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填空全部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填空全部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填空全部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填空全部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及绪言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以及的科学。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变化前后是否有生成。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化学变化的本质是________ 。(b级)

3、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需要通过表现出来。

4、物质的性质一般描述为某物质“能”“会”“易”等。

5、物理性质包括、、、、、、、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

导热性等;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支持燃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腐蚀性、脱水性等。(b级)

6、化学发展史:①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建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②门捷列夫发现的_____________并编制出,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7、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有;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1)光合作用(2)高炉炼铁(3)家庭自制冰块(4)牛奶变酸(5)粮食酿酒(6)钢铁生锈(7)湿衣服凉干(8)白磷自燃(9)火药爆炸(10)CO2通入澄清石灰水(11) 工业制氧 (12) 煤气中毒 (13) 矿石粉碎 (14) 汽油挥发

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化学学习的特点:“三关注”即、、。

2、科学探究要素(或步骤)。

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 药品的取用(b级)

1、实验室里的药品,很多是,,或。使用时应注意安全。

2、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能,也不能随意,更不能,要放在。

3、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液体取,固体只需。

4、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取用块状药品一般用。而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一般用和。用量

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视线要与筒内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

5、把块状固体放入容器要做到“一,二,三。”倒取液体时要做到“一_ ,二,三。”

6、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俯视,其读数比实际体积会 (填“偏大”或“偏小”)

(二) 托盘天平的使用:

1、检查天平游码是否在,然后将天平。

2、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盘,砝码放在盘。取用砝码要使用,先加质量_____的砝码,再加质量的砝码,

最后移动,直到天平平衡。

3、注意:称量干燥固体药品时,在两边托盘上放相同质量的纸,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________里称量。

4、使用完毕,把砝码放回,游码归零。

5、某同学用天平称量物品时,将称量物放在右盘,左盘砝码重25g,游码重3g,则物品的实际重量为 g。

(三) 连接仪器装置注意做到先湿润,然后慢慢转动。

(四)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应放在实验的第__ _ 步。

2、操作方法:先把导管一端浸在水中,用手近握仪器观察水中的导管口__ ___,松开手后看观察导管内是否_ _

___。(也可用酒精灯加热或用别的方法)

(五) 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

(1) 酒精灯的火焰可分为、、三部分。其中温度最高,加热时一般用加热。

(2) 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3)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绝对禁止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引燃另一个酒精灯;

用完酒精灯后,要用盖灭,禁止用嘴吹灭。

2、给物质加热:(1)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等,加热时必须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有:、等,

量筒、漏斗等 (能否)用来加热。

(2) 加热时保持外壁干燥,加热前先,防止骤冷骤热,炸裂仪器。

(3) 用试管加热时,装液量不能超过容积的。用试管给固体加热时,注意试管口_____倾斜

(4) 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要使试管倾斜一定方向(与平面约成 角),试管口不能对着 方向。 (六) 溶解、过滤与蒸发

(1) 玻璃棒的作用:溶解时_________;过滤时起_____作用;蒸发时起_____作用。

(2) 过滤时的 “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要低于_ __边沿,液面低于__ __边缘。 “三靠”:烧杯口与玻璃棒、玻璃棒与漏斗内三层滤纸、漏斗下端管口与烧杯内壁紧靠。

(3)过滤后若滤液仍浑浊,原因可能是①________ _______,②___ __________,③_____ ____。可调整后再过滤一次。 (4) 蒸发过程中,要不断用玻璃棒 ,防止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______________时,即停止加热。 (七) 洗涤仪器

(1) 洗涤试管时,先倒净试管内的 ,再注入 ,振荡后把水倒掉,再注入水,振荡后再倒掉,这样连洗几次。如果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 刷洗。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 。 (2) 洗干净的试管一般放在 上或指定的地方。

(2) 洗过的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 ,也不 ,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实验常见仪器名称: 试管、 酒精灯、胶头滴管、铁架台(带铁圈或带铁夹)、烧杯、 试管架、 试管刷、集气瓶、 药匙、量筒、

漏斗、 石棉网。

例题: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知识脉络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下表列出了一些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化学反应方程式及注意事项。

三、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一)气体发生装置

1、固固加热生成气体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注意的事项是在试管口,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固液不加热生成气体(可用于:实验室分解H 2O2制O2;制H2;制CO2)

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并分析这三套装置制取氧气的特点。

三、氧气的鉴别、验满及检验

1、氧气的鉴别、验满:用________的木条(瓶口或瓶中)

2、有四瓶无色无味的气体A、B、C、D、E,分别是氧气、氮气、空气、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鉴别出它们?

总结:鉴别物质既可以用物理性质也可以用化学性质。

四、补充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条件:

“点燃”:反应条件“加热”:一般用酒精灯,温度较低

“燃烧”:反应现象,不是反应条件“高温”:一般用酒精喷灯,温度较高或酒精灯上加铜网

若有两个条件,一般将“催化剂”放在化学方程式等号上面,其它放在下面

2、“光”:固体燃烧,如:木炭、铁、铝、磷等。“焰”:气体燃烧,如:蜡烛、硫、氢气等。

3、“烟”:固体微粒悬浮在空中。“雾”:液体微粒悬浮在空中。

五、空气组成的测定

1、装置气密性良好

2、红磷要过量

3、瓶中氧气被消耗完后不能生成新的气体(为何要选用红磷而不选用碳或硫?)

