络等资源,从而来实现自身全球战略。通过联盟降低了风险,使得企业产生规模效应,提升了公司的竞争力。 (二)技术发展中更强调研究和开发(R&D)技术发展一直以来是跨国公司发展的核心动力,跨国公司必须使本企业的技术要素在全球各地优化配置,以此来面对复杂的国际市场,满足不同的消费者偏好,使得产品多样性,从而通过研究和开发,利用不同国家的科技技术资源,降低开发成本和风险,使得技术利用最大化,从而带来最大的收益。 (三)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新趋势———互联网的组织结构当今社会是互联网时代,它改变了传统经济的形态,并形成了自己的市场,通过互联网,跨国公司交易的时间和地点不受限制,并可以通过它的

组织结构,接触到更大的市场空间,把原来不可能的市场转变为新市场,为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并且互联网的组织结构可以使得跨国公司内部资源能有效整合,连接了企业内部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使得交易成本的下降。 二、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问题 (一)没有清晰的国际化战略有的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盲目跃进,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事先没有制定详细的国际化战略和步骤,所以在海外扩展实战中,经常出现成本核算超支,最后造成企业财务出现问题,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增加。 (二)企业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大多数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都能认识到风险,但是对具体何种风险,特别是在各个东道国具体的政Z 环境下,临时碰到的风险完全没有防范能力,还有不熟悉东道国法律制度,触犯法律,直接遏制了海外发展。 (三)政F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对走出去的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不够中小企业实质是中国从事对外贸易的主体,也是市场中最活跃的,我国很多中小企业都想走出去,实现国际化经营,但是必须要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和宽松的政策环境,但是,政F政策偏向国企和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欠缺,特别是在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上,更是少之又少,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实施。 (四)国内企业缺乏行业协会协调导致内部竞争严重中国很多行业没有自己专门的行业协会,所以在国内导致竞争的无序性,没有统一的行业协会做指导,并且随着中国企业迈出国门,这种竞争延续到

我国企业在跨国公司并购浪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企业在跨国公司并购浪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本文对当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浪潮的特征、动因、影响及演变趋势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这一并购浪潮对入世后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建议。第一,将互利、共赢的理念贯彻到具体的并购过程中;第二,要尽快建立与企业对外投资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体系;第三,加快商签双边投资保护协定,把保护我国对外投资企业的利益纳入签署双边投资保护的议题。 标签:跨国并购;浪潮;企业;对策;分析 一、当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 在全球化经济的环境下,竞争的加剧导致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因此出现的商机必须作出迅速的反映,企业的竞争优势也就会越来越难以长久的维持。想要获得有一定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就必须对自己的资源优势和能力进行适当的补充。跨国并购就是企业在全球化经济的大背景下,实现该企业战略目标和发展的战略性选择。同时,全球化经济的浪潮导致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展大规模的海外并购,打造能够进行全球竞争的平台。随着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经济开放程度也越来越高,各大跨国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并已经成为跨国公司之间竞争的主要“战场”之一。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本土企业的实力也在迅速提升,但依然有限。要想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在尽较短的时间内充分地壮大自己,迅速打造一个能够与国际大型跨国公司进行正面竞争的高水平平台。这也是中国企业选择海外大规模并购的主要原因,也是国际化经营路程上实现跳跃性发展的一个主要动机。 二、当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分析 为了充分适应当前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的两种资源,寻求更大、更广的发展空间,在获得资源、赢得竞争平台等动机的驱使下,许多中国企业将自己的国际化战略定位为跨国并购,跨国并购已经日益成为并购活动中活跃的主角。截止2007年,中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跨国并购的比例接近35%,并且这样的趋势还保持持续上升的状态。据有关研究资料显示,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并购活动发生了将近100多起,中国企业的并购数额也以每年70%的速度增长,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已经演变成为跨国并购。 2003年,中国用于海外并购的资金为36亿美元,在2003~2007年,这种投资增长接近10倍;2007年,中国GDP的0.8%用于并购;2008年,用于并购的资金已经达到423亿美元。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企业大多处于全球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如高科技、制药、汽车、能源、加工制造和基础材料等行业;而其他行业则较少进行海外并购。在地理分布上,大部分的并购交易主要发生在亚洲,同时,由于中国自身各类矿产和能源资源的限制,对金属、石油、天然气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新趋势及对策研究现状资料

