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年轻教师应该树立的十种意识

年轻教师应该树立的十种意识

年轻教师应该树立的十种意识
年轻教师应该树立的十种意识

年轻教师应该树立的十种意识

年轻教师刚刚迈出学校的大门,就踏上神圣的教育之路,从受教者转换为施教者,从青涩学子成为人师。新环境、新角色使之步入全新的生活、工作,这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新教师要走好这段人生又一个新起点的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今后在事业上取得成绩奠定基础。所以,年轻教师要树立以下几种意识。

一、职业道德意识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经师”,向学生传道,自身就要有高尚的道德,为人师表。教师工作的职业特点,更强调高尚的职业道德,教师在工作、生活中要时刻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做一个作风正派严谨、敬业爱岗、率先垂范的“模范”。新教师要认真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课堂教学十要求》《教学常规》《文明学校条件》等,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从内心深处树立乐教奉献和热爱学生的思想,这是教师职业道德中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初为人师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两点。

二、谦虚好学意识

作为教师,既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更要有渊博的知识、

开阔的视野、丰富的学识。教师既是“经师”,也是“学师”,要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不仅要有“一桶水”,更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初涉教坛,新教师不要妄自尊大,认为

自己学历高,受过高等教育,瞧不起这些基层的老师。新教师要扑下身子,认真向老教师学习,向老教师“取经”,学

习老教师热爱教育、以身作则的师德,更要学习他们几十年来积累的丰富的育人艺术、教学技能和管理班级的经验,在工作中做到“勤问”“勤教”“勤学”“勤思”“勤探讨”。

三、主人翁意识

新教师从优美典雅的“象牙塔”中刚走出来,步入中小学学校,身份、环境发生了变化,面对这巨大的反差,一时可能难以接受和适应。新教师要尽快调整心态,努力熟悉新的工作,熟悉新的生活,适应新的环境,要树立主人翁意识,视自己为学校中的一员,尽快融入学校中,参与到各项工作中。

四、合作意识

新课程改革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加强学科间的整合,学科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新教师要有强烈的团结合作思想,与同事能打成一片,能融洽和谐地融入群体中。在教学方面加强同同事的合作、交流、沟通,学人之长,在生活中做到温良恭俭让,以和为贵,使自己成为群体中受欢迎的一员。

五、科研意识

当教师既要教书育人,更要注重自己的专业发展,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名师。新教师学历高,知识渊博,精力旺盛,在工作中不能满足于只做一个“教学型“的教师,做一个“教书匠”,要有选择了这一行,就要干出一番事业的“野心”。参加工作初始,就要树立做科研型教师的意识,把教书育人作为一种研究的事业来经营,努力使自己尽快成为称职的教师,早日成长为骨干教师,早日步入名师行列。

六、服务意识

树立服务意识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服务意识。而服务并非是施舍与恩惠,而是以每个学生个体为服务对象,满足学生正常的学习和心理需求。这样做并不是让教师放下“师道尊严”,而是要求教师能够主动蹲下身子面向学生。

七、大局意识

学校的发展需要教师和管理者团结和谐,共同追求。这不仅需要学校管理者的规划与智慧,更需要每一个学校个体识大体,顾全局,讲大度,事事以学校发展的高度来思考问题,在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协调统一下思考解决。因为每一项制度的制定都不会是全员受益的,个别因素导致某些教师的不理解、有看法,可以与管理者协调解决,求大同,存小异,要在学校教育的整体发展上达成共识。

八、特色意识

特色即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它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或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纵观当今的名师们,其实都有自己的特色教学风格。如,于永正老师“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的教学特色,贾志敏的特色素描作文教学,薛法根的幽默教学特色等。年轻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要结合自身的特点,长期积累,找准切入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训练,最终会形成有自身特色的教学风格。

九、问题意识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要经常保持一种获取新知识的渴望,要有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问题意识应该是各行业从业人员都必须具备的意识。年轻教师树立问题意识尤为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因为经验、学识、能力等原因,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有些问题往往从脑海中一闪即过,树立问题意识,可以让教师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集体备课、教育科研、教育资料等手段钻研并解决问题。这对于年轻教师掌握教学规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反思意识

“反思”既指不断地反复思考,又指不断地从反面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从中寻找继续提高的可能。美国心理学家

波斯纳曾经指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反思,首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因为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其次,教师要反思教学行为。从成功的教学中总结、积累经验,从失败的教学中反思原因、研究对策。最后,教师应该反思自己与名师的差距,以名师为目标,向其学习,通过名师的成功经验反思自身的不足,以得到更快的进步。

年轻教师走出校门进入课堂,满怀着对教师的憧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牢固树立以上十种意识,可以让年轻教师在工作生活中少走弯路,尽快成为一名有自身特色的优秀教师。

参考文献:

尚国营.新时期教师应树立十种职业意识[J].教书育人,2000(11).