4、待瓶中温度还原后再打开止水夹

例题精选: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3)写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并据此选择上图中 (填字母)组装一套制取于燥氧气的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一)水的组成与水电解实验

1、水电解实验:(直流电)正极产生_______,负极产生_________,H2与O2体积比____________。

方程式: 。

2、水的宏观组成:水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的。

3、水的微观构成:一个水分子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的。 (二)水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液体,4℃时密度为___g/㎝3

,沸点:___℃ ,凝固点:__℃ 2、化学性质:

①与某些酸性氧化物反应→含氧酸 如:CO 2 + H 2O == SO 2 + H 2O ==

②与某些碱性氧化物反应→可溶性碱 如:CaO + H 2O ==

③其它反应:铁生锈(Fe+O 2+H 2O →Fe 2O 3.n H 2O ); (三)水的净化

1、纯水与自然水:

自然水里含有许多____和_____杂质,所以都是混合物。 2、水的净化方法; ①静置:

②吸附:用明矾或活性碳

③过滤:一贴、二低、三靠

④蒸馏: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

⑤杀菌:利用氯气或漂白粉等。(发生的是_______变化) 3、硬水与软水 ①定义:

②检验方法:用_______,有较多肥皂泡的是______,较少的是________。 ③硬水的危害:

④硬水的软化:生活中:_____;实验室中:____;工业上用离子交换法。 ⑤水垢的清除方法:CaCO 3 + HCl== (四)水和人类 1、水资源 2、

3、爱护水资源:体现在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氢气

1、氢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同等条件下密度最__的气体。 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

纯净的氢气:安静的燃烧,______火焰。

不纯的氢气:爆炸 验纯的重要性及方法:

【练】下列混合气体点燃后会发生爆炸的是?

A. H 2与O 2

B. H 2与N 2

C. N 2与O 2

D. O 2与天然气

②还原性:H 2+CuO △

Cu+H 20

反应现象:①黑色CuO 变成_____色;

②试管口有_____出现

操作注意:

试管口,略下倾 导管伸底靠上层 先通氢,再加热 撤灯降温再停氢

2、氢气的制取实验室制法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基础知识

H 2+O 2 点燃

H 2O

H

2

为什么?

微观粒子的共性:①质量与体积_________;②不断地__________;③粒子间有__________。

2、相互关系

注:①化学变化中,________可分,_________不可分;②________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________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③分子、原子显中性;离子显电性。

3、原子、离子的相互关系

4、原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各元素原子结构的规律:

①、稀有气体:最外层都有____个电子(He是2个),性质稳定。

注:最外层是8个电子(只有一层时为2个)的是一种稳定结构。(相

对)

②、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______4个。易_______最外层电子,使最

外层电子数变成8个,成稳定结构。

③、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__________4个。易_______电子,使最

外层电子数变成8个,成稳定结构。

所以: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________________关系密切

5、元素:具有相同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例:水是由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水分子由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的。

6、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拉丁文,“一大二小”

2、原子的表示:①符号:元素符号,原子个数在元素符号前加“n”

②结构示意图:

3、元素符号的意义

①表示一种________;例:O表示_______________

②表示元素的一个___________。例:O表示_______________

③若元素符号前有数字,则只表示微观意义,即_____________,不再表示元素。

7、离子:带电的_______或___________。

(1)符号:在元素符号的________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

(2)分类:

阳离子:→金属离子等:Na+、Mg2+、H+、NH4+

阴离子:→非金属离子等:Cl-、O2-、SO42-、CO32-、OH-、NO3-

原子团:SO42―,NO3―,PO43―,CO32―,ClO3―,OH―,MnO4―,MnO42―,NH4+

(3)结构示意图:

(4)离子的个数:在离子符号前加“n”

8、化学式与化合价

(1)化学式:用_________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化合价:元素原子间相互化合的数目关系

(2)

(3)化合价原则: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______________。 (4)化合价规律:化合价的确定与原子得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的数目相关 ①一般氧显______价、氢显_____价

②金属→正价; 非金属→负价(与氧化合时为正价) ③单质中元素化合价的为______。

④原子团的化合价:原子团的化合价是其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见表)

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原因: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 、 、 都没有改变,所以各物质质量总和也就没变。

化学变化中的守恒:1、原子种类守恒;2、原子数目守恒;3、原子质量守恒;4、元素种类守恒;5、元素质量守恒;6、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守恒

化学变化中的一定改变:物质种类,分子种类 化学变化中的可能改变:分子数目 二、化学方程式

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是:要以 为依据,要遵守 。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有(1)表示 、 和反应条件 ;(2)表示各物质之间的 比。

【练习】:1、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 .表中m 为1g B .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 .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9:8

2、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涉及到四种原子

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D .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

3

、6.4g 某物质R 完全燃烧生成8.8gCO 2,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R+3O 2 2CO 2+4H 2O 则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R 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②R 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7.5%③6.4gR 燃烧还生成了7.2gH 2O ④R 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64 A.① ② B. ③④ C.①④ D. ②③

4、(1)某同学按右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反应前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碳酸钠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 偏转(填“左”或“右”)。该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填

“遵守”或“不遵守”)。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

是 。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化学式 化合价

计算

书写

(反应前) (反应后)

点燃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种类

第六单元 碳及碳的化合物

一、 碳的单质

(一) 碳的物理性质:

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 、 、 等。它们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是 。 金刚石是 色 、 形状的固体;石墨是一种____ __色的、有 光泽的、细鳞片状的固体。 C 60分子是由 个碳原子构成的。 (二)碳的化学性质

1、稳定性: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高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

2、与氧气的反应:①氧气充足,碳的充分燃烧: ;②氧气不充足,碳的不充分燃烧: 。

3、还原性:碳还原氧化铜: 。

碳还原二氧化碳 。

二、 碳的氧化物 (一)、物理性质:

CO 、CO 2常温下都是___,___的气体;___的密度比空气大,__的密度比空气小。__能溶于水。固态的CO 2 叫_________ (二)、化学性质: 1、CO 2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在一般情况下,既不 ,也不 。由于二氧化碳 、 ,因此可以灭火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CO 2 + H 2O == H 2CO 3 H 2CO 3 △

CO

2↑ + H 2O 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步骤:

A.将二氧化碳通过干燥的石蕊试纸,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 。

B.将石蕊试纸润湿,目的是 。

C.将二氧化碳通过湿润的石蕊试纸,观察到 ,说明 。 (3)二氧化碳与碱反应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的反应: 。该反应用于 。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该反应用于 。 【练】①解释为什么NaOH 放置在空气中会变质?

②为什么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表面会有一层白膜?这层白膜是什么?如何将它清洗干净?

2、CO 的化学性质:

1)、毒性

2)可燃性―――蓝色火焰: ; 3)还原性:还原Cu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炉炼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做有关CO 的实验时,尾气必须收集起来或点燃。为什么? 【练1】如何除掉CO 2 中的少量CO ?如何除掉CO 中的少量CO 2?