3.1 跨国公司并购中国企业规模分析 从1980 年中国政府批准建立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至今,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已经走过了接近30个年头。据我国商务部介绍,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对华投资设立的企业累计超过57万家,投入资金累计超过6650亿美元,2005年,外商投资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1.9万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29%,进出口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58.5%,缴纳税收达6349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21%,在外商投资企业中直接就业的人员占我国城乡就业人数总数近11%。截至2006 年9 月底,中国的外商投资来源地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外商在华投资设立的研发中心超过800家,在中国有投资的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有480多家。2007 年我国吸收FDI全口径数据(含银行、证券业)为: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7888 家,同比下降8.6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26.58亿美元,同比增长13.8%,其中全国非金融领域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7871家,同比下降8.6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47.68亿美元,同比增长13.59%。2008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23.95亿美元,同比增长23.58%。尽管中国利用外资金额不断增长,但是据商务部介绍,自2003 年颁布实施《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以来,外资并购得到规范发展,但中国吸引外资仍以“绿地投资”为主,2006年外资并购仅占当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2%。本文对比了1994年至2005 年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并购金额占直接投资的比例与全球并购金额占全球直接投资的比例,如图3.1、图3.2、图3.3、图3.4 所示。

关于增加汽车租赁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关于建立汽车租赁公司 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一、引言 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改善,生产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在工作中,生活中越来越注重如何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因为工作和生活的缘故,在必要的时候向汽车租赁公司提出租赁车辆的服务要求,已成为大众广为认可和接受的行为和选择。在这种社会需求的强力带动下,机动车租赁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一片繁荣景象。各个汽车租赁公司门庭若市,业务激增。 青岛区位优越。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总面积为11282平方千米。青岛市是山东省省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山东省经济中心城市、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青岛因名牌企业众多,被誉为:“中国品牌之都”、“世界啤酒之城”。2008年青岛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帆船比赛成为奥运之城,被誉为“世界帆船之都”。2011年1月,国务院批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青岛市作为其核心区域和龙头城市。2012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中,位列第九位。2012年度城市科学发展指数排名发布青岛位列第七。2013、2014年连续两届举办世界杯帆船赛,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2014年APEC贸易部长会议在青岛举行。2015年世界休闲体育大会也将在青岛举办。青岛市常住人口为871.51万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这样庞大的人口中拥有驾照的人也不在少数,因此我们对在青岛建立汽车租赁公司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二、市场分析 (一)市场发展历史与趋势 其一,中国的汽车租赁公司,诞生在1989年筹办亚运会之际,目的很明确,服务于亚运会,经营对象是机关团体。1995年,北京出现了第一家针对个人计

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论文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

目录 【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的新趋势?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跨国公司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面对国外跨国公司投资发展应采取的对策.......................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

【摘要】跨国公司作为的主要载体,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不断增加有力地带动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潮流。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已经进入全方位阶段,投资力度强化,投资项目系统化,投资方式多样化,对中国经济的各个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企业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应对挑战。 【关键词】跨国公司国际投资中国市场

一、国外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跨国公司重点投资的主要是服装、电子元器件、塑料制品、皮革制品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90年代初期以后,跨国公司多投资于微电子业、汽车制造业、家用电器业、通讯设备业、制药业、化工业等技术、资金密集型行业。进入新世纪以来,高科技产业、金融保险业以及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投资又逐渐成为跨国公司新的投资热点。 改革开放以来,各行业跨国公司都看好中国市场,其投资的产业分布表现为: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三产业发展迅速。 从统计数据中可以发现,跨国公司对我国的投资大多数集中在那些集中度和规模效应较高的行业里,按照联合国贸易发展委员会根据技术水平划分行业的标准,截止2004年底,在统计的1204家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企业中,属于低技术行业的有217家,属于中等技术行业的有684家,高技术行业的有303家。 二、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的新趋势 随着对中国市场环境的逐渐熟悉,以及对中国市场潜力和重要性认识的加深,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呈现出大规模系统化现象。这种大规模系统化,既表现为跨国公司不仅对单个企业进行投资,而且对一个产业的上、中、下游各个阶段的企业进行大规模投资;同时又表现为既投资于生产性项目,又大规模投资于融资、采购、保险、咨询、销售、运输和售后服务等各个运营环节。更加重视其对外投资的全球市场整体性和系统性。 进入21世纪以来,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力度加大,研发机构数量增多。包括微软、通用汽车、英特尔、诺基亚、的世界著名跨国巨头在中国都建立有研发机构。在数量增多、额度加大的同时,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的形式也出现多样化趋势。目前主要有建立独立的研发机构、与中国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或合资进行研发、与中国企业建立技术联盟等形式。