编辑薄跃华

教师应该具备的几种心态

教师应该具备的几种心态 做教师容易、做合格的教师难、做优秀的教师更难。我们肩负着新世纪人才的培养任务,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从传统的应试型转化为育人型,以单一性转化为综合性,从经验型转化为科研型,除了要全面提高师德、师能外更重要的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保持一种良好健康的心态,是人们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持续成功的关键。因为人是情感动物,心态高低、健康与否,对事业成功非常重要。心态的外在体现最终形成为一种精神风貌;心态的内在体现则表现为它将直接影响我们的斗志和对工作投入的态度。那么作为教师这个角色就应该具备以下几种心态。 1、教师应具备积极、进取的心态 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自己相对较弱的缺陷之处。在当今实力和能力打拼愈加激烈的社会,我们需要用空杯的心态去重新整理自己的智慧,不断学习,去吸收时代的、别人的、科学的、优秀的东西。学会学习,就会成功。 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思维观念的更新,文化底蕴的积垫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工程。因此教师要有一个不断进取积累的良好心态,要在平日的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一点点积累。在积累中增长知识,在积累中增长才干。我们每天都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生活,发扬人性的优点,驱除自身的陋习,放大自己的视野境界,跳出自己,环视周围环境,扎扎实实做事,平平静静做人,具备真心、诚心、爱心、进取心、责任心、事业心、恭敬之心,只有这样,这个世界才会为你让路,你才能赢得大家的认可,才会有自己的修为,在自身职业领域占有有一席之地。 2、教师应具备包容、期望的心态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学生,也会接触到不同的家长。这个学生有这样的爱好、习惯,那个家长有那样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包容,包容他人的不同喜好,甚至包容别人的挑剔。我们的同事也许与自己有不同的喜好,有不同的做事风格,我们也应该去包容。我们需要锻炼同理心,需要去接纳差异,包容差异。赏识教育的创立者教育家周弘提出:“家长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感觉不累的原因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作为老师就应该象家长一样,正确面对孩子的个体差异,容忍孩子的差异,对待各色各异的孩子要保持不厌其烦、不厌其累,以接纳、包容、成功等容忍和期望的心态对待每个孩子。 3、教师应具备自我满足不盲目攀比的心态。 “知足长乐、淡泊明志”,这是作为教师应必备的一种心态,不要过分追求行列差异,待遇差异,要用阳光的视角去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要具备“你还不配当老师!”的阿Q精神,要看到自身职业的神圣和伟大以及本行业的优势,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其它行业的短处,不要用自己的劣势去比本人的优势而自寻烦恼。下面这个故事就是一种心理平衡的良方。说的是“一个老太婆晴天哭雨天也哭,一个智者上前询问原因。原来老太婆有两个女儿,一个卖伞,一个卖鞋。雨天她担心卖鞋的女儿,鞋不好卖,所以哭;而晴天担心卖伞的女儿伞的生意不好做,所以他平日里晴天也好雨天也好总是忧心忡忡。智者一听笑了,他低头对老婆婆一阵耳语只见婆婆破涕而笑。相信大家都知道智者的方法——智者只是让老婆婆换了一种思维方式,换了一种心态,晴天里为卖鞋的女儿高兴,雨天为卖伞的女儿快乐,从此老婆婆整天乐呵呵,两个女儿也越过越好”。在我们教师岗位上就应该用这样思维方式去思考对待自身所从事的职业,方能经常保持一种良好健康的心态。 4、教师应具备奉献、给予的心态 当教师,首先要学会给予。没有给予,就没有我们事业的成功。我们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1加强师德修养,树立五种意识

加强师德修养,树立五种意识 师德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灵魂,是教师所有修养中最重要的修养。我们知道,一个人生活在社会里,其行为一般要受到两种约束,一种是法律,一种是道德。而师德师风是属于道德范畴,它往往是一种自律行为。我们常常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有资格为人师表,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响学生。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成为风范,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自己应该怎样做?我认为我们要大力弘扬“五种精神”,恪守“依法执教”的师德底线,做人民满意教师。 一、大力弘扬“五种精神” 一是要大力弘扬富有爱心的“园丁”精神。 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像父母一样,关爱学生,像园丁一样执着工作,像挚友一样真诚与共。花草树木有千万种,性情品质各不相同,有易栽种的,有难扶直的,但在园丁的手中,他们都能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作为教师,就要做到爱生如子,特别是要关爱那些“学困生”、残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留守学生,切实做到“假如是我的孩子”,“假如我是孩子”的博爱精神。 二是要大力弘扬以校为家的“主人翁”精神。 每位教师都是学校大家庭的一员。俗话说“家和万事兴”,经营好一所学校必须依靠大家奉献热情,贡献智慧,需要大家谋事出力。无规矩不以成方圆。没有组织纪律的队伍是一盘散沙,