【练2】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 2、CO 、H 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以下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进行);①通过赤热的炭层后,恢复到原状态,气体体积不变;②通过灼热的CuO 时,固体变成红色;③通过白色CuS04粉末时,粉

末变成蓝色晶体;④通人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 2、CO 、H 2

B.原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CO 2,一定含有H 2和CO

C.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H 2和CO 2,可能含有CO

D.根据①④,可推断实验过程中一定有CO 2生成

【练3】通过下列哪种基本类型的反应能得到二氧化碳? ①化合反应;②分解反应,③置换反应,④复分解反应。 (三)、用途

CO 2:①_ __;② ;③ ;④ _;⑤ 等。 CO : _;② 。 (四)

、二氧化碳的制取

使用前要验纯

1、原料: 和 。选择的依据是: 。

2、原理: 。

3、装置: 。

4、检验方法: 。

5、验满方法: 。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1、知识点归纳

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对比

2、应用

(1)三种常用的灭火器灭火原理和使用场景

泡沫灭火器灭火原理 ;使用场景 干粉灭火器灭火原理 使用场景 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原理 使用场景

(2)不同火灾的灭火方法

森林大火 ;油锅着火 ;酒精的灯着火

电引起的火灾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 3、名师支招:

火灾的防治:①易燃、易爆物妥善保管;②燃气泄漏现场禁止明火和使用电器;③防止缓慢氧化引起的火灾;

火灾现场的自救:①迅速逃离现场:匍匐、掩住口鼻;②封闭烟、火通道或门窗;③躲在安全地方(阳台、天台),等待救援或自救; 课题2燃料和热量 1、知识点归纳 燃料与能源

2、应用(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放热反应举例2个: 吸热反应举例2个: 3

①能源

化石燃料的燃烧

其它:水能、氢能、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等

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影响

1、知识点归纳

2、应用

请简要说出酸雨形成原因和对环境影响: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1、知识点归纳 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是固体(除Hg 外) ;

2、有金属光泽;

3、大多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4、有延展性;

5、熔点较高。 2、应用

对比金属铁和非金属石墨物理性质:相同点 不同点 3、名师支招:

用途:除决定于金属的性质外,还要考虑 价格 、 资源 、 是否美观 、 使用是否便利 、 废料是否便于回收 、 对环境的影响 等诸多因素。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1、知识点归纳

2、应用 合金

1、合金是一种金属跟其他______(或_______)熔合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属于________。

2、常见合金

3、空气污染的防治 ①控制和减少使用_________

②大力开发和使用_________ ③从立法和技术角度控制和减少污染的排放 ④大力__________、种草等

合金的特性:合金强度、硬度一般高于纯金属,抗腐性能也优于纯金属。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保护

1、知识点归纳

铁制品生锈的条件:铁与空气中的____和______同时接触(铁锈:Fe 2O 3 ·nH 2O)(铝在空气中为何不生锈?) 防锈的方法:隔绝空气或水。措施:涂油、涂漆、电镀、保持干燥等

金属资源的保护:①防止金属锈腐②金属的回收利用③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④寻找金属的代用品(塑料等)

2、应用:请请简要说出自行车防锈的方法:支架 ;钢圈 ;链条

3、铁的冶炼

1、几种常见的金属矿物: 赤铁矿(Fe 2O 3 ) 磁铁矿(Fe 3O 4 )

2、铁的冶炼:

九单元 1、溶液与浊液的区别与联系

备注:用微观粒子解释物质溶解过程的能量转换。 2、溶液的组成

3、溶液的分类

(1) 溶液的浓与稀:一定的溶液中,含溶质的多少来粗略的划分;溶液的浓与稀是相对而言,且与饱和与否没有关系。 (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4、溶液的定量研究

1、溶解度:(1) 溶解度的概念:

理解要领:①条件:在_____________下; ②标准:_______________中;

③状态:________________; ④单位:________________(通常用____表示);⑤必须指明溶质与溶剂。

溶液

溶质:

溶剂:一般指的是水

固液混合,____为质; 气液混合,____为质; 液液混合,

____为质; 若有水在,___为剂;混合的变,新为质

溶液的质量 == ___________的质量 + __________质量

(2)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a 级) 固体:① 溶质与溶剂的性质

② 温度。大多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例外:______] 气体: ① 气体的性质

② 温度。温度越高,溶解度越_____; ③ 压强。压强越大,溶解度越_____;

(3) 溶解度曲线及意义:

① 点: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温度下的_______。

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交点的温度下溶解度______。 ②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趋势

【练13】如图所示,①M 、N 的溶解相等时的温度是_______,此时它们的溶解度为_______克。②在t 2温度时,b 克的两种物质分别溶解在100克水中,______能形成饱和溶液,______形成不饱和溶液。 2、溶质的质量分数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 ==

溶液的质量

溶质质量×100%

②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分数 ==

100g

溶解度溶解度 × 100%

③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④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标签

十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一)、常见的酸及其性质

另:

1、碳酸:易分解, H 2CO 3 == ______+ ______。浓硝酸具有挥发性。

2、浓硫酸:①吸水性----可作为许多气体的_________剂。

②脱水性---能把有机物中的H 、O 元素按2:1的比例脱去,使之______。因而具有_______性

③浓硫酸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因而在稀释时,一定要把______沿着器壁慢慢注入_______中,并不断_______。切不可把______注入_______中。

3、浓硫酸、硝酸强具有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

4、某金属能否与酸反应决定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活动性顺序排在______前的能把酸中的_______置换出来(不是把氢气置换出来)。

解度1

5、K 、Ca 、Na 与酸反应非常剧烈,不易控制,有时会发生危险,因此一般不用它们与酸反应。

5、酸具有通性的原因是酸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而不同的酸又具有不同的个性是由于_____________不同。

6、酸的命名:

7、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反应物溶于水或溶于酸,生成物有_______或_______或________生成。 二、常见的碱及其性质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注:1、 2、

3、石灰石生石灰

熟石灰石灰石(熟石灰是

最廉价的碱) 4、碱石灰

生石灰与NaOH 的混合物

5、有盐和水生成就一定是中和反应吗?