关于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的文献综述

关于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的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中国入市以及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的并购行为日趋活跃。跨国公司的并购行为无疑能给我国带来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负面效应。本文对一些学者在此问题的探讨上进行综述,对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的现状、影响和应对措施做简单分析。 关键词:跨国公司;并购;影响 一.引言 跨国并购是指跨国公司等国际投资主体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渠道, 依照东道国法律取得东道国某些现有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所有权的行为[1]。外资并购分为跨国兼并与跨国收购两种形式,前者是指将当地企业和外国企业的资产合并后建立一家新的实体或合并为一家现有的企业;而后者是指外国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用现金、债券或股票购买当地企业的股票或股权以获得对该企业的控制权,而当地企业的法人地位并不消失[2]。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跨国并购已经取代新建投资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而伴随着入市,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从广度上和深度上也迅速提升[3]。跨国并购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它带来的积极影响是毋庸置疑的,通过并购,可以吸收更多的外资,弥补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资金短缺的问题[4],另外,它对于加强市场竞争、提高企业效率,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提高我国产品的竞争力,也有一定作用[5]。但同时,在积极的作用外,它带来的一系列负面效应更值得引起我们的警惕。对此现象,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并积极寻找应对策略。 二.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现状及特点 据有关资料显示:跨国公司已在彩管、微电机、小汽车、计算机、程控交换机、光纤电缆、橡胶、轮胎、啤酒、造纸、洗涤用品、医药等行业实际上取得垄断或控制地位。在计算机行业中,长城、四通、中环等外商投资或协议投资的项目中,外方均占有控股权。在我国洗涤用品行业中,较大规模的合资企业有15 家,且全部是中国洗涤用品行业中排名前20 位的大企业[6]。一些我们熟知的名族品牌,也早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外国人的囊中物。众多的并购案例,更让我们认识到它对我国经济甚至政治方面的威胁是不容忽视的。 通过近年来众多的并购案例,我们对并购的特点也可略探一二。周晓武[7]、李慧、张绍焱[8]、陈佳慧、黄群慧[9]都认为,从产业上来看,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

中国汽车租赁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汽车租赁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摘要]中国汽车租赁业起源晚,尽管已经形成按旅游租车、商务租车、机场接送租车、婚庆租车、酒店租车、临时租车、会议租车、春运包车(租车)、单位租车、员工上下班租车等汽车租赁使用用途进行了细分。但,中国汽车租赁业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很小;汽车租赁使用及特色服务单一,多以旅游租车、商务租车为主;加之受地区消费水平和经济结构差异的影响,地区车辆新旧和租赁期限长短差异的影响,各地及各品牌、各年限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中国汽车租赁市场价格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中国汽车租赁市场年营业额仍然很少;预计到2015年,中国汽车租赁市场的租赁车辆需求将达到30万至50万辆,营业收入将达到200亿元。 中国汽车租赁业于1989年8月1日起源于北京,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全国汽车租赁市场营业额约为17-22亿元; 汽车租赁,即汽车的经营性租赁,是指汽车租赁经营者通过提供车辆功能、税费、保险、维修、配件等服务实现投资增值的一种实物租赁形式。汽车租赁业被称为“朝阳产业”,它因为无须办理保险、无须年检维修、车型可随意更换等优点,以租车代替买车,正慢慢受到国内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用户的青睐。在国外,汽车租赁行业发展多年,产业规模巨大。 早在1918年,美国人雅可布(Walter L.Jacobs)在芝加哥用福特的T型车创立了首家汽车租赁公司----Rent-A-Ford-Car Company,经过一年多世纪的发展至今。在全球千亿美元的汽车租赁业务中,以欧美国家的汽车租赁市场发展最为成熟。 欧洲汽车,是欧洲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成立于1949年,有运营车辆有48万辆,仅在欧洲就有1515个站点。 美国汽车租赁业,以赫兹(Hertz),维持斯(A VIS)和巴基特(Budget)三家公司为代表,共计拥有运营车辆122万辆,遍布全球140个国家,约计15000多个站点。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旗下的安飞士汽车租赁公司,全球范围内员工超过2万人,租赁站点2000个,年车辆预定量超过3000万次电话,平均每年完成2000万次租车交易,每年120万辆的租赁车辆接受维护保养,服务客户15万人次,年营业额超过40亿欧元。 中国汽车租赁业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很小;据统计,80%的汽车租赁公司拥有运营车辆不