没有规范的群体是一群散兵游勇。团结就是力量,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除了观念明确,团结协作,自尊自重,还应专深广博,精心施教,不断更新思想观念,不断探索提高自己,不断加强教学科研,塑造完美的人格魅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明星偶像,那才是我们的个性,我们的追求。 三是要大力弘扬甘于奉献的“烛光”精神。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教师如烛,师德如光,足以光照人间”。蜡烛最让人感动的是什么?是她照亮了别人,奉献了自己。奉献是教师的职业特征,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奉献,选择了清贫。发扬甘于奉献的精神,是职业赋与我们的要求,也是客观现实的需要。 四是要大力弘扬勇于进取的“爬坡”精神。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竞争是人类社会永恒的命题。有句话说得好“事业犹如逆水舟,不进则退”。这句话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在充满竞争的时代,原地踏步走,也是后退。我们的学校要发展,就必须增强发展的主动性;我们的工作要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牢固树立勇于进取的意识。爬坡要遇到困难,要遇到磨难,也有摔倒、跌倒的危险,这就需要我们把困难当作机遇,把磨难当作挑战,把摔倒、跌倒作为经验财富。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更怕不去想。那些庸庸碌碌,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撞钟和尚,最终将会成为时代的落伍者。 五是要大力弘扬开拓创新的“冲浪”精神。 要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努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作为教师,面对每一个学生、面对每一个课堂、面对每一个细小的教学环节,都要有一种站在浪尖,高

教师教育理念20条

教师教育理念20条 1、教师最大的享受和乐趣就在于觉得自己是学生所需要的,是学生所感到亲切的,是能够给学生带来欢乐的。教师把学生看作天使,他便生活在天堂里;把学生看作魔鬼,他便生活在地狱中。如果学生不喜欢自己,是因为自己还不够让学生喜欢,因此,要想有所改变,首先得改变自己。只有改变了自己,才会最终改变学生。只有改变了自己,才可以最终改变属于自己的世界。 2、教师的真正本领,不在于他是否会讲述知识,而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教师是介绍人,介绍学生与学习相依相恋;教师是打火机,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火把迅速点燃;教师是领头羊,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茫茫草原;教师是味精,将学生的学习变成色香味俱全的美味大餐。衡量教学是否失败只要看一看学生通过学习后是更加热爱学习还是厌恶学习。 3、不要一味地赞美雄鹰,因为这样就会伤害更多的小鸟。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长大了成为普通的人居多,因此,教师要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是小草,就让他装饰大地,是参天大树,就让他成为栋梁之才。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教师应当体会儿童生命的最大丰富和主动性,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 4、把一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人才的教师,只能算是三流的教师;把非一流的学生培养成有用人才的教师,才是真正一流的教师。任何一个教育家都是因为对非一流的学生的培养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 5、一个教师超越其他教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不断地超越自己。教师要不断地超越自己,就要以朴素的感情调整自已的心态,以奉献的精神从事崇高的事业,以高超的技艺展示个人的才华,以不断的追求提升自身的价值。 6、只教学不搞科研的教师,其教学是肤浅的;只搞科研不教学的教师,其科研是空洞的。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创造性是对常规性的突破,教师的教学也应当不断突破旧的教学范式,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教师都应该拥有选择、探索和创新的权利。不要让教师对教学的独特理解和独特追求成为规范化的牺牲品。 7、学生崇拜教师,教师不值得炫耀;教师培养出的学生使自己崇拜,教师才值得炫耀。和学生共同成长,是对教育和教育者的新要求。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是相互欣赏。惟有这样,师生关系才会水乳交融,并达到教学相长之目的。 8、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种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 9、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道德成见、幻想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从不许动、不能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过紧安排,给予民主生活和自觉纪律。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惟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人生的教科书。 10、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厌恶一个学生就等于毁掉一个学生。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所做的一切要向他们负责。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付出的才是真爱。爱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创新是教育的希望。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爱的滋润,知识的浇灌,让每一个孩子在知识的海洋中和谐、自主、幸福地成长。 11、赏识,有助于学生学习成功;抱怨,肯定会导致学生学习失败。赏识就在我们身边,赏识就在我们一言一行中,所以我们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去评价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自信中快乐成长。相信人人都有才,才会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相信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能成才,才能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好方法、好途径。

树立大局意识,提高服务意识

树立大局意识提高服务意识 一、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中,代表的是政府机关执行公务。办事人员的工作扯皮拖拉、态度粗暴或以权谋私行为,将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机关的工作效能,直接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现、维护和发展;直接影响乡机关的对外形象。作为一个直接服务于基层的服务型单位,要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提高机关的办事效率,就必须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机关工作人员应时刻按照“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去要求自己,把服务工作做得更好。 二、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提高办事效率。努力改善办事效率低,不讲勤政,不讲效能的问题,将机关效能建设落实到位,加强管理,强化措施,改进工作,完善管理,促进办事效率,提高行政效能,不断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三、认真排查整改,提高自身素质。作为一个基层工作人员,关键是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事业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实现由墨守成规向与时俱进的转变,要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结合本部门以及自身实际,认真排查反思与加快发展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找准症结,认清危害,认真加以整改,要形成主动服务的作风,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不良作风,要做到热情待人,用心办事,明确工作职责,促进各项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整治发展软环境、建设服务型机关”,关键和落脚点在服务上,要强化服务意识,深刻认识管理就是服务,始终把服务放到首位,努力实践以民为根本、敬民如父母的理念,切实做到“常怀为民之心、常思为民之策、常兴为民之举”,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人民,造福人民,自觉将工作精力集中到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困难、提供优质服务上来。