6、氨水也是一种碱,也具有碱的通性。

7、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暴露空气中易变质,为什么? (三)、酸碱性与酸碱度

碱 == 金属阳离子(或NH 4) + OH -

共性

注: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Na 2CO 3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一、常见的盐及其性质和用途

二、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1)若反应物没有酸,参加反应的两种化合物必须都可溶于水。(2)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三、化学肥料

化学肥料:①掌握N 、P 、K 肥的基本名称、化学式,氮肥中含量最高的是谁。

②几种肥料的区分,氮肥的鉴别。

1、植物需求量最大的几种元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常见化肥

①氮肥: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促进植物的叶茎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常见有:

尿素[CO(NH 2)2](46.67%); 氨水(NH 3 ·H 2O ); 铵盐如:NH 4HCO 3 (17.72%); NH 4Cl (26.2%); NH 4NO 3 (35%) ②磷肥: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抗寒、抗旱能力。常见有:磷矿粉C a 3(P O 4)2 、过磷酸钙等含磷物质 ③钾肥:促进茎干的生长,增强抗病虫害、抗倒伏能力。常见有:硫酸钾(K 2SO 4 )、 氯化钾(KCl )等

④复合肥: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常见有:磷酸铵(NH 4H 2PO 4 和(NH 4)2HPO 4的混合物 ) KH 2PO 4 KNO 3 等 3、几种肥料的区分,氮肥的鉴别

4、氮肥的鉴别

5、农药、化肥的合理使用:应合理、适度、交替使用。能使土壤酸化的化肥:(NH 4)2SO 4 、NH 4Cl 、 K 2SO 4、 KCl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1)必需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害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理摄入必需元素:元素对人体影响很大,必需元素需合理摄入,不足或过量都不利人体健康。例如:缺硒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但摄入过高会使人中毒。

三、化学材料

1、金属材料(详见“金属”单元)

2、有机物:含C元素的化合物;CO、CO2 CaCO3等除外。

化学无机物:不含C元素的化合物。

淀粉和蛋白质的检验:淀粉:将待测物加入碘水,如果边蓝色则证明淀粉存在

蛋白质:灼烧待测物,闻是否有烧焦羽毛的味道,余烬灰黑色。

3、三大合成材料:

①塑料:热塑性塑料(链状结构):PVC、PP等

②合成纤维:种类:涤纶(的确良);锦纶(尼龙);腈纶等

几种纤维的鉴定:燃烧→→棉(成粉末状,无气味);羊毛(成粉末状,焦臭味);化纤(熔化、结块)

③合成橡胶:高弹性、绝缘性、耐油、耐高温。疑难: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区别?

解答:一般无色,较轻半透明,易燃烧,并且烧时无烟无刺激性气味生成的是聚乙烯。聚氯乙烯有颜色、较重透明度差,不易燃烧,燃烧时冒烟,有刺激性气味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填空(全部)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及绪言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以及的科学。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变化前后是否有生成。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化学变化的本质是________ 。(b级) 3、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需要通过表现出来。 4、物质的性质一般描述为某物质“能”“会”“易”等。 5、物理性质包括、、、、、、、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 导热性等;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支持燃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腐蚀性、脱水性等。(b级) 6、化学发展史:①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建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②门捷列夫发现的_____________并编制出,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7、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有;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1)光合作用(2)高炉炼铁(3)家庭自制冰块(4)牛奶变酸(5)粮食酿酒(6)钢铁生锈(7)湿衣服凉干(8)白磷自燃(9)火药爆炸(10)CO2通入澄清石灰水(11) 工业制氧 (12) 煤气中毒 (13) 矿石粉碎 (14) 汽油挥发 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化学学习的特点:“三关注”即、、。 2、科学探究要素(或步骤)。 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 药品的取用(b级) 1、实验室里的药品,很多是,,或。使用时应注意安全。 2、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能,也不能随意,更不能,要放在。 3、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液体取,固体只需。 4、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取用块状药品一般用。而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一般用和。用量 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视线要与筒内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 5、把块状固体放入容器要做到“一,二,三。”倒取液体时要做到“一_ ,二,三。” 6、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俯视,其读数比实际体积会 (填“偏大”或“偏小”) (二) 托盘天平的使用: 1、检查天平游码是否在,然后将天平。 2、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盘,砝码放在盘。取用砝码要使用,先加质量_____的砝码,再加质量的砝码, 最后移动,直到天平平衡。 3、注意:称量干燥固体药品时,在两边托盘上放相同质量的纸,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________里称量。 4、使用完毕,把砝码放回,游码归零。 5、某同学用天平称量物品时,将称量物放在右盘,左盘砝码重25g,游码重3g,则物品的实际重量为 g。 (三) 连接仪器装置注意做到先湿润,然后慢慢转动。 (四)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应放在实验的第__ _ 步。 2、操作方法:先把导管一端浸在水中,用手近握仪器观察水中的导管口__ ___,松开手后看观察导管内是否_ _ ___。(也可用酒精灯加热或用别的方法) (五) 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 (1) 酒精灯的火焰可分为、、三部分。其中温度最高,加热时一般用加热。 (2) 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3)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绝对禁止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引燃另一个酒精灯; 用完酒精灯后,要用盖灭,禁止用嘴吹灭。 2、给物质加热:(1)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等,加热时必须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有:、等, 量筒、漏斗等 (能否)用来加热。 (2) 加热时保持外壁干燥,加热前先,防止骤冷骤热,炸裂仪器。

(完整版)天津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汇总(教案)