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的战略选择

我国跨国公司发展的战略选择 摘要: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舞台的主导力量,本文分析了当代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跨国公司发展战略的新动向,提出了我国跨国公司发展战略的选择。 关键词:跨国公司新动向战略分析 当前,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而跨国公司的发展在全球化浪潮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目前全世界 6.3万个跨国公司和80万个分支机构控制了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40%-50%,国际贸易的60%-70%,对外直接投资的90%和全球技术转让的90%。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发展的新动向 随着全球经济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市场的加剧,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为保持他们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获取更大利益,不断调整发展战略。 掀起新的跨国并购战略。全球化时代是规模收益递增的时代。在全球化经济中,企业规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在高度竞争或市场萎缩的行业,规模是企业获得生存机会的源泉。因此,随着竞争的激化,全球企业兼并风潮愈演愈烈。据有关资料的不完全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每年约有16000多家企业被兼并,其中80%被跨国公司并购,跨国并购交易额每年以30%的速度增加。 利用直接投资(FDI)争夺世界市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市场。近几年,世界FDI格局由原来“三级化”(美、日、韩)转变为

“多级化”。1990年底在西方各国的FDI总额中,发达国家占80%,发展中国家占20%。但在1993-1998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FDI高达35.3%,1999-2000年又下降到17.9%,2001年又回升到27.9%,2002年中国成为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美、欧大型的跨国公司在新兴的市场不但没有大规模的撤资,而且一举替代日、韩等国成为东亚地区的主要投资者,充分反映了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的高度重视。 大大加强本地化战略。随着国际化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跨国公司利用东道国的人才优势和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大大加强了本地化战略的进程。全球10强企业排第一位的通用电气公司国外资产达36%,外国雇员达44%,排在第十位的雀巢公司国外资产达87%,外国雇员占总雇员的97%。 根据价值链的漂移及时调整自己的增长战略。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极大地提高了先进产业的国际化程度;根据比较优势与区位优势,抢占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重要环节,及时调整产业价值链,使产业价值链内部分割进一步细分化。这样,通过国际相互协作既做大了某一个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又充分利用稀缺资源,将资金投入价值链增值最快的生产环节,不断扩大该产业在国际市场的规模。 不断调整经营业务领域,做到有进有退。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金融、服务贸易等新兴产业成为跨国公司投资追逐的热点。近年来有加剧的趋势。1999-2000年第三产业的跨国投资平均占全球

跨国公司扩张对我国的影响

1绪论 1.1课题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逐步融入WTO以及新一轮的经济的增长,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扩张活动也日趋活跃。跨国并购在中国已经成为外商对话直接投资的一种方式,当今世界的经济朝着全球化发展,跨国扩张在其中起的作用也变得更为重要。随着我国企业的飞速发展,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跨国扩张以及由此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更能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让我国企业日后走向世界做更充分的准备。因此,研究扩国公司在华的扩张模式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2国内外课题研究现状 面对跨国公司在华的扩张,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及政府都认识到了由此所带来的问题,在不断的总结的基础上,就当前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现状,发展趋势进行了更全面的分析。谢丽芬、姚胜辉(2006)发表的文章中指出了跨国公司并购在我国已成为外商对话直接投资的一种方式,在产业上已表现出明显的特征,因此分别从跨国公司并购在我国的产业布局特点、产业区域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引导外资并购的产业建设策略。朱远程、刘燕(2008)的文章中说明了随着跨国公司在华并购限制的减少,越来越多的对跨国公司选择以并购的方式进入我国。文章中就目前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现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发展的建设,期望规范并购与保障经济安全运行。祖强、周志莹(2005)发表的文章中指出了随着中国逐步融入WTO以及新一轮的经济增长,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并购活动日趋活跃。美国哈弗大学乔治.金教授(2009)就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如何进一步的扩张中国市场,适应本土化经济作了深刻的诠释。 1.3 本文结构 本文开篇主要以并购为例,介绍了并购的类型和方式,之后论述了跨国公司在华扩张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积极、消极两方面的效应,最后提出了面对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所带来的问题我国的政府和企业将如何应对。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特点