教师应具备的五个核心能力

教师应具备的五个核心能力 21世纪是以知识为主要资源,以知识和技术创新频率不断加快、社会深刻变革为主要特征的时代。教师要为这个时代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至少应具备以下几种核心能力: 一是终身学习的能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周期日益加速。面对教育和专业知识的加速老化,教师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不断更新思想、观念,掌握新的信息和教育技术,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能力或素质结构,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社会和时代,才能不断创新教育以满足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是反思教育的能力。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急遽变革,教育改革将更加频繁、广泛和深刻,教师将面对各种新的教育思想、资源、模式、过程、手段与方法,因而要求教师不仅要自觉地在情感、意志上不断调适,而且要具备能够分析、讨论、评估和改变其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能力。教育的基本问题不仅是教什么、怎么教,更重要的是为什么教。因而教师必须思考各种教育行为的社会与个人后果以及伦理背景,给教育以终极关怀。 三是基于网络资源教育的能力。因特网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使教育和学习的数字化生存成为可能。21世纪网络技术将有更大的发展,网络资源将更加丰富,人类创造的最新资源也将以最快捷最优先的方式上网储存传播。谁不学会基于资源的学习,谁就将成为文盲。而教师则应成为学生基于资源学习的引导者、辅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 四是激活创造性的能力。变革和创造将是21世纪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方式。人类发展史表明,人的创造潜力是无限的。如同芝麻开门的暗语能打开宝库一样,人的创造潜力必须通过激活才能变为现实的创造力。21世纪的教育必须将学生培养成为会创造之人,使他们通过一个个会创造的头脑和一双双会创造的手,创造出新的生活、新的时代和新的世界,这是教育的根本追求。因此,教师必须具有通过创造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创新精神和激活学生创造性的能力。 五是心理辅导的能力。可以预料,随着知识创新的加速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21世纪的社会竞争将日趋激烈,同时,通过合作共同应对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也日益成为必然选择。面对激烈竞争人们将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面向合作又要求人们能相互理解和支持。无论是竞争与合作都要求人们和谐相处。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心理辅导的能力,通过助人自助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用好统编本教材 树立六个意识

用好统编本教材 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 小语专委会理事长陈先云 国家统编统用教材,简称统编教材。 一、如何用好统编教材: 1.深入领会教材的编写理念,在领会理念后设计教学目标。 统编教材以单元组织,双线并行。要透过人文主题的思维,关注语文要素,不要出现指导思想的混乱。教材还强调阅读与表达并重,重视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文互动中学语文,用语文。注重课外阅读,让课外阅读课程化,注重“一课一得”。 2.正确理解、把握教材意图。 解读教材要了解整体体系,了解各栏目板块的功能。课后思考练习题,老师要重视,每一道题都要完成,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思考练习题的三个维度分别是:理解与积累、行为与运用、拓展与实践。 3.进一步充实阅读课的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统编教材的六个意识: 第一个意识就是“国家意识”,第二个意识是目标意识,第三个是文体意识,第四个是读书意识,第五个是主体意识,第六个是科研意识。 首先谈第一个意识:国家意识。按照中央的指示,我们的教材要编成“统编本”,而今天我们的教材是“部编本”。“统编本”的教材是大势所趋,那么国家为什么还要编写部编本的教材呢?因为国家要体现国家的意志,要通过语文课程的育人优势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们知道,学校教育首先要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制约,要体现国家意志,要体现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这是每个国家的共性。所以我建议你们在指导老师的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树立国家意识。因为我们语文课里传达出来的理念,我们老师传达给学生的思想都在塑造着孩子的价值观。从语文课程方面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对

国家的认同,对党的认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小学语文具有育人的优势,国家的未来、党的未来就在小学语文教师的手里,看你们培养出什么样的接班人。 第二,目标意识。温教授反复强调这个,刚才的几位教师也在强调。本世纪初的基础教育改革,语文课程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为基本的特点和属性,这个理念是没有错的。但是我们送审通过的十二套小学语文教材(包括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都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都是按照人文主题组织单元内容,特别是02、03年编写的教材尤其明显,也就是说一年级和中年级的教材尤为明显。教材的语言训练目标不够清晰,但当时若不突出人文性而强调语言文字训练的话,教材送审根本通不过。所以当时中年级的教材中我们就只能用没有办法的办法——泡泡图来落实语言的训练点。那么我们的新教材使用中,你们的教学理念要跟着转变,要树立一个目标意识——我们要大胆地传授必要的语文知识,我强调的是“必要的语文知识”,要加强语文能力的培养。 第三、文体意识。本世纪初的语文教育改革有一个非常特殊的问题就是文体意识淡薄。从课程设置的理念上存在着弱化、淡化文体的训练,主要表现在不管是什么文体,基本上按照记叙文的方法进行教学。比如小说,分不清哪个是真实的,哪个是虚构的。小小说《桥》,很多老师就把它上成了纪实作品,甚至有名师也把《普罗米修斯》这个神话作品上成了纪实作品。文体在我们这套教材中非常强调,还记得2015年广州举行的教材会议中那几堂研究课就非常重视文体。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解读,表达不同的主题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语言特色等等。比如小说的教学我们要抓住哪几个方面呢?我们抓人物的形象、环境的描写、情节的发展,只要把这三个要素抓住了,小说的目标就清晰了。所以不同的文体要有不同的目标和不同的方法。但小学阶段对于文学作品的学习历来存有争议,包括我跟曹文轩教授有一个观点也有所不同。曹文轩教授非常强调儿童文学,他非常强调绘本的学习。但我认为小学阶段首先要有文学作品的需求,这套教材的文学作品已经超越了建国以来历套小学语文教材,就是民国时期的《国文》和《国语》教材,它的文学作品的比例也不及这套教材。我们希望老师们拿到这套教材后一定要认真研究,比如四年级下册有篇课文《海的女儿》,过去是中学教材,把握到什么程度?里面很复杂,有爱情故