天津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汇总一、基本概念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化学变化是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或新物质)的变化,化学 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2.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 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 发性、传导性等。 3.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氧化性、还原性、 可燃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4.化学反应常伴随有能量变化,有的释放能量,有的吸收能量, 在生产生活中经常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热能。 5.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且自身的质量和 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改变。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6.辨析◆物理变化是分子间的间隔等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 有变化;化学变化是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变化指的是过程、表现;性质指的是能力。(二)、物质的相关概念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氧气占21% ,氮气占 78% ,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 ,其他气体 及杂质占0.03% 。 2.硬水是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有较少钙镁离 子的水。常用等量的肥皂水来区分;硬水起浮渣,软水起泡沫。 长期饮用硬水可能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可通过蒸馏或煮沸的方 法将硬水变成软水。软水可应用于纺织、印染、造纸等领域。 3.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铁合金分为生铁和钢。 4.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值来表示,当pH<7时,溶液呈酸性; pH=7时,溶液呈中性。pH>7时溶液呈碱性。pH试纸的检测 范围是0~14的整数。(pH计可以测出小数。) 5.指示剂有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石蕊与酸显红色;与碱显蓝色; 酚酞与酸无色;与碱显红色。

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详细总结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 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物质发生 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 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物质 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 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 ?物质的性质(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 “可以……”等字)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 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 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II 金属单质 混合物 「 单质非金属单质 Y 稀有气体 J Y 纯净物元素种类 {无机物 化合物 有机物 盐 3.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例如,空气, 溶液(盐酸、 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 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 铁、钢)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 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 水银、蓝矶(CuSO 4 5H 2 O )都是纯净物 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 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 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铁 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物质种类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酸 其他氧 化物 碱

2020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安徽)第12课时

第12课时常见的酸和碱(二) 1.(2019·常州)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小的是 (D) A.NaCl溶液B.NaOH溶液 C.浓盐酸D.石灰水 2.(2019·攀枝花)厕所用清洁剂中含有盐酸,如果不慎洒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A) A.二氧化碳B.氧气 C.氢气D.二氧化硫 3.(2019·临沂)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 A.胆汁和胰液显碱性 B.胃液比唾液酸性弱 C.胰液比胆汁碱性强 D.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 4.(2019·陕西)对一瓶已变质的NaOH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其中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C) 5.(2019·本溪)下列有关溶液酸碱性的说法错误的是(C) A.pH=7的溶液呈中性 B.pH>7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C.pH<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D.酸溶液的pH越小酸性越强

6.(2019·本溪)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向盛有一定量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A和溶液B,并对固体A和溶液B 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上述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①CaO+H2O===Ca(OH)2; ②__Ca(OH)2+Na2CO3===CaCO3↓+2NaOH__(写化学方程式)。 探究活动1:固体A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小雨猜想是CaCO3;小亮猜想是CaCO3和Ca(OH)2。小亮猜想含有Ca(OH)2的理由是__Ca(OH)2微溶于水,固体A中可能有未完全溶解的Ca(OH)2__。 【实验验证】 1.小雨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证明自己的猜想正确。 2.小亮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振荡,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__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__,证明自己的猜想正确。 【反思评价】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小雨的实验不足以确定固体A的成分,理由是__加入盐酸有气泡,只能证明固体中有CaCO3,不能证明是否含有Ca(OH)2(合理即可)__。结合两位同学的实验,证明了小亮的猜想是正确的,由此确定了固体A的成分。 探究活动Ⅱ: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Na2CO3;猜想三:NaOH、Ca(OH)2。 【讨论交流】结合对固体A成分的探究,同学们认为猜想三是正确的,理由是__固体中含Ca(OH)2,所以溶液B是Ca(OH)2的饱和溶液__。 【实验验证】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__碳酸钠(合理即可)__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猜想三正确。 7.(2019·大庆)氢氧化亚铁是白色难溶于水的物质,若接触到空气迅速被氧化,转化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实验室提供的药品:铁屑、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以及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产生了白色的氢氧化亚铁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反应4Fe(OH)2+O2+2H2O===4Fe(OH)3,它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__化合反应__,其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为__铁元素__。(写元素名称)

(重庆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基础复习练习 主题训练(一)

主题训练(一) [范围:身边的化学物质时间:4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Na-23 Mg-24 S-32 Ca-40 Fe-56 Zn-65 Ag-108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只含氧气和氮气 B.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C.空气中的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D.酸雨的产生与空气污染有关 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画,只有铜片上有划痕 D.生石灰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白色固体变成白色浆液,吸收大量的热 3.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 D.如果将水样蒸干后有固体析出,这种水样中一定含有杂质 4.下列关于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 A.组成:都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性质:CO2、CO都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用途: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气体可作燃料 D.危害: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一氧化碳会引起中毒 5.将锌片分别放入下列四种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会减轻的是( ) A.H2SO4 B.AgNO3 C.FeSO4 D.MgSO4 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用油加入水中,振荡后可形成溶液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 C.稀硫酸能够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少量氯化钠固体,固体不溶解 7.醋是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之一,同时,醋还具有较强的杀灭细菌、抑制病毒的作用。另外,醋可使胃液酸性增强,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对于胃酸较少的人更是一剂良药。醋中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其化学式为CH3COOH。下列有关醋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醋酸的水溶液呈酸性,其pH大于7,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显蓝色 B.醋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该反应为中和反应 C.用醋可以洗净铝制品表面的污垢,还可除去暖壶、水壶中的水垢 D.醋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个醋酸分子由8个原子构成 8.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来探究中和反应的规律时,某溶液的pH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图C1-1 C1-1所示,则a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 ) A.HCl、NaOH

中考化学第一轮试题练习及答案

2019年中考化学第一轮试题练习及答案 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中考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其竞争较为激烈。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下文为大家准备了中考化学第一轮试题练习。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现实验室里几种物品在互相谈论着,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B.浓硫酸:怎么我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质量增加了 C.灯泡:我通电后发光了,给学生带来光明 D.生石灰:把我扔在水中好难受啊 2、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应遵循先净化,后排放的原则 B.地球上的水资源丰富,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C.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D.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3、生活中的下列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品袋内防腐的氮气 B.铅笔芯 C.碳酸饮料 D.不锈钢锅 4、据报道:染色馒头中添加柠檬黄铬酸铅(PbCrO4)会使人体致癌,已被明文禁用。已知铅元素(Pb)化合价为+2,则铬元