三、外资在华并购的特点 1.中国在全球企业并购格局的重要影响地位 在世界上主要国家外资规模都在减少的情况下,中国则成为吸引国际投资的“热土”。到2002年11月,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已达到486亿美元。尽管中国的外资流入仍以新建投资为主,但并购所占比重提高的趋势则是明显的。外资愈加倾向于采取收购的方式,从与中方合资转向独资经营,外资在华并购在今后几年将呈现不断升温的趋势外资在华并购以及受此影响的中国本土企业之间的并购活动,部将对全球投资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中国加入WTO后,经济的全面国际化推动着本土企业的外向联合,这恰与跨国公司海外投资中的理想投资方式相契台。从而,中国的外资并购以及本土企业之间的并购,在全球企业并购格局中的地位都将显著提高。同时,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并购活动,将改变它们自身在全球竞争格局中的地位。对它们如何掀起下一轮的全球企业并购浪潮,以及在新的浪潮中充当重要角色,都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2.在华并购是跨国公司全球竞争战略的重点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对于任何一家跨国公司来说,中国在其全球资源配置方面都具有特殊的意义。跨国公司之间在中国的频频发起的并购活动,就是针对其他国际竞争对手的一种反应。据调查,有近八成的外商企业认为,目前的竞争压力主要来自于同一行业或相关行业的国外竞争对手,而非来自中国国内的企业。对中国企业实施战略并购,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与其他外国公司竞争的必然选择。例如,世界汽车巨头经过一年来在中国的加速扩张,与它们对世界市场的控制相同,9家外国汽车企业在中国轿车市场的份额已高达95%。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实质上已演变成西方汽车列强的竞争。 3.中国企业在外资并购活动中的弱势地位 就中国企业而言,在外资并购活动中,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纳入跨国公司经营系统之中。不少跨国公司的高层主管人员都认为,在进行行业分析或者外部基准化时,根本不必考虑中国的国内企业,而是重点分析行业内具有竞争力的外资企业。事实证明,对于中国企业,外商企业从整体上在早巳取得了巨大的优势。在跨国公司在中国正在掀起并购浪潮形势下,众多国内企业面临着是否能与跨国公司合作的严峻选择。尽管受到种种因素的制衡,但在强大的竞争压力和可能带来的利益诱惑,本土企业不能不纷纷期待着与外资的合作,甚至被收购。在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面前,国内企业大多将处于合作中的从属地位。从近年来国内的外资并购形势中,可以看到,许多并购事件我方部是处于被动地位,跨国公司很轻易地将合资企业纳入其经营系统,并通过收购剩余股权,从台资走向独资。4.本土企业享有更多的选择外资空间 首先,由于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面I临着全球性竞争,也亟需不断寻找中国的合作伙伴,这会加大中国企业向外方讨价还价的余地,提高我方在并购中的谈判地位。有利于保证自身的短期和长期利益。其次,我方依托本土文化优势,通过采取跟进和学习策略,可与跨国公司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战略格局。从长远发展的观点看,中国企业不仅将决定跨国公司在华发展空间,而且通过与跨国公司的合作,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也将大大提高,并最终以更强的实力参与到国内外的企业并购活动中。 5.母公司主导的对华并购现象突出 入世后中国外资流入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跨国公司母公司为主的系统化投资显著增加。母公司在中国追求的目标.是建立主导性的全国范围的市场地位和开展世界级的业务为落实总体竞争战略。在这种雄伟目标的指导下,母公司直接出面在中国进行大规模的并购活动,重组它们在华投资集团体系从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华不断增加的状况中,外企母公司对中国投资重视程度也略见一斑。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说明母公司开始着眼于在中国市场的整体投资和战略投资.并对在中国分散的单个投资项目进行重新优化组台.以新的重组