浅谈教师的教育观念

浅谈教师的教育观念 【摘要】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是是素质教育的必要前提,也是深入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教师作为教学改革的实践者,必须要不断转变与更新旧的教育观念,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本文通过对教育观念内涵与特征的分析,结合教师的教育观念的作用,最后提出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 【关键词】教育观念教师更新 社会飞速发展带来了教育的深化改革,教育的深化改革必然会引发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转变更新。教育观念作为教师修养当中较深层次的东西,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而教师作为教学改革的实践者,必须要不断转变与更新旧的教育观念,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新需求。 一、教育观念的内涵与特征 教师的教育观念具体是指教师在教学理论学习以及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对教学现象、教学能力以及学生的个体性认识。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其涉及到诸多因素,而具体从教育观念的内容结构上看,教育理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核心性与价值性教育观念,主要包括教育目的观、教育价值观、教育功能观等;另一部分则是操作性教育观念,例如教育方法观、教育质量观、教育内容观等,这

些观念主要基于教育实践而产生。 作为教师具有的心理现象以及认识现象,教师的教育观念通常体现出了以下几点特征:教师教育观念是主体性与个性化的认识,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不断加深对教育的认识与理解,构建起自身的教育观念。其次,教育观念有着明显的评价性与情感性,不易被他人的劝说而改变,教师对教育有着强烈的情感与兴趣的投入,有坚定的信心与勇气。此外,教师的教育观念也体现出了开放性,教师的教育观念系统中的内容是高度开放的,教育实践中的各个方面都能够纳入到教师的教育观念当中。 二、教师的教育观念的作用 教师的教育观念在教学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是是素质教育的必要前提,没有全新的教育观念,缺乏对于新时期素质教育理念内涵的深刻理解,就不可能实现素质教育。其次,教师的教育观念对教师认知与影响教师的教育行为两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相关研究表明,教师的教育观念对教师的理解、记忆等认知过程都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态度,并进一步影响着教师的行为,其是提升教师素质,指导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提升教师教学质量的必要因素。此外,教师的教育观念也是深入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教育观念引导着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活动,只有正

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1世纪,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一个更加注重开发人类的资源、潜力与价值的时代。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倡导“学习革命”,全面树立“学习为本”和“人人学习、处处学习、终生学习”的先进理念,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教学的需要。 由于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总量剧增,知识的老化周期变短,知识的更新急剧加速。据有关数据统计,在人的一生中,大学阶段只能获得需用知识的10%左右,而其余的90%都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才能取得。因此,传统的一次性学校教育已无法适应现实的挑战,使现代人面临着生存的危机,那种结束学校教育、找到工作就一劳永逸的体制已成为历史。教师要想使自己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会终身学习。 社会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但从没有像今天变化得这样快。过去需要几代人完成的变化,现在不需要一代人,甚至每几年就面临着一个新的世界。在这种急剧变化的社会里,人们自少年时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习惯、思维方式等往往跟不上时代的变化和需要。现实强迫人们要不断地做出新的认识和判断,尽快获得认识和适应时代的能力,坚持学习,保持与时代的平衡。 3、终身学习是经济发展对劳动者的迫切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的项目层出不穷,评价劳动者就业能力的标准在不断提高。一方面失业在增加,另一方面又有许多工作岗位找不到合适的就业者。避免自己陷入结构性失业的唯一出路,就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让就业的过程成为一个永无停止的学习、提高的过程。面临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使命。现代社会,文盲不仅仅指“不识字的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可能有人在某种程度上会成为新的文盲。不会外语、计算机的人,不能与人很好相处、不能与环境协调一致、情感缺失的人,都有可能成为21世纪的“文盲”。“扫盲”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使一个不识字的人能够认识几个字,而是要使他更好地与环境协调一致,更好地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提高个人的尊严,掌握走向美好生活所需要的实际知识和技能。因此,要想不成为21世纪的文盲,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会终身学习。