素(Cr)的化合价为 A.+2 B.+3 C.+4 D. +6 5、小明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探究。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物质A是 A.浓氨水 B.浓盐酸 C.浓硫酸 D. 浓食盐水 6、下列物质没有毒性的是 A.黄曲霉素 B.一氧化碳 C.水银 D.小苏打 7、分子模型可以直观的表示分子的微观结构。右图所示的分子模型表示的分子是 A.HCHO B.CO2 C.NH3 D.H2O 8.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有密切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B.熟石灰呈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可用于去油污 D.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 9、四位同学在一起讨论某种物质,请根据他们的讨论判断该物质是 A.Na2CO3 B.CaCO3 C.CaCl2 D.NaHCO3 10、酒驾是当前热门话题之一。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酒后驾驶是一种违法行为,交警检查驾驶员是否饮酒的仪器里装有重铬酸钾(化学式为K2Cr2O7 )。下列关于重铬酸钾的

(完整版)人教版化学中考总复习资料

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资料 人教版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1.物理变化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化学变化是原子运动的结果;离子运动的结果可能是物理变化,也 可能是化学变化。 2.同位素的原子的化学性质是相同的,如12C、14C等。 3.同种元素的离子,因带电荷数不同,性质不同。如Fe2+、Fe3+。 4.同种原子组成的分子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例如金刚石、石墨。 5.元素周期表: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周期表中有18个纵行, 除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外,其余十五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共16个族。 6.注意错误:“MnO2中有两个氧原子”是错误的! 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范畴及关系: 2.确切地说,凡是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可以叫做燃烧(可燃物燃烧一定有发光发热的现 象)(发光不等于有火焰 ........,燃烧不一定产生火焰,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例如黑火药燃烧发生爆炸就不需要氧气参加反应。 3.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不一定不变。如分解KClO3的反应,氯酸根经化学反应后就不复存在了。 4.碘(I)不溶于水,但溶于酒精。 三、化学用语和化学量 1.书写化学式的时候,+价在前,-价在后。有机物(C)元素写在前。 2.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个。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个。 3.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依次是:O、Si、Al、Fe。 4.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是:O、C、H、N、Ca、P、K、S、Na、Cl、Mg。 5.乙酸=醋酸:CH3COOH。蔗糖:C12H22O11。淀粉:(C6H10O5)n。尿素:CO(NH2)2 四、溶液 1.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填空(全部)讲课讲稿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基础知识填空(全部)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及绪言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以及的科学。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变化前后是否有生成。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化学变化的本质是________ 。(b 级) 3、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需要通过表现出来。 4、物质的性质一般描述为某物质“能”“会”“易”等。 5、物理性质包括、、、、、、、挥发性、延展性、导电 性、导热性等;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支持燃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腐蚀性、脱水性等。(b级) 6、化学发展史:①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建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②门捷列夫发现的_____________并编制出,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7、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有;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1)光合作用(2)高炉炼铁(3)家庭自制冰块(4)牛奶变酸(5)粮食酿酒(6)钢铁生锈(7)湿衣服凉干(8)白磷自燃(9)火药爆炸(10)CO2通入澄清石灰水(11) 工业制氧 (12) 煤气中毒 (13) 矿石粉碎 (14) 汽油挥发 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化学学习的特点:“三关注”即、、。 2、科学探究要素(或步骤)。 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 药品的取用(b级) 1、实验室里的药品,很多是,,或。使用时应注意安全。 2、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能,也不能随意,更不能,要放在。 3、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液体取,固体只需。 4、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取用块状药品一般用。而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一般用和。用量 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视线要与筒内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 5、把块状固体放入容器要做到“一,二,三。”倒取液体时要做到“一_ ,二,三。” 6、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俯视,其读数比实际体积会 (填“偏大”或“偏小”) (二) 托盘天平的使用: 1、检查天平游码是否在,然后将天平。 2、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盘,砝码放在盘。取用砝码要使用,先加质量_____的砝码,再加质量的砝 码,最后移动,直到天平平衡。 3、注意:称量干燥固体药品时,在两边托盘上放相同质量的纸,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________里称量。 4、使用完毕,把砝码放回,游码归零。 5、某同学用天平称量物品时,将称量物放在右盘,左盘砝码重25g,游码重3g,则物品的实际重量为 g。 (三) 连接仪器装置注意做到先湿润,然后慢慢转动。 (四)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应放在实验的第__ _ 步。 2、操作方法:先把导管一端浸在水中,用手近握仪器观察水中的导管口__ ___,松开手后看观察导管内是否_ _ ___。(也可用酒精灯加热或用别的方法) (五) 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 (1) 酒精灯的火焰可分为、、三部分。其中温度最高,加热时一般用加热。 (2) 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3)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绝对禁止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引燃另一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后,要用盖灭,禁止用嘴吹灭。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汇总

2019年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汇总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17、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18、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

(整理)中考化学总复习基础知识详细总结.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2.物质的性质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 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 混合物单质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 稀有气体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质纯净物元素种类无机物酸其他氧化物 碱 化合物 有机物盐 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 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 O)都是纯净物 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第11单元《盐、化肥》名师教案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一、常见的盐定义: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物质俗称物理性质用途 氯化钠白色粉末,(1)作调味品 水溶液有咸味,(2)作防腐剂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3)消除积雪(降低雪的熔点) (4)农业上用NaCl溶液来选种 (5)制生理盐水(0.9% NaCl溶液)Na +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分分布,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Cl - 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增进食欲 碳酸钠 Na2CO3,。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食品工业等 碳酸氢钠 NaHCO3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医疗上,治疗过多。 1、粗盐中由于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无水氯化钙可用作干燥剂) 2、碳酸钠从溶液中析出时,会结合一定数目的水分子,化学式为Na2CO3?10H2O。 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纯净物),俗称天然碱、石碱、口碱。 风化:常温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失去结晶水而变成粉末。(化学变化) 3、2Na H CO3△Na2CO3+ H2O+ CO2↑NaHCO3+HCl===NaCl+ H2O+ CO2↑ 二、精盐提纯——去除不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 1、实验步骤:、、 2、实验仪器 实验步骤实验仪器其中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玻璃棒。 过滤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 蒸发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 三、盐的化学性质 1、盐(可溶)+ 金属→+ (K、Ca、Na除外) 例如: 2、盐+ 酸→+ (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例如: 3、盐+ 碱→+ (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例如: 4、盐+ 盐→ + (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例如: 注:①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或有或有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②常见沉淀:AgCl↓BaSO4↓CaCO3↓BaCO3↓Cu(OH)2↓Fe(OH)3↓Mg(OH)2↓ 生成气体:H+与CO32-;NH4+与OH – 生成水:H+与OH -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试题(专项练习)