跨国公司发展的战略选择

跨国公司发展的战略选 择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文档资源★★★ 内容摘要: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舞台的主导力量,本文分析了当代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跨国公司发展战略的新动向,提出了我国跨国公司发展战略的选择。 关键词:跨国公司新动向战略分析 当前,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而跨国公司的发展在全球化浪潮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目前全世界万个跨国公司和80万个分支机构控制了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40%-50%,国际贸易的60%-70%,对外直接投资的90%和全球技术转让的90%。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发展的新动向 随着全球经济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市场的加剧,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为保持他们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获取更大利益,不断调整发展战略。 掀起新的跨国并购战略。全球化时代是规模收益递增的时代。在全球化经济中,企业规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在高度竞争或市场萎缩的行业,规模是企业获得生存机会的源泉。因此,随着竞争的激化,全球企业兼并风潮愈演愈烈。据有关资料的不完全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每年约有16000多家企业被兼并,其中80%被跨国公司并购,跨国并购交易额每年以30%的速度增加。 利用直接投资(FDI)争夺世界市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市场。近几年,世界FDI格局由原来“****化”(美、日、韩)转变为“多级化”。1990年底在西方各国的FDI总额中,发达国家占80%,发展中国家占20%。但在1993-1998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FDI高达%,1999-2000年又下降到%,2001年又回升到%,2002年中国成为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美、欧大型的跨国公司在新兴的市场不但没有大规模的撤资,而且一举替代日、韩等国成为东亚地区的主要投资者,充分反映了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的高度重视。 大大加强本地化战略。随着国际化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跨国公司利用东道国的人才优势和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大大加强了本地化战略的进程。全球10强企业排第一位的通用电气公司国外资产达36%,外国雇员达44%,排在第十位的雀巢公司国外资产达87%,外国雇员占总雇员的97%。 根据价值链的漂移及时调整自己的增长战略。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极大地提高了先进产业的国际化程度;根据比较优势与区位优势,抢占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重要环节,及时调整产业价值链,使产业价值链内部分割进一步细分化。这样,通过国际相互协作既做大了某一个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又充分利用稀缺资源,将资金投入价值链增值最快的生产环节,不断扩大该产业在国际市场的规模。 不断调整经营业务领域,做到有进有退。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金融、服务贸易等新兴产业成为跨国公司投资追逐的热点。近年来有加剧的趋势。1999-2000年第三产业的跨国投资平均占全球跨国投资总额%,2001年达%。 树立“绿色企业”形象,推行“绿色管理”战略。随着人类对环境意识的增强,绿色消费运动的兴起,跨国公司积极推行“绿色管理”,将环境保护观念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之中。如采用新技术减少有害废弃物的排放,变普通商品

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摘要: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国际竞争的加剧和中国企业的崛起,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和资产重组活动日益频繁。TCL 并购汤姆逊,上汽并购韩国双龙汽车,联想集团并购IBM的PC业务。2005年中国企业更是迎来跨国并购的新高潮,上半年中国企业以跨国并购方式进行对外投资的总金额同比增长182.5%,占同期对外投资总额的80.6%。2005 年10 月中石油41.8 亿美元收购PK 公司,成为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最大的海外并购案,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也成了世界性话题。通过分析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战略的优势与劣势,有助于我们更清晰的找准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就我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跨国并购;优势;劣势;对策; 一、跨国并购的概念 跨国并购是指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的总称,是指一国企业(又称并购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标,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又称被并购企业)的所有资产或足以行使运营活动的股份收买下来,从而对另一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施实际的或完全的控制行为。主要分为:横向跨国并购,直购与间购几种类型。 二、跨国并购的动因 (一)国际经济形势和资本流动格局的变化为外资并购创造了绝佳的发展契机。随着世界经济陷入低谷,国际资本流动的热潮也明显降温,但从国际资本流动的结构调整来看跨国并购并仍是跨国公司最主要的投资方式,新兴市场的资本流入不断增加,跨国并购浪潮迭起。 (二)外资并购的政策体系和法律框架的不断完善为跨国并购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效