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一、师德修养 德为师之本,高尚的师德是教师敬业乐教的动力,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师德高尚,教师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神圣形象。因此,教师必须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用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去真诚地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在工作中倾注全部精力,真正做到干一行、专一行、精一行。 1、热爱教育事业。我国教师所从事的是人民的教育事业,它是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他关系到国家的振兴、民族素质的提高。教育事业是一个伟大的事业。教育事业是造就人、培养人的事业,它使人摆脱愚昧,走向文明,教人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学习。这是一个崇高的事业。每一个投身于这一事业的人,都应该感到无尚光荣,都应该为之倾注毕生精力,都应象孔子那样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象陶行知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对教育事业要有较高的责任感,提倡终身从教的乐业精神,严谨执教的敬业精神,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要正确认识教育事业对祖国人类未来的巨大作用。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 2、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爱生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教师热爱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师爱能使学生愉快的心理体验和幸福感,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师爱也是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条件。师爱会影响到学生对世间情态、人情冷暖的感受与体验,他们会把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迁移到对他人的信任、尊敬和热爱上。相反,厌恶学生,使学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甚至遭到教师的漫骂、讽刺和打击,就会使他们过早地体验人生的残酷,人情的淡薄,就会滋长学生冷漠甚至畸形的心态,产生不健康的心理。而且师爱还可以换来学生的爱,小学生往往因为喜欢教师而对教师所教的课程感兴趣,并努力学好它。所以师爱可以产生“爱屋及乌”的效果。因此,教师应以高尚的教育伦理,宽阔的胸怀,去热爱学生,去塑造学生的人生。热爱学生应将对学生的爱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还要将爱与尊重、信任学生相结合,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全面关心学生的学习及身心健康发展,才能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培养出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3、为人师表。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学生直观的、活生生的榜样。高尚的品格情操会给人以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善于模仿,教育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的思想品德、治学态度、行为习惯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因此,教师必须严于律己,言行一致,举止文明,为人师表,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各项要求。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气质性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还应具有宽广坦荡的胸怀,良好的品格,严谨的作风,只有这样才能正人、正己。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高度自觉,进行严格的自我监控,保持情绪积极、稳定,以自己积极的情绪营造良好的教学心理氛围,不能把自己的消极情绪带给学生。 二、知识修养 今天,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知识激增”的时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新知识不断涌现,教育改革日益深入,课程、教材也在不断地更新,这些都促使教师要勤于学习,孜孜以求,广泛涉猎,兼收并蓄,严谨治学,精益求精,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这是一个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

年轻教师应该树立的十种意识

年轻教师应该树立的十种意识 年轻教师刚刚迈出学校的大门,就踏上神圣的教育之路,从受教者转换为施教者,从青涩学子成为人师。新环境、新角色使之步入全新的生活、工作,这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新教师要走好这段人生又一个新起点的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今后在事业上取得成绩奠定基础。所以,年轻教师要树立以下几种意识。 一、职业道德意识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经师”,向学生传道,自身就要有高尚的道德,为人师表。教师工作的职业特点,更强调高尚的职业道德,教师在工作、生活中要时刻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做一个作风正派严谨、敬业爱岗、率先垂范的“模范”。新教师要认真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课堂教学十要求》《教学常规》《文明学校条件》等,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从内心深处树立乐教奉献和热爱学生的思想,这是教师职业道德中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初为人师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两点。 二、谦虚好学意识 作为教师,既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更要有渊博的知识、

开阔的视野、丰富的学识。教师既是“经师”,也是“学师”,要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不仅要有“一桶水”,更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初涉教坛,新教师不要妄自尊大,认为 自己学历高,受过高等教育,瞧不起这些基层的老师。新教师要扑下身子,认真向老教师学习,向老教师“取经”,学 习老教师热爱教育、以身作则的师德,更要学习他们几十年来积累的丰富的育人艺术、教学技能和管理班级的经验,在工作中做到“勤问”“勤教”“勤学”“勤思”“勤探讨”。 三、主人翁意识 新教师从优美典雅的“象牙塔”中刚走出来,步入中小学学校,身份、环境发生了变化,面对这巨大的反差,一时可能难以接受和适应。新教师要尽快调整心态,努力熟悉新的工作,熟悉新的生活,适应新的环境,要树立主人翁意识,视自己为学校中的一员,尽快融入学校中,参与到各项工作中。 四、合作意识 新课程改革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加强学科间的整合,学科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新教师要有强烈的团结合作思想,与同事能打成一片,能融洽和谐地融入群体中。在教学方面加强同同事的合作、交流、沟通,学人之长,在生活中做到温良恭俭让,以和为贵,使自己成为群体中受欢迎的一员。 五、科研意识

个人教育观念(单元2)

说明不同的观念带来不同的教育实践 两人一组 35 分钟 A4纸 ——两人一张;剪刀和胶水 资源1:“如果……就”表格(在A4 纸上) ? 学员两人一组自由组合。 ? 小组长给两人组分发给一张“如果……就”表格。 ? 学员把表中的每条陈述句裁开。 ? 学员将“如果我相信……”的陈述句与“学校里将会发生……”的陈述句进行配对。 ? 请学员将纸条按如下的形式粘贴在A4纸上。 督导员让两人小组回到10人小组中,和学员们一起检查表格。 练习的答案如下: 如果我相信…两人一组 学校里将会发生…… 1 M 2 F 3 C 4 J 5 D 6 R 7 A 8 L 9 O 10 S 11 B 12 E 13 K 14 H 15 G 16 N 17 T 18 Q 19 I 20 P

教育的目的是…… 教师的角色是…… 当……时,学生学得最好 现在,到了培训的结尾,又一次要求学员考虑和他们工作有关的一些问题并要求他们完善他们的个人教育观念。当你现在看看几个月前你所写的东西时,可能你仍然觉得满意。但是在经过了一段更长的时间对教育问题的思考之后,你现在也许想要改变或拓展你过去所写的东西。