1 / 6 2019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试题(专项练习)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中考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其竞争较为激烈。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下文为大家准备了2019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向污染宣战是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让徐州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下列建议不可行的是() A.严禁随意焚烧秸秆,以减少PM2.5的排放 B.使用清洁能源,以节约化石燃料 C.禁止使用化肥农药,以防止水体污染 D.分类回收垃圾,以促进资源再生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2.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是某同学记录的化学实验现象,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A.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瓶中复燃 B.敞开浓盐酸是试剂瓶口冒 出白烟 C.铵态氮肥与碱共热放出无色无味气体 D.马铃薯片遇到碘酒后 颜色不变 3.课本上有8个基础实验,以提升同学们的实验能力,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持续加热食盐溶液直至水

分蒸干 B.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中,做铁丝燃烧实验的集气瓶内要预留少量的水 C.溶液的酸碱度实验中,将pH试纸伸入溶液中测定酸碱度 D.酸与碱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将实验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答案】B 【解析】 2 / 6 4.清凉油具有散热、醒脑、提神的功效,其主要成分为薄荷脑(化学式为C10H20O),下列有关薄荷脑的说法错误的是()A.薄荷脑是3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B.1个薄荷脑分子中含有31个原子 C.薄荷脑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很大 D.薄荷脑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5.溶解度曲线是物质溶解性的直观体现,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b物质结晶析出主要采用降温的方法 B. 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 D. t2℃时,a,b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比较溶解度时必须限制溶液的温度,否则不能进行比较,故错;B、根据C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c物质

2019年中考初三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最全资料

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总结资料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提纲 一、应掌握的知识点 1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在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6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7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0.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1.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12.溶液都是混合物。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等。 1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5.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16.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 18.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H2、C、CO。其中属于单质的是C、H2。属于化合物的是CO。 19.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 20.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肯定变化 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21.2H2表示两个氢分子;2H表示两个氢原子;2H+表示两个氢离子。 22.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23.溶液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溶质的质量。 24.酸的pH<7;如:HCl、H2SO4、CO2通入水中; 碱的pH>7;如:NaOH、Ca(OH)2、CaO溶于水、Na2O溶于水、Na2CO3 中性溶液pH=7。如:水、NaCl 25.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2 2 8 2 ,该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2,核电荷数为12, 核外电子数为12,最外层电子数为2,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成为阳离子。 26.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是(1)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2)温度达到或超过可燃物的着火点。 27.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8.酸有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 29.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等。 30.化合价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碳二四,铁二三,二四六硫都齐 全,铜汞二价最常见。(其他口诀也可) 31.空气中的污染性气体有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二氧化氮NO2。 3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对空气没有污染。 33.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占78%,其次是氧气,占21%。 34.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燃烧的是氧气O2。 35.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略重,不易溶于水,液态氧和固态氧均为淡蓝色。

沪教版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doc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变化与性质) 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2、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3、化学性质——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组成与结构)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该物质由何种微粒构成,就由何种微粒保持其化学性质)。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X Kb1 .C om 例如:氯气是由氯气分子构成的,则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微粒就是氯气分子(Cl 2)。 金属镁是由镁原子直接构成的,则保持金属镁化学性质的微粒就是镁原子(Mg)(质量守恒定律) 1、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 S 大部分固体 ①原子(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适合降温结晶) 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③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和反应中生成的质量总和相 NaCl 等。(适合蒸发结晶)(溶液) 1、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a(OH) 2、气体 (适合升温析出溶质)0 2、悬浊液:有不溶的固体t 乳浊液:有不溶的液体 ①加水②溶解度变大(升温)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①增加溶质②溶解度变小(降温)③蒸发溶剂 2、20℃时,易溶物质的溶解度为﹥10g,可溶物质的溶解度1g— 10g,微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 1g, 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为﹤0.01g。 3、混合物分离的方法:①过滤—固液分离② 结晶—分离可溶性固体③蒸馏—分离不同沸点的液体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NaCl )。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比较大的物质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KNO 3)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导学案1

专题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一节物质的组成 [学习目标] 1.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认识碳、氢、氧、氮等与人类的关系,从组成上识别氧 化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并形成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的观念。 2.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认识分子、原子、离子等都可以构成物质,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 3.记住常用元素的化合价,书写物质正确的化学式,纯净物有固定组成,一种物质只能有一个化学式,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读懂相关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份及其含量。 [知识整理] [经典例题] 例1,2005年10月12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实现了多人多天的太空 飞行,标志着我国在航天领域中又有重大突破,发射神舟号的火箭中的燃料是偏二甲基肼[(CH3)2N-NH2]],氧化剂N2O4,发射时反应可写为(CH3)2N-(NH)2+2N2O4 3N2↑+2CO2↑+4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偏二甲基肼中原子个数比为C:H:N=1:4:1 B、参加反应的物质中只含有 C、H、N、O四种元素 C、在宇宙中(失重条件下)比地球还难做过滤实验 D、该反应中只有氢元素的比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分析】该题考查三个基本问题,其一是物质由元素组成,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中只含有C、H、O、N四种元素,且每个偏二甲基肼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