的制度安排,也因此加速了并购的趋势; (三)跨国并购之所以是企业扩大海外投资,推进跨国经营的有效方式,就在于它具有许多“绿地投资”所不同的效应,这些效应主要表现为: 1.时差效应,即通过跨国并购能更加快捷地向另一国市场渗透。投资新建一家企业往往涉及到谈判、审批、动工建设、安装调试等多个阶段,手续繁杂,耗时较多,而并购由于是购买一个现成的企业,所需的时间相对来说要少得多; 2.成本效应,以更低成本地进入另一国市场。表现为能降低进入壁垒及生疏环境的存在所造成的进入成本和经营成本; 3.竞争效应,通过跨国并购能更有效地减少竞争,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三、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优势分析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在企业跨国经营的进入、运营和发展诸阶段都为企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是企业扩大海外投资,推进跨国经营的有效方式.。中国跨国并购之所以成为一种趋势,有其内在动力原因或者说有其存在的优势: (一)我国企业20多年的快速成长和积累 随着改革开放和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中国企业依托巨大的国内市场发展起来,并逐步向国际市场拓展。在改革开放中,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批有强大竞争力的大中型跨国公司或企业集团,具有把雄厚资本、先进技术和规模经济效益融为一体的组合优势,部分企业具有同国外企业一较高下的实力。 (二)我国企业在部分产业中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或垄断优势 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中低端位置,但长时间形成的某些传统技术、某些已趋成熟和稳定的大量中间技术和部分高精尖技术都接近、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水平。(三)我国部分企业的本与融资优势

汽车租赁行业的调研报告

市场调研报告 现代社会,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如同名牌西装和名牌手表,无一不是主人气质品味的体现。对于企业来说,车也同样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无论是接待客户、参加会议,或是商务活动等重要场合,如果您的公司没有一辆或几辆体面的商务用车,很可能会引起客户对公司实力的猜疑。 而企业购车需要一次性的高额投入,虽然近年汽车价格一降再降,对于某些企业而言,购车资金仍然是一笔较大的开销,随之而来的是养车费用、司机费用、管理费用等一系列支出,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管理的难度。特别是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的条件下,企业更应该考虑充分提高资金利用率,规避不必要的投资,节约企业成本。 随着商务用车需求的加大,在租车行业,商务租车也正逐步兴起,各项服务也日趋完善。这对于企业的用车需求,无疑是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商务租车不仅为企业节约了上述的大笔支出,免除了繁复的管理环节,而且在用车便利方面丝毫不逊于自主购车。同时,企业租车的费用还可以作为经营租赁租金抵税。商务租车为企业节省了财力、人力、时间,这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讲都是极为宝贵的资源,何乐而不为呢。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乌海市周边城市及北京,上海,深圳等较发达城市的车辆租赁情况,调查内容可主要分为: 一、市场分析 二、消费者分析 三、产品分析 四、竞争分析 五、综合分析 附表 一、市场分析 (1)国家宏观经济情况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品的大大提高,相应的购买力越来越强,人们对旅游出行的要求也随着增加,于此同时方便快捷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汽车租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购车的诸多不便,它的角色已经不断深入我们生活。且租赁市场对汽车行业的意义显著:丰富汽车流通渠道、带动汽车消费、活跃二手车市场、带动汽车金融业发展。 (2)市场实际情况 针对北京、上海、深圳、包头、呼和浩特、西安、西宁、兰州、银川等地的市场参考来看,近年来汽车租赁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逐渐形成了连锁化产业,以周边城市市场状况调查显示,汽车租赁业发展已近二十年。早期的汽车租赁业主要是面对外企、大型国企等企业用户,真正大规模投入个人业务的也是近几年的事情。随着我国汽车产业和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和出行需求也相应提升。这为汽车租赁业的规模化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 2006年以后,随着电子商务等科技手段的不断投入,汽车租赁行业才开始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8年,多家企业已开始全国化发展布局。越来越多的商务人士和个人在享受着汽车租赁带来的便利。 到2010年底,全国有租赁用车10万多辆,汽车租赁行业产值达到140多亿元。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资本的密集进入,让汽车租赁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而北京的限购、限行也让更多企业看到了蕴藏的商机,汽车租赁企业也开始持续发力,以

论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一).