复制在 撰写个人教育观念可采用的一种框架 介绍 介绍你的观点。也许可以这样简单地写:这是一份个人的陈述。 教育的目的 论述政府实行义务教育的目的。 论述你个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我对我的每一位学生的希望 列出你希望你教的学生在学校里的几年中会得到些什么。 描述你希望你教的学生在学校和生活中应该获得些什么。 描述你希望看到孩子以怎样的方式成长 ——智力的,身体的,社会的,文化知识的,精神的,道德的,情感的…… 学习 论述你认为学习这一过程是如何发生的。 描述为了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学习,你想要创建怎样的课堂环境。 知识与技能 描述你希望学生获得哪些类型的知识。 描述你希望通过你的工作让学生发展哪些方面的技能。 价值观 讨论学校的哪些方面存在价值观(道德的,精神的)。 描述你所提倡的价值观(如果有的话),以及为此你在学校里会如何去做。 教师的角色 论述你认为社会应如何看待和评价教师。 叙述你自己的工作情况,并谈谈你认为作为一名教师你做了什么。 家长的角色 论述你认为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描述你希望和家长建立什么样的关系。 课堂管理 论述你认为教师应如何使用反馈、表扬和奖励。 论述课堂管理的问题以及如何保持。 评估 论述评估的目的。 描述老师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收集有关学生的信息。 总结 总结你的教育观念。解释你为什么要当老师。

教师必须具备的六种意识解读

教师必备的六种意识 青原中学胡艳敏 就我从教多年的经验我认为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六种意识。 一、语文教师应意识到语文教育教学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识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二、常态意识 常态意识包括三方面的意识:语文是什么?语文是生活,学生可以从生活中学语文。语文教什么?语文教师应教学生自己去体悟“生活”。语文应如何教?该怎么教就怎么教,不必刻意地去追求那种“华而不实”的东西。 三、载体意识 语文的教与学,得树立载体意识,即通过语文教材这个载体,教师要考虑教给学生什么,学生要考虑从中可以学什么。教师教学时应有选择性,把学生的疑问作为教学的重点;应该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开发不同教材的教学价值,而不应该在共有的教学资源上浪费时间。 四、积淀意识 语文课如何强化积淀意识呢?我认为应该从三方面入手:统编的教本与读本不可能完全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语文教师要积极开发阅读校本;语文课堂教学要渗透积淀意识;针对学生的文化积淀,语文教师要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 五、效益意识 语文属于社会人文学科,教学效果是潜移默化的,终极显示比较模糊,难以量化,或者说即使有量化标准,也缺乏那种科学客观的测试体系。正因为如此,语文教师往往缺乏语文效益观。缺乏效益意识将直接导致语文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所以,我认为语文教师要有效益意识;既要有阶段整体效益观,还要有课堂个体效益观。所谓的整

体效益就是指某一个特定教学起始时,教师对教学得进行效果预设,教学中要围绕阶段效果预设不断进行调整,要重视科学的阶段性测试体系的建立。所谓个体效益意识,即要做到每节课都要让学生学有所得。 六、反思意识 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我认为可以“倡导教师上课后的备课后的备课”作为切入点。因为,有总结,教师才能有提高:形成理论,教学才能上档次。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循序渐进的,每一次失败,都将成为下一个周期可供借鉴的经验。 总之,语文教学要走出怪圈,理念指导是前提,回归常态是途径,强化反思意识是语文教学不重新走入怪圈的保证。

教师如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教师如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经过二十几年的教书生涯,我觉得教师的职业与其他的职业有很大不同。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角色是个人在一定的社会规范中履行的一定社会职责的行为模式。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同时扮演许多角色,但职业角色是相对单一的。而教师这一职业却具有多种角色特点。 1.传道者角色。正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充分说明,教师具有传递社会传统道德、正统价值观念的使命。进入现代社会以后,虽然道德观、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但学校、教师的道德观、价值观总是代表着居社会主导地位的道德观、价值观,并且用这种观念引导年轻一代。 2.授业解惑者角色。唐代韩愈早在《师说》中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有言说“学高为师”。这就是传统意义上大家对教师的普遍和最为代表性的认识,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教师”职业的代名词,或者说是大家对“教师”职业的解释。作为教师本身,对自身职业的认识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这种程度上,而应该适应时代发展,不断提升对自我的认识和了解,理性、全面地看待教师职业。 3.管理者角色。学校教育是一个规范化的教育教学过程,它是对学生集体的教育,而对于集体而言,要实现共同的目标或目的,就必须要有规范的管理。因为教育和教学过程是水乳交融的,教学要有一定的形式和原则,而教育又是通

过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来进行渗透和教化的,所以教师就必然地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担当起了管理者的角色。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包括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等,并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控制、检查和评价。 4.示范者角色。与“学高为师”相辅的就是“身正为范”。学生在成长过程,即个体在由自然人发展成社会人的过程中,他们对社会的认识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而缺失了样板,就无法对行为的正确恰当与否做出合理的判断。于是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教师作为德高望重的人,他的言行自然而然地就成了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学生的这种向师性特点,使得教师的言论、行动、为人处事的态度,就对学生产生了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那么教师如何根据教师职业的特点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我认为:教师作为这一特殊的职业,直接负担着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历史重任,因此,师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加强烈的典范性,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每个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不断进取,赢得成功的力量所在。 一、爱岗敬业是师德的基石 爱岗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