个数比为1:4:1;其二考查一个非常正式的科普知识,太空中物质没有质量,故过滤操作无法进行;其三考查在化学反应中元素比合价的变化,除氮元素从存在化合物中全部转变为单质中氮元素外(单质中比合价为零),其它碳、氢、氧元素均还存在于化合物中,故D答案有错。 【答案】D 例2,如图所示,把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氢气的集气瓶中间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要振荡),可观察到A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者不反应),而B中需要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观察对比实验现象,由此可得到那些结论? 【分析】本题要求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判断实验结论,A瓶中由于NO2的密度大于H2,下沉速度大于B瓶,加上分子在不断运动,而B瓶中仅仅依靠分子的不断运动,故A瓶两种气体易均匀混合,而B瓶速度较慢。 【答案】⑴NO2的密度大于H2的密度;⑵分子在不断运动,增大分子间的间隔。 例3,用数字和符号表示: ⑴2个氮原子______;⑵2个氢分子______;⑶2个钠离子______; ⑷2个硫酸根离子______;⑸氯化镁中镁元素为正二价______。 【分析】原子、分子、离子的符号和元素比合价是最基本的化学用语。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它们各自的表示方式,特别要注意离子符号应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表示,用n+或n-表示(n=1时,不写出来),化合价应写在元素或原子团的正上方,用+n或-n表示。【答案】⑴2N;⑵2H2;⑶2Na+;⑷2SO42-;⑸ 第二节物质的分类 [学习目标] 1.认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并学会区别物质的类别。 2.学会判断酸、碱、盐等各类化合物。

中考化学总复习: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基础) 知识讲解

中考总复习: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基础) 【考纲要求】 1.掌握溶液、溶质、溶剂、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概念。 2.掌握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了解溶解过程中的放热和吸热现象。 3.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知识网络】 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组成:溶质和溶剂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固体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 溶解度变化规律: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溶解度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 a(O H)2 常用溶解度曲线表示 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溶液 溶质的质量分数 = ×100% 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定义:固体溶质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方蒸发溶剂,适于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的物质 结晶法冷却热的饱和溶液,适于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大的物质 放热,如:NaOH 浓H2SO4 溶解现象吸热,如NH4NO3 变化不明显,如NaCl 乳化现象:洗洁精洗衣物和餐具上油污是发生了乳化现象 【考点梳理】 考点一、溶液、溶解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溶液(高清课堂《溶液(一)》一)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组成:溶质和溶剂。 (3)特征: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密度、浓度、性质都相同。 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改变,溶液久置不出现沉淀,不分层。 2.溶解现象 (1)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1溶剂的温度:温度越高,溶解越快。 ○2固体溶质的颗粒大小:颗粒越小,溶解越快。 ○3搅拌加速溶解。 (2)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物质溶解时,往往会引起温度的改变。溶解的过程发生两个变化:

2020年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金属》测试卷(word版有答案)

2020年第6章《金属》复习测试卷 一、选择题: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居家人员要定期测量体温,下列有关水银体温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温计中的汞属于非金属单质 B.体温计中的汞在常温下为固体 C.体温计的原理是温度改变时汞原子间的间隙发生改变 D.当温度升高时汞原子不断运动,温度不变时汞原子静止 2、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A.青花瓷瓶B.橡胶充气艇C.青铜宝剑D.金刚石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面粉在有限的空间遇到明火会剧烈燃烧,引起爆炸 C.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增强,属于空气污染物 4、实验室用如图装置模拟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应先加热Fe 2O3,再通入CO C.红棕色的Fe 2O3粉末逐渐变黑 D.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后直接排放 5、如图为某化工企业生产流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钛酸亚铁(FeTiO 3)中钛元素为+3价 B.①中反应为:2FeTiO 3+6C+7Cl22X+2TiCl4+6CO,则X为FeCl2 C.③中为提高转化效率,可使用足量的金属镁 D.②中为使原料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CO和H 2投料的质量比为7:1 选项方法示例 A 守恒法2克镁条在氧气燃烧所得固体质量为2克 B 对比法找出铁生锈的因素只需要做两个对比实验 C 推理法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就是单质 D 归纳法冰和干冰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A.A B.B C.C D.D 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两个实验。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号试管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B.实验一、实验二所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都发光放热 C.⑤、⑥号试管变量是水蒸气 D.实验二铁锈蚀也不能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参与反应的可能 8、把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X、Y溶解并有气泡产生,Z无明显变化,而 把X放入到Y(NO 3)2溶液中,X表面析出Y.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Y>Z B.Y>Z>X C.Y>X>Z D.X>Z>Y 9、小明将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放入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探究反应过程申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从图中所获信息不正确的是()

中考化学基础知识大过关含复习资料

化学基础知识大过关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以下属于物理性质:①④⑥⑦属于化学性质:②③⑤⑧⑨10 ①溶解性、②毒性、③腐蚀性、④挥发性、⑤稳定性⑥吸附性、⑦导电 性、⑧氧化性、⑨助燃性、10酸碱性 二、走进化学实验室 1、药品取用 (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瓶口闻药品的气味,不 得尝药品的味道;节约原则: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按最少量取用:液 体取 1-2 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处理原则: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带 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2)液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时,要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手心, 瓶口与试管口挨紧。用完立即盖紧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 2、给物质的加热 (1)给固体物质加热 一般将装药品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铁架夹在试管中上 部,试管管口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药品要尽量平铺(以增大受热面积)。 (2)给液体物质加热 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夹在试管 的中上部。加热前要抹干试管外壁的水,加热时管口不能对 人。 (3)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炸裂,原因可能是: ①试管外壁有水;②加热时没有预热;③加热

后没有冷却就洗涤;④加热时没有用外 焰;⑤加热固体时,试管口没有向下倾 斜;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后,先熄灭了酒精 灯…… (4)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准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3、气密性检查 (1) 把导管的一端浸没水中,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 气泡,松开手后烧杯中的导管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液柱,则装置不漏气。 (2) 固液不加热型(长颈漏斗与锥形瓶):先夹紧止水夹, 从长颈漏斗处倒水至液封,当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好。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空气 约占78%(体积),O2约占21%。另外,空气中还含有1、空气的成分:N 2 、水蒸气和稀有气体。 2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a、反应原理:4P + 5O22P2O5 b、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约占体积的1/5,可支持燃烧; c、结论:空气是混合物;O 2 约占体积的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N 2 d、集气瓶中的水:吸收白烟;烧杯中的水,测量氧气的体积。 e、①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小于1/5)的原因: 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就测定结果 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大于1/5)的原因:红磷燃烧后伸入广口瓶太慢,瓶内空气受热逸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