论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一) 摘要:中国进入WTO以后经济与全球接轨,跨国公司的发展大大加快,在全球化经济竞争当中,我国的全球化跨国公司将如何走出去,如何发展和经营管理值得深思。 关键词:跨国公司;发展;管理 跨国公司是二战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国际化金融组织,特别是在近五六十年发展迅速,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心,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进入我过的跨国公司逐渐增加,对我过的经济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我国的跨国公司也逐步发展,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与世界接轨,我国的跨国公司也加发展,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我国的跨国公司该如何发展和经营管理,成为眼下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 一我国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跨国公司的必要派性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同时也有大量外国企业和资金涌入中国,中国的经济呈现全球化趋势。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国加大跨国公司的发展力度成为必然。 1经济全球化促使中国与世界接轨发展跨国经济。全球化是指跨民族、国家、政治疆界的经济扩展,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如果哪个国家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脚步就意味着被淘汰。我国要溶入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中就必须把目光放远指,向国际市场,大力发展跨国公司。这样才有助于中国经济更稳定的发展。因此发展跨国公司是世界发展大趋势的需要。 2经营与发展跨国公司有助于改善国内部分行业的产品、劳力大量过剩。中国已经进入了产品过剩时期,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格局,大量的积压商品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影响,政府对内提出扩大内需鼓励消费等政策,在对外方面我想加强对外贸易和发展跨国公司也是改善产品过剩的好办法。同时众所周知中国是人口大国,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导致事业人口增加,而且农村剩余人口涌入城市,给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负担,如果能大力发展跨国公司则有助于扩大人口输出,加快国内经济发展。 3跨国公司的发展有利于吸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指导国内企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积极引进外国的先进生产管理技术,跨国公司正好能在这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促进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流,把外国好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引如中国从而知道国内企业的发展。 二我国跨国公司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 1跨国公司的本土化问题。无论事实中国还是别的国家的跨国公司,目前存在的很大一个问题就是公司的本土化问题。世界第二大零售企业法国家乐福为何败逃日本,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适应日本当地的本土文化,家乐福在日本的店铺一般都开在市郊,虽然欧洲人喜欢一次性购买很多东西在家里储备,但是日本住宅面积较小不适宜储备过多的东西,再加上日本的妇女大多都没有职业,在家带孩子料理家务所以她们有充足的时间到附近的便利店购买东西,而不是一次储备很多。我们再来看看NEC手机为什么撤出中国市场。在日本销售量第一的NEC手机在中国手机市场却一直不温不火直,到最后落得退出中国手机市场的结局其原因也不外乎是不适应中国的本土文化。NEC手机一向重视技术和质量却很少将精力投入到手机的外观和宣传上去。而中国的消费者却很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战略解析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战略解析 摘要:近年来,跨国公司的在华并购呈现出战略化的态势。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战略得以成功实施既有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也有我国和政府的主观错误导致的偶然性。为防范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风险,我国应提高对跨国公司并购的认识,慎重选择合资/合作伙伴,在合资/合作时构建完善的学习机制,增强学习能力,并增强并购战略的管理能力。 关键词:跨国公司;并购战略;合资;学习机制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并购活动就日渐增多,从种种迹象来看,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有着深远的国际背景,这一场并购活动是一种战略性行为。把握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战略本质,是理解跨国公司在华并购行为的重要基础。 一、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战略本质 不同于以往的财务并购或买壳并购,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动机不是为了实现投机性的收益,而是旨在通过并购垄断世界商品与投资市场,抢占物质技术及人力资源,促使全球经营战略的成功实施。可以说,跨国公司的并购动机呈现出战略化的态势。以跨国公司新近对我国装备制造业进行的多例并购为例,虽然到目前为止,跨国公司仅是分别对一些骨干的并购,在国内各种力量的影响下,尚未能够实现整体的战略性、系统化的并购(即对国内不同地区、同一行业若干骨干的并购),尚未构成对中国整个装备制造业的关键行业、主要领域的威胁。但并购有向系统化、高规格的战略并购方向发展的趋势,如美国卡特彼勒并购山工机械后,谋求并购厦工、潍柴动力、上柴等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骨干,就反映出这样的趋势。 二、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战略的全面解析 (一)并购行业的特征 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主要集中以下三大领域:一是电力等能源生产和供应领域;二是钢铁、化工原料等基础材料工业领域;三是啤酒、软饮料、护肤品等消费品生产领域。这些行业都具有以下共性。(1)这些行业都是外商投资相对成熟的行业,并且外资在国内已经形成了一定生产规模和资本积累,如跨国并购热点行业之一的轮胎业,在最大的59家定点轮胎厂销售额中,合资已占1/3左右。多年的在华投资经历使跨国公司熟悉和掌握了这些行业的运作方式和国内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