政治教师应树立正确科学观念

政治教师应树立正确科学观念

————————————————————————————————作者:————————————————————————————————日期:

政治教师应树立正确科学观念-教师教育论文 政治教师应树立正确科学观念 孙乐 在全国各地都在进行教学改革,如何发挥政治学科独特的作用,提高政治课的德育功效,是我们每个政治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在众多的问题中,教师首先必须改变的是自己的观念,因为行动受思想、观念支配的,有什么样的思想和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育人理念,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来,在新的形势下,政治教师必须树立以下正确科学的观念。 1.树立正确科学的教师观。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教师都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忠实执行者,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是我们教师最重要的工作,其他的都是次要的,就是我们所说的“教书”,我们老师也称为“教书匠”。现在我们必须彻底改变这一切,在教学任务上赋予传道、授业、解惑以新的内涵,要传授知识、要传授做人的道理,要解知识之惑,要解立身、成长之惑;在教学方法上,从以前的灌输到现在的民主、开放、多样、探究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地位上,从过去是学生的中心、主宰到现在是学生的促进者、引导者、合作者、研究者。在职业意识上,要从过去的蜡烛、春蚕只照亮别人到现在的太阳既要照亮别人又要提高自己照亮自己。这就要求我们的政治教师不但要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理论修养,还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学生发展成长需要的一切知识。 2.树立正确科学的学生观。以前我们教师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我们怎么教,他们怎么学,我们把知识拼命地往学生的脑子里灌,使学生成为了被动应付的没有丝毫个性的人,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成长,学生成为一

中小学教师应具备什么素质

中小学教师应具备什么素质 教师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主体力量,其素质水平、观念直接影响着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水平,关系到所培养学生的素质和发展方向。特别是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高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大潮铺天盖地、滚滚而来,这就对当今的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和严峻的挑战。作为新形势下的中小学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养才能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才能培养和造就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千千万万个合格人才。笔者认为作人师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一、教师必须具备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 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对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这是从事教育劳动的教师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教师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会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并愿将自己的知识和才华无私的奉献社会。如果一个教师不热爱教育事业,那么他的积极性、创造性及教育才能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更谈不上为人师表,勤于进取,精通业务,甚至会误人子弟。 教师对教育的热爱,直接表现为对学生的热爱。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可见,没有对学生的真正热爱,就不会对学生有真正的教育。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学生,而应该尊重学生,发扬民主作风。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在教学工作中表现出极大的热忱,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在育人的事业中,甘做“人梯”,甘当“蜡烛”,在尊重、信任、理解学生的前提下培养和发展其创造性。 二、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衡量教师素质的第一要义是教师责任感、事业心的强弱。在对家长、学生的问卷调查中,他们都将有“责任感”作为优秀教师的第一特征。作为教师应对全体学生负责,教师育人应面向全体学生。应该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教师对学生不能感情用事、厚此薄彼,学校教育中并不应存在被遗忘的“角落”。我们现行的教学形式是教师的“包级制”,而学生的培养过程是“流水式”,一旦有不合格的学生出现,很难分清是哪位教师的责任,教师实际上是处于“无责任”的位置上,因此,教师的责任是立足现今、放眼未来。教师应对所授的知识负责,知识只有被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结构,并转化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算完成了知识传授的过程。教师的责任感、事业心必将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具有强烈责任感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度负责的学生。 三、今天的教师必须有科学的教育思想 科学的教育思想包含正确的人才观、全面的质量观、科学的教育观。

部编教材培训稿增强六个意识

《增强六个意识,教好部编小学语文教材》 部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终于与老师们见面,2016年秋季开始使用,后续教材也将陆续推广使用。这套部编教材,以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实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基本精神;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特别是吸收语文课程改(也包括教科书编写)的经验,大胆创新,努力成为高质量、有特色、广大师生满意的新教材。而教好部编小学语文教材,需要老师们增强以下六个方面的意识。 一、国家意识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服务于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要为社会主流集团培养合格的人才,必然会用社会主流价值去教育学生、去影响学生。教育不仅仅是单纯传授知识,还应体现育人的过程,要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以及信仰的培养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育里,体现在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中。几乎在任何一个国家,母语教育都在传递着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国家的学校教育,首先要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要求的制约,教育必须体现国家意志,体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观。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体现国家意志,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小学语文课程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凭借课文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因此,部编教材将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按照“整体规划,有机渗透”的基本思路,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发挥语文教材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价值。 第二,革命传统教育。突出革命传统教育容,讴歌革命领袖的丰功伟绩,赞颂革命英雄人物事迹,激发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的情感。如选编了《吃水不忘挖井人》《王二小》《朱德的扁担》《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为人民服务》等课文。 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扩大体裁的覆盖面,提高题材的多样性,浸润渗透,增强学生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除了古诗词、古代寓言、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外,还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传统蒙学读物中,选取符合当今时代特点、有积极意义的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